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生态学重点

农业生态学重点

农业生态学重点
农业生态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农业生态学

●性质: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

●功能: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和管理的途径等。

●目的和意义:一方面要了解有关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

2、生态学的具体内容

(1)特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

(2)特定地区内的营养物质和水等非生命物质的质量和分布;

(3)特定地区的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5)环境对生物的调节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

第三节农业生态学的内容与任务

一、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

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二)农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

(三)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与优化

(五)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三、农业生态学的任务

●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

应把握农业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不同,注重社会经济因素及技术条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不能简单用纯生态的理论与思想来分析和解释农业及经济发展问题,更不能把生态问题绝对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如何尽可能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降低资源成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生态学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农业生态学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

一、系统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一)系统的概念

1、系统(system)是指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2、系统所具备的条件

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

第二,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

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二) 系统的基本特征

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

(1)系统的边界

(2)系统的层次

2、系统的整体性

●主要表现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空间位置排列关系;

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系统的整合性是指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又叫系统的整合效应;

二、生态系统概念的发展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生物组分

1、生产者(producers)

主要是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它们具有固定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

2、消费者(consumers)

是指除了微生物以外的异养生物,主要指依赖初级生产者或其他生物为生的各种动物。

3、分解者(decomposers)

主要是指以动植物残体为生的异养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能使构成有机成分的元素和储备的能量通过分解作用又释放归还到周围环境中去

(二)非生物组分(环境组分)

1、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

是指来自太阳的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源。

2、无机物质(inorganic substance)

一部分来自大气的氧、二氧化碳、水及其他物质;另一部分来自土壤中的氮、磷、钾、钙等。

3、有机物质(organic substance)

生态系统环境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是来源于生物残体、排泄物及植物根系分泌物。

4、土壤(soil)

不仅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储藏库,同时也是支持陆生植物重要的栖息场所。

四、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系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与特点。

(一)物种结构(species structure)

物种结构又称组分结构(components structure) 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生物种群组成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

(二)时空结构(space-time structure)

时空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在空间上配置和在时间上分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形态结构。

(三)营养结构(trophic structure)

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以食物营养关系所组成的食物链、食物网结构。

五、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传递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调节作用,能量和信息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态,推动或调节物质运动,三者不可分割,成为生态系统的核心。

(一)能量流动(Energy flow)

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单向流动,是驱动一切生命活动的齿轮。

(二)物质循环(Nutrient cycle)

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主要是指生物为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它们沿着食物链在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传递,最终归还环境,并可被多次重复吸收利用,构成物质循环。

(三)信息传递(Information transfer)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产生的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在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传递,把生态系统的各组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六、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活区域称为生物圈(biosphere),一般指从大气圈到水圈约20km的厚度范围,其中包含了边界大小不同、种类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为了认识和研究上的方便,人们常将生态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环境特性划分的生态系统

1、海洋生态系统(marine ecosystem)

2、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

3、草原生态系统(steppe ecosystem)

4、淡水生态系统(fresh water ecosystem)

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作为一种被人类驯化了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不仅受自然的制约,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仅受自然生态规律的支配,还受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通过社会资源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和加工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农业发展策略与技术措施对农业生态系统有强烈和深远的影响。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生物组分

1、三大类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也可以分成以绿色植物为主的生产者、以动物为主的消费者和以微生物为主的分解者。

2、植物为主农业生态系统中占据主要地位的生物是经过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

3、人为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中最重要的调节者和主体消费者——人类。

4、物种单一由于人类有目的的选择和控制,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较少

(二) 环境组分

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包括自然环境组分和人工环境组分:

√自然环境组分包括水体、土体、气体、辐射等,是从自然生态系统继承下来的

√人工环境组分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设备和生活设施。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

1、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2、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3、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通过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有序结构,可以把环境中的能量、物质、信息初价值资源,转变成人类需要的产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物质转换功能、信息转换功能和价值转换功能,在这种转换之中形成相应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

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

一、生物构成不同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特定环境下的生态优势种群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农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品种是经过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有关的生物。

二、环境条件不同

√人类在驯化改良自然生物成为农业生物的同时,也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调控和改造,以便为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创造更为稳定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三、结构与功能不同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一种继承,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同时也包含了社会经济因素的成分

√此外,农业生态系统还具有早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价值转换功能

四、稳定机制不同

√自然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建立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减少,食物链结构变短,自然调节稳定机制被削弱。

五、生产力特点不同

√除强调农业生物自身的同化效率和积累能力所形成的自然生产力,农业生态系统更注重农业生物的经济生产力六、开放程度不同

√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产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几乎全部保留在系统之内,许多营养元素基本上可以在系统内部循环和平衡。

九、服从的规律不同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既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

十、系统运行的"目标"不同

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是在有限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

第三章生物种群

第一节种群的概念与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一个物种通常可以包含许多种群。

种群的内涵如下:

●种群是由物种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群;

●种群由个体组成,但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

●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同时又是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包括自然种群和人工种群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种群数量特征、种群的遗传特征及邻接效应4个方面。

(一)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多样

种群的空间分布通常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型3种类型。

植物成群分布形成的原因

在动物界和植物界各不相同。对植物而言,可能有以下原因:

●繁殖特性。●微域差异。●天然障碍。●动物及人为活动影响。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大小(size)和密度(density)

1.1 种群大小是指一个种群全体数目的多少。

1.2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总数。

●生态密度则是指单位栖息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2、出生率(natality)和死亡率(mortality)

2.1 出生率

出生率是指种群在以生产、孵化、分裂或出芽等方式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是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常用单位时间内产生新个体的数量表示。

●出生率分为最大出生率和实际出生率或生态出生率

●最大出生率也叫绝对或生理出生率,是在理想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理论最大值,对于特定种群,它是一个常数。

