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构造教案教学文案

建筑构造教案教学文案

建筑构造教案教学文案
建筑构造教案教学文案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论(第1周)共2学时

总体目标:

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建筑构造的概念,了解建筑构造的任务、房屋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在房屋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及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教学内容:

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2学时)

2).建筑构造组成的认知参观(1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及实物现场讲解

师生互动:课堂及现场问答讨论

板书设计:电子课件讲义配图片

复习思考题

1.学习建筑构造的目的何在?

2.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二章:墙体与基础(第1至6周)共15学时

总体目标:

1.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2.了解提高外墙保温能力的措施、常用隔墙、玻璃幕墙及地下室防潮防水要求。

教学内容:

1).墙体类型及其设计要求、墙体的承重方案、墙体承重方案作业布置(1.5学时)

2).墙体结构及抗震、保温与隔热、其它功能对墙体的要求,常用的墙体材料(1.5学时)

3).墙体的细部构造、墙体的变形缝(2学时)

4).内外墙面装修(2学时)

5).玻璃幕墙(2学时)

6).基础与地下室(2学时)

7).课程设计(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问答

板书设计:电子课件讲义配图片

思考题

1.简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

2.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3.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有哪些措施?

4.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

5.简述砖墙优缺点?普通粘土砖(即标准砖)的优点是什么?

6.砖墙组砌的要点是什么?

7.什么是砖模?它与建筑模数如何协调?

8.简述墙脚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方式及特点。

9.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10.何谓“变形缝”?有什么设计要求?

11.图示内、外墙变形缝构造各两种。

12.砌块墙的组砌要求有哪些?

13.试比较几种常用隔墙的特点?

14.简述墙面装修的基层处理原则。

15.简述墙面装修的种类及特点。

16.什么叫地基?什么叫基础?天然地基有哪些?

17.简述常用基础的分类。

18.简述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特点。

19.简述地下室防潮要求和防水要求。

20.常用的地下室防水措施有哪些?

第三章:楼梯(第7周至第10周)共12学时

总体目标:

1.了解楼梯的组成、尺度;常见楼梯的形式及适用范围;着重掌握一般平行双跑楼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设计。

2.了解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特点、结构形式。着重掌握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承式楼梯的构造特点、要求及细部构造。

3.了解台阶与坡道的设计要点及构造要求。

4.了解有关电梯、自动扶梯的基本知识,了解电梯井道的设计要求。

教学内容:

1).楼梯的组成、形式(1.5学时)

2).楼梯的尺度、计算(1.5学时)

3).楼梯的参观认知实践(2学时)

4).楼梯的净空高度(1学时)

5).布置楼梯课堂设计作业(1学时)

6).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1学时)

7).踏步、栏杆、扶手、室外台阶的构造,电梯及自动扶梯的概况(1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地参观

师生互动:课堂及参观现场问答讨论

板书设计:电子课件讲义配图片

复习思考题

1.楼梯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如何?

2.常见的楼梯有哪几种形式?各使用于什麽建筑?

3.楼梯设计的要求如何?

4.确定楼梯段宽度应以什么为依据?

5.为什么平台宽不得小于楼梯段宽度?

6.楼梯坡度如何确定?踏步高与踏步宽和行人步距的关系如何?

7.一般民用建筑的踏步高与宽的尺寸是如何限制的?

8.楼梯为什么要设栏杆,栏杆扶手的高度一般是多少?

9.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应如何确定?

10.楼梯的净高一般指什么?为保证人流和货物的顺利通行,要求楼梯净高一般是多少?

11.当底层平台下作出入口时,为增加净高,常采取哪些措施?

12.钢筋混凝土楼梯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13.预制装配式楼梯的预制踏步形式有哪几种?

14.预制装配式楼梯的构造形式有哪些?

15.楼梯踏面的做法如何?水磨石面层的防滑措施有哪些?

16.栏杆与踏步的构造如何?

17.扶手与栏杆的构造如何?

18.实体栏板构造如何?

19.台阶与坡道的形式有哪些?

20.台阶的构造要求如何?

21.常用电梯有哪几种?

22.电梯井道要求如何?

23.看懂电梯构造图。

第四章:楼地层(第11至13周)共7学时

总体目标:

1.了解楼板层的组成及设计要求。

2.掌握不同施工方法的三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各自的特点,重点掌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板型及板缝构造,了解地坪层的组成和构造。

3.重点掌握各种楼地面装修的类型及其构造,了解顶棚和变形缝的构造。

4.了解阳台的类型、组成和阳台栏杆、雨棚的构造,重点掌握阳台承重结构的布置。

教学内容:

1).楼板层的基本组成、设计要求、板型及选用(1学时)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1学时)

3).地坪层构造,阳台的类型、组成及设计要求(1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问答

板书设计:电子课件讲义配图片

复习思考题

1.楼板层与地坪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有哪些?

3.楼板隔绝固体声的方法有哪三种,绘图说明。

4.常用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5.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细部构造。

6.现浇肋梁楼板的布置原则。

7.井式楼板和无梁楼板的特点及适应范围。

8.地坪层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

9.绘图说明挑阳台的结构布置。

10.绘图说明钢筋混凝土栏杆压顶及栏杆与阳台板的连接构造。

11.水泥砂浆地面、水泥石屑地面、水磨石地面的组成及优缺点、适应范围。

12.常用的块料地面的种类、优缺点及适应范围。

13.塑料地面的优缺点及主要类型。

14.直接抹灰顶棚的类型及适应范围。

第五章:屋面(第13周至第16周)共12学时

总体目标:

1.了解屋顶设计任务、屋面排水、屋面防水及屋面保温隔热设计的主要内容。

2.重点掌握:卷材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的泛水构造,刚性防水屋面分格缝设置原则及构造。

3.能根据防水、排水及保温隔热要求正确绘制平屋顶平面。

教学内容:

1).屋顶的类型、坡度、设计要求、排水方式(1.5学时)

2).卷材防水材料、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卷材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1.5学时)

3).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细部构造(1.5学时)

4).涂膜防水屋面的材料、构造及做法、布置课堂作业(1.5学时)

5).屋面的保温隔热(3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问答

板书设计:电子课件讲义配图片

复习思考题

1.屋顶楼外形有哪些形式?注意各种形式屋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设计屋顶应满足哪些要求?

