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城市规划原理的认识论文

对城市规划原理的认识论文

对城市规划原理的认识论文
对城市规划原理的认识论文

浅谈人类与城市

摘要:人类诞生已有两三百万年历史,这与地球上亿年历史相比仅仅是短暂的一瞬。然而人类的出现却给地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明的起源,城市的形成,智能圈中的人类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巧妙的改造社会的林林种种,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著名心理学家马斯络曾经将人类的需要归结为以下五种: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基本的生理需要导致了捕鱼、狩猎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农业、手工业应运而生;安全的需要诱导聪明的人类修建防御城墙、水沟。社会、尊重感、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人类对于周围的环境有了更明确的改造。本文将基于城市规划原理,结合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背静等方面,分别从城市从哪里来,城市规划应如何想,城市规划如何编写,城市如何建四个方面浅谈人类与城市的紧密关系,并对城市未来的美好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人类城市环境文化经济规划法规

正文:

1.城市从哪里来——为什么要进行城市规划

何为“城”?“防御”亦“城”;何为“市”?“固定的交易地点”。

历经漫漫进化历程,古人类于上百万年前出现在蓝色的地球行星上,种群式的穴居、树居生活满足着他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任何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随着种族的扩大,需求量的增加,几万年前聪明的人类创造了工具捕鱼、狩猎。几千年前人类种植植物形成了粗耕农业,驯化动物产生了畜牧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应运而生。历史的进程依旧前行,人类文明沿大江大河形成,为防御野兽、外敌入侵人类修建城墙,这一时期的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家喻户晓。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以物易物的商业诞生,生活的需要孕育了手工业的形成。商业、手工业慢慢发展形成城市,而农业的发展变成了农村。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界定有着些许差异,然而其基本特征却大同小异。中西方国家均从产业构成以非农业为主,人口规模大,职能为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四个基本方面界定城市。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城市也在不停地发展,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的发展差距尤为明显。发达国家远远赶超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变化,城镇化水平率先进入70%以上的稳定阶段。,如:英国在19世纪末即中国清朝末年进入城镇化稳定阶段,美国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入稳定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达到14%,2000年36%开始进入加速阶段,2008年46.6%,2011年51.97%,预计2030年将达到稳定阶段。

城市的发展关乎个人却不是由个人便可简单完成的,需要大量的资金、各政府部门相互协调统一制定标准来全面进行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并进行实施。有人曾经估计过一个富豪用800亿也不定能够完成城市规划。换言之,城市规划是政府的法定职能。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四大职能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从城市规划本身的角度考虑,它涉及到国

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协调,例如土地部门、交通部门、环境部门、房产部门、教育部门、水利部门等等。在法律层面,确立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主导作用,明确了政府的职责;赋予公众参与和监督城市规划的权力。

2.城市规划应如何想——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分析方法

2.1自然环境

人类自诞生之日便与周围环境相生相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以满足自身需求。玛雅文明的灭亡、苏美尔文明的消逝、地中海文明消失、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消亡时刻警示着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然而近200年,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空前程度。人口的急剧扩张严重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据中等估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90亿。世界能源的稀缺,土地退化的危机,水资源稀缺问题亟待解决。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主导作用,它不完整且脆弱。因此进行城市规划时对于城市的环境的容量与质量分析需要放在重要地位。城市环境的容量是指一个限度,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却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底限满足人类最低需求,高限满足人类最高需求。今年的八天国庆长假中,北京故宫的旅游人口就超过了其环境容量的3倍。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我们常用PM2.5进行评价,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u m固体颗粒物,相当于头发丝的平均直径1/30,它能够进入人体肺泡,使人类产生哮喘、支气管炎等,当其浓度大于10ug/m3死亡风险将上升。WHO将年平均标准制定为10ug/m3 ,24小时平均最高浓度不得超过25ug/m3 ;我国年平均标准制定为35ug/m3 ,24小时平均最高浓度不得超过75ug/m3 。目前我国并没有自己研发的监测装置,均为别国引进,统计结果显示北京有30个监测点,其他城市就几个监测点。据报道,今年年底,我国74个城市需要在年底前公布PM2.5的监测值。我国对于城市规划中环境的要求在《城乡规划法》2008年版第4条、第13条、第30条已明确规定。(第四条第四条第四条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第十三条第十三条第十三条第十三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第三十条第三十条第三十条第三十条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条法》——《环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2产业与经济发展

