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现代汉语易混实词辨析63例

常用现代汉语易混实词辨析63例

常用现代汉语易混实词辨析63例
常用现代汉语易混实词辨析63例

常用现代汉语易混实词辨析63例

1、暴发与爆发:一位暴发户骄傲地说:“混到今天不容易,其间我暴发过疾病,目睹过革命的爆发,脱险于山洪暴发和火山爆发。”

2、包含与饱含与包涵:小朋误解了朋友话中包含的意思,事后眼里饱含热泪,请求朋友包涵。

3、必须与必需: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

4、不和与不合:这位过门不久的小媳妇,与婆婆感情不和,与丈夫性格不合,处境极为艰难。

5、窜改与篡改:野心勃勃的日本改动历史教科书的真正意图,不是窜改个别不通的词句,而是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罪行。

6、度过与渡过:他写作善于揣摩过渡段、过渡句,有时为之劳累过度。

7、灌注与贯注:老叶把那种革命加拼命的干劲逐渐地灌注进小方的心田,使之把全部精力都贯注到革命事业中。

8、贯穿与贯串:团结互助的精神贯穿(或贯串)在我们队伍里,因此,能够提前修建好这条贯穿本省十几个县的公路。

9、核算与合算:钱咪干个体一年,经过年终考核算赢利甚少,发觉这样经营很不合算,便和妻子合算明年该怎么办。

10、化妆与化装:这位女演员化妆起来,淡妆浓抹总相宜,回头率极高,化装后上台演出,演谁像谁,技高一筹。

11、简捷(截)与简洁:改病句应针对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取简捷的方法,不走弯路,把句子改得通顺、简洁。

12、界限与界线:正误之间有是非(界线),国与国之间有国界线,但学无止境,永无界限。

13、棘手与辣手:今天,法官小王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他想宽贷罪犯,可这家伙好辣手,反而给了他一枪。

14、考察与考查:省长到各县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这些地方对县长的年度考查不够全面,严肃。

15、历程与里程:四十四年的历史记录了中国足球队的战斗历程,如今,中国他出线了,又踏上了新的里程。

16、考察与视察:“考察”着重批观察、调查研究。适用围比“视察”广。多用于对山川、地形、地质、工程、运动、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取得具体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视察”侧重于负有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多用物上级对下级的地区、部

17、牟取与谋取:小商小贩不能用欺诈手段牟取暴利,而应合法经营,谋取利润。

18、曼延与蔓延:我们沿着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行走,发现蚕食的现象在进一步蔓延。

19、勉励与勉力:老师经常勉励我们不要畏惧困难,要勉力求学。

20、墙脚与墙角:建国初期,不法资本家大搞“五毒”,挖社会主义墙脚,而他常常精心地把残砖破瓦和整砖整瓦分开摆摞在墙脚下,然后转过墙角,走向试验田.

21、误解与曲解:而且看看对我的批评文字,得了一种经验,好像评论做得太简括,是极容易招得无意的误解,或有意的曲解似的。

22、施行与实行:新规定将于明年一月一日开始施行,任何单位都要依照新规定衽改革。

23、实足与十足:这个阔少,实足年龄不满十六岁,却傲气十足,戴着十足黄金的戒指和耳环。

24、退化与蜕化:作为干部,随着官龄的增长,感官功能退化无可非议,但若蜕化变质,则为人们所不齿。

25、推托与推脱:在抗洪抢险面前,他推托有病不能参加,这是典型的推脱责任的做法。

26、违反与违犯: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上一层楼要违犯党纪国法。

27、“执著”与“执着”:“执著”原为佛教用语。佛教分为大乘、小乘两派:大乘以“无所得”为宗旨,故曰解脱;小乘以“成果”为目的,故曰执著。解脱、执著这两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执著这个词广泛用于指专注于某一事物而不能解脱,表示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也指固执或拘泥。现在常用的“执著的追求”,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词自古延续下来,我们还是保持原来写法“执著”为好。

28、辛酸与心酸:说到过去被骗子拐卖的辛酸经历,这位姑娘心酸落泪。

29、已经与一经:美国“9。11”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我们已经做好了攻打塔利班的准备,具体时间一经决定,我们就行动。”

30、淹埋与掩埋与湮没:无情的泥石流淹埋了前抗险的战士小颜,战友们忍痛掩埋了他的尸首,但他的英名永不会湮没。

31、原形与原型:作家高明是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原型,他善于揭露贪官,使之原形毕露。

32、沿用与延用:制药的方法可以沿用,无需改变;但病人的药品不能延用,以免耽误病情。

33、正规与正轨:这所民办学校初建时并不正规,经过两年的改善,现已步入正轨。

的情况。还有一些电影表现了早期华人淘金者。(华裔指的是华人的后代。)

35、前科与前例:前科指当事人以前的罪行或劣迹。

36、暴露与败露:在金钱面前某些人贪婪的本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骗局终会败露。(暴露是中性词,可适用于具体事物,也可以用于坏的事物;败露是贬义词,一般适用于坏的事情或阴谋)

37、推崇与推重:我推重他的作品,更推重他的人品。那时候有个意在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在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示尊敬用推崇,表示重视,钦佩用推重;推崇多同“备至、十分、深受”等词搭配,“推重”常与“著作、学术界、民明”等词语配搭)

38、“诞生”与“诞辰”:“诞生”意为出生,是动词。这是个中性词,对任何人都可使用。而“诞辰”意为生日,是名词。这是个褒义词,多用于值得尊敬的人,除诞辰外,还有华诞、寿诞,都用于值得尊敬的人。

39、一齐与一起:一齐,从人或事物的每个个体出发,动作可以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也不一定。一起,侧重于从整体出发,动作常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

40、接待、招待:均为动词,都含有“招呼应接”的意思,他们的主要区别是:“接待”是指接受来访者并给以招待,着重表示交接、接洽或接纳,使用围广泛;“招待”是指对宾客或主顾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照顾,着重表示招呼、照应或款待。

