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规律flash演示

凸透镜成像规律flash演示

凸透镜成像规律flash演示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全

“靠近”,则对光线起会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

像清晰 五.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明几点: ① 焦点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时不成像,成实像,成虚像。 f u =f u >f u <② 二倍焦距处是像大小的分界点,时,成等大实像,时,成缩小的实像, f u 2=f u 2>时,成放大实像或放大虚像。 ③ 成实像特点:成实像时,物、像在镜的两侧 f u 2<且倒立,同时,,像变小,,像变大,物像移动方向一致。 ④ 成虚 ↑u ↓v ↑↓v u 像的特点:成虚像时,物、像在镜同侧,且正立、放大,同时,,像变大, ↑↑v u 像变小,像物移动方向也一致。 ↓↓v u ⑤ 成实像时,物、像距离最小值为4倍焦距(即)。 f 4口诀:一焦分虚实,分正倒;二焦分大小;物近(与焦点的距离)像远大,物远(与焦点 的距离)像近小;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像距大(于物距)像放大,像距小(于物距) 像缩小。 例7: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 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 ,则此时蜡烛经该透镜所成的像是 ( ) A .放大的虚像 B .等大的虚像 C .缩小 的实像 D .缩小的虚像 例8、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 B 、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D 、实像是实 际存在的像,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是人的幻觉形成的 六、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科学探究题 例9: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 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7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 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 的实像,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 巩固练习: 1.如图8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 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06?潍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 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 清晰的放大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 2、(2008?柳州)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一 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 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 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 3、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 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 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 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2010?乌鲁木齐)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

A、B、C、D、 5、(2009?江西)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6、(2006?沈阳)在阳光充足的教室内.小阳手持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可以在墙上看到窗户的像,这个像是() A、倒立、等大的 B、倒立、缩小的 C、正立、放大的 D、正立、缩小的 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8、(2010?河南)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9、(2008?辽宁)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 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中学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

中学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

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归率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4.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重点: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会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和总结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u ) 倒正 实虚 放大或缩小 (v) u >2f 倒立 实像 缩小 f <v <2f 照相机 u=2f 倒立 实像 等大 v=2f 特点:实像大小转折点 f <u <2f 倒立 实像 放大 v >2f 幻灯机 u=f 不 成 像 特点:像的虚实 转折点 u <f 正立放大虚像 v >u 放大镜 规律方法指导: 一、要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同学们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 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现在,我们利用这三条光线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作法:

①画一直线表示主光轴; ②把透镜放在主光轴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轴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③物体分别放三个位置(u<f、f<u<2f、u>2f); ④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的光线.; ⑤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相交于一点; ⑦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这就是物体的像; ⑧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不相交,反向延长,交于物体与透镜的同侧; ⑨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用虚线表示其成的像为虚像,如图所示: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说课稿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说课稿 中本中学李莲 一、说教材 本节是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它是本章的中心内容, 教材通过生活中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它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这两节知识的升华,同时它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物理的启蒙阶段,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思维局限在感性认识上而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细维,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 而且学生又是一个情感的个体,所以我力图从他们的身边事情入手,引起兴趣,在围绕身边的物理现象为主题使实验层层递进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从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最终再通过分析与论证进而得出结论.从而使同学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观察实验,总结归纳的能力, 重难点的处理: 1、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施教策略:采用边实验边记录边 总结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进而加深学生的认识. 2、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施教策略:采用同学 之间互相交流和共同动手实验,分析引导,从而将像的倒正,虚实,大小的判别方法各个击破,又通过对成像的性质改变过程引导分析,猜想出可能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并分析条件和动手实验突破实验过程中物距的划分,仪器的调节并引导学生设计表格,从而确定观察对象,和记录数据 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将规律与原理用动画生动形象地呈现再学生面前,同时也进一步验证学生的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

