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手机行业战略群组分组及战略比较(最终版)

中国手机行业战略群组分组及战略比较(最终版)

中国手机行业战略群组分组及战略比较(最终版)
中国手机行业战略群组分组及战略比较(最终版)

中国手机行业战略群组分组及战略比较

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金融一班谭隼翟、李江杰、洪周浩、洪蔓遥、黄桂洪【本文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手机的国内供需市场日趋成长,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但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本身能力资源的差异,注定了前进的道路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企业找准自己的战略群组,对于明确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从而获得持续成功的机会。这点对于企业经营成败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先指出进行本次战略群组分组的两个重要因素—品牌塑造力和综合研发能力。并根据该两个因素划分出4个战略群组。高端,中高端,中低端和低端。并分部指出每个战略群组的特点以及代表企业。然后,先从抽象角度概述各类战略群组的战略并加以比较,并各自举出具体的企业给以形象化的说明。最后做出总结。点评学习成果,分享感受。

【关键词】战略群组手机行业研发能力品牌效应

一、中国手机行业的背景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手机行业近年来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根据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报告:截止到2012年2月份,中国联通拥有1.601亿的2G手机用户及4590万的3G用户;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数升至1.323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4115万;中国移动用户规模达到6.614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5658万。由此,中国手机用户数达到了9.997亿人,3G用户数突破1.4亿,3G用户渗透率达14%。

从智能手机出货量上看,市场调查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11年下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季度超越美国,预计今年中国将成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市场,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20.7%,略高于美国的20.6%。

从应用下载量上看, Flurry报告指出,中国用户访问应用程序的次数也呈现惊人的增势。在App应用市场,2012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126%。中国已成为第二大手机应用市场,即将超越美国市场。

中国惊人的发展空间和爆发性增势让全球大公司趋之若鹜。如今,三大移动生态系统全部登陆中国,越来越多的终端厂商开始倚重中国市场:谷歌是在中国市场占据半壁江山。三星势如破竹,位列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首位。HTC调整策略,在中国市场更加主动;苹果先后牵手中联通、中电信,与中移动频传好事将近。乔布斯时代漠视中国的苹果正改变态度,苹果CEO库克多次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微软看好中国市场前景,日前在中国正式发布Windows Phone 7.5,与诺基亚、HTC、中兴通讯等十几个手机制造商达成合作。诺基亚更将中国市场视为转型成败的关键,率先与中电信合作推出LUMIA 800C;日系手机索尼、松下等以不同方式重返中国市场图东山再起。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来,中国手机行业已经步入高度发展时期,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外国手机制造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从而使得中国市场各大手机制造商的行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从总体来看,在这个时期中,中国手机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1、国外手机品牌优势强大,但是中国国内手机品牌潜力也十分强劲。从数据上看,中国手机市场份额,国外手机品牌占总额的50%,前几名都是外国产品占据了,但是中国国内手机行业的潜力也很大,比如联想手机、华为手机,近几年加大了研发的力度,不断创新,退出符合中国国民需求的手机品牌,手机销售量不断增加。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手机制造商进行行业战略群组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分析中,知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在竞争中不断进行战略的调整,以获取更好的发展。

2、中国智能手机系统在国内甚至在全球呈现一个三足鼎立的态势,ios系统、安卓系

统、塞班系统。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选择,塞班系统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反而IOS系统和安卓系统带着创新、时尚的元素强势来袭,不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3、智能手机是一种更新速度快的高科技产品,随着手机更新换代的加快,中国智能手机的价格也呈现下滑的趋势。有数据显示,智能手机平均价格从2003年的3658元降到2009年的2401元。同时,1000元至2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占比过半。

4、智能、3G手机热度不减反增,成为手机市场新发展的引擎。据数据统计,2011-2012年度中国手机市场上,智能、3G手机是用户关注的觉得主流,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关注度超多八成,成为永恒关注度最集中的机型。同时根据台湾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销售量达8000万台,2011年度中国智能手机销售量突破一亿台,年成长率高达37.5%,远远高于中国整体手机市场的年成长率。

5、移动互联网参透加速,手机市场应用于服务竞争升级。截止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规模超过3.96亿人,接近4亿,环比增长4.4%,较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2.88亿的用户数增长37.5%。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加速,中国手机市场应用与服务竞争升级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

6、大屏幕、高像素手机关注度节节攀升,成为用户新宠。随着移动互联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能够为用户带来全新上网、阅读应用体验的大屏幕、高分析率、高像素手机,尤其是智能、3G手机,成为消费者的新宠,用户关注比例持续攀升。

二、中国手机企业的战略群组分组

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产品,手机产业对综合技术研发能力的要求很高。决定了不同手机制造企业档次的高低,此外,厂商对手机品牌的重视度也是影响其市场份额以及受关注程度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品牌形象,品牌市场推广力度以及宣传营销,文化塑造等因素。经过分析,我们选取了综合研发能力,以及品牌塑造力作为本产业战略群组的划分依据。其中综合研发能力分为技术研发能力,以及研发能力用户体验。品牌塑造力则分为品牌效应和企业文化,营销渠道。这两者均从强到弱进行衡量划分

由此结合企业的数据资料可得出下图:

品牌效应力度强弱

高端:

苹果

中高端:

Nokia、HTC

三星等

中低端:

LG、魅族等

低端:

金立、天语

综合研发技术能力

弱强

1、高端战略群组:

这类厂商具有强大的高新技术研发能力。有较为雄厚的资源。在营销和品牌推广也愿意大量投入,精心策划。方式也灵活多样。其创新的特质以及国际化视野为引领手机制造企业走向的标杆。同时它们的价格策略立足于高收入阶层消费者,满足他们的高层次科技需求。因此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但依然能获得较高的回报。它们的资金,科研人才,商誉等巨大优势令它们能创造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在较长时间得以维持。因此它们的内部成员也较少。在中国国内甚至全世界,苹果公司就是这类企业的典型。

