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课 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第二十课 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第二十课 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第二十课 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第二十课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示例(初中历史)

作者:佚名选自学舟网:https://www.doczj.com/doc/6d12528864.html,/lspd/c2lishi/200610/7212.html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或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宦官专权及联系;明后期土地的高度集中与田赋剥削的苛重;陕北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清军入关与农民军的失败。

通过学习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来学会原因分析法,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一些王朝的农民战争来培养学生观察各种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本领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

通过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的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力。通过讲述李自成率农民军起义过程,史可法英勇不屈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明朝是由何人在何时建立的?

②明朝末年东北的形势怎样?

③我们以前学过的农民战争有哪几次?各发生在哪个朝代?

2.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总结:明朝建立初期,国力强盛。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上,由于明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促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开始出现。在这个基础上,明朝进入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交往。同时,边疆各族进一步得到发展。这是我们前几节课学习过的内容。但是,在明初发展的同时,由于封建制度在中国社会已渐趋衰落。所以在明朝后期出现了封建统治的危机。当时,在辽东有新崛起的满洲建立的清朝的威胁。在明朝封建统治内部,出现了政治和经济危机。这些危机导致了什么?明末农民起义同以往的一些农民起义有何不同?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讲授新课

一、明末农民大起义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是导致农民战争的重要原因,而统治者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压迫是导致农民战争的另一原因。明朝后期,土地集中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太湖流域有9/10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政府还不断加派田赋,增加苛捐杂税。农民失去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又逢天灾,到处闹饥荒,很多地区草根、树皮都被吃光了,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课堂讨论一: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归纳总结历次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历次农民起义,具体原因各异,但主要原因就是两点,一是统治阶级政治上的腐败和暴政;二是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剥削,主要形式是兼并土地和繁重的赋税徭役。使学生明确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是历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1628年,农民起义首先在陕北爆发,很多地区的农民纷纷响应,涌现出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号称“十三家七十二营”。后来,他们齐聚荥阳,联合行动,打破明军进剿。又千里东进,破凤阳,焚皇陵,给明政权以极大的打击。后来高迎祥牺牲,李自成等人坚持战斗。

河南是当时各种矛盾十分尖锐的地区。1640年,李自成接受谋士的建议,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均田”就是平分土地,“免粮”就是不交田赋。起义军还处死了贪暴的福王朱常洵,把他的粮食、财物分给饥民。广大人民拥护农民军,城乡流传着“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民谣。

课堂讨论二:“均田免粮”的口号有什么作用?这个口号能否实现?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均田免粮”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得到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愿望,因此起到了发动广大农民支持拥护起义军的作用。但这一口号在没有新的阶级、新的生产关系产生的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1643年,李自成占领西安,第二年初,建立政权,国号大顺。这年2月,李自成率百万大军,东渡黄河,攻太原、陷大同,占宣化,破居庸,兵临北京城下。进军途中,起义军颁布了“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的政策,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清军入关和农民军失败

明王朝灭亡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大军南下,明朝最后一支劲旅驻扎在山海关,在吴三桂率领下投降了清朝。李自成亲率20多万大军直杀山海关,在山海关下与吴三桂军展开了大战。当时战况惨烈,又逢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吴军眼见不支,突然以逸待劳的清军杀到,苦战两天的农民军被清军冲乱了阵势,被迫退兵,清军尾随入关,杀奔北京。

李自成退回北京后,急急登位称帝,然后退出北京转战陕西、四川、湖北。清军一路尾随,伙同明降军和地主武装剿杀农民军。1645年李自成带少数随从在湖北九宫山查看地势,突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9岁。李自成率领农民推翻明王朝,后人永远纪念他的历史功绩。

三、南明和人民的抗清斗争

(这一部分为阅读内容。教师指导阅读时,应说明两点:第一,清军入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清军南下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杀戮累累,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必然的、正义的。第二,史可法是南明抗清的英雄,他头可断,志不可屈的精神,值得后人颂扬和学习。)4.知识小节

本节内容以明末农民起义为线索,着重介绍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兴起原因,发展过程,起义口号,起义结果,最后的迅速灭亡及原因;还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明朝的灭亡原因,灭亡的过程;以及清军的入关,清朝的全国性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课后思考题:

①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在思想上有哪些收获?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素材 北师大版 精品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受害最深,牺牲最烈,斗争持续时间最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它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进行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改变了屈辱挨打的状况。终于摆脱了“恐洋症”,全中国人民找回了自信与自尊。从此感到自己作为世界上一个有能力自立的民族,能够打败侵略者,这对整个民族精神非常重要,也就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能够有地位,不再受人欺压,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它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抗战中形成的团结一致、英勇不屈、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精神已深深地溶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激励着中华民族继续前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世界上真正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抗战前,中国被认为是“东亚病夫”,而正是通过抗日战争,中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起到的巨大作用都让世界刮目相看,战后的一系列会议都承认中国的地位,中国也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中国在近代的许多屈辱得以洗雪,在甲午战争战败后,被迫割让台湾,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回了台湾;同时,这对民族精神也是一大提升。 纪念抗日战争的意义:我们纪念伟大胜利,不仅是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更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新世纪的世界和平事业。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二次备课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什么作用。 二、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一)台儿庄战役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 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合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结果:血战台儿庄:1938年,在徐州会战中的,消灭日军人。 3.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二)保卫大武汉 1. 经过:1938年6月开始,日军集结重兵进攻。中国军队利用地形,构 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在江西,中国军队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 给以重创。 2.结果: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历时4个多月,日本 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中国军队

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 3.大片领土沦入敌手。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均告失败。 2.经过:1941年12月,日军发动,中国军队拼死抵抗。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搏杀下,日军伤亡惨重,被迫突围。 3.结果及影响: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接连败退。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发动,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大片国土。【重难点突破】 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也是一场卫国战争。 材料一台儿庄是徐州门户,位于徐州东北的大运河北岸,南通陇海线、北接津浦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北路日军从平津南下,南路日军北犯,准备南北夹击徐州。 材料二坚守滕县(位于台儿庄西北)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抱定“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率领全师官兵与敌血战到底,壮烈牺牲。 材料三武汉会战是抗目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大消耗了目军的有生力量。 材料四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长沙,中国军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 (1)根据材料一徐州会战是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为阻击日军进攻而组织的大会战。双方在哪一地点展开激烈的争夺?为什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 美国独立战争教案 岳麓版

第10课美国独立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区分战争性质的能力。 2、美国独立战争以弱胜强,通过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按时间先后,自编“美国独立战争大事年表”。 2、运用问题讨论法,探讨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认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理解因果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较弱的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对欧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宣言》与1787年美国宪法。 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以及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 新课教学 一、来克星顿的枪声 1、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和北美人民的反抗。(让学生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即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4月) 二、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1、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2、华盛顿整编大陆军 三、《独立宣言》 时间:1776年7月4日。

内容: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说明:《独立宣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 四、独立战争的胜利 1、初期失利和萨拉托加大捷 2、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3、美英和约:独立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 提问: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启发学生会分析战争初期英美双方力量对比,认识到美方处于不利地位,让学生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归纳总结: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华盛顿的个人作用;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支持等。 4、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五、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1、1787年美国宪法 宪法规定美国由各州组成联邦制国家。 2、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小结巩固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制盘剥,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激起他们民族意识的觉醒,北美人民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艰苦斗争,最终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同时也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此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宪法,成立了确立了联邦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稳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以后美国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 2.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2.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流血牺牲、激发学生保家卫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血战台儿庄》视频,这部影片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一九三八年冬季,侵华日军企图打通京浦路,攻占战略重镇徐州。著名爱国将领李宗仁沉着冷静地指挥爱国官兵在山西台儿庄浴血奋战,歼灭日寇一万余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 一、台儿庄战役 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 1.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消灭日军9 000余人。 2.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4.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探究一】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结论:(1)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3)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10、《美国独立战争》说课稿

《美国独立战争》说课稿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美国独立战争》,适用于九年级学生。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美国独立运动,是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从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看,美国是美洲第一个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国家。 2、世界历史是由国别史构成的,美国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本课的学习,是学习美国史及学好世界史的基础。 3、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发展中美友好关系对中国至关重要,而中美关系的走向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局势。熟悉美国的历史,读懂美国人的内心,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了解目前我国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把握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美国自建国到现在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而有着上下5000年文明的中国,却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差距甚大。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九年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 要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评价华盛顿等问题就必须了解以下基础知识:英属北美殖民建立;美利坚民族形成;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特点;独立战争的原因、进程;《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建立。 2、思想教育目标: ①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地区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赢得国家和民族的新生,从而激发学生树立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②通过对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宪法在当时的进步意义,但又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3、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比较《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及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通过例举华盛顿的重大活动,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评价华盛顿2.难点分析:体会《独立宣言》所反映的民主思想,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 二、说方法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待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教学手段上:采用图示教学法,注意选用课本中插图、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美国独立战争重要战役的经过,这样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二)、学法指导: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历史常识》五大农民起义

