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要农作物的气象条件

主要农作物的气象条件

主要农作物的气象条件
主要农作物的气象条件

气象参数标准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设字第124号通知的要求,为了适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需要,由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组办公室会同国家气象局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建筑、气象、城建等专业部门及各有关规编制组的意见;通过对6个城镇的试编工作,确定了编制原则、成果表现形式、全国城镇定点与气象参数的项目容;在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又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然后修改成本稿。 我国城镇较多,各专业需求的气象参数项目较广,限于当前条件,本标准仅选取了209个城镇,每个城镇列出55项常用的气象参数及气候特征分析,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使用。 为使各有关标准规的数值统一起见,本标准中的“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相对湿度”、“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及度日数等”及“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系来源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送审稿)、《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等。 本标准共分三章,五个附录,主要容有:总则、参数的分类及其应用、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及全国城镇参数定点示意图、参数表等。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需要而提供统一的建筑气象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中所选用的参数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用的建筑气象参数。在编制有关规划、设计等文件时所用的气象参数,已列入本标准的应以本标准为准。其他未列入本标准中的各专业专用的参数,仍应按各专业的有关规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按城镇定点提供气象参数。其地名以经国务院批准的截至1985年底的行政区划资料所列为准。 第1.0.4条本标准所列的参数是根据各城镇气象台站30年(1951年~1980年)气象记录资料编制的。不足30年记录者,按实有记录资料整理编制。 第二章建筑气象参数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 第一节建筑气象参数项目分类 第2.1.1条本标准按各定点城镇分别列出了各类建筑气象参数:大气压、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地温、冻土及天气现象等10类55项(见附录二、三),并给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全年、冬、夏季风玫瑰图”。 第2.1.2条“气候特征分析”扼要叙述该点的主要气候特点,为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气候背景,其中有关数据亦可直接引用。 第2.1.3条全年及冬、夏季风玫瑰图给出了各风向的年、季平均频率分布。 第2.1.4条“太阳辐射强度”除附录三所列的城镇外,其他城镇可采用当地已有的数据或参照附录三中所列城市就近套用。 第二节各项参数的引用 第2.2.1条本标准所列各项气象参数可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直接引用。 第2.2.2条引用参数时应注意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的距离、地形等因素对数值的影响。 一、地势平坦的区域 1.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水平距离在50km以,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时可以直接引用。 2.超过上款数值时,则应使用与建设地点相邻的二个以上气象台站(含本标准未列入的台站)的气象资料,按插法取值(插法可视情况采用直线插或平面插)。 二、地势崎岖的区域 气候受山脉的走向、总体高度、长度、地形形态(山顶、河谷、盆地、山坡)、坡度、坡向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性差异较大,选取参数值时宜依据邻近台站(含本标准未列入的台站)的长年代资料和工程现场的观测数据对比取值,或与当地气象部门共同商定。 第三章气象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

防暑降温及高温天气安全注意事项(2021新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防暑降温及高温天气安全注意 事项(2021新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防暑降温及高温天气安全注意事项(2021 新版) 一、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目前,盛夏高温季节来临,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现场作业安全,现特将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下发: 1、各单位、车间在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当日气温条件,并布置好防暑降温及安全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置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①高温天气的认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②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③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④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 2、高温作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温防护: ①高温区域从事维修等高强度作业时,作业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并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牵涉到危险作业的,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 ②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作业,确实需要长时间作业的点,要搭设遮阳设施; ③在高温区域进行(维修)作业时,根据现场情况加装轴流风机,达到散热目的; ④夏季人员作业时,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各单位应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轮换式作业,让作业员工得到充分休息。也可

预警级别颜色气象预警等级介绍预警颜色级别怎么划分

预警级别颜色气象预警等级介绍预警颜 色级别怎么划分 这些颜色的图标正式的名称为气象预警信号,一般都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等级,严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别表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蓝色为最低级别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 高温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黄、橙、红表示。 (一)高温蓝色预警信号 预警级别颜色标准:48小时出现最高气温为35℃及以上。 (二)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三)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四)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雾霾预警级别颜色 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分别对应预报等级用语的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并将持续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浓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预报用语: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出现中度霾,易形成中度空气污染。 霾黄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 1.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 2.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活动,儿童、老人及易感人群应减少外出。 暴雨预警级别颜色介绍: (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预警级别颜色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暴雨预警级别颜色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

