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喻的修辞分析

比喻的修辞分析

比喻的修辞分析
比喻的修辞分析

汉语比喻结构的修辞分析

一汉语比喻结构的成分分析

目前的比喻分析已是一定程度上的结构分析。第一,分析出了本体、喻体、喻词等结构成分;第二,根据喻词的性质以及本体、喻词出现与否等结构成分的情况将比喻分成明喻暗喻借喻结构类型;第三,联系题旨情景,从本体与喻体的相像关系来分析比喻的效应,即从成分之间的关系分析整个比喻结构的修辞关系与修辞效果。但这种结构分析又只是一种残缺的结构分析,因为它分析的只是比喻的修辞结构,而没有兼顾其句法结构。任何一个比喻,既是修辞结构,又同时是句法结构。从它的结构成分、结构关系到结构类型都是这两者的统一。遗憾的是,现在不少比喻分析没有做到这种统一。对比喻中的某个词或词组,只是将其划为本体喻体或喻词等修辞成分、分析其修辞作用;根本不考虑它还充当了主语谓语或其他什么句法成分、具有何种句法作用。这样,修辞学的分析方法就很难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再说,它只从本体与喻体的相像关系去分析比喻的结构关系。所谓相像关系是着眼于A事物与B事物或A词语与B事物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着眼于语言结构中A成分与B成分的搭配关系。事物与事物的相像要取决认知经验、心理感觉等非语言因素,分析过程结构性不足,操作性亦不强,其结果千人千面,客观性不大。比喻结构的修辞分析首先是结构成分的分析,包括基本成分的确定、成分的特性与功能分析。汉语比喻在结构上有四大结构成分:本体、喻体、延伸词,可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另外还有一个成分:喻词,由“比喻词(像、如、好像……)+比况词(似的、一样……)”组成。四大成分都齐全的一种最常见的比喻格式是“A像B似的,C”。如; (1) 车辆像流水一般哗哗流淌。 ̄ ̄ ̄ ̄ ̄ ̄ ̄ ̄ABC比喻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修辞结构中的修辞成分必定是语言结构中的句法成分,比喻结构的基本成分都具有一定的句法特性,其对应情况是:本体和喻体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2比喻结构中的修辞成分都具有一定的语法性能,本体和喻体大多由名词性成分充当,有时也由动词性成分充当,延伸词的语法性能有两种:或形容属性,或陈述动态。这些修辞成分同时又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如上例中,“A”是主语,“像B一般,C”都是陈述A的,充当谓语;3喻词

部分可由“比喻词+比况词”组成一个喻词框架,如“好像……似的”“如……一样”。在许多情况下,可省去比况词不用,而单用比喻词,如上例可变为“车辆像流水哗哗流淌”;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省去比喻词不用,而单用比况词(如下文所述),但是,不能将比喻词与比况词全部省去不用。

比喻结构成分的分析存在一个争议,即比喻结构的基本成分究是三个还是四个,也就是说延伸语是不是比喻的基本成分?许多学者持“三大成分说”,否认延伸语的存在,认为比喻的格式就是“A像B”,而不是“A像B,C”。那么,孰是孰非呢?我们可用下列方法解决这个问题。1移位。看看“像”后面有无可以前移的成分,结果发现例(1)可变为:例(1)?“车辆哗哗流淌,像流水一般。 ”这说明“像流水一般”和“哗哗流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不是一个成分,另外,修辞学的一般观点也不能在例(1) 和例(1)?两者上同时兼顾,因为按“三大成分说”,例(1)的本体是“车辆”,喻体是“流水哗哗流淌”;但同样按“三大成分说”,例(1) ?的本体是“车辆哗哗流淌”,喻体是“流水”。同一比喻,两种分析,难圆其说。2省略。看看在“A像B一样,C”的比喻结构中可省去什么。结果发现,“像B一样”和“C”两者之中可省去任何一个,如例(1)可省

去“像流水一般”,也可省去“哗哗流淌”,成“车辆哗哗流淌”,或“车辆像流水一般”。这说明它们是两个相对独立可分别单用的成分。3分析。例(1)中的“像”是一个后接宾语的谓语动词。按“三大成分说”,这个宾语就是“流水一般哗哗流淌”。这种切分显然不对。“像”的宾语是比况词

组“流水一般”。“哗哗流淌”是和“像流水一般”相并列的另一个成分。其实,修辞界早有不同意“三大成分说”的意见。1984年,郑颐寿撰文认

为“比喻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本体、喻体、相似点和比喻词。”明确提出比喻要有个相似点。这个相似点在语言结构上可以有表现,从而形成比喻的第四大成分。郑的观点是一个突破。但在此基础上还可作进一步的思考。比喻结构的“三大成分说”与“四大成分说”的分歧实质上是从指称事物的角度还是从语言结构的角度研究比喻。“三大成分说”考虑的是什么事物与什么事物在哪一点上相似,关注的焦点不是语言的结构,而是语言的指称。这是一种偏离语言本位、忽视语言结构的做法。在比喻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把比喻看成是一个语言结构,研究的重心不是客观世界中哪两个事物相像不相像,(其实,在脱离了人的世界中,任何两个事物都无所谓相像不相像)而是在一个语言结构中,哪两个语言单位通过“A像B,C”之类的格式,表达了一种什么意义;同样,也不应该以指称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应该从比喻的结构本身来确定比喻结构的成分数量与性质。从这一角度来看,延伸语不是喻体中的下位成分,而是比

