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科技大学考研真题-金属学03 04

北京科技大学考研真题-金属学03 04

北京科技大学考研真题-金属学03 04
北京科技大学考研真题-金属学03 04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期末考试资料

1、热处理的定义:根据钢件的热处理目的,把钢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综合工艺。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来改变钢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的一种工艺。凡是材料体系(金属、无机材料)中有相变发生,总可以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变组织与性能。 2、Ac1、Ac 3、Accm的意义:对于一个具体钢成分来说,A1、A3、Acm是一个点,而且是无限缓慢加热或冷却时的平衡临界温度。加热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C”,用Ac1、Ac3、Accm表示;冷却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r”,用Ar1、Ar3、Arcm表示。 3、什么是奥氏体化?奥氏体化的四个过程?是什么类型的相恋?将钢加热到AC1点或AC3点以上,使体心立方的α-Fe铁结构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的γ-Fe,这个过程就是奥氏体化过程。从铁碳相图可知,任何成分碳钢加热到Ac1以上,珠光体就向奥氏体转变;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将全部变为奥氏体。这种加热转变称奥氏体化。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包括以下四个过程:形核;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加热时奥氏体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冷却转变过程,以及转变产物的组成和性能。是扩散型相变。 4、碳钢与合金钢的奥氏体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同一奥氏体化温度下,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扩散系数只有碳的扩散系数的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可见合金钢的奥氏体均匀化时间远比碳钢长得多。在制定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时,应比碳钢的加热温度高些,保温时间长些,促使合金元素尽可能均匀化。 5奥氏体晶粒的三个概念(初始晶粒、实际晶粒和本质晶粒)?奥氏体的初始晶粒:指加热时奥氏体转变过程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这时的晶粒大小就是初始晶粒度。奥氏体实际晶粒:指在热处理时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最终所得的奥氏体晶粒,其大小就是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奥氏体的本质晶粒:指各种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趋势。晶粒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粗晶粒钢;晶粒不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细晶粒钢; 6为什么要研究奥氏体晶粒大小?奥氏体晶粒大小会显著影响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 7、工厂中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表征方法是什么?本质晶粒度的测试方法?统一采用与标准金相图片比较,来确定晶粒度的级别。生产中为了便于确定钢的本质晶粒度,只需测出930度左右的实际晶粒度,就可以判断。 8过冷奥氏体:奥氏体冷至临界温度以下,牌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称为过冷奥氏体。 9、钢的共析转变?珠光体组织的三种类型?钢的共析转变:钢奥氏体化后,过冷到A1至“鼻尖”之间区域等温停留时,将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组织,其反应如下:γ→P(α+Fe3C)结构:FCC、BCC、正交;含碳:0.77%、0.0218%、6.69%珠光体的三种类型: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10、什么叫钢的C曲线?如何测定?影响C曲线的因素?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也称TTT曲线。因曲线形状象英文字母“C”,故常称C曲线。在过冷奥氏体的转变过程中有组织(相变)转变和性能变化,因此可用金相法、硬度法、膨胀法或磁性法等来测定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过程,其中金相法是最基本的。金相法测定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C曲线(基本方法),以共析钢为例:①用共析钢制成多组圆片状试样(φ10×1.5);②取一组试样加热奥氏体化;③迅速转入A1以下一定温度熔盐浴中等温;④各试样停留不同时间后分别淬入盐水中,使未分解的过冷奥氏体变为马氏体;⑤这样在金相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到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分解过程。钢的成分和热处理条件都会引起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变化1)含碳量的影响2)合金元素的影响3)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 11、什么叫CCT曲线?如何测定?连接冷却曲线上相同性质的转变开始点和终了点,得到钢种的连续冷却转变图称为CCT曲线。与测定C曲线的方法相同,一般也都用膨胀法或金相-硬度法等来测定CCT(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图;在测定时,首先选定一组具有不同冷却速度的方法,然后将欲测试样加热奥氏体化,并以各种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同时测

