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回顾拓展七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回顾拓展七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回顾拓展七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回顾拓展七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口语交际.习作七

主备人:审核:

编写时间:学校: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讲述人物故事,要求有条理,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人物形象有特点。

2.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3.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写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2、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人物故事的活动。

学习时数: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定向:我们看了那么多描写人物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也来讲讲人物故事,好吗?

二、自学体验:

1、你最想把谁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故事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同学讨论怎样讲才能使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交流的意见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语言表达的方式的指导。

三、合作展示:

1、学生就自主学习情况,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总结把故事讲好的方法:

⑴故事要比较有趣,情节完整生动。

⑵讲之前做好准备。

⑶语速不能太快,声音要洪亮。

2、全班交流。

四、归纳提升: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讲人物故事,看谁讲的故事情节最生动,人物形象最鲜明。

2.全班分小组,要求每个组员都要讲一个故事,组员评点,最后评出讲故事小能手。

3.小组比赛。

五、自测反馈:大家评一评,谁讲的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深?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定向:

同学们,通过本组课文,圆滑善变的王熙凤、技艺高超的刷子李,临死不忘两茎灯火的严监生,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说说你们看过的童话故事或者动画片中,有没有哪个人物给你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呢?这些人物有哪些特点呢?(可能是:灰姑娘──美丽善良;白雪公主──纯真善良;孙悟空──神通广大;樱桃小王子──活泼可爱;等等。)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回到现实生活,想想我们身边那些与众不同的人?

2、小组交流。

三、合作展示:

1、就自主学习情况,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展示,学生间相互评价、完善。

四、归纳提升:

同学们心目中最有特点的人真是精彩纷呈!有自己的家人,有隔壁邻居,有商店老板,有警察叔叔,有邮递员……可谓丰富多彩!无论我们读过的书,看到的电影电视,还是生活中,都有一些有特点的人。我们就组成四人小组,在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心中最有特点的人,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也可以是偶然看见的,可以是书刊上看到的,还可以是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

⑴小组交流。要求: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⑵讨论评选出你们觉得有特点的人。

要求:每组的成员要心情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具体的理由。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介绍最有特点的人。师生共评。

请这些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指出把介绍的人的外貌、性格、为人等特征。每个代表发言完毕,教师组织学生对代表的发言做适当的评价或补充。

2.小结方法。

⑴导语:同学们都说得很精彩!通过大家的介绍,老师发现:原来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人。那么我想问,要把人物的特点说出来,通常我们要采用些什么方法呢?

⑵同学发言后,归纳:对,我们就是这样通过描写发生在人物身上的具体、生动的事情来突出他们那种独特的、令人难忘的形象,再写事情时,注意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其实,作家们就是这样来刻画人物的。那么,同学们,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当一名小作家!请大家把你心中最有特点、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写下来。

3.草拟片段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列的材料。试写一个片断,要求通过这一片断的描写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即可。字数100—150,要求文从字顺。

4.片断展示,组织评价

教师请几位同学读自己所描写的片断,然后说出自己是否满意自己的片断习作,为什么?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给与适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同时也要对自己的片断习作进行修改。

5.独立撰写,完成写作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成功的为你们的习作进行选材,并且还写出了精彩的片断。老师已经隐隐约约的看到你们笔下主人公的形象。现在老师想看得更清楚一些,老师希望你们笔下的主人公能够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形象,好吗?就请大家拿起你们的笔,完成习作。

注意:写出人物特点,文从字顺;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规范书写。

六、反思总结: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集体评改

1.选择优秀习作,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展示。以“你欣赏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或“这篇习作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你对这篇习作还有什么建议”等引导语,引导学生展开互相评价;老师亦可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和修改建议。

2.投影或宣读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

(1)说出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

(2)哪些地方要修改?

(3)应该怎么改?

二、同桌互改

1.导语: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同桌之间互相交换读习作,进行互相修改。

学生互改,教师巡视,发现修改较好的例子。

2.展示改得好的典型。

(1)修改后的文章比原文好吗?

(2)好在哪里?

