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镜头跑焦的简单测试方法

镜头跑焦的简单测试方法

镜头跑焦的简单测试方法
镜头跑焦的简单测试方法

镜头跑焦的直观简单测试

1:下载此图片(跑焦测试靶纸),打印,可以按A4纸打印,只要打印结果图上1厘米与实际厘米接近即可。或者按照样式,自己画制、打印。

2:按照图片样子,折叠。要求大致平整即可。

3:在明亮光线下,用三脚架,正对准中心十字标(垂直),对焦(自动、手动均可),自拍或者预升反光板或快门线拍摄。用该镜头最大光圈以最浅景深便于检测。

4:看结果,应该是焦点十字线最清晰,也就是0刻度最清晰,其他刻度模糊且越远离0刻度越模糊。如果跑焦,就是O刻度模糊,其他部位清晰。并且哪个部位数字清晰就是跑到哪里了,跑了多少也一目了然。象下图这样,0部位不清晰而下部1、2厘米处清晰,那就是大概跑焦1.5

厘米左右,且是“内跑”--比实际焦点短。

值得说明是,普通摄影镜头多少都有跑焦现象,有些是很小很小,得用仪器测试。但对于人眼来说,看不出来、也无所谓的,大家熟悉景深的原理、弥散圆的原理就明白了。不必过分担心跑焦问题。即便是1、2厘米少量跑焦,但对于用小光圈拍摄风景类的照片,更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拍摄只有几厘米大的物体--微距摄影来说,应该引起重视。有些人喜欢用大光圈拍摄MM的头部特写,那就要注意,否则可能是鼻尖清晰而作为重点的眼睛却相对模糊。熟悉自己手中现有的镜头,在拍摄的时候针对镜头特点加以正确的使用或调整,是一个成熟的有经验的摄影者必备的。

最新防雾性能测试方法整理

SKFI 防雾性能测试方法 1. 使用仪器 3.1 容量300ml 烧杯(根据需要进行调换) 3.2 冰箱(设定温度在3-6 ℃)  3.3 照相机 3.4 温湿度仪 3.5 橡皮筋 2.作业指导 2.1 确保所用仪器处于准备使用状态。 2.2 测试之前,详细记录以下信息: 2.2.1 测试用薄膜样品的信息及时效期 2.2.2 标明薄膜样品所需要的测试面 2.2.3 冰箱冷藏室温度 2.2.4 使用无防雾性能的薄膜样品作对比参照(例如使用SF的处理面) 2.3 准备200*200mm尺寸的薄膜测试用样品(注明内外面)。 2.4 将容量为300ml的烧杯中添加200ml水,将测试用薄膜样品封盖在烧杯口上方, 并用橡皮筋进行固定,如下图所示: 2.5 将封有薄膜样品的烧杯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3-6 ℃)进行防雾时效处理,检查 的时间点分别为4H、8H、24H,检查并记录薄膜在冷藏环境下的外观变化情况。

2.6 防雾等级具体信息 2.6.1 判定标准如下: 2.6.2 等级判定示例图: 等级示例图 C E Level 等级Anti-fog Performance 防雾外观效果 A Poor clarity and high transimission, for opaque appearance with many small droplets 透明度较差,膜面有很多小水滴 B Relatively poor clarity and low high transimission, with many big droplets 透明度一般,膜面有部分大水滴 C 70% of the inner side is covered by droplets 膜面70%部分有水滴 D A little droplets 膜面有部分水滴 D/E Little droplets, relatively good appearance 较好的透明度,膜面有少量水滴 E Great appearance with high clarity and no droplets 高透明度,膜面无水滴

盐雾测试的实用资料

盐雾测试的实用资料 一、盐雾的腐蚀 腐蚀是材料或其性能在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大多数的腐蚀发生在大气环境中,大气中含有氧气、湿度、温度变化和污染物等腐蚀成分和腐蚀因素。盐雾腐蚀就是一种常见和最有破坏性的大气腐蚀。这里讲的盐雾是指氯化物的大气,它的主要腐蚀成分是海洋中的氯化物盐氯化钠,它主要来源于海洋和内地盐碱地区。盐雾对金属材料表面的腐蚀是由于含有的氯离子穿透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防护层与内部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引起的。同时,氯离子含有一定的水合能,易被吸附在金属表面的孔隙、裂缝排挤并取代氯化层中的氧,把不溶性的氧化物变成可溶性的氯化物,使钝化态表面变成活泼表面。造成对产品极坏的不良反应。 二、盐雾试验及与实际的联系 盐雾试验是一种主要利用盐雾试验设备所创造的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来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环境试验。它分为二大类,一类为天然环境暴露试验,另一类为人工加速模拟盐雾环境试验。人工模拟盐雾环境试验是利用一种具有一定容积空间的试验设备盐雾试验箱,在其容积空间内用人工的方法,造成盐雾环境来对产品的耐盐雾腐蚀性能质量进行考核。它与天然环境相比,其盐雾环境的氯化物的盐浓度,可以是一般天然环境盐雾含量的几倍或几十倍,使腐蚀速度大大提高,对产品进行盐雾试验,得出结果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如在天然暴露环境下对某产品样品进行试验,待其腐蚀可能要1年,而在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下试验,只要24小时,即可得到相似的结果。人工模拟盐雾试验又包括中性盐雾试验、醋酸盐雾试验、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交变盐雾试验。(1) 中性盐雾试验(NSS 试验)是出现最早目前应用领域最广的一种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它采用5%的氯化钠盐水溶液,溶液PH值调在中性范围(6~7)作为喷雾用的溶液。试验温度均取35℃,要求盐雾的沉降率在1~2ml/80cm.h之间。(2) 醋酸盐雾试验(ASS试验)是在中性盐雾试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5%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些冰醋酸,使溶液的PH值降为3左右,溶液变成酸性,最后形成的盐雾也由中性盐雾变成酸性。它的腐蚀速度要比NSS试验快3倍左右。(3) 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是国外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盐雾腐蚀试验,试验温度为50℃,盐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盐氯化铜,强烈诱发腐蚀。它的腐蚀速度大约是NSS试验的8倍。(4) 交变盐雾试验是一种综合盐雾试验,它实际上是中性盐雾试验加恒定湿热试验。它主要用于空腔型的整机产品,通过潮态环境的渗透,使盐雾腐蚀不但在产品表面产生,也在产品内部产生。它是将产品在盐雾和湿热两种环境条件下交替转换,最后考核整机产品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有无变化。 三、盐雾试验标准及试验结果的判定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述所做的统一规定。盐雾试验标准是对盐雾试验条件,如温度、湿度、氯化钠溶液浓度和PH值等做的明确具体规定,另外还对盐雾试验箱性能提出技术要求。同种产品采用那种盐雾试验标准要根据盐雾试验的特性和金属的腐蚀速度及对盐雾的敏感程度选择。下面介绍几个盐雾试验标准,如GB/T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2423.1820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5938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GB/T17719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盐雾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的耐盐雾腐蚀质量,而盐雾试验结果判定正是对产品质量的宣判,它的判定结果是否正确合理,是正确衡量产品或金属抗盐雾腐蚀质量的关键。盐雾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有:评级判定法、称重判定法、腐蚀物出现判定法、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法。评级判定法是把腐蚀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的百分数按一定的方法划分成几个级

