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

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

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
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

毕业论文题目: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

学 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

学 院: 人文学院

专 业:历史学教育

班 级: 历史032

姓 名: 林 云 长

日 期: XXXX年XX月XX日

指导教师: 陈 志 贵

目 录

摘要 (Ⅰ)

A b s t r a c t (Ⅱ)

一、天道无神 (1)

二、“有”“无”之辨 (4)

三、科学之“道” (8)

结论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摘 要

老子在《道德经》中建构起了一套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道”是老子哲学的思想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区“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在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中,建国以来学术界和史学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老子哲学中的“道”是唯物性抑或唯心性的哲学属性划分。如果抛开这种唯物、唯心的划分方法,改从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构成的作用去考察,便会超越上述价值取向,而窥见另一新天地。本文将从老子的天道观、有与无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老子之道与现代科技的关系三方面内容去论证老子之道的唯物性。从而使读者对老子的道这一物质性的存在有一个直观且深刻地了解。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道”的唯物性

Abstract

In the "Tao Te Ching" ,lao zi builds up of a series of "Tao" to the highest areas of philosophy. "Tao" is a philosophy core of the thinking, as well as the Chinese culture "ideology of the most noble concept, the basic driving force." Right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study, since the founding of academics and historians matter poser. Controversial primarily focus on the philosophy of Lao Tzu's "Tao" the materialistic nature or idealist philosophy of ownership division. If this cast aside materialism, idealism arrangement, changed the culture from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and on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it will be beyond that value orientation, and to get a glimpse of another new world. The article will be the metaphysics, between the haves and have-nots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and Lao zi and modern technology of three aspects to the argumentation of Lao zi materialism . So that readers of the Tao of this material is a deep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 Lao zi 《Tao Te Ching》the materialism of "Tao"

论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一部《道德经》言虽短、理至深,洋溢着老子的睿智,体现了一代智者独特的理论思维模式和世界观。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老子和《道德经》一书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讨论研究和比较中,对于老子哲学思想核心的“道”,学术界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派认为老子之道是一种物质存在,为唯物主义;另一派则认为“道”是精神性的观念,是一种假设,为唯心主义。然抛开这种两大哲学阵营的划分,改从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构成的作用去考察,便会超越上述价值取向,而窥见另一新天地。下面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内容去解构老子哲学,剖析老子之道,还原“道”的唯物性的本来面目。

一、 天道无神

“中国思想家的唯物主义往往是与无神论、与反宗教的斗争结合在一起的。”①春秋时期恰是中国历史上尖锐的阶级斗争时期和分权制产生的时期。这一时期礼崩乐坏,人们开始由之前的敬天、信天转为了疑天、骂天。而老子和《道德经》正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老子哲学一出场便将“道”凌驾于天之上,推翻了“天帝”的宝座,从哲学角度思考了世界起源问题和存在根据问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摆脱宗教束缚的有理论体系的真正哲学。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了“道”这样一个标志着宇宙的绝对始源的至高本体,并将其作为了世界存在的基础,是世界上一切现象的源泉,是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本质。“道”是包含着时空属性的客观存在,是“天地之始”,是“万物之母”。万物皆以其为依据。“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宇宙万物的原动力,是亘古不灭的,无微不至的,不可反抗,化生万物的存在,它比天地万物存在得更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③显然这里的“道”是世界的本原。它在时间上早产于世间万物,为“始”;在空间上包容万物,大而无外,

为“大”。“道”混沌无形,却可产生天地;不可名状,却循自运动,周流不息而又永不消逝。天地万物都源于“道”,或者说“道”是构成一切事物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万物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因而“道”是产生并决定世界万物存在和演变的最高存在,它像母体一样滋生万物。“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④老子在这里盛赞了“道”的母性,指出了道生养万物并亘古存在的特点。而有了“道”的存在后,宇宙则按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法则进行演变流转。“道”的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过程事实上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宇宙原始基质-“道”生成了初级的存在“一”(类似于气团),“一”再聚合成阴阳,阴阳再进而形成“天地人”三才,最后形成世间万物。

老子的天道观是循自运动的宇宙生成模式,是无神的。“道”作为宇宙本体,超脱于任何人类意志和思想樊笼之外,深刻地决定了万物演变和宇宙流转。

“道”是永恒的,无处不在的宇宙总体。老子说,“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⑤“道”是广泛的,无处不在,万物依恃道而生存,道成就万物而不自以为有功,万物恃道而生,而道并不占有或主宰万物。由此可见,“道”不具有人格和意志,仅仅是“天地之根”。“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⑥此句意即道是虚无的,包容诸物。它不会穷尽,它是深邃的,是万物的宗主,它是虚无却又似乎存在。我不知道它从哪里产生,似乎天帝以前就有了它。这里老子指出了道早于天帝而产生的超然地位,将“道”凌驾于“天帝”之上。

而同时老子也常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⑦“道”“无不为”是说道产生天地万物,一切事物的生存及变化都是道的作用;“道”常“无为”则恰恰说明了道的一切作用是无目的性的,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意志可以左右它。宇宙万物皆以“道”为尊,缘“道”而行,随“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⑧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呢?它是最根本的存在,也是最后的依据。道自己又无所效法,仅仅是自然而然罢了。正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老子的唯物论是把天地万物的运行生灭,看作是纯循自然规律,并无人格化的神存在。人们对自然只能任(服从)和法(效法);

