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肌肉病的类型

神经肌肉病的类型

神经肌肉病的类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神经肌肉病的类型

导语:神经肌肉病主要是因为神经系统出现了异常导致的肌肉疼痛,主要有重症肌肉无力或者皮肌炎等疾病。对于这些神经肌肉病,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要对

神经肌肉病主要是因为神经系统出现了异常导致的肌肉疼痛,主要有重症肌肉无力或者皮肌炎等疾病。对于这些神经肌肉病,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要对于它的发病原因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对于你们治疗神经肌肉病是有一定帮助的,而且我们建议大家在平时要多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肌病的类型

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瘫痪较为多见。其余肌病均少见。

重症肌无力以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为主的自身免疫病。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并出现肌无力。

皮肌炎少见的结缔组织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肉酸痛无力和特征性皮肤损害。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一组原发性肌肉变性病,表现为进行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肉萎缩,为遗传性疾病。

肌强直性疾病一组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典型表现为肌强直,即随意运动开始或肌肉受刺激后即强直性收缩,需数秒至十数秒钟后才能松弛,因此造成肢体僵硬,动作不灵,如与人握手时手不能马上松开。包括萎缩性或营养不良性肌强直(斯坦纳氏病,有肌强直,但肌无力及肌萎缩更突出)、先天性肌强直(汤姆森氏病,婴儿期发病,伴肌肥大)、先天性副肌强直(奥伊伦贝格氏病,幼时发病,表现为肌强直及阵发性无力,肌强直以面肌明显)等。无特殊治疗。奎宁、普鲁卡因酰胺、促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周围神经病题库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A. 急性上领窦炎 B. 急性牙周炎 C. 鼻咽瘤 D. 三叉神经疤疹病毒感染 E. 尚不清楚 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点: A. 持续性钝痛 B. 持续性刺痛 C. 短暂的电击样、撕裂样剧痛 D. 发作性剧痛伴三叉神经破坏体征 E. 疼痛常见于前额部 3. 下列哪项表述不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A. 多见于中老年人 B. 第2、3支较常见 C. 常有触发点或“扳击点” D. 常伴疼痛侧角膜反射消失 E. 严重者伴面肌痛性抽搐 4. 三叉神经痛的哪支发生率为最高? A. 第2支 B. 第2、3支 C. 第1、2支 D. 第1、3支 E. 第3支的运动支 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的体征: A. 患侧面部感觉减退 B. 患侧咀嚼肌萎缩 C. 患侧角膜反射消失 D. 患侧面部可有触发点 E. 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6.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包括: A. 药物治疗 B. 封闭治疗 C. 神经阻滞疗法 D.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E. 以上全部疗法 7.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首选: A.卡马西平等药物 B. 维生素B族药物 C. 封闭治疗 D. 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E.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是: A. 上颌支纯酒精注射

B.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 C. 抗癫痫药物抬疗 D. 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E.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9.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 多为慢性起病 B. 双侧受累多见 C. 多数病例伴舌前2/3味觉丧失 D. Bell征(+) E. 多数患者不能恢复 10. 左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 A. 左侧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B. 张口时下颌偏向左侧 C. 伸舌左偏,左侧舌肌萎缩 D. 左眼脸下垂 E. 左服闭合不全 11. 左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主要表现是: A. 左眼脸闭合不严,示齿时口角歪向左侧 B. 左眼睑闭合不严,示齿时口角歪向右侧 C. 左眼睑闭合不严,示齿时口角不歪 D. 眼睑闭合正常,示齿时口角歪向左侧 E. 眼睑闭合正常,示齿时口角歪向右侧 12. 下列哪项症状不符合面神经管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A. 味觉障碍 B. 听觉过敏 C. 外耳道疱疹 D. 周围性面瘫 E. 面部疼痛 13.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症状、体征的哪项表述不正确: A. Bell征(+) B. 多为单侧病变 C. 可伴耳后疼痛 D. 可伴患侧咀嚼肌无力 E. 可伴患侧舌前2/3味觉障碍 14. 坐骨神经痛下列哪项表述可能是不正确的: A. 坐骨神经由L4-S3神经根组成 B. 根性者主要由于椎管内和脊椎病变 C. 干性者主要是椎管外病变 D. 双侧膝反射、踝反射对称 E. 直腿抬高试验(+) 15. 根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病因是: A. 马尾肿瘤 B. 腰间盘脱出 C. 腰椎肥大性脊椎炎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专业研究)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应用低频脉冲电流(调制型或非调制型)刺激运动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tJlation,简称NMES)。一、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 所谓正常肌肉是指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神经失用的肌肉及废用性萎缩的肌肉,应用NMES 可以锻炼和加强肌肉的力量,防治废用性肌萎缩,可以训练肌肉做功能性动作。 (一)方法原理 电刺激可以使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且兴奋可传至所支配的肌肉,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有关这部分的电生理机制已在前面介绍,此处不再复述,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所兴奋的是神经而非肌肉,当肌肉失神经支配时,电刺激才会直接兴奋肌肉,为更好地理解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必要先了解强度/时间曲线(itensity/time curve)。 能引起神经纤维或肌肉组织兴奋的最小电刺激称为阈刺激,它包括一定的电流强度及与之对应的最短刺激时间,在阈刺激的产生中,不同的电流强度需要不同的最短刺激时间,强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强度/时间曲线表示(图6-27)。 图6-27神经与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 虽然神经及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形态相似,但位置不同,这说明引起神经兴奋的阈刺激强度低,时间短,而引起肌肉兴奋的阈刺激强度高,时间长。换言之,神经比肌肉更容易兴奋,所以,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首先兴奋神经,神经再将兴奋传至所支配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对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较强的电刺激直接兴奋肌肉引起收缩。 (二)物理特性 1.波形 虽然有多种波形可用于NMES,但常用的波形有两种:非对称性双向方波及对称性双向方波,它们的优点是:①可避免电极下电化学作用对皮肤的刺激;②电流强度快速升至峰值,可避免神经纤维的适应现象(见第l节)。 2.波宽 许多NMES刺激仪波宽定为0.2~0.4ms,研究表明0.3ms的波宽是最舒服的,波宽小于0.1ms,需要较强的电流强度方能引起肌肉收缩,而高强度的电流会兴奋细纤维神经,引起痛觉的传入,

