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要点

绪论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P3-P4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圈层结构 P3

地球表层或地理圈是由大气圈、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地球外部覆罩着大气圈,大气圈之下是由海洋和陆地水构成的水圈以及疏松的土被层;地球固体部分的外壳称为地壳,地壳以下为地幔和地核;生物的总体及其分布范围称为生物圈。这些圈层的组合分布具有两种特点:一是高空和地球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环状分布,二是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第一章

1.天文单位 P9

长度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为一个天文单位。

2.光年 P9

长度单位,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12km,即为一个光年。

3.宇宙的组成 P9

现代人类理解的宇宙,是大约发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所形成的,范围相当于130亿光年的巨大空间。宇宙中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类。恒星质量很大且能发光;行星不能发光,质量也远较恒星小,绕恒星运动;卫星质量比行星更小,绕行星运动,并随行星绕恒星运动;流星质量更小,也不发光;彗星是很小的,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星云是一种云雾状的天体;河外星云是恒星系统;银河星云是极端稀薄和高度电离的氢和氮的混合物。

4.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P11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共同特征: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

同。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起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5.地球的形状及大小的地理意义 P19-22

地球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地水准面。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地球形状为椭圆球体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大,北半球洋面凹陷,南半球洋面隆起。

地理意义:地球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决定了太阳正午高度角有规律地从南北纬23°27′之间像两极减小,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暖的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降低,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大小:地球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总面积5.1×108km2,总体积10820×108km3,总质量5.98×1027g,平均半径6371km,周长4万km。

地理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地球上的物体至少要达到11.2km/s 的速度才能脱离地球,保证大气不致逸散。

6.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和地理意义 P23-27

自转规律:

地球绕地轴旋转称为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即为自转周期,叫做一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的。

自转周期采用参考点不同,有不同的自转周期,它们分别是:恒星日、太阳日和太阴日。

1)恒星日是以天球上的某恒星(或春分点)作参考点。恒星日是指: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或春分点)与地心连线的

时间间隔。时间为23h56m4s,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也就是地球恰好自转360o所用的时间。恒星日是常量。

2)太阳日是以太阳的视圆面中心作参考点。太阳日是指:日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与某地经线相交的时间间隔。太阳日的平均日长

为24h,是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太阳日比恒星日平均长3m56s,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使日地连线向东偏转导致的。一个太阳日,地球平均自转360o59’。太阳日不是常量。地球在近日点,公转角速度大(每日公转61’),太阳日较长,为24h+8 s (地球自转361o0l‘);地球在远日点,公转角速度小(每日公转57’),太阳日较短,为24h-8 s (地球自转360o57')

3)太阴日以月球中心作参考点测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叫太阴日。太明日是指:月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通过某地经线的时间间隔。

太阴日平均值为24h50 m,这是潮汐日变化的理论周期。太阴日长于恒星日,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使月地连线东偏所致。一个太阴日,地球平均自转373o38'。太阴日也是变量。

公转规律:

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太阳则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的轨道平面与其赤道平面交角为:23°26’21”.448,此角反映在天球上,即为黄道面与天赤道面交角,简称黄赤交角。

公转周期为一年,在天球上选择不同的参考点就有不同的年:如恒星年、回归年、食年等。它们对应的参考点分别为:恒星、春分点、

黄白交点。

1)恒星年:

恒星年是指地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年长为365.2564日。由于恒星参考点是天球上的固定点,因此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地心在黄道上恰好转过360°。

2)回归年:

回归年是指地心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年长为365.2422日。回归年之所以比恒星年短(它们之差古人称为岁差),是因为春分点每年沿黄道西退50.29",使地球两次与春分点会合实际只公转了359°59'9.71"。回归年是季节更替的周期。春分点西移是地轴进动的后果之一。地轴进动是指地轴自东向西绕黄轴作缓慢圆锥回转运动的现象(周期为25800年)。

3)黄白交点西退与食年:

月球轨道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叫白道。白道与黄道的平均交角为5°09’,黄道与白道的交点叫黄白交点。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个黄白交点的时间间隔叫食年(年长为346.6200日)。食年比恒星年短18.6364日,是由于太阳对地、月的差异吸引产生的外加力矩,导致地月系的动量矩的指向发生自东向西进动,致使黄白交点每年西退19.344°所致。

地理意义:

1)天球的周日运动: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昼夜的交替:

概念:地球是不透明的,在太阳的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球,处于白昼状态,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处于黑夜状态,称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

原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使得昼夜半球和晨昏线也不断自东向西移动,这样就形成了昼夜的交替。

意义:有了昼夜的更替,使太阳可以均匀加热地球,创造了较好的生存环境,也使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活动和各种物理化学过程,都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3)地球表面地理坐标的确定,是以地球自转特性为依据的。

4)地转偏向力,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右方,南半球偏向左方。

5)地方时,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地方时。每隔5°经线相差1小时。360度分24时区。由西向东穿过换日线,日期应

减去一日。

6)潮汐,地球自转使潮汐变为方向相反的潮汐波,潮汐摩擦阻力使地球自转周期变长。

7)其他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

8)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9)四季变化: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φ=±23°26')的南北往返运动;人们把这两种南北向的往返运动,统称太阳的回

归运动。太阳的回归运动是形成地球四季交替员根本的原因。

10)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11)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12)五带的划分:太阳回归运动是地球五带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分界线为回归线、极圈;它是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纬度分带的基本因

素。

7.地球的圈层结构 P34-P36

地球结构的—个重要特点,就是地球物质分布,形成同心圈层。

高密度、低熔点的铁镍形成地核,较重的岩石下沉而成地幔,较轻的花岗岩和玄武岩上浮而成地壳。从而在地球内部形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1.地球的结构、化学组成 P44-P46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大陆平均厚度35km,大洋平均厚度5km。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

八大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主要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相对平均含量,又称元素丰度。

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造岩石的基本单元。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2.岩浆岩的分类 P47-49

按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分:

超基性岩:SiO2<45%,多铁、镁,代表:橄榄岩。

基性岩:SiO2含量45%~52%,代表:辉长岩、玄武岩。

中性岩:SiO2含量52%~65%,代表: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和粗面岩。

酸性岩:SiO2含量>65%,多钾、钠,代表:花岗岩、流纹岩。

按结构构造和产状分: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构造特征 P47、P51、P52

岩浆岩:1因矿物排列无定向而形成的块状构造;2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粒度杂乱排列或分布不均匀而形成的斑杂构造;3保留熔岩流动形迹,矿物与气孔定向排列而致的流纹构造;4气体逸出后残留的气孔构造;5喷出岩气孔被次生矿物填充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层面呈波状起伏,或残留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印模,或层内出现锯齿装状缝合线或结核,均属于沉积岩的原生构造特征。

变质岩:既继承原岩的特点,又有自己的特点,含有变质矿物,具有变成构造与变余构造。

4.地层的接触关系 P56

沉积岩间:

整合: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没有沉积间断,表面两种地层是在构造运动持续下降或上升而未中断沉积的情况下形成的。

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表明曾发生上升运动使沉积作用一度中断。

不整合:又称角度不整合,相邻两地层产状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其间有低层缺失,表明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褶皱与隆升,沉积一度中断。

侵入体与围岩间:

侵入接触。围岩老二侵入体新。

侵入体的沉积接触。上覆地层新而侵入体老。

5.地质构造及其主要类型 P56-60

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1)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2)倾斜构造:岩石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

3)褶皱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

4)断裂构造: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

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

6.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依据和内容 P63-65

依据:海洋虽然历史悠久,海底却很年轻,海底年龄仅数亿年。洋底地磁正反向磁极异常带在大洋中脊两侧呈对称分布;同位素定年法测定的地层倒转年代表面其年代也是从大洋中脊向两侧呈对称变化的。

主要内容:

1)年速度为1cm至数厘米的地幔物质对流是地壳运动的最主要动力。

2)对流发生在岩石圈下厚达数百千米、强度很小的软流圈内,对流产生的拽力并不作用于地壳底部,而是作用于70-100km深的

岩石层底部。

3)海底为对流循环顶端。对流由发散区向外扩张,并在抒情千米外汇聚流入地下。海岭热流较高,为对流上升区,海沟为下降区。

海岭两侧地形崎岖,死火山与平顶山离海岭愈远而年龄愈老均系海底扩张的结果。

4)对流形态决定于地球内部结构而与大陆的位置无关。大陆处于压应力作用下因而形成褶皱、逆掩断层等挤压型构造,海洋盆地

则处于张应力形态之下。大陆只是随硅镁层漂移。

5)海底及其沉积物在对流汇聚区下沉,一部分受挤压变质而与大陆熔接,另一部分则沉入软流层。

6)海底年龄仅2×108~3×108年,整个海底3×108~4×10年,即可更新一次。

7)地球体积基本恒定,海洋盆地面积一基本不变。

7.板块的边界类型 P67

扩张型边界:新地壳增生的地方。

俯冲型(或汇聚)边界:两个板块汇聚、消减的地方。又分为岛弧海沟型边界和地缝合线型边界(褶皱山脉)。

转换断层(或次数)型边界:由前两类边界的活动导致板块间的其他部分作剪切向水平错动而形成。

8.火山和地震带的主要分布 P70-71

主要分布于汇聚型板块边界

火山带:

1)环太平洋弧-沟系统(岛弧上居多)

2)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欧亚板块南界)

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海沟居多)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高加索-喜马拉雅山系至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连。

3)大洋中脊带(活动性较弱)

4)东非裂谷带(活动性较强)

9.各地质年代的主要事件 P73

第三章

1.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 P82-P84

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

氩、二氧化碳,少量氢、氖、氪、氙、臭氧等气体。

2)水汽

3)固、液体杂质:大气悬浮固体和液体微粒也可称为气溶胶粒子,除水滴和冰晶外,主要是大气尘埃和其他杂质。分为自然源和

人工源两种。

主要作用:

1)氧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

2)二氧化碳很少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但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到太空中,能改变大气热平衡,

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平均温度上升。

3)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能力。

4)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同时能强烈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能,在相变的过程中还能释放和吸收热量。水汽在

天气变化、大气能量转换过程及大气与地面的能量交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大的水溶性气溶胶粒子最易使水汽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还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散射辐射从而改变大气透明度,它

对太阳直接辐射的影响和增大散射辐射、大气长波逆辐射,都有可能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

2.大气的分层及其特征 P88-90

1)对流层:大气的最底层,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集中了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

主要天气现象均发生在对流层。

2)平流层:气流稳定,随高度上升气温不变或微升,由等温分布变成逆温分布。水汽、尘埃非常少,大气透明度良好。

3)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有相当强烈的空气垂直运动,空气稀薄,水汽很少。

4)暖层:厚度大,空气密度小,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很快增加,顶部可达1000度以上。处于高度电离状

态,极光出现在此层。

5)散逸层:大气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区域,无明显边界,空气极其稀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3.太阳常数 P91

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没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最佳值为1361W/m2

4.大气的能源来源 P93-94

1)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太阳辐射不是主要的直接热源。

2)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而使本身温度升高,而后再以长波(红外)向外辐

射,再辐射的能量的75%~95%被大气吸收。地面是大气的第二热源。

3)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水汽凝结放出潜热给空气。大气依靠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而

得到的能量最多。

4)感热输送:地面、水面和低层大气温度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由感热交换而产生能量输送。较多地是地表向大气输送能量。

5.大气逆辐射及其作用 P94

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后者即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因而地面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温室效应”。

6.气温的日、年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P96-97

日变化:大气主要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而地面辐射又取决于地面吸收并储存的太阳能量。因太阳辐射有日变化,气温也相应出现日变化。地面储存热量和放出热量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清晨日出前地面储存热量减至最少,此时气温为最低值。气温日较差大小与纬度(低纬>高纬)、季节(夏季>冬季)、地表性质(陆地>海洋,山谷>高地)、天气状况(晴天>阴天)密切相关。

年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一年中太阳辐射变化(四季变化),地面接收辐射差异导致气温夏季高冬季低,由于陆地和水体储存热量能力不同,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海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分别在1月和2月。气温年较差与纬度(高纬>低纬)、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裸地>植被覆盖)、地形(山谷>高地)、气候条件(云雨少>云雨多)有关。

7.气温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 P97-99

水平分布规律:

1)由于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等温线分布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

2)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面。海面等温线平直,陆面等温线曲折。

3)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等温线沿暖流形成暖脊,沿寒流形成冷舌。

4)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5)南半球最低温冬夏均出现在极地,北半球最低温夏季出现在极地,冬季出现在高纬大陆。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低纬大陆。

