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脑血管病的造影表现

常见脑血管病的造影表现

常见脑血管病的造影表现

?不良或不显影。

出血征象:畸形团的血管缺乏弹力层,血管壁菲薄,易破裂,形成脑内血肿引起占位效应。

急性出血期内可以影响AVM的显影。

脑膜脑AVM基本病理改变为脑AVM,同时合并脑膜的AVM。在DSA表现方面,颈内、外动脉双重供血是本病的特征。颈外动脉可见枕椎“危险吻合”。静脉引流可表现为颅内、外静脉引流或双重引流。其他表现与AVM相似。

DSA特征概括为:

1. 供血动脉——粗大、迂曲;

2. 有畸形团(Nidus);

3. 回流静脉——早显,粗大。

三、颈动脉海绵窦瘘(CCF)

是指由于外伤或各种原因的海绵窦血管病变,使颈内、外动脉和/或其分支与海绵窦交通。

我们主张颈内外动脉分别造影,除了确定瘘口位置外,还要了解动脉“盗血”情况、静脉引流、静脉窦与海绵间窦发育情况、是否向对侧引流、海绵窦扩张情况、是否进入蝶窦、是否有引流静脉瘤样扩张及假性动脉瘤。

DSA特征概括为:

1. 颈内动脉主干或分支与海绵窦相通,伴有或不伴有颈外动脉供血;

2. 海绵窦早显;

3. 与海绵窦有关的静脉早显;

4. “盗血”现象。

根据DSA的血流动力学可分为高流瘘(大多数外伤性CCF及海绵窦颈内动脉瘤破裂)及低流瘘(海绵窦DAVF),又称为Parkinson I型、 II型。

Barrow根据DSA上病变动脉血管与海绵窦的关系将其分为以下四型:

A型:颈内动脉主干与海绵窦交通

B型:颈内动脉分支与海绵窦交通

C型:颈外动脉与海绵窦交通

D型:为B+C型,即颈内动脉分支和颈外动脉同时与海绵窦交通。

根据DSA上的静脉引流特征又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前引流:DSA显示90%以上为眼静脉增粗,面部和眶部静脉血回流障碍,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2,上引流:蝶顶窦(包括外侧裂浅静脉)或深部侧裂静脉引流。常显示为海绵窦湖样扩张。

3,健侧引流:通过海绵间窦(前、后)可向健侧静脉引流。

4,下引流:主要是翼丛。

5,混合引流:最常见。

四、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

是指动静脉直接交通在硬脑膜及其附属物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一类血管性疾病,颅内外供血动脉直接与颅内静脉窦沟通。DAVF的供血动脉相当丰富,在检查时除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双侧椎动脉外,还应进行双侧甲状颈干和肋颈干造影,以全面了解瘘的供血动脉、瘘口具体部位、大小、类型、引流静脉以及瘘口血流流速、颅内“盗血”情况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吻合。

DSA可见DAVF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当静脉窦压力过高、皮层静脉回流不畅时,特别是直接由皮层静脉引流的DAVF,可见有弥漫性皮层静脉扩张、迂曲呈蚯蚓状或瘤样扩张,引流静脉或静脉窦常在动脉期即显影,但静脉窦循环时间较正常的循

环时间长。供血动脉存在的危险吻合及其他血管分支常因瘘口“盗血”而不显影,在瘘口闭塞后这些血管可显影。

DSA特征概括为:

1. 供血动脉是硬脑膜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的脑膜支;

2. 无畸形血管团;

3. 瘘口位于硬脑膜上。

Herber根据DSA上瘘口部位将DAVF分为四类:

1,后颅窝DAVF:供血动脉主要为枕动脉;

2,中颅窝DAVF:供血动脉主要为脑膜中动脉后支;

3,前颅窝DAVF:供血动脉主要为脑膜中动脉前支;

4,海绵窦旁DAVF:供血动脉主要为脑膜中动脉和颌内动脉分支。

根据病变范围又可分为仅限于硬脑膜的单纯性DAVF和范围更广的混合性DAVF。Cognard根据引流静脉的类型将DAVF分为:

I型:血流顺行汇入主要静脉窦内;

II型:血流逆行入窦(IIa);血流逆行流入皮层静脉(IIb);或两者均有(IIa+b);III型:血液直接由皮层静脉引流,不伴有静脉扩张;

IV型:直接由皮层静脉引流,伴有静脉扩张;

V型:血液由脊髓静脉引流。

五、脑静脉血管畸形

血管造影在动脉期没有病变可见,在毛细血管期可见病变区有“染色”现象,但到静脉期即澄清,而代之以一扩大的静脉,有一些小分支导入其管腔,表现为特征性的“水母头样”静脉血管,此静脉最终导入静脉窦。没有占位迹象,可与胶质瘤鉴别。脑循环时间正常。病变缺乏供应动脉,没有“盗血”现象,可与AVM鉴别。

DSA特征概括为:

1. 无供血动脉;

2. 无畸形血管团;

3. 异常血管出现在静脉期;

4. “水母头”样改变。

六、大脑大静脉动脉瘤样畸形(VGAM)

又称为大脑大静脉瘘,属于AVF,是一种少见的、几乎仅发生于儿童的位于脑实质外的独特的血管异常,包括先天性大脑大静脉扩张以及脑深部、中线部位的血管畸形所引起的大脑大静脉继发性扩张。DSA可见一支或多支正常脑动脉与Galen静脉沟通,使该静脉呈球形扩大。

七、脑静脉窦血栓

正常情况下脑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各为2~2.5秒,总共6~7.5秒。而脑静脉血栓患者的血管造影显示:

1,脑动脉期至静脉期的循环时间绝对延长,可长达8秒甚至15秒以上;

2,脑动静脉循环时间主要停滞在静脉期,常见静脉期自第5秒开始显影,直至8~10秒以上仍未消失;

3,单一或多处静脉窦充盈缺损或不显影,脑静脉回流主要经由迂曲和扩张的皮层静脉或蝶顶窦向海绵窦方向引流;

4,小静脉可见迂曲增粗、滞留时间延长;

5,在闭塞的静脉窦附近,可能形成DAVF,如脑膜-乙状窦间的DAVF。

八、富血运肿瘤

这类肿瘤常见有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颅底脑膜瘤等,DSA显示:

1. 多有较明显的供血动脉

2. 肿瘤染色出现在动脉期或毛细血管期

3. 一般无引流静脉

4. 与CT、MRI相吻合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项目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项目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或排除可能需要特殊治疗的TIA 的病因,并寻找可改善的危险因素以及判断预后。 1、头颅CT和MRI 头颅CT 有助于排除与TIA 类似表现的颅内病变。头颅MRI 的阳性率更高,但是临床并不主张常规应用MRI 进行查。 2、超声检查 (1)颈动脉超声检查:应作为TIA 患者的一个基本检查手段,常可显示动脉硬化斑块。但其对轻中度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较低,也无法辨别严重的狭窄和完全颈动脉阻塞。 (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颅内大血管狭窄的有力手段。能发现严重的颅内血管狭窄、判断侧支循环情况、进行栓子监测、在血管造影前评估脑血液循环的状况。 (3)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与传统的经胸骨心脏超声相比,提高了心房、心房壁、房间隔和升主动脉的可视性,可发现房间隔的异常(房间隔的动脉瘤、未闭的卵圆孔、房间隔缺损)、心房附壁血栓、二尖瓣赘生物以及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源性栓子来源。 3、脑血管造影 (1)选择性动脉导管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评估颅内外动脉血管病变最准确的诊断手段(金标准)。但脑血管造影价格较昂贵,且有一定的风险,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5%~1.0%。 (2)CTA(计算机成像血管造影)和MRA(磁共振显像血管造影):是无创性血管成像新技术,但是不如DSA 提供的血管情况详尽,且可导致对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过度。 4、其他检查 对小于50 岁的人群或未发现明确原因的TIA 患者、或是少见部位出现静脉血栓、有家族性血栓史的TIA 患者应做血栓前状态的特殊检查。如发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常规检查异常,须进一步检查其他的血凝指标。临床上没有TIA 的常规、标准化评估顺序和固定的辅助诊断检查项目,常需因人而异,如一位老年有高血压的男性患者,有多次的单眼黑矇发作,应尽快检查颈动脉;而若是个年轻女性患者,有自发性流产史、静脉血栓史,多灶性的TIA 就应该检查抗磷脂抗体等。

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 近年来随着CT、MRI、血管多普勒、CTA及MRA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情况下,CTA及MRA已基本能够获得完整的颈动脉和脑血管的图像。经皮插管脑血管造影由于有一定的创伤性,其检查的应用范围已经明显缩小。但当我们需要精确了解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以更好地指导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时,经皮插管脑血管造影术仍然是其他检查手段所无法替代的重要方法。 适应证: 1.寻找脑血管病的病因,如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 2.怀疑血管本身病变,如动脉瘤、动脉夹层形成、动静脉瘘、moyamoya病、Takayasu病、外伤性脑血管损伤等。 3.怀疑有静脉性脑血管病者。 4.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 5.头面部富血管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6.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 7.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 8.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禁忌证: 1.碘过敏或造影剂过敏。 2.金属和造影器材过敏。

3.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 4.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5.全身感染未控制或穿刺部位局部感染。 6.未能控制的高血压。 7.并发脑疝或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 术前准备:了解病情、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签署手术同意书、术前术中药物准备、造影剂准备、建立静脉通路。 术前了解患者临床情况和既往史,尤其有无药物及造影剂过敏史。虽然目前使用的非离型造影剂比较安全,并不强调一定要做过敏试验,但临床上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了解患者的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一般认为血肌酐≤250umol/L的患者脑血管造影是安全的;血小板计数≤80×1012/L的患者,即使凝血指标正常,一般不建议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长期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脑血管造影术前数天应停用华法令,改用肝素抗凝。因肝素抗凝的患者出血可及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而华法令治疗的患者出血时需用新鲜血浆来中和。 术中注意事项:术中监测以及其他改善操作效率的措施。虽然操作者会在术中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但操作过程中术者会将其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导管的操作及X线显示屏上,有时会忽略对监护仪的观察及与病人的交流。 脑血管造影时,了解主动脉弓上各大血管及其主要分支的大体情况(包括头臂干、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颈内动脉、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是一类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因所致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性不强,多数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由于CT的广泛应用,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凌晨发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所以往往延误诊治时机。要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就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脑缺血进程和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现代影像诊断学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CT和MRI诊断新进展 一、头颈动脉血管狭窄影像诊断 (一)头颈动脉CTA 1.基本原理和方法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是螺旋CT 的一项特殊应用,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 扫描方式为横断面螺旋扫描,根据需要头颈CTA扫描范围可从主动脉弓到颅底或全脑;经肘静脉以 3.5ml/s的流速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50~60ml;选主动脉层面,使用智能触发技术,CT值设为150HU~200HU。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组(volume rendering,VR)。应用机器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全面显

