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傣族人不认识的孔雀舞

傣族人不认识的孔雀舞

傣族人不认识的孔雀舞
傣族人不认识的孔雀舞

傣族人不认识的孔雀舞

摘要 : 白族姑娘杨丽萍所跳的孔雀舞,与傣族最初的舞蹈相差甚远。从1951年开始,舞蹈中就被加入了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的元素,时至今日,“孔雀舞”和“傣族”的联系已十分模糊。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它不断改变?

文/大象公会

1956年12月16日,云南德宏州举行中缅边民联欢大会,两国总理一同观看了一场颇有特色的舞蹈——《双人孔雀舞》。表演结束后,周恩来紧握住演员毛相、白文芬的手说:“果然名不虚传,孔雀舞很优美,但还要继续发展,让它更加完美”。

此时的孔雀舞已与传统舞大相径庭:从单一男性表演变为男女同台,融入了维尔吾族、蒙古族等歌舞元素后,第一次将祭祀、自娱的动作编排为现代意义上的舞蹈。

而周恩来的话又让孔雀舞的变化更进一步。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杨丽萍等艺术家的表演中几乎看不到传统男子独舞的痕迹,即使标志性的“三道弯”动作,也由传统的静态、横向为主,变为大量运用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呈现的S状曲线——对于年长的傣族人而言,“孔雀舞”与“傣族”,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陌生感。

2012年春晚,杨丽萍、王迪表演的舞蹈《雀之恋》

【苏式文化制造的“民族舞”】

孔雀舞的改造,源于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对云南的访问。

艺术创作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强调民族、民间特色。同时,苏联红旗歌舞团、国立民间舞蹈团、小白桦树舞蹈团陆续访问中国,其民族舞蹈强烈、直观地冲击了中国舞蹈界。为了创作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到各地采风。

当时,孔雀舞艺人毛相正在民族干部培训班学习。一天晚会上,毛相为访问团表演了相对原始的孔雀舞,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十分赞赏,吸纳他为成员。

这次邂逅成了孔雀舞发展的关键转折。很快,包括毛相在内的大批演员前往苏联学习先进经验。

云南德宏的民间艺人毛相,他首次将孔雀舞带上舞台

经过一番全新的艺术培训,毛相创作了更先进的“双人孔雀舞”。他调动了年轻时对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舞蹈的观察,糅合了大鹏鸟舞、鹭鸳舞、大象舞、花环舞的元素,并且在细节上,加入了蒙古族的硬肩、软肩、笑肩、抖肩,维吾尔族动头、晃颈的动作,孔雀舞因此焕然一新。

不过,这次改造仍然保有原有的孔雀舞基础,由男性表演,同时动律上以传统走步为主:两膝微曲,脚跟主动向上抬起,重拍在下全脚落地,基本保持上下均匀的节奏。舞蹈姿态以四肢弯曲为主,身体主干的弯曲并不明显,通过手臂和手形的位置变化形成各种孔雀姿态。

最关键的变革是在舞蹈编排上。以孔雀生活习性为主线,使得孔雀舞“有头有尾”,成为完整的舞蹈节目。

双人孔雀舞反响不错。中央歌舞团创作室的核心编导金明很快拜访毛相,这是一次关键的变动——专业人士第一次加入孔雀舞改造,让进程陡然加速。

专业的金明迅速接管了新舞的创作。在金明看来,要重点体现傣族姑娘的柔美,模仿孔雀的优雅造型再合适不过。于是,孔雀舞就此换了性别,服饰也从长裤变成了长裙。

此时的中国舞蹈界正虚心地向苏联学习,全方位引进古典芭蕾训练体系。因此,金明在体态、技巧处理中突显了延伸、拉长的芭蕾审美,比毛相舞蹈动作中的弯曲和小巧更进一步。同时,为提炼傣族的民族特性,他突出了传统傣族舞蹈中由呼吸带动的上

下动律元素。并且,为了让表演更出色,一位朝鲜族姑娘被选为领舞者。

由金明编导,朝鲜族演员崔美善表演的《孔雀舞》,这也是孔雀舞自毛相后第一次由专业演员表演

一系列的改变使得“孔雀舞”的形态与民间大相径庭,虽背离了传统,却十分符合现代审美。

1957年,《孔雀舞》获得了苏联举办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舞蹈比赛金质奖章。同年,《人民日报》评论中介绍:“这个舞和傣族的孔雀舞,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风格都大不相同,这就很难看作是根据傣族的舞蹈传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出来的东西”,但却高度评价道:“姿态活泼轻盈,看起来是华美的……

广泛吸收东西各国、各民族的舞蹈,参考借鉴,这对于我们的舞蹈创作,有极大的帮助”。

【杨丽萍的第三次改造】

但是,孔雀舞的改造并非一帆风顺。

文革初期,文艺黑线专政论打击了之前绝大多数艺术成就,孔雀舞也包括在内,被称为“封、资、修”的产物,当时的代表人物刀美兰也被下放,一度风光的舞蹈协会、歌曲团均处于瘫痪状态。

1976年后,孔雀舞逐渐复苏。1979年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少数民族歌舞重新登上舞台,孔雀舞在各类舞蹈大赛频频获奖,公演接踵而至,甚至于在领导人出访这样的国家级活动中,孔雀舞都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

刀美兰《金色的孔雀》堪称这一时期孔雀舞的代表作。刀美兰在回忆中认为:它不仅表现了傣族人民的善良和美丽,更传达了傣族人民从“四人帮”迫害中获得新生后的喜悦心情。

在编导上,全舞被分为苏醒、嬉剧、飞翔三个部分,表现了一只美丽的孔雀在黑暗中苏醒饮水,梳理羽毛,然后展翅飞翔的情景。对应的舞蹈动作是:从呼吸带动背部起伏表示苏醒,到用眼睛的转动和脸部的表情表达孔雀的激烈感情,以及通过旋转来表示飞翔。

