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 地震波的基本知识

一 地震波的基本知识

一地震波的基本知识:

1、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纵波的特点是周期短,振幅较小,横波的特点周期教长,振幅较大。面波包括瑞雷波和洛夫波,特点是振幅最大,周期长,只能在地表传播,比体波衰减慢,能传播的距离远。

2、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而纵波在固体和液体中都能传播。

3、地震波的传播以纵波最快,剪切波次之,面波最慢。

4、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横波(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面波则既产生上下颠簸有产生左右摇晃,一般是在剪切波和面波都达到时振动最为激烈。由于面波的能量要比体波的大,所以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主要是面波。

5、地震按其成因划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表示。震级是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和大小的尺度。表示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多少,也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指标,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6、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二.我国怎样划分地震区划。

1、地震区划是指根据历史地震、地震地质构造和地震观测等资料,在地图上按地震情况的差异划出不同的区域。

2、我国采用的地震基本烈度,即在50年限期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裂度值进行区划。随后又按地震动参数,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作为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的依据。

3、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采用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

4、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

5\常用术语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震中距:建筑物到震中之间的距离;

震源距:建筑物到震源之间的距离;极震区:在震中附近,振动最激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等震线:烈度相同的外包线。

5、结构破坏的情况:承载力不足和变形过大引起破坏,丧失整体性引起破坏,地基失效引起破坏。

6、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震的强烈振动会使含水粉细砂层液化,地下水夹着沙子经裂缝或其他通道喷出地面,形成喷水冒沙现象。

7、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局部地形条件的影响、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地下水位的影响。

三、地震特征周期可以根据什么确定

根据其所在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分组确定。设计地震分组共分3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地影响。

四、关于场地土和场地土的覆盖厚度。

1、同一地震和同一震中距时,软弱地基与坚硬地基相比,软弱地基的自振周期长,振幅大,振动持续时间长,震害也重。

2、震害调查表明,软弱的地基上柔性结构易遭到破坏,刚性结构则表现较好;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较好,刚性结构有的变现较差。场地土对建筑的震害的影响主要与场地土的坚硬程度和土层的组成有关。场地土的类别一般按土层剪切波速Vs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来划分.国内对覆盖层厚度的定义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绝对的,从地面到基岩顶面的距离;

二种是相对的,即相邻层波速比Vs下/Vs上大于某一定值的埋深,为覆盖层厚度。

3、我国《抗震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面的距离。场地覆盖层厚度越深震害越大,厚度越小震害越小。

4、我国《建筑抗震》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4类。

5、有地震作用时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应比地基土的静承载力大,即一般土的动承载力都要比静承载力高。

五、影响场地土的液化因素。

1、土层的地质年代和组成

2、土层的相对密度

3、土层的埋深和地下水位的深度

4、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

六、1.饱和土液化的判别分两步: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实验判别。

2.初步判别的依据:

1)地质年代为第四世纪晚更新世及以前时,冲洪形成的密实土和沙土或粉土,7度、8度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

2)粉土的粘粒(粒经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在7度、8度和9度分别小于10、13和16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

3)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不考虑液化影响,du>do+d b-2,dw>do+d b-3,du+dw>1.5do+2d b-4.5.

3.当初步判别认为需要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实验方法进行场地液化判别。

4.实验和震害调查表明,在同一地震强度作用下可液化土层的厚度越大,埋藏越浅,土的密度越低,则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比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cr小的多,地下水位越高,液化所造成的沉降量越大,因此对建筑物的危害深度亦越大,反之,其危害程度越小。

5.砂土液化的危害: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墙体开裂、局部下降和倾斜甚至翻到。

七、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

1.当要求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时可采用:桩基、深基础、土层加密法或挖出全部液化土层的措施。

2.要求处理部分液化时:1)对基地进行处理时,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小2)

采用振冲或挤密石桩加固3)在基础边缘以后进行处理

3.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1)选择合理的基础埋深,调整面积以减小基础偏心2)加强基础的

整体和刚度3)减少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性,合理设置沉降缝4)管道穿过建筑物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

八、结构在迫震荷载下按迫震频率振动;有阻尼时不记周期

九、1.力的平衡条件:刚度法—产生单位位移需要施加的力,Kij表示在j处产生单位位移时在i 处产生单位力的大小。

2.位移的平衡条件:柔度发—单位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

3.杜哈梅积分也就是初始处于静止状态的单自由度体系地震位移反应的计算公式

4.对于土质松软时动力系数反应谱曲线的主要峰点偏于较长的周期,而土质坚硬时,则一般偏于较短周期。当烈度基本相同时,震中距远时加速度反应谱峰点偏于较长周期,近时则偏于较小周期。

十、底部剪切法计算时为什么要对顶部剪切进行调整。

当基本周期T1>1.4Tg时,由于高振兴的影响,并通过对大量结构地震反应直接分拆的结果可以看出若按公式1 则结构顶部的地震剪力偏小,故需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将结构总地震作用的一部分看作集中力作用愈结构顶部,再将余下的部分按倒三角形分配给各质点,

十一、1.引起地震扭转的原因:一地面运动存在着转动分量,或地震时地面各点的运动存在着相位差,这些都属于外因;二是结构本身不对称,即结构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不重合。

在什么情况下考虑:

2.地震扭转效应为什么要考虑,在什么情况下考虑。1)扭转作用会加重结构的破坏,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将成为导致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2)对于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应

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下宜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来考虑结构扭转作用的影响。

九、抗震结构的薄弱部位在哪些位置。

答: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相对愈小,则弹塑性相对位移愈大,我们称这一塑性变形集中的楼层为结构的薄弱层。1)对于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可取在底层;2)对于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薄弱层可取在楼层屈服强度系数较小或相对较小的楼层;3)对于单层厂房,薄弱层可取在上柱。

十、选择建筑场地的原则?

