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煤层气探矿权出让(延续)合同示范文本(试行)2020版

山西省煤层气探矿权出让(延续)合同示范文本(试行)2020版

山西省煤层气探矿权出让(延续)合同示范文本(试行)

甲方(出让人):

场所:

法定代表人:

乙方(受让人):

场所:

法定代表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签订日期:年月日

签订地点: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制订

说明

一、2020年4月30日前已设置的煤层气探矿权到期延续的,适用本合同。

二、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延续登记时,以本省境内其他煤层气探矿权作为抵扣对象的,执行第三条。

三、以挂牌方式出让的煤层气探矿权,执行第五条第一款;以其他方式出让的煤层气探矿权,执行第五条第二款和第三款。

四、以挂牌方式出让的煤层气探矿权,执行第七条第三款;以其他方式出让的煤层气探矿权,执行第七条第四款。

五、在已发布的招标/挂牌文件及已签订的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需在山西省境内注册独立法人公司的探矿权人,执行第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矿业权交易规则》《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原探矿权基本情况

(一)名称:

(二)勘查许可证号:

(三)矿种:

(四)有效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五)首设时间:年月日

(六)证载勘查面积:

(七)矿业权人:

(八)发证机关:

(九)取得方式:

(十)出让收益确认及缴纳情况:

(十一)范围坐标:见附件1

(十二)本区块首设勘查面积:

第二条本次出让/登记探矿权情况

(一)名称:

(二)矿种:

(三)地理位置:

(四)面积:

(五)范围坐标:见附件2

(六)范围示意图:见附件3

第三条申请抵扣探矿权情况

(一)名称:

(二)勘查许可证号:

(三)矿种:

(四)地理位置:

(五)证载勘查面积:

(六)矿业权人:

(七)范围坐标:见附件4

(八)抵扣勘查面积:

(九)抵扣范围坐标:见附件4

(十)原范围和抵扣范围示意图:见附件5

第四条本次探矿权延续时间为5年,有效期以勘查许可证载明有效期为准。

在探矿权有效期内,乙方申请缩小勘查范围、增列矿种等变更登记的,勘查许可证有效期不重新计算。

第五条(一)以挂牌方式出让的探矿权

乙方按照原合同约定缴纳首期探矿权出让收益,剩余部分在煤层气采矿权有效期内分年度缴纳。

(二)以其他方式出让的探矿权

乙方已进行试采或在报告甲方进行开采后,按年度缴纳矿业权出让收益,具体计算公式为:矿业权出让收益=煤层气年度

销售收入×出让收益基准率。其中,煤层气出让收益基准率为0.3%;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出让收益基准率为0.1%。

乙方于每年3月30日前,向甲方缴纳上一年度矿业权出让收益。

在探矿权有效期内,如山西省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政策和煤层气出让收益基准率等发生调整,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乙方按年度缴纳探矿权使用费,具体为:

(一)年月日至年月日缴纳元人民币;

(二)年月日至年月日缴纳元人民币;

(三)年月日至年月日缴纳元人民币;

(四)年月日至年月日缴纳元人民币;

(五)年月日至年月日缴纳元人民币。

乙方于每年月日前,向甲方缴纳本年度探矿权使用费。未及时缴纳的,需按照规定补缴滞纳金,并纳入异常名录管理。

在探矿权有效期内,如山西省矿业权使用费政策发生调整,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乙方在本勘查期内最低勘查投入不得低于万元人民币,其中实物工作量和综合研究费用的比例不得低于85%。按年度最低勘查投入标准为:

(一)年月日至年月日为元人民币;

(二)年月日至年月日为元人民币;

(三)年月日至年月日为元人民币;

(四)年月日至年月日为元人民币;

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xx 时间: 2008年12月19日 xx 煤炭资源网 据预测,河北省到2010 年天然气总需求量为45-50亿立方米,而已落实气量仅为30 亿立方米,缺口约15-20亿立方米。河南、陕西情况类似。按此预测,“十一五”期间,周边省天然气(煤层气)需求缺口可达50-60 亿立方米。再考虑京、津地区和山东省,则缺口更大。煤层气周边市场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能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严重短缺,京津唐等大中城市和东部省区的油气供需缺口急剧扩大。煤层气是赋存于煤层中的自生自储式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是21 世纪的重要接替能源之一。开发利用煤层气,对缓解常规油气供应紧张状况、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大气环境、改善煤矿安全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进一步推动山西新能源和新产业的发展。但是山西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整体活力不足、竞争力薄弱,其产品结构和企业素质同国内许多省份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技术、质量、价格、效益等方面更显落后。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化进程中必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XX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煤层气作为XX的战略能源,有诸多优点: 可降低甲烷的空排引致的温室效应,极大地改善环境降低污染,可创造新的财富,据测算,煤层气的开采成本不到0.8元/m3,山西煤层气资源若全部利用,可为子孙后代节约 3.3亿吨煤,可为山西省创造 1.2万亿元的财富。 形成新的生产力和市场盈利模式。因此,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要求、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均为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和良好机遇。 (一)煤层气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 2006 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是煤层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经生物化学和热解作用所生成,并储集在煤层中的天然气。目前,世界上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其中美国已在圣胡安、黑勇士、北阿帕拉契亚、粉河等多个盆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并已在美国天然气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加拿大也已形成商业煤层气产能,且煤层气生产规模仍在扩大。在北美,煤层气与致密气、页岩气一起已经成为实现天然气储量接替的三类重要的非常规资源之一。剑桥能源预测,在北美以外的地区,以上三类非常规气将在十年后形成大规模开发,因此,可以预见,煤层气将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煤层气的资源现状 1、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 世界煤层气资源储量为256.3万亿m3,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主要分布在北美、前苏联和中国等煤炭资源大国,其中俄、美、中、加、澳五国合计占90%(表1)。但是,由于各国研究程度不一,煤层气资源量的准确性有很大差别。, 表1 世界主要国家煤层气资源储量

