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6.焊缝返修通用工艺改完.docx

146.焊缝返修通用工艺改完.docx

146.焊缝返修通用工艺改完.docx
146.焊缝返修通用工艺改完.docx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

1总则

本焊缝返修通用工艺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有缺陷焊缝的返修。该工艺还规定了焊缝返修应遵循的程序,包括确定返修方案、清除焊接缺陷、补焊要求和检验等。

2引用标准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定》JB/3223-1996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T4730-2005《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2012《热强钢焊条》GB/T5118-2012《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200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焊接用二氧化碳》HG/T2537-1993

在标准未修改前规范所示条文均为有效。当标准修订后,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最新版本标准的可能性。

3返修前准备

焊工在进行焊缝修补前,必须按照公司规定正确佩戴好劳保防护用品,避免在返修规程中产生的气刨飞溅物、烟尘、及弧光等对身体的危害。

同时,焊工还必须检验是否存在影响自身健康的安全隐患,同时应将有缺陷的

焊缝区及其两侧各30mm范围内的水、油、锈等污物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修补。

4返修程序

4.1制定返修方案

根据焊接检验结果由焊检人员和无损检测人员开出焊缝检验不合格报告单和确定缺陷的种类、部位及尺寸的大小,并在焊件上标出缺陷的位置,及时通知焊接工艺人员。工艺人员在接到通知后,根据焊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工程设计图样要求及制造验收规范,确定返修时所采用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焊接裂纹的返修,应有焊接技术人员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专门的返修工艺方案。

4.2焊缝返修的方法和步骤:

4.2.1对根部气孔、夹渣、焊瘤或余高过大等表面缺陷,应先打磨清除,必要

时进行补焊。

4.2.2对根部凹陷、弧坑、焊缝尺寸不足、咬边等缺陷,应进行补焊。

4.2.3对裂纹、未熔合等内部缺陷,应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1)先清除缺陷,必要时用超声波方法进行检验

2)清除长度应比缺陷范围两端各长 20mm

4.2.4打磨已完成的返修焊缝,形成光滑的焊缝并与邻近的母材平滑过渡。

4.2.5焊缝返修的焊接工艺:

1)返修采用半自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修补。

2)参照原焊件的焊接工艺指导书制定出焊缝返修所用的焊丝型号和焊丝直径、焊接电流、预热温度、后热及层间温度控制、焊接层次和次序、焊后热处理规范、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合格标准等。

3)焊缝返修的焊工一般应有原焊工担任,在特殊情况下,当确认原焊工不能保证返修质量时,也可选用操作技术水平较高且有经验的焊工进行返修。

4.2清除焊接缺陷

1)根据制定的返修方案采用碳弧气刨或砂轮机将缺陷清除。

2)使用碳弧气刨清除裂纹时,应先从裂纹的两端进行刨削,以防止裂纹的蔓

延,然后进行整个裂纹的刨除,碳弧气刨时,必须遵守《碳弧气刨工艺守则》。

3)清除缺陷后在补焊位置用角向磨光机修整坡口,在头尾部位修磨成缓坡状、底部应为圆弧形、刨槽侧面形成大于 10o的坡口,便于补焊操作。如下图:

消除长度

沿焊缝纵向坡口

角焊缝

对接焊缝

4.3焊缝补焊

1)根据返修方案采用半自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严格按照返修工艺进行补

焊。

2)补焊时在坡口内侧10-20mm处引弧,然后迅速回到起焊位置进行施焊,收

弧时采用灭弧法填满弧坑。每层焊完必须仔细清理、认真检查,确认无缺陷后再

补焊下一层,层间接头应错开100mm以上,如果焊缝长度超过500mm时应采用分段退焊法。

3)返修部位应连续焊接。如中断焊接时,应采取后热、保温措施,防止产生

裂纹;厚板返修焊宜采用消氢处理;

4)返修焊宜采用多层多道焊,焊接速度较快。每补焊一层后,按规定使焊接

区缓冷,控制好层间温度(100-230 ℃)。

5)当焊件结构拘束力较大时,补焊前应预热,预热温度比原焊件的预热温度

要高 30℃~ 50℃,预热范围:坡口中心两侧板厚的3 倍,且不小于 100mm。

6)不需要焊后热处理的焊缝返修时,毎补焊一层可以伴随锤击工艺,以清除

返修时产生的应力;要求热处理的焊缝应与原焊件的热处理要求一样进行热处理。

7)焊后清除焊渣、飞溅物、修磨焊补处,使之与母材的原焊缝圆滑过渡。

4.4 焊后检验

1)焊缝返修结束后,外观检测应满足《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中的质量要求。需要无损检测检测的焊缝,由持证无损检测人员根据《承压设备无

损检测》( GB/T4730-2005)对返修完成的焊缝进行100%无损检测,按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验收。

2)当再次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要及时报告给焊接负责人,进一步分析原

因,采取措施,并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然后进行再次返修,并经过100%无损检测合格。同一位置两次返修后仍不合格时,应重新制定返修方案,并经业主或监