《历史常识》五大农民起义 1.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秦朝末年,赋税严重,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田租、口赋等“二十倍于古”,兵役、徭役更使得农民感到负担承重。尤其是秦二世胡亥继位以来“赋敛愈重,戍徭无已”,且刑罚严酷。秦二世元年,朝廷征发闾左(闾左即是秦朝时的贫困农民)屯戍渔阳(秦渔阳县,现至北京密云县一带),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的时候,被大雨阻拦,无法按照规定到达渔阳,按照秦朝的律法,逾期要被斩杀。于是陈胜、吴广利用“鱼腹丹书”,打出了“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宣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动了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给秦王朝的残暴统治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为后来刘邦、项羽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2.东汉:黄巾农民起义 东汉末年,外戚(何进)当政,宦官(十常侍)专权,边疆战事不断,土地兼并严重且赋税严苛。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利用太平道的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组织群众率领起义,由于起义者头戴黄色头巾,故称为“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虽然在9个月内被镇压,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央军权的下放,减缓了东汉的覆灭。同时也使得地方将领官员私自培养兵力,为后期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拉开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序幕。 3.隋末:瓦岗军起义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废朝政,穷兵黩武,骄奢淫逸,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是以翟让、李密为首的瓦岗农民起义。翟让、李密以“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为口号,赈济贫民,与隋军作战。后期,瓦岗军内部发生分裂,战斗力日渐衰弱,终于瓦解。瓦岗军起义推进了隋朝的覆灭,消灭了大部的隋军主力,沉重打击了士族大地主,为后期李渊取得长安打下了基础,对唐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严重。在外,建州努尔哈赤兵力强壮,之后皇太极即汗位,威胁明朝;在内,阶级矛盾尖锐,且旱灾蝗灾不断。在陕西又出现了大旱灾,天灾人祸不止,李自成打着“等贵贱,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动了农民起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的口号提出了平均地权等思想进而广受农民欢迎。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不久后攻破北京,但由于明将吴三桂降清,与清军联合镇压农民起义,遂以失败告终。明末农民起义推动了旧的剥削制度的转变,影响了旧的土地剥削关系。 5.清末: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末期,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使得国内的阶级矛盾开始激化。农民纷纷揭竿而起,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率先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专制的农民起义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打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体现出了绝对平均的思想。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年级:八年级 科目:历史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陈海宽 时间:2011-11-15 审核: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 记住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 2.记住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3页到104页的内容,ABC 三组同学完成下面的知识梳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4页到105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知识梳理: 【共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互帮互助、共同解决 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取得最后胜利? 【归纳整理】小组合作、讨论、互帮互助、共同解决 请你在下表内的横线上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 1.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 .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 .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七大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 A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 .毛泽东思想 C .马列主义 D .邓小平理论 4.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五四爱国运动 C .抗日战争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 .甲午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 .抗日战争 6.出现右图的场面是因为( ) A .百团大战振奋了人心 B .台儿庄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C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7.武汉中山公园内的“受降堂”,如实记载了日本侵略军向在华中地区的中国人民投降的一幕。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幕应出现在哪一年( ) A .1942年 B .1944年 C .1945年 D .1946年 8.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C 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D 美国的原子弹起了主要作用 9.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败一胜的关键在于 ( ) A .是否有外国支持 B .武器是否先进 C .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主要作用 D .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10.假期里,阳阳同学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井冈山》 ③《甲午风云》 ④《血战台儿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①② 11.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请回答: (1)《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什么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2)会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3)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12.右面是红色旅游 重要景点的图片: 请回答:(1)根据图文信息,分别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名称及历史意义。 (2)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 【课后反思】 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困惑?请A 、B 、C 三组同学对照学案自我检查!C 组同学加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上册课时训练: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阻击日军主要是为保卫() A.临沂B.南京C.徐州D.兖州2.1938年3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台儿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台儿庄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是() A.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 C.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D.是淞沪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A.朱德B.李宗仁C.佟麟阁D.赵登禹4.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此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材料描述的是() A.保卫大武汉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 5.中国军队取得万家岭大捷的背景是1938年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这次战役的战果是中国军队() A.击毙日军10000余人 B.击毙日军300余人 C.击毙日军30000余人 D.击毙日军3000余人 6.【2019·玉林市陆川县月考】“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英勇抵抗,消耗敌人。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以上文

