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均势_霸权与国际稳定_兼论_单极_与_多极_的矛盾_赵怀普

均势_霸权与国际稳定_兼论_单极_与_多极_的矛盾_赵怀普

均势_霸权与国际稳定_兼论_单极_与_多极_的矛盾_赵怀普
均势_霸权与国际稳定_兼论_单极_与_多极_的矛盾_赵怀普

均势、霸权与国际稳定

—兼论“单极”与“多极”的矛盾

赵怀普

【内容提要】 以结构现实主义为理论分析框架,概述了均势论与霸权论、两极论与多极论的争论,分析当前国际政治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并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当前国际态势仍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格局过渡的阶段。多极化过程虽然是曲折的,它将始终伴随着“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斗争,但多极化的历史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可能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多极格局。

【关键词】 结构现实主义 均势论 霸权论 多极格局 国际稳定

【作者简介】 赵怀普,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博士。北京,邮编:100037结构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之现实主义学派的一种前沿学说。与经典现实主义不同,结构现实主义主要从国际体系的结构,而非人类本性的角度来解释国家的行

为。①它强调国际体系内权力分配对国家行为及国际体系的总体稳定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强调大国间的能力或权力分配,即大国的数量及其相互力量对比的状况决定国际体系的结构。结构现实主义通常用“极”的概念来描述国际体系结构,一个大国代表一“极”,单极结构是指国际体系内存在一个单一的占优势地位的大国,两极结构指体系内存在两个大国,多极结构指存在三个或更多的大国。

均衡是说明国家间权力关系的中心概念。均势反映国际政治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及其权力态势转变的各种结果。均势状态包括均衡、不均衡和均衡转换三种情

况。②结构现实主义者密切关注大国间权力的转换及其对国际体系的稳定产生的影响。尽管他们都赞同这样的观点,即所有国家都谋求通过保持力量均势来获得安全,但对于哪种类型的国际体系结构最为稳定却持不同意见。主要表现为均势论与霸权论、两极论与多极论之争。

均势、霸权与国际稳定的理论纷争

均势论与霸权论之争位于论争的核心。均势论者认为,国家间力量的均衡分配(均势)最有利于国际稳定,而一旦出现力量不均衡分配的局面,即当其中一个国家变得过于强大时,则可能爆发战争。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就曾说过,“在世界历史上,我们能够享有持久和平时,都是出现力量均势的时候。而当一个国家与它的潜在竞争对手相①②Waltzer S .Jones ,The Log ic of Inter national Relations ,Fifth Editi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5,pp .276-277.

Kenneth W altz ,The Theory of Inter 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 e ,1979;Jos eph Grieco ,Coop -eration among Nati ons :E urope ,Amer ica ,and Non -Tar iff Barriers to Trade ,C ornell University ,1990;and David A .Baldw in ,ed .,Neorealis m and Ne olibera lism :The C om terporary Debat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DOI :10.14015/j .cn ki .1004-8049.2003.02.006

比变得过于强大时,战争的危险就会随之而来。”①力量不均衡分配容易引起战争的原因是明显的:一旦一国或一个集团拥有支配性力量,它便会受霸权欲望的驱使去谋求控制整个国际体系,通过威胁或使用军事力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国家。即使称霸国家起初是仁慈的,但始终存在趋向于独裁和专制的危险,如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所言“权力容易产生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②

均势是一个均衡模型,意在防止国际体系被一个单一霸权国控制。其理论是:一旦出现力量不均衡分配即出现霸权国的局面,国际体系将会回复到均衡状态,因为体系内其他国家将组成一个对抗性联盟以恢复原有力量均衡。结构现实主义大师华尔兹说:“当它们(国家)中间的一个有可能或确实变得过于强大时,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都会做出反应:他们将设法恢复力量均势。”③在华尔兹看来,这几乎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条自

然法则。④恢复均势有两种基本手段:一是内部挖潜、扩充实力。这一策略要求动员国

内的经济和工业资源,并把它们转化为军事能力,以达到与称霸国家之间力量的均衡。在这里,工业能力须转化为军力的条件,反映出经济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关系。二是结盟以共同遏制称霸国家。就是说,如果称霸国家过于强大,单靠一国的力量不能够建立有效的均势,那就应该组织联盟以共同遏制称霸国家。如果威慑、遏制失败,则要准

备战争,以战争手段来恢复均势。⑤历史上,英国曾长期扮演欧洲大陆均势“操纵者”

(balancer )的角色,其利在防止任何一个“大陆国家”控制欧洲,从而威胁英国与欧陆的商业联系,甚至跨越英吉利海峡对英发动攻击。因此英国的政策是与较弱的欧陆国家联合或结盟,正如丘吉尔所指出的:“四百年来英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是反对欧陆出现最强大、最具侵略性和支配性的大国……加入较强大的一方并分享占领果实是容易的,也具有诱惑力。但是,我们始终坚持坚定的路线,与较弱的国家联合……以击败欧陆暴君,无论他是谁。”⑥正是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下,英国在17、18、19世纪以及20世纪前半期分别参加了针对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联盟。

但组织对抗性联盟的策略也存在不少问题。第一,可靠性问题,因为盟国有可能不

兑现援助其伙伴的承诺。⑦例如,一战后法国曾承诺保卫捷克斯洛伐克,如果后者遭到

德国攻击的话;然而当1938年德国要求吞并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时,法国却背弃了捷克。第二,联盟难以很快地建立起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称霸国家往往趁机会尚存时先行发动攻击,如1941年日本就在美英于太平洋地区正式结盟前发动了珍珠港事变。第三,在面对强敌而潜在盟友又不愿意合作的情况下,特定国家可能会选择“赶浪头”(bandw agoning )策略,即与显得强大、而不是软弱的国家结盟,以避免自身遭受攻击,并谋求与侵略者分享占领成果。墨索里尼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经过几年的犹豫,他最终还是决定与希特勒结盟。二战初期,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也加入轴心国并参与了对苏联及太平洋学报 2003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⑥⑦S ee Alan Ned Sabrosky ,“Interstate All iances :Their R eliability and the Expansion of War ”in The Correl ates of W ar ,J .David Singer ,ed .,Free Press ,1980,pp .161-198.

Quoted in Stephan Walt ,The Origins of All ianc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p .18.通过组织联盟来遏制称霸国家的例子包括:西荷战争和30年战争期间分别建立的针对西班牙的联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期间针对法国的联盟;以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针对德国的联盟。Kenneth W altz ,“Gl obalization and Governance ,”Political Scienc e and Politics ,December 1999,700.Kenneth W altz ,“Gl obalization and American Pow er ,”Political S cience an d Politics ,Spring 2000,p .55-56.Letter to Bishop M andell C reigh ton ,April 5,p .1887.Nixon quoted in James Chace and Nicholas X .Rizopoulos ,“Tow ards a New Concert of Nations :An American Per -spective ,”Wor ld Policy Jour nal ,fall 1999,p .9.

