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功耗模式实现说明文档

低功耗模式实现说明文档

低功耗模式实现说明文档
低功耗模式实现说明文档

STM8L051低功耗模式测试文档

STM8L051的五种低功耗模式wait ,low power run mode,low power wait mode,Ative-Halt mode,Halt mode。

1、WAIT mode

在等待模式,CPU的时钟是停止的,被选择的外设继续运行。W AIT mode 分为两种方式:WFE,WFI。WFE是等待事件发生,才从等待模式中唤醒。WFI是等待中断发生,才从等待模式中唤醒。

2、low power run mode

在低功耗运行模式下,CPU和被选择的外设在工作,程序执行在LSI或者LSE下,从RAM 中执行程序,Flash和EEPROM都要停止运行。电压被配置成Ultra Low Power模式。进入此模式可以通过软件配置,退出此模式可以软件配置或者是复位。

3、low power wait mode

这种模式进入是在low power run mode下,执行wfe。在此模式下CPU时钟会被停止,其他的外设运行情况和low power run mode类似。在此模式下可以被内部或外部事件、中断和复位唤醒。当被事件唤醒后,系统恢复到low power run mode。

4、Active-Halt mode

在此模式下,除了RTC外,CPU和其他外设的时钟被停止。系统唤醒是通过RTC中断、外部中断或是复位。

5、Halt mode

在此模式下,CPU和外设的时钟都被停止。系统唤醒是通过外部中断或复位。关闭内部的参考电压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通过配置ULP位和FWU位,也可以6us的快速唤醒,不用等待内部的参考电压启动。

一、各个低功耗模式的代码实现

1、WAIT mode

等待模式分为两种:WFI和WFE。

1.1 WFI mode

当执行“wfi”语句时,系统就进入WFI模式,当中断发生时,CPU被从WFI模式唤醒,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和继续向下执行程序。

通过置位CFG_GCR的AL位,使主程序服务完中断服务程序后,重新返回到WFI 模式。

程序如下:

void Mcuwfi()

{

PWR_UltraLowPowerCmd(ENABLE); //开启电源的低功耗模式

CLK_HSEConfig(CLK_HSE_OFF); //关闭HSE时钟(16MHz)

#ifdef USE_LSE

CLK_SYSCLKSourceConfig(CLK_SYSCLKSource_LSE);

CLK_SYSCLKSourceSwitchCmd(ENABLE);

while (((CLK->SWCR)& 0x01)==0x01);

CLK_HSICmd(DISABLE);

#else

CLK_SYSCLKDivConfig(CLK_SYSCLKDiv_1);

CLK_SYSCLKSourceConfig(CLK_SYSCLKSource_LSI);

CLK_SYSCLKSourceSwitchCmd(ENABLE);

while (((CLK->SWCR)& 0x01)==0x01);

CLK_HSICmd(DISABLE);

#endif //切换时钟到LSI(38KHz)

wfi(); //进入WFI模式

#ifdef Only_Interrupt //设置CFG_GCR的AL位,服务完中断后回到WFI模式CFG->GCR =CFG_GCR_AL;

#endif

}

1.2 WFE

当执行“wfe”语句时,系统就进入WFE模式。

WFE有两种唤醒模式,一种是:中断唤醒,一种是:事件唤醒。

当中断唤醒时,当执行到wfe时,进入wfe模式休眠。系统执行步骤如下:进入WFE模式---> 有中断产生--->系统唤醒--->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继续休眠。

当事件唤醒时,当执行到wfe时,进入wfe模式休眠。系统执行步骤如下:进入WFE模式---> 有中断产生--->系统唤醒--->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继续往下执行。

2、low power run mode

这种模式程序在RAM中执行,EEPROM和FLASH是在IDDQ(低功耗模式),时钟切换到低速时钟。

进入此模式的步骤如下:

1、进入RAM

2、切换系统时钟到LSE或LSI

3、关闭高速时钟、外设和ADC

4、屏蔽中断

5、通过设置FLASH_CR1的EEPM位来关闭FLASH和EEPROM

6、等待FLASH和EEPROM关闭

7、通过设置CLK_REGCSR的REGOFF位进入校准低功耗模式

退出low power run mode的步骤如下:

1、通过重置CLK_REGCSR的REGOFF位进入主校准模式,延时等待主校准稳定。

2、通过设置FLASH_CR1的EEPM位来打开FLASH和EEPROM,延时等待FLASH和EEPROM打开。

3、屏蔽所有中断。

程序如下:

void LPR_init(void)

{

/*Switch the clock to LSE and disable HSI*/

CLK_HSEConfig(CLK_HSE_OFF);