字是对哪一次会战的描述() A.武汉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7.1938年底,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基本形势是()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占领中国D.正面战场抗日进入高潮 8.蒋介石曾称赞道:“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蒋介石所称赞的是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取得的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一次会战,此会战是() A.徐州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年6月,会战开始,日军先后投入40多万兵力。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中国军队从持久战的战略角度出发,未与敌决战,而是有序撤出战场,保存了有生力量。 材料二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下旬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中旬的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 (1)材料一中的“会战”指的是哪一次会战?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此历史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会战”指的是哪一次会战?此次会战有何重要意义?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些会战。 1.C 2.A 3.B 4.C 5.D 6.A7.B 8.B 9.(1)武汉会战。 (2)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018-2019版高一历史讲义岳麓版必修1第3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10课含答案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知识点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背景 (1)国内 ①政治: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 ②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们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 (2)国际: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过程 (1)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3.特点: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知识点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颁布: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2.内容 (1)立法权由参议院及众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议会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可在参议院同意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可任命文武官员,但内阁对议会负责。

3.巩固 (1)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在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 (3)议会对1875年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4.影响: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知识点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背景 (1)14世纪以来,德意志陷入封建割据状态。 (2)法国大革命对德意志产生极大的震撼。 (3)爱国人士要求统一,一些邦国推行联邦制立宪改革。 (4)19世纪中期,普鲁士颁布宪法,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 2.过程: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3.确立 (1)标志: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 (2)宪法内容 ①规定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②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 ③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 ④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首相是帝国唯一的大臣,首相之下不设立各部。 ⑤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3)评价: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4.影响 (1)积极: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消极:专横统治引起社会不满,并最终把德国拖进了一战的灾难。 [图解历史] 法兰西共和之路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教学设计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 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 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 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 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 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官指挥 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 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并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回答: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 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2.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学生回答:1938 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4.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 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学生回答:万家岭大捷。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力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9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

教案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 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并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回答: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2.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学生回答: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4.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 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第10课美国独立战争教案

第10课美国独立战争教案 知识与能力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来克星顿枪声华盛顿萨拉托加大捷《独立宣言》约克镇战役 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①在教师指导下,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区分战争性质的能力。在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的斗争是正义的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非正义的。正义战争得到人民支持,最终会取得胜利。 ②美国独立战争以弱胜强,通过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培养学生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充分运用《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并自己动手,按时间先后,自编“美国独立战争大事年表”。 ②运用问题讨论法,探讨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并使学生正确认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理解因果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使学生认识:较弱的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

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对欧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宣言》 1787年美国宪法 难点:美利坚民族形成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英国在17世纪殖民扩张的重点在哪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英国殖民扩张的重点在北美和亚洲。在北美,1607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到1733年,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来克星顿的枪声 1.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和北美人民的反抗 (让学生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即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4月) 二、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1.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2.华盛顿整编大陆军 三、《独立宣言》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说课设计 孟匠中学王蓓蓓 一、说教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本课对上承接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对下对接敌后战场的抗战,从整体上看属于抗日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三部分的内容是先后关系,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的著名一役,中国军队以不怕牺牲的精神付出了巨大代价,取得了这场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保卫大武汉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四大会战的最后一战,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从防御阶段进入到相持阶段。武汉陷落后,长沙作为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军事战略地位愈显突出。对于日本来说,攻陷长沙是其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骤;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守住长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从1939年到1942年,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三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抗

战必胜的信心,对提高反法西斯战争盟军的士气,支援英美军队在中国南方的作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仔细阅读课文,完成表格,感知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的具体史实。 2.通过识地图,精读课文,了解分析各个战役的具体作用。 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正面战场的作用,知道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相互配合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 突破方法:通过三次战役地图的分析,认识三次战役在正

历史九年级上岳麓版第10课美国独立战争同步练习6

历史九年级上岳麓版第10课美国独立战争同步练习6 一、选择题 1. 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显著的特征是 A.摆脱殖民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推翻封建统治 D.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 [参考答案]A 2.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 A.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B.颁布了《人权宣言》 C.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D.制定了《权利法案》 [参考答案] A 3.你认为下列哪项对华盛顿的评价是正确的 A.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B.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C.通往美洲新航路的开辟者 D.南美解放者 [参考答案]B 4.王老师从网上搜集来克星顿枪声、《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等资料做课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王老师的课件内容应属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D.日本明治维新 [参考答案]C 5.美国独立后,华盛顿拒绝了有些人提出的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担任国王的主张,首创联邦制,成为美国杰出的政治家。下列活动,与华盛顿无关的是

A.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B.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C.领导南北战争 D.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参考答案]C 6.美国历史上的两次战争,促进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据此回答第22-23题。 22.“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是独立战争时期一位老兵的话。话中的“第一人”指的是 A.林肯 B.克林顿 C.里根 D.华盛顿 [参考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完全废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内容,判断该材料出自哪一历史文献?(2分)(2)文中“这些殖民地”的宗主国是谁?(1分)“合众国”又是指什么?(1分) (3)该文献的发布有何重要意义?(2分) [参考答案](6分) (1)《独立宣言》;(2)英国;美利坚合众国(美国);(3)标志着美

