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

在当今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有些教师缺乏主动倾听的意识,表现出来的现状及因素也是多种多样。我们要认识到主动倾听的价值不仅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更重要的是在我们所说的对话教学中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尊重、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呼应和交融。因此我们要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学会如何倾听。

一、研究主动倾听的背景

有人说,中国教师不善于倾听,其实,中国文化一直关注“听”。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先听,后循循善诱。但是,不知何时,教师开始不听了,不屑听了,不会听了。究其根源,在于长期的“师道尊严”,居于“神坛”的教师板着“夫子”脸,拒学生于千里之外,消解了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堵塞了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导致师生关系失调。这是教师的悲哀,教育的失败。

教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习惯于自己肆意地言说和要求孩子虔诚地倾听,只有命令与服从,只有授予与接受,只有安排与执行,只有言说者对倾听者的高压,而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平等,没有自由。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便永远也无法获得言说者的主动。于是,创新与锐气便在教师的惊诧中远离了孩子,木讷的不仅是他们的言语,甚至会慢慢侵蚀他们的思想与灵魂。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责怪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而是老师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热情。比如,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你就抢口强说;学生的话还没有听清,你就迫不及待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学生兴致勃勃地发言,你却心荡魂游目光斜视。学生还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吗?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用声音来传播、保留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倾听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信息交流途径。如今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空间,是一个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磁场,所以我们要做善于倾听的人,从倾听开始学会教育,这不仅仅是对年轻教师的要求,也应成为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可是目前课堂上倾听意识的严重缺失不能不让我们担忧:

1、拒绝倾听

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上,有位教师讲一年级的图画应用题,他出示了一幅图画:有五只小兔子,三只头向左,两只头向右。让学生列式计算。

经过片刻思考后,一名男生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当老师点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他骄傲地站起来大声地回答:“5-5=0。”老师一愣,继而就不再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个学生,而是转向其他同学很严肃地问:“他的解法对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那这道题究竟怎样列式才对呢?”老师接着问。一名乖巧的女生回答说:“5-2=3或5-3=2”,这时,老师的脸上才重新露出了笑容,说:“好,那你能给他(指那位男同学)讲讲这样列式的道理吗?”……那个孩子低着头慢慢坐下,这节课就再也没有看见这只高高地举起充满自信的小手了。”课后,我曾问那位男同学,他说:“原来有5只小兔子,往左走了3只,向右走了2只,一只都没有剩下,所以用5-5=0”

多有创新的回答呀,多有灵性的想法呀!可惜,却因为这位教师“正常”的思维,对学生的“怪异”的做法不屑一顾,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而将目光投向另外的同学,根本就拒绝倾听下去,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之中。或许,师道尊严从一开始便让我们失去了耐性,教师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孩子们的话语与思想。而或许就在我们嘴角那嗤之以鼻的冷笑中,或是教鞭一挥的断喝里,一个充满创意的想法给扼杀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天才的念头给摧毁了,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开始布满伤痕并从此染上世俗的灰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抛开心中的成见与成人世俗可笑的规则判断,以一种信任与理

解的眼神注视着可爱、善良的孩子,认真地听,听他们的智慧,听他们把想说的话说完呢?

我们不能责怪我们的孩子竞争力差,知识面窄,缺少创新能力,我们的老师总是在追求整齐划一,总是在拒绝倾听孩子的心声,关闭了与孩子心灵相约的通道,我们的孩子能闪烁着求异的光芒吗?倾听与拒绝倾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得到的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实,仔细想想,教育有时简单得只需要一次充满理解与信任的静静的倾听。

2、虚应其事

一位教师在执教“梯形的认识”的时候,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见过的梯形的例子。

一名学生回答:“爬楼的梯子是梯形。”老师此时脑中在暗暗在想想下一个教学环节或提问;想教具或多媒体的操作;想象自己的表现等等,对学生的发言听而不闻,漠然处之,于是随意敷衍学生的回答:“嗯,好,还有谁来?”

又一名学生回答:“车前盖是梯形。”

这时老师自己都没有见过或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是车前盖,又怕学生的发言影响课堂的顺畅,于是又随意应付到:“哦,你还知道‘车前盖’,我都不知道,还有吗?”

这位教师只是闻而不思,虚应其事,煞有介事地作“嗯、哦、好”等空洞的鼓励。其实学生的回答不严密甚至是错误的,梯子的形状是梯形,而不能说梯子是梯形。“车前盖”是立体的不是平面,也没有一组对边是平行,因此,更不能说车前盖是梯形。可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听而不闻,仅仅摆出一种虚假的姿态,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学生的声音,但却让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未能让这声音在自己的内心之湖激起任何涟漪,未能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造成了学生错误的数学概念,也白白错过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大好时机。如果我们的老师倾听出了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展示个性,获得成功,学生的错误也就成了我们课堂中难得一遇的教学“活资源”,可以把它们转化成一个个随机生成的教学细节,推动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3、择其所好

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课堂引入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角字。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角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三角板的角,有的说墙角,还有的说牛角、羊角。老师点评道:“同学们说得真有意思!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角(指着黑板上的字)。”学生们小声议论到:今天可能是元角分的角。不对,可能学藏羚羊的角。

这位教师虽然听了也想了,但没有准确把握学生发言的观点与要害、错误与精彩。数学上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和生活中的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学生说出牛角羊角时,教师一句“真有意思”就一带而过,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点、甄别,造成学生的误解。

再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最大的收获是知道该帮我爸爸买什么样的酒了……”话未说完,全班哄堂大笑,老师随即问全班同学:“这能算收获吗?”同学们答:“不算。”老师说:“对,这不能算是这节课的收获。”那位学生心有不甘地坐下。

这位教师也在听,可是他只听得进去自己想要的答案,对学生的貌似脱离轨道的回答简单否定,造成学生的心有不甘。这种缺乏思维的倾听,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学生只是为教师而存在,教育因而变成了受教育者向教育者显示其存在的过程,而不是显示作为一个"人"存在的过程。教师通过教育塑造的只是他心目中学生的形象,而不是人的形象。教师关注的只是自我的存在和声音,作为"生命"的教育者的纯粹存在就被遗忘,导致教育过程中"生命的缺席",即当教育进行时,生命不在场,学生的声音因而被拒斥、遗忘和漏听了。教师对回荡在他四周的生命之音充耳不闻。

除以上所列举的事例以外,影响教师倾听的因素还有:

(1)个人偏见

人们习惯按照自己的尺度看待别人,这样就会出现偏见。对那些听话的,或是具有很强

自理能力,或是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老师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个人喜好。与之相反的学生,则有可能得不到老师的青睐。这种喜恶必然会导致教师倾听态度的不同。