其他国家的侵略。此外,还存在相互推诿责任(buck -passing )和可能受到牵连(chain

-ganging )的问题。①前者是指各国都不想承担抗击霸权国所要付出的昂贵的人力、物

力代价,都指望别国去面对称霸国。

鉴于组织对抗性联盟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以及对抗性联盟遏制称霸国家的努力常常引发战争之情况,一些现实主义者强调力量不均衡分配对国际稳定的好处,视之为对稳定的最佳保障。吉尔平是霸权稳定理论的现代代表人物,他强调单极有利于国际安全,认为当权力的分布比较均衡时,和平就处于最大的危险中;若有一国占压倒优势,

战争就不易爆发。

②然而霸权稳定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实际上,霸权与稳定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霸权国并不关心国际系统内其他国家之间的权力转换,它的整体国家利益在于维持自己

与系统内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挑战国或潜在挑战国的相对优势的权力地位。③基于这种

假设,至少在三种情况下霸权国不能够发挥稳定秩序的作用:其一,霸权国非常乐意维护那种可以凌驾于所有其他国家之上的秩序的稳定,但是当国际体系内出现了新兴强国或者其他挑战国时,霸权国会自觉不自觉地动用一切手段去防范和遏制这种威胁。其二,在霸权体系内,霸权国关心的是维持霸权国与挑战国或竞争国的权力关系现状。换言之,霸权国要维护的是相对优势的地位,只要不危及自身的根本利益和领导地位,即使体系内出现局部的动荡,霸权国也不会表现出应有的责任。其三,当霸权国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挑战无力应对时,霸权国则会主动放弃自己创立的体系,带头破坏国际规制,

或者制定新的规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以至造成国际体系的不稳定。

④鉴于此,霸权国不会也不可能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维护人。

现实主义学派内的第二个论争发生在均势论者中间,他们在力量的两极分布和多极分布哪个更稳定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1648—1945年期间国际体系的特点是多极结构(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大国),而1945—1991年期间是两极结构(两个超级大国争夺

世界霸权)。⑤1648—1945年期间频繁爆发战争和1945—1991年期间未爆发大战的事

实,常被用来支持力量的两极分布比多极分布更为稳定的观点。华尔兹相信两极有利于

国际安全,认为为稳定起见两极是最好的。⑥米尔斯海默宣称,世界很快会怀念冷战时

期的稳定。⑦他和华尔兹给出了两极结构更为稳定的理由:一是简单,国际体系内只有

两个超级大国,小国不能够影响任何一个大国的政策;二是更有效率,因为两超都不必依赖盟国;三是更具有竞争性,通过不断地施用计谋可以防止权力不平衡的局面出现。

与两极论的观点不同,多极论者认为,多极结构内国家间互动机会数量的增加可导致产生交叉利益,从而有助于缓和国家的行为和减少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是说,一个联盟的某个成员可能与一个对立联盟的成员有共同利益,却与本联盟成员存在利益冲均势、霸权与国际稳定

①②③④⑤⑥⑦John M earsheimer ,“Back to the Future :Instability in Eu rope after the Col d War ,”In ternational Secur ity 15,no .1,S ummer 1990,pp .5-56.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dison -Wes ley ,1979,p .161.两极结构还可进一步区分出紧密两极和松散两极,前者指国际体系内只有两个超级大国,后者指有两个超级大国,也有几个别的大国。二战后初期的国际体系接近于紧密两极阶段,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直至冷战终结则呈现松散的两极结构,实力得到恢复的欧洲、日本以及中国也成为重要的力量中心。牛震:《关于霸权稳定论及其评价》,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0期,第25页。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11页。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Thomas J .C hristensen and Jack S nyder ,“C hain Gangs and Pas sed Bucks :Predicting Alliance Patterns in M ultipo -la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4,no .2,S pring 1990,pp .137-168.

突,这种情况将有助于缓和国家的行为。在两极结构内,如果仅是一个联盟的全体成员享有共同利益,而没有任何为其他联盟所分享的利益,则易于导致集团间的对立加深、敌对增加。同时,长期联盟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因为它减少了形成交叉利益的潜在机会。而在多极结构内,不受联盟义务约束的国家容易形成交叉压力(cross -pressure ),从而有助于缓和冲突。此外,多极结构可减缓军备竞赛、限制安全困境,因为多极世界不是“零和游戏”。如果一国挑起军备竞赛,其他国家不一定非要扩充自身的实力以求与之达到平衡,它们可以组织联盟以共同遏制称霸国家。在国际体系内,一个二流或三流国家可以安全地或不安全地生存下来,这取决于它是否能及时加入合适的新的联盟或联合。”①最后,力量的多极分布也可以缓和行为,考虑到今天的敌人可能会变成明天的朋友,特定国家不愿对一个战败国实施严厉的惩罚。

上述两个论争本质上反映国际体系结构与国际稳定之间的关系。论争之所以产生和难以解决,主因在于论者对稳定的含义理解不同。作为一个概念,稳定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稳定是指不发生任何战争,国际体系内所有国家都始终保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并维持现有国际秩序。广义的稳定是指大国之间不爆发战争,即使出现战争(一个大国和一个较小国家之间或较小国家之间发生战争),国际仍然被视为是稳定的。根据此含义,冷战期间虽发生了许多地区冲突,但国际体系相对是稳定的,因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未爆发战争。显然,均势论与霸权论、两极论与多极论之观点对立,是因为论者依据了不同的稳定定义所造成的结果。

“单极”与“多极”的矛盾

均势论与霸权论之争在当前国际政治中反映为“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根据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一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时,必须根据该国的实力及其与行为对象之间的力量对比状况,以及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而定。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它在国际体系中拥有结构性控制权力。“结构性权力是形成和决定全球各种政治

经济结构的权力”,它是“决定办事方法”,“构造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权力”。②美国在国

际权力结构中的各个层次都拥有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的压倒性优势,这一优势构成了美国“单极世界”战略的力量基础,美国试图借此建立其世界霸权。为了提供理论支持,美国政界和学界一些精英趁势鼓吹“单极霸权”和“单极”稳定论,宣称“今天的世界秩序不是建立在力量均势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美国霸权的基础上。”③吉尔平说:“不管是英国统治下的和平,还是美国统治下的和平,都和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一样,保证了国际体系的相对和平和安全。”④亨廷顿更危言耸听道:“一个没有美国领导的世界,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暴力和混乱、民主和经济的增长倒退的世界,而保持美国在国际上的优越地位对于……民主、开放的经济和国际秩序是至关重要的。”⑤这些理论已深深融入太平洋学报 2003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S amuel P .Hentington ,“W hy International Primacy M atters ”,Inter national Security ,Vol .17,No ,4,Spring 1993,p .83.