答:选择工程厂址时,应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力的地段,避开危险的地段。

十一、抗震设防

1、抗震设防是指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一达到结构抗震的效果和目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即地震区划图中的基本烈度)。抗震要求(设防目标):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

2、抗震概念设计: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可靠性,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必须综合

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着重从建筑的总体上进行抗震设计。

3、概念设计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1)场地条件和场地土的稳定性

2)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及其外形尺寸;

3)抗震结构体系的选取、抗侧力构件的布置以及结构质量的布置;

4)费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锚拉;

5)材料与施工质量。

4.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工程结构的场地选择,建筑的平立面布置,结构造型与结构布置,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和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十三、1.周期、阻尼比---是对反应谱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2.恢复力特性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结构或构件的材料性能以及受力状态,回滞面积越大吸收能量越多。

十四、地下水水位越深对建筑物危害越小。

十五、房屋的高宽比按结构体系和地震烈度来确定。

十六、地基液化的条件?

答:1地质为饱和的砂土、粉土。

2土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3遇到中、大地震(特大地震)

十七、第一道抗震设防的原则?

答:应优先选择不负担和少负担重力荷载的竖向支撑,或填充墙或选择轴压比较小的抗震墙,石墙筒体之类构件作为第一道抗震的抗侧力构件。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轴压比很大的框架柱作为第一道抗震的抗侧力构件。

十八、只有一道抗震设防的强柱框架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的屈服限于柱屈服,这样可以做到利用梁的变形来消耗输入的地震能量,是框架柱退居到第二道防线的位置,即采用“强柱弱梁”型延性框架。

十九、改善杆件延性的方法?

答:1控制构件的结构形态(让塑性铰出现梁端)2减小杆件轴压比3高强混凝土的应用4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5型钢混凝土的应用

二十、如何确定结构的征地性?

答:1结构应具有连续性2构件之间的可靠连接。

“结构延性”的四层含义:1)结构主体延性一般用结构的“定点侧移比”或结构的“平均层间侧移比”来表示;2)结构层延性以一个楼层层间侧移来表达;3)构件延性指整个结构中某一构件的延性;4)杆件延性指一个构件中某一杆件的延性。

二一、钢筋混凝土的震害有哪些?

答:1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2结构平面和竖向的布置不当引起的震害3框架柱、梁和节点的震害4框架砖填充墙的震害5抗震墙的震害

二十二、1.地震的影响系数:作用于单质点弹性体系上的水平地震力与结构重力之比。

二十三、地震波

1.地震波三要素:地面加速度,持续时间、地震谱。

2.在地震运动特性中,对结构破坏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为:地震动强度、频谱特性、强震持续时间。

3.地震波如何选用:1)选择强震记录时最大峰值加速度应与建筑地区的设防烈度相应2)场地条件也应尽量接近,也就是地震波的主要周期应尽量接近于建筑场地的卓越周期。3)对于强震持续时间,原则上应采用持续时间较长的波,因持续时间长时,地震波能量最大结构反应较强烈。

二十四、1.结构承载力验算包括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和结构抗震变形验算

2.结构抗震计算内容:1)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主要结构自振周期的确定2)结构地震反应计算4)结构内廊分析4)j截面抗震设计。

二十五、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设置构造柱、设置圈梁、加强楼(屋)盖结构与其他构件的连接

二十六、我国对房屋高宽比要求是按结构体系和地震烈度区分。建筑物高宽比越大,即建筑物越高瘦地震作用下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愈严重。

二十七、合理设防抗震缝,可以将体型复杂的建筑物划分为“规则”的建筑物,从而降低抗震设计难度,提高抗震设计可靠度。

二十八、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1)平面布置力求对称2)竖向布置力求均匀

二十九、常见建筑结构类型,依其抗震性能优劣而排列的顺序是: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钢混合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

5、什么是《抗震规范》“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①小震不坏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内可遇到的多遇地震(小震),即相当于比设防烈度低 1.5度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应保持弹性状态而不损坏,按这种受力状态进行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

②中震可修即在设防烈度下,建筑结构可以出现损坏,经修理后仍可以继续使用,并保证生命和设备的安全。

③大震不倒当遭遇了千年不遇的罕遇地震(大震),建筑物会严重损坏,但要求不倒塌,保证生命安全。所谓大震,一般指超出设计烈度1~1.5度的地震。

4、多道抗震防线的概念?举例说明?

多道抗震防线:

(1)一抗震结构体系,应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

如:框架—抗震墙体系是由延性框架和抗震墙两个系统组成;双肢或多肢抗震墙体系由若干个单肢墙分系统组成。

(2)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够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

抗震结构设计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四类。其中构造地

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2、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横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面

波则使建筑物即产生上下摇晃又产生左右摇晃。

3、抗震设防是指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以达到结构抗震的

效果和目的。其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4、抗震设防的一般目标是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5、《抗震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

利和危险地段。

6、我国规范采用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F ae=§s.Fa

7、当饱和沙土或饱和粉土在地面下20米深度范围内的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为

经杆长修正)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的临界值Νcr时,应判为可液化土。

8、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即: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底

部剪力法和时程分析法。

9、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包括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10、我国《高层规范》规定:基础埋置深度,采用天然地基时,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1/12;

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1/15。桩的长度不记入基础埋置深度内。

11、框架顶层边柱的梁、柱负弯矩钢筋搭接可分别采用下列方式: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

宜用柱内梁内同时搭接,三、四级时宜用梁内搭接。

《抗震规范》规定:框架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一级框架梁不应大于0.25,二、三级框架梁不应大于0.35,且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

二、名词解释

1、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

2、地震基本烈度: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过概率10%的地震烈度值。

3、底部剪力法:对于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变化比较

均匀的结构。在计算其地震反应时,先计算出作用于结构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然后

将总水平地震作用按一定的规律再分配给各个质点。

4、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5、振型质量矩阵正交性:某一振型过程中所引起的惯性力不在其他振型上作功。即,体

系按某一振型作自由振动时不会激起该体系其他振型的振动。

6、强柱弱梁:指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大侧移进入非弹性阶段时,为使框架保

持足够的竖向承载力而免于倒塌,要求塑性铰应首先在梁上形成,尽可能避免在破坏

后危害更大的柱上出现塑性铰。

《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震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