(2)时间不足

时间不足是教师与学生沟通障碍之一,一节课只有40分钟,又有预设的教学任务,有时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说清楚,教师一着急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就会容易在学生还未说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打断,或者心里早已不耐烦了,往往不可能把学生的意思听懂、听全,就草草地做出回应。

(3)恶劣情绪

有时教师有一些个人的事情感到焦躁不安,也会成为倾听的障碍,于是不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在学生发言的时候,他们可能四处环顾、心不在焉。

由此可见,造成教师不能成为主动的倾听者的原因是很多的,甚至还包括一定的社会文化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等。但是,不能因为这些我们就可以不去倾听,因为主动的倾听已经是我们教师作为教育者的道德责任;是老师基本素养的体现;它既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研究主动倾听的价值所在

1、尊重生命个体

我们的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我们的教育不能把他们当作“一块白板”或“一张白纸”而随心所欲在上面“做成什么样式”画上什么图画,而应顺其势而引导之、培养之。在现代强调儿童的“自主性”、“主体性”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孩子,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基础,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了解是教育的第一环节,而倾听则是了解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旦教师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是一个生命对一个生命的尊重。孩子的世界,既是一个充满幻想,有些离奇,又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世界,也是一个通向未来,有些憧憬,又有些不切实际的世界,他们的心中或鲜花盛开,或云雾层叠。只要我们去耐心倾听,也就成功了一半。反之,不善于倾听,甚至拒绝倾听,就会失去了解学生的机会,失去教育教学的前提和根基,教育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成为无的放矢的无意义行为。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认为:倾听是对儿童观的把握,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是对教育教学要义的领悟。

2、走向对话教育

人类社会正逐渐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作为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教育领域里正孕育着全新的“对话”与“倾听”的意识。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所谓对话,不仅仅是对话者双方的言谈,而是指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的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和倾听过程中实现智慧的共享和情感的交融。由此可见,对话教学,应该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的教学方式。而要达到对话的目的,就必须学会倾听。没有倾听,对话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方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方能与他们进行心灵相通的对话,真正形成双向的、互动的、平等的关系。对话是从倾听开始的,倾听是对话的前奏,没有倾听就无法对话,也就无所谓教育,无所谓教学。

3、折射教育品质

毋庸置疑,倾听首先是一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它不是教学的某一个环节,它是而是至始至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倾听和探究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折射出我们的教育品质。

其一是尊重。以学生发展为本,首要的就是尊重学生。尊重不妨从倾听学生的倾诉开始,教师的倾听,就能给学生以尊重、鼓励、赞许。

其二是期待。尽管学生发言时结结巴巴不够不流畅,或表述的意义不够明确,甚至会有有错误,教师总是耐心地、专注地倾听,用期待的目光和神情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这是一种乐观的期待。

其三是互动。倾听是接收和输出相融合、相交替的过程,倾诉者在倾听者情绪感染下也会成为倾听者。这种倾听、倾诉的互置,形成了互动的平台,这个平台是用民主、平等的砖石搭建的,它使教师更像学生的知心朋友、可信赖的伙伴、值得尊敬的长者。

4、凸现教师的智慧。

倾听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倾听时,总是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倾听中,教师的外表是从容的,而脑海里是不平静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甚至在瞬间必须做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片刻沉静中的回味、思索,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借题发挥,总之,无不闪现着教师的教育敏感、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光彩。我们经常在强调教师的教学机制,在努力创设我们的教学艺术,其实,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的源泉。缺乏思维的倾听,何来我们的教学机制,教学艺术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

三、如何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

1.我们倾听什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了解学生,优选教法的功夫,而且要有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进行倾听。

(1)倾听学生的妙想

课堂教学,有交流才有价值。有时学生在阐述其见解时,会不经意带出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副产品”,这时,作为说者的学生可能是“无心”的,但作为听者的教师一定要“有意”,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从错中见对,从无中见有,要“于无声处”谛听即将响起的惊雷。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在本子上画一个角。一位学生画好后,突然冒出一句:要是再画一条线,就变成了一个有三个角的图形了!这位同学的发现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老师见到这个情形,改变了原来的教学预案,引导学生试一试,并让学生把画出的三个角的图形展示出来,结果学生一下开拓了思路,依次展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图形。

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异想,老师没有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继续走着自己的教案,更没有为学生的奇思妙想而大动肝火,而是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的想法和创建,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了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机会,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流淌出智慧。正是因为教师能够主动地倾听,才可以将一节普通的数学课上得活灵活现,**迭起,把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很好体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我们的学校教育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国度,倾听学生异想天开,为学生哪怕是稚拙的、愚劣的想法而喝彩,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去思考,解答。我们要利用那些易被我们简单否定或“立马裁决”的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调整教学航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让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2)倾听学生的童心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的时候,老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千分号。等黑板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千分号时,老师开始聆听设计者充满个性的想象。

一个同学说:“我想百分号有两圈,千分号应该有三个圈。第三个圈没地方放,就放在斜线上了。”教师欣赏地点了点头:“有意思!”

一个同学说:“我原来也打算画三个圆圈,但是看起来不对称,我觉得还是再加一个美观。”老师鼓励道:“与众不同,有创见!”

一个学生接着回答:“老师,我画:‘糖葫芦’也是有讲究的。第一个圈比第二个小些,第三个比第二个大些,颜色也不一样,串起来像个糖葫芦,记忆很方便。又因为10后面只有一个零,比100小,1000后面有三个零,比100大,所以,斜线上的圈一个比一个大。”

另一个学生又说:“我画的千分号,斜线方向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三个圈在斜线的右边,记忆起来也很方便。三个圈就好像从山坡上滚下来一样,我想从山坡上滚下来一定很爽。

老师又一次鼓励大家:“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设计意图,很有道理,非常棒!如果这些作品都采用就不统一了,不统一肯定不方便。百分数和千分数的内在含义还是比较接近的,只不过把一个量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而已,人们设计千分号的确是在百分号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圈,这个圈增加在哪里呢?请注意看——”

出示:邳州市的人口增长幅度逐年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5.36%0

指一名学生读。

“这句话里就有一个千分号,和黑板上哪一个一样?”

学生指第4个。

“这个同学是谁?”(该生站起)

“送点掌声给他!”