3.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有哪些?各种屋顶的坡度值是多少?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有哪些?注意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4.什么叫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5.常见的有组织排水方案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何种条件?

6.屋顶排水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7.如何确定屋面排水坡面的数目?如何确定天沟(或檐沟)断面的大小和天沟纵坡值?如何确定雨水管和雨水口的数量及尺寸规划?

8.卷材屋面的构造层有哪些?各层具体做法如何?卷材防水层下面的找平层为何要设分格缝?上人和不上人的卷材屋面在构造层次及做法上有什么不同?

9.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天沟、檐口、雨水口等细部构造的要点是什么?注意记忆它们的典型构造图。

10.何谓刚性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有哪些构造层?各层具体做法如何?注意为什么要设隔离层?

11.刚性防水屋面什么容易开裂?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开裂?

12.为什么要在刚性屋面的防水层中设分格缝?分格缝应设在哪些部位?注意分格缝的构造要点和记住典型的构造图。

13.什么叫涂膜防水屋面?

14.瓦屋面的承重结构系统有哪几种?注意根据不同的屋顶形式来进行承重结构的布置,注意屋架和檩的经济跨度值。

15.试比较平瓦屋面和小青瓦屋面的基层做法特点,并用图表示。

16.注意平瓦屋面、小青瓦屋面的檩口、天沟、泛水、屋脊等细部构造的要点及图示。

17.设计吊顶应满足哪些要求?吊顶由哪几部份组成?注意主、次龙骨和吊筋的布置方法及其尺寸要求(跨度、间距等)。

第六章:门和窗(第17周)共3学时

总体目标:

掌握门和窗的作用,按开启方式和材料的分类。了解其他门窗形式。

教学内容:

1).门的形式和尺度(1.5学时)

2).窗的形式和尺度(1.5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问答

板书设计:电子课件讲义配图片

复习思考题

1.门窗的作用和要求?

2.门的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3.窗的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4.平开门的组成和门框的安装方式?

5.平开窗的组成和门框的安装方式?

6.内开和外开平开扇其构造有甚么不同?

7.钢门窗料按其断面不同分为哪两种?各有甚么优缺点?

8.实腹式基本钢门窗形式有几种?甚么是组合式钢门窗?

9.铝合金门窗的特点?各种铝合金门窗系列的称谓是如何确定的?

10.简述铝合金门窗的安装要点。

11.简述塑料门窗的优点。

第一章:高层建筑构造(第1周至第4周)共11学时

总体目标:

掌握高层建筑构造设计原理、重点是高层建筑分类、结构体系与外墙构造。

教学内容:

一、高层建筑概况、结构与造型

1、高层建筑概况

历史,发展,分类,问题

2、高层建筑结构与选型

了解基本的高层建筑结构知识,常用的结构体系,各自的优缺点,适宜范围,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与建筑造型二、高层建筑楼板、设备层及外墙构造

1、高层建筑楼板构造

高层建筑楼盖结构形式、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楼盖结构布置

2、高层建筑设备层

设备层布置的一般原则、中间设备层

3、高层建筑外墙构造

高层建筑外墙特点及类型,了解幕墙的类型,掌握玻璃及铝板幕墙的构造设计原理,并能对幕墙进行外立面设计,读懂幕墙构造大样图

三、高层建筑楼板、设备层及外墙构造

1、地下室构造地下室防水、防潮的原理及构造做法

2、楼电梯防火构造(自学)

3、旋转餐厅(学生自学)

四、课程练习

1、幕墙构造设计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传统方式及多媒体教学

课程练习:幕墙构造设计,进行立面划分,画出节点大样参观认知:

高层建筑参观,完成参观实习报告

第二章:装修构造阶段(第4周至第8周)共11学时

总体目标:

了解建筑二次装修的概念及类型,掌握建筑墙面装修构造、地面装修构造、吊顶装修构造的基本做法。

教学内容:

一、装修构造设计概述

1、概述建筑装修的作用、原则,装修构造设计的部位和分类

二、墙面及地面装修构造

1、墙面装修构造

铺贴式墙面装修构造、板材墙面装修构造、裱糊墙面装修构造

2、地面装修构造

天然石材地面装修构造、硬木地面装修构造、其他类型楼地面装修构造

三、吊顶装修构造

1、吊顶装修构造吊顶的作用与设计要求、吊顶的构造组成、吊顶的构造做法、吊顶的其他构造

第六周其他装修构造

四、其他装修构造

1、特种门窗构造

2、遮阳构造

五、课程练习

1、吊顶构造设计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传统方式及多媒体教学

课程练习:吊顶构造设计,综合结构与设备系统,完成吊顶布置及节点大样

参观认知:建材市场参观,完成参观实习报告

第三章:大跨度建筑构造(第8周至第11周)共11学时总体目标:

了解大跨度建筑的基本特征,掌握大跨度建筑的结构体系、受力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相关的屋顶和天窗构造。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大跨度建筑的基本特征

