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一:两汪乡食用菌发展调研报告

两汪乡食用菌发展调研报告

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基地坡度在20度以下的低丘缓坡,土壤以种植土为主,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当地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木料资源,是培育食用菌的优良区域。于2012年组成的贵州省榕江县苗岭菌类生产加工厂,共投入50多万元,成立椴木灵芝孢子粉生产基地和黑木耳、香菇示范基地三个综合性基地共15亩,员工7人。吃苦耐劳的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人决心利用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充足的森林资源,将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一、项目背景及开发的必要性

《农业部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发展意见》农经发(2005)5号文件指出,通过发展合作与联合,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普遍做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广大农户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组织起来、自主兴办了各种专业合作组织,这是中国特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工作的新形式,是新时期的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市场要求为导向,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组织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有利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互相合作,提高了农民的市场主

体地位,有利于形成群体规模,获得更高规模的经济效益,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经之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成为农民与科研机构、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有利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机制,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的重要内容。

贵州省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是一家集食用菌选育、栽培及其加工技术的微型企业,研制出最适合高山地区灵芝的栽培技术,从选种、培育、优选到定株,围绕其特殊的专业栽培技术和改进开发,技术积累成型,技术水平已跨入成熟期。工厂化栽培是最具现代农业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方式,即在相对可控的环境设施条件下,采用高密度、立体化栽培,组织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的可控生产。该栽培技术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同时榕江

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具备雄厚的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基本情况

两汪乡岑熬村位于贵州省榕江县西北部。榕江县是贵州省和大西南进入两广的必经之路,境内有厦蓉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素有“两广通道”之称。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平均海拔350 —800m 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346m m,无霜期长,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发展立体农业和夏秋“冷凉”蔬果、旅游服务条件优越。

贵州省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在食用菌产业上大做文章。以木材加工厂的下脚料为食用菌生产主要原料,利用本地的富裕劳动力,按照政府的“优

果、兴牧、富菌”的思路,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于2013年注册商标。通过招商,现初步和贵州省独山县惠农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由客商组建产品回收公司,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组织农户发展基地生产。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建立合作社方式发展这个产业,通过项目带动群众扩大种植。

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将引进农民食用菌种植新技术,建立产品销售的平台,使榕江县及周边农民能在家门口种好菇卖好菇,让广大农户尽快脱贫致富。

三、市场分析

(一)项目产品

榕江县两汪乡的地理、气候环境非常适宜灵芝、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生长。

榕江县自古产灵芝,是我国灵芝真菌类资源分布最集中地区。灵芝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珍贵的药用植物。研究表明,基业基地灵芝具有扶正固本,整体

调节,增强免疫,抑制肿瘤,健脑益胃,滋补强壮,解毒,保肝,强心,镇静,抗缺氧,抗惊厥,止咳平喘等多方面生物活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灵芝是滋补保健,延年益寿的保健佳品,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和高级营养价值。将灵芝其深加工产品应用于养生保健、营养皮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传统的保健食品,被称为“素中之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润泽,荣光焕发,还具有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药用功效。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味甘,性平。

(二)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大力发展保健食品及其系列化产品是必然趋势。目前,随着全球

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癌症、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引发了对人类免疫能力的极度恐慌;加上老年人普遍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困扰,中青年创业者群众出现“亚健康状况者”比例逐年增高趋势。有资料表明,人群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者约占15%,患有各种疾病者也约占15%,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约65%左右。对此,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品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

据京沪等市场调查,目前有93%的儿童、78%的老人和近50%的中青年消费保健食品,95%以上家庭常备有同一类型的营养保健食品。树立健康投资观念的人群不断增多,健康保健食品的消费人群也在不断扩大。事实上,近年来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的健康保健品市场发展迅速。

生命科学和健康产业已经成熟为热门领域。灵芝及孢子粉从源头的培养采集上保证质量,很受消费者及国内外的

保健品厂家欢迎。黑木耳、香菇被称为“素中之荤”、“植物皇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只要合作社精诚协作,管理到位,产品质量过硬,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三)项目管理

1、合作社应切实运用科学、合理的培育技术,同时控制好成本,保证资金的持续投入和发挥作用。

2、项目运行后,加强管理力度,保持灵芝、黑木耳、香菇有充分的生长环境,确保产品优产、高产。

3、注重农民的技术培训,改善农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只有让农民感到被重视,才能激发农民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使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四、项目目标