三、指导自改

1.通过互改后,请学生归纳出修改这一类习作应注意的问题:

(1)叙述过程是否具体,是否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生动?文章是否通顺?

(3)文章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

2.学生自改。

请每位同学根据大家总结的修改注意事项及老师、同学的修改意见,再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让描绘的人物形象能够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四、总结课堂: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修改了自己的习作,还掌握了一些修改的方法,请大家牢牢记住这些方法,用以指导今后的习作,争取每次的习作都能更上一层楼。

回顾.拓展七

主备人:审核:

编写时间:学校: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学习重难点:

1、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2、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学习时数: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谁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生交流(先自己说,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快速浏览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金钱的魔力》,并思考这几篇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

2.小组交流:

把这几篇课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找出来,推荐给大家,并说说理由。

你认为在人物刻画上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请分别说一说。

3.全班交流、点评。

四、归纳提升:

1.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谈在学习上的收获。

3.在这次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人物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句子进行分类抄写。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本单元课文运用了很多的方法刻画人物,如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生动。这一课我们将积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成语。

二、自学体验:

1.出示成语,正确朗读

2.积累第一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外貌)

(2)教师给大家几个人名,试着用线与这些成语连连看。

黑旋风李逵文质彬彬

拳王泰森仪表堂堂

班级自选人名虎背熊腰

班级自选人名身强力壮

(3)预计中的课堂生成:学生可能对于“文质彬彬”与“仪表堂堂”这两个成语所找的对象不同,我们引导学生体会“文质彬彬”主要是形象人文雅有礼貌,与外貌好不好看关系不大,而“仪表堂堂”则是形象人的外表好看。

(4)由这四个成语,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神态)

2、小组成员根据这四个成语表演。

3、小组推荐最好的成员上台表演,让同学们根据他的表现说成语。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5、积累第三组成语

⑴请学生上台表演“点头哈腰”这个成语。要求分别表演“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

⑵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6、积累第四组成语

⑴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语言)

⑵大家根据下面几段话的提示填上这两组成语,每个成语只允许用一次。

A.××(班级人名)在学校说话总是低声细语的。

B.王老师对我们真是和蔼可亲,当我们犯了错误时,她总是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道理,他讲得娓娓动听,大家都听得心悦诚服。

C.这个罪犯真狡猾,面对警察的提问,他巧言如簧,总是东拉西扯,将一些题外话说得滔滔不绝,当警察将一些证据放在他的面前时,他开始变得支支吾吾,在警察的一再追问下,罪犯张口结舌,只得交待了作案的全过程。

过渡: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刚才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成语,大家还说了不少,如果同学们能将这些成语在平时运用到作文或平时的交流中,那一定会锦上添花。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人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7、学习成语故事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交流不理解的内容。对《书断》、张芝等书法知识要作必要的讲解。

(3).课文第几段是讲“入木三分”这个故事的?(第二段)

(4).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等刻画描写,将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具体。

(5).学生小组形式练习。

(6).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7).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勤学苦练)

(8).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课文第几小节介绍?(第一节)

(9).读一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10).齐读最后一小节,“入木三分”的意思是:

用“入木三分”说一句话。

四、归纳提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生自主交流所感悟的内容,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