经济与管理试题库北科

《经济与管理》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在供应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减少,均衡数量会减少。 2.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的商品,降低价格,其总收入会增加。 3.管理的四个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4.资金等值计算的三要素是:资金额,时点,利率。 5.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 6. 机会成本是指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放弃他用所丧失的潜在利益。 7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8. PDCA循环是指Plan ,Do ,Check,Action 。 9. 利润和利息是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表现形式。 10.某投资项目折现率为12%时,净现值为200,折现率为14%时,净现值为-300,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2.8% 。 11.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12.某银行公布的年利率为i,按季计息,则按复利计息比按单利计息的年实际利率大,其差额为(1+i/4)4-1 。 13.某产品销售单价为6.25元,生产能力为200万件/年。单位可变费用为3.25元,总固定费用为328万元,则该厂生产此产品的经营安全率为45.33 % 。 1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市场分析、 技术分析、财务分析、国民经济分析。 15.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和建设期利息。 16. 在技术经济分析中,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摊销-维简-利息支出。 17.某项目方案的内部收益率方程有多个解,判断每一个解是否是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时,需采用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加以检验。 18. 某银行公布年利率为i ,则按季计息和按月计息的实际利率分别为 (1+i/4)i/4-1 和(1+i/12)i/12-1 。 19. 某投资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中,生产能力利用率为40%,其风险较小。 20. 某投资项目折现率为16%时,净现值为400,折现率为19%时,净现值为-200,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8% 。 21. NPV<0的经济含义是项目未达到预期的投资回报率。 22. 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的商品,提高价格,其总收入会下降。 23.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 24.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会下降。 25. 设备的寿命有物理寿命,折旧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26. 对项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27. 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引起的。 28. 等成本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方式都不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 29. 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生产规模限度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是固定成本。 30. 经济订购批量是指使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总和最小所对应的批量。 31. 资金等值的三个因素包括:资金额大小,资金发生的时间和衡量标准(利率)的大小。 32. 某公司存货A的需求量为6400件/年,订货成本为80元/次,保存成本为1.6元/年,则存货A的年最优订货次数为8 次。 33. 某银行公布的名义年利率为10%,按复利形式计息,则按月计息和按季计息的实际利率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资料

1、热处理的定义 根据钢件的热处理目的, 把钢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综合工艺。 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来改变钢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的一种工艺。 凡是材料体系(金属、无机材料)中有相变发生,总可以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变组织与性能。 2、Ac1、Ac3、Accm的意义 对于一个具体钢成分来说,A1、A3、Acm是一个点,而且是无限缓慢加热或冷却时的平衡临界温度。加热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C”,用Ac1、Ac3、Accm表示; 冷却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r”,用Ar1、Ar3、Arcm表示。 3、什么是奥氏体化?奥氏体化的四个过程?是什么类型的相恋? 将钢加热到AC1点或AC3点以上,使体心立方的α-Fe铁结构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的γ-Fe,这个过程就是奥氏体化过程。 从铁碳相图可知,任何成分碳钢加热到Ac1以上,珠光体就向奥氏体转变;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将全部变为奥氏体。这种加热转变称奥氏体化。 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包括以下四个过程: 形核; 长大; 残余渗碳体溶解;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加热时奥氏体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冷却转变过程,以及转变产物的组成和性能。 是扩散型相变。 4、碳钢与合金钢的奥氏体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在同一奥氏体化温度下,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扩散系数只有碳的扩散系数的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可见合金钢的奥氏体均匀化时间远比碳钢长得多。 在制定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时,应比碳钢的加热温度高些,保温时间长些,促使合金元素尽可能均匀化。5奥氏体晶粒的三个概念(初始晶粒、实际晶粒和本质晶粒)? 奥氏体的初始晶粒:指加热时奥氏体转变过程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这时的晶粒大小就是初始晶粒度。奥氏体实际晶粒:指在热处理时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最终所得的奥氏体晶粒,其大小就是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 奥氏体的本质晶粒 指各种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趋势。 晶粒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粗晶粒钢;晶粒不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细晶粒钢; 6为什么要研究奥氏体晶粒大小? 显著影响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 7、工厂中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表征方法是什么?本质晶粒度的测试方法? 统一采用与标准金相图片比较,来确定晶粒度的级别。 生产中为了便于确定钢的本质晶粒度,只需测出930度左右的实际晶粒度,就可以判断。 8‘什么叫奥氏体?’ 奥氏体冷至临界温度以下,牌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称为过冷奥氏体。 9、钢的共析转变?珠光体组织的三种类型? 钢的共析转变:钢奥氏体化后,过冷到A1至“鼻尖”之间区域等温停留时,将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组织,其反应如下: γ→P (α+Fe3C) 结构FCC BCC 正交 含碳量0.77% 0.0218% 6.69% 珠光体的三种类型: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10、什么叫钢的C曲线?如何测定?影响C曲线的因素?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也称TTT(Time Temperature T ransformation)曲线。因曲线形状象英文字母“C”,故常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大全

