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袁家村案例分析

袁家村案例分析

袁家村案例分析
袁家村案例分析

袁家村案例分析报告

一.袁家村:

1.袁家村概况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文娱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袁家村周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袁家村座落在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唐昭陵旅游专线从附近经过,交通十分便利,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度假体验胜地。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过袁家村。被誉为中国最有魅力的休

闲乡村。

2.交通区位分析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距离咸阳国际机场较近,空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国际旅客前来观光体验。附近机场高速、武银高速、312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路密布,交通发达,西安至礼泉、西安至袁家村、咸阳至袁家村的客运大巴发车频率高,游客无论是成大巴还是自驾游很便利。

3.袁家村发展历程

4.运营模式

投资管理模式多样化,众筹、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并存农业:

1)通过集体经济模式,采用免租金,统一经营和管理方式

2)袁家村村委会将商品按照经营品类和所处位置分成若干组

3)每组设立经营组长

4)组长负责统一管理卫生、品质、产品特色灯

5)开设打分和淘汰机制

6)对外进行土地租赁

7)免费提供地皮,经营方收回成本后,利润部分五五分成

5.产业构成

1) 农业:小麦等基本农作物

2) 林、果业:有大规模的苹果园、梨园,及特色采摘园(包括樱桃和草莓)

3) 工业、水泥厂、运输队等村办企业

4) 旅游业-------支柱产业

6.主导产业:旅游业

“关中印象体验地”在明清古村落旧址上恢复重建,再现了古代民居、传统手工作坊和民间演艺小吃等关中民俗的历史原貌。集中展示了关中农村从明清至今的农村生活文化的演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7.特色旅游

1)特色美食:袁家村自制酸奶、豆腐、辣子。以及关中地区的各种小吃。

2)艺术长廊:全手工作品,葫芦雕刻及石刻画。

3)酒吧一条街:将现代化产业与仿古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各家店都极具特色,个性的标语也反映现代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农家乐:以村民原住地四合院为主的农家风味饮食。

5)万人麻将馆、王家茶楼。

6)当地特色的蝎子酒、中医药馆。

8.产业规模及接待游客量

袁家村成立了农工贸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袁家村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及其下辖的12个子公司。

9.游客分析

游客来源:主要来源为西安周边地区,还有少部分省内其他地区及省外游客。

人群构成:多数为情侣相伴,朋友组团或全家一同出游。

10.主要收入来源

以旅游业带动一系列附加产业带来的收入。原材料提供、原材料加工、成品销售

11.当地村民就业现状

大部分商铺店主都为袁家村本地人,从事小吃经营生意的大多是中年妇女,而青年人则在艺术长廊区从事手工艺品经营,酒吧一条街有一部分则为外来人员经营。

1)经济水平: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2) 周边景区建设: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周边地区建立景区,形成地域性旅游,也为原有景区带来了大量游客。如昭陵博物馆、昭陵、九嵕山----必捷滑雪场、泾河大峡谷、郑国渠遗址。

3)交通:袁家村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促使当地的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当地村民带来便利。

袁家村考察学习报告

袁家村考察学习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袁家村考察学习报告 一、袁家村基本概况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位于举世闻名的唐盛世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312国道、福银高速、陇海铁路近在咫尺,107省道、关中大环线、礼泉旅游大道、唐昭陵旅游专线均从附近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面积620亩,现有村民200多人。该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主要打造关中风情观光旅游、地域特色小吃、绿色果园采摘、会议餐饮接待、秦腔文化传播、户外体验活动等特色项目,是目前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 二、交通区位分析: 袁家村附近机场高 速、武银高速、312国 道、107省道、关中环 线等道路密布,交通发 达,西安至礼泉、西安 至袁家村、咸阳至袁家 村的客运大巴发车频率 高,游客无论是成大巴 还是自驾游,都很便利。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距离咸阳国际机场较近,空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国际旅客前来观光体验。

三、袁家村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1)历史背景 根据查询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的资料发现,在过去袁家村是礼泉县出了名的贫穷村,群众大部分是河南、山东等地迁居而来,全村姓三派,人心涣散,生活十分贫困。郭裕禄上任后的就开展了积肥、整地、打井、办副业的创业四步曲。从改土造田开始,把原来的506块山坡地,人称“三跑田”(跑土、跑水、跑肥),通过大改大建、打井挖渠,整修为64大块“三保”田(保土、保水、保肥),将井灌发展喷灌水利化。经过这一系列农业调节,袁家村初步呈现了树林成网,梯田成方,渠道纵横喷灌的如雨的田园风光。通过自力更生,先土后洋,土洋结合,由小到大,边建设,边生产的建设方针。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983年投资70万元,建成了一座年产1万吨的水泥厂,当年投产,当年创利30万元,1986年持改扩建为5万吨,到1990年其产值一直稳定在了80万元左右,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56%,成为村上的支柱产业。1988年村“农工商公司”成立后,制定出“内引外联,借船出海,创办扩建,滚动发展”的方略,使村办工业呈现出好势头。1990年,先后投资460万元,建起了硅铁厂、印刷厂等一批小型企业,围绕村材业的崛起,引发出运输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兴旺。成立起汽车运输队和建筑队,办起了商业服务部,使工、商、建、运、服得到全面发展。 村办企业的突起,使群众个人收入猛增,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同时也为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和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提供了条件,