喻结构中的一个独立部分;其性质也不仅仅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像问题,而是对比喻结构的主语作进一步陈述的重要成分,具有特别的结构作用。二比喻基本结构的句法分析比喻结构的句法分析要特别注重结构成分、句法关系与结构类型的相互影响。以前的比喻分析特别强

调“喻词”,比喻的分类往往取决于。如“A像B”为明喻;“A是B”为暗喻;“A不像(不是)B”为反喻;“A比B更C”为强喻,“A像B,像B?,像B?……”为博喻,等等。这种分析虽然也准确地揭示了比喻的一些内在特征,但它基本上着眼于“喻词”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相像关系,而不是句法关系。从句法上讲,“A像B”与“A不像B”是同一类结构。所以,比喻结构的分析应该从语言结构本身来揭示。

1成分的出现与比喻的类型 “A像B,C”的结构成分的缺损情况如何,会造成比喻结构的类型不同与相互转化。比如,在不出现“像B一样”、只有“AC”的情况下,如果A与C语义搭配正常,就是一般的句子。如: (2) 泪水像雨点似的顺着他那多皱的脸腮淌了下来。(峻青)省去“像雨点似的”以后,就是一个一般的句子;如果A与C语义搭配超常,则是个比拟句了。如: (3) 夜深了,/风还在街上/像个迷路的孩子一样/东奔西撞。(芒克《城市》)如果省去“像个迷路的孩子一样”,剩下的“风还在街上东奔西撞“成了一个比拟句了。实际上,比拟都可以看成是由比喻转化而来的。另外,延伸语的有无也可决定整个比喻结构的类型。有,就是一个由连谓词组充当谓语的比喻结构;无,则是一个述宾词组充当谓语的比喻结构。如: (4) 冬天的风/像低沉的挽歌/讲述着一个英雄的传说。述宾述宾连谓主谓如果省去延伸语,这个句子则为: (4)? 冬天的风/像低沉的挽歌述宾主谓显然,我们不能认为“像低沉的挽歌”在有C时(例(4)中)是状语,在无C时(例(4)?中)则是谓语。最后,如前所述,比喻词与比况词一般不可同时省去,但是,当C是“长、粗、大”之类的形容词,B又不超过三个音节时,却可同时省去比喻词与比况词,如:“手指长的鱼、胳膊 (17) 让阳光的瀑布/洗黑了我的皮肤(顾城) (18) 让太阳的枪弹/从远处楼顶的一块玻璃上/射进我的胸膛(李钢) (19) 岁月的皱纹又将闪出什么样的光辉(江河) (20) 历史的眼睛被强光剌痛(岛子)

(21) 新生活的浓荫会在我们的心头洒下凉爽……(王怀让)后者如:

(22) 在柜台前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赶走了入秋以来望着沉重的稻穗所感到的快乐。 (23) 摆好一排排贝壳的杯盏(北岛) (24) 射出一支快箭/穿透凝固的时间的厚壁(李钢) (25) 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顾城) (26) 然而我又知道,/有一天你会比先前更雄伟、更美丽,重新矗立在心的旷野。(姚振远) (27) 任淋漓

的叮嘱将心的杯盏斟满(岛子) (28) 你(落日)解开山楂树/一支支/挽留的手臂/依次沉入夜的深渊(舒婷) (29) 清风撩起果树的衣裙。(王绶青) (30) 山谷/快用雨的脚步去追逐风(北岛) (31) 血潮在芍药的脸颊上耕/哔哔剥剥地烧灼。(骆耕野) (32) 在山上,我弯腰拾起/红莓果成熟的思想(李钢) (33) 曾经有过明亮的星星/在我心灵的窗户(周嘉堤) (34) 我沿着潮湿的田埂/把脚印小心翼翼地/种在田野的手臂上;让它长出豆子。(傅天琳)上述例句中的“N1的N2”实际上寓含了两种不同的结构,例“希望的肥皂泡”与例“果树的衣裙”就是如此。二者虽然在句法上都同属偏正结构外,还有共同点:1两者都具有语义结构上的超常规性。按语言常规,“希望”与“肥皂泡”、“果树”与“衣裙”不能搭配,而例(22)(29)却作了非规约的成分搭配;在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希望的肥皂泡”,果树也不会有什么衣裙,这两种语言表达式都具有非指称性。2两者都具有话语结构上的分离性。从字面信息传递来看,两者都是N2 、而不是N1能与整个语言表达式的直接成分合理搭配,如例(22) 是“肥皂泡”而不是“希望”“迸裂”了,例(29)是“衣裙”而不是“果树”被“撩起”,惟其如此,整句话才通。但是,说话人欲传信息的真正着力点在N1而不在N2,例(22)真正“迸裂”的是“希望”,例(29)真正被“撩起”的也是与“果树”有关的事物。两者的字面信息与欲传信息都呈现出分离性。3两者都具有结构成分的变义性。两者的N1都发生了特征性变义:例中,“希望”的所指没变,但增添了可“迸裂”的特征义,例(29)中,“果树”还是果树,所指没变,但增添了有“衣裙”的特征义;另一方面,两者的N2 都发生了指称性变义,例(22)的“肥皂泡”已不是指那种去污的肥皂泡了,例(29)的“衣裙”也不是指人穿的服装了。