数据来源:1. CMM Global Overview,2006.7;2.根据美国环保局报告,2002;3.其他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表1),世界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俄罗斯/中亚和亚太地区。其中北美地区占35%,俄罗斯/中亚32%,亚太21%,欧洲10%,非洲2%。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除美、加两国以外,20个国家已钻探了煤层气探井以开展研究(表2)。但是商业煤层气开发目前主要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三国,中国、印度、波兰、英国等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山西晋城煤层气调研报告

山西晋城市煤层气调研报告 晋城市煤层气产业发展课题调研组 2018年6月

目录 一、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1 (一)我市煤层气资源赋存及矿权设置情况2(二)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2二、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主要问题及分析5 (一)顶层设计不足,产业化基地建设亟待破题5(二)资源配置垄断,现行退出机制落地难6(三)外部效应负面,生态环保问题凸显7(四)气煤两权分离,“采煤采气一体化”推进困难9(五)供需矛盾突出,调节手段及调峰设施建设滞后10(六)营商环境不优,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受阻11(七)科技研发薄弱,技术推广和合作渠道不畅12三、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13 (一)制定科学规划,完善政策体系14(二)打破矿权垄断,落实退出机制15(三)改革收益分配,完善补偿制度16(四)推广“蓝焰经验”,实现采煤采气一体化17(五)完善调峰设施,提升集输能力18(六)落实“六最”要求,优化营商环境19(七)激励技术创新,助力产业进步19

为全面摸清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情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我市成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加快实现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按照市委安排,近期,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市煤炭煤层气工业局、市国土资源局组成联合课题调研组,对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课题组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沁水、阳城两县和晋煤集团蓝焰公司、晋煤煤层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美中能源、亚美大陆煤层气等企业实地调研,分别召集市直有关部门、沁水和阳城两县政府及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中石油公司、中联公司、山西煤层气、金鼎煤机等20余家企业负责人举行专题座谈会6场,参加人员达120余人次。通过此次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本摸清了我市煤层气开发现状,梳理出了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也就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 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是煤层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经生物化学和热解作用所生成,并以吸附为主、部分游离或溶解于煤层及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具有清洁、高热值等特征。目前,世界上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在北美,煤层气与致密气、页岩气一起已经成为实现天然气储量接替的3类重要的非常规资源之一。在我国,煤层气是天然气的重要组成,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不仅可以提供清洁能源产生经济效益,减少直接排放瓦斯造成的温室效应,而且可以大幅降低煤矿瓦斯事故,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 从国内煤层气开发情况来看,我国埋深2000米以浅的地质储量达30万亿立方米,储量位居全球第三,已备案探明储量6572亿立方米。我国煤层气开发,包括煤矿井下抽采和地面钻井开发两种方式。井下抽采始于20世纪40年代辽宁抚顺矿区,地面开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煤层气资源评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钻井勘探。截至2017年,已建成采气井17000余口,地面煤层气总产量约为50亿立方米。 从我省煤层气开发情况来看,我省境内埋深2000米以浅的含气面积为3.59万平方公里,预测煤层气资源量约8.3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7.7%。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5784.0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

山西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山西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一煤层电性响应特征 煤层是一种特殊沉积岩,煤层在煤热演化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副产品是甲烷和少量水,而煤的颗粒细表面积大,每吨煤在0.929×108m2以上,因此煤层具有强吸附能力,所以煤层的甲烷气含量和含氢指数很高。由于煤层的上述特性,反映在电性曲线上的特征是“三高三低”。 三高是:电阻率高、声波时差大、中子测井值高(图1)。 三低是:自然伽马低、体积密度低、光电有效截面低。 根据多井资料统计,煤层的双侧向电阻率变化一般100—7000Ω·m,变质程度差的煤层电阻率一般30—350Ω·m。 测井曲线反映煤层的声波时差一般370—410μs/m;中子值30%—55%;自然伽马一般20—80API;密度测井值1.28—1.7g/cm3;光电有效截面0.35—1.5b/e之间。 不同类型的煤,在电性上的响应有较大的变化。表1中列出了几种煤类与测井信息的响应值。 表1 不同煤类骨架测井响应值