1980年,《金色的孔雀》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上获得了优秀奖。

刀美兰的孔雀舞

刀美兰的孔雀舞很快深入人心。但一年后,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雀之灵》横空出世,白族姑娘杨丽萍得到了编曲和表演双重大奖。观众这时发现,这支舞蹈已然抛弃了以往惯用的傣族元素,看起来并不正宗。

《雀之灵》

按照杨丽萍的解释,她并非只是想模仿孔雀的外形,而是想描写一只具有灵性的孔雀其美丽的内心世界,倾诉一个傣族姑娘或者一个舞蹈家在追求她的理想世界。在动作编排上,除通过有节奏有层次的动律来表现孔雀的机敏和灵巧,她极度发挥着手的表现力,手臂波浪式的运动,独特的五指形态出神入化,背手转的舞姿更是优美动人。

这意味着孔雀舞改造的重要变化——从形式上注重地域性舞蹈语言,到更关心形象塑造和内心情感。《雀之灵》在身体形式特征上,展示更多的是古典芭蕾审美,情感上更加个人化,与最初朴实的祭祀、丧葬功能相差甚远。

现在,孔雀舞最原始的图像资料已经不复存在,但可以肯定,若今天的观众看到它们,没有人会认为那就是“孔雀舞”。

不过,不断升级之后的“孔雀舞”极受欢迎,并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反作用于傣族,成为民族舞蹈学校的培训项目。

代表性孔雀舞的演变过程

【民族舞与被“建构”的民族】

很多人对此十分疑惑:这样的舞蹈还是傣族民族舞蹈吗?这个问题其实极难回答,因为“孔雀舞”和“傣族”的联系十分模糊。

孔雀舞一词,最早记录于明朝,但直到民国时期,都找不到详尽的描述,也没有证据表明孔雀舞和傣族直接相关。西南地域的其他民族,如布朗族和德昂族中也有模仿孔雀起舞的记录。

这可能与上座部佛教(也叫小乘佛教)的影响有关。云南众多族群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其经文中,曾有孔雀在释伽牟尼寿宴上起舞祝寿的故事。明代以来,西南地区的佛寺壁画中,可找到不少人首孔雀图案。这是孔雀舞的重要文化来源。

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面具,也是最早跳孔雀舞的舞具

“傣族”这个称谓和对此的认同,其实建构于1949年后。

西南地区的民族构成十分复杂,从文化和语言上讲,傣族与缅甸的掸族、坎底傣,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印度阿萨姆阿豪姆人有共同的渊源,但是划分于各个国家,导致名称各异。

在中国,“傣族”这个称谓包含了西南地区傣那、傣泐、傣雅等多种支系,仅上述三者分布各异,历史不同,语言和文字也有差异。有学者研究表明,德宏与西双版纳的傣族支系间历史上从未交流过,汉族虽统称傣族为摆夷,但在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前,各支系甚至连对方的位置都不清楚。

因此,即使在傣族内部,孔雀舞的形式也并不统一。比如,德宏地区的孔雀舞叫“嘎洛拥”、“嘎楠洛”,多舞于红白喜事时,为土司专属,付钱就可欣赏;西双版纳地区则称为“凡朗拥”,一般在节日和宗教仪式中上演。景谷县的孔雀舞和西双班纳类似,而沧源县,孟连地区则和瑞丽属一个流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于提炼民族性格的需要,第一次将孔雀舞与傣族联系起来,成为其民族象征。介绍孔雀舞时,常见的叙述是“傣族人民热爱美丽、幸福、吉祥的象征孔雀”,这种观念和20世纪50年代建政初期中共领导各民族“追求自由、和平、幸福”愿望相似,得到大力的推广。

中华世纪坛56个民族的图腾石雕——傣族图腾,它亦是民族建构的一部分

傣族介绍 傣族位于哪里名称是怎么来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傣族介绍傣族位于哪里名称是怎么来的 导语:傣族(Dai nation)即“傣泰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也是泰国和老挝的主体民族。傣泰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西部,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 傣族(Dai nation)即“傣泰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也是泰国和老挝的主体民族。 傣泰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西部,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现分布于泰国、老挝、缅甸、印度、越南、中国、柬埔寨等多个国家,总人口约6800万,泰国境内约4700万,老挝境内约500万,缅甸境内约850万,印度境内约425万,越南境内约133万,中国境内约126万,柬埔寨境内约66万。 傣泰在中国史籍中,先后被称为“哀牢”、“掸”、“乌蛮”、“白蛮”、“白衣”、“金齿”、“黑齿”、“白夷”、“僰夷”、“摆夷”等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泰统称为“泰族(Tha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泰分别命名,在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称为“泰族(Thai)”,在老挝被称为“佬族(Lao)”,在缅甸被称为“掸族(Shan)”,在印度被称为“阿萨姆族(Assam)”,在中国被称为“傣族(Dai)”。 傣泰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语言有大泰、兰纳、暹罗等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差距也加大,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文字有暹罗体、澜沧体、兰纳体、端体、绷体、哪体、阿洪体等七种字体,均由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只在形体结 生活常识分享

