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6年)

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6年)

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6年)
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6年)

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6年)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6年,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复合经营活动。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安徽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发展林下经济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优越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明显的区位和市场优势。安徽林下经济从改革开放前的萌芽状态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并迎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良好发展机遇。为科学合理利用集体林地资源,加快全省林业经济发展,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资源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3〕4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历程。

我省林下经济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初始萌芽阶段。长期以来,林区群众就具有采集利用林下产品的传统习惯,如采摘野生药材、竹笋、野生菌、山野菜等,成为林下经济的最初表现形式。其他形式为林粮间作、多种经营的林下种植模式。这一阶段一

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初期。二是兴起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个体经济及市场的发展,简单采集野生资源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一些地方出现了林下培植香菇、木耳,种植天麻、茯苓、杜仲、木瓜、石斛、西洋参等中药材的林下种植模式,面积日益扩大。三是规模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绿色、环保、安全食品需求量的激增,以及畜禽疫病防治的需要,部分农户及养殖企业将较大规模的

养殖转移到林区。与此同时,森林旅游业逐步兴起,各级森林公园相继建立,户外旅游逐步成为休闲热点。四是快速发展阶段。自2006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开始关注林下经济,并积极引导林下经济发展。随着配套改革的推进,林区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愿望更加强烈,参与主体逐渐增多,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规模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模式,各种类型的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涌现,林下经济迎来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二,发展现状。

全省现有林下经济发展面积720万亩,从事林下经济农业人口620万人,2011年实现产值125亿元,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人均增收500元。

1,林下种植。现有林下种植面积67.8万亩,2011年实现产值45.86亿元。主要模式有,林药、林菌、林菜、林农、

林果和林茶等模式。

2,林下养殖。现有林下养殖数量1247.5万只,头、箱,,2011年实现产值30.59亿元。主要模式有,林禽、林—草—畜、林蜂和林野,野生动物,等模式。

3,林产品采集加工。主要模式有,一是柳、竹编织。霍邱、阜南等皖北地区柳编加工已形成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了全省柳编织业的发展。广德、宁国、霍山、黄山等县,区,竹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二是竹笋采集加工。全省已形成以宁国、广德、霍山、黄山四大竹乡的竹笋加工集群。三是山野菜加工。皖西大别山及皖南山区部分县以加工蕨类为主的山野菜已形成规模化发展。

4,森林景观利用。主要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开展森林旅游,主要形式有,森林旅游人家、农家乐经营等。

5,市场营销。目前,我省林下经济发展市场良好,其中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品大受市场欢迎,如中药材、高山蔬菜、黑毛猪、皖西白鹅、高山茶叶、野生养殖可食用动物等,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主要供应周边浙江、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省

市。市场需求量较大,省内主要通过超市、分店经营。现有林下经济仓储企业7家,其中,林下种植5家、林下养殖2家。林下种植仓储量1.53万吨,年产值3600万元,林下养殖仓储量350万只,头,,年产值3700万元。

6,林农合作组织。全省现有农民林业合作社1710个,其中,林下种植合作社1290个、林下养殖合作社420个。农民林业合作社现有人数20.27万人,经营面积83.5万亩,林下种植年生产能力35.25万吨、林下养殖年生产能力2137万只,头、箱,。现有龙头企业59家,其中,林下种植龙头企业34家、林下养殖龙头企业25家,总人数1.8万人,林下种植年生产能力19.5万吨、林下养殖年生产能力550万只,头、箱,。

目前我省林下经济发展前景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整体规划。一些地方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作为一项重要产业通盘考虑、统筹推进,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二是产业规模偏小。参与林下经济开发的农户总数不多,管理水平偏低,产值总量偏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林下经济发展涉及多个部门,由于缺少联动机制,得不到必要的项目和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种苗保障、加工销售、金融信贷等相关服务比较薄弱。四是科技含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现有培育模式较落后,良种壮苗培育能力不强,林产品开发利用科技水平较低。五是基础设施条件滞后。普遍存在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制约了林下经济加快发展。

,三,发展机遇。

我省现有林地面积6648万亩,其中森林面积5706万亩。据统计,现有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2250万亩,其中适合发展林下种植的林地面积1500万亩、适合发展林下养殖的林地面积为750万亩。其中,用材林约占适合发展林下经济林地面积的60%以上,经济林面积约占30%,其他林种占10%。广袤的森林是发展林下经

济的基础。

目前,全省已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林地勘界确权面积4868万亩,占应改林地面积91.2%,其中家庭承包经营4490万亩,占勘界确权面积92.2%,480万户农户拿到了林权证,为林下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我省集体林地面积大,地形地貌独特,气候复杂多样,物种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优势明显,潜力雄厚,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2013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3〕4号,,决定全面实施林下经济发展“5211工程”,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意见出台后,各地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性空前高涨,因地制宜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

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我省林下经济发展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林下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并将极大提高广大林农收入,确保实现全省林农“倍增收入”的目标。

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林下经济发展主体,发展林业合作组织,强化科技服务、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效益,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为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美好乡村和打造“三个强省”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产业兼顾,统筹发展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

——坚持政策引导,确保农民得实惠的原则,

——坚持机制和科技创新,确保林地综合生产效益持续提高的原则。

,三,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林下经济发展“5211工程”,即,到2016年,全省形成5大特色林下经济示范片,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

2000万亩,林下经济产值在2011年基础上翻1番,直接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林农人均收入翻1番。到2016年,全省创建500个林下经济示范点,打造30个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培育一批林下经济强县和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民增收致富典型。

三、区域布局

结合全省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按全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突出林下经济产业优势及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位优势,确定区域林下经济发展方向,着力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品”、林下经济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发展区,将全省林下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划分为5大特色林下经济示范片,即,沿淮淮北林下中药材与蔬果种植示范片、江淮丘陵种植养殖示范片、沿江苗木种植与生态旅游休闲示范片、大别山中药材种植与林产品采集加工示范片、皖南山区林产品采集加工与森林旅游示范片。

