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禅修手册

禅修手册

目录

一、观音寺简介

二、禅修意义

三、入寺须知

四、礼佛仪轨

五、过堂常识

六、打坐常识

一、观音寺简介

安徽和县古称历阳,因其南有历水而得名。东毗南京、南临马鞍山、西南连芜湖、北近省会合肥,属巢湖辖区范围。和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实乃皖东之胜地,江淮水陆之要冲也,左挟长江,右控昭关,天门峙其南,濠滁环于北,延续金陵紫气,逶迤安庆余嶂,山川毓秀,殊景星罗,名胜棋布,鱼米丰廪,稻脂充仓,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周铭秦篆,铺就墨黛层峦,汉璧晋璋,昭映宝镜瑶池。乌江潺潺,低吟霸王亡恨,天门幢幢,浅唱太白遗篇。刘梦得谪陋,往来素无白丁;明代高僧憨山,诞于此地,一首《醒世歌》警醒无数迷误人;明太祖起事,镇淮楼下点兵。“天与人间作画图,南谯曾说小姑苏。”即是此地矣。观音寺,亦称金峰寺,位于和县香泉镇,距城关逾三十里。观音寺据地之胜,前临千顷香泉湖,后倚秀丽观音峰,群山环抱,秀水萦回,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实乃人间仙境。

据《和县志》载:观音洞,因明人和州知州张寿朋撰碑《观音洞》而得名。张寿朋于明代万历辛卯年(1591)冬游滁州琅琊寺醉翁亭,途经和州香泉山,因观山甚美,故停留,其间听得“观音寺”传闻,遂刻于碑石之上。

“观音寺”之由来源于坊间。相传,明万历十三年(1583)三月十五日,山民戴仁学等人拜于南海普陀山,朝圣归来途经一山,见祥光闪于山中,三夜不断。是夜,观音菩萨托梦于戴仁学,告之此山某洞有观音大士像。已醒,戴仁学遂循山探访,果见一古洞,观音大士像立于钟乳石壁上。戴仁学见状即奔告于乡里。后乡人筹资,于洞中建成观音大士殿,洞遂改名曰“观音洞”。另寺左有一洞名梵音洞,深不可测,入洞隐隐有水声,妙若梵音,故名。

明崇祯五年(1632),和州知州陈世凤见州府百姓频于观音洞集会朝圣礼佛,盛时达万人之众。陈世凤恐滋是非,累及其位,遂以石覆观音洞,禁民敬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乡人于旧址建天王殿,发现残碑一块,上有向时乡邻募捐所刻“白银五百两、两百两”等字,且有碗盘残片、龙凤花纹砖瓦及大量古寺基石于山洞四围。

二零零三年以来,观音寺由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上妙下安大和尚兼任方丈,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巢湖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智下文大和尚任住持,寺院香火得以重续。为使“观音寺”重振崇祯遗风,智文法师四处募集善款多载,不遗余力。另有南京建宇集团及社会各界善信大力护持、捐资赞助。观音寺值此殊胜因缘得以重光,现已初显雄伟庄严,具有十方丛林之势。

如今,观音寺三宝具足,僧俗精修,早晚功课不辍,经声佛号不停。登临观音山,可见三十三米大观音圣像屹立于山顶,熠熠发光,慈佑众生。山下则有波光粼粼的香泉湖水萦绕于群山之中,古老佛教文化与一派湖光山色完美融合,酷似海天佛国之景令人流连忘返。

观音寺的未来任重而道远,住持上智下文大和尚携两序大众将以弘扬佛教文化、发展佛教慈善事业为宗旨,

本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愿,把观音寺建设成为规模宏大的佛教圣地,成为弘扬人间佛教精神,慈悲利生之神圣道场。尚祈海内外有缘善信大力护持,共襄盛举!

二、禅修意义

1、调和身心

在这个人心普遍躁动的时代,所有的人都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长期的紧张、封闭、不安如影随形,深植在每个人的身心深处。现代医学表明,大部分的慢性疾病,诸如癌症、心脑血管、精神疾病,都来自过度的紧张和压力无法排解。

禅修是一场身与心的对话,把我们平日浮躁烦恼的心收回来,进入真实与宁静的生命。第一次,停下脚步,全然地感受自己的呼吸,倾听来自身体内部每一点的细微声音。随着禅定的深入,意念和情绪活动的放松、停息,可以舒缓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使被紧张和压力导致恶化的生理机能得以自行调整;我们的身体与心灵会重新联结,柔软和轻安自然涌现,你必将因此亲身经历内在和外在的巨大变化。

2、平静心灵

所有呼之欲出的社会问题,都来自负面情绪的累积,来自不安分不平静的内心。

去体育馆看球赛,你会体验到那些尖叫、嘘声、愤怒,掩藏在热情与团队精神的假象背后,是内心的空虚和不安稳。去听流行歌曲,你会明了那些不断在反复变奏和吟唱的,却都是同样的主题——嫉妒、痛苦、不满与紧张。去看看深夜的酒吧和网站,你看到那么多彻底买醉沉迷不归的心灵,纵情的背后都是在逃避——逃避无所归依的内心的失落。

