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微生物学精要06级

医学微生物学精要06级

医学微生物学精要06级
医学微生物学精要06级

06级医学微生物学精要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众多个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

菌、病毒、真菌等三类。

正常菌群: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的细菌。

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在机体健康或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

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G+菌与G- 菌细胞壁的共有成分——肽聚糖/粘肽

G+菌与G- 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

G+菌——磷壁酸

G-菌——外膜

G+ 菌与G- 菌的差别及与细胞壁的关系

项目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关系

染色性紫色红色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

抗原性主要为磷壁酸主要为外膜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

毒性无LPS 有LPS LPS为G-菌细胞壁成分

青霉素有效无效作用于肽聚糖五肽交联桥

溶菌酶有效无效作用于肽聚糖聚糖骨架

荚膜的功能抗吞噬

粘附作用

抗有害物质的损伤

消灭芽孢最可靠方法为高压蒸气灭菌

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

对糖的发酵对蛋白质的发酵

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

甲基红试验 H2S试验

VP试验

内毒素(LPS):G-菌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外毒素:G+菌和少数G-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出来的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质.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胨、糖、生长因子

pH:大多数细菌pH7.0~7.6 (霍乱弧菌、结核杆菌例外)

温度:病原菌多为37℃

气体环境:氧气、二氧化碳

渗透压

病毒:体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的结构 1. 核心(RNA/DNA)病毒复制、遗传、变异提供遗传信息

2. 衣壳衣壳←壳粒(形态亚单位)←多肽(化学/结构亚单位)

3种对称形式

功能:具有抗原性;保护病毒核酸;吸附宿主细胞

3. 包膜维护结构完整性、辅助感染、鉴定分型被膜

病毒的增殖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过程:吸附

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组装

成熟和释放

复制周期概念: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到最后释放出子代病毒来。

真菌概念: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繁殖方式:1、芽生 2、裂殖 3 、萌管 4、隔殖

真菌的培养----沙保弱培养基

感染: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微生物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

细菌的致病机制

病原菌毒力因子(致病物质)

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荚膜、黏附素

侵袭性物质

毒素:损害宿主组织、器官并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大分子成分。

外毒素: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

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后才释放出来。

外毒素的性质蛋白质:A-B毒素

毒性强,且具有选择性

对理化因素不稳定,一般不耐热

抗原性强抗毒素、类毒素

种类: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

内毒素的性质仅存在于G-菌;

化学性质为LPS,理化性质稳定,耐热;

毒性作用相对较弱,无选择性;

抗原性较弱,不能脱毒成类毒素。

细菌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病原菌来源于宿主体外。

病人、带菌者(重要传染源)、恢复期传染病患者(仍排菌)、携带有某些致病菌的健

康人(隐性感染者)、病畜和带菌动物 ----- 人畜共患病

内源性感染:病原菌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

大多为正常菌群、某些曾感染过而潜伏下来的致病菌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当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弱,数量较少,同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或相对较强时,细菌感染没有对机体造成较大的损害,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特点:维持机体免疫力

重要传染源

全身性细菌感染

毒血症:致病菌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损害特定的组织器官,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

脓毒血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

内毒素血症: G-菌感染宿主,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

G-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释放大量内毒素;局部病灶内大量G-菌死亡,释放内毒素入血所致。

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内毒素或外毒素),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液,在血液中极少量生繁殖,而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

2、稳定感染状态

3、包涵体形成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出现的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

位置、形状、染色性---鉴别

本质病毒颗粒的聚集物

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

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

4、细胞调亡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DNA病毒、反转录病毒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病原体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以及从动物到人的传播。

途径:与细菌相似

垂直传播:病原体从亲代到子代的传播。

途径:胎盘、产道、哺乳、微生物基因经生殖细胞先天性感染

微生物经胎盘感染宫内的胚胎或胎儿以及经生殖细胞的微生物基因遗传。

后果:死胎、流产、先天畸

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

抗原性变异

菌落变异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可通过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方式进

第六章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

正常菌群:正常存在于人体外表和同外界相通的眼结膜、口腔、鼻咽、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对人体无害而有益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生物拮抗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

抗肿瘤作用

微生态平衡: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

主要原因:使用抗生素----敏感菌抑制,耐药菌大量繁殖---二重感染/重叠感染 I、II、III度菌群失调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易位,侵入性诊疗操作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免疫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及射线等

机会性感染:正常菌群在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的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

机会性致病菌的主要特点:1、毒力弱或无明显毒力

2、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

3、新的机会性致病菌不断出现

医院感染的分类---按微生物来源:内源性医院感染:自身的正常菌群转变为机会性致病菌

外源性医院感染/交叉感染:其他患者或携带者(人或动物),或周围环境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消毒灭菌;隔离预防;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第七章消毒与灭菌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无菌:不存在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热力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焚烧:废弃物、尸体