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金属学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史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说明:统考生做1~10题,单考生做1~7题和11~13题。 1、名词解释10分) (1)点阵畸变(2)组成过冷 (3)再结晶温度 (4)滑移和孪生(5)惯习现象 2、说明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c/a≥1.633)三种晶体结构形成的最密排面,最密排方向和致密度。(10分) 3、在形变过程中,位错增殖的机理是什么?(10分) 4、简述低碳钢热加工后形成带状组织的原因,以及相变时增大冷却度速度可避免带状组织产生的原因。(10分) 5、简要描述含碳量0.25%的钢从液态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相变过程(包括相变转换和成分转换)。(10分) 6、选答题(二选一,10分) (1)铸锭中区域偏析有哪几种?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消除区域偏析的措施。 (2)固溶体结晶的一般特点是什么?简要描述固溶体非平衡态结晶时产生显微偏析的原因,说明消除显微偏析的方法。 7、简述金属或合金冷塑性变形后,其结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10分) 8、简述经冷变形的金属或合金在退火时其显微组织,储存能和性能的变化规律。(10分) 9、选答题(二选一,10分) (1)为了提高Al-4.5%Cu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了如下热处理工艺制度,在熔盐浴中505℃保温30分钟后,在水中淬火,然后在190℃下保温24小时,试分析其原因以及整个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过程。 (2)什么叫固溶体的脱溶?说明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在脱溶过程中母相成分变化的特点。 10、简述固溶强化,形变强化,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机理。(10分) 11、简述影响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其影响的基本规律。(10分) 12、画出铁碳相图,并写出其中包晶反应,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反应式。(10分) 13、选做题(二选一,10分) (1)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中晶粒大小,并分析原因。 a.水冷模浇铸和砂模浇铸 b.低过热度浇铸和高过热浇铸 c.电磁搅拌和无电磁搅拌 d.加入,不加入Al-Ti-B铅合金。 (2)什么叫形变织构?什么叫再结晶织构?简要说明形变织构,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理。 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金属学 适用专业: 材料加工工程科学技术史 说明:统考生答1-10题,单考生答1-7题和11-13题。 1.名词解释(10分) 1相界面2相律3过渡相④菲克第一定律⑤退火织构 2.什么是固溶体?在单相合金中,影响合金元素的固溶度的因素有哪些?固溶体与组成固溶体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试题试题库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题库 1.什么是基本建设?其包括哪些内容?P1 答:①凡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工程及与之连带的工作为基本建设。②基本建设的内容:固定资产的建造,固定资产的购置,其他基本建设工作。 2.工程项目管理及其特点。P7 答:①定义: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的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最优地实现工程项目目标为目的,按照其内在的逻辑规律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②特点:a.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一次性管理;b.是一种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c.是一种约束性强的管理。 3.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作用。P69 答:①建设项目后评价有助于国家更好的决策,使政策有更强的应变能力;②有助于项目本身的完善、提高和改造,并对新建项目起指导作用;③有助于部门间的合作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4.价值工程的实施步骤。P74 答:一般实施步骤为:①选择VE对象;②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资料;③功能分析;④制定改善方案;⑤方案评估,验证实施;⑥VE活动的成果评价。 5.建设单位招标应具备哪些条件?P109 答:①是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②有与招标工程相适应的经济、技术管理人员;③有组织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④有审查投标单位资质的能力;⑤有组织开标、评标、定标的能力。 6.建设工程项目报建的范围和内容。P111 答:①报建的范围包括:a.各类房屋建筑(包括新建、扩建、改建、翻修等); b.土木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房屋基础打桩等); c.设备安装、管道路线铺设和装修等建设工程。②报建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地点、投资规模、资金投资额、工程规模、发包方式、计划开竣工日期和工程筹建情况等。 7.施工索赔的程序。P134 答:①索赔意向通知;②资料准备;③编写索赔文件;④提交索赔文件;⑤索赔文件的评审;⑥争端的解决。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实验报告思考题

回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氏体分解的过程,也是过饱和固溶的碳从α-Fe中脱溶并形成碳化物的过程。回火温度越高,马氏体分解越充分,分解产物的长大越充分。在回火过程中,回火温度——回火组织——钢的性能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回火温度越高,钢的硬度越低。 在150-250之间的回火称为低温回火,回火后的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 在350-500之间进行的回火称为中温回火,回火后的组织称为回火屈氏体 在500-650之间进行的回火称为高温回火,回火后的组织称为回火索氏体 可以看出,回火之后,α-Fe中固溶的碳明显减少,使得碳固溶强化的作用大大减弱,反映到硬度上,就是随着回火温度升高,一般硬度都会下降。 淬火温度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根据45钢 “晶粒粗大马氏体,1000摄氏度,水淬,59.1”、 “晶粒细小马氏体,860,水淬,57.1”、 “铁素体+马氏体,770,水淬,46.2”; 40CrNi “晶粒粗大马氏体,1000摄氏度,油淬,40.6”、 “晶粒细小马氏体,860,油淬,50.9”、 T8 “晶粒粗大马氏体,1000摄氏度,水淬,66.2”、 “晶粒细小马氏体,860,水淬,57.3”、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高温淬火得到粗晶马氏体,低温淬火得到细晶马氏体,而温度在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区的淬火得到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在Ac3线以上,在保温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得到的马氏体的晶粒越粗大。这是因为淬火温度越高,奥氏体晶粒长大的越快,因此在淬火的时候获得的马氏体晶粒也就越粗大。另外,尽管45钢和T8钢均表现出淬火温度越高,钢的硬度越高,但是本人对这一现象持怀疑态度。所谓金属硬度小,也就是硬度测试仪的压头容易压入金属,即金属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本质上是金属中的位错运动导致的。而晶界等会阻挡位错的运动。晶粒越小,同样大小的一块材料中,晶界就越多,对位错运动的阻碍就越大,材料形变的阻力就越大,宏观上就是硬度高。因此我对45钢、T8钢实验数据所显示出来的马氏体晶粒越粗大,硬度越高持怀疑态度。 当淬火温度在两相区的时候,由于出现铁素体,因此硬度会低于细晶马氏体组织。