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实施。

5返修合格后填写焊缝返修报告单、焊接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单、无损检测合格报

告单,连同返修工艺文件一起存档。

6焊缝返修完成并通过外观、无损检验合格后,清理工位,做到工完场地清。

焊缝返修工艺

北京航天医院卧式脉动真空灭菌器安装工程焊缝返修工艺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政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管道焊接焊缝返修工艺 本规范规定了焊缝的外表及内部质量在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对焊缝进行局部或整体返修的焊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本标准适用于北京航天医院卧式脉动真空灭菌器安装工程压力管道焊接的焊缝返修。 1、适用范围 北京航天医院卧式脉动真空灭菌器安装工程压力管道焊接焊缝经无损检测发现超标缺陷,需要进行返修的各种焊缝。 (1)焊接方法: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电弧焊盖面。 (2)焊接坡口:用碳弧气刨加工方法,将返修缺陷部位,刨出“U”形坡口(3)焊条及焊丝的选择:与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相同。 2、焊接前准备 (1)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为公司内焊接工艺认可试验合格的焊材。 (2)焊前清理 焊前,焊工必须对返修部位的焊缝及焊缝两侧各宽20mm范围内清除氧化物、水份、油污等。 当焊缝清理后未能及时进行返修,并因气候或其它原因影响而受潮、生锈等,在返修前应重新清理。 (3)负责返修的焊工,在返修前应详细检查和弄清楚焊缝缺陷的名称、数量、范围,正确判断缺陷位置,初步定出返修焊缝的方法。 3、焊缝返修条件 探伤按相关要求进行检测,经评定符合JB4730-94标准后方可认为合格,凡经检测不符合标准的焊缝均应进行返修。 (1)对要求100%检测的管道焊缝,应一次性作全部焊缝的无损检测,凡不符合标准的焊缝应进行返修。 (2)对要求局部5%检测的管道焊缝,当发现焊缝存在超标缺陷时,除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外,还需要对该焊工焊接的焊缝改为10%的比例进行检测(3)返修焊缝重复检测的等级标准和评定方法,按原来焊缝相同并作好原始记录。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浙江华业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E n t er p ri s e S ta nd a rd f or zh e ji an g H u ay e Po w er En gi n ee r in g Co.,l t d HYDBP401-2004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2004—04—01 发布 2004—04—01实施 浙江华业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仲春生 本标准审核人:朱文杰、周丰平、刘浩、王新宇 本标准批准人:沈银根 本标准自2004年04月01日发布,04月01日起在全公司范围内试行。本标准由公司工程部负责解释。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发电厂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本标准也适用于手工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983—95 《不锈钢焊条》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劳人部[1988]1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HYDBP006-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热处理过程控制程序》 HYDBP01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HYDBP013-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储存管理程序》 HYDBP012-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搬运管理程序》 HYDBP00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计量管理手册》 HYDBP007-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HYDBP010-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 先决条件

返修工艺标准

返修工艺标准

浙江精工钢结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 /ZJG-011-2004 产品返修工艺标准 2004-05-11发布2004-05-12实施

Q/ZJG-012-2004 浙江精工钢结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1.总则 《产品返修工艺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是由浙江精工钢结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工”)贯彻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等,并根据操作人员素质、设备和工艺特点、以及多个工程的加工经验编制而成的企业标准。本标准若有与国家标准相抵触之处,则以国家标准为准。 本标准同设计详图和设计说明一起,作为本公司建筑工程的单层、多层、高层结构中产品返修过程中必须执行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标准。 本标准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生产工人及质量检查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方便,同时,也使操作者容易理解与掌握产品质量的要求,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为了提高本标准质量,请工厂各车间班组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工艺科,以便做进一步修改、完善。 本标准自2004年05月12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精工钢结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重钢工艺科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求起草人:万进鸿刘代龙

Q/ZJG-012-2004 2.规范与标准 本标准所引用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分为“执行技术规范与标准”和“参考技术规范与标准”两部分。 2.1执行技术规范与标准 2.1.1 GB50205-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1.2 JGJ99-9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2.1.3 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2.2参考技术规范与标准 2.2.1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 2.2.2建筑钢结构施工手册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参考模板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2013-11-20发布2013-12-01实施张家港韩中深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1. 总则 本守则是按照GB150、GB151、JB/T4735等标准中制造、检验与验收条款,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制作的所有钢制容器或构件上需要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对接焊缝。 2. 焊缝无损检测 2.1 车间检验员应对车间每天焊接结束的焊缝进行外观检验,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 咬边以及未熔合等缺陷。对焊缝表面及两侧的飞溅物,检验员应督促车间焊工立即清理干净。 2.2 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车间检验员应根据工艺文件规定的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标准、 检测比例以及合格级别开具《无损检测送检单》。《无损检测送检单》上还应标明送检焊缝的编号、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焊缝在产品中所处位置的示意图、焊缝两侧母材的牌号及厚度等内容。 2.3 车间检验员应将开具好的《无损检测送检单》及时送达探伤室。 2.4 探伤室应根据《无损检测送检单》的要求对焊缝及时进行无损检测。 2.4.1 对于进行射线探伤的焊缝,探伤室应将评片结果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对于不合格 的焊缝,探伤室应及时出具《缺陷对位单》及《焊缝返修通知单》,《缺陷对位单》应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及时送达焊接工艺员。《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a)需返修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 b)需返修焊缝的探伤片号; c)需返修焊缝中缺陷的具体部位及缺陷的性质; d)焊缝的返修次数。 2.4.2 对于进行超声波探伤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探伤结果及时告知车间生产班组及焊接工 艺员;对于不合格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需返修的缺陷部位在焊缝表面做好标记,并在焊缝旁边注明缺陷的大致深度及范围。 3. 焊缝返修工艺的制订 3.1 焊接工艺员在接到探伤室出具的《焊缝返修通知单》或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结果后,应 及时制订《返修工艺卡》、《返修工艺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返修的管理制度