禅修是让我们的心灵更平静的技术。通过净化困扰自己的种种负面情绪,给内心带来平静与觉醒,达到深刻而安定的喜悦。

在别的宗教里神职人员的日常修为中,也有禅修的部分,因为禅修是一个共性的方法,而在所有平静内心的方法之中,禅修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3、止息烦恼

佛法的目的是让每个生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生命本有的自由。

烦恼的断除需要智慧,佛法将智慧分成“闻、思、修”三个不同的层面。闻所得慧和思所得慧,是我们读来、听来、看来,和通过思维道理而获得的知识和智慧,它们能熄灭的烦恼是有限的。不正见及疑通过闻、思即可去除,其余烦恼则需要通过修行一点一点地去除。从书面上看来的东西都叫间接经验,不是亲身实证的。因为缺乏实证,往往容易陷进无休止的争论与说教中。

但是禅定的修行,会通过实证来检验文字的真实性,因为它是自证之法,超越了文字层面、观想层面,完全进入到实相层面的智慧。

三、入寺须知

1、切记喧哗,请勿随意奔跑,言谈举止请轻言轻行;

2、保持身心庄严,不得随意吐痰,随手扔垃圾,不得在寺院墙壁树木栏杆上涂鸦、刻字;

3、不得对着佛像照相,进入殿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溜达做观赏态,东张西望;

4、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寺院一切乃属十方善信血汗,爱护寺物,若有所损须到课堂按价赔偿;

5、寺院内不得吸烟、穿拖鞋、走路不可吃东西,应当着装整齐;

6、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入寺后时刻提起正念,心存恭敬谨慎,一切行为举止皆随大众;

7、不得擅自进入师父房间,若有师父经过应当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行礼;

8、与师父谈话,不得面对师父,应当侧立或侧坐,亦不得高处立,或太远立,

对师父谈话应当清晰小声、和颜悦色,师父讲话中不得插嘴;

9、不可污手捉持佛像,佛教经典不可乱放,尤忌撕坏破损,敬香时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请勿用嘴吹香,香上不得沾油;

10、有人诵经时,请勿在旁走动,或站在中间照相,若遇早晚课,可合十入殿学习,若入斋堂过堂,不得言谈或接打电话;

维护佛门净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需要大家一同营造文明和谐的寺院环境,共创生态寺观,而非把寺院视作旅游观光之地。

四、礼佛仪轨

一般人拜佛总喜欢站在佛前中间的位置上,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丛林(寺院)里的规矩,只有住持和纠察才可以在中间的位置上礼拜,其他人应该站在左右两边才对。

拜佛时,应先于拜垫前站好,两脚距离约前八(寸)后二(寸)为宜,两手当脑合掌,然后问讯。问讯时不要低头,背与腰的角度以90-120度为宜;两手并拢紧贴于两膝或两腿之前,然后慢慢地将两食指相对呈一定角度,两拇指并齐置于两食指之间,左右两手其余手指自然相叠握紧形成抱拳状,然后将两食指慢慢向上举至眉心为宜,再放下、合掌,并开始礼佛。

礼佛时上身要慢慢靠向拜垫,两腿渐渐向下弯曲,先将右手按住拜垫中间,待左手伸至左前方后,再将右手移至右前方,此时两膝则自然置于拜垫边缘,头部也自然置于两手之间,即所谓五体投地也。五体投地之后,两手翻掌向上,并稍微伸出头部约1-2寸,表示蒙佛接引之意。

站起时应先将两手翻掌向下,再移右手至拜垫中间,左手离开拜垫后当胸作半合掌状,腿徐徐直立,然后右手离开拜垫与左手作合掌状并站直身子。如是三拜之后,再行问讯礼,算是跟佛菩萨告别再见之意,这样整个拜佛仪轨才算圆满。

其实,拜佛不是目的,学佛才是目的,心中敬佛才是真正的拜佛。我们拜佛就是要学佛的无限慈悲心,学佛的无量清净心,学佛为救度众生而宁下地狱、奉献一切的精神。所以当我们置身佛前准备拜佛时,口中就要默念佛菩萨圣号,脑里观想佛菩萨形象,此所谓身、口、意三业相应。当我们拜下去右手伸前时,要忆念自己累世的父亲也在和自己一起拜佛;当我们左手伸前时,要忆念自己累世的母亲也在和自己一起拜佛;同时,要观想自己累世的冤亲债主及一切眷属也在身后跟自己一起拜佛。所以,当我们五体投地时,要观想自己的累世父母、冤亲债主及一切眷属都在跟自己一起拜佛并求佛接引。以我们的右手托佛的左足,表示我们敬仰佛的智慧;以我们的左手托佛的右足,表示我们敬仰佛的福德。佛是福德和智慧都非常圆满的两足之尊,所以我们要以佛的福德和智慧为榜样,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忆佛、念佛、拜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样拜佛的功德才算圆满,才能真正起到“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之功效。