#ifdef USE_LSE

CLK_SYSCLKSourceConfig(CLK_SYSCLKSource_LSE);

CLK_SYSCLKSourceSwitchCmd(ENABLE);

while (((CLK->SWCR)& 0x01)==0x01);

CLK_HSICmd(DISABLE);

#else

CLK_SYSCLKDivConfig(CLK_SYSCLKDiv_1);

CLK_SYSCLKSourceConfig(CLK_SYSCLKSource_LSI);

CLK_SYSCLKSourceSwitchCmd(ENABLE);

while (((CLK->SWCR)& 0x01)==0x01);

CLK_HSICmd(DISABLE);

#endif

//PWR_UltraLowPowerCmd(ENABLE);

/*Configure event for WAKEUP and FUNCTION, disable the interrupts*/

CLK_RTCClockConfig(CLK_RTCCLKSource_LSI, CLK_RTCCLKDiv_1);//切换系统时钟// 到LSI

sim(); //屏蔽中断

LPR_Ram(); // Call in RAM //程序在RAM里执行

//if(lowpowerwait_flag==1)

// {

// lowpowerwait_flag=0;

//Switch on the regulator

// CLK->REGCSR = 0xb9;

// while(((CLK->REGCSR)&0x1) != 0x1);

/*Switch the clock to HSI*/

CLK_SYSCLKDivConfig(CLK_SYSCLKDiv_1);

CLK_HSICmd(ENABLE);

while (((CLK->ICKCR)& 0x02)!=0x02);

CLK_SYSCLKSourceConfig(CLK_SYSCLKSource_HSI);

CLK_SYSCLKSourceSwitchCmd(ENABLE);

while (((CLK->SWCR)& 0x01)==0x01);

sim(); //退出Low power run mode

//}

}

3、Low power wait mode

进入Low power wait mode模式是在MCU进入Low power run mode后执行wfe指令。从Low power wait mode模式退出只能通过外部中断。退出Low power wait mode模式后,CPU会返回到Low power run mode。

__ramfunc void LPR_Ram(void)

//void LPR_Ram(void)

#endif

{

uint8_t i = 0;

/* To reduce consumption to minimal

Swith off the Flash */

FLASH->CR1 = 0x08;

while(((CLK->REGCSR)&0x80)==0x80);

/* Swith off the Regulator*/

CLK->REGCSR = 0x02;

while(((CLK->REGCSR)&0x01)==0x01);

if(lowpowerwait_flag==0)

while(1);

Else //在此处进入Low power wait mode,进入WFE的配置。

{

/* Set trigger on GPIOB pin3*/

WFE->CR2 = 0x01;

/*Wait for end of counter */

wfe();

EXTI->SR1 |= 0x10;

EXTI->SR2 |= 0x01;

WFE->CR2 = 0x00; //退出Low power wait mode,进入Low power run mode

}

}

4、Active-Halt mode

在Active-Halt模式下,主时钟和CPU,以及大部分的外设都停止了,只剩下LSE或LSI 为一部分的外设提供时钟,能在Active-Halt模式运行的外设包括:SWIM、beeper、IWDG、RTC和LCD。进入Active-Halt模式,是通过halt语句。退出是通过外部中断、RTC和复位。

参看代码如下:

void McuActive_Halt()

{

//Halt_Init();

PWR_UltraLowPowerCmd(ENABLE);

RTC_Config(10000); //初始化RTC

/*

#ifdef USE_LSE

CLK_LSEConfig(CLK_LSE_OFF);

while ((CLK->ECKCR & 0x04) != 0x00);

#else

CLK_LSICmd(DISABLE);

while ((CLK->ICKCR & 0x04) != 0x00);

#endif*/

sim();

halt(); //进入Active-Halt模式

}

5、Halt mode

在Halt mode下,系统时钟停止,CPU和所有的外设停止。进入Halt mode,是执行halt 语句。退出此模式,是通过外部中断和复位。Halt mode和Active-Halt mode的区别是:Active-Halt mode下的一些外设还在工作。

参考代码如下:

void McuHalt()

{

Halt_Init(); //关闭外设

sim(); //屏蔽中断

halt(); //进入Halt模式

}

二、测试功耗

2.1、测试的各个模式下的功耗的测试步骤如下:

1、烧写不同模式下的代码,配置外部中断唤醒。

2、外部不需要的模块,停止供电。

3、把万用电串到电路中测试整个系统的电流。

2.2、各个部分的测试结果如下:

2.3、测试时万能表显示数据拍照

1、WFI mode 测试电流如下图所示

LOW power mode 进入方式

手册值 实际值 wait mode

wait for interrupt

WFI 55uA 87uA wait for event WFE 55uA 92uA low power low power run mode Software Sequence

5.4uA 3.7uA low power wait mode Software sequence + WFE

3.3uA 2.8uA Active-Hal

t

Active-Halt mode HALT 0.8uA 1.02uA Halt

Halt mode HALT 0.4uA 0.42uA

2、low power run mode测试电流如下图所示

3、Halt mode测试电流如下图所示

4、Ative-Halt mode测试电流如下图所示

苏州联芯威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部

张广辉 2014年9月16日

日志管理系统功能说明书

日志管理系统功能说明书 日志管理系统是用来实时采集、搜索、分析、可视化和审计系统及事件日志的管理软件,能够对全网范围内的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以及各种应用服务系统等产生的日志全面收集,并通过大数据手段进行分析,通过统一的控制台进行实时可视化的呈现。通过定义日志筛选规则和策略,帮助IT管理员从海量日志数据中精确查找关键有用的事件数据,准确定位网络故障并提前识别安全威胁,从而降低系统宕机时间、快速响应,从而提升网络性能、业务系统稳定性、全网的安全性。 一.硬件需求 1.可以采用普通的x86服务器,以集群布署的方式实现高速、低价、稳定、实时的日志管理。 2.配置:2颗CPU,32G内存,Xeon-E5,1T硬盘,7-10台 二.系统技术栈 1.Flume+Kafk:a收集各种类型的日志信息 2.Sparkstreaming:实时处理、分析收集的数据 3.Elasticsearch:实现多维度的搜索、查询 4.HBase、HDFS:实现日志的存储 三.功能详述 1.实时事件关联:预置多种事件关联规则,快速定位网络安全威胁、黑客攻击、内 部违规; 2.多样化的报表和统计图表:允许创建自定义报表,生成多样化的统计图表。

3.集中的日志采集:持各种协议采集,对不同日志源所产生的日志进行收集,实现 日志的集中管理和存储,支持解析任意格式、任意来源的日志。 4.特定用户监控:收集并分析特定用户活动产生的各种日志。 5.日志搜索:强大的日志搜索引擎,可进行多维度的搜索查询,从海量的日志数据 中检索出所需的信息,进而产成更详细的日志分析报表。 6.实时警告:支持用户自定义告警规则,告警发送模式支持短信及邮件等基本方式。 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实现手机APP和微信的消息推送的方式进行高危告警。 7.日志分析: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手段,对日志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发现日 志中存在的关联性问题或异常。 8.灵活的日志归档:通过自定义方式,提对收集的日志数据进行自动归档处理,以 实现日志数据的长久保存。 9.允许二次开发:提供丰富的开发接口,允许用户进行二次开发,(比如:自定义图表 的展示、日志的截取、分析结果的导出等) 10.安全简单的布署:对现有网络不产生任何影响,安全可靠,采用Docker技术,实 现快速、简使的布署。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版 摘要 大家在平时的系统开发中需要编写一些文档模板,这是 ISO软件工程模板标准贴出,供大家参考。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包括] 2.1.1系统功能 2.1.2系统性能 2.1.2.1精度 2.1.2.2时间特性要求 2.1.2.4可靠性 2.1.2.5灵活性 2.1.3输入输出要求 2.1.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2.1.5故障处理要求 2.1.6其他专门要求 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的规定。] 2.2.1设备 [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

2.2.2支持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 1 2.2.3接口 [说明该系统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 2.2.4控制 [说明控制该系统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2.4结构 [给出系统结构总体框图(包括软件、硬件结构框图),说明本系统的各模块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模块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模块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2.5功能需求与系统模块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模块的分配关系。] [系统模 块1] [系统模 块2] [……] [系统模 块m] [功能需 求1]  √ [功能需 求2] √ [┇] [功能需 求n] √ √  2.6人工处理过程 [说明在本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 2.7尚未解决的问题 [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相应的回答信息。]

××-软件项目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

××_软件项目概要设计说明书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182017颁布日期:年4月□非受控受控状态:■受控 分发范围:项目组、财务部、质量管理部I 版软件项目概要设计说明书××_ 本:V0.1 修订记录 修订日版本修订描修订批准

版××_软件项目概要设计说明书本:V0.1 目录 1 引言.............................................................................................................................................................. . (1) 1.1 概述 (1) 1.2 目的 (1) 1.3 范围 (1) 1.4 缩略语 (1) 1.5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参考资料 (2) 3 交付需求列表 (2) 4 系统物理架构 (2) 4.1 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 (2) 4.2 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 (3) 4.3 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 (3) 4.4 系统部署图 (3) 4.5 安装部署说明 (4) 5 系统逻辑架构 (5)

