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过程规范示例

软件过程规范示例

软件过程规范示例
软件过程规范示例

编者说明:

软件过程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项目、组织的过程规范,它是软件开发组织行动的准则 与指南。该文档就是一个实际的过程规范的实例,通过该实例,相信对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 项目过程规范、组织过程规范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 总则

最大限度提高Q&P (质量与生产率),提高Q&P 的可预见性,是每一个软件开发机构的最大目标。而 Q&P

依赖于三个因素:过程、人和技术,因此要实现

Q&P 的提高,除了加强技术能力,引进、培育更多优质技

术人才之外,规范、改进机构的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我们希望通过在制定软件过程规范标准,并 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修订,提高

Q&P 和Q&P 的可预见性。

本规范采用CMM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的指导,吸收

RUP 、XP 、MSF 、PSP 、TSP 等过程规范指南的思想、

方法及实践,充分结合XXX 技术开发部的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工具,为公司的软件开发工 作提供一部详细、可操作的过程指南。在本规范的第一版本中,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和开发过程两个部分,

管理过程中包括项目管理过程、需求变更管理过程、配置管理过程。对于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其它的一些过 程将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2. 项目管理过程规范

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项目立项与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关闭。

2.1项目立项与计划

参与人员:技术开发部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包括前期负责人、正式的项目经理) 终客户]以及实施该项目的开发组队成员;

入口准则:接到经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的市场部门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 ;

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签字确认了经修订正后的正式《软件项目计划》

,并通过《工作任务卡》下达了开

发任务,开发工作正式开始; 输入:经审批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与需求相关的业务资料; 输出:《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发任务卡》; 活动: 接到《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技术开发部经理指定前期负责人,并告知立项申请人;

前期负责人阅读《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通过与立项申请人的沟通、阅读立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通 过立项申请人与客户直接交流等方式,了解项目目标、范围与基本需求;并形成最初的《软件需求规格说 明书》; 前期负责人会同技术开发部经理以及其它相关人员, 向立项申请人提交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

、立项申请人、[相关最

制定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

,并组织评审;

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通过立项申请人的确认后, 需求分析完成后,形成正式的《软件需求说明书》 规范部分)

项目经理计划安腓需求分析;

,提交立项申请人确认;(需求分析过程参见开发过程

根据立项申请人确认后的《软件需求说明书》,项目经理组织进行软件高层设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 并根据实际需要向技术开发部经理申请资源,组建项目组队;

项目经理根据工作任务分解,下发《工作任务卡》 ,并协同组队成员进行任务估算;

注:工作任务包括模块开发任务、其它任务(如安装) ;模块开发任务主要包括: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

测试

任务估算完成后,组队成员向项目经理提交《个人进度安排》

(以甘特图的形式表示),项目经理根据每

个组队成员的《个人进度安排》修订《软件项目计划》 (必须包括总的计划甘特图),并提交立项申请人 确认; 立项申请人确定后,项目经理根据软件项目计划基线,补充《工作任务卡》 工作开始。 项目立项与计划过程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表1项目立项与计划工作流程图 相关模板: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项目计划》、《工作任务卡》

说明: 如果计划确认、需求确认未通过,立项申请人与项目经理进行协商,进行修正,无法达成共识 的,提交部门经理、总经理协调;

2.2项目实施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

入口准则:项目计划基线已建立,并通过立项申请人确定,带有工作进度要求的《工作任务卡》已下发到 每个项目成员; 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确认;

输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项目计划》、《工作任务卡》; 输出:经验收测试的可交付的程序、源代码及相关文档。 活动:

在开发期间,项目成员每周需上交一份《时间日志》

、《缺陷日志》,每天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任务进度;

在开发期间,项目经理负责填写《项目进度周报》报于技术开发部经理、立项申请人(格式不同,交予立 项申请人的只需周报的第一页,报予技术开发部经理的项目进度周报的第二页为

跟踪甘特图”;

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实际的进度情况,及时调整项目计划,若发现进度延误,需采取措施。 相关模板:

《软件项目计划》、《开发任务卡》、《时间日志》、《缺陷日志》、《项目进度周报》

2.3项目关闭

参与人员:技术开发部经理或经理助理、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立项申请人、 公司副总经理]; 入口准则:

立项申请人在《验收报告》上确认;

出口准则:形成《项目总结》,完成项目绩效考核,项目数据存入 过程数据库”

输入:《时间日志》、《缺陷日志》、《项目开发计划》;

输出:《项目总结》、已完成的《项目绩效考核表》、过程数据库中的该项目记录; 活动:

,下发到每个组队成员,开发

[相关客户、公司总经理、

£持召开项目总结会,交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对项目实施中的成功处、不足处进行总结,并由项目经理形成《项

目总结》;

由技术开发部经理组织对该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并填写相应的《项目绩效考核表》;

项目经理组织所有成员对项目过程中的文档、源程序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由项目经理根据过程数据库的需要,整理相应的数据,提交技术开发部经理,存入过程数据库。相关模板:

《项目总结》、《项目绩效考核表》

3.开发过程规范

开发过程是提炼用户需求,设计、构建和测试满足这些需求的软件并最终将其交付给客户的过程。是软件过程中的主体过程之一。当开发新的应用或计划为现有的应用进行重要的增强时,需使用本规范所定义的开发过程执行。

项目管理过程是对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监控/管理、总结的辅助过程,但由于项目管理是保证进度、质量

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软件项目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过程之一。而需求管理过程与配置管理过程则是次重要的辅助过程,需求管理过程是一个需求变更管理的过程,以对变更进行统一的管理;配置管理过程的最重要工作就是版本控制,使得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交付物能够有机地形成一个个整体。

因此以上四个过程是交织进行的,均是为成功完成软件项目的保障过程。

3.1过程总述

现在比较通行的开发过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演化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等。根据公司的项目特点、队伍规模、组队情况等实际因素,决定选择最为简单、易于掌握的瀑布模型为基础,根据公司特点,进行合理的修改,使其成为公司本阶段的软件开发过程。

正如下图所示,本规范将整个开发过程分为:需求分析、高层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计划与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与安装、维护等八个阶段。

图表2开发过程总图

注:SRS :软件需求规格HLD :高层设计DD :详细设计

SRC :代码UT Plan :单元测试计划

注:归档”在配置管理过程统一说明。

3.2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生成一个正确说明客户所有需求的文档。换言之,软件需求规格(

Software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SRS)文档是该阶段的主要输出。正确的需求分析和确定需求规格对一个项目的成功是非常

关键的。许多在系统和验收测试时发现的缺陷是在需求阶段产生的。在验收阶段去掉需求阶段产生的一个错误将比在需求阶段本身去掉该错误要多花100多倍的费用。很明显,在执行这阶段时,

正确地生成具有最少缺陷的SRS是非常必要的。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分析员],立项申请人,[客户,最终用户];入口准则:项目立项,最初的项目计划已得到立项申请人的确认。注:这里所说明的需求分析阶段是进行开发过程的需求分析阶段,在技术开发部出具初步的项目计划之前的需求沟通工作,不是该过程规范所定义的。最初的需求沟通工作可以参考本过程规范。