41、配置、安置:“配置”:配备布置,“安置”:使人和事物有着落。

42申辩、申诉:“申辩”:对受人指责的事申述理由,加以解释;“申诉”: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的效力的判决不服时,向有关部门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43、脆弱、软弱:“脆弱”:禁不起挫折,“软弱”:不坚持。

44、委屈、委曲:“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45、抚养、扶养:“抚养”指爱护并养育,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教养,“扶养”指养活,用于法律关系,可用于平辈;

46、消失、消逝、消释:“消失”表示事物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消逝”含有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消释”指疑虑、嫌怨、痛苦等消失解除。

47、氛围、气氛: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气氛:周围环境中的一种精神表现或景象,不包括情调。

48、反应、反映:“反应”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指向上汇报或通过文艺作品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

49、刻画、刻划:“刻画”用文字或其它艺术手段表现;“刻划”指一种具体的雕刻式动作;

50、退化、蜕化:退化: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比喻人形质的变化,或虫脱皮,比喻腐化变劣;

51、间隙、间歇:“间隙”指空隙,空闲的时间,事物间的空间或时间距离;“间歇”指停止、中止,时断时续,两段时间之间的间隔或运动、变化之间间隔一段就休息一会儿;

52、侵害、侵犯:“侵害”指“侵入而损害”,而“侵犯”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

53、变迁、变革:“变迁”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多用于“人事”“时代”,而“变革”指“改变事物本质”,多用于“社会制度”;

54、引见、引荐:“引见”是引导、介绍;“引荐”指一方向另一方推荐;

55、体验、体会:“体验“指亲身在生活实践中的经历、感受、偏重于感情;“体会”透过现象对事物的精神实质的领悟,偏重于理性

56、品位、口味:“品位”是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名词。“品味”指仔细体会,常作动词,有时也指物品的品质风味。根据语境,应当选用“品位”。

57、“功夫”“工夫”:“工夫”表示三层意思:①表示占用的时间,如一会儿工夫就完成、用了两年工夫写成一本书:②表示空闲时间,如我现在没工夫、双休日大家都有工夫外出旅游了:③表示时候,如刚解放那工夫,我还是个孩子。

“功夫”主要指人的本领怎样、造诣如何。如他的表演真有功夫,演员都得练功夫。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工夫”表示时间,“功夫”不表示时间,指人的本领。

58、“交代”与“交待”:“交代”主要有三层意思:①移交、接替,如交代工作:②嘱咐、吩咐,如领导一再交代我们要按政策办事;③说明、解释,如交代问题、交代政策。而“交待”也有三层意思:①交际接待,如交待无礼;②吩咐、说明,如他话也没交待一句就走了;

③交账、应付,如把这些事做完,一天工作就交待了。其中,“交代问题”“交代政策”的“交代”也作“交待”,不过习惯用“交代”,也就约定俗成了。

59、“做客”“作客”“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而“作客”是指寄居在别处,是常用的书面语,

60、“成见”“意见”都有“见解、看法”的意思,在句子里虽都作宾语,但不能互相替换。“成见”着重指“先入为主,不愿改变”的死看法,多用于人,适用围较小,贬义词。“意见”泛指一定的看法,包括正确的、错误的、不满的,用于人也用于事物,适用围较广,是中性词。

61、“袒护”、“偏向”:都是贬义词,表示出于私心不公正地向着某一方。根据日常生活中这两词的使用情况看,这两个词的细微差别在于:“袒护”适用于书面语体,语意较重;“偏向”适用于口头语体,语意较轻。

62、“增殖”与“增值”:“增殖”是增生和繁殖的意思,繁殖是指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意思如增殖耕牛、提高牲畜增殖力等。“增值”是价值增加的意思,如小麦变成面粉,价值就增高了,就是增值。“增值税”是指增加数值应缴纳的税。这里的“值”是指数值,与生物繁殖不是一回事,不能用“增殖税”。

63、“侦查”与“侦察”是两个同音词,但词义有区别,不能混用。

要区别并正确使用这两个同音词,关键在于把“查”与“察”的区别搞清楚。“查”包括检查和调查的意思,如检查、审查、查究、查阅等。

“察”包含仔细观察和调查的意思,如观察、考察、察访、察觉等。“查访”和“察访”,“查看”和“察看”有时可以通用,但表示的意思有细微差别。查访、查看的“查”主要指检查:察访、察看的“察”是指观察、仔细看的意思。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所进行的查明犯人、搜集证据、确定犯罪事实等活动。对案件所进行的各种调查活动,就叫侦查。

“侦察”的意思是指为弄清敌情、地形和有关作战的其他情况,通过观察和调查所进行的活动。“侦查”是司法用语,主要指调查和检查;而“侦察”是军事用语,主要指观察和察看,在词义和用法上都有区别。

近义词辨析

巨变

剧变

前者的意思是“剧烈的变化”。

后者的意思是“巨大的变化”。

辨析妙着:该用“剧变”的句子都与“局势”、“政局”有关。

该用“巨变”的句子多半与“面貌”相关。

①这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变。(跟“面貌有关,所以选用“巨变”)

②秘鲁国形式的剧变,使得藤森来不及作出判断,就匆匆逃到日本,请求庇护。

考察

考查

前者的意思有两个。①实地观察;调查;②细致深刻的观察。

后者的意思就一个,即“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辨析妙着:只要在句子里读到了某人到了某个实地去观察,去调查,就用“考察”;另外,只要是和科研工作相关的句字,也选用“考察”。其他的,就选用“考查”。

①我们一定要定期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

②他们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到实地了,所以选用“考察”)

③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勤于考察和思考,才能有所成就。(与“科研”相关,选用“考察”是对的)

④就在两年前,他还到雅砻江谷地考察。(到“实地”了,也还是要选用“考察”的)

权力

权利

前者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一是“职权围的支配力量”。

后者的意思是“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辨析妙着:只要跟“国家机器”,或者“领导干部”有关的句子就选用“权力”。