镜头各个焦段的用途

镜头各个焦段的用途 镜头各个焦段的用途(个人意见,仅供参考)2011-11-02 16:20:34 8mm : 极度夸张的画面,用途不限。 18-16mm:同上 22mm-24mm:不严谨的建筑全景,或某个自然景观(严谨的需要大画幅和移轴镜头来矫正相差),城市建筑群,大量的人群。 28mm:广阔的风景,人多的场景,有群体感的人像 35mm:一般风景,建筑或者建筑内部,纪实人像 50mm: 局部风景,全身人像,事实上可以用于任何场景和题材。60-65mm:小微距,适合拍一些比如杯子大小物体或者电饭煲之类的商品,这个焦段适合购买微距镜头。 80mm:半身人像,一些特写,或者在场景中突出某人。 100mm:微距的黄金焦距,特别适合拍摄微距题材。 135mm:人像焦距,适合人像特写,网上那些特别漂亮的mm,背景虚化的,都是这个焦距拍出来的(一般用85mm镜头放到普通APS 单反上,由于转换系数,正好可以获得135的焦距) 200mm:人像特写,大头像,远景拍摄。 300mm: 远处人想特写,距离较近的鸟,体育,远景拍摄。

400MM--600mm:野生动物,足球比赛等。 1200mm: 天文摄影,危险的野生动物,大型体育场馆里的比赛 -------------------------------------------- 50毫米的焦距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和人眼看到的效果接近所以没有广角的冲击力,也没有长焦的震撼,但是历史上由50毫米镜头拍摄出来的顶级作品,比其他所有焦距拍出来的总合还多。 50mm无法具有画面本身的冲击力,所以50mm必须要以内容取胜,构图,色彩,内涵,故事,都无比的重要,所以通常能拍出伟大的作品。 ----------------------------- 35mm 是新闻摄影的最爱,准广角,既可以容纳比人眼所看到内容多的东西,又不会像28或更短焦距的超广角一样,把很多无关的东西包括进来。 ----------------------------- 135mm 定焦,一般这种镜头都被称为“美人头”,知道什么意思了吧。【】50mm的镜头是标准镜头,普通的定焦镜头一般都是50mm的镜头,是最常用的,出门旅游,拍摄一般场景,都可用。 你说的的那两个都是变焦镜头,50mm以下的是广角镜头,越往下广角越大,50mm以上的是长焦镜头,越往上拍摄距离越远,可以达到超焦距或微距拍摄。 你这两个镜头都可以普通拍摄,也可以艺术拍摄。如果要拍广角的,比如拍摄建筑、道路的广角可以用18-70mm的镜头,就是平常看到

解决红外摄像机镜头起雾的方法

型号CL CL--F16KD/W F16KD/W CL CL--F16D/W F16D/W CL CL--F16A12D/W F16A12D/W CL CL--F16A8D/W F16A8D/W CL CL--F16SD/W F16SD/W 成像器件1/3" SONY Super HAD CCD II 1/3" SONY Exview HAD CCD II +SONY Effi-E DSP 1/4" ADS Pixel Color CMOS 1/4"ADS Pixel Color CMOS+DSP 像素 PAL: 500(H) X 582(V) NTSC: 512(H) X 492(V) PAL: 976(H) X 582(V) NTSC: 976(H) X 494(V) PAL:1020(H)×596(V) NTSC:1020(H)×508(V) PAL:1024(H)×768(V) NTSC:1024(H)×670(V) 感光面积 4.8mm(H) X 3.6mm(V) 3.6mm(H) X 2.7mm(V) 水平解析度520TVL700TVLwith OSD 菜单700TVL 800TVL 制式PAL/NTSC 最低照度0 Lux (LED ON) 信噪比>48 dB 电子快门PAL:1/50-1/100000 sec NTSC: 1/60-1/100000 sec 增益控制自动 Auto 背光补偿自动 Auto 白平衡自动 Auto 适用场所区域该监控摄像机适用于道路、商场、银行、公共场所、金融、酒店、写字楼、小区等;室内外各种暗光环境下 恶劣的特殊环境 同步方式内同步 Internal Synchronization 工作温度 -20℃~50℃ 镜头进口大光圈镜头: 4/6/8/12/16/25mm 电源输入DC12V 2A 视频输出 1.0Vp-p/75Ω(BNC) 尺寸245*138*98 重量708