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客户]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上签字确认; 输入:《项目立项申请表》、最初的《项目计划》,需求相关的资料;输出:经确认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活动: 整个需求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图表3需求分析阶段活动总图首先,项目经理与分析员一块,做好需求分析的准备,包括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熟悉客户的实际情况, 准备用户访谈计划,准备会谈问题清单等;然后通过面谈、专题讨论会等形式与客户进行沟通,采集需求的详细内容,澄清每一个需求点;从而界定出

系统的目标和范围;对所采集和澄清的需求进行分析,构建需求模型,从功能性、非功能性两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深入领会客户需求;

形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建立软件需求基线,并为软件需求评审做好准备; 由项目经理安排软件需求评审,协同立项申请人、[客户]进行需求评审;

立项申请人[或客户]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上确认。

相关模板: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3高层设计阶段

高层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将从计算机实现的逻辑角度开发针对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是一个高级的抽象方案。高层设计要设计出各主要部分,并说明他们在技术上如何工作:1 )相互间的协作;2 )所需外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3)内在环境。也就是说,高层设计确定了

组成产品的构件,定义了每个构件的功能任务,并且定义了构件间的接口及构件到运行环境的外部接口。参与人员:项目经理,项目组员(设计团队);

入口准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已通过立项申请人的确认;

出口准则:形成高层设计,实现任务分解,所有的问题得到解决;

输入:《软件需求说明书》输出:《高层设计说明书》(功能与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文档和用户接口标准; 活动:制定详细设计、编码、文档和用户接口的标准;

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运行的目标平台和开发工具;

制定软件的体系结构,定义逻辑和物理的对象模型,包括确定类、类的属性、类方法、类之间的关系和对象间的动态交互。若采用结构化设计,则该活动应为功能设计;

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数据模型中得到物理数据库结构,进行物理数据库设计:包括确定表域和其他部分。

/记录类型、

生成高层设计说明书,并组织设计评审。相关模板:

《高层设计说明书》

3.4详细设计阶段在详细设计阶段,高层设计阶段开发出的整体应用被分成几个模块(或构件)和程序。为每个程序

(或构件)进行逻辑设计,然后归档作为程序规格,同时为每个程序(或构件)生成一个单元测试计划。详细设计阶段的重要活动包括通用例程和程序的确定、框架程序的开发以及用于提高生产率的实用程序和工具的开发。

在详细设计阶段负责每个程序、模块(或构件)的内部设计,确定其程序流程,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设计语言、图形流程图(如活动图、状态图)等,或通过简单地写叙述而将设计文档化。

参与人员:每个模块(或构件)的任务承担人;

入口准则:《高层设计说明书》已通过评审;

出口准则:完成详细设计,所有的问题得到解决,详细设计与单元测试计划文档化;

输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高层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标准

输出:《详细设计说明书》、《单元测试计划》活动:

将高层设计中的每个程序(或构件)细分成小的组件;

对每个小组件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确定调用方法、输入和输出、程序逻辑、数据结构等; 根据组件的逻辑,制定单元测试计划,包括确定单元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测试数据等; 向项目经理(或高层设计者)提交详细设计与单元测试计划;

相关模板:

《详细设计说明书》、《单元测试计划》

剪裁说明:对一些小项目,详细设计阶段的活动1、2可以省略。

3.5编码和单元测试

在编码子阶段,根据详细设计用编程语言编写所需的程序。这个阶段根据合适的编码规范产生源代码、可执行代码以及数据库(如果使用了数据库)。这个阶段的输出是随后测试和验证的主体。而单元测试子阶

段则是根据详细设计阶段所制定出来的单元测试计划进行测试,验证每一个组件正确、可用。

参与人员:每个模块(或构件)的任务承担人;入口准则:《详细设计说明书》已通过批准,编码规范已建立;

出口准则:成功执行所有单元测试计划中的测试用例;

输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高层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单元测试计划》编码、用户接口标准;

输出:测试数据、源代码、可执行代码、《单元测试报告》

活动:根据详细设计,按照编码、用户接口规范编写程序;

对程序进行代码复查、编译、调试,直到程序运行通过,符合详细设计的要求; 根据单元测试计划进行单元测试,生成单元测试报告。

相关模板:

《单元测试报告》

3.6集成计划与测试

集成是把设计阶段制定的,已通过单元测试的模块构建成一个完整软件结构的系统方法。可采用很多方式进行集成,集成计划必须指定模块集成的顺序。在该阶段,同时进行测试,以发现与接口相关的缺陷。集

成按照集成计划中制定的顺序进行,并执行每个集成阶段的相应测试用例。集成计划描述了集成顺序、额外需要的软件、测试环境和资源需求。集成计划与集成测试计划通常一起完成。

参与人员:入口准

则:经批准的《高

层设计说明书》;出口准则:集成计划和集成测试计划经过评审和授权; 输入:《高层设计说明书》、源程序输出:《集成计划》、《集成测试计划》

活动:确定集成所需的环境,包括硬件的物理特性、通信和系统软件、使用模式等;决定集成规程,确定将要集成的关键模块,集成的顺序,需要测试的接口等;开发集成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用例和执行用例的规程,确定测试数据,确定期望输出等。相关模板:

《集成计划》、《集成测试计划》剪裁说明:对一些小项目,集成计划与测试阶段可以省略。

3.7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依据需求规格验证软件产品有效性的活动。这个阶段是为了发现那些只有通过测试整个系统才能暴露的缺陷。就像外部接口、性能、安全、配置敏感性、共存、恢复以及可靠性等属性只有在这个阶段才能判断其是否有效。可以使用具有不同测试目的的一系列测试来验证所有系统元素都已经正确地集成,系统能够执行所有功能并满足所有非功能需求。系统测试开始之前,必须在系统测试计划阶段详细地制定计划。

系统测试计划工作从需求分析结束后就可以开始,一直到编码时结束。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系统测试团队;

入口准则:经确认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经批准的《高层设计说明书》

出口准则:系统测试计划经过评审和授权,成功执行所有系统测试计划中的测试用例; 输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高层设计说明书》输出:《系统测试计划》、《系统测试报告》

活动:决定所需的测试环境;

决定系统测试的规程,包括:确定测试特性,如用户接口、软硬件接口、通信接口、主要业务过程;确定不需要测试的重要特性以及不测试的原因;确定关键测试;

开发测试用例,包括确定每个测试用例以及执行它的规程,确定每个输入、输出数据的要求,确定预期的结果。

相关模板:

《系统测试计划》、《系统测试报告》剪裁说明:对一些小项目,系统测试阶段可以省略,直接准备验收测试,在验收测试之前,开发组队按验收测试计划做一次没有立项申请人、[客户]参加的预测试。

3.8验收测试与安装

验收测试和安装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软件产品集成到它的操作环境中,并在这个环境中经受测试,以确保它按需求执行。这个阶段包括两个基本任务:使软件得以验收和客户处安装软件。验收指的是由立项申请