●实际出生率表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新个体的能力。其大小随种群数量、年龄结构以及环境而改变。

2.2影响出生率高低的因素:

●性成熟的时间。●每次产生后代的数量。●每年产生后代的次数。

2.3死亡率

死亡率是指种群内个体衰减的速率。

●最低死亡率是指个体死于由生理寿命所决定的“老年”状况的速率。最低死亡率也是一个生物学常数;

●实际死亡率是指个体死于由环境条件所决定的“老年”状况的速率。

2.4种群的数量变化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种群数量的增长是靠种群的繁殖;而种群数量的减少则是由于个体死亡的结果。

●当出生率超过死亡率,则增长率为正,种群的数量增长;

●当死亡率超过出生率,则增长率为负,种群数量减少;

●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平衡时,则增长率接近于零,种群数量就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3、种群年龄和性别结构

3.1 种群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某一种群中,具有不同年龄级的个体生物数目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stable population)。●衰退型种群(diminishing population)。

4、种群的迁入和迁出

它描述各地方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生态过程。

(四)邻接效应

邻接效应是指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邻接效应常表现在密度对形态、产量和死亡率的影响等方面,由于种群密度过大,相邻接的个体生长受抑制的程度增大,单株平均产量就减小。密度对死亡率有直接影响,固着生长的生物(包括植物)不能以扩散的方式逃离竞争,因此竞争中的失败者死去,这种竞争的结果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模型(重要)

一般有3种典型类型:几何级数增长、指数型增长和逻辑斯谛(S型)增长。

一、种群的几何级数增长(geometric growth)

种群的几何级数增长是指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生长,不受食物、空间等条件的限制,种群的寿命只有1年,且一年只有一个繁殖季节,同时种群无年龄结构,彼此隔离的一种增长方式。

●这种现象可用如下的简单公式描述:

N

t =N

×r

t

式中: Nt为时间t时的种群大小; N0为初始种群大小;r t是种群的周期增长率。

●根据以上模型可以计算世代不相重叠种群的增长情况。即当r t>1时,种群增长;当r t=1时,种群稳定;当r t <1时,种群下降,当r t=0时,种群无繁殖现象,且在下一代灭亡。

二、种群的指数增长(exponential growth)

在无限环境条件下,除了种群的离散增长外,有些生物可以连续进行繁殖,没有特定的繁殖期,在这种情况下,种群的增长表现为指数形式。

●其数学模型为:

N

t =N

×e rt

式中:N t为种群数量; N0为初始种群大小; r为瞬时增长率(等于瞬时出生率与瞬时死亡率之差),在理论上被称为内禀增长率。

种群增长曲线呈"J"字型,故指数增长又称J增长。

●具有指数增长特点的种群,其数量变化与r值关系密切。当r>0时,种群数量呈指数上升;r=0时,种群数量不变;r<0时,种群数量呈指数下降。

三、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logstic growth)

种群的增长是有限的,由于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是逐渐增加的,故增长曲线呈现“S”型,也称S型增长。

●其数学模型可用logstic 方程描述:

dN/dt=r×N(1-N/K)

式中:N为种群数量;K为环境容量(carring capaity)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r为种群增长率。

故当(K-N)>0即K>N时,种群增长;当(K-N)=0即K=N时,种群停止增长;(K-N) <0即K<N时,种群数量下降。

据此,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不再是“J”型的,而是“S”型的。

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量少,密度增长缓慢;

●加速期,随个体数的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

●减速期,即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逻辑斯谛方程的重要意义是:

●它是许多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它也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与调节

一、影响种群数量动态的因素

(一)种群增长

(二)季节消长

(三)不规则波动

(四)周期性波动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季相变化厄尔尼诺与拉尼拉现象

有些生物种群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经典的例子为旅鼠、北极狐(周期3~4年);美洲免、加拿大猞猁(周期9~10 年)。

根据近30年的资料,我国黑龙江伊春地区的小型鼠类种群,也具有明显的3~4年周期,每遇高峰年的冬季就造成林木危害,尤其是幼林,对森林更新危害很大,其周期与红松结实的周期性丰收相一致。

(五)种群的暴发

(六)种群平衡

(七)种群的衰落和死亡

(八)生态入侵

集群的生态学意义在于:

第一,改变小气候条件;

第二,共同取食和对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三,共同防御天敌;

第四,有利于动物的繁殖和幼体发育。

三、种群波动的原因

l、密度制约与非密度制约

密度制约是指由于种群内各个体自身的关系,其密度的变化影响种群数量的波动。

非密度制约是指与种群数量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干旱等环境变化的影响,所引发的种群数量的波动。

2、密度制约引发种群波动的原因(4点)

2.1 种内竞争食物和领地;种群密度越大,对食物与领地的竞争越激烈;

2.2心理抑制的作用;种群过密会使它们正常生理状况发生紊乱导致繁殖率下降;

2.3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反馈控制作用;捕食者随猎物种群的增长而增加,

2.4 致病的病原菌和寄生物对种群的影响;它们随着被感染生物或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四、种群波动的调节

(一)密度调节

密度调节是指通过种群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

1、种间调节

种间调节是指捕食、寄生和种间竞争等因子对种群密度的制约过程。

2、食物调节

(二)非密度调节

(三)种内自动调节

种内调节是指种内成员间,因行为、生理和遗传上的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内源性调节方式。

1、行为调节

2、生理调节

3、遗传调节

第四节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应用或论述)

一、种群关系的基本类型

二、正相互作用

正相互作用可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3种类型。

(一)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

(二)偏利共生

偏利共生指种间相互作用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

(三)原始协作

原始协作是指两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

三、负相互作用

(一)竞争

发生在两个或更多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称为种间竞争,生物种群愈丰富,种间竞争越激烈;发生在同种个体之间的竞争称为种内竞争。