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场地土的液化:

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4、等效剪切波速:

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

6、场地覆盖层厚度: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7、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8、强柱弱梁:

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 VE N V

f f ς=,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10、剪压比: 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雷 波和 洛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 类。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 1>1.4T g 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F n ,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4、《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和 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k 表示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与 重力加速度 之比;动力系数β是单质点 最大绝对加速度 与 地面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

7、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

8、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

D 值法 。

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答: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具体为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保证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满足第二水准烈度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对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

对于少数结构,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还要进行第二阶段设计,即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的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以保证其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

(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

(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答: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抗震结构设计》试题(A 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包括 结构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

2、《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

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3、一般情况下,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可取地面至土层的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石顶面的距离。

4、从地基变形方面考虑,地震作用下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比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大。

5、地震时容易发生场地土液化的土是: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

6、目前,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拟静力方法,另一类为直接动力分析法。

7、对砌体结构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墙体中的分配主要取决于

楼盖的水平刚度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

8、用地震烈度来衡量一个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9、一般来讲,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对结构中重要构件的延性要求,应高于对结构总体的延性要求;对构件中关键杆件的延性要求,应高于对整个构件的延性要求。

10、抗震等级共分4级,其中 一 级抗震要求最高,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 烈度 、 结构类型 和房屋的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11、地震地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结构,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以及

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概念及作用是什么?

答: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指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i (V )

i (V )i (e y y =ξ

作用:判断结构的薄弱层位置。

6、什么是《抗震规范》“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① 小震不坏 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内可遇到的多遇地震(小震),即相当于比设防烈度低1.5度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应保持弹性状态而不损坏,按这种受力状态进行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

② 中震可修 即在设防烈度下,建筑结构可以出现损坏,经修理后仍可以继续使用,并保证生命和设备的安全。

③ 大震不倒 当遭遇了千年不遇的罕遇地震(大震),建筑物会严重损坏,但要求不倒塌,保证生命安全。所谓大震,一般指超出设计烈度1~1.5度的地震。

3、什么是剪压比?为什么要限制梁剪压比?

剪压比即0c bh f V

梁塑性铰区截面的剪压比对梁的延性、耗能能力及保持梁的强度、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当剪压比大于0.15时,量的强度和刚度有明显的退化现象,此时再增加箍筋,也不能发挥作用。

4、多道抗震防线的概念?举例说明?

多道抗震防线:

(1)一抗震结构体系,应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

(2)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够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

《抗震结构设计》试题(B 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根据土层剪切波速的范围把土划分为坚硬土、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四类。

2、地震波中的 纵波(P ) 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疏密波, 横波(S ) 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用来反映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的大小和尺度的是 震级 ,其为一种定量的指标。

3、在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计算中,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应 >1.0 。

4、当建筑物的地基有 饱和的砂土和粉土 的土时,应经过勘察试验预测在地震时是否会出现液化现象。 5、抗震设计一般包括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及 抗震构造措施 三方面的内容。

6、对于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抗侧力体系,应着重提高 第一道抗震防线 中构件的延性。

7、未经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震害主要在梁柱的节点区,柱与梁相比,震害比较重的构件是 柱 。

8、剪压比用来说明梁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其概念为: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

9、抗震等级是结构构件抗震设防的标准,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 结构类型 及 烈度 、 房屋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10、在确定结构体系时,需要在结构的 刚度 、 延性 及 承载力 之间寻求一种较好的匹配关系。 11、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宜采用 横墙 承重的结构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中,关于抗震墙的布置,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置应对称均匀

B 、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置

C 、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

D 、抗震墙宜布置在两端的外墙

2、地震系数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一般,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则地震烈度:

A、越低

B、不变

C、越高

D、不能判定

3、框架结构侧移曲线为(d)。

A、弯曲型

B、复合型

C、弯剪型

D、剪切型

4、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c)

A、合理设置沉降缝

B、增加基础埋深

C、足够的变形能力

D、增大自重

5、6度设防的35m高的框架结构,其防震缝的宽度应为:(B)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7、

三、选择题

1、地震波的形式包括[ AB ]

A、体波

B、面波

C、横波

D、剪切波

E、纵波

2、我国大陆地震带主要有[B C D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南北地震带

C、欧亚地震带

D、东西地震带

3、地震引起的工程结构破坏主要体现在[A B C D]

A、承载力不足

B、变形过大

C、结构失稳

D、地基失效

4、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包括[A B C]

A、局部地形条件

B、局部地质构造

C、地下水位

5、下列建筑中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抗震力验算的有[A]

A、砌体房屋

B、单层厂房

C、单层框架

D、多层框架厂房

6、天然地基的抗震验算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A C]

A、P≤F ae

B、P≥F ae

C、P max≤1.2F ae

D、P max≤1.4F ae

7、影响场地土液化的因素主要有[A B C D E F]

A、土层的地质年代和组成

B、土层的相对密度

C、土层的埋置深度

D、地下水位的深度

E、地震烈度

F、地震持续时间

8、引起扭转振动的原因主要有[A B D]

A、地面运动存在着转动分量

B、地震时地面各点的运动存在相位差

C、结构高度超高

D、结构本身不对称

9、框架柱截面设计的原则是[A B D]

A、强柱弱梁

B、强剪弱弯

C、强节点弱杆件

D、控制轴压比

10、结构抗震计算的内容一般包括[A B C D]

A、确定地震周期

B、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C、结构内力分析

D、截面抗震设计

11、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A B C]

A、设置构造柱

B、设置圈梁

C、加强楼(屋)盖结构与其他构件的连接

D、加大墙体厚度

12、底部框架房屋的上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A C D]

A、构造柱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

B、构造柱截面不小于240mm×370mm

C、构造柱纵向钢筋不少于4Ф14

D、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13、底部框架房屋的材料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A C]

A、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5

B、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30

C、砂浆等级不低于M7.5

D、砂浆等级不低于M5.0

14、横向地震作用下单层厂房主体结构的震害主要表现在

[A B C D]