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

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典型案例 一、德安村基本情况 德安村位于上街基镇西南6公里处,共有农户288户,人口1023人,耕地面积10658亩,共有党员18名,积极分子2名。2010年被富锦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2010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0元。 二、德安村发展历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强村”这个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强村”,就必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近年来,德安村在富锦市委、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了富民强村。 (一)、选好班长,配强队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提供人才保证。“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而选好这个支部的“班长”又是关键的关键。镇党委在选拔农村基层干部时,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级基层组织中来,着力打造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德安村的支部书记郭志勇,参军退伍后,自学了中专课程,1995年被推选为德安村村主任,2002年被推选为支部书记。近年来,他不但自己搞立体种养年收入有18万元以上,他和村两委班子一班人达成共识,村集体投入100万元建成农机合作社,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白面加工厂、挂面加工厂、大米加工厂等企业,安臵剩余劳动力100余人,使集体经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35538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东坪村位于县城东北约24公里处,距唐太宗昭陵仅2公里,这里群山环绕,地貌独特,登高远眺,千里沃野置于脚下,如画田园尽收眼底,南与巍巍秦岭遥相对峙,东观朝**顶天寺高耸云端,漫山遍野的幼松郁郁葱葱,万亩果园宛若一个“天然氧吧”,农家土窑洞冬暖夏凉,人称“没有噪音的天然空调”. 白村是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占地2万亩,其中农耕文化体验园是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地500亩,目前建成半亩园500户,已对社会开放

认耕,让城市生活的人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走进农村,放松身心,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让城市生活的人们,深入农村,了解农业,亲历春种秋收的传统农业生产过程。 二、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设规划方面:袁家村在建设发展中按照环保、生态、绿色的理念,斥资1500万元打造了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关中民俗风情,创建了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辣子坊、豆腐坊、醪糟坊、药坊等传统特色作坊,集中展示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的农村生活的演变。基本形成了集关中小吃街区、特色乡村食宿客栈、浪漫满屋田园派对、多主题酒吧街区、麻将茶园等关中民俗互动体验和现代艺术街区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旅游基地。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案例

湖州市发展村级物业经济的五种模式及初步成效 来源:湖州市农业局发布时间:2010-05-05 近年来,湖州市积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的新形势,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持续增加村级集体稳定性收入为工作重点,以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为基本动力,以大力发展物业经济为主要形式,着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效。2009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到 84037万元、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79.66万元,分别比2007年、2008年增长23.1%、15.3%,年均增长19.2 %;其中村级物业经济的收入已占收入总数的20以上。 一、发展模式 1、留地利用型。积极鼓励引导城镇规划区内土地被征用村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建标准厂房、写字楼、专业市场、宾馆、民工宿舍、商铺店面等物业项目,获取稳定的租赁收入。如湖州开发区陈板桥村利用33亩村级留用地建成2.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5000平方米与之配套的职工宿舍楼,每年租金收入达200多万元。吴兴区环渚乡邵家墩村利用村级留用地投资建设2980平方米综合大楼、4539平方米标准厂房等物业用房,面向社会招租,年租金达50万元。 2、盘活存量型。鼓励村级组织以村庄整治为抓手,通过收购、置换等途径,对集体旧的老办公用房、会堂、学校、厂房、仓库等房产、存量建设用地以及农户废弃

宅基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改建、新建物业房产的形式,对存量、闲置资产、土地进行盘活,增加物业租赁收入。如吴兴区东林镇青联村针对该村老粮食加工厂房破败不堪,停办已久,但占地面积较大,区位也较佳的实际,于2008年以此地块为基础,启动实施了占地面积4亩的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建造1600平方米标准厂房及办公用房等设施,以厂房出租的形式引进个私企业,每年增加村级收入6万元。 3、异地发展型。对一些受规划限制、发展条件较差的村,积极帮助创造条件,引导这些村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或城镇规划区,兴建或购置物业房产,增加村级集体资产和物业租赁收入。如开发区杨家埠镇黄芝山村等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在市、区、镇三级的支持下,每村各投资90万元左右集中购置亿丰建材市场的商铺,通过返租,每村每年可获租金收入约5-8万元。南浔区双林镇显洪村、黄泥兜村、勤裕村在镇政府的协调下,各投资40多万元,在集镇工业功能区集中购置了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每村每年可获出租收入5万元。 4、整理置换型。积极引导村级组织对宅基地、废弃矿山进行复垦,争取复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地指标在本村域内难以使用的,通过乡镇政府协调,置换到城镇、工业功能区等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供村里发展物业经济。如长兴县夹浦镇月明村通过宅基地复垦,新增耕地1800多亩,通过配套规划建设工业小区和商贸用地,村集体每年固定收入从30多万元增加到80多万元。南浔区和孚镇复乐村利用复耕项目指标置换,在长超集镇规划区内征用1000平方米土地,建造物业用房3层共计

