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稻田立体种养的五种模式

稻田立体种养的五种模式

稻田立体种养的五种模式
稻田立体种养的五种模式

稻田立体种养的五种模式

稻鱼共生。水稻选择两优慈4、两优培9、威优111、冈优22、冈优725等生育期较长、产量高、抗性较好的品种。选择水源方便的稻田,在靠水源的一角或一端,挖一鱼池(占稻田面积5%至10%),池深1.5米,田埂加高到50厘米、加宽到40厘米。根据稻田大小、形状,开挖成“十”字、“日”字、“田”字、“井”字等形状的鱼沟,沟宽60厘米,沟深50厘米,并使鱼池与进出水口相连。以养殖鲤鱼、鲫鱼为主,2月~3月每亩投放鱼苗300尾至400尾,配20%的草鱼、鳙鱼苗。饲料可选择菜籽饼、发酵稻壳、青草等。夏季在鱼池上搭凉棚遮阳,晒田时要慢慢排水,待鱼集中到鱼池后再晒田。

稻蟹共生。水稻品种选择同上。在稻田四周开350厘米宽、90厘米深的田沟,中间开2条各350厘米宽、60厘米深的沟,再开一条横沟。田中沟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在4月中旬,选择晴天的晚上放种,每亩投放大约600只河蟹苗(单只重5克至10克),用猪血、马铃薯、鲜鱼肉、麦子、蚌,肉等饲料饲养。河蟹生长期5个月,10月份即可上市。

稻鳅共生。水稻品种选择同上。在稻田四周开2米宽、0.8米深的围沟,中间视稻田大小,酌情开几条比围沟略窄、略浅的沟。5月中下旬放养泥鳅苗,每亩2万尾,放种前要用生石灰消毒。可用菜籽饼、猪牛粪及糠等做泥鳅的饲料。根据季节和生长阶段的不同,饲料投放量也不同,要小量勤投,均匀投放。

稻蛙共生。水稻品种选择同上。首先加固田埂至1米以上,田埂坚固,迎水面安砌石料护坡,并建好进、排水口,在近田埂处开挖沟作为牛蛙保护沟。沟面宽2米,沟底宽1米,总面积为养蛙田面积的15%左右。在沟溜上搭遮阳棚,或在田埂四周内侧种

植豆类等叶片较大的作物,供牛蛙上岸栖息。用聚乙烯网围拦防逃。养蛙稻田一般采用半旱式栽培。中稻采用多蘖大苗,浅水移栽,以宽窄行的方式插足基本苗。水稻坚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栽后10天放幼蛙,放前用高锰酸钾20毫升和3%食盐混合液浸洗5分钟至10分钟。一般每亩放养规格为每只40克至50克的牛蛙幼蛙1500只至2000只,或每亩美国青蛙2500只至 3000只。牛蛙按常规方法管理,蛙前期采取浅水养殖,从中稻移栽到晒田前,稻田水放置位稳定在10厘米至15厘米,保护沟内水保持在0.5米至1.0米,保持水透明度在35厘米至40厘米。

稻螺共生。选择天旱不干、洪水不涝的稻田,田埂加高到50厘米以上。耕作时不要使用农机操作,不宜犁耙,并要根除杂草。养福寿螺宜把稻田整理成2米至3米的长条形畦坑,水深保持30厘米至60厘米,中间每隔30厘米左右放些竹片、木棒,以供螺吸附。稻田养螺前,在进出水口设置较密的栏栅或网眼较小的聚乙烯网。田埂四周严防鼠蛇等钻洞漏水而引起螺逃逸。中稻栽后15天开始放养,每亩放体重2克至4克的幼螺2000只至4000只。植物叶和嫩茎都可作为饲料,并辅以精料,青草和精料比为5∶1。水稻肥料以基肥的方式一次性施足。水稻防治病虫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加水喷施,不宜拌上撒施。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立体养殖模式

1、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养殖能够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实现挖潜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如:“鸡———猪———蝇蛆———鸡、猪”模式,即是以鸡粪喂猪,猪粪养蝇蛆后肥田,蝇蛆制粉,含蛋白质高达63%,用来喂鸡或猪,饲养效果与豆饼相同,更重要的是,蝇蛆含有甲壳素和抗菌肽,可以大幅度提高猪、鸡的抗病力。这种模式,既节省了饲料粮和日常药物投入,又使鸡粪作了无害化处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十分明显。与此相似的还有“鸡——— 鱼、藕”模式:架上养鸡,架下鱼池,池中养鱼、植藕;“水禽———水产———水生饲料”模式:坝内水上养鹅鸭,水下养鱼虾,水中养浮萍,同时,坝上还可养猪鸡;还有“猪———沼———果(林、草、菜、渔)等模式,都是非常好的立体养殖模式。 1立体养殖的模式大多是以养猪为中心,养鸡、养鱼、沼气利用等相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1.1"鸡-猪-蛆-鸡"模式,即以鸡粪喂猪,猪粪育蛆,再用蛆喂鸡。1.2"鸡-猪-沼气-蚯蚓-鸡"模式。即以鸡粪喂猪,猪粪生产沼气,沼气渣育蚯蚓,再用蚯蚓喂鸡。1.3"鸡-猪-鱼"模式,即以鸡粪喂猪,猪粪养鱼。 1.4"鸡-猪"或"猪-鱼"模式,即用鸡粪喂猪或用猪粪养鱼的二段式结合模式。 生态养殖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稻田综合种养指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生轮作互促系统,通过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从生态学上讲,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引进鱼(鳖、虾、鳅、蟹)种群后而形成的以稻、鱼(鳖、虾、鳅、蟹)为主导生物的稻—鱼(鳖、虾、鳅、蟹)共生生态系统。我国稻田绿色种养的历史悠久,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稻田绿色种养才发展为一种渔业产业。之后,稻田绿色种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5个时期,分别为起步性发展时期(1978—1985年)、生产性发展时期(1986—1992年)、拓展性发展时期(1993—2002年)、综合性发展时期(2003—2012年)和全面创新发展新时期(2013年以后)。在稻田绿色种养的各个发展阶段,虽然其面积曾有回落,但其渔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当前,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一种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而受到高度重视。在农业部大力推动下,在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的积极探索实践下,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大批以水稻为中心,以特种水产品为主导,以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为特征的稻田绿色种养典型模式不断涌现,逐步构建了“以渔促稻、提质增效、生态环保、保渔增收”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在全国范围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目前,已形成稻—鱼共作、稻—鳖共作、稻—虾共作、稻—鳅共作、稻—蟹共作5大类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增产增效情况 在稻田综合种养复合生态系统中,物质就地进行良性循环,能量朝着稻、鱼(虾、蟹、鳖、鳅)双方都有利的方向流动,形成了稻鱼互利