傣族生活习惯

傣族的风俗习惯傣族是中国56 个少数民族之一,大多聚居于我国云南省边境。根据统计,傣族人口为102.5 万。傣族,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称作摆夷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与缅甸的掸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有历史和文化渊源,语言和习俗也与上述民族接近。“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着自己的悠久的历史和风俗。傣语属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国内傣族语言主要有德宏傣语文和西双版纳傣语文。傣族有历史悠久的拼音文字,几乎每个支系都拥有一个语言文字系统.相互之间有不同,傣文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这 4 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婆罗米字母),与老挝(zhuā)文、泰文、缅甸文、高棉文属于同一体系。均为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但形体结构有所差异。 1.婚姻自由的婚姻制度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是傣族婚姻制度的显著特点。青年男女婚前交往自由,恋爱自由。未婚青年男女在节日或盛会场合,可以自由和未婚女子谈情说爱,傣族习俗中称“串布少”(“布少”——姑娘)。傣族中很少“重男轻女”的意识,多生超生情况不多见。因此,家庭矛盾或由家庭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多。由于家长制的薄弱和对个人个性发展的束缚较少,对傣族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傣族的思想很奇怪,他们大都是女人做事,男人闲着,他们那边的男人娶妻,就像我们这边的男人入赘。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思想慢慢的变弱了点,但在一些平困地区,这种现象还是很严重! 2.竹楼? 竹楼是傣家住房的主要特点。竹楼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放牲畜。上层竹楼中间安放火塘,内间为卧室。竹楼由木柱支撑,正房四周由竹片围成,楼板也由竹片拼接,房顶是人字形茅顶,人们要从梯子上楼。傣家竹楼通风、凉快、清洁、明亮,又可以防备野兽的袭击,十分安全。 3.服饰? 傣族的服饰颜色特别鲜明,大胆。像是明清时期的彩绘,特别漂亮。衣服上面绘画上孔雀或是一些紫藤萝等一些花,比较高级的用存手工绣,这种工艺已经比较少见了,价格也比较贵!就像早期傣族的斜挎包都是厚厚的布线,手工制出来的,做工特别精致,耐用,上面的画案是一针一针绣出来的,如果现在还能保存这种工艺的话,应该也会像阿拉伯地区的挂毯一样闻名于世了吧!傣家妇女穿筒裙,上着窄袖短衫,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质地柔软轻盈、色泽鲜艳大方,适于表现女子的体态,非常美丽。傣家的筒裙不是所有人都会穿的,最原始的穿法是一块布缝成一个圆筒,围在腰间,大概有一圈半!这种穿法一般只有当地人会穿,一般人穿一会儿就要掉!不过现在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不会穿,方法已经改进了,可以扣上!傣族服装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是根据你的各部位贴声定作的,你胖了或是瘦了就丢不可以穿了!1 男子多穿无领对襟短衫,冬天披棉毯,用白布或青布裹头。男人纹身较普遍。现代由于傣族的贫困和落后,及穿傣族服装的不方便,穿傣族衣服被看成是有伤大雅。所以越来越少的人穿了,尽管很多人会给自己定做一两套,却不怎么穿~ 4.禁忌? 傣族的禁忌与宗教有关。如进入佛寺殿堂之前必须脱鞋,不许抚摸小和尚的头。入傣家做客,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坐门槛;不要进主人内室等。 5.饮食与大多数亚洲民族相同,傣族人的饮食以谷类为主。不同地区的傣族主食谷类稍有不同。根据仲富兰在《傣族风俗介绍》一文中所记载,德宏的傣族人主食梗米,而西双版纳的傣族人主食糯米。(3)傣族人所食的肉类主要为猪肉、牛肉和鸡鸭,很少是羊肉。(仲富兰3)苦笋、苦瓜是傣族的常见蔬菜。傣族人喜食昆虫,蝉、竹虫、蜘蛛都是傣族小吃的原料。(仲富兰3)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他们用手抓饭吃~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 多种,这里动植物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浅谈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国内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较大的进步。舞蹈作为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对于我国国民精神文明的进步有着较大的作用。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傣族人民幸福、吉祥、善良、美丽的象征。文章从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分析入手,分许了傣族孔雀舞的风格特征,并对傣族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及深远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傣族;孔雀舞;风格特征;影响分析

Abstract in the new century, China's econom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ance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the spirit of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has a great effect on our nation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The peacock dance is one of our favorite dance of the Dai people, is also China's Dai People's happiness, good luck, good, beautiful symbol.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Dai Peacock dance, Xu Dai Peacock danc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ai Peacock Da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Key words: Dai; peacock dance; style; impact analysis 目录 第一章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2) (一)认识孔雀舞 (2) (二)孔雀舞的传说 (2) 第二章孔雀舞的风格特征 (2) (一)快轻且稳的动律特征 (2) (二)优雅轻盈的形态特征 (2) (三)刚柔并济的动作特征 (2) (四)淡雅美优观的服装特征 (2) 第三章孔雀舞的发展趋势和深远影响 (2) (一)孔雀舞的发展趋势 (2) (二)孔雀舞的深远影响 (2) 结束语 (2) 参考文献 (2) 致谢 (4)

傣族民风民俗

傣族民风民俗 导语: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标准差异,称之为风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傣族民风民俗,希望能帮到大家! 傣族,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称作摆夷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与缅甸的掸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有历史和文化渊源,语言和习俗也与上述民族接近。 [主要分布] 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 [民族语言] 傣语属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国内傣族语言主要有德宏傣语文和西双版纳傣语文。傣族有历史悠久的拼音文字,几乎每个支系都拥有一个语言文字系统.互相之间有不同,傣文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这4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婆罗米字母),与老挝(zhuā)文、泰文、缅甸文、高棉文属于同一体系。均为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但形体构造有所差异。

