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用水标签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条款要求

饮用水标签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条款要求

饮用水标签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条款要求
饮用水标签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条款要求

饮用水标签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条款要

1

2

关于饮用水标签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条款要求汇总

前言

食品行业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分很多方面,几乎每个国务院院部委都分别主管及分管,单就产品标签的法律法规,就达十几部,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大、发文部门多,企业有必要认真梳理其中的关系,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汇总整理相关要求,规避风险。以下是对国内饮用水的标签标注应遵循的法律要求汇总。

一、可作为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等相关食品的标签文字设计、检验的参考。

二、涉及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主要如下(不限于):

注意:请根据有关法理中的上、下位法、同位法、特别法之间的关系,理清法律法规、标准之间的效力问题。

(1) <食品安全法>

(2) <产品质量法>

(3)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4)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5)

(6)

3

(7)

(8)

(9)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10)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总局令第63号)>

(11) <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12) <关于集团型企业使用中国名牌产品标志问题的通知>

(13)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14) <关于委托加工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产品备案规定>

(15) <认证认可条例>

(16)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总局令第63号)>

(17)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18) <商标法>

(19) <反不正当竞争法>

(20)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 )>等

三、常见标注项目(以黄底黑色黑体标示)

4

1) 产品名称(强制要求):示例如”瓶装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P4)

2) 产品类型(强制要求):产品标准中的规定,示例如”产品类型:含气天然矿泉水”。(P4-5)

3) 天然矿泉水水源点名称(当前适用天然矿泉水)(强制要求)(P5)

4) 产品指标的含量范围(当前适用天然矿泉水)(强制要求)(P5)

5) 配料清单/成分或者配料表(强制要求):以”配料”或”配料表”作标题。(P5-6)

6) 规格(强制要求):示例如555ml/瓶。(P6)

7) 净含量(强制要求):如”净含量:555mL ”,往往和”规格”合并标示。(P7)

8) 生产日期(强制要求)/产品批号:二者往往合并标示,批号由企业设置。(P7-8)

9) 保质期(强制要求)(P8)

10) 检验合格证明(强制要求):能够在生产日期或批号的喷码中设置,也可在标签

印制时把标示,因为没有明文规定标注的形式。(P9)

11) 贮藏说明(强制要求)(P9)

12) 产品标准号(强制要求)(P9)

13) 质量(品质等级):当前纯净水、天然矿泉水产品标准中没有作出规定。(P9)

14) 食用方法:如果产品有必要,能够标示。

5

15) 产地(强制要求)(P10)

16) 条形码:注意要一码一物,不能重复使用。

17) 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联系方式(强制要求)。(P10-11)

18) 产品认证标志(QS(强制要求)、中国名牌、):要注意分厂QS号码,一个QS号码只适用一个生产工厂。(P11-13)

19) 管理体系认证说明(ISO、OASH等)(P13-14)

20) 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要注意注册商标的标志是否漏印,是否超范围使用,当前同时使用两个商标。(P14)

21) 警示语:

不同的产品标准会有不同的要求,警示语能够考虑对以下内容作出声称:

①对可合理预见的错误使用给予必要警示;

②过敏原;

③对消费者潜在危险(特别考虑特殊消费群体,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

④警示词包括”危险”、”警告”、”小心”和”注意”等。

四、各标注项目的法定依据(条款要求)

基本要求

6

”4 基本要求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4.2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应清晰、醒目、持久;应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

认和识读。

4.3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应通俗易懂、准确、有科学依据;不得标示封建迷信、黄色、贬低其它食品或违背科学营养常识的内容。

4.4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虚假、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4.5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4.6 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不得与包装物(容器)分离。

4.7 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应使用规范的汉字,但不包括注册商标。

4.7.1 能够同时使用拼音或少数民族文字,但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7

4.7.2 能够同时使用外文,但应与汉字有对应关系(进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址,国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网址除外)。所有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国外注册商标除外)。

4.8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大于20cm2时,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

4.9 如果透过外包装物能清晰地识别内包装物或容器上的所有或部分强制标示内容,能够不在外包装物上重复标示相应的内容。

4.10 如果在内包装物(或容器)外面另有直接向消费者交货的外包装(或大包装),能够只在外包装(或大包装)上标示强制标示内容。”