人、[客户]根据早期准备的《验收报告》而进行正式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是否满足验收准则。当分析结果满足验收测试时,用户接受软件。安装指的是把接受的软件置于实际产品环境中。

注:《验收报告》应附有验收测试计划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安装团队、立项申请人、[客户];

入口准则:成功地完成了系统测试(或成功地完成了验收预测试)

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或客户在《验收报告》上签署确认意见;输入:《软件需求说明书》、测试后的软件和《验收报告》输出:签署了确认意见的《验收报告》和安装后的软件; 活动:根据《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验收报告;

与立项申请人、[客户]一起按《验收报告》执行验收测试,包括:在验收环境下安装软件、进行实况运行、协助客户进行验收测试、改正验收缺陷、更新文档以反映所有变更、获得客户的验收确认;

执行安装,包括:在产品环境下安装软件、搭建产品环境、载入软件和数据、进行实况运行、修改安装缺陷、执行用户培训。

相关模板:

《验收报告》

3.9维护

维护支持阶段是指已安装的应用得到支持,直至其在生产环境中稳定运行的阶段。参与人员:项目经理,系统安装人员;

软件在生产中运行;

合同中指定的维护支持阶段终止;

输入:安装后的应用、用户文档和《软件维护申请表》

入口准则

出口准则

4.需求变更管理过程规范

需求变更,这是个永恒的真理。需求变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系统周围的世界在变化,从而要求系统适应这个变化。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任何时候或者项目结束之后都可以有需求变更。与其希望变更不会来临,不如希望初始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做得很好而使得没有变更需求,最好是项目准备时想到对付这些变更,以防变更真的到来。不管做多少准备和计划都不可能阻止变更,说项目在需求冻结后再开始不过是个神话罢了。

4.1过程总述

需求变更管理过程定义了一系列活动,当有新的需求或对现有需求进行变更(我们可以称它们都是需求变更)时就会执行这些活动。需求变更可以在项目执行的任何一个点上发生。需求变更会影响项目进度,甚至会影响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是在生命周期后期的需求变更,对项目的影响越严重。不可控的需求变更导致对成本、进度以及项目质量的负面影响,这些极可能严重危害项目成功的概念。

需求变更管理过程用来控制需求变更并减少他们对项目的影响。这个目标需要理解需求变更请求的隐含意义,以及变更带来的总影响。同样,也需要立项申请人、[客户]意识到变更对项目影响的后果,使得可以友好地将变更反映到协商好的条款中。需求变更管理过程,从某种程序上说,试图保证在需求变更影响下项目依然可以成功。

需求变更管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与立项申请人、[客户]就怎样处理变更达成一致,一方面是实际进行变

更的过程。处理变更的整体方法必须与立项申请人、[客户]达成一致。一般来说,它制定怎样进行变更请

求,当需要正式的批准时,为处理变更估计留出冗余空间等等。在整个方法的背景下,当需求变更到来时,需要执行需求变更管理过程。

案例-某公司软件过程规范示例

编者说明: 软件过程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项目、组织的过程规范,它是软件开发组织行动的准则与指南。该文档就是一个实际的过程规范的实例,通过该实例,相信对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项目过程规范、组织过程规范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总则 最大限度提高Q&P(质量与生产率),提高Q&P的可预见性,是每一个软件开发机构的最大目标。而Q&P依赖于三个因素:过程、人和技术,因此要实现Q&P的提高,除了加强技术能力,引进、培育更多优质技术人才之外,规范、改进机构的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我们希望通过在制定软件过程规范标准,并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修订,提高Q&P和Q&P的可预见性。 本规范采用CMM(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的指导,吸收RUP、XP、MSF、PSP、TSP 等过程规范指南的思想、方法及实践,充分结合xxx技术开发部的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工具,为公司的软件开发工作提供一部详细、可操作的过程指南。在本规范的第一版本中,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和开发过程两个部分,管理过程中包括项目管理过程、需求变更管理过程、配置管理过程。对于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其它的一些过程将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2.项目管理过程规范 项目管理过程是对软件项目过程进行计划、监控/管理、总结的辅助过程,包括需求、配置、成本、进度、质量和风险等的管理。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项目立项与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关闭。 2.1 项目立项与计划 参与人员:技术开发部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包括前期负责人、正式的项目经理)、立项申请人、[相关最终客户]以及实施该项目的开发组队成员; 入口准则:接到经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的市场部门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

软件过程规范模板

软件过程规范模板 1. 总则 最大限度提高Q&P (质量与生产率),提高Q&P的可预见性,是每一个软件开发机构的最大目标。而Q&P 依赖于三个因素:过程、人和技术,因此要实现Q&P 的提高,除了加强技术能力,引进、培育更多优质技术人才之外,规范、改进机构的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我们希望通过在制定软件过程规范标准,并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修订,提高Q&P 和Q&P 的可预见性。 本规范采用CMM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的指导,吸收RUP、XP、MSF、 PSP、TSP等过程规范指南的思想、方法及实践,充分结合xxx技术开发部的实际情况, 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工具,为公司的软件开发工作提供一部详细、可操作的过程指南。在本规范的第一版本中,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和开发过程两个部分,管理过程中包括项目管理过程、需求变更管理过程、配置管理过程。对于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其它的一些过程将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2. 项目管理过程规范 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项目立项与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关闭。 2.1 项目立项与计划 参与人员:技术开发部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包括前期负责人、正式的项目经理)、立项申请人、[相关最终客户]以及实施该项目的开发组队成员; 入口准则:接到经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的市场部门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 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签字确认了经修订正后的正式《软件项目计划》,并 通过《工作任务卡》下达了开发任务,开发工作正式开始;输入:经审批 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与需求相关的业务资料;输出:《软件项目 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发任务卡》;活动:

软件过程规范

1.总则 最大限度提高Q&P (质量与生产率),提高Q&P的可预见性,是每一个软件开发机构的最大目标。而Q&P依赖于三个因素:过程、人和技术,因此要实现Q&P的提高, 除了加强技术能力,引进、培育更多优质技术人才之外,规范、改进机构的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我们希望通过在制定软件过程规范标准,并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修订,提高Q&P和Q&P的可预见性。 本规范采用CMM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的指导,吸收RUP、XP、MSF、PSP、TSP 等过程规范指南的思想、方法及实践,充分结合xxx技术开发部的实际情况,引入先 进的技术、方法、工具,为公司的软件开发工作提供一部详细、可操作的过程指南。 在本规范的第一版本中,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和开发过程两个部分,管理过程中包括项目管理过程、需求变更管理过程、配置管理过程。对于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其它的一些过程将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2.项目管理过程规范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项目立项与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关闭 2.1项目立项与计划参与人员:技术开发部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包括前期负责人、正式的项目经理)、立项申请人、[相关最终客户]以及实施该项目的开发组队成员; 入口准则:接到经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的市场部门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 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签字确认了经修订正后的正式《软件项目计划》,并通过《工作任务卡》下达了开发任务,开发工作正式开始; 输入:经审批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与需求相关的业务资料;输出:《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发任务卡》; 活动: 1.接到《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技术开发部经理指定前期负责人,并告知立项申请人; 2.前期负责人阅读《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通过与立项申请人的沟通、阅读立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通过立项申请人与客户直接交流等方式,了解项目目标、范围与基本需求;并形成最初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前期负责人会同技术开发部经理以及其它相关人员,制定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并组织评审; 4.向立项申请人提交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 5.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通过立项申请人的确认后,项目经理计划安排需求分析; 6.需求分析完成后,形成正式的《软件需求说明书》,提交立项申请人确认;(需求分析过程参见开发过程规范部分)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1.目的 为了规范软件开发各个阶段的开发行为,特制定此规范。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软件产品开发从立项,到开发实施、测试、结项的各个阶段,规定了各开发阶段的文档编制、代码编写和资料备份内容与要求。 3.术语和缩写 开发项目干系人:公司内部与开发项目有关联的任何人。 项目计划周期:从项目立项到计划完成时间的实际工作日数。 项目实际周期:从项目立项到实际完成时间的实际工作日数。 项目质量目标:项目允许出现的总的缺陷数的加权平均值。 项目实际质量:项目实际出现的总的缺陷数的加权平均值。 软件缺陷:在测试过程中被发现的软件bug,按照不同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一级,系统崩溃,无法自动恢复,加权系数为100。

?二级,系统功能无法实现或性能指标无法达到,但不影响其 他功能的使用,加权系数为2。 ?三级,系统功能实现不完整,加权系数为1。 ?四级,不影响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小错误,忽略此错误系统可 正常运行,加权系数为0.5。 加权缺陷数量:测试中出现的各种缺陷的数量乘以其对应的加权系数,求和。 4.内容和要求 4.1开发立项 4.1.1立项申请,产品开发经过申请后才能立项,立项申请人可以是公司员工,也可以是公司各职能部门。 4.1.2立项申请人或委托其部门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讨论通过,确定项目经理并初步确定项目组成员。 4.1.2.1《开发立项申请书》由项目经理负责编制。 4.1.2.2项目编号规则为,软件项目:CS+编制日期。 4.1.2.3《开发立项申请书》要规定开发的产品的具体名称,以及所属各个系列的规格型号定义。

4.1.2.4《开发立项申请书》规定开发的产品的属性,包括功能详细描述,性能要求详细描述和稳定性要求详细描述。 4.1.2.5《开发立项申请书》明确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成员。 4.1.2.6《开发立项申请书》明确项目的开始日期和计划完成日期。 4.1.2.7《开发立项申请书》概要说明项目开发的资源需求,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场地环境等。 4.1.2.8《开发立项申请书》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包括各级缺陷的数量和测试周期,所制定的质量目标不允许有一级缺陷。 4.1.2.9《开发立项申请书》的编制格式参照《开发立项申请书模板》。 4.1.3《开发立项申请书》由开发项目经理、开发部经理、技术部经理认可,总经理最终确认。 4.1.4内容变更:开发项目干系人可对申请对《开发立项申请书》的内容进行变更,变更后按申请的流程进行签字确认,变更后的内容重新填写《开发立项申请书》并附在原申请书后。项目组成员的变更由开发内部掌握,不必进行变更申请。变更可在结项前的任何阶段提出。

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规范

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规范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0 引言 如果要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开发质量,必须有相应的考核制度,有了制度后才能推动开发人员想方设法改善自已的开发质量。目前研发对软件开发的过程缺乏细粒度的度量,所以不能依据有效的度量数据来考核开发人员的工作绩效,大部份只是凭考核人主观意志来考核,不能形成对被考核人有效的说服力。此绩效考核办法旨在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客观地评价开发效率和质量。 1 目的 对软件开发的过程所产生的软件项的质量和过程进行定量的评价,用评价的结果指导软件的开发过程,不断地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水平,并依据度量记录来考核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绩效。 2 软件项包括 1)技术文档: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报告、需求分析报告、软件功能规格说明、开发计划、系统设计报告、测试文档、用户手册、总结报告等; 2)计算机程序。 3 度量数据的来源 1)项目计划; 2)评审报告; 3)测试报告; 4)问题报告; 5)软件维护记录; 4 质量度量

4.1 度量指标 主要根据各类软件项检查表的检查指标来确定,例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表(见附录1),有10个检查指标,则根据具体项目检查侧重点不同,可从中选择相应的检查指标作为度量指标。 4.2 质量等级 1)软件项的质量等级的确定根据度量综合指标进行。 2)度量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Total = ∑QiMi。 3)其中i=1,2,...n代表指标数量; 4)Q代表度量的指标; 5)M代表度量的指标Q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系数,对不同的开发项目可能不同,此系数根据开发的不同着重点给出。 度量指标权重系数表: 序号指标权重 1 指标1 权数1 2 指标2 权数2 3 指标3 权数3 4 指标4 权数4 5 指标5 权数5 加权平均分 1.0 6)质量评价:一般地,根据度量综合指标值,有以下评分标准。 质量评价计分标准表 序号得分质量评价

软件过程规范

1.总则 最大限度提高Q&P(质量与生产率),提高Q&P的可预见性,是每一个软件开发机构的最大目标。而Q&P 依赖于三个因素:过程、人和技术,因此要实现Q&P 的提高,除了加强技术能力,引进、培育更多优质技术人才之外,规范、改进机构的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我们希望通过在制定软件过程规范标准,并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修订,提高Q&P 和Q&P 的可预见性。 本规范采用CMM(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的指导,吸收RUP、XP、MSF、PSP、TSP等 过程规范指南的思想、方法及实践,充分结合xxx 技术开发部的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工具,为公司的软件开发工作提供一部详细、可操作的过程指南。在本规范的第一版本中,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和开发过程两个部分,管理过程中包括项目管理过程、需求变更管理过程、配置管理过程。对于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其它的一些过程将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2.项目管理过程规范 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项目立项与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关闭 2.1项目立项与计划参与人员:技术开发部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包括前期负责人、正式的项目经理) 、立 项申请人、[相关最终客户]以及实施该项目的开发组队成员;入口准则:接到经公司总经理或副 总经理批准的市场部门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 ; 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签字确认了经修订正后的正式《软件项目计划》,并通过《工作任务卡》下达了开发任务,开发工作正式开始; 输入:经审批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与需求相关的业务资料;输出:《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发任务卡》;活动: 1.接到《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技术开发部经理指定前期负责人,并告知立项申请人; 2.前期负责人阅读《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通过与立项申请人的沟通、阅读立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通过立项申请人与客户直接交流等方式,了解项目目标、范围与基本需求;并形成最初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前期负责人会同技术开发部经理以及其它相关人员,制定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并组织评审; 4.向立项申请人提交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 5.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通过立项申请人的确认后,项目经理计划安排需求分析;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1.前言 (3) 1.1 目的 (3) 1.2 对象 (3) 1.3 要求 (3) 1.4 适用范围 (3) 1.5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3) 1.6 开发过程划分 (4) 2.技术过程规范部分 (4) 2.1 概述 (4) 2.2 业务建模阶段 (4) 2.3 需求阶段 (6) 2.4 分析设计阶段 (8) 2.5 实现阶段 (10) 3.管理过程规范部分 (11) 3.1 概述 (11) 3.2 接受项目 (12) 3.3 重新评估项目范围和风险(对于较大项目) (12) 3.4 制定开发计划 (13) 3.5 迭代开发管理 (13) 3.6 监控项目的实施 (14) 3.7 结束项目 (15)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前言 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使整个软件产品开发及项目工程阶段清晰,要求明确,任务具体,便于规范化、系统化及工程化。有利于提高软件生命周期的控制及管理,提高所开发软件的质量,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和维护费用,使软件开发活动更科学、更有成效。 对象 本规范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开发人员、质管人员。 要求 具有软件开发管理职能的人员要求熟知项目开发的各阶段过程和各阶段过程相应的规范。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除产品提交外的其他全部过程;规范分为两部分:技术过程规范和管理过程规范,分别适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性活动和管理性活动。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本规范所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为简化的RUP开发过程模型;软件开发过程是体系结构为中心,用例驱动和风险驱动相结合的过程迭代。