五、过堂常识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一套传统的丛林过堂(用斋)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止语端坐、正念受食、威仪寂静。用斋前后念诵《供养偈》与《结斋偈》,表示普同供养佛法僧三宝及法界有情。吃饭时应当提起正念,食存五观: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计算思量我们所吃的食物,从种植、耕耘、收获、加工,其中饱含了农夫的血汗,粒粒皆辛苦。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检讨自己的德行有无亏缺,是否堪受供养。当自策自励,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对美食不起贪心,对劣食不生嗔心,以平等心待之。众生的过患,以贪为根本,如果没有贪心,则诸患不生,修行之人,常念心中过患,使其远离过恶。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饮食就如良药一般,能治疗身体饥渴的疾病。车子有油才能发动,身体也是如此,吃饭只是为了维持体力,用功办道,不应在食物上起分别好恶之心。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要借假修真,少食容易饥饿,体衰力弱,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常存惭愧心,莫失正念,不说人我是非,散心杂话。思量食物的来之不易与众生的苦痛艰辛,产生感恩心、慈悲心、出离心和菩提心,一边受食,一边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名号。

过堂时,大众听到打叫香,排班、念佛依次进入斋堂,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正坐,翻开碗。起初,桌上的碗靠近桌子的外沿摆放,筷子横放在碗前。开始念《供养偈》之后,也就开始行堂了。过堂(用斋) 期间,大家止语,以特定的手势对行堂人员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一遍行堂时,只要用斋人员不拒绝,行堂人员就会把每种食物都在碗里装上一点。如果用斋人员不想要某种食物,或者觉得碗里的饭菜已足够,可将右手竖起,掌心向外,或用右手在碗上方做一个遮挡的动作,以示不需要。

过堂时端身正坐,脊背挺直,不要趴在桌上,不要低下头用嘴凑近桌上的碗,不得嚼食作声,双脚不要交叉或翘起。开始用斋时,先把筷子和装着饭菜的碗先后移近自己,然后安详地拿起筷子,左手将饭碗平端在胸前。端饭碗时,拇指扣在碗口,其余四指平托碗底,丛林称之为“龙含珠”。“龙含珠”,还有一个深刻的含义,喻示着众生皆有宝珠一般的佛性。右手持筷子夹起食物送入口中,动作要安详而寂静,丛林称之为“凤点头”。第二遍行堂时,用斋人员如果需要添加食物,就把碗轻放到桌子边沿,注意不要超过桌子边沿外,以免行堂人员碰倒。可用筷子在碗里比划一下,表示需要添加多少。应量受食,吃多少添加多少,不得浪费食物。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饭菜,要捡起来吃掉,感恩惜福。对于某种食物还想再添加一些,碗即不须收回(也可用筷子或手指在碗边轻点一下)。

对于某种食物只想要一点点,可用右手拇指和小指比一下,表示“少量”。对于稀饭和其它食物,需要比较稠的,就用筷子在碗里做一个竖插的动作。需要比较稀的,就用筷子或手指在碗上面平划一下。三遍行堂之后,巡开水,荡洗干净碗里剩余的食物一并喝下,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吃完饭之后,轻轻将碗叠起,整齐放在桌子外沿,将筷子放在碗右侧距离约一寸的桌面上,与桌沿垂直。当大家食毕,僧值师巡走一圈后,至佛前问讯,维那师举腔,大家齐诵《结斋偈》,然后念佛出斋堂,次序到大殿回向,普愿一切众生信佛念佛,同生极乐。

六、打坐常识

1、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寒。因为打坐时候浑身的关节都是打开的,寒气容易乘机进来。因此,盘腿打坐除了腿要用毯子或者布包好,肩部、背部、腰部的保暖也很要注意。特别是夏天,不要贪图凉快。

2、比较散盘、单盘,双盘坐的好处很多,包括心容易安定、腰容易自然挺直、气脉更畅通等。因此,开始腿比较“硬”还无法直接采取双盘坐的同修,可以从单盘开始(单盘也做不到则先散盘),逐渐训练到了一定的阶段,腿子慢慢坐软下来了,再尝试短时间的双盘。如果成功了,再慢慢延长双盘坐的时间。

对于初学者打坐念佛,后学能够想到的其他细节还有:

1、在决心打坐(假定无师承情况下念佛)以前,宜及早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只有戒行(比较)清净了,打坐念佛才能有效果。戒定慧,是佛法一切法门宗派共同的次第。

2、于现实生活中,不忘以正知正见调伏烦恼,累积福德资粮。不管是得遇明师的法缘、对佛法的信心、还是打坐的境界觉受,都和我们平日的心行,所累积的福报分不开。也就是说,学佛修行,不限於坐上的那半小时一(几)小时,而是尽量落实到生活中的时时刻刻。

3、注意饮食,饭后不要立刻打坐,也不要吃过於刺激(如五荤)或者太难以消化的食物。

4、注意睡眠休息,不要在很困很累的时候打坐,甚至试图以打坐代替睡眠。如此,会养成打坐时堕入昏沉的条件反射。

5、如果参加共修活动或发愿自修需要圆满一定数量的,计数只计座上不计座下。打坐念佛,如果计数,宜手持数珠。

6、念佛时,最好在佛(坛、龛)前,或者在面前放置阿弥陀佛佛像,作为所缘境,也可以帮助摄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