”5.3 非强制标示内容

5.3.1 批号

如有必要,能够标示产品的批号。

5.3.2 食用方法

如有必要,能够标示容器的开启方法、食用方法、每日(每餐)食用量、烹调方法、复水再制方法等对消费者有帮助的说明。

5.3.3 能量和营养素

8

如标示能量值、营养素含量,声称营养素含量水平、营养素含量比较、营养素作用,应符合GB —的规定。”

(一) 产品名称

1 <食品安全法>

”四十二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2 <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3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第六条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名称。”

4

”1.1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1.2当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或等效的名称。

9

1.3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时,应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见名称或通俗名称。

1.4能够标示”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理语名称”或”商标名称”,但应在所示名称的邻近部位标示1规定的任意一个名称。

1.5当”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理语名称”或”商标名称”含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文字或术语(词语)时,应在所示名称的邻近部位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1.6当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因字号不同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时,也应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如”橙汁饮料”中的”橙汁”、”饮料”,”巧克力夹心饼干”中的”巧克力”、”夹心饼干”,都应使用同一字号。

1.7为避免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或制作方法,能够在食品名称前或食品名称后附加相应的词或短语。如干燥的、浓缩的、复原的、熏制的、油炸的、粉末的、粒状的。

1.8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

5

”1、采用蒸馏法加工的产品方可用”蒸馏水”名称;其它方法加工的产品不得使用”蒸馏水”名称。在使用”新创名称”、”奇特名称”、”牌号名称”或”商标名称”时,在其产品名称后需用醒目字样标明”饮用纯净水”。

10

2、产品名称与净含量须排在同一视野。”

(二) 产品类型

1

”1、标注方式:

直接用定语形式加在产品名称之前,如:”含气天然矿泉水”;或者标示产品名称”天然矿泉水”,在下面标注其产品类型:含气型或充气型;对于”无气”和”脱气”型天然矿泉水可免于标示产品类型。

2、产品根据二氧化碳含量分类:

a) 含气天然矿泉水;

b) 充气天然矿泉水;

c) 无气天然矿泉水;

d) 脱气天然矿泉水。

3、当含氟量大于1.0Mg/L时,应标注”含氟”;”

(三) 天然矿泉水水源点名称及

(四) 产品指标的含量范围(针对天然矿泉水)

11

”8.1.1预包装产品标签除应符合GB 7718 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标示天然矿泉水水源点的名称;

——标示产品达标的界限指标、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以及主要阳离子(K+、Na+、Ca2+、Mg2+)的含量范围;

——当含氟量大于1.0Mg/L时,应标注”含氟”;

——标示产品类型,可直接在用定语形式加在产品名称之前”如:含气天然矿泉水”或”在产品名称下标注含气型或充气型”;无气或脱气型产品免于标注产品类型。”

(五) 配料清单/成分或者配料表

1

”2.1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标示配料清单。单一配料的食品除外。

2.1配料清单应以”配料”或”配料表”作标题。

2.2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人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人量不超过2%的配料能够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2.3如果某种配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它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再在其后加括号,按加人量的递减顺序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当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其加人量小于食品总量的

12

25%时,不需要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但在最终产品中起工艺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应一一标示。

2.4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加人的水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在加工过程中已挥发的水或其它挥发性配料不需要标示。

2.5可食用的包装物也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原始配料。如可食用的胶囊、糖果的糯米纸。"

2.6各种配料应按1.1标示具体名称,但下列情况除外。

2.6.1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示具体名称,其它食品添加剂能够按GB 2760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当一种食品添加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着色剂,能够标示类别名称(着色剂),再在其后加括号,标示GB/T 规定的代码。如,某食品添加了姜黄、菊花黄浸膏、诱惑红、金樱子棕、玫瑰茄红,能够标示为:”着色剂(1021)"。

2.6.2下列食品配料,能够按表1标示类别归属名称。加括号,标示GB/T 规定的代码。如,某食品添加了姜黄、菊花黄浸膏、诱惑红、金樱子棕、玫瑰茄红,能够标示为:”着色剂(1021)"。

2.6.3当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变为其它成分(指发酵产品,如酒、酱油、食醋)时,可用”原料”或”原料与辅料”代替”配料”、”配料表”,并按2.2标示各种原料、辅料和食品添加剂。

2.6.4制造、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加工助剂,不需要在配料清单中标示。

13

2.7配料的定量标示5.1.