华为软件开发行为规范

软件开发行为规范 第一版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软件开发行为规范 (第一版) 为了把公司已经发布的软件开发过程规范有效地运作于产品开发活动中,把各种规范“逐步形成工程师的作业规范”,特制定本软件开发行为规范,以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 与软件开发相关的所有人员,包括各级经理和工程师都必须遵守本软件开发行为规范。对违反规范的开发行为,必须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本软件开发行为规范的内容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计划、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需求管理、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数据度量和分析等。 本软件开发行为规范,采用以下的术语描述: ★规则: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强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建议: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的行为规范。 ★说明:对此规则或建议进行必要的解释。 ★示例:对此规则或建议从正或反两个方面给出例子。 本软件开发过程行为规范由研究技术管理处负责解释和维护。 研究技术管理处

目录 1 软件需求分析 5 2 软件项目计划9 3 概要设计11 4 详细设计14 5 编码18 6 需求管理19 7 软件配置管理21 8 软件质量保证23 9 数据度量和分析25

1 软件需求分析 1-1:软件需求分析必须在产品需求规格的基础上进行,并保证完全实现产品需求规格的定义。 1-2:当产品的需求规格发生变更时,必须修订软件需求规格文档。软件需求规格的变更必须经过评审,并保存评审记录。 1-3:必须对软件需求规格文档进行正规检视。 1-4:软件需求分析过程活动结束前,必须经过评审,并保存评审记录。 1-5:在对软件需求规格文档的正规检视或评审时,必须检查软件需求规格文档中需求的清晰性、完备性、兼容性、一致性、正确性、可行性、易修改性、健壮性、易追溯性、易理解性、易测试性和可验证性、性能、功能、接口、数据、可维护性等内容。 说明:参考建议1-1到1-16。 1-1:采用以下检查表检查软件需求规格文档中需求的清晰性。 1-2:采用以下检查表检查软件需求规格文档中需求的完备性。

软件发布管理流程规范

软件发布管理流程规范 编制: 审核: 日期: 版本: 编号: 密级:

修改历史 第 II 页

目录 1. 目标 (4) 2. 发布流程 (5) 3. 产品实施流程 (6) 第 III 页

1.目标 软件的发布过程,需要形成有序的良性循环。否则,各环节流转中容易发生相互等待、被动接应的局面。无形中,不断增加了沟通成本,扩大了软件的风险。且对后期造成的影响并不能够完全预知、完全估量。 因此,根据公司内部前期已有的习惯,总结过去产品的发布经验,分析统计结果后,特制定本发布过程规范。预期达到如下目的: 1、减少交叉沟通。通过将发布过程流程化,使每一个环节的执行者都非常清楚自己的产入产出,受谁的影响,将影响谁。当遇到困难时,能明确的定位寻找到关键人物沟通解决。避免当需要获取一件事情的进展情况时,需要广泛征询才能掌握的现象。减少交叉沟通成本。 2、提高工作预见性。流程一旦启动,流程中的所有人员便被触动。各环节执行人能迅速在早期预算出自己的“参与时间”、“参与内容”、“参与工作量”,主动提前做出安排、准备,避开人力、时间等资源上的冲突。且一旦发现冲突,便能立刻“报警”,报得越早,越能提前应对,减少损失。

2.发布流程 2.1.发布准备 发布之前,软件由测试人员进行确认测试;检查需求内登记的所有bug都已经被fixed,或者遗留的bug不影响系统的使用,如果有严重bug未解决将不能发布。 2.2.测试负责人及产品部编写产品质量报告进行质量分析和总结。 2.3.资料准备 文档包括需求、设计、测试文档,安装手册、使用手册、产品简介、对外宣传所有资料。 2.4.正式发布通知 正式发布,须通知开发、测试、运营、市场、销售各相关部门并附上产品发布说明和产品介绍;说明本次发布包含或者新增的功能特性说明;遗留问题及影响说明。 2.5.后续工作 产品发布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一些bug。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这些bug将在系统升级后发布时解决;如果bug严重影响使用,必须提交需求进行系统修复后按照流程重新发布 2.6.临时发布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版本 <1.0> 修订历史纪录

目录 1.前言 (3) 1.1 目的 (3) 1.2 对象 (3) 1.3 要求 (3) 1.4 适用范围 (3) 1.5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3) 1.6 开发过程划分 (3) 2.技术过程规范部分 (3) 2.1 概述 (3) 2.2 业务建模阶段 (4) 2.3 需求阶段 (5) 2.4 分析设计阶段 (6) 2.5 实现阶段 (7) 3.管理过程规范部分 (7) 3.1 概述 (7) 3.2 接受项目 (8) 3.3 重新评估项目范围和风险(对于较大项目) (8) 3.4 制定开发计划 (8) 3.5 迭代开发管理 (9) 3.6 监控项目的实施 (9) 3.7 结束项目 (10)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1. 前言 1.1 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使整个软件产品开发及项目工程阶段清晰,要求明确,任务具体,便于规范化、系统化及工程化。有利于提高软件生命周期的控制及管理,提高所开发软件的质量,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和维护费用,使软件开发活动更科学、更有成效。 1.2 对象 本规范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开发人员、质管人员。 1.3 要求 具有软件开发管理职能的人员要求熟知项目开发的各阶段过程和各阶段过程相应的规范。 1.4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除产品提交外的其他全部过程;规范分为两部分:技术过程规范和管理过程规范,分别适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性活动和管理性活动。 1.5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本规范所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为简化的RUP开发过程模型;软件开发过程是体系结构为中心,用例驱动和风险驱动相结合的过程迭代。 1.6 开发过程划分 开发过程包括多次迭代,每次迭代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较早的迭代侧重于业务建模和需求建模;而后的迭代则侧重于分析设计和编码。 2. 技术过程规范部分 2.1 概述 本规范中将软件开发的整个技术过程分为四个顺序实施的阶段,分别为业务建模阶段、需求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在对技术过程规范的描述,按阶段内部的活动和产物对四个阶段分别说明。 在本规范中对阶段内活动的说明,是按顺序性活动和持续性活动两类分别进行说明。对于顺序性活动是按该阶段中活动的总体顺序进行的描述,而在实际工作中,从各活动的具体实施的细节来看,各活动之间的顺序是不断交叉变化的。对于持续性活动主要是对贯穿该阶段过程始终的技术活动进行说明。