二、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

1、平面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

拱结构及造型、刚架结构及造型、桁架结构及造型、

2、空间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

网架结构及造型、折板结构及造型、薄壳结构及造型、悬索结构及造型、张拉薄膜结构及造型、充气薄膜结构及造型、悬挑结构及其建筑造型

三、大跨度建筑屋顶及天窗构造

1、屋顶构造设计要求与构造组成

橡胶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金属瓦屋面、彩色压型钢板屋面

2、天窗构造

中庭的形式及设计要求、中庭消防安全设计、中庭天窗构造

四、课程练习

1、跨度建筑结构与造型设计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传统方式及多媒体教学

课程练习:大跨度建筑结构与造型设计,训练结构与造型的互动关系

参观认知:体育及会展建筑参观,完成参观实习报告

第四章:工业化建筑构造(第12周)

总体目标:

了解工业化建筑的概念及体系,掌握工业化建筑设计原则、标准化与多样化的关系、工业化建筑细部的常用构造做法。

教学内容:

一、工业化建筑的概念、设计原则、体系及设计要求

二、砌块墙的排列与构造要点工业化建筑

三、大板建筑的节点构造、墙板类型及布置方式

四、其他工业化建筑体系简介:滑模建筑、升板建筑、盒子建筑

五、工业化建筑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传统方式及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综合练习阶段(第13周至第17周)

总体目标:

在高层建筑与装修构造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学习装修构造与建筑功能、结构形式、设备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将建筑技术应用到设计中的综合能力。重点在技术性问题的解决和完善以及成果模型制作,完成正图内容。

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布置作业(第13周)

1、布置作业:讲解任务书

二、设计辅导(第14-15周)

1、整合平、立、剖面,解决构造设计与建筑功能的矛盾

2、要求学生通过深化体量模型的,建立设计与技术方案构思的整体三维模型

3、构造节点初步设计

4、课后交方案二草(手绘):平面图,1:100;立面图,1:100;剖面图,1:100。

三、组织中期评图(第16周)

1、学生介绍方案并回答老师提问

2、老师及同学提问并辅导指正

3、老师对学生中期阶段工作打分

4、总结中期评图:针对学生个体有重点的讲解和辅导

5、讲解具有共性的技术问题,深化设计

四、正图绘制修改设计、完善图纸,布置正图要求(第17周)

1、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

2、各层平面图 1:100

3、立面图 1:100

3、剖面图 1:100

4、构造节点大样 1:10~50

5、彩色透视图或模型

重庆大学精品课程

关于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4-10T11:40:06.9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作者:潘玮 [导读] 为了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对建筑结构知识的需要,根据项目导向式教学理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大连市建设学校辽宁省大连市 116101 摘要:为了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对建筑结构知识的需要,根据项目导向式教学理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强化了教学重点,弱化了教学难点,扩充了实用性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思路,引入了启发式教学法、比喻教学法、图形类比法、理论与实际联系法、直观模型教学法。 关键词: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教学优化 引言 建筑结构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在建筑力学、工程材料和工程制图等课程基础上,围绕建筑结构受力体系,阐述各种结构构件受力性能、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结构构造要求等。课程内容繁多,覆盖面广,是后继建筑施工、工程计量和地基基础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全面掌握建筑结构的内容存在较大的难度。为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 1.1强化重点,弱化难点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掌握一般房屋结构设计概念,对于功能复杂、技术先进的大型建筑结构设计有初步认识。把握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扩展,围绕典型知识点组织授课内容,使各部分相互独立的内容彰显内在的逻辑性。例如,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和受扭构件是建筑结构基本构件,也是建筑结构课程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学习重点,对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砌体结构等不同结构类型的基本构件进行对比,以加深学生对基本设计理论的认识,熟练掌握基本构件的设计论和计算方法。 构造要求的满足是建立计算模型的前提和保证结构受力的必要条件,应当充分认识构造要求的重要性。关于高层框架结构、高层剪力墙结构和复杂结构等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结构受力特点、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对其结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不做重点讲解。 1.2增加阅读结构施工图相关知识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识图能力是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最基本要求。在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培养中,结构施工图识读是最难的部分,应当紧密联系结构施工图的识图,将其纳入重要的教学内容。 1.3强化结构构造要求的理解与掌握 能够使结构或构件产生位移、变形、加速度、内力、应力、应变、裂缝等效应的各种因素称为作用,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除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地震作用作为定量计算外,其它如温度作用、徐变等间接作用大都是通过结构构造措施来保证的。构造措施不仅考虑间接作用的影响,而且也是建立结构计算模型的前提,是保证结构计算与假定相符合的必要条件,构造措施与结构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在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应当着重理解构造要求,了解其中的力学原理,并结合平法施工图加以巩固。 1.4强化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贯穿理论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边讲结构设计理论,边与现实中结构构件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例如,在讲解建筑结构的组成时,可以结合教室中的梁、板、柱等实体构造让学生加深印象。在学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钢筋骨架组成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工地参观绑扎好的钢筋骨架,或者实验室购置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让学生对钢筋骨架有直观的认识。鼓励学生参加结构模型制作,在结构模型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在排解问题时,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了解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经验做法。 2教学方法 2.1启发式 在教学的适当时机通过提问和设疑,启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在讲授建筑结构课程时,结合其它相关课程,提出问题或引出矛盾,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通过讲述或者演示等方式解答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吸收新思想,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提问斜截面几种破坏形态,与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有何异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条件是如何保证的。这样的提问,巩固了建筑结构课程中前述知识点,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 2.2比喻 在运用比喻教学法时,应当将建筑结构教材中的内容充分消化吸收,以通俗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浅显比喻深奥,以简单比喻复杂,以容易比喻困难,既贴合实际,又科学准确;既简洁精炼,又生动形象。例如,学习建筑结构概念时,把房屋建筑中由构件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受力体系称为建筑结构,可以将建筑结构比喻为人体骨架,将梁构件比喻成人体手臂,柱子比喻为人体腿骨,将基础比喻为人体脚骨等。学习设计结构使用年限概念时,将其比喻为人的使用寿命期望值。这样的比喻使学生对陌生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 2.3图示类比 在建筑结构教学中,充分利用和展示图像信息作为直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图示教学法的灵活运用,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单向传递方法,带来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图示教学法,通过图示方法将分散、杂乱无章的知识充分联系起来,进行归纳分析,加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结构的系统化。 2.4理论联系实际 建筑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活动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建筑结构是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骨架体系,建筑结构课程学习内容与人们的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在讲解建筑结构设计理论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例如,学习单向板和双向板设计时,举

