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滚滚长江导学案 湘教版

滚滚长江导学案 湘教版

滚滚长江导学案 湘教版
滚滚长江导学案 湘教版

滚滚长江导学案湘教版

2、3 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总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2、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3通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了解分析,针对长江含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事实,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重点各段的水文特征;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难点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课标对该课内容的要求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水文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板书设计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母亲河概况

1、源远流长

2、支流汇集

3、分段地点

4、别称众多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利用和保护

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

2、“黄金水道”

3、“水能宝库”教后小结第1 页〔引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师:

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边放CAI封面课题)〔学法指导〕(老师边放CAI课件:“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边启发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河流概况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支流、分段、名称上游河流特征中游下游开发利用人河关系治理保护〔学习新课〕下边我们首先来了解母亲河的概况。

一、长江概况

二、

1、源远流长

2、支流汇集

3、分段地点

4、别称众多〔老师引入〕伟大的母亲河长江,像一条巨龙镶嵌在祖国的南部,源远流长。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47“长江水系图”。完成活动

1、2、3(放映CAI课件的概况:图、板书和活动)〔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市区、注入海洋?准备回答。〔老师提示〕流经省市区可以参考《中国地图册》什么图?(政区图)〔学生活动2〕请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或编号18,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注意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沅江、湘江和赣江经什么湖汇入呢?(洞庭湖、鄱阳湖))〔学生活动3〕请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段城市。(老师根据CAI课件活动内容程序提问:学生齐声回答。)〔转问〕你知道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吗?学生答后老师小结:很好,一般比较河流大小主要是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进行,而长江均占全国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边讲边点按出CAI课件的表格数据)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河流名称长度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水能蕴藏量千米位次亿立方米位次万千瓦位次尼罗河66701840550004亚马孙河64802693001279002长江6300396003268003密西西比河602045800449005刚果河43705141402390001问:为什么长江的水量这么大?学生答后老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丰沛,可见气候对河流影响很大。

问:你知道长江各段还有哪些名称呢?

(放出CAI课件的“名称众多”略讲)转入二:学习一条河流最主要是要分析掌握它各段的特征。

(边放CAI课件《中国水系》边问)问: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主要受气候、地形、植被的影响)问:长江所在南方地区的外流河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流量大、汛期长、无冰期、含沙量小)老师讲:很好!除这些特征以外,长江的上中下游还各有特征。

三、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老师引入:首先我们来分析上游。指的是那一段?(各拉丹冬宜昌)对!大家先来分析“长江干流剖面图”。

(边放CAI课件“长江干流剖面图”边启发学生读图)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

(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问:算一算:长江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

(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长江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问:思考: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

(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阶梯再进入第三级阶梯,受地形的影响)问:河水在穿山越岭(横段山脉和巫山)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

(多峡谷急流)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看一看〕虎跳峡、三峡的景观图,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

(CAI课件上相应放出)〔听一听〕虎跳峡、三峡简介(放CAI课件三峡景观与配音解说(附录一))(解说内容课前由学生在CAI课件朗读配好音)〔转入〕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学生活动〕请看中游干流的放大形状,看“九曲回

肠”“多曲流”问:为什么会形成“曲流”?学生发言后老师讲解: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尤其,从湖北的枝江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长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对洪水的分洪有何影响?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今年的大洪灾也是这段最危险。新中国成立之前,群众称之为“命江”。江汉平原上的荆江河段呈现“船在屋上走,人在水下行”的险情,荆江河段在枯水期,堤内水已经明显高出堤外路面,倘到丰水期或是汛期,对两岸人民的威胁可想而知。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答后老师总结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问:支流的特点又如何呢?

多支流,多湖泊〔启发分析〕用雨带的推移分析,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何调节作用?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解:谁还记得雨带是怎样推移的?南北支流进入汛期的时间同不同?洪峰会不会挤在一起?一般年份,南北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错开,从而削减洪峰,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有些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涨水,特别是川江、汉江洪水一起袭来,中游的防汛、抗洪任务就分艰巨。1988年就是如此。