以物易物不仅是商业产生的原因,货币也因此诞生,产业与经济便成为了城市发展中另一重要因素。一个城市要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城市因为一个或多个主导产业而产生了人口和经济的积聚,形成中心城区的商业中心,以北京为例,中关村的电子产品与通讯产业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在界定城市发展水平时,对于经济指标的评价尤为重要,现金使用最多的常见经济指标有GDP、绿色GDP(即考虑了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后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失业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若为4%以上这表明通货膨胀,达到6%以上严重经济现状,表征为生活上物价飞涨)、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在所有支出中所占比例,反映一个国家生活富裕程度的指标,40%-50%为小

康,20%-30%富裕)等。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产业的构成以全球化生产为主,我国作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大国之一,应该把产业与经济发展引领到技术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

2.3人口与社会

城市规划中,对于人口的统计与控制不容忽视,它关系到就业、资源分配、环境承载、社会公平等多方面问题。对于人口数量调查常用的方法有静态统计与动态统计两大类,前者包涵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常住人口这几个概念;后者涵盖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两个概念。人口结构分析常常关系年龄结构以及职业结构。调查分析后,接下来就需要对城市人口进行预测,常用方法有综合增长率法、时间序列法、增长曲线法、劳动平衡阀以及职工带眷系数法。对整个社会进行分析时,常用的社会指标有基尼系数,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平程度。当大于0.2时,绝对公平;0.2-0.3,比较公平;0.3-0.4相对合理;0.5以上,收入悬殊巨大。我国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处于0.6的状态,改革的劳动成果被少数人享有。

2.4城市文化背景

生生代代,子子孙孙涵养在一片土地上,潜移默化形成了一座城市其固有的文化背景,望眼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历史的文化脚步不能轻易磨灭。它关乎城市人类对于祖先的缅怀,对于历史的尊重,对于文化的信仰,更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锦上添花的功效。充分利用历史文化优势,发展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结构,打造有特色的城市。经贸形象的义乌,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人文形象的南阳,四圣故里;旅游形象的大连,浪漫之都;综合形象的成都,成功之都、多彩之都、美食之都。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该根据其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选择产业发展,指导城市景观建设。

2.5技术与信息

信息化的时代,技术进步飞快,他们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功不可没,3S 技术对于城市规划本身技术指导尤为重要,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于城市经济、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等也意义重大。

3.城市规划如何编制

上位规划

编写 相互衔接

城市总体规划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省城城镇体系规划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可有可无) 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控制性详细规划 前期工作

总体规划纲要

诚镇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

总体规划 区域规划 专项规划

图3-1 城市规划内容层面关系图

表3-2 城市规划行政层面

城市规划行政层面编制审议审批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目前没有国务院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国务院

城市直辖市

总体国务院确定较大市规划其他地级市直辖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省自治区政府审查

国务院

城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省自治区政府审查

国务院

城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常委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镇总体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规划非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镇人大代表县人民政府

乡、村庄规划(非必须)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审议、村民代表大会(上一级)镇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上述内容层面与行政层面,并对城市用地进行分类与适应性评价。适用性评价中涉及城市的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综合考虑地域差异以及大区域范围。其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滑坡与崩塌、地震、冲沟等)、水文条件(江河湖海分布、地下水水位等)、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向、风速、温度以及湿度)和地形条件。规划过程中需要对具体用地类型因地制宜加以设计。城市规划分类标准参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我们需要明确用地面积概念、用地边界红黄蓝绿紫线的意义与划分原则、容积率、建设密度、居住人口密度、绿地率、公共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建筑间距等的含义以及计算公式。

在以上基础上,对城市的交通道路系统、生态环境、城市工程系统、城乡住宅等进行各个专项规划。

4城市规划如何实施

编写完城市规划之后,需要对城市进行实际建设,这就关系到开发部门与管理部门相互协调实施。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展望城市美好的未来,将构建美好城市付诸于实际行动,加强开发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10.8