软件开发流程规范方案

软 件 开 发 流 程 规 范 V1.0 德联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人:侯秀美审核人:2015 年8 月19 日

目录 目录 0 一、概述 (2) 二、开发流程规范 (3) 2.1 系统软硬件开发环境 (3) 2.2 系统架构(系统组成) (5) 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 2.4 系统功能开发流程图 (6) 2.5 开发修改记录 (7) 三、开发代码规范 (8) 3.1 文件结构 (8) 3.1.1 文件信息声明 (8) 3.1.2 头文件的结构 (10) 3.1.3 定义文件的结构 (11) 3.1.4 头文件的作用 (12) 3.1.5 目录结构 (13) 3.2 命名规则 (13) 3.2.1 共性原则 (13) 3.2.2 Windows变量命名规则 (14) 3.3 程序风格 (17) 3.3.1 空行 (17) 3.3.2 代码行 (18) 3.3.3 代码行内的空格 (19) 3.3.4 对齐 (21) 3.3.5 长行拆分 (22) 3.3.6 修饰符的位置 (23) 3.3.7 注释 (23) 3.4 函数设计 (26) 3.4.1 参数的规则 (26) 3.4.2 返回值的规则 (27) 3.4.3 函数内部实现的规则 (30) 3.4.4 其它建议 (32) 3.4.5 使用断言 (32) 3.4.6 引用与指针的比较 (33) 3.5 变量类型定义 (35) 四、软件测试规范 (36) 4.1 单元测试 (36) 4.2 系统测试 (37) 4.6 业务测试 (38)

4.7 验收测试 (38) 4.8 用户现场测试 (39) 五、软件版本管理 (39) 4.1版本管理的必要性 (39)

软件委托开发流程及相关规范

软件外包流程及相关规范XXXXXXX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外包前的准备工作 (3) 1.1项目负责人的确定 (3) 1.2需求文档的制定 (3) 1.3《软件开发方案》及接包方的确定 (3) 1.4接包方责任人的确定 (4) 二、软件在开发过程中的管理 (4) 2.1软件需求的细化 (4) 2.2开发过程中的管理及协调 (4) 2.3软件需求变动 (4) 三、交付验收过程管理 (5) 3.1软件交付前的内测 (5) 3.2软件交付时的公测 (5) 3.3软件验收交付的内容 (6) 3.4软件的验收 (6) 3.5软件验收报告 (6) 四、交付后的程序及源代码管理 (7) 4.1软件交付后的程序BUG处理 (7) 4.2软件交付后的功能更改 (7) 4.3程序发布及源代码管理 (7)

一、外包前的准备工作 1.1项目负责人的确定 外包项目确定启动前,我方应制定一个专门人员,作为软件外包的项目负责人,全权处理外包项目的所有事务。 1.2需求文档的制定 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软件的使用范围、用户人群定位等进行详细分析,规划出软件的主要功能,同时结合我们现有平台软件,对软件的开发环境、应用环境做出规范要求,以此制定出《软件需求文档》。 《软件需求文档》在经项目组讨论后生效。 《软件需求文档》应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软件的中英文名称、预计开发周期; ●软件的技术规范,如开发环境、应用环境、数据库标准、数据交换接口等; ●软件的适用范围、主要应用思想; ●主要功能模块及功能详细说明; ●业务基本流程; 1.3《软件开发方案》及接包方的确定 1.《软件需求文档》确定后,根据需求文档预选定接包方; 2.接包方同项目负责人沟通技术细节后,由项目接包方根据需求方案,对开发流程进行细 化,制定《软件开发方案》及相关DEMO; 3.项目负责人根据《软件开发方案》和DEMO确定最终的接包方,双份针对软件开发、 后期应用、源代码交付方式等细节进行磋商,签订《软件开发合同》。 《软件开发方案》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整体的开发进程,应包括开发、测试、验收、交付等关键环节的进度安排; ●软件各模块划分及定义; ●软件开发计划,应包括开发进度安排、详细的工期明细;

软件开发流程与规范

软件开发 百科名片 软件(Software)简单的说就是那些在计算机中能看的着,但摸不着的东西,概念性的说软件也称为“软设备”,广义地说软件是指系统中的程序以及开发、使用程序所需要的所有文档的集合。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软件被应用于世界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软件开发的内容 软件开发过程 软件开发专业 软件开发流程 软件开发平台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中的注意事项 展开 编辑本段软件开发的内容 不仅仅是用户需求,应该是开发中遇到的所有的需求。比如,你首先要知道做这个项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测试案例中应该输入什么数据......为了清楚地知道这些需求,你经常要和客户、项目经理以及项目伙伴交流。

设计 编码前,肯定有个计划告诉你要做什么,结构是怎样等等。你一定要按照这个来做,否则可能会一团糟。 编程 如果在项目截止日,你的程序不能跑起来或达不到客户的要求,你就拿不到钱。 测试 目的是让你知道,什么时候算是完成了。如果你聪明,你就应该先写测试,这样可以及时知道你是否真地完成了。否则,你经常会不知道,到底有哪些功能是真正完成了,离预期目标还差多远。 软件开发中,客户和开发人员都有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客户 定义每个用户需求的商业优先级; 制订总体计划,包括用多少投资、经过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目的;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每个工作周,都能让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 通过重复运行你所指定的功能测试,准确地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能随时改变需求、功能或优先级,同时避免昂贵的再投资;能够根据各种变化及时调整项目计划; 能够随时取消项目;项目取消时,以前的开发工作不是一堆垃圾,已开发完的功能是合乎要求的,正在进行或未完成的的工作则应该是不难接手的。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第一部分软件需求分析规范 1、引言 本标准规定了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过程和相关要求,以及需求分析阶段的完成标志。它是软件开发规范的组成部分。 本标准适用于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所有任务和相关人员,包括项目管理人员、软件需求分析人员、文档编制人员和质量审核人员。 2、参考文献 2.1GB8566-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2ISO/IEC 12207:1995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2.3GXB 02-001 软件开发规范:第一部分软件生存周期 2.4GXB 01-001 软件工程术语 2.5GXB 02-007 软件测试规范 3、术语 本标准的术语的定义与GXB 01-001软件工程术语中的定义相一致。 4、需求分析的任务和过程 4.1需求分析任务 确定被开发软件的运行环境、功能、性能和数据需求,建立确认测试准则,编写用户手册,为概要设计提供需求说明书。 4.2需求分析过程 需求分析过程由下列步骤组成: 1)确定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 2)人员培训; 3)确定需求分析输入;

