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教学教材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教学教材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教学教材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教学教材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1 梳棉在纺纱工程中作用和地位

(1)“清、钢、浆”历来被认为棉纺工程中是三个最关键的工序,特别是梳棉工序。

(2)“梳棉是纺织厂的心脏”“梳得怎样就纺得怎样”是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共识。

(3)梳棉是形成并奠定半成品结构的基础,是影响后工序生产及成纱质量最主要的工序之一。

2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目标

(1)纤维分离度,即将纤维束分解成单纤维状态;

------顺利实现牵伸的基础;

------纤维与结杂的充分分离是去除结杂的基础;

-----纤维以单纤维状态实现更充分混合

(2)尽可能去除棉结与杂质

------普梳工艺基本上是除杂的最后一道关口;

------精梳品种还与精梳工序有关,这是清梳联短绒率较高对精梳品种的影响精梳小于普梳的原因所在。但对于减轻精梳负担,实现高效能精梳关系也十分密切。

(3)控制短绒增长率

----短绒率与成纱质量密切相关:短绒增加,条干恶化,常发性纱疵增加,飞花增多,粘缠挂堵多,使短粗节纱疵增加(10万米纱疵),有人认为,短绒每增加3%,条干CV 恶化1%。

----随着高产梳棉机产量的提高,短绒增加导致质量下降的问题日渐突出。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还应包括生条条干、生条重量、落棉控制等等问题,限于时间关系,此处不再赘述。主要是以上3个方面

3 梳棉工艺路线

(1)过去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是:“紧隔距、强分梳、好转移”这条工艺路线是以提高梳棉机分梳、除杂能力为核心的,虽然也提到转移问题,但不够突出,“好转移”的目标不够明确。这条工艺路线在提高梳棉机分梳质量。清除结杂,提升梳棉机单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近年来(2007年全国梳理质量会议)提出的工艺路线是“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这条工艺路线应该说是对近年来高产梳棉机工艺实践的总结,比较全面的提出了正确处理梳理与转移、结杂与短绒关系,合理解决充分梳理与短绒控制这对矛盾的原则。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对梳理工艺核心的认识。

(3)梳棉机的梳理度并非越大越好,转移率过大或大小也会对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兼顾短绒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排除结杂的同时,在充分梳理、必须适中掌握。.

因此,梳理工艺的核心是处理好充分梳理与控制短绒这对矛盾、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寻找两者较佳的结合点。

4 合理配置梳棉工艺、控制生条质量

控制梳棉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设备、工艺、运转操作等多方面的内容,设备是基础,工艺是核心,操作时关键。其中工艺配置包括针布选用、定量、速度、隔距、牵伸、后部工艺等等。限于时间关系仅就针布选型,定量、速度、隔距等几个主要问题加以阐述。

4.1 针布选用

梳棉机针布的改进是提高梳棉质量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当代高产梳棉机的发

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合理配置梳棉工艺首先要解决好针布选型问题。

(1)针布型号的含义:

过去针布生产型号繁杂、命名各异。新的命名法做了统一命名规定(可查3版棉纺手册)。举例如下:

上述针布标识的含义:棉纺锡林针布,齿高1.8mm,工作角75°,齿间距1.3mm,22。

0.65)=551齿/(25.4mm)齿基厚度0.65mm。其针齿密度25.4/(1.8×

0.65)=645.16/(1.8×棉纺道夫针布:AD 4030×01890

棉纺刺辊针布:A T 5610×05611

(英文字母后的数字含义与锡林相同)

上述盖板针布标识含义:梳棉盖板针布,植针形式横密型,针齿密度360齿2,执行产品标准FZ93019。/(25.4mm)锡林、道夫、刺辊针布常简要表示为前4为数字,如锡林2525针布;道夫4030盖板针布等。42、36、29针布。盖板常用针密表示,如:

(2)新型针布的基本特点:“矮、浅、小、尖、薄、密”

矮: 齿高(h1)小,针齿磨损主要集中在靠齿尖0.3mm以内,齿矮有利于提高防轧性能;

浅:齿深(h6)小,纤维不易沉入齿底,有利于纤维转移、分梳;

小:工作角小,握持梳理能力提高;

尖:齿顶面积小(齿顶横向宽度b3与纵向长度l的乘积),利于穿刺,提高锐度;

薄:齿基厚度(b1),可加大横向密度;利于针布包卷,提高园整度;

密:针齿密度(N)大,提高梳理度。

(3)针布选配。梳棉针布通常是按加工纤维种类及所纺纱号划分的,与梳棉机产量有关。工厂通常要充分考虑针布的通用性,往往按区域按排针布,以利于生产安排和-品种翻改。选用针布是应注意针布的“四配套”,即以锡林针布为中心,综合考虑道夫、刺辊、盖板针布的配合选用(有的还包括刺辊预分梳版、前后固定盖板配合选用)纯棉针布:

纯棉中粗号纱:配棉一般,含杂较高,梳棉机速度与单产较高,宜选用矮、浅、工作角较小、齿密适中的针布。如:锡林选AC2525×01360型,(或AC2525×01550)2,道夫针布可选AD4030×01890齿密827齿/(25.4mm)型,齿高2.5mm,工作角65°,2,刺辊选A T5610×05611/(25.4mm),齿密398齿型,齿高齿高4.5mm,工作角60°22。

/(25.4mm) MCC 29型,齿密2905.6mm,齿密36齿/(25.4mm)齿。盖板配纯棉细号纱:配棉较好、长度较长,细度较细,梳棉机单产较低。锡林针布应将工作角适当减小,齿密加大。如选AC2530×01550(或AC2525×01550型),工作角60°,齿密860齿。道夫针布可选AD4030×01890型;刺辊选A T5610×05611型,盖22。齿齿

/(25.4mm)/(25.4mm)或420360板配弯膝MCC 36型或MCC42 型,齿密化纤针布:

化学纤维含杂低,纤维较蓬松,与金属摩擦系数较高、宜缠绕,易充塞。故工作角宜加大为70°~75°。原来的28系列的锡林针布使用仍较普遍,如AC2815×018652、/(25.4mm)分别为551齿齿密较纯棉低,型,单产较高时可选用AC2520×01660型,2。道夫针布通用性较强,可仍选用AD4030×01890型,或齿672/(25.4mm)AD4030×01880

型,盖板可在MCZ18~MCZ29型(直膝截切型)间选择。

(4)近年来几种特殊纤维的针布选用

细特(细旦)涤纶:细特涤纶纤维细度只有0.89dtex(0.8旦),纤维根数增多,比表面积增大,在梳棉加工中易出现绕花、棉结多、纤维较易损伤问题。细特涤纶织物布面风格平滑细腻,对条干、棉结及小竹节等疵点要求很高,用普通加工涤纶的针布很难达到质量要求(如梳棉棉网棉结≤0.5粒/g,成纱黑板棉结≤1粒,千米棉粒)。因此,针布的选用显得格外重要。≤10结.