但是,两者更各具特点:1在整个语言表达式意义与成分意义的对应关系上,两者有所不同。例类语言表达式的指称义等于语言表达式中某一成分(N1)的指称义;而例类语言表达式的指称义不等于该语言表达式中任何一个成分的指称义。如“希望的肥皂泡”的指称义就是“希望”的指称义;而“果树的衣裙”的指称义既不是“果树”更不是“衣裙”,而是指“树叶”。2两者在句法上略有不同。虽然同为偏正结构,但例类的N1与N2是同一的,“希望”就等于“肥皂泡”,N1是修饰性的;例类的N1与N2不是同一的,“果树”不等于“衣裙”,“果树”只是有“衣

裙”,“衣裙”属于“果树”,N1是领属性的。3两者在修辞上更是不同。两者分属不同的修辞结构,是比喻结构的不同变形。例22的N1“希望”是本体,N2“肥皂泡”是喻体,整个语言表达式“希望的肥皂泡”是一个暗喻;例29的本体“树叶”根本没出现,整个语言表达式“果树的衣

裙”是一个借喻。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判断一个句子中“N1的N2”的修辞结构究竟是暗喻还是借喻呢?现行的修辞分析方法显然不能完成这一任务。这可以运用变换分析的方法加以解决。变换分析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语法分析中出现的一种新方法。“变换是指同一层面上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结构上的依存关系。”1借用此法,将有助于分析“N1的N2”这种修辞结构。通过变换,我们发现:“N1的N2”这种修辞结构有的可以转写成“N1像N2”的明喻结构(我们记作C式),还可转写

成“N2似的N1”的明喻结构(我们记作D式)。我们把能作这种变换

的“N1的N2”记作A式。验之于上述例句,可有这种转写的有例13——例17和例22——例28:ACD希望的肥皂泡→ 希望像肥皂泡→肥皂泡似的希望树丫的巨掌 → 树丫像巨掌→巨掌似的树丫时间的马→ 时间像马 →马似的时间叶子的小船 → 叶子像小船→小船似的叶子幻觉的筛子 → 幻觉像筛子→筛子似的幻觉阳光的瀑布 → 阳光像瀑布→瀑布似的阳光贝壳的杯盏 → 贝壳像杯盏→杯盏似的贝壳时间的厚壁 → 时间像厚壁→厚壁似的时间强光的绳索→ 强光像绳索→绳索似的强光心的旷野→ 心像旷野 →旷野似的心心的杯盏→ 心像杯盏 →杯盏似的心夜的深渊→ 夜像深渊 →深渊似的夜在变换过程中,同时可发现:有的“N1的N2”不能作上述转写,而只能添加一些成分,转写成一种“N1像X似的,有N2”的明喻结构,我们记作E式,这种结构可进一步省写成“N1X的N2”,我们记作F式。并把能作这种转写的“N1的N2”记作B式。验之于 1 陆俭明《变换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湖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上述例句,可有这种转写的有例18——例21和例29 -—例34:BEF果树的衣裙→果树像少女似的,有衣裙→果树少女的衣裙太阳的枪弹→太阳像枪炮似的,有子弹→太阳枪炮的子弹岁月的皱纹→岁月像老人似的,有皱纹→岁月老人的皱纹历史的眼睛→历史像人似的,有眼睛 →历史之人的眼睛新生活的浓荫→新生活像树一样,有浓荫→新生活之树的浓荫雨的脚步→雨像人一样,有脚步→雨之人的脚步芍药的脸颊→芍药像少女一样,有脸颊→芍药少女的脸颊红莓果的思想→红莓果像人一样,有思想→红莓果之人的思想心灵的窗户→心灵像房屋一样,有窗户→心灵之屋的窗户田野的手臂→田野像人一样,有手臂 →田野之人的手臂上述两种类型的转写是不可交换的。A式不能转写成E式或F式;同样,B式也不能转写成C式或D式。例如:AEF希望的肥皂泡→ ×希望像X似的,有肥皂泡→ ×希望之X的肥皂泡树丫的巨掌→×树丫像人似的,有巨掌→ ×树丫之人的巨掌时间的马→ ×时间像X似的,有马→ ×时间之X的马叶子的小船→ ×叶子像X似的,有小船→ ×