5.1 子系统 一 (5) 子模块一...................................................................................................................................... 51.1.1子模块二...................................................................................................................................... 51.1.2 5.2 子系统 二 (5) 6 实现视图 (5) 7 进程视图 (6) 8 数据库设计 (6) 9 设计约束 (6) 10 内部接口定义 (6) 11 外部接口 (6) 12 开发环境说明 (7) 13 技术难点 (7) 14 附录.............................................................................................................................................................. .. 8 14.1 模型文件 (8) 14.2 XXXX (8) III _××软件项目概要设计说明书版本:V0.1 ××_软件项目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概述 应包括:{ 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和主管部门; a. 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b.

软件概要设计报告文档模板

软件概要设计报告文档模板 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限制和约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逻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特性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接口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接口传输协议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完整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出错处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护处理过程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技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开发技术说明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发技术应用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数据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词汇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进度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系统安全日志标准V1.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虹微公司管理文件 应用系统安全日志标准 ××××–××–××发布××××–××–××实施 四川长虹虹微公司发布

目录 1概况 (3) 1.1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2正文 (3) 2.1总体原则 (3) 2.2通用要求 (4) 2.2.1登录日志 (4) 2.2.2用户管理日志 (4) 2.2.3角色/权限管理日志 (5) 2.2.4系统配置操作 (6) 2.3应用数据操作日志 (7) 2.3.1业务敏感信息操作日志 (7) 3检查计划 (8) 4解释 (9) 5附录 (9)

1概况 1.1目的 为接入到日志集中管理平台内的应用系统的安全日志记录要求提供参考,以便和第三方日志集中管理平台进行对接,满足日志集中管理项目需求 1.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业务系统 2正文 2.1总体原则 1)所有应用系统应记录根据本规范记录通用类日志,具体见2.2所述; 2)所有应用系统应记录系统中的各类敏感信息记录操作日志,具体见2.3所述; 3)研发人员需要根据本规范要求(本规范中的字段命名以及表名供参考),对安全日志进行统一格式设计及输出; 4)本文档标注为*的字段表示如无法获取此字段,则不要求记录。 5)关于日志存储的方案,优先采用文本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本地磁盘,其次可以选择存储在数据库; 6)日志的保存策略,默认为3+1天,滚动式的存储; 7)在采用文本文存储日志在本地磁盘时,需统一放至: /app/applogs/${instance}/auditlog目录下,日志文件名的格式如:audit_日期_数字编号.log,例如:audit_20150722_1.log; 8)文本文件存储的日志格式如下: 日志类型\u0000版本号\u0000字段1值\u0000字段2值...字段n值\u0000\r 示例:(以一条登录日志为例) 1\u00001\u00002007-08-28 00:52:10\u0000157556\u0000CAS\u0000BSP\u000010.0.22.33\u000010.0.13.38\u0000主机名(自定义)\u000000:15:C5:79:7E:F7\u0000013\u0000Success\u0000\u0000\r 具体说明: a.各字段由不可见字符\u0000进行分隔; b.日志记录以\u0000\r结束; c.如果某个字段的值为空,或者没有值,分隔符\u0000不可省略,照常输出; d.不同类型的日志都有各自的日志类型和版本号,具体见各日志章节的说明;

概要设计说明书范例及模板

《XXXXXX》概要设计说明书 张三、李四、王五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本机票预定系统项目的前一阶段,也就是需求分析阶段中,已经将系统用户对本系统的需求做了详细的阐述,这些用户需求已经在上一阶段中对航空公司、各旅行社及机场的实地调研中获得,并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得到详尽得叙述及阐明。 本阶段已在系统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机票预定系统做概要设计。主要解决了实现该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决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在以下的概要设计报告中将对在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概要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下一阶段的详细设计中,程序设计员可参考此概要设计报告,在概要设计对机票预定系统所做的模块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在以后的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阶段也可参考此说明书,以便于了解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完成的各模块设计结构,或在修改时找出在本阶段设计的不足或错误。 1.2项目背景 机票预定系统将由两部分组成:置于个旅行社定票点的前台客户程序,以及置于航空公司的数据库服务器。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如下: 1.3定义 1.3.1 专门术语 SQL SERVER: 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SQL: 一种用于访问查询数据库的语言 事务流:数据进入模块后可能有多种路径进行处理。 主键: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域。值互不相同。 外部主键:数据库表中与其他表主键关联的域。 ROLLBACK: 数据库的错误恢复机制。 1.3.2 缩写