种内竞争有两种形式:一为直接干涉型,如动物之间的格斗;二是资源利用型,例如:与水稻一起生长的稗草对阳光、水和养分的竞争。

(二)捕食

捕食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含,广义的捕食是指高一营养级动物取食或伤害低一营养级的动物和植物的种间关系。狭义的捕食是指肉食动物捕食食草动物。

(三) 寄生

(四)化感作用

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植物的这种分泌物叫做化感作用物质。主要是植物界种间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冬黑麦对小麦,向日葵对蓖麻,番茄对黄瓜都有抑制作用。

四、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重要)

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是利用种群间的证相互作用,合理搭配林木及作物种群,从而获得高的生产力。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稻田养鱼是利用鱼与水稻之间的互利关系,稻田可为鱼提供水分和食物,鱼类可以采食稻田的杂草、害虫,其粪便可提高稻田肥力,从而促进水稻产量提高。

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养殖蜜蜂不仅可获得蜂蜜、蜂王浆等经济产品,而且可促进虫媒授粉作物的授粉结实。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是根据种群竞争、捕食、寄生等负相互作用原理,利用一种生物种群压制另一种群,使其不能达到危害农作物的种群密度。

4.1 生物防治病虫害

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4.2 生物防治杂草

生物防除杂草是指利用一些专食性的昆虫和细菌、真菌等对杂草的采食、寄生作用达到防除杂草的目的。

第四章生物群落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

2、具有一定的外貌群落中的生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和密度

3、具有一定的结构

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还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

4、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5、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即在有序状态下共存。

6、形成一定群落环境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加以区分

三、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

(一)生物群落种类组成的分析

1、生态优势种

这种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称为生态优势种。

2、亚优势种

亚优势种是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3、伴生种

4、偶见种或稀见种

(二)群落中各生物种群的数量评价

l、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l)多度(2)密度 (3)盖度

投影盖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它标志了植物所占有的水平空间面积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同化面积的大小;

2、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1)优势度 (2)重要值 (3)综合优势比

3、物种多样性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结构

一、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vertical structure)是指生物在空间的垂直分布上所发生的成层现象。

1、陆生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从陆生植物群落来说,成层现象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决定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

决定地下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特别是水分和养分。

●成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生物群落所处的环境条件越优越,生物的种类就越多,群落的层次也越多,层次结构也越复杂;反之,则物种越少,层次数越少,层次结构也就越简单。

2、动物及微生物的垂直结构

尽管动物的活动性较大,其分层现象也很普遍。

●地上的分层现象●地下的分层现象

3、水生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由于不同深度的光照、温度、氧的质量数量分布等差异,其生物也同样占据不同的空间而表现为一定的成层现象。

4、生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应用

●在自然界,生物群落的成层性使单位面积内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为人类合理处理栽培作物群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环境因素在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本身特性的差异,群落内在水平方向上分化形成不同的生物小型组合。

1、生物群落水平分布的不均匀性

2、生物群落水平分布的成群性

3、生物群落水平分布的成因

●环境●自然性群聚●社会性群聚

4、生物群落水平结构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的农、林、牧、渔以及各业内部的面积比例及其格局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控制农业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有两种基本方式:

●在不同的生境中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物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在同一生境中配置最佳密度,并通过饲养、栽培手段控制密度的发展。

三、群落的时间结构

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由自然环境因素的时间节律所引起群落各物种在时间结构上相应的周期变化

1、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群落随时间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2、时相或季相

随着环境条件日、月、年周期的变化,群落结构显示出相应的时间序列及不同的外貌表现。因此,也常常把群落的时间结构称为时相或季相。

3、群落的时间结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人为的栽培、饲养技术,调节作物和畜禽的组合匹配,使其机能节律与环境因素的变化节律最大限度地吻合和协调,是生产经营者与管理者所必须了解的。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主要方式是复种、套种、轮作。

如家畜中马对草料最挑剔,其次是牛,绵羊最耐粗食,据此合理轮牧,有利于提高牧草的利用率。根据作物害虫的繁殖行为、动态发展与环境因素的变化节律,及时预测、预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也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保证。

四、环境梯度与群落分布

1 、环境梯度的概念

环境梯度的概念,可以用来说明环境中某一因子的变化,如温度梯度、湿度梯度等,但这常指包含随空间一起变化的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

3、环境梯度对群落分布的影响

●群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与其环境紧密相关。

●依环境梯度来看,由于海拔每升高100m,平均气温下降0.5~0.6℃,全年积温减少150 ℃左右,

●在温带干旱地区,从山麓至山顶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

●在热带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植物群落自下而上的垂直分布依次是: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4、环境梯度的应用

●在我国农业生产上,人工栽培的作物,其分布与天然群落相似,也呈现了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在我国北方,以祁连山北麓为例,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作物分布大致是:棉花、玉米、冬麦、谷糜、喜凉作物(油菜、豌豆、春小麦、青裸)、林地、草地、荒地。在南方大致是:双季稻三熟制、双季稻、单季稻一麦(油菜)、果树、亚热带作物(茶、竹、油茶、林)、阔叶林、草地。

●环境因素由于纬度、经度的变化也同样表现梯度差异。因而形成了群落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分布。环境因素在纬度、经度、海拔等大范围内的梯度变化,导致群落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而在较小范围内,群落分布因局部生境的差异而变化。群落及其生境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又不可分割。

五、群落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群落的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城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第三节生物群落中的生态位

一、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niche)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二、生态位理论

l、竞争排斥

对环境要求很相似的两个物种大都不能长期共存,为食物或生活资源而竞争迟早会导致竞争力弱的物种部分灭亡或被取代,这种现象被称为竞争排斥原理。

2、生态位分异

对环境资源的不同利用使得不同物种同时存在于同一区域,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位分异。