2、中高端战略群组:

这类厂商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和吸收能力,资源也较为丰厚。在营销和品牌推广上也有较多的投入,但规模略小于前一种。同时它们偏重于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形象宣传和企业文化的展示赢得顾客的好感与支持。对产品要求较为务实,高质。服务也较为完善,有完善的服务保修网络。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但款式创新的敏感度略低于第一类高于后二者。由于价格策略主要立足于中上收入阶层。但也有较多面向大众的产品。因此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包含了更多的直接竞争企业。而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以及台湾品牌htc均属此类。

3、中低端战略群组

这类厂商的技术研发能力相对于前二者较弱,但有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品牌推广和宣传的资金投入不及前二者,但对质量要求较为重视。对于售后服务的安排较为看重。在国内市场营销渠道不足,份额小,尽管做了一定的推广,但收效不大。这类企业着重在于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这类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较高,竞争企业也很多。因而营销的推广成和模仿为其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的LG,魅族就属于此类

4、低端战略群组

这类厂商的自主技术研发能力是较弱的。但技术模仿和吸收力较强。营销和品牌推广投入较少,带有本土文化的渗透色彩。它们的价格较低,能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需要。而且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而且有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和成熟的企业运作模式。令他们能够占据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不过,由于行业内相似的企业很多,而且还要面临前三类群组资源,科研,品牌效应和市场推广的压力,因而行业竞争压力相当大。国内的熊猫,天语,金立就属于这一类型。

三、不同战略群组的战略及比较

1、高端战略群组

通过技术创新来进行竞争优势的确立,是高端战略群组的重要任务。尤其是紧随当今手机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和动向,通过新技术的创造性组合,以及产品、性能、操作系统、渠道和服务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化。以迎合高端消费者日趋变化的高科技,多功能,多元化的需求。在营销渠道方面,通过“饥饿营销”,口碑和体验营销等手段,激发顾客的需求欲望,亲身体会产品的特征和功能。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注重运用产品周期理论指导销售,并运用网络商店等高科技平台去探索新的商业价值和模式。这些措施都大大的提高了品牌的技术含金量和知名度,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以苹果为例,从2007年涉足手机业务开始。它就紧随着手机智能化这一移动电话发展的大潮流,以及消费者对手机的需要由简单的通话设备变为便携多媒体通信设备的新形势。开发出了iphone 这一新手机产品。搭载了iPod及网络浏览器等新功能,同时可自由设定最符合软件需要的触摸位置,有着远高于一般智能手机的的储存空间及内存和运转迅速,方便简洁的操作系统。在该机良性的在线销售平台上。开发者在此发布的软件无需缴纳维护费,还能分得软件出售的七成收益。再加上商务网络的接入以及游戏娱乐厂家的加盟支持。

苹果具备了产品,性能,操作系统和服务的个性差异化。同时把产品的相关信息转化成一种市场饥渴,让消费者渴望了解。令其自发地、主动地去传播信息,评论产品。这种对用户体验的口碑营销有效动员了其目标客户群。苹果又通过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把时尚、独特设计和方便易用的功能作为宣传的重点。让顾客实际感知其带来的品质和功能。把“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发挥到极致,让用户、产品与公司三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尽可能压缩产品的上市期和退市期,给予产品更多的成熟期,为换代产品让出更大的市场。利用“苹果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网络平台寻求iPhone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为iPhone 注入新的生命力量。如今,iPhone风靡全球,其势头完全盖过老牌手机厂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成为苹果业绩的新增长极。

2、中高端战略群组

与高端手机企业相比,中高端企业同样注重技术的创新研发,不过侧重点与高端战略群组略有不同。中高端企业注重的是产业链的效率以及产品线,本身性能的优化,同时建立完善的研发网络,便于迅速作出反应。同时采取纵向一体化,本土化等生产战略。将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视为重中之重。同时中高端企业更注重科学的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创建,在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中高端企业也重视口碑和体验营销,营销方式也有一定的创新。不过影响力不如前者。售后服务也得到普遍重视。

以诺基亚为例。诺基亚抓住了行业本质,并布局整个通信产业,还积极参与移动通信标准的建立。它不断地提升产业链效率,优化产品线。纵观其产品,新颖度和技术先进度比不上苹果,但外观,性能方面都表现甚佳。在中国,它已经有6个研发机构,与其他国外的研发机构共同构成反应迅速的研发网络。它通过3g产业链群的建设,降低了物流成本,节省了运输时间,提升了自身技术。产品生产经营依据地域人力资源因地制宜,并采用标准化和高度集成化的形式,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和成本降低。在企业管理方面,诺基亚宽松灵活,相互协作的组织结构鼓励和提倡每位员工在不同岗位发挥潜力,共同为公司发展创造价值。品牌形象确立“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倡导人性科技,以满足,体现人的价值为最高宗旨。并将其贯穿到产品,广告宣传以及服务理念当中。令消费者有了被其真切关怀,帮助的感觉,从而建立起牢固的感情纽带。也确立了自身的品牌差异。同时诺基亚也经常在各营业点举行推广试用活动。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在消费者群中建立良好口碑和体验。因此长期以来,诺基亚一直是中国市场占有率的龙头。不过,由于技术创新度比不上苹果,因此有被超越的危险。

