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近代史料

内蒙古近代史料

内蒙古近代史料
内蒙古近代史料

内蒙古近现代档案史料

(一)、通志

内蒙古十通

刊野、王新民:《旅蒙商通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刊野:《内蒙古文化大革命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刊野:《内蒙古轶闻旧事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刊野:《内蒙古民俗风情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刊野:《绥远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刊野:《内蒙古知识青年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刊野:《内蒙古旅游资源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刊野、宿梓枢:《呼和浩特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刊野:《内蒙古国土资源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刊野:《内蒙古自然灾害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二)、地方志

哲里木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哲里木盟志》方志出版社2000

呼伦贝尔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呼伦贝尔盟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

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呼和浩特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兴安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兴安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包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包头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巴彦淖尔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巴彦淖尔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乌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海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锡林郭勒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锡林郭勒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赤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赤峰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阿拉善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拉善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伊克昭盟志》现代出版社1994

(三)、档案史料

牧人《内蒙古自治区盐业史料》内蒙古盐学会1997

林明《内蒙古的新生》内蒙古平明出版社1952

以下来自于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

《兰台印记》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009

《内蒙古统战史档案资料》档案出版社1987

《内蒙古自治区运联合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

《内蒙古文史竺书》档案出版社1986

《内蒙古民族团结革命史料》档案出版社1983

《绥远九一九起义<史料专辑>》内蒙古档案馆1986

《内蒙古农垦研究》内蒙古档案馆1986

《内蒙古水利档案史料》内蒙古档案馆1987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史料》内蒙古档案馆

《准格尔萨克衙门档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四)、论文

曹永年:《内蒙古历史渊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李玉伟:《建国初期统一内蒙古行政区划的决策极其实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01期

赵敏:《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内蒙古金融史研究(1947—1952》,《内蒙古大学学报》

乌敦:《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朝格满都拉:《近代兴安盟地区土地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2012年

郝维民,《试论内蒙古革命的道路》,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

庆格勒图:《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及其历史背景》,《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

星野昌格:《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历史考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

朝鲁孟:《1925年—1931年间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历史探述》,《内蒙古大学》,2013年

史镜、李明启、刑宝玉,《赴内蒙古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6期

(五)、专著

内蒙古大学地方党史研究所《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一辑》,内蒙人民出版社,1983

内蒙古地区党史研究所《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内蒙古大学地方党史研究所《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三辑》,内蒙人民出版社,1987

中共内蒙古地区党史研究所《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四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一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62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63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64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64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66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79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七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2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八辑绥远“九?一九”起义史料专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2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九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3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3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一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4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二辑旅蒙商大盛魁》,文史资料委员会,1984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三辑德穆楚克栋鲁普自述》,文史资料委员会,1984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四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4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五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4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六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七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八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九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辑李守信自述》,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我(周北峰)的回忆》,文史资料委员会,1986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7年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6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冯玉祥五原誓师》,文史资料委员会,1986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绥远抗战》,文史资料委员会,1986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7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7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血雨腥风的年代——准格尔史料专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7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7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辑塞上忆往——杨令德回忆录》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我的经历见闻》,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内蒙古近现代王公录》,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四辑伪满兴安史料》,文史资料委员会,1989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内蒙古近现代王公录续编》,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王同春与河套水利》,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回忆延安》,文史资料委员会,1991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伪蒙古军史料》,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内蒙古工商史料》,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十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十一辑》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十二辑烽火岁月》,文史资料委员会,1991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十三辑伊盟事变》,文史资料委员会,1991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十四辑王公补遗?蒙俗风情拾粹》,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十五辑内蒙古喇嘛教纪例》,文史资料委员会,1997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十六辑青史永存》,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十七辑回忆吉鸿昌将军》,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十八辑赤胆忠心》,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四十九辑解放战争中的内蒙古骑,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7年4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辑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前后,文史资料委员会1997年6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一辑艰难的瀚海历程》,文史资料委员会1998年12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一辑内蒙古近现代总管录》,文史资料委员会社,2001年6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二辑《内蒙古各级政协文史资料篇目索引(上)》,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年1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三辑内蒙古各级政协文史资料篇目索引(下)》,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年1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四辑延水情深》,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年6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五辑绿色文化圣地——乌审召人改天换地的奇迹》,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年1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六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九届政协委员名录》,文史资料委员会,2004年10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六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九届政协委员名录》,文史资料委员会,2004年10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六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九届政协委员名录》,文史资料委员会,2004年10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七辑“三不两利”与“稳宽长”文献与史料》,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年2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八辑爱国爱教的典范——纪念第十一世乌兰活佛,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年3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十九辑“三不两利”与“稳宽长”回忆与思考,文史资料委员会,2006年8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春秋纪事——内蒙古政协领导纪事文集》,文史资料委员会,2007年12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十一辑包头非公经济人物撷萃》,文史资料委员会,2007年4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十二辑内蒙古近代鼠疫纪实》,文史资料委员会,2008年3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十三辑亲历改革——内蒙古政协委员纪事文集》,文史资料委员会,2008年11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十四辑阿尔山文史资料(第一辑)》,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年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十五辑内蒙古知识青年文史专辑》,文史资料委员会,2008年12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十六辑》,文史资料委员会,2010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十七辑》,文史资料委员会,2010年7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十八辑》,文史资料委员会,2010年12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六十九辑》,文史资料委员会,2011年5月