垂直分布规律:

1)对流层大气离地面越高,吸收的长波辐射越少,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夏季和白天直减率大于冬季和晚上。

8.逆温 P101

单位高度气温变化值称为直减率。

在特殊情况下,某些气层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加,直减率小于0,这些气层称为逆温层。

辐射逆温:因夜间地面辐射降温形成的逆温层称为辐射逆温。

平流逆温:较暖空气流到较冷地面或水面上形成的逆温称为平流逆温。

锋面逆温:由于锋面空间向冷空气一侧倾斜,锋的下面是冷气团,上面是暖气团,锋区内的温度直减率特别小甚至小于0,小于0时即为锋面逆温。冷暖气团间温差越大,锋面逆温越强。

下沉逆温:受高压脊(如副热带高压脊、大陆性反气旋南下)或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区支配下,由空气下沉,绝热增温所引起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

逆温层出现时,空气层结稳定,对空气垂直对流起到削弱阻碍作用,称为阻挡层。悬浮尘埃及污染物难以穿过厚逆温层向上扩散。

9.大气湿度的表示方法P101-103

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叫水汽压。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

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超过这个限度水汽就开始凝结。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汽(g/cm3)称为绝对湿度。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称

为相对湿度。

3)露点温度: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10.蒸发、凝结的影响因素 P104

实际水汽压小于饱和水汽压时发生蒸发,反之发生凝结。饱和水汽压变化更为迅速和明显,在蒸发和凝结的相互转化中起主要作用。蒸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蒸发面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迅速)、性质(冰面壁水面蒸发慢)、性状(海水比淡水慢,清水比浊水慢)、空气湿度(湿度大蒸发慢)和风(无风比有风慢)。实际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差值越大,蒸发越快。凝结与蒸发相反。

11.凝结的条件 P105

1)空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与过饱和:增加水汽含量、降温至露点温度。

2)要有凝结核。有吸湿性质点吸附水汽,使形成的滴粒较大,有利于水汽继续凝结。

12.雾淞、雨淞 P107

雾凇:由过冷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或树枝迅速冻结而成,多见于低温高湿条件下。

雨凇:形成在地面物体迎风面上,为透明或毛玻璃状的紧密冰层,由过冷却雨、毛毛雨接触物体表面形成,或经过长期严寒后雨滴降落在极冷物体表面冻结而成。

13.雾及其成因类型 P107-108

雾是漂浮在近地面层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水滴显著增多时空气呈混浊状态。

1)辐射雾: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称为辐射雾。常见于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充沛的早晨。

2)平流雾:暖空气移到冷下垫面上形成的雾称为平流雾。

3)蒸气雾:冷空气移到暖水面上形成的雾称为蒸气雾。

4)上坡雾: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使水汽凝结而产生的雾称为上坡雾。

5)锋面雾:发生于锋面附近的雾称为锋面雾,主要是暖气团的降水落入冷空气时,冷空气因雨滴蒸发而达到过饱和,水汽在锋面

底部凝结而成。

14.云的类型 P108-110

1)积状云:包括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出现时常呈孤立分散状态,是由于空气对流上升,体积膨胀绝热冷却,使水汽发生凝

结而形成的。

2)层状云:包括雨层云、高层云和卷层云,是均匀的幕状云层,通常具有较大的范围,覆盖数千甚至上万平方千米的地区。层状

云是由空气斜升运动形成的。(常见于锋面)

3)波状云: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和层云,是表面呈现波状起伏或鱼鳞状的云层,通常因空气密度不同、运动速度不等的

两个气层界面上产生的波动而形成。(常见于逆温层、等温层上下)

15.降水形成的条件 P110

雨滴下降速度超过上升气流速度;雨滴从云中落到地面之前不致完全蒸发。

16.云滴的增长过程 P110-111

1)云滴凝结(凝华)增长

2)云滴的冲并增长

17.降水的类型 P111-112

1)对流雨

2)地形雨

3)锋面(气旋)雨

4)台风雨

18.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P117-119

1)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分布不均产生气压梯度,使空气具有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趋势。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

所受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和决定风向风速的主导因素。

2)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3)惯性离心力: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受惯性离心力作用。

4)摩擦力:运动状态不同的气层之间,空气和地面之间都会产生阻碍空气流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19.行星风系 P126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形式称为行星风系。主要包括三个盛行风带:信风带(赤道无风带,副热带无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锋)。

20.三圈环流 P127

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由于赤道和两极受热不均,赤道上空的空气流向极地,而低层气流自极地流向赤道,补偿赤道上空流出的空气。这样在赤道和极地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南北向的闭合环流。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空气一旦开始运动,地转偏向力便随之发生作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三圈环流。

1)信风环流圈(哈得莱环流):热带辐合带空气受热上升,由高空向副热带输送,形成高空西风,在副热带形成2支下沉,一支

流向赤道形成闭合环流。

2)中纬度环流圈(费雷尔环流):高低空均盛行西风,上次风指向高纬,地面风指向低纬,分别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和副极

地低压带上升气流相结合,构成一个环流圈。

3)极地环流圈:由副高带流向极地的气流在科氏力作用下,在中纬度形成西风,达到副极地低压带时,与由极地高压带吹来的偏

东风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沿极锋向极地上滑,变为偏西气流,在极地受冷下沉,于是在高纬-极地之间构成一个闭合环流圈。

21.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焚风 P131-133

季风:大陆和海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称为海陆风环流。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

山谷风: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谷风环流。

焚风: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先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达到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大部分水分在迎风坡降落,越山后气温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导致背风坡气温比同高度迎风坡气温高,形成相对干热的风,即是焚风。

22.气团的地理分类 P134

气团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垂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地理分类:

1)冰洋(北极、南极)大陆气团、海洋气团。

2)极地(中纬度或温带)大陆气团、海洋气团。

3)热带大陆气团、海洋气团。

4)赤道气团。

23.锋及其类型 P135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是占据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可以看做两个气团的分界面,故又称锋面。

锋的类型:

根据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分: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