只要和“平头百姓”有关的句子就用“权利”。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跟“国家机器”有关,所以选“权力”是对的)

②领导干部决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力。(跟“领导干部有关”,所以选用“权力”)

③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恨的权利、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起用

启用

前者有两个义项。①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②提拔使用。

后者就一个义项,意思是“开始使用”。

辨析妙着:前者只用于人,后者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高考易混字辨析

高考易混字辨析.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 【“分”和“份”】 分,读fèn时,一般有三个意思: 一是成分,如:水分,养分等; 二是指职责或权限的限度,如:本分、过分、恰如其分等; 三是指情分、情谊,如:看在老朋友的分上,原谅他这一次吧。 份,只有一个读音fèn,也有三个意思: 一是指整体里的一部分,如:股份; 二是作量词用,例如,一份报纸; 三是用在“省、县、年、月”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如“七月份”。 ①他的愿望纯属非份之想。 ②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两个“份”,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呢? 这样看来,前面两句中,第一句中的“非份”应改为“非分”,第②句“省份”是对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分辨下面两组词的区别。 1.分子和份子 “分子”有两个读音, 读fēnzǐ时,是数学和物理上的两个名词 读fènzǐ时,是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等。 “份子”读轻声(fènzi),多指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 2.成分和成份,身分和身份 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从汉字规范的角度出发,现在多写作“成分”,“身份”。 【“俱”与“具”】 百废俱兴,也作百废具兴,也说百废俱举。 俱,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现指全、都之意。 具,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现有用具、才能、具有、办、陈述等多层含义。在古文献中,“具”通“俱”,作全都、都讲。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60例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60例 汉硕备考交流~壹贰玖八叁陆七零四五 1、本来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步 “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偶然 “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 4、一齐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其二,表示同一个处所。 5、以至以致 “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常常 “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再 “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 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已经”和“一经”都是副词。不过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一旦”还解释得通;用“已经”的句子,“已经”绝对不能换成“一旦”。 11、竟然居然 都是副词,都有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用于不好的方面,表 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用于好的方面,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 样”。“竟然”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竟然”也可以单说 成“竟”。“竟然”常用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居然”有时语气略 重。“竟然”一般不这样用。 12、已经曾经 都是副词,都有有了某种行为或情况的意思。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强调动作行为开始或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了”,少 用“过”。“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强调某种行为或情况从前有过,现在已经结束了,“曾经”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过”,也可以用“了”。 13、暂且姑且 “暂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姑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 14、几乎简直 “几乎”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些。“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乎等于”。 15、马上立刻 “马上”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大;而“立刻”没有这种情况,它表示的都是即刻要发生的。 16、从来历来向来 “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历来”从来,一向。“向来”从来,一向。都可作副词,都可表示从过去到现在的意思。“从来”多用于否定句;“历来”多用于肯定句;“向来”兼用于肯定句和否定句。“从来”的语气比较绝对,强调的意味较重;“历来”、“向来”是一般地叙述,语意较 轻。“从来”、“历来”还可以作形容词,充当定语,“向来”没有形容词的意义和用法。“历来”多用于书面语,“从来”、“向来”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17、对于、对介词“对于”、“对”介引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这两个介词在许多场合都可以通用。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是“对”的意思更广泛,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

高考部分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高考部分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基础试题 2014-08-30 1915 5d56b7b40102uxvg 高考部分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1、本来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步 “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偶然 “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 “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 4、一齐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其二,表示同一个处所。 5、以至以致 “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常常 “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再 “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 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已经”和“一经”都是副词。不过用“一经”的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绪论 一、汉语虚词研究的简单回顾 中国古代的虚词研究,从汉代到清代有着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古代语文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早在汉代,古人就有了对“词、语助、助语”(虚词)的研究,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按功能和位置把虚词分为发端、送末、札句三类在语言使用中把词区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的,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在我国,最早见于宋人的著作,不过,当时都把“词”称作“字”。宋朝有个叫周辉的文人在他的《清波杂记》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词人张炎在他的《词源》中也写道:“词之句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砌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

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可见,当时所谓的“实字”就是指那些表示具体的事物和概念的词,大致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名词,而“虚字”则主要是指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有时也可以指代词、数词,甚至部分谓词。当时,人们又把“虚字”叫作“词、助字、语助、助语辞”等。我国最早的虚词词典、元朝卢以纬的《语助》(又名《助语辞》),曾对文言中的“语助”做了简明而系统的解释第一次。清代的虚词研究代表了语文学时期虚词研究的高峰,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即是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作。这时期人们对虚字的认识又有了相当的发展,清人王鸣昌在他的《辩字诀》中,已能根据虚字的功用将其细分为六类:起语虚字、按语虚字、转语虚字、衬语虚字、束语虚字和歇语虚字。当然,当时的研究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法研究,主要是为训释古籍和指导写作用的。 古代的虚词研究往往是出于实用目的,因为构文之道,不外虚实两字,而经传中实

现代汉语虚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第1讲

第一讲、2011-03-01 汉语虚词的性质、范围、类别及其研究现状 第一节、汉语词类的虚实分界 一、早期的虚实概念。 在语言使用中把词区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的,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在我国,最早见于宋人的著作,不过,当时都把“词”称作“字”,(“词”这个概念是本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宋朝有个叫周辉的文人在他的《清波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词人张炎在他的《词源》中也写道:词之句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砌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案:“雪儿”本为唐朝李密的爱姬,能歌善舞,后泛指歌女)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实字”主要就是指那些具体的事物和概念,大致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名词,而“虚字”则不但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叹词、助词、语气词,而且有时也可以指代词、数词,甚至是一些动词、形容词以及一些固化短语。 当时,人们把“虚字”叫作“词、语助、助字、助语辞”等等。元朝卢以纬的《语助》,作为我国最的一本虚词词典,对其所收的一些“语助”均有简明而又独到的解释。[1]到了清代,人们对虚字的认识已有了相当的发展。清人王鸣昌在他的《辩字诀》中,已经能够根据虚字的功用将其细分为六类:起语虚字、按语虚字、转语虚字、衬语虚字、束