再看三星的例子。三星有着半导体、液晶面板自主生产的能力,三星的半导体和液晶屏业务均为全球第一。这两者给它的手机带来了先天的成本优势。它注重的是从零配件开发和采购到手机终端销售出去这一整套环节的产业链,即以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链。同时,三星通过国际领先的6 Sigma质量管理,营销上,三星在重要地域的市场下大成本设立设计学院和研发中心,专门对当地文化和市场进行分析,快速推出各种外观新颖,款式时尚的手机产品。其款式之多样是其他国际品牌远不能及的。同时大胆脱离传统的产品品牌策略,把“快消时尚服饰”的理念即融入手机当中,在产品本土化的同时,设计更时尚,款式也更多样

进一步增强其成本优势。在成本上领先对手。因此近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迅速追赶成为行业第二,一度动摇诺基亚的地位。

3、中低端战略群组

与前二者相比,中低端战略群组重视的是研发技术的模仿,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特色。它们多数不具备核心技术,硬件系统上多采用外来设备。在产品,数量上不

具备优势。同时鼓励人才发展和企业创新。营销的形式主要通过促销,连锁卖场,以及互动活动形式,和前二者一样具有体验营销和口碑营销的性质。不过,它们尚未能形成富有自主特色的品牌魅力。

这里以魅族为例,自从涉足手机行业以来,该企业就在鼓励人才发展,研发创新上花了较多的精力。从专业技术团队到广大的后援团为其提供了一定基础。不过由于核心技术的不具备,硬件难以自主生产,因此该企业主要通过外购廉价材料的形式进行收集组装。模仿苹果推出自己的产品。在细节上做出一些独到的微小改善。例如轻巧的外形,清晰的音乐和图像。800MHZ处理器,以及附带廉价的手机操作软件等。不过瑜不掩瑕,其信号接收差和触屏失灵始终是难以克服的问题。目前该企业品牌推广形式较单一,以口碑营销的方式传播,通过连锁卖场促销。不过其总裁表示将来会采取广告投放的形式。加大营销推广力度。

4、低端战略群组

低端战略群组与中低端战略群组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不具备核心技术,硬件系统均主要采用外购的方式。采取先模仿,后创新的生产模式。与前三者相比,它们喜欢采取低价战略,赢得更多中低收入阶层人士的支持。和中高端企业一样,他们对于企业的管理尤为重视,并有较成熟的企业管理经验。不过管理的效果比不上前者。和前三者一样,体验和口碑营销也是该品牌推广的重要内容。但形势局限于现场演示和口头推广,所花的费用远低于前三类。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是该类企业赢取声誉的重要环节。

以金立为例,作为全国知名的山寨机品牌,以价低质高获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它的产品主要是通过外购零件组装而成,核心的自主技术不多。它模仿其他手机款式先后推出黑白,触屏,智能等机型。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配套软件的欠先进。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推广方式局限于现场演示和口头推广,形势较为单调。不过,金立在全国建立了40个省级客服中心,583个二级特约网点。覆盖了全国大中城市及偏远地区。而且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履行全国联保,七日包退,一月包换,终身维护的承诺。形成了高标准,宽而广的优质服务体系。贴身便捷服务伴随着用户。在企业管理和文化方面,它以“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社会满意”为宗旨。以“诚信,团队精神,创新”为经营理念。以“实用又好用”为品牌主张。全力打造中华民族手机品牌。良好的服务,以及一定的质量保证,再加上较为科学的管理。目前金立以整体市场份额7.2%、GSM市场份额11.2%的成绩跃居手机行业第三、国产品牌第一的位置,稳步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第一阵营。

结语

通过本次的手机战略群组的分析,我们对当前中国手机行业的各企业力量强弱以及他们所采取的战略差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初步知晓了一个手机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应如何根据自身实力,参考各类战略群组的策略制定答题经营方案的决策。对于所学的知识无疑是一次有效的巩固和提高。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其实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多数中国手机企业所处的战略群组与之有较大的差距。多数中国手机企业要进入高端,中高端群组,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某集团战略分析大纲

超越集团战略咨询项目之行业分析大纲 A.煤矿行业分析大纲 解决客户煤矿问题的三层面:1.做不做?(煤矿业务战略问题);2.做多大?(战略目标);3.走多远?(战略目标的实现期限) 一、政策分析:40% ?政策,技术,环保 ?着重在政策(煤产业,煤矿,安全) ?小结: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二、行业分析 ?着重在机会威胁分析 ?小结:行业吸引力 ?以上从宏观上解决做不做的问题 三、XX市场状况 30% ?所处阶段,市场细分,竞争分析,客户,需求,增长率,盈利状况,储量 ?小结:市场蛋糕有多大 ?以上从微观上解决做多大问题 四、超越业务现状 30% ?份额,地位,成本分析比较(各竞争对手),可持续发展时间 ?小结:业务地位 五、技术改造 ?NPV分析,敏感性分析,预测,风险分析,对集团的影响 ?小结:技术改造的可行性 ?以上从微观上解决走多远的问题 六、总结 ?煤矿业务战略,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实施期限 B.房地产行业分析大纲 一、外部环境分析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历年城镇住宅投资占GDP的比重;历年住 房消费占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比重;历年房地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我国住房改革过程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市场现状(竞争、需求、技术、盈利;商品房大