3、诵读词语。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默写日积月累的词语

六、反思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18《陋室铭》导学案语文版

18.陋室铭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记住相关的文言字词解释。 2.技能目标: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学习重点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学法指导朗读法,导读法 【自主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 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 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4)何陋之有() (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 (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 (9)可以调素琴()(10)无案牍之劳形() (11)惟吾德馨()() 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 (1)《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诗人,字。题目中的“铭”是指:。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2)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 .........贫乐道 ...的情 ..怀.。4、读一读,问一问 学习质疑: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最有效)5、读一读,品一品。 (1)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答:地方不大,但是整洁干净,有格调。 。 (3)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 (4)有句古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文章的开头三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5)文中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答:表现了自己同诸葛亮和扬雄一样高洁而不受客观居住条件所困的高尚情怀。 。 (6)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③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④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读一读,记一记(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答:。(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4)孔子云:何陋之有?答:。【小结拓展】读一读,论一论 有人说,时代的发展,令许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作者认为只要自己“德馨”,纵然身居陋室,也同样安贫乐道,心美如饴。他要是生活在当代,纵然不是“傻帽”,也肯定是个迂腐不堪的社会“弃儿”----落伍者。对此说法,你是怎样看待的?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五首 学习目标 1.熟读诗歌,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古诗。 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学习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一、作家作品 1.《登幽州台歌》 (1)作者简介:陈子昂,代家。字,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传世。 (2)写作背景: 2.《望岳》 (1)作者简介:杜甫,字,自号。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是代最伟大的主义诗人,被尊为“”,与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对穷苦人民寄予,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 《》传世。 (2)写作背景: 3.《登飞来峰》 (1)作者简介:王安石,字,号,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著名的家、家、家。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获谥“”,故世称。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名列 “”,有《》《》等存世。 (2)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读准下列字音。 怆.然( ) 涕.下( ) 岱.宗( ) 青未了.( ) 决眦.( ) 千寻.塔( ) 自缘.( ) 2.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读懂诗文大意,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3.你能不能把《登幽州台歌》中登台的这个情景详细地描述出来呢? 4.反复诵读《望岳》,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杜甫登上泰山时的心情如何,说说诗人此时的心境。 5.请同学们反复吟读《登飞来峰》,联系王安石的生平及其时代,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年轻气盛,抱负不凡的文学家王安石,当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时,心境是怎样的。 三、品读诗文 1.《登幽州台歌》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3)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言为心声 ——语言描写导学案 一、进入新课 1:A. 母亲扑过来要哭了。 B.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A.奶奶突然帮我求情了。 B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问题探究: 1、此2组片段的B组句子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 2、比较一下, B组句子运用这种描写方法后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揭示文章中心有何好处? 二、明白概念:什么是人物的语言描写? 就是通过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语言描写妙处: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揭示。 想一想,下列语言表达哪一句是合情合理的: 1、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2、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食盐的化学名称)放得太多了。” 3、领导来到我班检查,班长说:“你能来检查,应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 4、小花对老师说:“我要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5、心爱的小狗丢了,小强说:“我的小狗不见了,我会不开心的。” 6、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 小结: 语言描写还得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心情、性格……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三、第一把钥匙: 例:一个下雪天,庙里来了四个人,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诗兴大发,随口吟道:“大雪纷纷落地,”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听得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1、秀才 2、富翁 3、流浪汉 4、县官) 小试牛刀: 设置情境:某一同学乱泼污水,玷污了墙壁。大家纷纷议论,是否该主动告诉老师。针对这一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描写。 用A、B、 C、 D、E代替人物姓名,写一群不同性格的人对话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新课标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8课时 设计者: 背景 本组教材围绕“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专题安排的课文。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即使学困生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本单元的学习困难不是很大。相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收获。阅读过程中多数学生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习作中学生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但在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面有所欠缺,学习过程中应给予充分关注和引导。 目标 (一)通过自学,同桌互助,交流展示、书写比赛等形式能准确识记、美观书写生字,体会汉字的优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二)通过朗读、默读、浏览、诵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学习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丰富语言的积累,领悟表达的方法,学习作者是如何选材的。 (三)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交流互动等方式进行口语交际,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通过观察、阅读、调查、访谈积累习作素材;具体明确地写记实作文;能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修改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导语、课后习题、阅读提示、小练笔等进行学习。 3.课外资源:通过阅读书报杂志、上网、收看电视、访问父母等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教/学活动 识字与写字 本学期要求会写的15个生字,学生要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写。积极参加学校及

2017年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 1 春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 一、预习成果展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 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a 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 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朗读 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 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 宏观勾勒(第2段): 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 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 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 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

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 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反复、排比等,优秀词语可以找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 3、小结: 排比的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反复的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四、课尾检测: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答案:1、反复: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拟人: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春天还未到来。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偷偷”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3、“散”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的多及分布的星星点点、不集中。“眨”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随风摇动的明丽之态。 4、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2、背诵优秀段落。 学习过程:师生互动小组讨论 一、朗读课文,选择段落进行写景简析。 1、春风: (1)、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016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

