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姓名:

学校:

学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目录

一、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概述 (2)

二、案例社区流动人口现状特征 (3)

(一)流动人口现状 (3)

(二)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的特点 (3)

三、当前案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4)

(一)东明社区流动人口户籍管理 (4)

(二)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4)

(三)东明社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4)

四、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原因 (5)

(一)管理方法落后 (5)

(二)社会保障不足 (5)

(三)治安管理力量不足 (5)

五、做好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建议 (5)

(一)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服务意识 (6)

(二)增强社会保障、注重人性化的社会服务 (6)

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化经济等诸多原因,社会上逐步形成一个倍受关注的群体:外来流动人口。如何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使之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以及研究学者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外来流动人口引发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问题不断上升,如何对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以及构建良好沟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为例,研究东明社区的流动人流人口管理问题,从分析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并指出了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最后,重点就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一、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概述

外来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一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使之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以及研究学者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大城市需要不断向外围扩展,从而形成了位于市区和城市影响带之间的城乡结合的地带,又称“边缘社区”。本文中的东明社区是就处在这样的边缘地带。具有部分城市化特征的城市的边缘地区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区域。

外来流动人口,一般指从外地流入本地城市,在城市中就业和居住,但不具备所居住城市户口的人。本文中的流动人口是指,非本地户籍的外地人口,其大部分流动人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是谋生和就业,居住地为上一段提到的城乡结合的地带。

据统计,2012年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5亿,平均年龄约为27.3岁,对国家战略规划、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为农村户口,其中以青壮年为主,主要在制造、批发零售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就业,多集中在低薪或高危行业。新生代流动人口成为主体,人口流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中国流动人口分布仍向沿海、沿江集中,新兴都市圈、中西部中心城市成为新的人口聚集区。流动人口的大量流动,使得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一个

合理的再分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劳动大多可以用机械代替,因此出现了剩余劳动力的闲置,那么大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就有了一种互补的效应。在看到人口流动给社会带来的益处之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人口流动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和困难。

二、案例社区流动人口现状特征

(一)流动人口现状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很大,加上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发展的这一基本国情,使得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所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人口流动现象将长期存在。流动人口的管理不当给和谐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因此转变流动人口管理的观念,创新流动人口的管理方法,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结合现在流动人口的现状,积极完善管理的体制,制定管理的政策方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从宏观上来说,在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日益显现出了一些新变化。首先是流动人口的结构日益复杂化。过去的流动人口几乎全是农村户口的人,但是现在逐渐的扩展到城市人口;过去流动的基本上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现在逐渐扩展到未就业人口和下岗退休人员;过去基本是个体流动,现在举家流动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过去流动人口主要是壮年劳动力,而现在流动人口的年龄逐渐转向青壮年,甚至青少年。

从微观上来说,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没有覆盖到全部,甚至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同时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简单随意,硬件和软件设施都不齐全。流动人口在医疗卫生方面未受到应有的保障,出现的问题经常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社会福利等等方面的困难正酝酿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虽然社会各界已经非常关注流动人口的的现状、困难和问题,但距离解决问题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二)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的特点

东明社区所在的浦东新区是上海市工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永安流动人口的显著特点为:

1. 流动人口的增长较快,比重较大

近几年来浦东新区的外来流动人口数量不断的快速增长,有些社区的外来人口的数量甚至已经超过了本地区户籍人口的数量,那么新增加的外来人口需要登记的资料需要大量的统计,进一步加大了户籍管理工作的难度,也是公安机关户

籍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的难题。

2. 流动人口来源地广泛,社会关系复杂

既有本土生长的居民,也有夹杂着政府拆迁导致的赞迁性的住户,还有大部分流入大城市的其他地区的流动人口,甚至这些区域是违法犯罪分子的活跃之地,因此该区域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这给我们的治安秩序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3. 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业的档次不高

流动人口大多来自于偏远的或者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山村地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较大,其中不乏文盲和半文盲,大多从事体力劳动的居多,大多分布在餐饮服务,制造业,建筑业等技术性较低而消耗体力较多的职业。

4. 受教育程度较低,法制观念淡薄

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而且外来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因此私欲性较强,加上现行的管理制度模糊,管理手段方法相对滞后,一有触发因素,便会对社会治安造成危害,因此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这就为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三、当前案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东明社区流动人口户籍管理

1. 户籍制度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

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因为这种制度是将人的户口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这种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实际上是加大了一种不平等,在东明社区外来流动人口有机会接触大城市的发达和光景,心理产生一种向往,但是自身条件的限制会产生一种矛盾心理,拥有当地城市户口的人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而从心理上排斥外来流动人口,这样就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同时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导致人力资源不能自由流动,无法达到合理的资源分配。