建筑构造教案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论(第1周)共2学时 总体目标: 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建筑构造的概念,了解建筑构造的任务、房屋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在房屋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及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教学内容: 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2学时) 2).建筑构造组成的认知参观(1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及实物现场讲解 师生互动:课堂及现场问答讨论 板书设计:电子课件讲义配图片 复习思考题 1.学习建筑构造的目的何在 2.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二章:墙体与基础(第1至6周)共15学时 总体目标: 1.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2.了解提高外墙保温能力的措施、常用隔墙、玻璃幕墙及地下室防潮防水要求。 教学内容: 1).墙体类型及其设计要求、墙体的承重方案、墙体承重方案作业布置学时) 2).墙体结构及抗震、保温与隔热、其它功能对墙体的要求,常用的墙体材料学时) 3).墙体的细部构造、墙体的变形缝(2学时) 4).内外墙面装修(2学时)

5).玻璃幕墙(2学时) 6).基础与地下室(2学时) 7).课程设计(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课堂问答 板书设计:电子课件讲义配图片 思考题 1.简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 2.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3.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有哪些措施 4.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 5.简述砖墙优缺点普通粘土砖(即标准砖)的优点是什么 6.砖墙组砌的要点是什么 7.什么是砖模它与建筑模数如何协调 8.简述墙脚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方式及特点。 9.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10.何谓“变形缝”有什么设计要求 11.图示内、外墙变形缝构造各两种。 12.砌块墙的组砌要求有哪些 13.试比较几种常用隔墙的特点 14.简述墙面装修的基层处理原则。 15.简述墙面装修的种类及特点。 16.什么叫地基什么叫基础天然地基有哪些 17.简述常用基础的分类。 18.简述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特点。 19.简述地下室防潮要求和防水要求。

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建筑构造是高校建筑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此外,这门课程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 标签: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文献标识码】A 建筑构造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是对建筑设计的补充,主要研究建筑物的构造形式以及细部构造,其教学目的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进而选择合适的构造方法,保证建筑物的实用性。对于建筑专业相关的学生来说,建筑构造这门课程是必须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因此,推进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1、当前我国高等建筑构造教育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构造教育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建筑构造是建筑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部分学生反映建筑构造学课程较难,部分教师认为建筑构造课程不用教等,其教学质量较差;第二,很多人建筑构造知识掌握不充足多年工作后,仍不等独立的进行建筑构造设计,照搬照抄某些构造的图集,盲目的进行建筑构造设计;第三,近几年我国注册建筑类相关考试人数逐年增多,但是通过率较低,尤其是建筑构造等相关的学科。以上种种问题表明,我国建筑构造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人们对建筑构造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较低,高校教育方式不能满足现代的发展需求,因此,要加强对建筑构造课程的改革实践,寻找更好地教育途径,提高建筑专业学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2、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方法 2.1更新教学理念,增强课堂知识的实用性 建筑构造是一门对建筑中相关结构知识的理论总结,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为教学而教学的方式,增强建筑构造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以书本知识为基准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其更多的了解建筑构造相关知识并有效的应用。例如在“楼梯的形式”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清楚的了解相关的各种楼梯的形式,可以带领学生对校园内所有的楼梯形式进行参观,了解各个楼梯的构造细节,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学习,提高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质量[1]。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分析建筑装饰专 业装饰构造教学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探索有效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法,课程整体设 计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实施为导向,坚持“学做合一”的形式,强化学生理论 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实现课 程改革的新突破。 关键词:建筑装饰构造;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项目教学;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90-02 0 引言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突出能力培养的技术 核心课程。该课程作为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起到承上启 下的作用,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建筑装饰构造是实施建 筑装饰设计的理论前提和技术措施,是指导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基本手段, 因此本课程对学生选择材料、确定合理构造方案及绘制各类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 工图等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我们在本课程 的教学中努力探索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结合工程实践项目的训练,提高学 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1 教学观念的更新自我校升专以来,进行了几次转变“教学观念”的大讨论,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量的实践证明,观念是行为的灵魂,搞要好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就要更新教学观念,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 的教学思想。老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传递情感,引导学生产生学习 兴趣,自觉进行知识建构。我们在《建筑装饰构造》的课程改革中,正是遵循这 个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课程教学目标和结构体系改革的探索 2.1 课程教学目标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装饰 装修构造的基本原理、构造做法,并能对建筑装饰构造设计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熟悉装饰施工图设计的相关规范和行业标准,掌握装饰构造节点详图与施工图设 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掌握常见室内装饰构造处理和工艺,使学生能够在对设计 条件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设计,进行室内装饰构造节点大样设计,并合理选择构造 做法,进而运用构造原理进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图设计,并与业主、施工方 协调,参与工程施工确保设计意图的实现。社会职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职 业项目训练,培养学生作为装饰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学会和谐与人共事,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2.2 课程结构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构建 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结构。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加 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为立足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 多变的需求。 围绕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使技能内容融入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学 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基本能力。坚持“学做合一”的形式,强化学生理论知 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给学生增加上岗机会,确保实 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 的基础,建立“实用、适用、够用”课程体系,达到学生学习知识“管用”,使学生获