第五单元导学案 17、猫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摘录的习惯。 2.概况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把握文章结构。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预习导航】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污涩.()怂恿 ..()()蜷.伏()惩.戒() 怅.然()畏罪潜.逃()诅.骂()红绫.() 安xiáng()懒duò()冤wɑng() n.üè..待()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通读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课后表格。见P100 (三)合作探究: 1.默读17-34段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为什么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作者通过回忆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道理?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5 动物儿歌 导学案设计 课题动物儿歌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强调:“儿童的认识来源于动作,知识来源于活动,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由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扎扎实实搞好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猜谜语、编字歌、讲故事、“小老师”游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和记忆形声字。同时,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汉字音、形、义,启发学生自主发现,汇报汉字学习的收获,使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品尝合作学习的乐趣,发现汉字中蕴含的无限魅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最喜欢的小 动物。 2.教师出谜语:“小飞机,纱翅 膀,飞来飞去捉虫忙。”“头上两 根毛,身穿花旗袍,成天不劳动, 只知乐逍遥。” 3.教师板书“动物儿歌”并小结 引出——走进大自然,和小动物交 朋友。 1.学生自由说出喜欢的小动物并简 单说说动物的特点。 2.学生根据谜语,猜测出谜底是“蜻 蜓”“蝴蝶”。 3.随师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1.猜谜语。 (1)小虫遇到马。(打一字) (2)日子都在门里过。(打一字) (3)一个英雄汉,设下天罗网, 专捉飞来将。(打一种动物) 二、合作交流,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 引导学生试读课文并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带拼音的12个生字,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1)引导学生小组推选“小老师” 教每个组员读准字音,同时规范每 个学生汇报时的语言。 (2)引导学生集体汇报,相机评价 和鼓励。 (3)提出要求:拼读字音,声音洪 亮。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喜欢的 生字,说清用什么方法识记。 (1)教师点拨形声字识字法,帮助 学生梳理语言,及时鼓励。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并为生字组词和造句帮助理解。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网”, 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图,形象 识记生字。 5.组织学生展开“开火车组词擂 台赛”,为生字扩词。 1.学生听准字音,结合拼音试读课 文,圈画本课12个生字。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汉字的字音和 字形。 (1)学生小组内轮流当“小老师”拼 读字音,并交流需要注意的读音。 如:“蚂”字读三声;“藏”字是 平舌音;“蜘、蛛”都是翘舌音; “粮”字是三拼音节。 (2)汇报形式:我要提醒大家注意 “藏”的读音,请大家跟我读一遍 —— (3)正确齐声拼读生字。 3.学生观察,挑选喜欢的生字进行 同桌交流并汇报,要把话说完整。 (1)形声字识字法:我最喜欢“蚂蚁” 这两个字,它们都是虫字旁,表示 和虫子有关,我发现这两个字的读 音都与右半部分相同或者相近。看 到这两个字,我就知道“蚂蚁”是 一种昆虫。(按照这样的方法说说“蜻 蜓、蜘蛛”两个词语。) 2.汉字游戏,填一填,连一连。 虫 马义青知朱 () () () 3.把下面的字去掉部首,再组 词。 造()() 迷()() 粮()()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含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4) 3 丑小鸭 (7) 4 诗两首 (9) 5 伤仲永 (11) 写作训练:成长的烦恼 (13)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一) (16)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21) 7 最后一课 (23)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6) 9 土地的誓言 (28) 10 木兰诗 (30) 写作训练:黄河,母亲河 (32)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二) (35) 第三单元 11 邓稼先 (40)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43)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46)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50) 15 孙权劝学 (52) 写作训练:我也追“星” (55)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三) (58) 第四单元 16 社戏 (63) 17 安塞腰鼓 (66) 18 竹影 (69) 19 观舞记 (71) 20 口技 (73) 写作训练:戏曲大舞台 (76)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四) (78) 第五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83) 22 荒岛余生 (86) 23 登上地球之巅 (90) 24 真正的英雄 (93) 25 短文两篇 (95) 写作训练:漫话探险 (98)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五) (100) 第六单元 26 猫 (104) 27 斑羚飞渡 (106)

