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2、新闻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历史、应用。(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

3、世界的新闻从18世纪初开始发轫,到19世界末初步成型。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后,新闻学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中国的传播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成型。

4、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5、社会责任论:

是20世纪四十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构造的,社会责任论的基础仍是自由主义报刊论。

我们今天社会需要的是:

(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要报道理智、新闻必须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

(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供社会个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4)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途径

6、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

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和促进国家发汗,尤其是经济发展。

与政府保持一致:注重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

守望: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注意重大项目。

整合:缓和社会矛盾。

教育:强调大众遵纪守法。

7、党报理论:

最早起源于苏联,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流行。

核心内容: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8、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们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从事新闻活动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9、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奴隶社会的变化:产生了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出现了社会分工。了解自然世界的变动,也要了解社会关系的变动。

所以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的多,规模大的多。

10、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国家的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在整个封建社会,农民不断武装起义,

封建社会的农民虽然受到压迫,但是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一定的自主权。

地主阶级需要从思想上软化或说奴化农民。

社会分工比过去更加明确。

新闻活动的改变:

(1)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2)新闻的内容大大丰富了、复杂了。

(3)传递新闻的手段多样了。

11、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这一命题,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为什么要从事新闻活动,以及新闻的本质。

新闻的本质:新闻就是报告世界的最新变动。

12、新闻活动的渠道

1、亲身传播(语言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传播、信号传播)

特点:信息传播具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针对性强、互动快、反馈快;但传播面狭窄,容易失真。

2、大众传播

特点: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属于无定向传播。

3、群体传播

特点:既属于定向又属于无定向,根据场合和人数来确定。

13、新闻的基本特点

新闻的两个基本特点:真实、新鲜。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

14、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采用。还约定了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基本要求:诚信、公正、严谨;有敏锐的反应力和判断力。

15、两种新闻定义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专业)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非专业)

区别在于:1、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2、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

16、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描述。

17、新闻可以再现或同步,但不能先于事实。

18、新闻本源探讨的是:新闻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19、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20、新闻来源:新闻从何处获得(新闻出处)。所有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目的是让大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揭示提供或散布新闻的意图;。

在特定情况下。新闻来源比新闻本源重要的多。

21、新闻来源的三条途径:记者采访他人、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查阅相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22、新闻的五要素: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什么事情(什么)、发生时间(when)、发生地点(where)、发生原因(why)

23、新闻五要素对新闻的三大作用

(1)有助于帮助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2)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的重点。

(3)有助于明确新闻体裁的要义

24、新闻的分类:

内容: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

发生地: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时间:突发性新闻(有明确的发生时间)、延缓性新闻(无~)

新闻与读者关系: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人们的切身利益(重大方针、政策等。要求报道迅速、准确、量化)

软新闻:提供娱乐、开阔眼界,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即“散文笔法”

25、新闻的真实性:在新闻报道中,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26、和新闻真实性有关的几组概念

1、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是在相互联系中展开的。新闻报道要真实的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他的上下左右联系。

2、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微观真实、宏观真实)

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

记者对每条新闻真实负责、媒体编辑部对整体真实负责。

3、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本质真实: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放映情况,全面客观公正;正确的立场,符合党的精神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

本质事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衡量标准。

衡量新闻报道真假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4、真相与真实

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

5、真实性与客观性

客观性:传播主体在报道自身以外的对象时,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意志和情感等改变对象的本来面目。

内涵:1、作为新闻报道的客观理念。2、把事实和意见分离。

原则: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途径。

27、在我国监视新闻真实的极端重要性

1、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2、才能坚持真理,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3、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4、使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重和信任,新闻媒体才能具有权威和公信力。

5、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28、新闻失实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

1、纯粹假新闻愈来愈多,新闻失实愈演愈烈

2、虚假新闻呈现出高度的媒体融合特性

3、社会敏感问题成为虚假新闻的高发区

虚假新闻存活周期较短,往往很快被发现和揭露。

29、后真相(post-truth)时代

基本特征:情绪在前,真相在后;认知在前,真相在后;成见在前、客观在后。

30、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31、信息的定义:

1、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属性。

2、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知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3、狭义信息:消除受信者随即不确定性的东西。(新闻学概念)

32、信息的特点:

1、共享性(使用不灭性)

信息与物质的显著区别,单一的物质无法共享、同时占有。

2、扩缩性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既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

3、组合性

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组合来。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

信息与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

5、相对性

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

33、针对信息的概念和特性,新闻工作者必须明确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因为信息是人们任何行为的先决条件。

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

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连续报道

2、加强深度报道

3、加强新闻综合评述

4、加强全方位报道

34、新闻与宣传的区别联系

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本职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宣传: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本职是传播观念。