宗教信仰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而且信的都是佛教中的南传上座部教,亦称小乘佛教[5]。据说,南传上座部佛教是由一位叫阿朱打拉西的人传进来的,至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傣族称宗教为“沙煞纳”,把他们信仰的佛教叫做“沙煞纳帕召达麻”。帕召达麻指的就是佛祖乔答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在西双版纳,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宗教习俗,那就是傣族男子都要出家为僧,认为这样才算有教化,不野蛮。并且只有当过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睐。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岁入佛寺,三、五年后还俗。当他们穿戴一新由亲人护送,吹吹打打,在众人欢笑声中进入佛寺,便骄傲地认为已经开始得到了佛的庇护,能长大成材了。然后他们剃去头发,披上袈裟,开始平静地诵读经书,学习文化,自食其力。而在现在,因为9年义务教育,小男孩们便白天上学校学习汉语等科学知识,晚上在佛寺学习傣族文化,很辛苦的. [民族历史]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建国后,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开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

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

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孔雀舞是傣族代表性的舞蹈。由于历代民间艺术人的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擅长于跳孔雀舞的人。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嘎光"中。孔雀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文化认同感的舞蹈。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傣族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雀作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有三道弯舞姿造形,手形及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提到孔雀舞,就不得不提起,中国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和她的作品《雀之灵》。在温婉的音乐当中,杨丽萍渐渐出现。她的长裙洁白胜雪,服顺地贴着。远远地,仿佛就是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孔雀,高贵优雅的孔雀。 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她的大眼,在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情感;她的嘴,一张一合,时而上扬时而下垂;她的发髻上的装饰,孤傲地站立着……炯炯有神的妙眼在眉目传情。红润小巧的嘴在讲述悠 远的故事华丽高贵的发髻,在宣布美的神气。 一只孔雀,在高视阔步。她时而侧身微颤,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 像一潭水,被石子一击,起了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来。左手指尖柔韧地蠕动,一阵一阵传递给右手指尖。长指甲晶莹闪耀,美妙地悸动着。起先是轻微的小浪,然后加强,最后在那刻释放了。波动在柔美的动作中。她细碎的舞步,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云般慢挪,忽而如雨点般轻快,忽而如击石般坚健。不管怎样的舞步,都给人以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感觉。不禁点头示意。 瞧哪,长裙飞起来了!瑰丽的美呀!一只真正的孔雀!一幅画,忽然间描上了色,会觉得惊讶吗?旋转,踩点,仰视,升华!所有的情感在交织中凝聚,又在

傣族语言

云南德宏傣语翻译…!一般词语,基本语言,是傣族嘀,给我吼起来... 【“一般谈话】” 我喜欢你∶搞好类么、 么如塔…你在哪里 高如恩…我在家 如恩嘿解…在家干嘛 幕嘿降…不干什么 么今毫奥…你吃饭了吗 嗯帮今…还没有 马今得恩嘟义啊…来我们家吃吧 嗯嘎奥…不去了 马义呀…来嘛 拐高如恩哦…只有我在家 嗯者博…不是吧 跌跌啊…真的啊 爹素咩素咧…你爸爸妈妈呢 幕如恩…不在家 毫嘎塔奥…他们去哪里了 嘎嘿腊晃奥…去做事了 哦塔严高将嘎…等一下我再去 毫嘟属奥…我家的饭熟了 踏高今勃降嘎引得么…等我吃饱再去找你玩 晃么马今得嘟…叫你来我家吃

去读书……嘎凹来、干活…咦腊荒、草…呀、砍甘蔗…更唉、田地…腊卵、想睡觉…好卵、怎么这样…冰粉乃额唉、烤火…凹废、冷…浪、鬼啊…披啊、天空…断发、太阳…连、星星…捞、月亮…愣、头痛…嗨窝、想吐…好压、心烦…遮容、伤心…埋遮、笑、桥、锄头都是同音…豁、泪水…浪搭、傻瓜…逼矛、疯子…逼吾、痛…狠、口水…捞来、听不懂…嗯团昨、听见吗……来引啊、过来这里…玛太、去哪…嘎它、一起走…窝敢嘎、好的…磊的、高兴…日老/总设 [br/【]生活用品翻译】…!设…衣服,滚…裤子,帽窝…帽子,蛮搭腊:护肤品, 当…凳子 量昂…灯 挽…碗 兔…筷子 跳根…勺子 结…卫生纸 通…袋子 贾丁…鞋子 怕/米…大刀子 古怕…床 量丁…自行车,嘎…车,量明…飞机、啦塔…火车、【食物类】;玛…水果毫…米饭 毫形…米线 毫甩…饵丝 玛拎../洋日…土豆

怕白…白菜 玛鹤…茄子 玛鹤耸…西红市、柿子…玛窝领、 玛撇…辣椒 葛…盐,味精…味粉 戈湾…白糖、糖果…好糖、 牢…酒、烟…亚修 玛鸾…羊奶果(一种水果) 玛晃…桃子 玛嘎…番石榴/缅桃、玛真…石榴 玛榔…波罗密、菠萝…玛啊澜、 西瓜…颠方,橘子…玛爪、托林…花生,玛峦丸…瓜子【动物】狗…妈, 海…牛 瞄…猫,猴…领、 握…黄牛 咩…羊 比…鸭,概…鸡 目…猪 涩…豹子 葬…大象