约瑟夫·奈著:《美国霸权的困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Robert Kagan and W ill iam Kristol ,“The Present Danger ,”The Nationa l Interest ,S pring 2000.邱伟:《布什政府对俄罗斯政策成因分析》,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Karl Deutsch and J .David Singer ,“M ultipolar Power S ystems and In ternational Stability ,”World Politics 16,no .3,April 1964,pp .390-406.

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之中。

美国奉行“单极独霸”战略和强现实主义外交政策,严重危害国际稳定,是造成当今世界仍不太平的主要根源。表现有三:一是美国依仗其实力优势试图控制整个国际体系,对不听命于它的一些国家动辄实施制裁、打压,以至动武,利用反恐战争借机扩张,从而造成地区形势出现紧张,在总体上对国际稳定构成威胁。牛津大学欧洲研究中

心主任阿什撰文指出,当今美国的力量过于强大是十分危险的。①因为即使是天使或圣

人也有可能经不住诱惑,从而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并谋求获得支配地位。二是对可能挑战美国独超地位的其他大国进行防范、遏制,为此大力加强国防建设,追求绝对安全,力图打破“安全困境”。一个具体体现是退出反导条约,从而动摇了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此外,还加速推进国家导弹防御计划,构筑攻防兼备的防务体系。简言之,美国的绝对安全将意味着整个国际社会的不安全。三是面对冷战后新出现的各种挑战,美国为了维护和追求本国利益,在外交上大搞单边主义,将其意志凌驾于国际社会之上。甚至不惜放弃自己创立的体系,带头破坏国际规制,这从美国抵制《京都议定书》和反对建立国际刑事法庭,以及绕过联合国对作为主权国家的南联盟和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等行动中可以看出。美国的这些行为只会造成国际秩序的不稳定。值得注意的是,“9·11”以后,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表现出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还推出了“先发制人”战略,这有可能对国际稳定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

与美国“单极世界”战略相对立的是世界多极化主张。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开始出现。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主张世界多极化,认为多极世界更有利于国际稳定。从世界的潮流和发展趋势来看,实现建立多极格局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主要依据是:和平与发展是冷战后国际政治的主旋律,在一个相对没有大战前景的形势下,各国特别是各大国不断调整内外政策,冀望在和平环境中致力于加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争成为世界一“极”。目前多极格局已现雏形。作为走向多极化的领头羊,欧盟加速推进内部一体化,并正在向整个欧洲扩展,力争做真正强大的世界“一极”。鉴于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中国也将是未来多极格局中的一员,是维护国际秩序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邓小平曾指出,“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②俄罗斯一旦重振其经济,也将成为多极格局成员的一个有力的竞争者。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则谋求早日成为政治大国。此外,像印度、巴西等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大国,一旦经济腾飞,也会在国际社会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举

足轻重的作用。③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估计有可能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形成多极格

局。

必须指出的是,在当前“一超多强”的国际基本态势下,说美国是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并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从历史上看,单极世界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和许多实力较小的国家,而不像现在还有其他几个实力强大的大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目前,国际格局处于从“一超多强”向多极格局过渡的阶段。这一过渡性阶段具有一个均势、霸权与国际稳定

①②③詹世亮:《谈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载《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第2期。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蒂莫西·加顿·阿什:《力量过大的危险》,载《纽约时报》,2002年4月9日。

太平洋学报 2003年第2期

突出特点,即美国既发挥主导作用,又受到其他大国制约。美国受其他大国制约的一面,实际反映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格局形成具有的深刻影响。全球化及其带来的国际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使得国际协调与合作成为必需,它要求各国在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时不能完全无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要求,以避免使自己的经贸关系和本国民众福利遭到严重损害。这种情况对多极格局的形成具有的重要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助于避免和减少传统多极状态下易引发的冲突和战争。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政治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同时并存,经济交流促进了政治合作。大国交往中使用最频繁的是“建设性”、“伙伴关系”、“合作”等字眼。除了经济合作,各国还共同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控制武器扩散等,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独自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各国保持合作,特别是大国间的合作协调,才能保证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问题的顺利解决。简言之,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加快了多极化进程中大国合作趋势,如果说在战后两极格局中是对抗多于合作,那么在全球化时代的多极将是合作多于对抗。①这是多极化进程中不同于传统多极状态下大国关系的一个新特点。二是全球化及其带来的国际相互依存度的提高,对谋求称霸世界的美国构成了制约,使它难以完全独断专行。国际金融稳定对美国的繁荣至关重要,但保持这种稳定需要美国与其他国家合作。在气候变化、毒品走私、恐怖主义等与美国利益相关的一些全球性问题上,美国也“不得不与其他国家进行跨国界的合作。”②美国应当认识到其利在合作而不是称霸,否则正如约瑟夫·奈所警告的,独断专行最终只能削弱美国自己。除了经济全球化对美国形成的制约外,还应当看到,美国的“单极独霸”政策在本质上是对国际民主潮流的反动,是以压制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意志,损害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根本利益为代价的,是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背道而驰的。由于根本缺乏国际政治和道义基础,因此它注定是要失败的。

综上所述,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被打破以后,和平并没有实现,“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成为当前国际政治中的主要矛盾。美国的“单极世界”战略和强现实外交政策对国际稳定造成严重威胁,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战略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多极格局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有利于促进国际稳定,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在当前形势下,要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的多极格局,其实就是要形成一个新的均势,这也是推进世界多极化的目的所在。建立新均势必须采取新均势战略,其战略的重点是逐步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大国战略关系,实现各主要大国和集团之间力量上的大致均衡,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牵制住单极化倾向的发展,以多抑大,联弱牵强,这样既有助于维护多极自身的安全,也有助于维护国际稳定。换句话说,大国之间只有相互制约,防止擅权,才能保持和平,促进发展。

当然,在贯彻新均势战略的过程中,或者说在多极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估计到“单极”与“多极”矛盾斗争的复杂性。美国作为已有的一极,不仅力图巩固自己的地位,还谋求进一步扩张自身实力,防止出现战略竞争对手。这无疑为多极化的发展制造了障碍。另一方面,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也存在相当的竞争性,都竭力