根据形成锋的气团源地类型分:冰洋锋(冰洋气团与极地气团)、极锋(极地气团与热带气团)、赤道锋(热带气团与赤道气团)。

24.锋面天气 P135-137

锋面天气指锋附近的云、降水、风、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

1)冷锋天气:一型冷锋(缓行冷锋)锋面坡度小,云雨区主要在锋后,再往后逐渐转为晴朗少云天气。二型冷锋(急行冷锋)锋

面坡度大,天气往往取决于暖气团性质,夏季容易发生强对流天气,冬季锋面附近只有较厚云层,降水不明显,锋面后天气很

快转好。

2)暖锋天气:锋面坡度小,云层从地面锋面伸展很远,降水带出现在锋前冷区,为强度较弱的连续性降水。

3)准静止锋天气:天气特征类似于一型冷锋,雨区范围更大(>400km)常形成大片连阴雨区。冷锋移行受阻而停滞,也可转变为

静止锋。

4)锢囚锋天气:是两个一对锋面相遇形成,云系具有两种锋面的特征,锋面两侧都是降水区,降水强度往往很大。

25.气旋、反气旋 P138-140

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大型空气涡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运动,中心气流辐散下沉。

26.天气、气候 P140-141

气候是指某一敌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具有稳定性,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

天气是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具有不稳定性。

27.气候形成的地理因素 P143-145

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海陆物理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与反射,热能内部交换,热容量大小以及地-气和海-气热量

交换的形式等都有显著的差异,破坏了温度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而且影响到气压分布、大气运动方向及水分分布,使同一纬度内出现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异。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秋温高于春温,降水丰富且均匀。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暖热,冬季严寒,春温高于秋温,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2)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洋流是大洋中任一持续不断并主要呈水平流动的海水。洋流的热量输送对大陆东西岸的气温差异起着很大

作用。暖流使气温偏高,多降水;寒流使气温偏低,降水稀少,洋面上多雾。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海拔高度、地表形态、方位(坡向和坡度)等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对温度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对降水影响表现在迎风坡降水显著多于背风坡,同一坡面上,降水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山地水热状况具有明显垂直变化,并可形成垂直气候带。

第五章

1.内营力与外营力 P247

地貌动力也称为营力,内营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外营力指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2.地貌的成因 P247-249

1)构造运动: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巨大起伏,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2)气候因素:大多数地貌外动力都受气候因素控制,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形成不

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冰川作用为主要外动力(冰川地貌);湿润气候,流水作用为主要外动力(流水地貌);干旱气候,风语间歇性洪流为主要外动力(风蚀地貌);山地气候,地貌因高度而异。

3)岩性:各种岩石因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和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能力有很大差别,形成不同

的地貌类型。

4)生物影响: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而影响地貌发育。

5)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入破坏植被加速侵蚀);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

方向(修建梯田、堤坝,填海造陆)。

3.地貌的基本类型 P250-251

1)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背景下由外力切割而成。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以及丘陵。

2)平原: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分为低平原和高平原。

4.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P251-253

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3)对生物界的影响:山地地貌的复杂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丰富;高山成为不同区系物种相互渗透的障碍,平原、山谷则成为物种迁

徙通道

4)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干扰和破坏全大陆尺度的地带性分异,致使绝大多数自然带不能实现纬向环球分布;在地带性区域

内部表现非地带性分异。

5)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5.风化作用及其类型 P253-254

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

质不变的过程。

2)化学风化:岩石在大气、水、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3)生物参与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植物根系,呼吸作用,残体分解)

6.风化壳 P254-255

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为风化产物。

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

风化壳形成条件:

1)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2)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风化壳的基本特征:

1)空间分布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大

2)组成物质以黏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残存液体

3)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类似沉积岩的层理

4)发育和保存完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7.块体运动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P256-259

1)崩落与崩落地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山坡坡度陡,相对高差大,或出于断层

破碎带,侵入岩体接触带,风化作用强,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体变化,地表水冲刷坡麓等导致岩体、上体失稳和松散堆积物坡度超过休止角,是发生崩落的必要条件。

2)滑落与滑坡地貌: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滑坡只有在

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内在因素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和有效临空面。诱发因素包括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对坡麓的冲淘、坡面加积作用,以及人为破坏坡地稳定性。

3)蠕动: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称为蠕动。15°~30°的坡度最适宜发生蠕动。土层温度升降

尤其是冻融交替、干湿变化均可引起蠕动,造成坡面上层或碎屑层发生弯曲及斜坡上物体变形。

8.流水侵蚀作用及其特点 P260

流水对坡面、沟谷与河谷均可发生侵蚀,坡面侵蚀源于坡面流水,因而侵蚀呈片状且比较均匀。沟谷流水与河流的侵蚀呈线状,并有下切、侧蚀与溯源侵蚀三种形式。下切使谷底加深,侧蚀使谷坡后退,谷底拓宽,溯源侵蚀使谷地向源头方向伸长。

9.泥石流及其形成条件 P261-262

泥石流是发生在沟谷和坡地上的介于水流与滑坡之间,包含由重力作用形成的松散物质、水和空气的块体运动。仅发生在山区,并具有固体的结构性与水体的流动性。

形成条件:

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

2)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

3)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

10.河谷的发育过程 P263-264

河谷发育初期,河流以下蚀为主,谷地形态多为V形谷或峡谷;尔后侧蚀加强,凹岸冲刷与凸岸堆积形成连续河湾与交错山嘴。河湾既向两侧扩展,又向下移动,最终将切平山嘴展宽河谷,谷地发生堆积形成河漫滩。

11.河流阶地及其类型 P271-272

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阶地由阶面和阶坡组成,前者为原有谷地的遗留部分,后者则由河流下切形成。阶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的高度差即为阶地高度。

1)侵蚀阶地: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并由基岩构成,其阶地面为河流长期侵蚀而成的切平构造面。

2)堆积阶地: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全部由冲积物组成,是在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下切深度为达到冲积层底部的情况下形

成的。

3)基座阶地:形成条件与堆积阶地近似,区别在于后期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因此阶地上部由冲积物组成,下部则为

基岩。

12.岩溶作用及过程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称为岩溶作用。

过程:水中含二氧化碳时,水对石灰岩的溶解能力很强,二氧化碳与水化合形成碳酸,后者电解析出氢离子,与石灰岩中的碳酸根作用形成离子状态的溶解物质钙离子和合碳酸氢根,并随水流失。上述反应可逆,所以当水中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碳酸钙发生沉淀。