示血管。 2.头颈CTA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明,合理应用CTA能提供与常规血管造影相近似的诊断信息,且具有扫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报道显示颈动脉CTA和常规血管造影评价颈动脉狭窄的相关系数达82%~92%。颅内动脉的CTA能清晰显示Willis环及其分支血管。可以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及烟雾病或血管狭窄。应用螺旋CT 重建显示脑静脉系统,称脑CT静脉血管造影(CT venography, CTV)。目前,此技术在脑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上已显示出重要价值。 3.头颈CTA新进展-64排螺旋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很快,可完成3期以上外周静脉注入对比剂的增强扫描和大范围血管增强扫描成像,如脑、颈部、肺动脉、主动脉及四肢血管等,可采集纯粹的动脉或静脉时相数据,这些都有助于对血管的观察和分析。而且它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使其在血管成像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总结其在头颈、脊柱CTA上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管成像范围广,能很容易完成头颈部联合或长段脊柱、脊髓CTA; (2)可同时显示血管及其相邻骨结构及其关系,如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压迫,根据程度可分为级:I级,椎动脉平直,无压迫;II级,椎动脉受压迂曲,管腔无狭窄;III级,椎动脉受压,管腔狭窄。(3)可同时显示血管内硬化斑块,特别是在颈动脉CTA;0.6mm~0.625mm层厚的原始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壁硬化斑块,并根据CT

脑血管病的影像检查

脑血管病的影像检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原解放军 304 医院 ) 神经外科 闫润民,李安民,张志文,傅相平,郭晓明 面对迅速发展脑血管病影像学检查技术,您掌握了多少呢? 脑血管病变的确诊依赖于血管显影系统,目前 DSA 仍是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 MRA 、CTA 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某些方面有取代 DSA 之势,还有 B 超、彩色多普勒、TCD 等在血管病变的筛选、术中监测、术后跟踪检查上也有重要的作用。 DSA 技术在图像质量、判断血流方 向和优势供血等方面是其他检查手段 所不能比拟的。 脑血管造影(DSA ) DSA 显示的是造影剂充盈的血管管腔的空间结构,目前仍被公认为血管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常规 DSA 正侧位影像中,颅内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之间常互相重叠,观察其相互关系必须通过旋转 X 线管选择最佳角度。而长期以来,这一角度的选择主要依靠医师经验进行判断,脑血管病的影像检查 摘 要: 脑血管病变的确诊依赖于血管显影系统,目前DSA 仍是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MRA 、CTA 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某些方面有取代DSA 之势,还有B 超、彩色多普勒、TCD 等在血管病变的 筛选、术中监测、术后跟踪检查上也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脑血管病 DSA MRA CTA

并需进行多次投照来寻找,检查难度大,费时费力。应用旋转 DSA(RDSA) 和血管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可以通过一次旋转投照获得满意的三维血管影像,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通过 RDSA 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利用数据资源,对影像在三维空间做任意角度的观察 ( 甚至机架无法达到的角度 ) ,清晰显露出动脉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及与周围血管解剖关系,有效避免邻近血管重叠或掩盖。此项技术突破了常规 DSA 一次造影只能显示一个角度和图像后处理手段少等局限性。它极大的方便了介入诊疗操作,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血管内治疗方案的设计,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对于颅内血管病变,CTA的首 要任务是发现和定性诊断,其次是综合 显示有助于治疗的信息。 CT 血管造影(CTA) 三维 CTA 在显示管腔空间结构的同时,通过仿真内窥镜以及原始的横断位图像,能观察到未被造影剂充盈的腔内病变和腔外病变,如动脉瘤内血栓。相对于 DSA 来说, CTA 在操作和费用上也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CTA 的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廉。 优点: ?仅做静脉穿刺,创伤小,避免了 DSA 麻醉和插管所引起的并发症。 ?可任意角度动态观察颅内血管,更加客观和细致地显 T 血管的解剖结构,而常规 DSA 只能 1-2 个角度进行投照。 ?可同时显示颈内动脉系、椎动脉系和 Willis 环血管全貌,而 DSA 一次只能显示一条大血管及其属支。 ?时间短费用少。 ?受患者病情因素限制少,急性脑出血或蛛网膜出血患者,属病情危重,当临床怀疑动脉瘤或 AVM 可能为出血诱因时, DSA 检查受限, CTA 可作为早期检查可靠方法。

【实力科普】脑血管造影原来有这三种方法

脑血管造影原来有这三种方法 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X射线检查技术,它是先选一入路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通过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管选用不同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选进所要显示的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下面的时间,卡姆医疗小编将首先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来为大家解读一下何为脑血管造影? 以下两张图清晰得显示出了脑血管造影的情况 正常脑血管造影正位像; 正常脑血管造影侧位像 任何盲目的治疗都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或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要想实施最有效治疗的前提是弄清发病的根本原因。而全面的脑血管造影就是明确诊断的最佳选择。下面小编就通过两个典型的病例带大家了解一下脑血管造影是如何运用在实际临床治疗中的。 典型病例一: 患者,女性,62岁。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对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术后再次造影显示狭窄段血管完全扩张至正常,患者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获得了正常血液供应。术后6个月随访,无中风再发作。