乔木:《多极化趋势不会改变》,载《当代亚太》,2002年第6期。

②约瑟夫·奈著:《美国霸权的困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均势、霸权与国际稳定

争取得到“极”的地位。并且它们对于“单极”的态度也存在差异。西方大国或国家集团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战略和单边主义虽有不满,但毕竟都还是美国的盟国,其不满并不会发展到对抗的程度。而其他一些大国,由于国力所限,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单极”倾向表示反对并有所牵制而已。值得注意的是,“9·11”以后,世界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变得对美国更加有利,尤其是俄罗斯采取战略收缩,奉行“保持低调、减少介入、走近西方”的方针,加速改善了与美国、北约的关系。从现实的力量对比看,目前还没有哪个大国可以与美国抗衡,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大国间也不存在相互联合反对美国的战略考虑。这种情况反映出多极化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特点,即在全球化时代,多极化的增强不是以反美为特征,也不必然意味着其他力量联合起来反对美国。但即使如此,却并不能排除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如果美国执意狭隘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并傲慢地使用自己的力量,就可能促使处于弱势地位的一些大国加强协调,从而对美国形成一定的制约。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国在内,它们可能在广泛的安全问题上追随美国,但在贸易和环境问题上则可能与其他大国联手制约美国。正如约瑟夫·奈所指出的,其他国家是否会团结起来抗衡美国霸权,既取决于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力量,也取决于美国的所作所为。①

总之,多极化过程虽然是曲折的,它将始终伴随着“单极”与“多极”的矛盾,但多极化的历史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虽然“单极”与“多极”的较量过程是复杂的,但较量的结果将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多极格局的最终形成。约瑟夫·奈说:“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成为近代历史上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强大的国家。全球化有利于它建立这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在本世纪中不一定会持续如此。今天,全球化增强了美国的霸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霸权可能受到削弱。”约氏这番话的有价值部分在于指出了美国霸权盛极必衰的趋势,但听起来仍未免过于乐观,恐怕到不了本世纪中美国的霸权就将衰落,那时世界将可能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多极格局。

①约瑟夫·奈著:《美国霸权的困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H e g e m o n y T h e o r y 一、霸权稳定论出现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 战后,领导国际体系的美国出现衰退。 (二)、理论背景(理论来源)——霸权理论 从理论渊源上讲,以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是对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霸权理论的改造与发展。 当时霸权理论研究有两条主线:一是关于霸权与国际体系的研究;二是关于霸权周期的研究。 1、沃勒斯坦:霸权与国际体系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Maurice Wallerstein,)提出了世界体系论,从而引起了人们对“霸权国家”的关注 沃勒斯坦通过自15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的兴衰治乱的历史考察,创立了国际体系论。其理论包括: (1)、国际体系的特点:“有霸则稳、无霸则乱”命题 每个历史时期的国际社会都是因霸权国家的存在而得以维持发展。 (2)、历史上国际体系中的三个霸权周期 自从资本主义体系问世以来,国际体系中已经出现了三个霸权周期,产生了三个霸权国家,它们分别是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中期的英国、20世纪中期的美国。所有霸权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周期,这个长周期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霸权的兴起、霸权的获得、霸权的成熟、霸权的衰退。 (3)、称霸的原因:经济优势 霸权国家称霸的原因是经济优势,即“农业—工业优势、商业优势、金融优势”三个方面构成。正是这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霸主国在其霸权周期内奉行自由的市场经济,因而能在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中获得最大的优惠。同时他也认为战争是霸权国家保持经济优势地位的最终手段 (4)、霸权周期循环的原因:“中心—准边缘—边缘”理论 由于中心—边缘之间升降交替变化引起了世界资本主义不断出现扩大和停滞两种现象,从而形成了霸主盛衰

1 世界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复习提纲一世界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知识整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战胜的协约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组成:(1)凡尔赛体系:由《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构成,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2)华盛顿体系:《九国公约》等,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维系工具:国际联盟(英法操控) 4、性质:这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体系。 5、评价:这一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世界秩序,但是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发展过程:(1)二战后期,以美英苏为主,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安排了战后国际新秩序。(2)二战结束后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3)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积极与美国争霸,组建华约,两极格局形成。(4)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 2、维系工具:联合国 3、重要事件:(1)雅尔塔会议(2)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3)日本崛起、欧洲走向联合(4)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 4、实质:美国、苏联争夺世界霸权,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5、影响:(1)美苏争霸,世界局势长期动荡;(2)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了新的大战爆发;(3)苏联经济负担加重,逐渐走向衰亡;(4)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负债国。 三、“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1、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 2、表现:“一超多强”。 3、主流:和平与发展 4、趋势: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格局尚未形成。 5、主要事件:(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科索沃战争 6、影响:(1)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时有发生,美国霸权主义利用这些矛盾,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2)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知识清单】 1、巴黎和会 年,巴黎和会召开,会议被、、三国操纵,会议上签订了《》,极大地削弱了德国力量,条约中的一条规定 充分体现了这次会议的性质是。这次会议形成了,会议的作用是。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系的演变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 系的演变

国际商法地位及体系的演变 咸鸿昌论文天下论文网法学论文国际法论文-11-22 9:50:00 摘要:国际商法是随着国际商事关系的出现而产生并发展的。从产生之日起,它就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近代以来,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应突破传统法律部门划分方法的局限,确立国际商法独立法律部门地位,明确其体系结构,将多种多样的法律渊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分析,以推动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统一,更好地适应国际商事交往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国际商事关系;法律部门;法律渊源;法律体系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作为调整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国际商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和法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学术界对国际商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体系存在着争议,这不但阻碍了国际商法学研究的深入展开,而且不利于系统普及国际商法知识,不能满足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今天,明确国际商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地位、体系结构,对于推动中国法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国际商法的地位问题,实质上就是国际商法与相关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部门分类

问题。依法学的一般理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为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其次为法律的调整方法[1](P291),后者主要是刑法与其它法律部门间的区分标准。其实持这种双重划分标准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法律的调整方法归根到底是由法律的调整对象派生出来的,法律调整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着法律调整方法及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特点。刑法的任务是调整由于犯罪所引起和发生的社会关系,刑法的调整方法(刑罚)是由这种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因此划分法律部门时必须坚持统一的标准,否则就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而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凡调整同一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国际商法作为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有自己特有的调整对象的,即国际商事关系。所谓国际商事关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国际商事主体参与的商品流转关系,其主体不论是个人、法人、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只要这种商事关系的当事人分属于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或国际组织,或其所涉及的商事问题超越一国国界的范围,这种关系就可称之为国际商事关系。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不但在空间上超越了一个国家的国界,而且在内容上也以“商事”①为质的规定性,从而决定了国际商法既不同于以主权国家地域内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内法体系,也与以国家之间非商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际法不同。 国际商事关系是一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相应地,作为调整