返修的管理制度 一.厂内返修定义:维修班组确认完工但未交付顾客前的,维修班组组长对本组的维修质量负责。由质检员检查出不合格项目,对维修部位故障进行的第二次或更多次施工处理。 二、厂内返修的判定:由质检或技术经理判定。 三、厂内返修的界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分为A、B、两类。 A类属非技术难度,因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不足,应开厂内返修单。 B类属工作责任心不足、服务意识不强,导致维修质量差、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过高而引起客户抱怨CSI分值下降。 四、返修通报:内/外返修由总质检及时通报。内部返修当日通报,外部返修在返修完工后 在车间夕会通报。 五、返修汇总分析:由质检员和技术经理汇同车间主任根据每月返修记录档案进行返修原 因分析,并且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和实施改进措施,保证维修质量持续和稳步提高。A类 1、车辆维修时未安装五件套〈服务顾问未使用的由服务顾问负责〉 2、修理时,需移开车主物品的,完工后未作还原。 3、班组未自检,维修工单未按规定签名。 4、油水液面未按规定加注。 5、电池头松动,清洁不干净。 6、保养后或更换四门锁后,四门铰链及门锁润滑不良。 7、非修理音响、空调的,在施工中使用音响、空调。 8、修理后,内饰、座位、方向盘、变速杆、钥匙、各类油尺拉手、门拉手等部位有油污并 未处理。 9、保养或更换油水后,有油迹水渍沾污车辆部件上未作清理。 10、保养后,车内功能开关不良,而未在任务委托书上提醒。 11、更换破碎的玻璃后,碎玻璃未清除干净。 12、抛光打腊后,未作有效清洁,腊粉飞溅到其它部位,未作清理。 13、打腊后,雨刮及大灯喷水嘴不导通。 14、油漆作业时,油漆飞溅到其它未作业部位,且未作有效清理。 15、油漆施工后,抛光不全,部分位置效果明显不良。 16、班组之间交叉作业交接不清楚,造成工期延迟或出现质量问题。 B类 1、少报、少做维修项目和漏装零部件;漏报、误报维修项目或零件; 2、保养后,有故障灯亮(未在工单上注明的),保养灯或提示未归零。 3、保养后,灯光不全或接触不良〈可用手拍亮的〉,更换大灯后光照位置偏差过大。 4、保养后,轮胎气压不符合厂家规定。 5、保养后,雨刮工作不良〈刮不干净、不喷水、异响、失效〉。 6、做二级保养以上时,各风管、水管卡安装不到位。

焊缝修补工艺规范

焊缝修补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焊缝的外表及内部质量在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对焊缝进行局部或整体返修的焊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2 焊接前准备 2.1 焊缝返修条件 2.1.1无论是何种形式接头的焊缝,其外观质量不符合产品规定的焊缝外观检验要求时,则必须对该焊缝进行返修。 2.1.2无论是何种位置、何种焊接方法焊接对接焊缝,当焊缝经无损探伤后,确定其焊缝内部或表面存在超过该产品无损检查要求的焊接缺陷时,则必须对该对接焊缝进行返修。 2.2 焊接方法 2.2.1 对焊缝的返修,依据该焊缝的WPS的规定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或CO2气体保护焊焊接。 2.2.2当需要采用特殊焊接方法进行焊缝的修补,该焊接方法需得到焊接工程师或有关质量部门的认可。 2.3 焊接材料 2.3.1 修补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为公司内焊接工艺(WPS)认可且质量合格的焊材。2.4焊前清理 2.4.1 焊前,焊工必须对返修部位的焊缝及焊缝两侧20mm范围内清除氧化物、水份、油污等。 2.4.2 当焊缝清理后未能及时进行返修,并因气候或其它原因影响而受潮、生锈等,在返修前应重新清理。 3 人员 3.1 从事焊缝返修的焊工,需经理论及操作培训,经确认考试合格且符合产品要求,方能在考试合格范围内按本工艺要求进行焊缝的返修。 4 工艺要求、工艺过程 4.1焊缝表面存在的焊接缺陷,可采用扁铲去除。而对整体焊缝不影响并能满足标准要求的,可不需焊接,直接采用扁铲去除焊接缺陷。 4.2 一般角焊缝的焊接缺陷可直接采用焊接方法进行修补,但对于直接修补仍无法满足要求的焊接缺陷,如密集气孔等,则需要采用砂轮或碳弧气刨剔除缺陷后方能进行焊接修补。 4.3 修补焊缝表面缺陷时,修补长度不得小于50mm,严禁点焊修补气孔和咬边等缺陷。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

编号W-02-02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第 1 页共 3 页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返修次数,避免或减少返修过程中再次出现不必要的焊接缺陷,特制定本工艺守则。 本守则适用于局部焊缝缺陷的返修。 1返修过程中尽量做到一次合格,同一位部的返修一般不应超过两次,如两次返修仍不合格,应视为严重质量事故。应由设备主管技术员组织,焊接工程师、质检员、 施焊焊工参与,共同分析查找原因。定出返修措施,并报质保工程师批准,方能进 行第三次返修。返修部位和返修次数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注明。当整条焊缝割掉 重新焊接时,割掉以前的返修次数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可以不计在内。 2经质检员、技术员宏观检查或各种探伤方法确定的下列缺陷(欠)必须进行返修或补焊 2.1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外观缺陷(欠): 表面气孔、裂纹、夹渣、弧坑等深度大于0.5mm的等缺陷; 焊缝咬边深度大于0.5mm ,咬边连续长度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超 过该焊缝长度的10%; 角焊缝没有圆滑过渡至母材的几何形状; 打磨焊缝表面缺陷或机械损伤后的厚度小于母材的厚度。 3缺陷的清除方法 3.1低碳钢或σS≤390MPa的低合金强度钢以及低合金耐热钢(指115CrMo等)可用 碳弧气刨消除缺陷,气刨后熔渣必须清除干净,方可进行补焊。低合金耐热钢气刨 前必要时需进行预热。 3.2对σS≥390MPa的低合金强度钢以及21/4Cr-1Mo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 用机械方法,或用风铲、砂轮清除缺陷,若实在没有条件时,也可以通过预热进行 碳弧气刨清除缺陷,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气刨前的预热温度应比该材料的焊接预热温度再提高50℃。