自动违停抓拍技术指标

1.1系统功能要求 1.1.1基本功能要求 5.3.1.1多预置位巡航 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方式,具有多预置位设置功能,可预先将某禁止停车区域设定为摄像机预置位。 系统能够实现设定≥300个监控检测预置位;能够在每个预置位上设定独立的视频检测区域(可用多边形表示);同时能够在所有预置位之间进行自动巡航。 5.3.1.2违停车辆抓拍 摄像机平时处于实时视频监控状态,可根据需要由人工操作回归预置位。此时,系统自动开启检测功能,对进入禁停区的车辆进行多目标跟踪和识别,判定车辆的停驶行为。通过灵活设定车辆停车报警阈值(时长可以在1~600秒内自由设置),可以有效区分临时停车和违停,过滤城市交通早晚高峰期的周期性、常发性拥堵导致的车辆走走停停的现象,同时能够排除已经被抓拍的违停车辆,避免对同一目标的违停事件重复抓拍,减少无意义的频繁报警;同时可自动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与行人;避免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目标干扰。 5.3.1.3违停图片记录 在记录违停过程中,能够从远至近的抓拍四张违停车辆图片,其中包括:对违停车辆抓拍三张反映违法过程的全景图片,图片上可清晰辨别禁停标志和车辆轮廓,并记录当前时间和违法地点等信息; 对违停车辆抓拍一张近景图片,图片上可人工清晰辨识车辆的完整轮廓和清晰的车牌号码; 系统能够把四张违停车辆图片通过图片合成处理为一张完整的证据图片; 违停抓拍图片均采用JPEG图像压缩方式,JPEG图片编码;近景图片和全景图片存贮的图像编码应符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 5.3.1.4★号牌自动识别 系统应实现对民用、警用、军用、武警等车辆号牌自动识别能力,在车牌无污损无遮挡时,白天车辆号牌识别率≥95%,夜间车辆号牌识别率≥90%。

IEC 68-2-11 试验方法 Ka:盐雾

IEC 68-2-11 试验方法Ka:盐雾 IEC 68-2-11 Test Ka:Salt mist 前言 本试验法之目的在于比较相同构造之试件抗盐雾的能力。 范围 本试验法适用于评估表面处理件之质量及均匀性。 限制 本试验法不同于一般盐雾腐蚀试验。 本试验法不适用于评估试件是否可于盐雾环境下使用。 对于组件及装备,"IEC 68-2-52试验方法Kb:循环式盐雾试验"较能提供真实之盐雾环境。但如相关规范要求以本试验法执行鉴定试验,则试件必须以装备或组件型态(连同保护装置)执行试验。 测试步骤 试件于试验前应依相关规范之规定执行目视检查、电性及机械检验。 相关规范中应详述试验前试件之清洁程序,且应叙述是否除去暂时之保护层。 将试件移入盐雾柜内,并保持在温度35℃,盐雾浓度5%之测试条件下,依规定之驻留时间执行试验。 除相关规范另有规定,试验后小试件应于水龙头下冲水5分钟,并以蒸馏水或矿泉水洗涤后,以手摇动或鼓风机去除水份,用于清洗之水温不可高于35℃。对于大试件则应于相关规范中规定清洗及吹干之方式。 将试件置于标准大气条件下约1~2小时,以回复原来状况,再进行目视检查、电性及机械检验。 测试条件 测试条件可由下选择适当之试验要求或依相关规范之规定。 盐雾浓度:5% 试验温度:35℃ 喷雾量:1~2毫升/小时/80平方公分 酸碱值:6.5~7.2(温度为35±2℃时之pH值) 驻留时间:16,24,48,96,168,336,672小时。 试验容差:盐雾浓度±1%,试验温度±2℃。 试验设置 试验柜之体积必须够大,使周遭之测试条件保持均匀、稳定且不因放置试件而受影响。 试验柜应正确通风,以避免柜内压力增加。排气口应避免强风吹袭,以免柜内产生强烈气流。

关于镜头的一些常识

关于镜头的一些常识

关于镜头的一些常识--便于了解与选择 看了论坛里有许多初学或摄影爱好者在了解和选择 镜头时,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解。对于选择镜头时左右为难无法下手。其主要原因还是对镜头的了解和自己想要拍摄的对象定位问题,不能这也想要那个也不想放。所以找了一个关于讲述镜头理论方面的文章与大家一起讨论与分享。 什么是标准镜头 以前,固定焦距的标准镜头在摄影创作中运用得最多、最广泛,而现在由于从广角到中长焦距的变焦镜头的问世,很多人将固定焦距的标准镜头闲置不用,而用这种镜头来代替标准镜头使用,忽略了固定焦距的标准镜头的作用,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标准镜头在拍摄佳作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认识。 固定焦距的标准镜头的像差较小,成像质量优于一般同档次的镜头,最大相对孔径较一般同档次的镜头大,如有的135照相机固定焦距的标准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达到了0.9、1、1.2等,从而保证了在低照度的照明条件下有足够的光圈。同时,标准镜头的体积小,携带方便。 标准镜头的主焦距因照相机所用胶片的尺寸不同而异,其原则是与画幅对角线的长度基本相等,视角大约在40-53度。它所摄得的影像接近于人眼正常的视角范围,其透视关系接近于人眼所感觉到的透视关系,所以,能够逼真地再现被摄体的形像。在摄影创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创作意图,运用不同的手段,使用标准镜头拍摄出具有广角镜头或中长焦镜头的效果。当我们将照相镜头对着很近的被摄主体,使用大光圈拍摄特写或近景时,就可以获得背景虚糊,类似中长焦镜头的效果。当我们将标准镜头对着处于中