美国霸权评析

分析评价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美国霸权主义是利还是弊?利有哪些?弊有哪些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其强势地位在世界上“颐指气使”,动辄干涉别国内政,造成国际关系的持续紧张,危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冷战后,美国成为当前世界唯一集“经济霸权”、“制度霸权”、“科技霸权”于一身的垄断资产阶级统治的超级帝国,帝国本性决定了它的根本利益在于对外扩张,推行霸权主义。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阻碍他国的发展。 他的利在于推广霸权带来自己的各个方面层面的收益,但是在目前的时代中推用霸权主义只能说明美国的心虚,因为目前除非是一些弱小的没有地位的国家受到伤害外,他不敢明目张胆的对中国、俄罗斯推行霸权主义,因为随着中俄的崛起,美国越霸权则反映出他的无能。分析评价美国霸权主义行径 霸权必须做到只有盟友,没有朋友。该翻脸时就翻脸,该不要脸时必须不要脸。 就美国来说,霸权主义已不长久,因为中俄的崛起,金砖国家的崛起,以及某些发达国家对美国的仇恨已经不是写在脸上,已经表现在某些行动中。反美不在是孤家寡人,只要有一个恰当的时机和事件全世界的反霸权行为会得到一个扩张。 霸权就是牺牲别人的利益,不择手段的行为去伤害他国。 评析美国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后来吉尔平、基欧汉、莫德尔斯基等学者又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扩展。在这些人当中,吉尔平可算作霸权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几部著作从经济、政治、历史都不同角度阐释了这一理论。 霸权稳定论属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支。然而,它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中心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现实主义关注的是均势问题,而新现实主义关注的是国家的安全以及国际体系的结构问题。而霸权稳定论,顾名思义,主要研究的是霸权的兴衰以及霸权的统治问题。这一借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权力概念,又吸收了新现实主义的结构主义特色,还对制度主义关系的国际机制以及国际合作问题有所涉及,称得上是一定程度上的综合理论。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而霸权稳定论的主要提出这也都来自美国,所以,这一理论又有着鲜明的美国色彩。认真研读霸权稳定论的代表著作,人们就不难发现,不管它的鼓吹者者是否承认,事实上它的种种理论观点不是在为美国所采取的霸权政策辩护和赞美,就是为维护美国的霸权在出谋划策。从这个意义上说,霸权稳定论其实并不是一种纯正的国际关系理论,它更像是为了维护霸权统治而提出的一种政策建议或政策指导。 然而,无论如何,美国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是客观存在的。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了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霸权之间的联系,霸权稳定论这道大门是非得进去不可的。 一、霸权稳定论的经济阐释 霸权稳定论提出,开放并且稳定的国际经济的政治条件至少有三个。首先,一个或几个国家必须进行经济和政治领导;领袖国的任务是提供稳定的国际货币,促进自由贸易,确立管理国际商务的公平规则。其次,稳定的国际经济必须建立在主要经济大国的合作基础上。第三,世界各国人民必须相信自由贸易和其他形式的国际商务对他们有利。而这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条。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经常会有一些强大的诱因,驱使一个行为体进行欺诈和损害其他行为体,因此,很需要一个政治领导来发挥管理和执行政策的作用。 根据霸权稳定论,开放性的市场经济创造出一种集体商品(或称公共商品)。在国际关系领域,也存在着这种集体商品,比如最惠国原则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制度--对一个国家减免关税的待遇必须扩大适用于所有国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稳定的国际货币也是一种集体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习题及复习资料

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说,国际货币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体现了为适应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对这些准则所进行的变革。从时间先后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及现行的________阶段。 3、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关键的部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是这一体系的两大支柱。通过两个挂钩实际上让美元代表黄金,各国货币便通过固定汇率制同美元联系,从而使美元成为国际中心货币。 4、________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是按________原则由共同市场国家货币混合构成的货币单位。 5、欧洲货币体系的目标是________,其重点落在________上。通过建立双重机制稳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即________和平价篮体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总是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其界限是( )。 A.铸币平价B.黄金平价 C.黄金输送点D.法定平价 2、按照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规定,两个挂钩是指( )。 A.美元同黄金挂钩B.英镑同黄金挂钩 C.各国货币之间相互挂钩D.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 3、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内部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即( )。 A.J曲线效应B.里昂惕夫之谜 C.米德冲突D.特里芬难题 4、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 )。 A.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B.货币比价的确定 C.汇率制度的确定D.平衡国际收支方式的确定 5、以下关于牙买加货币体系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是多元储备体系B.采取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 C.是无体系的体系D.拥有多元化的国际货币 6、国际货币体系进入到浮动汇率时代开始于( )。 A.国际金本位制度B.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C.牙买加货币体系D.欧元诞生之后 7、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创建欧洲货币单位B.构建汇率稳定机制 C.建立欧洲货币基金D.构建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8、以下关于区域性经济集团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的主要目的是使南美在美国和欧盟之间取得平衡 B.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 C.东盟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组织 D.日本当局有意识地推进“亚洲日元经济圈”战略,全力推进日元国际化 9、以下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说法正确的是()。 A.IMF是联合国系统的一个专业机构,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B.作为该组织创始国之一,中国一直保有该组织的合法席位 C.IMF是以成员国入股的方式组成的企业性金融机构,会员国的基金份额构成其主要的资金来源 D.普通提款权的期限不超过5年,贷款最高额度为成员国所缴份额的100% 10、亚洲开发银行(ADB)简称亚行,是西方国家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联合创办的亚太地区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其宗旨是()。 A.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筹集官方及私人资金 B.向其成员特别是本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 C.对成员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技术援助 D.帮助各成员之间协调其在经济贸易和发展方面的政策