稻田综合种养一亩地收入过万

稻田综合种养一亩地收入过万 同一处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鱼,既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方式—— 稻田综合种养一亩地收入过万 一直以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是庄稼人所推崇的耕作方式。如何另辟蹊径,让有限的耕地发挥潜力,给农民增收多加一道先天屏障?事实上,在我国江浙地区,稻田养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而在四川,这种情况算得上是稀罕事。近年来,我市蓬溪县、射洪县大力探索和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新模式,把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生态画卷沿袭下来,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增长方式。 稻田养鱼变成“香饽饽” 金秋时节,稻香鱼肥。一场短暂的秋雨过后,蓬溪县明月镇村民庞先阳一大早就起床,赶紧跑到自家地里看鱼。庞先阳的2亩田里都蓄满了水,只见上百条红色的鱼在空荡的田埂间缓慢游动着,不时有鱼从水面跃出再落入水中,激荡起阵阵水声。庞先阳告诉记者,稻田里养的都是红田鱼,每斤能卖到20元,养得好的话一亩能产400斤,一亩田能赚上几千块钱,再加上种庄稼赚到的钱,一亩地基本能达到1万元,有时甚至能超过万元。“稻田养鱼的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挣钱稳当!” 记者了解到,实行稻田养鱼,不仅能提高鱼肉的品质,还有助于稻田松土,鱼类分泌物成为水稻的天然肥料,在减少水稻施药量的同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增加水稻的产量和稻田的亩产值。 亩产值达万元,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蓬溪县结合现代农业园区、新农村建设、小农水等项目,投资近2000万元对常乐镇拱市村稻田

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区进行了进排水系、田埂加高加固、拦鱼设施、鱼沟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实现了“稻-鱼”模式亩增稻谷44.12公斤,亩增鱼54.5公斤,亩新增产值2256.04元; “稻-鳅”模式亩增稻谷34.91公斤,亩增鱼131.89公斤,亩新增产值5857.42元。如今,蓬溪县按照“协会+企业+农户”联营的“产、供、销”的生产经营模式引进红田鱼,在槐花等乡镇进行稻田综合种养试验初获成功。红田鱼稻田养殖已成为该县稻田综合种养的主导产品,并于20XX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蓬溪红田鱼”商标。 无独有偶,正当蓬溪县甩开膀子在稻田养鱼上下功夫时,射洪县稻田养鱼的未来也是一片光明。射洪县已建成集中连片标准化稻田养鱼3000余亩,其中红田鱼1500亩、大闸蟹600亩、泥鳅300亩,增加产值2000万元。同时,射洪县通过成立稻田综合种养合作社,规范稻田基础设施,统一品种、统一投放鱼苗、统一管理标准,按稻田面积分红,形成了捆绑式稻田综合种养经营主体,该县稻田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达到5家,直接参与农户达450余户。 射洪太乙镇,威迈农业负责人李谓也是第一年从事稻田生态养殖,也流转了300亩稻田。田里除养红田鱼外,每亩还放养了500只大闸蟹苗。“稻、鱼、蟹共生。”他给记者算了算,今年1亩能收有机稻300至400公斤、鱼150公斤、蟹50公斤,产值能超过1.5万元。入秋后,他们还将在田坎上种植晚熟李。 种养新模式前景广阔 在我市,稻鱼综合种养新模式究竟有多大的发展环境和空间?记者了解到,我市年平均气温18度,适宜鱼类生长天气270天左右,自然

稻田综合种养日常管理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d8908185.html, 稻田综合种养日常管理技术 作者:魏文燕曹英伟李良玉唐洪张小丽杨马陈霞陈健王恒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7期 摘要稻田综合种养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稻田水生 态环境和空间的生产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稻田产出率,增加种养户经济收入。总结了稻田综合种养日常管理技术,包括施肥与施药、水位和水质管理、饲养管理、稻田工程维护等方面内容,以为获得高产提供保证。 关键词稻田;综合种养;施肥;施药;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288-02 稻田综合种养就是在稻田中既种稻谷又养殖水产经济动物,充分利用稻田的水生态环境和空间,既可增产稻谷,增加水产品产出,又可减少水稻病虫害,少施化肥和农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近年来,成都地区稻田综合种养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要获得稻田养鱼双丰收,必须两者兼顾,同时保证水稻和田鱼的共存良好生长。笔者通过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将稻田综合种养日常管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水稻的合理施肥与施药 1.1 合理施肥 养鱼稻田施肥,既要满足水稻的生长,又要兼顾田鱼的生长。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夏季稻田一般不再施肥,如确需追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少施或不施无机肥,少量多次施肥,且要掌握适宜的时机施肥,如闷热天、阴天以及鱼浮头时不施,晴天有风可施。施肥前,先将稻田中的水位降低到鱼沟、鱼溜内,再进行施肥。施肥应施在稻田的插秧处,切勿将化肥直接施入鱼沟、鱼溜内,以免引起田鱼误食。稻田施肥量为腐熟粪肥4 500~7 500 kg/hm2或有机肥2 250~3 750 kg/hm2,一般采用尿素追肥,每次追肥量为45.0~75.0 kg/hm2[1],具 体施肥量根据稻田肥力和水稻叶片颜色深浅酌情考虑。施肥2~3 d后再增高水位,使田鱼重 新回到稻田中活动。 1.2 合理选择农药 危害稻谷生长、影响稻谷丰收的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稻飞虱、稻叶蝉、稻纹枯病等。综合种养水稻田病虫害防治提倡生物防治、综合防治。可在稻田中设性诱剂、黑光灯、太阳能杀虫灯等,还可在稻田抽穗前,用竹竿等工具来回拉动稻禾,采用人工方法将稻飞虱等害虫打入田中,既能消除害虫,又可为鱼供饵。