建筑构造教案

建筑构造教案 建筑构造教案 总课题 墙体 课时 课题 砖墙细部构造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让学生掌握墙体的细部构造要求 能力 目标 通过学习墙体的细部构造要求,以及对建筑构造了解,使学生对建筑构造有一定的认知。 德育 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结合当下热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教学重点 勒脚、散水、过梁、圈梁、构造柱、变形缝的具体构造措施。 教学难点 圈梁、构造柱、变形缝构造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 教学 进程

安排 新授:墙体细部构造主要有:勒脚、散水、明沟、防潮层、窗台、过梁、圈梁、构造柱、通风道、变形缝等。 一、勒脚 勒脚概念: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 勒脚作用: ①保护墙脚,防止各种机械性的碰撞; ②防止地面水对墙脚的侵蚀; ③美观,对建筑物立面处理产生效果。 勒脚做法: ①在勒脚部位抹灰20-30mm厚,如1:2.5水泥砂浆、水刷石、斩假石等。 ②在勒脚部位镶贴块状材料。 ③在勒脚部位加厚墙体厚度,在做饰面。 ④用石材代替砖砌筑勒脚。 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或镶贴天然石材,其高度≥500㎜ 二、散水和明沟 1.排水沟 又称明沟,用混凝土浇筑成宽180㎜、深150㎜的沟槽≥1%坡度。 2.散水 又称排水坡、护坡。 散水宽度≥600㎜,应此屋檐挑出的宽度大150~200㎜。 散水坡度为3%~5%。 散水每隔6~12㎜设伸缩缝,伸缩缝及散水与外墙接缝,填充热沥青。 散水用混凝土、砖、块石等材料作面层。 三、墙身水平防潮层 为了隔断毛细孔,阻止毛细水进入墙内,在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水平阻水层,即墙身水平防潮层。 防潮层作法: 1.油毡防潮层 2.防水砂浆防潮层——掺防水剂 3.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钢筋阻断毛细水,防止不均匀沉降 4.防水砂浆砌砖防潮层——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防潮。 防潮层位置 ①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时,外墙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首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第三章 墙 体 第一节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一、墙的类型 1.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墙体分内墙和外墙。 2.按方向分:横墙和纵墙。横向外墙又称山墙。纵墙又分为内纵墙与外纵墙。外纵墙又称檐墙。 3.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4.按所用材料不同,墙体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砼墙等。 5.根据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分:有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 教学目的 1. 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 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 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块墙常用隔墙、隔断类型和要求要求。 课程重点 墙身的加固措施、砖墙尺度、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含 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课程难点 砖墙加固及砖墙构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师生互动 课堂问答及讨论 作业类型 作图:墙身大样

取消粘土砖为主的墙体材料:采用板筑墙(混凝土墙),板材墙(机械化施工),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5、防火要求 6、防水防潮要求 7、建筑工业化要求 第二节砖墙 一砖墙的材料 砖墙的材料是用砂浆将一块块砖按一定规律砌筑而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一)砖 按其使用材料分,砖有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依其形状特点分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粘土砖是我国传统的墙体材料。它以粘土为主要材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成。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砖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分别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级别。 (二)砂浆 水泥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高,较适合于砌筑潮湿环境的砌体。 石灰砂浆: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砌体。 混合砂浆::是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合而成,这种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好,常用于砌筑地面上砌体。

建筑构造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建筑构造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联系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积累的相关资料,文章分析了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运用技术性知识中易出现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阐述了加强技术类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些方法和途径,提出以建筑设计引导建筑构造教学、用建筑构造完善建筑设计教学的互动式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建筑构造实践性教学改革建筑设计横向联系 建筑构造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的综合性课程。它与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设备等课程密不可分,也是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必不可少的专业技术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学难度很大。学生认为“建筑构造太难学”,教师觉得“建筑构造不好教”;有些学生毕业几年后仍不能独立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近几年来,国家注册建筑师考试中,建筑构造作图设计通过率低,也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传统的建筑构造教学模式日益受到质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①。 一、传统建筑构造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滞后,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脱节。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虽然教材不断新编、补充,但由于编著、出版教材需要时间,加上近几年,建筑行业新的技术规范和规则条例不断出台,教材的有些内容早已过时,对建筑设计课及今后工作产生阻碍,也影响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脱节。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高校建筑构造课都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再配以构造设计集中周来完成本科教学中对构造知识的掌握。教学方法多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②;传统的“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手段造成学生“只会背诵概念,不会绘制详图”,理论教学与构造设计的应用能力培养截然脱节,往往出现学生学完理论后做构造设计时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教师过多地注重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实践认知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工作岗位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学科之间沟通不够,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构造课与其他并行课程之间互不联系、各自为政,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连贯。例如:在构造课上讲

建筑构造教案2017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任务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建筑构造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授: 引入:建筑构造是什么?建筑是什么? 新授:建筑构造是系统介绍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构造要领和不同材料做法的一门课程。 1.建筑——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3.建筑物——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4.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总结:建筑构造是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在本专业系列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作业:名词解释:建筑构造 实训练习:参观校园周边的建筑,让学生进行建筑分类。