第十四周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54.0分)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 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物体 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成像规律相同( A )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近视眼镜 3.物理课上,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将蜡烛从大于二倍焦距处向凸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像始终是正立 B. 像始终是倒立 C. 像始终是缩小的 D. 像始终是虚的 4.关于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和投影仪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 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 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B. 保持凸透镜不动,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C. 保持凸透镜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 D. 保持凸透镜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 6.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 B ) A. 会聚光束 B. 发散光束 C. 平行光束 D. 不能确定 7.放电影试镜头时,发现银幕上的影像小了一点,为了使画面更大一些,应当调整放映机( D ) A. 离银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 离银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 离银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 离银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8.用照相机照相时,突然镜头上落下一个小昆虫,洗出的相片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A ) A. 相片上有一个昆虫的黑影 B. 相片上有一个昆虫缩小的像 C. 相片上有一个昆虫放大的像 D. 没有昆虫的黑影和像,但比正常情况暗一些

凸透镜成像规律原理

一、作图成像法 光学作图,是掌握光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凸透镜成像规律完全可以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而找到像点,这种方法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以作为实验后,强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可以为那些要参加各种物理竞赛的学生,作为知识的一种拓宽。方法是过物体上的一点,画出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然后找到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的点,或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上该点的像点。再根据物体与主光轴的垂直关系,画出像也与主光轴垂直,就可以画出虚实像。还可以借此介绍虚实像。 本文列举两种利用作图法探究成像规律,作图在下: 两条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光线通过焦点。 二、光路可逆法 光路可逆性是光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对这个知识也是记忆犹新。具体方法是先根据作图法作出一种成像规律的图后,提醒学生从光路可逆性来考虑问题,把作出来的图,从反面看一下,又是什么成像规律?这样所有的成像规律,就可以从光路可逆性来记住规律。下图中就是利用光路可逆性,完成两个成像规律!

五、口诀记忆法 总结归纳口诀,一直是我们教师追求高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下面列举一些简单的口诀,有的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供大家参考: 口诀一:凸透镜成像,远缩小近放大!(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近处的物体成放大的像) 口诀二: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物体近的,成像远,而且放大,反之) 口诀三:物远成实像,倒立缩小放大;物近成虚像,正立虚像放大。 (成实像时,像是倒立的,先是缩小的再是放大的;成虚像时,像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虚像) 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也设计了适合自己的口诀。由此推广,在学习其他知识时大多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七、辅助线记忆法 作辅助线,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把像点的运动轨迹用辅助线描出来,具体辅助线的作图方法是:过倒立、等大实像的顶端和焦点画出辅助线,所有的像的顶端的轨迹都在这条线上。详细图作图如下: 辅助线帮助学生记忆,这种方法可以在实验后引入,可以解决一些变化类题型。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重点难点】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专题[含答案解析]

实验专题(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 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 [方案] 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

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为______cm; (2)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______(选 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 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烛焰、透镜 和光中心大致在,当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 u=15cm、像距v=30cm时,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__的实像; 若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 3.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同学进一步实验,当把烛 焰放在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 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实 像. (3)应用(2)中描述的凸透镜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某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究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实验序号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20 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5 7.5 3 10 10 倒立等大的实像 2

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及特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 A.5cm B.10cm C.15cm D.30cm 3.如下中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A.0.1m B.0.2m C.0.3m D.0.5m 4.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下右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 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5.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6.“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C.一定小于8cm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__(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_(左 /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 (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 _________(左/右)移.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4,3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即等高、共线)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②烛焰在焦点上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等高、共线;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3.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倒立/正 立 放大/缩小 虚像/实像 同侧/ 异侧 应用 u>2f f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u=f 不成像 虚实分界点 uv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放大镜 4.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焦点以内反变化; 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像儿跟着物体跑,像的大小像距定。 理解: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⑶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⑷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5.实像:一定是异侧,且倒立的;虚像:一定是同侧,且正立的; 6.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像”同向而行 7.①v <u ,成倒立缩小实像;②v >u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③v=u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8..成像特点:透镜成像时,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照到透镜上的所有光线都成像在同一个位置,挡住一部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专题[含答案解析]