周围神经病变鉴别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主要依靠感觉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类型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四肢持续性疼痛,感觉症状通常子下肢远端开始,主要表现为远端疼痛,还可出现对称性麻木等感觉障碍,可由手套-袜套感觉减退或过敏。诊断依靠:确切的糖尿病诊断依据;四肢持续性疼痛或感觉障碍;双侧或至少一侧拇指震动觉异常;双侧踝反射消失;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低。患者糖尿病家族史,并有双侧下肢腱反射减弱,双足疼痛,该病待排外。 坐骨神经痛:是指炎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支区内的疼痛综合征。临床上继发性坐骨神经痛较为常见,是坐骨神经通路受周围组织或病变压迫或刺激所致,少数继发于全身疾病,根据受损部位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者最为多见。疼痛为沿坐骨神经径路由腰部、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放射。疼痛常为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根性痛在咳嗽、用力时加剧,查体可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腰椎MRI示腰3-4椎间盘突出,椎管变窄。腰4-5、腰5-骶1间盘膨出。肌电图为双侧坐骨神经神经源性改变,该病不能除外。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慢性Guillain-Barre综合征,是一组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呈慢性进展或复发性病程。临床表现主要为对称性肢体远端或近端无力,大多自远端向近端发展。其诊断必须具备:1、临床检查①一个以上肢体的周围性进行性或多发性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进展期超过2个月;②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2、电生理检查NCV 显示近端神经节段性脱髓鞘;3、病理学检查:神经活检示脱髓鞘与髓鞘再生并存;4、脑脊液检查:蛋白细胞分离。该患者脑脊液有蛋白增高,复查肌电图及腰椎穿刺进一步明确诊断。 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迅速进展而大多数可恢复的运动性神对称性四肢经病,一般起病迅速,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常在数天至周达到高峰,到4周停止发展。半数以上的患者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可表现为进行性力弱,基本对称,少数也可不对称。轻者下肢无力,重者四肢瘫,可累及呼吸肌进而危及生命,可伴有颅神经损害。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尤其是远端常消失。感觉障碍主诉较多,客观检查相对较轻。可呈手套、袜子样感觉异常或无明显感觉障碍。一般无肌萎缩,脑脊液检查发病两周后有蛋白细胞分离,血清肌酶谱检查正常,肌肉活检无显著变化。该病人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征未引出,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性大,进一步查肌电图及其脑脊液检查。 2、多发性肌炎:多起病缓慢,主要四肢近端无力,可有明显肌肉疼痛,一般无感觉障碍,可有肌痛和肌肉压痛,肌酶增高,肌电图为肌源性损害。该患者行肌电图进一步区别本病。 3、重症肌无力:首发症状为眼外肌麻痹,如眼睑下垂、复视,起病缓慢,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好转。颅神经可受累,出现面肌瘫痪、吞咽困难、饮水反呛等;呼吸肌和膈肌也可受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无力。肌疲劳试验、阿托品试验、腾喜龙试验可证实。本患者无晨轻暮重现象,可做重频试验,进一步检查排除本病。 4、急性脊髓炎:一般急性起病,可表现为截瘫或四肢瘫,休克期为弛缓性,后为痉挛性,有感觉减退,一般为传导束型,有感觉障碍平面,早期出现尿便障碍,脑脊液检查蛋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该患者无感觉平面,双面神经麻痹,可排除本病。 5、副肿瘤综合征:此类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重叠出现,累及肌肉、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不同部位。临床上可表现为近端肌肉无力和萎缩,迅速或逐渐发展,可有肢体感觉异常,症状有时发生在肿瘤前,也可表现四肢远端感觉和运动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脊液蛋白通常增高,肌电图可有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均减慢。该患者临

神经病学题库(第三章周围神经疾病)