图1 晋1-1井煤层电性典型曲线图

二煤层工业参数解释 煤的重要参数有:煤层有效厚度、镜质反射率、含气量、固定碳、水分、灰分、挥发分等,这些参数是研究煤层组分,评价煤层气的地质勘探、工业分析及经济效果的依据。上述参数一般由钻井取芯后对煤层岩心进行实验测定得出。 1、煤层厚度划分 煤层有效厚度根据电性曲线对煤层的响应特征,以自然伽马和密度或声波时差曲线的半幅度进行划分(见图1),起划厚度为0.6m。2、含气量计算 煤层含气量与煤层的厚度、煤的热演化程度、煤层深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煤的内表面积大,储气能力高,据国外资料统计,煤层比相同体积的常规砂岩多储1~2倍以上的天然气,相当于孔隙度为30%的砂岩含水饱和度为零时的储气能力。据此应用气体状态方程和煤层密度计算含气量: P1V1=RT1(1) P2V2=RT2 (2) 则V1=T1·P2·V2/ P1T2(3) 式中:P1——地面压力,0.1MPa; V1——地面气体体积,m3; T1——地面绝对温度,273.15℃+15℃;

山西省煤层气探矿权出让(延续)合同示范文本(试行)

山西省煤层气探矿权出让(延续) 合同示范文本(试行) 甲方(出让人): 场所: 法定代表人: 乙方(受让人): 场所: 法定代表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签订日期:年月日 签订地点: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制订

说明 一、2020年4月30日前已设置的煤层气探矿权到期延续的,适用本合同。 二、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延续登记时,以本省境内其他煤层气探矿权作为抵扣对象的,执行第三条。 三、以挂牌方式出让的煤层气探矿权,执行第五条第一款;以其他方式出让的煤层气探矿权,执行第五条第二款和第三款。 四、以挂牌方式出让的煤层气探矿权,执行第七条第三款;以其他方式出让的煤层气探矿权,执行第七条第四款。 五、在已发布的招标/挂牌文件及已签订的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需在山西省境内注册独立法人公司的探矿权人,执行第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矿业权交易规则》《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第一条原探矿权基本情况 (一)名称: (二)勘查许可证号: (三)矿种: (四)有效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五)首设时间:年月日 (六)证载勘查面积: (七)矿业权人: (八)发证机关: (九)取得方式: (十)出让收益确认及缴纳情况: (十一)范围坐标:见附件1 (十二)本区块首设勘查面积: 第二条本次出让/登记探矿权情况 (一)名称: (二)矿种: (三)地理位置:

(四)面积: (五)范围坐标:见附件2 (六)范围示意图:见附件3 第三条申请抵扣探矿权情况 (一)名称: (二)勘查许可证号: (三)矿种: (四)地理位置: (五)证载勘查面积: (六)矿业权人: (七)范围坐标:见附件4 (八)抵扣勘查面积: (九)抵扣范围坐标:见附件4 (十)原范围和抵扣范围示意图:见附件5 第四条本次探矿权延续时间为5年,有效期以勘查许可证载明有效期为准。 在探矿权有效期内,乙方申请缩小勘查范围、增列矿种等变更登记的,勘查许可证有效期不重新计算。 第五条(一)以挂牌方式出让的探矿权 乙方按照原合同约定缴纳首期探矿权出让收益,剩余部分在煤层气采矿权有效期内分年度缴纳。 (二)以其他方式出让的探矿权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 (包括不限于新旧技术的介绍与对比、国内外技术对比,目的是搞清楚煤层气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的); 一.煤层气背景介绍 1.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 我国大型煤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13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矿区埋藏深度1500m以浅,煤 ,煤 2. 12起,。3. 程等。 地质载体特殊性 煤层气的地质载体为煤层,煤炭本身就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对象,这一自然属性更是有别于其他所有的化石能源矿产。煤层气与煤炭资源的同源同体的伴生性决定了这2种资源的开发必然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煤矿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引起矿区岩层移

动的时空关系,影响着煤层气资源开发的钻井(孔)的布设、采气方法的选择和抽采效果等多个方面。 鉴于上述特殊性,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既有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来源、借鉴甚至直接移植,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还有与采煤技术交叉融合的耦合特性,是一个与常规天然气和煤炭开发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复杂技术系统。 1. 三(多) , 2. 创新, 3. 前提下,协同开采技术得以发展和进步。如解放层开采、井上下联合抽采、煤炭与煤层气共同开采等就是其典型实例。 4.煤层卸压增透技术

对于煤层渗透率低和含气饱和度低的矿区须探索应用煤层卸压增透技术,提高煤层气 抽采率。此类技术主要包括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技术、深孔预裂爆破技术、深穿透 射孔技术、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和高压水力增透技术等。 三.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开采技术发展 1.勘探技术手段深化 (eg 2~3倍; 管、。)2. 活性 变排量控制缝高技术、前置液粉砂多级段塞降滤失技术、前置液阶段停泵测试技术、大粒径/高强度支撑剂尾追技术、压后合理放喷控制技术等。 针对多煤层地区,采用煤层和岩层组合分段压裂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单井产量和资源 利用效率。