天津宝坻区稻田立体化生态养殖发展的调研报告_李贺密

天津宝坻区稻田 立体化生态养殖发展的调研报告 李贺密1魏云亭2郭占峰3齐俊海4 (1.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天津300221;2.天津市宝坻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天津301800; 3.天津市水产局,天津300202; 4.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天津30022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对食品安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生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顺应了这一趋势,其中稻田立体化生态养殖模式则充分体现了低碳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它具有除害、减少化肥农药施用、节约资源、保证农产品绿色无公害的特点,能有效地促进效益最大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市拥有水稻种植面积34万亩,其中天津宝坻区分布22万亩,相当于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三分之一。多年来,宝坻区水稻种植一直按照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稻田的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低,而且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严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在大力提倡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生态农业的背景下,宝坻区从合理利用资源、创新生产模式入手,利用稻田资源优势,种养结合发展稻田立体化生态养殖,开发宜渔资源,很好地实现了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对接,为发展低碳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10年10月份,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就宝坻区稻田立体化生态养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归纳如下,以期为全市稻田立体化生态养殖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稻田立体化生态养殖发展现状 1.养殖规模及模式 稻田立体化生态养殖是以水田为基础,种植水稻为核心,辅养水生动物为特点的生态养殖,是实现水稻与水生动物共生共长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2010年宝坻区发展稻田立体化生态养殖面积12000亩,养殖模式主要有6种。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宝坻区的八门城镇和黄庄乡,其中:稻田套养河蟹7000亩、稻田套养泥鳅3600亩、稻田套养小龙虾400亩、稻田套养中华鳖200亩、稻田套养黄鳝400亩、稻田套养罗非鱼400亩。 水稻栽培品种主要有:华育409、粳香米等。5月中旬插秧,平均亩插秧8万株左右。每种养殖模式亩投放水生动物情况见表1。

稻田蟹养殖技术大全

稻田蟹养殖技术大全 一、选择养蟹稻田 选好田块,搞好养蟹配套设施建设。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为黏土、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面积以3-4亩为宜。稻田养蟹蟹沟的开挖可参照稻田养鱼,沟宽1.5-2m,沟深lm,呈“田”字形。稻田四周用钙塑板或其他材料建好防逃墙,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要用聚乙烯网布密封,冉建.道竹栅,并加盖网,防止河蟹从进、排水口逃跑。所有这些设施建设都要在幼蟹放养前搞好。 二、适时放养蟹种 栽好水稻,适时放养蟹种。养蟹的稻田,宜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害的丰产水稻品种,采用宽行密株栽插,并适当增加田边栽插密度,发挥边际优势,增加水稻产量。

蟹种的放养规格以每千克40-60只的为好,亩放20-30kg,也可放规格为每千克lOO-200只的,亩放10-15kg,要求当年都能达到上市规格:幼蟹要求规格整齐,肢体齐全,体质健 壮,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三、稻田蟹的饲养管理 调控好水质稻田养蟹的饵料投喂方法、全年投饵量、每天投饵量、投喂次数,均可参照池塘养蟹的办法进行规划布局和组织实施。要在稻田中增放~些绿萍、浮萍等,7-9月份,除投喂南瓜、小麦、黄豆等植物性饵料外,还要有计划地投喂一些小鱼小虾、猪血、蚕蛹、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的需要。 四、及时收获 搞好暂养越冬稻田养蟹在9月中、下旬捕捉,捕捉的方法有放水捉蟹,夜晚徒手捕捉以及诱捕等。河蟹收获后要及时出售或暂养。如果稻田养的蟹种,捕获后选择池塘口较深、水质条件较好的作为越冬池,进行暂养或越冬,留作来年发展养蟹的蟹种用。 五、注意事项 1、清田消毒田块整修结束,每亩用生石灰30~35公斤泡成乳液,全田泼洒,以杀灭 敌害和病菌,补充钙质。 2、水稻插秧,应采用宽行密株栽插,适当增加沟四周的栽插密度,可发挥其边际优势, 增加产量,并可防止沟壁坍塌。 3、适时放养蟹种,在水稻插秧后7~10天,选用大小一致的蟹种,亩放300~500只。 4、稻田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通常以饼粕作追肥**。尽可能减少追肥次数,尤其要减少化肥的追肥次数和数量。确定需要采用化肥作追肥时,宜用尿素,不宜用碳铵,每次每亩用量控制在7.5~10公斤以内。 5、水稻田的田面需经常保持3~5厘米深的水,不任意改变水位或脱水晒田。如确需晒田时,只能将水位下降至田面无水,也可采用分次进行轻晒田,以防止水体过小而影响河蟹生长。 6、病害防治河蟹对农药的毒性比鱼类更敏感,因此稻田养蟹必须严格控制使用对河蟹毒性强的农药。