量空置的原因);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容量预测,增长预测,未来房地产市场的 特征:4P、竞争方式,消费方式,利润率; ?以上这些外部环境对XX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 ?XXPEST分析:政治(发展规划,住房政策,城市规划);经济(国民生产 总值,房地产总值,支柱产业、企业);社会(人口结构,住房状况); 技术(房地产建筑设计水平,销售、管理水平)-----特别是经济与社会部分的分析 二、XX房地产市场概况 ?XX房地产市场历史:XX住房改革的发展过程;历年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 ?XX房地产市场概况:产品品种、楼盘区域、价格与技术水平、服务 ?房地产市场业务价值链分析:资金—土地—工程建设与配套设施建设-- 销售—客户—服务 ?XX房地产关键成功因素:资金,土地,产品与服务 三、XX房地产市场细分: ?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现状,消费心理习惯,购买决定因素 ?未来容量:现在容量与增长率 ?细分市场:细分市场与评价(细分变量,细分市场容量) ?细分市场的竞争分析:弱化为进入每一个细分市场的难易程度 ◆总体竞争状况:五力模型 ●竞争者(数量,份额)/供应商/替代/进入者/购买者 ◆每一个细分市场的竞争态势 ◆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超越关键能力评价 四、结论: ?超越房地产市场战略—能不能做,能做什么(做多大的目标),能做多久 C.电子商务行业分析大纲 一、PEST分析 ?互联网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发展回顾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展望 ?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小结:宏观环境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影响 二、电子商务行业成功关键因素 ?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中业物分类 ?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典型的行业特征 ?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因素

行业内的战略群体分析矩阵

行业内的战略群体分析矩阵 目录 1 什么是行业内的战略群体分析矩阵? 2 选取特征变量进行群体划分 3 绘制战略群体分析图 4 多角度选取变量分析方法 5 战略群体分析的用途 6 战略群体分析案例分析 6.1 案例一:华能集团核电战略的问题分析及建议[1] 6.2 案例二: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变革研究[2]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行业内的战略群体分析矩阵? 迈克尔·波特对于战略群体,进行了有效地划分,他认为可以通过考虑一定的特征组合来划分战略群体,并根据战略群体的不同而确定环境的机会和威胁。 选取特征变量进行群体划分 波特对于战略群体进行了细致而有效地划分,他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组合进行战略群体的划分: ●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 ●各地区交叉的程度; ●细分市场的数目; ●所使用的分销渠道 ●品牌的数量; ●营销的力度(如广告覆盖面,销售人员数目等); ●纵向一体化的程度; ●产品的服务质量; ●技术领先程度(是技术领先者而不是技术跟随者); ●研究开发能力(生产过程或产品的革新程度); ●成本定位(为降低成本所做的投资大小等); ●能力的利用率; ●价格水平; ●装备水平; ●所有者结构; ●与政府、金融界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组织的规模。 绘制战略群体分析图 为清楚地识别不同的战略群体,通常在上述特征中选择两项有代表性的特征,绘制二维的坐标图,按选定的两个特征把行业内的企业列在这个坐标图内。把大致相同战略空间的企业归为同一个战略群体。最后给每个战略群体画一个圆,使其半径与各个战略群体占整个行业销售收入的份额成正比。这样就得到了一张战略群体分析图。例如,选取“研究开发能力”与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情况 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8日,共有40家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75个营业机构(含筹建)。40家公司中,寿险公司有23家,财险公司有14家,再保险公司有3家。分别有3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和2家外资保险公估公司在华设立了营业机构。外资保险公司大量进入的同时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保费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中资保险公司增速的2到3倍。到今年上半年,外资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7.1%;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1.2%。而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只有23%;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只增长了6.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得到长足发展,保险市场年均增长超过30%。不过,调查也显示,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的人购买了保险,在上海、北京和其他大城市尽管购买保险的人口比例要高一些,但是在中小城市,这一比例就要低很多,百姓还没有形成购买人身保障的意识。简单一个10%加上中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得出的结果是:我国保险市场必将不断成熟并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 2010-2015年中国保险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从农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2008年,保险业积极参与抗击突如其来的两场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保险业务较快增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损失补偿功能逐步发挥。2008年截至11月底,全国实现保费收入9150.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59.1亿元,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6991.4亿元,增长51.8%。2008年前11个月,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已达2675亿元,同比增长32.7%。在抗灾救灾中,保险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分别为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支付赔款55亿元和10亿元。 2009年,保险业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战胜种种困难,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财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保费收入2875.8亿元,同比增长23.1%。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5亿元,在上年增速较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0.9%。全年赔付3125.5亿元。 2010年以来保险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总体上呈现“快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特点,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1-9月,全国保费收入11299.1亿元,同比增长31.7%。

手机行业的产业分析

手机行业的产业分析 产业分析是指企业对特定行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的活动。一个行业的特征和背景对企业制定和采取何种经营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它常常是企业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时最要考虑的方法。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渐渐消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的扩大。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手机市场,所以手机是很有市场前景的,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必须的生活工具,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在物质的提高,享受生活,为手机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产业定位分析 (一)产业趋势 (1)销量。近年来中国手机市场销量持续增长,但环比增长率低于预期。自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环比增长率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走势,整体来看,中国手机市场处于销量增长、但增速放缓的阶段。同时发展势头非常良好的中国本土品牌都在积极的联合运营商从多方面争抢日益发展起来的3G智能手机市场份额。2011年华为、中兴、联想、酷派四大本土品牌在以运营商主导市场崛起,占据了中国千元智能手机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2012年中国华为、中兴、联想、酷派将更加发力,年销量都将在几千万台以上。 (2)性能。随着移动互联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能够为用户带来全新上网、阅读、应用体验的大屏幕、高分辨率、高像素手机,尤其是智能、3G手机,成为消费者的新宠,用户关注比例持续攀升。ZDC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上,3.3英寸以上大屏手机用户关注度累计达到47.6%,且呈现出继续扩大之势。另外,2011年,500万及以上高像素手机的用户关注度更是已经高达62.8%,手机摄像头像素正在向2000万级迈进。 (二)产业特点 手机产品同时具有功能特性和时尚特性。两重特性决定了手机产品的多样