山西省煤层气(天然气)产业

山西省煤层气(天然气)产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把山西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煤层气(天然气)产业化进程的专项规划,也是指导"十一五"期间全省煤层气(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的行动纲领。 一、煤层气资源及开发利用进展 山西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作为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煤层气开发利用对于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外十余家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山西煤层气开发利用已初具雏型。 (一)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基本评价 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全省含煤面积5.6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6%。做为煤炭的伴生资源,山西煤层气资源极为丰富,煤层气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3,是我国最具开发前景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 1.煤层气资源总量及分布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全国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1.46万亿m3,与陆上常规天然气相当,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中部为20.08万亿m3,西部为7.99万亿m3,占全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89.22%。 山西地处中部,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全省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约10万亿m3,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六大煤田中,除大同煤田属贫甲烷区外,沁水、河东、西山、霍西、宁武等煤田均有煤层气赋存,其中,沁水煤田和河东煤田煤层气资源量最大,分别为6.85万亿m3和2.84万亿m3,占全省煤层气资源总量的93.26%,是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两大战略重点(表1)。从山西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开采条件和资源品质分析,山西煤层气资源有着分布集中,埋藏浅,可采性好,甲烷含量高(大于95%)等特点,具备大规模开发的资源优势,开发前景广阔。 2.主要煤田煤层气资源评价 沁水煤田面积32000km2,主力煤层为山西组3号、太原组9、15号,煤种主要为贫煤、无烟煤,埋藏深度300~600m,煤层总厚5-15m,平均10m 左右;含气量5.0-38.7m3/t,平均15.5m3/t;渗透率一般在1md以上;煤层气资源丰度1.7-2.8亿m3/km2。根据煤储层参数、煤层埋藏深度和地质构造等特点,本煤田可划分北部和南部两个勘探开发有利区块。北部有利区:包括阳泉、和顺、马坊、寿阳、盂县等城镇环绕地带。煤厚15m,含气量7~18m3/t,气资源丰度2.8亿m3/km2。南部有利区:指屯留、长子、阳城、沁水、安泽等县城联线范围,煤厚10m,含气量5~38m3/t,气资源丰度1.7亿m3/km2。 河东煤田面积约17000km2。主力煤层为山西组4、5号,太原组8、9号,煤种主要为气煤、肥煤、焦煤,埋藏深度400-1500m,煤层总厚8~25m,平均15m左右;含气量4.15~23.0 m3/t,平均12.64 m3/t;渗透率最高达1-10md,平均为3.2md;含气饱和度3.5~95%,平均75%; 煤层气资源丰度1.05~3.04亿m3/km2。本煤田可划分出2个勘探开发有利区。中部有利区:包括三交北与三交区块的中西部、柳林区块、石楼区块北部。该区煤层埋深适中,煤层厚度大,渗透率高,含气饱和度高达80%,是近期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南部有利区:位于大宁-吉县区块中部,煤层总厚达16米,含气量11-23.4 m3/t,含气饱和度76.5-90.8%,具有高压、高渗、高含气量、高饱和度的"四高"特征,为河东煤层气田勘探开发的首选区。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本文为原煤炭工业部 类科研项目 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 部分研究成果。 **唐书恒,1965年生,高级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从事煤田地质及煤层气地质勘探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在职博士研究生。地址:(056004)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37号。电话:(0310)7025544。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 唐书恒* * 史保生 岳 巍 叶建平 王爱国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 唐书恒等.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天然气工业,1999;19(5):6~8 摘 要 在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中,将煤层气资源划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和远景资源量。全国共获得可采煤层中风化带以下煤层甲烷含量大于或等于4m 3/t 、埋深2000m 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14.336944 1012m 3:其中预测储量9675.10 108m 3,远景资源量13.369434 1012m 3。全国有35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 3/km 2,有49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介于(0.5~1.5) 108m 3/km 2之间,有31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小于0.5 108m 3/km 2。埋深小于1500m 的煤层气资源量9.256078 108m 3,埋深1500~2000m 的煤层气资源量5.080866 108m 3。全国有煤层气资源量大于1000 108m 3的大型目标区28个,煤层气资源量介于(200~1000) 108m 3之间的中型目标区28个,煤层气资源量小于200 108m 3的小型目标区59个。 主题词 煤成气 资源评价 资源量计算 储量计算 容积法 资源量 储量 分布 煤层气资源量的类型与级别 煤层气资源量,一般是指赋存于地下煤储层中的甲烷估算量,这些甲烷量在目前或将来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对煤储层的地质认识程度和储层工程数据的获得情况,将经过钻探工程控制,用所获得的有关煤层几何形态、含气量等方面的实测数据而计算的已发现的煤层甲烷量称为储量;将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用统计或类比方法所估算的尚未发现的煤层甲烷量称为远景资源量。储量和远景资源量的总和称为煤层气总资源量,简称资源量。 按照国家标准 天然气储量规范 (GBn270-88)的基本原则和划分方案,同时参考前人对煤层甲烷资源的分级方案 1~2 ,结合煤层气资源评价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将煤层气资源量划分如下。 (1)探明储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A+B+C)级探明储量,煤层甲烷的含量、分布及控制因素已经查明,煤储层参数已经基本掌握,已进行了煤层甲烷井组的 勘探开发试验,掌握了煤层甲烷的产能,甚至已进行了 滚动勘探开发 ,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开发利用。这部分煤层气储量称为探明储量。探明储量可为开发可行性评价提供依据。 (2)控制储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A+B+C)级探明储量,煤层甲烷含量基本掌握,初步查明甲烷分布状况,对控制因素有一定认识,对煤储层参数已有了解,进行了排采并已获得工业性气流。此时所计算的煤层气储量称为控制储量。控制储量可为开发选区提供依据。 (3)预测储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探明储量,有一定数量的含气量实测值,对煤层甲烷含量基本已查明或已有所了解,对煤储层参数有一定认识,对甲烷分布状况及控制因素有所了解,但缺少排采数据。此时所计算的煤层气储量为预测储量。预测储量可为评价选区提供依据。 (4)远景资源量 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预测储量或低级探明 6

