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片剂习题

第七章 片剂习题

第七章 片剂习题
第七章 片剂习题

第七章片剂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1、下列是片剂的特点的叙述,不包括

A、体积较小,其运输、贮存及携带、应用都比较方便

B、片剂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C、产品的性状稳定,剂量准确,成本及售价都较低

D、可以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片剂而满足临床医疗或预防的不同需要

E、具有靶向作用

2、下列哪种片剂是以碳酸氢钠与枸橼酸为崩解剂

A、泡腾片

B、分散片

C、缓释片

D、舌下片

E、植入片

3、红霉素片是下列那种片剂

A、糖衣片

B、薄膜衣片

C、肠溶衣片

D、普通片

E、缓释片

4、下列哪种片剂要求在21℃±1℃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

A、泡腾片

B、分散片

C、舌下片

D、普通片

E、溶液片

5、下列哪种片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

A、泡腾片

B、分散片

C、舌下片

D、普通片

E、溶液片

6、下列哪种片剂用药后可缓缓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月甚至几年

A、多层片

B、植入片

C、包衣片

D、肠溶衣片

E、缓释片

7、微晶纤维素为常用片剂辅料,其缩写和用途为

A、CMC粘合剂

B、CMS崩解剂

C、CAP肠溶包衣材料

D、MCC干燥粘合剂

E、MC填充剂

8、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

A、甲基纤维素

B、微晶纤维素

C、乙基纤维素

D、羟丙甲基纤维素

E、羟丙基纤维素

9、主要用于片剂的填充剂是

A、羧甲基淀粉钠

B、甲基纤维素

C、淀粉

D、乙基纤维素

E、交联聚维酮

10、主要用于片剂的粘合剂是

A、羧甲基淀粉钠

B、羧甲基纤维素钠

C、干淀粉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E、交联聚维酮

11、最适合作片剂崩解剂的是

A、羟丙甲基纤维素

B、硫酸钙

C、微粉硅胶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E、甲基纤维素

12、主要用于片剂的崩解剂是

A、CMC—Na

B、MC

C、HPMC

D、EC

E、CMS—Na

13、可作片剂崩解剂的是

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B、预胶化淀粉

C、甘露醇

D、聚乙二醇

E、聚乙烯吡咯烷酮

14、片剂中加入过量的哪种辅料,很可能会造成片剂的崩解迟缓

A、硬脂酸镁

B、聚乙二醇

C、乳糖

D、微晶纤维素

E、滑石粉

15、可作片剂的水溶性润滑剂的是

A、滑石粉

B、聚乙二醇

C、硬脂酸镁

D、硫酸钙

E、预胶化淀粉

16、可作片剂助流剂的是

A、糊精

B、聚维酮

C、糖粉

D、硬脂酸镁

E、微粉硅胶

17、一贵重物料欲粉碎,请选择适合的粉碎的设备

A、球磨机

B、万能粉碎机

C、气流式粉碎机

D、胶体磨

E、超声粉碎机

18、有一热敏性物料可选择哪种粉碎器械

A、球磨机

B、锤击式粉碎机

C、冲击式粉碎机

D、气流式粉碎机

E、万能粉碎机

19、有一低熔点物料可选择哪种粉碎器械

A、球磨机

B、锤击式粉碎机

C、胶体磨

D、气流式粉碎机

E、万能粉碎机

20、一物料欲无菌粉碎请选择适合的粉碎的设备

A、气流式粉碎机

B、万能粉碎机

C、球磨机

D、胶体磨

E、超声粉碎机

21、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目的是改善主药的

A、可压性和流动性

B、崩解性和溶出性

C、防潮性和稳定性

D、润滑性和抗粘着性

E、流动性和崩解性

22、湿法制粒工艺流程图为

A、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

B、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

C、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整粒→压片

D、原辅料→混合→粉碎→制软材→制粒→整粒→干燥→压片

E、原辅料→粉碎→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

23、在一步制粒机可完成的工序是

A、粉碎→混合→制粒→干燥

B、混合→制粒→干燥

C、过筛→制粒→混合→干燥

D、过筛→制粒→混合

E、制粒→混合→干燥

24、下列属于湿法制粒压片的方法是

A、结晶直接压片

B、软材过筛制粒压片

C、粉末直接压片

D、强力挤压法制粒压片

E、药物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压片

25、干法制粒的方法有

A、一步制粒法

B、挤压制粒法

C、喷雾制粒法

D、强力挤压法

E、高速搅拌制粒

26、33冲双流程旋转式压片机旋转一圈可压出

A、33片

B、66片

C、132片

D、264片

E、528片

27、单冲压片机调节片重的方法为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28、影响物料干燥速率的因素是

A、提高加热空气的温度

B、降低环境湿度

C、改善物料分散程度

D、提高物料温度

E、ABCD均是

29、流化床干燥适用的物料

A、易发生颗粒间可溶性成分迁移的颗粒

B、含水量高的物料

C、松散粒状或粉状物料

D、粘度很大的物料

E、A 和C

30、压片力过大,粘合剂过量,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多可能造成下列哪种片剂质量问题

A、裂片

B、松片

C、崩解迟缓

D、粘冲

E、片重差异大

31、冲头表面粗糙将主要造成片剂的

A、粘冲

B、硬度不够

C、花斑

D、裂片

E、崩解迟缓

32、哪一个不是造成粘冲的原因

A、颗粒含水量过多

B、压力不够

C、冲模表面粗糙

D、润滑剂使用不当

E、环境湿度过大

33、哪一个不是造成裂片和顶裂的原因

A、压力分布的不均匀

B、颗粒中细粉太多

C、颗粒过干

D、弹性复原率大

E、硬度不够

34、下列是片重差异超限的原因不包括

A、冲模表面粗糙

B、颗粒流动性不好

C、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

D、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

E、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

35、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是

A、崩解时限

B、溶出度

C、硬度

D、含量

E、重量差异

36、黄连素片包薄膜衣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氧化变质

B、防止胃酸分解

C、控制定位释放

D、避免刺激胃黏膜

E、掩盖苦味

37、丙烯酸树脂IV号为药用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用途为

A、胃溶包衣材料

B、肠胃都溶型包衣材料

C、肠溶包衣材料

D、包糖衣材料

E、肠胃溶胀型包衣材料

38、HPMCP可做为片剂的何种材料

A、肠溶衣

B、糖衣

C、胃溶衣

D、崩解剂

E、润滑剂

39、下列哪项为包糖衣的工序

A、粉衣层→隔离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B、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C、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糖衣层→打光

D、隔离层→粉衣层→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E、粉衣层→色糖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打光