不能违背它。”正是《道德经》中所指出的“道”的这种自然无为的性质,其运转自然就排除了上帝鬼神的作用,将宇宙的创造力从所谓的“天帝”身上剥离出来又回归之于宇宙本身。

显而易见,老子的“道”论是一种典型的唯物论,批判了自殷周以来的所谓“天”、“帝”、“鬼神”观念和宗教宇宙观,“把神和拥护神的哲学混蛋打发到了阴沟里去”。⑨《道德经》破除了神造之说,第一次以自然之天来代替有意志的人格神之天,从而导引出无神的结论。这是中华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温和性”的“哲学突破”。老子曾言及自身“不敢为天下先”,而于此,老子则痛快淋漓地冲击了有神论,敢于在当时提出无神论思想,是最勇敢,最无畏,最敢于为天下先的。

须知在老子之前的夏、商、周的各代社会生活中,上帝鬼神的观念伴随着原始宗教的蒙昧牢牢地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发生都被看作是由有意志、有人格的“天帝”所决定的,因而人们进行任何活动,都要先行占卜算卦,预测吉凶。但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深化了,继而产生了疑天、骂天的论调,但这些言论并不深刻,亦不能动摇信天、尊天的思潮的根本。如孔子,虽“不语怪力乱神”,不再过分强调上帝或人格神,却仍留有尊天信命的思想尾巴。如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⑩然而老子在对“天”的处理上将其降为了自然之天,置于“道”之下,大大动摇了上帝、鬼神观念的统治地位,是对有神论的巨大冲击。用徐复观先生的话说,“由宗教的坠落,而使天成为自然的存在,这与人觉醒后的一般常识相符。在《诗经》、《春秋》时代中,已露出了自然之天的端倪。老子思想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对自然性的天的生成,创造,提供新的有系统的解释,在这一解释下,才把古代原始宗教的残渣,涤荡得一干二净。中国才出现了由合理思维所构成的形而上学的宇宙论。”○11章太炎先生也赞扬老子“并不相信天帝鬼神,和占验的话,孔子也受了老子的学说,所以不相信鬼神,只不敢打扫干净;老子就打扫干净。”○12由此可见,老子的《道德经》从唯物主义哲学观上说明了万事万物的本体和宇宙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并没有一种主宰事物生灭的神秘力量,也不受任何超自然的意志所支配,更不具有某种预定目的性。“道”这一世界本原,是破除

神造说的尖锐利器。道论哲学更是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神论传统,因此老子的道论是一种毋庸置疑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 “有”“无”之辨

老子的哲学的最高概念是“道”,“道”处于自然混沌状态,是混沌一团的宇宙原始基质,是产生和孕育天地万物的根本物质。在对“道”的阐述中,老子引入了两个参数“有”和“无”,并论证了二者之间相辅相生的关系,使“道”统有无,俨然成为一个“有”与“无”的辨证统一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元,元之又元,众妙之门。”○13老子认为道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或命名的,凡是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可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凡是可以用一般概念来命名的(“可名”),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用来称呼“天地之始”的;“有”是用来称呼“万物之母”的。“妙”是“微有”,“徼”是“微无”。常无以观其妙,即就无以观无中之微有;常有以观其徼,即就有以观有中之“微空”,此谓无中生有,有中含无。道实非有非无,似无似有,於无观有,於有观无,不滞于有无之际,方为观道之上法。有与无二者皆包含于天地自然之中,二者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却又都可称之为“元”,“元之又元”,是一切玄妙变化的根源。要之,“有”与“无”是“道”身上呈现的两种状态,是出自道这一主干上的两条分支。从“无”的角度,“道”的“无”是空间上具有无限可能的“变”的过程,它具有可能性,无中生有,是一种动态;以“有”看“道”,道永恒存在却又虚无,有中含无,是静的状态。无欲动则生有,有欲静则存无。按到实在,这种“有”和“无”都是从天地极微细幽远一条理上造成的,只不过状态不同,但皆为“元”,皆为“道”。

那么何为“有”呢?现实中的有,既指各种呈现的自然界的物象,也泛指社会领域的各种人事。这种有多是具体存在,是“什么”,而“什么”是万物显示给我们的那些可以命名,可以名状的东西。但“道”却无名无形,因而“道”的“有”并非是现实中的有,它是“道”静止状态下的存在方式,是道的潜在性。“有”本身既是具体的存在,也是一般的存在;既是感受的对象,也是思维的对象。只有人们在思想“道”的存在时,“道”常“有”。但这并不意味着“道”

是一种思维存在,只不过“道”“有”中存“无”的双重性使得“道”的存在状态隐藏得更深了。当我们借“无”之手来考察“道”的“有”时,“道”的迷雾才能从底部层层被拨开来而呈现在人们面前。

而“道”的另一个参数“无”,则为“道”生万物提够了一种可能性。老子之“道”,就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无,有生于无。”○14事实上老子哲学本身是一种贵“无”哲学,充斥着一种“变”的动感。“无”并不是“非存在”,“无”只是无形无名,不具有万物中任何一物的殊相,是隐藏在有形事物背后,语言所不能表达、超感官、超经验却又支配着一切有形事物的“全有”。“无”是动态的,它能生“有”,尽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却是确确实实存在。这个“无”是似无实有的非无,是宇宙内外存在时间最久,形体也最大的原动力,是道,是大有,是无数个“一”的交集。“道”的这种无的本质赋予了“道”无名无形的表象,连老子也“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15但这并不能将“道”的“有”的特性抹杀。相反的,“道”是“大”,大到了一定限度便成了“无”,从而难以用平常视野审度。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便是这个理儿。