第二节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 教学目标:掌握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 教学重点:我国的建筑方针、四化一改和建筑宗旨 教学难点:我国的建筑方针、四化一改、建筑业的奋斗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引入: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建筑业极其落后,人民的衣食住行没有保证,尤以住房问题最为严重。 1951年党和国家提出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美观”并提出以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相结合为主导思想。 新授: 当时,有些建筑工作者片面的强调民族形式,不顾国家财力物力的困难,大规模的建造了华而不实的大屋顶建筑,造成了恨得的浪费,人民反映强烈。因此,党和国家在1956年重新修订了建筑方针,改为“适用、经济和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1986年当和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接受1976年唐山地震的惨痛教训,提出了新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简称八字方针)并且强调,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不分主次,齐头并进。 为了加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湿作业多等弊端,建筑业的奋斗目标是“四化一改”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现代化和墙体改革。 建筑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以人为本”是建筑业的根本宗旨。 “节能、环保、以人为本”永远是建筑工作者的主题,是无休止的的奋斗目标。 总结:学习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是学习建筑构造的前提,为今后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检测:1、八字方针: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设计(一)

教案

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如结构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载、风荷载等。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等。 4.按照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五种类型。 1.1.2建筑结构的功能 (1)结构的安全等级 表1.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影剧院、体育馆和高层建筑等) 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 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 (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表1.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年)示例 1 5 临时性结构 2 25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 50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4 100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3)结构的功能要求 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功能要求。(4)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举例讲解举例讲解

教案 授课题目 1.2 结构抗震知识授课时间 3.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目标掌握地震的类型及破坏作用,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难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 新课导入:1976年7月28日,在省、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和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围 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市区。 1.2.1地震的基本概念 (1)地震基本概念 1.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的自然现象,其作用结果是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 2.地震发生的地方称为震源。 3.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4.震中附近地面运动最激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震中区或极震区。 5.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6.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诱发地震以及构造地震。 7.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又可将构造地震分为三种:一般把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成为深源地震。中国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均属于浅源地震。举例讲解

高校理论与实践综合类课程“建筑构造”的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理论与实践综合类课程“建筑构造”的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对理论与实践综合类课程“建筑构造”实行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系统的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建筑设计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综合实践考核评价 “建筑构造”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涉及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经济、建筑施工等方面的知识。建筑构造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建筑实现使用功能的重要保证。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构造、新工艺在建筑设计中的不断推陈出新,这门课程在近年来的教学上产生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构造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构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课程内容繁杂、学习难度大。作为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建筑构造课内容多、技术性强,仅靠语言讲述大量的建筑术语、建筑构件的做法,对于建造过程缺乏实际体验的学生来说,不仅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习兴趣,而且理论脱离实际,无法想象书中的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2)教材陈旧。近几年,随着建筑、室内装饰和环境景观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新规范、新标准不断推出,而建筑构造教学内容的更新则相对滞后。例如,教材中的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现行规范已改为无筋扩展基础和扩展基础。(3)学生不重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学生对建筑构造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建筑设计。主要是长期以来建筑学专业注重建筑构思、注重表现技能,而忽视建筑构造技术,以至于临近毕业,我们培养的学生构思、表现水平很高,但施工图水平和构造技术水平明显不足,往往是有了好的设计意图却无法准确地表达与实施。(4)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多采用两种媒体以下的教学课件,教师进行纯粹的技术图片和文字的讲述,对于没下过工地,生活中也很少或从未到工程现场去过的学生来说很难弄清其构造做法,往往是一到设计阶段就问题一大堆,更谈不上创造新的构造形式。(5)课程间缺乏衔接。教学中“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课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例如,在幼儿园或别墅建筑设计中采用砖混结构形式进行大空间设计,即使其建筑整体功能合理,空间布置也恰当,但一深入下去,就会在建筑形体交接上、细部构造处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复习进程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 分)

第三章 墙 体 第一节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一、墙的类型 1.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墙体分内墙和外墙。 2.按方向分:横墙和纵墙。横向外墙又称山墙。纵墙又分为内纵墙与外 纵墙。外纵墙又称檐墙。 3.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4.按所用材料不同,墙体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砼墙等。 5.根据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分:有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之分。 实体墙包括实砌砖墙,借手工和小型机具砌筑而成。 板筑墙则是施工时直接在墙体部位竖立模板,然后在模板内夯筑或浇注 教学目的 1. 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 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 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2.了解砌块墙常用隔墙、隔断类型和要求要求。 课程重点 墙身的加固措施、砖墙尺度、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 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课程难点 砖墙加固及砖墙构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师生互动 课堂问答及讨论 作业类型 作图:墙身大样

第二节砖墙 一砖墙的材料 砖墙的材料是用砂浆将一块块砖按一定规律砌筑而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一)砖 按其使用材料分,砖有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依其形状特点分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粘土砖是我国传统的墙体材料。它以粘土为主要材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成。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砖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分别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级别。 (二)砂浆 水泥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高,较适合于砌筑潮湿环境的砌体。 石灰砂浆: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砌体。 混合砂浆::是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合而成,这种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好,常用于砌筑地面上砌体。 砂浆的强度等级划分七个级别:有M15、M10、M7.5、M5和 M2.5。常用的砌筑砂浆标号是M5、M7.5、M10级砂浆。