40、包糖衣时,包粉衣层的目的是

A、为了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屏障,防止糖浆中的水分侵入片芯

B、为了尽快消除片剂的棱角

C、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

D、为了片剂的美观和便于识别

E、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

41、包粉衣层的主要材料是

A、糖浆和滑石粉

B、稍稀的糖浆

C、食用色素

D、川蜡

E、10%CAP乙醇溶液

42、包糖衣时,包隔离层的目的是

A、为了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屏障,防止糖浆中的水分侵入片芯

B、为了尽快消除片剂的棱角

C、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

D、为了片剂的美观和便于识别

E、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

43、包糖衣时下列哪种是包隔离层的主要材料

A、糖浆和滑石粉

B、稍稀的糖浆

C、食用色素

D、川蜡

E、10%CAP乙醇溶液

44、除哪种材料外,以下均为胃溶型薄膜衣的材料

A、HPMC

B、HPC

C、EudragitE

D、PVP

E、PVA

45、以下哪种材料为胃溶型薄膜衣的材料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醋酸纤维素

D、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E、丙烯酸树脂II号

46、以下哪种材料为胃溶型薄膜衣的材料

A、醋酸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EudragitE

D、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E、丙烯酸树脂II号

47、以下哪种材料为肠溶型薄膜衣的材料

A、HPMC

B、EC

C、醋酸纤维素

D、HPMCP

E、丙烯酸树脂IV号

48、以下哪种材料为肠溶型薄膜衣的材料

A、丙烯酸树脂IV号

B、MC

C、醋酸纤维素

D、丙烯酸树脂II号

E、HPMC

49、以下哪种材料为不溶型薄膜衣的材料

A、HPMC

B、EC

C、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D、丙烯酸树脂II号

E、丙烯酸树脂IV号

50、制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时分别制粒是因为

A、三种主药一起产生化学变化

B、为了增加咖啡因的稳定性

C、三种主药一起湿润混合会使熔点下降,压缩时产生熔融和再结晶现象

D、为防止乙酰水杨酸水解

E、此方法制备简单

51、药物的溶出速度方程是

A、Noyes—Whitney方程

B、Fick’s定律

C、Stokes定律

D、Van’tHott方程

E、Arrhenius公式

52、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E、120min

53、包衣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E、120min

54、浸膏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E、120min

55、片剂单剂量包装主要采用

A、泡罩式和窄条式包装

B、玻璃瓶

C、塑料瓶

D、纸袋

E、软塑料袋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

[1—3]A、糖浆 B、微晶纤维素 C、微粉硅胶 D、PEG6000 E、硬脂酸镁

1、粉末直接压片常选用的助流剂是

2、溶液片中可以作为润滑剂的是

3、可作片剂粘合剂的是

[4—7]A、崩解剂 B、粘合剂 C、填充剂 D、润滑剂 E、填充剂兼崩解剂

4、羧甲基淀粉钠

5、淀粉

6、糊精

7、羧甲基纤维素钠

[8—11]A、糊精 B、淀粉 C、羧甲基淀粉钠 D、硬脂酸镁 E、微晶纤维素

8、填充剂、崩解剂、浆可作粘合剂

9、崩解剂

10、粉末直接压片用的填充剂、干粘合剂

11、润滑剂

[12—14]下列不同性质的药物最常采用的粉碎办法是

A、易挥发、刺激性较强药物的粉碎

B、比重较大难溶于水而又要求特别细的药物的粉碎

C、对低熔点或热敏感药物的粉碎

D、混悬剂中药物粒子的粉碎

E、水分小于5%的一般药物的粉碎

12、流能磨粉碎

13、干法粉碎

14、水飞法

[15—18]A、裂片 B、松片 C、粘冲 D、色斑 E、片重差异超限

15、颗粒不够干燥或药物易吸湿

16、片剂硬度过小会引起

17、颗粒粗细相差悬殊或颗粒流动性差时会产生

18、片剂的弹性回复以及压力分布不均匀时会造成

[19—22]产生下列问题的原因是

A、裂片

B、粘冲

C、片重差异超限

D、片剂含量不均匀

E、崩解超限

19、颗粒向模孔中填充不均匀

20、粘合剂粘性不足

21、硬脂酸镁用量过多

22、环境湿度过大或颗粒不干燥

[23—26]产生下列问题的原因是

A、裂片

B、粘冲

C、片重差异超限

D、均匀度不合格

E、崩解超限

23、润滑剂用量不足

24、混合不均匀或可溶性成分迁移

25、片剂的弹性复原

26、加料斗中颗粒过多或过少

[27—30]A、poloxamer B、EudragitL C、Carbomer D、EC E、HPMC

27、肠溶衣料

28、软膏基质

29、缓释衣料

30、胃溶衣料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1、根据药典附录“制剂通则”的规定,以下哪些方面是对片剂的质量要求

A、硬度适中

B、符合重量差异的要求,含量准确

C、符合融变时限的要求

D、符合崩解度或溶出度的要求

E、小剂量的药物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应符合含量均匀度的要求

2、下列哪组分中全部为片剂中常用的填充剂

A、淀粉、糖粉、微晶纤维素

B、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甲基纤维素

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糖粉、糊精

D、淀粉、糖粉、糊精

E、硫酸钙、微晶纤维素、乳糖

3、下列哪组分中全部为片剂中常用的崩解剂

A、淀粉、L—HPC、HPC

B、HPM

C、PVP、L—HPC C、PVPP、HPC、CMS—Na

D、CCNa、PVPP、CMS—Na

E、淀粉、L—HPC、CMS—Na

4、主要用于片剂的填充剂是

A、糖粉

B、交联聚维酮

C、微晶纤维素

D、淀粉

E、羟丙基纤维素

5、主要用于片剂的粘合剂是

A、甲基纤维素

B、羧甲基纤维素钠

C、干淀粉

D、乙基纤维素

E、交联聚维酮

6、最适合作片剂崩解剂的是

A、羟丙甲基纤维素

B、硫酸钙

C、微粉硅胶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E、干淀粉

7、主要用于片剂的崩解剂是

A、CMC—Na

B、CCNa

C、HPMC

D、L—HPC

E、CMS—Na

8、可作片剂的崩解剂的是

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B、干淀粉

C、甘露醇

D、聚乙二醇

E、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9、可作片剂的水溶性润滑剂的是

A、滑石粉

B、聚乙二醇

C、硬脂酸镁

D、微粉硅胶

E、月桂醇硫酸镁

10、关于微晶纤维素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A、微晶纤维素是优良的薄膜衣材料

B、微晶纤维素是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使用

C、微晶纤维素国外产品的商品名为Avicel

D、微晶纤维可以吸收2~3倍量的水分而膨胀

E、微晶纤维素是片剂的优良辅料

12、关于淀粉浆的正确表述是

A、淀粉浆是片剂中最常用的粘合剂

B、常用20%~25%的浓度

C、淀粉浆的制法中冲浆方法是利用了淀粉能够糊化的性质

D、冲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全部量的水中,在夹层容器中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糊化