景或全景的景物对焦,并使用小光圈拍摄,则可以使画面中的远近都很清晰,获得广角镜头的拍摄效果,标准镜头在摄影创作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摄影器材基础知识--镜头 镜头:通过透镜给底片一个清晰的影象。 1.作用: 使光线汇聚在底片上,结像清晰。能纳入大量光线,使在1/1000秒内的曝光充分,极大程度消除像差。 2.质量要求: 有汇聚光线的能力,把来自物放的光线聚集成像。没有畸变,使一个平面的物体所结的影象有是一个平面。影象的外貌形态与景物的外貌形态必须相象。 3.镜头的纳光本领: 在限定时间内纳入光量的多少(快-慢)口径:有效口径,相对口径,可变 f/8, 通光直径是镜头焦距的1/8。 4.光圈: 调节镜头纳光量的大小,光孔大小用f/表示。你知道吗,f/1.4最大还是f/64最大?呵呵,错了吧,f/1.4最大。 f/1.4的镜头指的是最大光孔为2.8的镜头。 5.焦点距离: 基本上是从镜头中心到胶片上所形成的清晰影象上的距离。积聚越大,形成的影象越大。 6.镜头的镀膜: 因反射失掉光线,镜头反光损失光量,降低反差,清晰度,损失色彩,质感,层次和色彩饱和度。在透镜片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加增透膜,为紫色、橙色、蓝色。 7.镜头按焦距分类:

防雾镜片的防雾方法和保养方法

防雾镜片的防雾手段和保养方法 镜片结雾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温差和空气中的水汽。为了使镜片达到防雾的目的,只要破坏镜片产生雾气的条件就可以了,这就是头盔镜片防雾的原理!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破坏镜片结雾的条件: 物理方法: 1、不停的擦拭,使水汽不能在镜面上存留,更不能结成细小水珠,达到除雾的目的; 2、加热,使水汽不能停留而挥发,从而达到防雾的目的; 3、制冷,使镜面和环境的温度基本一致,由于没有温差,所以雾气就不会产生。 化学方法: 1、使用疏水性防雾涂料对镜片表面做疏水化处理,使水汽在镜面集聚成水滴而自动脱落,即产生“荷花效应”,从而起到防雾的作用; 2、使用亲水性防雾涂料对镜片表面做亲水化处理,使水汽吸附在镜面后形成超薄透明的水膜,从而达到防雾的作用。 防雾镜片的类型 根据防雾功能可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效防雾镜片和短效防雾镜片两种: 长效防雾镜片是指防雾时间可以持续几个月或几年、不怕擦拭、不怕水洗的那一类镜片,如千天防雾镜片就属于这类的长效防雾镜片。; 短效防雾镜片是指防雾时间仅能持续几天或十几天、怕擦拭、怕水洗且擦拭或水洗一两次后防雾效果完全消失的那一类镜片,如即时防雾镜片。 所以,擦拭和水洗是验证防雾镜片之防雾效果的做好方法(但不是防雾镜片的保养方法)防雾镜片保养方法 第一、正确去污擦拭防雾镜片。 要在正确的时间(镜面干爽的时候)使用正确的方法(柔软的眼镜布或毛巾轻柔擦拭)来保养擦拭防雾镜片。虽然长效防雾镜片耐擦拭性能好,但是不正确的擦拭会导致防雾镜片表面出现不必要的划痕。虽然划痕不影响防雾效果,但是会影响视线和美观; 第二、尽量避免淋水或浸水。 虽然长效防雾镜片不怕水洗,但是防雾涂层中的亲水基团会因为过多地吸附水分而导致亲水基团因子的快速流失和防雾效果的快速衰减,就像在高速路上用2、3档开快车一样,不是不可以,而是不能够!连续用水浸泡防雾镜片的实验证明:当连续用水浸泡4、5个小时以后,防雾效果已经有所减弱;连续浸泡20多个小时后,防雾效果完全丧失!所以,水洗是防雾效果的检验方法,而不是日常保养的方法!要尽量避免水洗。不慎淋水,应尽快擦干为要。

监控摄像机镜头常见故障处理

监控摄像机镜头常见故障处理 你装了监控摄像机了吗?什么?坏了。不用怕,下面带你深入了解监控摄像机镜头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监控摄像机镜头常识普及 在选购监控摄像机时,监控镜头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对于监控镜头的知识你又了解多少?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镜头,又或是是否支持自动对焦,监控摄像机小小的镜头还藏着很多学问。 监控镜头定焦与变焦之分 我们从最简单的还是说起,搭配不同的监控主机,镜头可分定焦与变焦,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你观察镜头上是否有两个可旋转的螺丝钮。当然,在价格方面同级别来讲,变焦镜头肯定比定焦镜头贵;以需求来说,还是根据用户实际应用条件来看,也不见得变焦镜头就比定焦好,固定好监控摄像机,谁总会去调整镜头呢? 笔者以大多数民用监控为例,普通枪式监控摄像机就搭配最常规的镜头。一般模拟监控摄像机选择定焦镜头,而一些以网络监控摄像机可搭配变焦镜头使用。根据实际需求可变换焦距。 监控镜头外形之分 如果非要在监控镜头的造型上加以区别,笔者给大家的建议就是看是否能够调节焦距,也就是镜头上的两个螺丝旋钮,一般情况下,靠近镜头顶端的旋钮调节焦距大小,主流变焦焦距在2.8mm~8mm,高端监控摄像机变焦焦距跨度大。在靠近镜头接口的旋钮用于对焦,当焦距发生变化时,及时将焦点调整到最佳位置才能够抓拍好图像。 此外,即便是变焦镜头在细节上仍有不小的区别,这主要看监控主机,有的监控摄像机支持自动对焦功能,因此监控镜头上还会有一根连接到机身的线,有的变焦镜头则完全靠手动调节,同样的功能不同的镜头在外型上所诠释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监控镜头接口的纷争 监控镜头除了定焦、变焦和自动对焦等功能及外观上的不同外,更多的是消费者败给了细节上。不禁推敲,监控镜头的接口还有什么区别?打眼一看所有监控摄像机镜头都是螺纹口,这接口不同难不成是螺纹圈数不同所引起的。 针对监控镜头接口纷争,目前市场中主要以C型接口和CS型接口为主。主流的监控摄像机以CS圈为主。以数据分析来看,不同接口镜头区分原则是通过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来判断:C型接口从安装点到焦点距离为17.5mm,而CS型接口从安装点叫焦点距离为12.5mm,相比较前者更"矮"一些。 监控镜头存在不同接口,那么监控摄像机就势必会出现不同的种类。针对以镜头接口来区分,在C型摄像机和CS型摄像机之间,原则上不提倡混搭使用。而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C型镜头与CS型摄像机之间增加一个5mm的C/CS转接环可以配合使用。但CS镜头与C型摄像机无法配合使用。