3.1 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

2.8同样,如果在食品的标签上特别强调某种或数种配料的含量较低时,应标示所强调配料在成品中的含量。

2.9食品名称中提及某种配料而未在标签上特别强调,不需要标示某种配料在成品中的含量。添加量很少,仅作为香料用的配料而未在标签上特别强调,也不需要标示香料在成品中的含量。

2 <食品安全法>

”四十二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3 <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4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14

”第十一条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配料清单。

配料清单中各种配料应当按照生产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进行标注,具体标注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它食品添加剂的,能

够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5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十一)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规定的食品;

(六) 规格

1 <食品安全法>

四十二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 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2 <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

15

(七) 净含量

1 <食品安全法>:

四十二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 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2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 ...

2 <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3 :

5.1.4.1 净含量的标示应由净含量、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如”净含量450g”,或”净含量 450克”。

5.1.4.2 应依据法定计量单位,按以下方式标示包装物(容器)中食品的净含量:

16

a. 液态食品,用体积—— L(l)(升) 、mL(ml) (毫升);

5.1.4.4 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应符合:

a) 净含量(Q)范围为200mL <Q ≤ 1L时,字符的最小高度为4mm;

b) 净含量(Q)范围Q > 1L时,字符的最小高度为6mm.

5.1.4.5净含量应与食品名称排在包装物或容器的同一展示版面。

4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五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净含量的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三个部分组成。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

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能够免于标注”净含量”三个中文字,只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八) 生产日期

1 <食品安全法>:

四十二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 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17

2 <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四) 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3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第九条食品标识应当清晰地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食品的保质期与贮藏条件有关的,应当标注食品的特定贮藏条件。乙醇含量10%

以上(含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能够免除标注保质期。

日期的标注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或者采用”年、月、日”表示。

(九) 保质期

1 <食品安全法>:

四十二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四)保质期;

2 :

4.1应清晰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也能够附加标示保存期。如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方式,应标示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

位。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

18

4.2应按年、月、日的顺序标示日期。如 01 15(用间隔字符分开);(不用分隔符); -01-15(用连字符分隔); 1月15日。年代号一般应标示4位数字;难以标示4位数字的小包装食品,能够标示2位数字。

3 :

”4.3应按下列方式之一标示保质期或保存期:

a) 用于保质期:

”最好在..之前食用”或”最好在··.之前饮用”;

”..之前最佳”,”..之前食用最佳”或,’.··.之前饮用最佳”;

”此日期前最佳·. ”,”此日期前食用最佳..”或”此日期前饮用最佳..”;

”保质期(至)……”;

”保质期XX个月[XX日(天),X年]"。

b) 用于保存期:

”……之前食用”,或”……之前饮用”;

”此日期前食用”,或”此日期前饮用……”;

”保存期(至)……”;

”保存期XX个月[XX日(天),X年]”。”

19

(十) 产品批号

5.3.1 批号

如有必要,能够标示产品的批号。

(十一) 检验合格证明

<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十二) 贮藏说明

1 <食品安全法>:

四十二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六)贮存条件;

2

5.1.