语虚字和歇语虚字。当然,古人的虚词研究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法研究,主要是出于训释古籍和指导作文的需要。就研究虚字的专书而言,除了《语助》,清朝袁仁林的《虚字说》、刘淇的《助字辩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这些词典既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严格意义上的虚词,也收了一些副词、代词、谓词等等,不过基本上还是以训释经传中的虚词为主的。总的说来,早期的虚实区分是一种语文学意义上的分类,并不是一种语法学的分类,而且虚词和实词的范围、类别也是比较模糊的,尽管到了后期已经逐渐地明晰起来。 真正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虚字概念虚词观,直到上个世纪末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才出现,马建忠明确指出:“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按照马建忠的看法,虚字就是表语法作用而不表具体词意的词。这一观点,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一直被人们所遵循。 二、虚实划分的标准 自从马建忠撰写《马氏文通》,创立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以来,有关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综观这一百多年来有关汉语词类问题的矛盾、分歧和争论,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汉语中的词到底是不是可以分类,究竟应当以什么标准作为划分汉语词类的主要依据,什么样的语法理论更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二、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汉语词类体系,虚实两分的分类系统是否适应汉语的语言实际,哪些词类应该分别归入实词和虚词;三、在具体操作时,对于一系列多功能的词究竟应该怎么处理,尤其是有关兼类、同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完整版

一、按 根据,依照。 1.按+名。按后边可以是单音节名词,也可以是多音节名词或名词短语。用在多音节前时,“按”后边可加“着”。 按时汇报| 按期完工| 按一定的程序加工制作| 按着厂长的指示办事当名词为表示道理、条件、规律之类的时候,常与“说(来说)讲(来讲)”搭配,后面的部分表示说话人根据某种事理作出论断。 按理说,班长一定会来的| 这件事按其性质来说是极为恶劣的| 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讲,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按说”是省略名词后形成的习用语。 2.按+动| 小句。 他既然没有请假,那就按缺席处理吧| 这些苹果先按每人十斤发给职工们 二、按照 意义和用法同介词“按”。但“按照”后面不能出现单音节名词。 按照上级的指示认真执行政策| 按照一磅等于九两折合,共计七斤六两五| 按照规定的时间交卷(*按照时交卷) 三、把 1.与表示受事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在表意上侧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 他把挎包拿起来| 你把地图朝左边挪挪| 请把窗户关上| 牧民们马上把这两个孩子送走了 上边几例的动词都可以和受事名词构成动宾关系:那挎包| 挪地图| 关窗户| 送孩子 有时,把字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受事,但可以看成是整个动词短语的受事。 别把肚子吃坏了| 李二嫂把嗓子哭哑了| 接连把三支铅笔写秃了| 把脚走大了| 好孩子,你把我的心哭乱了 上边几例的动词短语也可以和受事名词构成动宾关系:吃坏肚子| 哭哑嗓子| 写秃了铅笔| 走大了脚哭乱了心 与表示处所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在表意上也侧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 老葛把屋子堆满了| 一口气把那三百级台阶走完了| 你把里里外外再检查一遍| 把城东城西都跑遍了 以上几例的动词或动词短语都可以和处所名词构成动宾关系:堆满屋子| 走完那三百级台阶|检查里里外外|跑遍东成西城 3.与表施事(当事)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这里的动词多数是表示消失意义的不及物动词。整个句子表示发生不如意的事情。 别把犯人跑了| 真没想到,把个大嫂死了| 偏偏把老李病了|去年又把老伴儿没了| 我还不怕,就把你怕成那样? 上边几例的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和施事名词直接构成动宾关系:*跑犯人| 死大嫂|病老李 如果再动词后面加个了就,可以构成动宾关系,但这种宾语是存现宾语:跑了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2)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2) 基础试题 2009-09-28 0613 易混形似字、同音字辨析 “度”与“渡” “度”与“渡”音同而词义有明显区别,报刊上常常误用。仅在标题上出现的例子就不少,如《欢渡国庆节》、《初渡老人节》,还有《XX渡假村建成》《X X航线喜渡X周年》等,都把“度”错成“渡”,要人们在水中“渡”假过节,岂非笑话。也有的报刊把“渡关”“过渡”错写成“度 关”“过度”。其实,要准确运用“度”与“渡”并不难,只要分清两字的字义即可。 “度”,指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如度日、度年、度假、度命、度活等。“渡”,却是指与空间相关的概念,说明从这里到那里,从此岸到彼岸。如渡口、渡头、渡船、渡轮、渡槽、渡河、渡海、过渡、渡过难关、远渡重洋等。应注意“普度众生”的“度”作度化与超度解,故不宜用“渡”。 “烦’与“繁” “烦”与“繁”同音而义相近,有时可通用,如烦冗与繁冗,烦琐与繁琐,繁杂与烦杂,繁难与烦难,但这两个字的字义是有区别的。 要区别“烦”与“繁”的用法,主要掌握“烦”表示人的心态,有三层意思:一是烦闷,如烦乱、烦躁、心烦意乱等;二是厌烦,如不耐烦、这些话都听烦了等;三是烦劳,如烦劳您捎个信等。又可以表示又多又乱,如烦杂、要言不烦等。而“繁”主要表示事物的繁多、复杂,如繁博、繁复、繁华、繁丽、繁茂、繁密、繁荣、繁重、纷繁等。也可以表示繁殖的意思,如繁衍、繁育、自繁自养等。除了通用的几组词(烦冗与繁冗、烦琐与繁琐,繁杂与烦杂、繁难与烦难)以外,要仔细分清不同意思,正确使用“烦”与“繁”。 “分”与“份”