政协内蒙古文史资料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七十辑》,文史资料委员会,2011年12月

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作业

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12级历史学汉班姓名:尹能春

学号:20121105668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

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

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苏全有邹宝刚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一书于2011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具有推陈出新、内容翔实、辨伪求真、旁征博引、津逮后学等特点,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然而瑕不掩瑜,总体来看,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的上乘佳作。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严昌洪 作者简介:苏全有(1966—),男,河南省辉县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博士后,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邹宝刚(1987—),男,陕西宝鸡人,河南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 近数十年来伴随着近代史料不断发掘与整理,水平卓绝的相关近代史专著相继问世,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然近代史史料学著作却寥寥无几,犹如凤毛麟角。此之现状与我国历来注重史料的传统难成正比,特别是对于年轻近代史学者而言,迫切需要一部全面系统的具有指导性的近代史史料学论著。有鉴于此,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集大成之作《中国近代史史料学》[1]应运而生,并于2011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的专著,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厚积薄发,推陈出新。 对于成书之来龙去脉,作者在《前言》中如是指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单位就安排我们给研究生开设‘中国近代史史料学’这门课,以便使研究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了解近现代史的基本史料,初步熟悉搜集、运用史料的门径。每讲一次,就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体会。日积月累,形成了这本讲义。”可见,此著成书长达20余年,经过不断斟酌,反复修改,并非一蹴而就。因之,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可谓厚积薄发之作,亦是作者多年来孜孜不倦、日雕月琢的结晶。 至于史料学方面的相关观点,亦有不泥于前人的独到见解,推陈出新。例如对近代史史料的分类方法,作者首先举例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2]、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3]、荣孟源的《史料与史料学》[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工作人员编的《中国近代史文献必备书目》[5]等四种,并指出以上分类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根据前人分类情况,加上自己的体会,将近代史料分为10类:档案类史料;奏议政书类史料;书札和日记类史料;传记类史料;结集类史料;志书和典制类史料;报刊类史料;史实记载和笔记、野史类史料;口碑和文物类史料;丛书和史料选集类史料。 口述历史近年来颇为流行,作者认为口述历史是“通过当事人口头回忆,由采访者记录下来,这样的回忆录西方历史学家称为‘口述历史’”,因之在作者看来口述历史是传记类史料中回忆录的一种类型。从而把口述历史与口碑史料进行严格区分,口碑史料与实物类史料列为一类,认为“口碑是没有形成文字的史料和经过口传为后人记录下来的史料,它包括口传、民间传说、民谣、历史调查资料。”荣维木认为口碑史料包括口传史料、录音史料、回忆录史料、访问记史料、专用口语史料。[6]赵兴彬则认为口碑史料包括口述回忆、口头传说、专用口语。[7]总之,对此概念学界莫衷一是,见仁见智,作者的观点别出心裁,有理有据,可谓一家之言。 其二、内容翔实,例证充分。 该书洋洋洒洒34余万言,包含十三讲内容。其中第一讲:史料与史学;第二讲:近代史料的鉴别;第三讲:查阅史料的工具(文史工具书);第四至第十二讲:对不同九类史料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时间如流水般从我手中滑过,转眼间这一学期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已经接近尾声。当我自以为在高中学习的《历史》对中国历史有着很好的里欧阿姐,我一直以为我所了解的历史就是真正的历史,但是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但是如果我们学习了历史就要带着分析史实的态度,了解真相,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回顾近百年的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困惑与希望交织、污秽与崇高辉映、黑暗与光明搏击,构建了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古往今来,对历史的考证、学习,从来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司马迁写《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文学,到如今我们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对中国近代史精彩评述以及大热的民间历史学说,人们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后人讲述着前人的故事。对于司马迁及其他优秀史官,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有义务将他们那个时代发生的事记录下来,传给后人;而对于现在选历史课的大多数人,或许更多只是因为必须修满学分吧!但我作为一名对历史充满兴趣的学生,很高兴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也从这门课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心灵的洗礼。 高中时学过中国的近代史,但那时只是为了应付会考,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具体的轮廓,对其中的人物更是一知半解,没有了解。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和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中国近代史纲要》从各个方面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内部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阐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进程以及各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是对其中的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给我们很大的空间去自己想象,自己评价,一副清晰的中国近代史画面仿佛呈现在眼前。 