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

水文地质勘探内容及水文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07T15:15:46.2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徐玺萍张文科张健健

[导读] 摘要:水文地质勘探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勘探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水资源为载体,对某一地区的地下水贮存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勘探还可以了解地质形态,可以了解地表水构成,对今后的水资源补给工作有着较大的帮助。

青海省水文地质及地热地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摘要:水文地质勘探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勘探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水资源为载体,对某一地区的地下水贮存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勘探还可以了解地质形态,可以了解地表水构成,对今后的水资源补给工作有着较大的帮助。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水文地质勘探技术越来越先进,勘探技术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促进了地质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为了改善的这一现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制定出科学的水文地质勘探方案,要研究出高效的水文技术,保证勘探的精确性。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探;水文技术;问题

水文地质勘探可以了解当地的地下水位,可以合理的利用地下水资源,在勘探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水文技术,而且水文技术选择的合理性,也影响着水文地质勘探的精确性。在勘探前,相关工作人员要了解当地水文资料信息,还要进行钻探与测绘,工作人员要对勘探技术进行创新与改进,要制定出高质量的勘测方案,还要对勘测体系进行完善,要充分发挥出水文技术的优势,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1水文地质勘探的内容

水文地质勘探是对当地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科学的勘测与勘查,其需要较多的支持,首先在探测水文性质时,要了解相关数据,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很多勘探单位都存在后期投入不足的问题。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很多勘探单位都会精简与压缩时间,会减少资源的投入,有的勘探单位针对地质结构比较简单的地区,勘探也并不详细,比如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矿井,勘探单位不会进行详细的勘测,而且缺乏相关技术与资金的投入,是的勘测的数据缺乏可靠性。水文地质勘探队煤矿行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在勘探的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技术,要做好部署与矿区管理工作,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文勘探计划。水文地质勘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传统的勘探模式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极大的制约了勘探行业的发展,所以,勘探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水文地质勘探工作,要增加资源与资金的投入,还要对勘探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这样才能提高勘探的效率,也能促进我国煤炭事业更好的发展。当前社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而煤矿资源蕴藏的环境条件越来越恶劣,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差,而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勘探单位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要做好经验累积工作,还要做好排水工作,在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后,一定要及时排水,还要降低勘探的难度,完善水文地质勘探体系。

为了促进勘探事业更好的发展,相关单位一定要不断的优化水文地质勘探,要合理选择水文地质勘测技术,针对勘探现场的实际地质情况,要采用多样化的勘测技术,要先对该地区水文条件进行客观的分析,还要充分的利用当地的资源,要对该地区勘探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要获取全面的、综合性的数据,还要对勘测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样可以保证勘测目标尽快完成。在水文地质勘探时,还要对地质的各个层位进行了解,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主要是对可采煤层、含水层进行考察,要运用地下水原理进行分析,在发现矿井涌水后,也要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如果矿区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则可以采用定点勘测的方式,这可以降低勘探的难度。

2工作内容方法及要求

水文地质工程工作内容,应当根据勘查阶段和矿床类型的不同按《水文地质工程勘查规范》、《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和各类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综合确定。主要有区域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观测、钻孔岩心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3水文地质勘探的技术

水文地质的勘探,需要了解矿床的地质条件,我国矿床的性质有着多种类型,不同的矿床需要采用不同的勘测技术,地质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勘探技术的选择,只有选用不同的勘探技术,才能记录准确的水文条件。

3.1应对裂隙充水矿床的勘探技术

对裂隙充水矿床进行水文勘测时,应该了解其构成,该矿床主要由两层组成:第一,脉状裂隙充水矿床,第二,层状裂隙充水矿床。上述两个部分具有一定的差异:层状裂隙充水矿床的含水层与脉状矿体共生,而另一部分则为明显的层状。针对分层明显的矿床,若该区域的水文条件不复杂,那么可以查阅该区域的地形图、数据等,直接进行水文地质勘察;若该区域水文条件不明朗,可事先抽水,而后再实施勘探。

3.2应对空隙充水矿床的勘探技术

物探法主要应用在空隙充水矿床的勘探中,该矿床一般是由第三系或中生代半胶结岩层形成的,也有第四系未胶结岩层。除了采用物探发之外,还可以借助水文测井发以及地面电法联合勘探,若该矿床有大量的充水,那么可先采用抽水试验,主要针对水流较深的地域,持续抽水试验后,再实施勘测。