农业气象学的定义、任务与内容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农业生产决定于生物本身的特性,同时也决定于气象条件等环境因素。而气象条件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诸多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它不仅为生物提供基本的物质和能址,构成生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外部条件,而亘光、热、水、气等气象条件的不同组合又强烈地影响着土壤、水的物理特性和状况,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因此,农业气象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联的,也是由农业生产决定的。它是农业科学与气象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科学。农业气象学一方面研究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研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农业对象对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不断地揭示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以谋求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益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物与气象的关系;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其防御;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和农业气象理论与方法研究等。 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气候资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同时还要科学地保护气候资源。众所周知,光、热、水、气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及其不均衡性,必然给各地带来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一个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多年平均状况和长期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地确定作物布局、种植制度和农林牧渔的生产类型与结构,为规划和指导生产提供依据。https://www.doczj.com/doc/6e17658086.html, 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控技术农田小气候、林业小气候、水域小气候.以及各种人工影响措施(如地膜授盖、风障、防风林等).的小气候效应研究,对于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预报不利气象条件,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加强了农田能量平衡及光、温、湿、风分布规律的研究,为调节和改善作物生长的小气候状况提供了理论根据。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技术研究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早、洪涝、低温、霜冻、冰雹、台风等对农业的影响,历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多年来,各地系统地研究了干早、洪涝、低温冷害、干热风、霜冻等发生规律,包括危害时期、危害指标和危害机制.以及各项行之有效的防御技术与措施,对于防灾减灾、夺取农业丰收有重要作用。 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开展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研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重要手段,其种类较多,主要有: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作物生长期预报、作物生长状况及产址预报等。.将准确、及时的各种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正确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气象理论与方法研究这是农业气象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业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 Weather Condition Ratings for Electric Power Requirement (征求意见稿) 、/. —L-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本标准由湖北省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国平、胡宗海、罗学荣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条件的改善,致冷、取暖等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 会用电量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城市致冷、取暖用电比例更高,经常带来电网高峰或尖峰负荷,这部分电能是很难预测、很不稳定、又常常给电网运行安全带来隐患,我们称之为气象敏感负荷(电量),科学预测致冷、取暖导致的气象敏感负荷和用电是各电网公司电力调度部门非常关心的技术。而致冷、取暖完全是由气温、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决定的,研究气温、湿度、风等气象要素与电力负荷、用电量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各因子对气象敏感负荷(电量)的贡献,分别组合成气象敏感负荷指数和气象敏感用电量指数。统计分析气象指数不同范围对应的不同级别负荷或用电量,从而实现对气象敏感负荷和气象敏感用电量的评估和预测。到目前为止,全国很多地方都 开展了气象要素对用电需求影响的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适用的方法和标准,缺乏同一性和可比性,不利于气象部门开展电力气象服务工作,为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实现气象服务“五满意”,有必要制定全国统一的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行业标准,为气象部门更好地开展电力气象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随着技术进步及电力气象服务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标准尚需不时修订,由于气候差异性大,不同地方使用本标准时须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加以修订,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规范性。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的制定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电需求气象条件包括:气象敏感负荷条件和气象敏感电量条件。本标准规定了气象敏感负荷条件等级和气象敏感电量条件等级制定方法及其计算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用电需求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 本标准适用于适用于气象敏感电力负荷、气象敏感用电量的评价,适用于气象敏感电力负荷、气象敏感用电量的预测。 2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下列术语及定义、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2.1 术语及定义 2.2.1 气温 气温Temperature 空气的温度,用C表示。 2.2.2 日最高气温 日最高气温daily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一日内空气温度的最高值。以摄氏度(C)为单位。 2.2.3 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daily mean air temperature 一日内空气温度的平均值。以摄氏度(C)为单位。