煤层气资源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山西晋城潘庄区 煤层气资源开采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2008 年八月 、八、- 前言 煤层气即煤层瓦斯气,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产生并蕴藏在煤层和相邻地层中的烃类气体,其主要成份为甲烷(CH4),属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订的《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 的总体布局,“十一五”期间,山西沁水盆地将是中国煤层气产业重点建设发展地区,而位于沁水盆地南部晋城潘庄区煤层气的尽早开发不仅会带动该地区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会对当地的煤矿安全生产、环境改善、能源结构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将产生具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潘庄区面积为185.54km2,包括潘庄采气区和端郑采气区,其中潘庄采气区面积为150.77km2,端郑采气区面积为34.77km2,行政上隶属于山西省沁水县、阳城县。区内煤层气探明储量为264.31 00质,预计探明储量139.27 X 10京,可利用储量为276.88 X 108卅。 潘庄区煤层气资源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 )和萨摩亚美中能源有限公司(以下建成“美中能源” )合作开发,分两期进行。 一期开发为已建工程,中联公司在潘庄采气区建设1 50口垂直井,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7月1 3日以“晋发改高新发[2005]594 号”文对工程进 行批复,其中110 垂直井尚未进行井场地面设施建设,40 口井已经完成地面井场和集输系统建设(通过3 座井场自带的集气阀组和1 座集气增压站、1 座CNG 站完成集输),开采3#煤层气资源。 本方案为二期开发,计划新建514口采气井,其中中联公司在潘庄采气区和端郑采气区新建采气井266口(其中,258口直井,8口多分支水平井),与一期完

煤层气资源勘查

一名词解释 1矿产资源总量:指天然产出的具有经济意义的且具有一定地质确定性的矿物原样的富集体。 2煤炭储量:指蕴藏于地下,经过一定地质勘查工作,确定符合储量计算标准,具有一定工业开发利用价值的煤炭资源量。 3煤炭资源量:是可开发利用或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煤炭埋藏量。 4保有储量:截至统计报告期止,煤田、矿区、井田内实际拥有的探明储量。 5可采储量:指在工业储量中,可以采出来的那部分储量,即工业储量减去设计损失量。 6设计可采储量:在开发利用方案或初步设计中设计到的可以采出来的储量。 7暂不能利用储量:由于煤层厚度小、灰分高(或发热量低),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有困难,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8煤层气预测储量:经过钻探工程控制,用所获得的有关煤层几何形态、含气量等方面的实测数据而计算的已发现的煤层气资源量。 9探明储量:地质勘查报告提交、经储量审批机关批准的能利用储量,是反映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成果的主要指标。 10工业储量:在能利用储量中,可以作为设计和投资依据的那部分储量。 11 A级储量:在精查勘探阶段,通过较密的勘探工程控制和详细地质研究所圈定的储量。 12地质原始编录:在煤田勘查工作中,对勘查工程所揭露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描述和记录 并整理成原始图件、数据和文字表格等。 13地质综合编录:在煤田勘查过程中,把所获得的各种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研究,然后用文字、图件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的一项综合性工作。14煤自燃倾向性:煤由于氧化放热而导致温度逐渐升高,至70~80℃以后温度升高速度骤然加快,达到煤的着火点(300~350℃),从而引起燃烧,这就是煤的自燃倾向性,即煤在常温下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 15开采技术条件:指影响煤矿建设、生产与安全的各种地质因素,包括:煤层的厚度、结构、煤的物理性质、煤层的产状及其变化、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字号:[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08-03-10 来源:中国能源网 据中联公司最新一轮的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结果显示(2002年),中国陆上烟煤煤田和无烟煤煤田中(未包括褐煤煤田),在埋深300~2000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1.46×1012m3,世界位居第三(俄罗斯17~113×1012m3、加拿大6~76×1012m3、中国31.46×101212m3、美国11~19×1012m3)。研究表明,中国的煤层气资源不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时域性和地域富集特点。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略图 中国煤层气资源的时域分布特征 从赋存地层分析,中国的煤层气资源主要赋存于南方早石炭世(C1)、北方石炭二叠纪(C-P)、南方晚二叠世(P2)、晚三叠世(T3)、早-中侏罗世(J1-2)、东北早白垩世(K1)、晚第三纪(R3)等含煤地层(图2-2),表现出突出的时域分布特征。 早中侏罗世煤系和石炭二叠纪煤系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别为14.51×1012m3、13.69×1012m3,分别占总资源量的46.13%、43.52%;其次是晚二叠世煤系,资源量为2.87×1012m3,占资源总量的9.14%;其余煤系仅为0.38×1012m3,占1.20%(早石炭世煤系0.039×1012m3、晚三叠世煤系0.068×1012m3、早白垩世煤系0.267×1012m3和晚第三纪煤系0.004×1012m3)。