28 华南虎 (109) 29 马 (111) 30 狼 (112) 写作训练:马的世界 (115)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六) (117)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难点】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 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二)题解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 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填空。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体裁),选自。作者鲁迅,原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他写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 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秕谷() 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 二、课堂导学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过渡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答 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邓稼先 【自主预习新发现】 一、 áng xiǎn chóu yān chàn tǐng kuàng啸 挚奠仰慕 3.芒孺裹层 4. 筹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仰慕:敬仰思慕。 任人宰割:任免别人随便欺侮。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一点也不用惭愧。 【合作探究新课堂】 第一课时

一、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小引”。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二、 1.①行为描写。②语言描写,如“我不能走”。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2.选用典型事例往往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这里的两件事充分表现了他的巨大的人格魅力,正是他的无私真诚才感染了所有的人。这样就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中心。 3.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有烘托作用。奥本海默出类拔萃,是美国一流核物理专家,在世界早有声望。此处对比,不仅说明邓稼先的贡献与奥本海默齐名,还比他多了好多优秀品质。旨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就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第二课时 一、 1.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家作品,理清文章层次。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三味书屋》选自《》。 2.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注上字音,解释“人迹罕至”) 缠络豁觅食渊博确凿菜畦油蛉桑椹 珊瑚攒斑蝥秕谷书塾蝉蜕盔甲蟋蟀 收敛拗脑髓倜傥锡箔宿儒竹筛臃肿 金叵罗人迹罕至 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4.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5.布置作业 ①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 ②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课堂展示: 1、课文朗读。 2、听写生字词。 课后反思: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合作探究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实我的乐园。”一句,“似乎”“确凿”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 3、朗读第2自然段,从下列角度思考,作者写了什么? (1)从句式上看: (2)从描写的范围来看: (3)从描写的对象来看: (4)从观察的角度来看: (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4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5、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6,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课堂检测 阅读第二自然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1.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3)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是多么令人心动啊!()2.本文运用多种感觉写景,请根据要求从语段中摘录例句(一句即可)。

201x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6 猫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16 猫导学案新人教版知识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线索。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品味作者养猫的乐趣和 痛惜之情。 情感目标把握文章主题,培养善待动物、爱护生命的观念。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扫清字词障碍。 (2)理清课文思路。 (3)完成表格。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 【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 1.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2.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相称.(chèn)郁.闷(yù)一缕.(lǚ)娱.乐(yú) 污涩.(sè) 怂恿 ..(sǒnɡ yǒnɡ) 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怅.然(chàng) 红绫.(líng) 乞丐.(gài) 虐.待(nüè) 3.解释下列词语。 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预警: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蜷伏:弯着身体卧着。 【目标导学三阅读感知】 4.朗读课文,感知文意,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

3.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欣赏本文语言,感受对前两只猫的喜欢之情以及对第三只猫的愧疚。 方法指导一 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成功的细节描写会使读者印象深刻。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目标导学一赏析语言】 6.文章生动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1)“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2)“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3)“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7.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让我们来看看第三只猫的命运。 (1)第三只猫的命运如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1) 第一课邓稼先(第一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邓稼.先( ) 元勋.( ) 无垠.( ) 选聘.( ) 至死不懈.( ) 筹. 划( ) 宰.割( ) 彷.徨( ) 仰.慕( ) 鲜.为人知( ) 开拓.( ) 难堪.( ) 鞠躬尽瘁.( ) 风悲日曛.( ) 兽铤.亡群( ) 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4.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用“我们看到了一 个的邓稼先”的句式说话。 二、人物探究 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组内讨论交 流完成。】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找出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3.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三、质疑探究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2) 第一课邓稼先(第二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 一、前情回顾 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邓稼先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爱国情怀。 三、精读探究 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2.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段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哪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3.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四、写作手法探究 五、精段研读 阅读第五部分,思考如下问题: 1.本部分主要写什么? 2.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3.文章写1982年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xiān)开拓.者(tuò)元勋.(xūn) B.鞠躬尽瘁.(cuì)难堪.(kān)选聘.(pìn) C.热泪盈眶.(kuàng)说.服(shuì)无垠.(yín) D.彷徨.(huáng)挚.友(chì)殷.红(yān) 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租借宰割悲惨鲜为人知 B.奠基拔尖难堪妇儒皆知 C.忠厚选聘震荡真诚坦白 D.摄制彷徨挚友层出不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佩服他、仰慕 ..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仰慕:敬仰思慕。) B.“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元勋:最高领导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2-(1)