[2] 蔡云龙,自然资源学原理(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小健,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城市规划原理结课论文

序号:1258 《城市规划原理》 结课论文 题目: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 专业:工程造价管理 准考证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石红玉 日期:2016年11月5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项目概况和规划设计 (5) 2.城市生态景观布局创新设计 (5) 3.住区整体布局规划设计 (6) 3.1住宅空间结构布局 (6) 3.2住区交通组织规划设计 (6) 4.商业中心规划设计 (7) 结束语 (7) 郑重声明 (8)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 摘要: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又由于城市设计自身兼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双重属性,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理论与方法,因此,城市设计“独立”的呼声日渐高涨,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也越来越被受关注。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城市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说法,在学科体系中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并列等同;同时,大量以“X XX城市设计”命名的工程项目及设计成果不断涌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人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建筑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

名词解释: 1.城市性质: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 3.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卫星城:一些半独立的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 简答题: 城市化具体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地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比较集中成片的、密度高的居住形状,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2、论述可持续发展概念、意义且具体说明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意义:三者关系: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 具体来说,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数量,更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大社会环保意识,防治污染于产生污染的源头,解决污染于经济发展之中。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达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求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城态发展不能背离环境的承载能力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创建一个保障公平、自由、教育、人权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此外,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习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和决策取舍的参照依据。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3、居住用地选择要考虑那些方面? 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灾害、滑坡、沼泽、风口等不良条件的地区。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通风的坡面。在可能情况下,尽量接近水面和风景优美的环境。 (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就业区、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相结合,协调

城市规划原理论文

城市规划原理——浅谈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题目浅谈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姓名 学号 学院建筑学院 专业风景园林 2015 年5 月 12 日

浅谈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摘要:经过近一个学期对《城市规划原理》的学习,使得我们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日益加深。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越来越快,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渐渐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暴露出了我们国家过去所进行的城市规划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矛盾也日益明显,城市规划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经过学习,笔者对城市规划面临的矛盾和对策有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城市城市规划实践公众参与因地制宜环境效益公共治理个性城市 正文: 认识城市规划,先认识什么是城市 对于城市,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方式,在不同的学科对其的定义都略有不同。“概括起来,对城市可有如下认识: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以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要,发挥城市特有功能;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吴良镛,1988)。 世界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城市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中世纪阶段,即前工业化社会时期;工业化时期;当代或后工业化社会时期。 工业革命结束了城市中工厂手工业的生产形式,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形式,使城市中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生产的专业化向着更广的范围发展。工厂企业为寻求协作利益和增强竞争能力,在地域上出现了相对集中的倾向。这种倾向直接影响近代城市内部的扩展形式和城市的区域分布格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 试卷B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 分,共 分) 、城市规划——一 、地基承载力—— 、居住用地—— 、环境容量—— 、城市总体布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分) 1、城市产生于(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奴隶向封建过渡时期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下列关于居住用地选择,错误的是 。 .用地数量与形态应考虑其适用性 .注意与工业等就业区的相对关系 .布置在较繁荣的城市中心地段 .尽可能布置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段 、《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规定,盲人学校属于 。 .体育类 .医疗卫生类 .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 .行政办公类 、居住区的用地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唐长安城较为完整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格局,其特征中不包换( ) 、中轴线对称 、大套方城、宫城居中 、规整的方格路网 、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采用同一种管渠混合后汇集后,全部送至污水厂处理后再排放的排水系统,指的是( ) 、直泄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 、全处理式合流式 、完全分流制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 。 规划文本和附件 图纸和附件 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 文字说明、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 、( )是我国目前道路上所普遍采用的断面形式。 、一块板 、二块板 、三块板 、四块板 、下列关于仓库规划布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油库应靠近重要的交通枢纽布置 供应仓库可布置在使用仓库的地区内或附近地段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4175 课程负责人:孙晶王海军 课程中文名称:城市规划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Urban Planning Principle 课程类别:选修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地图制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该专业的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熟悉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掌握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内容:居名点的形成,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定义 重点讲授: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城市化 内容: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重点讲授: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第三节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内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 重点讲授: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 第四节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内容: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 重点讲授: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第五节我国城市规划的实践与展望 内容:建国后城市规划的回顾,城市规划面临的新的挑战