,一,沿淮淮北林下中药材与蔬果种植示范片。

该区域范围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蚌埠6市及六安市的霍邱、寿县。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和蔬果种植,局部适宜地区选择发展林下养殖和林下采集加工业。

区域内林业用地面积1051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

积550万亩。到2016年,发展林下经济面积300万亩,创建150个林下经济示范点,8个现代林业示范园。

,二,江淮丘陵种植养殖示范片。

该区域范围包括,合肥、滁州市和六安市的金安、裕安、霍邱和寿县等县区。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局部适宜地区选择发展生态旅游休

闲和苗木种植业。

区域内林业用地面积447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300万亩。到2016年,

发展林下经济面积200万亩,创建50个林下经济示范点,打造4个现代林业示范园。

,三,沿江苗木种植与生态旅游休闲示范片。

该区域范围包括,马鞍山、芜湖和铜陵市。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苗木种植和生态旅游休闲。局部适宜地区选择发展林下种

植和林下养殖。

区域内林业用地面积258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200万亩。到2016年,

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50万亩,创建50个林下经济示范点,打造4个现代林业示范园。

,四,大别山中药材种植与林产品采集加工示范片。

该区域范围包括,安庆市和六安市的金寨、霍山和舒城等县。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和林产品采集加工

业。局部适宜地区选择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

区域内林业用地面积1659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200万亩。到2016年,发展林下经济面积700万亩,创建150个林下经济示范点,打造8个现代林业示范园。

,五,皖南山区林产品采集加工与森林旅游示范片。

该区域范围包括,池州、宣城和黄山市。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林产品采集加工业和森林旅游业。着力培育森林生态旅游

品牌,将该区域建设成安徽最大的森林生态旅游基地。局部适宜地区选择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

区域内林业用地面积2863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000万亩。到2016年,发展林下经济面积650万亩,创建100个林下经济示范点,打造6个现代林业示范园。

四、发展模式

,一,林下种植。

1,林—药模式。利用林地空间和林荫优势以及药材喜荫特性,林下间种中药

材。

林地选择,选择未郁闭或半郁闭、水肥条件较好的阔叶林、杉木林,板栗、核桃、油茶等经济林,竹林等林分。

品种选择,遵循“适地适药”原则,选择耐干旱、耐荒芜的粗生易长品种。优先发展本土中药材品种,对于引进的新

品种要小范围试验,经评估确认后方可推广。根据安徽不同地区现有中药材资

源种类,发展林—药模式的主栽品种有芍药、石斛、天麻、板蓝根、西洋参、前胡、白术、金银花、山药、桔梗等。

2,林—菌模式。主要采取林间覆土畦栽、林间地表地栽、林间立体栽植食用菌等形式。

林地选择,选择郁闭度较高、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

温差小、水质好、水量充足、林下较湿润的松类、栎类、竹林等林分。

品种选择,遵循“适地适菌”原则,根据安徽不同地区现有菌类资源种类,发展林—菌模式的主栽品种有香菇、木耳、草菇、金针菇、茯苓、灵芝、猴头菌、竹荪等。

3,林—菜模式。林菜间作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根据林间光照强度和不同蔬菜的需光特性,科学选择种植品种和模式。

林地选择,选择郁闭或半郁闭、水肥条件较好的松类、栎类、竹林等林分。

品种选择,根据不同地区现有蔬菜资源种类,重点发展特色蔬菜品种有苔干、蕨菜、黄花菜、紫芋、萝卜、青椒、茄类、西红柿、南瓜等。

4,林—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强度和农作物的不同需

光特性,在新造林地和未成林的幼林地选择性套种。

林地选择,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松类、栎类、山核桃、油茶、竹林等新造林地套种。

品种选择,根据安徽不同地区现有农作物资源种类,发展林—农间作模式的套种品种有贡菊花、花生、大豆、红薯、西瓜等。

,二,林下养殖。

1,林—禽模式。充分利用郁闭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建围栏养殖禽类。

林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且有搭建棚舍条件的林地,上层林木郁闭度较高的林分如马尾松林、竹林等。

品种选择,养殖当地优良特色品种的鸡、鸭、鹅等。

2,林—草—畜模式。在林下放养家畜,以圈养为主。

林地选择,选择造林密度较小、林下活动空间大且有搭建棚舍条件的林地。

品种选择,牛、羊、猪等。

3,林—蜂模式。在林下放养蜜蜂。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固定式,即选择林分较好,四季有花的固定林分内放养,二是随机式,即追随蜜源植物放养,范围不固定。

林地选择,选择开花繁多、蜜源丰富的植物,如枇杷、柑桔、油茶等经果林,在花期放养。

4,林—野,野生动物,模式。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选择在林下山涧常年水流不断的地方,在林下开展“石鸡,棘”胸蛙,、娃娃鱼,大鲵,养殖,开展梅花鹿、野猪、鸵鸟、孔雀、蜈蚣、蛇等圈养。

,三,林产品采集加工。

1,柳、竹藤编织,以黄山区、霍山县等“四大竹乡”为重点,霍邱县柳藤资源为补充,构建安徽柳、竹藤编织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全省柳、竹藤编织业的发展。

发展对策,以“四大竹乡”为基础,着力扶持、激励建设一批定向培育、优质高产、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原料基地,由分散加工、集中收购的经营模式向规模化加工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技术、信息和管理方面的作用,加大技术人才培养与劳动技能培训,制订相关补贴政策,支持优势企业技术更新及核心设备购置。