长江中游是我国著名的稻米产区“鱼米之乡”,素有:“两湖熟,天下足”之说。因此治理好中游的水患相当重要。转问:到下游水流还会不会左右摆动呢?看图下游的河道也越来越怎样?下游的特点?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学生边看CAI边回答)答后老师讲解:到长江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上朔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受海潮的顶托而倒流,泥沙堆积,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我国第三大岛。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中国的河流》长江黄河课前默写(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长江黄河课前默写 长江填图 1发源地:A 山的主 峰。 2注入的海洋:G 。 H 洋 2长江上中游的划分点 M , 中下游的划分点N 。 3长江主要支流湖泊名称:①②③ ④⑤⑥⑦ 淡水湖:⑧⑨ 4主要城市名称:B C D E F 5流经主要的地形区: 6 在图上标上三峡和葛洲坝的位置。 1.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夏季降水集中,中下游地势低平 (2)流域面积广,汇水面积大,尤其是夏季风反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量剧增。 (3)植被破坏,陡坡开荒,围湖造田,水土流失严重,湖泊分洪蓄洪能力降低。 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弯曲段裁弯取直,加固堤坝,修建分洪蓄洪区。- ------------------------------------------------------------------------------------------------------------------- 黄河图 1发源地:A 山 F 山 T 山 2注入的海洋: B 。 3黄河上中游的划分点 M , 中下游的划分点 N 。 4黄河主要支流名称:C D E F

5主要城市名称:①②③④ 6 水电站:1 2 3 7黄河上游塑造的平原G H 8流经主要的地形区: 长江填图 1发源地:A 山的主 峰。 2注入的海洋:G 。 H 洋 2 长江上中游的划分点 M , 中下游的划分点N 。 3长江主要支流湖泊名称:①②③ ④⑤⑥⑦ 淡水湖:⑧⑨ 4主要城市名称:B C D E F 5流经主要的地形区: 6 在图上标上三峡和葛洲坝的位置。 1.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夏季降水集中,中下游地势低平 (2)流域面积广,汇水面积大,尤其是夏季风反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量剧增。 (3)植被破坏,陡坡开荒,围湖造田,水土流失严重,湖泊分洪蓄洪能力降低。 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弯曲段裁弯取直,加固堤坝,修建分洪蓄洪区。-------------------------------------------------------------------------------------------------------------------- 黄河图 1发源地:A 山 F 山 T 山 2注入的海洋: B 。 3黄河上中游的划分点 M ,中下游的划分点 N 。 4黄河主要支流名称:C D E F

《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地理

第3课时滔滔黄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概括黄河的水文特征。 (2)能够说出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利用价值或问题与治理。 ★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获取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黄河水利建设上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学习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 (1)黄河流域概况。 (2)黄河水文特征。 (3)黄河各河段的开发利用或问题与治理。 【教学难点】 黄河水系的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比较、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黄河大合唱》部分歌词,《将进酒》部分诗句。 承转过渡:《黄河大合唱》和《将进酒》中都描写了黄河的壮阔之美。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黄河。

二、新课学习 (一)黄河流域概况 ★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 引导学生读图: (1)黄河发源地是哪里?(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2)黄河全长多少千米?(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黄河流域面积是多少?(约75万平方千米)黄河干流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3)黄河最终注入哪个海洋?(渤海) (二)长江水文特征 ★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 引导学生填表: (三)黄河河段划分 ★多媒体展示:黄河干流纵剖面图、黄河水系图。 引导学生读图: (1)上游和中游的划分地点是哪里?(河口)中游和上游的划分地点是哪里?(桃花峪)在黄河水系图中找出这两个位置。 (2)上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湟水、洮河)中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汾河、渭河)下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3)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上游: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中游:黄土高原;下游:华北平原) (四)黄河水能资源开发 ★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图。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水电站分布的河段。(上游段)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教师用书:第12讲 水 循 环

第12讲水循环

1.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1)水体存在有三种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陆地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由图甲可知,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水体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与地下水。 (3)结合图甲及所学知识,说明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 (4)图乙中左图表示丰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5)图乙中右图表示枯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6)各类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2.自然界的水循环 (1)主要环节:①⑧蒸发,②④降水,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 ⑨蒸腾。 (2)图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①③④⑤⑥⑦,表示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①②,表示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④⑧⑨。(填序号)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诗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降水、地表径流环节。 (4)人类活动对⑤(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5)简要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④“塑造”——地表形态。 微点1水循环的动力和根本原因 驱动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水循环的根本原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微点2内、外流区的水循环 外流区域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微点3水循环类型的判定 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了植物蒸腾这一环节。 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微点4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 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表现为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微点5人类活动对下渗环节的影响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下渗,这其中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1)有利方面包括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坡地改梯田、翻耕土壤以及植树造林等均可增加下渗量。