----锡林针布由一般纺涤纶的2810×01665型改为2515×01660或2520×01660型,齿高由2.8mm降为2.5mm,工作角由80°降为75°或70°(还可带负角,降低齿深),

22。起齿/(25.4mm)增加到672通过增加横向密度,使总针齿密度由620齿/(25.4mm)到了既增加梳理效果,又不易绕花的作用;

----道夫针布由4030×01890型改为4532×02090型,齿高由4.0mm增加到4.5mm,22,虽/(25.4mm)降为358,针齿密度由398齿/(25.4mm)齿工作角由60°减小为58°齿密有所下降,但齿高增加,工作角减小,总的效果使道夫转移率提高,对减少棉结十分有利;

----盖板针布采用MCZH24或MCZH29型配套,针齿排列前稀后密,实现逐步细致分梳。

----刺辊针布由传统的AT5815×05611改为A T5605×05011,齿高由5.8mm减为22,/(25.4mm)减增加为41齿,工作角由75增加为85齿密由36 齿/(25.4mm)5.6mm,轻了纤维损伤,提高了梳理质量。通过实践,上述针布配套取得了较好的纺纱效果。

长绒棉:采用全长绒棉纺7.3tex、5.9tex或更细的特细号纱时。长绒棉长度长、细度细,应尽可能充分梳理并注意减少纤维损伤。除适当调整速度、隔距、垫高给棉板外。在锡林针布的选择上,应选用更矮、更浅的针布,工作角65°不宜再减小。如由选用2025×01550型,道夫针布为

4030×01590,盖板密度增大,宜由42变为45型或50型。在少损伤纤维的前提下,实现细致分梳。

竹浆纤维:竹浆纤维强力对于普通粘胶纤维,梳棉加工时应注意减少纤维损伤,又要充分梳理。有的采用化纤针布配置,有的采用棉型针布配置。经试验采用2525×01560棉型针布配置质量优于2810型的化纤针布配置,盖板宜由纺化纤的29型改为36型,可提高梳理质量。但应注意适当降低锡林速度,提高锡林~刺辊速比。

4.2 生条定量

(1)生条定量与产质量关系密切:由梳棉机理论产量计算公式可知,理论产量实际是计算常数、生条定量、出条速度三者的乘积。生条定量或出条速度的增加都会使理论产量增加。然而梳棉定量或速度的增加对质量的影响远大于纺部其他工序。它不仅关系到生条半成品的供应量,而且与质量息息相关。必须慎重对待。

(2)生条定量设计:传统生条定量一般多在16g/5m~20g/5m的范围,质量要求较低的粗粗号纱或转杯纱、付牌纱可在20g/5m~25g/5m范围选择。有的化纤较蓬松,易堵圈条斜管,可适当偏轻掌握。近年来,推广重定量工艺,生条定量有所提高,一般品种可达到20g/5m~25g/5m,但质量要求较高的细号、特细号纱定量仍多在20g/5m以内。

4.3 速度

(1)锡林速度

随着梳棉机的技术创新和新机型的出现,锡林速度由50年代的180r/min~锡林速代梳棉机,4年代以后的第420r/min,90~360r/min年代的60增加到250r/min

度又有所提高,较高的可达到450r/min~550r/min。有人对45种各类高产梳棉机锡林实

用速度做过统计,一般在280r/min~460r/min,平均速度394r/min。多年来,锡林高速一直是高产梳棉机提高分梳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过高的锡林速度会引起生条短绒有所增加。因此,对与单纤维强力较低的低等级棉,往往采取梳棉机整体降速的方法,将锡林速度控制在280r/min~300r/min左右。

(2)刺辊速度及锡林刺辊速比

梳棉机对短绒影响最大的是刺辊部位,包括刺辊速度、刺辊与给棉板隔距、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以及刺辊与锡林速比。过去,人们对短绒问题有所忽视,早期的A186型梳棉机刺辊皮带盘只有110mm一档,刺辊设计速度1327r/min。近年来,人们对刺辊速度带来短绒增加的的负面影响越来越重视,并普遍以降低刺辊速度来控制短绒率的增长。由于锡林与刺辊速比影响分梳与转移两个方面的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过去这个速比一直偏小,造成纤维由刺辊向锡林转移率降低,纤维返在刺辊腔体中反复打击、摩擦揉搓,使棉结、短绒增加。A186型梳棉机早期速比只有1.44倍,明显偏低。国外普遍认为刺辊速度不宜超过950r/min,目前刺辊速度大多控制在650r/min~950r之间。调整锡林刺辊速比通常是通过适当降低刺辊速度来实现的。一般要求锡林刺辊速比为: 纯棉1.8~2.2

化纤2.0~2.5

目前纯棉品种由于短绒问题突出,大多做了调整,但化纤速比仍偏小,应引起注意。同时也应注意,过低的刺辊速度会使未分解的纤维束数量增加,增加锡林盖板梳理区的负担,因此,合理的刺辊速度应结合纤维性能及开清棉质量状况,经过试验确定。

(3)道夫速度、出条线速度

道夫速度与生条质量密切相关。道夫速度提高,产量提高,经过锡林盖板梳理区纤维反复梳理次数优所降低,不利于提高梳理质量;道夫速度降低,纤维反复梳理次数增加,有利于提高分梳质量。所以适当降低道夫速度往往时提高梳理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有的品种质量要求提高了,存在质量问题。往往通过适当降低道夫的速度,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应注意,道夫速度并非越低越好。在生条定量一定的条件下,过低的道夫速度会是转移率下降,纤维在锡林盖板区域反复梳理次数过多,反而使棉结增多。由于新型梳棉机道夫直径不尽一样,道夫与小压辊间张力牵伸也不尽相同,新型梳棉机已经可以通过电子屏幕显示出条速度。因此目前大多使用出条速度更具可比性。出条速度范围比较如下:

A186型梳棉机(实用):

道夫速度:纯棉20r/min~22r/min

化纤22r/min~24r/min

出条速度:60m/min~80m/min

170m/min

最高达150m/min,~80m/min 出条速度:新型梳棉机:

(4) 盖板速度

盖板速度是与质量和消耗密切相关的工艺参数。速度低,盖板花量少,短绒、结杂排除较少;速度高,盖板花量大量增加,短绒、结杂排除较多。应当注意的是盖板速度并不和去除短绒、结杂的能力呈正比,盖板速度大幅增加时,对短绒、排杂除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但盖板花却大量增加。A186型梳棉机调节盖板速度有单线蜗杆与双线蜗杆

选择,盖板线速度一般可在84mm/min~274mm/min之间选择。新型梳棉机盖板速度达到到400mm/min以上。

4.4 轻定量、低速度有利于生条质量

由计算公式可知,梳棉机理论单产实际是计算常数与生条定量及出条速度三者的乘

积。生条定量与出条速度任一项变化都会引起产量的增加。经过长期工艺实践,在梳棉机单产一定的条件下,较轻的生条定量,较高的出条速度,有利于生条质量的提高。如将定量降低10%,出条速度提高10%,结果生条质量较好。国内外有不少人做过种类试验,证实了上述结论的存在。其原因是速度增加对质量带来的影响低于定量增加对质量带来的影响。

4.5 制约高产梳棉机单产的因素

高产梳棉机实际不高产(不像人们期望的那么高)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困扰人们的实际问题。A186型梳棉机设计单产(单台每h理论产量)15kg~25kg,实际多半在20kg

以下,90年代以后的新型梳棉机一般标称40kg~50kg,有的50kg~70kg,实际运行情况看,大多在30kg~40kg左右,国外新型梳棉机号称70kg~100kg,有的甚至140kg,在纺转杯

纺和一些特殊品种是可能高一些,多数品种实际运行速度要大打一个折扣。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梳棉机单产受制于质量水平。过去我省几家引进国外清梳联,由于短绒问题的困扰,多用于质量要求相对较低的精梳涤棉品种棉纤维加工。因此,如何解决好高产梳棉机产量与质量的矛盾,今天仍然是摆在大家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全国梳理会议中提出“梳理与转移适度,短绒与结杂并重”工艺路线的原因。下面表1中列出了CJ14.5tex、CJ9.7tex两个品种在新型高产梳棉机上生产时产量与质量的

系。.