3.3应对岩溶充水矿床的勘探技术

通过对岩溶充水矿床的研究可知,该矿床可依据相应的地形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构造类型:第一,溶洞充水矿床;第二,溶隙充水矿床;第三,暗河管道充水矿床。溶洞充水矿床主要分布区域为规模不大的溶水系统,其中伴有数量较多的填充物,有较为强烈的溶蚀性,很容易出现岩溶地面落陷的危险,还会引起涌水,对上述矿床进行勘探时,要注意安全预防技术工作。溶隙充水矿床分布区域与上述矿床相反,主要分布区域为大型溶水系统。溶水系统规模较大,就需要实现了解其分布规律,对矿区的给排水进行预测,若矿区中有涌水情况出现,就必须第一时间补充,只有了解该区域中的导水现状以及隔水程度,才能准确开展勘探。暗河管道充水矿床分布会受到该区域的地层裂隙影响,裂隙的方向决定了暗河管道的方向,因此,钻孔无法控制管道的走向。该矿床的勘探数据主要与暗河管道分布情况以及数据相关,目的是研究给排水效能。若采用单一的勘测技术,则数据无法全面记录,针对此种情况,可利用地下水文地质勘测以及地表水文鉴定两种方法,进而从宏观上确定暗河走势、分布情况。

结束语

水文地质勘探是地质勘探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勘探人员都会忽视这项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勘探人员没有认识到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意义。在岩土体下,贮存中大量地下水,如果地下水运动比较频繁,会影响地质勘探工作,而水文地质勘探如果采用的技术不佳,也会造成地下水泛滥问题,这会引起渗漏问题,会影响地质勘探的质量,还会影响周围的环境,不利于保证当地煤炭生产的稳定性。

水文地质勘查报告样本

第六章水文地质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xx区块位于山西断隆以西,鄂尔多斯台坳的东部,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煤田东部边缘广泛出露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了灰岩地下水的补给边界。由东至西从地表第四系至煤系基盘沉积了巨厚的三叠系、二叠系及石炭系地层,均为泥质岩和砂岩相间成层,岩石胶结致密、裂隙少,纵横方向连通性差,影响了含水层的发育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加之降水量少,上部又发育有巨厚的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红土,因此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极为贫乏,致使岩石的含水性从上至下逐渐减弱。中深部、深部山西组、太原组地层含水性极弱,仅在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相适宜的河谷阶地区、基岩风化壳与冲积层潜水及地表水有水力联系地带,岩石富水性较好。区内主要含水层有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层与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径流条件较好,地下水矿化度较低。 区域地层根据含水介质的特性,可划分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夹碳酸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及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四大类,分述如下: 一、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寒武-奥陶系灰岩广泛出露于煤田东部的山区,地表灰岩裂隙发育,易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煤田内部深埋地下,构成了煤系的基盘。寒武系底部页岩普遍发育,具有区域隔水作用,中、上寒武系和奥陶系以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不仅裂隙发育,而且还具有岩

溶孔洞和洞穴,空间上岩溶发育具有不均一性,为不均一富水含水层。 奥陶系特别是中奥陶质纯灰岩是区内主要富水岩层。一般泉水流量1.8m3/h以上,如河曲县暗子沟泉,流量为421.2m3/h。在补给区单位涌水量一般为1.00m3/h m,在泻水迳流区钻孔单位涌水量大,如位于黄河河谷中的xx县天桥电站,钻孔单位涌水量达25.2m3/h m,水位标高808.07m,岩溶地下水类型一般为重碳酸或重碳酸、硫酸盐水,矿化度小于1.00g/L。 本区属天桥泉域水文地质单元。裸露区直接接受降水入渗补给。被黄土或石炭~二叠系地层覆盖区,受孔隙水、裂隙水补给,奥陶系灰岩水沿北东部、东部、东南部方向向天桥泉排泄。天桥泉出露于xx县黄河天桥峡谷中,沿黄河在10km范围内排入黄河,总流量8m3/s。 二、碎屑岩夹碳酸岩裂隙含水岩组 由山西组、太原组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太原组夹2~3层石灰岩。砂岩裂隙含水层一般地区单位涌水量小于1m3/h·m,泉水流量小于5m3/h,属弱含水层。太原组灰岩富水性强弱取决于裂隙及岩溶发育程度,它不仅受构造条件限制,而且与埋藏条件密切相关,单位涌水量0.003~3.85m3/h·m。 三、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由三叠系、二叠系一套粒级不同的粗、中、细、粉砂岩及泥岩组成。砂岩之间发育的厚层泥质岩类具有隔水作用,不利于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泉水流量一般小于5m3/h,钻孔单位涌水量多小于1m3/h·m,富水性弱。但在基岩覆盖较薄的河谷区,大气降水入渗条件好,厚层