中国主要含煤地层及其煤层气资源量分布直方图(单位:108m3) 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地域富集特征 从地域分布角度看,中国的煤层气资源虽然广泛分布于新、晋、陕、冀、豫、皖、辽、吉、黑、蒙、云、贵、川、渝、湘、赣、鄂、甘、宁、青、苏、浙、鲁、桂等24个省、市、自治区,但却表现出显著的区带分布特征,具有显著的区带特征。 研究表明,昆仑-秦岭、阴山东西向巨型构造带和贺兰-龙门山-哀牢山近南北向巨型构造带,控制了中国的聚煤规律和煤层气分布特征;而贺兰山-龙门山陡变带、大兴安岭-武陵山陡变带、中国东部陆缘陡变带等三条SN-NNE向深层构造带明显地制约了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和可采性,其中中部区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 在众多的煤层气含气区,以晋陕蒙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为17.25×1012m3,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54.83%;其次是北疆区,煤层气资源量为6.88×1012m3,占全国总量的21.86%;冀豫皖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为2.89×1012m3,占全国总量的9.18%;云贵川渝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为2.83×1012m3,占全国总量的8.99%。 在上述含气区内,又集中分布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含气带。主要有鄂尔多斯盆地北部(55825.61×108m3)、沁水(55157.77×108m3)、吐-哈(26258.98×108m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19962.27×108m3)、六盘水(15094.34×108m3)、准东(14532.17×108m3)、鄂尔多斯盆地西部(12732.0×108m3)等含气带。 不同埋藏深度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根据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气勘探开发需要,将煤层气赋存深度划分为300~1000m,1000~1500m和1500~2000m三个区间,各深度区间煤层气资源量分别为: 300~1000m 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9.1381×1012m3,约占总资源量的29.05%; 1000~1500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9.9435×1012m3,约占总资源量的31.60%; 1500~2000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12.3796×1012m3,约占总资源量的39.35%。 以上统计表明,15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占中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60%(图2-3),有利于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山西省煤炭资源简况

山西省煤炭资源简况 经过五十年勘查查明:山西省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含煤地层约6.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主要的成煤时代为石炭二迭纪和侏罗纪。根据含煤地层的发育特征及其构造组合,将山西的含煤区域划分为六个大的煤田和八个面积不大的煤产地。六大煤田分别是:大同煤田、宁武煤田、太原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和河东煤田。八个煤产地分别是:浑源煤产地、五台煤产地、繁峙煤产地、灵丘煤产地、广灵煤产地、阳高煤产地、垣曲煤产地和平陆煤产地。六大煤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含煤面积的92%。 探明:埋深在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6600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1.9%,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位居全国第三。截至到2004年底,全省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800多亿吨,保有储量2600多亿吨,占全国保有探明储量的26%,居全国之首。全省119个行政县(市、区)中,赋存煤炭资源的有94个,其中,有68个县(市、区)煤炭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 探明:山西省煤炭资源品质优良,煤类齐全,从低变质的褐煤、长焰煤到高变质的贫煤、无烟煤,省内均有分布。煤炭种类的分布特征是:由北向南,煤的变质程度逐渐增高,依此分布着低变质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不粘煤)、中变质

煤(气煤、气肥煤、肥煤、1/3焦煤、焦煤)、高变质煤(瘦煤、贫瘦煤、贫煤、无烟煤)。据1986年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山西拥有14个牌号的煤种,其中大同的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离柳、乡宁的稀有炼焦煤储量大、分布广,在市场上具有极佳的品牌效应。大同煤田弱粘结煤以低硫、低灰、发热量高而享誉中外;河东煤田离石、柳林、乡宁矿区的主焦煤被誉为煤中的“精粉”;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的“兰花炭”更是名闻遐迩,是化工用煤的佳品。 探明: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较好,除北部宁武煤田平鲁一带赋存8米以上巨厚煤层,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外,其它地区大多为中厚煤层,总体地质构造简单偏中等,主采煤层厚度稳定,大部分煤层瓦斯含量不高,宜于井工开采。 查明: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的天燃气, 是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其成分以甲烷为主,大都以吸附、游离、溶解三种状态充填在煤的各种孔隙中。山西六大煤田有13个区块储存煤层气,在全国12个大型富气区中,我省就占了阳泉—寿阳、潞安、晋城、三交北、离柳—三交五个。山西煤层气资源量约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14.34万亿m3的三分之二,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河东煤田中段、沁水煤田北部和南部资源丰富,占全省煤层气资源量的90%以上。煤层气的发热量是民用煤气的2—2.5倍,每立方米煤层气可生产民用煤气3立方,且综合价格仅为煤气的11%,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我省可鉴借国外和我国南方一些省区的成功