美国的霸权主义评析

美国霸权主义评析 学术界一般认定,所谓霸权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一定范围内拥有并行使的“权力”,而霸权国就是掌握这个权力的国家。霸权主义的概念要比霸权的概念丰富得多,它包括权力的构成与形成,运用权力的目的与方式及结果,权力作用的内在机制与逻辑等等。霸权的产生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特性、民族习惯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的繁荣昌盛是霸权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障。美国作为20世纪末唯一超级大国和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正试图通过经济体制的推行、政治制度的推广、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思想意识的传播,来实现美国自身在政治和经济上最大限度的安全和利益,领导整个世界的发展。 对于美国如今的霸权主义,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解释。 从经济上看,美国现在的经济就是一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通过垄断资本实现全球化并成为发达国家国际垄断资本在竞争中所达成的金融联合的核心,从而在经济基础的深层次上决定了其世界霸主地位。在进行经济决策和调整时,美国通过政策引导、减税和加大投资,推动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通过技术革新改造传统工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通过持续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逆向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在政策和技术的结合下,美国不断巩固其经济地位,占领新型国际分工的制高点,以加大直接投资等微观经济手段向国家主权发起新的冲击,从而丰富了传统的主要以武力侵犯和人权压主权为主的军事和政治斗争方式。同时,美国又通过建立全球统一大市场,推进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全球化,建立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从而谋求对全球经济的控制权。此外,美国利用手中掌握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在经济贸易交往中为所欲为,以及利用美元和它在国际金融和货币交易上的优势地位,随意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和失业,从而将美国国内的矛盾人为的转移到外国,扰乱别国的金融市场秩序,达到加速掠夺财富的目的。 从政治上看,美国通过调整全球战略,由争霸向称霸过渡,扶植七国集团首脑会议,讨论并决策世界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大有取代联合国安理会之意。随着美国在联合国中越来越孤立,它将更倾向于采取同盟国协商一致共同行动或在取得配合与暗中支持的情况下单独采取经济的、政治的或军事的行动。另一方面,美国又依靠军事同盟和多边及双边安全合作作为重要的支柱,对各种危及安全的问题先预防,后在必要时果断地实施干预。它通过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制订新规矩,建立新秩序。这种新秩序建立在新型的金字塔型霸权体系的基础之上,成为美国向外辐射其理念和影响的平台。美国还充分利用全球霸主地位的有利条件,积极谋求综合国家利益。首先,确立“安全、经济、民主”三位一体的国家利益;其次,维持现有国际秩序用来实现国家利益。再次,围绕构建同质性全球政治框架着力演变社会主义制度。在输出美式民主和人权理念的同时更加突出演变别国政治体制。 从军事上看,美国推行其称霸全球战略的主要手段是在东西方扩大军事同盟,建立由它起主导作用的全球安全体系,同时大力推动以变革军事技术、作战理论和编制体制等为内容的新军事革命,借以巩固和扩大美国的军事优势。在欧洲,美国积极推动北约东扩,支持欧盟东扩,同时积极调整同欧洲的关系,目前北约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第三轮东扩目标。北约东扩大大地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有效地抑制了俄国的崛起。在亚洲,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的提升则限制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活动空间。通过北约东扩、调整美日同盟这两大战略性步骤的实施,美日欧在战后达成了新的政治联盟,其结合点是安全利益。通过反恐大联盟美国强化了同东盟的关系,并在阿富汗实现了军事存在,通过伊拉克战争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外汇交易起始于1973年,但最初的萌芽则可追溯到古代中东的外汇交易市场,当时的货币兑换仅局限于金属铸币之间的交换。直到欧洲中世纪时,随着旅行者人数的增加,金属铸币的弊端不断暴露,一些商人银行家开始设计出汇票,外汇交易也逐渐成型。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中,金本位体系是最早且相对最稳固的一种体系。金本位制的盛行始于19世纪中期,止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其间多数西方国家均采行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共有三种实现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最具有金本位制的代表性。各国在流通中使用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冶炼、铸造、交换并在国与国之间流动。在金本位制下,货币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之比,即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只要两国的货币含金量不变,则汇率就维持稳定。 一战爆发后,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出口,金本位体系实际上已经崩溃了,虽然英国于1925年宣布恢复金本位制,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已经不再支撑这样一个旧有体制。其彻底的终结则始自1929年开始的世界股市大崩溃,由其触发的1931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迫使英国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其后诸多国家纷纷效仿,1936年达成的美英法三国货币协定则宣告该体制的正式结束。在一战与二战之间的这段时期,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基本上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市场极度波动造成投机活动盛行。 二战期间,外汇市场实际上已经消失了。战争对英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并对英镑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且人们对英镑的信心亦因德国大量伪造英镑而收到严重冲击。自美国加入二战之后,美元就顶替英镑成为全球地位最突出的货币。鉴于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日本均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严重受损,作为唯一一个本土没有受到战争洗礼的大国,美国自然成为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主导者。 (杀戮是正确的,你也可以攻击宗教但却不受惩罚,但你正在威胁的是很多人视之比生命更加宝贵的东西......——美国总统罗斯福写给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信,拒绝其提出的伪造德国货币的建议。) 到了二战末期,盟国已胜利在望。1944年,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布雷顿森林村(Bretton Woods)召开了一次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秩序和支付体系的重要会议——联合国货币与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等文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由此开启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会议上,一种改头换面的金本位制被视为激励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扩张的最好办法。根据协议,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有义务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便使汇率维持在平价上下1%的区间内。事实上,该协议使得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并取代黄金成为国际支付体系的储备资产。 几近固定的汇率机制源于以下几个目的。首先,其会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汇率机制混乱的问题。其次,当时的世界最需要的是稳定的重建环境,各国均不希望看到大量的货币投机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最后,由于战争导致多数货币受到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客观上需要一个稳定的支柱以树立信心。IMF的建立亦令成员国可以维持稳定的货币买卖体系方面进行磋商,以便国际支付更加顺畅。当某些成员国遭遇财务困难的时候,IMF会向其提供贷款以助其度过难关。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 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有: 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 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

论霸权稳定论

论霸权稳定论 摘要:霸权稳定论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很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但其霸权产生稳定的基本思想并不符和当前美国主导下的世界。霸权并不能产生稳定,相反,霸权主义还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理解这一点,对于正确处理对外关系、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霸权稳定论的产生、阐释、分析、理论结构、意义 正文: 一、霸权稳定论的产生 霸权稳定论是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新现实主义者的理论核心,由查尔斯·金德尔伯格首创,罗伯特·吉尔平加以系统完善的,罗伯特·基欧汉所提出的“后霸权主义”是对霸权稳定论的修正,但在理论上却与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有很大差别。该理论“认为,由一个国家主宰的霸权结构,非常有益于强大国际体系的发展,这个体系的运行规则比较明确,并且得到很好的遵守。霸权稳定论的主要内容是:霸权带来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霸主自我牺牲,霸权必衰,霸权丧失导致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它关于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解释一度对于国际关系学界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都有很大的影响。冷战结束后,在美国的自由主义霸权特征日益明显的今天,霸权稳定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秩序不是权力均衡的产物,而是权力垄断的结果,这些人的理论就是所谓的霸权稳定论.其代表人物是罗伯特·吉尔平.他们认为:如果在国际竞争中 权力最大限度的集中于一个或者两个国家,是这种国家拥有了支配国际体 系的垄断权力,那么一种单极结构或霸权体系就形成了.其基本观念是:造 就并维持国际稳定的是权力的优势.霸权稳定论现实的描述了单极格局的 一个方面,从另一个角度看,其他国家会更加担心霸权国家的能力而不是意愿.吉尔平认为最容易破坏现状稳定性的因素是国际成员之间能力发展不 平稳,这种实力增长差异最终会导致体系内部发生权力重新分配的根本变革。 二、霸权稳定论的经济阐释 霸权稳定论提出,开放并且稳定的国际经济的政治条件至少有三个。首先,一个或几个国家必须进行经济和政治领导;领袖国的任务是提供稳定的国际货币,促进自由贸易,确立管理国际商务的公平规则。其次,稳定的国际经济必须建立在主要经济大国的合作基础上。第三,世界各国人民必须相信自由贸易和其他形式的国际商务对他们有利。而这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条。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经常会有一些强大的诱因,驱使一个行为体进行欺诈和损害其他行为体,因此,很需要一个政治领导来发挥管理和执行政策的作用。 此外,霸权国家的经济可以发挥几个对于世界经济的运转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为了限制冲突,确保平等,或者创造和谐一致的环境,霸权国可以利用自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格局)的演变 世界体系〔格局)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体系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第一个世界大战与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动摇 这场首先开始于欧洲并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战争,深植于帝国主义的土壤之中,发生在世界已经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的时代,以争夺世界霸权为交战双方的目标,因此使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和牵动全球的世界性,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这场世界性战争的最重要的直接后果,恰恰是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实际结束了欧洲的全球霸权时代,并预示了未来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1914年秋,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大战的厮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爵士就曾沮丧地说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他的话的确很有道理,因为它不仅是