叶子之X的小船…………………… A式很难添加上什么成分转写成E式或F式,有时似乎能添加,但添加后已不是原句的意思了。如“树丫的巨掌”似乎能添加上“人”之类的词语成E式或F式,但意思已经改变。“树丫的巨掌”之义是“树丫本身就像巨掌”,而不其它。BCD果树的衣裙→ ×果树像衣裙→ ×衣裙似的果树太阳的枪弹→ ×太阳像枪弹→ ×枪弹似的太阳岁月的皱纹→ ×岁月像皱纹→ ×皱纹似的岁月历史的眼睛→ ×历史像眼睛→ ×眼睛似的历史…………………… 总之,通过运用变换分析的方法,我们发现:“N1的N2”这种修辞结构可以分化成A式与B式两种不同的结构,A式是种暗喻结构;B式则是种借喻结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N1的N2”是种超常的语义搭配,所以,有时单独来看一

个“N1

的N2”结构,还看不出它是能变换成A式或B式呢,还是能变换成E式或F式;而要放到语言环境中去。如例17与例18,脱离了句子,我们很难说为什么“阳光像瀑布”,而不能说“阳光像枪弹”。但一放入句子就清楚了:因为是“太阳晒黑了皮肤”,所以可说“让阳光像瀑布一样洗黑了我的皮肤”;因为是“太阳的反光”、而不是“太阳”本身“射进我的瞳孔”,所以不能说“让阳光像枪弹一样射进我的瞳孔”。有时,我们还要分析例句的来源,才能判断出各种变式之间的相互变换关系。例如,“N1的N2”常做一个动词(有时是一个介词)的宾语,成“VN1的N2”结构,例22—-例34就是这样。我们发现:如果“N1的N2”可转写成“N1像N2”,那么,“VN1的N2”(我们记作G式)就有“VN1就像VN2一样”(我们记作H式)的变换;如果“N1 的N2”不可转写成“N1像N2”,那么,“VN1的N2”也就没有“VN2就像VN1一样”的变换。所以,我们可以借此来检验一个修辞实例中的“N1的N2”是哪种结构。验之上述各例,例22—-例28有G式与H式的变换:GH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迸裂了希望就像迸裂了肥皂泡一样摆好一排排贝壳的杯盏→摆好一排排贝壳就像摆好一排排杯盏一样穿透时间的厚壁→穿透时间就像穿透厚壁一样太阳用强光的绳索拉着我→太阳用强光拉着我就像用绳索拉着我一样矗立在心的旷野→矗立在心中就像矗立在旷野一样将心的杯盏斟满→将心斟满就像将杯盏斟满一样落日沉入夜的深渊→落日沉入夜就像沉入深渊一样而例29—-例34就没有这种变换。它们不能转写成:GH撩起果树的衣裙→×撩起果树就像撩起衣裙一样用雨的脚步→×用雨就像用脚步一样在芍药的脸颊上→×在芍药上就像在脸颊上一样拾起红莓果成熟的思想 →×拾起红莓果就像拾起成熟的思想一样在我心灵的窗户→×在我的心灵就像在窗户上一样种在田野的手臂上→×种在田野里就像种在手臂上一样要么不成话,要么改变了原意。所

以,G式与H式的变换关系也可以分化“N1 的N2”的修辞结构。在“N1的N2”充当一个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要验证它是暗喻还是借喻,用G式与H式