2. 户籍制度带来不平等待遇

户籍制度不利于增加外来流动人口的收入,现行的制度使得城乡二元化呈分隔状态,,使得从身份地位上有了城市与农村的等级差异。由于东明社区的杂居现象明显加上两种身份特征的存在会导致公共福利的待遇并不公平,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得社会保障的实施难以公平公正。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是我们以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二)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1. 地理位置的特殊复杂性,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地带

东明社区聚集了各类型的农贸批发市场、餐饮休闲娱乐场所,以及大量处于建设中的施工场所,以上因素都为违法犯罪的实施提供了便利,连接城乡间的公路、城铁、地铁等交通网络分布其中,便利快捷的交通设施也大大提高了违法犯罪分子作案后逃逸、销赃的速度。而且非正规的休闲娱乐场所也为犯罪分子的隐藏提供了隐藏的条件。以上各种环境和因素的变化,都加剧了东明社区的公安部门的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力度。

2. 特殊的社会结构,诱发流动人口行为失范

由于东明社区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社会结构关系,以及大城市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流动人口无序、盲目的涌入城市,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和大城市较高的消费水平,是大部分人在东明社区游荡,居无定所,也没有稳定的工作,这些都无疑加剧了社会的秩序失范,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东明社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东明社区的流动人口大多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流动人口子女是指随父母到流入地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子女也随着父母进入东明社区,也面临着入学接受教育的压力和问题。

1. 生活艰苦,条件有限

有些流动人口居无定所或者由于工作变动的需要而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使其子女难以获得基本的上学条件。等到了上学的年龄大部分被送到办学条件较差的但是学费使他们父母的经济条件相符的流动人口简陋的学校,有的甚至辍学在家。而从现实物质条件来说他们大多居住在东明社区,生活条件本来就很艰苦,这也让他们有心无力。

2. 高额的教育费使他们受教育机会不均等

是借读本地正规学校的高收费水平给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在东明社区由于离城区较近,因此外来务工人员希望将自己的子女放入教育条件较好的学校,但是高额的教育经费使他们退却。

四、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缺乏创新,管理方法还是传统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在流动人口的登记和信息处理方面还依赖于大量的手工工作,而且由于人手不足,在工作上很难具体化。不仅影响了流动人口管理的效率,也无法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和更人性化的服务。一般只是从户籍管理、治安管理方面和卫生管理方面进行一些管理,对于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和公共服务很少涉及。

(二)社会保障不足

社会保障的不足是造成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又一个原因。缺乏有效的流动人口保障体系,缺乏为广大流动人口提供更加公平与更加人性化的公共服务是当前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中需要面对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政府对这一方面重视度不高,公共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城市管理中,并没有明确要为流动人口提供何种的服务,怎么样提供,这样导致流动人口很难获取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也必然影响到社会问题,甚至带来治安问题。

(三)治安管理力量不足

由于东明社区的流动人口数量大,成分复杂,在社会保障无法完全覆盖的情势下,待遇的不公允问题还将长期存在,流动人口集聚区的治安形势严峻。但是,东明社区的治安管理力量有限,单纯的依靠辖区派出所、联防队和居委会进行治安管理,自然无法应对治安管理的压力。由于警力不足,也造成了一些警察工作方式武断、粗暴,主观性强,这更加引发了流动人口的不满或者抵制,形成恶性循环。

五、做好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服务意识

1. 放宽户籍条件,强调公平公正公开

政府应试行在公平公正公开这三个准则的基础上批准落户的改革。其中可以从时间长短上进行落实户口,使用先来者优先的先来后到的方法,对于长期在东明社区打工的流动人口的子女可以给予落户,是孩子尽快的收到应有的政策保障和服务。

2. 加强网络建设,建立健全服务与管理体系

建议成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劳动保障、工商、建设、民政、计生、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参与。然后,具体的乡镇、街道设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中心,由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派出所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具体管理措施和开展相关服务工作。再次,在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设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站,并配备与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专职协管人员,协助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出租屋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最后,通过建立健全组织网络体系,加强监督力度和范围,确保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按时有效的进行,可以责任到区,责任到人。

3. 加快管理模式转变,推进服务管理社会化

在东明社区,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当地基层组织,依法建立健全治保、调解等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排查化解矛盾和扶危济困等

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东明社区流动人口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水平。要整合基层各种积极的社会管理力量,加快建设和完善出租房屋、旅馆业、流动未成年人、暂住人口、流动育龄妇女、流动残疾人等流动人口相关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提高综合管理效能。