1、出发点不同

宣传的出发点是宣传者的需要;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的需要

2、归宿点不同

宣传的目的是要人们接受]理解支持;新闻是任凭接收者去判断、分析。

3、传播方式不同

新闻是一次性传播;宣传反复多次传播

4、传播的要求不同

新闻: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35、宣传传播过程的7个环节

宣传者、被宣传者、宣传内容、宣传场合、宣传时机、宣传动机、宣传方法。

36、舆论

定义:在特定的时空里,公众对于特定的公众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具体表现: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公开性:公开讨论

公共性: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目标的公共性

急迫性: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广泛性:存在范围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评价性:舆论是一种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37、舆论的社会功能: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的干预社会生活。

38、舆论巨大力量的源泉:人是社会产物,每个人都生活在广泛的社会联系中,一旦被社会孤立,将会很难立足。

39、舆论的控制作用:

(1)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又体现在对国家政府决策过程、决策施行结果和相关决策执行人的监督这三方面。

(2)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鼓舞公众符合职业道德行为、约束和制止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40、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联:

(1)反映并代表舆论:既是舆论的载体,又常常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2)引发舆论:把媒介认为重要的信息加以突出、使之成为公众的焦点,引发舆论。

(3)引导舆论:现代新闻媒介很多情况下已经上升为舆论的积极引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建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意识,引导舆论。

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41、不同的新闻传播工具:口头、信号、文字。

(1)口头新闻:简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但保真率差。

(2)信号媒介:迅速、但传递复杂的信息比较困难,用来传递简单消息。

(3)书信新闻:远距离传送消息

42、近代中国报纸是舶来品、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移植过来的。

第一批近现代中文报纸是在19世纪初,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主要有:《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特选撮要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43、新媒体的特点:即时、海量、互动、个人化、融合

44、中国互联网的现状:

(1)普及率稳定提升、移动互联网占主导地位,网络基础资源保有率高。

(2)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上升至国家战略

(3)数字经济发展,垄断竞争格局基本成型

(4)盈利模式多元化、商业化态势趋于深入。

45、近5年,新老媒体互动产生的舆论影响力不断扩大,数量增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参与的网民越来越多。

新老媒体互动,形成舆论新格局,呈现舆论的新特点

(1)自发性:网民自发爆料,表达真实意愿,强大的生命力、威慑力。

(2)突发性:网络事件爆发突然

(3)鲜明的指向性:(4)诉求明确直接

(5)故事情节戏剧性、传播符号娱乐化

(6)网上网下开始频繁互动。

46、互联网上三大公害:谣言泛滥、隐私侵害、群体极化

47、新闻生产:专业化到社会化

新媒体彻底打破了新闻生产的垄断格局,从专业化到社会化,导致新闻从生产到理念发生重大变革。

(1)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出报道的人,往往不是记者,而是当事人。传统媒体的第一时间竞争力不复存在,转为深度报道。

(2)许多事件、真相被新媒体揭开。

48、众包新闻:例如维基百科,大家都可以上传新闻

迭代新闻:一般分为快讯、初稿、报道、背景、分析、互动和定制7个方面。

使新闻从静态走向动态,从一次成型走向逐步成型。

49: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

新媒体时代,受众变成了用户,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消费者变成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2)从统一发布到私人订制(三种途径)

①绑定自己喜欢的网页、网站、专栏等

②搜索引擎③协同过滤

50、信息蚕茧:志同道合的小团队

信息蚕茧之间不再联系沟通,使社会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达到共识,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的问题。

51、新闻体制: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等。

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

52、三种新闻媒介的所有制

(1)私营媒介: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依托财团、以营利为目的、广告为收入主要来源、迎合受众,监督政府由一定的力度(2)公营媒介: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半官方机构,视听费为主要收入、强调对公众负责

(3)国营媒介:完全信赖政府、政府宣传机构、节目严肃但呆板

53、电台

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旺,40年代到达顶峰;50年代受到电视冲击,6、70年代衰落

我国电台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分化,本世纪真正实行频率专业化。

54、电视台

西方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电视频道专业化,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

55、三种报纸体裁

(1)新闻:消息(快速、准确的报道一个事件)、通讯(详细的报道来龙去脉)

(2)言论:新闻评论、时评、政评

(3)杂交品种:新闻特写、新闻评述、调查报告、深度报告、杂文。

56、新闻的四种表现形式

(1)纯新闻(Straight News Report)

(2)解释性报道(Interpretive Report)

(3)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

(4)特稿(Feature)