西安袁家村调研报告

关于陕西古镇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6年3月15日 调研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 调研目的:学习设计案例,实际体会设计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调研地点的整体情况、街道规划、标识导向等,搜集资料,为毕业设计积累相关的专业性知识。 调研内容: 1.总体简介 咸阳礼泉县袁家村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袁家村周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袁家村现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馆、 唐肃宗建陵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的 点、线、带、圈为一体的旅游体系。袁家村 现在是陕西地区发展较快的旅游村,主要针 对城市里面高消费的人群,家家主营的就是 家常便饭,野菜,粗粮,保留着陕西原始村 镇的生活气息。 2.交通区位分析: 第0 页

袁家村附近机场高速、武银高速、312 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路密布,交 通发达,西安至礼泉、西安至袁家村、咸阳 至袁家村的客运大巴发车频率高,游客无论 是成大巴还是自驾游,都很便利。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距离咸阳国 际机场较近,空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国际旅客前来观光。 3.建筑特色 袁家的建筑属于传统的关中民居建筑,蕴含独有的民俗文化气息。民居建筑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服务设施,它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占很大的比例,并具有很高的地域特色,作为供旅游的一种特色 文化休闲区域,建筑本身是一种主要体现人 文景观的载体。袁家村的民居建筑景观集中 分布在关中印象体验区、正街农家乐区和正 在建设的关中四合院区。其中关中印象体验 区为了复原明清时期兴盛的民间作坊和贸易 文化的原始街市及建筑形态,大部分民居建筑 都是收购了关中地区自明清时期遗留保存下 来的古民居,利用古民居的建筑原材料和建筑 构件重新复原修造,整合关中民居聚落形制, 营造关中民居聚落氛围及民俗文化氛围。 4.导视符号系统 第 1 页

发展村集体经济支部书记典型材料

村级发展的领跑者无怨无悔的实干家 ――记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 XX XX镇XX村,是革命老区乡村,属镇政府所在地,全村版土面积4.3平方公里,以山坡岗地为主,耕地面积1252亩,山林面积890亩。总户数617户,人口2103人,劳动力1100人,常年外出务工530人,分为16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湾,是全镇唯一的地少人多的中心村。2011年,XX同志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四年来,他以管理企业的理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创新了“五强”工作法,深挖内部增收潜力,走上了大兴林业,合理调整种植业,入股经营等多业并举之路,村集体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新农村气象。截至2014年4月底,村拥有集体山林资产300万元,集体积累资金50万元、固定资产200万元。其中:201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500多元,集体经济完成了从不足5万到突破15万,直到现在的年收入60万元的三级跳,预计2015年村集体经济可达到150万元。 一、强班子,聚人心,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的村级班子和一个好的领路人。XX同志接手支部书记后,他以企业家的眼光定位村级班子建设,把配齐配强村级班子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打破村支部管理中懒散惯例,把村干部的工作实绩、工作量和工资待遇以及村级发展挂钩,将村级分工重新调整为村务服务类和经济发展类两大类,并聘请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和集体经济发展意识的

老党员和在外能人为经济发展顾问,完善了班子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活力。同时,结合市区组织部长年驻点帮扶的有利条件,不断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着力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针对村干部的素质现状,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在村干部当中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农村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配强村级班子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管理,抓村务,带头树立村级服务群众新形象 在抓村级经济增收方面,XX同志在不断探索新办法的同时,重注重村级内部财务管理,他认为企业管理讲求科学化和精细化,村级同样也需要。2011年出任书记后,结合全区上下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建设,XX同志把握契机,多次召开村两委会研究“三资”清理办法,并召集各村民小组长具体对村组所有的资源、资产及资金全部摸底,逐项逐件登记核查,并建立台帐,确保集体财产不流失。同时成立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并通过民主表决将“三资”全权委托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理,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将家底交给全体村民,使村民更加了解集体财产的来源去向,规范了村级固定资产出租管理,增强了市场化、民主化运作,通过这一举措,村级客运站、菜市场和村级门面出租收益大幅上升,每年为村级增收15万元,并逐年递增。村干部无不感叹:真的是管理出效益。

卧牛河乡新发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卧牛河乡新发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 新发满族村位于卧牛河乡政府南部距乡政府19华里,南与西兴乡为邻,区划面积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农户93户,人口271人,青壮年劳动力145人,年经济总收入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5元。集体耕地面积9555亩,草原面积亩,森林覆盖面8.44公顷。现有少数民族人口28户83人。其中:满族15户43人,朝鲜族5户16人,蒙古族8户24人。 二、新发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法及经验 (一)加强组织建设,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重要保证 2008年以前新发村连续四年遭受自然灾害,使村集体经济蒙受了损失,新发村在实践中得出,要上下齐心,力往一处使才能干成事。村两委班子在紧紧扭住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不放手的同时,一手着力抓组织建设,把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树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思想,带动全村干部思想转变,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手抓民主管理,完善财务制度,村规民约,增强了村民当家作主的主

