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老机构失智症老人照护规范安徽标准2020版

养老机构失智症老人照护规范安徽标准2020版

养老机构失智症老人照护规范安徽标准2020版
养老机构失智症老人照护规范安徽标准2020版

DB34/T 3524—2019

养老机构失智症老人照护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失智症老人照护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卫生清洁、穿衣照护、饮食照护、如厕照护、洗澡照护、睡眠照护、行为和精神症状照护。

本标准适用于养老机构失智症老人的照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T 35796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JGJ 450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MZ/T 032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失智症 Dementia

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特别会影响到老人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的一种症状。

4 基本要求

4.1 环境

4.1.1 环境设计及无障碍设计应符合 GB 50763、JGJ 450 的相关规定要求。

4.1.2 应设立失智症老人的专用照护场所与公共活动空间,避免喧哗或嘈杂。专用照护场所出入口处宜进行隐蔽化设计,窗户应限位,并确保通风良好。

4.1.3 空间设计应符合失智症老人文化背景及兴趣爱好,有益于老人怀旧,注重保护失智症老人的隐私,促进老人社交与互动,提供被有效限制的安全徘徊路径。

4.1.4 室内环境设计色彩、装饰物、标识标牌等应易于辨识,并避免尖锐物、刺激物及色彩。

4.1.5 居室、卫生间和浴室宜采用外开门或平移门。

4.2 设施设备

1

DB34/T 3524—2019

4.2.1 服务场所建筑及设施设备应符合GB/T 35796、JGJ 450、MZ/T 032 第5章的要求的相关规定。

4.2.2 公共区域设置监控装置、门禁系统或电子定位设备等智能化设施设备。

4.2.3 应配置紧急呼叫系统,宜设置定位仪、夜间离床感应或卫生间红外线报警系统。

4.2.4 应配备适合失智症老人的娱乐和康复训练所需设施设备。

4.3 人员要求

4.3.1 养老机构应配备与失智症老人数量相匹配的护理人员。

4.3.2 护理人员应经过失智症专业培训,定期参加在职培训。

4.3.3 护理人员应有耐心、爱心,尊老爱老,具有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4.4 照护安全要求

4.4.1 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如尖锐器具、有毒物品和药物等。

4.4.2 出现伤人、自伤或毁物等情况时,及时通知亲属,对失智症老人采取保护性约束,并记录起止时间、原因及身心状况。

4.4.3 异常行为应及时通知亲属,建议转入专业医院。

4.4.4 定期评估失智症老人跌倒、坠床、烫伤、自杀等风险,并制定相应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熟悉掌握预防措施与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

a)走失;

b)烫伤;

c)跌倒;

d)噎食;

e)自杀;

f)突发精神症状;

g)火灾与疏散;

h)被困电梯。

5 卫生清洁照护

5.1 面容修饰:每天早晚为失智症老人进行面部清洁,定期修剪鼻毛,清除耳垢。

5.2 发型修饰:定期清洗 定期修剪 梳理整齐。

5.3 口腔清洁:每天对失智症老人进行口腔护理及义齿的维护。

5.4 皮肤清洁:定期对失智症老人进行皮肤清洁,并按时进行局部按摩。

6 穿衣照护

常见穿衣障碍照护具体见表1。

2

DB34/T 3524—2019

3 表1 常见穿衣障碍照护 序号

常见问题 照护方式 1 穿衣不适合气候、场合 注意温度变化,帮助老人增减衣物。

收起非季节性衣物,给与简单的选择。

2 穿衣顺序易错误 按穿衣顺序将衣服摆好。

帮助脱掉衣物,重新换好。

3 无法穿整齐 可进行穿衣示范动作指导老人自行穿衣。

将衣物简单化:松紧带、粘贴式、方便穿脱、少纽扣。

4 鞋子不合适 及时更换不合适的鞋子。

选择大小舒适、防滑,方便穿脱和活动鞋子供失智症老人选择。

5 关键部位保护不到位 及时对关键部位进行保护。

注意背部、上臂、腹部、腰部和大腿等身体重要部位的保暖。

6 拒绝换衣服

劝导安慰,不要强迫立马换衣服,可稍后再尝试。

老人喜欢穿的衣服,同样式、花色多准备几套。 7 饮食照护

常见饮食障碍照护具体见表2。

表2 常见饮食障碍照护

序号

常见问题 照护方式 1 吃完还想再吃 提供小点心,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

转移注意力。

2 忘记已经吃过东西 提醒老人肚子是饱的;

饭后记录打勾,告诉下次吃饭的时间;