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工作大纲

隧道水文地质专项勘察(调查)工作大纲 一、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的意义 隧道涌水是隧道工程地质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未能查明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当隧道施工时,则可能出现隧道涌、突水,恶化围岩稳定,导致施工困难、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以及设计变更、工程造价增高等等问题。隧道工程中水文地质专项勘察是一个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隧道区的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查明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预测隧道可能涌、突水量及位置,为隧道工程的设计、造价及施工安全提供依据。 二、勘察目的及任务 目的:通过对隧道做专项水文地质研究,预测隧道涌水量,为设计提供依据。 任务: 1、查明隧道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各类蓄水构造,划分水文地质单元。 2、查明地下水类型及特征、含水层分布位置、高程及特征,进而确定隧道所处位置与含水层之间的关系。 3、查明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地质构造特征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分析场地地下水在隧道开挖及运营过程中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评价地下水对围岩级别、施工开挖和支护工程的影响。 4、确定隧道开挖及运营期的疏干区、影响区范围,预测隧道静态涌水量、动态涌水量及总涌水量,预测隧道通过地段在施工中可能发生集中涌、突水地段位置及危害程度。 5、对隧道开挖及运营过程中汇入或涌突的地下水提出预报、预防措施及排、治水方法、措施建议。 6、评价隧道施工排水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三、勘察工作的技术依据及技术参考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2、《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0053-2004)

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5、《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 6、《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 13、《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DL/T5331-2005) 14、《岩土工程勘察制图标准》(SY/T0051-2003) 15、《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T5010-2005) 16、《铁路工程物探勘探规程》(TB10013-2004) 17、《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 及其它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等。 四、勘察工作方法 1、搜集、整理勘察区内与本工程有关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河流水文和地震等资料,为隧道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打好基础。 2、工程测量:主要用于地形、水文地质剖面测量及勘探孔定位测量。 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测绘:目的是掌握工作区内各类地层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掌握区内地质构造的分布和发育程度,掌握第四纪地层在平面上的分布变化特征,查明隧道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4、工程物探: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区内含水层结构、厚度变化及富水性,为隧道勘察的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依据。 5、水文地质钻探:在测绘与地面物探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在较优的且含水结构有差异的地段布设勘探孔。目的在于揭露隧道区含水层结构特征,查明隧道地层结构、岩性、各时代地层分布厚度,含水层分布位置、厚度、埋深、结构,通过勘探断面,揭示含水层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对物探解译进行验证,利用钻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进行区内水文地质参数计算,采取

水文地质勘察

一、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开发利用和保护 的科学。其学科包括:普通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 二、水文地质勘察概念:通过各种现代手段、方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水量、水质水量、水质的评价,并结合社会经济环境需求对发展趋势作出预报的工作过程。三、水文地质勘察基本任务:(1)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状况,包括地下水污染情况;(2)对地下水储藏量(包括可供开采量)、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与风险预测;(3)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利用和安全管理与保护提出具体建议。以上工作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说是全部完成任务。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根据地下水动态特征发生的变化,可将勘察区分为一般地区与开采地区。(1)一般地区:指地下水动态基本受自然因素控制,包括未开采区和少量开采区,其工作内容包括: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有步骤分阶段的内容。(2)开采地区:指地下水动态主要受人为因素(开采)控制,并出现了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开采状态调查、补给条件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勘探与试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3)在对一般地区和开采地区进行针对性的上述工作后,还应该进一步进行参数计算、水量、水质等评价、预测工作,最后编写勘察报告,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建议。 五、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程序:是指从接受任务、确定工作方案、编制勘察纲要、野外作业、资料整理、提出报告到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等各个阶段及其先后次序。勘察工作程序可分四个步骤: (1)勘察前组织工作:接受任务-指令性任务、用户委托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划分阶段-普查阶段、初勘阶段、详勘阶段、开采阶段-确定工作量;明确管理范围-院管、队管-全面质量管理;确定负责人-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现场指挥 (2)编写勘察纲要:准备工作-研究任务委托书、熟悉工程有关资料、搜集资料、现场踏勘;编写勘察纲要-文字说明、勘察工作布置图、经费预算;签订勘察合同 (3)外业作业 (4)内业作业 六、在下述情况下勘察阶段可简化或合并:1)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作量不大,或条件较复杂,但仅有一个水源地可选;2)需水量不大;3)根据已有资料,就可以作出水文地质结论和确定水源方案的地区;4)当拟建水源与已建水源有类似的水文地质条件,可据此确定水源方案的地区。 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按照水文地质特征-构造、岩性、地貌、埋藏、补径排、水质、第四纪沉积物分为简单、中等与复杂三个等级。其中(1)简单等级特征为:基岩岩层水平或倾角很缓;构造简单,岩性稳定均一;第四纪沉积物均匀分布;含水层埋藏浅,地下水这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清楚;水质类型单一。(2)中等等级特征为:基岩褶皱和断裂变动明显,岩性岩相不稳定,地貌形态多样;第四纪沉积物分布不均匀;含水层埋藏深浅不一,地下水形成条件复杂,补给和边界不易查清;水质类型复杂。(3)复杂等级特征为:基岩褶皱和断裂变动强烈,构造复杂,地貌形态多且难鉴别;第四纪沉积物分布错综复杂;含水层不稳定,其规模、补给和边界难以判定;水质类型复杂。 八、水文地质勘察工程规模的划分(按需水量大小):1)特大型需水量≥15万方/d;2)大型 5万方≤需水量<15万方/d;3)中型 1万方/d≤需水量<5万方/d;4)小型需水量<1万方/d。 九、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1)水文资料:河流、湖泊、水库位置;水位、流量、径流量;水质及悬浮物;(2)气象资料:气温、降水量、蒸发量;(3)地形地貌:航、

