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巾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毛巾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毛巾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毛巾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毛巾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一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将紧压的原纤维松解成较小的纤维块或纤维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除原纤维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3)将不同批次的纤维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纤维卷。

二梳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纤维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2)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三精梳工序

主要任务:

1.除杂:清除纤维中细小的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四并条工序

GD102型无捻并丝机

ZD231A高速并纱机

特点:

·采用单锭电机驱动和变频调速,使卷绕线速的调节更简单,工艺调节更灵活,·电子断头装置的应用,可避免断股纱的产生:

·警示按纽的应用,使得纱断锭位易发现:

·采用分断组装式结构,可缩短现场安装时间。

·操作简单方便,可很容易的设定线速度,设定并监视运行线长。

·张力装置:通过加减张力片可很容易地实现张力调节。

该机是本公司吸收国内外有关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一种机型,该机可将两股或三股的纱线合并为一股,可卷绕成圆柱筒子,适用于棉,毛,涤化纤及混纱等纱线的合股加工。

ZD231A并纱机实行机电一体化设计制造,结构简练,易于安装调试,操作方便,并具有中央电脑程序设置,单锭电机,电子定长,满筒直停,电子防叠,变频调速,单锭控制,断纱自停,各锭清零,数据记忆等功能。

主要任务

1.并合:一般用6-8根纤维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2.牵伸:把纤维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纤维条,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五粗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六细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七络筒工序

主要任务:

1.卷绕和成形: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2.除杂: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的品质。

八捻线工序

主要任务

1.加捻: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强力高、结构良好的股线。2.卷绕: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便于搬运和后工序加工。

九整经工序

任务和要求

1.整经的任务:

根据工艺设计的规定,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为形成织轴做好初步准备。

2.整经的要求:

(1)整经时经纱须具有适当的张力,同时尽可能保持经纱的弹性和张力。(2)在整经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尽量均匀一致。

(3)经纱轴上的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要均匀(指经轴横向和内外层纱线),经

轴表面要贺正,无凹凸不平现象。

(4)整经根数、长度或色经排列循环必须符合织造工艺设计的规定。

十浆纱工序

任务和要求:

经纱在织机上织造时,要受到综、筘、停经片等的反复摩擦作用和开口时大小不断变化着的张力作用。末浆的经纱,由于有许多毛羽露在纱的表面,因此在织机上受到摩擦和张力的反复作用时,纱上的毛羽就会松开、起毛,部分纤维与纱分离,最后会引起经纱断头,这样不仅增加了织机的断头率,降低了工人的看台数,还会影响棉布的质量。

为了减少织机上的断头率,经纱要经过上浆工程,使经纱具有较大的光滑度,坚牢度,上浆的过程就是几个经轴上的经纱并成一片,使其通过浆液,然后经过压榨、烘干、卷绕成织轴。

经过上浆后的经纱,由于浆液使四周突出的纤维粘附在纱的条干上,提高了纱的光滑度,同时浆液烘干后也在经纱上形成一层浆膜,增大了经纱的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浆液渗透到经纱内部把部分纤维互相粘着起来,当纱线受到拉伸时,台以阻碍纤维在纱线内的相互移动,从而提高了经纱的强力。

十一穿经工序

穿经俗称穿筘,是经纱准备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穿经的任务就是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筘,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的织物,这样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不致造成织疵。

十二织造工序

GA718T型挠性毛巾剑杆织机

织造是纺织厂的重要工序。织造的任务是将经过准备工序加工处理的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根据织物规格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艺设计交织成织物。织造工序的产量、质量和消耗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高度重视。

1.提高产品质量。

织物质量主要包括棉布的物理性能和外观疵点两大方面。织物的物理性能,如:织物的经纬向强力、耐磨牢度、透气度等,直接影响到服用性和穿着牢度,应根据织物的不同用途而确定。并要在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达到指标要求。织物的外观疵点如:折痕、稀弄、百脚、跳花、破洞等,不仅影响织物外观,对服用性能和穿着牢度也有着直接影响。应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法,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分析疵点产生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改善成品质量,提高下机一等品率。

2.提高生产效率

织机的生产效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水平的考核指标之一。织机在运转中由于断经、断纬、机械故障、处理坏布、上轴等原因而造成停台,影响布机的产量和棉布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

效措施降低断头,减少机械故障,及时处理停台,缩短停台时间,努力提高织机的生产效率。

3.织机在织造过程中主要物质消耗是机物料、纱线和动力。消耗量的大小与原材料质量设备状态、技术操作水平、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有关。降低物质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

十三坯布染色

主要任务:1、通过简单的煮炼将坯布在签到过程中的沾污区除掉,同时使坯布达到更好的吸色均匀性。2、用活性环保染色进行坯布的染色处理,达到客户要求的颜色。3、进行染色后的水洗处理,保证坯布出缸时达到中性要求。

主要的要求:

1、颜色饱和、亮丽,或达到客户的特殊要求。

2、坯布必须达到PH=7的要求,也就是达到中性。

3、无任何的色花,色斑等疵点现象。

十四毛巾整理

主要任务:1、将染好色的毛巾进行冲裁,归类。 2、根据要求进行毛巾缝制,按照客户的要求一般缝制分为长条正常边、三针五线边,双针边等。 3、将缝制好的毛巾进行检验,主要是对缝制过程中的线头修剪,同时进行等级分类。将分类出的一等品转到包装工序,二等品和需修理品转到检修工序进行检修。 4、检修工序的主要任务是把能够进行修理的毛巾进行修理,把能达到一等品的继续转包装工序,不达标的产品进行分类包装并注明等级(二等或三等)。 5、包装工序转任务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货物的包装,直至最后装箱入库。