重点布局,

——柳藤编织重点布局在霍邱、阜南等县。

——竹藤编织重点布局在宁国、广德、霍山、黄山等县,区,。

2,竹笋采集加工,竹笋加工以脱水加工为主。

发展对策,以提高竹笋产量为核心,大力推广竹笋高产栽培新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推广竹笋标准化加工

技术,着力打造安徽竹笋知名品牌。

重点布局,

——“四大竹乡”重点发展以笋罐头、软包装笋等系列绿色食品为主的竹笋加工项目。

——其他竹林地区作为竹笋加工的一般建设区域,主要生产食用笋干。

3,山野菜采集加工,

发展对策,以提高蕨类加工规模为主导,重点发展山野菜罐头、软包装等系列绿色食品,打造安徽山野菜知名品牌。

重点布局,在皖南和皖西大别山区,大力发展山野菜加工,形成规模化经营发展。

,四,森林景观利用,森林旅游,。

在充分保护并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完整性的前提下,与林下种养、林下无公害产品消费结合起来,建立生态庄园、创建“森林旅游人家”、“农家乐”森林休闲娱乐和林下垂钓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发展模式,根据安徽森林旅游资源分布,主要开发3种模式。

一是城郊“林家乐园”。以农户为主体,通过能人,大户,带动农户发展模式,以家庭为单元发展具有特色的城郊“林家乐园”。该模式主要是在城区周边或公路沿线,林农利用自家

的林地、果园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与养殖业,开展以周末度假、绿色餐饮娱乐、林事体验和采摘为主的休闲活动。

二是生态家园休闲游。通过合作入股方式,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统一森林旅游的建设与经营,开展生态家园休闲游。该模式主要是整体开发森林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的乡镇或村,以旅游观光、康复疗养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

三是森林公园游。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发展模式,打造森林旅游精品景区。该模式整合全省的森林旅游资源,结合已建立的各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已开展森林旅游的生态旅游区,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开发,实施旅游精品工程。

发展规模,通过5年开发建设,初步建成安徽森林旅游产业体系,建设规模达到,城郊“林家乐”项目500个,生态家园休闲游项目500个,森林旅游精品景区20个。

重点布局,重点分布在皖南、大别山区及合肥、滁州等地。

五、发展对策

,一,专项调研,摸清底数。安徽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自然条件和资源也不相同,林产品市场需求千变万化,各级林业部门要深入林区、基层,摸清林情,了解民意,开展林下经济专项调研,摸清底数,为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提供

依据。

,二,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各地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情况,科学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发展林下经济的种类与规模,允许发展模式多样化,防止搞“一刀切”,避免盲目跟进。要坚持生态优先,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绝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

,三,完善政策,重点扶持。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进一步提高发展林下经济所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努力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要积极争取税务部门支持,对符合国家规定的林下经济产品免征增值税。有关林业发展资金和建设项目要向林下经济发展倾斜。

,四,示范带动,科学引导。一要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

织以及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建立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旅游等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激发、带动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经济。二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手册、技术培训以及定期举办各种展销会、推介会、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大力宣

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实用技术,引导全社会关注林下经济,积极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开发。三要加强林产品标准化工作,培育林产品知名品牌,积极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五,强化服务,夯实基础。一要做好信息服务。要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各种咨询渠道,提供法律政策、市场信息等咨询服务。二要做好技术服务。整合技术服

务资源,提高林下经济科技含量。大力引进推广林下经济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深入林区现场指导,传授技术,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积极推广林下经济先进技术和经验。三要做好创新服务,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龙头企业、大户等市场主体,扩大营销队伍,推广“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生产、经营和营销典型。四要搞好财政金融服务。加强小额信贷投入和增加林下经济险种,降低农民经营风险,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发展,重点支持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间采集加工、森林生态休闲游憩等,在种养小区的水、电、路建设方面给予补助,解决好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

展工作,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林业增效、扶贫开发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强化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和检查考核,及时协调解决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部门协作。林业部门要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林下经济发展工作,强化示范推广和科技合作,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林业部门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支持符合投资政策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科技、农业、商务、工商、质监、税务、旅游、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及政策、信息、市场建设等方面的服务,扶持林下种植、养殖重点项目,水利、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要支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部门要将林下经济发展与产业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新闻宣传部门要积极营造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创新体制机制。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发展方式。积极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有效服务,引导和服务林下经济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支撑体系, 加强林下经济的应用技术和机制创新研究,大力推广林下经济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高林下经济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深入林区加强培训指导,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务下乡活动。

201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3-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变化

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3000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0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0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2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调整为8.8:46.1:4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到7.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 指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30006.828.02 其中:第一产业[4]2638.01 3.2第二产业13842.098.5 第三产业13526.728.6其中:农林牧渔业2775.41 3.4

工业11663.949.2建筑业2201.22 4.4批发和零售业2006.86 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85.77 3.2住宿和餐饮业543.73 5.8金融业2064.55 5.0房地产业1897.52 5.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3199.0322.6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2668.79 2.4 2013—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5] 2013—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4385.3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53.6万人,减少9.7万人;第二产业1263.3万人,增加3.8万人;第三产业1768.4万人,增加13.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410万人,增加177.3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70.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3%,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全省农民工总量1952.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29.1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 2018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发展林下经济标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发展林下经济标语 篇一:林下经济典型材料 金银花开幸福“钱”来林下经济典型材料***,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实农民,六十五岁的老人,谁也没料到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名字,在经过三四年的不懈努力,今天却在乡里乡外都响亮了起来。他是**县**乡**金银花合作社的创始人,他是把山里“死”的石头“搞活”了的、把全村的人带上致富路的第一人。**银花合作社地处**乡**村古朗屯,原先是个典型的石山石漠化地区,全屯“九分石头一分土”,只有120亩耕地,以传统农业种植玉米为主,没有其它的经济收入,群众生活十分困苦。如何才能摆脱这个困境,是困扰了***老人以久的一件事。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认为大力发展林下种植金银花是当地农民一条脱贫致富的最可行的路子,于是他召集全体村民开会,决定成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有限的宝贵的土地合理利用起来。经过排除万难,合作社终于在20XX年元月成立了,命名为古朗瑶乡山银花合作社,成员为全屯39户178人,***任理事长。合作