中国近代史的线索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争取政治上的独立,贯穿着这个任务始终的是人民群众的反帝和反封建斗争。二是为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所作的斗争,这是在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的,即资本主义近代发生发展的历史。 从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便一度遭遇到生存危机。帝国主义的入侵让中国人民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传统的中国劳动人民还仅仅滞留于渴望土地,维持生计的思想层面上。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迅速垮台,广大人民更加不知所措。近代爱国之士总结中国人民的特点为奴性、缺乏爱国心、愚昧等。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从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认清目标,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中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体制与科技,中国所处地位之危险。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西方书籍。梁启超、康有为一干人等也指出中国的弊端与危机。 我每节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对李鸿章有着深厚的情感,就因为我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真实的历史,真正的李鸿章,一个历史的罪人,民族的英雄,我也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然后上台讲解了我心中的《林则徐》。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深怀科学探索的精神,辩证的看待历史的发展,从历史中得到教训得到启迪,哲人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不求明智,但是要还历史以真相,探索历史人物,深入历史事件,从中获得民族的气节,祖先的精神节气。而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们庄严的使命就是要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对未来所可能发生的一切,我们都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当我们对历史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去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捍卫我们的中华民族。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潮头回顾历史,就是要更好地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生活,就是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我们内在的强大动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推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1) 1、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D )A.俄国B.日本C.美国D.美国 2、为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在1893年编成《四洲志》的是(A )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 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D ) A.《原道醒世训》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5、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中央机关是(A ) A.总理个管事务衙门B.京师同文馆C.江南制造总局D.外务部 6、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7,.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史称(B ) A惠州起义 B 黄花岗起义C 武昌起义D 湖口起义 8.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B ) A广东 B 四川C湖北D 湖南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 A 《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 )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的失败C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11.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鼎发动了抗日反蒋的(B ) 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C 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 12.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A )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3.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去的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中条山战役D长沙战役 14.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B ) A佟麟阁B张自忠C戴安澜D赵登禹 15.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A )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 16.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6月挑起了全面内战,其起点是大举围攻(A ) A中原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陕北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 17.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1947年12月,在香港正式宣布成立的中国民主党派是(A ) A中国民主促进会B九三学社C中国农工民主党D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C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 20、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D )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1、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成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B ) A.加工订货B.公私合营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 23、在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C ) A.刘少奇B.薄一波C.陈云D董必武 24、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B )