毛巾生产设备

[107-BG43205]剪绒毛巾织机

[技术摘要]剪绒毛巾织机属于一种毛巾织机。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投梭,打纬、送经、卷曲五大部分,特征在于它的送经机构采用三个张力各不相同的经轴及送经机构,以及打纬机构的撞块为二级台阶式,从而形成三个不同的打纬动程。从而可以生产出高档的剪绒毛巾,与已有的毛巾织机相比,可以节约棉纱16~20%,并可免除剪绒后废絮的处理问题,以及因为毛环不齐而造成的漏剪、残疵的问题,既可生产短绒产品,也可生产高绒产品。[116-BG43205]毛巾织机用织格定长控制机

[技术摘要]一种毛巾织机用织格定长控制机,是由踏盘轴1,凸轮2、拐杆3、连杆4、摆杆5、撑头6、拉钩7、正锯齿轮8、链条9、13,小控制杆11、副锯齿轮12、链条10、14,大控制杆15、摆臂16、定位盘17及定位簧片18组成。本装置通过结构的改变,使撞嘴取消了撞击上下撞块的间歇时间(即将原机构的第一段织平布的运动时间取消),形成了一段起毛一段织平布(即一毛一格)式样,且能准确地控制起毛和起格的宽。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

ZGA718型剑杆大提花机

性能特点:

1、具有独立绞边机构,调整绞边容易可靠。

2、具有独立绞边机构,时间调整既方便又可靠。

3、组合式五角滚筒比原来整体式四角滚筒可使提花机针子运动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4、立轴传动代替了链条传动,使机器运动时振动大大减少。

·本机适用于棉、麻、毛、化纤等为原料的大提花织物。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1)电解 本项目电解铝生产采用熔盐电解法:其主要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铝电解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氟化铝和冰晶石,原料按工艺配料比例加入35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中,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在945-955℃温度下,将一定量砂状氧化铝及吸附了电解烟气中氟化物的载氟氧化铝原料溶解于电解质中,通过炭素材料电极导入直流电,使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中呈离子状态的冰晶石和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氧化铝不断分解还原出金属铝——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 电解槽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2323497094032CO Al C O Al +?-+℃ ℃直流电 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定期用真空抬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经混合炉除渣后由铸造机浇铸成铝锭。电解过程中析出的O 2同阳极炭素发生反应生成以CO 2为主的阳极气体,这些阳极气体与氟化盐水解产生的含氟废气、粉尘等含氟烟气经电解槽顶部的密闭集气罩收集后送到以Al 2O 3为吸附剂的干法净化系统处理,净化后烟气排入大气。被消耗的阳极定期进行更换,并将残极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置。吸附了含氟气体的截氟氧化铝返回电解槽进行电解。 电解槽是在高温、强磁场条件下连续生产作业,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生产设备。电解槽为6点下料,交叉工作,整个工艺过程均自动控制。电解槽阳极作业均由电解多功能机组完成。多功能机组的主要功能为更换阳极、吊运出铝抬包出铝、定期提升阳极母线、打壳加覆盖料等其它作业。 (2)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供料系统 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外购到厂的氧化铝和氟化盐 ,并按需要及时将其送到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上料箱内。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香肠工艺流程图 辅料验收原料肉验收 原料暂存肥膘解冻 精肉解冻水切丁辅料暂存分割热水漂洗1 漂洗2 加水绞肉 肠衣验收、暂存(处理)灌装、结扎 (包括猪原肠衣和蛋白肠衣) 咸水草、麻绳验收、暂存浸泡漂洗3 冷却 内包装 装箱、入库 出货

香肠加工工艺说明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原料肉验收、暂存化验室、仓库 按照原料肉验收程序进行,并要求供应商 提供兽药残留达标保证函及兽医检疫检 验证明 辅料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肥膘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肠衣验收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肠衣处理腊味加工间天然猪肠衣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冲洗,人造肠衣灌装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润湿 咸水草、麻绳 验收 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暂存仓库 浸泡腊味加工间咸水草、麻绳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浸泡使之变软 解冻解冻间肉类解冻分 割间 ≤18℃、18~20h恒温解冻间空气解冻 分割分割台、刀具肉类解冻分 割间 将原料肉筋键、淋巴、脂肪剔除、并分割 成约3cm小肉块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漂洗2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加工用水漂洗,将肉的污血冲洗干净 绞肉绞肉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12℃以下,采用Φ5mm孔板 肥膘切丁切丁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切成0.5cm长的立方

漂洗1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水温45-60℃,洗去表面游离油脂、碎肉 粒 灌装、结扎灌肠机香肠加工间按产品的不同规格调节肠体长度,处理量800~1200kg/h ,温度≦12℃ 漂洗3 水池香肠加工间水温45~60℃,清洗肠体表面油脂、肉碎 冷却挂肠杆预冷车间12℃下冷却0.5~1小时,中心温度≦25℃ 内包装真空机、电子 秤、热封口机 内包装间 将待包装腊肠去绳后按不同规格称重,装 塑料袋、真空包装封口 装箱、入库扣扎机、电子 秤 外包装间、成 品仓库 将真空包装的产品装彩袋封口,按不同规 格装箱、核重、扣扎放入成品库并挂牌标 识。

HIV抗体检测试剂盒-工艺流程图

HIV(1+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生产工艺流程 1、HIV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工艺流程图 检验 电泳胶配制转膜HIV膜条制备HIV膜条分装HIV反应膜条 检验 强阳性对照配制强阳性对照分装 检验 弱阳性对照配制弱阳性对照分装质控品 检验 阴性对照配制阴性对照分装 浓缩样品稀释缓冲液10×配制浓缩样品稀释缓冲液10×分装 浓缩洗膜缓冲液10×配制浓缩洗膜缓冲液10×分装 酶结合物检验酶结合物分装显色试剂底物液底物液分装 封闭粉封闭粉分装 HIV反应膜条 质控品试剂盒组装成品入库 显色试剂成品检验 孵育板