A、柱头及屋架连接的破坏

B、柱肩竖向拉裂

C、上柱柱身变截面处开裂或断裂

D.围护墙开裂外闪

15、砖房的震害表现在[A B C D]

A、房屋倒塌

B、墙角破坏

C、楼梯间破坏

D、附属构件破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控制柱轴压比的目的:(C )

A、控制柱在轴压范围内破坏

B、控制柱在小偏压范围内破坏

C、控制柱在大偏压范围内破坏

D、控制柱在双向偏压范围内破坏

2、《规范》规定: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防震缝宽度是框架结构房屋的:(b )

A、80%,且不宜小于70mm

B、70%,且不宜小于70mm

C、60%,且不宜小于70mm

D、90%,且不宜小于70mm

3、在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振型时,既可以计算基本频率也可以计算高阶频率的方法是:(a )

A、矩阵迭代法

B、等效质量法

C、能量法

D、顶点位移法

4、框架-剪力墙结构侧移曲线为( c )。

A、弯曲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复合型

5、不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是( c )。

A. 正确合理地进行选址

B. 结构总体布置

C. 承载力验算

D. 良好的变形能力设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如何进行抗震设计中的二阶段设计?

(1)第一阶段设计

对绝大多数建筑结构,应满足第一、二水准的设计要求,即按照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的地震参数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结构分析和构件内力计算,按规范进行截面设计,然后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要求。

(2)第二阶段设计

对特别重要的建筑和地震时容易倒塌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薄弱层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使薄弱层的水平位移不超过允许的弹塑性位移,实现第三水准的要求。

2、如何确定结构的薄弱层?

根据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确定,对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可取在底层,对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薄弱层可取其相对较小的楼层,一般不超过2-3处。

3、影响框架梁柱延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框架梁延性及其耗能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纵筋配筋率、剪压比、跨高比、塑性铰区的箍筋用量。

4、砌体结构房屋的概念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

(1)建筑平面及结构布置 (2)房屋总高和层数符合规范要求 (3)高宽比符合要求(4)抗震墙间距满足规范要求(5) 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符合限值

四、 简答题

1、 在什么情况下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力?《P65》

2、 试述在哪些情况下应设置防震缝,将建筑物分成独立单元?《P86》

3、 试述抗震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P88》

4、 简述改善结构延性的途径。《P93-94》

5、 简述砌体填充墙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答:(1)、使结构抗侧移刚度增大,从而使作用于整个建筑物上的水平地震力增大:

(2)、改变了结构的地震剪力分布状况,使框架所承担的楼层地震剪力减小:

(3)、减小了整个结构的侧移幅值:

(4)、充当了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主力构件,使框架居为第二道防线:

6、 试述在框架设计时,其内力组合一般应考虑哪些组合?〈P110〉

7、 试述框架节点的设计准则。〈P122〉

8、 简述确定各层砌体房屋的计算简图时的几个假设条件。〈P144〉

四、计算题(共40分)计算所需数据如下

1、已知二层框架结构,一层60t m 1

=,二层50t m 2=,第一振型为 ,试运用振型的正交性计算第二振型。(10分)

解:

⎭⎬⎫⎩⎨⎧=⎭⎬⎫⎩⎨⎧488.011112X X {}[]{}1.711 71

.1:015000601488.0X m X 488.0112222T 11112-===⎭

⎬⎫⎩⎨⎧-⎥⎦⎤⎢⎣⎡⎭⎬⎫⎩⎨⎧==X X x x X X T 则第二振型为:得质量矩阵

(质量正交)根据主振型的正交性:已知第一振型:

四、计算题(共15分)

二质点体系如图所示,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m 1=60t , m 2=50t ,层高如图所示。该结构建造在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土特征周期T g =0.25s 的场地上,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别为αmax =0.16(多遇地震)

和αmax =0.90(罕遇地震)。已知结构的主振型和自振周期分别为 ⎭⎬⎫⎩

⎨⎧=⎭⎬⎫⎩⎨⎧000.1488.01211X X ⎭⎬⎫⎩⎨⎧-=⎭⎬⎫⎩⎨⎧000.1710.12221X X =1T 0.358s =2T 0.156s

要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i V 。提示:

=1T 0.1s ~g T 时,max αα=;

=1T g T ~5g T 时,max 9.01αα⎪⎪⎭⎫ ⎝⎛=T T g ; g T T 4.11>且0.35g T <s时,

07.008.01+=T n δ; 0.35~0.55g T =s时,

10.080.01n T δ=+

解:g 1g 0.358s<5T T T <=,0.90.9

1max 10.250.16=0.1160.358g T T αα⎛⎫⎛⎫==⨯ ⎪ ⎪⎝⎭⎝⎭ eq 0.85(6050)9.8=916.3kN G =⨯+⨯

Ek 1eq 0.116916.3106.29kN F G α==⨯=

1 1.41.40.250.35s g T T >=⨯=,0.25s 0.35s g T =< 10.080.070.080.3580.070.10n T δ=+=⨯+=

111Ek n i i

609.84(1)106.29(10.10)35.87kN 609.84509.88G H F F G H δ⨯⨯=-=⨯⨯-=⨯⨯+⨯⨯∑222Ek n i i 509.88(1)106.29(10.10)59.79kN 609.84509.88G H F F G H δ⨯⨯=-=⨯⨯-=⨯⨯+⨯⨯∑

N Ek n 106.290.1010.63kN F F δ∆==⨯=

22N 59.7910.63=70.42kN V F F =+∆=+

11235.8770.42=106.29kN

V F V

=+=+

关于地震的知识

关于地震的知识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地震的知识,包括地震科普知识、地震预报知识、地震自救互救知识。 一、地震知识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1.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哪几类型? 主要属于构造地震。据统计,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 2.地震的三个基本参数是什么? 地点、震级和发震时刻。 3.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4.地球内部可分为几层?哪一层常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5.地球上一年大约能发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 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6.根据成因地震分为哪几类? 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7.什么叫震源深度?何谓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70 —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 8.何谓地方震、近震和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 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9.什么是震级?影响震级的因素有什么?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10.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地震基本常识