红楼梦之探春生日研究

贾探春生日之研究 每当谈起《红楼梦》后40回“续作说”的荒诞无稽时,总有聪明人态度横蛮地断言“明眼人稍稍一看就能判别后40回是续作”云云;能言善辩者还振振有词地罗列“证据”,指责后40回没有按照前80回的“伏线”展开情节,而其中最明显或者最重要的一个例证就是探春远嫁并不是第5回判词所暗示的“清明时节”。 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到以下一系列客观可验证的文本事实: (1)现存120回小说情节之下隐藏了一条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这个真实年代序列被作者用历法特征、元旦朝贺、皇家殡葬、黄河决口以及科举考试等情节暗示出来,小说就是按照这个真实的年代序列展开逐年叙事; (2)作者用错误的八字命理暗示了元春及其原型人物曹佳氏真实的生日“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这个生日在清宫档案《娶妻册》上有着明文记载; (3)作者用一明一暗、一真一假的两套时间叙述系统共同指出甄贾宝玉的原型人物、作者本人曹頫生于1706年(丙戌年)。 至于说到第5回关于探春的判词,本篇专栏将要向大家展示,聪明的“明眼人”们从未看出来,这首判词根本不是在暗示探春于“清明时节”出嫁,而是在暗示探春生于“清明节”。《红楼梦》第5回写到,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一幅画——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小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画后有四句判词: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关于这首判词,从“红学”专家到一般红楼发烧友,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这是对小说重要人物探春结局的暗示——探春于清明时节远嫁他乡。 小说第102回写探春出嫁,时间并不明确。但根据上下文来看,此时宝玉和宝钗已经“圆房”,按照孝制和贾母等人的安排,元春死于立春后一日,而宝玉“圆房”已经过了为姐姐元春守孝的“九个月的功服”;另外,第99回写道:“所以园内的只有李纨、探春、惜春了。贾母还要将李纨等挪进来,为着元妃薨后,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现今天气一天热似一天,园里尚可住得,等到秋天再挪。”第102回则写道:“园中人少,况兼天气寒冷,李纨姊妹、探春、惜春等俱挪回旧所。”由这些情节来判断,探春出嫁必定是在深秋初冬时节。于是聪明的“明眼人”指出——后40回的描写跟第5回判词给出的“伏线”完全对不上。真是这样吗?我建议大家认真仔细地研究一下探春的年龄和生日问题。为了准确了解探春的年龄,大家可以方便地根据贾环和贾兰的年龄进行推算。 小说第4回写道:“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根据我所推定“还原”的《红楼梦》真实年代序列,此时为1714年(甲午年),故贾兰生于1709年(己丑年),比叔叔贾宝玉小3岁。 小说第78回,根据我所推定“还原”的《红楼梦》真实年代序列,此时为1722年(壬寅年)秋,贾兰作七言绝句《姽婳词》,众幕宾看了大赞:“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源,真不诬矣。” 第78回又写到了贾环的年龄。贾环作诗后,众人夸奖说:“三爷才大不多几岁,俱在未冠之时。如此用心做去,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么?”请问大家,贾环比贾兰究竟大几岁呢? 如果贾环比贾兰大两岁,则他应生于1707年(丁亥年)。但是贾环的胞姐探春是“三月初三”生日(第70回),探春虽是庶出,但不可能比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还大。 关于探春的生日,小说第70回写得很清楚: 说起诗社,大家议定:明日乃三月初二日,就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黛玉为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注洪 【英文标题】A Review and a Prospect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作者简介】张注洪(1926-),男,山西万荣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内容提要】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作为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同史料研究的具体实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整个学科研究经历了建国前的萌生、建国初的初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活跃和迅速发展,开始形成初步的学科体系。当前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拓宽研究范围,完善学科结构,吸收中国传统史学和国外史学方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研究和业务人员,使这一学科不断创新,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史学史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其萌生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那时尽管中国近现代史阶段并未结束(当时习惯上把1840~1919年叫近代,把1919~1949年称现代,后来学界又将1840~1949年总称为近代,1949年以后称为现代)[1],学者们就着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和传统史学方法研究中国1840年以后的历史;有了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也就产生了这段历史史料的研究。但真正把中国近现代史(即就以1840~1949年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范畴而言)作为一门学科完整地来研究,也只能在1949年以后,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的研究同样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观以往,如果将1949年以后的历史也视作现代阶段(一些大学的现代史教学仍如此划分),那么从1949年开始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在时段上又显得不完备了。因此,相对来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有了涵盖时段更长的中国近现代史和史料学的研究。今拟对这一学科的