的变换关系甚至比用A、B两式与C、D、E、F各式变换关系更为有效。请看下面例句: (35) 我们有无边无际的希望的田野(邵璞《今天,我们》) (36) 守候我归来的姑娘,揉散月光的泡沫,浆洗着原野的衣衫(杨炼《自白》)这两句中的“希望的田野”“原野的衣衫”是暗喻结构,而不是借喻结构。怎么验证呢?将它们转写成“希望像原野”“原野像衣衫”,似是似非,不敢肯定。但用G式与H式的转换关系则很明显:GH有无边无际的希望的原野有希望就像有无边无际的原野一样浆洗着原野的衣衫浆洗着原野就像浆着衣衫一样表达两个动作意象(“VN1”和“VN2”)的相像关系,原来是用“VN1 就像VN2一样”这种结构,但由于经济省力的原则和其他原因,在语言表达上就改写成了“VN1的N2”的格式了。变换分析方法在揭示这种修辞结构的内在涵义与转换关系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二年级修辞手法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说明、描写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一般都有“比喻词”,如一二年级课本里我们见到的“像”、“好像”、“犹如”这样的词语。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比喻词有“好像”、“像”、“仿佛”等。 比喻的特点: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使句子生动,形象。 A、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如: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好像,犹如等) 句中的“叶子”是本体,“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此比喻句取它们外形上的形似。 B、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似的、如、如同、宛如,宛若,犹如、是、成了等…… 如: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C、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例1 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本体是“立交桥”,喻体是“彩虹”,比喻词是“犹如”。 例2 祖国像一位巨人一样屹立在东方。本体是“祖国”,喻体是“巨人”,比喻词是“像”。比喻按、喻体、三部分隐现的情况,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三种基本类型。 明喻:例: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暗喻(又叫隐喻):那甜甜的秸杆啊,立刻变成锐利的刀枪!那密密的长叶啊,立刻织成强大的网!比喻的辨析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 A、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比较) B、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作文开头-巧用修辞-(摘)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身体,是一艘没有航道的船,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和天上的云海中的鱼一样飘着游着。从早到晚,从春天到冬天,我们的身体游走于大地,就像船在海洋里行进着,有时后退,有时打转,有时也停泊到一个码头,或进入港口休憩。 选自《读者》 生活是爱的海洋,人人都呼吸着爱,感受着爱。生活就像一片夜空,在流星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壮丽的美;生活就像一涓细流,在穿石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坚持的美。但人间最美的,是爱。 选自《中学生魅力阅读-秋实卷》岁月的洪流是一条携沙裹石的汹涌大河,许多人在其中都会被磨平了棱角,削去了锋芒。但是有些东西,我们依旧守望着、坚持着,相信有一天他会像经过一万次打磨的玉石一样光华四射,像经过春去秋来不懈耕耘的土地一样结出硕果,这些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梦想。 选自《中学生优秀作文精华全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关于人生终极。关于真情的困扰。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选自《再尝一粒酸葡萄》(爱,从来不卑微)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选自《青年文摘》 啊!好大的雪。地面上已是白茫茫的一片,可雪还在不断地下着,好像仙女散花一般。你看那雪花,像棉花。它是那样的洁白,那样的耀眼。看着这漫天的飞雪,我不禁想起了一件往事。 《学生好作文分析练习丛书》人常说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简单淡雅;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清新自然。但是,母亲对我的爱,却像串红辣椒,又辣又麻,可仔细回味又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选自《语文活页》 成长是一札无字的书卷,在素色的纸张上,我将一点一点历史写下,一点一点文化写下,一点一点成熟写下。当书卷成华章时,我知道,这便是智慧。 摘抄于中考满分作文第155页《智慧伴我成长》 每一缕星光都闪烁着如歌的往事,每一个清晨都预示着无限的启迪。站在人生的路口,我回头望,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如同沙滩上的脚印,真实的刻在心头,时刻提醒着我:我们在成长。 选自《作文大全》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就我自己说,特别亲切。像蝴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

语文修辞手法之比喻(总结)

语文修辞手法之比喻(总结) 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 1

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⑤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1、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2

正确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句的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各句中,比喻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听见这首歌,连小孩子都知道人民的救星来了,毛主席的队伍来了,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烟炭,大旱的甘霖。 B、一天夜里,天黑得像个瓦罐,秋雨滴滴答答下个不停。 C、周恩来同志的这些话,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说得大家豁然开朗,精神振奋。 D、这个烟幕黑得出奇,好像是一些大喷泉突然喷出时张成的大扇面。 2 .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拟人) 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3.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4.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A.比喻拟人对偶夸张 B.拟人拟人对偶比喻 C.比喻对偶排比比喻 D.拟人对偶排比夸张 二、难点歼灭 1、比喻 (1)学会辨析比喻句 比喻: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比喻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练习:写出下列古诗句中各句的喻体: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向东流。 ④天似(),笼盖四野。 比喻特点: ①本体和喻体之间不是同类事物 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处 ③找得到或想得到本体,有喻体。 注意:“仿佛、似乎、像……一样”的词语,未构成比喻关系,就不是比喻句,有的表示推测、想象。 (2)判断下列比喻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英语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英语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文章最忌语言枯燥无味,一篇好的作文,语言应该生动形象。而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字新鲜活泼、具体逼真,大大增强艺术表现力,扩大语言表达的范围;而且还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介绍一些英语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metaphor) 比喻就是打比方。可分为明喻和暗喻: 明喻(simile): 用like,as,as...as,as if(though)或用其他词语指出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例如: O my love's like a red,red rose.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花。 The man can't be trusted.He is as slippery as an eel.那个人不可信赖。他像鳗鱼一样狡猾。 He jumped as if he had been stung.他像被蜇了似的跳了起来。 Childhood is like a swiftly passing dream.童年就像一场疾逝的梦。 暗喻(metaphor): 用一个词来指代与该词所指事物有相似特点的另外一个事物。例如: He has a heart of stone.他有一颗铁石心肠。 The world is a stage.世界是一个大舞台。 2.换喻(metonymy) 用某一事物的名称代替另外一个与它关系密切的事物的名称,只要一提到其中一种事物,就会使人联想到另一种。比如用the White House代替美国政府或者总统,用the bottle来代替wine或者alcohol,用the bar来代替the legal profession,用crown代替king等。例如: His purse would not allow him that luxury.他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享受那种奢华。 The mother did her best to take care of the cradle.母亲尽最大努力照看孩子。