当我死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联想领悟诗的意境。 3.通过熟读背诵,把握三首诗歌的韵律、节奏,理解诗的内涵。 4.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思乡、爱国感情。 学习重点 诵读。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学习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联想领悟诗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⒈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48年余光中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的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头lú( ) 埋zàng()瞭.望()未餍.() 饕餮 ..( ) ..( )鹧鸪 3. 解释下列词语。 未餍:饕餮:: 4.朗读背诵这首诗,并归纳主题: 诗人通过倾诉自己死后要葬在()的强烈愿望,表达了()之情。 二、合作探究 1.你感受到全诗传达给你的什么情感? 说说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借助了哪些意象?) 2.你认为哪些诗句最富有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乡愁》每节抒写了一件事,请用四个字来概括每件事。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四、巩固练习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天下第一楼(节选)学案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学习目标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增强把握文本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深入理解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4.感受剧本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热爱话剧艺术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 一、初读——基础积累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幌.子( ) 怯懦 ..( ) 拾掇 ..( ) 捣.蛋( ) 雕梁.画栋( ) 咬牙跺.脚( ) 骂骂咧.咧( ) 2.解释下列词语。 雕梁画栋: 另请高明: 骂骂咧咧: 二、再读——整体感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请说说文中的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三、品读——深入探究 1.《天下第一楼》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分析卢孟实、罗大头两个人物形象。 卢孟实人物形象分析: 罗大头人物形象分析:

2.“王子西:侦缉队打点好了?”“卢孟实:不买账,看来想敲咱们一笔。”王子西与卢孟实的对话,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 一、初读——基础积累 1.huǎng qiènuòshíduo dǎo liáng duòliē 2.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骂骂咧咧: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二、再读——整体感知 1.(1)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2)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3)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4)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5)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 三、品读——深入探究 1.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肯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的人。 罗大头是一个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直率,不屑与小人为伍的人。 2.揭示了社会环境混乱、险恶、黑暗,侦缉队特地借机敲诈,扰民生事。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参考答案doc

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 【温故互查】觅韵魅慕【导学过程】 一、1.周树人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野草》《呐喊》《彷徨》《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 2.qí shèn xī shuài suǐ máo cuán linɡyuān 3.秕喉儒颊凿绣塾鉴4.略 5.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第九自然段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二、1.乐园因为年代久远,记忆模糊,所以用“似乎”;但对乐园里的野草记忆深刻,所以用“确凿”。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怀念之情。 2.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写的。“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到“鸣蝉”“油蛉”“蟋蟀”到“长的草里”“夏夜乘凉”到“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 3.第二自然段首先写景详略得当,讲究主次;其次写景顺序井然:由静物到动物,再到静物;由高到低再到高;第三观察景物仔细,抓住景物特征描写;还有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4.不是。因为长得草里,有一条赤练蛇,“我”自然而然联想起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5.欲扬先抑的写法 6.写了“我”的种种猜测,表达了对家里人做法的不理解和对百草园无限留恋之情。【达标测评】1.略2.(1)排比(2)比喻3.C 4.略5.(1)长吟伏窜低唱弹琴(2)C (3)A (4)略 【中考链接】鲁达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 【拓展阅读】1.介绍乡间庙会回忆儿时赶乡间庙会的经历庙会引发的思考2.示例:女人和孩子在大车上“摇晃”,而且是听着悦耳的吆喝声。这样,不仅写出了他们因路不平坐不稳而摇晃的情形,又写出了他们赶庙会时的愉悦心情。 3.主要内容:走亲戚、做买卖、看戏。理解:(1)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比儿时对庙会的认识更加深入,作者为多少年来农民生活的贫乏而感到哀伤。(2)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同情。 第二课时 【温故互查】1.略2.略 【导学过程】一、1.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画画儿 2.读书渐渐加多,对课也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3.敬慕尊重爱戴4.不给“我”讲解“怪哉虫” 读艰涩难懂的书 二、1.“我”更喜欢长妈妈,因为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只要是她知道的,都肯讲给“我”听 2.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新鲜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和快乐的心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一滴水经过丽江学案设计-附答案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游踪,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写法。 2.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感受丽江的美。 3.领略古城魅力,培养自己发现美、热爱祖国风光和民族文化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默读课文,标画出疑难字词,并查字典解决。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矗.立( ) 目眩.( ) 开闸.( ) 徘徊.( ) 翡.翠( ) 砚.池( ) 蘸.( ) 擦拭.( ) 喧.哗( ) 苍劲 ..( ) 眺.望( ) 喧.腾( ) 硕.大( ) 映.照( ) 奔.流( ) 亭台楼阁.( ) 目眩.神迷( )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矗立: (2)徘徊: (3)眺望: (4)喧哗: (5)苍劲: (6)映照: (7)硕大: (8)亭台楼阁: (9)五彩斑斓: (10)目眩神迷: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1982年,他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