从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高产梳棉机产量与质量密切相关,。选择怎样的单产水平主

要取决于产品质量的要求。对于不同档次、不同质量以求取得产品可选用不同的单产水平。以便使高产梳棉机更好地发挥其效能。好的工艺应当是结合企业设备实际及市场用户质量要求,通过工艺试验找到单产与质量的适宜的平衡点。对于质量要求较低的品种,自然可以选择较高的单产水平,而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品种,选择较低单产水平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技术手段。

4.6 隔距

隔距是梳棉机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梳棉机涉及到的隔距地方有几十处之多,由于时间关系,仅就4处最重要的隔距加以阐述。

(1)锡林~盖板隔距

锡林与盖板间的梳理区是梳棉机最主要的梳理区域。紧隔距有利于提高梳理质量,但往往受制于针布质量、包卷质量(园整度与平整度)、锡林动平衡状态。例如质量要

求较高的大厂A186梳棉机锡林盖板隔距做到0.15mm、0.13mm、0.13mm、0.13mm、0.15mm(6、5、5、5、6?‰)在一些厂反映做不到,易产生接针。梳棉机锡林与盖板间

的隔距是由标准盖板与锡林间的隔距确定的,通常有5点隔距或4点隔距。化纤与技术摩擦因数较高、纤维蓬松,易缠绕和充塞,固此隔距宜适当偏大掌握。以A186梳棉机为例,锡林与盖板隔距配置如下:

纯棉:

0.15mm、0.13mm、0,13mm、0.13mm、0.15mm(6、5、5、5、6‰)

或0.18mm、0.15mm、0.15mm、0.15mm、0.18mm(7、6、6、6、7‰)

化纤:

0.25mm、0.23mm、0.20mm、0.20mm、0.23mm(10、9、8、8、9‰)

12‰)、10、10、10、0.30mm(12、0.25mm、0.25mm、0.25mm、0.30mm或

0.36mm、0.30mm、0.30mm、0.30mm、0.36mm(14、12、12、12、14‰)

(2) 刺辊~给棉板隔距

此处隔距小易损伤纤维,隔距大,分梳不充分,未分解棉束增多。一般可取0.18mm~0.23mm(7~9‰)。原料含杂较高时,隔距偏紧掌握,原料含杂低,或纤维长度长纤维宜偏大掌握。用棉型给棉板纺长绒棉时可将给棉板垫高3mm左右,隔距的适当偏大掌握,以减少纤维损伤)

(3) 刺辊~锡林隔距

此隔距偏紧掌握有利于纤维向锡林转移,减少返花。一般为0.13mm~0.18mm(5~7‰),锡林园整度较好时可采用0.13mm(5‰)

(4) 锡林~道夫隔距

较小的锡林~隔距有利于纤维向道夫转移道夫,一般为0.10mm(4‰)或

0.13mm(5‰)。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制造的新型高产梳棉机,由于速度大幅度提高,锡林、道夫等滚筒类部件高速后的膨胀问题,有关隔距适当有所放大。

5 梳棉质量控制的测试手段与方法

(1)测试手段对控制生条及成纱质量的意义

采取必要的测试手段,对生条质量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在生条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工艺参数调整、工艺部件改进、管理或技术改进措施上车,都需要尽快做出改进效果的准确及时的判断,以便为改进措施或技改方案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2)按判定范围划分的方法

----本间质量判定:简单、快捷。但与成纱质量联系不够紧密。

----本间及成纱质量判定:用时较长,能直接反映对成纱质量影响。需注意排除后工序影响。

(3)按生条质量指标特性划分

----棉网清晰度:判定梳理状况(近似反映分离度),通常用合格率衡量,优点:判定迅速,准确找到梳棉落后台。

----生条棉网棉结、杂质测定:目光法:优点:简单、易行,在人员稳定的条件下、在本单位有快速,较准确、可比性较强等特点。但单位之间由于目光差异,可比性较差。此法在缺少现代测试仪器条件下时必要的,关键是要配备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测试人员。

以某工厂为例,说明控制指标:

生条棉网棉结:

纯棉:

很好:10粒/g以内;

较好:10粒/g~15粒/g;

较差:15粒/g~17粒/g;

。30%落后台判定标准:高于平均数

化纤:≤0.3~0.5粒/g

----生条短绒率测定:

Y111型罗拉长度分析仪,或手扯棉束梳去简易方法,长度仪法耗时较长,每个试样约40min,简易法也需20min左右。通常用短绒增量作为衡量指标:控制标准如下:

过去现在

开清棉短绒增量1%~3% 1%以内

梳棉短绒增量3%~5% -1%~2%

(4)用成纱质量衡量梳棉去除结杂效果的指标

----每克黑板棉结/棉结杂质总数

每克黑板棉结/棉结杂质总数达到棉纱在、标准中的优等品为较好水平,一般棉纱杂质通过印染加工后可基本消除,但棉结对印染表面质量影响较大,尤其是深色坯,棉结造成的白星影响尤为显著。因此要求高的品种棉结应控制在优等品的一半左右。根据生产实践黑板结杂与布面结杂相关性较强。可通过制定黑板棉结及布面结杂绝对粒数的内控指标对成纱棉结杂质状况进行严格监控。以达到用户较高的要求。

----USTER检验中的千米棉结粒数

USTER检验中的千米棉结粒数实质上是一种小于4mm的短粗节,它是一种电容意义上的棉结,包括纤维缠结形成的棉结,也包括杂质,甚至一些很短的粗节。其数量波动较大,黑板结杂数量接近的纱,其千米棉结数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应根据纤维特性,布面结杂反映,做出合理判断,制定控制标准。

(5)采用先进测试仪器测试生条质量

目前,国外及国内一些质量控制较严、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已经普遍采用了AFIS 测试仪器,它的原文全称是“Advanced Fiber Iformeition system”即“高级纤维信息系统”,由于该仪器通过将纤维或半成品纤维开松后利用光电传感器对单纤维进行长度、细度、棉结、杂质,成熟状况进行测试。该仪器可用于棉花、棉卷或筵棉、棉条、粗纱等半成品质量测试。与之类似的仪器还有印度普瑞美公司(PREMIER)的aQura棉结和纤维测试仪。(USTER HVI大容量纤维测试仪、印度普瑞美公司的ART全自动大容量棉花测定仪、陕西长岭XJ128型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都只是用于棉花性能测试的。)由于AFIS测试仪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提供棉花及各类半成品纤维长度分布,短绒含量、棉结及杂质数量级尺寸大小、纤维细度、成熟度及未成熟纤维含量,这些指标对于迅速判断半成品质量状况及各项改进措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半成品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类纺织技术杂志也有越来越多的文章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学习借鉴外单位技术经验的时侯,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AFIS测试方面的知识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以重量计(w)与以根数(n)计,如平均长度L(w、n), 短纤维率SFC(w、n),、UQL(w)上四分位长度.