4)需求分析; 5)制定确定测试计划; 6)修改开发计划; 7)编制文档; 8)需求分析审查; 9)需求分析文档存档。 5、总体要求 5.1用户参与 软件需求分析应该有客户指定的人员参加。 5.2用户确认 需求说明必须明确,经过客户同意,并用合同的方式予以确认。 5.3面向用户描述需求 应以用户能够理解的形式和术语描述需求,以利于与用户沟通。 6、需求分析流程 6.1确定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 选定合适的需求分析方法,在一个软件项目内所用的分析方法应该保持一致性。候选分析方法: 1)结构分析方法,包括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和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方法。 2)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在需求分析方法选定后,应确定支持该方法的工具。在一个软件项目内,需求建模语言和工具应该保持一致性和规范化。 6.2人员培训 针对所选定的设计方法和工具,以及相关的标准对需求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这是一个可选项,但对于新的方法和工具,或新的分析人员,培训是必需的。

程序流程图编写规范-(终极整理版)

程序流程图规范 1. 引言 国际通用的流程图形态和程序: 开始(六角菱型)、过程(四方型)、决策(菱型)、终止(椭圆型)在作管理业务流程图时,国际通用的形态:方框是流程的描述;菱形是检查、审批、审核(一般要有回路的);椭圆一般用作一个流程的终结;小圆是表示按顺序数据的流程;竖文件框式的一般是表示原定的程序;两边文件框式的一般是表示留下来的资料数据的存储。 2. 符号用法 程序流程图用于描述程序内部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路或算法 /1irn O ③特毎处理 a匸O CZZ)■ ■ ■冃— 勒箝环(上〉 界礙⑥纸环(下) ⑨t£A? 苻 ?rm 图1-1 标准程序流程图符号 1)数据:平行四边形表示数据,其中可注明数据名、来源、用途或其它的文字说明。此符号并不限定数据的媒体。 2)处理:矩形表示各种处理功能。例如,执行一个或一组特定的操作,

从而使信息的值,信息形式或所在位置发生变化,或是确定对某一 流向的选择。矩形内可注明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3)特定处理:带有双纵边线的矩形表示已命名的特定处理。该处理为在另外地方已得到详细说明的一个操作或一组操作,便如子例行程序,模块。 矩形内可注明特定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4)准备:六边形符号表示准备。它表示修改一条指令或一组指令以影响随后的活动。例如,设置开关,修改变址寄存器,初始化例行程序。 5)判断:菱形表示判断或开关。菱形内可注明判断的条件。它只有一个入口,但可以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出口,在对符号内定义各条件求值后,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出口被激活,求值结果可在表示出口路径的流线附近写出。 6)循环界限:循环界限为去上角矩形或去下角矩形,分别表示循环的开始和循环的结束。一对符号内应注明同一循环标识符。可根据检验终止循环条件在循环的开始还是在循环的末尾,将其条件分别在 上界限符内注明(如:当A>B)或在下界限符内注明(女口:直到C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范文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范文 1. 前言 1.1 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使整个软件产品开发及项目工程阶段清晰,要求明确,任务具体,便于规范化、系统化及工程化。有利于提高软件生命周期的控制及管理,提高所开发软件的质量,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和维护费用,使软件开发活动更科学、更有成效。 1.2 对象 本规范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开发人员、质管人员。 1.3 要求 具有软件开发管理职能的人员要求熟知项目开发的各阶段过程和各阶段过程相应的规范。 1.4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除产品提交外的其他全部过程;规范分为两部分:技术过程规范和管理过程规范,分别适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性活动和管理性活动。 1.5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本规范所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为简化的RUP开发过程模型;软件开发过程是体系结构为中心,用例驱动和风险驱动相结合的过程迭代。 1.6 开发过程划分 开发过程包括多次迭代,每次迭代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较早的迭代侧重于业务建模和需求建模;而后的迭代则侧重于分析设计和编码。 2. 技术过程规范部分 2.1 概述 本规范中将软件开发的整个技术过程分为四个顺序实施的阶段,分别为业务建模阶段、需求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在对技术过程规范的描述,按阶段内部的活动和产物对四个阶段分别说明。 在本规范中对阶段内活动的说明,是按顺序性活动和持续性活动两类分别进行说明。

对于顺序性活动是按该阶段中活动的总体顺序进行的描述,而在实际工作中,从各活动的具体实施的细节来看,各活动之间的顺序是不断交叉变化的。对于持续性活动主要是对贯穿该阶段过程始终的技术活动进行说明。 规范中所提到的可选文档是指在其所属阶段,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开发团队自主决定是否开发的文档产物。而提交文档则是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必须开发的文档产物,但可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在软件开发计划中明确规定是否要形成正式文档并提交。 规范中各阶段提到的技术评审,具体参见《评审规范》中所对应技术性评审的详细描述。 2.2 业务建模阶段 2.2.1 顺序性活动描述 1)开始初步调研,获取初始业务需求,进行问题定义,形成《业 务概览》并建立《术语表》; 2)制定《调研记录表册》,实施详细的业务调研,建立初始的 业务用例模型和《业务用例规格》; 3)分析业务过程,取出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用例,分析业务部门 和实体对象,形成初始的业务对象模型; 4)根据初始业务对象模型和初始业务用例模型,分析并提取与 系统实现相关的用例和模型,建立系统域模型; 5)精化域模型中的初始用例,详细描述业务流程,分析业务规 则,建立精化的业务用例模型,形成《业务规则》和《业务 用例规格》; 6)精化域模型中的初始对象,进行详细的对象描述,分析对象 职责和对象间关系,建立精化的业务对象模型,形成《业务 对象纵览》; 7)分析业务上的非功能性需求,形成《增补业务规格》; 8)应用业务对象,实现业务用例,制定《业务用例实现规格》, 以验证业务对象与业务用例的正确性,根据验证结果,修正 业务对象、业务用例及相关文档; 9)汇总《业务规则》《业务用例规格》《业务对象纵览》《增 补业务规格》和《业务用例实现规格》形成《业务架构文档》。 2.2.2 持续性活动描述 1)《业务概览》在业务建模阶段,根据对项目理解的不断加深, 随时进行改进; 2)《术语表》的更新维护; 2.2.3 提交文档 1)《业务概览》 2)《术语表》 3)《调研记录表册》 4)《业务架构文档》其附件包括:《业务规则》《业务用例规