行业内的战略群体分析

什么是行业内的战略群体分析矩阵? 迈克尔·波特对于战略群体,进行了有效地划分,他认为可以通过考虑一定的特征组合来划分战略群体,并根据战略群体的不同而确定环境的机会和威胁。 [编辑] 选取特征变量进行群体划分 波特对于战略群体进行了细致而有效地划分,他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组合进行战略群体的划分: ?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 ?各地区交叉的程度; ?细分市场的数目; ?所使用的分销渠道 ?品牌的数量; ?营销的力度(如广告覆盖面,销售人员数目等); ?纵向一体化的程度; ?产品的服务质量; ?技术领先程度(是技术领先者而不是技术跟随者); ?研究开发能力(生产过程或产品的革新程度); ?成本定位(为降低成本所做的投资大小等); ?能力的利用率; ?价格水平; ?装备水平; ?所有者结构; ?与政府、金融界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组织的规模。 [编辑] 绘制战略群体分析图 为清楚地识别不同的战略群体,通常在上述特征中选择两项有代表性的特征,绘制二维的坐标图,按选定的两个特征把行业内的企业列在这个坐标图内。把大致相同战略空间的企业归为同一个战略群体。最后给每个战略群体画一个圆,使其半径与各个战略群体占整个行业销售收入

的份额成正比。这样就得到了一张战略群体分析图。例如,选取“研究开发能力”与“组织规模”两项特征,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战略群体分析图 [编辑] 多角度选取变量分析方法 在进行战略群体分析时,应注意变量的选取应遵循以下的方法: (1)选取的两个变量,不能具有强相关性; (2)变量应当能够体现各企业之间所定位的竞争目的之间有较大差异; (3)可以采取多选取变量的方式,从多个角度绘制战略群体分析图,从不同角度反映行业中的竞争者地位的相互关系。 [编辑] 战略群体分析的用途

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 1.从总体上看,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第一,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基本上没有被融于保险企业管理中,保险经营基本上还是财务型控制被动经营。第二,保险业发展总体决策和保险公司决策在相当程度上缺乏风险管理理念,保险的粗放型经营、以保费收入作为经营业绩的硬招标的决策思路对目前的保险发展仍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风险评估、保险信用等级评定缺乏有效的评定标准,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的方式相当有限。许多保险公司根本就没有防灾防损部门,在有防灾防损部门的企业中,其人力与财力的配备不足。第四,在保险风险控制过程中,事后控制为主要控制方法,对风险的事前控制重视不够。第五,在保险监管方面,主要还处于事后监管阶段,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监管重点仍在费率等问题上,对关系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资本比率、再保险安排、资产配置等内容监管力度不够。 2.较为注重显性风险管理,对隐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第一,在业务发展导向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发展的质。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逐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控制重视不足。第二,在保险发展导向上,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保险决策和保险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对保险业发展及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长远性研究不够;在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方面,保险业未能充分重视恶性竞争、保险中介制度混乱、保险欺骗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度影响;在制度法律建设方面,对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律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保险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保险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开放条件下保险业的发展,一个有效的保险法律体系还未基本形成;在保险文化建设方面,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滞后,保险文化传播缺乏创新,保险公司的形象度和美誉度构建急需加强。 3.较为注重内生风险管理,忽视外生风险管理。第一,部分保险公司不重视对公众信任风险的管理。第二,对保险开放、民族保险安全的风险重视不够。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研究不足,忽视中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根本制约。第三,部分保险公司较为重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而对保险同业的规范竞争、有序竞业的风险管理重视不够,保险同业组织的作用还相当有限。第四,对保险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力度不够。部分保险公司无视保险中介的有关法律规定,不顾中介机构经营资格、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等条件进行中介展业,表明保险公司对中介组织风险管理与保险公司自身的规范经营都应加强。[!--empirenews.page--] 第五,缺乏对保险欺骗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欺骗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日趋加大,在中国保险理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国度里对保险欺骗的风险管理需在制度完善和技术创新上加大力度。 4.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决策缺乏依据。保险经营是在大量可保风险前提下运用大数法则对可保风险进行分散,各类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保险资源。保险经营依据这些保险资源从事保险展业,通过展业扩充丰富这类资源提高保险经营水平和展业范围。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要求保险公司(包括社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对这类保险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相当部分保险公司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都未能建立,这将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决策缺乏合理依据,使保险经营缺乏合理的数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这将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增加。 5.风险管理理论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保险风险管理既包括风险投资、保险购买和管理、安全、赔偿金管理、索赔管理,又包括公共关系、市场服务、培训员工、提供法律咨询等内容;既包括对保险公司的硬件失误风险和软件失误风险的管理,又

韩流对于中国娱乐产业的冲击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b6743920.html, 韩流对于中国娱乐产业的冲击及应对措施 作者:姜方迪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240-01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由于韩国娱乐产业的兴起,加之中国粉丝的热情,让韩国较大的娱乐公司相继盯上中国的市场。由于中国娱乐这方面创意缺失,使得中国开始大量引进韩国娱乐,而最近因萨德问题而产生的矛盾使广电总局实施禁韩令,即控制韩国艺人在华的演艺活动,这也对韩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在这一方面我进行了一些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掌握韩国文化产业渗透中国的始末,并提出中国在娱乐产业这一方面应做出哪些改进措施。 三、研究问题 1、韩国文化产业进军中国的先例; 2、近几年韩星在内地捞金严重的现象; 3、广电总局新提出的禁韩令对韩国经济的影响。 四、研究过程 首先先说明以上几个研究问题,分别通过韩国娱乐产业简称韩流来中国发展的起源、韩国艺人在国内影视、演艺活动的频繁现象、新提出的禁韩令会对韩国经济有何影响及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来展开。 (一)韩流进入中国发展 韩流的背后是有整个韩国政府的支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求助于专业的 公关公司,想要用“韩流”这个概念来包装整个国家。这也就造成了韩流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2009年super junior凭借sorry sorry、2012年psy凭借江南style使得中国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韩国的艺人们,并且在《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电视剧的播出也让中国越来越认可韩国的娱乐产业。在一系列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尝试后,让很多大的娱乐公司例如SM、YG、JYP等感受到了一丝商机,于是他们把很大心血花在了如何进入中国市场上。SM公司首先是