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

《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工业》(中册)简评 吉林省档案馆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于一九八一年编辑出版了《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上谕奏折”“辛亥革命”两个分册。八二年编辑了“工业”、“蚕业”两个分册。之后几年内还分别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专题陆续编辑出版若干分册。 1.主要内容 《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工业》主要选辑了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清代档案中清朝末期吉林电力工业及轻工业等方面的档案史料,共一百五十九件(其中包括民国时期三件),约十七万字。读者能够较清晰地了解到吉林宝华电灯有限公司、吉林哈尔滨耀滨电灯有限公司、吉林旗务处、吉林实习工厂的创办与发展,使吉林省从一个“向不讲习制造之事”的狩猎牧放之地,一变而成为建有各类工厂之区,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选题 《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工业》,汇编题目标示了档案文献记载的内容,具体地标示了选编的档案史料产生的时代是清代,文献记载的内容是吉林地方特色工业发展,非常具体,一目了然。读者可以从选编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降低了档案利用上的困难,增加了档案文献编纂优越性的发挥。同时,该选编是从吉林省档案馆藏清代档案中选出,利用独有资源,具有地方特色,有效防止了“炒冷饭”。 3.选材 第一,选编的档案真实可靠地反映了清代吉林工业的历史本来面貌。所选的四家企业,作为典型材料,通过各企业的创办章程、机构人员及薪水,经费收支,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各有侧重的档案史料,紧紧围绕选题,较为全面、充分地反映清代末期吉林地方工业发展。第二,在选材的时候,注意选那些比较完整的材料。比如吉林官办电灯处为厘订章程表式的呈文及吉林行省的批复,有往有复,有头有尾,较完整的记载。 4.加工 选编的史料大都全文发表,只有少数内容不相关涉又冗长之处,才略作删节。凡删节处均注明(上略)(中略)(下略)字样。忠于档案原文原意,保持和档案原件在文字和内容上的高度一致,保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保证档案文献的价值。 其正文的加工过程包括了转录、标点、分段、校勘、拟标题几项工作。 第一、编者采取原文转录形式,将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繁体竖排转录为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从左至右的简体横排,将一些于今日读者无用的行款格式转录为现在通行的格式,如上款下款、并书的转录。 第二、通过编者自身对原始档案信息内容的解读为原始档案逐一加标点和分段落,今日读者阅读档案文献比较方便易懂。 第三、校勘是处理档案原件在文字上存在的讹、夺、衍、倒等现象。该选编对于残卷的漏字或难辨字,用□顶位。但极少见到对讹文衍文倒文夺文存疑的校勘。 第四、对没有标题的档案原件进行了标题的重新拟制,便于读者对档案文献各要素一目了然,帮助读者准确判断其内容。经过加工整理的档案信息不仅保留了原文原意,而且还提高了其可读性和易读性,提高了档案信息内容的利用效率。 该选编的编排体例为类编,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题目的内容,便于读者阅读和

中国近代史发展概况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1>城市——“镐京”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档案学 分类参考

档案学分类参考 ◆档案学学科:档案学原理,档案术语学,档案法规学,比较档案学,档案史学,档案史料学,档案事业管理学,档案管理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统计学,档案目录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学史,档案事业史等。 ◆档案的种类(专项档案):国家档案全宗,档案分类,公共档案,历史档案,文书档案,专门档案,科学技术档案,石刻档案,泥板档案,纸草档案,甲骨档案,金文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羊皮档案,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缩微品档案,机读档案,立法档案,行政档案,诉讼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艺术档案,教学档案,书稿档案,企业经营档案,商标档案,专利档案,地名档案,地名档案,人口普查档案,名人档案,家谱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农业技术档案,工业技术档案,交通运输技术档案,基本建设档案,城市建设档案,设备仪器档案,医疗卫生档案,地质档案,测绘档案,气象档案,天文档案,水文档案,地震档案,环境保护档案等。 ◆档案事业管理 *档案事业:档案事业管理体制,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等。 *档案法规*档案开放*档案统计*档案局 *档案馆:档案馆网,国家档案网,部门档案馆,企业、事业档案馆,科学技术档案馆,城市建设档案馆等。 *文件中心 *档案室:联合档案室,科学技术档案室。