焊接返修工艺规程

焊接返修工艺规程 1、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返修焊接工艺。 2、引用标准 2.1 ISO17673:2003 焊缝外观检验——熔化焊街头外观检验 2.2 ISO14341:2002 非合金和细晶粒结构钢气体保护焊丝及容敷金属 2.3 ISO5817-2003 钢、镍、钛及其合金的焊接接头缺陷质量等级 2.4 EN15085-4 2007 轨道车辆及车辆部件——生产要求 2.5 ISO14343:2002 不锈钢气体保护焊丝及容敷金属 2.6 ISO10042:2002 铝合金焊接接头缺陷质量等级 3、焊工 焊缝返修作业一般有焊缝的责任焊工来完成,从事焊缝返修的焊工资质应覆盖产品范围,其焊工证书在有效期内。 4、焊接材料 返修焊接所使用焊接材料与正式焊接所使用的焊接材料规格、型号(牌号)相同。焊丝应有符合EN10204中3.1要求的质量证明书,焊丝包装须有“CE”或“U”标识。 5、焊接设备 返修焊接所使用的设备应完好。 6、环境要求 6.1 返修焊接场地应干净、整洁; 6.2 返修焊接场地温度不低于5℃,湿度不大于75%;温度低于5℃的情况下,对焊接部位进行预热; 7、焊缝返修范围 7.1 焊缝缺陷处于工艺位置时允许补焊。

8、缺陷焊缝处理 8.1 对于形状缺陷焊缝,可用打磨方法去除缺陷,是焊缝形状达到规定要求;若打磨超过允许限度时,应进行补焊; 8.2 对于需要焊补的焊缝,使用磨削方法清除焊缝缺陷,并将缺陷清除干净; 8.3 对于裂纹、气孔等局部缺陷,焊缝金属清理须足够深和长,以去掉所有缺陷。坡口侧面和端部的地面到表面应有一定的锥度,坡口的宽度和外形应足以进行重新焊接; 8.4 对于全修补焊缝,清除所有缺陷焊缝,焊缝坡口外形和尺寸应符合原始焊缝的规定要求; 8.5 为确认焊缝缺陷是否清除干净,可用无损探伤方法检验。 9、施焊 9.1 对于焊缝缺陷返修,使用与正式焊相同的焊接工艺方法、焊接工艺规程,特别情况下可以经客户同意后改变焊接工艺方法。 9.2 对于一般焊缝缺陷,主要采用手工 10、焊缝处理 10.1 对补焊处接头或焊缝进行打磨,使所补焊缝与其相临焊缝平滑过渡。 11、返修焊缝检验 11.1 外观检验 在所有必要的修补或补救措施之后,按原检验方案进行检验。 11.2 内部检验 内部检验方法与原焊缝检验方法相同。 12、焊缝返修次数 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第三次对焊缝补焊时,需要用无损探伤方法对焊缝外观、内部进行无损检测,焊缝表面和内部缺陷不得超过允许限度,超过允许限度时,该条焊缝所连接部件报废。 13、记录 焊缝返修补焊时,填写焊缝返修记录(见下表)。

不合格焊缝返修返工作业规范

不合格焊缝返修返工作业规范 1、目的为防止不合格的焊缝没有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建立并实施对不合格焊缝处理的文件化程序,加强对焊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焊接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从事焊接作业的焊工、焊接操作工、焊接组长和焊接检验人 员。 3、引用标准 公司《焊接质量管理手册》公司《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公司《纠正与预防改善措施管理程序》 4、术语不合格焊缝:是指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的焊缝。返修:局部焊缝中存在超标缺陷时,用局部挖补的方法进行修复,使其满足规定或预期的使用要求的过程。返修是处理不合格焊缝的一种类型。 返工:对那些性能已无法满足要求或焊接缺陷过于严重以致局部修理不经济或不能保证质量的焊缝进行割除、清理后重新焊接,使其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返工是处理不合格焊缝的一种类型。 报废:指存在于焊缝中的缺陷过于严重,采取返工方式已不能保证其焊缝质量满足规定要求,而将该焊缝连同工件一起不再用作产品中去的一种处理方式。 5、不合格焊缝的范围 错用焊接材料的焊缝;焊缝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焊缝;违反焊接工艺规程施焊的焊缝;无资格证书而上岗的焊工施焊的焊缝;按不符合要求或已作废的焊接工艺文件施焊的焊缝。 6、不合格焊缝的控制程序标识:通过外观、尺寸或无损探伤检查出的不合格焊缝要及时 在工件上作出标志,以方 便识别。 记录:将不合格焊缝的范围以及存在于不合格焊缝中的缺陷位置、缺陷类型记录于《焊接质量检验记录》表中。 隔离:确认不合格焊缝的范围,将不合格焊缝与合格焊缝的工件分开存放,固定构件中的不合格焊缝则应做好明显的标记,以区别于合格焊缝。 评价:由指定人员对不合格焊缝的形成原因及危害程度作出分析。 处置:根据评价对不合格焊缝作出处理,并监督实施。 7、不合格焊缝处理程序 返修当焊接接头存在不允许的缺陷时,应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焊接组长制定措施由施焊人员实施返修。