神经病学题库(第二章周围神经疾病)

第二章周围神经疾病 、选择题 【A型题】 1 ?华勒变性发生在: A. 下运动神经元 B. 周围神经纤维近心端 C. 周围神经纤维远心端 D. 周围神经纤维末梢 E. 中枢神经元轴索 2. 周围神经病下列哪项症状体征的表述不正确: A. 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B. 运动障碍 C.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D.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E. 肌萎缩 3. 男性,61岁,右面部发作性剧痛2年,疼痛自上唇始,延至外眦下方,每次持 续数秒钟,讲话、进食和洗脸可诱发,无神经系统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偏头痛 B. 鼻窦炎 C. 三叉神经痛 D. 蝶腭神经痛

E ?非典型面痛 4 .女性,63岁。5年来阵发性右侧面部剧烈疼痛,每次持续10-20秒钟,每日发作 数十次,常因说话、进食、刷牙而诱发,不敢冼脸、说话或吃饭。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偏头痛 B. 面神经炎 C .三叉神经痛 D .丛集性头痛 E. 混合性头痛 5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区别为 A .有板机点 B. 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C .常有牙疾患 D .疼痛的程度 E.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 6.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点: A. 持续性钝痛 B. 持续性刺痛 C. 短暂的电击样、撕裂样剧痛 D. 发作性剧痛伴三叉神经破坏体征 E. 疼痛常见于前额部 7?下列哪项表述不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A. 多见于中老年人 B. 第2、3支较常见 C. 常有触发点或扳击点” D. 常伴疼痛侧角膜反射消失 E. 严重者伴面肌痛性抽搐 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的体征: A. 患侧面部感觉减退 B ?患侧咀嚼肌萎缩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简称NMES)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NMES的临床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中NMES的应用显著增加。 一、物理特性 (一)波型 常见NMES的波型有两种:不对称双相方波和对称双相方波。前者有阴阳极之分,一般用阴极作主极,用于小肌肉、肌束的刺激。后者没有极性,用于大肌肉和肌群的刺激,McNeal和BaKer(1988)认为在同样的电流强度下,对称双相方波引起的肌收缩力比单相方波大20~25%。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一般用指数波(三角波)。 (二)脉冲宽度 许多袖珍NMES仪的波宽固定于0.2~0.4ms之间。而大型NMES 仪的波宽在0.05~100ms可调。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上运动神经无麻痹的肌肉),Bowman等(1985)认为波宽0.3ms的电流比0.05ms或1ms的电流更舒适,不易引起疼痛。 (三)频率 NMES所用的频率常在100Hz以下。临床应用时常需要使肌肉达到完全强直收缩。对正常肌肉,频率30Hz以上。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强直收缩所需的频率降低。频率越高,神经越易疲劳。(四)占空系数和通断比

通断比在1:1~1:1.5之间。要注意通断比和频率的共同影响:30Hz、1:3的电流与50Hz、1:7的电流所引起的肌收缩力无统计学差异。病情越严重,所需的占空系数和频率就越低。 (五)上升时间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采用指数波,其上升时间在数十毫秒至500毫秒之间。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一)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学变化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Salmons、Hudlicka、Erisksson 等)肌肉受电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的现象。 (二)治疗作用 1982年,美国FDA正式宣布NMES用于下列三种情况是安全、有效的: 1. 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 2. 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ROM); 3.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 此外,NMES还有生理治疗作用: 4. 减轻肌肉痉挛; 5. 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

周围神经病和肌病诊疗常规

周围神经病和肌病诊疗常规 (1)Guillain-barre 综合征 1、临床诊断要点 (1)病前2~4周有发热或不明原因的感染史,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2)急性发生的四肢对称性的、迟缓性的瘫痪。可伴呼吸肌瘫痪。 (3)可有或无颅神经麻痹,最常见的是第7、9、10以及3、4、6颅神经麻痹,双侧多见。 (4)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2、实验室检查 1. 腰穿:脑脊液有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2. 血及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 G、Ig M升高。 3. 肌电图检查: (1)病后2周肌肉出现神经原性损害。 (2)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或神经传导阻滞。 (3) F、H波反射异常。 3、治疗措施 (1)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措施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度,血压和皮肤紫绀等);如果病人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因转入神内监护室及时纠正。(给予吸氧、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人工辅助呼吸,同时积极抗感染治疗) 2)免疫治疗方案 方案1:大剤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d, 连续5日)联合皮质激素治疗(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0g/日, 连续5日; 改用地塞米松20 mg/日, 2~4周,依症状好转情况可逐渐减量。) 方案2(经济条件差时):地塞米松20 mg/日, 静脉注射2~4周, 依症状好转可逐渐减量。 方案3:血浆交换疗法(病重、有呼吸肌麻痹者)。 3)其它药物治疗