3、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重叠指的是生态位之间的重叠现象,它涉及资源分享的数量,关系到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可以相似到多大程度而仍然允许共同生存,或相互竞争的物种究竟能有多么相似才能稳定地共同生活在一起。

三、生态位理论的内涵

生态位的理论表明:

第一,在同一生境中,不存在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

第二,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不同或相似物种必然进行某种空间、时间、营养或年龄等生态位的分异和分离;

第三,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物种的生态位之间通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重叠现象,只有生态位上差异较大的物种,竞争才较缓和,物种之间趋向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

四、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应从分布、形态、行为、年龄、营养、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对农业生物的物种组成进行合理的组配,以期获得高的生态位效能,提高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利用不同作物种间在形态上、生态习性上、生理特征上和时间上的差异性,通过间套复种组建合理的作物复合群体;

●在水域进行立体养殖;

●利用林果冠层下的空间种植药材,培育食用菌等,可以大大提高生态位的利用率。

●人类在努力去除农田中的病、虫、草以及水体中的有害生物等,以控制其对生态位的争夺,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庞大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的丰富和充实有利于系统组分多样化而促使稳定性增强、生产力提高。

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与原因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1、生物群落演替

生物群落演替是指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2、群落演替的内涵

(1)演替是群落发展有顺序的过程

(2)演替是生物与物理环境反复作用的结果

(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

(二)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

1、外因演替

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叫外因演替。又可细分为:

(1)气候性外因演替。 (2)土壤性外因演替。

(3)生物性外因演替。

(4)人为演替。

2、内因演替

在生物群落里,群落成员改变着群落内部环境,而改变了的内部环境反过来又改变着群落成员。这种循环往复

的进程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称为内因演替。

应用:

●如一片火山熔岩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下,最先可能生长的是能耐严酷条件的地衣和苔藓植物。它们的生长促进了岩石风化为土壤过程,它们的死亡躯体为各种分解者提供了食物来源,便有机物质和各种养分得以在原始土壤上积累,最终为一些矮小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创造了发展的条件。

●草本植物的生长可能使最早定居在熔岩上的那些低等植物,因严重遮荫而衰落下去。然而草本植物进一步改良了土壤,使环境条件变得更加有利,一些矮小的灌木将会侵入而扩大地盘,直到占据优势而使原来的某些草本植物不能继续生存。

●此后,高大的乔木树种可能逐渐获得发展的有利环境,而在整个群落中居于控制地位,这样,乔木为主的群落可能延续一个较长时期,使整个生态系统处在相对稳定状态。植物群落的这一系列变化,当然使其动物及微生物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整个群落演替进程。

●内因演替与外因演替是两个相对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二者同时存在,自然界有许多成熟的群落由于周期干旱、水灾等而重现周期性演替现象。每一类型的演替,除了受本类型的主导条件影响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其他类型的演替条件的影响。

二、原生演替、次生演替和顶极群落

(一)原生演替

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指的是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1、旱生演替的阶段典型旱生演替系列是:

(1)地衣群落阶段。

(2)苔藓群落阶段。

(3)草本群落阶段。

(4)木本群落阶段。

2、水生演替的阶段典型的水生演替序列是:

(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

(2)沉水植物阶段

(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

(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6)木本植物阶段

(二)次生演替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三)顶极群落

1、顶极群落的概念

演替中群落结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极。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做顶极群落。

2、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

(1)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平衡的稳定系统;

(2)它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

(3)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没有生产量的净积累,其现存量上下波动不大;

(4)顶极群落如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三、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

2、动物的活动性

3、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4、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5、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6、人类的活动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环境因子的概念

1、环境因子是指作用于生物个体或群体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态因子和生存因子之分。

2、生态因子是指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

3、生存因子是指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

一、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一)光的生态作用

1、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

●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繁殖

●光影响植物产品质量

●光照时间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2、光对动物的生态作用

●光质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

●光照时间影响动物的繁殖

●光照对人类的影响

维生素D是光对代谢生理起生态作用的一个典型。缺乏维生素D,骨骼的骨化不完全,小孩就会患佝偻病。因此,在冬季长而黑暗,夏季紫外线辐射较低的北纬地区容易发生佝偻病,而在太阳辐射很强的热带地区就不容易发生。

(二)温度的生态作用

1、温度影响动植物的形态发生

较为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其四肢、耳朵和尾部有明显趋于缩短的现象。

2、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特征

一般来说,气候暖和的地区生物种类多,反之寒冷地区生物种类较少。

3、温度影响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

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一般而言,每种生物都有其最高、最低、最适的温度范围。通常把维持生物正常生育的最高温度称为最大有效温度,使各种生物作用的反应速率进行的最快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三)水的生态作用

1、水是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2、水影响动植物数量和分布

3、水影响生物的分类

(四)土壤的生态作用

1、土壤自然体的生态作用

(1)土壤是许多生物栖息的场所。

(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

(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

2、土壤化学物质的生态作用

(1)土壤pH值的生态作用。

(2)土壤有机质的生态作用。

它可以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状况。

(3)土壤矿质元素的生态作用

植物只有吸收大量的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证常的生长发育,

3、土壤物理性质及其生态作用

(1)土壤温度

(2)土壤水分

(3)土壤空气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一)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性

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而成的综合体,组成生态环境的生态因子不是单独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配合。某一生态因子的改变必将引起其他因子相应的变化。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性

作用于生物体的生态因子都具有各自的特殊功能与作用,每个因子对生物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三)生态因子作用的主导性

组成环境的生态因子都是生物所必需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必有一二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主导因子。

(四)生态因子作用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直接影响或直接参与生物体新陈代谢的生态因子为直接因子,如光、温、水、气、土壤等。不直接影响生物,而是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影响生物的生态因子为间接因子,如地形、地势、海拔高度等。