本项目培育灵芝20亩,2014年11月至2014年12月开始接种,2015年2月下旬开始培育,管理期为4个月,到2013年10月便可采摘,可连续采摘2

年。每亩每年可产灵芝800千克,孢子粉820千克。

建立黑木耳示范基地10亩,2014年7月份开始接种,2014年10月下旬开始培育,管理期为3个月,到2014年11月下旬便可开始采摘。每亩可采干黑木耳1000千克。

建立香菇示范基地25亩,2014年12月——1015年3月份开始生产接种,管理期为6个月,到2013年9月便可采摘。每亩可产鲜香菇15000千克。

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周边农户及全乡农户种植灵芝、食用菌的积极性,实现标准化基地种植,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民增加收入。

五、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地点

本项目在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设施厂房、接种区、发酵区、灭菌区等,占地面积15亩。租用农田培育灵芝及黑木耳、香菇,项目占地55亩,以合作社成员与当地农户培育为主,采取集

中统一管理,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二)技术及管理模式

与贵州省独山县惠农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引进食用菌生产新技术和食用菌病毒的防治新技术,从选种、培育、优选到定株,围绕特殊的专业栽培技术和改进开发,技术积累成型,技术水平已跨入成熟期。

项目实施由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组织对农户进行培训,使农户全面掌握食用菌培育流程、技术操作、维护、管理方面的技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能真正起到带动当地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拟采取下列具体措施:

1、在与农户签订订单时,确定收购保护价格和市场最低保护价格让利农民和降低农民种植风险,真正使农民增加收入。

2、充分利用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现有技术优势,为农户开展产前、

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实实在在为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3、对订单农户开展长期有效的技术培训支持,每年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并派榕江县苗岭菌类种植加工厂技术人员不间断的对农户进行上门培训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基地农户的管理、种植水平。

4、建立标准化年度计划体系,通过合作社基地标准化示范,建立标准化模式图,和订单农户实现标准化。

5、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于推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适应市场消费需求,有计划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切实帮助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灵芝基地平均每亩可产灵芝800千克,孢子粉820千克,灵芝出售价30元/千克,平均每亩收入万元;孢子粉出售价90元/千克,每亩可收入万元;合计可收入万元。培育成本每亩万元,每亩可

篇二:食用菌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食用菌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食用菌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3)

第1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

第2节编制工作的依据 (3)

第3节项目简介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

第二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 (7)

第1节项目提出的意义 (7)

第2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第3节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2)

第4节产业关联度分析 (14)

第5节市场需求分析 (14)

第三章项目技术基础 (16)

第1节项目单位技术基础情况 (16)

第2节国内外技术市场调查与分析 (18)

第3节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 (19)

重要意义和作用 (19)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21)

第1节项目的产能规模 (21)

第2节主要建设内容 (21)

第3节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 (22)

第4节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5)

第5节建设地点及条件 (37)

第6节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管理 (39)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0)

第1节投资估算 (40)

第2节资金筹措 (44)

第六章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

落实情况 (46)

第1节环境保护 (46)

第2节资源综合利用 (49)

第3节节能 (49)

第4节消防 (52)

第5节原材料供应 (54)

第6节外部配套条件 (54)

第七章财务分析 (56)

第八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58)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1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食用菌产业化项目

2、承办单位

某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3、拟建地点

某某镇

4、项目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某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

公司

工程咨询等级:乙级

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乙1181

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2节编制工作的依据

1、发改地区[2009]3027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某某县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5、鲁发[2010]9号《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

6、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和附件。

第3节项目简介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项目简介

(1)建设内容

基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需求,通过建设菌种繁育技术中心,引进、筛选、保存,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优良菌种繁育及规模化生

产;利用先进的双孢蘑菇隧道生物发酵技术,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达到食用菌的规模化、区域化生产,建设生物肥料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创建良好的农业循环经济。

①建设菌种生产车间1个,建筑面积2800m;

②菌种研究中心1个,建筑面积520m;

③建设发酵式隧道103条,占地面积12854m;

④新建温室140座,建筑面积186760m;

⑤建设生物肥厂1个,建筑面积12000m。

(2)建设规模:年产鲜菇3万吨。

(3)地址选择:某某镇。

(4)建设期:3年,计划2010年9月—2013年12月。

(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2222

篇三: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调查研究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调查时间:10月22日—11月22日

调查地点: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杨凌康农菌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同时取得飞速发展,人们的质量也不断提高,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发展也令人拭目以待。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状况是产量高、栽培品种较多、栽培模式多样、从业人员众多,日益重视品种开发、审定,同时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其发展呈现出对循环经济模式达成共识、南菇北移之势强劲、品种审定和保护制度相继出台、深加工多样化起步的态势和特点。食用菌生产在我国的高效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乃至整个大农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发展食用茵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与实习公司的接触与调查,探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用菌发展现状趋势