(二)增强社会保障、注重人性化的社会服务

1. 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劳动与就业保障水平

改善流动人口聚居地周边的环境,定期对现有居住的房屋进行安全检查。在提高劳动与就业保障方面各东明社区的政府部门应该流动人口提供的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障。请专业人士来讲解劳动方面的基本法律常识,提高他们对就业的各方面认识,提高劳动权益意识。另外也要加强对于各用人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给流动人口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就业环境。

2. 加大教育支持力度

首先应该重视对东明社区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加强对流动儿童家长的继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同时规范和鼓励民间办学,充分利用公立学校闲置教学资源,提供义务教育机会,据研究发现影响子女教育的较大因素有家庭内部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社区环境、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等外部环境。因此需要建立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共同关心和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同时应该关系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时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调查调研,关注他们心理健康的动态,然后配合家长,教师进行合理正确的引导,解决他们心里的困惑,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

结论

综上所述,如何以和谐理念为指导,着重解决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如何使他们在“第二故乡”安居乐业,如何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东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困境绝非个案,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之下,在流动人口问题上尽快实现由重管理轻服务向管理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模式转变,全面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切实解决流动人口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外来人口眼里的城市更美好、社会更和谐。无论是构建流动人口管理局还是出台居住证制度,都是我们政府对有效服务与管理这一特殊群体的尝试。相信在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引下,政府付出切实努力之后,公民自由迁徙及定居,终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①姜婉,文敏.城市化及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J].知识经济.2010(01)

②冀党生,邵秦.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6.

③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M].第一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12-27.

④余德鹏.现行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及其对策[J].人口学刊,2016,(1):18-23.

⑤刘春湘,李自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探讨[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7-119.

⑥郭开怡.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运行机制探略[J].学术研究,2012,(1):84-85.

⑦杨晓东,张喜才.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研究[J]. 中国市场. 2011(29)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从控制到服务: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分析与展望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规模渐趋庞大。一方面,流动人口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引发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开始凸显。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的 研究主要停留于人口流动的状况、过程、流向及结构特征等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对于流动人口现象 背后的政策性因素探讨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回答流动管理政策是什么;这些政策对流动人口产生了 什么影响,有何不足之处;改革建议与如何服务好流动人口等问题,系统地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进行归纳评析;分析了现行管理政策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及其症结所在;立足城市化,以服务视角提出政策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流动人口城市化管理政策 一、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 1.1.1快速城市化推动人口流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迅速发展,城市化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的化速度两倍多。[1]2006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3.9%,而到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50%,[2]标志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人口流动。[3]以我国2011年人口数据估算,城市化每提高1%就要有1314多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人口的17%。[4]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为主要特征。这是由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不均衡发展决定的。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23000万流动人口中,从城镇流出人口约6210万人,占27%,从乡村流出人口占73%。流入城镇的17112万人,占74.4%,流入乡村的占25.6%。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小结

按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考核工作规范》(成府流办[20xx]6号)文件要求,为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常态化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网格化责任体系建设,我办认真组织落实流管工作相关要求,现将今年一季度工作进行小结。 一、加强领导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按照要求,我办一直将辖区流动人口协管员直接交给辖区派出所直接管理使用,街道流管办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协管员配齐工作所需物资,保证协管员工作正常开展。每周,街道流管办对各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过督查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按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要求,街道办事处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给予全面保障,确保了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二、切实抓好流口常态管理工作 1、落实人员机构。按照流口工作要求,街道加强了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建设,街道流管办有三名人员,专门负责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办事处为流管办、站配置了办公场所,电脑等设施。统一规范街道、社区流管办、站的门牌、桌牌、挂牌、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各社区网格管理由街道统一制作,并上墙公示。辖区现有专职流动人口协管员20人,兼职流动人口协管员69人,确保了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2、认真落实信息维护更新工作。截止3月24日,辖区共采集录入出租房屋信息349条,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93.1%,维护房屋存量信息403条,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382%,采集录入流动人口信息2615条,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116.2%,维护流动人口存量信息20xx条,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132.1%。 3、认真做好每月数据分析,根据采集信息,每月对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工作,根据辖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情况,找出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不断完善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调研文章