让其看到餐后的情景,理解已经吃过饭了的事情。

3 拒绝吃东西 情绪不佳:营造愉快的用餐环境,例如让他听喜欢的音乐或老歌。

给老人准备他爱吃的食物。

胃口不佳:提醒老人应该吃东西了,激发老人吃东西的意愿。

准备他爱吃的食物。

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

食物不适合(温度、软硬度):注意食物的温度。

根据老人咀嚼能力,提供软硬度合适的食物。

口腔问题:注意口腔的清洁,以免口腔感染,必要时到口腔科检查。 不会使用餐具:准备易持易握的餐具。

将食物切小块方便老人夹取或用手拿。

便秘腹胀:摄取足够的水分及纤维素。

指导进行腹部按摩及康复锻炼。

请医生开可帮助排便和消胀气的药。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详细版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体系、设备设施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医疗护理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2008 安全色 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3495-1992 消防安全标志 GB/T 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 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1995(2005 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T 50340-2003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 50437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养老机构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服务的各类组织。 3.2安全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GB/T 28001-2001,定义3.16] 3.3特种设备special type equipment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等。 注:改写AQ 7002-2007,定义 3.8。 3.4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GB/T 28001-2001,定义 3.10] 4、安全管理体系 4.1安全管理部门及职责 养老机构的安全责任人应是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养老机构应依法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由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相关部门和具体实施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组成,逐级负责本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 4.2安全管理人员要求及职责 4.2.1 安全管理人员要求 4.2.1.1 养老机构应按照机构总人数及服务内容配置相适应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4.2.1.2 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熟悉国家和地方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并取得相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具备必要的组织协

老年护理分类等级和服务内容服务标准_自理级、介助级、介护级[1]

护理分类的服务标准 根据老人需求护理的标准,按能否自理和不能自理的程度细分自理级、介助级、介护级,三个等级进行不同护理标准进行服务。 1)自理级 年龄在70岁以上,身体基本健康,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思维正常,判断能力、沟通能力正常。 1、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者 2、每天打扫室内外卫生 3、每周洗涤被套、床单、枕套一次 4、整理抽屉、衣柜、床头柜等 5、代订牛奶、报刊 6、提供健身、娱乐设施,组织开展文体健身活动 7、建立健康档案,每周测血压一次 2)介助级 生活基本自理,各种慢性病(传染病、精神病除外)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支气管炎、脑血管病等稳定期;年龄偏大(年龄在80岁以上)意识清、大小便能自控,能独立行走,有正常的思维、判断、沟通能力 1、自理级护理的全部内容 2、配药,定期测量血压。 3、思维功能轻度障碍,对言行有一定影响者 4、年老体弱,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者 5、督促休养员保持个人整洁 6、清洗衣物(手洗除外)、日用品及用具如:毛巾、水杯、痰盂等 7、代订饭菜,送开水饭菜到房内,洗刷餐具 8、代购饭菜票,代付床位费 9、帮助行动不便的长者到医疗保健中心就医 3)介护级 日常生活需要部分协助方能完成如:穿衣、入厕、梳洗,能独立进食,肢体有残疾,能借助器械独立进行户外活动,大小便能自控,位置移动需要

部分协助,健忘、沟通判断能力弱 1、介助级服务全部项目 2、协助起卧 3、协助老人入厕并便后擦洗 4、协助穿脱衣服、鞋袜 5、监督服药 6、洗脸、洗脚、洗澡 7、协助老人吃饭、喝水、服药 8、定期擦身,每日洗下身 9、协助更换体位、协助使用代步工具。

介护老人标准照护流程

介护老人标准照护流程 -1- 介护1级老人照护流程 1. 介护1级老人照护流程(早班) 7:00 交接班完善(1人) 接班护理长全方面的了解早班情况并做好本班的工作安排 7:05-7:15 服早饭前药(2人) 护理长给药,核对老人床号及姓名、查对药名、查对时间,看护老人安全服下药物 7:18-7:25 早餐餐前准备(1人) 提前做好餐饮预热设施,然后下厨房,核对老人餐饮信息,及时发现错误餐饮 8:00 护理长准点巡房(1人) 轻敲三下房门,告知老人进行照护巡房,入室后,询问老人生活信息(包括睡眠、生命体征、夜间巡房情况及老人需求等)做好意见记录,并及时反馈照护部 7:20-8:00 4楼及功能室开门、窗(1人) 按时进行,开窗的同时,检查房间内是否有异样,清洁卫生是香到位,及时反映问题并及时处理 7:30 协助就餐(1人) 提前提醒或协助各位老人,站立在走廊交汇处,看护老人顺利平安到达就餐地点;与厨房工作人员配合分发食物给老人;在老人需要的情况下送餐入室 7:30-8:10 换班吃饭(全班) 准时准点就餐,不得拖延或无故脱岗 8:20-8:40 早饭后服药(2人) 护理长给药,核对老人床号及姓名、查对药名、查对时间,看护老人安全服下药物 9:00 护理站晨间会议(全班) 主管/护理长组织当班护理员,就上个班次和当日班次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9:20 组织老人参加活动(1人) 轻敲三下房门,告知或协助老人外出参加功能室活动或者锻炼、散步;按照每周活动安排,提醒老人参加当日主题活动 7:30-10:00 打扫卫生(2人) 使用清洁车,按楼层,按房间,依照房间清洁规定,无死角、无异味、勤消毒的标准执行