E、凡在使用淀粉浆能够制粒并满足压片要求的情况下,大多数选用淀粉浆这种粘合剂

13、粉碎的药剂学意义是

A、粉碎有利于增加固体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

B、粉碎成细粉有利于各成分混合均匀

C、粉碎是为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粉碎有助于从天然药物提取有效成分

E、粉碎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制剂中的分散性

14、下列哪些设备可得到干燥颗粒

A、一步制粒机

B、高速搅拌制粒机

C、喷雾干燥制粒机

D、摇摆式颗粒机

E、重压法制粒机

15、关于粉末直接压片的叙述正确的有

A、省去了制粒、干燥等工序,节能省时

B、产品崩解或溶出较快

C、是国内应用广泛的一种压片方法

D、适用于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

E、粉尘飞扬小

16、下列哪些冲数的旋转式压片机可能为双流程

A、16冲

B、19冲

C、33冲

D、51冲

E、55冲

17、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有

A、原辅料性质

B、颗粒色泽

C、药物的熔点和结晶状态

D、粘合剂与润滑剂

E、水分

18、下列关于片剂成型影响因素正确的叙述是

A、减小弹性复原率有利于制成合格的片剂

B、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药物的熔点低,片剂的硬度小

C、一般而言,粘合剂的用量愈大,片剂愈易成型,因此在片剂制备时,可无限加大粘合剂用量和浓度

D、颗粒中含有适量的水分或结晶水,有利于片剂的成型

E、压力愈大,压成的片剂硬度也愈大,加压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片剂成型

19、压片时可因以下哪些原因而造成片重差异超限

A、颗粒流动性差

B、压力过大

C、加料斗内的颗粒过多或过少

D、粘合剂用量过多

E、颗粒干燥不足

20、解决裂片问题的可从以下哪些方法入手

A、换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

B、颗粒充分干燥

C、减少颗粒中细粉

D、加入粘性较强的粘合剂

E、延长加压时间

21、关于片剂中药物溶出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亲水性辅料促进药物溶出

B、药物被辅料吸附则阻碍药物溶出

C、硬脂酸镁作为片剂润滑剂用量过多时则阻碍药物溶出

D、制成固体分散物促进药物溶出

E、制成研磨混合物促进药物溶出

22、造成片剂崩解不良的因素

A、片剂硬度过大

B、干颗粒中含水量过多

C、疏水性润滑剂过量

D、粘合剂过量

E、压片力过大

23、崩解剂促进崩解的机理是

A、产气作用

B、吸水膨胀

C、片剂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成分

D、薄层绝缘作用

E、水分渗入,产生润湿热,使片剂崩解

24、片剂中的药物含量不均匀主要原因是

A、混合不均匀

B、干颗粒中含水量过多

C、可溶性成分的迁移

D、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成分

E、疏水性润滑剂过量

25、混合不均匀造成片剂含量不均匀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A、主药量与辅料量相差悬殊时,一般不易均匀

B、主药粒子大小与辅料相差悬殊,极易造成混合不均匀

C、粒子的形态如果比较复杂或表面粗糙,一旦混匀后易再分离

D、当采用溶剂分散法将小剂量药物分散于大小相差较大的空白颗粒时,易造成含量均匀度不合格

E、水溶性成分被转移到颗粒的外表面造成片剂含量不均匀

26、关于防止可溶性成分迁移正确叙述是

A、为了防止可溶性色素迁移产生“色斑”,最根本防止办法是选用不溶性色素

B、采用微波加热干燥时,可使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减少到最小到最小的程度

C、颗粒内部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片剂的含量均匀度

D、采用箱式干燥时,颗粒之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现象最为明显

E、采用流化(床)干燥法时,一般不会发生颗粒间的可溶性成分迁移,有利于提高片剂的含量均匀度,但仍有可能出现色斑或花斑

27、包衣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一些目的

A、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

B、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

C、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

D、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E、防止松片现象

28、普通锅包衣法的机器设备主要构造包括

A、莲蓬形或荸荠形的包衣锅

B、饲粉器

C、动力部分

D、推片调节器

E、加热鼓风及吸粉装置

29、与滚转包衣法相比,悬浮包衣法具有如下一些优点

A、自动化程度高

B、包衣速度快、时间短、工序少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C、整个包衣过程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无粉尘,环境污染小

D、节约原辅料,生产成本较低

E、对片芯的硬度要求不大

30、包隔离层可供选用的包衣材料有

A、 10%的甲基纤维素乙醇溶液

B、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

C、10%的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

D、10%~15%的明胶浆

E、30%~35%的阿拉伯胶浆

31、在包制薄膜衣的过程中,除了各类薄膜衣材料以外,尚需加入哪些辅助性的物料

A、增塑剂

B、遮光剂

C、色素

D、溶剂

E、保湿剂

32、包肠溶衣可供选用的包衣材料有

A、CAP

B、HPMCP

C、PVAP

D、EudragitL

E、PVP

33、包胃溶衣可供选用的包衣材料有

A、CAP

B、HPMC

C、PVAP

D、EudragitE

E、PVP

34、以下哪种材料为不溶型薄膜衣的材料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醋酸纤维素

D、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纤维素(HPMCP)

E、丙烯酸树脂II号

35、在片剂中除规定有崩解时限外,对以下哪种情况还要进行溶出度测定

A、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

B、与其他成分容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C、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

D、小剂量的药物

E、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

36、关于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宜选用硬脂酸镁作润滑剂

B、宜选用滑石粉作润滑剂

C、处方中三种主药混合制粒压片出现熔融和再结晶现象

D、乙酰水杨酸若用湿法制粒可加适量酒石酸溶液

E、最好选用乙酰水杨酸适宜粒状结晶与其它两种主药的颗粒混合

37、湿法制粒制备乙酰水杨酸片的工艺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粘合剂中应加入乙酰水杨酸量1%的酒石酸

B、可用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C、应选用尼龙筛网制粒

D、颗粒的干燥温度应在50℃左右

E、可加适量的淀粉做崩解剂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E

2、A

3、C

4、B

5、C

6、B

7、D

8、B

9、C 10、B

11、D 12、E 13、A 14、A 15、B 16、E 17、A 18、D 19、D 20、C

21、A 22、B 23、B 24、B 25、D 26、B 27、A 28、E 29、E 30、C

31、A 32、B 33、E 34、A 35、B 36、E 37、A 38、A 39、B 40、B

41、A 42、A 43、E 44、E 45、A 46、C 47、D 48、D 49、B 50、C

51、A 52、A 53、D 54、D 55、A

二、B型题

[1—3]CDA [4—7]AECB [8—11]BCED [12—14]CEB [15—18]CBEA [19—22]CAEB [23—26]BDAC [27—30]BCDE

三、X型题

1、ABDE

2、ADE

3、DE

4、ACD

5、ABD

6、DE

7、BDE

8、ABE

9、BE 10、AE

11、BCE 12、ACE 13、ABDE 14、ACE 15、AD 16、CDE 17、ACDE 18、ADE 19、AC 20、ACDE

21、ACDE 22、ACDE 23、ABCE 24、AC 25、ABD 26、ABDE 27、ABCD 28、ACE 29、ABCD 30、BCDE

31、ABCD 32、ABCD 33、BDE 34、BC 35、ABCE 36、BCDE 37、ACDE

运筹学习题集(第七章)