1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基础。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再以温饱为首要条件,更多的是考虑食品安全以及营养素合理搭配。食用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植物性蛋白和营养要素来源之一,其保健药用价值倍受重视,是21世纪的一项新兴朝阳产业,食用菌产品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该产业的未来发展。我国是利用和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黑木耳、香菇栽培分别于1400年前和800年前起源于我国,银耳、草菇人工栽培也起源于我国。食用菌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大国,食用菌产品成为我国农副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这样,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

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2 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和现状

食用菌的认识和利用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475一221年战国时期的《列子》一书就有“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的记载;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从理论上阐明了菌类入馔的特点。晋朝王嘉(-390年)《拾遗记》有

“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食用菌行业概述 中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菌类的良好的滋生地,孕育着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当今世界性商业化栽培的十余种食用菌,绝大多数都起源于中国。由于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在其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革新,在某些领域一直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色,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属于低成本产业,注重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成功典范,为世界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做出了有益贡献。 (一)、食用菌产业是朝阳产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成为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 目前我国从事食用菌菌种、种植、收购、加工、运输和贸易的相关人员已达三千万,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不断增多,年产量持续增长 随着食用菌技术的应用普及,市场需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中国食用菌行业已步入快速成长期的稳定发展阶段。 (二)、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中国农作物秸杆年积累量约3.7亿吨,林副产品产量上亿吨。丰富的农林废料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劳动力资源丰富。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据统计,2006年全国食用菌产量达到1400万t,占全球产量的70 %,总产值在全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居第六位,占全球总产值的70%以上,产值590个亿,出口创汇11.2亿美元,综合产值达1300个亿(含餐饮及深加工),安置和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矿区失地农民、林区转产工人2500万人。食用菌生产是我国农林经济中具有较强活力的新兴产业,也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大力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县人大年度工作的安排,农工委在常委会副主任王三毛的带领下,近期先后深入县农办、冈上、向塘、三江等部门和乡镇,就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农业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向“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组织发展,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1、龙头企业不断扩大。2007年全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2008年达70家,2009年达94家,占全市的39.3%,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9家,市级72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17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实现税收2.1亿元,带动27.3万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2、农产品基地得到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龙头企业联系广大农民的主要纽带。近几年,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左右,扶持龙头企业在“两带”建设农产品基地,基本形成了粮食、生猪两个主导产业和家禽、特种水产、蔬菜、花卉苗木四个特色产业的格局。至2009年底,已形成2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基地25家,20棚以上的规模养殖基地35家,全县生猪饲养达181.3万头,家禽饲养达3686.6万羽,水产品起水量12.02万吨,蔬菜种植26.2万亩,产量69万吨,苗木2万亩。 3、农业服务组织健康发展。每年投入资金80万元,引导扶持农业服务组织成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的有序流通。至2009年底,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多家,其中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7家,组建了生猪、蔬菜、水产、粮油等协会6家,各类中介组织30多个,培育各类农产品经纪人2000多人。 4、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培育和发展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9个,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品牌24个,产品168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2个,注册商标124件,拥有“汇仁”、“皇禽”2个驰名商标和“国鸿”、“昌碧”、“稻香园”、“九木堂”等9个著名商标,绿色品牌和商标数量均为全省县(区)之首。 5、“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基本形成。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挖掘各乡(镇)、村的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镇)

关于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街道位于市西北,总面积26平方公里,有农田10273亩、耕地4767亩、林业用地13650亩、茶园4445亩。目前,总人口5099人,基本上都属于农业人口,农业收入在家庭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他们迫切希望农业能增效,收入能增加。 目前,农业经济主要为粮食、茶叶等传统农作物种植,辅以苗木、烟叶种植及牲畜养殖,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农业大户的生产经营上。 1、粮食种植。主要为双季水稻和小麦,其中,双季稻毛收入约2200元/亩,纯收入约1000元/亩,小麦亩产可达1000斤/亩,纯收入约600元/亩。种粮大户有:村熊旺生150亩、钱村杨有全280亩,汤村李永彬150亩。 2、茶叶种植。茶叶正常情况每年机采三季,茶农不生产干茶,只买鲜叶,产量约600斤/亩/季,鲜叶价格约元/斤,正常情况下毛收入1000元/亩,纯收入200元/亩。种茶大户有村曾浩110亩,郎能信100亩,洪义文350亩,李五四、郎能进合伙280亩。 3、烟叶种植。XX年度,共种植烟叶900多亩,纯收入可达4000元/亩。种烟大户有村李水生15亩,钱村李春水380亩,汤村徐造国60亩。 4、苗木种植。苗木种植主要是苗木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到1000余亩,年产值约60万元。