灼烧:接种环、试管口

干烤(160~170℃,2h)玻璃器皿

红外线(0.7~1000um波长的电磁波)医疗器械

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61.6-62.8 ℃30min 或71.7℃15-30s,主要用于牛乳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1.05Kg/cm2)

温度—121.3 ℃

时间—15-20min

效果—杀灭包括芽孢在内所有微生物

应用—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湿热灭菌法与干热灭菌法效果比较

结论—同样温度下,湿热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原因:—蛋白含水量多时易凝固变性

—湿热穿透力比干热大

—湿热的蒸汽具有潜热

干燥低温抑菌法:冷冻真空干燥法是目前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

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

诊断细菌学诊断——检测病原菌及其抗原,产物或核酸

血清学诊断——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病毒的分离

动物接种:选择易感动物及适宜接种部位,观察发病情况

鸡胚培养:不同病毒选择不同接种部位(绒毛尿囊膜,尿囊腔,羊膜腔,卵黄囊),分离流感病毒最常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最常用的方法

(1)原代细胞—来源于动物、鸡胚、人胚组织细胞,对多种病毒敏感,但只能传2-3代。

(2)二倍体细胞—在体外分裂50-100代后仍保持2倍体染色体数目的单层细胞,可用于病毒分离和疫苗生产。

(3)传代细胞—能在体外无限传代的细胞,多由癌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来,不能用于疫苗生产。

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

细胞的变化

细胞病变效应:即某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的特有的细胞病变(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脱落等)细胞融合:形成多巨核细胞

包涵体:某些病毒在培养细胞胞浆或核内形成的嗜酸或嗜碱性的团块状结构。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用已知病毒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以诊断病毒性疾病。

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人工主动免疫:将疫苗(vaccine)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

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1、疫苗(死疫苗、活疫苗) 2、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纯化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作用作用发挥迅速,但这些免疫物质不是病人自己产生,

故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两种人工免疫的比较

区别要点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物质抗原抗体或细胞因子等

接种次数 1-3次 1次

免疫出现时间慢(注射后2-4W)快(注射后立刻出现)

免疫维持时间长(数月~数年)短(2-3W)

用途多用于预防多用于治疗或应急预防

第九章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

耐药性的程度以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药物的治疗浓度>最小抑菌浓度敏感

药物的治疗浓度<最小抑菌浓度耐药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从遗传学的角度,细菌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固有耐药性概念: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的天然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概念:正常情况下,敏感的细菌中出现了对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钝化酶的产生;

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

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

第十章化脓性细菌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

生物学主要性状

形态染色:单个菌体呈球形,呈葡萄串状排列,G+菌,无鞭毛,无芽孢;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中等大小S型菌落,并因种不同出现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脂溶性色素,金萄菌溶血毒素在血平板上形成β溶血。

生化反应:触酶阳性致病菌株分解甘露糖。

抗原结构:

葡萄球菌A蛋白(SPA)

存在于细胞壁上的表面抗原,可进行协同凝集,并具有抗吞噬等生物学活性。

荚膜

多糖抗原(磷壁酸抗原)

抵抗力:

是无芽胞细菌中最强的

对热、干燥、消毒剂、UV等因素均有较强抵抗力

耐盐,在10~15%NaCl培养基中生长(选择)

对染料及龙胆紫敏感

对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均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90%

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

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菌落色素金黄色白色柠檬色

血浆凝固酶 + ——

分解葡萄糖 + + —

甘露醇发酵 + ——

α溶血素 + ——

耐热核酸酶 + ——

A蛋白 + ——

致病性强弱无

致病物质

酶:凝固酶、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透明质酸酶、脂酶等

毒素:细胞毒素(、、、、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素等其他: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等

凝固酶——能使人和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分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此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相关,保护细菌抵抗吞噬及其它杀菌物质作用,并决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时的

感染特点:病灶局限、不易扩散、而且脓汁粘稠。是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葡萄球菌溶素——为损伤细胞膜的外毒素,对人类致病的溶素,主要是a溶素。

杀白细胞素——一种破坏白细胞的外毒素

主要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膜,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功能。

肠毒素——是一种较耐热(100℃30mim)的外毒素。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表皮剥脱毒素——能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症

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菌群失调症)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

微生物学检查:标本的采集:依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鉴定

药敏实验

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查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依据:产生血浆凝固酶(+)

耐热核酸酶(+)

金黄色色素(+)

溶血素(+)

发酵甘露醇(+)

SPA (+)

第二节链球菌属

根据血平板上溶血现象分类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外1~2mm宽草绿色不完全溶血环(α溶血),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外2~4mm宽透明的完全溶血环(β溶血),致病力最强。