不合格焊缝返修返工作业规范.doc

不合格焊缝返修返工作业规范 1、目的 为防止不合格的焊缝没有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建立并实施对不合格焊缝处理的文件化程序,加强对焊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焊接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从事焊接作业的焊工、焊接操作工、焊接组长和焊接检验人员。 3、引用标准 3.1 公司《焊接质量管理手册》 3.2 公司《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3.3 公司《纠正与预防改善措施管理程序》 4、术语 4.1 不合格焊缝:是指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的焊缝。 4.2 返修:局部焊缝中存在超标缺陷时,用局部挖补的方法进行修复,使其满足规定或预期的使用要求的过程。返修是处理不合格焊缝的一种类型。 4.3 返工:对那些性能已无法满足要求或焊接缺陷过于严重以致局部修理不经济或不能保证质量的焊缝进行割除、清理后重新焊接,使其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返工是处理不合格焊缝的一种类型。 4.4 报废:指存在于焊缝中的缺陷过于严重,采取返工方式已不能保证其焊缝质量满足规定要求,而将该焊缝连同工件一起不再用作产品中去的一种处理方式。 5、不合格焊缝的范围 5.1 错用焊接材料的焊缝; 5.2 焊缝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焊缝; 5.3 违反焊接工艺规程施焊的焊缝; 5.4 无资格证书而上岗的焊工施焊的焊缝; 5.5 按不符合要求或已作废的焊接工艺文件施焊的焊缝。 6、不合格焊缝的控制程序 6.1 标识:通过外观、尺寸或无损探伤检查出的不合格焊缝要及时在工件上作出标志,以方便识别。 6.2 记录:将不合格焊缝的范围以及存在于不合格焊缝中的缺陷位置、缺陷类型记录于《焊接质量检验记录》表中。 6.3 隔离:确认不合格焊缝的范围,将不合格焊缝与合格焊缝的工件分开存放,固定构件

焊缝返修方案(吸收塔焊缝返修)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热电厂烟气脱硫扩能及隐患治理项目 吸 收 塔 焊 缝 返 修 方 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陕西航天机电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范围 本方案规定了双相不锈钢吸收塔焊缝返修过程中焊工应具备的资格,焊缝缺陷返修的焊接工艺等。 本方案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塔类容器、压力容器焊缝缺陷的返修。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石油化工不锈钢复合钢焊接规程》SH/T3527-1999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2010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NB/T47003.1-2009 《承压设备用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5-2011 《承压设备产品力学性能检验》NB/T47016-2011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NB/T47018-2011 《压力容器用爆炸复合板第一部分》NB/T47002.1-2009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47013.1-NB/T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2005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 陕西航天机电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主要返修方案 3.1焊前准备 3.1.1焊接工艺评定 吸收塔现场制作的过程中对吸收浓缩塔的焊接进行了多次的试验和论证,本次返修依然采用当时所做的焊接工艺评定。 3.1.2焊工资格的审查

压力管道焊接返修工艺

压力管道焊接返修工艺--通用型 管道焊接焊缝返修工艺 (一)适用范围: 1、产品对象:XXXXXX工程XXX工段压力管道焊接焊缝经无损检测发现超标缺陷,需要进行返修的各种焊缝。 2、焊接方法: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电弧焊盖面。 3、焊接坡口:用碳弧气刨加工方法,将返修缺陷部位,刨出“U”形坡口。 4、焊条及焊丝的选择:与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相同。 (二)返修焊缝无损检测要求: 1、探伤室按相关要求进行检测,经评定符合JB4730-94标准后方可认为合格,凡经检测不符合标准的焊缝均应进行返修。 其中:(1)对要求100%检测的管道焊缝,应一次性作全部焊缝的无损检测,凡不符合标准的焊缝应进行返修。 (2)对要求局部5%检测的管道焊缝,当发现焊缝存在超标缺陷时,除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外,还需要对该焊工焊接的焊缝改为10%的比例进行检测。 (3)返修焊缝重复检测的等级标准和评定方法,按原来焊缝相同并作好原始记录。 (三)返修要求: 1、返修缺陷标记:应由负责无损检测的人员,按检测标记规则,在焊缝上标注具体的缺陷部位和缺陷名称、数量,并做好原始记录。

2、返修次数及其手续: (1)同一部位的返修次一般为二次,每次返修前由探伤室填写“焊缝返修单”,注明返修原因,制定返修措施,经焊接责任人签字后送焊接检验员转探伤室,焊接返修工艺可参照本工艺有关“焊接操作顺序和技术要求”内容实施。 (2)需要进行第三次返修的焊缝,除由探伤室填写“焊缝返修单”注明返修原因,制订返修措施,并经焊接责任人签字之外必须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根据第三次返修的具体缺陷和原因,由焊接责任人编制专用返修工艺。 (3)所有焊缝返修单,均由探伤室统一保存归档。 (4)返修的焊缝,应由该焊缝原来焊接的持证焊工进行。 (5)对重大缺陷的焊缝返修(例如:连续密集气孔、连续裂纹、连续未焊透、衬条烧穿等)必须经焊接责任人同意,并作现场指导。(6)有热处理要求的容器,焊缝返修应在热处理前进行。 (四)焊缝返修焊接操作顺序和技术要求: 1、准备工作: (1)负责返修的焊工,在返修前应详细检查和弄清楚焊缝缺陷的名称、数量、范围,正确判断缺陷位置,初步定出返修焊缝的方法。(2)穿好防护用品,准备好碳弧气刨的电源、碳棒及所有工具。2、碳弧气刨: (1)用碳弧气刨方法,清除缺陷部位的焊缝金属,在气刨时应随时观察缺陷的部位和深度,必要时可延伸气刨的长度与方向位置,直至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 2014 - 01 - 01发布2014 - 02 - 01实施 发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焊缝返修的程序、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经无损检测发现焊缝超标缺陷时,对焊缝返修的管理。 2焊缝返修程序和要求 2.1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当焊缝上有超标缺陷时,应按照TSG 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压力容器》、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等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返修。 2.2锅炉制造过程中,经无损检测发现焊缝超标缺陷时,返修焊缝应按TSG 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JB/T161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3民用核安全设备制作过程中,经无损检测发现焊缝超标缺陷时,返修焊缝应按该设备所执行的规范、标准及相应的规定进行。 2.4返修程序: 2.4.1无损检测中心在对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焊缝进行检查发现有超标缺陷时,开出“焊缝返修通知单”,交焊接检验员通知生产车间准备返修。 a)焊工、检验员根据“焊缝返修通知单”,查对焊接检验记录表,在返修单上,分析焊缝缺陷产生的原因。 b)焊接工艺员应编制详细的返修工艺,经焊接责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c)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超过2次的返修,应经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2.4.2无损检测中心在对民用核安全设备焊缝进行检查发现有超标缺陷时,按项目开出内部“不符合项报告”交焊接工艺。 a)焊接工艺员收到内部“不符合项报告”后,对焊缝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后,编制相应的纠正方案; b)纠正方案经焊接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批准后的“不符合项报告”,执行《不符合项处理程序》。 2.4.3焊缝返修后,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和对返修焊缝重新进行无损检测和按规定扩探。 2.5用于返修的焊接工艺必须经焊接工艺评定合格。 2.6焊缝的返修工作应由相应项目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如果返修焊工不是该焊缝原施焊焊工,则应在返修后返修部位的规定位置打上返修焊工的钢印。