农业高效种养模式推荐书

农业高效种养模式推荐书 推荐单位:保康县农业局蔬菜办 模式名称 中拱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技术负责人 黄文忠 技术来源 自创 当地应用概况(包括应用时间、推广规模、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组织推广方式等。请附一个典型实例)春莴笋——黄瓜——西红柿 保康县农业局在XX年开始试验示范,试验成功以后,XX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截止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达XX余亩,农户累计收入达3800万余元。有效地帮助农户致富和解决城区市民吃菜难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春淡和秋淡市场蔬菜品种单一的问题。从XX年开始,县政府和农业局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办示范样板,帮助农户建立标准拱棚并扶持一定的资金,从而带动我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我县城关镇土门村菜农刘龙波,从XX年开始种菜,共建6个标准

拱棚,约有3亩地,通过这种栽培模式,年纯收入约4万元左右。 技术要点及参数(包括技术规程) 春莴笋—黄瓜—西红柿 1、茬口安排与效益 莴笋品种有正兴抗寒1号、2号、正优1号、耐寒白尖叶,在头一年10月上中旬播种,11月底至12月初定植,第二年2月采收完毕,每亩产量5000公斤,产值8000元。黄瓜品种有津优30、唐秋新美、丽白、银光、早熟翠玉等,在1月初播种,3月上旬定植,每亩产量5000公斤,产值8000元。西红柿品种有世纪星、秦皇906、秦皇908、斯诺克,在5月底播种,7月上旬定植,每亩产量3000公斤,产值6000元。 春莴笋—黄瓜—西红柿高效种植技术要点: 2、1.春莴笋 (1)品种选择、莴笋品种有正优1号、正兴抗寒1号、正兴抗寒2号、耐寒白尖叶。 (2)培育壮苗,栽培莴笋多先育苗而后移植。播种时应当稀播匀播以利培养壮苗,每亩大田用种量15克左右。播前种子放入50%水中浸15分钟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20分钟,取出清水洗净,再放入自然水温中浸3—4小时,取出用干净湿棉布包裹外套方便代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种。

稻田立体种养的五种模式

稻田立体种养的五种模式 稻鱼共生。水稻选择两优慈4、两优培9、威优111、冈优22、冈优725等生育期较长、产量高、抗性较好的品种。选择水源方便的稻田,在靠水源的一角或一端,挖一鱼池(占稻田面积5%至10%),池深1.5米,田埂加高到50厘米、加宽到40厘米。根据稻田大小、形状,开挖成“十”字、“日”字、“田”字、“井”字等形状的鱼沟,沟宽60厘米,沟深50厘米,并使鱼池与进出水口相连。以养殖鲤鱼、鲫鱼为主,2月~3月每亩投放鱼苗300尾至400尾,配20%的草鱼、鳙鱼苗。饲料可选择菜籽饼、发酵稻壳、青草等。夏季在鱼池上搭凉棚遮阳,晒田时要慢慢排水,待鱼集中到鱼池后再晒田。 稻蟹共生。水稻品种选择同上。在稻田四周开350厘米宽、90厘米深的田沟,中间开2条各350厘米宽、60厘米深的沟,再开一条横沟。田中沟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在4月中旬,选择晴天的晚上放种,每亩投放大约600只河蟹苗(单只重5克至10克),用猪血、马铃薯、鲜鱼肉、麦子、蚌,肉等饲料饲养。河蟹生长期5个月,10月份即可上市。 稻鳅共生。水稻品种选择同上。在稻田四周开2米宽、0.8米深的围沟,中间视稻田大小,酌情开几条比围沟略窄、略浅的沟。5月中下旬放养泥鳅苗,每亩2万尾,放种前要用生石灰消毒。可用菜籽饼、猪牛粪及糠等做泥鳅的饲料。根据季节和生长阶段的不同,饲料投放量也不同,要小量勤投,均匀投放。 稻蛙共生。水稻品种选择同上。首先加固田埂至1米以上,田埂坚固,迎水面安砌石料护坡,并建好进、排水口,在近田埂处开挖沟作为牛蛙保护沟。沟面宽2米,沟底宽1米,总面积为养蛙田面积的15%左右。在沟溜上搭遮阳棚,或在田埂四周内侧种

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3(2)

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黄梅县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实施单位和负责人 1、项目实施单位:湖北红马生态农业养殖有限公司 2、项目地点:黄梅县濯港镇太白湖 3、项目负责人:赵新成 (三)项目建设规模 新建高标准化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2000亩,运用“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既种稻又养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共赢。项目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经销。预计年产小龙虾40万斤,产值600万元;优质稻200万斤,产值280万元,综合经营收入880万元。 (四)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一年 (五)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其中110万元用于基地租金;120万元用于基地开挖建设;130万元用于水、电、路及涵闸基础设施建设;80万元用于网具、水电、人工费;60万元用于购买苗种、饲料和肥料。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三农”问题已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

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 (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沿湖开发。县委县政府把推进“三化三区”建设作为黄梅“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纲领,进一步明晰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和发展格局。不断加大“太白湖、龙感湖”建设开发力度。依托水域资源优势,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机遇,成立项目专班,超前谋划项目,并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全面推进“两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和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实现水产大县向水产强县跨越,得到了“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支持。县政府还把发展小龙虾产业列为《黄梅县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三年(2016——2018年)规划》,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对上对外对接,让此项目早日挤进国家、省规划盘子。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优势特色明显,适得其势,正当其时。 (三)项目区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非常适于“稻虾共作”。项目区所在地濯港镇,地处黄梅县腹地,属长江冲积洲地质,其地理位置独特,北有丘陵,南有湖面,东有后湖相依,南有梅济港相环,西有太白湖相抱,三面环水,拥有8.6万亩田地和8万亩水面,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镇。历史上曾是黄梅县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万亩粮田人民富,一湖锦鳞千家殷”的美誉。太白湖濯港镇地段以前多是低洼田地,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生产效益很低。全县“一港一路”工程和“两湖”农业产业示范区项目建设,斥巨资疏通了湖区水系,