曾见有部分学者认为“无”是不存在,为空,而“道”是“无”,因而认为老之的“道”是不存在的精神性观念,是唯心主义的衍生品。显然这些学者犯了一个认识上的主观错误,一厢情愿地认为“无”等同于“非存在”,等于空无一物。实则不然,庞朴老先生曾考察过“无”字的意义及其演变,指出“无”字在《道德经》中应作“無”讲,是似无实有的意思。这一说法颇为符合老子“道”的精髓。老子认为具体事物都是有和无的辨证统一体。“有”多指器物实体部分,而“无”多指事物的空虚部分。他比喻说,车轮之所以转动,车子之所以有用,是因为车轮辐条所集中的车轴圆木中心是空虚的,可以穿过车轴。陶器、房屋之所以有用,也都是由于其中存有空虚。而空虚比实体更根本。所以,“道”是无,无中能生有,似无实有。

庞氏在《说“無”》一文中就指出,无字曾在人类认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亡-有而后无”。亡脱胎于“有”,是人们为了表示“无”那种有了而又失去或将有而尚未到来的缺乏或未完全的意义,创造了亡字。第二个是“無-似无实有”。这一阶段人们已随着认识的发展,对那种同具体的实有

没有关系,无力感和其存在,但又确信其为有的对象,形成了一个观念,于是为了同前述的亡相区别,造出了“無”字来表述。而这个“無”虽然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却反而因此不受时空条件限制,无处不在,简直成了统治万物的大有。而这样一种无形而大有的对象,难以描述,只得以舞蹈形式来得以与其进行沟通。“無”即源于“舞”。既是一种沟通手段,其自身亦被想象成万物的主宰者,似无实有。第三个阶段是“无-无而纯无”。这种表示空无的无字,是在战国后期的《墨经》时代出现的。《墨经》下说:“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此“无”即是真正的表示绝对空无的“无”。庞氏最后指出,即使按保守的估计,老子也应是战国中期人,其时,如前所述,人们是尚未达到“无”的第三个阶段认识的。因此老子的道论中的“无”便不可能是“无之而无”的“无”而只能是“無”。这种“无”(“無”)是似无实有。

庞氏从文字演变角度间接向我们阐述了老子之道实为有,是一种含有“无”状态的客观存在,并非空无。这种独辟蹊径的论证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无”既然是似无实有,那“道”便在此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存在状态。如前曾言及,这种状态是一种变的“可能性”,一种变的“空间尺度”。老子是承认变易的,也是辨证的。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6“反者道之动”说明道的运动规律与一般事物不同,它要求回归本身,而如何回到本原呢?这就要与事物一般运动方向相反。“反”是一种肯定之否定。而“弱者道之用”是说“道”不肯定什么。正因为道不肯定什么,才为变易提供了契机。而“无”呢恰恰是“道”生有和万物的中间过渡,它是一种状态,证明了“道”似无实有,一切皆未定,一切皆有可能,淡化了边界,为有的存在提供了空间尺度。

“道”统一了“有”和“无”这两种状态,作为世界本体,它超出于一切有形质无形质有生命无生命之外,不同于一般的“有”,也不同于一般的“无”。它表现得有些模糊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17老子在这里一直在强调道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象、物、精的统一构成体。那“道”为何会不同于其它具体存在而“恍惚模糊”呢?本人认为原因有三:

⒈“道”是“有”“无”统一体。这两种状态使道的存在变得隐晦,“惚兮恍兮”,人们并不能轻易就直接分辨出来,而只能通过对“道”的运动过程的观察来发现其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⒉“道”作为万物本原,不具有万物的殊相,它不同于万物中的任何一物,也不可能是某种具体状态的事物。用庄子学派的话来说,这叫“物物者非物”,因此难以把握。

⒊“道’先于世界万物而生并亘古存在,这就超越了人们的经验和感官。以春秋时期人们的认知能力来看,自然不识这一客观存在,只能勉强描述“道”的存在,称呼这种宇宙本原为“道”。试问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认知能力,又如何去准确把握这一玄妙的存在?

因此老子在阐述“道”时将其表述得含蓄且模糊,是情有可原的。但“道”又确确实实存在,并非是超时空的绝对理念,更非是精神性的观念预设模式。

三、 科学之“道”

“道”之为物,虽无形无象,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虚无飘渺。但老子却一再强调其存在的客观性。那么“道”这一宇宙本体又该以何种形式存在于宇宙呢?