“分”与“份”音同而宇义不同,容易混淆。“分”在读fēn时,表示分离、分别、分布、分寸、分红、分析等意思,这时不会和“份”混用,但“分”在读fèn时,就容易和“份”混淆,引起误用。在报刊上常看到:“过份”“缘份”“份量”“份内”“份外”“看在朋友的份上”等等,这些“份”都用错了,应该用“分”才对。 “分”和“份”所表示的意思不同,一般不能通用。“分”在读fèn时,表示的意思大体上有:①表示物质成分,如水分、盐分、糖分等:②表示重量,如分量超重、分量不足等;③表示不同身份、职业,如工人成分、农民成分等;④表示工作上本分以内或以外的事,如分内事、分外事;⑤表示格外的意思,如分外高兴、分外明亮等;③表示职责和权限,如守本分、太过分、恰如其分等;①表示属于一定阶级、阶层和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先进分子、落后分子、不法分子等。 “份”表示的意思大体有:①表示行政区域和年月,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等;②表示量词,如一份报纸、一份礼品、一份账单等;③表示整体的一部分,如股份、有我的一份等。 “分”和“份”也有通用的地方,如“成分”与“成份”,“身份”与“身分”均通用,用首选词型“成分”“身份”为好。 “复”与“覆”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1986年10月10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的字表的少数字作了调整,指出“覆”不再作“复”的繁体字处理,应根据不同语境,准确地运用复”或“覆”。 “复”仅作为“復”和“複”的简化字,如复原、恢复、复杂、重复、答复等。 “覆”的使用,通常表达下面两层意思:①表示盖住,如覆盖、被覆:②表示倾倒,如覆舟、覆没、覆灭、天翻地覆、重蹈覆辙、覆巢之下无完卵。 “含”与“涵” “含”与“涵”这对同音字,义相近又有区别,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能通用,如不加辨析,就会造成同音混用的差错。 “含”与“涵”都有包含、包容的意思,但用法不尽相同。“含蓄”与“涵蓄”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蓄”;“含义”与“涵义”也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义”。反映概念的内容,称“内涵”;某一事物包括、包容的内容,称“涵盖”,这里都只能用“涵”。表示人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夭叫“涵养”,与此有关的“涵容”“包涵”“海涵”等,不能用“含”。若表示内藏而不外露的,如含笑、含羞、含悲、含泪、含怒、含恨、

现代汉语虚词

高考题选(现代汉语虚词) 1、文中甲乙丙丁处恰当的词语是(1990年全国高考题) ①(甲)睡眠还较浅,大脑里的抑制过程还不全面彻底,剩下了某些兴奋点继续活动,梦境就要产生。 ②梦是在睡眠时产生的,熟睡(乙)不会做梦,所以梦是睡眠还较浅时的产物。 ③又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而这些孤立的兴奋点缺乏有逻辑的联系,这(丙)构成了梦境的荒诞性。 ④引起这些兴奋点活动的因素,大多与从前感知过的刺激的痕迹作用有关,(丁)梦境是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不是神秘的。 A.如果、却、就、因而 B.由于、才、却、所以 C.如果、就、又、那么 D.因为、可、才、可见 答案:A。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栝号处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1991年全国高考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 )两手都硬起来,( )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硬,( )可能有一时的效果,( )最终两个文明建设都上不去。 A.只有、才、虽然、但 B.只要、就、即使、反而 C.因为、所以、尽管、可 D.既然、就、也、而 答案:A 3.按顺序分别填入下文标号处的正确词语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 一个人(甲)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乙)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丙)他有善良的动机,(丁)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文①—⑤五个标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993年全国高考题) 一些同志①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②知道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中的地位,③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④当精神文明建设形势比较好,经济建设任务又很重的时候,他们往往⑤自觉不自觉地将精神文明建设当成“软”任务来

常用易混淆字词辨析

常用易混淆字词辨析 2011-05-24 中国.阿拉善https://www.doczj.com/doc/6b11892396.html,来源: 行署办 【字号:大字 | 中字 | 小字】 常用易混淆字词辨析 "分量",不是"份量"。份:整体里的一部分。如:把一斤糖分成四份,股份等;分(fen):职责和权利以限度,如:本分,过分,恰如其分,分内事等。 "欢度",不是"欢渡"。度:指时间,从此时到彼时,如:欢度春节,度假村;渡:指渡河,从此岸到彼岸,如横渡钱塘江,飞渡太平洋。 "国是",不是"国事"。国是:指国家大计、方针政策、大是大非的问题,如:与民主党派共商国是。国事:指国家大事、新事,如:进行国事访问。 "九州",不是"九洲"。九州:指古代的行政区划,九州为古代中国的代称。洲:指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如:五大洲、亚洲。 "嘉宾",不是"佳宾"。嘉宾:指美好的客人,是对客人的尊称,不能错用为"佳宾"。 "备受欢迎",不是"倍受欢迎"。备:完全之意,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倍:照原数增加,加倍之意。 "粗具规模",不是"初具规模"。粗:略微之意;初,第一次,、刚开始之意。 "作"不是"做"。作:用于表示抽象意义的范围。如:作了规定,作了报告,作出努力;做:用于表示具体行为的范围。如:做功课,做工作,做事。二者很多地方不能通用和互相替代。 "截止"不是"截至"。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截至:到……为止,截至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 "精致"不是"精制"。精致:精巧细致;精制:精工制造。 "聚积"不是"聚集"。聚积:一点一滴地累积;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推脱"不是"推托"。推脱:推卸;推托:借故拒绝。 "以至"不是"以致"。以至:到,直到。用于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或扩大;以致:弄得,由此而造成。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结果。 "制定"不是"制订"。制定:定出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决定,不可改变,如制定宪法,制定年度计划;制订:经过研究和商谈拟制、订立办法、措施,还可以修订,如:制订活动方案。 "其他"不是"其它"。有人用"其他"指人,用"其它"指物,其实不然。"其他":另外的,别的之意,用于人和事物均可。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均用"其他"。 "起用"不是"启用"。起用:指重新任用、提拔已离职或犯错误的人;启用:指开始使用、提拔年轻干