完整word版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的要求编写。适用于本公司板厚在2?30 mm钢制压力容器及壁厚T>2mm钢管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AB级检测技术。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GB151 的要求。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 由n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2. 引用标准、法规 JB/T4730 —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放护标准》 JB/T7902《线型象质计》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一般要求 3.1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 理规则》考核并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3.1.1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校正视力玄1.0。评片人员还应辨别出 400mn距离处 高0.5mm间距0.5mm的一组印刷字母。 3.2 辐射防护 射线防护应符合GB18871 GB16357的有关规定。

透照厚度(W 范围、mm 应识别丝号 丝径(mm 3.3胶片和增感屏 胶片: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一般 X 射线选用T3或T2型胶片。 增感屏:采用前屏为0.03mm 后屏为0.03?0.10mm 的铅箔增感屏。. 3.4象质计 3. 4.1底片影像质量采用Fe 线型像质计测定。其型号和规格应符合 JB/T7902 的规定。象质计型号一般按下表 4选定。但对透照外径W 100mn 钢管环缝 时采用 JB/T4730附录F 的专用象质计。 3.4.2底片的象质计灵敏度选用 按透照厚度及不同的透照方法选择表 1至表3中要求达到的象质丝号。 3.4.3透照厚度W 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 通过 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焊缝两侧母材厚度不同时,以薄板计。 表1象质计灵敏度值-单壁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 (AB 级) 表2象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 (AB 级) 表3象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置于胶片側 (AB 级) 3.3.1 3.3.2 3.3.3 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紧密接触。

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厂管道预制加工和野外现场管道安装工程的焊接施工作业指导。 2.引用标准 2.1《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8 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2.4《电力建设施工及技术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管道篇)DL5031-1994 2.5《电力建设施工及技术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1992 2.6《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25-95 2.7《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1 2.8《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1(2010年6月4日)2.9《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02-2000 2.10《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079-1995 2.11《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 4103-2005 2.12《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Q/CVNP 59-2001 2.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 2.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1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 2.16《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电力行业)DL/T868-2004 2.17《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电力行业)SD340-1989 2.18《核电厂相关焊接工艺标准》(ASME ,RCC-M) 2.19《核电厂常规岛焊接工艺评定规程》(核电)DL/T868-2004 2.20《锅炉焊接工艺评定》JB4420-1989 2.2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录I(锅炉安装施工焊接工艺评定)(1999版) 2.22《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SY/T0452-2002 2.2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GB50184-93 2.24《锅炉压力容器焊接考试管理规则》(国家质监总疫局2002版) 2.2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2005.1,2,3,4,5各分册 3.术语. 3.1焊接电弧焊:指用手工操作电焊条的一种电弧焊焊接方法。管道焊接常用上向焊和下向焊两种。 3.2自动焊:指用焊接机械操作焊丝的一种电弧焊焊接方法。管道焊接常用热丝熔化极氩弧焊、涂层焊丝氩弧焊、药芯焊丝富氩二氧化碳焊混、(半)自动下向焊、二氧化碳(半)自动焊、埋弧自动焊等焊六种。 3.3钨极氩弧焊:指用手工操作焊丝的一种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方法。

焊缝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管理制度

焊缝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管理制度 1 主题内容 本制度对焊缝返修工艺的编制和审批、返修程序和质量控制作出了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压力管道元件焊接接头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的控制。 3 控制要求 3.1 无损检测发现焊接接头或母材有超标缺陷需要返修时,由探伤室开具《焊缝返修通知单》(表WS-03)将缺陷存在部位在产品上标注出来。注明返修的部位、缺陷的性质、位置、返修次数。 3.2 返修前,焊接工艺人员应根据返修通知单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返修方案。 一、二次返修由焊接工艺员编制表HJ-12《焊缝返修工艺卡》试件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检验流转卡,打上材质编号、试件编

号及焊工钢印。焊接热处理责任人审核,超次返修由焊接热处理责任人制订返修方案,经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返修。 3.3 返修前应编制详细的返修工艺,焊缝返修工艺必须是评定合格的工艺。返修工艺至少应包括缺陷产生的原因;避免再次产生缺陷的技术措施;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返修焊工的指定;焊接材料的牌号及规格等。返修工艺应经焊接热处理责任人审核。施焊时要有详细的返修记录。 3.4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三次及以上的返修,返修工艺卡应经质保工程师批准,并应将返修次数、部位、返修后的无损检测结果和质保工程师批准手续记入压力管道元件质量证明书的产品制造变更报告中。 3.5 返修应彻底清除焊接缺陷,修整出合适的坡口,由指定的焊工按返修工艺卡进行返修。返修后应修磨焊缝外观使其与其它焊缝外观均匀一致,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合格后出具表HJ-13《返修后外观检验合格通知单》及表JY-02《探伤委托单》交探伤室,用原探伤方法进行探伤检查。

焊口返修措施.