5、牲畜养殖:主要是村养羊专业合作社,每年养羊170只左右,XX年养羊纯收入12万元。 1、小农意识强。此次调研,我们选择参与座谈的对象均为各村农业生产大户,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但在实际调研座谈的过程中,他们最关注的还是眼前的利益,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思想非常严重,缺少长期谋划和创新的想法。 2、土地流转难。目前,种田大户承包政府国有水田和普通农户的散田,绝大部分签订的是只有一年期限的承包合同,这大大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今年是你种,明年就可能是别人种,所以种田大户们都不敢在承包田块上投入过多,每年都是维持现状、得过且过,土质得不到改良,产量提高难,长期规划实施难度大,从而限制了农业种植的扩大发展和提质增效。 3、劳动力素质不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青壮年弃农进城务工,留守农村发展农业的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多为老弱病残,他们的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意识不强,在农业发展上思想相对保守,缺少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这也会增加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项目实施的难度。 4、市场风险。粮食有保护价格,烟叶是按计划种植,市场风险相对较小,但茶叶和苗木产业的市场风险就相对较高。近年来,茶叶行情不高,加上茶叶本身品质低,人工费

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综述 摘要:食用菌产业是省政府确定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兴产业之一,本文从山西省广灵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入手,全面分析了广灵县食用菌产业在生产现状,、提升该区域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及保证该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词:山西广灵食用菌产业状况问题分析 1引言 食用菌的定义: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广义是指一切可以食用的真菌。狭义即食用菌是指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给人类食用的那些真菌。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一般所含蛋白质约占干重的30~45%,且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几乎所有食用菌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据测算,1kg干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kg瘦肉,相当于3kg鸡蛋,相当于12kg牛奶。食用菌脂肪含量低,仅占干重的2~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糖等具有一定药效的生理活性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因此,被人们誉为“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倡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为“一荤一素一菇”。有些菌类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如,灵芝,子实体是很好的药材,能治神经衰弱,其孢子粉对癌症晚期病人延长生命具有很好的作用。又如,猴头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用猴头菌制成的“猴菇片”“胃乐欣”等药品,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具有很好疗效。还有猪苓,冬虫夏草等。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多糖,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预防心肌梗塞,高血压具有很好作用,除此,还含有抗癌物质。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食用菌产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对食用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菌类成了人们餐桌上的首选,极大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食用菌产业在我国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3],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4],是

食用菌发展现状和前景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刘力瑄 指导老师:方白玉 (韶关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成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本文阐述食用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还有发展前景。 关键词:食用菌现状发展历史 前言: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但长期以来,中国的食用菌生产模式仍停留在依靠自然条件,手工作 坊式生产的水平,虽然具有成本低廉,可因地制宜生产,但存在着产品只能季 节性生产,产量低,质量差,产品缺乏保鲜加工,产品货架期短,同时低产、低 效、资源浪费,与当今市场的要求及经济发展不相符。 我国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各方面有着很好的栽培食用菌的基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我国拥有丰富的菌品种。食用菌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产业,其基底可为农业中、畜牧业中的剩余物及农产品加工中的下脚料,使其变废为宝的成为人类的健康绿色食品,而经过食用菌产生的下脚料又可作为种植业、畜牧业中优质的肥料和饲料。在现在的全球资源紧缺和全球环境恶化上起一定作用。 食用菌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在东西国家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述到关于其的栽培。如《吕氏春秋》:“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的“千岁之根,食之不死。”;在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的药用及如何判断其品质;还有《齐名要术》等等。 我国还是最早栽培食用菌国家之一。据记载,人类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大约公元600年起源于中国,金针菇栽培于公元800年起源于我国,香菇栽培起源于1150~1200年的浙江龙泉、庆元和景宁一带,草菇栽培于200多年前起源于广东南华寺。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蘑菇栽培起源于法国,有300年历史(1707年)。而其他食用菌如猴头、金针菇等都起源于中国。 我国虽然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但是,应用科学方法栽培起步较

有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书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为领导完善决策部署提供服务,我市财政局农业科走访了县(市、区)一批龙头企业、基地,对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比的7家增加了1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从的36家增加到