社成立后,***自己出资多次带领部分村民外出学习交流经验,还邀请了**药用植物研 究所专家来到本屯为全体社员传授种植技术,使全体社员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头一年,合作社自育种苗,在林地里扩种了200亩金银花,收入达十多万元,农民开始尝到了甜头,信心十足。 篇二: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cn 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作者:谭燕南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XX年第05期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和意义,并以文水县为例,全面展现了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就促进林下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关键词:林下经济;生态;民生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复合经营活动。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山西省发展林下经济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优越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明显的区位和

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2011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安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在信贷增长控制趋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节能减排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这显示着我省经济增长运行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省经济运行显现出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活力增强;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区域竞相发展,相对差距出现缩小趋势;发展更加关注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等特点,下面从全省地域经济、产业经济等方面分别分析我省过去一年及今年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2010年全省分地域、分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1、皖北地区 皖北地区为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地区,共有淮北、淮南、阜阳、亳州、宿州、蚌埠等共23个县市,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9.9%;总人口284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1%。 随着皖北六市追赶步伐的提速,皖北地区总产值达到3586.88亿元,阜阳地区总产值721.8亿元,占皖北地区之首,亳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皖北地区整体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皖北六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23.35亿元、1708.86亿元、1154.57亿元,同比增长?,分市看,获得政策重点扶持的亳州、宿州、阜阳三市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在六市中总体靠前,也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速。 2、皖南地区 皖南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区域,区域内包括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安庆七市,面积约为57826平方公里,人口为1787万。 皖南地区总产值3212.74亿元,芜湖市已超千亿产值,马鞍山与芜湖工业产业也超过500亿,安庆总产值接近千亿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已超过500亿,总体看,第二产业为皖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规模工业增速高于全省,其中池州以30.4%的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林下经济发展论文范文2篇

林下经济发展论文范文2篇 林下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一:林下经济发展问题及建议 摘要:简单分析了韶关市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韶关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促进该市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问题;建议;广东韶关 韶关市是全国的重点林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141.9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78%,有林地面积126.4万hm2,森林覆盖率为74.38%,活立木蓄积量为8475万m3,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市。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林业基础,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韶关市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种植业、采集业以及森林旅游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是,调查发现,韶关市林下经济发展较慢,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市林下经济总量约为40亿元,远低于林地面积相近的清远市,也比不上林地面积小于韶关市的梅州市。针对韶关市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1规模小、品种单、缺乏主导产业 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品种大多是地方品种或老品种,引进优良品种较少,品种结构单一,林农的劳动能力和智力投入不足,种养技术多是沿袭传统习惯,管理水平不高,多粗放经营甚至失管,导致农产品数量和品质得不到有效保证,造成成本高,综合

效益较差。 1.2市场规模化程度较低 因在行业协会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对市场动态信息获取不及时,在品种选择以及种植、养殖技术方面缺乏科学的专业知识指导,且存在一定盲目性,导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常以零售为主,规模化欠缺,进而整体效益得不到长足提高与发展。 1.3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低 由于劳动者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欠缺,众多农户仍沿用原来传统的种植、养殖方法,科学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养殖成本较高、收益较差,并不足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1.4流动资金不充足,规模化欠佳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户对当地林下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但在产业初期通常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导致启动资金不足,对于一些初具规模的种植户、养殖户来说,在扩大产业规模方面同样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规模扩张缓慢,表现出后劲不足的问题。 2建议 2.1政府主导,部门配合 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户收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发展林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协调各有关成员单位把发展林下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资金有效结合起来,大力扶持林下经济不断发展。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林下经济

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

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 发展林下经济是我县实现“生态美百姓富”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有效促进我县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11月上旬,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元帜和部份县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在县林业局负责人的陪同下,对我县林下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寨里镇、鸾凤乡、崇仁乡,通过走访、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等形式,对我县林下经济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林下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是南方集体林区重点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84.97万亩,有林地面积240.17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98.7万亩,竹林面积40.1万亩。森林覆盖率78.15%,森林蓄积量1117.07万立方米,总立竹量9200万株。我县的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优势,使林下经济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约有100万亩的林地适宜林下经济的发展。2015年预计产值可达3.38亿元。其中:林下种植产值2.6亿元,林下养殖产值0.13亿元、相关林产品采集0.20亿元、森林景观利用(森林旅游)0.45亿元。经营面积39.3万亩,涉及农户数3573户,就业人数达11000人。 (一)领导重视,落实政策。2014年,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林下经济列入了乡镇绩效考评管理目标,并制定了具体评分管理办法,要求各乡镇完成一个面积达100亩或产值达100万元以上的示范片建设。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对一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服务效果好的林下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给予重点扶持。几年来,已投入资金880余万元,其中,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700多万元,用于林下经济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以9个专业示范合作社为龙头的一批林下经济项目。如投入40万元为铁皮石斛培育项目建设喷灌设施;投入20万元为林下养蜂户建设蜂巢;投100余万元,为林花、林苗、林药等项目建设林下路网、喷灌设施等。 (二)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一是以林+渔、林+禽、林+蜂为主的林下养殖。2014年养殖面积3.3万亩,产量超万吨,产值超亿元。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和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分别获得中央财政的支持,新建1500亩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立山塘淡水鱼养殖科技示范户199户,辐射发展养殖户4000户。建立以杉城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和光泽武夷山玲珑养蜂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林-蜂-蜜”林中养蜂模式。二是以林+药、林+花、林+菌为主的林下种植。发展种植厚朴、白术、七叶一枝花、铁皮石斛、木瓜、草珊瑚、瓜蒌、葛藤、麦冬等多种中药材,成为全省中药材基地。我县累计种植厚朴达5.7万亩,总量居全省各县(市)之首,被授予“中国厚朴之乡”;发展建立了3个南方红豆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苗木培育基地,建成紫薇、桂花、紫花玉兰、福建野鸭椿等绿化苗木基地2000亩。培育阔叶林下红菇菌生长环境,发展竹荪等食用菌,年产量达2600吨。三是以红菇、竹笋、油茶、松脂采割的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全县现有人工种植油茶面积4.2万亩,年产茶油60吨,价值600多万元;红菇采集基地0.2万亩,年产2.1吨,价值600多万元;竹笋采集基地5万亩,年产鲜笋7500吨,价值9000多万元;引进福建赛绿公司,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设油茶基地12000余亩,计划投入5000万元在光泽金岭工业园区建设茶油加工厂,在金岭工业园区购地43.5亩,目前厂房主体已基本建成。四是以生态休闲为主的森林旅游。利用我县独有的自然地貌和森林景观资源,开发神山风景区、乌君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12个“森林人家”森林旅游示范点等森林旅游项目,201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规划建设“武夷天池国家森林公园”。全县纳入森林旅游开发和保护的林地面积达12万亩。森林旅游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年森林旅游产值达0.45亿元。如“鸿建山庄、亿帆水乡渔村”等,是集食宿、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山庄,成为我县十佳旅游线路,列入省级旅游示范基地。 (三)创新方式,集约经营。一是多元化投入。探索以农民、企业、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林下经济发展投入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经营模式,鼓励合作社、农户以土地、资金、技