景旁街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调研文章 近年来,随着沙雅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涌入沙雅县务工,这些外来人员的到来,给沙雅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由流动人口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也不断发生,给沙雅县社会的治安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已成为我社区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基本情况:景旁街社区于2004年11月由原景旁街社区与原萨依巴格南路社区合并,现称为景旁街社区。社区居委会位于城镇东南方向,城乡结合部,辖区范围:人民南路以东至古力巴格路以西,色旦巴格东街以南至棉纺厂,属城乡结合部。辖区总面积1.76平方公里;2004年利用星光老年福利彩票投入60万元,为社区修建了350平方的办公用楼。 下辖六个居民管理网格:第一网格东起萨依巴格南路,西至人民南路,南起景旁街,北至色旦巴格东街;第二网格东起古力巴格南路,西至萨依巴格南路,南起景旁街,北至色旦巴格东街;第三网格东起萨依巴格南路,西至人民南路,南起人民南路五巷,北至景旁街;第四网格东起古力巴格南路六巷,西至萨依巴格南路,南起萨依巴格南路三巷,北至景旁街;第五网格东起萨依巴格南路,西至人民南路,南起棉纺厂,北至人民南路五巷;第六网格东起古力巴格南路六

巷,西至萨依巴格南路,南起萨依巴格南路七巷,北至萨依巴格南路三巷。 总人口为1210户,3136人;出租房屋132套(间),流动人口316人;社区工作人员12名,男6名,女6名,汉3名,维11名,其中社区事业编制干部4名,聘用干部5名,大学生村官1名,下派公务员2名(汉),,党员39名,团员48名;享受低保270户,583人,按照四类管理法分类,放心户616户、基本户466户、重点工作户124户,重点管控户8户,商业网点125户,志愿者服务队3支,十户长39名,信息员50名,辖区有清真寺一座,宗教人士2名;两劳释放人员3名,重点户(人)5人。 驻区有10个企事业单位,分别为:沙雅县富宏纺织棉业有限公司、沙雅县种子站、沙雅县第四小学、沙雅县民政局、沙雅县气象局、沙雅县永盛建筑安装公司、沙雅县昌盛建筑公司、沙雅县供销社、沙雅县银鑫棉业有限公司、沙雅县白云棉业有限公司。社区“八站一室”均已成立,功能突出,发挥作用明显。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各级责任落实 景旁街社区把流动人口工作作为建设经济强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明确了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的职责和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每年年底组织人员进行认真检查考核,兑现奖罚。明确了各干部的具体职责。景旁街社区每年与社区工干部鉴定流动人口工作责

新经济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新经济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摘要:伴随着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升级换代,在生产方式进行改变的同时,为我们城市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城市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状态急需得到关注,以往通过查暂住证和危急式应急管理的方式需要改变,城市管理者需要转变管理理念,贯彻以人为本,通过明确城市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主体,创新工作方式,从而实现高效、公平正义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 关键词:新经济;流动人口;以人为本;管理 城市流动人口一般泛指农民工,其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以往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反应式和防范式的管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产方式也在升级换代,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的生活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时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 1 城市流动人口的含义及相关特点 我国的人口流动管理的政策应该上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1958年开始实施严格的户籍政策其目的就是限制人口流动,但78年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城市发展节奏明显快于农村,城市城镇化建设促使建筑业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缺口,而农业生产伴随着机械化的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日渐提升,农村出现大量的富余生产力,