最新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60例 1、本来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步 “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偶然 “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 “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4、一齐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其二,表示同一个处所。 5、以至以致 “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 “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常常 “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再 “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 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已经”和“一经”都是副词。不过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一旦”还解释得通;用“已经”的句子,“已经”绝对不能换成“一旦”。 11、竟然居然 都是副词,都有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用于好的方面,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样”。“竟然”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竟然”也可以单说成“竟”。“竟然”常用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居然”有时语气略重。“竟然”一般不这样用。 12、已经曾经 都是副词,都有有了某种行为或情况的意思。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强调动作行为开始或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了”,少用“过”。“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强调某种行为或情况从前有过,现在已经结束了,“曾经”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过”,也可以用“了”。 13、暂且姑且 “暂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姑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 14、几乎简直 “几乎”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些。“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乎等于”。 15、马上立刻 “马上”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大;而“立刻”没有这种情况,它表示的都是即刻要发生的。 16、从来历来向来

易混字的辨析

易混字的辨析 1暗黯 暗,指光线昏暗、暗地隐蔽或糊涂不明; 黯,黑色,多形容忧郁伤感的样子。 “暗淡”可通“黯淡”,但“黯然”不可作“黯然” 2扒趴 趴,是趴下,卧倒的意思, 扒,则用于靠手的动作,如搔、抓、攀援等。所以“扒 窗户”、“扒墙头儿”不得写作“趴” 3报抱 报;1)告诉,报名,隐情不报,2)报答,报效,忠 心报国,3)报复,报仇,4)报纸或其他刊物;订报,画报,5)传达消息,电报 抱:1)用手臂围住,抱膝,抱住。2)环绕,环山绕水,3)心里存着,抱歉,抱恨终生,4)结合在一起,抱团儿 “抱”“报”字音相同,都可做动词,但表示的意义不同。“报”主要表示告诉、答谢、报复;“抱”表示心里存有和用手臂围住 4爆暴瀑曝 爆:1)猛然破裂或迸发,爆炸,爆出火花、爆发革命、火山爆发、爆发战争。2)一种烹调方法,爆肚

暴:1)突然而猛烈,暴涨,暴风雨,山洪暴发。2)凶恶残忍,暴君,暴行。3)急躁,脾气暴。4)糟蹋,自暴自弃。 瀑:瀑布,飞瀑 曝:晒,一曝十寒 “暴”“爆”“瀑”“曝”自行相似,字义不同,应注意加以区别,“暴”多作形容词,“瀑”只能作名词,“爆”“曝”都可做动词。 5辩辨 辩:用理由和根据说明真伪、是非,辩论、辩护、答 辩 辨:分清,识别;分辨,辨别,明辨是非 6部布步 部:1)部位,部分。2)部门,如“编辑部”。3)门 类,如“按部就班”4)指部队5)统辖,统率如“刘 邓所部”,6)安排布置,如“部署”。 布:1)布匹,2)宣告,宣布,如“布告”、“开诚布 公”等。3)散布,分布。4)布置 步:1)脚步,2)阶段,如“下一步”。3)地步,境 地。4)走,如“亦步亦趋”。5踏,如“步入后尘”。 (“部署的‘部’不能写作‘布’;‘按部就班’的‘部’是‘门类’的意思,不能写作‘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易混字辨析

易混字辨析 叨(dāo)——叼(diāo) (叼)走唠(叨)(叼)肉絮絮(叨叨) 滋(zī)——磁(cí)——慈(cí) (滋)味(慈)祥(滋)补(磁)卡 歇(xiē)——揭(jiē)——竭(ji?) (揭)穿停(歇)(歇)息精疲力(竭) 醒(xǐng)——醉(zuì)——酿(niàng)——酷(kù) 陶(醉)(酷)爱(酿)造如梦初(醒) 炼(liàn)——练(liàn) (炼)制(练)习训(练)千锤百(炼) 德(d?)——得(d?) (德)行(得)到品(德)(得)失 鞭(biān)——便(biàn)——靴(xuē) (便)利雨(靴)(鞭)炮(鞭)长莫及 历(lì)——厉(lì)——励(lì) 日(历)勉(励)再接再(厉)(励)精图治敞(chǎng)——躺(tǎng)——淌(tǎng) (敞)露流(淌)宽(敞)(躺)椅 限(xiàn)——跟(gēn)——狠(hěn)——根(gēn) (跟)随(狠)毒期(限)追(根)究底 芬(fēn)——纷(fēn)——吩(fēn)——分(fēn)

(芬)芳纠(纷)(吩)咐争(分)夺秒察(chá)——查(chá) (察)觉(查)阅调(查)视(察) 毒(dú)——霉(m?i) 发(霉)病(毒)禁(毒)倒(霉) 骂(mà)——驾(jià)——码(mǎ) (驾)驶辱(骂)(码)头指桑(骂)槐拉(lā)——垃(lā)——泣(qì) (拉)扯哭(泣)(垃)圾拖(拉)机 桶(tǒng)——筒(tǒng) 话(筒)木(桶)笔(筒)水(桶) 介(jia)——价(jià)——界(jia) (介)意(界)限简(介)(价)格 绍(shào)——招(zhāo)——沼(zhǎo)——召(zhāo) 介(绍)(招)收(召)唤介(绍) 配(pai)——佩(pai) (佩)戴发(配)(佩)服搭(配) 颜(yán)——谚(yàn) (颜)料农(谚)(谚)语和(颜)悦色柿(shì)——沛(pai)——肺(fai) 充(沛)(柿)树西红(柿)感人(肺)腑搜(sōu)——瘦(sh?u)——嫂(sǎo)