北科1995-201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试题及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 199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金属学 适用专业: 金属塑性加工 说明:统考生做1~10题,单考生做1~7题和在8~13题中任选3题。每题10分。 1、什么是固溶体?固溶体可以分为几种?并说明其各自的结晶特点。 2、计算含0.45%C的亚共析钢在共析温度时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的相对数量,在这一温度下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相对数量又是多少? 3、用扩散理论来说明高温条件下钢的氧化过程。 4、画出铁碳平衡相图中的包晶反应部分的相图,并给出包晶反应表达式。 5、说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及其种类。 6、说明钢的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和低温退火的工艺特点及它们的作用。 7、说明轴承钢的碳化物类型及形成原因。 8、画图说明钢的高温和低温形变热处理的工艺特点。 9、从下列元素中指出哪些元素是扩大奥氏体区域的?哪些元素是缩小奥氏体区域的?C Si Ti Cr Mo Ni Cu N 10、冷变形金属加热发生低温、中温和高温回复时晶体内部发生什么变化? 11、绘出立方系中{110}晶面族所包括的晶面,以及(112)、(123)、(120)晶面。 12、说明共析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的过程,并画图表示。 13、合金钢中主要的合金相有几种类型?

北京科技大学 199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金属学 适用专业: 金属塑性加工 1、名词解释:(10分) (1)点阵畸变(2)组成过冷(3)再结晶温度(4)滑移和孪生(5)惯习现象 2、说明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c/a≥1.633)三种晶体结构形成的最密排面,最密排方向和致密度。(10分) 3、在形变过程中,位错增殖的机理是什么?(10分) 4、简述低碳钢热加工后形成带状组织的原因,以及相变时增大冷却度速度可避免带状组织产生的原因。(10分) 5、简要描述含碳量0.25%的钢从液态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相变过程(包括相变转换和成分转换)。(10分) 6、选答题(二选一,10分) (1)铸锭中区域偏析有哪几种?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消除区域偏析的措施。 (2)固溶体结晶的一般特点是什么?简要描述固溶体非平衡态结晶时产生显微偏析的原因,说明消除显微偏析的方法。 7、简述金属或合金冷塑性变形后,其结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10分) 8、简述经冷变形的金属或合金在退火时其显微组织,储存能和性能的变化规律。(10分) 9、选答题(二选一,10分) (1)为了提高Al-4.5%Cu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了如下热处理工艺制度,在熔盐浴中505℃保温30分钟后,在水中淬火,然后在190℃下保温24小时,试分析其原因以及整个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过程。 (2)什么叫固溶体的脱溶?说明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在脱溶过程中母相成分变化的特点。 10、简述固溶强化,形变强化,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机理。(10分) 11、简述影响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其影响的基本规律。(10分) 12、画出铁碳相图,并写出其中包晶反应,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反应式。(10分) 13、选做题(二选一,10分) (1)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中晶粒大小,并分析原因。 a.水冷模浇铸和砂模浇铸 b.低过热度浇铸和高过热浇铸

工程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与管理试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2分,共 20 分) 1. 工程建设的一般程序中,以下哪项是施工准备阶段的内容 7. 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绝对值指标是 ( ) 。 A. 静态投资回收期 B. 静态投资利税率 C. 静态投资利润率 D. 经济净现值 8. 灾后紧急重建工程原则上采用 ( ) 。 A. 公开招标 B. 邀请招标 C. 协商议标 D. 直接发包 9. 寿命周期戚本是由 ( ) 和使用成本组成的。 A. 施工图设计 B. 生产准备 C. 勘察招投标 D. 工程项目报建 2. 可行性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 ( ) 三项内容。 A. 供需研究、 技术研究、社会研究 B. 供需研究、 技术研究、经济研究 C. 供需研究、 社会研究、经济研究 D. 社会研究、 技术研究、经济研究 误差允许在 ) 范围内。 A. ±5% B. 土 1 0 % C. ±15% D. 土 20% 4. 初步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所需的投资和生产费用的计算, A. 士 5 % B. 士 1 0 % C. 土 15% D. 士 20% 误差允许在 ) 范围内。 A. 损益表 B. 折旧估算表 C. 摊销估算表 D. 生产成本估算表 6. 以最低的总费用, A. 工业工程 C. 价值工程 )。 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一种管理技术成为 B. D. 工程管理 成本管理 详细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所需的技资和生产费用的计算, 3. 以下何项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 5.