随着现代物理学和天体宇宙学的发展,人们认识领域逐渐拓宽。人们渐渐地知道了宇宙间原来存在着一些原先不为人所知的客观存在,它们和“道”惊人相似,都难以名状,难以用感官捉摸,但它们又都客观存在,并且自始自终存于宇宙之中。

比如说“真空”,它便与老子之道有相互契合之处。人们最初认为“真空”是没有任何东西的空虚的空间。而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真空”是类似于老子哲学“道”的基态量子场。当代物理学家也发现了“场”与“道”的惊人相似之处。

“真空”是否就是“虚空”?爱因斯坦之前,人们普遍如此认为。后来爱因斯坦完成了他的伟大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以后,他就提出了真空不过是引力场的一种特殊状态的想法。但是,第一个真空物理想象图的提供者却是狄拉克(公元1902-1984)。“为了克服他的相对论的电子波动方程的负能解的困难,他提出两个假设:所有负能态都按照泡利不相容原理被电子占据,在负能态的粒子不产生外场,因而对系统的电荷、能量、动量和自旋不作贡献。所谓‘完全真空’就是所有负能态都被占据,而所有正能态都未被占据的区域。从此‘真空’概念不再是‘虚空’,为理解老子的‘无’的本性提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视野。”○18

“真空”是处于基态的量子场中的负能态激发而被占据,而正能态未被占据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负能态和正能态二者间的关系在此便颇似“道”的“有”和“无”间的关系。“量子场基态是一切激发态的自然背景。‘有’与‘无’的关系在量子场中,就是如粒子和真空的关系,基态和激发态的关系。一方面粒子是由基态(真空)激发产生的,另一方面被产生的粒子同基态中的虚粒子和凝聚物发生相互作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道’的幽灵。粒子(激发态)产

生真空(基态)犹如‘有生于无’。粒子和真空同属于量子场这一基本存在,犹如‘有’和‘无’两者‘同出而异名’。”○19

当然有一点要说明,现代科学的这一发现并不是在老子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仅仅是与老子哲学有某些暗合之处。但“真空”这一量子场的发现也可算是为证明“道”这一有无统一体的存在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野角度。世界上可能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其它的尚未被人们认识的物质存在,又比如我们在一些文献上看到的用以表示 各种反粒子-反质子、反中子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别的微观和宏观系统的术语“反物质”。其实这个术语并不确切,上述客体都是物质存在的特殊形式,只是如同“道”一般难以名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为人们所认识。但它们是实物的反粒子,或者是反实物,具有不同于常物的独特性质,却都是独立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千年前老子对“道”的认识正是先人探索宇宙起源及宇宙存在状态过程中点燃的一点星星之火。

综上所述,老子的“道”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存在形式。它是宇宙的最高存在,是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基础,它不具有人格和意识。“道”的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地运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运动中“道”又呈现出“有”和“无”两种状态,体现了“有”和“无”的辨证统一。“道”虽无名无形,不着外相,却有精有象有物,是确确实实的客观存在。因此“道”是唯物的,而老子的道论哲学更是一种无神的唯物主义哲学。

○1[苏]费.季.阿尔希普采夫 著 卢冀宁 译:《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第2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15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3○13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4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5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6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7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8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9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第155页,1957年版

○10孔子:《论语.颜渊》

○1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文》,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2章太炎:《演讲录》

○14○16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17同上,第二十一章

○18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第235页,1991年版

○19葛荣晋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第235页-第236页

参考文献

[1]张智彦 著 李宗桂 主编:《老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杨鸿儒 著:《无为自化-重读老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叶秀山 著:《中西智慧的贯通-叶秀山中国哲学文化论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张岱年 主编,方立天 副主编:《中华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张立新、周桂细主编:《中国唯心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罗嘉良 著:《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存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王明 著:《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深圳: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10]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张岱年:《<老子>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学习》,1956年第11期

[12]许啸天 编著:《老子》,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

[13]詹剑峰:《老子之“道”非物质的么?》,《华中师院学报》,1956年第2期

[14]胡曲园:《论老子的“道”》,《复旦月刊》,1959年第10期

[15]胡瑞昌:《老子的哲学是唯心论》,《哲学研究》,1955年第4期

[16]優雅な福井、YamasakiのAcer 、Kimuraイギリス监修,《Taoism》(《道教》),ポーンの川の出版物,1983年の版

[17]Welch, Holmes. (1966). Taoism: The Parting of the Way. Boston: Beacon Press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陈志贵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学识,虚怀若谷的为人,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初稿到定稿,陈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看着初稿和二稿上陈老师的批注和校注,我感慨万分。而这次的论文设计也定将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在此,对关心我的论文设计的朋友和陈老师,我致以诚挚的谢意!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