判断题 判断正误,如果错误请更正 第七章网络计划 1.网络计划中的总工期等于各工序时间之和。 2.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为0的工序称为关键工序。 3.在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始点和终点。 4.在网络图中,允许工序有相同的开始和结束事件。 5.在网络图中,从始点开始一定存在到终点的有向路。 6.在网络图中,关键路线一定存在。 7.PERT是针对随机工序时间的一种网络计划编制方法,注重计划的评价和审查。 8.事件i的最迟时间等于以i为开工事件工序的最迟必须开工时间的最小值。 9.紧前工序是前道工序。 10.后续工序是紧后工序。 11.箭示网络图是用节点表示工序。 12.事件j的最早时间等于以j为结束事件工序的最早可能结束时间的最大值。 13.虚工序是虚设的,不需要时间、耗费和资源,并不表示任何关系的工序。 14.若将网络中的工序时间看作距离,则关键路线就是网络起点到终点的最长路线。 15.(i,j)是关键工序,则有TES(i,j)=TLS(i,j)。 16.网络计划中有TEF(i,j)=TE(i)+t(i,j)。 17.工序的总时差R(i,j) =tLF(i,j)+tLS(i,j)-t(i,j)。 18.工序(i,j)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TLF(i,j)= TL(i)+t(i,j)。 19.工序时间是随机的,期望值等于3种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第七章网络计划 1.事件j的最早时间T E(j)是指A 以事件j为开工事件的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B 以事 件j为完工事件的工序最早可能结束时间C 以事件j为开工事件的工序最迟必须开工时间 D 以事件j为完工事件的工序最迟必须结束时间 2.时间i的最迟时间T L(i)是指A以事件i为开工事件的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以 事件i为完工事件的工序最早可能结束时间C 以事件i为开工事件的工序最迟必须开工时间 D 以事件i为完工事件的工序最迟必须结束时间 3.工序(i,j)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T LF(i,j)等于 A T E(i)+t(i,j)B T L(j)C T L (j)-t ij D min{T L(j)-t ij} 4.工序(i,j )的最早开工时间T ES(i,j)等于 A T E(i) B maxT E(k)+t ki C T L(i) D min{T L(j)-t ij} E T EF(i,j)-t ij 5.工序(i,j)的总时差R(i,j)等于A T EF(i,j)- T ES(i,j) B T LF(i,j)- T EF(i, j) C T LS(i,j)- T ES(i,j) D T L(j)- T E(i)- t ij E T L(j)- T E(i)+ t ij 计算题

第七章------管理沟通

第七章管理沟通 第七章管理沟通 ?7.1组织沟通原理 ?7.2群体决策 ?7.3改善管理沟通 7.1组织沟通原理 阿维安卡52航班的悲剧 ?仅仅几句话就能决定生与死的命运?1990年1月25日恰恰发生了这种事件。那一天,由于阿维安卡52航班飞行员与纽约肯尼迪机场航空交通管理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导致了一场空难事故,机上73名人员全部遇难。 ?1月25日晚7点40分,阿维安卡52航班飞行在南新泽西海岸上空11,277.7米的高空。机上的油量可以维持近两个小时的航程,在正常情况下飞机降落至纽约肯尼迪机场仅需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可以说飞机上的油量足够维持飞机的飞行直至降落。然而,此后发生了一系列耽搁。晚上8点整,机场管理人员通知52航班,由于严重的交通问题,他们必须在机场上空盘旋待命。晚上8点45分,52航班的副驾驶员向肯尼迪机场报告他们的“燃料快用完了”。管理员收到了这一信息,但在晚上9点24分之前,没有批准飞机降落。在此之前,阿维安卡机组成员再没有向肯尼迪机场传递任何情况十分危急的信息。 晚上9点24分,由于飞行高度太低以及能见度太差,飞机第一次试降失败。当机场指示飞机进行第二次试降时,机组成员再次提醒燃料将要用尽,但飞行员却告诉管理员新分配的跑道“可行”。晚上9点32分,飞机的两个引擎失灵,1分钟后,另两个也停止工作,耗尽燃料的飞机于晚上9点34分坠毁于长岛。 调查人员找到了失事飞机的黑匣子,并与当事的管理员进行了交谈,他们发现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是沟通的障碍。 ?首先,飞行员一直说他们“燃料不足”,交通管理员告诉调查者这是飞行员们经常使用的一句话。当时间延误时,管理员认为每架飞机都存在燃料问题。但是,如果飞行员发出“燃料危急”的呼声,管理员有义务优先为其导航,并尽可能迅速地允许其着陆。遗憾的是,52航班的飞行员从未说过“情况紧急”,所以肯尼迪机场的管理员一直未能理解到飞行员所面对的是真正的困境。 其次,飞行员的语调也并未向管理员传递燃料紧急的严重信息。许多管理员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可以在各种情境下捕捉到飞行员声音中极细微的语调变化。尽管机组成员相互之间表现出对燃料问题的极大忧虑,但他们向机场传达信息的语调却是冷静而职业化的。 最后,飞行员的文化、传统以及职业习惯也使飞行员不愿意声明情况紧急。如正式报告紧急情况之后,飞行员需要写出大量的书面汇报;同时,如果发现飞行员在计算飞行油量方面疏忽大意,联邦飞行管理局就会吊销其驾驶执照。这些消极措施极大地阻碍了飞行员发出紧急呼救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的专业技能和荣誉感不必要地变成了决定生死命运的赌注。 3.沟通的层次 ?沟通是信息交换的过程。通常意义的层次: ?个人内部沟通:自我对话、自己与自己交流的过程 ?人际沟通:发生在两个人或熟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相互理解过程。 ?群体沟通:群体成员之间的意义分享和目标整合过程。