供水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

1.自然界(地球)水的分布?自然界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形式,分布于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 2. 地下水的补给源?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水。沉积物夹带水。深部来源水。含水层之间补给。人工补给【回灌】。 3.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以泉的形式排泄。向地表水的排泄。以蒸发的方式排泄。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排泄。人工排泄【抽取地下水】以火山热液、喷气的形式排泄。通过植物体液循环排泄。 4.地下水的径流过程、径流成因、径流影响因素?大气降水、地表水等,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含水层而成为地下水;地下水,又在自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处向低水位处渗流【潜水】、或在自承压力作用下由高水压处向低水压处渗流【承压水】,并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或直接补给地表水;如此反复循环。这就是地下水径流的根本原因。含水层的空隙性。影响因素: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如潜水、承压水。气候条件。地下水的补给量。地形的坡度与高度、含水层的产状,直接影响潜水的径流。地下水的承压大小,直接影响承压水的径流。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含悬浮物,影响地下水的重度和粘滞性,从而影响地下水的径流。人为因素,多种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农填灌溉、矿坑排水、深井注水、抽取地下水等,影响地下水的径流。 5.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之间转化关系?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密切联系、相互转化,形成地下水循环的完整过程。当自然条件发生改变时,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与流量、补给区与排泄区、补给量与排泄量等,可以发生转化,甚至补给区变成排泄区、排泄区变成补给区。自然条件改变,如河流改道与河床抬升、海进与海退、湖泊与沼泽蜕化、地壳升降与分水岭改变等,可以引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转化。人类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开挖渠道、引水灌溉、矿区排水、人工开采、深井注水、抽取地下水等,可以引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转化。 6.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基本概念?含水层: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地下水的地层。构成含水层的条件,一是地层中含有空隙且充满足够数量的地下水,二地下水能够在地层空隙中运移。隔水层:不能给出并透过地下水的地层,或地层给出与透过地下水的数量微不足道。 7.构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具有容纳地下水的空隙条件。具有储存与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如地形坡度、渗流通道、隔水层等。具有充足的补给水源。 8.含水层的类型?包气带水。上层滞水。饱和带水。潜水。承压水。 9.包气带水:潜水面以上且充分包气地带的地下水,水量小、含水层不饱和且直接与大气连通,包括土壤水、沼泽水、上层滞水、风化壳中季节水,主要补给源为地表径流、次之为潜水及沉积物夹带水,主要特征为易被污染、动态极不稳定,并且受控于气候条件且随季节变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或干涸。 10.上层滞水:包气带中位于局部隔水层上的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为地表径流、次之为潜水及沉积物夹带水,随季节变化且易被污染。 11.潜水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潜水:第一隔水层之上且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2.承压水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承压水:位于相邻两个隔水层之间且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非重力水】,也称为自流水。 13.承压水的形成条件(含自流盆地、自流斜地)?一是构造盆地【自流盆地】;另一是单斜构造【自流斜地】。 14.地下水的运动特点?曲折、复杂的渗流通道。迟缓的流速。一般为紊流,很少出现层流。绝大多数为非稳定流运动,极少数为稳定流运动。天然条件下,一般均呈缓变流动,有时为非缓变流动