人翁意识,增强了村民依靠村集体经济致富发家意识,团结了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村帐乡管、村委会、村民理财小组分别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村务、财务公开给村民一个明白。通过两手抓使新发村有了能团结办事,群众信任的两委班子,形成了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干群同心干事业的好局面。 (二)理清思路,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新途径 新发村紧紧发挥支部、党员的核心力量,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围绕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村等扶持政策,新发村在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项目资金的同时将农业产业化、合作化做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的突破口,将机动地的开发和畜牧养殖作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途径,具体做法是与县的龙华种子经销公司合作将村的500亩机动地作为高油大豆种子繁育基地,年产种子100吨,年产值40万元。依靠地缘优势以村集体加农户入股合作模式建立畜牧养殖小区,组建了“牧歌”规模化养羊育肥基地,规模1000只。这些做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动,为新发村“第二次创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坚持自力更生;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依靠政策扶持;村集体产业组织化、合作化等在发展中得到的经验也成为了新发村集体经济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2004年争取资金6万元,自筹2

美丽乡村案例报告

美丽乡村案例报告 3、5亿元?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镇,距上海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翠竹山坞间,民宿产业星罗棋布。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xx年,莫干山镇的精品民宿有近百家,实现直接营业收入 3、5亿元。当地民宿动辄千元一晚的价格俨然成为了标配,有些甚至达到三四千元一晚,旺季的时候还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与如今的火热相比,多年前,莫干山镇却是另一副模样。虽然莫干山风景名胜区在其境内,但当地却没有享受到多少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作为水源保护地,莫干山地区所有产生污染的产业都被清退,除了小农耕作和零星的农家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20xx年,南非商人高天成(Grant Horsfield)在游玩时发现,莫干山乡间的宁静非常适合都市人休闲度假,但档次偏低的农家乐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高天成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在一个村里租下六间破败不堪的老房子,通过精心设计,改造成「洋家乐」。高天成认为莫干山的农舍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浑然一体,通过旧物利用和空间设计,就能满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闲度假需求。之后,他又相继租用老屋,打造了「裸心乡」等一干既有设计美感,又保留了乡土元素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很多游客入住。高天成的试验,为莫干山开启了一个新的产业,许多投资者纷纷效仿,在此打造精品民宿,曾经被空置或遗弃的破败老宅,重新焕发了生机。而近年来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中兴起的「逆

城市化」生活方式,则让越来越多的人拥进莫干山。在民宿产业的带动下,莫干山农房的租金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涨。而当地村民除了房租收入,有的还在民宿做起了服务员。此外,村民栽种的蔬菜和水果,每年都会以略微高出市场的价格供应给民宿。在整个民宿产业发展中,当地政府也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德清县政府认定精品民宿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旧屋改造上给予了相对宽松的政策。年五月,德清县发布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有规划地引导民宿差异化发展,并通过成立莫干山民宿学院,为从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民宿课程培训。投资者、村民、当地政府,多方要素的有效组合,使莫干山民宿成为乡村创新发展的出色范本。年10月,莫干山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成功案例二袁家村:缺山少水但越做越大人口:62户286人,土地面积660亩; 1、以村民为主体协调发展; 2、以独具特色的关中“农家乐”特色旅游打开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 3、整体发展约有一个多亿的投资,其中村集体和村民投入就有六七千万元,良好前景让外出打工的袁家村人纷纷回村; 4、比较典型的市场导向。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地处关中平原,全村共有62户286人,土地面积660亩。这里缺山少水,自然和人文条件均不突出,也不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典型村”。但这个村的村干部们带领村民们想办法、出点子,齐心协力硬是以

袁家村观后感

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记“关中印象体验地”观后感 09级汉语言文学5班武绍莉 盛夏时节,车行驶在辽阔的渭北原野上。车窗外,村庄、河流、立交桥、高架路一闪而过。绿色,浓郁的绿色,充满生机的绿色,向无边的天际延展。车窗内,师生一路欢歌笑语,期待着一睹“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的容颜。 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唐肃宗建陵石刻,是关中地区帝王诸陵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 “关中印象体验地”,浓郁的关中农业文化却让人美美地感受了一次新型农家乐。村庄入口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建筑的甚为宏伟。整个村庄呈一条街展开,两边是村民住宅,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环境优雅。 顺着淙淙作响的清浅溪水,步入一条满是古韵的街道,踏着脚下仿古的青石板,身边闪过的房屋皆是颇具关中风味的明清式建筑。穿过青石合成的一道拱门,百米长的仿古体验作坊就全部呈现于眼前,游客立即能感受到现代与古代的时空转换。 在村史展览馆里,一幅幅记载袁家村30年来变迁的原始照片,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其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看到了早先袁家村一贫如洗的村貌,我们看到了郭裕录上任后带领大家战天斗地的场景,我