A.价值成本 B. 实际成本 C.生产成本 D. 功能成本 10. 下列()是定量预测的一种方法。 A.专家预测法 B. 德尔菲法 C.移动平均数法 D. 主观概率法 二、判断正误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建筑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物资生产部门。() 12.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时间推移中的增值能力。()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作为建设招标的依据。() 14. 影子价格是指在社会处于正常市场状态下,能够反映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稀缺程度 和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 15. 经济研究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和关键。() 16. 盈亏分析是对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之一。() 17. 预测具有科学性、近似性和局部性的特点。() 18. 建设工程的合同一般由”协议书"、”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及相关附件组成。() 19. 决策的类型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无风险型和风险型两种。() 20. “ 一切以数据说话”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观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21. 建设工程的施工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22. 简述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步骤。 23.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 24. 价值工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四、计算题(共20分) 25. 某人向银行借款20000元,时间为10年,年利率为8%,每季度计息一次,到期一次 还本付息,那么10年后他应该偿还银行多少钱?(8分) 26某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总计为215000.00元,建筑 面积为1691.73平方米,各部分所占费用和成本系数如下表所示,求价值系数。(12分)

2006-2012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学复试试题

北京科技大学 2006年金属学与热处理复试题目 一:简述(20分) 1.沸腾钢,镇静钢 2.钢种夹杂物 3.莱氏体和变态莱氏体 4.马氏体组织形态 二讨论45、45Cr、T8钢的热处理工艺,如淬火温度、淬火介质和回火温度等。(20分) 三讨论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过程。(20分) 四高速钢W18Cr4V和合金钢中各合金元素的作用。(20分) 五讨论片状珠光体组织在760℃时组织转变过程。(20分) 六将退火态45号钢制成的小试样若干块,分别在温度为900、850、800、750、700、650、600、550、500℃加热炉充分保温后放入水中快速冷却,然后分别测量各样品HRC硬度值,示意画出加热温度(X 轴)——样品硬度(Y轴)的关系图,并说明图中各部分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和组织状态;若改用T8钢制成样品进行相同试验,示意画出实验结果关系图,并进行简要说明。(提示: T8钢在工业上认为是共析钢)。(20分)

北京科技大学 2007年金属学与热处理复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 1. CCT曲线 2.贝氏体 3.红硬性 4.二次渗碳体 5.偏析 二解释碳钢回火脆性的定义、原因及消除或改善的方法。 三介绍几种常见的退火工艺、目的及应用等。 四综述合金元素(包括C)在各种钢的作用,结合钢种详细说明要具体到某一型号的钢,如工具钢16Mn中C和Mn的作用,列出具体热处理工艺,至少涉及四个钢种如:工具钢、结构钢、耐蚀钢、耐热钢等。 五画出铁碳相图,并按C含量分类,并说出对应合金钢的热处理方式,如工具钢16Mn的正火处理。

北京科技大学 2008年金属学与热处理复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 1 奥氏体和珠光体 2马氏体相变和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3腐蚀的基本类型 4碳钢和铸铁 二:简述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的定义、用途、目的及使用范围。 三:简述40Cr、45Mn、GCr15中的元素含量及作用,分别写出具体的热处理工艺。 四:画出铁碳相图,并按碳含量对合金钢分类,写出典型的产品型号及所含元素的作用、热处理制度等。 五:试分析淬火、正火温度的选取原则并说明理由。

有关北科复试

北科大金属学试题考研2007 2007年金属学试题 一、简述题(5分/题,共50分) 1.调幅分解 2.再结晶温度 3.晶体缺陷 4.马氏体相变 5.滑移系 6.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 7.布拉非(Bravais)点阵 8.A1和A3晶体结构中原子的堆垛方式 9.金属键10.固溶体 二、从热力学方面分析金属结晶均匀形核时临界晶核的形成过程(15分) 三、分别画出铁碳合金相图和3.0wt%C亚共晶白口铸铁从液相缓慢冷却到室温时组织转变示意图,并计算在室温时各组织的相对量。(20分) 四论述扩散第一定律及对上坡扩散现象的解释(10分) 五分析冷变形金属或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过程及相关性能变化(15分) 六写出所附Pd-Zr相图中的不变反应.(图略)(10分 ) 七分别画出点阵常数为a 具有A1晶体结构金属的八面体间隙,四面体间隙位置及(110)晶面原子的排列情况 ( 15分)(仅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八讨论具有A1、 A2和A3结构金属单晶体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点 (15分)(仅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九分析金属铸锭的低倍组织,常见缺陷及形成原因。(30分)(仅单考生做) 07年北科材加复试试题 一,简答题 主应力简单加载瞬时屈服应力主切平面应力状态派平面 2 如何描述一点任意坐标下的应变状态? 3 细化晶粒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有哪些途径可以细化晶 粒?