57、广播的新闻文体:消息报道、现场直播新闻、人物访谈

58、电视的新闻文体:消息报道、现场新闻直播、纪录片、新闻评述、新闻特写。

59、新闻报道的要求是:三真、三公、三度

三真:真实、真相、真情

三公:公平、公正、公开

三度:速度、广度、深度

60、新闻教育:中国始创于1918年,溯源于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

61、新闻媒介的共性

(1)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

(2)新闻媒介是用事实反映现实变动的

(3)新闻媒介是迅速的、即时的反映现实变动的

(4)新闻媒介传播新闻是面向大众的

62、任何新闻媒体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公共性

因为:新闻媒体是以传播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机构,而公民拥有宪法所认可的知情权,满足公众的信息需要,是媒体义不容辞的呃责任。

要求媒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以公众的公共利益为优先目标、或者说、公共利益至上是新闻媒体的第一诉求。

63、对于中国媒体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始至终是传媒业至高无上的宗旨,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于传媒业的本质要求。

64、新闻媒体公共利益至上包含的原则

(1)保障法律所保护的公众利益不受传媒侵犯

(2)满足公民的知情权

(3)普遍服务原则:无论强弱,都应该在媒体上有平等的表达机会。

65、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3)事实舆论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是腐败的权利,包括: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党的纪律监督。没有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就不可能对违法乱纪行为和腐败分子产生强大的威慑力。

66、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第一阶段:早期强效果理论(1940年以前)

第二阶段:中期弱效果理论(40-60年代)

第三阶段:适度效果理论(70年代开始)

67、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主要内容

(1)高举旗帜、引领导向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3)团结人民、鼓舞士气

(4)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5)澄清谬误、辨明是非

(6)连接中外、沟通世界

68、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是:党性原则

69、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公开揭露、批评党、政府、社会团体、公职人员以及社会一切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言行。

70、舆论引导:新闻媒体劝服大众尊重、遵循、实行国家的法规、社会公德及政府的方针、政策,达成社会共识,形成共同行。

71、做好舆论音带的基本原则、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是:

(1)要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这些自信本质上就是相信最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拥护党的领导,充分信任党中央,认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

(2)公开信息,揭示真相是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

(3)相信大众、尊重事实、敬畏法律是舆论引导的基恩态度

(4)讲究舆论引导的艺术是舆论引导的基本方法

72、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1)你问的舆论监督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迫使违法乱纪者不得不收敛、改过自新,促使问题得到很快解决。

(2)把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置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有利于防止、克服腐败行为,和一切不正之风。

(3)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关系,密切党群关系。

73、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出发点是非常明确的: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74、我国媒体公开批评揭露具有的特点:

权威性、典型性、紧迫性、重视社会效果

75、开展新闻监督的基本原则:

(1)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

(2)实事求是是保证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

(3)适时、适量、适宜,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

(4)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比批评者的申诉权利

(5)要有独立自觉的精神,又要接受党委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6)谨防媒体审判

76、谨防媒体审判

媒体审判:媒体部门有意无意代替司法部门,对事件定性、对案件定罪、定刑,从而有意无意干扰了司法正义、司法独立和司法程序。

新闻媒体既要报道事实,又要谨防媒体审判,这是舆论监督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77、舆论新格局

(1)新老媒体形成的绪论新格局,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尤其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对于防腐反腐方面作用尤其突出。

(2)网络舆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代表民意,并不必然代表民意。

(3)舆论阵地已经逐步从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但舆论的主导权仍在传统媒体,而且传统媒体必须牢牢的把控舆论主导权,才能真正引导舆论,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78、新闻自由: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包括: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都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任何意见。

79、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出版自由不仅仅是报刊的专利,他决定者人们的信仰、思想自由、信息交流的自由、人身自由,所以出版自由是从根本上挖掉封建统治的基础,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奠基石。

80、争取出版自由的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16-17世纪)封建王朝采取高压政策妄图扼杀出版自由

(2)第二时期(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敌对双方的宣传需要,以及市民需要了解错综复杂的情况,使得报刊活跃一时,大大推动了报刊的发展。

(3)第三时期(17-19世纪)为反对产阶级的控制,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在17-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都采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各种手段来遏制出版自由。

(1)出版物的事先检查制

(2)取代报刊事先检查制,各国政府先后制定煽动法、诽谤法遏制出版物

(3)征收印花税、实行津贴制

81、时至今日、出版自由仍是一句伟大的口号,他是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各国公民所具有的基本权利。

82、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是现代化国家的两大标志。新闻自由的目的是确保信息的自由流动。

83、新闻自由权属于人民所有。新闻媒介争取新闻自由的努力代表了人民的欲望和需求。

84、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有四种正规途径

司法控制、行政控制、资本控制、媒体的自律

85、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的三种形式

(1)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欧洲)

(2)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判例法,没有成文的新闻法。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3)没有单独的新闻法,把新闻法规写入《宪法》《民法》《刑法》等(日本,新加坡、中国)