第7章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七参考答案 7.1 什么是异常?为何需要异常处理? 答:在程序运行时打断正常程序流程的任何不正常的情况称为错误(Error)或异常(Exception)。在程序设计时,若对程序运行可能出现的错误或异常不进行处理,程序运行发生错误时程序将终止运行,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程序设计比较简单。但是,对程序错误一概地采用终止运行办法,显然过于简单化,因为有些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保持程序继续运行。比如,由于文件名不符合要求而无法打开文件,那么,可以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新的文件名,从而使程序继续往下运行。在程序中使用了异常处理,就可以在解决问题之后使程序继续运行,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健壮性和容错能力。 7.2 列举5种常见的异常。 答:被零除、数组下标越界、引用空对象、文件不能打开、数据格式错误。 7.3 Java中的异常处理主要处理哪些类型的异常? Java处理的异常分为3种:Error类、RunTimeException类和其它Exception类。 Error类错误与程序本身基本无关,通常由系统进行处理。RuntimeException类异常主要是程序设计或实现问题,可以通过调试程序尽量避免而不是去捕获。有些异常在程序编写时无法预料,如中断异常、文件没有找到异常、无效的URL异常等,是除RunTimeException 类异常的其它Exception异常(非运行时异常)。在正常条件下这些异常是不会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也是不可预知的。为了保证程序的健壮性,Java要求必须对可能出现的这类异常进行捕获并处理。 7.4 如果在try程序块中没有发生异常,那么当该程序块执行完后,程序继续执行什么地方的语句? 答:如果一个try程序块中没有发生任何异常,那么就跳过该块的异常处理程序,继续执行最后一个catch块之后的代码。如果有finally程序块的话,就执行finally程序块及其后的语句。

微观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微观第七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 二、选择题 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 B、Ed<1; C、Ed=1; 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 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B )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 D )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 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持不变; 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斯威齐模型是()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的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的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具有弹性。 12、在斯威齐模型中,弯折需求曲线拐点左右两边的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13、与垄断相关的无效率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产品的过度生产 D、产品的生产不足。 三、判断题 1、垄断厂商后可以任意定价。 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是有市场效率的,尽管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厂商剥夺了。 4、寡头之间的串谋是不稳定的,因为串谋的结果不是纳什均衡。 5、垄断厂商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6、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实际需求曲线得到的。 8、由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P=55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p=55

第7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7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命名下列化合物。 ^ OH OH OH O C H 3CH 3 Ph CHCH 2CH 2CH 3OH C 2H 5OCH 2CH 2O C 2H 5 (7) (8) (9)(10) CH 3OH NO 2 O CH 2OH CH 3O CH 2CH 3 CH 3 CH 3 H O H O CH 3(11) (12) (13) (14) 解:(1) 4-丙基-4-庚醇 (2) 2-甲基-3-戊炔-2-醇 (3) 3-氯-2-溴-1-丁醇 (4) (E )-2,3-二甲基-4-溴-2-戊烯-1-醇 (5) (2R ,3R )-3-甲基-4-戊烯-2-醇 (6) (E )-2-丁烯-1,4-二醇 (7) 4-环戊烯-1,3-二醇 (8) 3-甲基-5-甲氧基苯酚 (9) 1-苯基-1-丁醇 (10) 乙二醇二乙醚 (11) 2-硝基-1-萘酚 (12) 4-甲氧基环己基甲醇 (13) 1,2-环氧丁烷 (14) (2S ,3R )-2,3-二甲氧基丁烷 ~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3,3-二甲基环戊醇 (2) 肉桂醇 (3) 环戊基叔丁基醚 (4) 3-环己烯基异丙基醚 (5) 顺-1,2-环己二醇 (6) 2,3-二巯基-1-丙醇 (7) 4-丁基-1,3-苯二酚 (8) 二苯并-18-冠-6 解: CH CH CH 2OH OH C H 3C H 3(1) (2) O O C(CH 3)3 CH(CH 3)2 (3) (4) ~ SH SH CH 2CH CHOH (5) (6) OH OH C(CH 3)3 O O O O O (7) (8)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顺序排列成序。 (1)丙三醇,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 (2)3-己醇,正己醇,正辛醇,2-甲基-2-戊醇 解:(1)丙三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 (2)正辛醇>正己醇>3-己醇>2-甲基-2-戊醇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与卢卡斯试剂作用的速率快慢排列成序。 (1)1-丁醇,2-丁烯-1-醇,3-丁烯-2-醇,2-丁醇 , (2)叔丁醇,正丁醇,环己醇 (3)对甲氧基苄醇,对硝基苄醇,苄醇 解:(1)3-丁烯-2-醇>2-丁烯-1-醇>2-丁醇>1-丁醇 (2)叔丁醇>环己醇>正丁醇 (3)对甲氧基苄醇>苄醇>对硝基苄醇

微机原理第7章习题与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程序控制传送方式中,_______可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A. 无条件传送 B. 查询传送 C. 中断传送 D.以上均可 答案:C 2.在8086的中断中,只有______需要硬件提供中断类型码。 A.外部中断 B.可屏蔽中断 C.不可屏蔽中断 D.内部中断 答案:B 3.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从数据总线上获取______。 A.中断向量的偏移地址 B.中断向量 C.中断向量的段地址 D.中断类型码 答案:D 4.执行INT n指令或响应中断时,CPU保护现场的次序是______。 A.FLAGS寄存器(FR)先入栈,其次是CS,最后是IP B.CS在先,其次是IP,最后FR入栈 C.FR在先,其后一次是IP,CS D.IP在先,其次是CS,最后FR 答案:A 5.在PC/XT中,NMI中断的中断向量在中断向量表中的位置_______。 A.是由程序指定的 B.是由DOS自动分配的 C.固定在0008H开始的4个字节中 D.固定在中断向量表的表首 答案:C 6.中断调用时,功能调用号码应该_______。 A.写在中断指令中 B.在执行中断指令前赋给AH C. 在执行中断指令前赋给AX D. 在执行中断指令前赋给DL 答案:B 7.若8259A的ICW2设置为28H,从IR3引入的中断请求的中断类型码是_____。 A. 28H B.2BH C.2CH D.2DH 答案:B 8.8259A有3中EOI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_____。 A.发出中断结束命令,使相应的ISR=1 B. 发出中断结束命令,使相应的ISR=0 C. 发出中断结束命令,使相应的IMR=1 D. 发出中断结束命令,使相应的IMR=0答案:B 9.8259A特殊全嵌套方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_。 A.屏蔽所有中断 B.设置最低优先级 C.开发低级中断 D.响应同级中断 答案:D

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 大中取大法:乙方案最优 小中取大法:丙方案最优 大中取小法:后悔值计算如下: 故甲方案最优 第七章 1. 生产甲产品每机时提供的边际贡献=(30-15)/5=3(元/机时) 生产乙产品每机时提供的边际贡献=(45-20)/8=3.125(元/机时) 80000机时分别生产甲、乙产品所能提供的边际贡献: 甲产品边际贡献=80000×3=240000(元) 乙产品边际贡献=80000×3.125=250000(元)