我国手机市场分析及手机企业竞争战略研究_第三章手机行业特点与讲解

第三章手机行业特点与市场形势 3.1 手机行业特点 移动通信一直是全球电信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其中尤其以其终端也就是手机 的发展势头令人瞩目。回顾起来,全球手机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1、手机销量持续增长,但增长率将缓慢下降 从2001年开始,由于受网络经济泡沫破灭、9.11事件以及3G 投资决策失 误的影响,全球手机产业增长缓慢,2001年当年手机销售量出现负增长,2002年增长率也仅为2.4%。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全球手机市场自2002年末开始呈现复苏迹象。2003年,全球手机市场更加活跃, 出现大幅增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 )发表的统计报告显示,2003年全球手机销售量为4.18亿部,2004年达到6.74亿部,2005年增长到8.25亿部。其主要原因是新兴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求增长,同时,手机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也在成熟市场中明显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全球手机销量增长率在缓慢下降。2005年,对手机的需求增长下降到10%,未来若干年需求增长率将持续下降。(见下图3-1) 5 10 15

20 04年05年06年 07年08年09年 年份 图3-1 2005~~2009年全球手机的需求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人民邮电报 2、全球不同地区的用户对手机的偏好存在差异 比如:在日本及韩国,彩屏、照相手机受喜爱;在美国,受欢迎的是GPS 手机;在欧洲则是蓝牙手机。新的一年中,用户购买手机时最关注的问题将是: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话者ID 、可调整的铃声、彩屏、照相功能、文本信息及电子邮件。 3、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照相手机、3G 手机前景广阔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 手机已不仅仅是一个对话工具, 而是成为一种 集话音、数据、图像于一体的多功能个人通信终端。因此, 照相手机、3G 手机等高技术含量的手机, 正在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05年, 照相手机出货量为 3.65亿部, 同比增长62%。预计到2009年, 照相手机出货量将比2005年增加1.5倍, 年出货量达到9.1亿部。同时,3G 手机的市场也在迅速扩张。2004年3G 手机的出货量只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4%。2006年3G 手机全球销售量可达1亿部,2008年将增至2亿部。 4、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只是20多年的进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进展时期。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诸多咨询题,保险市场差不多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几家独大,不利于竞争。在制度上,爱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保险监管亟待加大。关于一般民众来讲,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峻滞后。老百姓关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专门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增加透亮度,提升全社会的对保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素养偏低、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全球当临金融危机,这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对此我国保险行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加大人员治理,尽快完善保险市场监督机制以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蓬勃进展、繁荣昌盛。 关键词:垄断,不完善,不健全,职业素养,保险意识 正文: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在空间和时刻上尽量减少风险而无法排除,因此了应对这种风险而产生了保险。风险是保险的逻辑起点,没有风险也就不可能产生保险。保险学的任务确实是揭示保险经济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形式及其本质,以阐明保险经济关系的发生,进展和变化的规律性。保险学是为了研究识不风险,测定,转嫁,分散风险,最后达到减轻排除风险的目的。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明,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关系式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分摊损害的一种融资方式。保险体现了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险人为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 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 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现在保险业的现状。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 济功能初步显现。 回顾保险业6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全行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1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业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而且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显反差。从外部环境看,复杂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渠道传导至保险业,增加了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的难度与压力。2012年,保险监管强调“风险底线”和“消费者权益”,取得积极成效。从国际

手机行业的产业分析报告

手机行业地产业分析 产业分析是指企业对特定行业地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为企业制定科学有效地战略规划提供依据地活动.一个行业地特征和背景对企业制定和采取何种经营战略具有重要地影响作用,所以它常常是企业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时最要考虑地方法. 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渐渐消散,随着中国经济地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地提高和消费地扩大.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手机市场,所以手机是很有市场前景地,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地必须地生活工具,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体现在物质地提高,享受生活,为手机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地契机. 一、产业定位分析 (一)产业趋势 ()销量.近年来中国手机市场销量持续增长,但环比增长率低于预期.自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环比增长率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走势,整体来看,中国手机市场处于销量增长、但增速放缓地阶段.同时发展势头非常良好地中国本土品牌都在积极地联合运营商从多方面争抢日益发展起来地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年华为、中兴、联想、酷派四大本土品牌在以运营商主导市场崛起,占据了中国千元智能手机地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年中国华为、中兴、联想、酷派将更加发力,年销量都将在几千万台以上. ()性能.随着移动互联网覆盖范围地不断扩大,能够为用户带来全新上网、阅读、应用体验地大屏幕、高分辨率、高像素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成为消费者地新宠,用户关注比例持续攀升.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手机市场上,英寸以上大屏手机用户关注度累计达到,且呈现出继续扩大之势.另外,年,万及以上高像素手机地用户关注度更是已经高达,手机摄像头像素正在向万级迈进. (二)产业特点 手机产品同时具有功能特性和时尚特性.两重特性决定了手机产品地多样性.