气象参数标准

气象参数标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设字第124号通知的要求,为了适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需要,由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组办公室会同国家气象局北京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建筑、气象、城建等专业部门及各有关规范编制组的意见;通过对6个城镇的试编工作,确定了编制原则、成果表现形式、全国城镇定点与气象参数的项目内容;在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又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然后修改成本稿。 我国城镇较多,各专业需求的气象参数项目较广,限于当前条件,本标准仅选取了209个城镇,每个城镇列出55项常用的气象参数及气候特征分析,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使用。 为使各有关标准规范的数值统一起见,本标准中的“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相对湿度”、“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及度日数等”及“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系来源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送审稿)、《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等。 本标准共分三章,五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参数的分类及其应用、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及全国城镇参数定点示意图、参数表等。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需要而提供统一的建筑气象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中所选用的参数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通用的建筑气象参数。在编制有关规划、设计等文件时所用的气象参数,已列入本标准的应以本标准为准。其他未列入本标准中的各专业专用的参数,仍应按各专业的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按城镇定点提供气象参数。其地名以经国务院批准的截至1985年底的行政区划资料所列为准。 第1.0.4条本标准所列的参数是根据各城镇气象台站30年(1951年~1980年)气象记录资料编制的。不足30年记录者,按实有记录资料整理编制。 第二章建筑气象参数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 第一节建筑气象参数项目分类 第2.1.1条本标准按各定点城镇分别列出了各类建筑气象参数:大气压、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地温、冻土及天气现象等10类55项(见附录二、三),并给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全年、冬、夏季风玫瑰图”。 第2.1.2条“气候特征分析”扼要叙述该点的主要气候特点,为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气候背景,其中有关数据亦可直接引用。 第2.1.3条全年及冬、夏季风玫瑰图给出了各风向的年、季平均频率分布。 第2.1.4条“太阳辐射强度”除附录三所列的城镇外,其他城镇可采用当地已有的数据或参照附录三中所列城市就近套用。 第二节各项参数的引用 第2.2.1条本标准所列各项气象参数可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直接引用。 第2.2.2条引用参数时应注意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的距离、地形等因素对数值的影响。 一、地势平坦的区域 1.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可以直接引用。

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参考资料

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 (试行) 为规范公众天气预报等级用语,科学发布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特制定本业务规定。 一、总则 1、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预警信号是警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只有热带气旋和大风降温预报可以发布“消息”。 2、无论是预报、警报还是预警信号,都应明确预报名称、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天气过程或系统影响区域、出现时段、强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防御提示等。 3、本规定给出了热带气旋、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结冰、霜冻、灰霾、城市内涝、地质灾害、森林(草原)高火险、城市高火险等十七类天气预报等级用语。文中规定的预报时效一般是指最长预报时效,各级气象台站可根据对每次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确定预报发布的时间和等级用语。 4、其它种类的天气预报等级用语由各省(区、市)气象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备案。 5、天气预报等级用语是根据目前的预报能力确定的。随着预报能力的提高,需要滚动修正。 二、热带气旋预报等级用语 分消息、预报、警报、紧急警报和预警信号五级。 1、消息:编号热带气旋远离或尚未影响到预报责任区时,根据需要可以发布消息,报道编号热带气旋的情况,解除警报时也可以用消息方式发布。 2、预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72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发布预报。 3、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警报。 4、紧急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紧急警报。 5、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详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气发[2004]206号),下同。 三、暴雨预报等级用语 分暴雨预报、暴雨警报、暴雨预警信号三级。 1、暴雨预报:预计未来48小时或24小时责任区内将有暴雨发生,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将造成一定影响,可发布“暴雨预报”。如果影响较小,则不用“暴雨预报”术语。 2、暴雨警报:预计未来12小时(有把握时也可以提前24小时)责任区内将有暴雨发生,对国民经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有较大影响,可发布“暴雨警报”。如果影响不大,则用“暴雨预报”术语。 3、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暴雨预报、警报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四、高温预报等级用语 分高温预报、高温警报、高温预警信号三级。 1、高温预报:预计未来48小时责任区内将有高温天气发生。 2、高温警报:预计未来24小时责任区内将有高温天气发生。 高温标准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根据本省(区、市)实际情况确定,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3、高温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五、寒潮预报等级用语 分大风降温消息、寒潮预报、寒潮警报、强寒潮警报、寒潮预警信号五级。 1、大风降温消息:预计未来72小时责任区内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4℃。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 2、寒潮预报:预计未来48小时责任区内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4℃。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 3、寒潮警报:预计未来48小时责任区内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为≤4℃。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 4、强寒潮警报:预计未来48小时责任区内最低气温下降14℃以上,最低气温≤4℃。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 5、寒潮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 对寒潮预报中的大风标准,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夏季高温作业注意事项