----短纤维率国外是使用≤12.7mm的标准,也可以通过纤维拜氏排列图得到16mm 及以下的短纤维率。通常12.7mmy以下短纤维约占16mm以下短纤维的50%~60%。也就是由16mm以下短纤维率的一般左右,比较时应注意这个测试条件。

----上四分位长度是指纤维拜氏排列图中自长至短占25%时的那一组纤维的重量平均值。与HVI检验中上半部平均长度UHML、我国罗拉长度分析仪测得的主体长度、手扯长度比较接近,但并无具体的数学相关关系。各测试方法所得的长度指标依纤维品种不同有所差异。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产 质量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职责 3.1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保养; 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 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内容 4.1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1)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确认供给合格的水、蒸汽、压缩、空气、电力等资源,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syjx梳棉机知识

实验一抓棉机工艺与设备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纺织厂实地了解抓棉机的机构组成、主要作用。 2、通过纺织厂实地了解抓棉机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 二、基础知识 纺织用各种纤维原材料,如棉花、羊毛、化学纤维等,大多数呈压紧捆包的状态运进纺织厂。另外由于天然原材料的生长特性,纤维多呈相互并结状态。按逐步梳理的原则,首先须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初步扯松分解,同时清除各种杂质和疵点,还可根据纺纱工艺的需要将不同成分、不同等级的原料进行初步的混和。这个加工过程在短纤维纺纱系统中称为开清工序,是短纤维纺纱工艺流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加工对象主要是轧棉厂或化纤制造厂运来的原料包。其主要任务为:1、开松。把原料包中压紧的纤维块松解成较小的纤维束,同时避免纤维的损伤和杂质的碎裂。 2、除杂。清除原料中大部分的杂质和疵点以及部分短绒,同时避免可纺纤维的损耗。 3、混和。使不同成分、不同等级的原料充分混和,保证成纱质量的均匀一致。 4、成卷。均匀喂给,制成一定重量和长度的纤维卷,以满足下道工序的需要。 整套设备由几台不同功能的单机组成开清棉联合机,最基本的设备配置为: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双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 抓棉机械排在开清棉联合机第一个机台的位置上,按照预定的配棉成分和一定的比例抓取原料,原料经抓棉机械的打手作用后,以棉流形式送入下一机台。 抓棉机的主要作用是从棉包中抓取原料并喂给整套开清棉联合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开松和混和作用。开松作用是借助抓棉打手和肋条来实现的。 三、实验内容 1、FA002型抓棉机示意图

2、了解机构组成 自动抓棉机有多种形式:按抓取原理不同可分为上抓式和下抓式;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往复直行式和环行式;按抓取方法不同可分为角钉滚筒抓取、锯片抓取和夹持抓取等。 FA002A型自动抓棉机属环行角钉滚筒下抓式,主要由输棉管1、伸缩管2、抓棉小车3、打手4、肋条5、支架6、地轨7、螺杆8和中心轴9组成。 自动抓棉机主要作用是开松和混和。 3、熟悉工艺原理和流程 原料包按一定的配比要求环形放在地面上,抓棉小车3绕中心轴9环行;抓棉滚筒打手4回转,上面装有的抓棉刀片在肋条5的配合下逐层均匀抓取原棉,肋条5压住棉包表面防止过多抓取;抓棉小车环行一周,打手下降一定高度,如此循环直至棉包抓净为止。被抓原棉籍前方机械顶部凝棉器气流的吸引,沿输棉管道1向前输送。 四、思考题 1、抓棉机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FA002型抓棉机的机构组成如何? 3、FA002型抓棉机的工艺流程? 4、FA002型抓棉机抓棉时应满足的要求如何? 5、FA002型抓棉机与FA006型往复式抓棉机有何区别?

论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论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什么是产品质量? 质量两个字已经是老掉牙的名词了,还没有发明货币之前以物易物的交易,我们的老祖宗就知道看货色了,货色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产品质量,企业要赚钱,货好才是硬道理,货不好,卖得再起劲,那叫骗人,货好,卖不出去,那是笨蛋。产品质量是一切硬道理之上的硬道理。 二、如何理解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产品的质量上都会下一番功夫,书上说那叫质量管理,根据一个叫朱兰的质量管理大师的说法,质量管理有三个阶段,最初是质量检验阶段,那个时候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产品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因为通过检验可以把质量不好的产品挑出来,后来发现只是在事后来检验,故事都发生了,返修、报废的损失无法避免,这些损失就是利润呀,所以就思考能不能在制造过程中控制质量呢?这就到了质量管理的第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著名的新老七大质量管理工具闪亮登场,统计学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在质量改进方面拍脑袋也变得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尊重数据了。再到后来,人们发现单纯在制造过程中控制质量也控制不住,而且成本也不低,一些产品缺陷是先天性的,好多产品从娘胎中出来就躺在了担架上,这个时候,人们意识到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这就到

了质量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这时,6SIGMA、QBD等质量管理工具开始被一些企业应用到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中,从一开始就进行质量的设计,这些企业属于先知先觉。 三、企业研发质量管理现状 不过,先知先觉的企业实在太少了,大部份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重点还是在制造过程,不是说这些企业不想在源头(产品设计)来控制产品质量,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在设计中构建产品质量,有些企业是被客户逼到去做研发质量控制,比如有些企业要想成为某大客户的供应商,客户就要对企业进行审计,第一轮审计下来,问题列了一大串不说,还被客户画了一个像,类似于“公司不具成长性”、“过程不可控制”、“质量不可追溯”、“质量管理只是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等等。这时,企业老总以及各级管理者都犯迷糊了,你说我们GXP早就通过认证了,年年内审、三年一度的外审也没问题,公司还有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研发管理办都在抓质量,质量就象阶段斗争一样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怎么就不灵呢?客户审出的这些问题难道我们自己审查不出来?还是我们对这些问题都习惯了而不当成问题了,所谓久居鲍鱼之室而不闻其臭?还是我们这些年的质量管理都象中国足球一样的假(甲)A? 四、搞好研发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纺纱工艺设计综述