4 解释什么是屈服效应现象?这种效应在变形金属表层上会产生什么缺陷?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5 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有何特点? 6 金属塑性变形时常用塑性指标有哪些?改善金属材料的工艺塑性有哪些可用的措施? 7 应力偏张量,应力球张量的物理意义? 8 低温下体心立方金属为什么有强烈的屈服效应现象?表现为脆性? 9 请分析高碳钢在热变形时,网状碳化物形成的原因,网状组织对材料性能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其形成。 006-2007北科大材料学复试题目(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2007: 一名词解释: 1,CCT曲线 2,贝氏体 3,红硬性 4,二次渗碳体 5,偏析 二解释碳钢回火脆性的定义、原因及消除或改善的方法。 三介绍几种常见的退火工艺,目的及应用等。 四综述合金元素(包括C)在各种钢的作用,结合钢种详细说明要具体到某一型号的钢,如工具钢16Mn中C和Mn的作用, 列出具体热处理工艺,至少涉及四个钢种如:工具钢,结构钢,耐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基础试卷

北京科技大学 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试题编号:824 试题名称: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共 6 页)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管理工程、会计学 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产业经济学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 =============== 管理学部分(75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注:全部为单选题,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企业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是()学派的观点。 A.社会系统 B.经验主义 C.权变 D.管理科学 2.某经理到一百货商店考察,随手翻阅了其规章制度手册,有三条特别引起他的注意:(1)我们只售高贵时髦的衣服和各种高级用具。(2)货物售出超过30天,不再退还购货款。(3)在退还顾客购货款前,营业员需注意检查退回的货物,然后取得楼层经理的批准。试问这三条规定各自属于常用计划的哪种形式?() A.都是规则 B.都是政策 C.分别是政策、程序、规则 D.分别是政策、规则、程序 3.美国一公司总裁说:“如果我一年内做出12个决策,那必定是重大的一年。我所做的决定是设定方向和挑选直接向我报告的人。但是,我的工作不是耗在做许多决定,而是花在认定组织将来必须处理的重要课题上,帮助其他管理者区别哪类问题应由他来做决策,以及进行组织设计这类高层管理工作上。”这种认识反映了以下哪一种管理原则?( ) A.管理幅度原则 B.例外管理原则 C.指挥链原则 D.管理分工原则 4.一家饮料厂总经理正在考虑其广告部门提出的增加1000万元广告费的建议。该企业饮料的售价为每瓶3元,单位变动成本2元,预计增加的广告投入至少能带来多少瓶的额外销售,总经理才能拍板作这笔广告投入?( ) A.33333万 B.500万 C.1000万 D.1500万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学)作业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学)作业 第一章概论作业 1.金属学及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 材料的组织和结构分别指什么? 第二章金属和合金的固态结构 (第一节、第二节)作业 1. 分别计算体心立方(bcc)和密集六方(hcp)结构时原子所占体积和空位所占体积的百分数? (第三节)作业 1. 单胞的特征参数指的是什么?其中点阵常数是哪些? 2. 对于四方晶系,只有简单四方和体心四方两种空间点阵。 请说明四方晶系的底心化和面心化都不构成新的空间点阵。 3. 说明空间点阵与晶体点阵的区别与联系? 4. 在单胞中画出(010)、(110)、(121)和(312)晶面,画出[111]、 [123]、[ 1 10]和[211]晶向。

5. 用四轴坐标系画出六方晶系的(1120)、(1012)、(1011)晶面及 [1120]、[2113]、[3125]晶向。 第四节金属和合金中原子间的结合 第五节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类型 1. 假定发生晶体结构变化时,体积保持不变,计算同一种金属呈简单立方结构和面心立方结构时,原子半径之比:r简单/r 面心。 2. 画出一个六方晶系的单胞,并标出点阵参数及相互关系? 3. 六方晶系中,只有简单六方一种平移点阵,怎样认识密排六方? 4. 合金中的相的结构类型有哪些? 第六节固溶体 第七节结构缺陷 1. 影响固溶体固溶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 合金形成超结构或超点阵指什么? 3. 晶体中缺陷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4. 分别说明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关系? 5. 位错与点缺陷的相互作用怎样? 第三章金属及合金的相图 1什么是相图、相律、自由度? 2.简述二元共晶型和包晶型三相反应。 3.相区的邻接关系是什么? 4.写出三元系平衡相的定量法则―杠杆定律与重心法则。 第四章金属及合金的凝固与组织作业 第一节凝固概论作业 1.试说明过冷度与亚稳极限。 2.试推导均匀形核情况下的临界晶核尺寸。 3.简述决定晶体成长的内外因素及规律。 4.晶体的成长有哪几种机理?