(新)黑龙江省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民政厅办公室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全省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养老服务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养老服务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应通过资金、政策等多种形式,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更新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的需求状况,制定养老机构设置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省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全省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并对全省养老服务机构实行等级管理,开展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示范化创建活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第七条市(地)、县(市、区)级民政部门是养老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对本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范围以及服务费用的收支情况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审批 第八条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必须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方可开展业务活动。 第九条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办人是社会组织的,应当具备法人资格;申办人是个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符合当地养老机构的设置规划; (三)有与其收住规模相适应的资产; (四)有与其收住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和服务设施,并符合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的要求,其服务、设施设备和管理符合《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其建筑设计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五)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机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 第十条申办人申请设立养老服务机构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 (二)卫生许可证;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试行)2.0版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机构等老年照护服务的有机衔接,科学确定老年人的照护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依据) 本标准在整合现行的上海市老年照护等级评估、上海市高龄老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评估以及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出入院标准的基础上统一制定。 第三条(评估结果) 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类拟合工具(线性判断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将评估结果分为:正常、照护一级、照护二级、照护三级、照护四级、照护五级、照护六级、建议至相关医疗机构就诊。 第四条(分级维度) (一)自理能力维度 自理能力维度包含三个方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对应的权重分别为65%、10%、25%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大便是否失禁、小便是否失禁、洗脸/洗手、梳

头/化妆、使用厕所、进食、坐立位起身、坐凳椅、平地步行(移动)、穿/脱上衣、穿/脱裤子、上下楼、洗浴等20项。 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搭乘公共交通、现金和银行账户的管理等 8项。 3.认知能力包括:定向能力、计算能力、记忆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判断能力和情绪精神症状等22项。 (二)疾病轻重维度 主要包括当前老年人群患病率比较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帕金森病、糖尿病、脑出血、高血压、晚期肿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塞、下肢骨折、认知障碍等疾病。 每种疾病分成局部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并发症4个分项,对应的权重分别为30%、30%、30%、10%。其中,每一个分项包括若干子项,每一个子项有若干选择项及分值,全部分项的得分值相加为该种疾病的得分。 第五条(级别划分) 评估等级由自理能力和疾病轻重两个维度的得分值决定,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所需的照护等级越高。

最新卧床老年人生活照护技术操作流程图

目录 任务1:洗手法 (2) 任务2:协助半自理老人刷牙 (3) 任务3:为完全不能自理老人清洁口腔 (4) 任务4:协助半自理老人洗脸 (5) 任务5:为卧床老人洗脸 (6) 任务6:为卧床老人床上洗手 (7) 任务7:为卧床老人床上梳头 (8) 任务8:协助半自理老人洗脸 (9) 任务9:协助卧床老人服药 (10) 任务10:为卧床老人更换尿垫 (11) 任务11:协助卧床老人翻身侧卧 (12) 任务12:为卧床老人床上洗头 (13) 任务13:为卧床老人床上洗脚 (14) 任务14:协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盆 (15) 任务15:为卧床女性老人冲洗会阴部 (16) 任务16:为卧床老人擦身 (17) 任务17:为卧床老人穿、脱衣服--换开襟上衣 (18) 任务17:为卧床老人穿、脱衣服--换套头上衣 (19) 任务17:为卧床老人穿、脱衣服--换裤子 (20) 任务18:协助老人安全移动一----从床上移到轮椅上 (21) 任务18:协助老人安全移动二----平车安全移动法(单人) (22) 任务18:协助老人安全移动三----平车安全移动法(双人) (23) 任务18:协助老人安全移动三----平车安全移动法(三人) (24) 任务18:协助老人安全移动三----平车安全移动法(四人) (25) 任务19:铺空床法 (26) 任务20:为卧床老更换卧单 (27)

任务1:洗手法 准备物品:洗手液,清洁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流动水设备 注意事项: ● 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各环节要搓揉到位 ● 洗手时身体勿靠近手池,以免污水喷溅导致湿污衣服 标准 程序 标准 《仪表仪容标准》 检查并整理仪表仪 取下手部饰物 卷起衣袖 打开水龙头 充分冲湿双手 取洗手液擦出泡沫,适量均匀涂抹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 指缝 双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数次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双手分别相互揉搓 双手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搓揉 两手掌分别包绕对侧手的拇指旋转揉搓 弯曲手指食指关节在另一手掌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 以环形动作 用流动水 彻底冲洗双手 关水龙头 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或烘干机烘干) 不要直接触摸水龙 头,可先用纸巾包裹着水龙头,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 头冲洗干净 全部揉搓时间