稻田养蟹技术简介

稻田养蟹技术简介 种养结合,是提高稻田利用率的好方法。我国在稻田中实行种养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稻田养蟹既可使稻田少施肥、节肥、增产、省工、而且并不妨碍河蟹生长。稻田养蟹,所养品种为河蟹,学名中华绒螫蟹,俗称毛蟹或螃蟹。 1、稻田的选择与整理 稻田养蟹要选择水源充足,排水通畅、地势平坦、无污染的稻地。养蟹稻田用排毛埝、中间埂埝及稻田周围埝,一要宽,一般在0.5m左右;二要坚固、牢实无漏洞;三要高,一般在0.6m左右。 2、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是稻田养蟹成败的关键措施,也是投资重点,一般是周围田埂用水泥板或砖块砌成两面光滑的防逃墙,墙高0.5m左右,墙基入土0.2m左右,注意墙体两侧脱空,使内防蟹逃,外御敌害进田。 3、河蟹放养 稻田在放蟹苗一周前,必须停止施用农药和化肥,并将稻田水排干、晾晒一天左右,以达消毒洁田之作用。并用生石灰乳液全田泼洒,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稻田消毒后,在放养前可先施腐熟的人粪尿,以培肥水质。然后,在直播三叶期或移栽定植7~1o天后,选择大小规格一致,个体重30g以上的小蟹,每亩放养3000~3500只,若放蟹苗或幼蟹一般每亩可放1.5~3.5万只,放养时要注意均匀分散投放,以避免过于集中,而引起自相残杀,降低成活率。 4、饲养方法 河蟹为杂食性动物,既喜食动物性饵料,又爱吃植物性饵料,因此,稻田自然饵料资源对河蟹生长壤为重要。因为稻田中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物均可被河蟹食用,所以,稻田养

蟹投饵量要适宜,如果投喂太少,河蟹饿而不长或自相残杀;投喂太多,既加大成本,又污染水质。 蟹苗期投喂蛋黄、蚕蛹粉、蟹种期后,则以米糠、稻谷、浮萍、谷粉,还有鱼粉、豆类、动物内脏等均可作为河蟹饲料,投料应做到定时、定位,一般一天投喂两次,投喂量每天应掌握在河蟹总体重的3%~5%左右。还应根据稻田水质好坏、天气情况、剩饵多少灵活掌握确定。 5、水质管理 养蟹稻田应始终保持水质清新,并经常维持畦面有5~6cm深的水体,不能任意变化水位或脱水烤田。一般每3~5天换一次水,高温季节应每天换水,每次换水量掌握在田间正常规规定水体的1/3~1/2,换水时间定在上午10时前后为宜、换水时要注意水温差不超过3℃,并防止急水冲灌,干扰河蟹正常生活。 6、施肥 养蟹稻田以施有机肥为主,在施足基肥后,尽可能减少追肥次数,如确实需要追施化肥时,应施尿素、不宜施碳酸氢铵。 7、防逃防害 蟹苗放人稻田后,每天都要进行巡池,以防天敌侵害。要彻底清除养蟹田内的青蛙、蛇、鳝鱼、泥鳅、老鼠等天敌。 养蟹稻田应避免使用农药,在必须使用农药时,也应选择高效低毒农药,而且只能单用一种,不能交替使用几种农药,施药时应先灌注新水加高水位,施农药一般应在下午4时以后,施药后,要注意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换新水。 大面积进行稻田养蟹,应突出抓好两件大事。一是防盗,二是防逃。防盗主要依靠专人管护解决防逃则需要防逃设施坚固实用。墙面要牢固,严防被水冲垮、被风刮倒及埂埝

稻蟹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2020版)

稻蟹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2020版)稻蟹综合种养分为稻田养殖扣蟹和稻田养殖成蟹两种模式,放养时间相对较晚,目前应提前做好生产准备,主要包括田间工程、育秧和扣蟹暂养等。 (一)田间工程 1.田埂加固。加固夯实养蟹稻田的田埂,根据土质情况田埂顶宽50~100cm,高50~80cm,内坡比为1∶1。 2.防逃设施建设。每个养殖单元在四周田埂上构筑防逃墙。防逃墙材料采用尼龙薄膜,薄膜高出地面50~60cm,每隔50~80cm用竹竿作桩。对角处设进排水口,进、排水管长出埂面30cm,将防逃网套住管口,防逃网目尺寸以养殖蟹苗/扣蟹不能通过为宜,同时可以防止杂鱼等进入稻田,与蟹争食。 (二)扣蟹暂养 待稻田插秧后,根据气温、供水条件等及时起捕扣蟹投放到养殖稻田。 1.扣蟹暂养区改造。选择靠近养蟹稻田、水源条件好的冬闲池塘或预留一块稻田作为暂养区。暂养区沟坑深度要达到1.5m,并预先移栽水草。水草首选当地常见种类,并注意疏密搭配,总面积占暂养区2/3左右。

2.扣蟹选择。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色光泽、无病无伤、附肢齐全,特别是蟹足指尖无损伤,体表无寄生虫附着的扣蟹。 3.饵料投喂。当水温超过8℃时候,要适时投喂精饲料,增强扣蟹的体质。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可按蟹体重0.5%~3%投喂。 4.水质调控。及时调水,选择盐度2‰以下、pH值在7.8~8.5之间的井水、河水或水库蓄水。注意换水时间,确保水温变化幅度不大。使用井水时,一定要注意应充分曝气和提高水温。 5.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查,主要观察扣蟹摄食、活动、蜕壳、水质变化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三)病害防治 1.降低密度。北方地区冬季扣蟹需集中越冬,待春季气温回暖,需及时分塘,降低密度。扣蟹暂养至水稻插秧后应及时起捕投放,避免暂养区内密度过高诱发疾病。 2.增加溶氧。暂养区可根据实际条件增加微孔增氧等设施,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 3.合理投喂。根据暂养区密度,适量投喂,既保证饵料充足,又要防止过多投喂影响水质。 (四)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虾稻共作”高效养殖模式