术前: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术后: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恢复正常形态 典型病例二: 患者,男性,49岁。头晕、右侧肢体无力、言语笨拙6个月。经全脑血管造影诊为左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术后造影显示狭窄段血管扩张至正常范围,患者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获得了正常血液供应。术后12个月随访,无中风再发作。 术前: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术后:狭窄段血管扩张满意术后:颈内动脉支架影像 卡姆医疗小编相信,以上两个典型病例的介绍已经可以帮助大家对脑血管造影有一个较为简单的了解了。其实,诊断脑血管疾病时有三个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第一种是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第二种是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第三种是需要大腿根部股动脉插管进行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影(DSA),三种造影方法各有特点。 MRA的特点是无创,甚至可以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就可以完成,可以在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同时进行,但是分辨率是最差的,可以作为一种筛查的方法。CTA也是一种无创的方法,需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剂,在做之前需要了解肾功能情况(造

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用药

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用药 富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唐信科 2010-11-10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不仅要追求急性期的安全、有效、及时,同时还要重视危险因素的干预,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工作。现重点介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对TIA 尤其是反复发生TIA 的患者应首先考虑选用抗血小板药(见第4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1)环氧酶抑制药:大多数TIA患者首选环氧酶抑制药阿司匹林(ASA)。剂量为一日50~150mg,顿服。 (2)酸磷酸二酯酶抑制药:酸磷酸二酯酶抑制药缓释制剂双嘧达莫(DPA)(200mg),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可加强其药理作用,一日2次。 (3)有条件者、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选用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药(ADP)氯吡格雷,常用剂量为一日75mg。 (4)频繁发作TIA时,也可考虑选用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药奥扎格雷静脉注射。 2.抗凝药;抗凝治疗目前不作为TIA 的常规治疗,但临床上对于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TIA 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除外)、频繁发作TIA患者、椎-基底动脉TIA患者及抗血小板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选用抗凝治疗。通常选用低分子量肝素(见第4章-心血管系统疾病药),也可选用普通肝素(见第4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但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3.降纤药:对存在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的患者)或频繁发作但以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选用降纤酶。 4.扩容药:心功能不全者禁用。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 5.钙通道阻滞药:血压低者慎用,可扩张脑血管,防止脑动脉痉挛。可选用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 6.其他药:川芎嗪、银杏叶提取物等具有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倍他司汀可用于眩晕。偶尔也可选用罂粟碱。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 [病因和发病机理] 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破裂或形成溃疡,血小板、血液中其它有形成分及纤维粘附于受损的粗糙的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血液粘度增加和血管痉挛等情况影响下,血栓逐渐增大,最后导致动脉完全闭塞。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下段、椎动脉上段,椎一基底动脉交界处,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后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其它病因有非特异动脉炎、钩端螺旋体病、动脉瘤、胶原性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头颈部外伤等。 [病理] 梗塞后的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发生软化和坏死。病初6小时以内,肉眼尚见不到明显病变:8小时至48小时,病变部位即出现明显的脑肿胀,脑沟变窄,脑回扁平,脑灰白质界线不清;7~14天脑组织的软化、坏死达到高峰,并开始液化。其后软化和坏死组织被吞噬和清除,胶质增生形成疤痕,大的软化灶形成囊腔。完成此修复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1~2年。 [临床表现] (一)一般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发作。除重症外,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意识多清楚,颅内压增高不明显。 (二)脑的局限性神经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高勇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 100053 脑血管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 )是一类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因所致的脑部 疾病的总称。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性不强,多数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由于 CT 的广泛应用,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凌晨发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 所以往往延误诊治时机。要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就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脑 缺血进程和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现代影像诊断学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 CT 和MRI 诊断新进展 CTA 扫描范围可从主动脉弓到颅底或全脑; 50?60ml ;选主动脉层面,使用智能触发技 MPR 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 , MIP ) 和容积重组(volume rendering , VR 。应用机器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全 面显示血管。 2. 头颈CTA 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 明,合理应用CTA 能提供与常规血管造影相近似的诊 断信息,且具有扫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报道显示颈动脉 CTA 和常规血管造影评价颈 动脉狭窄的相关系数达 82%?92%。颅内动脉的 CTA 能清晰显示Willis 环及其分支血管。 可以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及烟雾病或血管狭窄(图 1)。应用螺旋CT 重建显示脑静脉 系统,称脑CT 静脉血管造影(CT venography, CTV 。目前,此技术在脑静脉系统病变的诊 断上已显示出重要价值。 3. 头颈CTA 新进展-64排螺旋64排螺旋CT 扫描速度很快,可完成 3期以上外周静脉 注入对比剂的增强扫描和大范围血管增强扫描成像,如脑、颈部、肺动脉、主动脉及四肢血 管等,可采集纯粹的动脉或静脉时相数据,这些都有助于对血管的观察和分析。而且它配有 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使其在血管成像方面的 优势更加突出。总结其在头颈、脊柱 CTA 上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成像范围广,能很容易完成头颈部联合或长段脊柱、脊髓 CTA (图 (2) 可同时显示血管及其相邻骨结构及其关系, 如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压迫, II 级,椎动脉受压迂曲,管腔无狭窄; 特别是在颈动脉 CTA 0.6mm ?0.625mm 层厚的 原始图 CT 值分为,富脂软板块(CT 值V 50HU )、纤维化 一、头颈动脉血管狭窄影像诊断 (一)头颈动脉 CTA 1.基本原理和方法 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 )是螺旋CT 的一项特殊应用, 是指静脉注射对 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螺旋 CT 容积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 扫描方式为横断面螺旋扫描,根据需要头颈 经肘静脉以 3.5ml/s 的流速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 术,CT 值设为 150HL ?200HU 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 2); 根据 程 III 级,椎 度可分为级: I 级,椎动脉平直,无压迫; 动脉受压,管腔狭窄(图 ( 3)可同时显示血管内硬化斑块, 像可 以清晰显示血管壁硬化斑块,并根据 3)。