山西沁水煤层气田地质特征

沁水煤层气田地质特征 1 自然地理环境 沁水煤层气田位于沁水盆地南部北纬36°以南,行政区划隶属于省市,包括、高平、沁水、阳城等县市。区地形为丘陵山地,沟谷发育,切割较深,地面海拔580m~1300m。较大的河流为沁河,其它有固县河等支流常年有水,大多汇入沁河。气候为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 2 构造特征 里必区地形为山地地形,地表条件复杂,山体陡峭,沟谷切割,基岩出露,地表高差大,海拔高度700-1200m,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北西倾斜坡带,地层平缓,地层倾角一般2°~7°,平均4°。断层不发育,断距大于20m 的断层仅在西南部分布,主要有寺头断层以及与之伴生的次一级断层,呈一组北东向—东西向正断层组成的弧形断裂带。区低缓、平行褶皱普遍发育,呈近南北和北北东向,褶皱的面积和幅度都很小,背斜幅度一般小于50m,延伸长度5km~10km,呈典型的长轴线性褶皱。 3 含煤层简况 沁水区块地层由老至新包括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上古生界石炭系中统组(C2b)、上统组(C3t)、二叠系下统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石千峰组(P2sh)、中生界三叠系T、新生界第三系(N)、第四系(Q),其中主要含煤地层石炭系上统组和二叠系下统组,在盆地广泛分布,是本区煤层气勘探主要目的层。 组:为三角洲沉积,一般有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支流间湾逐渐过渡到三角洲平原相。地层厚度8m~90m,一般60m左右,岩性为灰、深灰

色砂泥岩互层夹煤层。本组一般含煤2层~4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4#,其中3#煤单层厚度大,全区分布稳定,总体具有东北厚西南薄的趋势,为组主要煤层。沁水地区为3#煤层发育区,厚度3m~8m,局部夹炭质泥岩和泥岩夹矸1~2层。3#煤层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底板主要为粉砂岩和泥岩。泥岩作为煤层顶、底板封盖层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和集聚。 该组底部的K7砂岩,为本组底部的分界标志层,厚度最大可达10m,一般5m左右,以灰、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可相变为粉砂岩。 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复合沉积地层,厚度59m~125m,一般大于70m,岩性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灰岩和煤互层,由5个从碎屑岩到石灰岩沉积的垂向层序构成,体现了海退-海进沉积旋回过程。本组含煤层6层~12层,自上而下编号为5#~16#,其中底部15#煤层单层厚度大、分布稳定,是本区主力煤层,厚度5.2m~6.65m。15#直接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或含钙泥岩,底板主要为泥岩。K2石灰岩常常成为15#煤层的直接顶板,造成煤层气运移逸散,使煤层气井产水量增加。 该组底部普遍发育的K1砂岩及中上部数层浅海相石灰岩为其重要的区域对比标志层。 3.1 K1砂岩。

山西煤层气储量相当整个美国

山西煤层气储量相当整个美国 全国人大代表马巧珍 3月2日,山西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马巧珍再次带到北京两个有关煤层气产业化的议案。 马巧珍来自煤都晋城,曾担任晋城市委书记,后从晋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位置退下。 相关的建言,她已经连续提了三年了。 "有些问题得到部分解决,但最终还没有完全解决。"马巧珍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今年要继续着重解决气权和矿权一体化的问题,希望能够把一体化问题真正解决。" 所谓的气权和矿权一体化,指的是开采煤层气的主体与开采煤矿的主体相一致。但现状是,两个不同的开采权分别在中直企业和地方企业手里。 央企与地方的气权之争 煤层气俗称瓦斯,它以吸附态赋存于煤层及邻近岩石层中,当其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便爆炸。中国煤矿安全事故80%与它有关。然而,它又是一种比石油、天然气更清洁、高效、安全的新型能源。 基于煤层气资源的赋存特点及煤矿安全生产考虑,国家明确要求,要坚持"采煤采气一体化"的原则和"先抽后采"的治理开发模式。