夏季高温作业注意事项 当前,盛夏季节,日照强度高,高空天气持续,面对这种高温天气,我们应该多学习和了解一些高温作业时的注意事项,以保证高温天气室内外作业人员的安全及健康。高温作业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什么叫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 二、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温条件下,对人体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如体温的调节;水盐代谢;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 三、中暑性疾病可分为: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按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热射病:表现特征为急骤高热,肛温常在41℃以上,皮肤干燥,热而无汗,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可有肝肾功能异常等。 2.热痉挛:表现特征为明显的肌痉挛使有收缩痛,痉挛呈对称性,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痉挛甚剧,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3.热衰竭:表现特征为:先有头昏、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继而昏厥,血压短暂下降,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体温多不高。 四、发生中暑,如何急救? 发生中暑时,应将患者及时撤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阴凉的地点静卧休息,给予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含盐清凉饮料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可逐渐恢复。重症中暑者必须紧急送往医疗单位抢救。

五、高温作业工人饮水 高温作业工人排汗量明显增加,其增加量与劳动强度成正比。排出的汗中含有大量盐分,大量排汗使体内盐分丢失,因此,高温作业工人在排汗量较大情况下,及时补充适量的水分和盐分对维持身体健康十分必要的。 饮水是最常见,也是最简便的补充水分方式,但不恰当的饮水不但不能使高温作业者补充已丢失的水分,反而会损害健康,甚至诱发中暑。高温作业工人恰当的饮水应遵循三条原则: 1.补足补够原则。一般来说,要比平常每天多饮水3-5升,食盐20克; 2.饮水方式以少量多饮为宜,暴饮会加重心、肾和胃肠道负担,又促使大量排汗; 3.饮水和补盐同时进行,不能单纯补充水分。单纯暴饮淡水会引起热痉(中暑)的发生,故以含盐饮料为佳。 附件1: 学习心得和合理化建议表 第11 期 部门姓名

环境气象指数

\I CS07.060 A47 DB65 环境气象指数 environmental weather inde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气象指数 (1)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计算方法与等级划分 (2) 4.1紫外线指数 (2) 4.2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3) 4.3 草原火险天气等级 (5) 4.4城市火险天气等级 (8) 4.5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 (9) 4.6 地质灾害天气等级 (10) 4.7 体感温度 (12) 4.8 旅行气象指数 (13) 4.9 中暑指数 (13) 4.10 穿衣指数 (14) 4.11 寒冷指数 (15) 4.12 人体舒适度指数 (16)

前言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政策法规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彦、陈春艳、杨静、胡列群。

环境气象指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气象指数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和量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发布和描述的环境气象指数。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气象指数environmental weather index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气温、气压、湿度、风等多种气象要素和地理、天文和季节等其它因素综合进行计算而得出的用来描述人类生存环境和各种活动的、客观量化的气象条件预测指标。3.2 紫外线指数ultraviolet index 衡量某地正午前后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眼睛等组织和器官可能的损伤程度的指标。指数确定主要取决于纬度、海拔高度、季节、平流层臭氧、云、地面反照率和大气污染状况等条件。 3.3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forest fire-danger weather ratings 综合考虑气温、湿度、降水、连续无雨日数、风力和物候季节等多因子的共同影响后,林区内可燃物潜在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或易燃程度、蔓延程度)。 3.4 草原火险天气等级grassland fire-danger weather ratings 综合考虑气温、湿度、降水、连续无雨日数、风力和物候季节等多因子的共同影响,草场可燃物潜在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或易燃程度、蔓延程度)。 3.5 城市火险天气等级urban fire-danger weather ratings 充分考虑湿度、可燃物表面和内部的干燥程度、环境热状况、风力等多因子的共同影响后,城市内一般性可燃物潜在的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 3.6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air 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不考虑城市及周边污染源、大气成分等因素的影响,只单纯从天气角度的变化分析作出空气污染潜势预报指数。 3.7 地质灾害天气等级geological disaster weather ratings 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等地质结构参数、山区积雪融化情况、降水持续等多因子的共同影响后,山区及其附近地区潜在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 3.8 体感温度apparent temperature 考虑了气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云量)及着装的多少、色彩等因素后,人体所感觉到的环境温度。 3.9 旅行气象指数travel meteorological index