《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空山》,长篇地理散文《》,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他主编的《科幻世界》,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2015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16年,他的作品《》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2.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的一个纪念。 三、认识“水滴”,理清行文线索 1.朗读课文,在课本上标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 2.这篇文章作为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3.作者又赋予“一滴水经过丽江”怎样特殊的含义? 四、跟随“水滴”,探寻丽江之美 1.“一滴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幻的生命旅程呢? 2.丽江的美,美在哪里? 五、品读美句,体会独特视角 1.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6猫导学案新人教版

16 猫 学习目标 1、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2、学会概括文章中心。 学习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难点:作者通过对比、烘托的手法揭示作品的寓意和主题。 知识链接 细节描写是指语言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学法指导 概括文章中心,可以借用文本中现成的核心词来概括文意;概括段落,要学会找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也很有讲究,有的是首括句,有的是尾括句,有的是过渡句,还有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诅.()骂怅.()然怂恿 ..()() 蜷.()伏一缕.() 2、本文选自(),作者(),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 朗读课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文中作者有几次养猫经历?三次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三次;失踪或死亡 1、作者第一次是如何养猫的? (1)这只猫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有具体的根据吗? (2)这样的一只猫,“我“喜欢吗?但是这种快乐长久了吗? (3)当听说小猫死了,我的心情如何? 2、不管怎样这只小猫还是离”我”而去了,那么”我”又是如何化解心中这份酸辛的呢?(向别处要一只新的小猫)那这一次的境况又是如何的呢? (1)与第一只小猫相比,这只小猫的”性格”是如何的呢?你能具体说说你的理由吗?它如此的有趣和活泼,那”我”喜爱这只小猫的吗? (2)看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了,那么当有一天它突然失踪了,你猜”我”会怎么样?(4)尽管作者企图存在侥幸心理,但是结果还是残酷摆在了面前,他的心情如何? 3、第二次养的黄色小猫被人捉去应该说令”我”伤心不已,但俗话说的好“时间是抚平心灵创伤最好的药”,“我”最终又养猫了吗? (1)这只猫是如何得来的?我家为何要收养它? (2)这只小猫与前两只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如此难看、不活泼的小猫在”我”家受欢迎吗?虽然它如此地不受欢迎,但是也有引起我们”留心”的时候,你能找出来吗?它在”凝望”什么呢,仅仅是那对黄鸟吗?(4)然而就是这一”凝望”埋下了祸根,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我”得知芙蓉鸟被害的第一反映是什么?”我”判断是谁干的?为何说”一定是猫”?真的是它吗?说说你的证据。 (5)于是,”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错在了哪里? (6)此时,心情又是如何的呢? 课堂检测 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