最新安徽崛起经济发展新思路研究

安徽崛起经济发展新思路研究 论文关键词:安徽崛起经济发展新思路东向发展 论文摘要:要实现安徽经济崛起,东向发展是其现实选择。要牢固树立主体和主动意识,形成成功的开放区域,着力培育区域创新体制和机制。把东向战略的实施重心放在保持和争取资源、开发和开拓市场上。同时要创新发展思路,推进跨越式发展: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发展重点,走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创新发展机制,提升内在动力;创新发展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安徽地处中国东部腹地,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具备了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但目前安徽经济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比较落后,要实现安徽经济崛起,必须创新经济发展思路。 一、东向发展是安徽奋力崛起的现实选择 1.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是实现安徽奋力崛起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经济发展宏观格局看,安徽的经济走向应该是东向。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东部大开放战略,一个重要的意图是让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带动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个战略意图已经初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已形成了沿海带动型的发展格局。与安徽紧邻的“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GDP、1/4的财政收入。长三角经济圈已迅速崛起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圈和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成为中国经济直接接轨世界的平台。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安徽经济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越来越大。推行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正是适应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新变化的规律,在中部崛起中发挥区位优势的必然选择。

从区域经济关系看,安徽的发展必须是东向。虽然从行政区划上讲,安徽属于中部地区,但从经济区划上来说,安徽又处在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范围(其中马鞍山等还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员)。而且这种经济区划是历史自然形成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安徽省际之间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70%以上是指向“长三角”及江浙地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的调节作用更为增强,安徽与“长三角”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然密不可分。因此,推行东向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正是适应按经济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要求,在中部崛起中选准自己空间定位的科学决策。 从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看,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可以更好地发挥两地的不同优势,在中部崛起过程中充分体现安徽的区域功能。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作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同样活跃,外向梯度转移呈加速之势。安徽作为长三角的纵深腹地,具有无缝对接的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市场、科教等优势。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在主动承接长三角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同时,积极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农产品、能源、材料、劳动力和配套产品等支撑,将使安徽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流动和合理配置,带动并深化省内产业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形成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优势产业体系,增强发展能力,加快奋力崛起的进程。 从历史渊源和人文联系看,安徽积极东向发展,也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基础。安徽属“吴头楚尾”,江淮之间的语言也属“吴语”体系;300多年前,安徽与江苏同属江南省,明清时期徽州商人主要活动于江浙一带,苏南的洞庭商帮和浙江的宁波商帮、龙游商帮,都与徽商有密切的联系,有的还传承着徽商亦儒亦贾