6.2如果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与贮藏条件有关,应标示食品的特定贮藏条件。

(十三) 产品标准号

20

生物技术法律法规

1、基因歧视的根源是什么?体现在哪里?如何防止? 根源:基因是个体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结构,起承载、转运、复制遗传信息的作用。就人类基因而言,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基因的缺陷,在基因问题上强加人为的所谓“好”或“坏”的价值判断必然破坏基因平等原则,而首先就会导致基因歧视现象的产生。(基因不平等?!基因决定论?!) 体现在:基因优生学& 个人合法机会的剥夺 防止:第一:我们要认识到基因是控制人类等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第二:防止基因歧视,需要人们用理解和智慧,确保适宜地开发利用遗传学为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第三:提高我们的素质,修养,对于有基因缺陷的人,不应有歧视,特别是在以后基因检测技术普遍的情况下,我们更应以高视野的角度去看问题。第四:各国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立法来消除基因研究成果的被滥用。第五:确立基因平等权 2、假如农业部和中科院要成立一个“反生物入侵”的工作小组,请你给出一些反生物入侵的意见和建议 1、熟悉掌握立法与管理对策,并联系我国立法机关就针对我国立法中1)立法分散,可操作性不强、2)我国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3)立法目的。4)现有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这四个不足反应。 2、联系相关检查部门,加强检疫,截获有害外来物种,及时将有害的外来物种拒之于国门之外 a)重点检查列入检疫对象的种类, b)对其他已检出的外来物种都要有足够的重视,建立档案, c)及时掌握各国恶性杂草或有害生物的危害情况 d)检疫部门应加强检疫,严厉打击走私动植物和逃避检疫事件 e)建立隔离检疫制度 3、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建立预警机制及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 4、建立和加强对外来物种引种的风险性评估制度 5、积极开展对有害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研究 6、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新的生物防卫道德规范 7、开展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研究 8、建立外来物种疫情报告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 9、利用(变废为益)对策。 3、结合ppt案例及国际公约等谈谈如何保护基因资源的合理利用(你对我国基因资源保护的立法有何建议) 政府: 1、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法律、并参与其中成为缔约国。 2、参与ITPGR等未参与的国际公约中。 3、参照国际公约与其他国家区域的立法,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基因资源的有效立法。 4、利用专利制度保护基因资源:来源公开和无效宣告

技术法规与标准

什么是技术法规 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TBT)对“技术法规”的定义是: “技术法规——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的,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技术法规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法规和标准相比,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是:它们规定的内容都有产品特性、相应的加工或生产方法、相应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不同的部分是: 1)技术法规是强制执行的,而标准是自愿性、非强制执行的; 2)技术法规中包含有行政管理性规定,而标准中没有; 3)技术法规由具有立法权的机关批准发布,标准则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发布,包括可以由民间机构批准发布; 4)技术法规可以只作出原则的规定,具体技术内容可以采取引用相关标准的方式,而标准往往是规定具体的技术内容。 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属于技术法规范畴。 什么是标准分类号? 若果您拿到一份标准,您在标准封面的左上角会发现类似下面的两行字母和数字,他们就是标准分类号:ICS 13.120A12。 位于上方的是“国际标准分类号(又称ICS号)”,位于下方的是“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编制、维护和管理的国际性标准文献专用分类号。世界贸易组织(WTO)委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中有关标准通报事宜的具体实施。为此,WTO秘书长与ISO 秘书长共同起草了一个备忘录,明确规定,标准化机构在其通报工作中,要使用国际标准分类号。ICS是一种数字等级制分类,根据标准化活动和标准文献的特点,类目设置以专业划分为主,适当结合学科分类。原则上由三级构成。一级类按标准化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划分,设41个大类,402个二级类,833个三级类。

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2017年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写于题号左侧。每题2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事故 A A.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受到放射性损害 B.丢失放射性物质 C.人员超剂量照射 D.放射污染 2.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的制度是C A.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B.考试上岗制度 C.许可登记制度 D.卫生许可证制度 3.对于《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B.乡村医生、军队医师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 D.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境外人员 4.医疗责任事故包括下列情形,除了D A.擅离职守,贻误诊治时机而造成过失 B.遇复杂难题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造成过失 C.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造成过失 D.由于相应职称的一般水平,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过失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卫生行政复议,是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进行审查,并要做出行政复议裁决,该审查主要是 C A.只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 B.只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的适当性进行审理 C.对上述合法性和适当性都进行审理 D.对上述合法性和适当性都不进行审理 7.某青年在筹备结婚过程中,因多日劳累,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医生在为其诊察中同时发现患有淋病。患者住院四天,扁桃体炎痊愈出院,医生嘱其充分休息。按照母婴保健法,该青年 B A.不能结婚 B.应当暂缓结婚 C.可以结婚,但不能生育 D.可以结婚,治愈后可生育 8.职业病防治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 A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C.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D.实行国家卫生监督制度 9.属于医疗保健机构提供婚前卫生指导的是 A A.性卫生知识教育 B.遗传病诊察 C.传染病诊察 D.心理健康指导 10.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 D A.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B.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宣传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宣传(连载一) 解国家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医疗机构及药品经营企业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现将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第四十八条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三)变质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第四十九条禁止生产、销售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三)超过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第七十三条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下同)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假劣药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未按照规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制度。 A计划免疫 B预防接种 C预防接种证 D疫苗接种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任何单位和个人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 D卫生防疫机构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 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 A医疗救济 B困难补助