金属学-北科大-2003年考研真题

北京科技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金属学 1.名词解释(30分): (1)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模型(2)晶界与界面能 (3)同分凝固与异分凝固(4)形变织构 (5)二次再结晶(6)淬透性与淬硬性 2.简述二元系中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特点;并计算其各相平衡时的自由度。(12) 3.什么是点阵参数?正方晶系和立方晶系的空间点阵特征是什么?画出立方晶系中(1 2 -3)的晶面。(12) 4.凝固过程中形核和长大与再结晶过程中形核和长大主要区别是什么?简述再结晶过程中核心的产生方式。(12) 5.简述菲克第一定律和菲克第二定律的含义,写出其表达式,并标明其字母的物理含义。(12) 6.简述晶界和晶粒大小对多晶体范性变形的作用与影响。(12) 7.什么是一次带状组织和二次带状组织?分析一次带状组织和二次带状组织形成的原因。(12) 8.画出Fe-C相图,标明Fe-C相图中各点的温度和含碳量。(12) 9.简述固态相变的一般特点。(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10.简述凝固过程的宏观特征,叙述凝固过程中晶体成长的机理。(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11.什么是固溶体?影响固溶体的原因有哪些?固溶体与其纯溶剂组元相比,其结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12. 列举三种增加凝固过程中核心数的方法,简要分析其增加核心数的原因。(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13.简述含碳量为0.25%的钢的结晶过程和固态组织转变过程。(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14.简述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的含义。(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15.根据缺陷相对与晶体尺寸和其影响范围的大小,缺陷可以分为哪几类?简述这几类缺陷的特征。(12)(统考生做,单考生不做)

新祥旭考研辅导-北京科技大学2003年金属学考研试题

北京科技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金属学试题 考试科目:金属学A 适用专业:科学技术史,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说明:带三角板等,统考生做1--11题;单考生做1--7题和12--15题。 1.名词解释(30分): (1)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模型(2)晶界与界面能 (3)同分凝固与异分凝固(4)形变织构 (5)二次再结晶(6)淬透性与淬硬性 2.简述二元系中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特点;并计算其各相平衡时的自由度。(12) 3.什么是点阵参数?正方晶系和立方晶系的空间点阵特征是什么?画出立方晶系中(1 2 -3)的晶面。(12) 4.凝固过程中形核和长大与再结晶过程中形核和长大主要区别是什么?简述再结晶过程中核心的产生方式。(12) 5.简述菲克第一定律和菲克第二定律的含义,写出其表达式,并标明其字母的物理含义。(12) 6.简述晶界和晶粒大小对多晶体范性变形的作用与影响。(12) 7.什么是一次带状组织和二次带状组织?分析一次带状组织和二次带状组织形成的原因。(12) 8.画出Fe-C相图,标明Fe-C相图中各点的温度和含碳量。(12) 9.简述固态相变的一般特点。(12)(统考生做)

10.简述凝固过程的宏观特征,叙述凝固过程中晶体成长的机理。(12)(统考生做) 11.什么是固溶体?影响固溶体的原因有哪些?固溶体与其纯溶剂组元相比,其结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12)(统考生做) 12. 列举三种增加凝固过程中核心数的方法,简要分析其增加核心数的原因。(12)(单考生做) 13.简述含碳量为0.25%的钢的结晶过程和固态组织转变过程。(12)(单考生做) 14.简述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的含义。(12)(单考生做) 15.根据缺陷相对与晶体尺寸和其影响范围的大小,缺陷可以分为哪几类?简述这几类缺陷的特征。(12)(单考生做)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个特点不是农业生产的特点?( ) A.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 C.农业生产的周期长 D.资金需要量小 2.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阶段开始于( ) A.1978年 B.1990年 C.1989年 D.1992年 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德国 D.加拿大 4.下列哪一个不是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 )