结论:企业应选择生产乙产品。 2. (1) A产品单位边际贡献=300×92%-135=141(元/件) B产品单位边际贡献=330×87%-140=147.1(元/件) C产品单位边际贡献=230×95%-105=113.5(元/件) D产品单位边际贡献=250×98%-112=133(元/件) (2) A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41÷12=11.75(元/公斤) B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47.1×12=12. 26 (元/公斤) C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13.5×7.6=14.93(元/公斤) D产品单位原材料边际贡献=133×10=13.3(元/公斤) 结论:当原材料用于生产C产品时,平均每公斤材料带来的边际贡献最多,即在现有条件下,只要销路有保障,该企业应将原材料优行用于C产品生产。

3.(1) 甲产品虽然亏损,但其销售收入(60000元)仍大于变动成本(51000元),即亏 损产品甲还可以提供9000元的边际贡 献,并弥补企业部分固定成本,在没有更 好产品替代的情况下,仍应继续生产下 去。 (2) 亏损产品的设备对外承接加工、维修服务 预计收益=50000-28000=22000(元) 由于大于甲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9000元,故此时若继续生产甲产品从经济上不划算。或:生产甲产品净边际贡献=甲产品边际贡献-机会成本(对外加工收益) =9000- (50000-28000) =-13000(元)即继续生产甲亏损产品比停止生产将设备 对外承接加工少获得收益13000元,故应 停 止甲产品生产,并将设备对外加工。 (3) 转产丁产品的边际贡献净额=2500× (26-12)-3000=32 000(元) 由于丁产品边际贡献净额大于甲产品的

第七章 练习与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D.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 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要求B.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D.生产社会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 4.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 A.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 B、公平、公正、公开 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权宜之计 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8、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9.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A.1999年12月B.2000年12月C.2001年12月D.2002年12月10.改革的性质是() A.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1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 )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 )

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解答 7-1已知下列时间函数()c t ,设采样周期为T 秒,求它们的z 变换。 (a )2 ()1()c t t t = (b )()()1()c t t T t =- (c )()()1()c t t T t T =-- (d )()1()at c t t te -= (e )()1()sin at c t t e t ω-= (f )()1()cos at c t t te t ω-= 解: (a )根据z 域微分定理有 [][]22222 2431()1 11()1(1)(1)(1)2(1)(1) 1()(1)(1)(1)z Z t z d z z z Tz Z t t Tz Tz dz z z z d Tz T z Tz z T z z Z t t Tz Tz dz z z z = ---??=-=-= ??---?? ??---+??=-=-=????---?? (b )因为 ()1()1()1()t T t t t T t -=- 所以 [][][]22 (2) ()1()1()1()(1)1(1)Tz Tz Tz z Z t T t Z t t Z T t z z z --=-= -=--- (c )根据时域位移定理有 [][]11 22 ()1()()1()(1)(1)Tz T Z t T t T z Z t t z z z ----===-- (d )根据复域位移定理有 221()(1)()aT aT at aT aT Tze Tze Z t te ze z e ---??==??-- (e )根据复域位移定理有 22sin 1()sin 2cos aT at aT aT ze T Z t e t z z Te e ωωω----??=??-+ (f )根据复域位移定理有 22(cos )1()cos 2cos aT at aT aT z z e T Z t e t z z Te e ωωω-----??=??-+ 7-2已知()c t 的拉氏变换为下列函数,设采样周期为T 秒,求它们的z 变换。 (a )21()C s s = (b )()()a C s s s a =+ (c )2 ()() a C s s s a =+

第7章习题及解答

本章解答只给出算法描述,1~7题略。 ⒈一棵度为2 ⒉对于图2所示的树,试给出: ⑴双亲数组表示法示意图; ⑵孩子链表表示法示意图; ⑶孩子兄弟链表表示法示意图。 ⒊画出下图所示的森林经转换后所对应的二叉树,并指出在二叉链表中某结点所对应的森林中结点为叶子结点的条件。 (3题图) (4题图) ⒋将右上图所示的二叉树转换成相应的森林。 ⒌在具有n(n>1)个结点的各棵树中,其中深度最小的那棵树的深度是多少?它共有多少叶子和非叶子结点?其中深度最大的那棵树的深度是多少?它共有多少叶子和非叶子结点? ⒍画出和下列已知序列对应的树T: 树的先根次序访问序列为:GFKDAIEBCHJ; 树的后根访问次序为:DIAEKFCJHBG。 ⒎画出和下列已知序列对应的森林F: 森林的先序次序访问序列为:ABCDEFGHIJKL; 森林的中序访问次序为:CBEFDGAJIKLH。 ⒏对以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树编写计算树的深度的算法。 typedef struct Tree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TreeNode *child, *nextsibling ; }NodeTtpe , *CSTree; int high(CSTree t ) { if ( t= =NULL ) return ( 0 ) ; (2题图)

else { h1=high(t->child ) ; h2=high(t->nextsibling ); return(max(h1+1,h2)); } } ⒐对以孩子链表表示的树编写计算树的深度的算法。算法略 ⒑对以双亲链表表示的树编写计算树的深度的算法。typedef struct{ datatype data; int parent ; }NodeType; int high(NodeType t[ ], int n) { maxh=0; for (i=0 ;imaxh)

(整理)《土力学》第七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七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第7章土的抗剪强度 一、填空题 1. 土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称为土的___ _ ____。 2.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来源于____ _______。 3.粘性土处于应力极限平衡状态时,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 4.粘性土抗剪强度库仑定律的总应力的表达式 ,有效应力的表达式 。 5.粘性土抗剪强度指标包括、。 6. 一种土的含水量越大,其内摩擦角越。 7.已知土中某点,,该点最大剪应力值为,与主应力的夹角为。 8. 对于饱和粘性土,若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则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 。 9. 已知土中某点,,该点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上的法向应力为,剪应力为。 10. 若反映土中某点应力状态的莫尔应力圆处于该土的抗剪强度线下方,则该点处于_____ _______状态。 【湖北工业大学2005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11.三轴试验按排水条件可分为 、、 三种。 12.土样最危险截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13.土中一点的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表示它处于状态。 14. 砂土的内聚力(大于、小于、等于)零。

二、选择题 1.若代表土中某点应力状态的莫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则表明土中该点 ( )。 (A)任一平面上的剪应力都小于土的抗剪强度 (B)某一平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 (C)在相切点所代表的平面上,剪应力正好等于抗剪强度 (D)在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上,剪应力正好等于抗剪强度 2. 土中一点发生剪切破坏时,破裂面与小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 (A) (B)(C) (D) 3. 土中一点发生剪切破坏时,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 (A) (B)(C) (D) 4. 无粘性土的特征之一是( )。 (A)塑性指数(B)孔隙比(C)灵敏度较高(D) 粘聚力 5. 在下列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试验时的( )。 (A)排水条件(B)剪切速率 (C)应力状态 (D)应力历史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土的抗剪强度与该面上的总正应力成正比 (B)土的抗剪强度与该面上的有效正应力成正比 (C)剪切破裂面发生在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上 (D)破裂面与小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7. 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等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 (A)2倍(B)1倍(C)1/2倍 (D)1/4倍 8. 软粘土的灵敏度可用()测定。 (A)直接剪切试验 (B)室内压缩试验 (C)标准贯入试验(D)十字板剪切试验 9.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第7章习题答案