“虾稻共作”高效养殖模式 一、放养前的准备 1、稻田选址 1)要求场地开阔,水质良好、水量充足、无污染、保水能力 较强、排灌能力方便、按照高灌低排格局进、排水分开, 交通方便、通电通路; 2)面积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或上百亩都可以; 2、挖环形沟加固田埂 1)沿田埂内侧一米处深挖环形沟,沟面根据田的大小宽4—8 米,深1—1.5,宽1.5—3米,沟内侧四周构筑20—30厘 米的小土坝使水沟成为暂养区; 2)池塘面积较大者,在田中开挖“十”、“井”字型环沟,沟 宽度和深度略小于四周环沟,以不影响机器插秧和收割为 原则; 3、防逃 田埂四周用水泥瓦、石棉瓦、或网片加塑料薄膜做成50厘米高的防逃墙,四角落防逃做成弧形,进排水口用网或栅围住,进水口(抽水泵)必须用6米长左右60—80亩袖笼状网袋过滤野杂鱼,以降低饵料系数,达到最有效利用饲料,降低成本; 4、清田消毒 野杂鱼:用茶饼或清鱼净杀灭环沟内的野杂鱼 消毒:稻田改造后,田面进水约10—20厘米,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有效氯为30%)泼洒消毒,每亩用量75—150公斤和20—30公斤;注:如果用清塘净、灭扫利等杀野杂鱼或其他菊酯类、有机磷农药的,必须至少解毒2次以上! 5、培肥 1)田面亩施腐熟禽粪肥或沼气肥料200—300公斤或者15斤 复合肥+10斤磷肥作为基肥,施肥后进行旋耕、平整,以 培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虾苗的饵料生物; 2)不旋耕的必须在田面开行植草,并且经常换水,否则秸秆 在腐烂过程中容易导致水质发红发黑,此水导致虾子产量 低,规格小,体质差,效益低。 3)基肥可以适量多施,后期追肥必须遵循“少量多次”的原 则! 4)3—6月份,每月施一次矿物肥10斤/亩,磷肥2次,每次 5—8斤亩化水全田泼洒 6、种植水草 1)消毒后7—10天,在环沟和田间种植伊乐藻,水草覆盖面 积30%,成型后占田间50%—60%为宜,3米*4米或5米 *6米来布局成棋盘状; 2)同时,在环沟及稻田内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桶等, 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为小龙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 所,减少其打洞; 3)没有好的水草,根本养不出大龙虾,而且易发病死亡!

立体养殖模式

1、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养殖能够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实现挖潜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如:“鸡———猪———蝇蛆———鸡、猪”模式,即是以鸡粪喂猪,猪粪养蝇蛆后肥田,蝇蛆制粉,含蛋白质高达63%,用来喂鸡或猪,饲养效果与豆饼相同,更重要的是,蝇蛆含有甲壳素和抗菌肽,可以大幅度提高猪、鸡的抗病力。这种模式,既节省了饲料粮和日常药物投入,又使鸡粪作了无害化处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十分明显。与此相似的还有“鸡———鱼、藕”模式:架上养鸡,架下鱼池,池中养鱼、植藕;“水禽———水产———水生饲料”模式:坝内水上养鹅鸭,水下养鱼虾,水中养浮萍,同时,坝上还可养猪鸡;还有“猪———沼———果(林、草、菜、渔)等模式,都是非常好的立体养殖模式。 1立体养殖的模式大多是以养猪为中心,养鸡、养鱼、沼气利用等相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1.1"鸡-猪-蛆-鸡"模式,即以鸡粪喂猪,猪粪育蛆,再用蛆喂鸡。1.2"鸡-猪-沼气-蚯蚓-鸡"模式。即以鸡粪喂猪,猪粪生产沼气,沼气渣育蚯蚓,再用蚯蚓喂鸡。1.3"鸡-猪-鱼"模式,即以鸡粪喂猪,猪粪养鱼。1.4"鸡-猪"或"猪-鱼"模式,即用鸡粪喂猪或用猪粪养鱼的二段式结合模式。 生态养殖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家禽过了人工给温期,就可以逐步将仔禽放养到果园、山林、草地或高秆作物地里,让其自由采食野菜、草籽、昆虫。这种放归自然的饲养方式,好处甚多:首先是减少了饲喂量,可以节省大量粮食;其次是能有效清除大田害虫和杂草,达到生物除害的功效,减少人们的劳动强度