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指南

附件 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指南 —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

目录 前言 (1) 1.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 (2) 1.1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的概念 (2) 1.2促病指数预报模型技术 (2) 1.3病害气象等级预报资料要求 (3) 1.3.1 模型建立资料 (3) 1.3.2预报服务资料 (4) 1.4气象等级分级 (4) 2.促病指数预报模型 (5) 2.1促病暖湿日的判断 (5) 2.2促病暖湿日出现时间的影响系数 (5) 2.3促病暖湿日连续出现的影响系数 (6) 2.4促病指数模型 (6) 2.5气象等级分级 (6) 2.6模型检验 (6) 3.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 (7) 3.1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资料 (7) 3.2促病暖湿日判断 (8) 3.3促病指数计算 (8) 3.3.1影响系数的确定 (8) 3.3.2计算赤霉病促病指数(Z) (9) 3.4气象等级分级标准 (9) 3.5气象等级预报检验 (9) 4.水稻稻瘟病气象等级预报 (10) 4.1稻瘟病气象等级预报资料 (10) 4.2促病暖湿日判断 (11) 4.3促病指数计算 (11) 4.3.1影响系数的确定 (11) 4.3.2计算稻瘟病促病指数(Z) (11) 4.4气象等级分级标准 (11) 4.5气象等级预报检验 (12) 5.注意事项 (12) 5.1预报模型的多样性 (12) 5.2预报结果的准确性检验 (13) 5.3病害气象等级预报的效益评估 (13)

前言 由国家气象中心牵头组织编写的《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指南——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详细介绍了以促病指数预报模型为主要方法的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是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技术中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该指南规范国家级和省级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气象等级预报指标体系、预报模型及相关技术方法,推动气象部门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服务的全面发展。 小麦赤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赤霉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415 万hm2以上,其中长江流域麦区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最严重的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和四川等省。在小麦整个生长季赤霉病均可危害,造成苗枯、茎腐、茎基腐和穗腐,最常见的是穗腐。麦穗受害后,麦粒变的皱缩干瘪,品质低劣,产量降低、种子出苗率低,并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毒素造成人畜中毒。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真菌型水稻病害,我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区均有发生。稻瘟病主要影响水稻产量,其次是影响水稻品质,流行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0%~30%,严重时可达40%~50%。稻瘟病在水稻各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造成苗瘟、叶瘟、秆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其中尤其以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近30年来我国稻瘟病的年均发生面积约为465万hm2。 气象部门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赤霉病、稻瘟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2007年开始,气象部门深入开展了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生发展影响的理论研究和业务服务,在2008-2009 年中国气象局基础建设项目、2015-2016年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国家气象中心先后联合江苏、安徽、四川、重庆等省农业气象业务科研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建立了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技术方法和产品制作发布平台,为赤霉病和稻瘟病的适期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但是,我国小麦和水稻种植区域广阔,小麦和水稻品种多样、抗病性差异较大,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感病机理复杂,相关的指标与预报技术仍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在业务服务工作中,应针对本地气候特点、小麦和水稻品种抗性以及种植管理特点开展本地化应用。

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目前,盛夏高温季节来临,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现场作业安全,现特将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下发: 1、各单位、工段在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当日气温条件,并布置好防暑降温及安全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置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①高温天气的认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②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③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④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 2、高温作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温防护: ①高温区域从事维修等高强度作业时,作业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并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牵涉到危险作业的,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 ②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作业,确实需要长时间作业的点,要搭设遮阳设施; ③在烧成等高温区域进行(维修)作业时,根据现场情况加装轴流风机,达到散热目的; ④夏季人员作业时,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生产单位应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轮换式作业,让作业员工得到充分休息。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