一边是生产人口的富裕,一边是建设工地对劳动力的急缺,另外地方政府在城市周边和城乡结合部设立劳动力市场使得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相对沉淀下来,成为城乡结合部的常住人口,这部分准常住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要求正在和城市居民的要求开始趋于同质化,致使城市人口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城市流动人口呈现出的相关特点: 就业成分以农民工居多。在城乡差距正在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目前在城市停留的流动人口多为参加城市建设的农民工居多,农村生产力的提升和农业科技的逐渐普及,贫困地区劳动力富余和致富的愿望等诸多原因。但农民工多没有专业技能,进城之后多从事建筑行业和基本的加工生产劳动,组成了农民工生产大军。 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年龄段分布为15-50岁,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年龄比较年轻,主要以青壮年为主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组成的主要特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伴随着长三角和珠三角来料加工业的逐渐西移,第一代打工者逐渐退出,而第二代农民工即第一代打工者的子女开始出现在打工者的舞台之上,这些人的年龄多在15岁-25岁之间,这对于研究我国的社会公平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社会生活无保障社会地位低。在目前的体制之下,我国的流动人口由于在城市居无定所导致其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城市人口所享受的养老、工伤、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障,流动人口很难享受到,甚至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这类基本的生活保障流动人口都由于没有城市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辖区内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为付组长,区政法委(综治办)、组织、宣传、公安等21个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抽调公安、劳动、计生等部门人员组成,政法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全区流动人口的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流动人口200 人以上的社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中心主任由社区主任担任,副主任在流动人口中产生。 (二)维权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全区建立了三级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网络,设立了流动人口维权服务中心,并开通了12345维权热线。乡镇(街道)在综治中心设立了维权站,社区由司法部门设立了法律顾问或联络员,公布了姓名和联系电话,极大方便了流动人口的法律维权咨询。中远、欧华等一批规模企业能依法与流动人口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劳动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及时调处劳资纠纷,并逐步完善流动人口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障措施。全区工伤保险全面覆盖;船东互保全面覆盖下海渔民中的流动人口。船舶、建筑等高风险行业、高纠纷行业设立了保证金制度,维护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三)民主政治权利得到较好体现。2007年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意见》中明确规定区、乡镇(街道)党代表和区政协委员中,各类先进、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评选,流动人口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各社区根据条件视情建立了流动人口党支部。区总工会强化企业“党工共建”,把流动人口组织到企业工会中来,使流动人口民主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四)子女就学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区委区政府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积极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杜丽红 【摘要】: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根据世界城市化规律,我国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城市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大量的流动人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而产生。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流动人口的主体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流动人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并将持续增长且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城市流动人口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对人口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累积所造成的管理上的困难和难点,传统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无法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需要,而新型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需要顺应历史的潮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创新研究,消除管理上的制度障碍,实现合理有序管理。做好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无论对实际工作还是对理论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服务和管理为基本思路,创新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为重点,服务和管理并重,努力提高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文共分7章。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导论→基础理论→历史回顾→特征和效应分析→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策研究;对策部分包括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 式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管理制度和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第1章,总论。介绍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明确界定核心概念,提纲挚领的介绍了全文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2章,综述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对流动人口研究的经典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流动人口理论的产生发展到目前新兴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包括马克思主义流动人口理论、发展经济学的模型和学说到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以及新兴的移民网络说、连锁因果说等。第3章,对中外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进行了回顾和比较研究。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宏观和微观管理政策和措施,对其客观的评判,进行了纵向的比较,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接着,对发达国家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具有代表性的做法进行分析,总结了当代发达国家在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共同点,对比我国的现实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第4章,我国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管理的现状研究。首先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描述,解析了城市流动人口构成状况。在进行归类分析的基础上,从自然结构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三个大的方面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进行了详尽完整的梳理。并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规模庞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对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 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同时对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了冲击。在此认识基础上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模式陈旧、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城市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未得到完全保护、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体系尚未形成、全国一体化的流动人口管理网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度剖析。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进行创新研究,寻求能够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新型管理方式。第5章,建立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并提出优化整合目标。首次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相对归类,建立了五个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包括适应型、属地化管理模式;服务型、社区化管理模式;多元型、社会化管理模式;协作型、区域化管理模式等。每一种管理模式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模式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并且与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模式的优化整合目标:以信息为导向,以市场运作为取向,以管理与服务并重或“管理即服务”为根本宗旨,以教育为重要环节,以法治化管理为根本手段,以街道社区管理为基础,以自我管理为落脚点。第6章,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与创新。指出城市流动人口的传统管理机制已经带来诸多问题,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及管理实践不相适应,需要进行管理机

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总结

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20XX年xx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 xx社区20XX年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总结 xx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在、镇综治维稳中心、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法规为指导,按照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率达90%以上,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职责 灵秀社区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社区主要领导、社区分管领导、社区民警、社区综治专干、社区计生工作人员等组成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辖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为加强辖区流动人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使辖区流动人口计服务管理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与此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职责,从而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了责任,为确保全面完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服务工作取得实效提供了制度保障。社区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

管理台帐,每季度对流动人口进行排查,及时对新增、离开人员信息进行完善,实行动态管理,为搞好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对流出人口的管理 辖区流出人员的管理一直是我们流口重点工作之一,要求辖区人员外出时首先到社区填写流动人口婚姻证明,社区盖章后,到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办理外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已婚育龄妇女同时签订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协议书,完善相关流出人员的信息管理。 三、通过流管领导小组和计生协会积极开展工作,流管工作进一步深入 自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后,积极发挥作用,深入到企业、商家进行法律、法规、政策及优生优育科普宣传,发放宣传资料、避孕药具等,还组织流动人口参加计划生育知识讲座等活动,使流动人口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 今年,我社区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对本辖区内外来流动人口进行了两次拉式的清理登记整顿工作,特别是利用11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对社区内的住宿小区、物业管理 公司、生活小区、辖区单位出租屋、街面商铺进行了地毯式的挨家挨户普查登记,共登记流动人口1221人,已婚育龄妇女1220人。社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人员深入商家