改善神经营养代谢药:B族维生素B1、B12、C、辅酶A、ATP、肌生、神经节苷脂等。 4)一般的对症治疗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翻身,防止褥疮。 (2)注意营养,有吞咽困难者应鼻饲。 (3)预防感染。 (4)瘫痪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进行康复锻炼。 (1)临床诊疗途径 二、重症肌无力 (1)临床诊断要点:全身骨胳肌的无力有疲劳现象,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能减轻和缓解症状。 (2)重症肌无力的分型(Osserman分型) Ⅰ型(眼肌型):单纯眼外肌受累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1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1 (总分:4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29,分数:29.00) 1.癫痫失神发作应首选下列哪种抗癫痫药物治疗( ) ?A.氯硝西泮 ?B.苯巴比妥 ?C.苯妥英钠 ?D.卡马西平 ?E.丙戊酸钠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癫痫治疗选药与其发作类型有关,失神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次选氯硝西泮,其余三种药物无效。 2.下列哪种病变时,脑脊液不可能呈黄色( ) ?A.颅内肿瘤 ?B.椎管肿瘤 ?C.中毒性脑病 ?D.新生儿溶血症 ?E.蛛网膜下隙出血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中毒性脑病是指某些急性感染过程中,可能由于病原体毒素、机体过敏反应、脑缺血缺氧、脑水肿等引起的脑病,发生在原发病极期,伴急性意识障碍、惊厥、昏迷,腰穿检查示脑脊液压力增高,而脑脊液中蛋白和细胞数多正常,脑脊液外观不呈黄色。 3.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时,治疗应首选( )

?A.换用抗生素种类 ?B.加大抗生素剂量 ?C.鞘内注射抗生素 ?D.硬膜下穿刺排液 ?E.外科手术治疗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应注意的体征是( ) ?A.前囟隆起 ?B.颈抵抗 ?C.布氏征 ?D.克氏征 ?E.巴氏征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在脑脊液检查中有根本性区别的项目是( ) ?A.脑脊液压力 ?B.脑脊液透明度 ?C.脑脊液细胞数 ?D.蛋白增高程度 ?E.氯化物定量 (分数:1.00) A. B.

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

思路与方法 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 Thinking of Clinical Diagnosis on N euromuscular Disorder 杨晓军1,邝卫红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7;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7) [摘要] 从临床检查的角度阐述了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如定位诊断、肌电图、病理切片、生化检查、基因检测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 神经肌肉疾病;临床诊断;思路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ounded the thinking of clinical diagnosis on neuromuscular disorder from the clinical check,such as the position diagnosis,electromyography,pathological section,biochemical check,gene detect,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2 cal diagnosis. [K ey words] Neuromuscular disorder;Clinical diagnosis;Thinking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47(2004)07-060-04 神经肌肉疾病包括神经源性肌病和肌源性肌病。神经源性肌病指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病损,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可为炎症、外伤、肿瘤、中毒、变性、压迫的代谢障碍等引起的病变。肌源性肌病主要指在运动终板内和周围肌肉纤维或肌肉结缔组织内因解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所引起的多类疾病,而非神经系统内的病变。虽然病变累及部位与性质不同,但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严重残疾。由于本病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电生理、病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故诊断难度较大。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疾病,其临床表现不外乎肌无力、肌强直、肌肉萎缩、肌肉假性肥大及肌肉疼痛等,而某些神经源性疾病中,也可出现上述相似的症状,导致诊断发生困难。因此,鉴别神经源性肌病和肌源性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提高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治水平,现从临床检查的角度来探讨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 1 定位诊断 肌肉组织不属于神经系统,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不可缺少的效应器官之一,但是,每一肌肉的收缩,又是直接通过运动神经的支配而进行的。因此,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来鉴别是否为下运动神经元疾病,以此来鉴别神经源性肌病和肌源性肌病。 定位诊断就是利用患者现有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推断或假设患者的病变部位;然后,根据医学专业知识讨论假设的病变部位的性质和应该出现的临床表现;最后,将应该出现的临床表现与患者现有的临床表现相比较,如果两者相一致,则初步诊断成立;如果不一致,则可进一步搜集资料或推翻假设。此法的特点是:(1)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利于临床诊断思维的建立;(2)较易取得有关辅助检查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或初步诊断。 进行定位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病史中所提供的首发症状往往提示病变的始发部位,对定性也有帮助;(2)定位时要注意首先明确病变为单一病灶、多病灶或弥漫性病变。局灶性病变仅累及神经系统的一个局限部位,如桡神经麻痹、急性脊髓炎等。多发性病变累及神经系统两个以上的部位,如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等。弥漫性病变通常指对称地侵犯两侧周围神经或脑的病变,如急性炎

肌肉病考题

肌肉疾病考题 一、单选题 1.重症肌无力属哪种疾病( D ) A.神经本身病变的疾病 B.遗传性疾病 C.炎症性疾病 D.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 E.肌肉本身病变的疾病 2.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 D )A.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多 B.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C.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增多 D.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 E.乙酰胆碱抗体数目减少 3.重症肌无力最常受累的肌肉是( B )A.四肢肌 B.眼外肌 C.咽喉肌 D.咀嚼肌 E.面肌 4.重症肌无力常与哪种病合并存在( D )A.小细胞肺癌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多发性肌炎