(五)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在自然界,各生态因子组合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阶段性变化,并对生物种群和群落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在生物发育和群落的演替阶段,对外界生态条件的要求也存在阶段性变化。例如:小麦的春化阶段要求有相应的低温做保证,而一且通过春化阶段,低温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就显得不很重要,有时低温会对小麦产生有害的影响。

第二节生物的生态作用

二、森林的生态作用

l、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三、淡水生物的生态作用

浮游植物能吸收水中各种矿质养分,保持水土一定的洁净程度,增加水体的溶氧量,

草食性鱼类的粪便可以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为链、鳃提供饵料。

四、草原、草山生物的生态作用

●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能改良土壤。

●牧草还能增加植被覆盖度,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固定流沙。

五、农田生物的生态作用

l、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农田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主要来源,又是土壤肥力的主要调节者。

2、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山区的梯田、梯土,在种植农作物后,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3、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保持合理密度,可显著改善农田小气候。

4、对净化环境的作用

第三节生物的生态适应性

一、生态型

生态型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植物的生态型包括:

1、气候生态型

这是依据植物对光周期、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不同适应而形成的。

2、土壤生态型

在不同土壤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等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态型。

3 生物生态型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物条件下也会分化形成不同的生态型。二、生活型

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末考备考复习参考资料各位同学:揣摩考点、识破亮点、巧抓重点、攻克难点,是末考备考复习过程中的四大秘诀,也是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得力技巧。希望广大同学能够勤奋备考,诚信应考,亮出真才实学,考出优异成绩。建议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课本及课堂笔记,并根据自身实际就本资料中出现的相关失误与漏洞请自行补充完整,由此带来的不便还望你见谅。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 ---军军 第一部分: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 一、生态农业及其产生的原因 1、生态农业: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合理地组织农、林、牧、渔、加等产业,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 2、产生的原因:现代农业有许多负效应,推动了生态农业的产生,主要表现在能源过度消耗、水资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成本增加、污染加剧、人口压力不断增大、其他问题如种植结构的单一化,水土流失等。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1、整体效应原理; 2、生态位原理; 3、食物链原理; 4、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 5、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 6、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 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1、多维集约用地技术(多熟种植、立体种养)。 2、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技术A.动物粪便的多层次利用(作为腐生生物的食物源、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B.秸秆的多层次利用(直接还田为肥、堆肥还田、作为动物的饲料、基质化、能源化); 3、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种养结合、立体种植、水土保持技术); 4、生物防除病虫草害技术(利用轮作、间混套作技术来控制病虫草害;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来减少病虫草害;利用生物天敌来控制病虫草害); 5、生物能源及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沼气的开发利用技术、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技术)。 第二部分: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农业资源分类 1、按可更新的能力可以分为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和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2、按贮藏性可分为可贮藏性资源和流逝性资源。

农业生态学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生态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生物群落: 2、农业生态系统: 3、食物网: 4、现存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有多少级( ) A、4-5级 B、6-7级 C、7-8级 D、9级 2、以下哪些就是初级生产的生产者( ) A、猪 B、牛 C、羊 D、水稻 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就是( ) A、南方多于北方 B、内陆多于沿海 C、平原多于山地 D、都就是 4、属于可更新资源的就是( ) A、磷矿资源 B、钾 C、钙 D、水资源 5、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就是( ) A、氮 B、氢 C、水 D、钾 6、草食动物牛、羊属于(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D、分解者

7、生物防治利用某一生物种群压制另一类生物种群,使其不能为害农作物,就是利用生物种间的(A) A、负相互作用B、正相互作用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 8、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种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如下面的(D) A、草 B、小麦 C、水稻 D、牛 9、森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B) A、厄尔尼塔现象 B、温室效应 C、拉尼拉现象 D、赤潮 10、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就是生物种间的(C)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共栖 11、生物学放大作用就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A) A、浓缩 B、降低 C、平衡 D、毒害 12、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特征就是因为其中包括(A) A、生物组分 B、环境组分 C、太阳辐射 D、水 13我国现有耕地约为(A) A、15亿亩 B、30亿亩 C、144亿亩 D、5亿亩 14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就是(A) A、污染危机 B、粮食 C、石油 D、化肥 15、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水平较高就是因为增加了(B) A、腐食食物链 B、捕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其她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题全资料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在一定空间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比希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即最小因子定律。 种群调节:指种群数量的控制。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与死亡、迁入与迁出两方面决定的,所有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环境因子、生物因子都对种群的数量起调节作用。 4 、种群:在一定时间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空间分布: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或聚集的。其增长型:在无环境限制下成指数式增长;在环境制约下成逻辑斯蒂增长。)。 5 、优势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其中优势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6、群落:同一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群落。群落的水平结构特点:常形成相当高密度集团的 片状或斑块状镶嵌。垂直结构的特点:成层性(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地被层)。 7、边缘效应:由于生态环境的过渡性,不同斑块间能量、物质和

信息交换频繁,生物种类繁多,生产力较高(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相邻斑块或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或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过渡区域称为边缘效应)。8、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想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 9、顶级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发展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群落。顶级群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演替发展到最后出现的稳定的成熟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10 、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1 、十分之一定律: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不过是它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林德曼把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叫做“十分之一定律”。 12、生态金字塔:由于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被净同化的部分都要大大少于前一营养级,当营养级由低到高,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所含能量一般呈现出下大上小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分布,称为生态金字。其类型有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 13、生物放大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总结