修辞手法之比喻--教学设计

修辞方法—比喻运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比喻的特点及运用比喻的方法。 2、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 教学设想 通过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比较,认识运用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比喻的特点及其运用比喻的方法,通过练习,学习运用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5分钟) 同学们上午好!我姓张,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在今天的课开始的时候,我先出一个小谜语,大家来猜一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这是什么呢?大家猜猜看(花生)。大家都知道这是花生,那么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什么呢(花生壳、花生皮、花生米)?对的,在这个谜语中,花生的果壳、果皮、果肉全部通过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全部变成了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屋子、帐子、胖子呢(比喻)?大家知道了修辞手法有多么神奇了吧,下面再来看一下下面的故事。有一条狗叫小白,它很乖,深得小义爷爷奶奶的宠爱。奶奶夸奖它:“小白呀,像我的一件小棉袄一样贴心!“爷爷附和道:“小白这小子还真粘人!“同学们,仔细读一下这两句话,同样是夸奖小狗,但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吗(不同,一个是比喻,一个是拟人)?同学们真聪明,都猜出来了,第一句用的是比喻,第二句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小学及中学阶段是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学会区分各种修辞手法并掌握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必须具有的阅读能力之一。下面我们先对修辞手法进行一次复习,大家辨析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八大常见修辞手法复习:(30分钟) ①我说你猜:听老师读句子,准确猜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拟人)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4.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排比)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6.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借代) 7.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反问) 8.他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吗?是的,他是。(设问) ②我讲你忆:伴随老师所讲的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调动以前学习的记忆,巩固所学。 我们首先来学习修辞手法中的比喻 三、比喻及其比喻的类别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比喻及其比喻的类别 1、分析例句,认识比喻的表达效果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 (1)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仿出的线一样。 (2)春雨很细。 现在,探讨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生1 生2 教师总结: 相同点:内容相同:都表现了春雨很细。 不同点:第一句话运用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第二句话较平实。可见比喻使描写更生动、形象,使道理浅显易懂。 2、认识比喻及其比喻包含的类别 (1)、那么在这句话中被比喻的事物是什么?比喻的事物是什么?连接两者之间的词是什么? 被比喻的事物是春雨,我们又叫做本体。比喻的事物是线,我们又叫做喻体。比喻词 (2)、现在老师再问,春雨和线是同一类型的事物吗? 他们是不同类型的事物。 为什么能够比喻呢?

比喻一种常用修辞手法

比喻句大全 比喻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江大桥》)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3.“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句中的“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师看成妈妈,而并非是比喻句。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 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只是猜测而已。 3.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一些常用的比喻句 1)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2)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3) 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4) 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5)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6)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7) 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8) 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9) 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10) 小姑娘的心灵像棉花一样纯洁。 11)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12) 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13) 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14) 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世界充满生机; 15) 春天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活力; 16) 春天是一个优美的舞蹈,让世界充满微笑。 17) 母亲像明亮的太阳,让我心中温暖;母亲像温和的阳光,让我满怀期望;母亲像参天的大树,让我感觉凉爽;母亲像鼓起航帆,让我顺利的到达彼岸;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母亲是使人复苏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进的风帆;母亲是天边的启明星,总是早早地起来忙碌;母亲是避风的港湾,让归航的我不再漂泊;母亲是陈年的老酒,让我深刻感受到浓烈的甘醇;母亲是威严的老师,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母亲是默默的老黄牛,忍辱负重,从不叫苦;母亲是和平的信使,给邻里之间带来了和睦;母亲是不熄的篝火,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家;母亲是我的闹钟,天天随时把我唤醒。

比喻修辞手法的教案 (2)

比喻修辞手法的教案 目标: 1、掌握比喻修辞的概念、构成、分类和作用; 2、能够准确判断比喻句的基本构成; 3、学会赏析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重难点: 1、比喻句与非比喻句的区别 2、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3、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我们知道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比喻,下面我们先看一看的概念。 二、内容学习: 1、比喻的概念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例句:共产党像太阳。(事物比作事事物)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情境比情境) 2、比喻句的一般构成 比喻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例句:共产党(本体)像(比喻词)太阳(喻体)。 3、刚才大家讲到了比喻词、本体、喻体,这些都是比喻句的构成要素。但是不 是所有的比喻句都同时具备这几个部分,根据这三个部分的变化,我们可以把比喻句分成不同的类型:明喻、借喻、暗喻。看下表重点明确三种比喻的 (1)、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暗喻) (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借喻) (3)、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明喻) (4)、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暗喻) (5)、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暗喻) 4、在学习比喻句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区别的地方 比喻句与类似比喻句的区别: 明白比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例如:他长得很像他爸爸。同性质事物 (2)、甲和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修辞手法的比喻句

修辞手法的比喻句 导语: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修辞手法的比喻句,欢迎阅读参考。 修辞手法的比喻句(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2)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3)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4)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5)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6)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7)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8)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9)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10)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11)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12)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13)小姑娘的心灵像棉花一样纯洁。 (14)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18)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19)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20)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世界充满生机; (21)春天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活力; (22)春天是一个优美的舞蹈,让世界充满微笑。 (23)母亲像明亮的太阳,让我心中温暖。 (24)母亲像温和的阳光,让我满怀期望。 (25)母亲像参天的大树,让我感觉凉爽。 (26)母亲像鼓起航帆,让我顺利的到达彼岸。 (27)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 (28)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 (29)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 (30)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31)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 (32)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 (33)母亲是使人复苏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进的风帆。(34)母亲是天边的启明星,总是早早地起来忙碌。 (35)母亲是我的闹钟,天天准时把我唤醒。