*档案咨询机构 *档案专业教育:国际档案讲习班等。 *档案科学技术研究* 档案宣传出版 *国际档案学术交流:国际档案理事会,国际档案大会,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亚洲史料指南地区协调委员会等。 *档案工作者:档案工作者协会等。 ◆档案管理 *档案收集 *档案整理:事由原则,来源原则,立档单位,全宗(联合全宗,汇集全宗,人物全宗,档案汇集),文件组合,档案组合,全宗群,档案十进分类法,全宗内档案分类(年度分类法,组织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案卷,档号等。 *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期限表 *档案保管:全宗卷,档案存放位置索引等。 *档案编目:《档案著录规则》, 档案目录(案卷目录,档案专题目录,档案分类卡片),全宗指南,专题档案指南,档案馆指南等。 *档案检索:《中国档案分类法》,《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等. *档案提供利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档案统计 ◆科学技术档案管理:科学技术文件材料,科学技术档案收集,科学技术档案分类,科学技术档案鉴定,科学技术档案编研,中国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 ◆档案保护技术:档案制成材料,档案存储环境,档案保护技术措施,档案有害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周育民(旧稿) 一、什么是口述史料? 1、口述史料是通过人类口头相传的史料。 早期人类的历史都是通过口头相传而为后人所知的。中国的“古”字,上面一个“十”,下面一个“口”,有十口相传之意。英文history一词可追溯到希腊语词Historia,该词的词义是调查、访问和询问一位目击者,也带有对上述活动的结果的记录之意。由此可见,历史与口述史料的关系。 中国人很早就运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了。大家所熟悉的司马迁,他撰写《史记》时,就运用了大量的口述史料,并且进行实地考证。比如,他写《淮阴侯(韩信)传》,就曾到韩信家乡去调查,“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为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观其母冢,良然。”他写鸿门宴,人物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没有口述史料作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2、口述史料是人们叙述自己个人经历、家庭和社区变迁的史料。 中国用文献记载历史的传统十分悠久。军国大事,往往都有文献史料记载;大臣将军如果有幸宣付国史馆,他们的生平也可为后人所知。中国人家庭、家族观念很重,族谱就是家庭、家族的历史,地方则有地方志。西方国家缺乏这样的传统,因此,很少保留有系统的家庭、家族乃至地方性的历史记录。近几十年来盛行的口述史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 朱迪斯·莫叶在《口述历史初步》(Judith Moyer Step-by-Step Guide to Oral History)中指出:“口述历史是对在世人们关于自身经历回忆的系统搜集。历史学家们终于承认了平常人的日常生活,虽然他们不像富豪名人那样在历史上重要。但我们如果不把这些回忆搜集并保存下来,那么,他们的故事终有一天会永远消逝的。”(Oral history is the systemat ic collection of living people?s testimony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 Historians have fin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everyday memories of everyday people, not just the rich and famous, have historical importance. If we do not collect and preserve those memories, those stories, then one day they will disappear forever.)人民的历史恰恰就保存在平常人的记忆中。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归纳(整理后)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总结 时 期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影响 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一大1921.7.23 上海法租界 望志路106 号(后到浙 江嘉兴南 湖) 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 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会议确定党的中 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 中共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 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 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 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Ps:会后开始发展工人运动和农 民运动 中共二大1922年7月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 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 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 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名党一大1924年1月 广州 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共产党(党内 合作的方式)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 形成,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 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 革命运动由此兴起,中心在广州 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 (汉口会议) 1927年8.7 汉口秘密召 开 内容: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中华苏维埃 第一次全国 工农兵代表 大会 1931年11 月 江西瑞金叶 坪村 内容: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 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 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 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 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 走向成熟的标志。