C医疗救助 D医疗照顾 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 )级。 A 4;4 B 3;4 C 5;4 D 4;3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天。 A 1 B 3 C 5 D 2 1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 )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 18~55周岁 B 18~50周岁 C 16~55周岁 D 16~50周岁 12.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A 设区的市 B 县 C 省 D 国家 13.《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 )年。 A 3 B 2 C 5 D 4 14.国家根据非处方药的( ),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 A质量 B有效性 C安全性和有效性 D安全性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 些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在讲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之前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规 法律:法律(Law)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法规:法规指制定的。如我国制定和颁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 那么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哪些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律有5部,行政法规有8部,部门规章有15部 这里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它包括:《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母婴保健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

止妊娠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 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相关法律发规 一、《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 法。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二)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四)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五)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他的第二十三条指出: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 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 及有关资料。 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生物技术政策与法规结课论文

生物技术政策与法规 结课论文 浅谈中国转基因食品政策与法规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501 学号 541503020111 姓名杜宏升 教师何培新

摘要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谁能在转基因食品研发和贸易中能够争得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粮食贸易和食品市场竞争中争取到主动权;才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才能更好地规范转基因食品工业的发展。所以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立法;政策 历史上经历每一次技术革命,人类都会以全新的方式认知自然,而转基因基因技术的出现,自然呈现给人类的是一幅全新的未来图景,在全新生物技术的驱动下,人类获得了打破物种间固有边界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制造物种的能力,人类成为了上帝。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基因的跨物种转移和遗传物质的改造,使生物体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的利益目标转变而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种转基因食品首先进入美国市场。保守的英国人成功研究出这种保鲜番茄,却没有敢于进行商业化,美国人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品种也日趋增多。转基因食品在改善食物品质、缓解粮食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将会为人类带来新的历史转向,但是,人类享受技术时,又不得不慎重对待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风险。“于是,在推动现代转基因技术发展与解决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之间,政策以及法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使现代转基因技术能够环境友好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1而我国目前的转基因食品政策存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损失赔偿的相关鉴定缺失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害了食品安全,危害了消费者权益。 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谁能在转基因食品研发和贸易中能够争得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粮食贸易和食品市场竞争中争取到主动权;才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才能更好地规范转基因食品工业的发展。所以完善我国食品转基因法律法规势在必行。我国的转基因政策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做法,当然仅仅只是借鉴,具体政策法规还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就先拿美国来说,美国的政策都倾向于人的利益,也就是所谓“纳税人”的利益。“他们喜欢从现实出发,把满足人们的切实利益作为成功的最大目标去追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这也就促成了转基因食品在美国一路绿灯,被大量的研发与应用。也因此,美国作为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无论在产品开发和贸易中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积极推广并大力支持转基因技术,是目前世界上转基因研发科技最发达,并且种植面积最广国家。”2这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古至今中国都奉行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希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不能把人类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而忽视了对自然的影响。 与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开放态度不同,“欧洲绝大多数民众对转基因食品持反对态度,甚至有些国家会出现反对转基因食品的非政府组织,民间也时常爆发游行示威。欧盟的异性调查显示,欧洲反对转基因食品的比例高达 60%以上”3不只是民众的声音,欧盟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政策的制定也是十分严格甚至苛刻的。“欧盟认为如果目前在科学上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绝对安全的,而那么盲目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大量研发就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3相对与美国的政策我是很赞成欧盟的决策的,我的看法是:即使现在转基因食品还没

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指南》(HJ 2032-2013) 《关于印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2〕50号)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773-201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433-2008)《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通知》(建城〔2015〕130号) 《关于印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9〕826号)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 Cr、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HJ 353-2019)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 Cr、NH3-N等)验收技术规范》(HJ 354-2019)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 Cr、NH3-N等)运行技术规范》(HJ 355-2019)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 Cr、NH3-N等)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 356-2019)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T/CAEPI 11-2017)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16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4〕16号)《土地整治工程第1部分:建设规范》(DB 45/T 1055-2014) 《土地整治工程第2部分: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DB 45/T 1056-2014) 《土地整治工程第3部分:验收技术规程》(DB 45/T 1057-2014)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立项与验收规范(试行)的通知》(桂自然资发〔2018〕17号)《关于印发〈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7〕1953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实施细则〉的通知》(桂环规范〔2018〕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1〕52号) 《广西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桂林营发〔2007〕42号)