那个时代的写照,而且其正确程度比格雷当时所能预见的还要大得多。 从表面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突显的变化好像不大。除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取代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而出现在世界政治的版图上之外,这个世界似乎仍然是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以英法为首的战胜国是战后和平方案的主要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它们因获得了更多的殖民地和对所谓落后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而使其殖民帝国甚至比战前更大更完整;另外,由于它们实际操纵了20 世纪的第一个全球性的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而使欧洲对世界的控制力似乎比战前更加强大。但是,在这些表象之下的形势却完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没有一个发动战争的国家是真正的胜利者,反而加速了欧洲的实际衰落过程。 大战使参战各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 亿美元。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英国失去1/4,法国失去1/3,德国失去全部;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到1929 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它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 大战导致欧洲的财政金融地位下降,1919 年仅各协约国对美国欠下的债务就高达100 亿美元,使美国从战前持有30 亿美元外债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两极稳定论:沃尔兹认为,在两极世界中,主要国家对其相对权力地位估计错误的可能性较低,不确定的潜在威胁较少,大国精力集中,所以因判断失误而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较小。各极能力较强,减少了其他行为体对大国的危害。 多极稳定论:多伊奇和辛格为多极结构比较稳定,因为体系中有几个主要国家,他们之间互动的机会较多,国家之间因此会形成相互交织的利益,从而减少它们之间的敌意,抑制冲突。例如,尽管国家A在某一个问题上与国家B意见不同,但是它需要国家B的支持来处理它与国家C之间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国家A和国家B的共同利益都遭到了国家C 的反对。这样,体系本身的灵活性就增大了,形成两大敌对集团的可能就相应地减少了,因而,体系性战争行为也会随之减少。 霸权稳定论:单极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在单极结构中,霸权国家有能力,也有意愿维护国际体系的稳定,提供公共物品,抑制冲突,因为霸权国在体系内受到的限制最小,获得利益最大,维护体系的稳定和延续是霸权国最为重要的利益。此外,其他国家与霸权国有着较大的实力差距,因此无力也不愿与霸权国发生战争。 霸权稳定论声称,当国际经济体系内出现一个单独的支配性强国时,一个开放的国际体系最有可能出现。金德尔伯格认为,大萧条是典型的市场失灵,而其原因就在于当时国际金融领域缺少一个实力强大的借贷国,因为只有霸主国才有能力和兴趣维持一个对公众有利、稳定的金融体系。吉尔平和克拉斯勒认为国家对于利益的最大化非常感兴趣。但是,利益的获得可能引起相关利益分配上得与失的冲突。权力分配是关键的解释性变量,因为权力将决定管理跨国公司的规则和对外贸易的开放或封闭程度。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所有国家追求的目标简单明了,即经济的效用、增长、社会稳定和政治影响。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能够以有限的社会动荡换取经济的增长和提高对支配性权力的政治影响,所以对于霸权国而言,一个开放的体系是确保其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途径。霸权国的公司最具竞争力,且最易获得资本,因而在开放的体系中获益最大。 对霸权稳定论的批判。蒂莫希·麦克昂提出,英国在19世纪的行为与霸权稳定论并不相符。阿瑟·斯坦认为,19世纪的贸易自由化措施并不是出自霸权政策,而是出自不对称的交易行为。戴维·雷克和邓肯·斯奈达尔表示,享有支配性权力的国家并非是惟一与开放的经济体系利益一致的行为体。从与霸权稳定论完全一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假想进行推断, 他们发现少数领先的国家也有兴趣和能力支持一个开放的体系。 霸权周期理论/长周期理论:莫德尔斯基认为,全球性政治体系领导权的更替存在着周期,这一周期包括四个阶段:(1)全球战争阶段,其特征是大范围严重的暴力,全球性战争将决定霸主更替,宣告全球政治体系产生新的领导,进入实力高度集中的新阶段。(2)世界权力阶段,在该阶段,某个民族国家有实力成为全球领导者并执行新的计划;(3)权威丧失阶段,这个阶段里,提出了世界领导者的合法性问题,新的问题进入了全球议程;(4)权力分散阶段,在该阶段,世界领导国的权力衰落到低点,一个或多个挑战国(原来可能是全球领导者的盟国)组织起新的同盟,向领导国发起挑战。根据长周期理论,崛起的大国要获得体系的领导权,必将经历全球战争。全球战争是体系领导国的选择机制,也是世界政治体系循环周期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自然选择作用。因此,长周期理论认为,全球战争将继续下去,除非出现某种替代性的全球决策机制,能够决定体系领导权的归属。 权力转移理论:奥根斯基。强调权力分配的变化会增加战争爆发的危险。奥根斯基认为,当权力差距缩小时,尤其是一个敌对的力图改变现状的挑战者与曾经较为强大的现状维持者之间实力接近时,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换言之,战争源于大国间的增长速度不同,特别是当主导国与挑战者增长速度的不同使后者能够超越前者时。与吉尔平所不同的是,奥根斯基不仅认为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可能对挑战者进行防御性打击,而且认为挑战者如果认识到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及特点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演变及特点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并呈现以欧洲为中心的关系格局。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以及其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的格局已经脱离了中世纪的影响,向着更复杂多样的时代迈进。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而这一体系则是在疾风骤雨般的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帝国之后确立的新型国际格局。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具有明显倒退性质并且矛盾重重的维也纳体系使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均势外交的思想也由此体现。继承和发展维也纳体系的则是俾斯麦以及其代表的大陆体系,这一体系瓦解了维也纳同盟并且确立了以德国为中心的多边均势外交格局,这一体系也是均势外交思想最明显的体现,而均势一旦被打破,旧的国际格局就势必要面临瓦解的危险。很快,随着法俄结盟,大陆体系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国家实力格局重新洗牌,并以此建立起战胜过主宰战败国命运以及波及全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次建立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格局,欧洲以外的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这一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的势力格局,多级均势下的和平暂时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了凡尔赛体系,这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最终彻底终结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美苏两级对抗下的冷战格局确立,直到苏联解体。多极化成为如今的国际关系主流。 总的说来,国际关系作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中世纪以前的封建经济不足以支撑全球性质的国际关系,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西欧的迅速发展以及西欧各国全球性质的扩张与贸易往来,近代的国际关系由此产生。西欧理所当然的成为主导近代国际关系的核心。纵向比较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演变,可以看出,国际关系总体呈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近代国际关系是以国家综合实力为主导的。实力强劲的国家或者联盟拥有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主导权。实力至上的原则在不同时期的国际关系里都有体现,无论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的法国和瑞典,还是维也纳体系中的神圣同盟,亦或是凡尔赛体系中的英法美,以及冷战中的超级强国美国和苏联,都拥有压倒其他国家的实力,所以它们围绕自身利益建立起相应的国际关系,以此来维护自身安全与稳定。 第二,近代国际关系体现出均势的外交思想,并成为维系国际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英国长期奉行的孤立主义和分化欧洲大陆的政策是均势外交的典型代表。均势外交要求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在国际关系中形成一种暂时的静止的均衡状态。为此欧洲各大国之间通过各种手段壮大自身,削弱他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松散,脆弱,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 第三,近代国际关系与战争的关系非常紧密。往往一次剧烈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确立都伴随着战争对交战双方实力的重新洗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的破坏以及和平的重构是国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步骤。 第四,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趋势,并且正在向着多极化的趋势前进。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格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土崩瓦解,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在冷战格局下完成,进入多极化世界之后,国际关系的广泛程度和复杂性都将超过之前的国际格局形态。如今的多极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通过综合国力,尤其是通过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而非战争的国家之间的竞争将会成为今后国际关系演变的基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关系更加复杂,官方和民间的对外态度逐渐分化,都代表了国际关系的新的发展方向。