盐雾试验常用的三种方法

盐雾试验常用的三种方法 盐雾试验是一种主要利用盐雾试验设备所创造的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来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环境试验,它与天然环境相比,其盐雾环境的氯化物的盐浓度,可以是一般天然环境盐雾含量的几倍或几十倍,使腐蚀速度大大提高,对产品进行盐雾试验,得出结果的时间也大大缩短。盐雾试验方法有:中性盐雾(NSS)试验、醋酸盐雾(ASS)试验、铜加速的醋酸盐雾(CASS)试验等。 中性盐雾(NSS)试验 盐雾试验是目前普遍用来检验涂膜耐腐蚀性的方法。中性盐雾试验是出现最早目前应 用领域最广的一种加速腐蚀试验方法,适用于检验多种金属材料和涂镀层的耐蚀性。 将试样按规定暴露于盐雾试验箱中,试验时喷入雾化的试验溶液,细雾在自重作用下 均匀地沉降在试验表面。它采用5%的氯化钠盐水溶液,溶液PH值调在中性范围(6~7)作为喷雾用的溶液。试验温度均取35℃,要求盐雾的沉降率在1~2ml/之间。试样在盐雾箱内

的位置应使其主要暴露表面与垂直方向成15-30°角。试样间的距离应使盐雾能自由沉降在所有试样上,且试样表面的盐水溶液不应滴落在任何其他试样上。试样间不构成任何空间屏蔽作用,互不接触且保持彼此间电绝缘。试样与支架也须保持电绝缘,且在结构上不产生任何缝隙。喷雾量的大小和均匀性由喷嘴的位置和角度来控制,并通过盐雾收集器收集的盐水量来判断。一般规定喷雾24h后,在80c㎡的水平面积上每小时平均应收集到1-2ml 盐水,其中NaCl浓度应在5±1%范围。 由于试验的产品、材料和涂镀层的种类不同,试验总时间可在8-3000h范围内选定。国标规定试验应采用24h连续喷雾方式;有时按照试验的具体情况酌变。 中性盐雾试验相应标准有GB6458-86和ASTM B117。 醋酸盐雾(ASS)试验 醋酸盐雾(ASS)试验为了进一步缩短试验时间以及模拟城市污染大气和酸雨环境,发展了醋酸盐雾试验方法。此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和涂镀层,如检验装饰性镀铬层和镉镀层等的耐蚀性。除溶液配制及成分与中性盐雾试验不同外,试验的方法和各项要求均相同。试验溶液为在5% NaCl溶液中添加冰醋酸,将pH值调节到~.溶液中总固体含量不超过 200ppm;应严格控制试剂盐中的杂质种类和含量。试验温度控制在35±1℃。醋酸盐雾试验的周期一般为144-240 h,有时根据试验需要可缩短至16h. 醋酸盐雾(ASS)试验相应标准有GB6459-86和ASTM G85 A1。 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广角镜头 各焦段人像拍摄技巧全解析

广角镜头各焦段人像拍摄技巧全解析 在了解广角镜的特性后,大伙对于使用它来拍摄人像还是一知半解吗?由于每个人手上拥有的广角镜头不尽相同,究竟该如何活用它们来一场创作人像大赛呢?接下来就由编辑部整理市售不同焦段的广角镜,并依据等效焦段的概念为读者详解各焦段下的实拍特色,以及须注意的重点。 14-18mm超广角 以目前佳能、尼康、索尼的当家超广角变焦镜皇,广角端都在20mm以下。其中,佳能是16-35mm F2.8L(广角端视角108°)、Nikon则为14-24mm F2.8G(广角端视角114°),而随着索尼α900一同发表的Vario-Sonnar T 16- 35mm F2.8 ZA SSM(广角端视角107°)也将在今年年初正式上市。虽然广角端焦段不尽相同,但共同特色都是视角超过100度。 正因为视角极大的特性,最适合运用在狭窄环境中,不但能拍摄模特儿全身,还能纪录周围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拍摄时,模特儿通常会塞满整个画面,若是将头、脸、手臂、大腿等处,放在画面的周围,容易因画面扩张,而看起来肥胖。要解决这个状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至于画面中央,且画面中央的身体位置,相对周围的肢体,稍微远离镜头,这样的拍摄角度,自然能拍出修长身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我们也常让模特儿与树或建筑物同时入镜。超广角镜能在短距离下,将两者都涵盖在画面当中,能表现出特殊张力。虽然这类型的作品相当讨喜,但处理不好,也常会让头部拉长。若想让画面看起来较为正常,则建议将人的比例抓在画面12,顶多在13。此时,人的头部会处于中心处,透视变形的影响会相对小许多。角度上面,不见得由底边往上拍最好,许多时候,只要在膝盖附近的高度抓拍即可,若要几近90°方式向上拍的话,可请模