9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19年9月试行)

目次 前言 (1)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面向院校专业 (5) 5面向工作岗位(群) (5) 6职业技能要求 (5) 参考文献 (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中民福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参与起草、审定的单位:民政部培训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兰州大学护理学院、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共好福报(北京)养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河北仁爱医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康医养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颐合华龄养老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万虹大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上海九如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老年康疗院、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上海和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湖南康乐年华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湖南康乃馨养老产业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中育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青岛市长期照护协会、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石家庄市春晖养老评估服务中心(石家庄市银隆养老院)、百城康养(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天津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中国健康养老职业教育集团、中日养老服务及产业合作项目办公室、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培训学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根来、谭美青、屠其雷、李惠菊、娄方丽、张雪英、倪赤丹、武卫东、陈怡剑、谭宇双、周钢、林娜、张文玉、韩晓婷、冯翠平、迟玉芳、仝伟、李继宗等。 本标准修改与审定人:王虹峥、王军、张伟、邹文开、张玉兰、肖成龙、赵红岗、孙钰林、周素娟、许世杰、卓永岳、张登国、陈洪涛、于保荣、杨丽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各类社区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社会化服务。 第三条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覆盖,适度普惠与保障基本相统一; (二)多层次,普遍性与个性化服务相并重; (三)多支撑,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相匹配; (四)多主体,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第五条市民政局负责统筹规划实施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的居家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对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监督管理,受理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诉、建议,负责对相关评估结果进行复核,负责引导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就近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对接与融合。市居家养老服务指导

中心负责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业务指导、区域统筹,以及居家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日常运营维护、资助资金清算、政策宣传、人员培训等工作。 市、区财政局负责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并及时拨付。 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统筹协调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工作。 市、区卫生计生委(局)负责指导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便捷医疗服务,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开放绿色诊疗通道,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的工作机制等工作。 区民政局负责本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开展相关工作。受区民政局委托,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指导本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务,开展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估和服务项目评估;负责制订设施建设、运营经费和服务补助标准及资金审核、拨付与结算;负责服务资助核实、政策宣传、人员培训、投诉处理等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负责本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负责设立养老管理员(养老管理员应具备初级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资质,与资助对象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50),依托街道(镇)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1)

本科生学年论文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失能老年人问题日益凸显,疾病有医保,吃饭问题有退休金,可一旦失能,就会使老年人承受很大的风险,成为老龄化带来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本文分析了现有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养老机构,社区,政府三方主体的浅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政策建议 ABSTRACT With China's accelerated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the elderly

disability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 illness has health insurance, pension eating problems, but once he is disabled, the elderly will bear great risks . Aging is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hallen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social support net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ension institutions, communities and the Government .Finally I puts forward the main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Disabled elderly;pension services;policy recommendations 引论 (一)研究背景 中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失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与服务的发展出现了脱节。 首先是机构服务供需失衡。一方面是机构服务床位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现有供给难以满足需要。市场上的民办为老服务机构由于服务质量的隐患和服务价格偏高,难以规模化发展。 二是现有社区服务没有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功能,居家养老仍然是失能老人养老的主体,而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会面临比以往的子女更沉重的负担。 三是政府没有建立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缺乏相应的信息处理,监管和管理机制,长期照料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严重滞后,发达国家除了养老、医疗服务保险之外,还有一项长期照料保险(包括商业保险或社会保险),以解决长期照料服务费用问题。(党俊武)中国养老、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失能老年人只有靠退休金、大病的医疗费用报销制度来维持日常的护理和医疗。

美国失智老人护理项目设计和管理系统经验

失智症不是单纯的一种疾病,而是一组认知功能区全面或者持续减退的症候群,美国养老机构中大约60%的老人都患有认知障碍疾病,其中阿尔兹海默病是导致失智症最多的一个病因。 根据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0年的统计数据,在美国有510万的65岁以上美国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到2030年将达到770万人,增长率达到50%。而在中国,失智老人的数量超过了1000万人,但是能入住专门护理失智老人的养老机构占总数不到10%。 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专门针对失智老人的“特别护理单元(SCUs)”,也被称为痴呆症护理单元。随着失智老人数量的增多以及市场对失智护理需求的多样化,这些“特别护理单元”不单单针对机构内的老人提供服务,也为轻度失智老人提供家庭咨询,照护支持及社区治疗等服务。 美国失智老人护理的三种方式 独立式失智养老机构 由于老人患病的特性,他们不大可能参与到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作为独立式护理机构可以提供活动的灵活度,也增加了护理的安全性和独立性。(表1) 失智护理和其他护理类型组合式的养老机构 将失智老人安排在“介助”和“介护”护理单元中,组成一个组团或者形成一个片区。这样在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更高效的配置资源,最大程度的保证老人的安全。这样形式也称为“房中房”。(表2)