近年来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省长李斌

近年来,安徽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政策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谋划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十一五”以来,全省经济以年均13.4%的速度持续增长,2009年迈上万亿元大关,去年达到15110.3亿元。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656.5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63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4000美元,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依托我省丰富的科教资源,2008年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09年底,被批准成为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这两大战略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和支持力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批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2.1%,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4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数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二是突出合作发展的带动作用。皖江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是我省聚集发展资源、深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承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质量明显提高,示范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去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67%、64%,落户示范区的亿元以上大项目2981个,到位资金2874亿元,占全省的68.8%,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些年,我们与西部省份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加深,通过参与“西洽会”、“青洽会”等重大经贸交流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同时,我们还重点加强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的合作发展,截至去年底,累计与央企签约项目714个,投资规模1.8万亿元,与全国知名民企签约项目2369个,投资规模1.1万亿元。 三是突出重大改革的推动作用。多年来,我们秉承小岗村“大包干”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倡导先行先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探索。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十一五”期间省属企业由43户调整到33户,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高。二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去年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7.5%,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安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三是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省地方金融机构、农村银行、村镇银行都有了快速发展。四是推进区域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全县上下抢抓中部崛起政策机遇,加强工业强县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我省工业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1、突出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一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先后组织实施企业间兼并联合重组方案270余例,盘活存量资产近230亿元。到2005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平均资产由1998年3.1亿元增长到2005年13.1亿元,增长3.3倍。二是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大型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造。通过“九个一批”的改革措施,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拓宽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领域,为民营经济发展腾出广阔空间。到2003年底,完成了1204户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国有序列;到2005年底,已有1537户国有中小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量由554户减少到231户,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户数由2625增加到5021户,所占比重由67.5%提高到95.2%,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8年的73.6%提高到86.4%。三是优化企业资产结构。通过对劣势企业重组“打捆儿”申报债转股,共对55户企业重组为21个项目申报成功,债转股金额116.5亿元。通过实施债转股,21户债转股企业年平均减少财务费用支出6.5亿元,负债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1999年以来,企业共剥离银行不良贷款560亿元,已处置231亿元。通过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十五”期间,成功上市企业21家,募集资金120亿元。四是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03年以来,按照“属地移交、属地管理”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全省共分离移交企业办中小学校253所,占总数的85.8%,基本完成了大中型企业所办医院的分离移交或企业化改革管理工作;除省机场公司所办公安机关外,基本完成了企业所办公安机关的移交工作;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全省现已有114.2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6.2%;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了企业生产与生活的水、电分离。五是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32家国有工业大型企业已累计分离辅业企业(含集体)333个,剥离三类资产64.7亿元,分离富余人员约13万人,安置职工10.3万人。 2、突出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公司制改革步伐,创新企业组织形式。除中央在皖企业外,全省33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329户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占总数的99.4%。二是大力推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拓展企业融资方式。我省45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完成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通过股改,上市公司率先享受了资本市场融资的优惠政策,目前已累计融资72亿多元。三是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制衡机制。我省约有6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权制衡机制,其中40%的企业实现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全部解决了控股公司法人代表与上市公司的交叉任职问题。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建立以效益增长为基础的企业职工工资均衡增长机制,改革和完善了职工收入分配办法,企业实行灵活工资分配方式的占81.3%。全省已改制企业中,管理人员实行竞聘的占85.8%。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全省有309万人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1%。四是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促进负担沉重的老企业焕发新生机。1998年以来,全省共争取118个企业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共涉及资产149.1亿元,职工37.2万人,核销银行呆坏帐88.6亿元。截止2005年底,有102个项目已经实施终结。通过实施关闭破产,消灭了一批亏损源,生成了一批新的优强企业。五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淘汰落后工作。几年来,全省共关闭865处落后和安全隐患严重的小煤矿,关闭264户小水泥企业,关停60户小轧钢、小冶炼、小

林下经济遍地开花

林下经济遍地开花 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发展战略,立足资源优势,突出林区特色,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策牵动等多种有力举措,使全市林下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强劲态势。 多模式发展,多品类共存。一方面,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的开发林果、林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另一方面,大力培植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鼓励林禽、林畜、林渔、林蜂等模式。并依托绿色有机产品开发农家乐项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优势。目前,全市从事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品类达16种之多,利用森林资源实施农家乐达10家。 企业参与,品牌带动。为更好地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提升林下经济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的效益和生命力,我市大力倡导并鼓励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企业,依托其企业优势资源,从事林下经济的发展,先后发展了一批有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的林下经济产品。如安徽乐健公司,是一家生产绿色食品的企业,利用林下开展杨树与瓜蒌复合种植,提高了林地土壤的肥力和水份,满足了杨树生长条件,又为瓜蒌提供必要的生产环境,取得培养大径材和瓜蒌种植双赢。桐城文都生态农业公司、银美生态养殖公司,开展林下散养土鸡和生猪,土鸡和生猪品质得到了提升,林木生长的土壤肥力也得到了增强,养殖与育林一举两得,投资回报率达38.6%。

同时,企业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注重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不仅为自己的餐饮行业提供了大量生态食品,也提升了行业的竞争力,增强了品牌的带动效应。 3.政策扶持,成效明显。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林下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思路和相关的保障措施,各镇(街道)也立足实际,对发展林下种、养殖业的企业和农户,给予政策扶持,并在林权流转、行政办证、科技信息和动植物检疫上提供优质服务,有的镇(街道)还从镇级财政中每年拿出资金用于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补贴和奖励,对资金周转较困难农户,给予资金投入或帮扶。 在林下经济发展上,我市重点打造“红蓝黑+林药+林畜”五条全产业链。红,就是以红松籽为主的坚果产业链;蓝,就是以蓝莓为主的小浆果产业链;黑,就是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链;林药,就是以道地药材为主的北药产业链;林畜,就是以寒地森林猪为主的特种养殖产业链。着重围绕产业链延伸,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尤其是通过“汇源绿色产业谷”的建设,推动品牌、资源、资本、技术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机结合。 以下一组组数据充分证明了我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其中:食用菌生产规模稳定在6亿袋,产量2.7万吨,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蓝莓小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省市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战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之列。但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发展滞后不利于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崛起。本文拟对2000-2008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探寻影响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快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现状 (一)经济规模、结构与产业发展现状 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人均水平及发展速度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地区生产总值(GDP)快速增加,从2000年205.99亿元,连续几年跃上几个“百亿元”台阶,到2008年达到749.65亿元,年均增长14.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从2000年9474元,增加到2008年32500元,以当年汇率计算人均从1144美元增加到4755美元。根据国际标准划分,人均达到3000美元以上,即为经济加速发展时期。因此,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将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条件。详见附表1 表1: 2000-2008年GDP及增长情况 2、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发展

产业结构从2000年以来调整变化比较快。三次产业比重由11.1:48.7:40.3调整为5.3:60.6:34.1。由于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形成,拉动第二产业比重从2000年的48.7%,提升到2008年60.6%,其中工业由42.2%上升到54.8%,平均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由2000年占11.1%降至2008年5.3%,平均每年下降0.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也有所下降,从2000年40.3%降至2008年34.1%,平均每年下降0.69个百分点。详见附表2 表2: 2000-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在九年时间比重提高12.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最高年份(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此期间,一产和三产的发展滞后于二产的发展,导致了一产和三产相对比重下降。 (二)社会发展规模与水平 近几年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以不断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地发展。 1、科、教、文、卫、体、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规模与水平 (1)在科学技术方面 。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全面启动。2008