系统:若未特别指出,统指本机票预定系统。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1.4参考资料 以下列出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有关资料: 1.机票预定系统项目计划任务书浙江航空公司1999/3 2.机票预定系统项目开发计划《**》软件开发小组1999/3 3.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开发小组1999/3 4.用户操作手册(初稿)《**》软件开发小组1999/4 5.软件工程及其应用周苏、王文等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 6.软件工程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1 7.Computer Network A.S.Tanenbaun Prentice Hall 1996/01 文档所采用的标准是参照《软件工程导论》沈美明著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文档编写指南”。 2.任务概述 2.1 目标 2.2 运行环境 系统将由两部分程序组成,安装在各旅行社客户机上的客户程序及航空公司内的数据服务器程序。 根据调研得知所有旅行社的计算机配置均在Pentium 133级别以上,客户程序应能够在Pentium 133级别以上, Win NT环境下运行。 2.3 需求概述 浙江航空公司为方便旅客,需开发一个机票预定系统。为便于旅客由旅行社代替航空公司负责为旅客定票,旅行社把预定机票的旅客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旅行时间、旅行目的地,输入机票预定系统的客户端程序,系统经过查询航空公司内的航班数据服务器后,为旅客安排航班,印出取票通知。旅客在飞机起飞前一天凭取票通知和帐单交款后取票,系统校对无误后即印出机票给旅客。 要求系统能有效、快速、安全、可靠和无误的完成上述操作。并要求客户机的界面要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服务器程序利于维护。 2.4 条件与限制 3.总体设计 3.1 处理流程 下面将使用(结构化设计)面向数据流的方法对机票预定系统的处理流程进行分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报告模板

项目概要设计报告 软件工程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专业1班 授课教师: 学号: 姓名: 手机: 项目名称:酒店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通过软件开发,进一步掌握并加强软件工程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自己的软件开发实际能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工程设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锻炼自己创造性的思维。 一个完善成熟的酒店管理系统,能让工作人员从烦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它不仅仅记录着酒店客人的信息、提供查询、报表打印等一系列简单的工作,其管理系统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管理方法,随着它的深入,将带动企业的运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1.2项目背景 如今人们商务或休闲娱乐出行的频率上升,酒店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高。酒店管理系统的引入能使酒店内部集中管理,集中控制,快速反应其经营状况,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给客户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酒店管理系统的主要为了实现对酒店管理内部各种管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提高酒店的办公效率,使其成为高效率高质量的酒店。 项目提出者: 项目开发者: 系统用户:酒店内工作人员及入住酒店客户

1.3定义 此文中提及的系统均指酒店管理系统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任务概述 2.1目标 信息存储档案化、信息加载及时化、传递规范化、管理专业化 2.2设备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8 开发工具:DevCpp、Visual Studio 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3要求 为销售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为客户提供更加周到快捷的服务,客户可提前挑选所需房型,更加贴心化; 为财务提供严密的财务系统; 将酒店封装得更加全面,多样、丰富、安全性得以提高。 2.4条件、假定和限制

日志系统用概要设计说明书

案卷号 日期 日志系统 概要设计说明书 作者:曾琦,杨兴,龚锡寒 完成日期:待定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版本号修改批准人修改人安装日期签收人

目录 1 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范围 (1) 1.3 定义 (1) 1.4 参考资料 (2) 2 总体设计 (2) 2.1 需求规定 (2) 2.1.1 基本功能 (2) 2.1.2 基本需求 (3) 2.2 运行环境 (4) 1 硬件环境 (4) 2 软件环境 (4) 2.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5) 2.3.1业务流程设计 (5) 2.3.2数据流程设计 (12) 2.4 结构 (13) 2.5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14) 2.6 人工处理过程 (15) 2.7 尚未解决的问题 (15) 3 接口设计 (15) 3.1 用户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外部接口 (15) 3.3 内部接口 (16) 4 运行设计 (16) 4.1 运行模块组合 (19) 4.2 运行控制 (20) 4.3 运行时间 (24) 5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24) 5.1 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24) 5.2 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24) 5.3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24) 6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25) 6.1 出错信息 (25) 6.2 补救措施 (25) 6.3 系统维护设计 (25)