将失智护理直接融入到社区中 有些养老机构认为应该把失智老人混合在大型社区中,为失智老人提供一些特殊的活动或者服务,在大型社区中失智老人能更加规律的生活并和其他老人减少差异。 功能区设计要点 美国对失智老人以独立式失智养老机构和组合式养老机构为主要类型。其护理机构在居住单元、公共服务区、花园和后勤办公服务区这四个功能区有以下设计要点需要注意: 居住单元 通常在护理失智老人的组团中,一般设计8至12床的居住单元,其中居住单元总数的10%至15%为双人间,主要提供给老年夫妇或者希望合住的老人使用。在房间的空间尺度上,“小空间”是失智养老机构的一个特点,美国研究和运营机构认为:在“小空间”里,失智老人可以减少压力和焦虑,他们可以更加舒心的生活。 在平面布局上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内走廊把居住单元联系在一起,并和公共区域并置在组团内(图一);另一种形式是以餐厅和活动室等公共空间为中心,居住单元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平面布局。(图二)

河北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河北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对养老机构的管理,促进我省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八权益保障法》、民政部《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养老机构是指依照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设立并依法办理登记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全省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设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养老机构实施监督。 第四条养老机构应当依法保障收住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应当遵守养老机构的规章制度。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养老机构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和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第七条民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养老机构,督导有关地方和部门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对其行政许可的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养老机构中的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划拨用地和其他国有资产进

行登记监管,在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养老机构的运营收入、出让、转包、转租、变更、终止等过程中,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流失。 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养老机构提供捐赠和志愿服务。 第八条民政部门对在养老机构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星级养老机构在政策、资金扶持方面适当倾斜。 享受财政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的养老机构,应分别提供建设单位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消防及卫生防疫等部门当年出具的验收合格文件。 第二章服务内容 第九条养老机构按照服务协议为收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 第十条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养老机构基本规范等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和规范。 第十一条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应当与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签订服务协议。 服务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养老机构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 (二)老年人及法定代理人和老年人指定的经常联系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三)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四)收费标准以及费用支付方式; (五)服务期限和地点;

〈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照护标准〉

〈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照护标准〉 目次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分级照护程序 5. 照护等级确定 6. 分级照护内容 7. 服务质量评价 8. 服务质量改进与提升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人分级照护工作的程序、照护等级确定、分级照护内容、服务质量评价、改进与提升等相关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老年人分级照护工作。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 039 老年人能力评估 DB53/T XXX.1 云南省养老机构照护标准第1部分:老年人能力评估 三、术语和定义 MZ/T 03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一) 自理能力较好 老年人能自我照料,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对护理的需求较低或不需要护理。 (二) 自理能力欠佳 老年人不能完全自我照料,独立生活能力较弱,需要提供基本的护理。 (三) 自理能力较差 老年人基本不能自我照料,已缺失大部分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提供较多的护理。 (四) 自理能力丧失 老年人不能自我照料,已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四、分级照护程序 (一)总则 照护定级是为了能够让入住老人享受机构提供的安全、安定的生活,同时也为养老机构合理收费提供依据和基准。照护定级主要包括个案评估、制定照护级别、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服务以及监督评价等。 (二)个案评估 就是对即将入住的老人的原生环境、社会保险情况、个人身体及心理状况进行信息收集,并以此为后来的照护定级做好充分的准备。

养老院老人护理等级划分

养老院入住老人护理级别鉴定标准,养老院老人护理等级划分 一、自理级 2200/30天 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年老体弱患有器质性疾病,症状较轻,能够自由活动、日常生活起居不需要照料帮助者或自己能做日常事务,如:房间整理、个人卫生、饮食方面等。 (房间卫生卫生间卫生每日上午下午各打两瓶开水外衣清洗 晒衣被床上用品清洗) 二、介助级(半护理)2800/30天 (1)年龄在60岁以上,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大小便能自理。饮食、洗澡需要有护理人员协助者。 (2)肢体功能轻度障碍,不能自由活动,或生活规律失常。 (3)患有其它疾病,如:高血压、肺心病、心血管异常疾病、脑血管意外及老年慢性病等,但病情稳定,不需要大量的医疗范围,日常吃饭、洗澡,需要有护理人员照料者。 (4)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年龄在70岁以上,或患有轻度伤残,智力低下,轻度痴呆,不妨碍他们日常生活者。 (房间卫生卫生间卫生每日上午下午各打两瓶开水晒衣被床 上用品清洗每日三餐送饭洗澡洗脚洗内、外衣服)