105家;新增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275家,新建了新湘农、苏仙邦尔泰、义捷粮油、加法果业、广湘食品、玲珑王茶业、济草堂药业、生平M业、坪上菌业等有代表性的产业化工程,东江食品工业园、石盖塘食品工业园初具雏形。与此同时,休闲观光农业方兴未艾,全市投资5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达216家,其中由省里评定五星级休闲农庄4家、四星级休闲农庄4家。这些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通过订单、合同、合作、参股等方式,把工农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农户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收益低、抗御风险能力弱和公司生产所需原料等矛盾和问题;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提高了效益,壮大了规模,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同时有力的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提升了我市农业整体水平,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优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区域化优势得到发挥。全市形成了以苏仙邦尔泰为龙头的油茶产业;以舜华鸭业、朗德鹅业为龙头的水禽养殖业;以裕湘面业、生平M业以及大北农、九鼎、希望饲料为龙头的粮食及饲料加工业;以东江湖渔业为龙头的淡水鱼养殖加工业,以狗脑贡、玲珑王茶为龙头的茶业;以新湘农、欢乐养殖为龙头的生猪养殖业;以万华红提、加法果业、永兴冰糖橙为龙头的果业;以海华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660-66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盛夏骄阳如火,xx县金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小阳春”却提早到来,几十名“专业农民”在地里翻地、整畦、下种、育苗,各司其职。 上盖棚,下围网,新出土的豇豆、辣椒、黄瓜苗在湿润的泥土里舒枝展叶,茁壮成长,碧绿的桑园生机盎然。 反弹琵琶:大宗蔬菜产业应大有可为 不种粮食种蔬菜,不种高山种平地,不种特色种常规,不种时令反季节。本土农民段绪明反弹琵琶,奏出了现代农业的新意。“300亩早春萝卜卖了100万元。”这是大宗蔬菜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 农业产业也似金塔。段绪明从事过高山蔬菜购销,调查过特色农产品运营。“大众三千,每天都得摆上餐

桌的萝卜、白菜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他选择了对“塔基”的追求。 白菜、萝卜、豇豆、甘蓝,早春、盛夏、延秋、越冬,周而复始,他种的蔬菜总是能够瞄准高山蔬菜和低山平坝蔬菜的空当,抢得最好的商机。 “别小看这几天、十几天的时间,价格却是几倍、上十倍的悬殊。”段绪明坦言,只要能够避开时令,错位竞争,提高复种指数,低山大宗蔬菜产业就大有可为。 多年来,各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直重“特”轻“普”。回眸市场,权衡“量”“效”,能否在抓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惠及百姓餐桌和广大农民的大宗农业产业呢? 困难重重:产业成型的道路还有多远 从XX年至今,金秋农业从基地只有几十亩、起步资金只有1万多元的种植大户,成长为资产达500万元、基地过千亩、带动农户近千户的重要龙头企业。 今年短短几个月时间,萝卜就种出了百万元。段

食用菌的经济意义

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人们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食用菌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 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不仅畅销国内各大市场,而且远销国际市场。我主要从下面几点来论述食用菌的经济意义。1、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健康食品 a)食用菌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价值优于植 物食品和动物性食品 b)食用菌中的维生素含量高于大多数果蔬产品有利于提高 人类机体的抵抗力,保持健康长寿。 c)食用菌药用和食疗价值较高,是一类少有的安全食品。现 代医学研究认为,食用菌中含有的大量菇类多糖是治疗和 预防癌症的良药,是人体干扰素的诱导素,能够起到增强 人体抵抗力的作用。 2、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活跃山区经济 国内外实践证明,利用山区的部分杂灌林木资源和剩余劳动力,进行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椴木栽培或带料栽培,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活跃山区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都能起到积极地作用。我国山地复杂、菇树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多变,这为发展一定规模的多品种的食用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河南沁阳金额西峡、福建古田栽培了大量的香菇和木耳,并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食用菌生产一般是半工厂化生产,其产业化率高,管理上要

求比较精细,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城市生活成本较高,这些剩余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很难在城市长期生存。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开辟了综合利用农村农副产品下脚料的有效途径,变废为宝,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食用菌产业逐渐成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项目,为数千万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就业门路。 3、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 食用菌都是异养生物,绝大多数为腐生,少数为寄生或共生。他们是大自然中的分解者,能分解基质吸收营养,把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富含纤维素、木质素自然资源充分利用。通过食用菌栽培形成大量菌类食品。 食用菌在栽培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如各种农作物的下脚料,麦草、稻草、野草、米糠等;林业上的锯木屑、树枝、杂木、废木材;酿造业上酒糟、醋糟;利用这些材料栽培食用菌,不仅可以得到人类理想的健康食品,同时还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食用菌的生产周期几乎比任何种植业、养殖业的周期都短。草菇从栽培至采菇仅需10 d左右,生产周期短,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如果提高设备投入和引进先进技术,食用菌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远远超越种植业和养殖业。