玻璃防雾方法

玻璃防雾方法 雨雪天车窗结雾,是谁都避免不了的问题,挺烦人,如果处理不好,还真常常带来大麻烦。记得前些日子在俺那边的版子里,忘了是哪位板油提了个问题,就是雨雪天如何有效除雾,当时俺看了一眼,忙于别的事,没顾上说。虽说目前许多汽车用品商店都有汽车专用除雾水,但价格确实有点贵的离谱,用它还真有点过于奢侈。 今儿个俺就在这儿向大伙传授一个俺使用了几年的秘笈,绝对好使。方法如下:赶上雨雪天气时,不必借助冷风或内循环风除雾,只要在此之前配制好除雾水涂抹于风挡玻璃上即可。除雾水的配制方法极其简单,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洗涤灵一类的东西,这是厨房必备的洗涤用品,你只要找个小器皿,挤进少许洗涤灵,按1:10左右的比例兑上水,然后用脱脂棉或软布蘸着它涂抹于前后风挡玻璃内侧(包括后视镜处的车窗玻璃),待晾干后再用麂皮或柔软的干布擦净涂抹时遗留在风挡玻璃上的残留纤维等就OK了,你就踏踏实实上路吧,甭管外面下多大雨,即便关严车窗,就是十几个人在里面大喘气都不带起雾的,涂抹一次,能保证连续几天下雨都管用,玻璃亮堂极了。如果赶上湿度太大的天气,车内外温差较大时,稍微加大洗涤灵的配比即可。你去试试吧,如果不管用,俺负责免费送你进口原装的除雾水。 除此之外,跟家庭洗涤相关的许多东西也都可以作为代用品,而且都可以达到非常不错的除雾效果,比如瓜果清洗液、洗手液、肥皂水、洗衣粉(当然得溶解后)、浴液、洗头液等等,俺只是推荐了信手拈来最简单易用的洗涤灵。如果是懒人的话,想更简单省事,还可以一次多配点罐在小喷壶里,随用随喷,只是喷的时候不要一次喷的太多使它流的哪儿都是就行,这样连擦玻璃都免了,待到洗车时,它的存在还可以直接起到清洁的作用。

盐雾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3.1盐水喷雾试验机与其所需的管路应采用纯性材料, 不能对喷雾腐蚀试验有影响或本身 被腐蚀者; 3.2 喷雾嘴不可直接将试验液喷向试样, 喷雾室顶部聚集的溶液不得滴落在试样上; 3.3 试样滴落的试验液体不可流回盐水桶而再用于试验; 3.4 压缩空气不能含有油脂及灰尘, 所以须有空气清凈器;空气压力须保持在1.00.1kgf/cm2 因为压缩空气于膨胀时, 有吸热现象, 所以须事先有预热(2)如下附表,以获取均一温度的喷雾。注(2):预热以增加压缩空气的温度与湿度; 压缩空气(Kpa)8498111126 压力(Kgf/cm2)0.86 1.00 1.14 1.29 所需预热温度(℃)46474849 3.5 喷雾采取器其水平采取面积为80cm2, 直径约为10cm, 置于试样附近; 3.6 喷雾液量以整个小时计算, 在采集容器上, 应每小时平均可收集1.0~2.0ml盐水溶液。喷雾液至少应连续收集16小时, 以其平均值表示喷雾量; 3.7 试验中盐水桶其氯化钠溶液浓度应维持40~60g/l。 4.试验条件 4.1试验溶液 试验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分析纯)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置,其浓度为(5 0.1%)(质量百分比),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备注:为配置浓度为5%的盐溶液,可以通过下式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 所需氯化钠质量=0.053水的质量 4.2溶液PH值 雾化前的盐溶液PH值在6.5~7.2(352℃)之间; 备注:该PH值范围要求是在Ta=352℃测定的,当盐溶液在室温下被调整PH值,而在35 ℃雾化时,由于CO2在较高温度下会挥发、损失,汇集溶液的PH值将比原溶液高; 因此,当盐溶液在室温下被调整PH时,有必要将其调整至6.5以下,这样在35℃雾

参考各种焦段的最佳作用

参考各种焦段的最佳作用 8mm鱼眼:拍摄的照片为球状影像,有180度的视野,变形极为严重。 16mm鱼眼:左右呈桶形变形,有180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 18mm超广角镜头:有100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 描写,近距离拍摄时,左右两边会有变形。20mm超广角镜头:94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 近距离拍摄时,左右两边会有变形。 24mm超广角镜头:94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 28mm广角镜头:74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 纪实摄影等。多人合影 30mm广角镜头:70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 纪实摄影等。 35mm广角镜头:62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 纪实摄影等。多人合影 50mm标准镜头:45度的视野,视野和透视感最接近人眼,几 乎不变形,适合团体摄影、人像、生活照写真、 纪实摄影等。 85mm人像镜头:28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 头照。 105mm人像镜头:23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

头照,有略微压缩感。 135mm人像镜头:18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 头照,有轻微压缩感。花卉,建议用三脚架180mm望远镜头:13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 头照、全身照,中等压缩感,能将远处的景 观拉近。 200mm望远镜头:12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 头照、全身照,中等压缩感,能将远处的景 观拉近。要配三脚架 300mm望远镜头:8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 明显,适合拍摄荷花、大型鸟类、体育摄影 等。 400mm望远镜头:6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 明显,适合拍摄荷花、大型鸟类、体育摄影 等。 600mm望远镜头:4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 明显,适合拍摄一般鸟类、野生动物等。1000mm望远镜头:2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 明显,适合拍摄小型鸟类、野生动物等。