三、介护级 (3500/30天六人间, 3800/30天双人间) 1、介护级Ⅲ(凡符合下例之一者,定为介护Ⅲ级) (1)凡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思维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大小便及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顾者。 (2)年龄在80岁以上,饮食及生活起居不能完全自理,听力减退,视力不清,行动不便,需要护理人员照料者。 (3)患有其它疾病或合并症在两种以上者,需要在医疗上协助完成,或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有人照料者。 (4)体质尚可,行动自由,年龄在80岁以上者,或精神意识受到轻度影响,在日常生活起居上需要有护理人员照料者。 2、介护Ⅱ级(凡符合下例之一者,定为介护Ⅱ级) (1)精神思维能力减退,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言行不一致,生活起居不能自理需要有护理人员照料者。 (2)行动不便,视物模糊不清,肢体活动功能受到轻度障碍,大小便及生活起居需要有护理人员照料者。 (3)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活动不便,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在生活及医疗方面需要有护理人员照料者。 (4)年龄在80岁以上,精神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没有语言表达能力,或语无伦次,患有轻度的老年痴呆症状,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需要护理人员照料者。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沪府发〔2016〕110号)的要求,为加强对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的管理,现将《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上海市民政局 2016年12月31日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定义) 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是指依法成立具有法人资质,能开展长期护理服务,经评估后与上海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医保中心”)签订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协议(以下简称“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服务机构(含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对本市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的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部门职责)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是本市长护险定点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的定点规划、协议规则、工作程序以及长护险相关管理工作。市医保中心负责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协议化管理,并履行相应的经办管理职责。上海市医疗保险监督检查所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委托,负责对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执行长护险政策法规、履行服务协议情况及监管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医疗保险办公室)(以下简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医保办)”)负责辖区内定点护理服务机构长护险相关管理工作。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区医保中心”)负责辖区内长护险具体经办工作。 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第四条(定点原则)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涵盖机构、社区、居家服务,倡导优先利用居家和社区护理服务,推进护理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延伸;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公平参与竞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长护险服务,促进护理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合理控制服务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为长护险参保人员提供适宜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 第五条(定点规划)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根据本市基本养老服务和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综合规划、参保人员护理需求、长护险基金支付能力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制定本市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总体规划,并根据本市行政区划调整、人口布局规模变化及阶段评估情况等对定点规划适时调整。 第六条(申请主体) 符合下列条件的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可根据自身服务能力,自愿向区医保中心提出申请: (一)医疗机构,指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承担老年护理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门诊部、护理站等)和二级医疗机构。 (二)养老机构,指已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机构。 (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指已取得业务范围包括养老服务内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机构(长者照护之家还需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以及经民政部门认定可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依法登记注册的公司。 第七条(基本条件) 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申请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医疗机构需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医疗机构设置、执业标准;养老服务机构需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设置、服务标准。

老年人长期照顾服务的现状及思考(同名3917)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现状及思考 摘要: 关键词:照护服务国内国外 正文: 一.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界定 老年人长期照护是指老年人由于其生理、心理受损生活不能自理,因而在一相对较长的时期,甚至在生命存续期内都需要他人给予的各帮助的总称。长期照护需要向被照护者提供一系列长期性的健康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和生活帮助。长期照护的时限暂无统一标准,但有报道认为较为合理的“长期”应为6个月以上。 二.发展的背景。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2亿,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8亿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并将在21世纪下半叶保持这一规模。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年人口中需要长期照护的人数将持续增长,以老年人口中9%需要长期照护的比例推算,预计到2050年将有4000万以上的老年人口需要相关服务。同时,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老年人仅占20%~25%,而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达74.5%,其中认知障碍是最普遍问题。据调查研究看,我国人口老年化具有以下特征:(1)老年人口规模大;(2)老龄化发展迅速;(3)地区发展不平衡;(4)城乡倒置显

著;(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可以预测未来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巨大。 三.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国家,大部分老年人在家庭养老。但随着经济发展及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传统养老方式正在逐渐弱化。出现以下现状:(1)家庭支持系统被“4-2-1”型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存在所破坏;(2)自我照顾方式由于慢性病高发和经济条件而受到限制;(3)社会支持系统也因不充足的老年照护设施和不完备的养老法律、保险系统等而不能满足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社会需要。为此,从20世纪末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较发达城市在借鉴国外老年护理服务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开始兴办福利院和老年护理院,也陆续兴办了一些商业化的养老设施和保险服务,使得老年人长期照护事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落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劳动力输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不健全等影响,致使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大力发展老年人长期照护,加快老年人长期照护社会化进程,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迫切要求,其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并且在面对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口现状,我国在开展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进程中面临这一系列的挑战:我们如何满