3.丙型链球菌:不溶血,不致病。

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

多糖抗原—C抗原分群:A、B、C等20群,对人致病的90%属A群

细胞壁

蛋白抗原—M型抗原分型:A群100型、B群4

型、 C群13型等

根据氧的需要分类

需氧链球菌

致病菌

兼性厌氧链球菌

厌氧链球菌————条件致病菌

A群链球菌

形态染色:单个菌体呈球形,G+,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幼龄时有荚膜;与葡萄球菌比较,菌体略小,在其卵圆端连接;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需加入血液、血清、葡萄糖等;

血清肉汤——易形成长链,呈沉淀生长

血平板——灰白色,半透明细小S型菌落,有β溶血。

生化反应:触酶(—)、菊糖发酵(—)、胆汁溶解(—)

致病物质

1细胞壁成分

脂磷壁酸(LTA)

M蛋白

肽聚糖

细胞壁受体

F蛋白

2外毒素

致热外毒素(溶原性A群)

链球菌溶素(SLO,SLS):根据对O2的稳定性分为SLO和SLS

3侵袭性酶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SK)

链道酶(SD)

感染特点:感染病灶与周围界限不清,易于扩散,脓汁稀薄

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局部

全身(败血症、产褥热)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

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标本采集——涂片镜检——分离鉴定

血清学实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ASO)

ASO试验可作为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指标(效价≥1:400)。

防治:治疗首选青霉素G ,避免链球菌完全可减少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的发病。

脑膜炎双球菌的致病特点是冬末春初好发,存在于鼻咽部,儿童由于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发病率较高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细菌

肠道感染细菌-------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的细菌

主要包括——肠杆菌科细菌(最重要,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

埃希菌属致病菌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变形杆菌属条件致病菌

——弧菌属细菌

——幽门螺杆菌和弯曲菌属

肠道杆菌共同特点

形态结构: G—小杆菌,钝圆杆菌,无芽孢,多数有鞭毛及菌毛

肠道选择培养基:SS培养基

生化反应:活跃,常用于鉴别肠道杆乳糖发酵试验——重要试验

肠道致病菌多数不发酵乳糖

肠道非致病菌多数发酵乳糖

抵抗力不强,60℃ 30min 即可灭活

易出现各种变异

抗原结构复杂:菌体(O)抗原

鞭毛(H)抗原

表面(K、Vi)抗原

一、埃希菌属

形态染色——周毛菌,有菌毛

培养特性: SS培养菌——桃红色:乳糖发酵菌落

生化反应:IMViC(++--)

血清型表示法:O:K:H

致病性

致病物质:除内毒素、荚膜等肠杆菌科共有的毒力因子外,大肠埃希菌具有独特的毒力因子有:

III型分泌系统

1黏附素——具有高度特异性

2外毒素:不耐热肠毒素(LT):分LT-I和LT-Ⅱ两型;耐热肠毒素(ST)

LT和ST同时存在,致病性更强

所致疾病:1、肠道外感染(内源性感染)化脓性感染——定位转移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来自病人肠道(上行性)

2、肠道感染——胃肠炎(腹泻)(外源性感染)

3、

卫生细菌学检查——大肠菌群指数

每升饮水中细菌总数≤ 100个,大肠杆菌数≤ 3个

每100 ml 瓶装汽水、果汁中,大肠杆菌≤5个

第二节志贺菌(痢疾杆菌)

形态染色:符合肠杆菌特征,有菌毛,无鞭毛,无动力是本菌与其它肠道致病菌主要区别点

培养特性:肠道鉴别培养基上的无色透明、乳糖不发酵菌落

生化反应:葡萄糖(+)、乳糖(-)(宋内志贺菌迟缓发酵乳糖)、H2S-、尿素(-)、动力(-)

抵抗力:比其它肠杆菌弱,尤其对酸敏感

致病物质

侵袭力——菌毛:黏附肠黏膜上皮细胞

——Ⅲ型分泌系统——穿透上皮细胞并扩散、传播

内毒素——强烈内毒素,作用于局部并可吸附入血引起全身症状

外毒素——A群(Ⅰ、Ⅱ型)产生志贺毒素(ST)肠毒素、细胞毒性、神经毒性

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

第三节沙门菌属

是肠杆菌科中最复杂的菌属,有2000种以上血清型对人类有致病性

培养特性:EMB、SS上呈无色透明乳糖不发酵菌落

生化反应:乳糖(-),葡萄糖(+)/+,多数H2S+,动力+,尿素(-)

抵抗力:不强

致病物质:1侵袭力

菌毛——吸附

Ⅲ型分泌系统——穿入细胞,扩散

Vi抗原——微荚膜(抗吞噬)

2内毒素

3外毒素——个别(鼠伤寒沙门菌)产生,与ETEC肠毒素相似

所致疾病

1、肠热症

2、胃肠炎(食物中毒)

3、败血症

4、带菌者

血清学诊断——肥达反应(Widal)

原理

用已知伤寒沙门氏菌O抗原及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沙门氏菌H抗原(A/B)与待检血清作凝集试验,测定待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

O抗体(IgM), H抗体(IgG)