纺纱工艺设计 发表者:发表时间:2012-6-6 9:04:13 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 棉纺厂主要加工棉、棉型化纤、中长化纤的纯纺及其混纺纱线,其它天然纤维如毛、麻、绢、羊绒、兔毛等的短纤维形式也可在棉纺厂进行混纺产品开发。 本章主要掌握典型纺纱系统、各工序工艺参数调节、半制品及成纱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措施。第一节纺纱系统分类 1 普梳纺纱 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 →粗纱→细纱→后加工 2 精梳纺纱 原料→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2-3道) →粗纱 (预并条、条卷) (条卷、并卷) (条并卷) →细纱→后加工 3 混纺纱 棉→开清→梳理→精梳前准备→精梳 涤→开清→梳理→预并条 →混并条(三道) →粗纱→细纱→后加工 4 新型纺纱 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新型纺纱 5 中长纺 中长专用开清棉设备→M型梳棉机→并条粗纱→细纱 6 废纺系统 利用下脚纺制棉毯等 7 后加工 1 烧毛→纱筒打包→出厂 烧毛→定型线筒打包→出厂 细纱→络筒→并纱→捻线→线络筒→摇纱→绞纱打包→出厂 络并联 细管直并本厂织部车间使用 本节学习后能写出典型棉纺纺纱流程。 第二节工艺参数与质量指标 一、原料 1 棉:籽棉轧棉皮棉→打包→送到纺织厂 1) 轧棉 a 锯齿轧棉—锯齿棉 含量少、短绒少、棉结索丝疵点多、产量高、 适轧细绒棉(长度为25~33mm,细度为6000 ~ 7000公支,适纺中细号纱,即9 ~ 28tex)b 皮辊轧棉—皮辊棉 含杂多、短绒多、棉结索丝疵点少、产量低 适轧长绒棉(长度33mm以上,细度7000 ~ 8000公支,适纺细号纱,即3 ~ 7tex)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教学教材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 1 梳棉在纺纱工程中作用和地位 (1)“清、钢、浆”历来被认为棉纺工程中是三个最关键的工序,特别是梳棉工序。 (2)“梳棉是纺织厂的心脏”“梳得怎样就纺得怎样”是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共识。 (3)梳棉是形成并奠定半成品结构的基础,是影响后工序生产及成纱质量最主要的工序之一。 2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目标 (1)纤维分离度,即将纤维束分解成单纤维状态; ------顺利实现牵伸的基础; ------纤维与结杂的充分分离是去除结杂的基础; ----- 纤维以单纤维状态实现更充分混合 (2)尽可能去除棉结与杂质 ------普梳工艺基本上是除杂的最后一道关口; ------精梳品种还与精梳工序有关,这是清梳联短绒率较高对精梳品种的影响精梳小于普梳的原因所在。但对于减轻精梳负担,实现高效能精梳关系也十分密切。 (3)控制短绒增长率 ----短绒率与成纱质量密切相关:短绒增加,条干恶化,常发性纱疵增加,飞花增多,粘缠挂堵多,使短粗节纱疵增加(10万米纱疵),有人认为,短绒每增加3%,条干CV恶化1%。 ----随着高产梳棉机产量的提高,短绒增加导致质量下降的问题日渐突出。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还应包括生条条干、生条重量、落棉控制等等问题,限于时间关系,此处不再赘述。主要是以上3个方面 3 梳棉工艺路线 (1)过去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是:“紧隔距、强分梳、好转移”这条工艺路线是以提高梳棉机分梳、除杂能力为核心的,虽然也提到转移问题,但不够突出,“好转移”的目标不够明确。这条工艺路线在提高梳棉机分梳质量。清除结杂,提升梳棉机单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近年来(2007年全国梳理质量会议)提出的工艺路线是“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这条工艺路线应该说是对近年来高产梳棉机工艺实践的总结,比较全面的提出了正确处理梳理与转移、结杂与短绒关系,合理解决充分梳理与短绒控制这对矛盾的原则。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对梳理工艺核心的认识。 (3)梳棉机的梳理度并非越大越好,转移率过大或大小也会对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必须适中掌握。在充分梳理、排除结杂的同时,同时兼顾短绒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86608

。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基础。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尤其以工序过程质量控制更为重要。工序是产品、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在制造现场的综合反映。工序状态的优劣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工序质量的稳定涉及到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特别是主导因素发生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取决于工序质量的稳定提高,如果工序发生异常能迅速消除,保持工序的稳定,就能不断提高制造质量,实现制造质量控制的计划预定的目标值。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是必然的,如果生产的过程失控,将会带来重大损失,产品设计或工艺准备的质量缺陷,可以通过样机鉴定来发现并加以纠正。但是,在产品图样和工艺文件正确无误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仍然可能产出不合格品,甚至产生成批报废。从现场质量管理角度来看,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就是强化生产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全面提高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工艺手段、计量和检测手段、生产环境等六大因素的质量与水平,工序的过程就是这六大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了做好工序过程的控制,应采取如下措施: 1、明确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本途径。在制造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机、料、法、环、测,即构成工序能力的六大因素。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起着决定全局

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培养谨慎的工作作风。同时还要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精度,严格检验制度,合理规定检验频次,严肃工艺纪律,检查和督促执行

如何构建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如何构建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一、什么是产品质量? 质量两个字已经是老掉牙的名词了,还没有发明货币之前以物易物的交易,我们的老祖宗就知道看货色了,货色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产品质量,企业要赚钱,货好才是硬道理,货不好,卖得再起劲,那叫骗人,货好,卖不出去,那是笨蛋。产品质量是一切硬道理之上的硬道理。 二、如何理解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产品的质量上都会下一番功夫,书上说那叫质量管理,根据一个叫朱兰的质量管理大师的说法,质量管理有三个阶段,最初是质量检验阶段,那个时候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产品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因为通过检验可以把质量不好的产品挑出来,后来发现只是在事后来检验,故事都发生了,返修、报废的损失无法避免,这些损失就是利润呀,所以就思考能不能在制造过程中控制质量呢?这就到了质量管理的第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著名的新老七大质量管理工具闪亮登场,统计学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在质量改进方面拍脑袋也变得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尊重数据了。再到后来,人们发现单纯在制造过程中控制质量也控制不住,而且成本也不低,一些产品缺陷是先天性的,好多产品从娘胎中出来就躺在了担架上,这个时候,人们意识到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这就到了质量管理的第三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这时,6SIGMA、QFD等质量管理工具开始被一些企业应用到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中,从一开始就进行质量的设计,这些企业属于先知先觉。 三、企业研发质量管理现状 不过,从我们杰华咨询长期与企业接触的情况来看,先知先觉的企业实在太少了,大部份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重点还是在制造过程,不是说这些企业不想在源头(产品设计)来控制产品质量,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在设计中构建产品质量,有些企业是被客户逼到去做研发质量控制,比如有些企业要想成为某大客户的供应商,客户就要对企业进行认证,第一轮认证下来,问题列了一大串不说,还被客户画了一个像,类似于“公司不具成长性”、“过程不可控制”、“质量不可追溯”、“质量管理只是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等等。这时,企业老总以及各级管理者都犯迷糊了,你说我们ISO9000早就通过认证了,年年内审、三年一度的外审也没问题,公司还有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ISO9000办、研发管理办都在抓质量,质量就象阶段斗争一样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怎么就不灵呢?客户审出的这些问题难道我们自己审查不出来?还是我们对这些问题都习惯了而不当成问题了,所谓久居鲍鱼之室而不闻其臭?还是我们这些年的质量管理都象中国足球一样的假(甲)A? 面对企业的这些困惑,我们来剖析一下企业在研发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能被大家有所借鉴就满足了。 四、搞好研发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首先,研发质量管理的基本前提是研发的业务流程要理清楚。很多企业的研发管理者说,我们搞产品开发这么多年了,流程肯定是有的,要不然怎么做得出产品呢?然而,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可操作性不强,基本上是按ISO9000的要求设计的,一般是4到7页纸,产品开发流程独孤一剑(只有一个层次),有少量的模板或检查表,企业经常是写流程的人不执行流程,执行流程的人不写流程,开发流程是ISO9000办或质量部或研发管理办为开发人员写的,而开发人员觉得这个流程只是为了应付ISO的要求,缺乏可操作性,实际工作中就不按照流程操作,在大多数开发人员眼里按流程操作是做不出产品来的,还不如自己的经验来得实在。企业对流程的管理也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流程经常变,使用人员无所适从,二是流程没有责任人,没有人维护,纸上的规定与实际运作相差太远还没有修订,对于一些新的业务,老流程不适合了也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 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主要机械的名称 (1)混棉机械: 自动抓包机,由于某种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 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4)打手机械: 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