养老院护理老人基本要求及服务内容

养老院护理老人基本要求及服务内容 一、协助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 食物的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膳食营养,为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喂食和喂水。 排泄的需要:帮助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排便、排尿,及时清除排泄物。 舒适的需要:营造安静、清洁、温度适宜的休养环境。 活动和休息的需要:帮助老年人适当活动,并尽可能促进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安全的需要:防止老年人跌倒、噎食、误吸、损伤,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爱和归属的需要: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和人际环境,促进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帮助老年人及时与家人联系与沟通,并给予精神上的关心。 尊重的需要:运用沟通技巧,维护老年人的自尊,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审美的需要:协助老年人的容貌、衣着修饰,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

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内容有:个人清洁卫生服务、衣着服务、修饰服务、饮食服务、如厕服务、口腔清洁服务、皮肤清洁服务、压疮预防、便溺护理等。 1.个人清洁卫生服务包括洗脸、洗手、洗头(包括床上洗头)、洗脚,协助整理个人物品,清洁平整床铺,更换床单等。 2.衣着服务包括协助穿脱衣裤、帮助扣扣子、更换衣裤、整理衣物等。 3.修饰服务包括梳头、化妆、剪指甲和协助理发、修面等。 4做食服务包括协助用膳、饮水,或喂饭、喂水、管饲等。 5.如厕服务包括定时提醒人厕、协助如厕,使用便盆、尿壶等。 6.口腔清洁护理包括刷牙、漱口,协助清洁口腔、假牙的清洁保养等。 7.皮肤清洁护理包括清洗会阴、擦浴、沐浴等。 8压疮预防包括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平整;定时翻身更换卧位,防局部受压过久,受压部位按摩增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皮肤受伤等。 9.便溺护理包括大小便失禁、尿潴留、便秘、腹泻老人的照护,实施人工排便、清洗、更换尿布等。 三、老人生活照料服务要求 1.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提供个人生活照料服务的范围、内容、时间、地点、人员、服务须知。 2.老年人居室做到清洁、整齐,空气清新无异味。

老年护理分类等级和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自理级介助级介护级

护理分类的服务标准根据老人需求护理的标准,按能否自理和不能自理的程度细分自理级、介助级、介护级,三个等级进行不同护理标准进行服务。 1)自理级 年龄在70岁以上,身体基本健康,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思维正常,判断能力、沟通能力正常。 1、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者 2、每天打扫室内外卫生 3、每周洗涤被套、床单、枕套一次 4、整理抽屉、衣柜、床头柜等 5、代订牛奶、报刊 6、提供健身、娱乐设施,组织开展文体健身活动 7、建立健康档案,每周测血压一次 2)介助级 生活基本自理,各种慢性病(传染病、精神病除外)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支气管炎、脑血管病等稳定期;年龄偏大(年龄在80岁以上)意识清、大小便能自控,能独立行走,有正常的思维、判断、沟通能力

1、自理级护理的全部内容 2、配药,定期测量血压。 3、思维功能轻度障碍,对言行有一定影响者 4、年老体弱,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者 5、督促休养员保持个人整洁 6、清洗衣物(手洗除外)、日用品及用具如:毛巾、水杯、痰盂等 7、代订饭菜,送开水饭菜到房内,洗刷餐具 8、代购饭菜票,代付床位费 9、帮助行动不便的长者到医疗保健中心就医 3)介护级 日常生活需要部分协助方能完成如:穿衣、入厕、梳洗,能独立进食,肢体有残疾,能借助器械独立进行户外活动,大小便能自控,位置移动需要部分协助,健忘、沟通判断能力弱 1、介助级服务全部项目 2、协助起卧 3、协助老人入厕并便后擦洗

4、协助穿脱衣服、鞋袜 5、监督服药 6、洗脸、洗脚、洗澡 7、协助老人吃饭、喝水、服药 8、定期擦身,每日洗下身 9、协助更换体位、协助使用代步工具。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制度

阅览室管理制度 一、阅览室是供社区(村)老人学习和查找相关资料的重要 场所,其管理单位是本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二、阅览室实行统一管理,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工作 人员负责开门、关门,打扫卫生,整理图书、报刊、资料等有关工作。 三、阅览室开放时间: 四、凡进入本室活动的人员必须做到: 1、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杜绝吸烟、随地吐痰,吃零食、 乱扔纸屑和杂物等不文明现象。 2、爱护阅览室的书刊、资料,不得涂改、撕毁、偷窃。 3、爱护室内公物,不准随意搬动室内设备,对损坏公物 的要照价赔偿。 4、阅览室实行开架阅览,读者可以自行在书架上寻找所 需图书、报刊、资料,但阅览后必须放回原处。 5、对违反本管理制度者,阅览室管理人员有权暂停其阅 览资格并予以批评教育。