重点讲授:城市规划面临的新的挑战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一节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内容: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重点讲授: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内容: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城市规划的特点 重点讲授: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内容:如何进行调研工作,基础资料的内容 重点讲授:如何进行调研工作 第四节城市规划体系 内容:城市规划的层面,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城市规划的审批 重点讲授: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计划的关系 内容: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计划,城市规划与农业区划 重点讲授: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 第三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第一节城市的系统构成 内容: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城市空间系统的构成,城市其它系统的构成 重点讲授:城市社会系统和产业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内容:城市用地的概念和属性,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的选择 重点讲授: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第三节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内容:城市用地的分类,城市用地的构成 重点讲授:城市用地的构成 第四节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 内容:居住用地及布局,工业用地及布局,公共设施用地及布局,仓储用地,城市绿地及布局,城市郊区用地及其与城市用地的关系 重点讲授:居住用地及布局,城市绿地及布局 第五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内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建筑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城市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城市更新重点讲授:建筑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 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布局 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重点讲授:城市发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论文

从临江大道浅析武汉市规划

摘要:武汉市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城市区域化加快,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日趋明显,城中村改造大规模开展,交通、环境、景观等等问题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通过对武汉临江街道的建筑调研与浅析,总结部分武汉在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Wuhan City is in a crucial perio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City regionalization speed up ,Urban spatial restructur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Transport, environment, landscape and so onWill face a severe test,through the streets of Wuhan Architectural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conclusion of Wuhan in the planning of the problems faced by. 关键字:武汉规划临江大道 我们生活在城市中,一切活动与城市息息相关,无论是平常的工作、生活、购物或是旅游,都会在城市中或是城市间穿梭,因此,城市所营造出的环境就更为重要。 作为全国闻名的江城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脉,拥有山水交融的自然生态格局,拥有三镇鼎立的独特城市布局,这些都是武汉成为华中重镇的基础。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武汉紧随改革开放大潮,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鳞次栉比,车辆川流不息,武汉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武汉市的城市建设与其他城市越来越接近,而武汉自身的特色却在逐渐消失。 武汉依水而立、得水而兴、拥水而优。水孕育了武汉的城市文明, 水也是武汉世纪加快发展最具潜力的战略资源之一。开发、经营、利用水资源、整治两江四岸, 美化江河岸线景观,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与江水交相辉映, 是建设滨江滨湖特色城市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武汉比较优势,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也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由于暑期的国家项目,我们主要调研了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之间的一环线即武汉江滩,与临江面的建筑,不可否认,武汉市对于江滩的建设由之前只注重了防洪作用,而忽略了环境功能,使江滩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处,转变为现在芳草萋萋,绿树成荫,集休闲娱乐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江滩公园,变化之大令人惊叹。同时,在各个沿江大道也开始了崭新的规划工作。但沿江的建筑种类确是各种各样,包括住宅、学校、医疗、商业、旅游甚至工业建筑,让人费解,不禁觉得浪费了长江的美景。 1954年的武汉江滩现在的武汉江滩 1954年底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连接了汉阳与武昌,一直使用到今天,桥头堡已经褪去曾经光鲜的外衣,桥下原本华丽的玻璃门也空洞洞的漏风。汉阳江滩是以大禹神话故事为背景蓝图构建了一个主题公园,同时有晴川阁这个历史古迹,景色十分优美,同时依靠着龟山,绿荫环绕,但龟山脚下、沿途大道上都是两层左右的平房,还保留着弯弯曲曲的胡同,晴川饭店高耸在长江汉江的交接处,毗邻江畔,景色宜人。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一、名词解释(5分*5个= 25) 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3.城市职能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5..户室比 户室比又叫户型比,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总套数的比重 二、单项选择题(4*8=32) 1.城市道路应分为(B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3.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指( b )。 A.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B.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c.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D.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4.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 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