2020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契机、安徽经济崛起的路径、优势产业投资历程、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2020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契机、安徽经济崛起的路径、优势产业投资历程、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安徽省优势产业的崛起之路 (6) 2 安徽省总体情况:“中部崛起” (10) 2.1安徽省经济情况:从落后向前赶超 (10) 2.2安徽省发展的引擎:“强省会”+“龙头城市”带动 (12) 2.3安徽省发展的契机:“中部崛起”+深度融入长三角 (13) 3 安徽经济崛起的路径: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再到向制造业强省迈进 (15) 3.1安徽省的产业变迁:向新型工业化迈进 (15) 3.2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水平:产业集群化推动产业升级 (17) 3.3安徽省的区位优势:承东启西,形成产业协同合力 (19) 3.4安徽省的人口优势:低成本+高质量的双重优势 (21) 4 安徽省优势产业投资历程:从一穷二白到优势产业的崛起之路 (24) 4.1产业发展历程:老产业存量竞争优化、高端制造增量优势凸显 (24) 4.2聚焦优势产业:产业协同,“屏-芯-端”形成合力 (26) 4.2.1家电行业:从传统家电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 (26) 4.2.2面板行业:京东方,“缺屏”困境带来的战略机遇 (27) 4.2.3芯片行业:合肥长鑫,内需外压的破局之路 (29) 4.3“制造强省”:夯实制造业,传统产业智能升级 (32) 4.3.1汽车产业:改革聚焦混改以及新能源 (33) 4.3.2机械工程产业:新能源及智能制造,带来工业新机遇 (33) 4.3.3建材产业:“龙头带动+板块布局”推动新材料产业布局 (34) 4.3.4化工产业:升级转型聚焦精细化工 (35) 4.3.5食品饮料产业: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 (36) 4.3.6轻工产业:家具制造向高端转型 (36) 5 安徽省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转型升级,抢占“智能制造”高地 (38) 5.1安徽智造:从“两化融合”到“人工智能” (38) 5.2新兴产业:投资力度空前 (41) 5.3人工智能:安徽制造业升级的下一个高地 (43) 6 安徽产业投资要点及推荐标的:延续科技主线,关注安徽龙头企业。 (45) 7 风险提示 (46)

安徽保险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安徽保险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安徽经济增速逐年加快,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居民生活不断改善,整体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安徽经济发展尤其是人均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总体上处于人口数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偏后的状态。,安徽保险业在60年的时间里,既经受了风雨历练,又创造了辉煌成就。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保险业在改革开放中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保险业经历了建立、发展、整顿、紧缩、撤销的过程,保险业务也是大起大落,1959年,全省国内保险业务全部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得到评价,国内保险业务逐渐恢复,从1980年开始,在恢复国内业务的十年来,安徽保险业经营管理不断完善,新险种不断推出,业务质量日益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改善,保险事业出现了先所未有的生机。 2000年9月28日,中国保监会合肥特派员办事处正式成立(2004年更名为中国保监会安徽监管局),2001年,安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揭开了安徽保险业专业化监管和行业自律的新篇章。近年来,安徽保监局在中国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监管措施日益完善,发展思路逐步深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保险业发展道路,安徽保险业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实力显著提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一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全省保费收入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7年突破200亿元,到2008年底,全省保费收入达到亿元,2002年以来年均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二是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保险公司法人机构1家、省级分公司35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9家,人身保险公司17家,包括专业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农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省级以下分支机构2303家(含营销服务部);保险专业中介机构95家,保险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三是保障功能日益提高。2002年以来,全省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亿元,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和灾难事故面前,保险业勇担责任、为民分忧,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功能。2008年,全省保险深度和密度分别为%和元,分别比2002提高个百分点和元。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功能作用的日益发挥,安徽保险业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保险业的影响力迅速提升。2004年以来,安徽保监局和部分保险公司连续五年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受到省级领导表扬性批示30多次。 在连续四年高速发展基础上,2005年安徽省保险业发展速度放慢.2005年保险深度%,比上年低个百分点;保险密度(元/人),比上年提高元。1.保险市场新加入主体显著增多,市场集中度逐步分散,充分竞争的保险市场逐步形成。到2005年底,保险公司省级机构16家,较上年新增4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0家,人身险公司6家;地市级分支机构126个,新增23家;县级支公司219个,新增3家;营销服务部1404家,新增49家;各类专业中介机构56个,兼业代理机构2451个,全省保险营销员万人,持证率%. 2.保险业进入结构调整期。一是保费收入低增长且增幅回落,2005年全省累计保费收入亿元,增长%,回落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分别达亿元,亿元,增长%,%,回落和个百分点。二是安徽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各有一家负增长。三是县域保费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占比达%.四是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支出亿元,增长%,,增幅高于保费增幅个百分点。 2006年,安徽省保险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比上

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大力发展林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世界级城市目标,把××作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此自02年起,我县大力推进林业建设,02-06年我县共造林18万亩,其中公益林11万亩,经济林7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近36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为17%。在经历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后,从07年起,全市林业建设从“重建向重管”方向转变,不再进行大面积租地造林,因此我县林业建设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解决当前林业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林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1、林业资金短缺 2002-2006年,我县公益林建设面积在11万亩左右,需建设资金约8.4亿元,土地流转及养护费约0.3亿元(不包括社会化造林),目前市到位资金约4.7亿元,缺额约4亿元。再加上03-05年我县经济林建设面积近7万亩,超计划