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意义

研究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及加强服务的意义与目的 曲欣欣 法学08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已经引起多方关注,而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及加强社区服务对我们的社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亿,在劳动年龄人口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占%、逐步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流动人口在城市谋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问题凸显出来,这给城市管理带来困难。了解并解决流动人口遇到的这些问题,是社区管理的优势所在,因此,社区人口管理是流动人口管理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体制转轨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表现。其主要特征是,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是对社区地域范围内的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管理形式不拘一格;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着眼于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人口管理是富有弹性的经常性工作,能快速及时地反映流动人口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在这种大环境与前提之下,如何能够较好的进行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是每个社区人都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要想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就必须的正确的认识流动人口的真正含义:社会流动人口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变动,亦称社会流动。它通常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流动,有时只限于从一个职业群体向另一个职业群体的流动。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管理学问题又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实践问题,具有社会历史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特征,折射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社会主义转型期的社会流动人口状况,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逐步渗透,尤其是生产力中人的活跃因素,其作用大于经济和技术引起的流动,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个体系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出现了社会各种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和政治、经济、文化均开始显示独立性,而且影响力日渐加大,引发了新的社会流动。正是因为人口的流动性大不方便控制和管理,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协调社区居民与社区流动人口的最佳途径。使得社区的本土居民与临时流动人口和睦相处,和谐稳定。 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社区流动人口管理,能使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化整为零,进入城市社区成为社区居民的一员,取得与原居民同样的居民身份,流动人口在社区层面管理缓解了政府公共管理的压力。其次,流动人口面对城市的陌生环境,在农村形成的生活经验无以应对,在社区层面进行流动人口管理,满足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能够改善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有利于使之尽快地融入城市社会,减少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最后,从流动人口的需求出发,做好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际上是改善流动人口的民生状况。因此,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科学发展观在社区层面得到贯彻和落实。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至今年6月底,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就达到4125人。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如2005年10月3日,我县南安镇新安村发生一起两名湖南籍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杀死二人的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四)行为短期化。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均非正式,无正式劳动合同书,雇主或雇用单位辞退他们异常随意,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使他们居无定所,呈流动居住态势。行为短期化极易造成顺手牵羊,打一枪换一炮的犯罪动机。 二、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尽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明显滞后。由于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和管理工作的滞后,给社会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经验

浅谈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经验 人口大流动,对社会治安带来了大冲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治安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新时期流动人口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总量呈上升趋势,由暂住向常住型发展。2008年我区共登记暂住人口108700人,较2007年净增32500人,增长了42.7%。2009年上半年,仅鲁塘镇就有将近2万余流动人口,同期增长81%,并呈暂住型向长住型转变的趋势。(二)居住分布辐射广,面广线长点多。近85%以上的暂住人口在出租私房、建筑工棚等地落脚居住,居住面以中心城区北湖市场、七星市场等大型商业场所,辐射到三里田、曹家坪、同心桥、潘家湾等城区结合部一带。(三)主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省内外县流动为主。据统计,来自城市的暂住人口占总量的26%,来自农村、县镇的占74%;来自省内的占73%,省外流入的占27%。(四)职业以从事经济活动为主,盲目流动占较大比例。从职业特色来看,劳务型、经营型、公务型等类型流动人口占总数的90.4%,有相当一部分暂住人口职业和居所处于经常变动状态,很不稳定,另外,存在许多“三无”盲目流动人员。 人口大流动对当前社会治安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前所未有。主要表现在:(一)流动人口在违法犯罪主体中所占比重上升。自2007年至2009年上半年以来,分局抓获的刑事作案成员中,外来人口所占比例以每年10%以上的比例快速攀升。仅今年6

月份开展的中心城区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北湖分局破获的抢劫、抢夺、盗窃等案件中,流动人口作案达94.6%。(二)流动人口综合犯罪趋势明显,大要案件增多。调查了2007年以来的各类案件,流动人口犯罪主要涉及杀人、绑架、抢劫、抢夺、贩毒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并呈现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以2007年度,北湖分局查获绑架、抢劫、抢夺、贩毒等重大案件1065起,流动人口作案占86.2%,其中抢劫、抢夺案全部是流动人口作案。(三)流动人口团伙犯罪突出,流窜性、暴力性特征日益明显。流动人口团伙犯罪较前些年有大幅上升。今年6、7月开展的中心城区治安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摧毁各类犯罪团伙24 个,其中流动人口犯罪团伙21个,占87.5%。(四)流动人口参与或引发的治安难点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增多。一是参与“黄、赌、毒”社会丑恶活动的较多,且诱发和助长了其它刑事犯罪,形成了治安难点。二是一些流动人口聚居区成为治安混乱区域和藏污纳垢之地,如,三里田村一带、鲁塘矿区等成为“两抢一盗”等案件高发地带,治安较为混乱,群众安全感极差。 针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年5月初开始,北湖分局以鲁塘镇、郴江镇等流动人口集散中心为核心辐射到全区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开展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中心”工作,通过出台相应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开展具体工作,有效地解决了政策依据、服务质量、经费保障等难点问题,深入推动了流动人口清理整顿试点工作,进一步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同时,有效遏制了“两口”高危人群发案率高的态势,促进了社会治安持续好转。