城市规划原理结课论文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 摘要:凡是有人活动就离不开交通。科学地搞好城市交通系统对于建立现代化城市,适应高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城市交通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及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面临问题措施 Abstract: where there are people activities cannot leave the traffic. Science on urban traffic system for building a modern city, adapt to the high economic growth, have very important rol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for the urban traffic system and the improv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will be of urban traffic comprehensive planning, urban traffic system and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measures are analyzed. Key words: urban traffic planning the problem faced measures 一、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1、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城市形成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形成发展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城市交通自始至终贯彻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之中。城市交通是与城市同步形成的,城市的形成必包含城市交通的因素,一般先有过境交通,再沿交线形成城市。因此,也可以说城市对外交通(由外部对城市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最初形态。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内部的交通也随之形成与发展。同时,城市由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与城市对内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完善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这就是城市交通与城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在城市逐步现代化的同时,拥有现代交通也成为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2、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城市交通与城市关系非常密切,对城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要素。城市交通是:(1) 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农业、采掘、加工、交通运输)之一。(2) 城市化过程中的必备条件。它包括:1)在以工业生产为中心的城市,是生产的延续;2)城乡物资、国际物资交流的纽带;3)城市人民生活供应;4)政治、经济、文化交流;5)国内外旅游。(3)城市大多位于水陆交通枢纽交通运输方式配备的完善程度

城市规划原理论文资料

目录 摘要 (1) 一、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二、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背景 (2) 2.1.近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2) 2.2.规划理论的来源和历史 (2) 三、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及划分办法 (2) 3.1.阶段划分办法 (2) 3.2.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2) 3.2.1.三个阶段的划分 (2) 3.2.2.七个阶段的划分 (2) 3.2.3.吴志强的六阶段划分 (3) 四、近代西方城市规划主要的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4) 4.1.1890--1910年霍华德(E. Howard )的“田园城市” (4) 4.2.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 (4) 五、城市模式探索 (5) 5.1.欧文的“新协和村” (5) 5.2.戈涅的“工业城市” (5) 5.3.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 (6) 六、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和我的观点及对主要思想理论的理解 (6) 6.1.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 (6) 6.2.我的观点及对主要思想理论的理解 (6) 七、结语 (6) 参考文献 (7)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与历史意义 摘要: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人类在为生存而斗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如何改善自我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生存安全、生活及生产需要。对于生存环境的选址以及规划,中国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但西方城市规划体现出了一种多元性和历史性。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研究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进一步提出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生背景发展历史思想流派历史意义 Abstract:Human beings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how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survival, safety and production during the long battle for existence. In term of the city layout, China has a clear guiding ideology from the beginning, whi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urban planning ha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pluralism and historic. In this paper, the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urban planning and the main theories, schools and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modern western urban planning are analyzed and explored, accordingly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west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 will be realized and defined. Key words:city layout、developing background、develop history、schools and historic significance. 一、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特征及影响因素 欧洲的古代文明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几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变迁,不同的政治势力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带来不同城市的兴衰,而且城市格局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古希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中世纪的城堡以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广场和君主专制时期的城市放射轴线都是不同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产物。

城市规划论文

学号 11230906 天津城建大学 成都某大学周边居住区的居住环境 与景观分析 学生姓名石智鑫 班级11级土木9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土木工程学院 2014年 5 月 16 日