D.胸腺肥大或胸腺瘤 E.系统性红斑狼疮 5.有眼睑下垂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可能有的症状是( C ) A.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B.调节反射消失 C.眼球向内、上、下运动受限,复视 D.眼球震颤 E.角结膜反射消失 6.关于重症肌无力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E ) A.临床特征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C.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D.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效 E.腾喜龙试验阴性 7.21岁男大学生,白天参加运动会长跑比赛,晚饱餐后人睡,翌日晨起见四肢瘫痪,查血清钾降低,心电图出现U波,ST段下移,可能的诊断是( C ) A.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B.脊髓出血 C.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D.急性脊髓炎 E.癔病性瘫痪 8.关于多发性肌炎,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D ) A.肌无力以四肢近端为主,常伴有肌力弱 B.咽喉肌亦可受累,眼外肌一般不受侵 C.仅少数伴有肌肉疼痛、压痛,无客观感觉缺失 D.血沉大多不快,血清CPK无明显增高

神经病精品科—神经病学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试题以及答案

1.重症肌无力最常受累的肌肉是: A. 四肢肌 B. 眼外肌 C. 咽喉肌 D. 咀嚼肌 E. 呼吸肌 2. 重症肌无力常合并以下哪种疾病? A. 小细胞肺癌 B. 甲状腺功能亢进 C. 多发性肌炎 D. 胸腺增生或胸腺瘤 E. 系统性红斑狠疮 3. 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眼睑下垂,还可能有的症状是: A. 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B. 调节反射消失 C. 眼球向内、上、下运动受限和出现复视 D. 眼球震颤 E. 角膜反射消失 4. 重症肌无力的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 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B. 以部分或全身性骨骼肌疲劳为临床特征 C. 症状晨轻暮重或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D. 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效 E. 腾喜龙实验阴性 1. 何谓运动单位? 2. 何谓突触及其结构? 3. 何谓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4. 何谓重症肌无办(MG)? 5. MG的主要临床特征? 6. MG常合并哪些疾病? 7. 何谓重症肌无力危象及诱因? 8. MG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9. 何谓疲劳试验? 10. 新斯的明试验及判定? 11. 腾喜龙(tensilon)试验及判定?

12. MG的病因治疗包括哪些? 13. 危象包括哪几种,病因及如何鉴别? 14. 何谓Lambert-Eaton综合征? 15. Lambertr-Eato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1. 试述重症肌无力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2. 试述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 3. 重症肌无力的Osserman分型? 4. 哪些辅助检查有助于确诊MG? 5. 重症肌无力如何诊断? 6. Lambert-Eaton综合征如何与MG鉴别? 7. 试述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8. 重症肌无力危象有几种,如何处理? 1-4 BDCE 1. 何谓运动单位? 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合称为运动单位。 2. 何谓突触及其结构? 突触是神经元轴突的分支与支配的肌纤维形成的神经冲动化学传递结构,由突触前膜(神经末梢)、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肌膜)组成。 3. 何谓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NMJ)疾病是指一组NMJ处传递功能障碍性疾病。 4. 何谓重症肌无办(MG)? 是神经-肌肉接头(NMJ)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病,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 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和补体参与,病变主要累及NMJ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 5. MG的主要临床特征?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和波动性肌无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 6. MG常合并哪些疾病?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甲亢、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7. 何谓重症肌无力危象及诱因? 患者急骤发生呼吸肌和延髓支配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肺感染、手术(如胸腺切除)可诱发,情绪波动和系统性疾病可加重症状。 8. MG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 学习内容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的步骤和方法 ?常见并发症康复处理 ?正中神经损伤、桡神经、尺神经、腓 总神经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 ?神经纤维分类和电生理特性 ?神经损伤因素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 ?康复治疗的目标 ?腋神经、肌皮神经、胫神经、坐骨神经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 第一节概述 一、周围神经解剖要点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遍及全 身皮肤、粘膜、肌肉、骨关节、血管及内脏等。 脊神经中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皮肤、骨胳肌、腱和关节的感受器 躯体运动纤维—横纹肌 内脏感觉纤维—内脏感受器 内脏运动纤维—平滑肌、心肌、竖毛肌、腺体 ?人类胸神经前支保持原有的节段性走行和分布,其余各部脊神经前支分别交织成丛,形成4个脊神经丛,即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由各丛再发出分支分布。 交通支 周围神经是神经元的细胞突起,又 称神经纤维,由轴突、髓鞘和施万鞘组成。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定义 ?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损伤后的典型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臂丛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 三、神经损伤的原因