简述傣族舞中的代表孔雀舞的知识

简述傣族舞中的代表孔雀舞的知识 孔雀是傣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孔雀舞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傣族舞蹈之一。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傣族人民非常熟悉和了解孔雀的生活特性。因此,孔雀舞有较固定的程式。如孔雀舞的开始,一般都表现孔雀飞出窝巢,灵敏地探视四周,当它发现周围没有任何威胁时,才安然地走下山坡,在草坪上翩翩起舞,然后拨开草丛、树枝寻找泉水(或者寻食)。当它找到水时,高兴地在水边照自己身上的影子、饮水、洗澡,萧洒地抖掉自己身上的水珠,展开它那光彩夺目的翅膀(开屏),与万物比美,自由福幸地飞翔,等等。这就是孔雀舞的一般程式。 在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跳出丰富多采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 孔雀舞过去均由男性表演,舞蹈时戴尖塔盔假面,戴一男一女假面。近年来,孔雀舞在舞台上表演时已不戴假面和道具,代之以绘有孔雀图案的长裙子,使表演者得以更加自由灵活的塑造孔雀的形象,大大提高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力。 由于孔雀舞有不同的传说和流行的区域,所以其特点有某些方面是有差异的。大致膝都有伏柔韧而较缓慢,手上的动作柔软一些,三道弯的造型线条柔和,常用拱肩、柔肩、拱胸来加强其优美、内在的感觉,鼓点较缓慢而轻盈。 雄孔雀舞。这是一种表现女性的孔雀舞。在民间多由男子表演。这类舞,膝部起伏较刚韧,手上动作柔韧,手上动作柔韧挺拔而舒展,小脚较有力,三道弯造型梭角较明显,动作较大很健美。放大的柔肩、拱肩、碎抖肩,加强了舞的刚韧而舒展的特点。鼓点有力、浑厚,节拍鲜明,节奏异常丰富。 小孔雀舞。表现在小孔雀的舞蹈,这种舞,膝部常用快速的小颤、以及没有起伏的的矮步,小腿显得非常轻盈灵活,主力腿常用蹲地小跳使舞蹈非常活泼。手上动作变化轻盈而灵敏,三道弯道造型小巧玲珑。常用连续的小耸肩使这种舞蹈轻快、活泼、热情。鼓点快速而轻巧。 由于孔雀舞的传说很多,表演者各自根据民间传说编舞,有的侧重摹仿孔雀的举动,有的表现孔雀的各种内心活动。再加之傣族又分为不同的支系,所以孔雀舞虽有较统一的表演程式,但也不是一个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孔雀舞的动作优美曲雅、柔韧内在而又轻盈敏捷。有以下几个特点:

傣族孔雀舞的特征与传承

傣族孔雀舞的特征与传承 【摘要】“孔雀舞”是傣族舞蹈中的重要分支,象征着傣族民间舞蹈的最高艺术境界,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已成为艺术价值较高的一种表演艺术。发挥傣族孔雀舞的艺术价值,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孔雀舞的发展历程及优秀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传承展开思考。 【关键词】傣族孔雀舞;艺术价值;传承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 04-0150-02 傣族是我国云南省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同时孔雀舞也是傣族鲜明的舞蹈艺术之一。研究傣族孔雀舞的优秀特质,在传承傣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得到全面保护与发扬。 一、传统傣族孔雀舞概述 早在两千多年之前,傣族的民俗文化就已经处于相当高的层面。主要体现在汉代以后,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达到高峰,东汉时期洛阳开始出现魔术、杂技与乐舞等献艺现象。 (一)傣族孔雀舞起源分析 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孔雀舞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傣族生态环境的影响。傣族长期居住于亚热带山林内部,气候温和且物产丰富,孔雀在这一优美环境中长期居住。早在明朝初期就已经出现“孔雀穿行鹦鹉树”的着名诗句,不难发现,傣族与孔雀之间的渊源较深。随着古代文明的进步

发展,孔雀造型在青铜器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其中,舞者头部插有羽翎,衣服的后摆向两边散开,形似孔雀开屏,属于傣族孔雀舞蹈早期的意识形态。 自明朝以来,人首孔雀身舞蹈图在傣族佛寺的壁画中出现。人首鸟身的孔雀存在于古老的傣族图腾神话中,傣族先民一致认为这一孔雀与傣族古老部落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这种古老民俗可以在戴面具的孔雀舞蹈中获得启示。随着佛教文化的引入,孔雀在佛教中的高尚形象开始出现在佛教故事中,如小乘佛教中就有在佛祖释迦牟尼的寿宴上,孔雀翩翩起舞的美好故事。 (二)孔雀在傣族文化中的意象分析 在民族文化中将鸟视为艺术灵感的来源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例如:美印第安人的“雷鸟舞”、哈尼族的“木雀舞”、白族的“白鹤舞”,但是, 傣族中的“孔雀舞”却和傣族自身的民族文化紧紧相依。傣族人民大都以孔雀羽毛作为装饰品,同时佛寺中的装饰壁画也都以孔雀为主题展开创作。由于孔雀自身所具备的某些品格符合傣族人民对美好品质的希冀,所以,孔雀在傣族文化的传承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傣族文化中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 第一,美的象征。孔雀的外形漂亮优美,孔雀开屏时,其矫健、典雅的身姿格外吸引人,在诸多民歌、长诗中都将孔雀视为当之无愧的美的象征。 第二,威仪的象征。在古老的傣族文化中有着关于孔雀舞起源的传说,在佛祖释迦牟尼举办盛大佛事时,无论人、鬼、神都前来朝贺,其中有对