概要设计说明书范例及模板

《XXXXXX》 概要设计说明书 张三、李四、王五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本机票预定系统项目的前一阶段,也就是需求分析阶段中,已经将系统用户对本系统的需求做了详细的阐述,这些用户需求已经在上一阶段中对航空公司、各旅行社及机场的实地调研中获得,并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得到详尽得叙述及阐明。 本阶段已在系统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机票预定系统做概要设计。主要解决了实现该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决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在以下的概要设计报告中将对在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概要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下一阶段的详细设计中,程序设计员可参考此概要设计报告,在概要设计对机票预定系统所做的模块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在以后的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阶段也可参考此说明书,以便于了解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完成的各模块设计结构,或在修改时找出在本阶段设计的不足或错误。 1.2项目背景 机票预定系统将由两部分组成:置于个旅行社定票点的前台客户程序,以及置于 1.3 1.3.1 专门术语 SQL SERVER: 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SQL: 一种用于访问查询数据库的语言 事务流:数据进入模块后可能有多种路径进行处理。 主键: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域。值互不相同。 外部主键:数据库表中与其他表主键关联的域。 ROLLBACK: 数据库的错误恢复机制。 1.3.2 缩写

系统:若未特别指出,统指本机票预定系统。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1.4参考资料 以下列出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有关资料: 1.机票预定系统项目计划任务书浙江航空公司 1999/3 2.机票预定系统项目开发计划《**》软件开发小组 1999/3 3.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开发小组 1999/3 4.用户操作手册(初稿)《**》软件开发小组 1999/4 5.软件工程及其应用周苏、王文等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 6.软件工程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11 7.Computer Network A.S.Tanenbaun Prentice Hall 1996/01 文档所采用的标准是参照《软件工程导论》沈美明著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文档编写指南”。 2.任务概述 2.1 目标 2.2 运行环境 系统将由两部分程序组成,安装在各旅行社客户机上的客户程序及航空公司内的数据服务器程序。 根据调研得知所有旅行社的计算机配置均在Pentium 133级别以上,客户程序应能够在Pentium 133级别以上, Win NT环境下运行。 2.3 需求概述 浙江航空公司为方便旅客,需开发一个机票预定系统。为便于旅客由旅行社代替航空公司负责为旅客定票,旅行社把预定机票的旅客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旅行时间、旅行目的地,输入机票预定系统的客户端程序,系统经过查询航空公司内的航班数据服务器后,为旅客安排航班,印出取票通知。旅客在飞机起飞前一天凭取票通知和帐单交款后取票,系统校对无误后即印出机票给旅客。 要求系统能有效、快速、安全、可靠和无误的完成上述操作。并要求客户机的界面要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服务器程序利于维护。 2.4 条件与限制 3.总体设计 3.1 处理流程 下面将使用(结构化设计)面向数据流的方法对机票预定系统的处理流程进行分析。系统可分为两大部分:一、客户机上的程序,二、服务器上的程序。以下将分别对系统的这两大部分进行流程分析:

概要设计范本

概要设计范本

[XXXX公司办公自动化] 概要设计说明书 [V1.0(版本号)] 拟制人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概要设计说明书 引言 1.1编写目的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推进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必须加快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发展。 对于电力系统的企业,如何充分、快捷、有效地利用企业内外的大量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是企业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之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服务内容和办公设施的现代化,这种情况日益突出。同时为了提高单位的日常办公效率,减轻手工劳动强度,使单位的日常运营纳入高效而快捷的轨道,就必须利用现代的信息手段。现代的信息技术优势在于对信息的处理高效而精确,可以充分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输,及时地反映企业办公的变动

情况,完善办公调度,提高企业服务质量,进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 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XXXX公司计划建设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将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建立全局八个部门的信息网络,全面提高办公效率,并做到信息传输自动化、公共服务远程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实现全局办公系统全面信息化。 本说明书给出XXXX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说明,包括最终实现的软件必须满足的功能、性能、接口和用户界面、附属工具程序的功能以及设计约束等。 目的在于: ?为编码人员提供依据; ?为修改、维护提供条件; ?项目负责人将按计划书的要求布置和控制开发工作全过程; ?项目质量保证组将按此计划书做阶段性和总结性的质量验证和确认。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包括:

后台日志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1(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后台日志管理系统 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V1.0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1年8月10日

目录 1. 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文档约定 (3) 1.3.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3) 1.4.产品范围 (3) 2. 综合描述 (4) 2.1.产品的状况 (4) 2.2.产品的功能 (4) 2.3.运行环境 (5) 3. 外部接口需求 (6) 3.1.用户界面 (6) 3.2.硬件接口 (6) 3.3.软件接口 (6) 3.4.通讯接口 (7) 4. 系统功能需求 (7) 4.1.业务流程 (8) 4.1.1. 应用系统日志采集流程 (8) 4.1.2. 手机操作日志采集流程 (8) 4.1.3. 日志查询统计流程 (9) 4.1.4. 其他系统登陆日志采集 (9) 4.2.系统功能说明 (10) 4.2.1. 系统管理 (10) 4.2.2. MAS基础服务 (10) 4.2.3. 手机登陆日志 (10) 4.2.4. 系统应用日志 (10) 4.2.5. 平台操作日志 (11) 4.2.6. 应用日志统计 (11) 4.3.输入/输出数据 (11)