地震基本常识 一、地震的基础知识 (一) 什么是地震 地震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二)有关地震的几个术语 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是地震发生处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岩石突然破裂引起的,所以实际上震源是一个区,但在我们进行研究时,为了方便起见,理论上常把震源看成一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地震时,在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震源与震中之间的直线距离。 震中距离:在地面上,震中到观测点(如地震台)的距离。 发震时刻:发生地震的时刻。 地震波: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表面或内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震波。地震波包括纵波P和横波S,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大,因此在一次大震发生时,稍远处的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然后是左右晃。 地震能量:指发生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 震级:按一定的微观标准,根据地震图上所记录的最大振幅,考虑到地震波随距离和深度的衰减情况所得到的表示地震大小的量度。 烈度:按一定的宏观标准,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我国使用十二度烈度表。 震级、烈度、震源深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同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在震中区造成的损失越严重。如1998年1月10日河北省张北县6.2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造成49人死亡、2000余人受伤,而1999年4月8日吉林省珲春7.0级地震,震源深度达540公里,即使在当地也无明显震感。 至于震级与烈度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发生一次地震,震中烈度最高,破坏最严重,随着与震中区间距离的增加,地震所造成的危害逐渐减轻,即烈度减小。因此,一旦地震发生,马上可由地震台网报出震级,而烈度却要由地震工作者实地调查来圈定。 (三)地震的分类 首先,我们按照震动的性质,将地震分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地脉动。由于对人类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天然地震,因此,我们主要研究天然地震的分类。 1、按成因分: (1)构造地震:由于地质构造作用使地下岩层错动而破裂所产生的地震。这种地震危害最大,数量也最大,约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的冲击或热应力作用所引发的地震。火山地震占全球地震总数的7%。一般说来,火山地震震级均不大,范围也小,只在火山周围的局部地区造成破坏,且深度较浅,主要分布在日本、印度尼西亚及南美等地。 (3)塌陷地震:由于天然的原因,如喀斯特地形、矿坑下陷等,形成了一些地下的空洞,

地震波知识点高一地理

地震波知识点高一地理 地震波是地震时在地壳内传播的震动信号,它承载着地震能量 的传递。地理学中的地震波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对我们了解地 震发生的原因、震级的测定以及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提供了重要 依据。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地震波的种类、传播特点以及 应对地震的重要性。 一、地震波的种类 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类。体波又称为纵波和横波,它们 能够在地球内部直接传播。纵波是一种沿传播方向上颤动的弹性波,其传播速度相对较快。而横波则是垂直于传播方向颤动的弹 性波,传播速度略慢于纵波。相对于体波,面波则是只能沿地表 面传播的波动,它们的传播速度较慢。 二、地震波的传播特点 1. 体波的传播:体波能够穿过固体、液体以及气体等不同介质,因此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并不受到地层类型的限制。纵波能够经由 压缩和膨胀来传播,而横波则是通过固体颤动传播的。这两种波 动使得体波能够在地震发生后最先被地震仪记录到。

2. 面波的传播:面波主要有瑞利波和洛仑兹波两种类型。它们主要沿着地表面传播,且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瑞利波的传播方式类似于海浪,使得地面上发生起伏运动。而洛仑兹波则在传播时造成地面旋转,类似于涡旋。 三、地震波的影响与应对 地震波会对地表和建筑物造成破坏,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研究和掌握地震波的特点,对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1. 建筑抗震: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建筑物的合理规划和抗震设计。例如,在地震多发区域,可以采用减震设备、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等方式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2. 预警系统: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感器的监测,可以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警报,使人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安全疏散和采取保护措施,从而减轻地震的影响。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抗震知识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抗震知识 一、地震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地震 地震一般是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几十次。 2、震级与烈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1.5)10倍,即大约32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性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6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烈度则为6—7度。 3、中国地震烈度表 注:本烈度表于1999年4月26日发布,于1999年11月1日起实施。(1)用本标准评定烈度时,I度~V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及其他震害现象为主;Ⅵ度~Ⅹ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现象综合考虑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Ⅺ度~Ⅻ度以地表震害现象为主。(2)在高楼上人的感觉要比地面上室内人的感觉明显,应适当降低评定值。 4、如何判定远、近震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如果发生地震,关键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定自若,先分析是远震还是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地震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5、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一般是指地震强烈震动后,以震动的破坏后果为导因而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波和泥石流、水灾;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引起“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另外,震时有的人跳楼,公共场所的群众蜂拥外逃可造成称为“盲目避震”的摔、挤、踩等伤亡;大地震后或地震谣传或误传之后,由于恐震心理,还可出现不分时间、地区“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损坏造成的“玻璃雨”灾害;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灭”灾害等。

地震知识总结

地震知识总结 地震知识总结篇1 地震知识总结 一、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这些能量包括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和地球深处的地震波等。地震通常发生在断层带或火山活动区。地震的强度通常使用震级表示,震级越高,地震能量越大。地震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声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二、地震预测和预防 地震预测仍然存在许多挑战,目前还没有完全准确的方法预测地震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然而,预防地震灾害是可能的。以下是一些预防地震的措施: 1.制定地震应急计划,包括家庭成员和员工的职责、逃生路线和应急物资储备。 2.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3.安装地震预警系统,及时通知地震的即将到来,为人们提供逃生的时间。 4.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确保它们在地震中能够正常工作。 三、地震救援和复苏 地震发生后,救援和复苏工作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地震救援和复苏的技巧: 1.尽快组织救援人员进入建筑物,寻找被困的人员。