2、各工艺的步骤和要求 目录 2.1 HIV反应膜条的制备 2.1.1 电泳胶的制备 2.1.1.1 玻璃夹板固定 2.1.1.2 2%琼脂糖封边 2.1.1.3 配制4%-20%聚丙烯酰胺梯度分离胶2.1.1. 3.1 20ml 4%分离胶配制 2.1.1. 3.2 20ml 20%分离胶配制 2.1.1. 3.3 梯度分离胶灌胶 2.1.1.4 15ml 5%积层胶制备 2.1.2 蛋白电泳分离 2.1.2.1 样品的制备 2.1.2.2 上样 2.1.2.3 电泳 2.1.3 半干转膜 2.1. 3.1 准备滤纸和NC膜 2.1. 3.2 装备转移三明治 2.1. 3.3 转膜 2.1.4 封闭 2.2 质控品 2.2.1 强阳性对照的配制 2.2.2 弱阳性对照的配制 2.2.3 阴性对照的配制 2.3 显色试剂的配制 2.3.1 浓缩样品稀释缓冲液10×的配制 2.3.2 浓缩洗膜缓冲液 20×的配制 2.3.3 酶结合物的配制 2.3.4 底物液 2.3.5 封闭粉 2.3.6显色具体操作步骤 2.3.6.1 试剂准备 2.3.6.1.1稀释洗膜缓冲液 2.3.6.1.2封闭缓冲液 2.3.6.1.3酶结合物工作溶液 2.3.6.1.4 底物液(已配制好) 2.3.6.2 具体步骤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1)将紧压的原纤维松解成较小的纤维块或纤维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除原纤维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3)将不同批次的纤维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纤维卷。 梳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纤维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2)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精梳工序 主要任务: 1.除杂:清除纤维中细小的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并条工序 主要任务 1.并合:一般用6-8根纤维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2.牵伸:把纤维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纤维条,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粗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细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制剂工艺流程图

悬浮剂的英文名字为suspension concentrate ,一般简写为SC ,为难溶于水的固体农药与助剂经过研磨、分散在水介质中的悬浊液。是农药生产的一种主要的剂型,也是未来大力发展的一种环保型的剂型,其连续相为水。悬浮剂的加工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其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斧的制备。 简单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其中加料的过程以35%吡虫啉悬浮剂为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是将水打入高速分散斧,后加入称量好的吡虫啉三次原粉、乳化剂、抗结剂、防腐剂等。其中防腐剂为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缓冲溶液,高速分散约40分钟后,放入装置斧,过30mL 或50mL 的卧式砂磨机进行研磨。此过程较慢,需时较长,研磨完全后的母液真空抽滤加入配置斧中,此间第二次加料,抗冻剂、增稠作用的黄原胶、高渗剂,其中抗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投过料后进行搅拌,反应完全后即可放入微调斧,在微调斧中加入适量的消泡剂。缓慢搅拌约40分钟后,既可以取样到质检科进行化验产品,合格以后放料包装。如果不合格还需要检查原因,进行返工。 水乳剂的剂型国际代号为EW ,曾称浓乳剂(Concentrate Emulsion)。是将液体或与溶剂混合制得的液体农药,原药以0.5~1.5 微米的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制

剂,外观为乳白色牛奶状液体。水乳制剂有:25%咪鲜胺EW(m/v)、5%功夫EW(m/v)、30%毒死蜱EW(m/v)等。 水乳剂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了水相斧、油相斧、微调剪切斧、容器等部分,其过程相对悬浮剂来说相对简单。 其主要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微胶囊剪切斧已经装备完毕,而生产上还没有具体应用,近几年来,微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动植物细胞、酶和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化学药物的固定化方面。具体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乳油的加工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按照一定的配比将原料计算好了之后,用真空泵将其打入加工混合斧中,搅拌约1小时后,用输送泵打到沉降区的沉降槽中,检验产品合格后放料。其过程简单图示如下:

球团工艺简介及生产流程图

烧结厂球团工艺简介及生产流程图 德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烧结厂建设1座12m 2竖炉,利用系数 6.3t/m 2?h ,年产酸性球团矿60万t 。 车间组成及工艺流程 1.1 车间组成 车间组成:配料室、烘干机室、润磨室、造球室、生筛室、转运站、焙烧室、带冷机通廊、成品缓冲仓、风机房、煤气加压站、软水站、高低压配电室等。 1.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见付图 1.2.1 精矿接受与贮存 竖炉生产主要原料为磁铁矿精粉,对铁精粉化学成分要求是 精矿进料采用汽车输送,汽车将精矿粉卸到下沉式精矿堆场,经抓斗吊运至配料仓。 进厂铁精粉化学成分 名称 TFe( %) Feo (%) SiO2(%) S(%) 粒度(-200mm ) 磁铁矿 份 ≥65 ≤23 ≤7 ≤0.2 ≥85

1.2.2膨润土接受与贮存 竖炉对膨润土化学成分要求是: 进厂膨润土化学指标 名称 吸水率(2h) ∕% 吸蓝量 (100g膨润土∕g) 膨胀容(2g 膨润土∕ml) 粒度 (-200mm) 水分 (%) 钠基膨 润土 ≥400 ≥30 15 ≥95 ≤10 袋装膨润土用汽车运入,储存在膨润土库,由库内设的电葫芦将袋装 膨润土运至膨润土配料仓平台,由人工抖袋将膨润土卸到膨润土配料仓。 1.2.3配料系统 配料矿槽采用单列配置,4个精矿配料仓,容积100m3,储量8.8h,三用一备;2个膨润土仓,膨润土仓为一用一备。配料室为地 下结构。采用自动重量配料,根据设定的给料量和铁精粉与膨润土的 配比,自动调节给料量。铁精粉通过仓下2m圆盘给料机和配料皮带 秤配料。膨润土通过螺旋给料机和螺旋秤配入皮带。圆盘给料机和螺 旋给料机采用变频控制。并且尽量做到铁精矿与膨润土两料流首尾重合。在配料室膨润土落料点处和膨润土设抽风除尘,采用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采用反吹清灰方式。 设置铁精粉仓库和膨润土库。铁精粉仓库能容纳约9天的用量, 下沉式结构,铁精粉采用抓斗吊上料,设置2台10t抓斗吊。膨润土 库用来堆放袋装膨润土,膨润土设电葫芦环形轨道由电葫芦将袋装膨