第一章 1.请您分别从生态学危机,农业危机和还原论危机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生态学必然会得到发展? 2.试述下述概念: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转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系统。 3.请谈一谈为什么生态系统会产生其组分没有的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区别? 4.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科学体系中其他主要学科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1.请谈一谈环境对生物制约的规律。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对环境只有被动适应吗? 答: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哪一种营养物质。 2,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对植物生长而言,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 2.描述种群的结构主要用什么参数?种群的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1,种群大小和密度,种群大小是指在一定面积和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种群的数量。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分为稳定性,增长型,衰退型,性比:一个雌雄异体的种群中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磁性和雄性的比率。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在没有任何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率,为内禀增长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种群的分布有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聚集的),阿利氏原则:每个生物种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过疏或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 3.种群增长的指数形式和逻辑斯蒂形式用什么方程描述?如何理解r对策生和K 对策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活史对策? 答:1,种群在无环境条件限制下成指数增长,N T+1=λN t , λ=N 1 /N 0 , lgN T =lgN +tlg λ,dN/dT=rN呈J型增长。 2,种群在环境制约下的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N为变值。呈S型生长。r对策生物,个体小,繁殖速率快,成活率低,基数大,寿命短,环境变化适应性强。 K对策生物,个体大,繁殖较慢,个体成活率高,寿命一般较长,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易灭绝。

最新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 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 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 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 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产生以后便分化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学科分支。 (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1935—1962); 主要事件有:1935年,植物生态学的英美学派代表人物,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把生物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整体。1941年,美国科学家林德曼,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的论文。她用确切的研究数据揭示了在食物链顺序转移中生物的数量关系。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了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1952年,他出版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地位。 (4)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1962--); 主要事件有: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64年开展以生态系统定量研究为重点的“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之后,又于1971年组织了“人与生物圈”长期研究计划。中国于1972年加入这个研究。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1世纪行动议程》、《里约热内卢宣言》。 (5)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农业生态学试卷

农业生态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其中6、7题任选一题。每小题2.5分,共15分) 1、生境(habitat):指生物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 2、生态位(niche):生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通常称为生态位,又称生 态龛。 3、种群(population):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 的集合体。 4、边缘效应(edge-effect):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相邻群落增大 的现象。 5、生态系统(ecosystem):通常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 (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6、地质大循环(geological cycle):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 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物有机体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7、生物小循环(small biological cycle):指环境中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 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回到环境后,很快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的循环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5分) 1、生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2、一定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3、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3种类型。 4、种群数量受4个种群参数的影响,他们分别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5、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ec otone)。 6、生物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称为食物链(foo d chain) 7、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物种结构、营养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 8、判断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合理性的标准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性、稳定性、高效性、协调性等几个方面。 9、衡量物质流动(或交换)效率高低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周转率和周转期。 10、能量是一种做功的能力,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有两种存在状态,即动能和潜能。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农业生态系统是(C )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 2. 环境 3. 环境因子 4. 生态因子 5. 生存条件(生活条件) 6. 种群 7. 种群生态学 8. 密度 9. 生态密度 10. 出生率 11 .死亡率 12 .最大出生率 13 .最低死亡率 14 .实际死亡率 15.实际出生率 16. 捕食 17. 草食 18. 寄生 19. 宿生

20. 寄主 21. 偏利共生 22. 互利共生 23. 群落 24. 群落生态学 25. 优势种 26. 伴生种 27. 生物多样性 28. 群落演替 29. 原生演替 30. 次生演替 31. 生态系统 32. 系统 32. 绿带(光合层) 33. 营养结构 34. 食物链 35. 食物网 36. 营养级 37. 草木食物链 38. 腐生食物链 39. 生态金字塔 40. 生产量

41. 总生产量 42. 初级生产力 43. 次级生产力 44. 生物放大作用 45. 农业生态系统 46. 生态型 47. 人工辅助能 48. 群落的抗变能力 二、选择题 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A、虎 B、真菌 C、细菌 D、森林 2.物质循环中的还原者是()。 A、作物 B、家畜 C、细菌 D、昆虫 3.能量传递的1/10定律是由()提出的。 A、奥得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海克尔 4.在表达不同营养级上生物最合理的科学方法为()。 A、生物量金字塔 B、生物数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经济产量金字塔 5.种群的正相互作用为()。 A、偏利作用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6.陆生植物一般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

农业生态学试卷

二0一三年春学期南京农业大学本科学位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40×0.5分=20分) 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2、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是有、、。 3、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叫。 4、生态系统包括和两个组分。 5、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 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7、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和。 8、生态对策有和两种。 9、生态学金字塔有、、三种类型。 10、辅助能包括和两类。 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按元素运动范围不同有、两大部分。 12、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13、自然资源按更新期的长短为、两类。 14、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是、、三大效益的统一。 15、农业种群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 16、环境污染包括、、。 17、我国生物种属繁多,群落类型多样,品种资源丰富,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 18、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19、生态系统按人类干扰的程度可划分为、、。 20、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是有、、。 21、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叫。 22、种群调节有和。 2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 24、按不同元素的运动规律不同可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和两类。 25、稻田引入养鱼的食物链加环属于环。 26、生态对策有和两种。 27、生态学金字塔有、、三种类型。 28、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包括和两部分。 29、和也是种群变动两个主要因子。 30、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31、自然资源按更新期的长短为、两类。 32、群落中生物钟的多样性,决定着群落的及。 33、土壤动物是最重要的和。 34、通过生化分泌物对他种植物产生的抑制作用叫。 3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主要形态有、、和等几种。 3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借助于和来实现的。它们便是生态系统中 的渠道。 37、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二、判断题(15×1分=15分) ()1、生态系统同一般系统的根本区别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系统。 ()2、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3、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J—型。 ()4、土壤中C/N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5、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6、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在不稳定的环境中r—对策生物比K—对策生物更容易灭迹。 ()8、传统能也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替代农业。 ()9、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原始协作。 ()10、就植物而言,其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11、S循环属于气相型循环。 ()12、生物组分是指生命以外的环境部分,包括大气、水、土壤及一些有机物质。 ()13、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14、氮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生物固氮、化学固氮。 ()15、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非自然环境。 ()16、种群的季节性波动主要受环境容纳量的调节。 ()17、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18、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 ()19、土壤中C/N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20、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21、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2、增长种群的雄性个体数常大于雌性个体数。 ()23、传统能也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替代农业。 ()24、生态系统同一般系统的根本区别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系统。 ()25、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J—型。 ()26、S循环属于气相型循环。 ()27、土壤中C/N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28、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29、在不稳定的环境中r—对策生物比K—对策生物更容易灭迹。 ()30、传统农业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代替农业。 三、选择题(20×1分=20分) 1、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主要是() A、农作物 B、农业环境 C、农业生态系统 D、农业气候 _ … …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经典生态学[重点]: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物圈 (3)农业生态学概念: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1)系统的概念: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构成条件:①由一些要素组成;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③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跟各个组成成分不同的新功能,即整体功能。基本特征:系统组分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2)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基本特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重点】;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变;生态系统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 (3)生态系统的功能:四个信息——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