86、中央厨房:媒体融合的一种模式

是传统媒体进行深度媒体融合、资源整合的一种机制。是对新闻产品形态、采编发生流程和生产方式等的重构和再造,也是当前新老媒体融合的一种主要探索模式。

87、中央厨房的两种类型:聚合型、内控型

88、传媒经营的三大基本原则:

(1)普遍服务原则,是公众利益至上理念的体现

(2)编营分离原则,广告部和编辑部相互独立,防止对编辑部的干扰,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

(3)受众中心原则,

89、决定新闻产生的主要因素(新闻产生中必须权衡的因素)

专业标准、法规、形式、决策者、市场、媒体定位

90、新闻选择是新闻生产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择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情,新闻选择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

选择事实,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

91、新闻业务的三个主要环节:采访、写作、编辑

采访: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

写作: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

编辑: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

92、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新闻定义: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包含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宣传价值: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适宜性)

新闻法规:是新闻选择的最后一道关口,把危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新闻卡下来,不准公开传播。

93、不能把新闻价值等同于新闻的价值。

新闻价值:能否引起公众的兴趣

新闻的价值由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来解决的

94、新闻定义无法概括新闻的选择标准

95、不能用新闻价值一个概念囊括全部的新闻工作

96、新闻专业理念

新闻业作为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倾向于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

在促进整个社会系统进步和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将信息、价值观一代代的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

97、新闻专业理念是为了确保新闻业对整个社会稳定、发展发挥有效功能的一种保障,也是新闻业赖以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立足的保障。

98、新闻专业理念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新闻媒介是社会公共事业、必须为公众服务,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

99、新闻专业理念是: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100、新闻专业理念受到的干扰:政治压力,来自政府;来自市场的压力。

101、坚守新闻专业理念,事关传媒业的存亡兴衰,是传媒业从业人员为公众服务的具体表现。

102、新闻职业道德包括四个方面: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

职业理念:“为什么”“为谁”从事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职业态度:严肃、严谨、认真、踏实。

职业纪律:只用公平的方法获得新闻照片和资料

职业责任:皆尽一切努力,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103、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有更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尤其强化党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坚持正确的正义方向。

104、新闻工作要指导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给人民以前进的方向必须以学科的革命理论的光辉思想赢得人心,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05、熟悉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有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动力。需要新闻工作者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106.需要有敏感的眼光和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107、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