5. 其它非功能需求 (11) 5.1.性能需求 (11) 5.2.业务规则 (12) 6. 数据定义 (12) 7. 分析模型 (1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旨在为MOA日志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一个明确的功能需求说明,用于定义、界定系统开发的功能范围,并且作为后续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指引性文件,本文的主要阅读者是系统开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及相关负责人。 本产品需求分析报告是为MOA日志后台管理系统软件产品编写的软件系统设计开发指引,说明开发这个软件产品意义、作用、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意图。通过这份软件产品需求分析报告详尽说明了该软件产品的需求规格,包括修正和(或)发行版本号,从而对该软件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义。 1.2.文档约定 编写本文档时,正文文件的编写标准及各种排版约定遵循以下规则:

毕业设计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系统 概要设计说明书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 计算机学院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 (1) 1.3定义 (1) 1.4参考资料 (1) 2总体设计 (1) 2.1需求规定 (1) 2.2运行环境 (2)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2) 2.4结构 (2)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2) 2.6人工处理过程 (2)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2) 3接口设计 (2) 3.1用户接口 (2) 3.2外部接口 (3) 3.3内部接口 (3) 4运行设计 (3) 4.1运行模块组合 (3) 4.2运行控制 (3) 4.3运行时间 (3)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3)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3)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3)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4)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4) 6.1出错信息 (4) 6.2补救措施 (4) 6.3系统维护设计 (4)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说明书是在充分理解系统需求分析基础上,为详细设计及编码设计准备的。是详细设计和系统编码的根据,同时也是与用户进行交流的文档之一。 本文档的读者为系统用户,软件设计师(详细设计),程序开发员,测试人员,售后技术支持人员等。 1.2背景 a.本软件的名称为:温米采油厂生产经营子系统; b.本项目是应温米采油厂生产经营的需要,由成都思友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开发,用户为 温米采油厂及各级单位人员,系统服务器放在网络中心,由开发技术室负责运行、管理。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 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ISO软件工程模板概要设计说明书

ISO软件工程模板概要设计说明书 摘要 大伙儿在平常的系统开发中需要编写一些文档模板,这此将我收集整理的ISO软件工程模板标准贴出,供大伙儿参考。(2002-07-22 18:06:09) By 风过留枫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要紧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包括] 2.1.1系统功能 2.1.2系统性能 2.1.2.1精度 2.1.2.2时刻特性要求

2.1.2.4可靠性 2.1.2.5灵活性 2.1.3输入输出要求 2.1.4数据治理能力要求 2.1.5故障处理要求 2.1.6其他专门要求 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的规定。] 2.2.1设备 [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 2.2.2支持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 1 2.2.3接口 [说明该系统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 2.2.4操纵 [说明操纵该系统的运行的方法和操纵信号,并说明这些操纵信号的来源。] 2.3差不多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差不多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2.4结构 [给出系统结构总体框图(包括软件、硬件结构框图),说明本系统的各模块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模块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模块之间的操纵与被操纵关系。] 2.5功能需求与系统模块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模块的分配关系。] [系统模块1][系统模块2][……][系统模块m] [功能需求1]√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模版

软件概要设计报告文档模板 1. 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项目风险 (2) 1.3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2) 1.4参考资料 (2) 2. 设计概述 (3) 2.1限制和约束 (3) 2.2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 (3) 3. 系统逻辑设计 (4) 3.1系统组织设计 (4) 3.2系统结构设计 (4) 3.2.1 系统特性表 (5) 3.2.2 系统特性结构图 (6) 3.3系统接口设计 (6) 3.3.1 系统接口表 (6) 3.3.2 系统接口传输协议说明 (7) 3.4系统完整性设计 (7) 4.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8) 4.1系统出错处理表 (8) 4.2维护处理过程表 (9) 5. 技术设计 (10) 5.1系统开发技术说明表 (10) 5.2开发技术应用说明 (11) 6. 数据库设计 (11) 7. 词汇表 (11) 8. 进度计划 (11)