“再送点掌声给在这里设计许多图案的其他同学。”(掌声)

……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课堂倾听的根本目的时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这里的生命就是儿童鲜活的生命。教师只有蹲下来看儿童世界,以自己未泯的童心相待,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进步喝彩,创造一种支持性的课堂环境,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宣泄和释放。上面的教学案例,在学生展示、汇报自己“杰作”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赞赏学生独特性并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学生拥有和体验着做人的全部尊严,享受着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奇妙的情趣,奇妙的思维,奇妙的想象,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师生之间弥漫、充盈着一种精神氛围。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3)倾听学生的错误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说出面积计算的方法;接着教师在图旁出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思考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学生有两种答案,一种是用数小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另一种是和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式一样。很显然,第二种想法是错误的。教师没有评判对错,去讲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而是肯定了这位同学运用了“类推”的数学思考方法,然后,从这位同学的错误想法引导出发,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教师巧妙地将平行四边形移到长方形的图上,引导学生比较,学生发现图中两个图形的面积并不是一样大,那么证明刚才那位同学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继续引导:“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多数学生都能说出将长方形外的小直角三角形平移进来,然后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道理,师生共同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除了要倾听那些准确无误的回答,更要耐心倾听孩子的错误。如果我们机智地从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抓住错误延伸,诱发思维,开启心智,得出的结论反而印象深刻。我们不仅要倾听成功的孩子的快乐,更要倾听暂时失败的孩子的心声,我们耐心地等待,我们热忱地帮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4)倾听“弱势”学生的声音

我们的孩子由于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智力水平等存在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一些“弱势群体”,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将我们的目光关注在这些孩子身上,去倾听他们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声音。

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出示这样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解答:一个车间要装配288台洗衣机。工人们每小时装配36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没有装?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般的解法是:288-36×5=108(台)。

可是,一位“后进生”好不容易说出自己的答案,却把算式错误地说成“288÷36)。坐在下面的学生沉不住气了,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几个胆大的孩子窃窃私语,“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说错了的孩子“手足无措”,脸涨得通红。

这位有经验的上课老师,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转过身对那位发言的“后进生”说:“这道题你没有做错,只是没有做完。”老师这样一说,全班的学生都愣住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在老师的启发下,这位“后进生”明白了:288÷36=8(小时),这一步求的是这个车间完成装配任务所需的时间,现在装配了5小时,还要装配8-5=3(小时)才能完成任务。还剩下没有装的是36×3=108(台)。这样,得出了这道题的又一种解法:36×(288÷36-5)=108(台)。

这位老师还引导他把两种解法进行对比,鼓励他选择比较合理、简便的方法。这个同学高高兴兴地坐了下去。

在学生“脸涨得通红,手足无措”的时候,这位老师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机智,想方设法把学生的错误想法引导到正道上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面”地坐下去,这是非常难得和值得大力提倡的。

一个具有倾听意识的教师不会满足于听到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听到言辞背后的情绪、希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尽管学生发言时结结巴巴不够不流畅,或表述的意义不够明确,甚至会有错误,教师总是耐心地、专注地倾听,用期待的目光和神情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这种乐观的期待能够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让他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的喜悦之情。

(5)倾听学生的一字之差

在我们的数学教材中常有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想混淆的概念,还有一些是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到的问题。如何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上的盲点呢?自然要依靠于我们的倾听了。当从学生的发言中意识到这些模糊点和盲点时,就可设计对比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分清是非。

在教学“梯形的认识”的时候,老师让同学经过观察后说说什么是梯形。一个学生说:“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个答案与标准答案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我们数学学习强调的是严谨,哪怕只有一字之差,概念也是不准确的。这位老师没有急于说出正确答案,而是若有所思地看着黑板上的定义,自言自语地说:“是这样的吗?”老师半信半疑的神态让学生也产生了疑惑,学生们继续观察梯形的四条边,有了新的发现。于是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刚才那位同学说得不准确,应该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就是梯形。”这种说法可以,但语言不够简洁。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并把她说的话写在黑板上。但是老师边写边说:“这句话太长了,老师要写很久,同学们记得时候也不好记,谁来帮我们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了刚才的交流,同学们的发言更加踊跃了。一位平时比较胆小的同学鼓起勇气站起来说:“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老师兴奋地肯定了他的回答,并且把它写到黑板上。就这样,在大家不断补充、修改、完善下得出了梯形的准确定义,并且对这个“只”字的含义理解尤为深刻。

虽然只是一个字,但是老师通过彻耳倾听,查微显著,并且抓住这个关键字,引起学生的之间的争论,让同学自己去发现、探讨、补充,自己来解决问题、就在不断的怀疑、不断

的补充完善中,加深了学生之间高水平思维的沟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如此的回味无穷。试想如果教师仅仅听出了少了一个字,并用简单的一句话把它纠正过来,便会错失一个极好的教学机遇,倾听的功能也就受到了极大的局限。

(6) 倾听学生的离经叛道

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的时候,一位教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总结商不变的规律,她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猴王国运来一批桃子,老猴叫小猴拿6个桃子去分给3只猴子,小猴子连连摇头;老猴又叫它拿60个桃子去分给30只猴子,小猴得寸进尺,挠挠脑袋,请求老猴再多给一点;最后,老猴慷慨地叫他拿600个桃子去分给300只猴子,这次小猴开心地笑了,老猴也笑了。讲到这里老师问学生谁的笑使聪明的笑。全班十有八九的同学都说老猴的笑是聪明的笑,因为它懂得商不变的规律。这时坐在墙角的一位很不起眼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认为小猴的笑是聪明的笑。”老师一愣,赶紧问:“为什么?”那个学生大声说:“因为小猴想到了其他的猴子。如果只拿6个桃子去分给3只猴子,其他的猴子一定会过来争夺,猴子们就会打架的。”

瞧,他一副振振有词的模样,这个问题可真够“刁钻古怪”,遇上急躁的老师,不骂个狗血淋头,也会被老师视为莫名其妙,即便是遇上能爱护学生好奇心,机智的老师,最多就这么说:“你很会思考,但是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商不变的话题!”其他学生听了他的回答哈哈大笑,以为老师会很快否定他的答案,因为大家都明白,这节课讲的是商不变的规律,和猴子们打架没有任何关系。

非常难得的是我们的老师在耐心地听完孩子的回答后,并没有粗暴简单地否决了孩子,反而觉得这个答案非常难得可贵地表现出孩子的求异思维。老师马上说:“你真了不起,能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讲得有道理吗?我们来讨论讨论吧!”于是全班同学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教室里充满了研究探讨的气氛。有的同学认为没有道理,因为小猴不懂商不变的道理;有的同学认为有道理,因为他看见过动物园的小猴们为了一个苹果你争我夺,打成一团。还有的学生认为既有道理又没有道理,如果从商不变的规律来看,小猴不懂,所以老猴的笑是聪明的笑;如果从实际来看,小猴能为别的猴子着想,它的笑才是聪明的笑。这时老师顺势一转:“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老猴、小猴的笑都可能是聪明的笑,就看我们站在什么角度来看了。”

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思维的空间本来就是无限广阔的,科学探索的兴趣往往是在所谓的离经叛道的答案中培养出来的。当学生的答案和我们预想的答案不同甚至离题万里时,我们当老师的是否想到这可能是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之光呢?