老子道论浅谈

2012年5月社科纵横May,2012总第27卷第5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27NO.5 《老子》中,“道”字前后共出现72次,但在不同的章句中,道却有不同的含义,概括起来,老子的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是宇宙本质万物的本体;道是一种规律;道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典范;道是一种心灵境界。 一、实存本体意义上的“道”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本体之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和最终依据,它超越具体有形的存在,是万物之所生的总原理,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本体之道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创生天地万物。同时本体之道也是万物存在的内在依据。“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三十四章)这说明万物因道而得以存在。本体之道在创生万物后,并没有消逝而是很自然的发生一次角色转变,内化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德”。关于这点陈鼓应讲得很清楚:混一的道在创生活动中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的属性,这就是“德”[1]。作为宇宙本源和万物本体的“道”有以下特征: 第一,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道虽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但这个看似虚无的道,绝非空无所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说明道不仅有实物有形象,而且有信息可见,是具有物质性的实存,是有无的统一体。 第二,道气相联,道本身具有气状特征。老子并未明确表示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气体,但是《老子》里多处描写,仍能让我们体会到它的气体状态。他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抿之不得,名曰夷。……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十四章)这说明道是 无形无色无味,无始无终,不别上下,无分明暗,浑然一体的。这种特征与“气”的特征很是契合。而此后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更说明了道浑然一体的气状特征。《列子·天瑞》篇中记载: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2]。冯友兰也表明“一”是种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气体[3]。 第三,道无始无终,超越时空无限存在;是独立不改,唯一常存的;先天地而存,自本自根,万物之母,为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二、规律之道 道在老子哲学中也指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老子对规律之道做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一)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也。”(四十章)“反”是道运动的根本方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可以理解为“返回、循环”[4]。除了用“反”,“周行”也是老子描述道运动方式时常用的词。“周行”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当道作用于万物时,万物也依此规律其运动发展终要返回到基始状态,即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又复归于道。万物生生灭灭就是道“反”和“周行”的结果。“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万物发展变化最终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本根是种虚静状态。 (二)道法自然 道的运动以“自然”为法,以自然为归。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5]。道的本性就是顺自然。道在作用于 老子道论浅谈 王美美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内容摘要】“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由老子首创的,他通过新的方法建构起一个思路开阔,范畴众多,具有鲜明哲学思辨色彩的道的思想体系。道既是宇宙本体也是支配万物运作变化的根本规律,是人们治国处世的准则又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道”不仅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道无为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5-0123-02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项目“伏牛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关系研究”(2011B5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美美(1984—),女,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先秦思想文化史研究。 123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老子》,言“道”之书。其书八十一章,以首章论“道”最为全面,其余论“道”各章,则往往各取不同的角度。故首章论“道”,乃言其宗旨,实有统领全书之意义。明其首章之义,则于老子精神,思过半矣。今取此章,试作诠解,窃期窥其全豹之一斑。 一章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章提出了几个概念:道、无名、有名、观。而“观”这一概念,实是把握此章义理之枢纽。由“观”见“无名”与“有名”之统一,由此无名与有名之统一见道之本真,此为理解本章之要。 道本为整体,不可说。然其必即名言而显。名言所显者,为道之迹。道无处不显,然执于名迹,则失其真诠矣。 “无名”,指道而言。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是其证。“始”与“母”,互文见义。二者是统一的,指本原而言。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是其证。无名本无迹,然非离其迹者。故曰“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有迹以应事,故万物之本始必显于有名。无名、有名之本始义,要由“观”而见。故有“观妙”、“观徼”之说。“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注家多以“常无”、“常有”断句。帛书本作“恒无欲也,以观其眇”(甲本),三十四章论道亦说:“常无欲,可名于小”(今本)。足以证明以“常无欲”、“常有欲”断句是对的。“无名”、“有名”与“无欲”、“有欲”是紧密相关的。三十七章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是一章的一个注脚。就是说,做到“无欲”,那“无名之朴”才能对人显现出来。也就是通过“观”以达道。 如何“观”?这观,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静观,它所表现的,是从人的修养、修炼而转出的生命智慧。此章把“观”与“欲”联系起来讲,就是这个意思。 无欲、有欲,非单指欲望而言。“常无欲”,亦非一般地排除欲望。“常无欲”,实质上就是“无知无欲”。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自然物之“欲”,甚少而恒定不变,食草动物只能食草,食肉动物只能食肉,麋鹿食荐,蝍蛆甘带,狗改不了吃屎。人却不同,“物与欲相持而长”(荀子语),其欲望花样翻新,靡有穷极。原因即在其有“知”以作分别。故老子以“知”与“欲”相连属。人心之乱,以其多欲。而欲之多以至于脱离自然的轨道,悉由于”智”。而此“智”或“知”所作的分别,亦非指实然义的区分,而是一种虚妄的价值分别。事物有实然性的差别,如高和低、长和短,这是一棵树,那是一头牛之类,这是自然真实的差别。人的理智,又同时能于此自然的差异之上,妄作价值高下的区别,如人的“自师其心”、“自贵而相贱”、“名实未亏而

老子的哲学思想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与怪异可互相转变,善良与邪恶也能彼此循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著作《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古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炼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阐述“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广博深邃,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人是社会的人,又本是自然的人。在昔日有“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之说,今天开展的人体科学的研究,更加肯定了人的存在和宇宙自然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老子却领先提出了这一法则,能不让人称叹其前识! 何为“道法自然”?何又为“直觉”?先说“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它们的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道所使用或运用的是弱而不是强,是柔而不是刚)。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是混成的,绝对的(独立不改),是“有象、有情、有信”的物,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天下之物生于有,有是“一”,是万物的根子。有生于无,无是宇宙万物滋生的元始因子。有和无的统一就是“道”。 事事物物都有各自发生发展的途经,有各自前进的路;所以说“夫道若大路然”。大、逝、远、反,是道周行的历程。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内在因素。沿此历程循环往复,不可穷极,所以物质是不灭的。万物的历程是这样,人因物行事,又岂能改变那历程而不这样?只要掌握古已有之的道,来统率现有的种种事物,也就认识了自然的规律,认识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法自然《广雅-释诂》:“然,成也。”“ 道法自然”,即道法自成。道取法自己生成的样子,取法天然自然。凡事顺其自然,认其自生自成,听其自然而然。“万物作焉而不为始”,顺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便是“处无为之事”。这因物而为,即是法自然。如果违法自然规律来处事,则是逆天行事。逆天者亡,正是没有取法自然。

《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精)