电解锰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第一章设计要求和原则 概述 本项目为俄罗斯CHEK-SU公司建设的年产8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生产主原料为公司生产的氧化锰和碳酸锰精矿,采用湿法冶炼工艺,年生产天数330天,年生产产量为80000吨,设计四条电解生产线。采用有硒电解、无铬钝化环保工艺,生产中产生的粉尘、酸雾回收利用,废水全部回收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重复使用,废渣排至尾矿库堆存,电解冷却水闭路循环使用。 设计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1.2.1 设计指导思想 1、设计执行相关的方针、政策,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全面贯彻综合利用俄罗斯CHEK-SU公司锰矿资源的基本方针,有效保护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3、优化冶炼工艺流程,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尽量提高金属回收率。 4、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安全和工业卫生法规,加强综合利用,减少三废排放,完善三废处理设施,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做到环境措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 5、设计中在各个环节注意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 6、严格按设计程序开展设计工作,确保设计质量。 1.2.2 设计原则、产品产量和质量及能源消耗保证值 1、建设年产8万吨电解金属锰工厂,工厂一次建成投产; 2、项目设计生产的产品为含%的电解金属锰(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051-2003),牌号为DJMnD);

3、主原料采用俄罗斯奇克苏福克公司生产的碳酸锰矿、氧化锰矿,湿法冶炼生产工艺; 4、本项目采用目前行业最新的设备和工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均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达到清洁生产及环保要求,工艺技术达到目前同行业先进水平; 5、本次项目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为: (1)每条电解生产线330天生产量为20000吨,设计四条电解生产线,生产规模80000吨/年(产品合格率为100%); (2)电解采用SeO 添加剂,正常生产时,电流效率68~70%,电流密度320~ 2 380A/m2,槽电压为~,每吨锰直流电耗≤6500kWh; (3)项目采用的碳酸锰精矿Mn27%,氧化锰精矿Mn35%,本批次全锰分析结果中,二价锰回收率:85%; (4)电解金属锰产品Mn含量达到%,即产品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051-2003; 6、废弃场和排放场的再利用,应符合俄罗斯联邦的卫生和自然保护立法要求。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3.1 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模为年产8万吨电解金属锰。 1.3.2 工作制度 连续工作制,每天三班,每班8小时,年工作330天。 厂址 位于俄罗斯哈卡斯共和国西拉区图依姆村。 设计范围 原料堆场、汽修车间和加油站、焙烧车间、磨粉车间、化合车间、硫化车间、

乙炔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采用“电石入水法”生产溶解乙炔,其主要原料为电石和水。 (1)电石破碎 人工将电石库内的大块电石破碎成50-200mm的电石。 (2)乙炔发生 将破碎好的电石人工运至发生器间,通过电动葫芦将电石提升至3.5米平台上,采取电石入水的方式进行生产操作。电石和水在乙炔发生器内进行水解反应,生成乙炔气和氢氧化钙(熟石灰)并释放出热量。 粗乙炔气体由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及正、反水封进入乙炔气柜中。电石渣浆流入渣浆槽,发生器的反应过程如下: 主反应: 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 副反应: CaO+ H2O→Ca(OH)2 +63.6kJ/mol CaS+ 2H2O→Ca(OH)2 +H2S Ca3P2+ 6H2O→3Ca(OH)2 +2PH3 Ca3N2+ 6H2O→3Ca(OH)2 +2NH3 Ca3Si+ 4H2O→2Ca(OH)2 +SiH4

Ca3As2+ 6H2O→3Ca(OH)2 +2AsH3 (3)乙炔净化、中和、气水分离 从气柜中出来的乙炔气经过一清塔、二清塔,然后进入中和塔。因电石中含有少量的硫、磷,所以粗乙炔气体中含有少量的H2S、PH3,须在装瓶之前进入清净塔加以净化。在清净塔与含有效氯0.085~0.12%的次氯酸钠溶液直接接触反应,以脱除粗乙炔气中的磷、硫杂质。由清净塔顶排出气体进入中和塔与塔顶喷入的 10~15%液碱中和反应后,经气水分离器除去气相中水分,使纯度98.0%以上的精乙炔气送压缩系统。工艺反应式如下: 4NaClO+H2S→H2SO4+4NaCl 4NaClO+PH3→H3PO4+4NaCl 反应生产的酸,再用10~15%的碱液中和,其反应式为: 2NaOH+ H2SO4→Na2SO4+2H2O 3NaOH+ H3PO4→Na3PO4+3H2O 2NaOH+ CO2→Na2CO3+H2O (4)压缩、油水分离、干燥 净化的乙炔气经低压水封进入压缩机,本工段选用2Z-1.5/25型乙炔压缩机,采用分子筛高压干燥装置。压缩至2.4MPa,温度35℃左右,经高压油分离器油水分离后,进入高压干燥器干燥,送乙炔灌瓶架灌装。 (5)灌装

试剂盒生产流程

试剂盒生产流程 胶体金试剂盒生产流程 一、前期准备: ·烧金(超净室,对洁净度要求高)。 ·配制标准品、C/T线划膜液、重悬液、封闭液、配制金垫、玻纤处理液、前处理试剂盒配液(配液间,有生物安全柜)。 ·标记、划膜浓度调试(胶体金调试间)。 ·纱网、容器清洗(器具清洗间),双蒸水制备(制水间,有上下水)。 ·前处理试剂盒组装、底板裁剪,NC膜、吸水纸粘贴,金垫、玻纤预处理。(生产间1,控制洁净度、有干燥箱) 二、启动生产 1.标金(超净室)、划膜、贴板(生产间2,控制洁净度及湿度、有干燥箱)。 2.半成品质检(质检室) 3.打印标签、说明书(档案室) 4.检测卡包装(生产间2,控制洁净度湿度)。 5.成品质检(质检室) 6.留样、产品入库(常温成品库)。 ELISA试剂盒生产流程 一、前期准备: 试剂瓶清洗(器具清洗间)、双蒸水制备(制水间)。 配制标准品、配液(配液间)。 试剂质检(质检室)。 二、启动生产 1.包被、封闭酶标板(超净室+生产间1,要求环境洁净、有准确控温4℃冰箱、