Ⅰ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

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 报告应根据勘察任务要求,在详细阐述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进行水量、水质评价,作出科学的结论并重点论证水源开采后是否引起环境地质问题,对水源方案要进行经济技术对比。各勘察阶段内容有所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应包括下列 内容:一、序言(前言) 1.说明勘察工程的委托单位、工作范围、勘察阶段、需水量和水质要求、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等。 2.说明地下水开采现状、污水排放和污染情况及以后水源开发利用规划。 3.叙述本区的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本次勘察需要解决的问题。 4.简述本次勘察过程,投入的主要工作量、设备及人员情况,所取得的成果及其质量评述。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概述本区的地表形态,相对高差,各地貌单元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分布范围和基本特征。 2.水系、水文、简述勘察区的水系和主要河流名称、位置、发源地、汇水面积、河流形态及河床渗透、冻结情况,枯、洪水期的水位、流量变化情况,断流天数,洪水淹没范围,开发利用及水质污染情况等。说明最近水文站的地点和观测期限。 3.气象:简述勘察区的气候类型、所属气候区、降水量、蒸发量、气温等多年平均值和历年最高、最低值(列表)及土壤冻结深度等。

本章应着重说明上述因素与地下水的关系。 三、地质概况 1.地层:简述地层顺序,接触关系及出露情况、岩性、产状、岩层厚度、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2.地质构造:简述勘察区主要构造类型、特征、分布及其与地下水赋存和运动的关系。 四、水文地质 1.叙述含水层(带)分布和埋藏规律、岩性、厚度、渗透性和富水性、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及地表水体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 2.简述地下水类型及补给,迳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3.简述地下水化学类型、物理性质、细菌含量、放射性元素及其变化规律。 4.在具有大量开采地下水历史的地区,应详细叙述地下水开采现状和污染情况,根据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和地下水开采调查资料,说明市政水源地、工业自备井和农业井开采量。说明地下水的补给和消耗情况,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分布范围,漏斗中心水位下降率和水质变化情况,以及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查明其原因,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五、水量评价 主要阐述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参数确定的依据,计算地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并按拟建水源地的开采方案和取水构筑物的形式计算允许开采量,论证其保证程度,预测其发展趋势。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区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三、试验井的布置及施工 四、水文地质试验 五、结论与建议 附录: 1、井(孔)标高明细表 2、勘探试验生产井竣工图 3、勘探试验生产井大样图 4、抽水试验综合图 5、回灌试验综合图 6、水质分析成果表 7、取、回水井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本文勘测主要目的是: 1、解和掌握厂区地层、颗粒特性,含水层分布特点及地下水流向; 2、测试地下水温度; 3、分析场区内地下水质; 4、评价该场区能否满足该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所需的地下水取、回水 能力; 5、确立取、回水地段和地下水温度场间控距离; 6、推荐取、回水构筑物型式; 7、确定取、回水井的最佳布设方案(取、回水井数量和各水井间距离、位置等)。为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 本次勘察功罪执行的技术规范为: 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2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B21/1643-200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本次勘测工作于2012年5月15日至2012年5月25日完成外部工作。 二、自然地理、地址、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自然地理 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润凉爽。据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为7.9℃,最高为35.7℃,最低为-30.5℃;降水量多年平均为

675mm,集中在6-9月份。 (二)场区地质、地貌 场区地形起伏较小,地貌上属于浑河冲积阶地。第四系地层覆盖厚度较大,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砂类土及碎石土等地层组成。 (三)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及周边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 该场地内拟建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勘察期间,在2#井的东侧80米处有1眼施工临时取水井,最大取水量为10m3/h。 据勘察规范要求(距项目500M以内)进行调查得知,距离本场地东侧边线约400米左右,最大取水量约为100m3/h。 2、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资料,场区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1耕土:杂色,主要由碎砖,石块及各种残土等组成,结构松散,厚度1.0m。○2粉质粘土:黄褐或灰黑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呈星点状分布,局部混有粉细沙颗粒。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厚度7.0m。 ○3粉土:灰色,灰黑色,灰褐色,含沙粒及少量有机质,刀切面略见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可见摇振反应,多与粉质粘土互层分布,湿,一般为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厚层1.5~3.0米。 ○4中粗砂:黄褐色、浅灰色、石英、长石质,含较多粘性土及少量砾石,局部相变为粗砂,稍湿,中密状态,该层厚度较薄,变化较大,分布不连续。层厚0.0~2.0米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煤矿防治水规定》第12条规定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煤矿企业、矿井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应在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矿床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至少应当包括本规定的七项内容。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概述煤矿开发情况,包括矿井投产年限、设计年生产能力、现今实际产量;矿井开拓方式、生产水平及主要开采煤层。 (二)位置、交通。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坐标、长、宽、面积、边界及四邻关系。通过矿区或临近城镇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和机场的距离。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地形地貌。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总体地形和有代表性地点,如井口、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等标高。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四)气象、水文。概述矿区及其临近地区地表水体发育状况,包括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池沼等。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并根据水文站资料分别说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等。湖泊、水库等则应指出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说明矿区所属气候区。根据区内和相邻地区气象站资料,给出区内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还应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气压等。资料齐全时应附气象资料汇总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气量、相对湿度、温度曲线图(插表和插图)。 (五)地震。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等。 (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概述井下各水平排水设施,包括水仓容积,排水泵型号、台数;排水管路直径、趟数;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灾能力;是否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等。