战略管理战略群组分析

战略管理战略群组分析

摘要 此战略群组案例分析中,我们分析的主体是目前发展迅速的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智能手机行业具有更新换代快、技术含量高、创新性研发需求大、品牌效应高、重视用户体验、产品类型多元化、营销方式丰富等主要要、特点。由于智能手机行业的产品多元化、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市场变化快,很难用几个具体的维度将其分为不同且清晰的战略群组。为了研究战略群组的特点和竞争状况,我们采取综合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塑造力度两个维度来区分战略群组,将智能机市场分为高端、中高端、中低端、低端四个战略群组。高端群组的特点概括为发展战略中的垂直一体化战略,中高端战略特点主要为品牌效应的塑造,中低端的战略特点为扩大市场占有,低端群组的特点为稳定战略中的利润战略。 本案例分析从行业环境的情况和战略群组的划分情况出发,通过实际例子概括出将各群组内的相似战略与群组内企业的对比和竞争,最后总结出组群之间的竞争格局和态势。

目录 摘要 (2) 1 智能手机行业背景 (4) 3 智能手机行业战略群组内的竞争和战略 (7) 3.1 高端群组战略竞争特点和战略 (7) 以苹果为例 (7) 3.2中高端群组战略竞争特点和战略 (8) 以HTC为例 (8) 以NOKIA为例 (8) 3.3中低端群组战略竞争特点和战略 (9) 以LG为例 (9) 3.4低端群组战略竞争特点和战略 (10) 以金立为例 (10) 4战略群组间的竞争 (10) 5 总结 (11) 3

我国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学生宿舍财产保险营销策划技术方案 第一部分目录 一、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近期发展状况和趋势预测: 外资发展情况: 二、消费者定位分析 政策改变带来的消费群 目标市场细分、锁定: 消费市场的特征以及市场潜量 三、竞争对手分析 大量涌入的外资企业 其他数目众多的保险企业 四、产品特性定位分析 产品特点把握 竞争对手以及可替代产品分析 五、营销组合策略以及执行 产品组合策略 价格策略 渠道策略 广告策略 展业推广促销 公共关系策略

2.1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2.1.1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1)、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4%,保险公司累计赔偿和给付6016亿 元;2003年,全国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同比增长27.1%;保 险业总资产9122.8亿元,同比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8739亿 元。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705家,保险从业人员150多万人。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外资 保险公司在华投资设立了62个保险营业机构,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 12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92个代表机构和办事处。 (2)、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经管条例》,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保险法》。在法律和行政 法规的框架下,中国保监会制定了28个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保 险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3)、自1998年成立中国保监会以来,保险监管力量不断加强。目前,保监会已在全国设立了31个派出机构。根据新的编制技术方案,保监会 将在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新设立4个派出机构。 (4)、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保监会认真履行承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周年之际,中国保监会按照承诺,宣布允许外资 财产险公司经营除法定保险业务以外的全部非寿险业务,增加福州、厦 门、宁波、沈阳和武汉等5个城市为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目前,外资 保险公司的经营区域已经扩展至15个城市。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 全国保费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在开放较早的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 份额达到12%左右。 (5)、去年,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三家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中国人民财 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以H股挂牌上市,募集资本62.2亿 港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同步上市,募集资本 34.75亿美元。近几年来,一些股份制保险公司积极吸收外资参股,股 权结构得到优化,公司治理逐步完善,经营经管水平不断提高。 (6)、市场集中化程度很高,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险集 团和太平洋保险集团仍占据市场绝大份额, 随着保险公司的布局扩张,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属于第一集团,这几家大保险公司占据产、寿险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特 别是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05%和62.6%,从经济学 意义上讲,中国的保险市场垄断程度很高,已经具备了寡头垄断的特点,所以这几家保险公司具有绝对竞争的优势,它们在国内起步较早,积累 了大量市场拓展、风险控制经验,在渠道建设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尤其寿险自从引进营销体制之后,建立了一 支庞大的销售队伍,营销员发展到130多万人,渗透到城市、农村的各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若干思考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保险思想和救济后备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主张“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荀子提出“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可谓最古老的社会保险思想。 我国古代一直施行各种赈济制度。据记载,周朝已建立各级后备仓储。战国以后,逐步形成一套较完善的仓储制度,魏有“御廪”;韩有“敖仓”,汉代设有备荒赈济的“常平仓”,隋朝设“义仓”;宋朝和明朝还出现了民间的“社仓”,它属于相互保险的形式。宋朝还有专门赡养老幼贫病的“广惠仓”,这可以说是原始形态的人身救济后备制度。 尽管我国保险思想和后备救济制度产生很早,但因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从而保险业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都不具备。所以,始终没有产生商业保险。 中国资本主义形式的保险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通商贸易和 经济侵略而来的。在鸦片战争前,外国商人在对华贸易中,为了应付海盗、战争和变幻莫测的海上风险,需要保险的保障。1805年,英、印商人在广州成立“谏当保安行”,亦称为广州保险协会或广州保险社,这是外商在中国开设最早的保险公司。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