习题7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系统投入运行后,原系统仍有一段时间与之并行工作,称为( C )。 A.跟踪调试 B.跟踪检验 C.并行转换 D.直接转换 2、( D )中的工作都属于系统实施阶段的内容。 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先购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系统评价,系统转换;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3、系统测试的对象是( C )。 A.源程序 B设计说明书,即文档 C.整个系统 D.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4、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C )。 A.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 B.输出设计 C.程序设计 D.数据存储的设计 5、系统测试的目的是( B )。 A.要证明程序无错 B.发现软件的错误 C.找出编码错误 D.找出数据错误 6、系统验收测试中,在子系统和系统测试时主要采用( B )。 A.白盒法 B.黑盒法 C. 结构测试 D.白或黑盒法 7、系统测试的对象是( C )。 A.系统源程序 B.各子系统 C.整个应用系统 D.系统各模块 8、系统测试中的过程错误是指( D )。 A. 模块划分错误 B.程序逻辑错误 C.调用错误 D.算术运算错误和逻辑运算错误等 9、系统转换的任务就是( D )。

A.将总体设计转换为详细设计 B.系统测试 C.系统验收 D.保证新老系统的平稳而可靠的交接 10、系统调试时,当程序全部调试完成后,首先应作的事是( A )。 A.系统试运行 B.系统正式运行 C.编写程序文档资料 D.系统交付使用 11、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的整个费用中最大的费用是 ( D )。 A. 用在开发中的硬件费用 B. 用在开发中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费用 C. 系统调试和转换的费用 D. 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开支 12、新系统取代系统的转换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 A.平行转换法 B.逐步转换法 C.分布转换法 D.一次切换法 13、下列系统切换方法中,最可靠的是( B ),最快捷的是( A )。 A. 直接切换 B. 并行切换 C. 逐步切换 D. 试点切换 14、系统实施的主要活动包括( D )。 A.编码、系统测试 B.新旧系统转换 C.系统安装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切换的方式分为直接转换、并行转换、逐步转换。 2、程序设计语言有许多分类方式,若按照程序设计风格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指令式程序设计风格和声明式程序设计风格两种。 3、程序框图的作用是描述程序算法。主要有程序流程图,盒图(N-S图) , PAD 图。 4、对程序进行测试一般来说有两种测试方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三、简答题 1、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内容是什么?步骤有哪些? 系统实施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物理系统的实施,2.程序设计 3.系统调试, 4.人员培训, 5.系统切换 系统实施的步骤:系统实施首先进行物理系统的实施,按照总体的系统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购买的时间不宜早,如果购买的时间太早会带来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7章 吸收 7-1.g 100水中溶解31gNH ,从手册查得C 200时3NH 的平衡分压为86.6Pa 9,在此浓度以内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 (单位为13kPa m kmol --??)和相平衡常数m ,总压力为kPa 100。 (答:13kPa m 0.59kmol --??=H , 0.943m =) 解:3m kmol 582.01000 101171-?==c , 31m Pa mol 59.09866 .0582.0--??===Pe c H , 0099.03 .1011007604.7==e y , 0105.018 100171171=+=x , 943.00105 .00099.0===x y m e 。 7-2.C 100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表达式x p 6*10313.3?=,式中*p 为氧在气相中的平衡 分压,kPa ; x 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1,试求总压为kPa 101时,每3m 水中可溶解多少g 氧?(答:3m g 4.11-? ,或3m 0.35mol -? ) 解:kPa 3.213.10121.0=?=Pe , 6661042.610 313.33.2110313.3-?=?=?=Pe x , 36m g 4.111000 18321042.6--?=???=c 。 7-3.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 3NH ,进入常压吸收塔的气体含3NH 体积分数为%6,吸收后气体含3NH 体积分数为%4.0,出口溶液的摩尔比为13kmol kmol 012.0-?NH 水。此物系的平衡关系为X Y 52.2=* 。气液逆流流动,试求塔顶、塔底处气相推动力各为多少?(答:顶00402.02=ΔY ,底034.01=ΔY ) 解:064.006.0106.01111=-=-=y y Y ,0402.0004 .01004.01222=-=-=y y Y , 塔底:03024.0012.052.252.2=?==X Y e , 塔顶:0052.252.2=?==X Y e , 塔顶气相推动力00402.02=?Y , 塔底气相推动力034.003024.0064.01,11=-=-=?e Y Y Y 。 7-4.用水吸收空气中的甲醇蒸汽,在操作温度300K 下的溶解度系13kPa m 2kmol --??=H ,传质系数112kPa h m 0.056kmol ---???=G k , 3-112m km ol h m 0.075km ol ????=--L k 。求总传质系数G K 以及气相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分数。(答:11-2kPa h m 0.0408kmol --???=G K , 73.0) 解:112kPa h m kmol 0408.0075 .021056.011111---???=?+=+=L G G HK K K ,

07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A.商品市场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D.要素市场 2.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时,为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采用的经济措施有()。 ①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②降低存贷款利息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③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④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010年“两会”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二是优化信贷结构;三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①属于经济手段②是运用“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 ③属于行政手段④是为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 A.①④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2010年“两会”提出,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下列措施能够起到扩大消费需求的是()。 ①提高存贷利率②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③提高外汇汇率④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③④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和市场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7.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是()。 A.公有制B.现代产权制度 C.公司制 D.股份制 8.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其产权关系表现为()。 A.出资者享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相分离 B.出资者享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相统一 C.出资者享有的法人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财产所有权相分离 D.出资者享有的法人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财产所有权相统一 9.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负责管理日常具体事务的机构是()。 A.股东会B.董事会 C.经理层C.监事会 10.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合伙制B.业主制 C.公司制D.合作制 1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或目标)是()。 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B.统一、开放、合作、有序 C.宏观、自主、法制、有序D.统一、独立、竞争、无序 12.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主体是()。 A.银行 B.企业 C.政府 D.市场 13.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是()。 A.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建设和谐社会 C.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14.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D.优抚安置 二、多项选择题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公安基础知识习题集第七章