成都某大学周边居住区的居住环境与景观 分析 摘要:本文选择成都市某大学周边3处具有不同人居环境条件的居住小区及其居民为调查与分析的对象,对住区内外部各项人居环境条件,以及公共设施规模等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的可享资源公平性进行评价,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居住区;人居环境;公平性;景观;发展; 1.研究背景 成都作为“天府之城”,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我国人居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但是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流动人口急剧增加,成都这一自古为诸多文人赞誉的"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不同阶层居住社区在享有住区物质环境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因此,作为家住川大周边的成都人,我将对川大周边的居住小区的人居环境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及公共设施规划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新思路。 2.研究与分析的基础情况说明 根据居住区环境条件状况的不同,我选取了四川大学周边的三个居住小区:河滨印象,棕北小区,水井坊社区,以它们分别作为高,中,低档住区的代表,来进行调查分析。 “河滨印象”定位于以三层联排式别墅为主的绿色生态高档住宅区。位于成都市东南部锦江区上河心村,在府南河、石牛堰两河交汇处,新九眼桥飞架府南河两岸,使其与成都名胜古迹望江公园、四川大学紧密相连。 棕北小区位于成都市科华北路段,与四川大学隔街相望,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周边教育商业设施便利,交通便捷。棕北小区的整体规划体现了“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设计思想。住宅群体平面布局合理,立面富于变化,居住环境幽静,具有川西民居特色。住宅单体设计采用“大厅小卧室”的布局,注重功能完善,厨房、卫生间生活设施齐备。配套公共建筑造型别致,功能齐全,位置适中,方便居民生活。宅前绿地、组团花园、中心游园美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 水井坊社区位于锦江区中部,九眼桥头,系府河、南河两江环抱之地。水井坊社区历史悠久,社区有远近闻名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水井坊遗址。 3.小区环境景观分析 3.1绿化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居环境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患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绿地能改善居住区小气候,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隔声防风防尘,遮阳,还可提供户外活动场地美化居住环境。一个优美的绿化环境有助于人们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可为居民创造游憩交往的场所。 3.1.1绿化率:绿化率是反映居住区绿化水平最直观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河滨印象作为城市高端住宅商品房,其绿化占地比例高,设计美观,是典型的佳作,具有花鸟山水的幽雅

城市规划原理各章节_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的不同。 .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居住形式.产业结构 、一般把()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发明蒸汽机.汽车的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市场推动型.地方推动型.辐射扩散型.外资促进型 、以下四项中,()项不是城市化。 .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 、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 .;;.;~;一 .;;.;~;~ 、()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 、通常我们把()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③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 ④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①③.②③.①②.③④ 、城市以()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斗兽场.广场.公共建筑.铜像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是由()编写的。 .伊利尔?沙里宁().勒?柯布西埃(?) .赖特(..).佩里() 、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以()为前提。 .城市运输.城市工作.城市居住.城市道路 、()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而且它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得过且过”的科学》和《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雅典宪章》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马丘比丘宪章》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再适当考虑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作适当的控制,对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能力作重点考虑 .可持续发展就是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下面关于“田园城市”的论述有()项不妥。

城市规划原理论文

JIUJIANG UNIVERSITY 实践论文 题目近代城市规划院系继续教育学院专业工程造价 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二零一六年十月

目录 摘要 (2) 一、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特征及影响因素 (2) 二、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背景 (3) 2.1. 近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3) 2.2. 规划理论的来源和历史 (3) 三、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及划分办法 (3) 3.1. 阶段划分办法 (3) 3.2. 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3) 3.2.1. 三个阶段的划分 (3) 3.2.2. 七个阶段的划分 (3) 3.2.3. 吴志强的六阶段划分 (4) 四、近代西方城市规划主要的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5) 4.1. 1890--1910年霍华德(E. Howard )的“田园城市” (5) 4.2. 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 (5) 五、城市模式探索 (6) 5.1. 欧文的“新协和村” (6) 5.2. 戈涅的“工业城市” (6) 5.3. 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 (7)

六、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和我的观点及对主要思想理论的理解 (7) 6.1. 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 (7) 6.2. 我的观点及对主要思想理论的理解 (7) 七、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与历史意义 摘要: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人类在为生存而斗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如何改善自我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生存安全、生活及生产需要。对于生存环境的选址以及规划,中国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但西方城市规划体现出了一种多元性和历史性。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研究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进一步提出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生背景发展历史思想流派历史意义 Abstract:Human beings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how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survival, safety and production during the long battle for existence. In term of the city layout, China has a clear guiding ideology from the beginning, whi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urban planning ha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pluralism and historic. In this paper, the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urban planning and the main theories, schools and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modern western urban planning are analyzed and explored, accordingly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west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 will be realized and defined. Key words:city layout、developing background、develop history、schools and historic significance. 一、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特征及影响因素 欧洲的古代文明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几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变迁,不同的政治势力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带来不同城市的兴衰,而且城市格局也表现出相应的特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1防护绿地:城市屮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圉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3服务半径: 4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5道路宽度: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 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6日照间距: 7居住绿地8 CBD:屮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9城市流动人口 10路幅宽度: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 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1简述下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2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可分几级?其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 米? 3旧居住区道路沿线改建要考虑哪些方面? 4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围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分为几类? 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闱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以分为下列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5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 6简述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7从城市用地布局考虑,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 8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