2、倾听时要注意的几点

(1)态度热情

始终用微笑的目光注视着说话的学生,全神贯注的去倾听学生表达的每一句话,避免思维遨游,并且不做其他的事情。

(2)善于等待

中途因为自己想强调一些枝微末节、想修正学生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想突然转变话题,或者想说完一句刚刚没说完的话,打断了学生的思路,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作为学生,他一般不会直接提出“请你让我把话说完”的请求,而会变得一下子没有了讲话的兴致。如果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中断了发言我们要善于等待,给学生一点信心。

(3)准确理解

理解学生要表达的意思是倾听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使沟通能够进行下去的条件。我们在倾听过程中捕捉到一些有用信息时,为了更多了解有用细节,应当在学生讲完后,请学生有针对性的多介绍一些情况,或者就学生表达中不清楚的部分请求解释,以此来避免沟通过程中的误解。

(4)积极回应

要善于通过体态语言、话语或其他方式给予倾诉者必要的反馈,做一个积极的“听话者”。例如自然的微笑,不要交叉双臂,手不要放在脸上,身体稍微前倾,常常看对方的眼睛,点头。

(5)巧妙提问

在学生说话时,老师可以适时的提出许多切中要点的问题或发表一些意见感想,来响应对方的说法。或巧妙地加一句:“你能不能再谈谈对某个问题的意见呢?”这样会拓宽他的思路,激发他的思考,有时还会使他产生智慧的火花和新的创意。

(6)委婉表达

如果学生对事情的看法与感受,甚至所得到的结论都和我们不同,我们还是要尊重说话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一直在听,而且我们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虽然我们不一定同意他的观点,我们还是很尊重他的想法,其次要巧妙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我同意你的做法,不过我认为,换种方式可能会更好”或“我完全赞成你的看法”等。

老师们,去主动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吧!你一定可以在与孩子们的心灵之约中拥有过去所不能体验到的、无比快乐和巨大的收获。让我们都记住李政道先生的一句话: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我们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合格的听者——学会倾听》

做个会“听话”的孩子 金凤四小吴容 【活动年级】 五年级 【目的要求】 1.结合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及他人在倾听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倾听态度和倾听习惯带给别人的不同感受,领悟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在人际关系中的不同影响,辨别什么是良好的倾听行为。 3.引导学生探索和练习正确的倾听方式,帮助他们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活动准备】 1.布置三名学生准备关于“不良倾听行为”的小品. 2.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 活动意图:打破防御心理,初步体会倾听的重要性 活动步骤:“千里传音”? 规则:1.全班竖着分为八小组,每一组传一句话,倾听者不可以说话,可用动作眼神交流,传话者注意音量,不可以让后面的同学听到。给第一桌的同学看小纸条上的内容1分钟,并要求快速背下。在倒计时后,比赛开始。传完后,最后一个同学走到第一个同学旁边 2.教师表扬在活动中反应既快又准确,没有出现错误或出错最少的学生。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同学会在活动反应既快又准确,有的同学出错较多

3.教师小结:反应既快又准的前提是认真倾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倾听,做一个会“听话”的孩子。 二、团体转换 意图:通过小故事及回忆平时生活中沟通的各种环节引导学生领悟倾听的作用。故事梗概: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喝妈妈的奶,要自己去找东西吃。”小猫惊恐地问妈妈:“妈妈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猫妈妈说:“你要吃什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出来,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这几天你躲在屋顶上、梁柱间、箱笼里、陶罐边,仔细倾听人们的谈论,他们自然会教你的。”第一天晚上,小猫躲在梁柱间偷听,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小宝,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了。” 第二天晚上,小猫躲在陶罐边,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老公,帮帮我的忙,把香肠、腊肉挂在梁上,小鸡关好,别让小猫偷吃了。” 第三天晚上,小猫躲在屋顶上,从窗户里看到一个妇人叨念自己的孩子:“奶酪、肉松、鱼吃剩了,也不收好,小猫的鼻子特别灵,明天你就没的吃了。” 就这样,小猫每天都非常开心,他回家告诉猫妈妈:“妈妈,果然像你说的一样,只要我留心倾听,人们每天都会告诉我该吃些什么。”靠着听别人的谈话,学习生活的技能,小猫终于成为身手敏捷、肌肉强健的大猫,它后来有了孩子,也是这样教导孩子的 学生思考:1.小猫是靠什么学会了技能 2.人们在什么时候需要倾听为什么(听课、与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与人争吵时、当别人向自己倾诉时……) 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总结出倾听的作用: (1)学会倾听是人际交往的需要 (2)倾听可以让我们获得信息,增长才干和智慧 教师小结:看来倾听在我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能力。我们应该要学会倾听。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倾听的重要作用,当然也不会倾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不良的倾听习惯。 三、团结工作阶段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倾听,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交流中的重要信息方式。学生养成了良好倾听习惯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学会倾听,也就是学会尊重别人,真诚待人,合作共处。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率先垂范、长期的引导、精心设计的约定、耐心的方法指导、恰当的评价、激励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他就能更好的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一个开放、互动、对话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实践、学会批判、学会表达。有效的教学是从倾听开始的,所以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和老师都必须先养成倾听的习惯。当倾听成为一种习惯,倾听者有的不仅是认真倾听主动学习的态度,而且也具备了倾听的能力,两者互为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创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我在教学时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等。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

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 2.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在授课时我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教学设计思路尽量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这样孩子们就会跟着自己一步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其次,我注意把学生的精力引到教学的重难点上。课堂上,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我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最大限度地推移学生的“选择性失聪”,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提高了注意质量。 3、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首先我提出明确的倾听要求“倾听要有五心”,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读后感 最近,我翻阅了苏隶东老师的《学会宽容》这本书,在书中我静静地领略、感受宽容的力量。“宽容是智慧、是力量,宽容是爱、是体谅,宽容也是福……”书中的一字一句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这本书一共分成了5大块,“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是成长的绿荫”“宽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诀”……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证明和体现出宽容给人生带来的是美好。 最简单的讲,我读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懂得退让,懂的宽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责骂,那是没必要的。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就算是别人的侵犯还是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书上很恰当的举了一种比喻,这是我们生活中很确切的事实:比如有甲乙两人。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说:“上回你不借我镰刀,所以这回我不借马给你。”这是报复。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虽然答应,却趁借马之机向乙说道:“你回不借我镰刀,但是这回我借你马匹了。”这是憎恶。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欣然答应,不但决口不提上次借镰刀的事,还热情地告诉乙这匹马的习性。这就是宽容。 是软弱无力吗?不是的,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责备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是啊,我反扣书想:如果能宽容,那么那个曾经受到宽容的人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是,这种无声的教育,何尝不试试呢? 好多例子,好多比方,好多好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证明了宽容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好处。我清晰地记得,书上曾说过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题目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我当时看到这个题目就很感兴趣,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一个从小双目失明的人,自他懂事后他烦恼,认定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虽然很多亲友和社会的人来关怀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 后来一位老师告诉他:“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上帝知道了这事,笑道:“我很喜欢这个美丽的比喻,但要声明一点:所谓的缺陷是指生理上的,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是烂苹果,不是我咬的,是虫。”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呀,怎能不引起我的深思呢! 作为教师,我们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与幼儿、其他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幼儿家长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教师与幼儿