13.冰川地貌的基本类型P281-285

1)冰蚀地貌:典型冰蚀地貌有冰斗、槽谷(U型谷)、峡湾、刃脊、角锋、羊背石、卷毛岩、冰川磨光面、悬谷、冰川三角面等。

2)冰碛地貌:冰川遗留的各种堆积物总称冰碛。主要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

3)冰水堆积地貌:冰水堆积地貌因分布位置、物质结构和形态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冰水扇和冰水河谷沉积平原、季候泥、冰砾阜阶

地、锅穴、蛇形丘等几类。

4)冰面地貌:冰川表面因受冰层褶皱、断裂、冰床坡度变化、差别消融、流水侵蚀等影响而形成的地貌形态,统称冰面地貌。主

要有冰瀑、冰裂隙、冰川弧拱、冰面河、冰面湖、冰蘑菇、冰塔林等。

14.冻土 P286

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称为冻土。按处于冻结状态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地下冰的存在是冻土的最基本特征。冻土中的地下冰根据成因和埋藏形式可分为组织冰、洞脉冰河埋藏冰。组织冰分布最广,含量最多,冰的聚合体最小。

15.冻融作用 P287

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冻融作用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作用,它使岩石遭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冻土地貌。(石海和石河,构造土,冻胀丘和冰锥,热融地貌)

16.风沙作用 P290

干旱区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使地表广泛发育沙质风化物,植被稀少与地表经常处于干燥状态又使这些沙粒极易被风吹扬,搬运和易地堆积。充足的沙源与多大风的气候特点相结合,使风沙作用成为干旱区最主要的地貌外动力。

风蚀作用: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与磨蚀两方面。风吹过地面,由于风压力与气流紊动而引起沙粒吹扬,这种作用成为吹蚀。挟带沙粒的风,对物体摩擦破坏成为磨蚀作用。

搬运作用:通过风沙流即挟带沙粒的气流的运动实现,使沙粒被风搬运到风的下游方向。

风积作用:当风力减弱或风沙流遇阻,风中挟带的沙粒沉降于地面,这种现象就是风积作用。

17.风蚀残丘与雅丹地貌 P292

风力侵蚀年轻而相对坚固的沉积物,形成宽窄不一,底部崎岖不平,但走向多与盛行风向平行的谷底,即风蚀谷。风蚀谷间的残留高地或孤立丘岗即是风蚀残丘。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则称雅丹地貌。

18.沙丘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P294

依据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沙丘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横向沙丘:走向与合成起沙风向垂直交角不小于60°,主要包括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复合新月形沙丘链三类。新月形

沙丘主要是单风向作用下由沙堆演变而成,状如新月,弧形凸向主风向,迎风坡缓而呈凸形,背风破陡而微凹,丘臂前伸。两个或更多新月形沙丘相连,可形成新月形沙丘链;巨大沙丘链上叠置小型新月形沙丘,则称为复合新月沙丘链。

2)纵向沙丘: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向平行或夹角小于30°的沙丘,通常称为沙垄,纵向上丘脊线时有起伏,横剖面大致对称,但

其前端迎风坡与背风坡差别明显。成因:(一)与盛行风向斜交的新风向导致其迎风坡发生变化,一个丘臂延长而成;(二)龙卷风被单向吹压而成螺旋式水平气流,风从低地吹扬沙粒堆积于沙堆顶部;(三)山口地区风力强大也可形成沙垄。巨大沙垄体上叠置较小的沙垄,则形成复合纵向沙垄。

3)多风向形成的沙丘包括金字塔形沙丘、蜂窝状沙丘、格状沙丘、星状沙丘、反向沙丘等。

19.海岸带 P296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与水下岸坡三个部分。海岸是岸线以上狭长的陆地部分,以激浪作用到达处为上界。潮间带位于高、低潮间,高潮时淹没,低潮时出露。水下坡岸则指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有效作用下界。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表层”的别称:“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陨石、小行星、彗星、星云、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规定为矮行星) 地球的三个切片: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所截出最大截面所在面)、黄道面(地球轨道所在面)、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面) 科里奥利力方向:南左北右 地球圈层内三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壳 地球圈层外三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理学六圈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矿物水 海陆两半球:海半球(新西兰东南)、陆半球(法国南特附近) 大洲分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美)白令海峡;(美洲)苏伊士运河; 岛屿: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磷、碳、锰…… 造岩物质:硅酸盐类、含氧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单质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按矿物分):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形成分):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炭质页岩)、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特性: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作用 沉积建造: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桌状地台、平顶山、方山 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 褶皱构造: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向斜谷 断裂构造:一线天、试剑石、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悬谷、错断山脊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自然地理(Synthesize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编码: 12014006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 学时数: 54 其中实践学时 学分数: 3 先修课:气象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地貌学、 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动物地理学、 地球概论等 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制定日期:2010年执笔人:陈永金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系的专业选修课, 旨在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地球表层的性质、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表环境的形成、发育、演化过程等.同时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为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关系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结合较大量的实例,锻炼综合技能。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后续课程主要有:区域自然地理学等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伍光和等高教出版社 2001年11月出版 教学参考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者:刘南威等科学出版社 《综合自然地理》作者:景贵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论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从系统理论看地理学分科 三、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点、难点)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试题名称:植物地理学 试卷类型:A 卷 题号 一(20分) 二(20分) 三(10分) 四(15分) 五(20分) 六(15分) 总分 得分 一.填空(1×20=20分) 1.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已经解除。 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___________草原和__________草原, 其中_____________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_____________ 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分布在_____________夏绿阔叶林中。 12.寒温带针叶林在_____________大陆连续分布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部。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二.比较下列概念(4×5=20分) 1.植物区系与植物分布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