房屋构造教案

《建筑构造》 【课题】:民用建筑绪论 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类型、建筑的分级、建筑模数的类型 教学重点: 建筑含义、建筑分类、建筑分级、建筑模数 教学难点: (1)建筑的模数 (2)建筑分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课堂黑板板书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和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一、建筑的含义 1.建筑——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3.建筑物——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4.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 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二、建筑三要素(补充) 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满足人的生理要求。要求建筑应具有良好的朝向、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采光及通风的性能,这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3)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2.建筑技术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 3.建筑形象 包括建筑的体型、立面形式、细部与重点的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光影和装饰处理等等。 三、建筑的分类 1 建筑按照使用性质不同,通常分为 (1)民用建筑:(2)工业建筑:(3)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的分类 1. 按使用功能分 1.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宿舍等。 2.公共建筑——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公共事业 的活动中心,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观赏性、科学性、艺术性。 根据使用性质和功能不同,公共建筑具体可划分为18类(略)。 2. 按规模与数量分 (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航空港、博览馆、大型工厂等。 3.按建筑层数分类 低层建筑—— 1~3层 多层建筑—— 4~6层 中高层建筑—— 7~9层(9层以上设电梯) 高层建筑—— 10~30层, H>24m 超高层建筑——> 40层, H>100m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木结构建筑:(2)砖(或石)结构建筑:(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4)钢结构建筑:(5)混合结构建筑。 四、民用建筑的分级 按照我国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4级。1)耐久年限:从建筑建成到自然损坏不能使用的年限。分为四级

《建筑构造》教案(1)

第一章绪论 §1-1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一、本课程的性质内容 1、课程的性质:建筑构造是土建类各个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土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的内容:研究建筑的各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构造原理研究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以及满足这些要求的理论;构造方法则研究在构造原理指导下,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构成构件和配件,以及构配件之间连接的方法。 二、本课程任务: 1、从具体构造和方案入手,牢记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做法。 2、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一般做法。 3、识读一般的工民建施工图。 4、能理解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 三、学习方法: 1、从具体构造和方案入手,牢记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做法。 2、了解建筑构造和设计方案的产生和发展,掌握一般原理,加深对具体构造的理解和设计方案的认识,以便正确施工。

3、多参观已建成和在建的建筑,多参与现场实际施工操作。 4、重视绘制技能的锻炼。 §1-2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 一、我国的建筑方针 1951年党和国家提出的建筑方针是:适用 ..,并提出以民族形式 ..、.美观 ..、.经济 和社会主义内容相结合为主导思想。 1956年党和国家提出的建筑方针是:适用 ...........。 ..、.经济 ..、.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1986年,提出新的建筑方针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八字方针)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提出四化一改的奋斗目标: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现代化和墙体改革。 进入21世纪,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因此 ..,.节. 能环保、以人为本永远是建筑工作者的主题,是永无休止的奋斗目标。............................... §1-3建筑的分类和等级 一、建筑的构成要素 总结人类的建筑活动经验,构成建筑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建筑功能、建 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需满足的使用要求。是主导因 素,起决定性作用。 不同类别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例如交通建筑要求人流线路流畅,观 演建筑要求有良好的视听环境,工业建筑必须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等等; 同时,建筑必须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以及人的生理要求,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 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章 墙 体 第一节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一、墙的类型 1.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墙体分内墙和外墙。 2.按方向分:横墙和纵墙。横向外墙又称山墙。纵墙又分为内纵墙与外 纵墙。外纵墙又称檐墙。 3.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4.按所用材料不同,墙体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砼墙等。 5.根据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分:有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之分。 实体墙包括实砌砖墙,借手工和小型机具砌筑而成。 教学目的 1. 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 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 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2.了解砌块墙常用隔墙、隔断类型和要求要求。 课程重点 墙身的加固措施、砖墙尺度、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 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课程难点 砖墙加固及砖墙构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师生互动 课堂问答及讨论 作业类型 作图:墙身大样

6、防水防潮要求 7、建筑工业化要求 第二节砖墙 一砖墙的材料 砖墙的材料是用砂浆将一块块砖按一定规律砌筑而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一)砖 按其使用材料分,砖有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依其形状特点分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粘土砖是我国传统的墙体材料。它以粘土为主要材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成。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砖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分别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级别。 (二)砂浆 水泥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高,较适合于砌筑潮湿环境的砌体。 石灰砂浆: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砌体。 混合砂浆::是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合而成,这种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好,常用于砌筑地面上砌体。

房屋建筑构造教案完整第3-4章

第三章墙体与地下室(1-3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墙体与地下室知识 教学重点:各种墙体概况 教学难点:基础沉降缝的处理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具:挂图、多媒体 §1.概述 一.墙体的作用 承重、围护、分隔。 二.墙体的类型 1.按位置分:外墙、内墙。 3.按受力情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 4.按材料分:砖墙、石墙、砌块墙、板材墙等。 三.墙体的承重方案 1.横墙承重 该方案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搁置在横墙上,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住宅等建筑。 2.纵墙承重 楼板及屋面板均搁置在纵墙上,横墙只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适用于房间较大的建筑物。 3.纵横墙混合承重一栋房屋中纵墙、横墙都是承重墙。 4.墙与柱混合承重

由墙和柱共同承受水平承重构件使来的荷载,为墙、柱混合承重;适用于室内需要大空间的建筑。 §2.砖墙构造 一.材料和强度 1.砖的种类 普通砖——孔洞率<15%或没有孔洞的砖,已禁止使用; 多孔砖——孔洞率≤15%,孔尺寸小而数量多的砖,用于承重部位; 空心砖——孔洞率≥15%,孔尺寸大而数量少的砖,用于非承重部位。 2.砖的规格尺寸 (1)普通砖——240×115×53(长、宽、厚) 一个砖长=两个砖宽+一个灰缝=四个砖厚+三个灰缝 即:240=115×2+10=53×4+9.5×3 (2)标准砖强度等级:由抗压和抗折强度确定,共分: MU30、MU25、MU20、MU15、MU10、MU7.5六个等级。 (3)1立方米砖柱中有512块砖。 3.砌墙砂浆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粘土等)和填充材料(砂、矿渣)混合加水搅拌而成。 4.砖砌体强度 二.组砌方式 组砌原则:内外搭接、上下错缝,错缝距离不小于60㎜ 1.实心墙(砖墙中每层砖称每皮砖)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建筑构造教案墙体部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章 墙 体 第一节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一、墙的类型 1.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墙体分内墙和外墙。 2.按方向分:横墙和纵墙。横向外墙又称山墙。纵墙又分为内纵墙与外 纵墙。外纵墙又称檐墙。 3.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幕墙。 4.按所用材料不同,墙体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砼墙等。 5.根据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分:有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之分。 实体墙包括实砌砖墙,借手工和小型机具砌筑而成。 教学目的 1. 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 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 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2.了解砌块墙常用隔墙、隔断类型和要求要求。 课程重点 墙身的加固措施、砖墙尺度、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 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课程难点 砖墙加固及砖墙构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师生互动 课堂问答及讨论 作业类型 作图:墙身大样