对策措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二、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今后我县林业发展要实现“三个转变”、寻找“四条出路”: 三个转变:一是实现大面积租地造林向经济林、四旁植树和庭院经济的转变;二是实现由政府管理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变。三是实现林业公益型向经济型的转变。 四条出路:一是寻找经济林建设的发展之路。今后经济林建设应改变过去发展盲目、种植面广、分布零星的情况,要有一定规划,集中财力,建设一批标准化果林基地,形成规模和区域优势。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二是寻找已建生态林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县生态林建设投资大,养护管理任务重,财政负担困难。为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林业资源,有效减轻政府负担,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突破现有政策瓶颈,结合国家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公益林经营权限,制定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公益林开发建设。三是寻找今后生态林的发展之路。今后生态林建设应改变过去土地流转到那里,建

林下经济成功案例二

大力发展林下后续产业做足退耕农户增收文章——河北省临漳县 临漳县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古时称“邺”,曾是“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县域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是一个传统的平原农业大县。全县有林地面积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07年林权改革后,林农对树木的管护意识明显增强,但由于林木生产周期长,林农短期内只是管护而见不到收益,特别是在平原地区,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出现了“林木生长周期长农户近期见不到利不愿植树、林木受市场波动较大价格偏低林农不愿管理、林木后续产业不活林农不敢发展”等现象和问题,导致农户植树和管护积极性有所降低。针对上述现象和问题,临漳县着眼于破解退耕农户远期得林与近期得利的矛盾,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上做文章,积极探索多种林下种养新模式,开辟林下后续产业新渠道,使“国家远期得林、农户近期得利、远近互惠互利”得到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以发展林下经济,带动林业后续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发展以林菌、林药、林畜、林禽等为主的林下经济总面积2万余亩,年实现产值亿元,直接带动农户增收5000万元。 一、制定规划,多措并举,真正让林下产业“活”起来 紧紧围绕“以林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实现近期得利与远期得林的优势互补。一是规划引领。县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林下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林业及林下产业的推进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指导林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又聘请高资质单位,编制完成了《临漳县林业及林下产业五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总体布局分为四大块,即在县域东部重点发展林药间作,县域中部重点发展林菌间作,县域南部重点发展林禽(畜)养殖,县域西部重点发展林农间作。分别新建四个1万亩以上的林下中药材基地、林下食用菌基地、林下畜禽养殖基地、林下农业种植基地作为突破口,激活林下产业发展。二是政策扶持。重点做到“两延长两优先”,“两延长”,就是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延长林地经营权至50—70年不变,真正让林农放心放开经营。“两优先”,就是将林下经济重点村优先列入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对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性较高的乡镇、村户优先进行资金扶持。同时,公开扶持标准,对林下食用菌棚室每平方米补助10元,林下种植药材、牧草每亩补助150元,林下舍施养殖每平方米补助

安徽经济发展论文

安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 近几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功战胜多重自然灾害,实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万亿元台阶,翻了一番以上,财政收入增长两倍以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优势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稳步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中心城市进一步壮大,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发展势头强劲,皖北地区发展提速,一批经济强县快速崛起。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全面启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强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扩权强县、扩权强镇、城乡一体化试点等改革积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迈出实质性步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民生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平安安徽”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尤其是“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五年,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是内聚信心、外树形象的五年。面向未来,我省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综合判断,未来五到十年依然是安徽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不断深化;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未来的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

影响安徽经济发展的因素

影响安徽经济发展的因素 安徽经济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是较落后但是发展势头较好,这里除了一些历史问题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有利因素: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附近有许多经济较好的城市和省份可以帮助安徽发展。 二是:交通发达。安徽交通发达,水网密布,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公路客车营运班线14857条,其中跨省班线1714条,跨区班线2567条,总营运里程271.671万公里。高速公路客运异军突起,零担和大件、集装箱货运满足了不同的运输需求。以合肥为中心,城市为枢纽,内联乡村,外联省际的客货运输网络初步形成。集装箱货运量逐年增长,大件运输生产初具规模。客运铁路:主要有京沪线、陇海线、京九线、青阜线、阜淮线、淮南线、宣杭线、皖赣线、宁西线、沪蓉线等。高铁线路:主要有:京沪高铁、宁安城际铁路、合安城际(规划中)、合福铁路、合蚌客运专线、商杭客运专线(规划中)、合武高铁、沪宁高铁等。其中,京沪高铁与合蚌客运专线、合福铁路组成京福快速通道;沪宁、合宁、合武共同组成了沪蓉快速通道的一部分。水路交通:淮河流域:一级港口:蚌埠港、淮南港、阜阳港,二级港口:凤阳港、凤台港、利辛港,三级港口:怀远港、五河港、寿县港。长江流域:

一级港口: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二级港口:铜陵港,三级港口:池州港。空运: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黄山机场,阜阳西关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管道运输: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西气东输主管道安徽段,同步建设省内支线管道,实现安徽省管道运输“零”的突破。根据安庆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南京—安庆输油管道的前期工作。 三是:资源丰富。安徽拥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安徽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生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建国后40多年来,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96种,矿产地2000多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有67种,矿区711处。其中以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的探明储量居多,除煤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7外,其余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是安徽省的优势矿产。能源矿产已发现7种,有煤、石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煤、石煤、石油3种。其中煤炭尤为丰富,保有储量246亿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第1位。黑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钒、钛、锰、铬等5种。除铬之外,其余4种均有探明工业储量。其中铁矿保有储量30亿吨,居全国第5位。有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锌、钼、钴、锑、铝、镍、锡,钦、镁等。其中的铜、铅、锌、钴、钨、钼、锑已有探明工业储量。铜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贵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金、银、铂族(铂、钯、锇、钉、铑、铱)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只有金、银2种。金矿保有储量150吨(含伴生金),居全国第10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