A.企业资金按股形成 B.企业利润按股分配 C.企业财产属全民所有 D.职工工资按劳分配 5.农业合作社最初产生于( ) A.中国 B.中等发达国家 C.欧美发达国家 D.欠发达地区 6.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 ) A.适应性 B.可塑性 C.独立性 D.依赖性 7.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气候资源的是( ) A.降水 B.地表水 C.地中水 D.地下水 8.级差土地收入第一形态产生的原因是( ) A.对土地的投入水平不同 B.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C.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同 D.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 9.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有两种:①农产品产量或产值/劳动消耗;②劳动消耗/农产品产

量或产值。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①不正确 B.①正确 C.①和②相互矛盾 D.①和②都不正确 10.流动资金利用效果是指企业所占用的流动资金与生产经营成果的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衡量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是( ) A.产值资金率 B.资金利润率 C.流动资金占用率 D.流动资金周转率 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 ) A.靠近饲料原料产地 B.集中于粮食大省 C.西北牧区 D.适应养殖业分布 12.农业增产最重要的物质要素是( ) A.化肥 B.农药 C.农业机械 D.农膜 13.根据供给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的关系是( ) A.价格下降,供给量不变 B.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内部辅导资料

一:大纲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 《金属学》复习大纲 (适用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一、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1. 原子间的键合 1)金属键, 2)离子键, 3)共价键 2.晶体学基础 1)空间点阵, 2)晶系及布喇菲点阵, 3)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3.金属的晶体结构 1)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2)原子的堆垛方式,3)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4)晶体缺陷 4.合金相结构 1)置换固溶体,2)间隙固溶体,3)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4)中间相 5.晶体缺陷 1)点缺陷, 2)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3)面缺陷 二、金属与合金的凝固 1.金属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2.形核 1)均匀形核,2)非均匀形核 3.晶体生长 1)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2)金属与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态,3)成分过冷4.凝固宏观组织与缺陷 三、金属与合金中的扩散 1.扩散机制 2.扩散第一定律 3.扩散第二定律 4.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 四、二元相图 1.合金的相平衡条件 2.相律 3.相图的热力学基础 4.二元相图的类型与分析 五、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1)滑移,2)临界分切应力,3)孪生,4)纽折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1)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2)晶界的影响,

3.塑性变形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屈服现象,2)应力-应变曲线及加工硬化现象,3)形变织构等 六、回复和再结晶 1.回复和再结晶的基本概念 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3.再结晶动力学 4.影响再结晶的主要因素 5.晶粒正常长大和二次再结晶 七、铁碳相图与铁碳合金 1.铁碳相图 2.铁碳合金 3.铁碳合金在缓慢冷却时组织转变 八、固态相变 1.固态相变的基本特点 2.固态相变的分类 3.扩散型相变 1)合金脱溶,2)共析转变,3)调幅分解 4.非扩散型相变 参考书: 1.金属学(修订版), 宋维锡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2.材料科学基础, 余永宁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 3.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 胡赓祥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 4.任何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参考书。 复习方法的话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坚持。我个人有一些看法希望与大家分享。 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所以第一边看要抓大放小,把握大致脉络。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这就算达到了目标。 再看的时候,每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以利于以后把握重点,节约时间。一定要相信,手过一遍,胜过口过十遍。做笔记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再以后做题时每遇到问题回来看自己总结的笔记,并且把做题时重要的类型题的解法归纳到笔记中。坚持下去。做到点——线——面的复习,这样下来专业课不拿高分都难了。 二:知识梳理 第一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1).doc

精品文档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个特点不是农业生产的特点?( ) A.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 C.农业生产的周期长 D.资金需要量小 2.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阶段开始于( ) A.1978年 B.1990年 C.1989 年 D.1992 年 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德国 D.加拿大 4.下列哪一个不是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 )

A.企业资金按股形成 B.企业利润按股分配 C.企业财产属全民所有 D.职工工资按劳分配 5.农业合作社最初产生于( ) A.中国 B.中等发达国家 C.欧美发达国家 D.欠发达地区 6.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 ) A.适应性 B.可塑性 C.独立性 D.依赖性 7.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气候资源的是( ) A.降水 B.地表水 C.地中水 D.地下水 8.级差土地收入第一形态产生的原因是( ) A.对土地的投入水平不同 B.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C.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同 D.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 9.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有两种:①农产品产量或产值/ 劳动消耗;②劳动消耗/ 农产品产

量或产值。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①不正确 B.①正确 C.①和②相互矛盾 D.①和②都不正确 10.流动资金利用效果是指企业所占用的流动资金与生产经营成果的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衡量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是 ( ) A.产值资金率 B.资金利润率 C.流动资金占用率 D.流动资金周转率 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 ( ) A.靠近饲料原料产地 B.集中于粮食大省 C.西北牧区 D.适应养殖业分布 12.农业增产最重要的物质要素是 ( ) A.化肥 B.农药 C.农业机械 D.农膜 13. 根据供给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的关系是( ) A.价格下降,供给量不变 B.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