2018年发布环保法律法规、标准汇总

汇总 | 2018年发布环保法律法规、标准汇总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修正)》 4.《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二、行业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2019年7月1日起实施)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18)(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6. 《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945.1-2018); 《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945.2-2018) 7.《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25.5-2018) 三、国家标准 1.《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 2.《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修改单 四、行业标准 1.《制浆造纸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 2302—2018) 2.《制糖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2303-2018); 《陶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2304-2018); 《玻璃制造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2305-2018);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2306-2018) 3.《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943-2018) 4.《烟气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HJ 178-2018)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HJ 179-2018) 《氨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HJ 2001-2018) 5.《铜镍钴采选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56-2018) 《铅冶炼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57-2018) 《印制电路板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58-2018) 6.《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 7.《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HJ860.3-2018) 8.《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淀粉工业》(HJ860.2-2018) 9、《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电池工业》(HJ967-2018)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工业》(HJ864.2-2018)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试题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自()起施行。( A ) A 2003年6月16日 B 2003年7月16日 C 2004年1月1日 D 2004年7月16日 2、黄某2001年10月因医疗事故受到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2002年9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注册。卫生行政部门经过审查决定对黄某不予注册,理由是黄某的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B)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3 、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相关部门是:( C ) A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 地方人民政府 C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4、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法定义务。不属于法定义务的 是(B) A.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B.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C.遵守职业道德 D.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5、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谁?( B )

A 法定代理人 B 法定代表人 C 分管废物处理的主要负责人 D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 6.医疗事故是指(C) A.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 B.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C.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D.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的 7、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 A )。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B《卫生许可证》 C《医疗机构登记证》 D《工商营业执照》 8、《邹平县打击非法行医网格化监管方案》中四级网格指的是那些医疗机构?(D) A、市卫生局 B、县卫生局 C、镇办卫生院 D、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9、.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暂停期限为(C)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半年至1年 C.1年以上,1年半以下 D.半年以上,3年以下 10、执业助理医师可以在( A )医疗机构中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

1.医师职责: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 2.中专1年→助理5年→执医,大专1年→助理2年→执医,本科1年→执医。 3.医师执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30日内准予注册。30日内变更注册。刑法完毕或决定吊照起不满2年不予注册。中止执业满2年注销注册。重新注册:3~6个月的培训,并考核合格。15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申请个体行医须执业满五年。 4.对急危患者应当立即抢救,及时转诊。 5.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对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定期考核,不合格者暂停执业3~6个月,再不合格注销注册。 6.违反规定一般暂停执业6个月以上1年以下,情节严重吊照,犯罪刑事。 7.非法行医:取缔,没收,罚款,吊照,造成损害赔偿,犯罪刑事。 8.阻碍医师执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犯罪刑事。 9.医疗机构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收费标准悬挂明显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加强医德教育。佩戴载有姓名、职务或职称的胸牌。 10.无法取得患者或家属意见,须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 11.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非法行医不属于。 12.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四级:一级:死亡、重度残疾;二级:中度残疾、严重功能障碍;三级:轻度残疾、一般功能障碍;四级:明显人身损害。 13.抢救病历可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 14.病历复印:客观可复印,主观不复印。

15.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发现医疗事故向科室负责人报告,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在12h内)。 16.尸检:48h内,最多7日。尸体火化后:让院方拿出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无过错。 17.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15日内再次申请鉴定。 18.鉴定的回避原则: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近亲属;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19.紧急抢救和特殊体质不属于医疗事故。 20.残疾生活补助费:最长赔偿30年,60周岁以上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不超过5年。 21.婚前保健:卫生指导,卫生咨询,医学检查。 22.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传染病(艾滋、淋病、梅毒、麻风),精神病。 23.孕产期保健:母婴,孕妇、产妇,胎儿,新生儿。 24.产前诊断→终止妊娠。按规定终止妊娠或结扎手术免费服务。 25.技术鉴定:对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 26.医疗保健机构须经许可,保健工作人员须经考核。 27.法律责任:有证:行政处分,严重吊照;无证:刑事责任。 28.传染病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29.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非典,艾滋,病毒性肝炎,禽流感,肺结核,甲流等。 丙类:手足口病等。 乙类甲制:非典,禽流感,甲流,肺炭疽。 30.预防接种制度:免费,相互配合。