湘教版高一地理水循环导学案

设计者:贺志新 使用时间:2013年11月28日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了解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 4、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问题导读】 认真阅读课本59—60页内容后,完成下列导读问题: 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_____________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___________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3、类型: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_________循环、_________循环、_________循环。 4、能量来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 一、主干知识梳理 存在形态:、、 ,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 分布最少,数量居中的是。 相互联系存在空间:、、,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的水体陆地水:地表水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 的关系。 自然 界的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 过各个连续运动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时空特点: 动力:、重力能等 水循环的环节:、、、、下渗 过程和意义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 中,水在连续不断地、,使地球上的各 种水体处于不断的状态,并维持了全球水 的。 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 和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作用的循环运动, 不断地表形态。 二、典题 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地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请回答下列两题: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曰“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理解,通过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在全环水循环中,陆地水主要通过方式进入到大气层中。 三、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除冰川外占淡水总储量多的水体是() A、冰川 B、海洋水 C地下淡水 D大气水 2、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A) A河水 B 冰川 C井水 D湖泊水 3、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 B重力能 C大气运动 D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4、对长江、黄河水的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参与海陆间循环 B、只参与陆上内循环 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D、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陆上内循环 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

高中地理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 推进新课 课件显示: 水循环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 思考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观察水循环有哪些基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基本环节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交换。 师人类利用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能量转换? 生海拔较高的地区,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 练习: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并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么,在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对地表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播放视频:“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师是什么力量使黄土高原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河流冲积、堆积地貌,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 师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析作总结。 课件显示: “奔腾不息的长江”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鼓励发言,教师最后用课件展示结论)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水循环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水循环 (建议用时:45分钟) [合格基础练]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实验所揭示的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 ) 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该实验可以明显模拟出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 ①水汽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表径流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②④ 1.B 2.B[第1题,读图可知,该方法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水分蒸发到塑料薄膜上,在塑料薄膜上凝结的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第2题,由于水汽在塑料薄膜上直接凝结,水滴直接进入容器,所以不能模拟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地表径流环节。]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a→f→h→g B.e→f→h→d C.c→a→b→d D.d→a→b→c 4.水循环中的( )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3.D 4.C[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丁间为海陆间水循环,乙、丙间为陆地内循环,丁为海上内循环。第4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地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环节为蒸发。] 下图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读图,完成5~6题。 图a 建设用地增加比重图b 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5.材料中水循环某环节是 ( ) A.降水B.蒸发 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 6.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 ) A.使区域气候趋于干热 B.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减少 C.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 D.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减少 5.D 6.A[第5题,综合分析两图可知,随着建设用地比重增加,水循环某环节水量也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建设用地增加,绿地面积会相应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短期内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蒸发量减少;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第6题,流域建设用地增加会使区域内绿地面积、水域面积减少,调节气候功能降低,气候趋于干热;它还会使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建设用地一般会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对地表进行覆盖,水土流失问题减轻;工程建设往往会破坏岩层结构,导致地质灾害增多。] 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

【金榜学案】2020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3.3 滔滔黄河达标检测 (新版)湘教版

滔滔黄河 一、单项选择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分别指的是 ( ) A.唐古拉山和东海 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 C.喜马拉雅山和东海 D.昆仑山和渤海 2.黄河和长江干流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青、川 B.青、藏 C.川、甘 D.青、甘 3.我国某条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为:河流水量不大,下游河道经常断流,每年7月至9月为汛期。此河最可能是( ) A.海河 B.塔里木河 C.黑龙江 D.黄河 4.“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水中大量泥沙主要来源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下图是“黄河水系”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 5.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在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河段其表现不同。在黄河流经宁夏和内蒙古时,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 ( ) A.电能 B.航运 C.灌溉水源 D.养殖 6.图中显示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十分狭窄,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 ) A.黄河穿行于峡谷中 B.黄河穿行于山岭上 C.该地降水少 D.黄河是“地上河” 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反映的景象位于( ) A.山东 B.河南 C.陕西 D.山西 8.“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哪个地方的情景(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黄河干流 9.治理图中现象的根本是( ) A.源头建设自然保护区 B.上、中游修建水利工程 C.中游加强水土保持 D.下游加固两岸大堤 10.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河段建有著名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B.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C.黄河的水量比珠江、长江小得多,不存在隐患 D.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 11.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段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B.发生凌汛的是②③河段 C.水能集中在①②河段,图中水利枢纽是葛洲坝 D.河段③已成为地上河