?可由外伤、感染、压迫、缺血、肿瘤和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 ?大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解剖因素,二是损伤因素。 (一)解剖因素 ?周围神经在解剖学通道中,有一段或一点受某些坚韧的、狭窄的组织结构压迫或肢体在活动过程中,神经不断遭受磨擦而致神经损伤。 ?如斜角肌间隙狭窄压迫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在腕管受压、肿瘤压迫等。 (二)损伤因素 –外力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神经损伤。 –主要有神经摩擦伤、切割伤、挤压伤、医源性神经损伤、电击伤、放射性伤、火器伤及缺血性神经损伤等。 第二节临床特点 一、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一)运动功能障碍 (二)感觉功能障碍 (三)疼痛 (四)皮肤营养性改变 (五)血管功能障碍 (六)骨质疏松 二、神经损伤的诊断 (一)病史外伤史、注意易损伤的部位、询问有无障 碍。 (二)体征有无畸形 (三)扣击试验(Tinel征) 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 感或放射痛。 (四)汗腺功能的检查: 1.碘淀粉实验 在检查部位涂抹2.5%的碘酒,干燥后铺上淀 粉,若有汗液则变成蓝色。 2.茚三酮试验 将患手指腹压在茚三酮试纸上,出现蓝色指 纹,则有汗液。 (五)神经电生理检查

儿童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第八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周围神经急性脱髓鞘疾病。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迟缓性瘫痪。存活者极少有后遗症,少数病例可有复发。 诊断要点 一、病史: (一)起病前数日或数周多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史。 (二)急性起病,早期可有肢体及颈背部酸痛、麻木。出现四肢对称性、进行性、弛缓性瘫痪、多自下肢开始发展到上肢。少数也可始自上肢。症状常在1周左右达到高峰。 二、检查: (一)常伴有双侧或单侧运动性脑神经受损的症状,最常受累的是面神经,其次为舌咽、迷走及动眼神经等,出现周围性面瘫、真性球麻痹和眼肌麻痹等。 (二)严重病例有肋间肌、膈肌麻痹时可致呼吸困难、累及心肌时可有心率加快、心律紊乱。 (三)多有对称性末梢型或合并节段型感觉障碍。发病第2—3周脑脊液检查多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即蛋白含量增高,但细胞数正常,肌电图检查急性期显示运动单位减少,末端潜伏期延长;晚期则多相电位增多。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治疗原则 一、使用免疫抑制剂,主要是使用皮质类固醇,强的松1——2mg/kg/日。重者静点氢化可的松8—10mg/kg/日。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一般疗程为一个月左右。(亦有人不主张使用激素,故可不用) 二、严重病例可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300—400mg/kg/d。连用4—5天,有条件可行血浆置换疗法。 三、有感染症状者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四、使用神经营养剂:ATP、辅酶A、B族维生素、乙酰谷酰胺、胞磷胆碱、维生素E等,酌情选用。 五、被动和主动活动肢体,并配合针灸、按摩及理疗,以防止肢体畸形,促进功能恢复。 六、有呼吸麻痹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进行气管插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 (总分:32.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9,分数:12.50) ?A.晕厥 ?B.屏气发作 ?C.癔病性发作 ?D.习惯性阴部擦腿 ?E.多发性抽动 (分数:1.00) (1).女孩,4岁。生后8个月开始出现发作性面部涨红,大汗淋漓,表情紧张,双大腿夹紧,且上下摩擦外阴部,无意识障碍。脑电图检查阴性,其诊断最大可能是上述哪项( )(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2).女孩,11岁,上午8时升旗时突然昏倒,意识丧失2~3分钟,不伴肢体抽动,EEG及。EKG正常。其诊断最大可能是上述哪项( )(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A.痉挛(偏瘫)型 ?B.痉挛(双瘫)型 ?C.痉挛(四肢瘫)型 ?D.手足徐动型 ?E.震颤型 (分数:1.50) (1).男孩,2岁2个月。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娩出。出生时苍白窒息,出生体重为3.5kg。生后6个月不会抬头,1岁才会坐,2岁尚不会独走,扶走时双足呈马蹄内翻状,步行时足尖着地,双手活动自如,膝腱反射亢进。其脑瘫类型是( )(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2).女孩,3岁半。出生时有深黄疸,经抢救后好转。现讲话语句含糊,声调异常,安静时手足抖动明显,智力正常。膝腱反射不亢进,巴氏征阴性。其类型是( )(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3).患儿6岁。出生时有颅内出血,现四肢运动障碍明显,张力增高,屈膝、屈肘时常有屈曲性挛缩,膝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其类型是( )(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A.白细胞数5×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4g/L,糖3.2mmol/L ?B.白细胞数50×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6g/L,糖1.5mmol/L ?C.白细胞数1800×106/L,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0.8g/L,糖1.8mmol/L ?D.白细胞数50×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8g/L,糖3.5mmol/L ?E.白细胞数5×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3g/L,糖2.5mmol/L (分数:1.50) (1).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 )(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2).中毒性脑病的脑脊液改变( )(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3).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 )(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神经肌肉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的应用进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年9月第24卷第9期Chin J Rehabil Theory Pract,Sep.,2018,Vol.24,No.9https://www.doczj.com/doc/6b6197074.html,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8.09.010·综述· 神经肌肉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的应用进展陈土容,黄美欢,曹建国 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广东深圳市518038 通讯作者:曹建国。E-mail:caojgsz@https://www.doczj.com/doc/6b6197074.html, 基金项目: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应用研究(No.JB2017-16-3) 摘要 神经肌肉病(NMD)是一组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尚无统一的标准化运动 功能评估工具。在应用较广泛的评估工具中,运动功能测试适用于所有NMD ,北极星移动评估量表和上肢功能 测试适用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汉默史密斯功能运动量表、费城儿童医院神经肌肉疾病评估量表和上肢模块测 试适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 关键词神经肌肉病;运动功能;评估;综述 Advance of Motor Function Measurements Applied in Neuromuscular Diseases (review) CHEN Tu-rong,HUANG Mei-huan,CAO Jian-guo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Children's Hospital of Shenzhen,Shenzhen,Guangdong 518038,China Correspondence to CAO Jian-guo.E-mail:caojgsz@https://www.doczj.com/doc/6b6197074.html, Supported by Research on Shenzhen Comprehensive Services Application for the Disabled (No.JB2017-16-3) Abstract Neuromuscular disease (NMD)is a group of hereditary or acquired myopathy typically manifested as motor dysfunc- tion.There is still no consensus in the standardized tools for evaluation of motor function.Among the tools widely used, Motor Function Measure can be used in all kinds of NMD,while North Star Ambulatory Assessment and Performance of the Upper Limb can be for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and Hammersmith Functional Motor Scale,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Infant Test of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and Upper Limb Module for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Key words :neuromuscular disease;motor function;evaluation;review [中图分类号]R7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771(2018)09-1043-05 [本文著录格式]陈土容,黄美欢,曹建国.神经肌肉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9):1043-1047. CITED AS :Chen TR,Huang MH,Cao JG.Advance of motor function measurements applied in neuromuscular diseas- es (review)[J].Chin J Rehabil Theory Pract,2018,24(9):1043-1047. 神经肌肉病(neuromuscular disease,NMD)是一组以运动功 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总体发病率约 为1/3500[1-2]。NMD 病变一般发生在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 神经肌肉接头和骨骼肌等部位,肌肉活检结果通常为肌营养不 良或神经源性肌萎缩[2-3]。此类疾病常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导致严重肢体功能障碍,降低生活质量。运动功能障碍是NMD 的核心症状,标准化的运动功能评估工具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且客观的数据。但由于NMD 涉及的年龄范围较广,不同发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肌力、关节活动度、6分钟步 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从仰卧位站起计时测试、 四阶梯试验和10米步行/跑步测试等评估指标内容比较单一,无法综合评估NMD 患者整体运动功能情况[4-5]。国际上常用的NMD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主要有神经肌肉病的运动功能测试(Motor Function Measure,MFM)、北极星移动评估量表(North Star Ambulatory Assessment,NSAA)、汉默史密 斯功能运动量表(Hammersmith Functional Motor Scale, HFMS)、费城儿童医院神经肌肉疾病评估量表(Children's Hos- pital of Philadelphia Infant Test of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CHOP INTEND)、上肢功能测试(Performance of Upper Limb, PUL)和上肢模块测试(Upper Limb Module,ULM)。作者简介:陈土容(1993-),女,汉族,广东湛江市人,治疗师,主要从事儿童康复。通讯作者:曹建国(1965-),男,汉族,山西长子县人,硕士,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康复。 --1043