洗板机、37℃烘箱)。 2.酶标板变异质检(质检室)。 3.试剂盒调试(ELISA调试间),半成品质检(质检室) 4.填写《ELISA生产记录表》,打印标签、说明书(档案室) 5.液体分装、包装。(生产间1) 6.成品质检(质检室) 7.留样、产品入库(4℃成品库)。 对建立车间的意见: 1.超净室一个,10㎡左右,用于烧金、标金、包被酶标板等对环境要求高的实 验。 2.质检、胶体金调试间、ELISA调试间,各30㎡左右。 3.配液间15㎡,有生物安全柜。 4.生产间2个:一个不需要控制湿度,40㎡左右;一个控制湿度(有缓冲间) 30㎡左右。 5.档案室,10㎡左右,用于生产文件管理,标签、说明书打印。 6.成品库两个:一个4℃(20㎡左右),用于ELISA试剂盒质检留样、半成品、 成品存放。一个常温(15㎡左右),用于胶体金质检留样、成品暂存。大量胶体金产品可在其他常温干燥地点放置。 7.原料库15㎡左右,存放试剂、耗材、包材。 8.其他:更衣间、洁具间、空调机房、过道等必需设施。 9.位置安排:制水间、器具存放间、配液间靠近;ELISA调试间、胶体金调试 间、质检间、超净间、档案室尽量与生产间靠近。 10.下列房间需有上下水:器具清洗间、制水间、配液间、质检室、胶体金调试 间、ELISA调试间。

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教程文件

1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味精的生产一般分为制糖、谷氨酸发酵、中和提取及精制 等4个主要工序。 1.1液化和糖化 因为大米涨价,目前大多数味精厂都使用淀粉作为原材 料。淀粉先要经过液化阶段。然后在与B一淀粉酶作用进入糖 化阶段。首先利用一淀粉酶将淀粉浆液化,降低淀粉粘度并 将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应为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原来 的大米,所以经过液化的混合液可直接加入糖化酶进入糖化阶 段,而不用像以大米为原材料那样液化后需经过板筐压滤机滤 去大量蛋白质沉淀。液化过程中除了加淀粉酶还要加氯化钙, 整个液化时间约30min。一定温度下液化后的糊精及低聚糖在 糖化罐内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 温至60℃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糖化温度控制在60℃左右,PH值4.5,糖化时间18-32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 85℃,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经过压滤 机后进行油水分离(一冷分离,二冷分离),再经过滤后连续消 毒后进入发酵罐。 1.2谷氨酸发酵发酵 谷氨酸发酵过程消毒后的谷氨酸培养液在流量监控下进入谷氨酸发酵罐,经过罐内冷却蛇管将温度冷却至32℃,置入 菌种,氯化钾、硫酸锰、消泡剂及维生素等,通入消毒空气,经一

段时间适应后,发酵过程即开始缓慢进行。谷氨酸发酵是一个 复杂的微生物生长过程,谷氨酸菌摄取原料的营养,并通过体 内特定的酶进行复杂的生化反应。培养液中的反应物透过细胞 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将反应物转化为谷氨酸产物。整个 发酵过程一般要经历3个时期,即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和衰亡期。每个时期对培养液浓度、温度、PH值及供风量都有不同的 要求。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为菌体的生长代谢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经过大约34小时的培养,当产酸、残糖、光密度等指标均达到一定要求时即可放罐。 1.3 谷氨酸提取与谷氨酸钠生产工艺 该过程在提取罐中进行。利用氨基酸两性的性质,谷氨酸 的等电点在为pH3.0处,谷氨酸在此酸碱度时溶解度最低,可经长时间的沉淀得到谷氨酸。粗得的官司谷氨酸经过于燥后分 装成袋保存。 1.4谷氨酸钠的精制 谷氨酸钠溶液经过活性碳脱色及离子交换柱除去C a 、 Mg 、F e 离子,即可得到高纯度的谷氨酸钠溶液。将纯净的 谷氨酸钠溶液导入结晶罐,进行减压蒸发,当波美度达到295 时放入晶种,进入育晶阶段,根据结晶罐内溶液的饱和度和结 晶情况实时控制谷氨酸钠溶液输入量及进水量。经过十几小时 的蒸发结晶,当结晶形体达到一定要求、物料积累到80%高度时,将料液放至助晶槽,结晶长成后分离出味精,送去干燥和筛

中药药剂学 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

2014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一)粉碎与过筛 内服:细粉 儿科、外用:最细粉 眼用:极细粉 二、特殊散剂的制备 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倍散:指在小剂量的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的稀释散。 -0.1g:10倍散 -0.01g:100倍散等量递增法混合 <0.001g:1000倍散 剂量上限×稀释倍数=1 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低共熔药物:薄荷脑+樟脑; 薄荷脑+冰片 樟脑+水杨酸苯酯 视药理作用变化,决定是否低共熔 药理作用增强或无变化——可低共熔 药理作用减弱——避免出现低共熔 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4.眼用散剂 无菌、过200目的极细粉 极细粉: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二、合剂的制备 1.工艺流程:浸提→纯化→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2.制备要点: 浸提:煎煮法、双提法(芳香挥发性成分)。 纯化:离心分离→水醇法→吸附澄清法。 方法及其参数的选择(如含醇量、澄清剂用量以及离心的转速等)应以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 浓缩:每次服用量——10~20ml。 配液: 添加矫味剂、防腐剂,调节pH,加液体药料(酊剂、醑剂、流浸膏,应以细流缓缓加入药液中,随加随搅拌,使析出物细腻,分散均匀)。 灭菌: 小包装:流通蒸汽、煮沸(100℃,30min)大包装:热压 三、糖浆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