高中地理 水循环教案 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课标分析 课标:“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第一课时,本节教材紧紧抓住水体运动这一思想,侧重介绍了水循环的相关基础知识。教材从陆地淡水资源更新的角度讲述了地球上水循环运动及其意义。教材对水循环的三大类型未作具体的文字说明,而是将它们综合在一幅“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之中,侧重说明了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水循环过程中能量转换过程和水循环的积极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 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②通过小组讨论,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4、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本课的内容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在课前收集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及文字、数字资料,充分利用各种素材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方面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平台,以多媒体动画课件演示了水循环的过程。大量的图片,展示了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人类生活,生产所起的作用,水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美景,自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内容抽象。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投影展示的图片、资料,将抽象的水循环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中国的河流教案 湘教版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手段 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师总结〕出示表1:中国河流、湖泊的数量。 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河流和湖泊。〔板书〕第一节河流和湖泊 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海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 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出示投影片〕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 〔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2.内流区、外流区

〔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 〔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启发提问〕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原因? 〔教师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让学生看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教师总结〕出示表2:中国河川流域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 〔教师总结〕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距海近,气候湿润,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 〔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教师画板图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段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了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立方米/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板书〕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出示“我国主要河流的年流量变化比较图”。 〔启发提问〕(1)本图横、纵坐标各代表什么? (2)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大、水位高? (3)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小、水位低? (4)北方的松花江和黄河与南方的长江、西江相比,流量大小与季节分配有何差别?〔教师总结〕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是:夏季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量少,水位低。〔转折过渡〕为什么我国外流河有这样共同的水文特征呢?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的成因。 〔教师总结〕我国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每当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夏季风逐渐减弱,降水减少,水位逐渐下降。当冬季风盛行时,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北方的一下中小河流甚至断流。 〔板书〕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 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教师总结〕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所以,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因此,辽

高中地理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水循环 和洋流教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 推进新课 课件显示: 水循环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

思考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观察水循环有哪些基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基本环节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交换。 师人类利用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能量转换 生海拔较高的地区,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 练习: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并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么,在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对地表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播放视频:“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师是什么力量使黄土高原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河流冲积、堆积地貌,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 师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析作总结。 课件显示:

滚滚长江导学案 湘教版

滚滚长江导学案湘教版 2、3 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总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2、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3通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了解分析,针对长江含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事实,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重点各段的水文特征;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难点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课标对该课内容的要求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水文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板书设计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母亲河概况 1、源远流长 2、支流汇集 3、分段地点 4、别称众多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利用和保护 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 2、“黄金水道” 3、“水能宝库”教后小结第1 页〔引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师: 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边放CAI封面课题)〔学法指导〕(老师边放CAI课件:“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边启发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河流概况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支流、分段、名称上游河流特征中游下游开发利用人河关系治理保护〔学习新课〕下边我们首先来了解母亲河的概况。 一、长江概况 二、 1、源远流长 2、支流汇集 3、分段地点

教案:水循环和洋流教案湘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水循环、洋流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录像】有关台风及其影响的新闻报导(或图片)。 【教师提问】8月12号晚浙江省遭遇台风“云娜”袭击,在13个小时内,台风夺去了115条生命,卷走了153亿元的财产,有85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给浙江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同学们思考,台风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点评】台风有三大危害和一大好处:(l)暴雨灾害,(2)狂风灾害,(3)台风风暴潮灾害,(4)带来大量降水,可使干旱缓解。 【引入新课】台风为什么会带来大量降水及暴雨灾害?这与台风输送大量的水汽有关。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有关水循环的知识。 【板书】一、水循环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思考绘出地球上水循环的示意图。请1—2名同学到黑板上绘图,其他同学在坐位上自己绘图。 【学生讨论】同学们绘出的水循环示意图是否正确、完整?地球上的水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板书】1.水循环的概念 【教师讲解】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放投影图】或教师画水循环示意图。 【板书】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学生归纳】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蒸发、植物蒸腾和蒸发、水汽输送、 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学生讨论】根据水循环发生的范围可以把水循环分为哪几类?分别说明其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学生探讨归纳】: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陆地水循环,海上水循环。 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大海 陆地循环:陆地→蒸发(蒸腾)→降水 海上循环:海洋→蒸发→降水 【学生活动】