短在高温区域的持续劳动时间; ⑤高温天气在设备内部等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时,必须保证人孔门(通风口)常开,保持空气流通,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控; ⑥各单位、工段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员工供给足够的饮用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各作业组在高温天气作业过程中必须携带好防暑降温药品及饮用水; ⑦员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轻度中暑症状时,一定要停止作业,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出现重症中暑的情况,要立即汇报上级领导,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⑧各单位、工段要向作业员工提供高温区域作业必需高温防护设备(如轴流风机等)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对高温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⑨计划检修期间,办公室要在检修场所设立茶水点,供应茶水、绿豆汤、紫菜汤等防暑降温饮品,生产安全处要根据气温情况提供瓶装水,让作业人员及时补充水分;员工在饮用防暑降温饮品时,应有节制合理饮用,避免因饮用过量导致的肠胃不适; ⑩各部门员工值班室内的空调、电风扇等要确保完好,保证工人夏季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员工个人应注意加强营养,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时,能量和蛋白质的消耗都比较多,所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

常见疾病与气象条件

常见病与气象医学 什么是气象疾病 气象条件对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有着明显的影响。季节、气候、温度与节令的变化, 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或旧病重发,如夏日之中暑,冬令之冻伤,而流行性感冒、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病率也与天气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环境太潮湿极易患上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疾病,对人类尤以女青年威胁最大。“水土不服也是一种气象疾病,它是由于环境改变后人体的某些生理机能调不到与其所处气候环境相适应所产生的一系列不适。 什么是气象医学 气象医学是大气科学和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涉及到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统计学、生态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大气物理学和大气化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医学气象的重要性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我国对医学和气象问题的认识较早,在二千多年前这门科学便已萌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籍《内经》,即有对气象医学的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明确指出陈旧的疾病,在春天易于复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歧伯曰:四时之气使然”。经文虽简,但意义深奥。大意是,疾病有其内在的规律,得病后症状呈周期性加重与缓解情况之表现,由于自然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病情的周期性消长。 气象医学的应用 1.雷雨疗法 研究发现,每场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雷电的作用下,离解出带负电的负氧离子。研究人员还作过测算,雷雨过后,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目可达一万多个,而晴日里的闹市区,负氧离子数目只有几十个。被称作“空气的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 所以医学家模拟雷雨的神奇作用,把负氧离子引进了病房。结果发现,当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与正离子的比例控制在9:1的时候,对气喘、烧伤、溃疡以及其它外伤的治疗有促进作用;可使室内细菌减少,有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作用;同时,对过敏性鼻炎、萎缩性胃炎、神经性皮炎、关节痛等病症也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2.冰雪降温 当患者体温超过38℃时,把冰袋或雪袋放置于头部,再配合冷水或酒精擦身,其降温效果常常比药物还要好。用这样的方法降温,可明显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氧的耐受力,能有效地防止高热惊厥。局部冰敷对局部红肿热痛有消炎止痛作用,尤其早期使用,可使疖、痈、局部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乳腺炎等疾病的炎症反应减轻,加上药物治疗,病症可以尽早痊愈。 3. 预防传染疾病 很多传染病有明显的的季节和气候特征:如乙脑的年发病率与当年4月份平均气温及当年7月份的降水量呈负相关;疟疾发病人数与各月雨量有正相关的关系。然而由于在未发现病原体以前,往往误认为是天气造成这些疾病的直接原因,而现已查明,病原体、媒介物等都可受季节与天气的影响。 气温、降雨量两个气象因素对同期蚊虫密度的影响,蚊虫密度还受到其它诸多因素如水温、湿度等的影响,可用于蚊虫虫情的预测。一般地说,蚊虫在10℃以下出现滞育,0℃左右失去活动力,-10℃左右体液冻结死亡,10℃以上有吸血活动,25~32℃最适宜生长繁殖;温度太高也不利蚊虫生长,如持续37℃以上数天,蚊虫滋生地的积水会蒸发干,蚊虫无法产卵繁殖后代,造成数量减少,密度降低。了解这些知识后,我们

中国气象局_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

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实施细则(试行) 为规范公众天气预报等级用语,科学发布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依照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则 1.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预警信号是警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只有热带气旋和大风降温预报可以发布“消息”。 2.无论是预报、警报还是预警信号,都应明确预报名称、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天气过程或系统影响区域、出现时段、强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防御提示等。 3.本规定给出了热带气旋、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结冰、霜冻、灰霾、城市内涝、地质灾害、森林高火险、城市高火险等十六类天气预报等级用语。文中规定的预报时效一般是指最长预报时效,各级气象台可根据对每次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确定预报发布的时间和等级用语。 4.天气预报等级用语是根据目前的预报能力确定的。随着预报能力的提高,需要滚动修正。 二、热带气旋预报等级用语 分消息、预报、警报、紧急警报和预警信号五级。 1.消息:编号热带气旋远离或尚未影响到预报责任区时,根据需要可以发布消息,报道编号热带气旋的情况,解除警报时也可以用消息方式发布。 2.预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72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发布预报。 3.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警报。 4.紧急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的沿海地区或登陆时发布紧急警报。 5.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关于预警信号的规定,详见中国气象局《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附件2),下同。 —1 —