们看到了经过一番奋斗后,村民们告别昨天,逐步过上幸福生活的笑容。 照片上的郭裕录,表情坚毅,目光深遂,衣着简朴。是他,带领大家创造了奇迹。他头脑敏锐,眼光超前,在解决了吃饭问题后,意识到,要想进一步致富,光靠种地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带领大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村办工业,先后办起了农副产品加工厂、水泥厂、制药厂等,又投资房地产开发公司,影视制作中心、秦始皇陵地宫参观点等。袁家村在他的带领下,集体经济日益壮大,路子越走越宽广。乡亲们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这更增强了郭裕录的信心。在后来,他大展宏图,搞二次创业,带领乡亲们开始目标更远大的征程。村民的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观完村史展览馆,漫步在一条袖珍的明清古街,这里似曾演绎着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社会变迁历程。从原汁原味的关中民俗风情中,我依然可以触摸到民俗中特有的纯朴与现代交融的气息。走进袁家村,就放佛走进了深邃悠远的明清古街,如同时光倒流至昔日,重温历史般美好。 布坊里,满脸沧桑的老妈妈坐在不知年岁几何的织布机前细心地织着土布床单;剪纸坊中,在关中媳妇们手中盛开的山丹丹似乎还散发着甜甜的花香;面坊中,伴随着人们饶有兴味的卖力推动,沉重的石磨缓缓地挤出略显浅黄的面粉;油坊中,那巨大的老木制成的榨油器令人叹为观止;药坊中飘出的淡淡药香味若有若无地在鼻间萦绕;豆坊中,一块块纯手工豆腐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豆香……

东方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东方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东方村位于三塘铺镇南部,丘陵地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0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0人、358户,共有党员40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村人平收入大部分来自务工、经商,村民富裕程度出现两极分化情况。为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我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加强班子建设,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着力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针对村干部的素质现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在村干部当中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农村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配强村级班子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大会制度,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健全村级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公开协商和招投标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集体收入 因本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农田大量荒废,东方村水利

设施便利,并有水溪河贯穿其中,农场农田均为优质水田。为集中整治耕地抛荒问题,并增加集体收入,东方村村支两委经研究提议,成立东方村农民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经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农户以农田及现金形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通过购买机械设备,集中购买种子、耕种,将全村近400余亩农田承包耕作到位。另外,将村上闲置水塘进行集中鱼苗放养 三、成立东方村劳务队,解决闲置劳动力 一部分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力因自身条件有限,就业方面随市场变化,无稳定收入来源。为此,东方村成立了以村支两委成员为首的东方村劳务队,通过争取项目,承包工程,将本村闲置劳动力按各人所长安排务工,这样,既解决了闲置劳动力的问题,增加其收入并兼顾家庭,也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关于报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的通知

关于报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的 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 为挖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典型培养和宣传推广,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的整体发展,请结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路子”(见附件),对本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总结,每一种类型可推荐上报1-2个典型案例,每个乡镇(街道)上报典型案例总数不能少于8个,类型不能少于6个。典型案例也可以是“十条路子”之外的其他类型。案例内容主要包括村基本情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等,数据要准确,措施要具体,成效要实事求是,字数在1500字左右,其中村基本情况介绍不超过100字。 请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抓好落实,并于4月17日前将典型案例材料发送至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外网邮箱。 附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路子” 组织科 2012年4月11日

附件: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路子” 1、领办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村集体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或专业生产协会等合作组织,健全村级“支部+合作组织”、“企业+合作组织+农户”运行机制,在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2、兴办工业项目。鼓励经济基础较好的村,投资兴建工业园区或到其他工业园区开展招商引资。对村办企业,采取租赁、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搞好企业资产经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鼓励和支持个体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创税多的民营企业项目,通过税收返还增加集体收入。 3、兴建专业市场。通过兴建木材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果蔬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实现集体增收。 4、发展第三产业。围绕企业生产和生活需求,建立运输队等配套服务业,开发沿街店面提供各种服务,在实现地企一体、共同发展中增加集体收入。 5、推动土地流转。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引进合作经济组织或承包大户,实现土地资源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对村集体建设用地,采取自主经营或租赁、抵押、承包、入股等方式增加集体收益。 6、开发集体资源。坚持集体经营为主,科学规划村级集体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山区、湖区综合治理和兴办集体林带、

袁家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袁家村新农村建设 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典型性调研 ——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依托旅游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 式为例 第九组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统一。本文在立足袁家村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抽样调查问卷和走访、体验等形式,对袁家村积极发展旅游业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进行了调研、分析。 关键词:袁家村旅游业新农村建设现状借鉴意义 论文类型:调研报告 1前言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广大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崭新蓝图。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要完善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基础设施;要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生活环境;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