项目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项目软件流程与测试规范XXXX测试组 XXX

目录 一、项目软件流程与测试人员工作范围 (4) 1、项目软件流程阶段 (4) 2、测试人员工作范围 (4) 3、相关名词解释 (4) 二、业务需求阶段 (5) 1、考核指标 (5) 2、本阶段工作流程 (5) 3、本阶段具体做法 (5) 4、参考经验 (5) 三、业务需求与验收测试设计 (6) 1、考核指标 (6) 2、本阶段工作流程 (6) 3、本阶段具体做法 (6) 4、参考经验 (6) 四、业务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6) 1、考核指标 (6) 2、本阶段工作流程 (6) 3、本阶段具体做法 (7) 4、参考经验 (7) 五、需求理解、系统设计与确认、系统测试设计 (7) 1、考核指标 (7) 2、本阶段工作流程 (7) 3、本阶段具体做法 (7) 4、参考经验 (7) 六、概要设计 (8) 1、考核指标 (8) 2、本阶段工作流程 (8) 3、本阶段具体做法 (8) 4、参考经验 (8) 七、概要设计与集成测试设计 (9) 1、考核指标 (9) 2、本阶段工作流程 (9) 3、本阶段具体做法 (9) 4、参考经验 (9) 八、详细设计阶段 (11) 1、考核指标 (11)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1)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1) 4、参考经验 (11) 九、详细设计与单元测试设计 (11) 1、考核指标 (11)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1)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1) 4、参考经验 (12) 十、单元测试 (12) 1、考核指标 (12)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2)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2) 4、参考经验 (12) 十一、集成 (12) 1、考核指标 (12)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2)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2) 4、参考经验 (13) 十二、集成测试 (13) 1、考核指标 (13)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3)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3) 4、参考经验 (14) 十三、实施阶段 (16) 1、考核指标 (16)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6)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6) 4、参考经验 (16) 十四、确认测试与系统测试 (17) 1、考核指标 (17)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7)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7) 4、参考经验 (17) 十五、交付 (17) 1、考核指标 (17)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7)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8) 4、参考经验 (18) 十六、验收测试阶段 (18) 1、考核指标 (18)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8)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8) 4、参考经验 (18)

软件发布流程规范说明

软件发布流程规范说明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软件发布流程规范说明 1.目的 1)规定产品中软件版本的各类发布流程. 2.适用范围 1)适用于产品生命周期内,产品中所有自行开发软件的发布过程. 3.职责 1)软件开发负责人 ①拟制软件版本各类发布说明 ②编制和维护《软件测试版本计划》 ③审核软件自测和外测测试报告 2)项目负责人 ①审核软件版本各类发布说明 ②批准软件版本正式发布说明 3)技术部总监 ①批准软件版本非正式发布说明及异常发布说明 4)产品支持人员 ①跟踪软件版本异常和非正式发布后的版本替代 5)项目助理 ①相关文档整理及软件发布,备份 4.定义 1)软件版本正式发布:通过软件测试人员测试验证并符合发布标准的软 件版本发布过程

2)软件版本异常发布:通过软件测试人员测试验证,但测试结果不符合发 布标准的软件版本发布过程,可采取软件版本异常发布流程的情形仅限于生产和客户使用现场缺陷修复或现场测试等紧急情况 3)软件版本非正式发布:仅通过设计人员自测而未提交测试人员测试或 只经过测试人员的设计验证测试的软件版本发布过程. 5.工作流程 软件版本发布是依据产品《软件开发计划书》,《软件版本计划》及最新版本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确认某一软件从开发阶段过渡到投入使用阶段的工作过程.分为正式发布,异常发布及非正式发布三种情形; 1)软件版本正式发布流程 ①软件开发负责人根据《软件开发计划书》和《软件版本计划》,申请启动软件版本正式发布. ②软件项目组提交可安装执行的程序软件包,《软件版本正式发布说明》,《设计更改说明》等. ③软件测试人员提供测试报告,软件开发负责人核对测试结果,确认符合软件版本发布标准. ④项目负责人审核及批准发布 ⑤产品助理按照要求进行发放和登记. 2)软件版本异常发布流程 ①软件开发负责人启动软件发布后,如发现软件测试人员提供的测试结果不符合软件发布标准时,可选择重新提交测试,或者申请启动软件版本异常发布流程.

程序流程图编写规范

程序流程图规范 1.引言 国际通用的流程图形态和程序: 开始(六角菱型)、过程(四方型)、决策(菱型)、终止(椭圆型)。在作管理业务流程图时,国际通用的形态:方框是流程的描述;菱形是检查、审批、审核(一般要有回路的);椭圆一般用作一个流程的终结;小圆是表示按顺序数据的流程;竖文件框式的一般是表示原定的程序;两边文件框式的一般是表示留下来的资料数据的存储。 2.符号用法 程序流程图用于描述程序内部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路或算法。 图1-1 标准程序流程图符号 1)数据:平行四边形表示数据,其中可注明数据名、来源、用途或其 它的文字说明。此符号并不限定数据的媒体。 2)处理:矩形表示各种处理功能。例如,执行一个或一组特定的操作,

从而使信息的值,信息形式或所在位置发生变化,或是确定对某一流向的选择。矩形内可注明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3)特定处理:带有双纵边线的矩形表示已命名的特定处理。该处理为 在另外地方已得到详细说明的一个操作或一组操作,便如子例行程序,模块。矩形内可注明特定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4)准备:六边形符号表示准备。它表示修改一条指令或一组指令以影 响随后的活动。例如,设置开关,修改变址寄存器,初始化例行程序。 5)判断:菱形表示判断或开关。菱形内可注明判断的条件。它只有一 个入口,但可以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出口,在对符号内定义各条件求值后,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出口被激活,求值结果可在表示出口路径的流线附近写出。 6)循环界限:循环界限为去上角矩形或去下角矩形,分别表示循环的 开始和循环的结束。一对符号内应注明同一循环标识符。可根据检验终止循环条件在循环的开始还是在循环的末尾,将其条件分别在上界限符内注明(如:当A>B)或在下界限符内注明(如:直到C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版本 <> 修订历史纪录

目录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1.前言 1.1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使整个软件产品开发及项目工程阶段清晰,要求明确,任务具体,便于规范化、系统化及工程化。有利于提高软件生命周期的控制及管理,提高所开发软件的质量,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和维护费用,使软件开发活动更科学、更有成效。 1.2对象 本规范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开发人员、质管人员。 1.3要求 具有软件开发管理职能的人员要求熟知项目开发的各阶段过程和各阶段过程相应的规范。 1.4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除产品提交外的其他全部过程;规范分为两部分:技术过程规范和管理过程规范,分别适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性活动和管理性活动。 1.5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本规范所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为简化的RUP开发过程模型;软件开发过程是体系结构为中心,用例驱动和风险驱动相结合的过程迭代。 1.6开发过程划分 开发过程包括多次迭代,每次迭代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较早的迭代侧重于业务建模和需求建模;而后的迭代则侧重于分析设计和编码。 2.技术过程规范部分 2.1概述 本规范中将软件开发的整个技术过程分为四个顺序实施的阶段,分别为业务建模阶段、需求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在对技术过程规范的描述,按阶段内部的活动和产物对四个阶段分别说明。 在本规范中对阶段内活动的说明,是按顺序性活动和持续性活动两类分别进行说明。对于顺序性活动是按该阶段中活动的总体顺序进行的描述,而在实际工作中,从各活动的具体实施的细节来看,各活动之间的顺序是不断交叉变化的。对于持续性活动主要是对贯穿该阶段过程始终的技术活动进行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