长沙市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应用检验

长沙市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应用检验 为了对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进行有益探索,利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3年长沙每日AQI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在大尺度环流背景、温湿条件、水平扩散条件、垂直累积条件等气象要素与AQI指数等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有利于或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聚积和清除的天气形势和气象参数;分别采用分类、加权法及模式预报法,计算预报参数判据及加权值,建立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方法,得到长沙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与AQI增量的短期预报结果,并对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预报应用情况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回归模型对AQI变化趋势的预报亦具有一定参考性。 标签: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类、加权法;均值分析;长沙 引言 空气中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扩散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如何充分利用气象条件可成为防治污染有效而又现实的途径之一。众多学者对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1-9]。张丽等[1]基于2011-2013年地面观测资料及风廓线雷达资料,对能见度及降水、地面和低空风向风速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深圳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的方法及流程,计算结果与实况基本相符。黄菊梅等[2]利用2014年3月-2015年2月6个空气质量监测点资料,对岳阳市区AQI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用综合指标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岳阳市区AQI预报模型。王伟平等[10]采用数值预报方法、气象条件指标判别方法和天气学方法,对浙江省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进行预报,对其预报结果作了分析与评估。由于不同地域气象影响因子与环境空气质量浓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建立合适本地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模型至关重要[10-18]。为此,利用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3年长沙逐日AQI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归纳出有利于或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聚积和清除的天气形势和气象参数,并尝试建立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方法。 1 预报资料及方法 1.1 資料的选取 本文采用长沙市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3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同期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1.2 预报方法 基于大尺度环流背景场、温湿条件、本区域垂直风场变化、低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条件、垂直累积条件等高空天气形势、地面天气形势及气象参数与AQI 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对AQI均值以5%、15%、25%为分界点,给出相应的加权

气象学测试题(做)

第一章地球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1.大气由干洁大气、水汽和大气杂质所构成 2.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在10~50 km高度,称为大气臭氧层,其最大浓度层出现在20~30 km高度处。 3.大气臭氧层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形成平流层逆温,并对地球生物形成重要的保护作用。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放射大气辐射,对地面形成温室效应。 第二节大气的铅直结构 1.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特点和大气铅直运动的状况,可将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2.对流层中存在着强烈的平流、对流和乱流运动。 3.对流层分为下层(摩擦层、行星边界层)、中层、上层和对流层顶。 4.贴地层是指距地面2 m的气层。 5.对流层和中间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 6.平流层和热成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7.习惯上将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000~1200 km)作为大气上界。 第三节气象要素 1.气象要素包括日照、辐射、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降水、蒸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 2. 天气现象是指大气中或地面上产生的降水、水汽凝结物(云除外)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和光、电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 第二章辐射 第一节辐射的基本知识 1.太阳短波辐射:l mm,lM= mm 0.1~4微米 8 地面长波红外辐射:l 3~80mm,lM=10mm 大气长波红外辐射:l 4~120mm,lM=15mm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单位J/(s^m2) 或 W/m2。 3.光通量密度(照度):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通量。单位: lm/m2(流明)。 第二节太阳辐射 1. 太阳高度角(h):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2.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h=90。 - φ + δ(φ观测点纬度,δ观测时间的太阳 倾角即赤纬,太阳直射点纬度) 春秋分δ= 0。 ,夏至δ= 23.5 。 ,冬至δ=-23.5 。 3. 太阳方位角:阳光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4. 可照时数(昼长):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所经历的时间数。 5.可照时数北半球冬至→夏至加长,夏至→冬至缩短。 6.可照时数随纬度增加而加长,夏季尤为显著。 7. 光照时间=可照时数+曙幕光时间。 8.曙幕光时间夏长冬短,随纬度增加而加长。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方式: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反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