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DZ2013-20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东段过河热力管道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东段过河热力管道 勘察资质等级:乙级 资质证书编号:161136-ky 发证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编写:*** 审核:*** 审定:***

工程负责人:*** 技术总监:*** 总经理:***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目录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二).勘察工作概况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一).气象 (二).地形、地貌 (三).岩土地层结构及特征 (四).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计算 (五).环境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六).地基承载力确定及变形参数 (七).不良地质作用与边坡稳定性评价三.地震 (一).历史地震 (二).发震背景 (三).地震效应 (四).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四.场地与地基稳定性评价 (一).地质构造 (二).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三).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五. 地基方案建议 (一).地基均匀性判定 (二).天然地基方案论证 六.结论及建议 附图表 1.勘探点平面图1幅 2.工程地质剖面图1幅 3.钻孔柱状图2幅 4.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1张 5.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2张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1、工程概况 本拟建物位于************东段溢洪桥东,横跨河流。桥梁与河面高差约8m,因部分地段地形复杂,钻孔未能施工到位。详细情况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本场地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丘陵地貌,分布着冲沟和河流,河流南北岸主要是河流冲积的河漫滩地层,边坡土质相对较好,线路与河流基本垂直。河流常年有水。 受*******有限公司委托,*********有限公司承担该工程段的详勘工作。钻孔测量、土工试验等均由我公司岩土工程公司完成,于2013年3月26日开始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2、拟建物特征 本次主要提供******集中供热管网工程***-***东段过河热力管道的岩土勘察工作,本工程段沿溢洪桥东侧跨河线状布置。 3、勘察目的 本工程是集选线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于一体的一次性详勘察工作,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以及《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等有关规范的相应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编写大纲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编写大纲 第一章概况 1.1 任务来源及目的任务 1.2 调查工作执行的技术标准 1.3 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程度 简要评述调查区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程度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本次调查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达到本次工作目的应开展的工作。1.4 本次工作评述 简述本次调查工作的过程,包括工作部署及进程,投入的主要工作量、设备及人员情况,完成的工作量、取得的成果及其质量评述。 第二章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简述工作区位置、地理坐标、范围面积、行政关系、交通条件等。附交通位置图。 2.2 地形地貌 简述工作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特征、相对高差、绝对高度、代表性地点等。 2.3 水文

简述工作区的水系分布、水文特征。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水位、流量、水质等变化情况。湖库应指出分布位置、范围和面积等。 2.4 气象 根据工作区或邻近气象站资料,简述工作区的气候类型、所属气候区、降水量、蒸发量、气温等多年平均值和最高、最低值等。 本章应重点阐述上述因素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地质概况 3.1 地层 简述工作区地层顺序、出露情况、岩性、产状、埋藏条件、岩层厚度、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3.2 构造 按照《中国大地构造纲要》,简述工作区地质构造隶属关系,主要构造类型、特征、分布及其与地下水赋存和运动关系。 第四章水文地质条件 4.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一般可按岩层的时代,由老至新分别描述含水层及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深度及分布特征,含水层类型、富水性、水位、水量,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含水层与含水层之间、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构造破碎带的导水性,地下水的运动方向,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 4.2 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 1)叙述工作区含水层与含水岩系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及分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设计书