阅览室管理员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一、阅览室是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重点消防部位,工作人员 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防火工作。 二、区域内配置适量的消防器材,要做到定位放置、定期检 查,严格保管,熟练操作。 三、阅览室禁止存放一切闲杂物品。 四、明显部位设置“严禁火种”的警示牌。 五、经常检查电气设备使用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 告,并及时消除隐患。 六、阅览室禁止使用电炉或电热器具。 五、下班应将照明关闭,切断电源、水源方可下班;禁止电 气设备无人监控的情况下工作。 活动室管理制度 一、活动室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其职责主要 为按规定时间开关门,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维护、维修设备。 二、活动室为社区(村)老人提供活动的场所。 三、活动室的开放时间为: 四、凡来活动室参加活动者须自觉遵守活动室制度。 1、不超过规定时间,。

老人日间照护服务模式的介绍与现况分析

老人跨領域案例解析團體報告 「老人日間照護服務模式的介紹與現況分析」 學生姓名:邱馨誼(護研所) 王潔媛(社研所) 曾淑芬(衛政所)

老人日間照護服務模式的介紹與現況分析 一、前言: 從人類的醫療史中,我們很清楚看出人類的疾病型態已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在這個疾病轉型的過程中,傳染性疾病(尤其是急性傳染病),早已被慢性疾病所取代了,而既然稱之為「慢性病」,顧名思義其病程與所需之療護過程,必定也是緩慢而長期的,長期照護服務也就在此種情況下於焉產生。然而當政府在規劃長期照護服務的政策時,也必須同時兼顧其他相關的層面,包括財務制度、人力資源、照護體系及服務模式、甚至連人權與倫理議題等都不能忽略。此外,在長期照護的服務過程中,其實是包括了從年幼到年長各種不同年齡層的個案,由此可知,在長期照護服務模式中,所服務的個案是相當多樣且高異質性的,相形之下,長期照護服務所欲面臨與處理的問題也相對複雜許多,唯本文限於篇幅關係,加上課程學門仍以老人學為主,故僅以老人作為主要的探討對象。 隨著人口結構逐漸老化的結果,使世界各國在面對老化所引發的長期照護需求日殷之下,其壓力也隨之越趨增加,雖然各國對長期照護的發展速度不儘相同,觀念與主張也未必一致,但從近二十年來各先進國家的長期照護改革政策趨勢中,仍不難看出長期照護服務的發展模式正漸漸朝向「去機構化」的方向再發展,也就是以社區照護的模式來取代純粹的機構安置模式,以結合家庭、鄰里,強化整體社會網絡,提供老人整合性及延續性的人性化照護為宗旨。而老人日間照護便是長期照護服務模式中,從「機構式照護」轉向「社區式照護」的中繼站。雖然各界對於老人日間照護的定位,究竟屬於「機構式照護」或「社區式照護」,仍眾說紛紜,無一定論,但在長期照護的發展史上,卻留下相當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人性與人權層面的考量,其意義更為深遠。 二、日間照護的發展及定義: (一)概念起源與背景: 前蘇聯早在1920年,就將日間照護運用到精神病患的治療模式中,之後,蘇俄更將此服務模式廣泛應用於精神病患與智障個案中。而日間照護在老人照護上的應用,卻是到了1950年之後從英國才開始推展的,因此,「老人日間照護中心」的概念是起源於英國的。由於英國第一家日間照護機構,是於1958年以老人日間醫院形式所設置(其中護理與職能治療是主幹),故爾後老人日間照護的概念沿革,受老人日間醫院的影響甚深。 至於美國的第一所老人日間照護中心究是始於何時?說法不一,有一派主張,起源自1947年精神病患之日間照護服務模式發展而來,另有一派主張,美國之老人日間照護是於1960年末期,由一英國學者將英國老人日間醫院之模式引進而來的。姑且不論真相為何,可以確定的一件事,就是美國老人日間照護中心於1980年代也逐漸蓬勃發展起來了。 (二)定義: 「成人日間照護的定義」一直是日間照護推廣者在訂定方案、發展政策、擬定給付策略、形成規定及教育社區時所面臨的兩難。界定的困雞在於如何使其富有彈性,而能因應不同的方案類型;由於缺乏一致性的定義,也讓制定規則的決策者感到挫敗。一九七0年代早期,日間照護仍是創新而罕見的服務,當時並未區辨健康取向、或社會服務取向,而使用概括性的稱呼;直到一九七六至一九八六年期間,才開始分別朝「健康」或「社會」兩種不同的取向發展,並成為方案設計初期的主要重點。 因此,現階段被公認且較常被引用的定義是取自「美國成人日間照顧協會」(National Adult Day Service Association,NADSA;1984)對老人日間照護的定義:『成人日間照護是一種以社區為基礎的團體方案(community-base program),透過個別照護計畫的擬定、協助功能受損的成人。它是一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