(1)以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传媒新体制基本形成

(2)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形成,新媒体成为主导,传统媒体全线收缩。

(3)“制播分离”新模式出现,传统新闻媒体面临沦为“内容提供商”的风险

(4)多生产主体,多媒介渠道、融合新闻重塑新闻生产和传播生态。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 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1.新闻学的学科结构是什么? ●理论新闻学 ●历史新闻学 ●实用新闻学 2.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及其要点是什么? 集权主义理论 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新闻思想,这一理论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统治权,可以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对报刊进行审查;严禁报刊批评政府。 集权主义理论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和英国哲学家霍布士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中,才能对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合法统治,国家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绝对的。 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 1644年,由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首先提出的。后来得到发展。 这一理论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是其基本原则;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支持报刊批评政府。 局限——自由的泛滥,媒介的自由损害了公众和社会的自由。 社会责任理论 1943年,罗伯特·哈钦斯邀请众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授组成新闻自由委员会,1946年,该委员会完成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被正式提出。 社会责任理论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1)否认了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是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的; (2)报刊自由应该兼顾报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利益。公众的自由高于媒介的自由。(3)提出“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概念。 (4)主张政府对媒介进行干预和管理 3.新闻传播三要素是? ●事实:新闻的本源,新闻传播行为的客体,但有很强的反作用; ●新闻报道者: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主体地位体现; ●新闻接受者:受众,在传播行为中兼有主体和客体双重性质。 4.新闻价值五要素是?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5.什么是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一、新闻事业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 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掌握和控制新闻事业,并且运用它们在报道新闻、发表评论的同时,不间断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二、新闻报道的内容具有阶级性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通过它大量报道的新闻反映出来的。新闻事业发布的新闻以及配合新闻发表的评论,都是记者和编辑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结果。新闻工作者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不能不受立场、观点、方法的指配和影响。因此,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具有阶级性。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期末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种,例如反常论,事实论,报道论,信息说等等,侧重点不同。我们通常采用的是陆定一的定义,即报道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宣传“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十讲》 3、舆论(在一定的时段地域中多数人对某事物所持有的意见。)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十讲》 4、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合。《童兵》 陈力丹在《新闻理论十讲》中给新闻价值下的定义是,一件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叫新闻价值。 构成要素:①时新性——反映了新闻新鲜、及时的特点,时间上的新并不是时新性还要有内容上的新。 ②重要性——新闻的影响力的大小,影响范围、产生后果、是否为立即产生后果。新闻的重要性并不完全是以数量来衡量的,还要依据其独特性等方面。③接近性——地理环境、性别、年龄、心理等。④显著性——名人新闻、敏感地点的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知名度。⑤变异性——与别的事实相比具有变化,而非变态性的,多体现在非事件新闻上。⑥趣味性(人情味)——满足受众的需要,如动物新闻和奇闻。⑦冲突性——个人取向、冲突取向、事件取向。一个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并不一定具备所有的要素,大多只是具备其中的几个,当然具备的要素越多,一个新闻的价值就越多。 5、新闻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即①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真实——必须确有其事,描述必须真实,对事实的分析解释、评价必须真实。②新闻的总体必须真实——新闻机构或媒介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传播现实出社会的总体面貌,真实的反映社会。③要求能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 基本内容: ①新闻必须确有其事。要交代其新闻源,对消息来源匿名要谨慎;②5W(基本要素)要真实;③新闻细节要真实;④新闻的逻辑要真实;⑤新闻的背景资料必须真实;⑥新闻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要真实; ⑦对事实的表述必须冷静客观 6、新闻客观性: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客观指报道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客观陈述,指报道中立,不带立场偏见。《童兵》 两个层面——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 (1)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职业理念,其有以下几个内涵:①诚实②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③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④不牵扯个人利益⑤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 (2)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其一般的要求和主要的操作方法如下:①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②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客观性的表述、报道语言)③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消息源) 7、新闻专业主义:是指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服务全体公众为目的,以专业社区自律为手段的一种社会控制模式。它是一种新闻意识形态,也是有别于政治、市场的第三种控制。 特点:①、客观性: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同时,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把关”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而非个人好恶进行选择。②、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不能仅达到部分真实或细节真实,而且必须达到整体真实。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失去了真实,客观便无从谈起,独立也就失去了权威性。③、独立性: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所以新闻媒介的运作应该是完全独立的,不应臣服或接受除行业规范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④自由性:新闻自

新闻学概论(复习考试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第一节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 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 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1、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取决于人 类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动量,二是取决于人类当时的生产能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和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普利策 3、、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 4、接近性指的是空间的切近性,人们往往关心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而对远在天边的事漠 然。 5、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件表达出来的倾向性 意见或态度。 6、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是为适应人类的生存进化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7、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随着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新闻活动也在不 断地发展和提高。 8、新闻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下出现的社会活动。 9、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新闻活动,人类的新闻活动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10、趣味性反映了人类的好奇本性和投趣心理。 11、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12、广播是听觉媒介,其特点是: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传播快、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渗透性强,影响面大;保存性弱;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13、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 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B、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C、新闻工作的基 本要求。 14、互联网的特点是:容量大、速度快、超文本、互动性使新闻真实性受到挑战、冗余信息和垃圾信息多,有害信息的大量存在 15、新闻价值规律的基本点是:事实的新近、信息量的大小、重要程度的高低。 16、广义新闻学指新闻科学,包括三方面: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 17、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18、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新闻传播的几种方式是:口头传播、信号传播、符号传播、 文字传播)。 19、1909年至1910年两年内,于佑任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 立报》,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竖三民”。 20、“真实”是一切新闻的最起码前提,新闻报道的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实。

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

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总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新闻学概论萌萌的复习笔记哒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从新闻学得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三部分。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学习新闻学理论的意义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进行正确的改革。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个和实践经验。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科学成果。 ※第一章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闻事业(大众传媒)、广义新闻活动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新闻活动的历史、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3、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性生产和社会性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4、新闻活动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二、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对新闻需求量增加,促进新闻活动规模和内容的增加、扩大,以及新闻传递手段的创新。 第三、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决定了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5、新闻活动的渠道有那些各自采用方式、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第一、亲身传播: 1)采用的方法:语言传播(直接交谈、电话会谈)文字传播(信件、电报、传真、邮件)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 2)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3)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大,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4)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第二、大众传播: 1)方式: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三种)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有:1、记者采访;2、通讯社电稿;3、公众来信来稿;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等。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两种,从其他报刊转载,也是新闻材料的重要来源。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11、硬新闻:所谓硬新闻,是指有关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突发事件或含有实质内容的重大信息的报道。这类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可以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它有两个严格要求:一是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二是报道要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12、软新闻:所谓软新闻,多指关于社会、市井、风俗、民情等方面的情况或趣闻轶事的报道,也包括带人情味的特写。软新闻往往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其主要功能是为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软新闻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时间性不强,但特别讲究写作技巧。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 13、宣传价值:所谓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 传播者主张的素质。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的“五性”:一致性、针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2、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3、辨析是要专才还是广学?对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学好 新闻学外,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学习其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到新闻实践中刻苦磨炼,从而建构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4、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要观点: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 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 第一章 1、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二、大众传播三、群体传播 第二章 1、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基本特点:一是真实,二是新鲜 3、新闻的本源:即事实的变动新闻的来源: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新闻出处。 4、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路径:一是记者采访他人;二是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5、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新闻五要素是指发生新闻的主角、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6、明确新闻五要素的作用:第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第二,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7、导语:是相对于新消息而言的,现代新闻写作中,导语通常保留新闻中二个或几个要素。突出哪一些要素取决于新闻价值在哪,哪些要素最能引起读者、观众或网民兴趣。 8、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则具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第三章 1、在新闻学里,信息这一概念就是指狭义信息即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最基本的特点是“新”。共享性是信息最重要、最本质的特性。 3、信息与新闻的异同之处异:①信息的范围外沿比新闻大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强③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④信息提供的服务效果更直接。同:①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都是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理③都讲求新鲜、真实和准确④都是可传递的