《老子》是战国时期成书的一本哲学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篇,81章,5000余字;上为《道篇》37章,下为《德篇》44章。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关于《老子》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它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曲乡人老聃的思想。 《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典。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老子》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因此,可以说《老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根。 《老子》思想所以能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老子对远古以来的思想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其学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既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笔者还认为,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础并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方位影响的《老子》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整合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首先,《老子》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根据的形上之“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包括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金岳霖《道论》。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所提出的诸如“道”、“德”、“有”、“无”、“动”、“静”、“无极”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因此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蕴涵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

论老子的“常道”和“非常道”

论老子的“常道”和“非常道” 小蕊 (黑龙江大学 ####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 摘要:《老子》自成书以来,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解析方向。道教强调其养生,儒生强调其玄学,近代学人则强调其哲学观念,企业家又强调其管理精髓,就连普通大众都能够从中找到其处世依据。可以说对《老子》的解析泛而滥之。但无论各家对其解释如何,最终总归很难自圆其说。探其根由,在于众人皆在“功利主义”的操纵下对其进行解析,而并没有去探求其根本实质,尤其是没有弄清“常道”和“非常道”之间的关系。为此,本论文着重解析“常道”与“非常道”,并在其基础上对他们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求“常道”与完善“非常道”的目的与注意点。 关键词:常道;非常道,求常道,完善非常道 The theory of Lao tzu's "Eternal truth " and "Temporary right " Small core (# # # #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 # # # #) Abstract:"Lao tzu" since its book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analytic direction. Taoism emphasizes th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Confucian scholars emphasize its metaphysics, modern scholars emphasize its philosophical ideas, entrepreneurs and emphasize its management essence, even ordinary people can find its basis in one's life. Can sa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Lao tzu" pan and abuse. But whatever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nally it is hard to justify. Agent,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all people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utilitarianism" to parse, and did not go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substance, especially there is no clear "Eternal truth "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orary right ".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parsing "Eternal truth " and"Temporary right " , and on the basis of th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line "Eternal truth " and"Temporary right "with the purpose of the way. Keywords: often; "Eternal truth " ;"Temporary right ",Practice the truth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老子》第一章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按字面理解: 依此推论一:道可以说出来,言可以写下来,声可以发起来; 依此推论二:说出来的道,写下来的言,发起来的声,就不是那个太初之道,太初之言,太初之声。 再深入理解可以看出,老子的道论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道论是不同的,他认为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道”与“无”同意,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改造和创作。老子认为是道。万有唯道所生,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后来成为中国哲学最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道”尽管是恍惚不明,却是有情有信、有精有物,因而是一种客观的、真实的存在。这种存在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自本自根”表明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任何其它事物,“自古固存”表明它在万物形成过程中具有逻辑在先的性质,“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表明它只按自身规律运动并且永无休止。这样就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道”的存在的真实状况,即是寓存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 总而言之,“道”自身是绝对超越的,但又在具体事物及其关系之中。所谓“物物者与物无际”,说的是“道”与事物是没有界限的,这似乎说明“道”与事物是融为一体的,但“道”又不是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因此,道就其本性来说,是超越万物的,却又内在于万物。 老子学说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大特点,就是用最高范畴——道,取代了人格、意志、主宰、命运之天。老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与仁爱的,让万物自生自灭。《老子·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发现,正是这种不仁,才是道之所在,隐隐约约中,似乎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才是至仁至善。所以老子接着提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意思是说圣人应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以自己为中心,对百姓的最大负责,就是让其自然发展,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之道。综合起来,老子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圣人也就是决策者,应当以天下为重,以大道为先,尽量不以自身喜好为标准,不偏不倚,才是决策者应该有的态度,也才是对百姓最有利的。 天道即人道,以天道入人道,以大仁大善为仁善,才是大道之所在。

对老子道的理解教学文案

对老子道的理解

精品资料 对老子道的理解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其含义博大精深。在老子《道德经》的不同章句里,“道”有着不同的涵义。归结起来,老子的“道”大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道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第二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第三道具有规律、法则意义,第四道具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 道具有万物本原的意义,是老子哲学中“道”最重要、最基本的含义。作为万物本原的道,它是宇宙自身所固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物质和精神赖以运行的功能,所以它超乎形象的,又是内在实有的。换言之,道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万物来源于道,又内含着道而得其生命之常。 在老子看来,作为万物本原的道,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不能说它有,因为它无形无象;又不能说它无,因为它时刻化生着万物。所以道之体是无,道之用是有,道是无与有的统一,两者同出而异名。他说:无,是天地的原始;有,是万物的根本。所以经常从无形无象处去认识道的微妙,经常从有形象处去认识万物的终极。这两者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以说是深远玄妙的,是天地万物、一切玄妙产生的总户。 通常的事物是有形有象,有明确的规定性,可以被感知的,但道却是一种无形无象的存在。老子指出道超出了人感官的感知范围,人的感官无法捕捉道。他说: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无法为人的耳目感官所把握,是超验的、超感官的。道不但不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而且也不能用人的语言来表述。具体的事物是可言说的,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但老子却强调:“道常无名”,“道隐无名”。道在本质上不可言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与界定。他说:“道可道也,非恒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老子与道论文