2.使用生命探测器等工具寻找被困人员的生命迹象。 3.救援人员应该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以避免自身受伤。 4.在救援和复苏过程中,应该遵循适当的卫生和安全规定。 四、地震相关数据和信息 地震相关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以下是一些获取地震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方法: 1.地震监测站和地震台站记录地震数据,包括震级、震中位置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等。 2.地震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员使用地震数据和其他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现象。 3.地震应急响应组织和其他专业组织发布地震相关数据和信息,以帮助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4.公众可以通过地震预警系统和其他地震相关网站获取地震数据和信息。 总之,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但通过了解地震基础知识,采取预防措施,并在需要时采取适当的救援和复苏技巧,我们可以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地震知识总结篇3 地震知识总结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发生往往伴随着强烈的震动和地面破裂。*将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预防和应对方法,以及地震相关术语和数据。 一、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地震的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地震原理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是由地球内部发生的断层活动引起的地壳震动。地震活动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具有巨大的能量和破坏力。了解地震的原理对于地震的预测、防治、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弹性波传播 •地震产生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主要有P波、S波和表面波。 •P波是一种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能够穿透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传播速度约为每秒5公里。 •S波是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公里。 •表面波是地震波在地表面传播时形成的波,具有较大的振幅和波速。 主要有Rayleigh波和Love波。 地震震源 •地震震源是指地震波产生的地点。地震震源可以分为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大多发生在地球板块运动剧烈的地震带上。这类地震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深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大于70公里的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俯冲带上。 这类地震虽然震感较弱,但能对近地表产生一定的破坏。 地震的震级与震源 •地震的震级是反映地震能量大小的一个指标,常用的震级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波在震中记录的震级,以地震波振幅的对数为基础计算得出。 •矩震级是对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它可以通过地震破裂断层的面积和滑动位移计算得出。 •震源指地震波的发生地点,常用的震源有断层震源、爆炸震源和人工震源等。 地震测定 •地震测定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信息,来确定地震的震源、震级和震中位置。

•利用地震波到达时间差来计算震中距离,以三个或三个以上测台观测的数据,可以确定震中位置。 •通过观测地震波的振幅大小和波形特征,可以计算地震的震级。 •利用地震波到达的不同传播路径和波速差异,可以确定地震的震源。 地震的应用 地震预测 地震预测是指通过监测地球内部的异常变化和地震前兆,来推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范围。 •电磁法、地下水文法和地形地貌法可以观测到地震前地球内部的异常变化。 •地震前兆包括地表地震现象、地下异常气体和水位变化等。通过监测这些现象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地震的可能性。 地震防治 •地震防治是指通过建设抗震设施和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减少地震对人类和财产的危害。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地震安全意识,掌握地震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 地震减灾 •地震减灾是指通过科学评估和合理规划,降低地震灾害对社会和经济的损失。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系统,包括地震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等方面。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结语 地震的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是地震学研究的基础,了解地震的原理可以更好地应对地震带来的影响。地震的应用也是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提高人们的地震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通过科学的研究和预测,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地震科普常识

什么是地震? 1、我们常说的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2. 地球内部可分为几层?哪一层常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 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3.地球上一年大约能发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4.根据成因地震分为哪几类? 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 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5.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哪几类型? 主要属于构造地震。据统计,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 6.地震的三个基本参数是什么? 发震时刻、地点和震级。 7.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8.什么叫震源深度?何谓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70 —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 9.何谓地方震、近震和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10.什么是震级?影响震级的因素有什么?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11.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按震级大小分: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震;7级以下、5级和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或中强震;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称为小震;3级以下、1级或1级以上的称弱震和微震。小于1级的称为超微震。 12.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多少级? 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13.何谓地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相关知识大全

地震相关知识大全 地震相关学问大全地震时的10条须知 1.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平安请躲在桌子等结实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2. 摇摆时马上关火 3. 不要惊慌地向户外跑 4.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 户外的场合,要爱护好头部,避开危急之处 6.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7.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8. 务必留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平常的预备工作 1. 自己家的平安对策是否万无一失? 2. 紧急备用品预备好了吗? 临震应急预备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概述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常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剧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

影响。 地震的产生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裂开,产生地震波,从而在肯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头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由于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原因。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难的主要缘由。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难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消失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

高一地理地震波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震波知识点 地球是一个充满了神秘和巧妙的行星,而地震波就是地球运动 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一地理地震波的知识点。 地震波是地震释放能量的结果,它们在地震发生时以波动的形 式传播。地震波可分为P波、S波和表面波三种类型。 首先是P波,也叫纵波或压缩性波动。P波在地震发生后的第 一时间到达,传播速度较快,甚至能够在地震发生前被探测到。P 波振动方向与波动传播方向一致,因此会使地层产生压缩和膨胀 的变化。由于P波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介质中传播, 所以它是地震发生后最早到达地球各处的波动。 其次是S波,也叫横波或剪切波。S波在P波到达之后到达, 传播速度稍慢于P波。不同于P波的纵向振动,S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动传播方向,使得地层发生剪切变形。S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无法穿过液体和气体。因此,通过测量S波的到达时间和P 波的到达时间之间的差值,可以推断地震发生地点的距离。

最后是表面波,它是地震波中振幅最大、传播最慢的一种波动 类型。表面波可分为Rayleigh波和Love波两种。Rayleigh波是一 种类似水波的波动,沿着地表表面传播,同时产生水平和垂直方 向的振动,对地震破坏性较大。Love波则是一种类似蛇形的波动,沿着地面传播,只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性较大。 地震波的传播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根据赫兹与默里(Hertz和Mercalli)的研究,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千米/秒,S波传播速度约 为3.5千米/秒,而表面波传播速度约为2千米/秒。这些传播速度 的不同,造成了地震波在地震灾害中的不同作用。 地震波还可以通过地震仪进行监测和记录。地震仪能够将地震 波的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并记录下来。通过对地震波的观测,科 学家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以及 地球的内部结构等。 总结起来,地震波是地震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分为P波、S波和表面波三种类型,通过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到达时间,可以判断地震发生地点的距离。地震波的监测和研究对于提前预