方法:试管凝集法(半定量)

升高的标准:抗O≥1:80,抗H≥1:160,抗A或B≥1:80

临床意义

动态观察:双份血清抗体四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O 、H抗体均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大

O 、H抗体不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只有H升高,则可能是预防接种过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只有O升高而H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其他沙门菌的交叉反应。

第四节霍乱弧菌

培养特性耐碱不耐酸

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中形成菌膜;

在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呈黄色大菌落。

致病物质

侵袭力

鞭毛与黏液素酶——有利于细菌穿过黏膜表面黏液层

菌毛——使细菌定植于小肠

霍乱肠毒素——最强烈的致泻毒素

第五节副溶血弧菌

嗜盐性弧菌具有耐盐性耐热性溶血毒素与致病性平行

第六节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丰富——快速脲酶实验强阳性(主要鉴定依据)

第12章厌氧性细菌

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

厌氧芽胞梭菌属

无芽胞厌氧菌

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

一、破伤风梭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菌体细长,芽胞正圆,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

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血平板上,有β溶血

抵抗力:

芽胞抵抗力很强

75~80℃ 10min仍保持活力

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

所致疾病-破伤风

典型表现:

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

牙关紧闭、吞咽困难、阵发性抽搐等,严重者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死亡

致病因子

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

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防治原则:

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特异性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紧急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 T)

特异性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及抗生素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防治。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及免疫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二者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特别是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打下基础。本大纲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的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58学时,实验课14学时;高等护理、口腔医学、药学专业实施的教学总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10学时,具体学时数分配如下: 理论课学时分配表

实验课学时分配表 第一篇医学微生物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及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的概念,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非细胞型的生物学形状。 2.熟悉微生物学的概念及其任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人体寄生虫学概念。 3.了解医学免疫微生物学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目的要求: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 3.掌握细菌形态检查法。 4.熟悉细菌的结构与致病的关系。 5.了解细菌L型的特点、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与生长繁殖的规律。 2.熟悉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3.熟悉细菌的代谢产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4.了解细菌的新陈代谢特点。 第四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与菌群失调的概念。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汇总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倍 B.100倍 C.400倍 D.900~1000倍 E.10000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 A )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 A 卷 /B 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 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 个选择题) 1. 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 疯牛病C. 结核病E.体癣 B.梅毒D.沙眼 2.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 单细胞 C.对抗生素敏感B.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 肽聚糖含量少C.对溶菌酶敏感 B.缺乏五肽交联桥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 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 干扰细胞壁的合成C. 影响核酸复制E.损伤细胞膜 B.与核糖体 D.与核糖体 5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3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 不直接引起疾病 C. 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7.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 倍 B.100 倍 C.400 倍 D.900~ 1000 倍 E.10000 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 A. 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 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第一二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 1、微生物:(P1)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 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呗,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2、微生物学:(P2)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 代、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他们的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P3)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症状、 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的目的的一门科学 4、代时:细菌分裂倍增的必须时间 5、细胞壁:包被于细菌细胞膜外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6、肽聚糖或粘肽: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主要由聚糖骨架、四 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间交联桥构成 7、脂多糖:(P13)LPS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毒素。 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3个部分组成 8、质粒:(P15)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双链闭合环状DNA结构,带有遗 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可使细菌或的某些特定形状,如耐药、毒力等 9、荚膜:(P16)某些细菌能分泌粘液状物质包围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 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功能是抗吞噬,并有抗原性

10、鞭毛:(P16)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 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11、菌毛:(P17)是存在于细菌表面,由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 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那个观察,多见于革兰阴性菌 12、芽孢:(P18)那个环境条件下,某些革兰阳性菌能在菌体形成一个折光性 很强的不易着色小题,成为生孢子,简称芽孢 13、细菌L型:(P14)即细菌缺陷型。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 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 14、磷壁酸:(P12)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多聚 物。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有两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15、细菌素:(P25)是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或蛋白 质与脂多糖的复合物 16、专性需氧菌:(P 23)此类细菌具有较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 为受氢体,只能在有氧的情况下生长繁殖。 17、热原质:(P25)是细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将它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可引起 发热反应 18、专性厌氧菌:(P23)此类细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在无氧条件下 生长繁殖 19、抗生素:(P25)为某些微生物代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 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 20、兼性厌氧菌:(P23)此类细菌具有完善的酶系统,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