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普梳)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 (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 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3)道夫: 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版房负责拼版。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3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3.4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性负责。 3.5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3.6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3.7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3.8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4.1 生产计划的制定 4.1.1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4.1.2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4.1.3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4.1.4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 4.1.5 《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4.2 试生产 4.2.1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4.2.2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事宜进行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后,生产人员方可单独进行设备操作。 4.2.3 生产人员应熟悉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知道其所涉

质量员培训教材

质量员培训教材 目录 1 概述 1.1 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 1.1.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1.1.3 质量管理的原则与程序 1.1.3.1 质量管理的原则 1.1.3.2 质量管理程序 1.1.4 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 1.1.4.1 事前控制 1.1.4.2 事中控制 1.1.4.3 事后控制 1.2 质量管理的发展 1.2.1 质量检验阶段 1.2.1.1 质量检查制度形成 1.2.1.2 质量检验的特点

1.2.1.3 检验制度的缺陷 1.2.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1.2.2.1 统计质量控制的形成 1.2.2.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特点 1.2.2.3 统计质量控制的缺陷 1.2.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2.3.1 全面质量管理的形成 1.2.3.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2.3.3 全面质量管理的缺陷 1.2.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阶段 1.3 质量检查员的要求 1.3.1 质量员的工作职责 1.3.2 质量员的专业要求 1.4 我国工程质量检查制度的演变 1.4.1 单一的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检查制度 1.4.2 第二方建设单位质量验收检查制度 1.4.3 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形成 2 我国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2.1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概述 2.1.1 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2.1.2 标准化工作的管理 2.1.3 标准种类

2.1.4 标准的分级 2.1.5 标准化和质量管理的关系 2.2 建筑施工标准体系 2.2.1 体系确定原则 2.2.2 层次划分 2.2.3 施工标准体系层次的划分 2.3 施工验收规范的演变过程 2.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标准(GB 50300-2001) 2.4.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修订背景 2.4.1.1 原标准已不适应当前工程质量管理的需要 2.4.1.2 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工程技术标准提出新的要求 2.4.1.3 建设部的指导意见 2.4.2 验收规范本身修改的主要内容 2.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标准(GB 50300-2013) 2.6 有色金属工业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2.6.1 有色金属工业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的出台背景 2.6.2 主要内容 3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3.1 施工现场质量检查 3.2 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3.2.1 材料控制的重点

研发项目质量控制办法

研发项目质量控制办法 第1条为加强对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有效控制研发项目的质量,不断提高软硬件产品的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事项。 第3条相关职责。 (1)项目负责人在研发项目的初始阶段应组织人员编写《研发项目质量控制计划》。 (2)研发项目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研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对其进行评价,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并实施质量纠正与预防措施。 (3)质量管理人员负责记录和统计项目研发过程中规定的数据,参与产品质量改进的相关活动。 第4条研发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编制质量控制计划、及时开展研发过程评审、建立报告制度。 第5条研发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策划阶段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应结合项目的规模、目标、研发周期等具体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研发项目的质量目标。 (2)研发项目中相关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3)项目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第6条在研发项目进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通过对研发过程的评审实现对研发产品质量的控制与监督。 第7条研发项目评审具体内容应参照各相关程序文件执行,如需求分析阶段的评审按照《需求分析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开发设计阶段的评审按照《开发设计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8条研发项目质量负责人应指定专门人员记录质量评审过程,对评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评审记录可以以《评审报告》或《会议纪要》的形式体现。 第9条研发项目质量负责人应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建立报告制度,相关质量管理人员应定期编写质量控制报告交授权人员审核,使授权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研发项目的质量控制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纠正措施确保整个项目的质量。

A186梳棉机工艺设计

本文以A186型梳棉机纺棉纤维为例,分析了针布、速度及主要隔距的配置情况,探讨了A186型梳棉机工艺设计思想。A186型梳棉机通过采用较重定量、配置金属针布、增加固定附加分梳件根数与针布密度,配置两刺辊系统及采取较小梳理隔距,加强了纤维分梳,提高了梳棉产量和质量。 1 产量与定量 A186型梳棉机最大产量为250 kg/h,定量范围:棉条干重为(19-26)g/5m在实际生产中纺中细号纤维(20tex~30tex,27mm~29 mm)产量为12 kg/h~25 kg/h,定量为25 g/5m,纺棉时其产量为19kg/h,定量为22 g/5m。可见A186型梳棉机实用产量还是较高的,其定量选择也比较重,其中纺细号纤维时定量属于中定量范围,而纺棉时定量则为重定量范围。 2 针布配置 A186型梳棉机选用针布情况,为进行对比,也将20世纪80年代国内FA201型梳棉机针布配置情况及A186型梳棉机纺中细纤维所选用针布密度情况也一并列出。 A186型梳棉机所选用的是世界一流的金属针布,其配套方式也采用配套设计思想。 在两刺辊系统中针布配置有独到之处,第一刺辊配用的是梳针,而第二、刺辊则配置的是锯齿针布。由于第一刺辊是对纤维进行握持分梳,因而选用对纤维分梳能力高、损伤小、除杂强、耐磨性好、密度较小的梳针,这对提

高梳理质量是相当有利的,而第二、刺辊对纤维进行的是自由分梳,故选用 工作角(40)、齿密大的锯齿针布以加强对纤维的分梳。以上针布配置,再加 上二较高的速度配置和每个刺辊所附加带吸风尘刀的高密度固定分梳板[为 90齿/(25.4 mm)2,是已知刺辊下分梳板密度比较大的一种],可使三刺辊系 统对纤维分梳、除杂能力大大提高,为锡林盖板区采用小隔距、高速度、强 分梳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 锡林针布采用的是当今世界上工作角度最小、齿高最小、基厚最小、齿密较高的P-1840S×0.4型针布,这说明,当产量提高时,其也遵循矮、小、薄、密的锡林针布选用规律。盖板针布也选用300齿/(20 mm)2的密度针布,以加强对纤维的细致分梳. A186型梳棉机尽管产量是普通高产型梳棉机的几倍,但其刺辊分梳度却远大于普通高产型梳棉机,其中第二刺辊的分梳度和第三刺辊的分梳度分别是普通高产型梳棉机的2倍和3.4倍,尽管锡林分梳度比普通型梳棉机的要低一些,但其前后固定盖板动态分梳度均比普通高产型梳棉机要大出许多,如后固定盖板要比之大2.78倍(r=10%)、4.15倍(r=15%),前固定盖板比之大1.7倍(r=10%)、2.5倍(r=15%)。可见DK903型梳棉机提高产量主要措施在于增加刺辊分梳板密度和根数、固定盖板根数与齿密,例如其前后固定盖板根数比DK760型梳棉机多4根,比FA201型梳棉机多5根。同时采用较大密度锡林针布和较小盖板针布工作角,这些设计思想是我们在今后高产型梳棉机的制造和使用中要加以借鉴的。 3 速度的选择 A186型梳棉机纺棉纤维、FA201型梳棉机纺棉时主要部件的速度情况见表3。