公安基础知识习题集 第七章公安执法监督 (1)2008-10-24 16:02 一、本章考试大纲提示 第一节 公安执法监督概述 公安执法监督的概念;公安执法监督的基本特征; 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外部监督、内部监 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直接监督、间接监督的概念;公安执法监督的意义。 第二节 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 督察制度的概念、作用、性质和建立督察制度的法律依据,督察机构的设置、职责与权限; 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监督的概念、 范围与方式, 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的地位; 公安行政复议的概 念、意义,提起公安行政复议的事由,不能提起公安行政复议的情形;公安赔偿的概念、种 类、构成要件;公安赔偿的行为主体要件、行为要件、后果要件、因果关系要件;公安行政 赔偿的概念, 提起公安行政赔偿的事由与不能构成公安行政赔偿的情形; 公安刑事赔偿的概 念,提起公安刑事赔偿的事由与不能构成公安刑事赔偿的情形; 公安赔偿的方式与计算标准。 第三节 公安机关外部执法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概念、 依据、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的权力和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 察的执法监督的途径;行政监察监督的概念、 性质、范围和法律依据, 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 和对警务活动监督的方式;检察监督的概念、 意义; 检察监督的内容和形式; 行政诉讼监督 的概念、意义; 提起行政诉讼的事由与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 社会监督的概念、性质和 形式, 人民政协、公民个人对公安执法监督的方式;建立警务公开制度的意义,警务公开的 内容、形式和办法。 、练习题 (一) 判断题 1 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 ) 2 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勤务行为的监督就是公安执法监督。 ( ) 3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是否依法履行职责、 内容。 ( ) 4 上级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检查、审查、调查等监督形式对公安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 ) 5 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执行刑罚等活动进行监督。 ( ) 6 社会监督主体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等监督形式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 ) 7 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可分为权力机关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审判机关监督、 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等。 ( ) 8 外部监督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不具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 ) 督、行政监察监督、检察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社会监督等。 ( ) 10 内部监督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有着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 ) 11 内部监督的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主要有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家 赔偿制度等。 ( ) 12 按实施监督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 ) 13 事前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执法行为之前依法进行监督。 ( ) 14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是事中监督。 ( ) 15 事中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监督。 ( ) 16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是事前监督。 ( ) 17 事后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监督。 ( ) 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 行使职权是公安执法监督的 9 外部监督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 组织和公民个人, 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

答案第七章习题

答案第七章习题 在进出口合同的商检条款中,关于检验时间和地点的规定使用最多的为(C) A、在出口国检验 B、在进口国检验 C、在出口地检验,在进口地复检 D、在出口地检验重量,在进口地检验品质2、货物在装运港装运前双方约定的检验机构对货物进行检验,该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作为决定交货质量,重量和数量的(B)A 初始依据 B 最后依据 C 粗略依据 D 次要依据3.会导致国际货物贸易争议发生的原因是( B )A.物价变动 B包装破裂 C汇率变动 D 政策变动4、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出现的索赔,可以包括( D )A 贸易索赔 B 运输索赔 C 保险索赔D 以上三者5、不可抗力事件是指当事人( B )A 不能预见和避免的事件 B 不能预见和避免,不能克服的事件C不能预见和避免但能克服的事件 D 可以预见但是不能避免的事件6、在合同签定以后发生的意外事故,在国际上通常被认为( C )A 构成不可抗力 B 不构成不可抗力C 没有同意解释 D 按照国际商会的规定来判断7.按照国际惯例。索赔都有一定期限,超过期限的索赔为(A )A 无效 B 有效 C双方协商后确定 D由理赔双方决定8.不可抗拒事件的证明文件在我国由

(D )出具A 外经贸部 B出入境检验检疫局C海关D贸易促进委员会 二、技能训练题1.用中文订立一个“卖方延期交货的罚金条款”答案: 出人力不可抗拒原因外,如卖方不能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货,买方有权利撤消该部分的合同,或者经过买方同意在卖方缴纳罚金的条件下延期交货。买方可同意给予卖方15天优惠期,罚款率为每10天按货款总额的百分之一,不足10天,按10天计算。罚款从第16天起计算最多不超过延期货款总额的百分之五。 三、不可抗力条款的争议案案情介绍某年6月,我国北方某粮油进口公司(以下简称我方公司)与澳大利亚PM公司(以下简称澳方公司)成交油炸花生米200公吨,每公吨CFR悉尼400美元,总金额80000美元,交货期为当年9—12月。合同规定,双方发生争议时先协商解决,如协商本能解决,提交仲裁机构解决,仲裁地点为中国,仲裁机构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我方公司签订合同后,开始组织货源,但由于供应货的加工厂能力有限,致使货源不足,我方公司当年只交了50公吨,其余150公吨经双方协商统一延长至下一年度内交货。次年,我国部分花生生产地发生自然灾害,花生减产,又加上供应货的加工厂停止生产这种产品,我方公司无力组织货源,于是于次年9月26日函电澳方公司,以“不可抗力”为理由,要求免除交货责任。澳方公司于9月29日回电,认为自然灾害并不能成为卖方解除免交

第七章习题答案-副本

⑴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顶点的度之和与边数之和的关系? ②有向图中顶点的入度之和与出度之和的关系? ③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至少应有多少条边才能确保是一个连通图?若采用 邻接矩阵表示,则该矩阵的大小是多少? ④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至少应有多少条弧才能确保是强连通图的?为什 么? ①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后等于所有边数的2倍 无向图中,顶点的度数之和是边数的两倍。有向图中,任意一条边AB(A->B)都会给A提供一个出度,给B提供一个入度,所以顶点的度之和=2*顶点入度之和=2*顶点出度之 和=顶点入度之和+顶点出度之和=边数的两倍。 ②对任意有向图顶点出度之和等于入度之和,且等于边的条数 ③至少应有n-1条边。大小是n*n ④n。在有向图G中,如果对于任何两个不相同的点a,b,从a到b和从b到a都存在路径,则称G是强连通图,强连通图必须从任何一点出发都可以回到原处,每个节点至少要一条出路。 ⑵设一有向图G=(V,E),其中V={a,b,c,d,e}, E={,,,,,,,,} ①请画出该有向图,并求各顶点的入度和出度。 ②分别画出有向图的正邻接链表和逆邻接链表。 有向图: ab e dc a:出度2,入度2b:出度1,入度3c:出度2,入度1 d:出度1,入度2e:出度3,入度1 正邻接链表 0a213? 1b10? 2c213? 3d14? 4e3012? 逆邻接链表

14? 1b3 024? 2c14? 3d2 02? 4e13? ⑶对图7-27所示的带权无向图。 ①写出相应的邻接矩阵表示。 ②写出相应的边表表示。 ③求出各顶点的度。 邻接矩阵: ∞963∞∞ 9∞∞58∞ 6∞∞295 352∞∞7 ∞89∞∞4 ∞∞574∞ 边表表示: 顶点表边表 01019 12026 23033 34135 4514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