息。 (4)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概念[重点]: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三种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5)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组成: 1.生物组分(经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最重要的调节者与主体消费者——人类), 2.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基本功能[重点]:1.能量流——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2.物质流。 3.信息流。 4.价值流。 (6)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重点]:1. 生物构成方面:(1)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特定环境下经生物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自然生物群落(2)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2.环境条件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受到人类的调控与改造,以便农业生物能够更加高效地转化出人类所需的各种农副产品3.结构与功能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包含了社会经济因素的组分。4. 稳定机制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建立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因生物种类减少,食物链结构变短,自

农业生态学作业一试题及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作业一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农业生态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9-23 09:18:39 一、单选题 1. (5分) 下列()是短日照植物。 ? A. 燕麦 ? B. 油菜 ? C. 小麦 ? D. 玉米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2. (5分) 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对策各不相同,以下哪类生物属于K对策生物?() ? A. 杂草 ? B. 细菌 ? C. 昆虫 ? D. 大型食肉动物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群落的基本特征 展开解析 3. (5分) 生态问题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 A. 粮食危机 ? B. 资源危机 ? C. 能源危机 ? D. 人口危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1 农业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展开解析 4. (5分) 根据生态位原理,()有利于系统稳定。 ? A. 生物品种单一 ? B. 生物数量少且生态位空缺 ? C. 生态位丰富且生态位饱和 ? D. 生物的生态位重叠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群落的基本特征 展开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植物成群分布的原因是()。 ? A. 天然障碍 ? B. 动物及人为活动 ? C. 微域差异 ? D. 繁殖特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2. (5分)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包括()。 ? A. 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强,流失率低 ? B. 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 C. 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 D. 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3. (5分)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包括()。 ? A.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主次之分 ? B. 生态因子具有部分补偿性因此具有完全替代性 ? C. 生态因子的作用或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要求具有阶段性 ? D. 生态因子的耦合(综合)作用特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4. (5分) 资源转换系统的某一必要资源的输入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开始时系统的输出量增加很快,当输入达到一定水平后,输出量增加的速度逐步减慢、停止甚至出现负值,这种现象称之为()。

农业生态学题库

农业生态学题库 一、填空题 1、农业的效益可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生物常以种群或群落的状态存在。 3、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4、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根据年龄锥体,可将 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5、依据取得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和各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方法的不同,生命表可以分 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6、种群的发布有3种基本类型:、、。 7、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8、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9、就农业生产能量转化效率而言,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 因素决定的。 10、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 殖环境所制约。 11、碳主要储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水圈和岩石圈几个库中。 1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13、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大气,其次是煤等化石燃料。 14、循环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等几个重要过程。 15、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三种。 16、自然界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17、钾循环是以地质大循环为主,生物小循环为辅的物质循环管。 18、酸雨是指pH低于的雨水。 19、根据杜能的农业圈层结构理论,他推断出围绕中心城市的6个同心圈层,每个圈层分别 有不同的最适农业生产结构,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第四圈层为谷物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第六圈层为畜牧圈,第六圈层以外则是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20、根据农业圈层结构,杜能得到两个结论,分别为:生产集约度理论和生产结构理论。 2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 22、农艺节水主要包括地面覆盖、耕作改良、水肥耦合、抗旱品种选育等。 二、选择题 1、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包括:多效应原理、相互联系原理、勿干扰原 理。 2、A型:凸型的存活线,表示种群在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末期死亡率才升高。人类属于或接近这种类型。 B型:对角型的存活曲线。即种群下降的速率从开始到生命后期都是相等的,表明在各个时期的死亡率都是相等的。 C型: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属于这类型的有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2、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3、食物网: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的生物形成的相互交错成网的多条食物链。 4、现存量:指在某一特定的观察时刻,单位面积地段内有机体的数量,可以用个体数目、重量或能量来表示。 5、库:指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物质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 6、r-对策物:是指生育力高,亲体具有良好保护幼体行为的生物。 7、物质循环:泛指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化学元素及水(作为介质在生物与环境不同组分之间的频繁转移和循环流动。 9、营养级:指食物链上的不同面积,每个链节上的生物都构成了其下一个链节生物的食物能来源。 10、生态金字塔:把生物群落的众多生物按所属的营养级加以分类,然后将各营养级按其总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的多少绘成长方形模框,自下而上顺序排列,即形成了所谓的生态金字塔。 11、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原理(如物种共生原理、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等,结合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设计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及分层次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12、生态位:是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

13,系统:是指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4、能效率:人工投入单位辅助能量所获得的有效产出能或能量报酬。 15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16,次级生产:大型消费者和小型消费者生物量形成的生产过程称次级生产。 17、肥力结构:指(形成产量的自然肥力、再循环肥力和外源肥力所占的比例。 18、立体种养技术:是利用了物种间对资源利用的互补特性,利用了生物间的生态位的差异,从而提高了整体对资源的利用率。 19、生物学放大作用:各种有毒污染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会参与物质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性质稳定,易被生物体吸收的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浓缩。食物链的浓缩作用又被称作生物学放大作用。 20、群种:是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 21、食物链:食物链就是由日光能量转化固定的食物能,经过一系列有取食、被取食关系的生物,以植物有机体开始被逐级转移而形成的生物链条。 22,顶级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各主要群落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出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23、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结构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 24、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中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群落与其环境想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