民”;要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 近年来,中央和地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将新农村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新农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不可否认,部分新农村建设效果不佳,可持续发展活力不足。本文旨在经过对袁家村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性调研,为部分经济发展迟缓的农村地区提供借鉴参考意义。 2袁家村简介 2.1地理位置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位于礼泉县东北20公里处,坐落在举世闻名的盛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距离西安约70公里,处在西咸经济圈内,交通便利。 2.2历史渊源 20世纪70年代以前,那时的袁家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全村37户人家,不足200口人。“耕地无牛,点灯没油,吃粮靠救济,住房潮湿破旧”,这是对村里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居住条件极其恶劣,经济状况极度落后的形象描述。后在群众一致推选下,郭裕禄同志当选为袁家村第36任队长,经过积肥改田,打井修渠,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随后,创立村办企业,建起了硅铁厂、印刷厂等一批小型企业,成立汽车运输队和建筑队,办立商业服务部,使工、商、建、运、服得到全面发展。十四大

袁家村调研报告

袁家村调研报告 一、袁家村基本概况 近些年来,在生活节奏快速化、闲暇时间较短的都市人群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开始更多的选择前往距离较短并且景色宜人或者乡土文化氛围浓郁的乡村来达到休闲的目的。从而导致短途的旅游型休闲村落成为一种普遍的旅游游憩目的地。在市场促使下,一些城市外延的乡村聚落,积极的开发休闲村,以期取得适当的经济回报。在规划和开发的过程中,以村落大背景为依托的开发模式逐渐形成以下几种类型: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农家乐”;自然环境优良的生态村落;具有典型民俗文化的民俗村落;拥有大量古建筑群的古村落以及农事体验型村落等类型。由于一些村落在项目开发和景观规划上存在复制性,在人们膨胀的猎奇心下,逐渐衰退。相反一些村落有良好的规划设计,开发和规划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逐渐形成独特的乡村意象和品牌效益,从而兴盛不衰。

二、旅游休闲村落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在生活节奏快速化、闲暇时间较短的都市人群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开始更多的选择前往距离较短并且景色宜人或者乡土文化氛围浓郁的乡村来达到休闲的目的。从而导致短途的旅游型休闲村落成为一种普遍的旅游游憩目的地。在市场促使下,一些城市外延的乡村聚落,积极的开发休闲村,以期取得适当的经济回报。在规划和开发的过程中,以村落大背景为依托的开发模式逐渐形成以下几种类型: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农家乐”;自然环境优良的生态村落;具有典型民俗文化的民俗村落;拥有大量古建筑群的古村落以及农事体验型村落等类型。由于一些村落在项目开发和景观规划上存在复制性,在人们膨胀的猎奇心下,逐渐衰退。相反一些村落有良好的规划设计,开发和规划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逐渐形成独特的乡村意象和品牌效益,从而兴盛不衰。 三、交通区位分析: 袁家村附近机场高 速、武银高速、312国道、 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 路密布,交通发达,西安 至礼泉、西安至袁家村、 咸阳至袁家村的客运大 巴发车频率高,游客无论 是成大巴还是自驾游,都

十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十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方式,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浙江省财政厅总结试点经验,梳理出了浙江村级集体经济十大发展模式及经验典型案例,并对外公布,以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发展模式1:资源开发型 凭借土地、山水、田园等特色自然资源,开发增收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 【典型案例】 开化县长虹乡霞川村大石龙水电站增效扩容技改项目 霞川村由原霞坞、河滩村调整新设,地处开化县西部边陲,毗邻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东头村。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地寡林茂,霞川村村集体无经营性收入,全村7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经济薄弱村。 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近年来,霞川村积极探索实践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将目光瞄准了村里现有资源——大石龙水电站。水电站建于上世纪70年代,前几年因机器老化故障、承包到期无人维护等原因关停,2017年大石龙水电站增效扩容技改项目列入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总投资近300万元。经过规范化、专业化的设计建设,大石龙水电站发电机顺利完成改造,发电能力可达320千瓦,于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并成功并网发电。

大石龙水电站通过增效扩容技改,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0万-60万元的稳定收入,使霞川村一举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同时,霞川村的水能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有力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农村水电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模式2:物业经营型 引导、扶持村集体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留用地,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职工生活服务设施等,通过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典型案例】 缙云县溶江乡洪坑桥村农贸市场迁建工程 洪坑桥村位于缙云县东部,距县城16公里,是溶江乡政府所在地。按照当地习俗,每逢农历“一”“六”是溶江乡的集市,由于无固定经营场所,集市时马路沿边摆满摊位,被称为“马路市场”。至今,“马路市场”已存在30多年,交通安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每年需花费维护成本近10万元。 为彻底取缔以路代市、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溶江乡政府、村两委积极谋划洪坑桥村农贸市场迁建工程,按照缙云县南乡最大农贸市场、茶叶交易中心的目标定位,安排建设用地8亩,新建一个停车场、摊位、公厕、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备的农贸市场。项目总投资180万元,其中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资金128万元,地方财政资金10万元,村级自筹42万元。

调研报告格式范本(改)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绩评定表 2014 — 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部:人文学科部专业:英语级:2014级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中期汇报表 2015 — 2016 学年第一学期 学科部:人文学科部专业:英语级:2014级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社会调研报告 姓名代雨星 学科部人文学科部 班级英语133班 学号 7030413112 指导教师齐霄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2015年 5月20日