n d A l l t h i n g s 精心整理 实验专题(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二、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 之间)、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 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 [方案] 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 物距(u )像距(v )正倒大小虚实应用 特点物,像的位置关系u >2f 2f >v >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物像异侧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仪 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物像异侧2f >u >f v >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电影、投影仪 -物像异侧u=f --- 不成像强光聚焦手电筒 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f >u v >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 物像同侧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图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图解 2009年08月03日星期一 20:15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 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 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 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三.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倒;虚、实; 放、缩。起聚光作用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折射定律。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可把平行光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光路图解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路图解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设计理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是光学部分重点和难点,此部分内容的同样是八年级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了成像规律,学生就能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进一步了解,达到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及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一般是通过实验得出相应规律的。有不少同学对这一规律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同学以背的方式强记住了成像规律,时间长了容易遗忘。其实只要同学们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正向(反向)相交而形成的,那么通过从物体的某一点发出的两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就可以很容易找到这一点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本课通过运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的方法来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练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与物距的关系,能应用光路图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作图,加深对成像大小、倒正、虚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科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过程★ 本节微课我们学习用光路图来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这里要运用到三条特殊的光线,它们是: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 ②过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③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下面我们将应用这三条光线中的任意两条来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物体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经过另一侧的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这两条光线的交点就是物体所对应的像点。这个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实像。可以发现此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所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减小物距,可以看出像距增大但仍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所成像变大但仍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由此可以看出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原理及课堂练习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复习旧知: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光路图和以下问题: 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3).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2:实像和虚像 (1).实像:而形成的。 (2).虚像:而形成的。 3:概念 (1).物距:的距离,叫物距,用字母表示。(2).像距:的距离,叫像距,用字母表示。(3).焦距: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表示。(1) 物距满足u>2f,像距满足f

(5) 物距满足 ,像距满足 ,像的特点 , , ,像物 侧。 (6) 物距满足 ,像距满足 ,像的特点 , , ,像物 侧。 1 2(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像的正倒: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练习: 1.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虚像不能 B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 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2.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动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得到的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 A 像距变大、像变大 B 像距不变、像变小 C 像距变小、像变小 D 像距变大、像变小。 3.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必须把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 A 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 像距的2倍焦距处 C 透镜的焦点与2倍焦距点之间 D 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

凸透镜成像规律八种记忆方法

凸透镜成像规律八种记忆方法 一、作图成像法 光学作图,是掌握光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凸透镜成像规律完全可以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而找到像点,这种方法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以作为实验后,强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可以为那些要参加各种物理竞赛的学生,作为知识的一种拓宽。方法是过物体上的一点,画出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然后找到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的点,或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上该点的像点。再根据物体与主光轴的垂直关系,画出像也与主光轴垂直,就可以画出虚实像。还可以借此介绍虚实 像。 本文列举两种利用作图法探究成像规律,作图在下: 两条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光线通过焦点。 这种方法适合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初二学生接受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可以在初三第一轮复习时,帮助学生记忆,减轻复习时的学生的记忆压力。 二、光路可逆法 光路可逆性是光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对这个知识也是记忆犹新。具体方法是先根据作图法作出一种成像规律的图后,提醒学生从光路可逆性来考虑问题,把作出来的图,从反面看一下,又是什么成像规律?这样所有的成像规律,就可以从光路可逆性来记住规律。下图中就是利用光路可逆性,完成两个成像规律!