食用菌发展状况与趋势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姓名 学号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11 级生物科学班 题目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成绩 日期 2013年12月5日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 摘要:通过本学期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学习,我对食用菌这一行业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为了更好的了解食用菌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本文回顾了人们对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从我国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食用菌的重要作用、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等方面分析得出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用菌历史现状优势发展趋势 前言: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正文: 1、食用菌认识和利用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晋朝王嘉《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

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 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种类有70~80种,形成商品的有50种,具一定规模生产的有20种以上,年产20万吨以上的有13种。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7年产量居前9位的种类依次是: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毛木耳、黑木耳、金针菇、鸡腿菇、草菇、滑菇。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栽培种类不断增多,如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真姬菇、鸡腿菇、灰树花、灵芝等都受到了市场的青睐,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新的增长点,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我国食用菌发展现状 食用菌是我国传统产业,是集保健、营养为一身的特色蔬菜,随着人们对其健康价值的深入认识,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日益增多,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农产品。2007年食用菌销量达到1682万吨,销售收入近8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从业人员达到近4000万人;2007年出口量突破70万吨,创汇14.25亿美元,已经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界限比较模糊,界定不一,但通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形成干果品、深加工食品、药物保健品等多个消费产业,设计农业、林业、畜牧业、生物产业、食品工业、制药等多个领域。整体讲,我国食用菌产业市场正逐步趋向完善发展。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和对食品安全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

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1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从理论上阐明了菌类入馔的特点。晋朝王嘉(?~390年)《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着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 黑木耳、香菇、草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都是起源于我国。据考证,东南亚的草菇和日本的香菇栽培技术都是经由我国华侨和僧人传入。 多少年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主要栽培的基本都是木腐菌—香菇、黑木耳、银耳。但多为砍树砍花自然接种的半人工栽培。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人工接种栽培。1978年统计全国食用菌产量仅6万吨(数据来自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 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也都有采集野生菌的习惯,如欧洲人对块菌、美味牛肝菌和鸡油菌情有独钟。英语的菌物学(mycology)一词则来源于蘑菇;古希腊将食用菌作为崇拜非洲人喜食野生的毛木耳、乳菇。 2近年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及现状 全球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 二战以来的70年间,全球食用菌一直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减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1978年我国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的%,1983年占12%,1990年展%,1994年占%,1997年占%,2002年占%,以后则更高。 近年间,全球食用菌产量基本稳定,我国之外的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约400万吨,栽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超过10万吨的国家全球仅有8个,按产量依次是美国41万吨,日本38万吨,荷兰23万吨,韩国万吨,越南17万吨,法国万吨,泰国万吨,英国10万吨。全球栽培食用菌市值约300~340亿美元,药用菌产品100~120亿美元,野生菌5亿美元,总计405~4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作为蔬菜和食品食用。 主要出口国有中国、荷兰、波兰、英国、法国,其次还有越南、印度、日本和韩国。 欧美的双孢蘑菇 欧美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几乎就是双孢蘑菇一种的发展史。应用近代科学方法栽培食用菌起源于法国的1707年双孢蘑菇,从矿洞巷道栽培直至1910年美国双孢蘑菇标准化菇房的发明,推动了欧美工业化国家菇业生产的工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末欧美的双孢蘑菇实现了标准化栽培,此后产量逐年增长。双孢蘑菇迅速实现了工厂化栽培。日本的段木栽培香菇,由于人工纯菌种技术、人工接种技术和栽培管理的科学化,使其主宰香菇世界市场达半个世纪之久。 1938~1939年度的双孢蘑菇全球产量仅4000~5000吨,标准化菇房的推广和纯菌种的应用使1950年达到万吨,1960年达到万吨,1970年达到36万吨,1980年达到万吨。1990~2000年间欧美的双孢蘑菇产量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一直在85万吨左右徘徊。2000年以后多数主