傣族文化

一、傣族概述 傣族人口102.5万(199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新平等30余县市。 傣族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生息在滇、桂、黔地区。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建置益州郡,傣族聚居的地方是益州郡的西南边疆。公元69年,东汉时期,增设永昌郡,傣族地区属永昌郡管辖。当时,傣族先民的首领曾多次派遣使者、艺人到东汉王朝的的首都洛阳献乐表演,赢得了东汉王朝的赞赏与欢迎,被赐予金印、紫绶,其首领被封为“ 汉大都尉”,与东汉王朝建立起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公元8—13世纪,傣族地区先后隶属于以彝族、白族为主体建立的云南南诏蒙氏政权和大理段氏政权。公元12世纪,西双版纳首领叭真憨势力逐渐强大,统一各部,以景洪为中心建立了“勐泐”地方政权,称为“景金殿国”。据史料记载,有上百万人口,曾受过元朝封号,授“虎头金印”,此后一直同中央王朝保持着从属关系。元代,傣族地区隶属云南行省,实行土司制度。在德宏、西双版纳等地设置金齿宣抚司、彻里军民总管府,负责管辖傣族地区。明代,在这里设置较小土司区,全面加强土司制度。清代,虽沿袭元明旧制,但在社会经济更为发展的内地傣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派遣流官进行直接统治。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县和设治局,实行民族压迫政策。 尽管历代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群众进行残酷的压迫和盘剥,但是各族人民群众之间仍进行着友好的交流和往来。傣族在当地较其他少数民族生产技术先进,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多,因此,在坝区逐渐形成各民族交换产品的集镇。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傣族对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景颇、阿昌、德昂、布朗、哈尼、拉祜、佤、瑶、基诺等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方面都有很深的影响。傣族与汉族人民的交往更是历史悠久,关系更为密切。早在秦汉以前,中、缅、印之间就有贸易往来,傣族德宏地区是当时中外联系的通道之一。元代以后,大量汉族劳动人民和士兵移住傣族地区垦荒戍边,和那里的傣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互相通婚,各民族和睦相处。 二、傣族的语言文字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西双版纳方言、德宏方言和金平方言。傣族的拼音文字来源于梵文字母,各地不尽相同。1954年进行了文字改革,分傣哪文(德宏)、傣泐文(西双版纳)、傣绷文(瑞丽、耿马、澜沧等地)和金平傣文。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 三、傣族的天文历法 傣族有自己的传统历法。傣语称“祖腊萨哈”,意即“小历”。其起源可上溯至周秦之际,现行傣历则始于明代以前。是一种阴阳合历。傣历的年是阳历年,即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傣历的月是阴历月,即以月亮的一个圆缺为周期。一年分12月,单月是30天,双月是29天。以六月为岁首,它的正月相当于夏历十月。平年是350或355天,闰年为384天。傣历始于公元638年。

傣族的形成和发展

傣族的形成和发展 法学院 09司法一班 叶罕丽 20090140629 傣族历史悠久,在近年发现的傣文史籍中,记述着远古时期傣族先民购有关史迹。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明确记载。汉代称为“滇越”、“掸”,唐代称为“金齿”、“银齿”、“黑齿”、“自衣”,宋代沿称“金齿”、“白衣”,元、明写作“白夷”或“焚夷”,清代以来则多称为“摆夷”。但上述都是他称,至于傣族自称,则一直作“tai”。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其境内的泰民族正式定名为“傣族”。傣族和同一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同源于古代的“百越”。 据《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在先秦以前“百越”族群分布于自长江东南沿海即今浙江、福建、两广以西,直至今云南、东南亚北部的广阔地带。他们以“文身断鬃”为共同习俗,而又相互杂处,“各有各姓”。“掸”是“越人”的西部一支,又称“滇越”,当在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其西南地区。全球傣(泰、掸)总人口6000万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称为“傣”、“泰”,他称为“掸”、“阿萨”。建国以来,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士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他们是最早栽培稻谷和使用犁耕的民族。语言和习俗与缅甸的掸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有历史和文化渊源。

傣族孔雀舞肢体动作训练

傣族孔雀舞肢体动作训练 傣族作为一个具有自身显著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位于我国的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史料记载以来最先开始进行水稻种植的少数民族之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傣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氛围,孔雀舞就是他们最大的精神和文化财富。 孔雀舞是傣族最传统的舞蹈,根据传说孔雀舞是由佛祖在进行佛事的过程中所跳的舞蹈,很多人都在佛祖进行大摆的时候进行拜贺,有一对生长着人面鸟足的动物也来参加拜贺,而且在拜贺的过程中翩翩起舞,相传这就是孔雀舞最早的起源。在之后的发展中傣族人民开始对孔雀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包括使用乐器来模仿孔雀进食和饮水时的声音,这些乐器模仿在后来成为孔雀舞的配乐。近些年来民族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老师,对傣族舞蹈进行了创新和变革,其中杨丽萍老师创作的孔雀舞《雀之灵》是近些年来国内外不可多得的珍贵舞蹈作品,她在作品中使用手指作为孔雀的头部造型,用手臂动作来模仿孔雀旋转,手腕动作模仿孔雀飞翔,肩膀动作模仿孔雀觅食,双脚蹬地动作来模仿孔雀休息,作品中对孔雀惟妙惟肖的模仿,完美的诠释了孔雀的灵性,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由孔雀舞带来的吉祥的艺术内涵,这件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非常高的盛誉,杨丽萍女士为傣族舞蹈的传承,继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无论是在在孔雀舞的表演过程中还是教学过程中,都有大量的肢体动作,肢体动作是教学训练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表演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傣族的孔雀舞有4个最基本的特征:1.傣族舞动作优美、灵活、朴实、矫健,风格特点较为浓郁,情感含蓄,舞姿也有很强的可塑性。2.独特的“三道弯”舞蹈造型,孔雀舞中的“三道弯”造型是由傣族人民长期以来对孔雀的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得出的成果,也正是傣族人民对孔雀的敬畏和崇拜才得以总结和观察出了这样的成果。而且傣族的地理特点比较独特,气候环境非常适合红雀的生活和繁殖,傣族人民因此具备非常有利的条件可以长期对孔雀的一切活动进行观察,并用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3.特别的水文化特征,我国的56个民族中,傣族应该是最喜欢水的民族,因此在孔雀舞的表现中也加入了水文化元素。4.孔雀舞中需要尽力弯曲手部、臂部以及肩部的各个关节,将身体的整体呈现出类似S造型,表现出一种曲线的美。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进行孔雀舞的肢体动作的训练与教学,特别