关于对社会流动人口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社会流动人口的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市司法局组织课题调研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在*县召开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座谈会,并查阅大量资料,对*市社会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状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当前社会流动人口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关于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的概念,有着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排列和等同,更不能混淆。流动人口的内涵可以包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会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在外延上大于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少年。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看,虽然都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但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社会流动人口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变动,亦称社会流动。它通常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流动,有时只限于从一个职业群体向另一个职业群体的流动。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管理学问题又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实践问题,具有社会历史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特征,

折射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社会主义转型期的社会流动人口状况,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逐步渗透,尤其是生产力中人的活跃因素,其作用大于经济和技术引起的流动,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个体系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出现了社会各种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和政治、经济、文化均开始显示独立性,而且影响力日渐加大,引发了新的社会流动。经济发展型。*市和全国一样,自“三线建设”以来,以**为代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市,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存在的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推动了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增长,为社会流动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建设的进程中,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省级公路四通八达,为人流、物流提供了交通便利,促进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周边省、市人们向往发展的“宝地”,市中心城区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50,000余人,增加到现在300,000多人。 政策引导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政策从沿海、东南向内陆延伸,人民的政治权利上升,把主要精力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实践课题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姓名李志刚教育层次专科 学号 10 分校邯郸电大 专业行政管理教学点磁县电大

指导教师日期 -03-12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至今年6月底,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就达到4125人。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二、调查方法: 调查分析法。我经过对县公安局暂住人口登记记录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调查结论。

三、调查对象: 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4125人,其中的50人。 四、调查项目和分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她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她乡。她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进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经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如10月3日,我县发生一起两名湖南籍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杀死二人的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王明口镇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党政统一领导、专门机构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参与”的思路,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新机制,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规范化、人性化、信息化,促进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服务与管理网络,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关系,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服务管理机制,实现由部门分头履职向综合服务管理转变。 (二)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探索服务新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由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加强人文关怀转变。 (三)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管理实效,实现外来人口管理模式由社会化管理为主向专业化为主、社会化为辅转变。 三、组织机构 成立王明口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齐长军担任,副组长由镇党委副书记袁文军担任,成员由各科室、各村组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办公室主任由田松庆同志兼任。 四、主要任务

(一)积极探索服务管理新体制,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新网络 1、建立王明口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抽调镇综治、计生、劳动、司法等部门成员,组织实施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外来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2、各村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站。 3、建好流管员队伍。改变目前服务管理以兼职人员为主承担的模式,建立“专业化为主,社会化为辅”的管理队伍。(1)专职协管员由派出所负责管理,同时接受计生、劳动、综治、司法等部门的业务指导,主要负责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发证、催办、查验和注销等日常工作;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工作;计生《婚育证明》的查验催办工作、《劳动合同》的查验催办工作以及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登记工作;对管区内兼职协管员进行业务指导,以及做好检查、督促、考核和发函、回函以及台帐资料整理工作;并发动辖区内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2)公开招聘200余人流管员,原则上由政治文化素质高、身体健康、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本村(社区)人员担任,并报镇流管办审核确定,在专职协管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工资按登记人数和质量,实行半脱产工作,主要负责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催办、查验和注销等日常工作,并发动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3)联络员由所在的各村(社区)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协助提供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基本情况和变化情况。联络员年终进行评比奖励。 (二)探索拓展服务管理新内容,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新品质 1、劳动就业服务。建立劳动力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每年为流动人口召开2-3次劳动用工就业推荐会,为农民工提

近年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近年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正式版

近年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至今年6月底,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就达到4125人。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

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

正文--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

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提纲) 一、引言 二、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现状 (一)深圳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二)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三、当前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方法相对滞后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难解决 (三)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四)流动人口各管理部门协作效果不佳 四、加强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建议 (一)更新管理理念,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二)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三)加强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障力度 (四)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 五、结语