综合自然地理学 1、古希腊罗马的埃拉托色尼,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创用“地理学”一词,在西方被称为“地理学之父”。奠定了 数理地理的初步基础。计算得出地球圆周的长度。首次测量黄赤交角。与实际情况十分相近。埃拉托色尼《地球大小的修正》一书包括以下各方面的研究:赤道的长度、回归线与极圈的距离、极地带的范围、太阳和月亮的大小、日地月之间的距离、太阳和月亮的全食和偏食以及白昼长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著有《地理学》。 把世界分成3个主要地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非洲);5个气候带:一个热带,两个温带,两个寒带。 2、墨卡托:16世纪地图学家。致力于地理制图,制造了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天球仪。1569年,首次采用正轴等角圆 柱投影编制了航海图,使航海者能运用直线航海,不需要转换罗盘方向。这种投影后称墨卡托投影,至今为中纬度和低纬度航海图所采用。 3、麦哲伦:葡萄牙航海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完成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以实践证明了大地 球型说的正确。 4、《尚书·禹贡》以自然地理实体如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的疆域、 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现象,作了简要描述和比较。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区划著作之一。 5、《山海经》:《山经》分为5 卷《海经》13篇。全书内容庞杂,自然方面包括山、川、泽、林、野、动物、植物、 矿物、天象,人文方面的邦国、民族、民俗、物产、信仰、服饰、疾病医药、以及古代帝王世系、葬地和发明制作,无所不包。 6、《水经注》以河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自然地理中的水文地理、地貌和 生物地理;人文地理中的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和农业地理等。此外,也有较多的沿革地理和地名资料。 7、《梦溪笔谈》:是一部有关自然地理现象综合观察与探索的科学著作,内容广博,是反映我国当时科学水平的一 部巨著,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该书提出了河流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推断出海陆变迁的普遍规律。 8、亚历山大·冯·洪堡:发展形成了《自然地理学》,,德国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 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洪堡则继承和发展了“宇宙派”的思想,创立了自然地理学。洪堡提出了一系列地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的有:①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法——利用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来说明一地的气候特点;②气温的高度换算法——把地面气温换算成海平面气温;③等温线法——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并首次绘制了北半球的等温线图;④剖面图法——利用地形部面图研究山区的地理情况;⑤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去分析地理规律。主要贡献有: ?首创等温线、等压线概念,绘出世界等温线图;研究了气候带分布、温度垂直递减率、大陆东西岸的温度差异性、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形成作用;发现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性;根据植被景观的不同,将世界分成都市16个区,确立了植物区系的概念,创建了植物地理学;首次绘制地形剖面图,进行地质、地理研究;指出火山分布与地下裂隙的关系;认识到地层愈深温度愈高的现象;发现美洲、欧洲、亚洲在地质上的相似性;根据地磁测量得出地洪堡的美洲考察路线磁强度从极地向赤道递减的规律;根据海水物理性质的研究,用图解法说明洋流;发现秘鲁寒流;促进了沸点高度计的发明和山地测量学的发展。洪堡明确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对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作理论性概括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为自然地带性学说奠定了基础。 9、道库恰耶夫:俄国著名的土壤学和土壤地理学家,近代土壤发生学的奠基人。揭示了地球表面土壤的地带性分 布规律与纬度及气候带的一致性,提出了水平地带性和山区随海拔高度而变的垂直地带性规律。?以其代表作《论自然地带学说:水平和垂直土壤地带》,成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创始人。 10、裴秀: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代表作《禹贡地域图》,这是世界上见于文字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提出了著名的 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11、地域分异因素:导致地域分化和各种差异的原因及因素,被称为地域分异因素。一是来自地球以外的能量,主 要是太阳能;二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 12、地域分异规律: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 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变化的规律即地域分异规律。广义:指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各级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要素按一定的方向发生分异的现象。狭义:指陆地表面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要素的分异。 13、综合自然区划:对自然综合体进行区域划分,着眼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结构。表达地理现象与特征的区域分 布规律的一种方法。 14、土地:是地球表层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特殊综合地理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与活动空间,是劳动的主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其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17世纪-20世纪60年代) 特点:从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 代表人物:瓦伦纽斯(B.Varenius)17C 德国 洪堡(A.vonHumboldt)18C 道库恰耶夫 主要观点:瓦伦纽斯—把当时所有已积累的有关地球的知识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洪堡—地球是一个不可分割、有机的、各部分相互依存的整体 道库恰耶夫—预言会产生一门研究各自然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的科学(综合自然地理学) ②地理系统学说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 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 代表人物:索恰瓦1963年 主要观点:所谓自然地理系统是指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可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③耗散结构理论阶段(近20-30年) 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放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体性 主要观点: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一)化学元素组成 气态:氮(N2 78.09%)、氧(O2 20.95%)、氩(Ar 0.93%)二氧化碳(CO2 0.03%) 液态:氢和氧(H﹠O 96.5%)、若干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固态:氧(O 47.2%)、硅(Si 27.6%)、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等六种元素约25%,其余元素不足1% (二)圈层组成 大气圈:主要由元素状态的气体混合物组成,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岩石圈(地壳):主要由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组成、 水圈:主要由大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及矿物中的水分组成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存在及生命活动影响所及的空间 (三)要素组成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气候: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水文:是指地理环境中各种水体的性质、形态特征、运动变化、时空分布及地域分异规律土壤:是指覆盖地球陆地表面,覆盖于岩石圈之上的由风化壳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王建版《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共5套)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回归线 2、分水岭 3、石环 4、山谷风 5、副热带 6、食物网 7、气旋、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 9、冻融作用10、气压梯度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 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 卷1套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9、冻融作用: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B)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相关性 D. 区域性 2、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是:(A )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主导标志法 D. 合并法 3、贯彻区域共轭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B )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4、下面四种动物:①兔子;②鱼;③恐龙;④章鱼。按照动物进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B)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5、原始大气中没有:(D) A. H2O B. CO2 C. N2 D. O3 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梦溪笔谈》 D. 《禹贡》 二、多项选择题 7、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8、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9、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BCD) A. 景观圈 B. 自然综合体 C. 自然地理环境 D. 地球表层 10、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相对一致性的是:(BD)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合并法 11、贯彻综合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AC)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12、下列分异规律属区域规模尺度的分异是:(AB) A. 带段性 B. 省性 C. 干湿度地带性 D. 热力分带性 13、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14、根据风化发育阶段学说,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物理风化阶段;②富钙阶段;③富硅铝阶段;④富铝阶段。下列顺序正确的是:(A)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15、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BCD) A. 综合性 B. 整体性 C. 地域性 D. 相关性 1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C)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禹贡》 D. 《梦溪笔谈》 17、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18、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哪几种形式:(BC) A. 采集渔猎、农业社会 B. 依附自然、顺应自然 C. 征服自然、与自然共生 D. 工业化、人地协调