复旦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自用-拿A神器

绪论新闻是舶来品。从美国传来。应用型,专业门槛不高。传播学嫁接在新闻学之上。第一章新闻活动【新闻活动伴随人类始终,人对信息的需要】 第一节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新闻 ◎ 1、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及其延伸而来的对相关概念的要求 ◎ 2、两种新闻定义:报道、分析、判断 ◎ 3、新闻的本源: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的主要功能、新闻来源 ◎ 4、新闻要素:五要素、五要素作用 ◎ 5、新闻类别:按内容、地点、时间性、与读者关系分 第一节新闻的基本特点 1.新闻与生俱来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这两电视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 2.新闻的基本特点并非人为规定,而是出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两种新闻定义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狭义)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广义,突破载体) 第三节新闻本源 新闻界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第三节新闻要素 新闻五要素:who what when where why,都以w开头,所以在国际上又简称为新闻五w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 1、新闻与信息: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4 ◎ 2、新闻与宣传:宣传的定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决动宣传效应的因素 ◎ 3、新闻与舆论:舆论的定义、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 一、释义: 1、信息:(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2、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3、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注意:媒介现实、媒介拟态环境、拟态公众,P53 主流意见(优势意见)】3、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与联系。 表现方式不同:①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②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③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④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机 ⑤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⑥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第一、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第二、具体区别: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处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追逐受众;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受众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以外,对新闻本身无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五章 新闻宣传

第五章 新闻宣传 第一节 新闻与宣传 ● “宣传”(Propaganda )是一种有目的地影响他人意识和行动地社会传播活动 ● 宣传的五要素 ● 宣传的特点 1. 宣传是以说服对象为目的的传播活动 2. 宣传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传播形态的多样性(宣传包括众多分支,既包括新闻宣传,也包括思想理论宣传、文艺宣传、广告宣传、标语口号宣传等) 3. 宣传主体以不同方式表明其倾向和意见 宣传的“灵魂” 既是宣传活动的载 体,又是宣传主体

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与联系 A.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B.具体区别: 1)出发点不同: 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去追逐受众; 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而追逐信息。 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 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自觉自愿地按照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 时效性分析、判断,做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 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信息) 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C.二者的复杂联系: 尽管二者从动议、特点、职能上均有原则性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特殊复合现象 ......。媒介的所有者(私人、集团、政党、阶级)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处于某种目的,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2、新闻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历史、应用。(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 3、世界的新闻从18世纪初开始发轫,到19世界末初步成型。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后,新闻学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中国的传播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成型。 4、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5、社会责任论: 是20世纪四十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构造的,社会责任论的基础仍是自由主义报刊论。 我们今天社会需要的是: (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要报道理智、新闻必须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 (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供社会个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4)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途径

6、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 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和促进国家发汗,尤其是经济发展。 与政府保持一致:注重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 守望: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注意重大项目。 整合:缓和社会矛盾。 教育:强调大众遵纪守法。 7、党报理论: 最早起源于苏联,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流行。 核心内容: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8、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们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从事新闻活动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9、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奴隶社会的变化:产生了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出现了社会分工。了解自然世界的变动,也要了解社会关系的变动。 所以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的多,规模大的多。 10、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国家的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在整个封建社会,农民不断武装起义, 封建社会的农民虽然受到压迫,但是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一定的自主权。 地主阶级需要从思想上软化或说奴化农民。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四章新闻事业

第四章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现代新闻事业包括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通讯社、新闻图片社、新闻杂志社、新闻纪录 电影制片厂、互联网新闻网站等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 ✧广义新闻事业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 是,在社会分工中出现了专职的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行业性组织 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 1)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制约着新闻事业具体媒体形态及传播手段的发展水平