一、调研基本情况 二、调研报告内容 关于永修县立新乡医疗、教育、农业问题的调查坐落于九江市永修县的立新乡是个贫困村,也是我生长了十几年的家乡。自

上高中以来,回家的机会来越少。为了了解老家近几年来的变化,了解中国新农村建设给乡亲们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分别择日去了立新乡,就家乡永修县立新乡的农村医疗、教育、农业等问题通过到访询问居民等方式进行了调查。 一、关于九江市永修县立新乡的医疗问题 2014年12月14日,我乘车来到立新乡。首先,我来到乡镇府地界…永修县立新乡乡政府驻杜家山。经探访,我发现杜家山包括黎家,张家等在内的一些村落在内,统共只有一个稍成规模的立新乡乡卫生所,卫生所有在职医生18人,规模确实不大,但却比私人诊所是大了许多。其内也不含手术器材,除去学生注射疫苗等可在乡卫生所进行外,卫生所和其他三两所私人诊所一样,主要治常规的伤风感冒发烧等小型疾病。 可是令人觉得奇怪的事,尽管多数私人诊所虽然占地面积比乡卫生所而言小了数倍,主治医生人数也只有一个,来诊所里面的人数却很多,大概两间加起来五六十平米的诊所每天接待的病人丝毫不比乡卫生所少甚至多了不少。 由于医师人数与病人人数的极大不协调,诊所医生难以抽空回答我的问题,我便当即决定乘车来到宋家村。这是离乡镇府驻地只有短短三千米左右的地方,同样,那里没有大型医院,就连私人诊所也少之又少。问村民他们看病怎么办时,他们的回答大都是去杜家山那里的私人诊所瞧瞧,一般来说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也就去了省城医院,私人诊所平常接待的病人主要以感冒发烧发炎等病情为主。再往北徐村去,包括岭北在内,也只有一所诊所。诊所内只有一个医师。医生告诉我说由于条件有限,接待的病人都是普通病情的,有时候流感季节还会有病床不够,病人就要在自己家“住院”,更有甚者病患常常还能自己料理一些简单的程序。 最后,我来到的是自己土生土长了18年的岭南村,在这里,了解到最多的信息。岭南村同样只有一所诊所,不同的是,这个诊所的地方范围已由原来的三十平米扩充到一百五六十平米。医生也由之前的代老飞医生一个人到现在夫妻档,还有请了情洁的工人每天打扫病房,让病人有个良好干净的环境。小诊所里有八张病床,供稍严重点的病人休息使用,诊所内设有检查的房间还有间小小的药房,比之前提到的诊所稍显规模。由于代医生家两代为医,周围村落的交通关系,包括上槎下槎,袁家村,彭家村,后岗,竹岭等临近的村民大都选择代医师的诊所就医。我问在场的病人现在看病是否如从前一般,答案全然是否定的。如今,他们平常的小病均可在代医师的诊所得到治疗,而且通过使用医保卡,看病再也不贵不难了。但是,农村医保虽然让农民平常看病花销少了不少,倘若真正犯了大病医保报销的费用却是杯水车薪。

袁家村项目考察报告V1

袁家村项目考察报告 王海洋 一、袁家村基本概况 1、交通区位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西安、咸阳一小时生活圈内,附近机场高速、武银高速、312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路密布,交通发达。距离咸阳国际机场41公里,咸阳市45公里,西安85公里。 袁家村在西安、咸阳均设有城南城北两个客运点,自营客运大巴(据村民处了解,也是合作社制、旅游直通车发车时间为8:30~19:10,40分钟*18班,全程85公里,行驶时间1.5小时,票价24.5元,咸阳行驶时间45分钟)。 2、周边资源 距袁家村一公里的九宗山唐太宗昭陵,是关中地区帝王诸陵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 目前,礼泉县在鼓励发展旅游业,推行全域旅游,袁家村周边村屯也在仿照袁家村模式;比如紧邻的上古村、周边的烽火镇;据报道陕西仿照袁家村模式的村落达60多处,可见袁家村的旅游模式可复制性极强。 3、项目定位 关中古镇,关中印象体验地。

这个诉求不仅仅是口号,在其项目内的众多产品的品牌控制以及内部环境和村干部乃至村民的口中都有反复提及,可见其落实力度很大。 二、客源市场 依托西安、咸阳客源;据“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5年11月常住人口,西安市869.76万人;咸阳市496.98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人均GDP(元/人) 西安869.76 38280 咸阳496.98 23446 注:人口信息来源于2016年西安统计局信息,人均GDP基于2010年信息。 城市人口(万人)人均GDP(元/人) 长春779.343893 吉林441.4740787 据商户和民宿主介绍,自去年开始,外省游客开始增多;湖南、湖北、山西等居多。 每年冬季至次年5月为旺季,6-8月为淡季;对于人流的判断上,每日客流量可以以酸奶的日销售量为标准衡量(酸奶已经成为其明星产品,几乎人手一瓶),经同酸奶店铺员工沟通,淡季平均日销售量在3000至5000瓶。也就是淡季人流为3000-5000人次/日。 从报道上看,2015年袁家村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这个与上边的估算数据是能对上的。 单日最高人次为2016年元旦一天客流超15万;但是元旦等举办了庙会等文化活动。 【小结】 礼泉县(袁家村)本身区位较好,交通网络发达,同时依靠西安咸阳1千多万的人口,项目区位较好;本次走访的同类项目马嵬驿从地理位置上也与袁家村完全相似。启示:运营类项目,目标市场的人群体量还有区位至关重要。 三、袁家村现状规划 在空间规划设计上,以井字型道路设计分割空间区域,每个空间区域赋予不同的主题。 我觉得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主要区域,整体占地50公顷: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实例写作模式