傣族的习俗特点

傣族的习俗特点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有126万。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此外,在景东、普洱、思茅、腾冲、龙陵、双江、西盟、元阳、河口等30多个县市境内,也有傣族小块聚居或零散分布。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大多是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的河谷坝地区傍水而居。 【宗教信仰】傣族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要到奘房中受戒修行,参加每年三个月的入夏安居,诵经赕佛。傣语称佛教为“洒散纳”,称释迦牟尼佛祖乔答摩〃悉达多为“贡达玛”。历法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戏剧】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市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区。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

【民歌舞蹈】傣族民歌曲调节奏灵活优美抒情。德宏民歌曲调鲜明重音突出,西双版纳民歌滑音装饰音较多,瑞丽山歌活泼爽朗各有特色。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节庆】浴佛节,又名“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浴佛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浴佛节这一天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在西双版纳地区,浴佛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经过西双版纳自治州政府的多次推动,浴佛节被宣传成“泼水节”,成了西双版纳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民居】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简述云南傣族民族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c14242641.html, 简述云南傣族民族特点 作者:谭清文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2期 【摘要】傣族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基本的民族特征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 成为其进行民族特点表现的重要方面,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此歌曲中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云南傣族与众不同的民族特点。本文以此作为突破口,并通过对云南地理人文环境的考察,分析云南地区傣族存在的社会生活、心理文化、精神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云南傣族;民族特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环境;现象 引言: 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每个民族在整体的中华文化下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化特征,这些民族的民族特点在他们的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中都有所发挥。作为云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的傣族需要进行必要的人文作品之上的民族特点分析。 一、云南傣族的地理环境——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中的体现 (一)季节环境 云南地区的季节环境是云南地区基本的自然环境对于基本的云南地区民族的特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云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昆明地区更是有春城的美誉,一年四季如春,德宏州也属于云南地区,“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游,"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云南省瑞丽市市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属于的地点就是在德宏州,在这样的地区中优良的季节环境为傣族提供了音乐创作的基本环境条件,自然环境的优良让该地区的自然产业发展程度较深,为进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条件。 (二)地理环境 云南地区以地理环境而言,其相对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区域,作为云贵高原的的地区之一,其地理环境在大的范围来看沟壑纵横,但是尤其预期季节上光热雨量充足,适合进行稻作农业,同时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越使云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且云南地区拥有大量独特的地质特色,如喀斯特溶洞,其魅力的景色也为当地的少数民族进行相应的诗歌创作提供必要的素材与想象空间。在此基础上作为当地的傣族人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所存在的人生进行艺术加工,而此类艺术加工实质上更增添了基本艺术发展的优越性与发展的条件。尤其是在异乡人看来其中的艺术的优美与环境的优美共同构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的美好景象。 二、云南傣族的人文环境——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中的体现

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在一般傣历的六月中旬,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

傣族有什么民间故事

傣族有什么民间故事 傣族文学丰富多彩,作品数量众多,富有地方民族特色。那你知道傣族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傣族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傣族民间故事篇【1】三四百年以前,在遥远美丽的西双版纳,头人召勐海的儿子召树屯英俊潇洒、聪明强悍,喜欢他的女孩子多得数也数不清,可他却还没找到自己的心上人。一天,他忠实的猎人朋友对他说:“明天,有七位美丽的姑娘会飞到郎丝娜湖来游泳,其中最聪明美丽的是七姑娘南吾罗娜,你只要把她的孔雀氅藏起来,她不能飞走了,就会留下来做你的妻子。”召树屯将信将疑,但第二天,他还是来到了郎丝娜湖边等候孔雀公主的到来。 果然,从远方飞来了七只轻盈的孔雀,歇落到湖边就变成了七位年轻的姑娘,她们跳起了优雅柔美的舞蹈,尤其是七公主南吾罗娜,舞姿动人极了!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姑娘啊,召树屯立刻爱上了她。她照着猎人朋友的话做,南吾罗娜的姐姐都飞走了,只剩下她一人时,召树屯捧着孔雀氅走了出来。南吾罗娜看着他,许久许久没有说话,但爱慕之情已经从她的眼光中传递出来。不用说,召树屯娶到了自己心爱的新娘。 他们成婚不久,邻近的部落挑起了战争,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英勇的召树屯和南吾罗娜商量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就带着一支军队出

征了。战争初期,天天都传来召树屯败阵退却的噩耗,眼看战火就要烧到自己的领土了,召勐海急得乱了阵脚。却偏偏在这时,有个恶毒的巫师向他进谗言:“南吾罗娜是妖怪变的,就是她带来了灾难和不幸,若不把她杀掉,战争一定会失败的!”召勐海头脑一昏,就听信了他,决定把美丽的孔雀公主烧死。 南吾罗娜站在了刑场上,泪流满面,她深深地爱着在远方征战的召树屯,却不得不离开他。最后她对召勐海说:“请允许我再披上孔雀氅跳一次舞吧!”召勐海同意了。南吾罗娜披上那五光十色、灿烂夺目的孔雀氅,又一次婀娜地、轻盈地、优雅地翩翩起舞,舞姿中充满了和平,充满了对人世的爱,焕发出圣洁的光芒,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受感染。在悠扬的乐声中,南吾罗娜已渐渐化为孔雀,徐徐凌空远去了。可就在这时,前线传来了召树屯凯旋的消息。在欢迎大军得胜归来的载歌载舞的人群中,召树屯没有看见自己日夜思念的妻子,在祝贺胜利犒劳将士的庆功宴上,召树屯还是没有看见兰吾罗娜的身影,他再也忍不住了,说道:“多亏了南吾罗娜想出的诱敌深入的办法才打败了敌人,可现在她到哪儿去了呢?”召勐海一听,这才如梦初醒,却已悔之莫及。他把逼走南吾罗娜的前因后果告诉了召树屯,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召树屯只觉天旋地转,昏倒在地。苏醒过来后,他的心中想的只是要去把她找回来:“我不能没有她,没有她我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他找到猎人朋友,问清楚原来南吾罗娜的家乡在远隔千山万水的地方。跨上战马,召树屯又出发了,怀着猎人朋友送的三支具有魔力