美国霸权战略

美国霸权战略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美]亨利·基辛格 一、美国霸权战略的思想和政策渊源 (一)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Isolationism)是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辞》中提出的外交原则,即美国在对外关系中应避免卷入欧洲的政治和军事冲突;不承担国际社会的政治、军事义务;不与外国、特别是不与欧洲大国结盟。孤立主义是美国传统外交的基础,对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门罗主义 1823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门罗声称,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门罗主义”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三)威尔逊主义 威尔逊主义(Wilsonianism)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前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重建世界和平秩序的构想,其中心思想是,国际政治集体安全体系比古典均势体系更有利于世界避免战争,维护持久和平。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人性可以改造。第二、战争可以避免。第三、利益可以调和。第四、建立国际组织,保卫世界和平。“威尔逊主义”反映了美国这样的战略意图: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威尔逊主义”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标志着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开端。 二、美国霸权战略概念 美国霸权战略就是美国运用和创设各种权力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打击竞争对手,维持并增进自己在安全、价值观和财富等方面最高水平的国家利益。该战略有三个特点: 一是战略工具的多样性,既包括军事、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等方面,又包括经济和技术等方面;二是战略对象的普遍性,不是针对一个国家,而是涉及各个国家和地区;三是战略目标的全面性,不仅仅关注领土和政权安全

世界体系变迁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Westphalia system)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体系由来 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订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组成部分 一般史学家会视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 合约内容 和约主要内容如下: 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 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 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 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 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 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

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 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 信奉天主教的上普法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 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 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 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 各国影响 此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 另外,此和约导致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崛起。 欧洲格局构成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意大利各邦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法国得到通向德意志的战略通道,实力大增,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基础;瑞典获得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重要港口,成为北欧强国。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 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形成的均势格局并非是“一种神圣的稳定局面。事实上,各国的兴衰更替以一种令人目眩的速度进行着”。到18世纪末时,就已经有许多曾经的大国衰落了。 格局体系的意义 虽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的均势并不巩固,但和约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并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依然是解决各国间矛盾、冲突的基本方法。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欧洲战乱仍频。 三十年战争地图

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的演变与转型

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的演变与转型 【摘要】:国际体系是世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国际体系的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古代区域性国际体系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从中国西汉时期至清朝后期,东亚的古代区域性国际体系,是当时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和结构相对稳定的区域性国际体系。由于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国家,以及它政治、经济和悠久灿烂文化的巨大影响,使古代东亚地区这一相对独立的国际体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系。17世纪后半期,欧洲建立了近代国际体系。这包括17世纪后半期至18世纪末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1815年至1914年的维也纳体系。由于欧洲列强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全球影响,实际上到19世纪40年代以后,欧洲区域性国际体系已发展为世界性国际体系。作者对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进行了比较,认为二者有一些显著特点:近代欧洲国际体系是以资本主义初期发展为背景的,而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是以封建制度为背景的;近代欧洲国际体系是均势和大国协调体系,而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是非对称的家庭式体系;近代欧洲国际体系是以体系内民族国家主权平等为基础的,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是以在绝大多数时期主导性国家不主动干涉它国内政为基础的;近代欧洲国际体系是以国际法来调整国家之间关系,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是以“礼”来约束和调整国家之间关系;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对体系外国家进行侵略和殖民统治,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

中国对体系外国家基本采取争取友善或防御政策。人类已经历过的现代世界性国际体系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世界正逐渐进入全球化时代,这一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全球化趋势发展对国际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促使当前国际体系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当前国际体系转型有一个很长过渡时期,现正处于这一过渡时期的相持阶段。作者在对国际体系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即国际行为体、国际力量结构、国际互动规则和国际机制进行研究基础上,认为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具有下述特点:国际行为体多元化;国际力量结构多样化;国际互动模式多种共存;国际机制在各方博弈中变革发展。国际力量结构是国际体系的基础,而国际力量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大国战略关系。作者对构成当前国际力量结构和大国战略关系的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三边关系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以及它们对国际体系转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大国战略关系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大国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既相互协调又相互防范。为了推进建立互信、互利、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全球安全架构,有必要构建21世纪大国战略稳定框架。当前国际体系向国家之间相互依存为主要特征转型,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期。从长远来说,相互依存状态的国际体系还将再发展到一体化条件下的国际体系,这将为进一步建立和谐世界奠定基础。【关键词】:国际体系全球化趋势大国战略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