【免费下载】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 一、选择题(60分) 10、不属于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 A 内毒素 B 抗毒素 C 抗生素 D 维生素 11、欲杀灭芽胞,需选择( ) A 煮沸法 B 流通蒸汽灭菌法 C 巴氏消毒法 D 高压蒸气灭菌法 12、不能与红汞同时使用的是( ) A 漂白粉 B 70%乙醇 C 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D 碘液13、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浓度在70%-75%时,消毒效果好 B 经常用于皮肤消毒 C 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 D 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14、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菌的过程,称为( ) A 转导 B 转化 C 接合 D 溶原性转换15、关于正常菌群错误叙述的是 ( ) A 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间应维持动态平衡 B —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C 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厌氧菌 D 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16、医院内感染不包括 ( ) A 术后感染 B 输血后肝炎 C 住院期间发生的骨折 D 陪护人员感染17、目前已知的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 霍乱弧菌肠毒素 B 破伤风痉挛毒素 C 葡萄球菌肠毒素 D 肉毒毒素 18、不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破伤风梭菌 C 肉毒梭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19、关于抗感染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 ) A 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 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C 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D 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20、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 A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B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严格消毒 C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标本,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 D 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21、能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 ( ) A 卡介苗 B 破伤风抗毒素 C 丙种球蛋白 D 抗病毒血清、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医学微生物学 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 真的省了不少力气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 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G+ @ 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占胞壁干重50~80%仅占胞壁干重5~20%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 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 ■细菌L型的诱发因素,如:溶菌酶,青霉素,溶葡萄球菌素,胆汁,抗体,补体等。 溶菌酶:能裂解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科导致细菌死亡。 ■细菌L型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 G+菌细胞壁缺损形成的原生体,在普通培养基中很容易胀裂死亡,必须保存在高渗环境中。 7、细胞膜: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①物质转运;②呼吸和分泌;③生物合成;④参与细菌分裂: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 8、细胞质: } ①核糖体:链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和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均能干扰其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细菌,但对人体核糖体无害。 ②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③胞制颗粒:贮藏有营养物质。异染颗粒(也成迂回体,嗜碱性强,用甲基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9、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 10 ⑴荚膜: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荚膜的功能:①抗吞噬作用;②粘附作用;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⑵鞭毛:包括: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 鞭毛由基础小体、钩状体、丝状体三部分组成。 ■鞭毛的功能:使细菌能在液体中自由游动,速度迅速。细菌的运动有化学趋向性,常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第04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伤寒杆菌说法错误的是 A、有O、H、Vi抗原 B、有鞭毛 C、可用免疫血清鉴定菌型 D、不是胞内寄生菌 2、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痢疾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链球菌 3、甲型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依据是: A、核蛋白 B、血凝素 C、M 蛋白 D、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4、HAV 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输血 B、母婴垂直 C、共用注射器 D、粪-口 5、HIV攻击的细胞是: A、B细胞 B、单核吞噬细胞 C、T细胞 D、红细胞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霍乱弧菌 A、有周鞭毛,运动活泼 B、耐碱 C、是厌氧菌 D、有H抗原 E、革兰阴性菌 2、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 A、炭疽杆菌 B、破伤风梭菌

C、肉毒杆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鼠伤寒沙门菌 3、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酸染色,呈红色 B、菌落表面粗糙呈花菜状 C、专性需氧,生长缓慢 D、耐煮沸, 100 ℃ 15min 才死亡 E、耐酸碱,在 6%H2S04 或 4%NaOH 中可存活 30min 4、对乙型肝炎的正确叙述是: A、HBV 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B、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血液 C、人受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D、转为慢性及反复迁延的多见 E、有些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 5、下列方法中,能灭活 HBV 的是:ab.cdefgh均不对 A、70%乙醇浸泡,30 B、6Omin C、煮沸 100 ℃,30min D、高压蒸汽 121 ℃,2Omin E、0.5%过氧乙酸浸泡,30 F、60min G、5%次氯酸钠,60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A型题: 每一考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1.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 ) A.核质结构B.细胞壁结构C.细胞膜结构 D.磷壁酸的有无E.中介体的有无 2.溶原性细菌是指:( ) A.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B.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C.带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D.带有R质粒的细菌 E.带有F质粒的细菌 3.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 A.肽聚糖B.磷壁酸C.LPS D.菌体抗原E.荚膜多糖 4.关于顿挫感染,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 ) A. 因宿主细胞内有相应抑制物 B. 因宿主细胞DNA有关基因激活 C. 因宿主细胞缺乏有关酶 D. 因感染病毒有核酸缺失 E. 因感染病毒抗原性转变 5.细菌芽胞特有的、并与其高度耐热性有关的成分是:( ) A.磷脂B.肽聚糖C.磷壁酸 D.二氨基庚二酸E.吡啶二羧酸 6.下列哪种实验可用来检测致癌物质?( ) A.Ames test B.transformation test C.fluctuation test D.replica plating test E.Widal test 7.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 ) A.消毒B.无菌C.灭菌D.灭活E.防腐 8. 下列无芽胞的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 ) A.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淋病奈瑟菌 D. 肺炎球菌 E. 脑膜炎奈瑟菌 9. 下列哪项不是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 A. 细胞病变效应 B. 红细胞吸附 C. 细胞代谢的改变 D. 干扰现象 E. 细胞培养液混浊 10.霍乱弧菌能粘附定植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是因为具有:( ) A.鞭毛B.LTAC.菌毛D.K抗原E.Vi抗原11.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的细菌是:( ) A.Streptococcus B.Staphylococcus C.Meningococcus D.Gonococcus E.Pneumococcus 12.分枝杆菌属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胞壁含大量脂质B.无特殊结构C.呈分枝生长 D.一般不易着色E.抗盐酸乙醇脱色 13. 下列哪种物质与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有关?( ) A.分枝菌酸B.蜡质DC.磷脂 D.索状因子E.硫酸脑苷脂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医学微生物学 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真的省了不少力气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 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微生物的分类: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 G+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 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 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20~80nm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doc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实验指导 (供医疗、护理、口腔、药学等专业用) 主编:彭效祥 班级: 学号: 姓名: 山东万杰医专微免教研室编制 2007年6月12日