1. 引言 引言是对这份软件系统概要设计报告的概览,是为了帮助阅读者了解这份文档是如何编写的,并且应该如何阅读、理解和解释这份文档。 1.1 编写目的 说明这份软件系统概要设计报告是基于哪份软件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的,开发这个软件产品意义、作用、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意图。通过这份软件系统概要设计报告详尽说明了该软件产品的软件结构,包括数据库结构和出错处理,从而对该软件产品的结构的描述。 如果这份软件系统概要设计报告只与整个系统的某一部分有关系,那么只定义软件系统概要设计报告中说明的那个部分或子系统。 1.2 项目风险 具体说明本软件开发项目的全部风险承担者,以及各自在本阶段所需要承担的主要风险,首要风险承担者包括: ●任务提出者; ●软件开发者; ●产品使用者。 1.3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列举本软件系统概要设计报告所针对的各种不同的预期读者,例如,可能的读者包括: ●用户; ●开发人员; ●项目经理; ●营销人员; ●测试人员; ●文档编写人员; ●等等。 描述文档中,其余部分的内容及其组织结构,并且针对每一类读者提出最适合的文档阅读建议。 1.4 参考资料 列举编写软件产品概要设计报告时所用到的参考文献及资料,可能包括: ●本项目的合同书; ●上级机关有关本项目的批文; ●本项目已经批准的计划任务书; ●用户界面风格指导;

日志审计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

日志审计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 一、总体要求 ?支持对主流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网络设备、安全设 备进行自动采集。 ?支持SYSLOG和OPSEC LEA标准日志协议,能通过代理收集日志文件, 并将日志统一格式化处理。 ?对采集的日志可分类实时监控和自动告警。 ?对收集的日志信息可按日志所有属性进行组合查询和提供报表。 ?能按日志来源、类型、日期进行存储,支持日志加密压缩归档。 ?不影响日志源对象运行性能和安全。 ?操作简便直观,可用性好。 二、具体要求 2.1日志收集对象要求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很容易定制开发新的日志收集代理。 2.2 日志收集方式要求 需要支持的协议有syslog、snmp trap、windows log、checkpoint opsec、database、file、xml、soap等等。 ?主动信息采集 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VPN、IDS/IPS等网络设备的日志采集支持采用SYSLOG(UDP514)和OPSEC LEA协议形式自动采集。 ?日志文件采集 支持本地系统平台上通过安装Agent采集日志文件中的日志信息。 ?性能状态探测 能获取系统平台的CPU、内存、端口使用率、应用的响应时间、进程数、TCP连接数、负载等性能参数。 2.3日志分析功能要求 2.3.1告警功能 ?支持对紧急、严重日志进行自动报警,可自定义需报警的日志类型。 ?监控台支持对收集的全部日志进行分类实时监控。 ?应该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日志格式表示为统一的日志数据格式。且统一格 式时不能造成字段丢失。 ?能自动对各种类型的日志进行实时分析,并能将紧急、严重的事件日志 通过设备远程主控台、短信、邮件、电话语音提示等方式向管理员发送 实时告警消息,支持自定义报警日志的类型。 ?通过对网络设备及系统平台的性能状态、安全访问、异常事件产生的日

(完整版)概要设计说明书_模板

XXX项目 概要设计说明书 创智和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修改记录

此页由EPG编写,项目实施人员不用更改任何地方 模板编写及修订记录 此页由EPG编写,项目实施人员不用更改任何地方

目录 XXX项目_概要设计书 (1) 1 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参考文献 (1) 1.3 术语与缩写解释 (1) 2 总体设计 (1) 2.1 系统概述 (1) 2.2 系统设计原则 (1) 2.3 设计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1) 2.4 系统结构图 (2) 2.5 网络结构图 (2) 2.6 系统功能模块图 (2) 2.7 数据流向图(或称为时序图) (2) 2.8 模块构成 (2) 3 环境设计 (2) 4 硬件设备 (2) 5 支持软件 (3) 6 接口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用户接口 (3) 6.2 外部接口 (5) 6.3 内部接口 (5) 7 数据库设计 (6) 7.1 数据库环境说明 (6) 7.2 数据库命名规则 (6) 7.3 逻辑设计 (6) 7.4 物理设计 (6) 7.5 安全性设计 (7) 8 公用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界面设计 (8) 10 出错处理设计 (8) 11 开发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附录 (8)

软件概要设计样本

文档编号: 软件概要设计 Version 1.0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文档配置说明

目录 1.引言 .................................................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2.2.运行环境..............................................................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2.4.结构..................................................................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2.6.人工处理过程..........................................................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3.2.外部接口.............................................................. 3.3.内部接口.............................................................. 4.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4.2.运行控制.............................................................. 4.3.运行时间..............................................................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 6.1.出错信息.............................................................. 6.2.补救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