稻田河蟹养殖技术

保护好水草免遭大量破坏,此时应及时投喂部分人工饵料,如螺蛳、河蚬、鱼虾肉等,植物性饵料中的谷类、豆类、南瓜丝等,以促进河蟹快速生长。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和下午17-18时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应按河蟹体重的5%-7%。上午宜投喂在水草的深水区,下午应投喂在水草的浅水区。 4.2水质管理大水域一般水体畅通,水质不易变坏,但在水草被河蟹咬断漂浮水面时应及时捞出,以免在高温季节腐烂败坏水质。同时禁止有机磷类及菊酯类药物污染水质。 4.3日常管理首先要加强拦网管理,及时检查围栏的网片有无漏洞,如发现漏洞,应及时补修,特别是在洪水季节,河蟹很容易随水的流动逃逸。另外,在河蟹生长期间禁止打捞水草,禁止放鸭,禁止用渔具进行水下作业,因为这样都很容易造成河蟹伤亡,特别是河蟹蜕壳高峰期,其危害性更大。 五、河蟹病害防治 5.1蟹种投放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并挑出病蟹死蟹。 5.2在投放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快,尽量不要使蟹体受伤。 5.3采用定期泼洒生石灰与拌饵投喂内服药相结合,尽可能减少病害发生。常用的内服药有氟哌酸、益肝素、FR C等。 六、适时捕捞 要适时掌握好河蟹逃跑的规律,河蟹一旦蟹膏、蟹黄丰满后即上岸寻找回归路线,一般在东南方向或有水流的方向。8月中下旬,开始用地笼回捕,即从白露起捕到寒露结束,约1个月,过寒露捕捞量明显减少,捕捞原则是宜早不宜迟。 七、暂养培育,适时销售 由于大水面捕捞河蟹早晚相差一个月,先捕的要暂养,且蟹黄不丰满,需要强化培育。首先做好暂养池的准备,7月末将5亩一个池塘注清水30cm,消毒处理,做好防逃备用。8月中旬,捕蟹放入池中,投喂杂鱼、熟黄豆等,也可投喂鲜嫩的水草,培育半月到一个月,促进河蟹品质提高,同时观察市场行情,掌握市场动态。销售前要雌雄、大小分等,一般2龄蟹100g,60元/kg,3龄蟹60-100元/kg(基本6只一公斤),平均最低批发价60元/kg。 八、经济效益 双凤水库2005年放扣蟹1500公斤,经过五个月的养殖河蟹长势良好,成蟹100g以上,共产河蟹5000公斤,6万只左右。回捕为30%,总收入20万元。蟹苗3万元,管理费、捕捞费等5万元,纯效益12万元。另外越冬后,明年秋天有望产3龄蟹500公斤左右。 九、大水面河蟹养殖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大水面河蟹放养密度应0.25公斤/亩为宜,这样既保护了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又能生产出大蟹、优质蟹,提高回捕率。 2、在方正大水面养殖的3龄成蟹,基本上6个头一公斤,红爪、黄毛、绿盖,淡水大河蟹申请了无公害绿色水产品,注册了蝴蝶岭商标。 3、大水面养蟹,蟹大小看水草,应移植伊乐藻,培育福寿螺等,增加饵料生物。 4、大水面河蟹养殖,管理也要到位,病害防治要及时,这样才能确保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稻田河蟹养殖技术 艾丹 (绥滨县水产局黑龙江绥滨156200) 一、稻田养蟹的意义与作用 稻田养蟹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

南方地区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模式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南方地区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模式 万渊周京华 (江西省新余市果业局338000 ) 摘要:探讨了南方地区葡萄大棚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主要几种模式及其成本和效益,以促进复合型葡萄农庄内葡萄种植的多元化、生态化、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南方地区;设施栽培;葡萄园;立体种养 2014年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与总产达到了顶峰,鲜食葡萄与葡萄酒都开始出现了“卖难”的问题,鲜食葡萄种植效益严重下滑,但是集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葡萄农庄的数量却一直在增加,经济效益可观。复合型葡萄农庄大多以葡萄生产为主题,以“绿色、生态、高效”为理念,兼具生产、生态、生活、景观、示范与教育功能,而葡萄园立体种养模式极好的契合了复合葡萄农庄的经营理念。它充分利用葡萄园的时间、空间和环境条件,引入适应环境、并能与葡萄生长相互促进的动植物,促进葡萄园经营的多元化,实现生态与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在南方葡萄避雨设施栽培地区,葡萄园立体种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它们能够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葡萄园葡萄种植与设施条件要求 葡萄园采取大棚避雨栽培,大棚为立柱式镀锌钢管连体大棚,单棚宽5-6m,肩高1.8m,顶部覆膜,单棚间排水沟深40cm;葡萄架势为高干T型架或H型架,株距为-2m,行距为5-6m;灌溉以喷灌为主,排水通畅。 2 葡萄园立体种养的几种模式 葡萄-蚯蚓种养模式 2.1.1养殖床铺设 葡萄架面下阴凉、通风,利于蚯蚓的繁殖与生长。养殖床选择在葡萄架面下的畦面上,中间走道宽1m,两边两条蚯蚓床宽 1.5m。架面上设有喷灌设施,可以调节养殖床温度和湿度。 2.1.2粪料发酵

稻田综合种养试验示范报告

稻田综合种养试验示范报告 一、材料与方法 1、示范区稻田的基本条件 稻田土质:系黑色壤土,田面平整,田块较大,并与周边连片。 水源:系上游桃山水库,由倭肯河灌渠流经示范区稻田边,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能保证随时灌溉。 电力交通:九龙鱼种场位于勃七公路边,交通十分便利;电力设施齐全,三相电贯通示范区。 2、田间工程 示范区稻田,有其特殊性,部分由鱼池、部分由沼泽地改建而成。多数田块,或在中央或在田角或在田边,无需建设,自然形成鱼坑,只需开挖鱼沟即可。因此,选用了鱼沟鱼坑式养殖模式。 开挖鱼沟:根据鱼坑所处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挖成不同形状。多数挖成口字形,少数田块由于鱼坑处在中心位置,因此,以鱼坑为中心挖成一字形。鱼沟宽50cm、深40cm ,鱼沟外边距离田埂1m左右。田埂加高加宽加固。内埂高40cm 、顶宽30cm、底宽50cm;外埂比内埂加高加宽10cm;泡田整地后开挖鱼沟。 3、设置防逃网