自然地理学简答题总结

1.自然地理学任务: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规律;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⑤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2.简述地球的圈层分化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物体,主要有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过程密切相关。放射性元素的辐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了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最后,地球内部就分化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在分化过程中地球内部产生的气体经过“脱气”形成了地球最外圈的大气圈,部分水汽凝结成液态水降落地面,汇聚在洼地中,形成原始水圈,后来原始生物出现,它们逐渐扩展到陆地和低层大气中形成生物圈。 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其次为氩、CO2和水蒸气等,其富含氮氧,它们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而对于生命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地球生物圈渗透在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表层的范围之中,生物圈质量很小,但是生物圈对改变地球 的地理环境却起着重要的作 用,水圈主要有海水构成,陆 地上的湖、河、沼泽水和地下 水也是水圈的组成部分。水是 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物质, 也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 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 重要因素。 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①太 阳辐射集中地表②固液气物 质同时存在于地表③有其特 有的、由其自身发展变成的物 质④相互渗透的圈层进行着 复杂的物质循环⑤存在复杂 的内部分异⑥在人类活动的 基本场所 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各 有什么特征? 岩浆岩是由演讲凝结形成的 岩石,矿物排列无定向而形成 块状结构;成分、结构、颜色、 粒度不均匀形成斑杂结构;保 留熔岩的流动形迹:气体逸出 后残留的气孔构造;喷出岩气 孔被填充形成杏仁状构造。一 般来说,岩浆岩易于出现在板 块交界地界的火山区。沉 积岩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其 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 质和生物化石,层面呈波状起 伏、残留波痕、雨痕、干裂、 槽模、沟模等卵模或层内出现 有锯齿状缝合线或结核。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 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 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这 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 定向构造和由变质作用形成 的特征变质矿物。 5.地壳构造运动有哪些特 点?它和岩相、建造和地层接 触关系上有什么表现? 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 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 异性岩相:若地壳上升, 岩相可以从海相向陆相变化, 沉积物粒级增大,厚度变小, 形成海退层序,甚至没有沉积 或受风化剥蚀。反之,形成海 侵层序。建造:主要分三种 基本建造类型,地槽型建造、 地台、过度。地层接触:常 见的有整合、假整合、不整合 三类,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 积接触也是其特有的表现。 6.何谓三圈环流与行星风系, 说明海陆分布咋改变低空和 高空气压场纬向带状结构? 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 匀,由于赤道和两极受热不 均,赤道上空的空气流向极 地,而低层气流自极地流向赤 道,补偿赤道上空流出空气。 在赤道与极地之间就会形成 一个南北向的闭合环流。但地 球在不停地自转,空气一旦开 始运动地转偏向力便随之发 生作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 下,南北半球分别形成环流 圈,即三圈环流。行星风系: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 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形式。由于 海陆分布等影响即海陆热力 性质的差异。7月份,大陆增 温快,形成低气压,同纬度的 海洋增温慢,水温低于陆温, 形成高气压。1月份,大陆降 温快,形成高气压,同纬度的 海洋增降温慢,水温高于陆 温,形成低气压。由于北半球 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 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显著,使纬 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 的高、低气压中心。其中7月 份。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低压 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 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南半 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 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 别是30°S以南的地区,气压 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7.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 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人 类活动是怎样影响气候的?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天文学方面 和地文学方面。天文学方面有 ①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②太 阳活动的准周期的变化③地 球轨道要素的变化。地文学方 面有①地极移动与大陆漂移 ②造山运动③火山活动。人 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规模与 人口有关。人口的急剧增长使 得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 然环境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增 加。最初,主要表现在改变地 表地貌,影响下垫面的粗糙程 度,反照率和水热平衡,从而 引起局地气候变化。城市化的 迅速发展和城市的污染,正在 逐步改变大气。现在,全世界 每年消耗数十亿吨燃料。燃烧 产生的CO2、烟尘和工业废气 大量扩散到大气中,使大气成 分发生变化。调查表明,CO2 的含量变化已被当作近代气 候变化的首要原因。应对办 法: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调整产 业结构,应用新能源③加大科 研支持力度,开发新能源④各 国要开展全民环保教育活动。 8.水量平衡与水循环的内在 关系:水量平衡是任意选择的 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 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 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内蓄水 的变化量。水循环基本过程是 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 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 通过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 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 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 而复始运动的过程。水循环使 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得以延续, 促进了水量的平衡。 10.冰川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重 要意义?

综合自然地理学 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 (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 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自然地理学复习要点

????自然地理系统的演化节律性的特点? 时间层次性是系统演变有规律的表现,了解系统发展的时间层次性也就是认识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对人工系统的开发、设计及改造都有重要意义。 系统的特征? a.整体性 整体性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耗散结构系统中的运动、变化、发展 b.层次性 1、空间层次性 反映系统范围的包含关系,比如国家政体和人体组织的层次结构: 2、时间层次性 由于系统演变具有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的系统具有一些质的不同。 c.相关性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相关性 d.稳定性变异性、 稳定性——系统排除干扰、恢复到稳态的特性,称为稳定性。 变异性——指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稳定性使系统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我,没有稳定性就不能认识系统;没有变异性,系统就不能发展。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要素和综合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各要素存在自身固有的运动一个要素的运动必然与其他要素的运动发生联系相互制约 2: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整体功能决定于各组成元素的相互结合的方式,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结构是完成功能的框架和渠道。整体出现的功能是各部分之和所不具备的 3:耗散结构----从-非平衡有序系统的角度认识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与外界环境有物质和能量、信息交换使系统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系统要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这种稳定是非平衡的稳定态,,只有在外界不断输入负熵流的情况下,才能保持相对稳定。整体性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耗散结构系统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性 从地球表层系统组成、结构和物质能量联系的角度,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直接作用),它决定自然地理现象的大规模分异。 1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许多现象,沿纬度有规律的分布,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地带性分异因素(或纬

自然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40 1.土壤肥力: 2.生物多样性: 3.流域:

4.气候变化: 5.垂直地带性: 6.地质循环: 7.净辐射:

8.地转流: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 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2.为什么说土壤的性质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充分开放和物质微弱开放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自然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名词解释40 1.土壤肥力: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协调植物生理生态要求的能力。衡量的标准是土壤中水、热、气、肥周期性动态达到稳、均、足、适地满足植物需求的程度。 2.生物多样性:生物界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物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流域:每条河流和水系从一定的陆地范围内获得水量补给的集水区。 4.气候变化:指气候相对于平均状态的偏离,它具有一个非常宽的时间谱。 5.垂直地带性: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低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分化。 6.地质循环: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之间建造与破坏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循环模式,包括水循环、岩石循环和构造循环三个次级循环。 7.净辐射:在某段时间内,物体单位面积上能量收支的差值。地面净辐射指地面收入的总辐射能量和支出的总辐射能量的差额。 8.地转流:当海水沿着压力梯度力方向流动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两种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大致垂直于洋面坡度绕涡旋流动的海流。 二.简答题60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水量平衡方程的含义:输入系统的水量I减去输出系统的水量O等于系统中的蓄水变化量△S。 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P陆+P洋=E陆+ E洋。其含义是:由于就多年平均来说,△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二)

综合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______________ 的科学。 2.自然地理环境是由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 组成的。 3._______ 是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_________ 是地表自然界发生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 4.目前,一般采用的地带性单位等到级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 。 5.北美洲可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等四个大区。 6.地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组成陆地地形的地形要素可分为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三类。 8.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分为_____ 、_____ 、____ 、____ 四个层次。 9.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_____________- 。 10.从系统组成要素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系统是由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组成。 11.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 两大类。 12.自16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将近400年时间内,法国哲学家_____ 、____ ,德国地理学家____ ,美国地理学家____ 等成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13.人类对地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地区: 3.景观: 4.土地质量指标: 5.土地利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垂直带谱的特征? 2.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3.简述山地自然区是怎样划分的 4.土地评价要遵循哪些原 5.地块的各分类级别的划分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2.试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结构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系统及其要素 2、简述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答:三分法(地理学分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三层次(综合层次):部门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三重性(研究性质):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三时段(时间性质):过去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未来地理学 横断面(横断科学):地理哲学、方法论等横断科学(地图学、3R 、测量学等) 3、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答: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制定等级系统,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并研究其动态、发展史,预测未来变化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属于自然地理学 (2)位于第二层次综合层次(第一综合层次) (3)包含理论、应用和区域三重属性 4、地球表层是指那个范围?有何特征? 答: 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底部到大气圈对流层顶的空间范围 2)特征:(1)内外能的叠加区 (2)三相物质共存并相互转换 (3)有表层体(新生体)的生产 (4)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 (5)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场所 5、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区划理论 4)土地科学 5)人类活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6、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7、简述综合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成 答: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 1)自然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性质。 2)整体性思想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为:自然综合体学说、地理系统学说、耗散结构理论 9、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 答:地质基础是构造岩石,其次是地貌、生物、土壤、大气和水 10、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流通过程 答: 1)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占%,地球内能占%,引力能占% 2) 应用层次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综 合 自 然 区 划 景 观 类 型 研 究

自然地理学试卷——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卷 1.填空题15 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宇宙中的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3)太阳系的共有8大行星和一个矮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矮行星冥王星。 4)南北纬23度27分称为南北回归线;太阳的视运动路线叫做黄道。 5)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 6)沉积岩的三种接触关系分别为整合、假整合、不整合。 7)气象学把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 8)大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需要一定的条件,既要使水汽压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还必须有凝结核。 9)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分别是蒸发、降水、径流。 10)地表岩石或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化成分改变,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1)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由四类成分构成,即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类群。 12)生物之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为竞争、捕食、寄生和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 13)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4)土壤水分主要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类型。 15) 大陆边缘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地貌类型。 2.选择题15 1)一个天文单位是(B) A 1.496?104km B 1.496?108 km C 1.496?106 km D 94 605?108 km 2)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岩浆岩(D)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橄榄岩 D 石灰岩 3)下列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D) A 层理 B 磨圆 C 流纹 D 化石 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 氮约占大气的78% B 氧约占大气的21% C 臭氧约占大气的0.01% D 二氧化碳约占大气的0.03% 5)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C) A 1013.25 Pa B 1013.25 kPa C 1013.25 hPa D 1013.25 N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湖泊(C) A 里海 B 洱海 C 地中海 D 死海 7)一条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可分为(D) A 上游、下游; B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 C 上游、中游、下游; D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8)河流的水位是指(A) A 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B 河流水面相对河底的高度; C 河流断面的平均水深; D 河堤的海拔高度。 9)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径流的计量单位(B)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教学体系是核心竞争力,拥有一套优良的教学体系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重要部分,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太单一,不够绚烂,像总部有这么好的条件设施,我觉得客户在报课的时候可以不止是高尔夫课程, 可以加体能,或者其他的课程,可以有多项选择性,让想学好的客户更有信心。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 ,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如何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 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自然地理环境由4大圈层组成:气体为主的大气圈、以液态水为主的水圈、以固体岩石为主的沉积岩石圈、以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受重力作用影响,4大圈层在垂直方向上成层分布,由上到 下依次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沉积岩石圈;各圈层又具有自己的结构和特征。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部分在太阳辐射、地 球内能作用下,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或系统、综合体);没有一个部分是孤立的,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部分的相应变化,乃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

(3)区域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既是一个整体,同时由于长期的发展演化又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不同部分的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分异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归纳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各级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就是地域分异的结果。 3.综合自然地理学与部门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与部门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A.研究对象不同,综合自然地理学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为研究对象,部门自然地理以某一个自然地理要素为研究对象;B.部门自然地理学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础。 , 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1.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有哪些阶段?(了解)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有四个阶段:A.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B.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C.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D.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2.古代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了解) 答:古代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A.从远古到18世纪中叶,地理学处于搜集和积累资料的时期;B.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C.古代地理学以纯粹描写地理现象为特点;D.古代地理学存在两大基本学派:一是”博杂派”,另一是”宇宙派”。 3.洪堡、李特尔的主要学术贡献有哪些?(了解) 答:洪堡的主要学术贡献有:A.创立了一门科学的自然地理学;B.创作了<<宇宙>>一书,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C.创立了多种重要的自然地理研究方法;D.发现了一系列自然地理规律;E.明确指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客体的综合特征。 李特尔对科学的积极贡献有:A.他把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结合起来研究,强调变化中的“人和自然统一”;B.他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活动的舞台,认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住宅的系统化需要一个漫长个过程。系统化就是程序化,咱们现在的系统是一个教练一个系统,每个人的教学方法都不一样,所以这样很难形成一个系统,咱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