中学语文基本之易混淆字辨析

新“说文解字” 解字方法:1、造字法解字。2、词义分类。3、易混词比较。4、重点词举例 语文根基之易错字辨析 一、名词字义的辨析使用 霭与蔼 霭与蔼为形声字,形旁分别为草字头和雨字头。草字头表和气、和善,如蔼然、蔼如、和蔼可亲;雨字头表云气、烟雾,如烟霭、暮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唐·王维《终南山》)。 “反”做声旁的字 “板”是指片状较硬的物体,如模板、板块、板材、黑板报、板蓝根、跷跷板、跌停板等。 “版”是指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如铅板、排版,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如初版、再版、版权、版式、木版画、第二版(报纸一面为一版)、头版头条。 注意:“版画”不能写作“板画”,“版图”不能写作“板图”。 “坂”指山坡、斜坡:~上走丸(喻迅速)。 “扳”bān1.拉,引,牵,如扳机扳手~动~道岔。2. 扭转,~回败局。~本(赌博时嬴回输掉的钱)。 “宾”与“傧”。 “宾”是指客人(跟“主”相对)。例如:嘉宾、外宾、宾至如归。而“傧”意义比较狭窄,指古代称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例如:傧相。 壁和璧 壁的意思有墙(铜墙铁壁、家徒四壁)、陡峭的山石(如悬崖峭壁)、营垒,军营的围墙(坚壁清野、铁壁合围、作壁上观)。 璧,圆而有孔的玉器,如白璧微瑕、完璧归赵、珠联璧合、中西合璧、原物璧还(敬辞)等。 蓖与篦:蓖麻篦子从字形上很好区分。 “词”与“辞” “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单位;“辞”是指优美的语言,也可指古典文学的一种载体。一般说来,侧重词语之意的,用“词”,侧重词语句子等表达方面意思的,用“辞”。 “词”与“辞”这两个字音同义近,有时可以通用,但并非所有语境中都可以通用,应加以辨析,区别使用。如词典与辞典,词讼与辞讼均通用,按首选词型,应用前者。辞赋与词赋,辞令与词令,辞章与词章,辞藻与词藻亦通用,按首选词型,应用前者。 词调、词法、词锋、词根、词汇、词话、词句、词类、词牌、词语、词曲、词人、词素、词尾、词性、词序、词义、词韵、词组、词缀等,不能用“辞”。 辞别、辞呈、辞费、辞工、辞年、辞色、辞书、辞岁、辞职、辞退、辞行、辞谢、辞灶、修辞、辞赋、辞藻、楚辞、辞海、《木兰辞》等,也不能用“词”。成语如义正词严、词不达意、理屈词穷、陈词滥调等,也都用“词”。 才─材 才:①才能、才华,如“德才兼备”“才华横溢”“人尽其才”“多才多艺”“才高八斗”“才疏学浅”“恃才傲物”等。②有才能的人,如奇才、干才、将才③副词,如只有……才能…… 材指材料:①木材,材料、资料,资质能力等,如就地取材、题材、耗材、大材小用,因材施教、天生我材必有用。②有才能的人,如人材。 注意:“人才”可写作“人材”。“大材小用”“因材施教”“天生我材必有用”说的还是材料的使用,用的是比喻义,所以仍要写“材”。

现代汉语虚词练习(解答)

现代汉语虚词练习(解答)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谭盾自感艺无止境,于是他转而向民间学习,从而了音乐创作的境界。 ②在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我们也不能熬夜,因为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 ③一个人如果一味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甚至好逸恶劳,那么一事无成。 ④讲好普通话是每个老师必须具备的技能,是语文老师,就更不必说了。 A.开创保证往往何况 B.开创保障往往况且 C.开拓保障必然况且 D.开拓保证必然何况 答案:D(开拓: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提升。开创:指从无到有的创新。保证:侧重于小的方面。保障:侧重于大的方面。必然:指假设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例外的可能。往往:指大多数情况是这样。何况:指意思更进一层,带有前后对比、衬托之意。况且:表进一步追回说明理由)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网吧在取得安全合格证之前,必须在电脑上安装安全管理软件,封堵有害信息网站等。电脑进入非允许范围内的网站,安全管理软件会同时发出警报。但事实上,许多网吧在定期对电脑进行清理时,经常要重做系统,安全管理软件往往嫌麻烦不被重装。 A.从而如果由于甚至 B.以便由于假若而 C.以便如果由于而 D.从而由于假若甚至 答案:C(从而:顺承关系。以便:目的关系。如果:表假设。由于:表因果。假若:表假设关系。而:可以表因果。甚至:只能表递进) 3.依次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建设文明寝室,首先要文明寝室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学生寝室进行考评。 ②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确定前仆后继只有/才 B.决定前仆后继只要/就 C.确定前赴后继只有/才 D.决定前赴后继只要/就 答案A(“指标”只能跟“确定”搭配,故排除BD。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后面的继续;前赴后继:前面的出发,后面的继续跟上。根据文意排除C。只有/才:必要条件,也是唯一条件。只要/就:充分条件,不是唯一条件)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②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周围所有的物体。 ③四月的北京和南方不同,早晚天气比较凉,在中午暖和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会觉得热。 A.符合察知即使 B.吻合查知虽然 C.吻合察知即使 D.符合查知虽然

常见易混实词辨析整理版

常见易混实词辨析 1.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3.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4.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做谓语,如:适当的休息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5.辨证:辨析考证。如:科学家多方辨证。也是中医术语:辨证用药。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也同“辨证”第一义。 6.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7.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绝不至于到你说的那种程度。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这点灾害不致影响今年的收成。 8.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这座山长年积雪。 常年:①终年、常期,如:老刘常年坚持长跑。②平常年份,如:这块地常年产量不过400斤。 9.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弛缓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病人迟缓地迈着步子。 10.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如:为人处事。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老王处事认真,从不马虎。 11.伺候: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如:伺候病人。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2.次序:先后顺序。 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13.大事:重大或重要的事。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 14.大义:大道理,如:深明大义。 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15.度过:用于时间方面。如: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或难点、危机、困难时期。如:渡过黄河,渡过难关。 16.反映:①反射。②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③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如:居民向街道反映楼前乱停车的问题。 反应:①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如:药物反应。②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如:化学反应。③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如:群众对这个政策反应强烈。 17.妨害:使受损害。如:过量的防腐剂妨害健康。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 18.分辩:辩白、解释。如:不由分辩。 分辨:区分辨别。如:你能分辨出这两种颜色吗? 19.个别:单个,极少数。如:个别现象。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 20.工夫: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 功夫:耗费的时间或精力,也指本领和武术。 (辨:表示武术用“功夫”,在时间和本领上两词通用,但“工夫”多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或造诣。)21.过度:形容词,过分。 过渡:发展变化到另一个阶段。 22.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大而响亮。