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调研报告

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形地貌特征为三山六丘一分川,现有农村人口60.4万人、耕地97.2万亩,是农业大县。近年来,在中央5个“一号文件”的正确指引下,坚持把农业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强调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一条符合宜阳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对于在推动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期,我们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全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一、当前我县农业发展的现状 当前,我县农业发展同全国一样,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业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2007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42.4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13万台,农用运输车8500辆,农村用电量24760万千瓦时,农机综合作业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农林牧业总产值达到288740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7.3%。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7.9万吨,人均产量居全市第一。林业总产值1540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

全县共有规模化养殖小区10个,以民正牧业、大壮牧业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以10万亩烟叶、8万亩大豆、8万亩油菜、8万亩花生、2万亩大蒜、2万亩大枣等为主的优质农产品基地,以优质肉牛、瘦肉型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养殖基地和以韩城肉牛市场等为代表的农业专业市场。三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7年底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3.5:44.1:32.4,从根本上改变了单一的农村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元化的农村经济体系。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35%以上,劳务输出19万人次,年创收9.5亿元。结构调整继续深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0.5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2.1%。非农产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5.7%上升到76.5%。四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投入搬迁扶贫资金8768万元,对20个村1096户4499人实施了整体搬迁。投资3.33亿元,新建村村通公路1003公里,铺设通组入户道路680公里,发展户用沼气32145座,解决安全饮水18.99万人,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截至2007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的村庄达到了211个,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二、我县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县农业发展水平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虽然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以供给侧机构改革为抓手 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融合一二三产业为抓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基地树典范,育企业强龙头,推动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显见成效。农业产业化从简单的粗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主导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利益联结方式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8年末,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营业收入36.93亿元;总产值40.06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加值3.09亿元;实现利润6326万元;实现上缴利税2893万元。 **县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共56家,其中:粮棉加工企业10家;林果加工企业30家;畜牧企业27家。现有龙头企业30家,其中***级龙头企业13家,地区级龙头企业29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明显提高,精深加工产品实现多样化,有果汁、核桃油、红酒、啤酒、香酥脆枣,年产值2亿元以上。通过“****”工程建设,

建立农产品检测机制,农产品追溯体系,农产品生产质量销售体系不断健全。截止2018年底全县确定“百十一”基地面积22.89万亩,其中:建设特色林果“百十一”基地18.81万亩(红枣7.7万亩、核桃7.79万亩、苹果3万亩,葡萄0.32万亩、榛子0.008万亩)。建设水稻“百十一”基地4.08万亩。选17个养殖企业(合作社),纳入优质牛羊肉“百十一”基地,年内产优质牛羊肉1500吨,其中羊肉700吨、牛肉800吨。组建了**县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并规范运行,目前加盟企业达21家,2018年通过联合营运公司农产品数量70268.41吨,实现销售额10669万元。2014年,**县申报创建54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创建工作,现已通过***验收。目前全县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达到2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1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个(**大米),有机产品11个。当前我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173个,其中:中国著名品牌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农业名牌产品3个。并在2015年获***级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称号。2017年获得***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县称号。2018年获得地区农业产业化优秀县称号。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32家,其中,林果业244家、畜牧业151家、种植业69家、农机服务业21家、手工裁剪业43家、农资业3家、其他服务业1家。社员11883人,注册资金总额142712.1643万元。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 生产规模大而不强 我国食用菌产业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发展,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我国食用菌产量从1978年的5.8万吨增长到2017 年的3712万吨,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600多倍增长,食用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食用菌野生品种的驯化开发与加工产业规模大而不强,食用菌产业发展仍然有提升空间。 栽培品种持续增加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多样,因此食用菌栽培品种亦丰富多样。目前已商业化规模栽培的品种有30多种,但是栽培规模达20万吨以上的仅有13 种。从生产规模来看,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是产量最大的几个食用菌品种,其产量约占全国食用菌产量的70%。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规模化栽培品种仍较为单一。随着人们对珍稀食用菌的青睐,以及一些名贵品种(如羊肚菌)的成功栽培,我国食用菌栽培品种持续增加,同时,一些珍稀食用菌品种栽培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产业区域向西部扩展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遍及大江南北,但区域间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经济扶持力度加大,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之一。由此,全国食用菌相关行业资源均向西部地区集中,食用菌产业区域也逐渐向西部地区扩展,推动西部地区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 产业链逐步完善

食用菌的产业链涵盖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各个环节。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不平衡,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我国食用菌产业链发展衔接不紧、分配不均,信息链不畅,物流不顺,产业整体效率不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系统、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得到不断提升,使得我国食用菌产业链逐步完善。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6b378667.html,)/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是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广大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二是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大圩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农家乐示范点”、