一、工程概况 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300MW低热值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工程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双龙镇西峪村。厂址北紧邻沮河;靠黄畛公路。本工程系新建工程,建设规模为2×300MW循环流化床、亚临界参数,单轴、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空冷凝汽式汽轮机组。、直接空冷汽轮发电机组,不再扩建。汽轮机组系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NZK300-16.7/ 537/5,37型汽轮机。 设计单位: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制造单位: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西北电力建设监理公司 1.1锅炉管道简述 #2机组焊口包括省煤器系统管道、水冷壁系统管道、再热器系统管道、过热器系统管道、旋风分离器系统、附属管道以及汽机四大管道、中低压管道、油管道和铝母线管道等焊接。材质主要为:Q235-B、20、20G、SA-106C、SA-210C、16Mn、15CrMoG、12Cr1MoVG、15NiCuMoNb5-6-4(WB36), 10CrMo910、SA-213T91、SA-335P91、0Cr18Ni9、1Cr18Ni9Ti。焊接材料主要为:E4303;TIG-J50,E5015;ER80S-G,E9018-G;TIG-1CM(R30),TR-307;TIG-1CMV(R31),TR-317;TIG-2CM(R40),TR-407;TGS-9CB,E9018-B9;TGS-308等焊材。 1.2主要质量缺陷情况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焊口主要缺陷类型类型为气孔、咬边、未熔合、夹渣、裂纹、等情况。 1.3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影响焊口质量的好坏主要有焊接工艺选择、焊接材料的选用、焊材的烘烤、焊接设备、焊工操作技能、施焊环境条件以及操作者责任心等都会影响焊接缺陷。 根据焊口缺陷种类、形态及分布等情况和焊接工艺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制定出合理的返修方案。若是工艺原因,在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适当调整焊接规范参数或工艺措施;若是操作原因,则应在返修中提醒焊工纠正、避免重复错误的。假若是材料原因,应在焊材烘烤、氩气纯度等方面考虑分析。在返修过程中,质检员或技术员应侧重注意对缺陷挖除过程中的指导及补焊过程的监督。 常见缺陷原因如下: A、气孔产生原因分析

焊接工艺(整改)

扬中市顺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QW/SD-11 焊接工艺文件 1.本工艺为通用工艺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的焊条电弧焊,除图样及专用工艺文件中有明确规定者外,均按本作业指导书执行,钢结构件等的焊条电弧焊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执行。 2. 焊接人员均应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取得焊接人员合格证后才能在有效期内承担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并应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3.1熟悉产品图样、技术要求、焊接工艺文件。 3.2准备好一切所需要的工具及防护用品,根据焊条性能和技术要求合理选择焊接电源和极性,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导线电缆接触良好,如有异常之处应立即关闭电源,通知维修工检查,接地线应与焊件接触良好,防止打弧。 3.3焊接接头的坡口形式和尺寸按设计图样,坡口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 3.4焊前将焊件坡口表面及两侧50mm范围内的油、锈及氧化皮等清理干净。 3.5 焊接工艺参数控制按表3要求控制。 4.1常用钢号推荐的预热温度见表4. 4.2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钢号选取。 4.3采取局部预热时,应防止局部应力过大,预热的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4.4需要预热的焊件在整个焊接过程中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4.5当用热加工法下料、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需考虑预热要求。 5.1.1当焊接区域环境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如无有效防护措施时,禁止施焊: 1、相对湿度大于90℅; 2、气体保护焊时风速大于2m/s;