生产质量管理、控制简介

生产质量管理、控制简介 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企业成功的四个因素项目、机遇、环境和管理。但品质无论何时都是企业管理的焦点和生命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先决条件便是产品能被市场接受。在产品竞争的三大要素“品质、成本、交期”中品质排在首位;所以说一个企业要是没有品质,那便没有明天,可见品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我公司产品能在市场中被接受;除不断加大品质的控制力度及品管人员的配备外;对品质的控制不仅着重于进料、制程的检验;更着重于品质的改善与提升,体现全过程“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品质控制的关键在于以下八大点,我公司严格按照以下八点以及ISO9001的要求严格执行;保证产品质量。 1.高阶管理层的重视:我们应在任何情况下避免“出货第一,品质第二”的经 营概念。 2.明确品质控制的职责、权限:在公司品质部拥有独立的品质判断权力。对品 质的仲裁权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品质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产品的品质标准;(2)保持检验标准与品质标准的一致性;(3).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实施效果。 3.强调落实、执行:品质控制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人的执行程度。加强品质 执行者的品质意识与理念训练,有助于执行者对“品质控制”的理解和有效执行。 4.重视品质分析与总结:加强品质状况分析,总结有利于职能人员了解品质差 距原因,加强品质预防。 5.重视品质改善:品质改善是品质控制的目的。 6.品质改善循环及维护的执行。 7.开展质量评比活动:通过质量评比活动可以加强员工对品质的重视,推动品 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8.推行5S活动:推行5S活动可以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持良好的工 作态度。 品质检验控制具体实施职责如下:

药品质量控制培训教材

药品质量控制培训教材 培训教师:高行云 2014年1月

第一章总则 1. 为什么要加强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培训:为加强质量检验的规范管理,保证药品质量,贯彻《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 2. 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贯穿于质量检验部门及药品检验全过程。 3.质保部负责本企业质量检验规范指导工作。 第二章机构、人员与职责 1. 公司应设立质量检验部门(中心化验室)。质量检验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与所生产药品的规模、品种和检验工作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的检验人员。人员职责应明确。 质量检验部门的负责人应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技术职称;能有效的领导质量检验机构工作,有一定的药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有能力对药品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对药品检验质量负全面责任。 从事操作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色谱扫描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进行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检验的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药学专业或化学专业学历,经过省或地市级药检所培训,有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培训合格证, 持证上岗; 其中从事滴定液标定的检验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药学专业或化学专业学历,或具有中专以上药学专业学历并从事本岗位工作多年,经考核合格, 持证上岗; 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其他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专业技术和GMP培训,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具有本岗位检验工作的能力,经岗位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 从事高生物活性、高毒性、强污染性、高致敏性及有特殊要求的药品质量检验人员应经相应专业的技术培训,具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并持证上岗; 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验收人员需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识别药材真伪、质量优劣的技能,并持证上岗; 从事实验动物管理和饲养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接受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 中心化验室的主要职责: 2.1、执行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法定标准和内控标准,按照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执行留样制度; 2.2、执行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物质、滴定液、检定菌、

梳棉机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梳棉机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一、梳棉机的任务 (1)开松棉束制成单纤维:由于开清棉机械只能开检原棉制成棉束,所以梳棉机就须继续把棉束开松成单纤维状态。这是为了清除细小杂质和进行下道牵伸工序所必需的。事实上,大多数棉束,甚至棉结都是在梳棉机刺辊区和锡林一盖板区内被梳理解开的,只有少量的进入盖板花被清除。 (2)清除杂质和短绒:清除杂质的任务主要由刺辊区承担,它能除去喂入棉层含杂的50%~60%,另有一小部分尘杂则进入盖板花而得到排除或在其它部位落出。由于现代梳棉机的除杂效率约为80%~95%,所以由开清棉和梳棉机器共同完成的除杂效率可达95%~99%,最后在梳棉条中的含杂只有0.05%~0.3%。梳棉机也能去除凝集在纤维上的尘埃,后者是在针尖梳理时被清除。梳棉机还能去除部分短绒和短纤维,在锡林一盖板区梳理过程中,长纤维与锡林针齿接触面积较多,较监狱看守被锡林针齿带走;而短绒和短纤维则常停留在盖板针齿上及被压入针齿内,形成盖板花而被除去。盖板花的一半就由这些短绒、短纤维组成。 (3)纤维混和:在道夫凝集纤维的过程中剩留在锡林表面的纤维多次返回到锡林一盖板区重复接受针齿的梳理,完成了纤维沿棉流纵向的混和;接着在成网过程中又完成了纤维沿棉流横向的混和。 (4)纤维纵向定位:一般梳理作用能产生纤维平行化的效果,但在道夫凝集纤维和输出过程中纤维是相互重叠和交错的(不完全平行),最后仅达到沿顺向排列和定位的程度。 (5)成条:梳棉机输出的条子要规则地放在条筒内,供下道工序加工。 二、梳理机的种类及梳棉机的发展 梳理机有盖板式和罗拉式两大类。前者有若干根慢行的盖板环列在锡林的上半周,其优点是锡林分梳区面积大,且盖板有除杂作用苦被清洁,加工棉及棉型化纤效果好,所以专名为梳棉机。后者有数对荼罗拉和剥取罗拉环列在锡林的上半周,适于加工毛、麻、绢丝等较长纤维,所以专名为梳毛(麻、绵)机。梳棉机双联型,即两台梳棉机串接起来成为一台,其目的是提高棉网梳理、除杂、混和的效果。但此类机器制造成本高、占地大、维修不便;况且现代梳棉机的棉网产量,质量都能达到要求,故双联型机已采用了。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批量生产A186型梳棉机,锡林改包弹性针布,产量为4~6kg/h。60年代生产A186型梳棉机,锡林改包金属针布,产量为25 kg/h。80年代发展为FA201型梳棉机,产量为30~40 kg/h。梳棉机的锡林和道夫包上金属针布是提高机器产关键措施。梳

梳棉工艺设计与生条质量控制

梳棉工艺设计与生条质量控制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 1 梳棉在纺纱工程中作用和地位 (1)”清、钢、浆”历来被认为棉纺工程中是三个最关键的工序,特别是梳棉工序。 (2)”梳棉是纺织厂的心脏””梳得怎样就纺得怎样”是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共识。 (3)梳棉是形成并奠定半成品结构的基础,是影响后工序生产及成纱质量最主要的工序之一。 2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目标 (1)纤维分离度,即将纤维束分解成单纤维状态; ------顺利实现牵伸的基础; ------纤维与结杂的充分分离是去除结杂的基础; ----- 纤维以单纤维状态实现更充分混合 (2)尽可能去除棉结与杂质 ------普梳工艺基本上是除杂的最后一道关口;

------精梳品种还与精梳工序有关,这是清梳联短绒率较高对精梳品种的影响精梳小于普梳的原因所在。但对于减轻精梳负担,实现高效能精梳关系也十分密切。 (3)控制短绒增长率 ----短绒率与成纱质量密切相关:短绒增加,条干恶化,常发性纱疵增加,飞花增多,粘缠挂堵多,使短粗节纱疵增加(10万米纱疵),有人认为,短绒每增加3%,条干CV恶化1%。 ----随着高产梳棉机产量的提高,短绒增加导致质量下降的问题日渐突出。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还应包括生条条干、生条重量、落棉控制等等问题,限于时间关系,此处不再赘述。主要是以上3个方面 3 梳棉工艺路线 (1)过去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是: ”紧隔距、强分梳、好转移”这条工艺路线是以提高梳棉机分梳、除杂能力为核心的,虽然也提到转移问题,但不够突出,”好转移”的目标不够明确。这条工艺路线在提高梳棉机分梳质量。清除结杂,提升梳棉机单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近年来( 全国梳理质量会议)提出的工艺路线是”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这条工艺路线应该说是对近年来高产梳棉机工艺实践的总结,比较全面的提出了正确处理梳理与转