《滚滚长江》教案公开课

湘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滚滚长江》 一、教材设计说明 本节教材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以活动题的形式指出了长江的源流概况,包括源头、流经省区、注入海洋、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等,接着分析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并由此引出长江的水能资源及著名的水电站,最后分析了长江作为“黄金水道”的通航价值。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长江的基本概况和开发利用,并讨论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完成由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升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的基本概况:发源地、流经省区、流经的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划分。 (2)通过学习理解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是由于各河段的地形等差异而形成的,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 (3)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水利作用长江开发利用状况。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长江的基本概况; (2)能初步提出长江开发利用的方向及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了解长江开发,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长江的基本自然地理概况 (2)运用资料分析探究长江作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含义,今后开发利用方向及措施。培养根据长江特征寻求开发治理措施的能力。 2、教学难点 运用资料分析探究长江作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含义,今后开发利用方向及措施。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长江之歌》,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么? 生:《长江之歌》 师: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依恋和赞美。长江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是我们祖国的母亲河。那今天就让我们

新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1 第一节 水 循 环

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的行星” 1.从形态上看 (1)水呈气态、固态和液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中,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从空间分布上看 水体特征 海洋水海洋水是主要的,它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陆地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 大气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3.从水的运动和更新角度看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4.从利用上看 (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2)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 量的2/3以上。目前人类利用的很少。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2.水循环的分类(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分) 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意义 海陆间循环 (又称大循环) ①水汽蒸发,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 下渗,⑥地下径流 通过这样的循环运动,陆 地上的水得到持续补充, 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 ⑧植物蒸腾,⑨水汽蒸发, ③降水 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 作用 海上内循环①水汽蒸发,⑦降水循环水量最大 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4.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5.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 1.类型: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 (1)洪水灾害: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练习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练习湘教版必修 第一册 读淮河流域图,回答1~2题。 1.淮河水系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 A.海上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循环 2.淮河流域建设了多座水库,根本目的是( ) A.改变淮河流域的气候B.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C.调节干流的流量D.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解析:第1题,淮河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注入东海,因此参与海陆间循环。第2题,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与河流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对河流流量起到调节作用,水库就是人工湖泊,可以调节淮河干流流量。 答案:1.D 2.C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下渗e—蒸发 A.a、b、e B.a、c、d C.a、b、d D.b、d、e 4.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3题,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应是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下渗、d—地下径流、e—蒸发,参照选项可知A正确。第4题,结合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可知选D。 答案:3.A 4.D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a→f→h→g B.e→f→h→d C.c→a→b→d D.d→a→b→c 6.水循环中的( )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解析:第5题,海陆间的水循环主要由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环节组成。第6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答案:5.D 6.C 下图为我国水旱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水旱灾害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旱灾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 B.水旱灾害分布范围广 C.北方地区以旱灾为主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节三节中国的水资源“长江黄河”综合题专题训练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节三节中国的水资源“长江黄河”综合题专题训练中国的水资源“长江黄河”综合题专题训练(附答案) 1.据新华社11月2日报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2017至2018年度调水,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 和______ ,说明我国水资源在南方、北方分布的特点是______。 (2)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沿______ 运河北上输送水资源。中线方案是从长江的支流______ 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地区。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______ 。 (3)首都北京已经相当“干渴”了,除了跨流域调水外,还有什么办法能缓解她的“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4)上图中ABCD四处河段中,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是________。 (5)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长江与黄河都结冰 B. 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 C. 长江是名副其实的“水能宝库” D. 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 1/ 8

(6)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位于长江 ______ (填河段名称),因为长江在这里流经 ______ 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针对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提出一项解决措施:____________ 。 2.新华社2009年1月26日报道:2009年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______、______;从空间分布看:_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______,比南方相对较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______,比南方相对较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合理/不合理). (4)天津市缺水现象严重,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至少两条) 3.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丰富的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2)小琦到b地后发现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A.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B.气温低,生长缓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