然而,在国家全面部署煤层气开发之前,中联、中石油等中直企业已经取得了全国绝大部分区块的煤层气矿业权。以山西为例,中直企业在山西境内登记了2.8万平方公里的煤层气矿业权,约占全省含煤面积的60%以上,几乎覆盖了山西省所有煤炭规划区。 有山西人说,这些年,中直企业在煤层气领域几乎无所作为。 "他们更多地关注开发煤层气的实际收益,并不能从煤、气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落实采煤采气一体化。另一方面,煤炭企业由于未取得煤层气矿业权,在落实国家'先抽后采'和采煤采气一体化规划过程中又处处受阻。"一份来自山西省境内煤层气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指出,气是中央的,煤是地方的,两权主体分置,同时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这无疑是形成煤层气开采无序、各自为战、资源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 一位煤层气及油气专家则指出,按照国际经验,石油和煤炭公司在开采煤层气上展开合作是最佳的模式。"按市场规律合作是双赢,但垄断经营之下,央企只想争地盘、做老大,没有合作的习惯"。 此情形之下,中直企业与地方的矛盾不言而喻。在过去的20多年里,煤炭开采了20多年,煤层气就排放浪费了20多年。更严重的后果是,矿难频繁爆发。 煤都转型设想 "为什么每次矿难之后领导都着急?为什么我们不能防患于未然?为什么我们不能在采煤过程中实现煤层气的充分利用?这于国于民都有好处却为什么这么难呢?"大约在一年前,恰好是王家岭矿难期间,晋城市副市长王树新在晋城与记者谈煤都晋城的转型,他一直不停追问。 中国的煤层气资源相当丰富。据有关方面评价测算,全国2000米浅煤层的煤层气资源储量为36.7万亿立方米,排世界第三位。若利用起来,几乎与38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能源储量相当。仅山西煤层气含量为10万多亿立方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几乎相当于美国的储量。但我国的煤层气产业化却相当滞后。 "全国最稳定、最具有开采价值的煤层气气田在晋城。"王树新对记者说,晋城的半壁江山在煤田,半壁江山在气田。 这里有全国最好的无烟煤,已探明的储量约占全国的1/4多。这里还有全国最具开采价值的煤层气田,储量占山西省全省的70%、全国的31.46%。 但至今为止,这个城市7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65%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煤炭开采及其相关行业。这座因煤而生的城市时刻担心,有一天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命运。 "煤挖完怎么办?"王树新当时给出的答案是: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将在晋城低碳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办法(2020)

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办法(2020) 《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办法》业经2020年3月18日省人民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省长林武 2020年3月30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区生态保护,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促进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煤层气资源的勘查、开采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煤层气资源的勘查、开采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市场配置、公开公正,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创新管理、优化服务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利用工作的领导,研究决定全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利用重大事项,推动采气、输气、用气全产业链协调稳定发展。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维护矿区的生产秩序。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完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反馈等机制,优化服务流程,通过山西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部门网站公布办理煤层气行政许可以及其他管理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结果等信息。 第二章资源配置 第七条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编制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规划应当符合国家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煤层气勘查开采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八条煤层气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采、保护利用应当符合煤层气资源勘查开采规划。 设立煤层气矿业权还应当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国家产业政策等相关规定。

山西沁水煤层气田地质特征1自然地理环境沁水煤层气田位于沁水

山西沁水煤层气田地质特征 1自然地理环境 沁水煤层气田位于沁水盆地南部北纬36°以南,行政区划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包括晋城、高平、沁水、阳城等县市。区内地形为丘陵山地,沟谷发育,切割较深,地面海拔580m~1300m。较大的河流为沁河,其它有固县河等支流常年有水,大多汇入沁河。气候为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2构造特征 里必区地形为山地地形,地表条件复杂,山体陡峭,沟谷切割,基岩出露,地表高差大,海拔高度700-1200m,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北西倾斜坡带,地层平缓,地层倾角一般2°~7°,平均4°。断层不发育,断距大于20m的断层仅在西南部分布,主要有寺头断层以及与之伴生的次一级断层,呈一组北东向—东西向正断层组成的弧形断裂带。区内低缓、平行褶皱普遍发育,呈近南北和北北东向,褶皱的面积和幅度都很小,背斜幅度一般小于50m,延伸长度5km~10km,呈典型的长轴线性褶皱。 3含煤层简况 沁水区块地层由老至新包括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上古生界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石千峰组(P2sh)、中生界三叠系T、新生界第三系(N)、第四系(Q),其中主要含煤地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在盆地内广泛分布,是本区煤层气勘探主要目的层。 山西组:为三角洲沉积,一般有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支流间湾逐渐过渡到三角洲平原相。地层厚度8m~90m,一般60m左右,岩性为灰、深

灰色砂泥岩互层夹煤层。本组一般含煤2层~4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4#,其中3#煤单层厚度大,全区分布稳定,总体具有东北厚西南薄的趋势,为山西组主要煤层。沁水地区为3#煤层发育区,厚度3m~8m,局部夹炭质泥岩和泥岩夹矸1~2层。3#煤层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底板主要为粉砂岩和泥岩。泥岩作为煤层顶、底板封盖层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和集聚。 该组底部的K7砂岩,为本组底部的分界标志层,厚度最大可达10m,一般5m左右,以灰、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可相变为粉砂岩。 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复合沉积地层,厚度59m~125m, 一般大于70m,岩性为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灰岩和煤互层,由5个从碎屑岩到石灰岩沉积的垂向层序构成,体现了海退-海进沉积旋回过程。本组含煤层6层~12层,自上而下编号为5#~16#,其中底部15#煤层单层厚度大、分布稳定,是本区主力煤层,厚度5.2m~6.65m。15#直接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或含钙泥岩,底板主要为泥岩。K2石灰岩常常成为15#煤层的直接顶板,造成煤层气运移逸散,使煤层气井产水量增加。 该组底部普遍发育的K1砂岩及中上部数层浅海相石灰岩为其重要的 区域对比标志层。 3.1K1砂岩。 为本溪组与太原组分界的区域标志层。岩性为灰、灰白、灰绿色中—粗粒或细粒石英砂岩、石英杂砂岩及岩屑石英杂砂岩,局部可相变为粉砂岩或泥岩。厚度最大可达10m,一般5m左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