缺血性脑血管病CT检查

缺血性脑血管病CT检查 发表时间:2011-04-28T08:48:36.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梦君[导读]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组因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或循环系统脱落栓子的栓塞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脑疾病。 张梦君 (黑龙江省饶河县中医院 155700) 【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092-02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分类 CT检查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组因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或循环系统脱落栓子的栓塞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脑疾病。本病多见于高龄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脑血流障碍者,亦可发生于伴有心房颤动的心脏瓣膜病患者。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c attrack) 此病是一种一过性、可逆的脑缺血疾病。常因异常的情绪变化和交感神经兴奋而诱发局部血管痉挛,造成局部短暂性脑组织缺血、缺氧。临床上可有一过性的单侧肢体麻木,运动不灵活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常可自行缓解。由于脑组织缺血时间短暂,不足以引起脑实质密度改变,故检查常阴性。但由于本病好发于患有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高龄患者,CT检查时常可以找到脑动脉硬化和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证据。这是一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表现,诸如对称性脑沟、脑裂增宽,脑池、脑室扩大,双顶皮层下片状略低密度或脑组织深部的腔隙梗死。 (二)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 这是一种最常见且CT检查最有诊断意义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按其发生部位,可以分成脑皮层动脉血栓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和脑深穿支动脉血栓引起的腔隙梗死。其CT表现与脑血流中断后脑组织的病理变化过程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脑组织的病理变化过程又与发病时间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脑血栓形成后,从神经细胞离子泵失调、细胞代谢紊乱相继出现的脑肿胀和脑水肿,到血脑屏障破坏、神经细胞髓鞘脱失、细胞坏死液化以及后期的脑组织修复性改变,无不决定着不同时期特有的CT征象。同时急诊诊断应该侧重于脑血栓形成早期的CT征象分析,以争取在脑组织坏死之前进行溶栓治疗。 (三)腔隙性梗死(1acunar infarction) 是大动脉深穿支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小范围的缺血坏死。主要原因是长期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造成的脑内微动脉变性,引起血栓形成和局部缺血,早期仅表现为小斑片状略低密度且边缘模糊不清,坏死后的脑组织逐渐由结缔组织充填形成软化灶或液化的小囊腔病灶,边界清晰锐利。腔隙大小从直径0.5~1.5cm不等,一般常见的腔隙灶在0.5cm以下,单发或多发经长期随访无明显变化。 (四)大面积脑梗死(large area infarction) 这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危重的脑梗死,它包括了大脑前、中、后动脉,甚至是颈内动脉主干闭塞所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每一支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都具有重要的神经功能,因此,任何一支动脉的闭塞都会引起相应的严重临床症状。一般起病急,患者或家属能提供准确发病时间,一般表现为情感异常、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失明、抽搐甚至昏迷。由于本病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死亡率高,所以正确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病“早期”的时间范围与脑动脉溶栓适应期相一致,即发病4h以内,最长不超过6h。该时期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肿胀和水肿,但神经细胞尚未广泛坏死,如果此时能得到及时恰当治疗,则有可能恢复神经功能。此时期最重要的CT表现是脑白质密度下降。在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闭塞时,患者半卵圆中心区白质低密度范围扩大和密度降低,平均CT值下降为3~5Hu。这一改变必须认真观察方能发现。为了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建议在半卵圆中心区(OM线上65~75mm)进行5mm薄层扫描,并适当降低窗位和调窄窗宽,同时应将双侧白质区密度反复对照,以利于发现细微变化。随着病程发展,白质区低密度越来越明显,发病5~6h后,皮质密度开始下降,并出现轻度患侧占位效应。CT上见脑沟变平和侧脑室变窄,早期较少出现中线移位。皮质密度下降一旦出现则提示病程长,预后差。部分病例可见患侧灰、白质交界模糊,此征象取决于病变区脑组织病理过程。在水肿期,由于白质密度下降明显,CT上灰、白质交界清楚。发病5~6h后,出现显著的神经细胞坏死,此时CT上出现灰、白质交界模糊。脑组织缺血12~24h,脑细胞坏死,血脑屏障破坏,24h后,水肿加重,并出现明显的神经脱髓鞘改变。CT扫描见到按梗死血管的供血区分布的均匀的大片状低密度区,并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脑缺血区的水肿至第7天达高峰,2芎笾鸾ハ 恕S伤 滓 鹁植磕蕴寤 呐蛘统莆 嘉恍вΓ 硐治 疾嗄怨怠⒛粤鸭澳猿亍⒛允沂苎贡湫危 踔林邢咭莆弧T銮可 杓觳椴蛔魑 9妫 诓”淝鳦T表现不典型需与肿物鉴别时偶尔使用。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及侧支循环的建立,使造影剂仅在皮层内显影,CT表现为梗死区脑皮层的沟回强化。 (五)出血性梗死 此为脑梗死的一个特殊类型。脑梗死形成后,由于病变区部分血管的缺氧性损害而继发出血。所以出血性脑梗死的出血量一般不大,出血灶在梗死区范围内,多呈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平均密度一般低于脑出血的血肿密度。出血性脑梗死的梗死范围往往较大,梗死区的出血多迟发。出血性脑梗死应注意与高血压脑出血相鉴别。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6. [2]周杨杨,吴江.氙-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5):628. [3]马妍,李萌.氙CT测定脑血流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8):382. [4]成秋生,潘小平等.脑梗塞患者颈动脉超声研究[J].临床医学,1998,22:8. [5]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常见脑血管病的造影表现5页word