“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点”、“安徽省环境优美乡”等称号。三是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沈福、磨滩、董城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大圩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称号。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大圩土地整理、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但对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期,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存在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反差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矛盾日显突出。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下一步重点实施6大工程: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一:洛泽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东西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汇报材料 (2014年9月) 尊敬的顾组长及一行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金秋九月,你们不辞辛劳,莅临我镇调研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为此,受唐书记、魏镇长的委托,我谨代表东西河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农民朋友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东西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东西河镇是一个集干热河谷、二半

山、高寒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大镇,属中深山深切割山地地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80米(全县最高点),最低海拔850米,相对高差1930米,立体性气候突出。全镇有耕地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仅亩,平坝面积不足2%,林地万亩,森林覆盖率%,是耕地面积的倍。辖13个村2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55人,其中农业人口5834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010年末,全镇农民人均有粮216公斤,人均纯收入2424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一产调结构,二产抓服务,三产建平台”的目标定位,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生核桃、花椒、烤烟、魔芋、蔬菜 等特色产业种植和生猪、土鸡养殖。初步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新体系,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林产业初具优势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靠山吃山”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思路,坚持把核桃、花椒作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加以培植,2007以来,全镇规划完成核桃种植7个村73个村民小组万亩,花椒种植5村43个村民小组万亩,漆树种植2村20个村民小组万亩,2010年,仅退耕还林种植的3000亩花椒,收入就超过1500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元。同样,2年后,10多万亩核桃将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块状日益明显。 (二)畜牧产业不断壮大。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化发展,把全镇13个村划分为“河谷果蔬区、二半山粮林区、高寒畜牧区、粮烟综合示范区、工矿经济区”五大发展区域。在虎丘、大寨、龙潭、太坪四个村上半村和笋叶村高寒畜牧区,重点抓好土鸡、能繁母猪、商品猪示范小区建设。近年来,全镇已建生猪养殖小区3个,扶持规模养殖大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食用菌,在学术上,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目前,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其中,大部分菌类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我国南方地区就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理想地域。 食用菌的价值体现在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两方面。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以下几点:第一,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第二,抗菌、抗病毒作用;第三,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第四,健胃、助消化作用;第五,止咳平喘、祛痰作用;第六,利胆、保肝、解毒;第七,降血糖;第八,通便利尿;第九,免疫调节。 发展食用菌产业是非常有前途的致富途径,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经济效益好,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子,我国南方的菌农率先转变思想,树立起食用菌是“小作物大产业”的认识,利用南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生产。 温暖湿润的南方环境适合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促进野生食用菌繁殖生长,即在野生竹苏多发地区,加强对野生食用菌生长竹林环境的保护,防止人畜践踏林地,有条件时给林地添加必需的养料,促进野生食用菌繁殖生长,这是一种简便,有效地获得优质食用菌的一种生产方法;二是人工栽培,包括室内床式、盒式栽培、室外畦式、坑式栽培及温室大棚栽培。食用菌栽培选择优良菌种非常重要,这对食用菌的品质风味和营养含量有着重要影响,较高的市场价格会带来较高的利润;人工栽培虽然在一开始较难掌握,但经过了长期的养殖,使得食用菌的栽培简单化、管理较系统化,产量也比较高,风味稍有不及野生食用菌,然而价低廉的价格也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南方地区所产的食用菌占据了大半江山,其生产技术、工艺,产业链的管理也较为合理,但仍然欠缺一定的农业科技的注入,管理的科学性,相信在加强食用菌产业的农技后,该产业定会不断发展壮大。 在当今科技化生产的时代,农业科技的投入比重往往会影响到农业收入的高低,同时也是衡量该产业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传统食用菌产业当中,我国南方的菌农,在生产技术方面已经日趋熟练,但是很难达到新的突破,所欠缺的就是农业科技的投入。众所周知,福建古田所生产的银耳和香菇驰名全国,其所依托的技术支持就是来自福建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及福建省的高等农业院校,如福建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的投入,有利于食用菌产业链的紧密化,加强各个环节的联系;有利于突出各个不同地域的特点,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利于对食用菌的质的提升,在提高产量和质量方面有着明显作用;有利于该产业的规范管理,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有着重要意义。 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增加科技投入的比重,利用科技可以科学合理的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菌种及其优良菌种;增加农机设备的投入,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使食用菌的生产从季节性转向全年性,栽培从平地转向立体化生产;在温度、水分、通风、肥料、病虫害、设备等等,各方面的技术投入,对食用菌的质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注重调研当地生产原料,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必将推动该产业的进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