二、煎膏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 炼糖方法: 蔗糖+水+酒石酸—→加热溶解—→微沸熬炼—→滴水成珠,脆不粘牙,色泽金黄(糖转化率达到40%~50%) 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二、分类和制备

生产工艺流程及简述

生产工艺流程及简述 表面毡、短切毡无碱玻璃纤维浸胶 胶液配置→制衬→浸胶→螺旋、环向缠绕及夹砂→固化→修整→脱模→检验→成品 玻璃钢管道缠绕操作程序 1. 准备工作:将模具表面处理干净,做到光洁无毛刺、无伤害,装到制衬机上。配树脂:将促进剂(锌酸钴)按工艺配置1—2%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搅拌1 小时左右,然后静置消除气泡,冬季可适当增加促进剂的用量。 2. 制衬:内衬层是制品直接与介质接触的内表层,它的主要作用是防腐、防渗漏、耐温,要求内衬材料有优良的气密性、耐腐蚀性和耐一定温度等。 3. 缠聚酯薄膜:开动制衬机,将薄膜滚架上的聚酯薄膜缠到模具上,缠时薄膜的第一圈与第二圈之间一定要搭界1—2cm,以保证内衬不泄露。 4. 缠表面毡:开动树脂泵,将以配置好的引发剂(过氧化甲乙酮)1—2%(冬季可加至4%左右),加到喷枪泵中混合后,通过树脂管道淋到已缠好的聚酯薄膜上,在淋树脂的同时将表面毡(如无纺布的形状,是细纤维连接成的,宽度为220mm)带状缠绕1 层,此层主要是防渗漏,需要注意的是,缠表面毡时,气泡一定要处理彻底,同时表面毡在缠绕的过程中,同缠绕聚酯布一样,必须搭界1—2cm 的叠合接口。 5. 缠短切毡:缠表面毡的作用是增加强度、增加防渗漏性,短切毡是根据管子的设计可缠1—2 层。短切毡是用粗纤维纺织成的强筋毡,边缠边淋树脂,再缠绕的同时必须用条状的压滚将气泡赶出。 6. 缠网格布:主要作用是赶走气泡,进一步增加强度。种类有玻璃纤维网格布、涤纶纤维网格布。网格布的方法与网格毡的方法一样,网格布缠好后,必须将气泡处理干净。

7. 固化:内衬层制好后,将缠在模具轴上的内衬层吊到固化机上进行固化,固化的时间以加入引发剂剂量及固化温度而定,(在制衬时加入引发剂的树脂一定要充分混合好才能使用与制衬,否则将形成带状固化。) 8. 缠结构层:结构层又称增强层,它的作用是保证制品在受力的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而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是主要的承载体,树脂是对纤维起均衡载荷的作用,采用夹层结构(加石英砂)纤维缠绕可有效的提高玻璃钢管的刚度。夹层管材的强度、刚度大、重量轻、造价低,使用寿命长、耐腐蚀、无毒无味等特点,石英加砂管也越来越体现出来。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题目: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和基本操作 2.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制备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3. 熟悉溶液型液体药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内容与时间要求(150分钟): 实验准备:实验内容讲解20min, 实验操作:110min 各组实验完毕报告:10min 总结:10min 重点与难点: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过程 实验材料:烧杯、上皿天平、乳钵、量筒、玻璃棒等 板书内容:溶液型液体药剂制备原理,溶液型液体药剂处方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实验目的: 1.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 掌握溶液型型液体制剂配制的特点、质量检查。 3. 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溶液型液体药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子小于1nm)分散于溶剂中的真溶液,供内服或外用。溶液型药剂外观均匀、澄明。常用溶媒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及脂肪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和糖浆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一般制备过程为:称量→溶解→混合→过滤→加溶媒至全量→检查→包装→标签。 在制备溶液型液体制剂时,常需采用一些方法,如成盐、增溶、助溶、潜溶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媒中的溶解度。另外,根据需要还可加入抗氧剂、甜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在制备流程中,一般先加入复合溶媒、助溶剂和稳定剂等附加剂。为了加速溶解进程,可将药物粉碎,通常取溶媒处方量的1/2~3/4搅拌溶解,

必要时可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加热。 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碘、碘化钾、蒸馏水、薄荷油、吐温 器材:上皿天平、乳钵、烧杯、量筒、玻璃棒、铁架台、漏斗、滤纸等。 实验内容: 一、复方碘溶液(卢戈氏溶液) 1.处方 碘1g 碘化钾2g 蒸馏水加至30ml 2.制法取碘化钾置容器内,加适量蒸馏水,搅拌使溶解,加入碘,搅拌溶解后加蒸馏水至全量,即得。 3.用途调节甲状腺机能,用于缺碘引起的疾病,如甲状腺肿、甲亢等的辅助治疗。每次0.1-0.5ml,饭前用水稀释5-10倍后服用,一日3次。 4. 质量检查成品外观、性状。 二、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 1. 处方 薄荷油0.2ml 吐温-80 0.1ml 蒸馏水加至100.0ml 2. 制法取薄荷油加滑石粉在研钵中研匀,移至有盖的容器中加入蒸馏水,加盖振摇10min,反复过滤至滤液澄明,再通过过滤器加适量蒸馏水,使成100ml,即得。 3. 用途芳香矫味与驱风药,用于胃肠充气或作溶剂。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说明

1 9 10 12 2 11 13 3 14 4 15 5 16 17 8 7 6 18 至提升机工艺流程设备编号及名称 编号名称 1 永磁筒 2 圆筒初清筛 3 电动三通 4 锤片粉碎机 5 吸尘罩 6 栅筛 7 下料斗 8 斗式提升机 9 风帽 10 组合脉冲除尘器 11 叶轮式闭风机 12 双轴桨叶混合机 13 自动闸门 14 料位器 15 手动闸门 16 螺旋喂料器 17 电子秤 18 刮板输送机 工艺流程图

19 23 20 24 21 25 22 26 工艺流程设备编号及名称编号名称 19 环模制粒机 20 空压机 21 双层冷却器 22 对辊破碎机 23 振动分级筛 24 离心通风机 25 离心集尘器 26 自动打包机 集尘袋

