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摘要】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美好愿望的语言。绘画活动中,兴趣尤为重要。幼儿有了绘画的欲望,在教师精心指导,积极鼓励下,同伴的相互学习中。幼儿的绘画技能会迅速的提高。从而使他们情绪情感得以发展,也培养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绘画兴趣技能评价展示

幼儿喜爱画画,在幼儿的生活中,他们常常会在各种场合自发的作画。因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语言。在幼儿园里,常常会看到孩子们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当中,这往往是幼儿最投入、最快乐的时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1、萌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有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经验,情绪和想象。

3、培养幼儿美术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掌握简单的美术技能。”作为幼儿教师,为了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们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呢?

一、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孩子去好好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语)”。只要教师重视兴趣的培养,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技能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寓教于乐来培养幼儿兴趣,发挥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1、选择有趣的内容,激发绘画的兴趣。

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就不会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材上要下功夫,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绘画特点来选择内容,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如: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交通工具、房屋、天空、花草、树木等等。

2、用多种绘画形式,激发绘画的兴趣。

求异是儿童的重要的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和绘画形式,也会使幼儿感觉索然无味。在美术活动中,通常使用的绘画工具都是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绘画形式单一,幼儿缺乏对多种绘画工具交替组合运用的能力,画面单调。因此,应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如手指画、印章画、吹画、粉笔画、水画墨等,这些作画形式幼儿易学、色彩鲜艳、效果好,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3、用生动的语言,激发绘画感兴趣。

在绘画活动中,我常用生动灵活的语言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如:讲故事、猜谜语、谈话的形式。在一次教幼儿画毛毛虫时,我不是“开门见山”地教幼儿怎样绘画。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师边讲边画,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们想把这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虫画出来吗?”小朋友们齐声说:“想”。说完都赶快拿起画笔专心的画起来。为了让幼儿将画面画大点,这时,我又以毛毛虫的口吻提醒幼儿:“我吃了好多好多的东西,长的好大呀,不要把我画小了”。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在我的眼前,不少幼儿都将面安排较好。通过故事,还让他们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在绘画课上老师多运用生动的语言,不但能激起幼儿的绘画兴趣,还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了一举多得效果。

二、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幼儿绘画技能。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

1、教师在平时教学生活中,多引导幼儿画简笔画

简笔画简洁、慨括,有明显的可视性,幼儿学画简笔画适合幼儿心理规律和智育发展的要求,便于练习、记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多运用简笔画,引导幼儿画简笔画。如:上数学课数数、认识数、加减练习。我都要用简笔画,画出许多小物体,让幼儿观察老师的画法。检查幼儿作业时,我在作业本上奖他一只小动物,一朵花……等等。孩子们就会学着老师自己画画。

2、教师在示范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创作气氛。

幼儿爱看老师作画,教师通过示范作画,让幼儿知道作画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模仿能力。我在示范画画时,常常就像在给幼儿做表演,幼儿在欣赏教师轻松自如的作画时,让他们有一种作画容易的心理暗示,使幼儿增强作画的自信心。还有我在为幼儿示范时一般只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恰当的示范表演,例如:在“长颈鹿”这一活动中,我的示范是两个椭圆形放的不同位置,连接脖子后,变成长颈鹿不同的形态。因为幼儿在以前的绘画活动中已经掌握了有关画椭圆形的技能。因此,这一次活动我只重点示范长颈鹿各种动态则用语言提示:小椭圆形放上面,长颈鹿会干什么呢?小椭圆形画下边,长颈鹿在干什么?通过我精彩的表演后,孩子们的作品中出现了“长颈鹿抬头吃树叶”“长颈鹿低头吃青草”“长颈鹿做游戏”……等等各种动态。

3、教师在教学绘画过程中,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学中,教师在原定的绘画内容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生活实践,充分发挥想象,引导他们添加空缺的部分,进行“半创造”,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如:在画“美丽的树叶”时,我让幼儿在树叶上大胆地想像、创作,添画成小孔雀、小公鸡、小花等。也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像,大胆创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绘画积极性。如:画小动物时,引导他们给小动物添画上吃的、住的。画花草时,引导他们添上蝴蝶、蜜蜂、瓢虫等。画房屋时,引导幼儿添画太阳、白云、鸟儿、树……等等。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幼儿自由创作能力将会较快的提高。

三、用欣赏的眼光评价,促进幼儿积极参与。

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把画画的很漂亮,毕竟孩子之间绘画水平存在着差异,但每一幅画对这个孩子来说,它都是美的,都是宝贵的,因为他的画中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幼儿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不管画的好坏,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每次绘画时都有孩子拿着画问我:“老师,我的画好不好。”对不满意的作品,老师绝不能简单粗暴地说:“你画的是什么?乱七八糟,撕掉重画。如果这样批评孩子,孩子对绘画不但没了兴趣,还会失去信心,相反,如果换个方法,说不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这学期,我班有个孩子叫曾帅,他很喜欢画画,每天都要用彩笔在本子上涂涂画画,可总不知他画的是什么。在那次画长颈鹿时。他很认真,我走过去一看,头不像头,脖子又粗

有短,脚长在背上,向着天。我说“你画的什么呀?”他一下子愣了,皱着眉头望着我,很难过的说:“长颈鹿吃饱了,它在睡觉”我听了很激动,孩子想象得多美呀!我赶紧说:“你画的真好,真有想象力。来,我和你一起再画一只吃东西的长颈鹿好吗?他一下子笑了,我握着他的手一起画了起来。通过一个多月的练习,帅帅的绘画能力提高了很多。他更喜欢画画了。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他们不仅用语言,也常用艺术的手段,用自己的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孩子的作品,我们教师一定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多给予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绘画。