这种方法理解层次较高,学生理解起来也很难,可以作为新课以后的辅助练习。 三、童话故事记忆法 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冬天,唐僧师徒一行四人,为取真经,他们继续向西方徒步前行。他们来到一个山洞中休息吃饭。山洞前有一个大的冰山,冰山中间厚、边缘薄。孙悟空到外面弄了一些吃的回到山洞前,他看到冰山后面的山洞里,也有一只倒立、缩小的孙悟空,他以为是妖精,又来吃唐僧的肉了,连忙拿出金箍棒,准备降服妖精。这时,冰山后的孙悟空也拿出小金箍棒。孙悟空连忙向前冲去,准备与之决斗。这时,孙悟空发现,妖精好像怕自己似的,连忙向远处逃去,而且变得很大,但还是倒立的。孙悟空大声呼道:“妖精,哪里逃?”忙连翻几个筋斗,但有冰山挡着,翻到冰山前时,山洞中的“妖精”没有了! 这时,在山洞中刚睡着的猪八戒被孙悟空的叫声惊醒了,连忙从山洞中出来叫道:“猴哥,哪里有妖精?”出来一看,看到冰山外有一个身材魁梧的孙悟空,哈哈大笑到:“猴哥,你又在变戏法哄人了,让我来教训你一下!”连忙拾起钯子,向孙悟空打去,没打到孙悟空,把冰山打碎了,孙悟空又变成了原来一样大小!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师哥俩分别看到了什么吗?同学们,谁能把刚才的故事重述一遍?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初二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游戏法记忆法 游戏准备:卡片五张,上面印有图案,一张较大的,一张较小的,一张放大的虚像,两张等大像!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凸透镜,主光轴,焦点,二倍焦距! 方法是:让一个学生拿着卡片1,站在凸透镜的一边的任意一个位置,再让一个学生找到合适的卡片(卡片1),让他站在估计的对应位置,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成像。可以让其他学生说出他们做的成像规律,以及物距(u)和像距(v)。在我多次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此方法也是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另外,还可以让他们课后自己去准备卡片,去练习完成这样的游戏,此方法还可以用于新课复习,也可以用来做本节课的当堂练习!游戏的方法图如下:

(完整版)中学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

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归率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4.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会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和总结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 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规律方法指导: 一、要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同学们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2.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 3.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现在,我们利用这三条光线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 作法:①画一直线表示主光轴; ②把透镜放在主光轴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轴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 倍焦距的位置; ③物体分别放三个位置(u2f ); ④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的光线. ;

⑤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相交于一点;⑦ 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这就是物体的像;⑧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不相交,反向延长,交于物体与透镜的同侧;⑨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用虚线表示其成的像为虚像,如图所示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诀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口诀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外。 口诀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三、放大倍数: κ= 初中阶段不必掌握,但应知道:①、当ν>μ时,成放大的像;②、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物体越靠近焦点,所成的虚像越大。 经典例题透析: 凸透镜的应用 1、在使用照相机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拍摄远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 B. 拍摄近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 C. 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把光圈的数值调小 D. 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缩小光圈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为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拍摄远景物,指的是景物离镜头较远,也就是物距较大. 根据照相机的原理,像很小,像距很小,应当减小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胶片无法移动. 只能将镜头后移,反之,在拍摄近景时,应当加大胶片与镜头的间距,将镜头向前移,由此可判定选项A 不正确,选项B正确。 光圈是镜头前边开口的障碍物,它的作用是只让光从所开的口中通过,控制进入镜头的光量,在阴天,景物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较弱,因此,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加大进光量,而光圈的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大,从而得知,选项C正确。 答案:BC 总结与升华:1、使用照相机时,需要的像要清晰,曝光适度,采用调节光圈、距离、时间的方法满足要求,一般情况下,物体固定不动,物距确定,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像距使物体成清晰的像在胶片上,应当说明,放大或缩小光圈,只能改变进入照相机光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像的完整性,决不会因为减小光圈使物体的像少了一部分。 2、照相机镜头变脏,因物体附着镜头上,因此成的是虚像,不会在胶片上留下污点的像,只是进入照相机光量的减少,使像片变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