038《清代档案中直隶布政使司为知照修例事宜咨研究》 载北京档案史料》2001年第1期

清代档案中《直隶布政使司为知照修例事宜咨》研究 苏州大学档案系副教授王铭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清代档案“永定河道”卷中,留存有《直隶布政使司为知照修例事宜咨》一文。它是反映清代纂修则例、废除旧例及谋求例、案划一的第一手资料;对考证清代公文特定专门用语,也有一定研究价值。但迄今为止,尚无专文论及。本文试从古文书学角度加以探讨。 一、《直隶布政使司为知照修例事宜咨》结构层次 钦命直隶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十级纪录二十次方 嘉庆十七年九月十六日蒙总督部堂温宪牌:?嘉庆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准吏部咨:‘文选司案呈:嘉庆十六年遵旨清查例案。本部议复:?自十二年修例以后起,至本年止,逐一查出题、咨各成案。有例所未备而办理尚属允协将来应遵照者,即于稿内注明应存字样,另立册档,逐件载入,以便援引照办。俟修例时,分别增注入例。其与例未协者,将原稿即行销毁。仍造册注明事由,钤印存贮,嗣后永不许援引比照。其应销之案,摘叙事由,开单知照京内外衙门:嗣后均不许援照;亦不得因案已查销,将从前议结缘由藉词声请改议。至十二年修例以前旧案,悉令贮库钤封,不许再为引用。庶自此例、案(画)[划]一,可以永绝弊端?等因。奉旨:?依议?钦此。相应将应销各案摘叙事由,开单知照各直省遵照。本部现在开馆纂修则例,俟告成后,再为通行颁发,悉遵定例办理可也’等因到本部堂。准此,拟合就行。为此,仰司官吏,即转行各属一体遵照办理,仍饬该经历刊刷例本,通颁各属。并[另备]六十番,呈送本部堂衙门备查。毋违?等因到司。 蒙此,除移、[饬]遵照并刊刷例本另行颁发、呈送外,拟合就移。为此,合咨贵道,希即转行各属一体遵照办理施行。 计移抄咨一本。 正文依现段落分为三层:(1)事由。以前衔和表达行文目的的“为知照事”组成。(2)缘由。引述牌文,叙明事之缘起。(3 该文内容单纯,缘由部分构成该文主体文字。缘由段采用层层装叙的表述方法。(1)布政使司咨文,引用了总督牌文。(2)总督牌文,基本上全引了吏部咨文。(3)吏部咨文,就是装叙文选司案呈。到“可也”为止,装叙的案呈结束,吏部咨文也同时结束。(4)案呈中, 就上述运转过程各自标明的日期考察:(1)吏部咨直隶总督为八月二十七日,总督用《牌文》转达为九月十六日,相隔二十天,已欠迅速。(2)直隶布政使司咨永定河道,则为十一 二、《直隶布政使司为知照修例事宜咨》文种考证 其一,咨文种源流考证。 咨,是地位相当的高级官署间相互行文时使用的平行公文文种。 咨的本义是商量、询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谋事曰咨。”在唐以前,是作为一种行为,未发展为公文。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籍资料(全)

中国现代史参考书目 资料、回忆录 (1)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集》(全6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全8册),人民出版社1979-1980年版。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全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2年版。 (4)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5)《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中、下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7)万仁元、方庆秋主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机密作战日记》(上、中、下),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8)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中、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本书编辑部编:《日军侵华暴行实录》(全4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10)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全8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中、下卷),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12)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及红岩革命纪念馆编:《重庆谈判纪实》,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3)孟广涵主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下卷),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4)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全3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5)(美)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三联书店1979年版。(16)李维汉著《回忆与研究》(上、下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专著、论文集 (1)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上、中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美)费正清等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5)彭明、程歗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8)朱汉国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黄兴涛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10)王奇生著:《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1)杨云若、杨奎松著:《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军事学院《战史简编》编写组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3年版。 (13)彭明著:《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 (15)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同步练习题卷: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word)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2018江苏苏锡二模)古今中外有许多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 的参加殿试,下等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材料三维新伊始,先破陋习,持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所求,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终将招致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 ——《教学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3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涉及哪些领域?(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2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2分) 2.(2019江苏南京模拟)日本的工业化是一个独特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给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推荐几本书