目录 实验项目一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3) 实验项目二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4) 实验项目三细菌的分布 (6) 实验项目四细菌的消毒及药敏试验 (7) 实验项目五血型抗原检测 (9) 实验项目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10) 实验项目七细菌凝集反应 (12) 实验项目八琼脂双扩散试验 (13)

实验一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学生能独立用油镜观察细菌标本。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鞭毛、荚膜、芽胞等。 二、实验内容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及维护 2、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显微镜 2、标本(鞭毛、荚膜、芽胞、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四、实验原理 细菌较小,肉眼不能直接观察,通过显微镜放大1000倍后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五、实验步骤 1、显微镜油镜使用由指导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己操作 2、细菌的基本形态观察—个人操作 个人使用油镜观察细菌中的球菌、杆菌、弧菌等形态标本片。 3、细菌的特殊结构观察—示教 认真观察示教标本——芽孢、荚膜及鞭毛形态。 六、实验报告要求 绘出观察到的细菌形态及结构图。 七、实验注意事项 1、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2、避免压碎标本片和损坏镜头

八、思考练习 1、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油镜观察细菌 2、绘制出细菌常见的形态与结构 实验二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细菌涂片的制作。 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二、实验内容 1、细菌涂片制作 2、革兰氏染色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取菌环、玻璃片、生理盐水、酒精灯 2、搪瓷盆、支架、冲洗瓶、染液(结晶紫或龙胆紫、碘液、 95%酒精、稀释复红) 四、实验原理 1、G+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 含脂类少,乙醇不易透入, 95%乙醇可使细胞壁脱水,细胞间隙缩小,通透性下降,阻碍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渗出;而G-菌的细胞壁结构较疏松, 含脂类量多.易被乙醇溶解, 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 细胞内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被溶出而脱色. 2、G+菌含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易被脱色,G-菌含核糖核酸镁盐少,易被脱色。 3、G+菌等电点(PH2-3)比G-菌等电点(PH4-5)低,在同一PH染色环境中,G+菌比G-菌带的负电荷多,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牢固,不易脱色。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倍倍 倍~1000倍 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A.鉴别细菌 B.初选抗菌药物 C.了解细菌致病性 D.了解细菌的染色性

医学专科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

医学专科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抗原 2、补体 3、败血症 4、菌群失调 5、内基小体 6、内毒素 7、交叉感染 8、灭菌 9、肥达试验 10 、孢子 11、免役应答 12、BCG 13、外斐反应 14、原体 15、顿挫感染 16、干扰素 17、垂直传播 18、菌毛 19、佐剂 20、毒力 二、简答题 1、述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2、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 3、试比较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异同。 4、简述免役应答的基本过程。 5、述I型超敏反应的原理。 6、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7、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和破伤风的防治原则。 8、感染的类型有哪些其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9、试述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检测意义。 10、简述实验室如何鉴别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11、述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12、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13、简述真菌性疾病的几种形式。 14、试述狂犬病的防治原则。 15、简述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16、人被HIV感染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17、对一例可疑菌痢病人如何进行实验室诊断 18、简述肺炎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19、简述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20、病毒的表面结构有哪些有何功能