周围神经炎

周围神经病知多少症状持久原因难明难治愈 发表者:闵宝权(访问人次:20158) 一、案例解读 二、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理 三、周围神经病的病因 四、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周围神经病的预防 六、周围神经病的治疗和预后 附录3:我习惯用的西药常用处方 附录4:对麻木有用的一中药偏方 附录5:悬壶济世非虚名,妙手神丹缘仁心--我极不情愿展示的一个案例 一、案例解读 (200909保健时报记者转问) 湖北读者孟女士问:我心脏一直不好,4年前,突然出现了手脚发麻的症状,严重时连路都走不了,要休息一会才能缓和,当时去医院检查说是颈椎的问题,做了核磁共振,结果显示颈椎没事,后来又做了些检查确诊是末梢神经炎,开了些药吃了几天症状消失后把药停了,最近我的手脚又开始发麻,脸也有点麻,只要在紧张和兴奋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种症状,请 问我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 1.什么是末梢神经炎 2.主要有哪些症状 3.引起该病有哪些原因 4.治疗手段有哪些 5.针对文章中孟女士的情况采取哪种手段适宜(详谈) 治疗后有复发的概率吗 6.生活中又何需要注意的 闵宝权医生:该病人症状应该讲是属于末梢神经炎,但受情绪的影响,是否同时有焦虑症的表现这需要医生当面看病通过多方询问才能决定的。我下面系统讲讲末梢神经炎(同时包括周围神经病)的相关知识吧(后来扩展为本文)。 二、(末梢神经炎及其症状组成暨)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理 1、末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故亦称多发性神经炎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属于周围神经病里最常见的一个亚型。主要表现为手足或四肢麻木,可伴有疼痛、无力感、检查常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伴有神疲乏力、肢端皮肤发凉、苍白、潮红或轻度发绀、少汗或多汗、等表现。个别的可能会出现自立性血压下降。 以上症状在受寒、受风、劳累或着急等情况下易加重。休息、泡热水、环境气温升高后可部分缓解。有些病人在夜间睡眠时指端麻疼发作,以至麻醒,或者早晨起床后双手困胀,麻木不适僵硬感,稍作活动后可缓解。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经典药方