6、防水防潮要求 7、建筑工业化要求 第二节砖墙 一砖墙的材料 砖墙的材料是用砂浆将一块块砖按一定规律砌筑而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一)砖 按其使用材料分,砖有粘土砖、炉渣砖和灰砂砖等;依其形状特点分有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粘土砖是我国传统的墙体材料。它以粘土为主要材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成。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砖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分别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级别。 (二)砂浆 水泥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高,较适合于砌筑潮湿环境的砌体。 石灰砂浆: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砌体。 混合砂浆::是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合而成,这种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好,常用于砌筑地面上砌体。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案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授课教案 1

绪论 第一节建筑结构的分类及应用 一、建筑结构的分类: 1、定义:由若干构件由若干构件(如柱、梁、板等)连接而成的能承受荷 载和其他间接作用(如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叫做建筑结构。 2、按所用材料分类: 混凝土结构:优点:强度高、耐久性好、抗震性好、并具可塑性 缺点:自重大、抗裂能力差、费工费模板 应用范围:一般民用建筑、多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大 跨结构 砌体结构:优点:造价低廉、耐火性好、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就 地取材 缺点:自重大、强度低、抗震性能差、砌筑工作繁重、 粘土用量大 应用范围:五六层以下的民用房屋、中小厂房的沉重结 构、大型工业厂房的围护结构 钢结构:优点:强度高、重量轻、质地均匀、运输方便 缺点:易锈蚀、耐火性能差 应用范围:大跨重型结构、受动荷载结构、可拆卸结构、 轻型结构、容器及其它 木结构:优点:取材加工方便、材质轻且强度较大 缺点:各向异性、易燃、易裂、易翘曲、易腐蚀 应用范围:大中城市基本停用 3、按承重结构类型分: 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排架结构: 4、其他分类方法: 第二节结构的发展概况 2

第一章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第一节建筑结构荷载 一、荷载分类及荷载代表值 1、荷载定义: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称为荷载——直接作用 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间接作用 2、荷载分类: A、永久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也称恒荷载或恒载。比如结构自重或土压力等。 B、可变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也称活荷载或活载。比如楼面活载、屋面活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等。 C、偶然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而持续时间较短的荷载。比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3、荷载代表值:结构计算时,需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荷载数值。 A、荷载标准值 B、可变荷载组合值 C、可变荷载准永久值 D、可变荷载频遇值 二、恒荷载 按构件或材料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自重平均值确定。见P5 表 1-1。 三、楼面及屋面活荷载 3

建筑构造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建筑和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 一、建筑的概念 1、建筑一般讲的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通称。 建筑物: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厂、住宅、学校、展览馆等。 构筑物:是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如烟囱、水塔、电塔、堤坝等。 二、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通称为建筑的三要素。 1、建筑功能 人们建造房屋有着明显的使用要素,它体现了建筑物的目的性。例如,建设工厂是为了生产的需要,住宅建设是为了居住的需要等。因此各类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 2、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实现房屋功能的手段,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和建筑设备等内容。 3、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是建筑物内外观感的具体体现,它包括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体型与立面的处理,材料、装饰、色彩的应用等内容。 4、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的关系 建筑功能、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三者是辨证统一的,不可分割并相互制约。其中建筑功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其次是建筑技术;而建筑形象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内容的综合表现。 第五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重点:建筑构造的概念、建筑构件组成及其作用、建筑保温 第一节民用建筑的构件组成与作用 一、组成 1、基础、作用:承重构件,设计要求:足够强度及稳定性 2、墙与柱:竖向承重构件,分隔,围护 设计要求:足够强度和稳定性,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 3、楼层与地层:水平承重及分隔

设计要求:足够强度和刚度及隔声、防潮、防水 4、楼梯:垂直交通构件 设计要求:适当坡度,足够宽度及疏散能力,防火,防滑 5、屋顶:最上部承重及围护 设计要求:足够强度及刚度,防水,保温,隔热 1、门窗:非承重,采光通风,保温,隔声,防火,防风沙 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重点:建筑的分类和分级、燃烧性能、耐火极限、风向玫瑰平率图、建筑模数等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节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一、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分类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划分 (一)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1、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是指各种供人们进行生活、学习、工作、活动的建筑物。 ●居住建筑: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公共建筑:除居住建筑以外的供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 2、工业建筑 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如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建筑等。 3、农业建筑 用于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温室、畜禽饲养场、粮食与饲料加工站、农机修理站等。 (二)按建筑物的规模分类 1、大量性建筑 单体建筑规模不大,但兴建数量多、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我、学校、中小型办公楼、商店、医院等。 2、大型性建筑 建筑规模大、耗资多、影响大的建筑,如大型火车站、航空港、大型体育馆、博物馆、大会堂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