三、选择题: 1. 免疫的正常功能不包括 B A.免疫防御 B.免疫损伤 C.免疫自稳 D.免疫监视 2. 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C A.自身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异嗜性抗原 D. 异种抗原 3. Ig的抗原结合部位在 C A. CH2区 B. CH1区 C. V区 D. CH3区 4.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B A. IgA B. IgG C. IgM D. IgE 5. 补体旁路活化途径不包括 A A. C1 B. C3 C. C5 D. D因子 6.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 A A.C5a B.C1 C.C2 D.C3 7.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B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8. 免疫系统包括 D A. 免疫器官 B. 免疫细胞 C. 免疫分子 D.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9. 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D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10. 直接生成抗体的细胞是 B 细胞 B. 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 C. 一种细胞因子可由不同细胞产生 D. 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11. 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 D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2. 对人而言,HLA抗原属于 C A. 异种抗原 B. 改变的自身抗原 C. 同种异型抗原 D. 隐蔽抗原 13. 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CD分子是 C A.CD2 B.CD3 C.CD4 D.CD8 14.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是 D A. CD8与MHC-Ⅰ类分子作用 B. CD4与MHC-Ⅱ类分子作用 C. CD40与CD40L之间作用 D. CD28与B7分子作用 15. 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正确的是 D A. 初次应答潜伏期短 B. 初次应答抗体效价高 C. 初次应答产生高亲和力抗体 D. 再次应答抗体类型以IgG为主 16. 直接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C A. T细胞 B. B细胞 C. 浆细胞 D. NK细胞 17. 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Ig主要是 C A. IgG B. IgA C. IgE D. IgD 18. 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理属于 C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19. 无需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包括 D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一)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一)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 B、 C、 D、 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 cm B.mm C. um D.nm E.Pm 2.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以上均可

3.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靛基质 B. 色素 C.H2S D.酸性气体 E.以上均是 4.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鞭毛变异 D.形态变异 E.耐药性变异 5. 是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 A.肉毒毒素 B.破伤风痉挛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霍乱肠毒素 E.金葡萄肠毒素 6.抗毒素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由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E.B十C 7.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流通蒸气法 C.间歇灭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煮沸法 8.哪种实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 A.糖发酵试验 B.外斐试验 C.VP试验 D. 靛基质生化试验 E. 甲基红试验 9.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A.产褥热 B. 风疹 C.风湿热 D.波状热 E.以上均不是

10.关于淋球菌 A.女性感染者比男性更严重 B.G+肾形双球菌 C.空气传播 D.无垂直传染 E.人是惟一宿主 11.关于痢疾杆菌 A.易入血引起败血症 B.菌毛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C.不能引起休克 D.福氏痢疾杆菌因能产生外毒素,故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E.我国以志贺氏痢疾感菌感染多见。 12.肠道致病菌特征 A.抗原结构复杂,均有H、 O抗原 B.在SS琼脂上为无色不透明菌落 C.多数分解乳糖 D.可用免疫血清鉴定分型 E.革兰阴性杆菌 13.霍乱弧菌 A.有周鞭毛,运动十分活泼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卷二

医学微生物学考模拟考试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Sterilization: 2. Lysogenic phage / Temperate phage: 3. Weil-Felix reaction: 4. Envelope: 5. Interferon(IFN):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细菌的生长方式是繁殖,繁殖速度为每代,繁殖过程包括、、、,的细菌最典型。 2.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学性状的主要区别点为:①,②, ③,④,⑤,⑥。 3. 幽门螺杆菌呈或,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微需氧条件下才能生长,即、 和,形成菌落。幽门螺杆菌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分解,但、、。幽门螺杆菌的致病与、毒素有关,在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粘膜检出率较高。 4. 大肠杆菌有O、H、K三种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最外层的,刺激机体后主要产生类抗体;H抗原位于细菌的上,刺激机体后主要产生类抗体;K抗原位于O抗原外层,与细菌的有关。 三、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点是:() A:体积微小;B:结构简单;C:种类繁多;D:可无致病性;E:严格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 A:普通菌毛;B:性菌毛;C:细菌染色体;D:质粒;E:毒性噬菌体。 3、条件致病菌的条件是:() A:正常菌群耐药性改变;B:正常菌群遗传性状改变;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 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 4、下列生物制品,何种易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A:丙种球蛋白;B:胎盘球蛋白;C:抗毒素;D:白细胞介素;E:干扰素。 5、下列各组中均属专性厌氧菌的是:() A: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结核杆菌;B:产气荚膜杆菌、乳酸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C: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脆弱类杆菌;D: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变形杆菌; E:肉毒杆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

医学微生物学各个细菌形状的总结

1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属脑膜炎奈氏球菌形状球球矛头状肾形 排列葡萄状链状成双成双 染色G- 特殊结 构 无幼龄、有荚膜有荚膜有荚膜及菌毛 营养普通需含溶血素、葡萄糖、血 清等 需含血巧克力营养基 气体需氧或兼性需氧需CO2 5%-20%CO2 温度37(28—38) PH 7.3-7.4 菌落有色素,B溶血环ABC溶血环A溶血环露滴状 变异耐药性 抗原葡萄球菌抗原(SPA)c抗原,表面抗原(含M 蛋白) 分类金黄色,表皮,腐生甲型,乙型,丙型(据溶 血现象);19个血清型 (据C抗原) 84个血清型 抵抗力较强,耐药较弱,首选青霉素较弱极弱,耐药 致病物 质凝固酶,葡萄球菌溶 血素,沙白细胞素, 肠毒素,表皮溶解毒 素,毒性休克综合征 1 脂磷壁酸(LPA),M蛋 白,侵袭性酶,链球菌溶 血素(SLO,SLS)致热外 毒素 荚膜(最主要),溶血 素,紫点形成因子,神经 氨酸酶 菌毛,荚膜,内毒素 疾病化脓性炎症,食物中 毒,烫伤样皮肤综合 征,毒性休克综合 征,葡萄球菌性肠炎 甲型,化脓性感染,猩红 热,丹毒,蜂窝组织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 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 乙型,新生儿败血症,脑 膜炎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 炎,中耳炎,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炎 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败血症败血症菌血症免疫不强无交叉免疫,可反复感染特异性免疫较强 生化反 应 备注不耐高温