(7)开展渗水试验,求取青白江河床砂层的垂直入渗系数,确定开采条件下青白江的最大入渗能力; (9)预测水源地建成投产后对相邻水源地的影响程度;初步建立区域地下水资源信息系统,制定水源地开采井的布置方案。 1.2自然地理 青白江城市供水水源址区位于市青白江区西北部,地处新华夏系沉降带断陷东部、南靠平原与川中丘陵分界线的龙泉山脉断褶束,向阳镇家河坝附近,地理坐标围为北纬 30°54′18.55″~30°54′40.37″,东经104° 12′0.14″~104°12′32.32″,海拔451~480米;址区附近为农田和分布零散的少数居民住宅,没有涉及到任何行政区,勘察区主要流域是青白江及其北边的蒙阳河,蒙阳河是青白江的一条较大支流,另外还分布很多沟渠。址区地处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根据青白江区气象站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 14.9~16.7 ℃,全年无霜期 273 ~ 279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925.4 毫米,降雨量可参照图1—1,年平均日照1239.1 小时,年度极端最高气温为37.3度,年度极端最低气温为-5.9度。勘察区的地表水文情况比较单一,只有一条青白江由西边流入最终从东南边汇入沱江,青白江平均河宽120 米、水深3.5米、比降2.5‰,过洪能力130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1600立方米/秒;其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雨季江水要暴涨,发洪涝,旱季流量变小,多年平均流量54.56立方米/秒,在平原区还分布一些人工渠和小沟,渠水基本来自青白江。

图1—1 青白江多年降雨量(a)年际的变化曲线图 1.3勘察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需求 青白江区加大对公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发展和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在铁路建设方面也很发达。因此,青白江供水水源址区交通便利,区公路网络纵横,全区已实现村村通公路、镇镇通水泥路,附近交通有主要的宝成铁路、国道川陕公路、108线、省道成绵高速等。供水水源区交通位置见图1—2。 工作区的产业包括: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青白江区是市重要的生态工业高地,近年来,在做大做强冶金建材制造业主导产业以及化工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工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已具备了发展高端产业、产业高端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随着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青白江区的现代服务业优势已初步显现,目前市已将该区确定为现代物流商贸产业功能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的引擎作用,高标准编制和完善发展规划,带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主城区、乡镇和产业园区商业配套,积极推进商贸流通、电子商务、中介服务、旅游休闲、体育娱乐等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大工业、大物流的发展对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青白江区提出了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目标,将坚持“生态化、科技化、精准化”不断推进现代农业走

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 第一章: 1.水文地质调查所采用的技术有五种: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实验,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室内试验分析。 2.中国的水文地质勘察分为:普查,详查和开采三个阶段。 3.设计书的编制应遵循接受任务,收集有关资料,现场踏勘和组织编写的程序进行 4.设计书附图与附件的内容: (1):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 (2):区域水文地质略图 (3):工作布置图。 (4):典型水文地质勘探孔设计图 (5)其他附件 5.设计书审查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审查,也可委托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审查。 第二章: 1.水文地质测绘:为了解水文地质条件的一种以地面观察测绘为主的野外工作。 2.测绘填图时所划分单位的最小尺寸,一般规定为2mm. 3.观测线的布置:(1):从主要含水层的补给区向排泄区,即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2):沿能见到更多的井,泉,钻孔等天然和人工地下水露头点及地表水体的方向布置(3):所布置的观测线上应有较多的地质露头 4.要进行1:5万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测绘,可采用1:2.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作为外作业的底图。 5岩性特征往往决定了地下水的含水类型 6.地貌调查的基本方法:形态分析法,沉积物相关分析法,遥感技术的应用 7.对地下水露头点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是水文地质测绘的核心工作。 8.泉是地下水直接流出地表的天然露头。 9地下水人工露头调查内容包括: (1):调查水井或钻孔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貌单元,井的深度,结构,形状,孔径,井孔口的高程,井使用的年限和卫生防护 (2):调查水井或钻孔所揭露的地层剖面,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和厚度 (3):测量水井,水温,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水井进行取水样分析 (4):调查井水的用途和提水设备的情况。 (5):对自流井应调查出水自流的深度及位置 (6):进行简易的抽水试验 10.河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可渗透的介质时,当河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水就补给地下水;相反,如果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水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区域地质 第三章矿区(床)地质 第四章矿体(层)地质 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七章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第九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第十章结论 A 附图 B 附表 C 附件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

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地质勘查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 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第一章绪论 1、勘查的任务和目的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2、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3、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

水文气象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研)模板

检索号:J N-Q12***K-A01 **县***kV***输变电新建工程 水文气象及岩土工程报告 (可研阶段) 设计单位:四川省建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资质:岩土工程勘察乙级 224122-ky 日期:二0一二年**月成都

设总:审核:校核:编写:

附:勘察资质证扫描件

目录 1工程概述 (1) 1.1主要编制依据 (1) 1.2工程概况 (1) 1.3主要工作内容 (1) 2变电工程 (2) 2.1水文气象 (2) 2.1.1站址区域水文条件 (2) 2.1.2河流影响 (2) 2.1.3设计气象条件选择 (3) 2.1.4特殊情况说明 (3) 2.2岩土工程 (3) 2.2.1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3) 2.2.2水文地质条件 (4) 2.2.3场地抗震性能评价 (4) 2.2.4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4) 2.2.5天然建筑材料 (5) 2.3结论与建议 (5) 3线路工程 (5) 3.1水文气象 (5) 3.1.1沿线水文条件 (5)

3.1.2河流影响 (5) 3.1.3设计气象条件选择 (5) 3.1.4特殊情况说明 (6) 3.2岩土工程 (6) 3.2.1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概况 (6) 3.2.2地震概况 (6) 3.2.3拟建线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 (7) 3.2.4矿藏 (8) 3.2.5天然建筑材料 (8) 3.2.6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8) 3.3结论与建议 (8)

1工程概述 1.1主要编制依据 1.说明工作任务的依据,经批准或上报的前期工作审查文件或指导性文件。 2.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重要文件。 3.“设计委托书” 4.国家相关标准、规程、规范 1.2工程概况 1.简述工程性质、电网规划情况及前期工作情况; 2.说明工程区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3.阐述工程区工作难点及注意事项; 4.评价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与等级。 1.3主要工作内容 1.查明拟建建筑场地岩土体展布、类型、结构、厚度及工程地质特征,提供各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工程地质材料,满足地基设计、地基处理于加固、防治不良地质作用要求; 2.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判定场地地震烈度,进行场地地震效用分析; 3.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对混凝土的腐蚀性等; 4.调查工程区冰厚及冰区划分; 5.调查工程区风速及风区划分; 6.调查工程区冻土情况及划分; 7.对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

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讲解

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 1 绪论 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1.4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已开采的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量及已消耗的资源! 储量。 1.5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的起讫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 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 前景。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 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 不必列出本表)。 2 区域地质 以1:50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000 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1:200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 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 3 矿区(床)地质 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 4 矿体(层)地质 4.1 矿体(层)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 4.2 矿石质量 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来源:发布时间:2004-5-23 16:53:1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8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8]43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通知,由冶金工业部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J27—78,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修订后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GBJ27—88为国家标准,自1988年10月1日起施行。原《供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J27—7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冶金工部武汉勘察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 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8年1月9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冶金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冶金工业部武汉勘察研究院会同有关勘察、科研和高等院校等10个单位组成修订组,对原《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J27—78进行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针对原规范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生产中提出的新的要求,结合近年来有关科研所取得的新成果,列专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召开了3次全国性技术会议和多次书面征求意见。最后,由冶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卓和5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勘察阶段的划分和要求;有关影像判释与填图的要求;有关填粒过滤器填粒规格的要求;关于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精度要求。并增补了报告书编写提纲,地层符号和图例符号3个附录的规定等。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冶金工业部武汉勘察研究院《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武汉市青山区),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冶金工业部 1988年1月 主要符号 B——计算断面的宽度(m)、越流系数; E——地下水的蒸发量 F——含水层的面积、降水入渗面积(㎡); H——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h——承压水含水层自顶板算起的压力水头高度,潜水含水层在抽水试验时的厚度、潜水含水层在降水前观测孔中的水位高度、水位恢复时的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h——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平均值(m); ——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的厚度H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h的平方差(㎡); I——地下水的水力坡度; K——渗透系数(m/d); 1——过滤器的长度(m); M——承压水含水层的厚度(m); mi——曲线拐点处的斜率;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书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八月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编写:刘国生张婧 审核:牛先根 总工程师:钱校丰 经理:常锁亮 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1 一、目的和任务1 二、煤矿的位置及交通2 三、自然地理4 四、以往地质工作情况6 五、本矿小窑开采历史及矿井生产现状7 六、周边矿井情况8 第二章矿区地质15 一、地层15 二、构造18 三、煤层及煤质21 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查36 一、水文地质补充调查36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42 第四章矿井涌水量预算和水害防治80 一、矿井排水系统简述及涌水量预算80 二、矿井水害防治措施83 第五章结论和建议88 一、结论88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89

附图 图号图名比例尺 01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 02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500 03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A-A′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 04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 05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9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 06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 07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探测成果图1:5000 08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探测实际材料图 1:5000 附件 附件1、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报告 附件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附件3、承诺书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A.1 绪论 A.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A.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A.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A.1.4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已开采的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量及已消耗的资源/储量。 A.1.5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的起讫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不必列出本表)。 A.2 区域地质 以1:50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000比例尺未做出地区,可用1:200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田(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