教师要学会在反思中进步

教师要学会在反思中进步 李娟 最近读了《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这本书,书中的以一个故事让我收益匪浅,也让我反思了很多。书中那种谦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无不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视野,为我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很多疑惑。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无不在表达这样一个内容:“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要做有思想的教师,关键是要在反思中进步。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别,“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也都听过,可现代版的“拔苗助长”每天还都在继续。教育不是赛跑。多一点耐心,给一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当学生违纪时,我们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教育方法;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是否由于我们的课上得不那么精彩……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何等的涵养、气度与胸怀,以及对教育事业何等的热爱。然而,一个可悲的事实是,包括自己在内,有时极少有教师会站出来勇敢地承认“我”做错了什么。当你有勇气直面自己时,你才会发现,其实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从书中我还感受到老师对学生要做到关爱有加,严而有度,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爱,师爱就是师魂。”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惟有思想可以焕发光明。有思想,就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扎实、厚重、高雅,才能让自己的劳动避免低层次上的重复,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快乐而丰富。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会苏醒;教师的爱是阵阵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让我们都来关心爱护学生,点燃爱的心灯,把爱的阳光,照亮了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考复习进入冲刺阶段 家长要学会做个倾听者

高考复习进入冲刺阶段家长要学会做个倾 听者 高考临近,孩子也进入了复习备考的冲刺阶段,在这样一个敏感而关键的时期,除了做好后勤保障,保证孩子的营养和健康,家长还该做些什么?专家建议家长首先学会做个倾听者。 先学会做个倾听者 这个时候,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成绩,如果方法不当,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建议家长多和老师联系,从侧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和孩子谈学习,也要先做个倾听者,听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分析与困惑,理性倾听,听的同时也要做些引导,提醒孩子要理性看待每一次成绩,科学评价自己,然后再做个坚定的支持者,对孩子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要一起面对,共同解决。 多鼓励,忌比较 这个学期有很多考试,对于孩子的成绩要有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当孩子考得不理想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其埋怨、斥责,甚至失望、放弃,既不要拿其他成绩好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也不要给孩子定某些硬性的指标,那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这个阶段,孩子尽力了就好。 多和孩子“侃大山” 临近高考,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压力,会焦虑、急躁,这个

时候,切不可见面就谈学习,一味追问成绩与排名。家长要把握时机,多和孩子聊聊天,侃侃大山,话题以轻松的内容为主,多说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最好能谈到孩子喜笑颜开,这样也许能让孩子把一天来紧张的情绪释放出来,以便在心理上得到缓冲。 搜集资料私下做 现阶段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孩子的升学问题,在这个时候不要让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搅乱孩子的心。家长私下里可以做些资料的搜集、专业的咨询、资源的整合等方面的工作,这样填报志愿的时候才能当好参谋,做好帮手。 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家长在工作中总会有烦心事,一个家庭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当孩子在家的时候,请记住,千万不要将这种急躁的情绪或家庭的矛盾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孩子需要平静的生活,需要一个温馨的家。

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班会课教案 一、活动背景 作为社会人,我们几乎每天都与人交流。通过交流,我们传达着彼此的情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倾听则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高三学生,每天紧张忙碌,思想敏感,情绪容易波动,相互的安慰与鼓励要有效,彼此的嫌隙和误会要冰释,掌握一些倾听的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活动目的 1. 让同学们明白倾听是一种艺术,良好的倾听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意识到听不仅要用耳,而且要用心。 2. 掌握一些倾听技巧,学会有效地倾听。 3.利用班会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对方感受,了解彼此需要,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 三、活动准备 1、资料准备:情境剧本、游戏小卡片、空白小卡片、多媒体演示稿、背景音乐、视频《鲁豫有约》、音频《心声》 2、人员分工: 主持人:刘亚欣、谭超多媒体操作员:朱丽工作人员:王梦吟 情景剧表演:何雨舟、谢茵、杨媛、徐彭菲 “我说你听”活动:每组成员 讲故事:许思 四、活动过程 (背景音乐) (一)开场白 (女)倾听是一种艺术,良好的倾听让人赢得尊重;(男)倾听是一种习惯,良好的倾听让人获得启示。(合)良好的倾听更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高素质的体现。(男)作为社会人,人们几乎每天都与人交流。通过交流,传达彼此的情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倾听则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女)作为高三学生,每天紧张忙碌,思想敏感,情绪容易波动,相互的安慰与鼓励要有效,彼此的嫌隙和误会要冰释,倾听技巧则显得非常重要。(合)今天,我们召开主题班会,共同交流探讨“如何倾听”这一话题。 (二)导入 (女)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乔伊·吉拉德的故事 乔伊·吉拉德刚开始做汽车推销员时,有一次向顾客推荐一种新型汽车。在他的反复推荐下,眼看就要成交,但对方却突然决定不买了。 这位顾客为什么突然变卦了呢?吉拉德百思不得其解。深夜,辗转反侧的他终于忍不住给那位顾客拨了电话,向对方请教为什么他的推销没有成功。

做教师应学会宽容

曾经读到过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在山中茅屋里修行的老禅师月夜散步归来,发现一个小偷在他的茅屋里偷东西。老禅师知道小偷在屋里不会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便从容走进屋里,看见小偷躲在门后,便脱下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并平静地说道:“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的背影,老禅师感慨地说:“但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照亮他在夜晚的前程。”第二天早上,老禅师一睁开眼睛,发现那件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老禅师感性极了:“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我们不禁被老禅师那博大、宽容的慈善之心深深折服,也为小偷得到“一轮明月”心灵被感化而高兴、庆幸。这就是宽容的无限力量、无穷魅力。 在教育中,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他们怎样做人。学生是个鲜活而又有丰富内涵的个体。学生犯了错,老师要怀有宽容的心。该批评的就善意批评,该规劝的好言相劝,该谅解的就诚心谅解。慈祥的面孔,温柔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理,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宽容、博大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人格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照亮学生的心灵。有一位哲人说:“上帝允许青年犯错误!”何况处于成长之中,处于蒙昧无知的孩子呢?雨果说,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对教师而言,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教育中多一些宽容,就是多一些自由,多一些轻松和愉悦,也多一些创造.。当然,宽容不是一种无原则的纵容,不是漠视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宽容是要求我们将心比心去包容、去化解、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