整理地震波知识

地震波知识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那么你对地震波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性质 敲击音叉产生的纯音调具有某种频率。那个频率表示声波在一秒钟内挤压和扩张的次数,或对水波和其他类型的震动,在一秒钟内起落的次数。频率单位以赫表示,写为Hz,这一个度量单位是为纪念亨利·赫兹而命名的,他是德国物理学家,1887年首次发现电磁波。1赫等于每秒一个旋回的涨落。峰脊之间的时间是波动周期;等于相应的波的频率的倒数。 人类可以觉察20~10000赫频率之间的声音。一地震的P波可从岩石外表折射到大气中去,如果其频率是在听得见的频率之内,人耳就可能听到这个波运行时的轰鸣声。在波动频率低于20赫时,人们将感觉到地面振动而听不到地震波运行的声音。 最简单的波是简谐波,即具有单一频率和单一振幅的正弦波。实际地震记录波形包含着多种波长的波,短波长的波叠加在较长波长的波上。由法国物理学家傅里叶首次于1822年将复杂的波列定量表达为各种不同频率和振幅的简谐波的叠加。较高阶的谐波的频率是最低频的基波频率的整数倍。实际记录的地面运动可用傅里叶方法,即由计算机分别考察各谐波组分来进展分析。 ——原理

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局部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简介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 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外表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不同地震波的波长变化很大,长至数千米,短至几十米,这样地震波很可能发生频散。一典型面波从地面到较深处岩石质点运动随深度的变化。既然为面波,绝大局部波的能量被捕获在近地表处,到一定深度后岩石实际已不受面波传过的影响,这一深度取决于波长,波长越长,波动穿入地球越深。一般地讲,地球中的岩石越深,穿行其中的地震波速越快,所以长周期长波长面波一般比短周期短波长的传播快些。这种波速度的差异,使面波发生频散,拉开成长长的波列。但与水波相反,较长的面波是首先到达的。 ——传播方式 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这个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颗粒运动造成的。然而水并没有朝着水波 传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跳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

地震知识全面解析

地震知识全面解析 地震知识全面解析 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持续时间可能仅有几秒钟,也可能长达数分钟。地震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原理、过程及相关预防措施,本文将全面解析地震知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复杂而重要的自然现象。 一、地震的定义和原理 1. 地震的定义 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地质现象,指地球上岩石发生断裂时所产生的震动。地震一般由地震波引起,这些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并可在地表或大气中产生震动。 2. 地震的原理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所引发的。地球内部的岩石在受到地壳运动或其他外力的作用时,会形成应力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会发生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导致地面产生震动。

二、地震的分类和特征 1. 地震的分类 根据地震发生的位置和原因,地震可分为板块边界地震、内陆地震和火山地震等。板块边界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内陆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火山地震则与火山活动有关。 2. 地震的特征 地震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 震源: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通常位于地壳深处的断层带。 - 震源深度:地震发生的深度,它决定了地震波传播的路径和速度。- 震中:离地震震源最近的地表点,也是地震最强烈的地方。 - 震级和震感:用于衡量地震强度的指标,地震震级越高,能量越大,破坏力越强。 三、地震的预测和防范 1. 地震的预测 目前,地震的预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科学任务。虽然科学家们对于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技术日益提高,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然而,通过对地震活动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可以推测出某些地区地震的概率和可能性。 2. 地震的防范 地震的防范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震防范

地震动基础知识

地震动基础知识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因各种原因发生的震动现象。这种震动在地球表面会引起地面的晃动,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地震是地球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地震频繁发生于地球的板块交界处,也可以发生在断层带上。了解地震动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认识地震、预防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震的原因 地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地壳运动是指地球板块的运动,包括板块的相互碰撞、滑动、分离等。地球内部能量释放是指地球内部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不能继续积累而释放出来的过程。地震是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直接结果。 二、地震的分类 地震按照震源深度可以分为浅震、中震和深震。浅震是指震源在地表到30千米深度之间的地震;中震是指震源在30千米到300千米深度之间的地震;深震是指震源在300千米深度以上的地震。不同深度的地震对人类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浅震对地表的破坏最为显著,深震对地表的破坏相对较小。 三、地震的震级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常用的是里氏震级和矩震级。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波的振幅、周期等参数综合计算得出的,是一种对地震能量大小的估测。矩震级是根据地震破坏面积、断层滑动量等参数计算得出的,更加准确直观。震级的增加是指地震能量的增加,相邻两级地震的能量相差约30倍。 四、地震的破坏 地震的破坏主要有两个方面:震源破坏和地表破坏。震源破坏是指地震发生时震源附近地区的破坏,包括地层的变形、断层的滑动等。地表破坏是指地震波传播到地表时引起的破坏,包括建筑物的倒塌、地面的裂缝等。地震的破坏程度与震级、震源深度、地表土质等因素有关。 五、地震的预测和防范 地震的预测是指根据地震活动的规律和趋势,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前兆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目前地震预测仍然存在很大的难度,尚未实现准确预测。地震的防范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地震灾害的发生,包括加固建筑物、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地震科普宣传等。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培训对于降低地震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六、地震对人类的影响 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心理创

高一地震波传播知识点

高一地震波传播知识点 地震波传播是地震学中的重要概念,研究地震波传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震的产生和传播机理。本文将介绍高一地震波传播的知识点,从地震波的产生到传播的不同方式,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地震波传播的过程。 一、地震波的产生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结果,它是由地震源的能量释放引起的。地震源可以是地震断层的破裂,也可以是地下岩石的滑动。当地震源发生破裂或滑动时,会引起地震波的产生。 二、地震波的分类 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地震波可以分为三种类型:P波、S波和表面波。 1. P波(纵波)

P波是最早到达地震仪的波动,也是速度最快的波动。它是一种纵波,沿介质传播时,介质内的颗粒在波动方向上振动,造成介质的压缩和稀疏。 2. S波(横波) S波相对于P波稍晚到达地震仪,传播速度较慢。它是一种横波,沿介质传播时,介质内的颗粒在垂直于波动方向的平面上振动,造成地层的摆动。 3. 表面波 表面波是发生在地表面的波动,相对于体波速度较慢,但振幅较大。表面波分为Rayleigh波和Love波两种,它们在地表面上产生滚动和摇晃的运动。 三、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反射和衍射,它们的传播路径受到介质性质的影响。