附件1: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实例写作模式 标题:××××××××××× ——XX镇(乡)XX村发展集体经济实例 【村情一览】 包括村落位置,村自然属性(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户数、人口),村班子与党员基本情况(村班子人数、交叉任职情况、党员人数),村产业发展情况(支柱产业是什么),村集体拥有资本、资产、资源等情况,2010年村集体收入情况与村农民人均收入情况,受县以表彰的荣誉称号。 【发展历程】 写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背景与动因、主要措施和经验做法。 ××××××××××× 【案例点评】 要针对案例发展情况,通过点评,总结出规律来,指明类似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方向。 ×××××××××××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实例样文 水石树立足服务村民 谋求集体经济发展 【村情一览】 广东省电自县那霍镇水石村地处县北部山区,与高州、阳春两市接壤,有农田2400多亩,山坡地260()多亩,现有人口6016人。村集体拥有果场、鱼塘、蘑菇种植场、闭路电视网、出租房屋、市

场等资产,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3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98年的800多元跃升到2003年的3840元。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模范村党支部。 【发展历程】 (一)增强发展意识,理清发展思路。水石村到20世纪90年代初,还是一个非常闭塞落后的山村,村里没有电话,电视收不到信号。直到1998年,农民人均收入还不足800元,村集体经济不足3万元。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弱,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时任支部书记的官锦初决定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对村情和资源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终于找到了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症结。一是主观方面。一些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农意识和等、靠、要思想,认为“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年咸菜拌一年饭”,生在山区已经习惯贫穷,何况条件差,想变也难。“泥砖屋,贫困户,荒着农田等救助,躺在竹床想媳妇”,这是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的顺口溜。二是客观方面。村里种植结构单一,山地资源未能开发利用,没有集体企业,市场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发展没有依托,增收渠道少。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一班人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地区参观取经,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同时请县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水果研究所等部门的技术员在开发山地种荔枝、龙眼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试验,确立了因地制宜,依托资源,兴办种养基地,搞好配套服务,拓宽增收渠道,不断强衬富民的发展思路。 (二)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党支部一班人认为水石村的优势是山,要实现脱贫致富,必须因地制宜,

袁家村考察学习报告

袁家村考察学习报告 一、袁家村基本概况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位于举世闻名的唐盛世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312国道、福银高速、陇海铁路近在咫尺,107省道、关中大环线、礼泉旅游大道、唐昭陵旅游专线均从附近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面积620亩,现有村民200多人。该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主要打造关中风情观光旅游、地域特色小吃、绿色果园采摘、会议餐饮接待、秦腔文化传播、户外体验活动等特色项目,是目前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 二、交通区位分析: 袁家村附近机场高 速、武银高速、312国道、 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 路密布,交通发达,西安 至礼泉、西安至袁家村、 咸阳至袁家村的客运大 巴发车频率高,游客无论 是成大巴还是自驾游,都 很便利。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距离咸阳国际机场较近,空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国际旅客前来观光体验。

三、袁家村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1)历史背景 根据查询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的资料发现,在过去袁家村是礼泉县出了名的贫穷村,群众大部分是河南、山东等地迁居而来,全村姓三派,人心涣散,生活十分贫困。郭裕禄上任后的就开展了积肥、整地、打井、办副业的创业四步曲。从改土造田开始,把原来的506块山坡地,人称“三跑田”(跑土、跑水、跑肥),通过大改大建、打井挖渠,整修为64大块“三保”田(保土、保水、保肥),将井灌发展喷灌水利化。经过这一系列农业调节,袁家村初步呈现了树林成网,梯田成方,渠道纵横喷灌的如雨的田园风光。通过自力更生,先土后洋,土洋结合,由小到大,边建设,边生产的建设方针。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983年投资70万元,建成了一座年产1万吨的水泥厂,当年投产,当年创利30万元,1986年持改扩建为5万吨,到1990 年其产值一直稳定在了80万元左右,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56%,成为村上的支柱产业。1988年村“农工商公司”成立后,制定出“内引外联,借船出海,创办扩建,滚动发展”的方略,使村办工业呈现出好势头。1990年,先后投资460万元,建起了硅铁厂、印刷厂等一批小型企业,围绕村材业的崛起,引发出运输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兴旺。成立起汽车运输队和建筑队,办起了商业服务部,使工、商、建、运、服得到全面发展。 村办企业的突起,使群众个人收入猛增,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同时也为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和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提供了条件,加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