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际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和从事各种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每天都要与学生、同事、家长等接触,因此在教师的诸多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活跃、最特殊的一种人际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导方向在教师,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从日常平常的教育中,我体味到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要热爱学生。爱学生,就要学会尊重学生。 爱是一种尊重。爱学生,就要学会尊重学生。学生天真、单纯,容易受到伤害,其自尊心和人格需要在成人的正确教育和呵护下,方能健康地发展。作为教师,应该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保护者和引导者。但做教师的往往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容易形成盲目自尊,无视学生的人格,不容许有丝毫挑战的畸形心理。突出表现就是有的教师放不下架子,把本来应该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得等级森严,学生常常需要看教师的脸色说话做事,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教师的不满和处罚。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容易导致师生间的疏远,甚至对立,从而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学会尊重学生,尊重他们说话、思考、做事的权利。当学生犯错误时,允许他们有解释的权利;在讨论问题时,允许他们有争论的权利;在做事时,允许他们有思考、选择的权利。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教师在教育中不只是活动的设计者、领导者,更应该扮演好对话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教师只有学会尊重学生,就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师生间在这样一种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交往,师生间的关系能不良好吗?“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魂灵。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看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二、爱学生,就要学会宽容学生。 爱是一种宽容。爱学生,就要对学生有一颗宽容之心。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在他们身上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面对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尤其是少数“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难免会产生急躁甚至恼怒的情绪,这种情绪也易引发过激的言行,如果不加以克服还可能导致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产生。事实上,

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1,让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听,是一种水平、一种素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平常教学中营造和谐的气氛向学生渗透,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理解到倾听很重要,同时也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让学生从体验中领悟倾听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告诉孩子听的要求,与孩子们一同探讨该怎样倾听,与孩子们一起分析身边的不注意倾听的现象,讨论解决的方法。如:有人发言时,其他人不能有声音,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一定要让别人说完后再补充或质疑,能够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说。这些都为我们提升孩子的“听”做足准备,让孩子在自己的每一次听中都发现它的价值,理解它的重要性。 2,调整倾听的心态。小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现欲望强,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喜欢别人听自己说。听别人发言时,注意力也大多集中在:谁在说,哪说错了,而往往忽略了说的内容,这就影响了交流感悟的质量。所以,我就开导学生,告之善听者才是善于思者,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倾听心态。当听同学发言时,要耐心、静心、用心,听清楚同学发言的内容,对同学的观点实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既听对方的口头信息,也注意对方所表达的情感。不要随便否定同学的想法,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 3,指导倾听的姿势。对于中低段的孩子,从他们的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来看,就最能知道他们是否认真听讲。所以,课堂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明确要求。听老师或同学读书时,眼睛要看着书,而不是东张西望。听老师讲话时,要看着老师的眼睛。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答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有不同意见,先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而应耐心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 因为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有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能够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首先我们要细化听的要求,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更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动。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实行归纳。(3)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先听后说,想好再说,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5,强化“听”的训练

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用心去倾听。语文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阅读教学的上述规定和要求,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就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倾听,将使我们教师更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内涵深厚。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 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创美好 一,倾听是一种美德 倾听是一种美德,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聆听学生的倾诉。从学生的倾诉中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学会倾听,是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要专心。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要集中精力、神情专注,多与学生的目光接触,并适时地点头表示肯定或赞许,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话,也不要随意插话,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正用心听,并欣赏他的发言。二要虚心。学生的思想很可能是零碎的、简单的、幼稚的,教师在倾听时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要善于接纳,要尊重学生的观点,不要轻易表态、乱下结论,也不要挑剔批评。三要有耐心。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反驳和争论,要耐心地听学生表达完。 二倾听是一种尊重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对话的中心。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独到的理解和个性化的体验感悟,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尊重学生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三倾听是一种理解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学记》中所倡导的教学相长,在崇尚终身学习的今天,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 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作为一位学习 的参与者,与学生们一起认真地倾听,积极地思考,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与 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倾听学生的争论和评价意见,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精神,它能让教师 各学生都成为教学课程的主人。共同提高、一起成长!一名好教师就要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把 他们看作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在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中,实现了师生 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精 神的培养,也有效地增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俗话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天堂、一个世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创造者、

《做一个倾听者》读后感(共2篇)

《做一个倾听者》读后感(共2篇) 《做一个倾听者》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精心的《做一个倾听者》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生活中,许多人都可以做到与别人说话滔滔不绝,但是可以做到一个倾听者的人却很少。 今天这篇文章《做一个倾听者》的主人公莎拉是一个非常腼腆的.小女孩,而她却有两个口齿伶俐的姐姐,为此她很苦恼。有一天,她的好朋友特里萨遇到了困难。好朋友向她诉说着痛苦,正当莎拉为找不到合适的语句安慰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而感到着急时,特里萨拥抱了一下她,对她说:跟你说一说心事我感觉好多了,谢谢你!直到这一刻,莎拉才意识到其实做一个沉默寡言的倾听者也是很讨人喜欢的。 俗话说得好:如果把你的快乐告诉朋友,你的快乐就增加了一倍;如果把你的忧愁告诉朋友,你的忧愁就会减少一倍。这里的朋友指的就是倾听者。倾听者是神奇的,就像一个魔术师--将快乐翻倍,将忧愁变没。与其做一个开朗喜欢说话但不会倾听的小孩,还不如做

一个沉默寡言但会倾听的小孩!文中的莎拉就像沙拉一样,使美味翻倍。当然做一个既开朗又会倾听的小孩就更好了。 生活中有些人不善于用嘴巴来树立威信,但是他们可以让耳朵来帮忙。如果是真心地,又何妨不交个朋友呢? 记住,倾听永远是最重要的! 朱军: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能将艺术融入人生,又想要将人生当作艺术的人很令人羡慕,朱军想做这样一个人,他的人生目标会在他的《艺术人生》节目中实现吗? 记者:《艺术人生》筹办的时候,国内以明星为嘉宾的谈话类节目其实已经不下上百个了,为什么还要坚持做第一百零一个? 朱军:其实在做《艺术人生》之前,我就看过许多访谈节目,明星类的也看,不过不多。主要看《朋友》和《实话实说》。每次看的时候,我都从被采访的角度来看人的提问。我发现:有时候人并不是缺乏准备,也不是缺乏热情,但他们往往会忽略一点:现场气