小学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知识点及试题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一、比喻: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组成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如:黄河是中国的“摇篮”) 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喻词,练习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注意:1、本体、喻体、比喻词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要有相同点。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知。 注意:带“像”字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1)作比较。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2)表猜测。如,这天阴沉沉的,想要下雨了。 (3)表想象。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边战士。 (4)表举例。如,北京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 (5)表说明。如,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感情要鲜明。同样的一个本体,比作同样的的喻体,但是因为引发的结果不同,所以导致句子出现了一褒义一贬义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大家逗乐了。(褒义) 把比作。

下课了,小明像只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班里搞得乌烟瘴气。(贬义)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必须要有相似点。 如:妹妹快活得像一直林中的小鸟。把比作。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知,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把比作。 (“瞌睡人的眼”是大家熟知的,用来形容昏暗、微弱的灯光,十分巧妙。) 练习: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比喻句的句子在括号里√。 1、大家都说我和弟弟长得很像。() 2、我们是做过的花朵。()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5、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6、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么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7、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 8、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修辞手法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赋予事物,让事物像人一样活动,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拟人有两种类型: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例如: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钢琴。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如: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衣襟。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作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运用

作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运用 《作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运用》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作文中的修辞作文中的修辞方法大致有这几种,即排比、对偶、比喻、题记、引用。(一)排比:开头排比,气势恢弘。我看见西子浣沙的涟漪,望见貂婵戏水的波澜,听到红拂袖水的誓言,闻到虞姬临江的哀叹……水边的女人,永远带着那一份无悔,保持着那一抹真彩。女子立于水边,便成了“汝”,于是我想到了你——黛玉。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囚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玉珠。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刀锋。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当,于是创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山东考生《那阵风吹过》在冷漠者”眼中,维纳斯是残疾的;在痴迷者眼中,维纳斯是美丽的;在旁观者眼中,维纳斯既是残疾的,又是美丽的;——”高考”/zwsucai/Smarthinking/2011/0109/79460”>佳作《我心依旧》高山流水,天涯毗邻,给了”/2011/0109/78032”>我们知己的感动。相儒以沫,举案齐眉,给了我们爱人的感动。合家欢乐,天伦之乐,给了我们家的温馨。这何尝不是感情的体会?——高考佳作《猛虎和蔷薇》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target=“_blank” title=“范文TOP100”>范文TOP100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湖北考生《学会历史般的旁观》(起兴,用漂亮的句子开头,亮相即得满堂喝彩)(二)对偶:严谨整齐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真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华迷了眼,丢了心?——高考佳作《魂兮归来》当大唐盛世的瓦当不再锃亮,当歌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例:孩子们像花朵。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例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

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例3: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1分),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1分)。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1分)。例2: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

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知识讲解

常用的12种修辞手 法

七年级语文试题(三) 一、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反复,反问,反语,借代,设问,排比,引用、夸张 顶针、双关、互文。 1、比喻: 2、一个比喻句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3、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朱自清)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

《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教学设计 岑溪市第五中学叶振中 教学目标: 1.了解修辞有关知识。 2.学习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 3.熟练运用修辞手法,使作文富有文采。 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修辞手法,使作文富有文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不仅能使语言有文采,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使表达富有个性,增添文章的亮点,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明确目标(略)) 结合课文例子分析 由朱自清《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作为例子解析。 内容讲析 谈谈在写作中修辞手法的写作中的运用。 一、画龙点睛,修辞让作文题目抢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抢眼的作文题目能给阅卷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在阅卷场上阅卷教师往往会潜意识地给文章打高分(在其他方面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如以“美景”为话题,某生拟题为《扮靓母亲河》,运用拟人手法新奇地写出了母亲河的变化特点。又如《老师,我心中的灯》、《生活是张调色板》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灵动优美。《大禹会治水吗?》运用反问修辞手法,观点明确,有一定批判精神,吸引读者阅读。我们在作文时还可灵活运用借代、对偶、反复、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标题新人眼目,别具一格。 二、闪亮登场,修辞让作文开头华丽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好的开头就是漂亮的“脸蛋”,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印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的开头部分非常重要,一篇作文好的开头将对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阅卷的老师通过对作文的开头审判基本上确定一篇作文的水准。写好了开头可以说便成功了一半,所以对作文的开头的打造不能小视。 下面是有个学生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开头部分: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日月一天天在穿梭,花开花又落,唯有我心中之梦不曾凋落…… 给鱼儿一片海,它就会自由遨游,给雄鹰一片蓝天,它就会展翅飞翔,给猛虎一座高山,它就会自由驰骋,给一个心愿,它就会温暖你的梦境。 以上两例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生动传神的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洒脱且韵味无穷之感。灵活运用修辞开头,就能写出有创意的开头,使读者过目不忘,让作文笔下生花。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选自江西中考满分文《待人和善》) 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容易引发读者