1. 折射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的界面时,由于介质的密度和波速的变化,会发生波长和传播方向的变化,这个现象称为折射。 2. 反射 地震波遇到界面时,部分能量会被界面反射回来。反射波的传播路径与入射波的传播路径成相等角度。 3. 衍射 当地震波遇到介质中的障碍物时,部分波动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个现象称为衍射。衍射使地震波能够传播至地下深部或地表以下的区域。 四、地震波的影响

地震知识总结(通用5篇)

地震知识总结(通用5篇) 地震知识总结(通用5篇) 地震知识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地震知识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地震知识总结(通用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地震知识总结篇1地震知识总结一、地震基础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这些能量包括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和地球深处的地震波等。地震通常发生在断层带或火山活动区域。地震的强度通常以震级表示,震级越高,地震能量越大。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二、地震预测和预防地震预测仍然具有挑战性,但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方法来提高预测准确性。这些方法包括地震活动监测、地磁监测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等。预防地震的方法包括地震保险、地震防护门和地震预警系统等。三、地震应对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优先确保人员安全。如果地震轻微,可以走出室外,如果地震严重,应该就地避难。在地震结束后,应该检查身体是否有伤,并及时与救援人员联系。四、地震救援和重建地震救援和

重建工作包括搜救失踪人员、提供紧急救援、重建住房和基础设施、评估和恢复环境等。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保护环境,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五、总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了解其基础知识,掌握预防和应对方法,并积极参与地震救援和重建工作,为保护自己和他人做出贡献。地震知识总结篇2地震知识总结:一、地震基础知识1.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2.地震的三个要素:震级、震源和震源深度。3.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振动的大小和范围。二、地震的预防和减轻1.地震前兆:地壳运动活跃、动物异常、气象变化等。2.地震的预防: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制定应急计划、准备好急救箱等。3.地震的减轻:选择坚固的住房、制定家庭防震计划、练习紧急撤离等。 三、地震的应急和救援1.地震的应急:快速反应、人员调动、救灾物资的运输等。2.地震的救援:医疗救助、寻找被埋压人员等。 四、地震的防御和减轻1.地震的防御:工程地震防御、地球物理防御、法律法规防御等。2.地震的减轻:心理援助、恢复重建等。地震知识总结篇3地震知识总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发生往往伴随着强烈的震动和地面破裂。本文将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预防和应对方法,以及地震相关术语和数据。一、地震基本知识地震是指地球内部或地表层的岩层突然破裂或移动,导致地面震动的一种自然灾害。地震发生时,通常伴随着地面的颤动、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基础知识 (一) 什么是地震 地震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二) 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 1、波和横波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8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 2、震源和震中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也叫"极震区"。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叫"震源深度"。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 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3、震级和烈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1.5)10倍,即大约32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的烈度则为6-7度。 (三) 地震的种类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构造地震 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地壳岩层错动破裂而发生的地壳震动,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其中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这就是地震。世界上的90%以上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2、火山地震

关于地震的知识

关于地震的知识 一、地震知识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1.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哪几类型?主要属于构造地震。据统计,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 2.地震的三个基本参数是什么? 地点、震级和发震时刻。 3.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4.地球内部可分为几层?哪一层常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5.地球上一年大约能发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6.根据成因地震分为哪几类? 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7.什么叫震源深度?何谓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 8.xx地方震、近震和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9.什么是震级?影响震级的因素有什么?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10.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按震级大小分: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震;7级以下、5级和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或中强震;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称为小震;3级以下、1级或1级以上的称弱震和微震。小于1级的称为超微震。 11.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多少级? 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12.何谓地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13.震级和烈度有何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14.何谓等烈度线?等烈度线图的作用何在?

一 地震波的基本知识

一地震波的基本知识: 1、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纵波的特点是周期短,振幅较小,横波的特点周期教长,振幅较大。面波包括瑞雷波和洛夫波,特点是振幅最大,周期长,只能在地表传播,比体波衰减慢,能传播的距离远。 2、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而纵波在固体和液体中都能传播。 3、地震波的传播以纵波最快,剪切波次之,面波最慢。 4、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横波(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面波则既产生上下颠簸有产生左右摇晃,一般是在剪切波和面波都达到时振动最为激烈。由于面波的能量要比体波的大,所以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破坏的主要是面波。 5、地震按其成因划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表示。震级是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和大小的尺度。表示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多少,也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指标,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6、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二.我国怎样划分地震区划。 1、地震区划是指根据历史地震、地震地质构造和地震观测等资料,在地图上按地震情况的差异划出不同的区域。 2、我国采用的地震基本烈度,即在50年限期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裂度值进行区划。随后又按地震动参数,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作为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的依据。 3、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采用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 4、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 5\常用术语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震中距:建筑物到震中之间的距离; 震源距:建筑物到震源之间的距离;极震区:在震中附近,振动最激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等震线:烈度相同的外包线。 5、结构破坏的情况:承载力不足和变形过大引起破坏,丧失整体性引起破坏,地基失效引起破坏。 6、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震的强烈振动会使含水粉细砂层液化,地下水夹着沙子经裂缝或其他通道喷出地面,形成喷水冒沙现象。 7、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局部地形条件的影响、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地下水位的影响。 三、地震特征周期可以根据什么确定 根据其所在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分组确定。设计地震分组共分3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地影响。 四、关于场地土和场地土的覆盖厚度。 1、同一地震和同一震中距时,软弱地基与坚硬地基相比,软弱地基的自振周期长,振幅大,振动持续时间长,震害也重。 2、震害调查表明,软弱的地基上柔性结构易遭到破坏,刚性结构则表现较好;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较好,刚性结构有的变现较差。场地土对建筑的震害的影响主要与场地土的坚硬程度和土层的组成有关。场地土的类别一般按土层剪切波速Vs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来划分.国内对覆盖层厚度的定义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绝对的,从地面到基岩顶面的距离; 二种是相对的,即相邻层波速比Vs下/Vs上大于某一定值的埋深,为覆盖层厚度。 3、我国《抗震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面的距离。场地覆盖层厚度越深震害越大,厚度越小震害越小。 4、我国《建筑抗震》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4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