生物技术服务合同(版)

合 同 书,

技术服务合同书 甲方: 法人代表: 地址: — 乙方:广州市赛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地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恪守。 一、合同标的 … 1、乙方向甲方订购标准化的生物技术服务; 2、委托甲方为其客户私人订制生物技术服务。 二、甲方权利义务 1、甲方负责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及技术服务的宣传资料给乙方,供乙方开展市场拓展。

2、甲方专家团队免费受聘于乙方,便于乙方开展市场推广。 3、甲方负责指定专人对接乙方的联系人,收取乙方的订单、客户资料等,审核乙方提供的生物技术服务产品订单和客户资料,确认后按时提供技术服务产品。 4、负责将生物技术产品运输到双方约定的地点交付给乙方指定的联系人。 5、负责生物技术服务产品的包装,并提供专用运输保存设备,乙方在使用完后3日内归还甲方的专用运输保存设备。 : 5、甲方提供技术服务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和使用说明,并选派专家协助指导。 6、甲方应选派专家为乙方人员做相关培训,且每月不少于两次的市场推广知识讲座。 三、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应具备合规的独立法人身份,不得采取挂靠其他法人身份的方式,确保其经营范围内应有本合同约定的技术服务范围,并提供相关证照给甲方留存。 2、乙方有权将甲方的产品冠以乙方的商标进行市场销售; 3、乙方有权无偿使用甲方现有的相关资源(包括:专家团队、行业相关资质、纸质/影像资料)进场市场推广。 4、委托甲方为其客户订制个性化生物技术服务时,事先按甲方要求提供客户的相关资料,甲方同意后方可安排订制服务流程。

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写于题号左侧。每题2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事故 A A.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受到放射性损害 B.丢失放射性物质 C.人员超剂量照射 D.放射污染 2.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的制度是 C A.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B.考试上岗制度 C.许可登记制度 D.卫生许可证制度 3.对于《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B.乡村医生、军队医师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 D.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境外人员 4.医疗责任事故包括下列情形,除了 D A.擅离职守,贻误诊治时机而造成过失 B.遇复杂难题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造成过失 C.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造成过失 D.由于相应职称的一般水平,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过失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 A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卫生行政复议,是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进行审查,并要做出行政复议裁决,该审查主要是 C A.只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

B.只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的适当性进行审理 C.对上述合法性和适当性都进行审理 D.对上述合法性和适当性都不进行审理 7.某青年在筹备结婚过程中,因多日劳累,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医生在为其诊察中同时发现患有淋病。患者住院四天,扁桃体炎痊愈出院,医生嘱其充分休息。按照母婴保健法,该青年 B A.不能结婚 B.应当暂缓结婚 C.可以结婚,但不能生育 D.可以结婚,治愈后可生育 8.职业病防治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 A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C.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D.实行国家卫生监督制度 9.属于医疗保健机构提供婚前卫生指导的是 A

国外生物安全法律法规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国外生物安全法律法规 转基因生物法 洲国家或区域组织法规名称 欧洲欧盟转基因微生物封闭使用法令(1990) Council Directive 90/219/EEC of 23 April 1990 on the contained us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icro-organisms 转基因微生物封闭使用法令(1998年修订) Council Directive 98/81/EC of 26 October 1998 amending Directive 90/219/EEC on the contained us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icro-organisms 转基因微生物封闭使用法令(2001年修订) Council Decision of 8 March 2001 supplementing Directive 90/219/EEC as regards the criteria for establishing the safety, for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yp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icro-organisms 转基因食品和饲料条例(2003) Regulation (EC) No 1829/2003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2 September 2003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nd feed 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法令(2001) Directive 2001/18/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2 March 2001on the Deliberate Release into the Environ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and Repealing Council Directive 90/220/EEC 关于转基因高等植物环境释放结果报告格式的决定(2003)Commission Decision of 29 September 2003 Establishing Pursuant to Directive 2001/18/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a Format for Presenting the Results of the Deliberate Release into the Environ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Higher Plant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Placing on the Market 关于根据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法令建立有关转基因生物基因操作信息的详细登记程序的决定(2004) Commission Decision of 23 February 2004 laying down detailed arrangements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register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genetic modifications in GMOs, provided for in Directive 2001/18/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培训