常见脑血管病的造影表现 不良或不显影。 出血征象:畸形团的血管缺乏弹力层,血管壁菲薄,易破裂,形成脑内血肿引起占位效应。 急性出血期内可以影响AVM的显影。 脑膜脑AVM基本病理改变为脑AVM,同时合并脑膜的AVM。在DSA表现方面,颈内、外动脉双重供血是本病的特征。颈外动脉可见枕椎“危险吻合”。静脉引流可表现为颅内、外静脉引流或双重引流。其他表现与AVM相似。 DSA特征概括为: 1. 供血动脉——粗大、迂曲; 2. 有畸形团(Nidus); 3. 回流静脉——早显,粗大。 三、颈动脉海绵窦瘘(CCF) 是指由于外伤或各种原因的海绵窦血管病变,使颈内、外动脉和/或其分支与海绵窦交通。 我们主张颈内外动脉分别造影,除了确定瘘口位置外,还要了解动脉“盗血”情况、静脉引流、静脉窦与海绵间窦发育情况、是否向对侧引流、海绵窦扩张情况、是否进入蝶窦、是否有引流静脉瘤样扩张及假性动脉瘤。 DSA特征概括为: 1. 颈内动脉主干或分支与海绵窦相通,伴有或不伴有颈外动脉供血; 2. 海绵窦早显; 3. 与海绵窦有关的静脉早显; 4. “盗血”现象。

根据DSA的血流动力学可分为高流瘘(大多数外伤性CCF及海绵窦颈内动脉瘤破裂)及低流瘘(海绵窦DAVF),又称为Parkinson I型、 II型。 Barrow根据DSA上病变动脉血管与海绵窦的关系将其分为以下四型: A型:颈内动脉主干与海绵窦交通 B型:颈内动脉分支与海绵窦交通 C型:颈外动脉与海绵窦交通 D型:为B+C型,即颈内动脉分支和颈外动脉同时与海绵窦交通。 根据DSA上的静脉引流特征又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前引流:DSA显示90%以上为眼静脉增粗,面部和眶部静脉血回流障碍,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2,上引流:蝶顶窦(包括外侧裂浅静脉)或深部侧裂静脉引流。常显示为海绵窦湖样扩张。 3,健侧引流:通过海绵间窦(前、后)可向健侧静脉引流。 4,下引流:主要是翼丛。 5,混合引流:最常见。 四、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 是指动静脉直接交通在硬脑膜及其附属物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一类血管性疾病,颅内外供血动脉直接与颅内静脉窦沟通。DAVF的供血动脉相当丰富,在检查时除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双侧椎动脉外,还应进行双侧甲状颈干和肋颈干造影,以全面了解瘘的供血动脉、瘘口具体部位、大小、类型、引流静脉以及瘘口血流流速、颅内“盗血”情况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吻合。 DSA可见DAVF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当静脉窦压力过高、皮层静脉回流不畅时,特别是直接由皮层静脉引流的DAVF,可见有弥漫性皮层静脉扩张、迂曲呈蚯蚓状或瘤样扩张,引流静脉或静脉窦常在动脉期即显影,但静脉窦循环时间较正常的循

脑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常识问答

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成因 在脑血管病事件中,缺血性卒中占多数,约为80%。在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外血管(指颅内血管和颈动脉、椎动脉颅外段)狭窄(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血管病理因素,约有70%左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颅内外动脉的狭窄。 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脑血管造影 随着医学科技诊断的不断发展,以往无法进行诊断的部位现在可以轻松诊断,通过在DSA下行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病的患病部位可以直观的在显影下呈现,对后期准确对症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拥有其他如CT,磁共振在内的一切检查无与伦比的精确优势。 2.什么是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常规的、成熟的诊断方法,是用X线来探查中风的原因、动脉瘤的位置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脑血管造影的方法是在病人的大腿根部做一穿刺,通过一细而柔软的导管在动脉内注射造影剂,同时连续拍照,记录造影过程,使脑部的血管图象清晰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医生据此用以判断脑血管动脉有无病变,作出准确诊断和治疗选择。

3.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及介入治疗。三种方法中,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虽然有效,但相对创伤较大,需要全麻,手术中有时要阻断脑血流,再发生狭窄时不能重复施行,而且此类手术在我国开展得不够普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并发症约为60%,再狭窄率为7~15%,甚至更高,因此,外科治疗具有许多缺陷,如创伤大,禁忌症严格等,疗效有较强的术者依赖性。采用神经介入疗法对颈部血管(包括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进行血管内扩张和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微小、适应症宽、再狭窄(或复发)率低(约5%)和可重复施行的优势,血管内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不仅能够通过对狭窄的直接治疗使脑血流增加,脑缺血改善,而且能够预防或降低卒中的再次发作。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在脑部动脉球囊扩张和置放支架,疗效可靠,手术最安全,创伤最小。 4.什么是脑血管支架成形术? 脑血管造影后确诊脑血管严重狭窄后,根据情况进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在X线透视下,将球囊送至病变血管处,加压充盈球囊将狭窄处扩张,从而改变血管供血,缓解症状。病变处扩张后,需用支架