2)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着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影响着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能 动性发挥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 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 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技术手段,拓展了创新思维与能力表现的空间,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本身的发展 →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的交互式传播,一改以往传者主动、受众被动的简单关系,广大受众从单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具有一定传播能力的传播者,成为信息传播中的另一主体 新闻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适应这一历史阶段社会需要的产物,新闻事业是适应一定历史阶段下特定阶级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我国早期报纸:邸报 1称呼:条报、条陈、除目、报状、状;邸抄、朝报、进奏院状报 2内容:圣谕,法令,奏折 3特点:不由朝廷统一公布;内容不相同;无固定发布日期;无自己采写的新闻言论 4作用:宣传君恩;宣扬君臣之道;宣布君令;封锁不利消息;通信息 5定性:并非近代报纸的始祖,而是政府公报的始祖 → 古代新闻活动共同点: 1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没有产生过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机构,所以古代只有新闻活动,没有新闻事业 2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规模小,新闻基本上是定向传播,及传播有明确的、具体的对象,而基本上没有无定向的大众传播 3统治阶级内部的新闻活动在规模上大大超过被统治阶级 ◆在社会和国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总是从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通过自己所制定的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来控制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的新闻事业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自由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者是占人口极少数的剥削阶级,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占人口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及其所能提供的传播手段 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内容 新闻媒介所有制有三种: 1 私营媒介: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西方报纸都是私营媒介,以美国为代表; 特点: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依托财团;盈利为目的;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迎合受众;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 2 公营媒介:大多数国家都有公营电台、电视台,还没有公营报纸,以BBC 为代表; 特点:由各阶层代表组成管理机构,不受政府控制;半官方机构;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强调对公众负责;不播广告; 3 国营媒介: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部分发达国家为此种体制,以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为代表; 特点:完全依赖政府;政府宣传机构;节目严肃呆板;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新闻学内容分类 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1、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他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2、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它既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教材,又供当前的新闻工作者借鉴。 3、新闻业务:总结,燕姐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二、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从业人员观念的一个决定性理论主张,目前,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有四种。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做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而探索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则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1)主要观点有: ①报刊独立自由,不受政府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自由的表达各自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偶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意见自由市场: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引申出来。 ④对事实的信念。 2、社会责任论 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收,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对报刊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即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 ①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这个要求包含着三项内容:第一、新闻必须真实,全面; 第二、新闻报道必须理智,减少那些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那些晦淫晦盗的细节描写。 第三、新闻要做出呵护真实的解释,即把每一项重大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各种事物的联系中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后果。 ②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③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④呈现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⑤讲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 3、发展新闻学 核心内容是: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大众共同兴趣的素质。 新闻价值的要素: (1)时新性。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即时间近、内容新。事件发生离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新闻价值就越高。 (2)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势必引起人们的关心,例如,政局的变动、政治决策、战争、重大经济信息、重要科技发明、天气的显著变化、重大的灾害、疾病以及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动向等等。 (3)接近性。地理上接近——读者首先要知道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因为本地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生活有更直接的关系。在报纸发行范围内发生的事情,要比外地发生的、性质相似的事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心理上接近——有些事情虽然发生在远方,但由于经济上、文化上、人事上有密切联系,远方发生的事情会引起公众感情上心理上的共鸣,“天涯若比邻”、“千山万水不隔心”,就是这种心理上接近的反映。在报纸工作中要加强地方报纸的地方性,其实就是接近性的具体表现。 (4)显著性。在西方的新闻学教科书中提出一个著名公式:名人+普通的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的事=新闻。 (5)趣味性。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新闻价值属性间的关系: 1、不同价值属性在规定一件事实成为新闻事实的地位作用上是不同的。时新性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价值属性,是处于第一层次上的价值属性。其他几种价值属性是对事实得以成为新闻事实的进一步规定,是次一级的价值属性。李良荣: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上其他任何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 2、五种价值属性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内在联系性。 ——独立性是指每一种价值属性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不能相互取代,它们是从不同侧面或不同角度对新闻价值的不同揭示。 ——内在联系性是指这些价值属性之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通的。 3、五种价值属性有共同的根本属性,它们既都有绝对性,又都有相对性。——绝对性是指新闻价值属性是事实本身具有的属性,不是人们主观赋予的。——相对性是指同样的价值属性在不同的主体身上会显示出不同的强弱程度,从而同样的事实对不同的人或人群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真实原则,客观原则,公正原则 真实性原则(重点) 新闻真实的含义: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 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中心议题、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是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的科学,重点研究新闻事业产生、发展和运行的规律,它和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新闻现象: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新的事实,人们可以直接或间接经验这些事实来思考、决策和行动,即通过经验新的事实来为自己的生活和发展服务,这种现象叫做新闻现象。新闻活动:人们自觉收集整理和传播的经验事实以增益他人的活动称为新闻活动。 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主要内容:新闻学包括理论、历史和应用三部分内容,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理论新闻学是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出发,重点考察新闻事业,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系统总结和阐明人类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对当前和今后的新闻实践作理论指导。历史新闻学是通过对人类社会既往新闻活动,特别是新闻事业的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方面可为当前和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历史材料,另一方面又可为当前和今后的新闻工作提供历史借鉴。应用新闻学是通过对具体新闻业务工作和新闻传播技能的研究,概括总结出从事新闻工作的具体原则、方法和技巧,以直接指导实际的新闻业务活动。它涵盖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等全部新闻业务领域。 2、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主要观点: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客观地反映事实。具有一定的空想片面性。 社会责任论: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要求:1.就当日的事实在赋予其意义的情景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3.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4.呈现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 发展新闻学 极权主义理论:享有新闻自由的主体是独裁统治者、经政府特许的个人。报刊的目的是统一思想消灭反对意见,保持现状巩固特权。报刊的功能是传播统治者认定的“真理”,传达政令。 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党报理论):享有新闻自由的主体是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报刊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巩固政权,促进社会发展。报刊的功能是充当集体的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密尔顿(John Milton)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引申出来的。“真理的自我修正”是由李普曼提出。首先,报刊提供一个平台,在这里,各种意见不断碰撞,这里就是意见自由市场,在意见碰撞的过程中,真理有的时候会被挤掉,谬论占据主导地位,但学者相信,真理最终会战胜谬误,这样的过程叫做真理的自我修正。 4、社会责任论和自由主义理论的关系