傣族人不认识的孔雀舞

傣族人不认识的孔雀舞 摘要 : 白族姑娘杨丽萍所跳的孔雀舞,与傣族最初的舞蹈相差甚远。从1951年开始,舞蹈中就被加入了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的元素,时至今日,“孔雀舞”和“傣族”的联系已十分模糊。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它不断改变? 文/大象公会 1956年12月16日,云南德宏州举行中缅边民联欢大会,两国总理一同观看了一场颇有特色的舞蹈——《双人孔雀舞》。表演结束后,周恩来紧握住演员毛相、白文芬的手说:“果然名不虚传,孔雀舞很优美,但还要继续发展,让它更加完美”。 此时的孔雀舞已与传统舞大相径庭:从单一男性表演变为男女同台,融入了维尔吾族、蒙古族等歌舞元素后,第一次将祭祀、自娱的动作编排为现代意义上的舞蹈。

而周恩来的话又让孔雀舞的变化更进一步。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杨丽萍等艺术家的表演中几乎看不到传统男子独舞的痕迹,即使标志性的“三道弯”动作,也由传统的静态、横向为主,变为大量运用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呈现的S状曲线——对于年长的傣族人而言,“孔雀舞”与“傣族”,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陌生感。 2012年春晚,杨丽萍、王迪表演的舞蹈《雀之恋》

【苏式文化制造的“民族舞”】 孔雀舞的改造,源于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对云南的访问。 艺术创作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强调民族、民间特色。同时,苏联红旗歌舞团、国立民间舞蹈团、小白桦树舞蹈团陆续访问中国,其民族舞蹈强烈、直观地冲击了中国舞蹈界。为了创作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到各地采风。 当时,孔雀舞艺人毛相正在民族干部培训班学习。一天晚会上,毛相为访问团表演了相对原始的孔雀舞,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十分赞赏,吸纳他为成员。 这次邂逅成了孔雀舞发展的关键转折。很快,包括毛相在内的大批演员前往苏联学习先进经验。 云南德宏的民间艺人毛相,他首次将孔雀舞带上舞台

傣族的传统服饰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红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妇女发饰均很讲究,梳高发髻,并在发髻上插缀鲜花;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傣族重大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关门节”在七月中旬,这时正是农忙季节,佛教节日也大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以食物、鲜花、银币、纸币等献佛。“关门节”要持续三个月左右,到十月中旬的“开门节”为止。 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时间在每年四月。按时序计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正月。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 泼水节是个迎新的节日,欢乐的节日,一般要过三至五天。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有关傣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有关傣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傣族。傣族又称摆夷族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民居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民居大有不同。傣族的居民建筑以竹楼为主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具或其他物品。傣族人的服饰也很有特色。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女子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的小吃也有当地的特色。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傣族还有许多特色烧烤如,香茅草烤鱼,是一道傣族风味菜。一般先将洗净的鱼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后置于火上烧烤,烤后鱼香四溢。真是让人垂涎挂齿!傣族最重要的节日要数泼水节了,泼水节其实是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清明节前后举行。泼水节的时候,如果被水泼的越湿,被水泼得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一盆盆水代表着一盆盆的祝福。这就是傣族,它是我国一个传统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 欢乐的泼水节与那动听的传说,不仅仅属于傣民族的。每逢傣历新年的到来,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和德宏的德昂族、阿昌族,都在一起共同欢庆,举行泼水节活动。国内外游客也非常喜爱和向往这个色彩缤纷的盛会,因此也都很想了解和熟识傣家的泼水习俗。既是这样,我们的新闻媒体和文化旅游部门包括旅游企业就应该负责任地搞好泼水节活动的宣传,让这个风靡中外的民族节日有它本来的面貌和历史。尤其在西双版纳傣族园内,这个节日活动更应具有传统色彩和民俗情调。 泼水节在傣语叫“楞贺尚比迈”,因傣历元旦在六月,又称做“六月新年”或“六月节”时间在阳历四月中旬。泼水仪式活动又是此节的主要活动,据一本叫作《车里》的史地小丛书里记载:“元旦之晨,所有贵族平民,皆沐浴更衣,佛寺赕佛。妇女辈则各担水一挑,为佛洗尘……,浴佛之后,民众更互相以水相浇,泼水戏之能事。”现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傣历新年不断增加了新的内容,除了赛龙舟、放高升、丢包、放火灯、赛鼓、跳孔雀舞、泼水祝福以外,增加了体育表演、文艺演出、游园联欢、放氢气球等,慢慢将浴佛仪式活动淡化了。作为以保护、发扬傣族传统文化为重要宗旨的傣族园来说,要不要恢复那些浴佛仪式活动,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 古时候,一个叫捧玛达拉乍的魔神,违抗天神的旨意,为所欲为,把人间弄得雨旱失调,冷热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怎样惩治这个法术高明的恶魔呢?智慧的天神英达提心生一计,即装扮成英俊的小伙子,去接近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并将实情告诉她们。这七个姑娘生性善良,本来就对父王的罪恶有愤懑,这时,她们决心杀死父王,为人间除害。一天,她们终于探听到了父王的生死“秘密”,并趁机将他灌得酩酊大醉,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