老子与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大智慧的象征,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他的道家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老子思想极具原创性,但有其文化积累、经验性和实践智慧为基础,班固《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之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老子作为周王室守藏史的身份及其知识结构,对于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哲学的本质就是探究世界本源,而道成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经历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由道路之道上升为具体规律或法则之道,再上升为普遍规律法则之道;最后上升为宇宙的本源之道。而老子实现了这最后最关键一步。老子贡献就在于以“道”为中心,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道家哲学体系,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左传》、《国语》中,人们已经完成了由一个具体对象的名称向哲学概念上升和抽象的转变。而老子对道最关键的提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道由一个哲学概念明确地上升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源或本源范畴,即作为本源之道。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境界更深远了。 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起源就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没根据的,有点根据的都有,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但这

些都未能说清世界的本源。寻找一个最终的本源来作为人和万物的开端,寻找一个最高统摄物来说明宇宙和人生,这是人之为人、文明之为文明的根基所在。孔子的“一以贯之”、墨子的“同归之物”、屈原的“遂古之初,上下未形”的本然状态等,都是此种寻找探究的结果。老子的思考更早并落实为“道”。 老子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发现天下有始、有根、有母。其思维的路线有二:一从具体事物的往复运转和生灭变化来推测其将来之所归;一从具体事物出发来追溯它们产生的源头。老子的这种道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很有借鉴意义,对于同一问题,一般人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举一个例子,中国为什么会经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有人会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有人会说这是人们不断起义反抗的结果,还有人会说朝代更替就像事物新旧交替一样,是自然规律。但这都没从本质上回答问题,该问题的本质原因是当一种社会制度不适应当时社会,并阻碍社会发展时,它就会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只有认识了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了,但制度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我们国家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制度。

论_老子_道论_的美学内蕴

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 刘春阳陈泽阳 提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子道美学 作为《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道”的讨论延续了两千多年,本文试图沿着前人的足迹来探讨一下老子“道”论的超越性,也即美学的内蕴。 一 “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所行道也,从訾,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也就是长而没有旁出的路。许慎对“道”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的初始含义就是人行的道路。这在《诗》和《易经》中表现的比较多。《诗经》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恒兮”(《桧风·匪风》)。《易经》中说:“复自道,何其咎,吉。”(《小畜·初九》)、“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履·九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由以上所列举的意思可以看出,在这里,“道”还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形态或含义,不是一个用来表示“超越一切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更不是与具体事物相对待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实体和本体”。① 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加深,“道”的含义也不断拓宽,不再仅仅是“道路”之意,还具有了“天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或政令、正义或公正、引导或通达等等。② 冯友兰先生说:“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③首先不管冯先生的解释是否有 ①② ③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列举出了中国古代“道”字的七种常用法,此处不一一赘述。具体可见 《道家形而上学》第104—105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老子哲学论文]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老子哲学论文]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以下是精心的老子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析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的政治哲学以“道”论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核心,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他的政治哲学非常有远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深刻反思。 一、“道”论体系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道”,其一切主张皆是围绕着“道”展开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不为”,道与德既然密不可分,那么自然和政治也应该密不可分。老子认为既然自然界拥有自己的规律,人类社会也拥有着自己的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自然而然的运行下去。只有人们认识并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并遵守它,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才能得到顺其自然的发展,这就是

老子说的“言人事必本之于道”,可见“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1、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也是贯穿《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开篇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言说的道不是“常道”,能给出的名不是“常名”,不可道之道是永恒的、不变的道,可道之道是暂时的、可变的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本体,是万物的宗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实现根基,道归根到底是浑然完整的“一”,无名无形,道是宇宙人生的总法则、总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进而指出,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的法则是自然,即“道”是根据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而运动的。 2、道的存在状态是自然 老子认为道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状态。老子用“法自然”来规定“道”,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应该遵从自然的法则。但是天地是没有思想的,没有意志和情感,听任万物自然生长与消亡,圣人可以体天地无心之道,不刻意表现仁爱,也不以个人意志干涉老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自然而然的生老病死。天地没有意志,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