缺血性脑血管病总结

第一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 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 分钟,多在 1 小时内, 不超过24 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结构性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 灶。TIA 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 致成的临床综合征。TIA 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1 )微栓子学说;(2)在颅内动脉有严重狭窄的情况下,血压的波动可使原来靠侧支循环维持的脑区发生一过性缺血;(3)血液黏度增高等 血液成分改变,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也与TIA 的发病有关;(4)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狭 窄或闭塞所致的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也可引发TIA。 TIA 患者发生卒中的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一次TIA 后1 个月内发生卒中约4%~8%,1 年内约12%~13%,5 年内则达24%~29%。TIA 患者发生卒中在第 1 年内较一般人群高13~16 倍,5 年内也达7 倍之多。不同病因的TIA 患者预后不同。表现为大脑半球症状的TIA 和伴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有70%的人预后不佳,2 年内发生卒中的几率是40%。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发生脑梗死的比例 较少。相比较而言,孤立的单眼视觉症状的患者预后较好;年轻的TIA 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 较低。在评价TIA 患者时,应尽快确定病因以判定预后和决定治疗。 一、诊断 (一)临床特点 1、年龄、性别:TIA 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2、TIA 的临床特征:(1)发病突然;(2)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3)持续 时间短暂,一般10~15 分钟,多在 1 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 小时;(4)恢复完全,不遗留 神经功能缺损体征;(5)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3、TIA 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 颈内动脉系统的TIA:多表现为单眼(同侧)或大脑半球症状。视觉症状表现为一过性黑 矇、雾视、视野中有黑点、或有时眼前有阴影摇晃光线减少。大脑半球症状多为一侧面部或 肢体的无力或麻木,可以出现言语困难(失语)和认知及行为功能的改变。 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通常表现为眩晕、头晕、构音障碍、跌到发作、共济失调、异 常的眼球运动、复视、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偏盲或双侧视力丧失。注临床孤立的眩晕、 头晕、或恶心很少是由TIA 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的患者可能有短暂的眩晕发作,但需同时 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较少出现晕厥、头痛、尿便失禁、嗜睡、记忆缺失或癫痫等 症状。 (二)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或排除可能需要特殊治疗的TIA 的病因,并寻找可改善的危险 因素以及判断预后。 1、头颅CT 和MRI 头颅CT 有助于排除与TIA 类似表现的颅内病变。头颅MRI 的阳性率更高,但是临床并不

常见脑血管病的造影表现

常见脑血管病的造影表现 ?不良或不显影。 出血征象:畸形团的血管缺乏弹力层,血管壁菲薄,易破裂,形成脑内血肿引起占位效应。 急性出血期内可以影响AVM的显影。 脑膜脑AVM基本病理改变为脑AVM,同时合并脑膜的AVM。在DSA表现方面,颈内、外动脉双重供血是本病的特征。颈外动脉可见枕椎“危险吻合”。静脉引流可表现为颅内、外静脉引流或双重引流。其他表现与AVM相似。 DSA特征概括为: 1. 供血动脉——粗大、迂曲; 2. 有畸形团(Nidus); 3. 回流静脉——早显,粗大。 三、颈动脉海绵窦瘘(CCF) 是指由于外伤或各种原因的海绵窦血管病变,使颈内、外动脉和/或其分支与海绵窦交通。 我们主张颈内外动脉分别造影,除了确定瘘口位置外,还要了解动脉“盗血”情况、静脉引流、静脉窦与海绵间窦发育情况、是否向对侧引流、海绵窦扩张情况、是否进入蝶窦、是否有引流静脉瘤样扩张及假性动脉瘤。 DSA特征概括为: 1. 颈内动脉主干或分支与海绵窦相通,伴有或不伴有颈外动脉供血; 2. 海绵窦早显; 3. 与海绵窦有关的静脉早显; 4. “盗血”现象。

根据DSA的血流动力学可分为高流瘘(大多数外伤性CCF及海绵窦颈内动脉瘤破裂)及低流瘘(海绵窦DAVF),又称为Parkinson I型、 II型。 Barrow根据DSA上病变动脉血管与海绵窦的关系将其分为以下四型: A型:颈内动脉主干与海绵窦交通 B型:颈内动脉分支与海绵窦交通 C型:颈外动脉与海绵窦交通 D型:为B+C型,即颈内动脉分支和颈外动脉同时与海绵窦交通。 根据DSA上的静脉引流特征又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前引流:DSA显示90%以上为眼静脉增粗,面部和眶部静脉血回流障碍,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2,上引流:蝶顶窦(包括外侧裂浅静脉)或深部侧裂静脉引流。常显示为海绵窦湖样扩张。 3,健侧引流:通过海绵间窦(前、后)可向健侧静脉引流。 4,下引流:主要是翼丛。 5,混合引流:最常见。 四、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 是指动静脉直接交通在硬脑膜及其附属物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一类血管性疾病,颅内外供血动脉直接与颅内静脉窦沟通。DAVF的供血动脉相当丰富,在检查时除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双侧椎动脉外,还应进行双侧甲状颈干和肋颈干造影,以全面了解瘘的供血动脉、瘘口具体部位、大小、类型、引流静脉以及瘘口血流流速、颅内“盗血”情况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吻合。 DSA可见DAVF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当静脉窦压力过高、皮层静脉回流不畅时,特别是直接由皮层静脉引流的DAVF,可见有弥漫性皮层静脉扩张、迂曲呈蚯蚓状或瘤样扩张,引流静脉或静脉窦常在动脉期即显影,但静脉窦循环时间较正常的循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