单反镜头AF微调要领

AF精度(跑焦)测试与微调要领自己解决单反跑焦问题 单反, 焦问题, 精度, 要领, 微调 本帖最后由发烧友于 2009-4-10 14:21 编辑 作者:火药 首先,非常高兴地欢迎您来此交流讨论关于AF微调的问题,希望听到你的好意见,让我们共同快乐和进步。在此,我真诚地说一句:谢谢! DSLR数码单反相机是可以更换镜头的,机身和镜头是组成一部完整相机的两个主要部分。就用户手头的机身和镜头而言,即使是套机在出厂时是否每一部都进行了匹配校正?一般人不得而知。事实是:我们许多橡友都是机身与镜头分开购买配置的,还有许多橡友是用不同厂家的产品凑合在一起使用的。因此,机身与镜头之间存在一个匹配问题,有匹配就有一个精度误差。当机身与镜头的匹配误差达到一定的量后,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焦精度的降低,即橡友们所说的跑焦。跑焦,作为单反相机,在数码时代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了,即便是专业相机+专业镜头也可能跑焦。因此,各大厂商在新推出的中高档单反数码相机上增加了AF微调功能。作为单反相机使用者,最好是对自己的爱机进行一次测试,特别是相机有AF微调功能的用户,建议必须做一下这个测试,利用AF微调功能把对焦调到最佳状态。测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大大增强自己拍出高清晰照片的信心。 在谈测试要领前,先对跑焦下一个定义,以便正确理解和正确操作。那么,什么是跑焦呢?任何精密仪器,都不可能达到完全100%的准确精度。由相机与镜头之间的配合误差导致的AF偏差,就是本要领针对的跑焦。跑焦,是在摄影者各项操作完全正确,相机也已显示完全正确聚焦的情况下,而实际成像的合焦点偏离目标聚焦点面,向前或者向后偏离的一种成像结果。从理论上讲,没有跑焦的相机的最清晰成像点面应该在目标聚焦点面上。这与摄影者操作不当(如所选对焦点反差太小,或对焦点前有遮挡物等)发生的对焦不准或不能对焦是不同的。 跑焦不一定是镜头单方面的原因,很多时候与机身内的机械定位和AF模块共同配合有关。过去,校正跑焦要把相机和镜头一起送到厂家的专业维修站(点)才能进行。现在,有AF微调功能的相机在一定误差范围(+20~-20)内可以自己动手解决了。要进行AF微调,首先就是要进行准确的AF 聚焦精度测试。专业的测试,一般人没有那个条件,业余条件下的测试一般人都可以进行,只要方法要领得当,可以满足实用要求。 一、数码单反相机AF精度(跑焦)测试要领 1.标尺:用于判读成像合焦点(面)的参照物。可以用网友们发明制作的纸质标尺,如图1所示,也可以用市售的木质米尺,如图2图3所示。不论用哪种标尺,都要求标尺表面必须平整无弯曲变形。标尺摆放,一般与水平地面呈45度,如图1、图2所示,也可与水平地面平行,如图3所示。但,不管怎样摆放,与镜头主光轴一般应保持约45度角。

镜头各个焦段

镜头各个焦段的用途(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2011-11-02 16:20:34 8mm : 极度夸张的画面,用途不限。 18-16mm:同上 22mm-24mm:不严谨的建筑全景,或某个自然景观(严谨的需要大画幅和移轴镜头来矫正相差),城市建筑群,大量的人群。 28mm:广阔的风景,人多的场景,有群体感的人像 35mm:一般风景,建筑或者建筑内部,纪实人像 50mm: 局部风景,全身人像,事实上可以用于任何场景和题材。 60-65mm:小微距,适合拍一些比如杯子大小物体或者电饭煲之类的商品,这个焦段适合购买微距镜头。80mm:半身人像,一些特写,或者在场景中突出某人。 100mm:微距的黄金焦距,特别适合拍摄微距题材。 135mm:人像焦距,适合人像特写,网上那些特别漂亮的mm,背景虚化的,都是这个焦距拍出来的(一般用85mm镜头放到普通APS单反上,由于转换系数,正好可以获得135的焦距) 200mm:人像特写,大头像,远景拍摄。 300mm: 远处人想特写,距离较近的鸟,体育,远景拍摄。 400MM--600mm:野生动物,足球比赛等。 1200mm: 天文摄影,危险的野生动物,大型体育场馆里的比赛

-------------------------------------------- 50毫米的焦距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和人眼看到的效果接近所以没有广角的冲击力,也没有长焦的震撼,但是历史上由50毫米镜头拍摄出来的顶级作品,比其他所有焦距拍出来的总合还多。 50mm无法具有画面本身的冲击力,所以50mm必须要以内容取胜,构图,色彩,内涵,故事,都无比的重要,所以通常能拍出伟大的作品。 ----------------------------- 35mm 是新闻摄影的最爱,准广角,既可以容纳比人眼所看到内容多的东西,又不会像28或更短焦距的超广角一样,把很多无关的东西包括进来。 ----------------------------- 135mm 定焦,一般这种镜头都被称为“美人头”,知道什么意思了吧。 【】50mm的镜头是标准镜头,普通的定焦镜头一般都是50mm的镜头,是最常用的,出门旅游,拍摄一般场景,都可用。 你说的的那两个都是变焦镜头,50mm以下的是广角镜头,越往下广角越 大,50mm以上的是长焦镜头,越往上拍摄距离越远,可以达到超焦距或微距拍摄。 你这两个镜头都可以普通拍摄,也可以艺术拍摄。如果要拍广角的,比如拍摄建筑、道路的广角可以用18-70mm的镜头,就是平常看到的底部向下弯曲变形的照片,最小可以达到18mm,说明已经可以达到鱼眼镜头的效果了,拍摄出来的物体极度夸张,就像鱼眼一样,拍出来的东西是圆的,中间的东西又向外突出的感觉。如果要艺术拍摄,用这个镜头可以侧重于广角拍摄。

关于人像摄影测光及对焦的技术贴

关于人像摄影测光及对焦的技术贴(大家共同讨论一下)(转载) 最近潜水看了不少关于人像摄影的帖子,其中不少是有关如何测光和对焦的问题讨论。仔细研究了说明书,参考大家的实战经验,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供新手们参考和老手们的指正。 这里所指的人像摄影主要是人的脸部在图片中占据不超过20%-30%的面积或者逆光人像,采用的是点测光模式。以无敌兔相机拍摄作为参考。 光圈优先模式,为了获得浅景深,光圈大,焦距长(但是这样容易跑焦) 1、选择好光圈,比如2.2,焦距,比如85mm。 2、选择白平衡,比如自动。 3、选择测光模式,点测光。 4、大致进行构图,半按快门使得画面清晰(可以用自动对焦点或者中央对焦点),同时观察9个手动对焦点中哪个距离模特眼睛最近。右手手指松开快门键,大拇指按下手动对焦点选择键(*键右边的那个,不用找,盲摸即可)然后大拇指拨动大转盘,用眼睛看着取景器,将离模特眼睛最近的对焦点设为下一步对焦要用的对焦点。