1.颈腰椎疾病 内服:(药疗) 1.颈椎: (1)通痹汤:白芍30—60克、木瓜10克(药店买)、威灵仙15克、鸡血藤15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葛跟30 克、姜黄10克、当归20克、川芎25克。每天1服,吃两次。 (2)当归、红花、三七粉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服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1疗程。 2.腰椎: (1)腰脱:生芪120克、当归30克、熟地30克、制川乌30克、制附子30克、黑小豆 30克、麻黄15克、细辛8克、桂枝45克、白芍45克、防风30克、蜂蜜150克、鲜生姜45克、枣21枚、杞子30克、菟丝子30克、补骨脂30克、仙灵脾30克,加冷水2500毫升(7到8碗)文火煎3个半小时,煮取600毫升(1碗半),日分3次,饭后服。7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1至两个疗程 (2)腰疼:青风藤50克,黄芪50克,黑豆50克,用2斤水泡2小时,武火煎25分钟,文火半小时,第1次药汁倒出,再加1斤热水,武火15分钟,两次药汁倒一起,每日两次。每隔12小时服1次。严禁葱蒜韭洋葱并肉鱼蛋奶之类。连用20天。 以上药方由华天宝桂龙药膏专家提供,仅供参考,如需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内服:(食疗) 1.腰椎病: (1)杜仲枸杞腰花汤:杜仲30克,枸杞20克,猪腰子1对。核桃仁4枚。杜仲洗净,用纱布袋装好。猪腰子去掉外膜,剖开两片,去臊腺,在里面切10字花刀。再分切成小方块。共同煲汤。对于肾虚引起的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川乌粥:制川乌头3~5克,粳米50克,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把川乌头捣碎,碾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煮沸后加入川乌末,改为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1~2沸即可。每日分作两次趁热服用。 外用: 1.颈椎病: (1)颈椎药袋:当归,川芎,桂枝,川乌,红花,鸡血藤各10克,白芷12克,苏木15克,仙鹤草9克,磨碎,装入布口袋缝好。固定在患处,晚上用,早上拿下来。1个药袋子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影响的因素(1)过程: 1、运动神经兴奋,动作电位传导到神经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 2、电压门控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轴突末梢,促进末梢释放递质乙酰胆碱至神经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 4、终板膜上化学门控阳离子通道开放,对钠离子与钾离子通透性增加、 5、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终板膜去极化而产生终板电位 6、终板电位刺激肌膜产生动作电位 详细过程: A、接头前过程、 a、乙酰胆碱的合成与贮存 这就是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前提。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中由胆碱与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化酶的作用下合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来自神经末梢内的线粒体,胆碱则就是靠膜上的特殊载体转运到神经末梢内的,其中50%就是释放入接头间隙中的乙酰胆碱水解产物,被再摄取回来重复利用的。合成与摄取回来的乙酰胆碱,均以囊泡形式包装贮存,以备释放。 b、乙酰胆碱的释放 Ca2+内流就是诱发乙酰胆碱释放的必要环节。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的去极化使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大量Ca2+

由胞外进入到突触前末梢内,这些Ca2+不仅就是一种电荷携带者,可抵消神经末梢内的负电位,而且本身就就是一种信使物质,可以触发囊泡中的乙酰胆碱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接头间隙中。一次动作电位引起的Ca2+内流,可导致200~300个囊泡几乎同步地完全释放出乙酰胆碱分子。由于每个囊泡中所含的乙酰胆碱分子数相等,约5000~10000个,故这种以囊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被称为量子释放。如果降低细胞外Ca2+ 浓度或用Mg2+阻断Ca2+ 内流,动作电位到达时并不能引起乙酰胆碱释放,说明Ca2+ 在前膜的兴奋与乙酰胆碱递质释放过程中起偶联与触发作用。这里Ca2+的进入量也决定囊泡释放的数量。B、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的扩散 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后,经扩散与终板膜上的胆碱能受体特异性结合,触发接头后过程。 C、接头后过程 a、乙酰胆碱受体及终板电位 在终板膜上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就是集受体与通道为一体的一个蛋白大分子结构。当乙酰胆碱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使受体-通道分子通道开放,允许Na+、K+甚至少量的Ca2+通过。由于这几种离子在细胞内外分布特点,故主要就是使Na+内流,少量K+外流,结果就是终板膜原有静息电位负值减少,向零电位靠近即出现终板膜的去极化,终板膜这种去极化电位为终板电位。一次动作电位所引起到200~300个囊泡释放的乙酰胆碱,足以在终板膜上产生约60mV、持续1~2ms的终板电位。而每一个囊泡释放的乙酰胆碱所引起的终板膜0、1~1mV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