给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推荐几本书 2012-10-19 22:42:23 浏览 3035 次 | 评论 2 条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因而,喋喋不休指导别人,为公众开“必读书目”是一件出力不讨好,且往往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情。胡适、鲁迅等一代名流无法幸免,因为任何一个书目在专业人士看来,均非必读,这就像邓小平说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我并没有读过多少马克思原著一个道理。好在,此次活动为《博览群书》发起,我只是受邀就“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应该博览、精读哪些著作说点粗浅意见,不对之处还请各位读者赐教。 博览部分: 作为“大中国近代史”研究生,至少应该知道古典中国之所从来,所以应该博览从人类起源、中国文明起源以来的全部中国历史。假如立志从事近代史研究或教学的话,在本科阶段至少应该博览二十六史,熟知古典中国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大致走向。 近代中国的全部问题都是英国革命所引起的,因此要讨论中国近代的历史,必须熟悉世界历史,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历史,熟悉中国与世界的关联,知道中国是怎样从世界楷模、世界文明中心转变为“被打对象”的。 广义的或者说“大中国近代史”至少应该涵盖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之后至当代的全部过程,因此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在最值得用心博览的部分,应该熟悉利玛窦、徐光启以来的全部文献,知道怎样利用这五百年的存世文献,包括官方文书、公私档案、时人文集、野史笔记,以及墓碑、田野调查等一切有助于理解这个时代的有形无形史料。具体而言,应该博览《清实录》、《清史稿》、清代人物自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来的文人文集,博览《四库全书》中的相关部分,知道《续四库》、《四库补》以及《四库未收》等大型文献汇编大致情形。 进入十九世纪晚期,中国文明的载体在西方影响下发生巨大变化,信息传播方式有了报纸和杂志。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必须知道近代中国新媒体的发生和发展,知道一些重要刊物、报纸的倾向、主要内容,知道他们藏在何处,如何使用。 研究唐宋之前古典中国的历史可以穷尽文献,可以运用聪明智慧去解读历史,重建历史。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谁也没有办法穷尽文献。近代中国的文献不是汗牛充栋,而是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因此在博览的同时也要有所节制,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不必再做两脚书橱笨功夫,博览群书,还要会读书。 精读部分: 作为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我觉得至少应该精读这样几部分书籍: 不管将来重点研究哪一段哪些问题,在读书阶段,都应该精读中国史学会自1950年代以来编辑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正续编,这套书正编已出版的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续编部分目前所见已出版的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北洋军阀》、《抗日战争》等,据说很快还会有《清末新政》、《解放战争》等。 这都是近代史研究最基本的文献,如果不熟悉这些文献,固然也能作出很不错的专题研究,但其学问根基总显得有点不甚牢靠。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时间顺序: 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1864(太平天国)—— 1860-1890(洋务运动)—— 1895(马关条约)—— 1901(辛丑条约)—— 1905(废除科举制)—— 1910(辛亥革命)—— 1921.7.23(中共一大)—— 1924(国民党一大)—— 1926-1927(北伐-破裂)—— 1931(九一八事变)—— 1934(长征)—— 1936(西安事变)—— 1937(卢沟桥事变)—— 1941.6(巴巴罗萨计划)—— 1941.12(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5(抗日胜利,二战结束,中共七大)—— 1946(内战开始)—— 1949(新中国成立)—— 1950(土地改革)—— 1953(三大改造)—— 1954(宪法)—— 1956(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6(十年文革)—— 1967(中国第一颗氢弹)—— 1979(改革开放)—— 1980(经济特区) 基本事件及其意义: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经济制度,商品经济的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在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顺差),英国入超(逆差);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引发了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 结果: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岛,赔款,开放广夏福宁上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影响:(1)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第一步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半殖民地 经济上:1)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自然经济了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3)外商企业开始在通商口岸建立. ——半封建 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