《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老子》是战国时期成书的一本哲学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篇,81章,5000余字;上为《道篇》37章,下为《德篇》44章。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关于《老子》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它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曲乡人老聃的思想。 《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典。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老子》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因此,可以说《老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根。 《老子》思想所以能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老子对远古以来的思想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其学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既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笔者还认为,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础并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方位影响的《老子》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整合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首先,《老子》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根据的形上之“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包括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金岳霖《道论》)。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所提出的诸如“道”、“德”、“有”、“无”、“动”、“静”、“无极”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因此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蕴涵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思想体系,甚至是异质文化观念的契合点、融合点。所以,现代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仍需要借鉴《老子》哲学思想。 其次,《老子》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义。《老子》的思想指向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各个时代的人们所始终关注的。老子以睿智的思索,提出了作为人生价值根源和基础的“道”范畴。老子的“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成为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方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人应顺任自然,反对人对自然的掠夺。在个人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上,《老子》提出了“无争”的处世原则,主张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反对争功名利禄,以达到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老子“无争”的处世原则虽然明确地表现出与现代关于积极、进取、竞争的要求相背离的一面,但是它对于缓和人与人之间因过分的物欲追求所带来的冲突,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在个体生命价值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长生久视之道”,主张通过“致虚”、“守静”而反朴归真,“复归于婴儿”,即恢复到无知无欲的纯朴自然的境界。老子“致虚”、“守静”的工夫,不仅可以培养人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保持人的内心平静,调谐自己的心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生活能提供一些积极的智慧。这就是说,《老子》思想仍具有现代的价值。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国际儒学院让我开讲座,不过我讲的是道家,但是没关系,儒家道家和法家当时共生,所以讲哪家其实也都跟儒家连在一起。 道家老子其实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但是这个看法不一样,史记记载孔子在33、34岁的时候到河南去见过老子。据说老子当时70多岁了,孔子对老子说了些什么,史记里没有记载,但是老子批评了孔子,史记里孔子的传记里说,老子说:你尽关注前人的肉体和骨头,而这些都已经朽了,肉体和骨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些物质的东西不可能是永恒的,老子希望孔子多注意前人的言论,言论是表达思想的,言论是无形的,实际上老子批评孔子你只注意有形的东西,不注意无形的东西,言论所表达的东西是无形的,而无形的东西恰恰是永恒的东西。在孔子回去的路上,孔子的学生就问孔子,你对老子什么印象?孔子说:老子是野兽?不是;他是一只鸟?也不是;他是一条鱼?也不是。他既不是陆地上奔跑的野兽,也不是天空中飞的鸟,也不是水中的鱼,那他是什么呢?他是条龙,龙是什么?龙什么都是,龙什么都不是。孔子接着说,野兽我能够挖个陷阱把它给抓住,鸟我能用箭把它射下来,鱼我能用钩子把它鈎上来,可是老子我没地方抓他,因为他是无形的。根据这段资料,可以看出老子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什么影响呢?无形。我想孔子此前可能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儒家其实注重文化,儒家用文化来治国安邦,但是从前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大概这次受到老子的影响,后来儒家对文化的注重开始从有形走向无形。关于儒家注重无形的文化,我上次给大家开的讲座已经讲过了。 实际上儒家跟道家是分不开的。有人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何以这么说?根据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载,应该说是有根据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儒家的时候,一定要研究道家,当然也要研究儒家的对立面法家。 在讲老子的思想的时候,我先简单的说一下老子其人,再简单的说两句老子的道德经。首先老子其人,老子到底是谁其实现在说不清楚。别说我们说不清楚,就是两千多年前,大史学家司马迁也说不出来了。我估计他离老子也就是三、四百年,我们现在已经几千年了,司马迁那时候都说不清楚了。但是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他有一种使命感,他觉得他有责任把一些能搜集到的重要文化信息,都应该传递给后人。所以他还是尽量搜集老子的信息。他在老子的列传里列举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根据当时的传说记载下来的,大概是司马迁在当时许许多多关于老子的传说中选择了三个比较可信的,并按照他认为的重要顺序一一记载下来。第一个,李耳,字聃,楚国人,苦县厉乡,(也有人念濑乡)。有人说是现在的安徽亳州市涡阳,有人说是河南周口市鹿邑县。结果安徽河南死争,双方都到北京来自找学者,和找政治靠山。河南发动河南籍的学者为河南说话,安徽发动安徽籍的学者为安徽说话。双方都还到海外去拉赞助,双方都在争夺旅游资源嘛。这是司马迁列举的第一个人。也有人说李耳并不是这两个字,李耳是他的小名狸儿的谐音,狸儿即小老虎。就像我们过去在农村,什么阿牛、小凤、小燕子。也有人说他姓老,名聃。有没有姓老的啊?在春秋时代还真有姓老的家族。有人说他姓聃,春秋时代姓聃的家族也有。叫老聃,就像我们现在叫老王、老张。是否如此今天说不清楚了。 第二个司马迁列举的是什么人呢?据说楚国有一个隐者,人称老莱子。这个人也不是做官的,就是民间的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有学问,特别有见解,那时候读书人少,有见解的人呢不多,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十里八乡我估计都传遍了。所以有很多传说,但是司马迁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记载,就是说楚国有一个人叫做老莱子,很有学问很有见解,这就是第二个人老莱子,他到底是哪儿人呢,司马迁没有记载。司马迁列举的第三个人物是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摘要:《老子》中的哲学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智慧,本文主要从修身养性和辩证观两个方面论述老子的思想,并结合当前社会问题谈老子的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老子老子思想哲学观 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唯一的著述《老子》中。老子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心理学、军事学等方面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其很多哲学观点,对中国的文化更是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的心理问题也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很多人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和迷茫,有的甚至绝望,而走向不归路,很多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再来看老子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一.修身养性 老子多次以水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修养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但是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微之地,所以它更接近大道。它总是处在亲和的地方,思想上总是保持深藏不漏,总是倾向于仁爱,言语总是守信,政治上保持安定,做事情很干练,举动也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老子眼中,修养到达最高境界的人就像水一样,水的特性就是谦和柔顺,但是它与世无争。做人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达到了境界。老子的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做人也应该像水一样,能处于卑下,能包容一切,能服务他人,能做到不争名夺利,这样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水的特性还表现为“柔”,老子贵“柔”的思想在很多章节都有所表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键词 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 一、前言 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后来,老子对统治者的荒淫和腐败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就辞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职务。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当然这一顿饭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老子》当作饭钱。于是,便有了《老子》一书,也就是《道德经》。老子出关以后的事情就更无从可考了,也许,活的比较逍遥自在吧。 流传至今的《老子》有众多版本,各种版本的篇章结构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致之处是都分为上下两篇,但是上下两篇的顺序却不同,一种是以王弼的通行本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结构,一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代表的“德”上“道”下的结构,另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楚简本《老子》却没有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应。所以,参之以《韩非子》注解的顺序。我们可以推想:《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节,到了两汉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