武汉轻工大学2023年新闻学概论期末及答案

新闻学概论期末 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 10分) 1、世界着名的四大通讯社指美国的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英国的路透社和法国的________。。 【答案】法新社 2、舆论的主体是____,由相同或相近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是舆论主体的两个主要标志。 【答案】公众 3、1702年在英国出版的 ________ 因其按日出版,两面印刷,被认为是“现代日报的始祖”。 【答案】《英国每日新闻》 4、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和____。 【答案】国营媒介 5、从时间性的角度看,新闻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突发性新闻和____。 【答案】延缓性新闻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 分,共 20分) 1、新闻法治 【答案】就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状态和手段。 2、新闻真实性 【答案】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属性,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原则。 3、宣传价值 【答案】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4、突发性新闻 【答案】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5、宣传 【答案】传播某种事理以影响和控制他人思想与行为的社会活动。 三、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 30分) 1、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答案】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2、新闻重要性的要素内容有哪些? 【答案】与国计民生相关,国家和人民前途命运有关的事实 (1)影响国家发展命运的路线大政方针报道和解释以及领导人变更。政治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有任何差错; (2)各条战线和领域获得的重大成就影响全局,当然包括失误。体育交通环保等。 (3)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矛盾及时报道引起重视尽快解决。腐败下岗大学生就业治安等 (4)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天气水电供应交通出行衣食住行卫生健康安全稳定等。 3、简析电视媒介传播新闻信息的长处与短处。 【答案】电视长处:广播所有长处+现场感觉更强+视觉传播的优势冲击力更强。 短处:广播之短+物质要求和设备。 4、新闻价值五要素说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答案】时新性,指新闻事件的新近发生和及时传播。接近性,指新闻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接近。显著性,指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及其业绩的知名程度。重要性,指新闻内容的分量及其重要程度。趣味性,指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 5、简述新闻批评具有权威性的原因。 【答案】新闻批评的权威性主要来自新闻机构作为党和政府机关报(刊、台)这一地位和身份的权威性。在我国,新闻媒介不属于个人,不是独立的言论机关,而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的一切工作,包括新闻批评在内,都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进行的。同时,新闻批评往往通过组织广大群众对所批评的人物和事物发表意见,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对被批评者施加舆论压力。这种批评已经属于一种社会和公众的批评,因而也就具有了权威性。 四、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 20分) 1、试论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的关系。 【答案】(1)批评报道与正面宣传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3分) (2)正面宣传是从正面颂扬和肯定一切值得褒奖的好人、好事、好现象、好气象,批评报道是从总结反面教训找出新的前进的道路。两者都是为了把工作搞得更好,让事业发展得更快。(3分) (3)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不破不立.没有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的有力批判,正面宣传就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要敢于开展新闻批评。(2分) (4)新闻媒体应当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也就是在传播内容中肯定主流和弘扬正气的正面报道要占主导地位。始终给群众以信心和力量,让人看到光明和希望。(2分) 2、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