5、半按快门,用取景器中9个对焦点中心部分的圆柱对准模特的脸部(如有侧光阴影,需要对到明暗相接处),按住*锁定曝光值(快门和光圈)。 6、将选择好的手动对焦点对准模特的眼睛进行合焦。 7、这时候*和快门都是按住的,曝光和对焦都被锁定,立刻对第4步的构图作微调,完全按下快门,完成拍摄。备注:1、中央对焦点对焦精度最高,用来对焦模特眼睛合焦会更好。但是,大部分情况,模特的眼睛在构图中不会处于画面的中心,重新构图镜头会产生余弦误差,导致跑焦。用距离模特最近的对焦点可以使得余弦误差最小(镜头移动幅度相比中心点对焦要小)。根据大家的实战经验,余弦误差导致失焦的概率远远大于对焦点对焦精度不够而产生的失焦。 2、为了提高对焦精度还可以采用测光、对焦分开的方式。在相机的C.Fn IV 操作/其他中设置 3、自动曝光锁/测光*自动对焦启动。将测光的人物交给快门键,将对焦的任务分配给AF-ON键。 3、以上的拍摄还可改为手动M档,这时的曝光参数是固定的(快门和光圈,比如,1/200,2.2),只需要初步构图-对焦-微调构图-拍摄即可。其中曝光参数可以用AV 档测模特脸部之后立刻转为M档,数据基本不变(即使变化,也是一点点快门的变化,用大转盘按照取景器中

盐雾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盐雾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1.总则 1.1目的规范金属结构件的中性盐雾试验NSS 1.2适用该规范适用本公司所有金属结构件、紧固件、电器件等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1.3职责质量部主管负责测试报告的编制和测试结果的判定IQC负责产品的测试。 1.4实施文控受控发行之日正式实施。 2.引用标准 2.1 GB/T242 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 2.2 GB/T 6461-2002金属基本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式样和试件的评 级 3.试验设备本试验所需设备为喷雾嘴、盐水桶、试验片支援架、喷雾液收集容器、盐水补 给桶、压力桶、压缩空气之供给设备与排气设备等所构成,并依照如下条件试验。3.1 喷雾嘴不可直接将试验液喷向试样, 喷雾室顶部聚集的溶液不得滴落在试样上 3.2 试样滴落的试验液体不可再用于试验 3.3 压缩空气不可有油脂及灰尘, 须有空气清凈器 1.00.1kgf/cm2 预热以增加压缩空气的温度与湿度 压缩空气(Kpa) 84 98 111 126 压力(Kgf/cm2) 0.86 1.00 1.14 1.29 所需预热温度46 47 48 49 3.5 喷雾水平采取面积为80cm2, 直径约为10cm, 置于试样附近 3.6 喷雾液量以整个小时计算, 在采集容器上, 应每小时平均可收集1.6ml盐水溶液。喷 雾液至少应连续收集8小时, 以其平均值表示喷雾量 3.7 试验中盐水桶其氯化钠溶液浓度应维持40~60g/l。 4.试验条件 4.1试验溶液试验溶液采用氯化钠和蒸馏水(5 ±0.1%)(质量百分比) 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4.2溶液PH值雾化前的盐溶液PH值在6.5-7.235±2℃ 4.3实验室内温度(指箱体内的温度) 35±2℃ 4.4饱和压力桶内温度47±1℃ 4.5饱和桶压力1Kgf 4.6喷雾量在工作空间任意位置80cm2的漏斗收集连续雾化8h的盐雾沉降 量 1.6mL的溶液 4.7连续雾化时间 NO. 材质表面处理方式连续雾化时间 1 铜镀镍12h 镀锡8h 先镀镍再镀锡24h 镀金24h 2 SPCC(冷轧钢板) 镀镍12h 镀锡8h 镀白锌24h 镀蓝白锌24h 镀彩锌24h

相机镜头参数知识普及

相机镜头参数知识普及 测光方式:一般为矩阵,中央,点测光。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因为机器为方便后期,自动曝光会欠曝,导致灰蒙蒙的,白的不白,黑的不黑。 所以,遇到白色要加曝光,遇到黑色要减曝光!3.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4.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5。 对于M档,测光无效,但是会影响液晶屏直方图信息提示。 手动测光:1. 寻找画面中接近18%灰的区块。 当拍摄经验逐渐累积之后.我们就很容易在一个画面中找出接近18%反光率的地方.它可能是监天.可能是大太阳下的柏油路面.可能是青绿的草丛,也可能是没有粉刷过的墙面。 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进行点测光的地方.应当多多拍摄.然后观察结果并修正自己的判断。 2.使用灰卡或是手掌来测光如果判断中间调的经验不足或是环境混乱.可以直接将灰卡置于环境光源下,直接对着它来测光。 如果没有灰卡.可以用自己的手掌来取代。 人的肤色接近18%的灰调.所以自己的手其实就是一张很好用的灰

卡。 不过要记得别用被太阳晒得很黑的手背.那样会影响测光结果。 曝光的准确:拍摄时,准确的曝光是获取高质量影像的关键。 后期软件来弥补曝光不正确的失误,但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曝光准确的影像,影调自然,颜色饱和、鲜艳;曝光不足,影像晦暗,暗部层次损失严重;曝光过度,影像的高光部分没有层次。 1、逆光拍摄,但不追求剪影效果可以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对主体进行补光,如与被摄体距离太远而导致无法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时,可以使用点测光功能对主体进行精确测光,也可以使用测光表走近主体进行入射光测量。 2、被摄主体处于大面积白色背景前由于大面积白色或浅色背景会严重影响测光表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同方向、同等光线亮度的其它中灰色为主的物体来进行测光,如实在找不到参照物,则可以适当增加曝光补偿,至于增加多少曝光量,要看现场拍摄时白色背景所占比例的大小和光线反差的强弱来确定,一般会在1-2 级之间。 3、拍摄黑色背景前的小物体当被摄体处于黑色或深色背景时,由于黑色或深色的背景会吸收大量的光线,如果使用平均测光模式或多区测光模式都会导致曝光严重过度,应使用点测光模式对主体进行测光,如相机没有点测光功能,则可以使用曝光负补偿来解决问题,一般来说,随光线照射到主体上的强弱来决定曝光补偿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