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虽只有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倾听”就是“细心听取”的意思,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课堂上有了倾听,师与生之间才有互动,生与生之间才有互动。如果课堂上没有倾听,也就没有了互动,没有了互动,那还象什么课堂。健康人都有听力,但能听不一定会听,在课堂上常常有同学听而不专,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或同学所讲内容置若罔闻;听而不记,不用笔记也不用心记,任你磨破嘴皮他仍不知所云;听而不思,不能边听边想,更不能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听后的感受;更有甚者,是根本就不听,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东张西望,招惹别人,找人说话、喧哗,故意闹出声音以吸引别人注意,总之,尽关心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这样的课堂,不管教者准备得是如何充分,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一、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倾听兴趣。 新课程要求下,单一的课堂模式已无立锥之地,有活力的课堂才有魅力,教者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转换课堂模式,生动数学课堂,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 首先,在课堂中,可把猜谜语、听故事、做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请进课堂,这些集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于一体的活动,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会倾听。 其次,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孩子是生龙活虎的个体,久而久之,他们会对一味的讲解产生厌倦,再优美的语言也会变得苍白。

巧用各种辅助手段,如CAI、实物投影等都有利于创设真切的情景,形象直观,不仅能很好地突出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而且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视听,使“说”更具感染力,使“听”更具吸引力。 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倾听训练。 在听的过程中,如何记住稍纵即逝的信息,以及抓住最主要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倾听的训练。 1、进行听算训练。每次课前用3分钟时间进行听算练习,不仅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还进行了口算练习,这样就一举两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组之间进行传话比赛,听数学故事、数学日记、数学题等进行复述的比赛。这对学生听力的训练也起着非常直接的作用,这种办法延长了听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信息、整合信息、积累信息,并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提出倾听要求,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培养倾听习惯。 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前没有要求,事后也就无从落实。更何况是小学生,他们的自觉性、自控能力、注意力的持久性都还有待完善,所以在听前对学生提出倾听要求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对学生提出了如下倾听要求: 1、同学回答问题时,认真仔细地听,不得在下面七嘴八舌的议论,更不能出现嘲笑、讥讽、辱骂同学的现象。

老师请学会宽容

老师,请你一定学会宽容 ——谈对待个性鲜明的学生主题词:学会宽容 摘要:每当想起这番话我不由地想到这样一则事例:在一天的晚自习课上,学生甲向班主任报告,说他的一本字典在宿舍里丢了,并怀疑他的上铺…… 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 案例 老师,请你一定学会宽容 每当想起这番话我不由地想到这样一则事例:在一天的晚自习课上,学生甲向班主任报告,说他的一本字典在宿舍里丢了,并怀疑他的上铺老师了解到:那位同学的成绩在班上非常优秀,但父母亲离异,他一直跟着外婆过……学生甲又说:字典的第一百页画了一个企鹅……而在这时,老师发现那位学生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这位老师只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字典,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字典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老师拿出自己的字典说:“这样吧,我这本字典就送给你吧。不过我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

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10多年后,拿字典的这位同学大学毕业,在参加工作之前,拜访了那位老师,讲述了他那次拿字典的原因:“……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这个‘秘密’,我就无地自容,我就不会有今天。正因为老师的宽容,激励我今后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对得起老师:激励我要更加勤奋地学习,报答老师。” 案例分析 是的,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绝绝大部分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谅解也是教育。”爱因斯坦以前这样说过。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原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能够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能够穿透人的心灵。从今天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来看,说一说宽容仍具有现实意义。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主题性,本质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因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和独特品质,这不但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对待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 一、为什么倾听 1.教师倾听学生是尊重学生的重要体现。 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主体性的增强,教师再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言说者,学生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质疑反驳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教师倾听学生就是对学生话语权的尊重。教师倾听学生,虽然听到的可能只是一些零碎的、简单的、幼稚的观念和看法,但这些却构成了学生未来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对学生话语权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一旦教师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1] 2.教师倾听学生是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要素组成的,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即使有精致完美的教学设计,全面充分的教学准备,也会由于缺乏针对性而无法生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因此,了解学生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且取得实效的起点。了解学生的最简便、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倾听学生,倾听能使教师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情感态度,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没有倾听,了解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3.教师倾听学生是实现师生对话的前提。 王建军认为,在教师、学生、文本这三个要素所组成的“师—本”“生—本”“师—生”“生—生”四组对话关系中,“‘师—生’对话是关键”。[2]王尚文指出:“对话不仅仅是发言,也包括倾听,而且首先是倾听,倾听才是关键。”[3]这就告诉我们,倾听是实现师生对话进而使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的关键,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学会倾听。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更应该首先成为倾听的表率,只有倾听学生,才能使学生学会倾听。 4.教师倾听学生也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力。 “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教师学习、成长的过程。亚里斯多德告诉我们:“谁在倾听,也就随之而听到了更多的东西,即那些不可见的以及一切人们可以思考的东西。”[4]倾听能使教师获取出乎意料的多种有效信息,或是对迷惑的问题豁然开朗,或是对弄错的东西拨乱反正,或是对视如平常的地方重新认识。倾听还能使教师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最终促进自身的成长。 二、倾听什么 严格地说,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发言都应成为我们倾听的对象。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回答。 倾听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思考程度,这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否在这个基

学会倾听心理教案

学会倾听 活动分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境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大多数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在交往中容易我行我素,不太懂交往的技巧。他们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喜欢表现自己,而不太在意他人的感受。往往只注意说,而忽略了“听”,存在着多说少听的现象。在听的时候,也只是注重“听”的形式,不注重“听”的实质,尤其是情感上的支持和交流。有的学生就是因为不会倾听而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产生不必要的烦恼。 所以,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意识到倾听的重要作用,并引导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掌握倾听的艺术与技巧,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沟通首先从倾听开始。 2、合格的倾听行为要求听众做到:专心、耐心、会心 活动形式: 小品表演,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倾听训练。 重点难点: 1、重点:作为一个合格的听众必须具备的要素。

2、难点:倾听技巧的揣摸和练习。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反向动作:大西瓜小西瓜(老师说大西瓜时学生用双手作小西瓜状,老师说小西瓜时学生用双手作大西瓜状) 二、故事导入 《小金人的故事》 曾经有个小国的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个小国的使者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三、小组讨论 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为什么第三个小金人最有价值?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 第一个小金人,聆听别人的教诲,从一个耳朵进,从另一个耳朵出,形容听完就忘的人,或者根本就没有认真听别人讲话;第二个小金人从一个耳朵进,从嘴里出来,这种人爱讲话,乱讲话,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第三个人从耳朵听进去,然后默默记在心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但一定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一个把听到的东西记在心里的人。 有这样一句名言:上帝分配给人两只耳朵,而只给了我们一张嘴巴。是让人们“多听少说”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揭示课题:《学会倾听》 四、倾听能力小测验。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 卡耐基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国外有关学者曾对学习中信息交流情况做过统计,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组数据告诉我们,听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形态。学生只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才能聆听教师的讲课,才能聆听他人的发言,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索,才能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呢? 一、强化倾听意识 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听”的思想。让学生明确听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强化倾听的氛围中受到感染,潜移默化地产生主动倾听的愿望。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在教室的墙上张贴“我来说,你来听”、“看谁有双金耳朵”、“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等揭示性话语。还可以设计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倾听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如两名产品设计人员由于倾听质量不同,而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如评选故事大王、最佳听众等。在这种情景训练的引导下,倾听的重要性会根深蒂固地长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强化了倾听意识。 二、激发倾听兴趣