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依据 一、血栓形成性梗死: 血栓性病因包括内皮细胞损伤或变性、纤维素样坏死,但大多数与高血压有关。在所有的梗死类型中,腔隙性梗死预后最好。CT 显示出低密度软化灶可以证实临床诊断,CT 未显示出来也不能排除腔隙性梗死的存在。CT 的阳性检出率约为50 % , 它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 1、是腔隙灶的部位,凡内囊、丘脑区者易于显示,而桥脑区不易显示。 2、是腔隙灶的大小,有症状者腔隙灶直径一般都大于1.71cm。而无症状者一般都于1.63cm。 3、是扫描时间,早期软化的脑组织对X线的吸收率与正常脑组淆。以10天左右进行CT 扫描其检出率与准确率最高( 超过58 %)。显露内皮下结构激活血小板,促发血栓生成,抑制纤溶系统、血液凝滞。患者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可产生颅内的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线索为: (1) 发病年龄多较高; (2) 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现症状; (3) 发病前可有TIA ; (4) 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睡醒后出先症状;(5) 症状多在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加重;( 6) 多数患者意识清楚、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明显; (7) 脑脊液多正常。CT 检查早期多正常,24~

48 小时后出现低密度灶。24小时内组织差别不大CT 难以分辨。过晚又容易与出血灶形成的囊腔混 二、腔隙性脑梗死 诊断标准: (1) 症状符合临床腔系性脑梗死综合征; ( 2)临床腔隙性脑梗死综合征: 腔隙性脑梗死容易出现在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3) 缺乏近端单侧血栓形成狭窄或闭塞的证据; (4) 有小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慢性高血压患者中。在临床上可无症状或表现为单纯性神经麻痹、单纯性感觉缺失或一些综合征( 如构音障碍- 笨拙手综合征、共济失调- 轻偏瘫性综合征)。 三、分水岭梗死: 分水岭梗死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10 % 。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可站占40 % 。临床诊断线索包括: ( 1) 病史中有有全身血压下降的佐证; (2) 由坐位或卧位变为直立位时起病; (3) 病史中有反复一过性黑蒙; (4) 颈动脉检查发现有高度狭窄; (5) 影像学上发现符合分水岭梗死的表现。其他病因: 动脉壁的炎症如结核性、梅毒性、化脓性炎症、钩端螺旋体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动脉炎等。还可见于先天性血管畸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高凝状态等。 原因不明: 有些脑血管病的病因不明。随着大脑白质和脑干灰质核团受损程度的加深常产生广泛的明显的缺损。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范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护理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存在许多操作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在术前评估、手术操作、术后观察护理等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对62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DSA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33例,年龄53~82岁,平均7 2.6岁。其中大于70岁者32例占51.6%,DSA成功率100%。 1.2 设备与材料:美国GE全身血管造影机,18F套管穿刺针,15cm 5F动脉鞘,5F单弯造影导管,5F猪尾造影导管,035/150cmJ型超滑导丝,碘海醇造影剂等。 2 结果 62例DSA术后均成功完成护理,其中有2例出现穿刺点局部小血肿,经局部热敷等护理均完全好转。未出现脑梗死、假性动脉瘤、下肢股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3 护理要点 3.1 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每1h观察1次并记录。6h后根据病情决定观察时间长短,注意患者有无头晕、头痛、呕吐、失语、肌力下降、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一旦有上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加强监护。 3.2 观察穿刺部位:患者返回病房后,首先测量足背动脉,若搏动良好,则在穿刺包扎部位用沙袋压迫止血,重新测量足背动脉,若无异常表明沙袋压迫得当。同时应观察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以便及早发现血肿及出血等并发症。 3.3 基础护理: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6h后病人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24h,24h后可下床活动。同时给患者以心理护理,消除其精神紧张、烦躁、恐惧等心理反应。护士应稳定患者情绪,进一步讲解手术目的和意义,简单的手术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使其对手术有所了解,并列举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对手术过程的信心,以赢得患者的最佳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特别要告知患者术中要保持平卧尤其在注射造影剂时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切不可晃动头部,以免影响成像效果。对躁动不安者,给予适量镇静剂,并对穿刺肢体局部制动。 3.4 穿刺部位血肿、出血观察及护理:术中应用肝素过多、拔出动脉鞘后压迫时间不够、以及沙袋移位、患者穿刺肢体过早活动均可致其发生。本文对象中有2例出现穿刺点局部小血肿,均为患者过早活动右下肢有关。经局部热敷后一周血肿完全消退。对大血肿者,采用穿刺部位伤口包扎方法,由原来拔管后手压伤口20min,用宽胶布固定加沙袋压迫6h,改为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6h[2]。患者在6h内肢体完全制动,绝对卧床24h,有效减少出血的发生。 此外,脑梗死下肢股动脉血栓形成、下肢股动脉血管夹层、腹膜后血肿等,均可能在术中、术后发生,宜注意观察,本组未发现一例上述并发症。 4 讨论 全脑血管造影术具有操作简捷、具有微创性;可直接触及病灶、可重复性好;适应症广、定位精确;副作用小、对全身影响小、并发症低等特点。本组62例观察对象中,只有2例患者因过早活动右下肢出现穿刺点局部小血肿,但经局部热敷等护理均完全好转。尽管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系有创检查,但术中、术后经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原有疾病加重、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感染、脑血管痉挛、脑梗死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并发症,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本观察组中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进一步表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范 、缺血性脑血管病造影规范的意义 1.国内各培训机构造影方法不统一,医院内参与脑血管造影的科室众多:放射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 2.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于出血性和其它性质的脑血管病,患者年龄往往偏大,血管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操作不当易出现硬化斑块表面栓子脱落。 二、参考资料来源 1、《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2、全军脑血管病中心主任、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导刘建民教授指导记录 3、2005美国强生医疗学术中心神经介入培训班资料 4、2005上海《颈动脉狭窄论坛》会议资料 5、《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姜卫剑主编 三、遵循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