农业生态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及其发展 1、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其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 学的概念,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互相关系的科学。 2、1971年,奥德姆在其所著作的《生态学基础》中,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的科学。 3、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着生态学的诞生。 4、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看成是一 个整体,提出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区域互相作用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综合体。 5、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

6、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40年代美国科学家香农创立信息论。 7、生态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有奥德姆和马世俊分别提出的。 8、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第二节 1、1983年正式确定在农业院校开设农业生态学课,并在1986年有国家教委将农业生态学 列为农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同时在部分农业院校开始试办农业生态专业。 第三节 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学系统。 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 径。 3、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 第二章

第一节 1、系统:有互相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 整体。 2、一个系统的组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 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层次、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 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 物环境互相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5、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6、生态系统分为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

农业生态学的试题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即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其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子。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体。 食物连;在生态系统中,源于绿色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转化关系,使各个生物有机体紧密联系起来的营养序列称为食物链。 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就是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种群共生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的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而建立的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逆行演替;逆行演替就是指原来的群落在外界因素,如采伐、火烧、开垦、放牧、病虫害及其它自然灾害等的作用下,群落由比较复杂、相对稳定的阶段向着简单和稳定性差的阶段退化。逆行演替是群落次生演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外界作用力的强弱及持续时间,当作用力强或持续时间长时,原有群落可能一直要退化到次生裸地。 生活型;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农业资源;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指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微生物等)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配置和能量、物质在各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共50分) 1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答:1. 农业生态系统除了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能以外,还需要人类提供辅助能源(如机械、化肥、农药、排灌、收获、运输、贮藏、加工等)。 2.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一、是非题(15分) 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二、单项选择(15分) 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A、0.01% B、0.4% C、0.2% D、0.1% 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6、农业生态系统是()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A、人 B、生物群落 C、大气 D、太阳辐射 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 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A、初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 C、热量 D、净生产量 11、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 A、生产环 B、增益环 C、减耗环 D、复合环 12、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 A、有机农业 B、生物农业 C、石油农业 D、自然农业 13、金属矿产资源属于() A、可更新资源 B、不可更新资源 C、社会资源 D、工业产品资源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全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4分*10个=40分) 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农业生态系 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途径和策略的科学。 2、系统即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围(边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分 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与功能,朝着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 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即是指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组分功能之总和的特性。它靠系统有序为 基础。系统功能的整合性又称整合效应 4、生态系统的准确定义,经历了坦斯利(1935)、林德曼(40年代)、奥德姆(1983)、骆 世明(1987)。骆世明(1987)认为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生物种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简而言之:在一定的时空围,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称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组分在时空中的分布(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以 及组分间相互联系的有序状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6、分解者---指异养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等。由于它们的功能是把有机物还原成 无机物,因此,又称还原者。由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产过程都依赖初级生产,所以它们的生产过程又称次级生产;同理它们又次级生产者。 7、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组分间建立起来的营养(包括物质和能量)供求关系。根据建立方式不同,可分为食物链结构和食物网结构。 8、食物链结构---以食物链方式建立起来的营养结构。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员间通过吃与被吃方式而彼此联系起来的食物营养供求序列。如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 9、食物网结构—以食物网方式建立起来的营养结构。食物网是指生态系统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联结而成的食物供求网络关系。 10、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11、农田生物是由多种农作物、稻田人工放养的鱼、蛙、红萍以及农田杂草、自然界昆虫、病原菌、土壤微生物等组成,其中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及肥料作物)是农田生物的主体。 12、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时间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 13、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是指某一种群中,具有不同年龄级的个体生物数目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常用年龄金字塔来表示。(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 14、种群的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记作rm。也叫作生物潜能(biotic potential)或生殖潜能(reproductive potential)。 15、环境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常用K表示。 16、【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17、原始协作是指两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例如:1)寄居蟹和某些腔肠动物的共生关系2)某些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体外寄生虫,而当食肉动物来临之际,又能为其报警;鸵鸟与马的协作也很默契,前者视觉敏

农业生态学试卷A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生态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生物群落: 2. 农业生态系统: 3. 食物网: 4. 现存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有多少级() A. 4-5级 B. 6-7级 C. 7-8级 D. 9级 2.以下哪些是初级生产的生产者() A.猪 B.牛 C.羊 D.水稻 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A.南方多于北方 B.内陆多于沿海 C.平原多于山地 D.都是 4.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A.磷矿资源 B.钾 C.钙 D.水资源 5. 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 A.氮 B.氢 C.水 D.钾 6.草食动物牛、羊属于()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生产者 D.分解者 7.生物防治利用某一生物种群压制另一类生物种群,使其不能为害农作物,是利用生物种间的(A) A.负相互作用 B.正相互作用 C. 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 8.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种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如下面的(D) A.草 B.小麦 C.水稻 D.牛 9.森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B) A.厄尔尼塔现象 B.温室效应 C.拉尼拉现象 D.赤潮 10.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是生物种间的(C)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共栖 11.生物学放大作用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A) A.浓缩 B.降低 C.平衡 D.毒害 12.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特征是因为其中包括(A) A.生物组分 B.环境组分 C.太阳辐射 D.水 13我国现有耕地约为(A) A.15亿亩 B.30亿亩 C.144亿亩 D.5亿亩 14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是(A) A.污染危机 B.粮食 C.石油 D.化肥 15.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水平较高是因为增加了(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