进排水口设置防逃网。进水口埋置直径4寸硬塑管并在稻田端捆绑密眼过滤网袋,即可防止鱼类顶水逃跑,又可防止野杂鱼进入稻田内,与养殖鱼类争饵争氧争空间;排水口埋置大眼聚乙烯网。 泥鳅顶水或顺水逃跑能力很强,加之所投放泥鳅规格较小,因此设置密眼防逃墙。在田埂内侧埋置聚乙烯网布,高50cm左右,下方埋入土中深度15cm左右,并用木桩加以固定,木桩间距1m左右。 4、水稻种植 水稻种植品种选用北稻29号。插秧时间:5月15日开始,5月末结束。插秧方式:用小型水稻插秧机插秧。行距9寸、株距4寸。插秧完成后,清理修整鱼沟损坏部位。 5、投放苗种 投放鲤鱼春片:6月5日,稻苗返青,开始投放鲤鱼春片鱼种。投放规格:平均尾重125g,即8尾/kg。投放密度:45尾/亩。共计投放2.25万尾。 投放地产泥鳅:6月15日投放。规格:2.5g/尾。密度:7.5kg/亩,3000尾/亩。共计投放30万尾。 6、日常管理 6.1 饲料投喂 投喂时间:稻鲤模式6月8日开始投喂混料。混料配比:豆饼占50%以上,其余用玉米面、麦麸子、米糠等,占50%

【CN209914803U】一种稻田螃蟹养殖用的排水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03140.6 (22)申请日 2019.04.29 (73)专利权人 合肥市万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 马店社区 (72)发明人 唐业志 孙勇  (51)Int.Cl. A01K 63/04(2006.01) B01D 29/01(2006.01) B01D 29/6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稻田螃蟹养殖用的排水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稻田螃蟹养殖用的排水装置,包括固定板、排水管、安装板和电机,所述安装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源槽,且电源槽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安装板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滑块,滑块的外侧均设置有螺孔,所述滑块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外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卡箍,且固定卡箍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滑槽和滑块,使得便于带动固定板竖向移动,从而便于带动排水管上下移动,以便调节排水后稻田中的 水位。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914803 U 2020.01.10 C N 209914803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914803 U 1.一种稻田螃蟹养殖用的排水装置,包括固定板(1)、排水管(4)、安装板(6)和电机(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安装孔(3),所述安装板(6)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源槽(11),且电源槽(1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2),所述安装板(6)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滑槽(5),且滑槽(5)的内部均安装有滑块(9),滑块(9)的外侧均设置有螺孔(10),所述滑块(9)远离安装板(6)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1),且固定板(1)远离安装板(6)的一侧安装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外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卡箍(8),且固定卡箍(8)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螺栓(2)与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4)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18),且过滤网(18)下方的排水管(4)的内部通过支撑架(20)安装有驱动箱(15),所述驱动箱(15)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电机(14),且电机(14)的输出轴竖向贯穿驱动箱(15)的顶端安装有套环(17),所述套环(17)的两侧均安装有清洗杆(19),所述电机(14)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螃蟹养殖用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法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螃蟹养殖用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和滑块(9)均关于安装板(6)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螃蟹养殖用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的两侧皆均匀设置有限位孔(13),且限位孔(13)的内部安装有锁紧螺栓(7),锁紧螺栓(7)均与滑块(9)上的螺孔(10)连接,所述锁紧螺栓(7)的外侧皆均匀设置有外螺纹,且限位孔(13)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螃蟹养殖用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箍(8)的内侧壁上皆均匀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螃蟹养殖用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杆(19)的顶端皆均匀安装有刷毛(16),且刷毛(16)的顶端均与过滤网(18)的底端接触。 2

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稻田的田埂内侧挖设围沟;在所述田埂上种植乔木,形成沿田埂延伸方向延伸的乔木隔热层;在所述围沟中种植沉水植物,形成沉水植物吸热层;在所述围沟中种植浮水植物,形成浮水植物阻热层;在所述围沟内侧区域种植水稻,形成草本隔热层;在稻田内放养水生动物;待水生生物生长至满足收获条件时,收获相应水生生物;待水稻成熟后,收割。本技术的种养方法可防止过度挖沟,提供稻田单亩产出,提升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稻田的田埂(14)内侧挖设围沟(15); S2、在所述田埂(14)上种植乔木,形成沿田埂(14)延伸方向延伸的乔木隔热层; 在所述围沟(15)中种植沉水植物,形成沉水植物吸热层; 在所述围沟(15)中种植浮水植物,形成浮水植物阻热层; 在所述围沟(15)内侧区域种植水稻(9),形成草本隔热层; 在稻田内放养水生动物; 其中,所述水生动物包括小龙虾、田螺、蚌、甲鱼、泥鳅、蟹、上层鱼、中下层鱼、底层鱼中的多种; S3、待水生动物生长至满足收获条件时,收获相应水生动物;

待水稻成熟后,收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围沟的宽度为0.8-1.2m,深度为0.5-0.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在稻田中挖设与所述围沟连通的“井”字形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围沟底部有多个泉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乔木为落叶乔木,优选地,所述乔木包括桑树、构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4)、苦草(5)、菹草(6)、伊乐藻(3)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浮水植物包括水葫芦和/或水花生;所述上层鱼包括鲢鱼、鳙鱼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中下层鱼包括草鱼、鳊鱼和团头鲂中的一种或几种,底层鱼包括鲮鱼、鲤鱼、鲫鱼、青鱼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在每亩稻田的围沟中种植100-200kg轮叶黑藻;在稻田的围沟中种植苦草,控制株行距为30-80cm,每蔸5-8株;在稻田的围沟中带根扦插菹草;在稻田的围沟中种植伊乐藻,控制株行距为20×20cm;在稻田的围沟所在区域投放水葫芦;在稻田的围沟内种植水花生,沿围沟长度方向,每45-55cm 挖设一坑穴,每一坑穴种植4-5株水花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在围沟中的种植面积占围沟总面积的25-3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在围沟内养殖小龙虾、甲鱼、白鲢、花鲢、田螺、蚌、泥鳅、蟹;每亩稻田,在4月份至6月份投放小龙虾25kg,在12月份至翌年1月份投放1-3只个体重为0.4-0.6kg的甲鱼,在3月上旬投放30-4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