德国、瑞士、日本等国的保险公司也相继来华设立分公司或代理机构,经营保险业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魏源、洪仁玕、郑观应、王韬、陈炽等人,他们纷纷著述立说,阐述各自的保险观点,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创建作了思想、舆论准备。清廷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也为民族保险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1865年5月25日,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打破了外国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局面。1865至1912年的40多年间,成立的各类华商保险公司约有35家。1912年到1925年,陆续成立的保险公司有39家。1926年到1936年,全国有保险公司40家,分支机构126家。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有关保险立法亦为政府和社会人士所重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先后拟订了《保险业章程草案》、《海船法草案》和《商律草案》。北洋政府时期,曾聘请法国顾问爱斯嘉拟订了《保险契约法草案》。1917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拟订了《保险法草案》。1929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保险法》。1935年5月和9月,分别公布了《简易人寿险法》和《简易人寿保险章程》。1937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修改后的《保险法》、《保险业法》和《保险业实施法》。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内地保险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保险中心则由抗战前的上海转移到重庆。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 一、中粮集团简介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 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6家内地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中粮集团致力于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的“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品牌和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中粮集团还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但因其大量使用进口转基因粮食用于生产而遭受民众的质疑。 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中粮投资建设的商用写字楼、民用住宅,也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 中粮集团在香港拥有“中粮控股”“中国食品” “中粮包装” “蒙牛乳业”四家上市公司;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中粮屯河”、“丰原生化”三家上市公司。 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安监总局、中国新闻社

注会教材精讲-战略群组分析

高顿财经CPA 培训中心 电话:400-600-8011 网址:cpa https://www.doczj.com/doc/6b6743920.html, 公众微信号: gaoduncpa 1 注会考试内容,战略群组分析 战略群组是指某一个产业中在某一战略方面采用相同或相似战略,或具有相同战略特征的各公司组成的集团。战略群组分析有助于判断竞争状况、定位以及产业内企业的盈利情况。 1.战略群组的特征 同一战略群组内的企业会有相似或相同对待的战略要素,包括品牌、技术领先程度、研究开发能力、产品质量标准、定价策略、企业的规模、分销渠道的选择以及客户服务等。 为了识别战略群组,必须选择这些战略要素的2~3项。选择划分产业内战略群组的特征要避免选择同一产业中所有公司都相同的特征。 2.战略群组分析的意义 战略群组分析有助于企业了解相对于其他企业本企业的战略地位以及公司战略变化可能的竞争性影响。 (1)有助于很好地了解战略群组间的竞争状况,主动地发现近处和远处的竞争者,也可以很好地了解某一群组与其他群组间的不同。 (2)有助于了解各战略群组之间的“移动障碍”。 (3)有助于了解战略群组内企业竞争的主要着眼点。 (4)利用战略群组图还可以预测市场变化或发现战略机会。 市场需求分析 (一)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 经济学理论认为,决定一个消费者对一种产品的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有:该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产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预期等。一个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该种产品的总需求量还取决于这个市场上消费者的数量。 在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中,人口和购买力一般作为进入一个新市场的考察依据。 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中消费者购买欲望是生产厂商可以把握的因素,也是众多厂商市场营销策略的着眼点。产品的价格、差异化程度、促销手段等环节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又往往与市场竞争策略交织在一起。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及演变中国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险业飞速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务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年保费总收入达2112.28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保险密度(人均年保费收入)为168.98元(198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0.42%和3.16元);有中外保险公司53家,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为4591.07亿元,较1992年增长了8倍;保险中介机构170家。此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14个城市设立了200余个代表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1980~1985年的恢复阶段。中国在1980年和1982年先后恢复国内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这一阶段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垄断,产寿统一经营,险种单一,且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份额大大高于人身险;(2)1986~1991年的平稳发展阶段。以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兵保")成立为标志,区别于前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出现了包括新疆兵保、太平洋、平安等在内的4家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市场由中国人保独家垄断的格局在形式上被打破;(3)1992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以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为标志。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明显区别于前两个阶段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保险业实现产寿分业经营,保费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人身险份额超过财产险;保险险种迅速增加,保险服务改善;保险监管的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逐步建立,中国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新格局。二、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和构成(一)保险市场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增长很快。截至2001年底,年保费收入达到2112.2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88.2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424.04亿元。1980~2001年,年平均增幅达30%以上,其中人身险业务的增长速度快于财产险业务的增长:1992~2001年间,财产险业务年平均增长率为15%(与199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财产险保费收入比),人身险业务年平均增长率为29%(与199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身险保费收入比较)。以1997年为分界点,保险业务发生结构性变化。1997年以前财产险业务的比重一直大于人身险的比重,1996年的财产险保费占全年保费收入的61.50%,人身险保费收入占38.50%。1997年人身保险业务首次超过财产险业务收入,占全年保费收入的55.53%,财产险为44.47%。2001年人身险保费收入占全年保费收入的67.42%,财产险为32.58%。人身保险业务比重今后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从市场开发程度看,2001年保险密度达到168.98元人民币,保险深度为2.2%,若按1999年世界保险业保险密度387.3美元和保险深度7.52%的平均水平计算,中国9万亿GDP的经济总量年保费收入应在6800亿元左右,而目前的年保费收入水平仅不足这一水平的1/3,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empirenews.page--]图1 1985~2001年保费收入变化趋势图2 1996~2001年保费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图3 1985~2001年保险密度变化趋势图4 1985~2001年保险深度变化趋势(二)保险业务的险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财产险的传统主导险种在财产险保费收入中仍居主导地位表1 1999~2001年财产险主要险种保费收入结构变化对比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保监会资料、《中国保险年鉴》整理。从上表可以看出:近3年来财产险的主要险种机动车辆及第三责任险、企业财产险和货运险的保费收入占财产险总保费的85%以上。其中机动车辆及第三责任险作为传统主导产品,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在60%左右并略呈上升趋势,2001年全年累计保费收入达421.72亿元,占财产险全年总保费的61.28%,较1999年增长1.84个百分点;企业财产险和货运险的比重略呈下降趋势;家财险等分散性险种的比重有上升的势头。2.随着投资型险种的推出,以养老保险等传统寿险产品为主的人身险业务结构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表2 1999~2001年人身险主要险种保费收入结构变化对比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保险年鉴》及保监会资料整理。1999年以前,以保障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