比喻修辞手法练习题

比喻修辞手法练习题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4、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5、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 二、强化练习 1、下列句子在修辞使用上恰当的一句是( )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B.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爷爷讲聊斋故事。他讲到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屏住气;讲到轻松的时候,大家都拍手大笑。这时连月亮也探头探脑,冷眼瞧着我们。 C.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当。 D.纺织厂里的机器声隆隆地响着,和着我心跳的旋律,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 2、含有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方法,并且使用都恰当的一句是( ) A.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像片片彩霞落在辽阔的大地上。 B.雄伟庄严的天安门经历了千万次战斗的风雨,带着亿万人民胜利的豪情,傲然屹立。 C.当代艺术界、体育界、卫生界的不少女性,都有许多辉煌的成就,岂止不让须眉,还多占几分春色。 D.在那夜阑人静屋暖花香的氛围里,她的话正如打开闸门的潮水,快活地向外奔。 3、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例: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涌动着春天的热流。 A.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出去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 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 D.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 4、从修辞效果看,下面横线上所填的文字最好的一项是( ) 调查研究十分重要,只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作风浮躁的人是下不去、蹲不住的。即使是下去了,蹲住了,“身入”能“心入”吗?到头来,。 A.还不是油锅里加水,看起来溶在了一起,实际上油花还是浮在水面上。 B.还不是葫芦掉进井里,看起来是下去了,实际上还是浮在水面上。 C.还不是水中的月亮,看起来沉在了水里,实际上还是高挂在天空中。 D.还不是井底的青蛙,看起来沉到了水底下,实际上它还能浮到水面上来。 5、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飞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地纷纷落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六

修辞手法句子大全

篇一:修辞手法的句子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答在其中。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

作文中巧用修辞

作文中巧用修辞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精彩的语言使文章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效的表达思想内容。中考作文在语言表达上可谓异彩纷呈:有俏皮幽默的,有老成持重的,有清新亮丽的,有古朴典雅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文章的语言靓起来呢?其实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使语言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富有韵味,从而增强表达效果。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有意识的运用这种手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比喻,使语言具有意境美 语言无味,往往是由于缺乏联想,不善用比喻. 巧用比喻,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达到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鲜明具体的效果,使文章更具形象美和意境美。让我们来欣赏—段宗璞写的《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中多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准确形象的比喻为文章增色许多,成为一处处亮丽的风景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象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舵。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同样是花,因为外形特征的区别,作者的形容也有区别。将“盛开的花”比作是正要扬帆起航的船儿,而将“含苞欲放的花”比作是忍俊不禁的笑容,不由得叫人拍手称妙。正是有了准确而精妙的比喻和描写,使得那朵朵姿态各异的花几仿佛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你无法抗拒的想凑上前去,与它们共享美好的春天。这就是比喻的魅力。 在写景散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一段是描写月下荷塘的景色,那景色使每一个读过此段文字的人都念念不忘。“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原本静谧的景物此刻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变得充满了无声的生命力。整段文字犹如一首诗,又似一幅画,营造出美伦美奂的意境之美。 此外,鲁迅在《故乡》的最后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里用了“路”的比喻,说明“希望”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成就的道理,使得原本深刻抽象的道理,具体而浅显地表达出来,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 需要指出的是,比喻的使用并不是孤立的,它往往和拟人、排比、夸张等其他多种修辞格联袂登场,共同为文章润色、修饰。 二、拟人,使语言具有人性美 拟人运用适当,可以更好地烘托气氛,抒发感情,使情景交融。如果运用得当,不但能使你描写的事物活灵活现,还能使整篇作文焕然一新,让人眼前一亮。 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里“低唱”“弹琴”是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比喻的修辞手法详解 (一)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英语写作中的修辞手法

英语写作中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段一般主要用于文学性写作中。但在大学英语的英文写作中有时也需要运用一定的具有英文特征的修辞手段,而且运用得好,会使语句生动从而增添语句亮点。因此,掌握一些一般常用修辞手段对于实现语句亮点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来说,主要应该掌握以下修辞手段,又称语句辞格,包括结构辞格与语义辞格。对比、排比、重复、倒装等为结构辞格,转义、双关、矛盾等则为语义辞格。 1. 对比 正反对比就是要巧妙地运用对称的英文句式来表达互为补充的意思,因此恰当地运用反义词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旦所要表达的内容具有这种情况,就应尽力选用这种对称的句式并选用适当的反义词语来加强语句,实现语句的亮点。 1) 如“很多人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在物质上是富裕了,精神上却很贫乏”,可以这样达: Many people will soon find themselves rich in goods,but ragged in spirit. 2) 如“利远远大于弊”,可以这样表达: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3) 如“他们注意到了这些说法中的一些道理,但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可以这样表达: They have noticed a grain of truth in the statements,but have ignored a more important fact. 4) 如“这样做既有积极效果也有消极效果”,可以这样表达: It will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by doing so. 5) 如“我们既有与我们很为相似的朋友,又有与我们很为不同的朋友”,可以这样表达: We have friends similar to us and friends different from us. 2. 排比 英文中有时也使用排比句式,这种句式整齐而有气势,又不会使人感到单调。例如,如“读书使我们聪明,锻炼使我们强健”,可以这样表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