3、手工焊时风速大于10m/s; 4、雨雪环境 5.1.2当焊件温度低于00C时,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0C左右。 5.2各种直径焊条推荐选用的焊接电流见表5。 5.3焊接时应保持一定的弧长,弧长一般为焊条直径的0.5-1倍。使用低氧氢型焊条时,应采用短弧,较小的摆动。 5.4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在保证熔合良好的情况下应采用小电流,快焊速及窄焊道。焊接过程中尽量不做横向摆动,控制层间温度不大于600C,对于接触腐蚀介质的焊缝应最后施焊(无耐蚀要求的除外)。 5.5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可在坡口内或引弧板上引弧,如偶然发生在焊件表面引弧,应将弧疤磨平或将弧坑施焊工艺补焊后磨平。 5.6采用捶击消除残余应力时,第一层焊缝和盖面层焊缝不宜捶击。 5.7引弧板、熄弧板、产品焊接试板不应捶击拆除。 5.8焊接人员施焊结束后,清理焊缝表面,在规定部位做焊接人员标记。 6.1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夹渣等缺陷,并不得保留有熔渣与飞溅物。 6.2A、B类接头焊缝的余高,见下表6。 表6 注:焊缝金属厚度:对单面坡口为焊件母材厚度,对双面坡口为坡口直边部分中点至母材表面的深度,两侧分别计算。 6.4 C、D类接头焊缝与母材呈圆滑过渡,焊缝在图样无规定时,取焊件中较薄者之厚度。补强圈的焊脚,当补强圈厚度不小于8mm时,其焊脚等于补强圈厚度的70%,且不小于8mm。 7.1焊缝表面缺陷的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 7.1.1焊缝表面缺陷如气孔、夹渣、咬边、弧坑等应在无损检验前进行修磨补焊至规定要求。 7.1.2母材缺陷应挖除或打磨至缺陷完全消除,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δb>540MPa的材料及Cr—Mo低合金钢材还需进行表面无损检测,补焊后需打磨与母材齐平,对以上二类材料还需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7.1.3经无损检测发现的焊缝表面缺陷在修磨补焊后应重新检测,以确定缺陷消除情况。7.2焊缝内部缺陷的返修 7.2.1焊缝经无损检测发现内部超标缺陷时,由无损检测人员签发“焊缝返修通知单”连同缺陷显示单交焊接检验员转车间安排焊接人员返修。 7.2.2焊缝一、二次返修,由现场焊接技术人员制定返修工艺措施,经焊接质控责任人审批后,由现场焊接技术人员指导焊接人员进行。 7.2.3超过二次以上的焊缝返修,需经焊接质控责任人编制返修工艺,并经技术总负责人审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接接头返修的技术要求及工艺管理; 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制造过程中的焊接接头返修; 2引用标准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3技术要求 3.1材料要求 a符合GB3531、GB713、GB/T711、GB4237、GB/T14976的钢板及无缝钢管等标准; b符合GB/T5117、GB/T14957、GB/T5293、GB/T12470的焊条、焊丝及埋弧焊用焊剂; 3.2焊工要求 a指定专人担任返修焊工,并按《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b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接接头返修方案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c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焊缝返修单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点进行返修,并做好焊接接头返修记录; d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3焊接接头返修用设备及工装 a设置焊接接头返修专用焊机,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并定期检定; b配备手工碳弧气刨枪、砂轮机、角向磨光机、扁铲、压缩空气管道或空气压缩机; c配备适用于焊接接头返修的工装,如滚轮架、螺纹支撑等; 3.4焊缝缺陷种类、位置及尺寸的标定; 返修前,根据焊缝射线照相评定记录,在焊缝上标出缺陷的种类及位置;缺陷尺寸标注在缺陷种类之后,球形气孔、夹渣注明直径;条形气孔、夹渣注明长度与宽度;链条状未焊透、未熔合、裂纹注明长度(见图1); 图1 3.5焊缝缺陷的清除 3.5.1刨除缺陷前,返修焊工可查看射线照相底片,以判断缺陷的深度; 3.5.2清除方法可采用碳弧气刨或机械磨削: a采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时,应按《碳弧气刨工艺守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并根据已标定的焊缝缺陷位置,刨除全部焊缝缺陷; b采用机械方法清除缺陷时,可用角向磨光机、砂轮机、扁铲等工具; 3.5.3对缺陷的清除是否彻底有怀疑时,可在返修焊前进行照相验证; 3.6刨槽形状及要求 a刨槽长度L根据已标定的缺陷长度尺寸,在刨除中至少向缺陷两端各延长20mm,刨槽两端的斜度应小于15°,且圆滑过渡;当相邻两刨槽的间距E小于5δ(板厚)时,可以将两刨槽连接在一起;若刨槽深度不同时,应刨成斜度小于15°的缓坡;刨槽深度H及宽度B与缺陷位置及选用碳棒直

焊接返修技术规范

焊接返修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范了焊接的外表及内部质量在不符合要求时,对焊缝进行局部或整体返修的焊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2、规范引用文件 (文件编号)焊接质量手册 (文件编号)焊接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焊材管理制度 3、焊前准备 3.1焊缝返修条件 3.1.1当焊缝经无损检测后,其焊缝内部或表面存在超过该产品检验标准要求的缺陷时,则要求对该焊缝进行返修。 3.1.2存在下列缺陷时要求返修: ①焊缝咬边的深度大于0.5mm,咬边长度大于100mm时。 ②焊缝两侧咬边长度超过焊缝长度的10﹪时。 ③直径大于2mm的气孔、密局气孔、裂纹、弧坑、未熔合、未焊透。 ④打磨焊缝表面缺陷后焊缝的厚度小于母材厚度。 3.1.2返修过程应尽量做到一次合格,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两次,如两次返修仍不合格,第三次返修,必须由焊接技术员、焊接技师、焊接工人共同制定返修工艺,报焊接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3.2焊接方法 对焊缝的返修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3.3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的使用应严格按照《焊材管理制度》进行保管,焊材库也应遵从先进先出的原则。 3.4焊前清理 3.4.1焊前必须清除焊缝及焊缝周边30mm范围内的铁锈、氧化皮及油污。 3.4.2需要去除焊缝金属及母材时,可采用机械加工、火焰切割、碳弧气刨等方法去除,切割后的焊缝金属及母材应去除氧化皮并打磨平整,已淬火和回火的工件不得用火焰切割及碳弧气刨的方法。 3.5预热 有预热要求的焊件,在返修补焊是,均需严格按焊件原热处理工艺规范进行焊前预热。 4、人员 4.1从事焊缝返修的焊工原则生由原施焊人员实施,原施焊人员须经过理论及操作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从事焊缝返修工作。 4.2重要焊缝第一次返修或一般焊缝第二次返修,由国际焊工在焊接技师现场督导下按返修工艺进行返修。 5工艺过程 5.1一般前度结构钢、高强度结构钢焊缝返修 5.1.1焊缝存在表面缺陷,可直接采取磨光机去除,去除缺陷后对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