生产流程图工艺说明 一.原料粉碎 需粉碎原料经栅筛除去较大杂质后,投放到下料斗经吸尘罩吸,其目的是降低粉尘浓度。由提升机送到永磁筒除去磁性铁杂质,再经圆筒初清筛得到合格的原料经粉碎储备仓进入粉碎机粉碎至需要大小粒度的粉料 小学少先队组织机构 少先队组织由少先队大队部及各中队组成,其成员包括少先队辅导员、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少先队员,为了健全完善我校少先队组织,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成员的确定 1、大队长由纪律部门、卫生部门、升旗手、鼓号队四个组织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担任(共四名),该部门就主要由大队长负责部门内的纪律。 2、中、小队长由各班中队公开、公平选举产生,中队长各班一名(共11名),一般由班长担任,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另行选举。小队长各班各小组先选举出一名(共8个小组,就8名小队长)然后各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小队长几名。 3、在进行班级选举中、小队长时应注意,必须把卫生、纪律部门的检查学生先选举在中、小队长之内,剩余的中、小队长名额由班级其他优秀学生担任。 4、在班级公开、公平选举出中、小队长之后,由班主任老师授予中、小队长标志,大队长由少先队大队部授予大队长标志。 二、成员的职责及任免 1、大、中、小队长属于学校少先队组织,各队长不管是遇见该班的、外班的,不管是否在值勤,只要发现任何人在学校内出现说脏话、乱扔果皮纸屑、追逐打闹、攀爬栏杆、乱写乱画等等一些违纪现象,都可以站出来制止或者报告老师。 2、班主任在各中队要对中、小队长提出具体的责任,如设置管卫生的小队长,管纪律的小队长,管文明礼貌的、管服装整洁的等等,根据你班的需要自行定出若干相应职责,让各位队长清楚自己的职权,有具体可操作的事情去管理,让各位队长成为班主任真正的助手,让学生管理学生。各中队长可以负责全班的任何违纪现象,并负责每天早上检查红领巾与校牌及各小队长标志的佩戴情况。 3、大、中、小队长标志要求各队长必须每天佩戴,以身作则,不得违纪,如有违纪现象,班主任可根据中、小队长的表现撤消该同学中、小队长的职务,另行选举,大队长由纪律、卫生部门及少先队大队部撤消,另行选举。 4、各班中、小队长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负责,表现优秀,期末评为少先队部门优秀干部。

液体制剂生产过程及操作要点。教学文案

液体制剂生产过程及操作要点 我们是一家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是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特殊商品,保证药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底线和发展基础。而药品质量的形成与我们一线工人的岗位标准操作息息相关。我们企业利用这次设备改造停产的机会,对我们生产操作工人开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培训, 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生产的药品质量。更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使我们一线操作工人增强了质量意识,提高岗位操作能力,使企业与我们个人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我们综合车间主要生产两种液体制剂一一清开灵口服液和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其中码瓶、煮盖、灌封、洗瓶、灭菌、灯检、贴签、外包等工序的操作过程,都基本都相同,而清开灵口服液提取、配制工序都由针剂车间操作生产,在我们车间完整生产的液体制剂主要是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下面我就重点介绍一 下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的生产过程。主要涉及提取、灌封、包装三个组。

清开灵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 二、提取过程:领料投料T煮提、蒸馏T重蒸馏T浓缩T加醇T溶解人工牛黄T 混合一收醇一水沉 1、提取工序:

3?醇沉工序:加入70%乙醇,2-6C冷藏24小时以上 三?灌封过程 配液—精滤—洗烘瓶—灌封—灭菌—灯检—贴签—外包 清开灵口服液和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的码瓶、煮盖、灌封、洗瓶、灭菌、灯检、贴签、外包等工序的操作过程,都基本都相同,主要区别在精滤工序,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在灌封前是用板框压滤机过滤,清开灵口服液用0..8um的滤芯过滤。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加入0.01%的菠萝香精,清开灵口服液加入0.1%的菠萝香精。 提取组蒸馏工序将168kg柴胡用饮用水淋洗后加入饮用水1344L浸泡2小时后开汽 加热,常压下缓慢蒸馏,收集蒸馏液约480L,水煎液抽到浓缩间与煮提液合并浓缩。将蒸 馏液抽入真空浓缩器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约240L与配液 工序工作交接。剩余的蒸馏液与水煎液合浓缩。 煮提分7罐进行,其中第一天煮3罐,第二天煮4罐。每罐各投入紫花地丁、苣荬 菜、鱼腥草各40kg,芦根、赤小豆各60kg。用饮用水淋洗后,再加饮用水煎煮两次,每次 微沸1小时?一煎加水1920L,二煎加水1440L。 浓缩工序使用单效、双效、三效浓缩器。煮提水溶液液与蒸馏后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 (50C),体积约630L,浓缩液静置,放至室温。 醇沉工序:测量乙醇温度,折20 E醇浓度。 计算加醇量,使浓缩液含醇量达70%。计算公式: 加醇量二浓缩液体积X 70%/20 C醇浓度-70% 浓缩液边搅边加入乙醇,静置24小时以上,板框压滤机过滤。 浓解人工牛黄:配制70%乙醇122L,公式:乙醇量=122X 70%/20C乙醇浓度。 取人工牛黄12180g,加入70%乙醇,40% NaOH调PH为9 (精密PH试纸测量),搅拌溶解30分钟。抽滤,滤液加入3% (3.675kg)活性炭搅拌均匀,抽滤。 浓缩液醇沉过滤液与人工牛黄乙醇溶液合并,调PH 为7(精密PH 试纸测量)。静置24 小时以上。