深圳市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随着深圳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外来人口流向深圳成为深圳市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在加快深圳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深圳市流动人口的特点,讨论了深圳市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当前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方法相对滞后;(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难解;(三)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四)流动人口各管理部门协作效果不佳。加强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建议如下:(一)更新管理理念,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二)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三)加强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障力度;(四)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 关键词: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流动人口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流动人口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开展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传统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需要,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消除传统管理模式上的弊端,推动人口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深圳是邓小平主席亲自提名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窗口。从中国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睡小镇,逐步发展到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大都市,深圳的每一次进步和超越都离不开流动人口的勤劳和汗水。但是深圳市在流动人口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手段滞后、各部门协调效果不佳等问题,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现状 (一)深圳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深圳近年来流动人口增长迅速,2003年常住人口为557.41万人,而到了2008年就达到了876.83万人,这其中绝大部门为流动人口。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5月28日,深圳市全市累计登记实际居住的流动人口达1200.5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84.9%;其中户籍人口212.3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15.1%。该市人口增长、结构、布局等特点可以总结为“五个最”:一是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倒挂最严重,2009至2010年进行的统计的数据显示:深圳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达6:1。二是人口密度全国大中城市里最高,从“四普”时每平方公里825人增加到“五普”时3597人,十年间增长了3.46倍,以年均15.32%的速度增加。三是人口年龄结构最轻。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镇是XX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幅员面积83.6平方公里,辖区45个村(社区),其中城镇社区12个,常住人口18.6万人。今年以来,按照XX市人民政府流管办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镇流管办科学筹划,精心组织,不断健全三级机构建设,强化两项工作保障,完善六项工作制度,注重信息传递,反馈与应用,不断深化管理,优化服务,在全镇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办所联动初见成效,常态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落实了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镇辖区共划分31个网格,聘请专职协管员25名,兼职协管员45名。1-10月份,我镇共录入平台信息达24405条,其中房屋信息13582间,出租房屋1295间,流入人口4429人,用工单位1212家,流出人口3453人,留守儿童73人,空巢老人249人,返乡人员112人。 一、强化三级组织机构,确保工作快速高效 一是充分发挥镇流管办组织协调职能。镇党委、政府将流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和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镇群工办设立镇流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了4名专职工作人员。镇流管办每月召开一次全镇流管工作专题议会,研究分析基础信息应用,采集中存在的问题、服务管理推进情况,研究对策措施,深化各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安排流管阶段性工作。

二是切实加强村(社区)流管站组织机构建设。各村(社区)也按要求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由村(社区)书记亲自挂帅任站长,具体负责本村(社区)流动人口推进工作,确保了流动人口推进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责任落实,为流动人口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是动员基层干群参与流管站点建设。信息采集的基础性决定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我镇广泛动员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流管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物色小区门卫、保安、治保人员、物管、业主委员会、红袖套等力量,全面参与流动人口采集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社区民警的优势,提高村(社区)信息采集工作效率,落实采集质量管控责任,解决在信息采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我镇共设工作站45个,采集点315个,采集员400人,设集中录入点1个,录入人员60人,电脑60台。今年,XX市政府流管办组织对我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分别进行了一季度、二季度的目标检查,XX市检查组队我镇工作台账、人员和经费保障以及我镇在流管工作中实行纵向管理工作模式给予肯定。 二、落实两项基本保障,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落实经费保障。镇党委政府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保障纳入财政保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实行实报实销,并实行信息采集录入补贴措施,激励工作推进。在落实专兼职协管员工作经费上按标准进行补贴,每半年按考核结果兑现一次。辖区内281个封闭式

关于我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大量流动人口进入我区。作为地方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流动人口在对普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诸多矛盾和压力。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和谐进步,今年3月上旬起,区政协常委会专题调研组,选取全区5个乡镇(街道)及8个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实地视察、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进行调研,并到兄弟县市学习取经。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全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为付组长,区政法委(综治办)、组织、宣传、公安等21个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抽调公安、劳动、计生等部门人员组成,政法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全区流动人口的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流动人口2 00 人以上的社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中心主任由社区主任担任,副主任在流动人口中产生。 (二)维权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全区建立了三级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网络,设立了流动人口维权服务中心,并开通了12345维权热线。乡镇(街道)在综治中心设立了维权站,社区由司法部门设立了法律顾问或联络员,公布了姓名和联系电话,极大方便了流动人口的法律维权咨询。中远、欧华等一批规模企业能依法与流动人口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劳动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及时调处劳资纠纷,并逐步完善流动人口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障措施。全区工伤保险全面覆盖;船东互保全面覆盖下海渔民中的流动人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