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2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考试大%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坏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利,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要注意保护地域的文化遗产 9简述矿山城市的规划布局的基本特点? (1)矿山生产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矿区资源条件是矿区工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2)矿区生产需有频繁的交通运输、大量的动力用电和生产用水; (3)矿区工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矿区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4)由于矿区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和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方,因此矿区的规划布局要很好的考虑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5)由于矿区与农村的联系较为密切,在进行矿区总体布局的同时,应尽可能结合考虑矿区所在地区的工农业基本建设,把矿区的开发与农田基本建设、大工业与乡镇企业、矿区公路与农村规划道路、矿区供电和农村用电统一考虑; (6)不同的矿产性质和种类的矿业城市在规划布局上也会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10简述确定公共设施指标的影响因素及方法? 11阐述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中区新公寓的道路规划现状说明其优缺 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2根据所学知识阐述住宅群体平面组合中行列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并请用简图说明住 宅群体平面组合中行列布置形式的几种布置手法? 13居住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哪几方面要求? 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城镇化的道路的选择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学院: 指导老师: 日期:2013年4月20日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摘要: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又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力;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种种误区,并因此带来诸多后遗症,必须来取相应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小城镇化;小城镇化道路选择 发展小城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当统筹规划,综合清理。由于在当前小城镇化建设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在小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上,陷人了种种误区应当予以澄清,并采取相应对策。 一、误区之一:建设小城镇就是农田变作坊,瓦房变楼房 由此产生了小城镇建设出现的以下几种现象: (一)乱占耕地,盲目建厂 有些乡村不考虑当地的资源和人口素质等状况,把耕地都建成了厂房;而厂房又建得像小作坊,建成后又无法良好运作。更有甚者,大搞运动,强迫农民出工出劳,“创造”城镇,结果是毁了农业又造不起工业。 (二)不顾实际,拔苗助长 小城镇的兴起、发展、繁荣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某些地方把小城镇建设当成“短平快”政绩任务,只求形式上的农村变城市,比速度,比规模,比数量,甚至提出半年建成一座小城镇,一年建成一座小城市。结果耕地变成建筑垃圾堆,乡镇市场变成基建工地,修几条街道,盖几栋楼房,建几个作坊,就算“大功告成”。殊不知,小城镇建设不仅要有硬件—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兴建,更要有软件—城镇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切不操之过急 (二)布局混乱,规划滞后 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用今天的眼光来建设小城镇,还不等小城镇建设起来就已经落后。当前有不少地方的小城镇建设仍然缺少规划,甚至没有规划随处可见“三无”城镇,即规划无特色、建筑无风格、环保无举措。小城镇建设成了“大杂烩”,生活区、生产区、休闲区全都在一块商业区、娱乐区都往一个中心挤,垃圾无人清理,这对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二、误区之二小城镇建设就是把人口集中,让农民进镇 由于这种片面思想使某些乡政府不用间接手段调节农民进镇数量和速度,而是直接命令式的搬迁和盲目地鼓动、误导结果又导致了下列现象的出现。

城市规划论文文献

关于加强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城镇化发展是全面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人口的大量转移和集聚,必然导致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和需求。加强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是合理配置土地、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最重要途径。本文着重就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几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对其他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有所借鉴。 关键词:用地规划管理;中心城市 (一)、当前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现状 1、用地规划管理依据 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借鉴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取得一定成绩,1989年和1993年,《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先后出台。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述的…法…条例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城乡二元分治体制,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乡规划法》解决了土述弊端,并在法律上第…次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法律地位。《城乡规划法》第38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该条明确了控规是用地规划管理的直接法律依据。201 0年7月1日,《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对如何实施规划管理更具有操作性。 2、用地规划主要工作及做法: ①、规划编制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城市人民政府或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当地政府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考试要点总结材料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作者: 收集于网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循环积累过程和乘数效应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 "澜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始期) "绝对分数"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集聚与扩散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和区域影响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外扩展和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产业构成:三大产业和两大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趋势 从第二产业主导到第三产业主导 从传统制造业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主导 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世界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