传染源 2 淋球奈氏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形状椭圆形、肾形杆状杆状弯曲型排列成双 染色 特殊结 构有夹膜及菌毛 有周鞭毛、普通菌毛、性菌 毛,有荚膜 有周鞭毛,多有菌毛单端有鞭毛,菌毛 营养巧克力营养基普通普通碱性蛋白胨水 气体5%-20%CO2 兼性厌氧,氧充足更好温度35-36 PH 8.9 菌落半透明,光滑有些有溶血环 变异 耐药性H-O,S-R,V-W,位相变异 抗原 O、K、H O,K O,H 分类ETEC(产毒性)EHEC(出血 性),EIEC(侵袭性)EPEC (致病性)EAggEC(聚集 性) 痢疾致贺菌,福氏致贺 菌,鲍氏致贺菌。宋内致 贺菌 O1群,不典型O1群, 非O1群,血清型 抵抗力弱较其他肠道杆菌强不强 致病物 质菌毛 定居因子(菌毛)肠毒素 (LT,ST),细胞毒素,脂 多糖,K抗原,载铁体 内毒素,外毒素鞭毛,菌毛霍乱肠毒素 疾病淋病,脓眼漏肠外感染,腹泻病,溶血性 尿毒症 急性细菌性痢疾(典型, 非典型,中毒性),慢性 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型,迁延型,隐匿型) 霍乱:米泔水样粪便 血症无败血症局限于肠粘膜不侵入场上皮细胞,而 是毒性作用 免疫弱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试word精品

1 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 。_ 2. 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 ________ 作_ 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3. 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 _________ ,_ 其次是______ 。 4. 根据细菌的外形,可分为 _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__ 。_ 5.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分为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培养基按功能或用途分为、_ 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类培 养基。 7.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求与否分为 _____ 、_________ 、_ _______ 、 ________。_ 8.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 ________ 、 _______ 、_ ______ 、 _________ 。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分为、_ 、_ 3类培养基。 10. 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是 _______ ,压力是_________ ,时间持续 ________ 。 11. 半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 _______ ,斜面培养基________,_ 平板培养基主要用于________ 。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应用 _ 镜观察,它的放大倍率是倍。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酸染色把细菌分成两类,阳性菌呈___色,阴性菌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 14. 细菌的色素分为 ________ 和_ __________ 2种 15.SS培养基多用于____________ 的分离培养。 16. 热力灭菌分为__________ 和_ ___________ 灭_ 菌。 17. 湿热灭菌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18. 紫外线杀菌的机理主要是破坏细菌__________ 。_ 19. 对于毒素、血清、抗生素不耐高温灭菌的制物制品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 。_ 20. 化学消毒剂杀菌的机理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 、_ ____________ 。_ 21.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主要有 _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__ 、_ _______ 等_ 。 22. 根据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产生的色素不同,将葡萄球菌分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三种。其中致病力最强的葡萄球菌为_________ ,产生的色素为 ___________ 。 23. 根据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生长后菌落周围溶血现象的不同,可将链球菌分为 _______ 、_ _______ 、_ __________ 三大类。 24. 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实验是 ________ 、 _______ 。_ 25. 人工培养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________ 或 ______ 。 26. 伤寒杆菌分离培养,在病程早期第一周应取 _______ 标本;发病第2、3 周应取_________ 标本,其阳性率高。 27. 大多数志贺菌不分解乳糖,只有 ________ 志贺菌能 _______ 分解乳糖。 28. 霍乱弧菌耐 ________不耐酸,常用的人工培养基是 _____ 或_ _________ 。 29. 白喉棒状杆菌在亚碲酸钾血平板生长时,其菌落呈 ______ 。 30. 培养白喉棒状杆菌常选用的培养基是 ______ 。 31. 毒力鉴定是鉴别白喉棒状杆菌与其他棒状杆菌的重要试验。体外法可用 ______ ,体内法可用 ________ 。 32.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 _____ 染色,呈现_________ 色。 33. 结核分枝杆菌对湿热敏感,经 _____ C ________ m ir即可被杀死。 34. 结核菌素试验所用的试剂有 ___ 、_________ 两种。 35. 幽门螺杆菌形态呈 ______ 、_______ 或______ 状。目前认为与人类的 _______ 、 ________ 疾病有关。 36. 绿脓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 ______ 色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