1、提高教师的教学魅力,激发倾听兴趣。 枯燥乏味、无动于衷的说教使人如坐针毡,无异于受罪。而生动灵活,睿智幽默的谈吐却令人如沐春风,是至高享受。教学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艺术。讲的生动,方能听得入神,才会有所收获。因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唤醒学生倾听兴趣的基础。 2、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倾听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注意特点,随时留意学生的听讲状态。及时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整。以充满情趣的语言,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自觉倾听。 三、培养倾听习惯 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形成倾听能力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倾听习惯包括:注意力集中,保持尊重对方的态度,边听边思考等。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

教师要学会宽容

教师要学会宽容 曾经看见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侯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夜间到户外练功,无意间发现在寺院的高墙边一把椅子,禅师想一定是有违规的徒弟到寺外去了,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音,禅师猜是这个徒弟回来了,于是躬下身来趴在椅子上,回来的徒弟爬过墙,踩在软软的椅子上,感觉很奇怪,低头一看原来是踏在自己师傅的脊背上了,于是顿感羞愧难言,只好等着师傅的严厉批判,可是老禅师并没动怒,只是温和地说:“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后来的日子老禅师在也没有提起这件事情。小徒弟从老禅师的宽容得到了启迪,此后再也没有违规,一心苦练,最后成为寺院的佼佼者。 无独有偶,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读了这则故事,我从心底深处感觉到宽容是多么的美丽,美丽得象天空一样的高远辽阔,使生活着的人们忘却了冰雪的冷酷和风雪的暴虐,倍感阳光的温暖和彩虹的绚丽,宽容成了人们心中幸福的阳光。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整天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学生来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品尝过。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成了一种时尚和美德,宽容学生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督促其改正,从而体现出教师的若大的胸怀。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也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我要说,教师宽容了学生,拥有了快乐,宽容学生就是宽容我们自己,也能快乐我们自己。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我们宽容的阳光,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拥有幸福而快乐的教师人生。

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

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 发表时间:2019-01-24T12:00:12.110Z 来源:《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作者:葛秋平[导读] 可以试着和发言的学生有眼神上的交流,目光要凝视对方,以自然﹑柔和﹑亲切为主。黑龙江省海林市柴河第三小学157100 《教学原理》中说:“倾听既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教师一旦掌握了倾听的技能,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做一个头脑清晰的讲授者,还要求教师要做一个反应敏捷的倾听者,带着深度和智慧倾听,针对获取的信息迅速及时地作出决策。叶澜教授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然而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那么,教师就要学会倾听学生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思维火花。每一次倾听,是课堂中又一次对话的开始、思维又一次碰撞的开始。可以说,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法开展教学活动。倾听,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教学从教师的倾听开始。 一、教师要做一个专心和诚心的听众 课堂现象之一:无论学生在说什么,教师总在黑板上写着什么,或者在找着什么,或发现有个同学在做小动作,打断学生的发言,或学生发言有错,不合教师的意思,强行示意坐下…… 学生发言时最在意的是什么?是教师的态度。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学生在发言时会不时地望一望老师,此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发言。因此学生在发言时,教师一定要专心地听,要有反应地倾听——诚心地听。教师就要借助一定的体态语言“传递我正在倾听你的信息”,要让学生知道你对他们的话语感兴趣。可以试着和发言的学生有眼神上的交流,目光要凝视对方,以自然﹑柔和﹑亲切为主,千万不要背对学生或是在学生发言时写板书,看教案,做别的什么事,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教师没有专心倾听的感觉。诚心听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解力,又要有较强的移情能力,能潜入对方心灵深处,与之同悲欢,使其感到彼此心灵相通。 倾听,不是单向地听对方独白,而是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成功的交流有赖于双方积极的参与。教师应捧着一颗真诚的心,诚实可信地投入到交流中。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对学生一定要充满爱心、信心,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把课堂的发言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享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体验。在课堂上,教师应带着赏识和期待的态度去充分倾听学生。倾听学生,先得赢得学生。而要赢得学生,就得放下架子尊重学生。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他们内心的体验;要鼓励学生多讲;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愿意听他讲话。对一个学生来说,教师的关注、倾听意味着对自己的了解、重视、喜爱,会产生巨大的温暖效应。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民主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要做一个耐心和热心的听众 课堂现象之二:在很多课上,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镜头。当学生“高谈阔论”时,发言偏离老师的预设答案时,许多教师的选择往往是撤开学生,按自己的教学设想强“拉”着学生向前走。或他的话被老师“巧妙”地打断,马上和学生频繁“过招”,一问一答,旁敲侧击,不断暗示,直到答案被自己一步步托出水面…… 在课堂上,当出现与教师意见不同的声音时,教师不必马上制止,因为教师武断、随意的评判,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在不经意间会将学生好奇的火花熄灭,压制学生表达的欲望,甚至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做一个会欣赏学生的热心听众,安静地倾听,试着让学生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明白学生的真正想法,这样才可以找出正确的判断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同,拉近师生距离。即使学生的言论有失偏颇,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不必急着说出,多问几个为什么,努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果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总是急切地寻求答案,不等回答问题的同学说完,就迫不及待地去启发,或自己说出答案,过场式的回答会造成学生积极性的下降。要知道学生的心灵是极为敏感和脆弱的,也许只是教师不经意的一次说教,可能就会让一个声音在课堂上从此消失,原本属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课堂荡然无存。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做一个热心听众,对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赞美。 欣赏学生,能够使师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教师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该做个耐心和热心的听众,切忌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打断学生的发言。 三、教师要做一个用心和智慧的听众 课堂想象之三:老师提出问题后,一位学生发言吞吞吐吐,接着,教师马上又问:谁来帮他回答这个问题?或教师急得自己说出答案…… 在课堂上,仅仅听学生的发言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是一名智者。要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还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了解和获取信息,并及时给予反馈。用微笑或吃惊的表情变化传达你的赞许或惊讶;也可以用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告知学生你的鼓励或疑问。生动的反馈,会让学生感受到:被倾听也是一种享受! 教师的每一次倾听,是课堂上又一次对话的开始。教师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善于倾听,用博大的胸怀迎接、容纳那些稚嫩的声音。倾听的过程是艰辛的,倾听的结果则极富有意义。有了教师的倾听,就有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创新灵感,创新思维就能得以激发,课堂才能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乐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