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精讲

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精讲 一、[把bǎ] (一)介词 (1)有“将”的意思:“把”带的名词一般是后面动词的宾语,用“把”提到动词前面,表示怎样处置它。例: ①我终于把这门技术学到手了。 ②管理员把图书馆收拾得整整齐齐。 (2)有“使”的意思。后面多半是表情态的动词,而且带有表示结果的补语。句子末了往往带语气助词“了”。例: ①功课极多,几乎把孩子累坏了。 ②他怎么还不来,真把我急死了。 ③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把大家高兴得跳起来。 (3)有“对”、“拿”的意思,引进动作的对象。例: ①这小淘气,妈妈把她没办法。 ②他能把你怎么样? 注意 (1)用“把”提前宾语,必须是确定的。比如可以说“把那本书拿来”,不能说“把一本书拿来”。(2)“把”后面一般不用否定式。比如只说“还把功课做完”,不能说“把功课还没做完”。(二)助词。用在量词“个”或者数词“百”、“千”、“万”后面,表示这个数量是个概数,同所说之数略有上下。例: ①到广州办货,来回花了个把月时间。 ②②这条船可以装万把斤粮食。 ③工厂只有百把个工人。 二、[按照àn zhào] 介词。 有“根据”、“按照”的意思,用来提出一种标准,表示动作的依据。例: ①简化字要按照国家颁布的形体书写。 ②按照计划规定,我们下一阶段去工厂实习。 同义词“按”也是“按照”的意思,可以换用;“按”后面还可以带单音词,如“按劳分配”;“按照”后面只能带双音词。 三、[并bìng] (一)连词。有“连同”的意思,表示意思进一层。连接词,词组或者分句。连接分句只能用前一分句的主语。例: ①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这个提案。 ②老工人下乡修理机器,并帮助青年社员学会使用方法。 (二)副词。 (1)用在“不”、“无”、“非”、“未”、“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确实不是这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例: ①这套丛书缺了几本,并不完整。 ②他是谦虚,并非真的不懂。 ③工作并没有结束,咱们要继续干。 (2)用在单音动词前面,表示所说的几件事物同时进行或者同时存在,全部概括在内。例:

一年级语文易混字辨析

易混字辨析的地得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的地得 地:助词,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 例句:天渐渐地冷了;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劳动力;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的:1、助词,用在定语的后面。 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的纪律、幸福的生活 B.定于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的母亲、无产阶级的党 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的主席,谁的 介绍人 D.定语是指人的恶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的玩笑、找 我的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菊花开了,有黄的,有红的。 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的、送报的、我爱吃辣的。 C.表示某种情况:大星期天的,你怎么不出去玩 青清情晴请睛 青: 1、蓝色或绿色:青天、青山绿水、青苔 2、黑色:青布 3、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踏青、看(kān)青 4、比喻年轻:青年 5、指青年:青工(青年工人)、知青 6、姓。 扩词:青菜、青草、青出于蓝、青春、青花瓷、青葱、青翠、青黄不接、青绿色、青年、青蛙、青鱼、青云直上 清:1、朝代,公元1616-1911,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 2、姓。 扩词:清白、清单、清风、清水、清高、清明、清早、清洗 情: 1、感情:热情、无情、温情; 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 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 4、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 5、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扩词:爱情、感情、 晴:天空无云或云很少 扩词:晴天、晴空万里、晴和、晴好、雨过天晴 请:1、请求:请教、请假、请人帮忙; 2、邀请、聘请:催请、请客、请人作报告; 3、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请坐、请喝茶; 扩词:请假、请客、请求、请问、请人

第一讲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虚词专题》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 这是一门专业理论知识修养的培养和具体词语辨析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相结合的专业选修课程。 知识:语言学的知识、语言习得的知识、中介语和偏误理论的知识 能力:辨析能力、教学能力 课程介绍 课程目的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方式 教材 主要教学参考书 考核方式及要求 教学大纲 教材 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要教学参考书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主编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编2002《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安徽教育出版社。 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现代汉语副词 现代汉语介词 现代汉语连词 现代汉语助词 现代汉语语气词 类虚词和准虚词 怎么学习本课程? 课堂听课 自学课本部分内容 完成思考题 根据课堂范例,对常见虚词进行辨析 虚词教学案例分析 设计虚词教学教案 第一讲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虚词? 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虚词?请你举个虚词的例子。 虚词有哪些类型? 虚词的作用什么? 虚词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现代汉语虚词大概有多少? 概说续 怎么教虚词? 怎么研究虚词? 本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虚词? 请分析留学生的病句:

在美国,男人对女人开门。 我把书放在桌子。 车里坐在我和一个朋友。 他在书包里把词典放。 我很忙和没有时间给妈妈写信。 请回答留学生的问题: 汉语中的“了”怎么用? “不”和“没”有什么区别?“再”和“又”有什么区别? 什么时候要用“的”,什么时候不用“的”? “正”、“在”和“正在”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关于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和志愿者面试 核心能力测试: 专业能力 行为能力(以后再讲) 专业能力 教学能力 专业知识:汉语基础知识、中国国情和文化知识 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他:仪表和亲和力、才艺表现 教学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语言和板书设计 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利用 偏误处理 课堂组织管理与应变能力 面试真题 举例说明“或者”和“还是”的用法和区别? 下面几个句子能不能说,为什么? 中国菜太好吃了! 中国菜太好吃。 中国菜不太好吃。 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 汉语的特性,汉语是什么语言? 与英语、法语、俄语比较有什么不同? 与日语和韩国语言比较有什么不同?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相比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虚词? 功能词 虚词有哪些类型? 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拟声词 方位词 趋向词 思考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