部编历史八(上)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知识点归纳

部编历史八(上)第20课《正面战场的 抗战》知识点归纳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重点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并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回答: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2.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学生回答: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4.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 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四课 美国独立战争》学案 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四课美国独立战争》学案华东 师大版 <学习目标> 一、知识识记(1)了解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知道在列克星敦打响了独立战争第一枪。(2)了解《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知道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3)知道华盛顿领导大陆军英勇奋战,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4)了解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华盛顿当选为美国联邦政府首任总统。 二、能力培养(1)通过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的学习,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探究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作用,可观的认识和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作用。(2)比较1787年宪法与《权利法案》。 <学习重难点> 1、重点(1)认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2)探讨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加深对美国队战争历史影响的认识。 2、难点(1)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2)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 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要点追踪 1、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开始于哪里()。 2、《独立宣言》颁布时间年月日。 3《独立宣言》的内容: 4、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是()。 二、能力培养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莱克星顿枪声 C、大陆会议召开 D、《独立宣言》发表 2、美国独立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标志是() A、约克镇英军投降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 3、美国独立战争取得最重要的成果()

A、国家获得独立 B、制定1787年宪法 C、获得了法国、荷兰的帮助 D、华盛顿任总统 4、“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八年军旅生涯,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执政,值国家最艰难之时。这位伟人是() A、华盛顿 B、拿破仑 C、林肯 D、玻利瓦尔 三、分析与探究 问题一:为什么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问题二:如何评价华盛顿? 四、检测反馈 1、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A 、英国政府对北美人民的高压政策 B、北美统一民族和统一市场的形成 C、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发展 D 、北美人民反抗斗争情绪高涨 2、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 A、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B、北美13个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C、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革命前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B、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殖民统治 C、革命过程并不曲折 D、革命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中国古代不存在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不存在“农民起义” 作者:杨津涛 史学界对“农民起义”的定性和评价一直存在分歧 国人对“农民起义”这个词都不会陌生,对陈胜、刘邦、朱元璋、李自成的故事也耳熟能详。大陆史学界也曾一度热衷于研究“农民起义”。如范文澜之《中国通史》认为:“地主成为农民面前唯一的大敌对阶级,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上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翦伯赞之《中国史纲要》则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推动了各地农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中国史纲要》至今还是很多高校历史专业的必用教材。 但在民国时期,通史中却很少有关于所谓“农民起义”的内容,在提及时多有贬义。如钱穆之《国史大纲》称王仙芝、黄巢为“流寇”,称白莲教、拜上帝教为“邪教”;吕思勉之《白话本国史》说陈胜、吴广“造起反了”、“濮州人王仙芝起兵作乱”。台湾当代学者傅乐成则使用较为中性的“民变”来称呼“农民起义”。 从领导层来看,“农民起义领袖”绝大多数都不是农民 考察究竟是否存在“农民起义”,首要之务,是考察其领导层的基本构成。事实上,所谓“农民起义领袖”,几乎没有种地的农民,他们或是小吏,或是商人,甚至是贵族后裔。这些人起事之初,亦无人怀抱“反抗地主阶级”之目的。 “农民起义领袖”中没有农民,多是地方小吏和商人 毫无疑问,“农民起义”要由农民来领导才名正言顺,但事实上,历史上几乎没有一次大的民变是真正的农民做主帅的。 文史学者唐元鹏以秦末农民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十二次“起义”为样本,统计其主要领袖“职业”后发现,小吏出身的有9人(如刘邦、窦建德);商人出身的有8人(如黄巢、方腊);军人有4人(如陈胜、吴广);贵族子弟有3人(如项羽、李密),另外还有几个小地主和宗教相关人士。在唐元鹏看来,只有杨幺是渔民、杨秀清和萧朝贵是烧炭的,勉强能算在农民行列中。 农民无法成为民变领袖,是有其必然性的。古时农民长年在田间耕作,没有文化,既无法意识到造成自身厄运的原因,也没有能力提出恰当的政治纲领。生活经历单一的农民,最缺乏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没有相应的组织能力,来领导一支“起义军”。 相比之下,小吏、商人等不仅有一定文化,还见多识广,知道如何仿效朝廷体制,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规则。再加上知识分子的参与,常常能使“起义军”迅速壮大。刘邦、朱元璋有了张良、李善长等人的协助,才最终取得了天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