软件开发质量控制过程

软件开发控制与评审控制 作者: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角色与职责 (1) 4.项目过程控制 (1) 5.版本控制 (2) 6.软件测试 (3) 7.产品交付控制 (3)

1. 目的 对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监控,使设计输出不断满足顾客和有关标准、法令、法规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应用软件设计、软件升级等。 3. 角色与职责 ?部门领导:负责整个质量控制过程。 ?项目经理:编制软件开发计划,组织实施设计软件评审与监控过程。 ?开发人员:负责软件评审及评审结果的修改与处理。 ?质量保证工程师:根据软件开发过程, 4. 项目过程控制 4.1项目经理组织软件的立项评审。质量保证工程师参与并监督整个评审 过程。评审完成后,输出《软件产品立项评审记录》。 4.2项目经理制定软件开发过程的评审计划,输出《软件开发评审计划》, 此计划明确在项目的立项、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等各开 发阶段的时间点及输出项;

4.3质量保证工程师根据《软件开发评审计划》、《项目开发时间进度表》; 在每个里程碑点,提出阶段评审。项目经理主持评审。具体的阶段包括:需求评审、概要设计评审、测试方案评审。 4.4质量保证工程师参与、监督整个评审过程。评审包括但不限于:需求、 开发计划、设计文档、代码、测试计划。评审完成后,输出〈〈项目评审记录〉〉。 4.5质量保证工程师对评审的处理内容、结果进行监督;并对实施的结果 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输出〈〈评审检查实施表〉〉 4.6 质量保证工程师定期跟踪项目的开发情况,每月/每个项目节点,定期 出〈〈项目质量报告〉〉。 4.7 项目开发完成后,质量控制工程师对整个项目质量控制的情况进行总 结。对项目的输出内容进行检查,输出〈〈结项评审〉〉。包括: ?代码打标/包、 ?文档输出检查、 ?产品包装检查; 4.8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按照《武汉虹翼公司研发部科研项目管理--补 充细则》之规定,实施奖惩。

并条机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并条机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一、并条机的任务 由于梳棉机制出的生条长片段线密度不匀率较大(约4%左右);纤维伸直度率,完全伸直的纤维只占25%左右,大部分纤维呈弯钩或卷曲状态;生条中还有一些纤维相互缠连。生条若直接用于纺纱,必须影响成纱质量。至于精梳维条,虽然纤维的伸直度较好,但是条干均匀度较差。因此它们都必须经过并机的进一步加工,将多根纤维条并合和牵伸成一根纤维条,以达到以下目的:①降低纤维条的长片段不匀率;②改善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及分离度;③使各种纤维相互均匀混和,以取得混棉效果。 二、并条机工艺过程 并条机由喂入、牵伸和成形卷绕三个部分组成。共有六根或八根纤维条经导条罗拉3和导条压辊4的牵引,从机后各条筒1中引出,转过90o后在导条台上并列向前输送,由给棉罗拉7汇集喂入牵伸装置。牵伸装置由三列下罗拉8、三根皮辊9及一根压力棒10组成。为了防止纤维扩散,牵伸后的纤维网经集束器11初步收拢后由集束罗拉12输出,再经一定口径的喇叭头14凝集成条,被紧压罗拉15压紧后,由圈条器16将纤维条有规律地圈放在机前的条筒18内。 三、并合作用 并合就是将多根纤维条平行地叠合成一体,由于各根纤维粗、细节在并合中随机叠合,从而可以改善纤维条的均匀程度。 n根定量相同、不匀率C相同的纤维条随机并合,则并合后纤维条的不匀率C=。并合后纤维条的不匀率为并合前的,即均匀度得到了改善。并合根数n过大同,并合效果就不明显。而且由于并合后的牵伸倍数增大,导致条干均匀度恶化。因此生产上一般只采用六根或八根纤维条并合。 实际上各根纤维条还存在着定量轻重差异,如将轻条或重条集中在同一眼(多根条子并合喂入和牵伸成一根条子的生产单元称为眼)并合加工,则输出条子会相应地偏轻或偏重。故生产上应注意将纤维条轻重搭配并合,如果做到每眼以轻重条搭配喂入,输出条子之间重量差异就可显著地降低。 为了改善纤维条的内在结构,例如提高纤维混和均匀度和伸直平行度等,一般都不止进行一个道次的并条加工。通常,纯棉纺采用两道并条,涤棉混纺采用三道并条,而毛纺采用3~5道并条。

质量控制工艺流程图.

时速25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双线箱梁工艺流程图

“▲”为重要工序 图1.6-1 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一、编制说明 为保证箱梁结构耐久性,满足时速25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用箱梁要求,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根据相关规范、标准,结合《工艺细则》、相关检验细则和现场实际生产工艺,制定本梁场质量控制要点。 二、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系指在作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工序,直接影响箱梁质量且事后无有效补救措施的相关工序,特殊过程要求生产过程中严禁违规操作。 特殊过程:混凝土作业,预应力张拉及管道压浆。 三、特殊过程控制 (一)混凝土作业 1.机械设备 混凝土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见表1-1: 表1-1 混凝土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2.劳动组织 施工初期计划安排54人左右,正式生产后根据施工情况再考虑人员增减。每班指挥1人,安全员2人,输送泵操作手2人,布料机操作手2人,布料机下料软管牵拉4人,电工2人,附着式振动器控制2人(每侧1人),插入式振捣棒振捣20人,提浆整平机司机1人,辅助短距离倒运砼及收面10人,模板查看2人,试验6人。浇筑前对各作业层人员进行详细分工,明确职责。 3.设备、工艺参数和人员的认可 (1)各种设备必须具备合格证、运转正常记录、检修检测记录。2台混凝土搅拌站,每台搅拌站设计功率为120m3每小时,完全能确保一片梁体310.6m3在6小时内搅拌完毕。每片梁生产采用2台输送泵,每台输送泵工作效率是80m3每小时,能满足生产需要,其余2台备用。从搅拌站至制梁台座来回输送时间约为10分钟,6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能力能保证输送泵工作需要。2台装载机满足上料要求。(备用发电机2台300KW) (2)各种作业人员凭证上岗,配置工作人员名单列表,振捣工20人,能保证振捣充分。 (3)工艺参数验证—试验结果记录是否合格认证- 加强(含气量坍落度入模温度模板温度泌水率原材料配合比控制) 4、混凝土作业 4.1原材料选择及其控制 4.1.1水泥 采用广西东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验一次,检测项目:细度、凝结时间、安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 185页)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培训教材 第一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质量常用术语 1、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顾客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4、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5、体系(系统)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6、管理体系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7、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8、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9、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10、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11、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2、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3、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4、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5、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6、持续改进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17、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18、相关方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19、产品 过程的结果。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1)服务(如运输); 2)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3)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4)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20、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21、特性 1)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 2)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 3)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正直); 4)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5)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