医疗法律法规培训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一)适用主体 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二)授权性规定 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3、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6、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三)义务性规定 1、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2、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

3、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医师的告知义务,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4、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6、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7、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师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四)禁止性规定 1、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2、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3、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4、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5、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五)保护性规定 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师或者侵犯医师人身自由、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 (六)惩罚性规定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

1. 医师职责: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 2. 中专1年7助理5年7执医,大专 1年7助理2年7执医,本科 3. 医师执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14. 病历复印:客观可复印,主观不复印。 15. 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发现医疗事故向科室负责人报告,文都医考, 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在12h 内)。 16. 尸检:48h 内,最多7日。尸体火化后:让院方拿出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无过 错。 30日内准予注册。 30日内变更注册。刑法完毕或决定吊照起不满 2年不予注册。中止执业 满2年注销注册。重新注册:3?6个月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15 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 诉讼。申请个体行医须执业满五年。 4.对急危患者应当立即抢救,及时转诊。 5.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对业务水 平、 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 况定期考核,不合格者暂停执业 3?6个月,再不合格注销注册。 6.违反规定一般暂停执业 6个月以上1年以下,情节严重吊照,犯罪刑事。 7.非法行医:取缔,没收,罚款,吊照,造成损害赔偿,犯罪刑事。 8.阻碍医师执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犯罪刑事。 9.医疗机构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收费标准悬挂明显处。必 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 作。加强医德教育。佩戴载有姓名、职务或职称的胸牌。 10.无法取得患者或家属意见,须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 11.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 害。 非法行医不属 于。 12.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四级:一级:死亡、重度残疾 ;二级:中度残疾、严 重功能障碍;三级:轻度残疾、一般功能障碍 ;四级:明显人身损害。 13.抢救病历可在抢救结束后 6h 内补 记。 1年7执医。 医友互动:9。医疗

卫生法律法规

1、卫生法的适用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具有程序性 生法适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其权威性 卫生法的适用是有关机关及授权组织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具有国家强制性 2、卫生法制定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 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的原则 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 以上都是 3、卫生法的时间效力指的是() 卫生法对哪些人具有拘束力 卫生法律规范之间发生冲突时如何选择适用卫生法律规范的问题 卫生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对卫生法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在卫生法规、规章中没有规定其生效时间,但实践中均以该法公布的时间为其生效的时间 4、下列卫生法的适用规则说法错误的是()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同位阶的卫生法律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新法优于旧法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卫生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卫生法反映无产阶级的意志 卫生政策是卫生立法的政策依据 卫生法的制定是卫生执法、卫生司法和卫生守法的前提和基础 6、卫生法制定的依据,以下哪项不正确() 宪法是卫生立法的法律依据 保护人体健康是卫生立法的思想依据 社会经济条件是卫生立法的社会依据 医药卫生科学是卫生立法的自然科学依据 7、以下不是卫生法遵守的主体的是() 一切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全体中国公民 中国领域内活动的国际组织 外国公民 8、卫生法的制定具有的特点是() 权威性 职权性 程序性、综合性 以上都是 1、导致三人以上损害结果的事故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6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72小时 2、封存病历资料的复印件,由()保管: 患者本人及家属 医疗机构 医疗主管部门 当地人民法院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适用范围除外: 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 违反诊疗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4、住院病历中的检查化验单应在出具后多长时间内归入病历: 6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48小时 5、医疗事故赔偿项目有: 医疗费 误工费 陪护费 以上均是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 制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99499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Law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目的 为确定公司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中适用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识别、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及要求的渠道。确保所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为最新版本,提高员工和相关方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控制。 三、内容与要求 3.1.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范围: 1.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市政府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定;

3.国内行业有关标准和规定。 3.2.收集途径 1.公司各部门可通过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部门保持联系,通过走访、电话、传真、信件、会议等方式获取有关安全生产法律,主动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2.公司各部门可通过政府机构、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国家、地方对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3.运营部也可以通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以及公安、消防、社会和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获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 3.3程序 1.公司各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并将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等专业技术规范、规定等名单上报运营部汇总。 2.运营部按汇总明细将收集到的最新版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汇总,并上交至总经理批准后下发相关部门执行。 3.各职能部门负责将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