(完整版)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试剂盒生产流程

试剂盒生产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试剂盒生产流程 胶体金试剂盒生产流程 一、前期准备: ·烧金(超净室,对洁净度要求高)。 ·配制标准品、C/T线划膜液、重悬液、封闭液、配制金垫、玻纤处理液、前处理试剂盒配液(配液间,有生物安全柜)。 ·标记、划膜浓度调试(胶体金调试间)。 ·纱网、容器清洗(器具清洗间),双蒸水制备(制水间,有上下水)。 ·前处理试剂盒组装、底板裁剪,NC膜、吸水纸粘贴,金垫、玻纤预处理。(生产间1,控制洁净度、有干燥箱) 二、启动生产 1.标金(超净室)、划膜、贴板(生产间2,控制洁净度及湿度、有干燥 箱)。 2.半成品质检(质检室) 3.打印标签、说明书(档案室) 4.检测卡包装(生产间2,控制洁净度湿度)。 5.成品质检(质检室) 6.留样、产品入库(常温成品库)。 ELISA试剂盒生产流程 一、前期准备: 试剂瓶清洗(器具清洗间)、双蒸水制备(制水间)。 配制标准品、配液(配液间)。 试剂质检(质检室)。 二、启动生产

1.包被、封闭酶标板(超净室+生产间1,要求环境洁净、有准确控温4℃冰 箱、洗板机、37℃烘箱)。 2.酶标板变异质检(质检室)。 3.试剂盒调试(ELISA调试间),半成品质检(质检室) 4.填写《ELISA生产记录表》,打印标签、说明书(档案室) 5.液体分装、包装。(生产间1) 6.成品质检(质检室) 7.留样、产品入库(4℃成品库)。 对建立车间的意见: 1.超净室一个,10㎡左右,用于烧金、标金、包被酶标板等对环境要求高的 实验。 2.质检、胶体金调试间、ELISA调试间,各30㎡左右。 3.配液间15㎡,有生物安全柜。 4.生产间2个:一个不需要控制湿度,40㎡左右;一个控制湿度(有缓冲 间)30㎡左右。 5.档案室,10㎡左右,用于生产文件管理,标签、说明书打印。 6.成品库两个:一个4℃(20㎡左右),用于ELISA试剂盒质检留样、半成 品、成品存放。一个常温(15㎡左右),用于胶体金质检留样、成品暂存。大量胶体金产品可在其他常温干燥地点放置。 7.原料库15㎡左右,存放试剂、耗材、包材。 8.其他:更衣间、洁具间、空调机房、过道等必需设施。 9.位置安排:制水间、器具存放间、配液间靠近;ELISA调试间、胶体金调试 间、质检间、超净间、档案室尽量与生产间靠近。 10.下列房间需有上下水:器具清洗间、制水间、配液间、质检室、胶体金调试

-电解锰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电解锰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作者:————————————————————————————————日期:

第一章设计要求和原则 1.1 概述 本项目为俄罗斯CHEK-SU公司建设的年产8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生产主原料为公司生产的氧化锰和碳酸锰精矿,采用湿法冶炼工艺,年生产天数330天,年生产产量为80000吨,设计四条电解生产线。采用有硒电解、无铬钝化环保工艺,生产中产生的粉尘、酸雾回收利用,废水全部回收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重复使用,废渣排至尾矿库堆存,电解冷却水闭路循环使用。 1.2 设计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1.2.1 设计指导思想 1、设计执行相关的方针、政策,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全面贯彻综合利用俄罗斯CHEK-SU公司锰矿资源的基本方针,有效保护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3、优化冶炼工艺流程,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尽量提高金属回收率。 4、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安全和工业卫生法规,加强综合利用,减少三废排放,完善三废处理设施,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做到环境措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 5、设计中在各个环节注意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 6、严格按设计程序开展设计工作,确保设计质量。 1.2.2 设计原则、产品产量和质量及能源消耗保证值 1、建设年产8万吨电解金属锰工厂,工厂一次建成投产; 2、项目设计生产的产品为含Mn99.8%的电解金属锰(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051-2003),牌号为DJMnD);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典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一、 水泥生产原燃料及配料 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为石灰原料和粘土质原料,有时还要根据燃料品质和水泥品种,掺加校正原料以补充某些成分的不足,还可以利用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的原料或混合材料进行生产。 1、 石灰石原料 石灰质原料是指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泥灰岩、白垩和贝壳等。石灰石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熟料大约需要1.3吨石灰石,生料中80%以上是石灰石。 2、 黏土质原料 黏土质原料主要提供水泥熟料中的2SIO 、32O AL 、及少量的32O Fe 。天然黏土质原料有黄土、黏土、页岩、粉砂岩及河泥等。其中黄土和黏土用得最多。此外,还有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黏土质为细分散的沉积岩,由不同矿物组成,如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及其它水化铝硅酸盐。 3、 校正原料 当石灰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不能满足配料方案要求时(有的2SIO 含量不足,有的32O AL 和32O Fe 含量不足)必须根据所缺少的组分,掺加相应的校正原料 (1) 硅质校正原料 含2SIO 80%以上 (2) 铝质校正原料 含32O AL 30%以上 (3) 铁质校正原料 含32O Fe 50%以上 二、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主要由硅酸三钙(S C 3)、硅酸二钙(S C 2)、铝酸三钙(A C 3)和铁铝酸四钙(AF C 4)组成。 三、 工艺流程 1、 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破碎过程要比粉磨过程经济而方便,合理选用破碎设备和和粉磨设备非常重要。在物料进入粉磨设备之前,尽可能将大块物料破碎至细小、均匀的粒度,以减轻粉磨设备的负荷,提高黂机的产量。物料破碎后,可减少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同粒度物料的分离现象,有得于制得成分均匀的生料,提高配料的准确性。 (2)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物料堆放时,由堆料机把进来的原料连续地按一定的方式堆成尽可能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和相同厚度的料层。取料时,在垂直于料层的方向,尽可能同时切取所有料层,依次切取,直到取完,即“平铺直取”。 意义: (1)均化原料成分,减少质量波动,以利于生产质量更高的熟料,并稳定烧成系统的生产。 (2)扩大矿山资源的利用,提高开采效率,最大限度扩大矿山的覆盖物和夹层,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不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