四、展示作品,相互学习,享受成功的喜悦

当幼儿绘画完以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展示自己的作品。特别是有创造性的作品,一定要让孩子上台进行讲述自己创作的想法。这样,即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又能让幼儿间相互学习。

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我们把孩子们的作品都装进了作品袋中,挂在墙脚,给孩子交流和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还可以让家长们共同来分享孩子们的快乐。这样一来,更加激发了孩子绘画的兴趣与热情。

实践使我认识到,指导幼儿画画,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导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精心指导,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地对那些学画认真、有创造性的幼儿进行适当表扬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幼儿的情绪情感,绘画技能,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会很快的提高。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教学随笔:在线描画中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园教学随笔:在线描画中培养小班 幼儿的绘画兴趣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在画面上,它可以随着人们的感情、文化素质、性格、经历而产生变化。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产生或刚或柔、或畅快或持重或明朗或暗晦、或跳跃或平静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线条是复杂的哲理、深奥的绘画语言,是绘画的基础之一,但也是儿童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我的一种绘画语言。 小班初期的幼儿正处于绘画活动的第二阶段----象征期,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在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所以,教师在指导他们绘画时,应侧重培养幼儿的绘画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来实践的。对于孩子来说,美术活动确实是一种表现、宣泄自己情绪、情感的游戏,只有当孩子愉快的或宣泄在画纸上对他们个人来说有意义的痕迹时,游戏的同化思维特征也会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演绎。

一、注重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美的感知。 小班幼儿对很多新鲜事感兴趣,我们要把握时机,丰富幼儿美的感知。我把以往大班幼儿的线描作品布置了一个展览,组织幼儿参观,他们在欣赏哥哥姐姐的作品时,产生了羡慕之情,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动手欲望;我还让他们直接参观哥哥姐姐作画,接受哥哥、姐姐赠送的绘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参与感,使他们对美术活动有了最初的认识。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比较接近,孩子最容易从同伴之间获得学习、产生灵感。每次绘画活动后,我让孩子们通过相互间的欣赏、评价,引发他们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力和绘画表现力。 二、在涂鸦乱画中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乱画是小班幼儿绘画时的显著特征,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有的能力,在线条画教学中我们应强化这种能力,使他们一开始就感到自己是有能力进行绘画活动的,从而树立一种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一、涂鸦阶段(约1.5—3.5岁) (一)未控制的涂鸦 1.时间:涂鸦开始后的半年左右 2.特点:无规律可循的点、线混杂图,涂到画纸之外 3.原因: (1)不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握笔的动作——手掌和手指共同操作,肩部、手臂和肘部无控制动作(3)大小肌肉尚在发展 (二)有控制的涂鸦 1.时间:2岁左右 2.特点:重复的或具有上下左右方向性的各种线条,能将涂鸦控制在画纸之内 3.原因: (1)能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手眼协调 (3)控制肌肉动作 (三)圆形涂鸦 1.时间:2岁半左右 2.特点:圆圈线条,涡形线、不闭合及闭合的圆圈、复线圆圈 3.原因: (1)能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手眼控制和协调 (3)关节和肌肉更加灵活 (四)命名涂鸦 1.时间:涂鸦过程中开始说故事 2.特点:具有明显的表达意图,对涂鸦进行命名 3.涂鸦出现的原因: 涂鸦是儿童绘画活动的起始阶段 (1)源于儿童身体运动的需求,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提高逐渐发展(2)源于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4.“涂鸦滞后”现象 一些没有条件看见别人写字或画画的孩子,即使到达涂鸦期的年龄,也没有出现涂鸦活动。 模仿是影响涂鸦行为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5.当儿童出于涂鸦期,成人应持的态度和发挥的作用如下: (1)成人应该重视儿童的涂鸦,切不可认为是孩子的随意胡闹而加以制止。 (2)成人应该在儿童涂鸦期发挥适当的作用。 二、象征阶段(约3.5—5岁) (一)图形 简单几何形和线条的组合,与想表现的真实事物想去甚远,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典型代表:“蝌蚪人” (二)色彩 1.能够识别主要的色相,有颜色个人偏好 2.象征阶段初期,用色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涂抹自己偏好的物体。 3.象征阶段后期,逐渐按照物体固有色选择色彩,可以用方向一致的线条均匀地涂色,并图在轮廓线以内。 (三)构图 一个个独立的形象罗列在画面上,各个形象在大小、位置、间隔等方面并没有刻意安排,它们在共同的空间里的相互关系没有任何法则可循,但又确实有一定的表现主题。 (四)成人的态度和作用

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不断进步、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据社会学家预测,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头脑敏锐、思路独特,同时又是积极进取,对社会充满爱心的人才。现在的幼儿正是二十一世纪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如何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接班人,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数年的工作经验所得,我认为,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绘画是一种感受、思考、幻想相结合的活动。幼儿通过绘画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内心感受。因此,幼儿绘画无论是对其智力的发展还是个性的健全,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培养兴趣产生自信心。喜欢什么?想做什么?都是源于兴趣。当然兴趣有天赋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培养,当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之初,大多出于好奇,如果过了好奇的时机而不去巩固,那就没有兴致画了,因此,应该让幼儿先动手画一些非常简单而又有趣的画,而且要对初学画画的儿童进行正面引导,采取多表扬,鼓励的方法让幼儿把兴趣持续下去,启发他们如果在某处改进一下,下次一定比这次画的更好。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在潜意识中产生牢固的自信心,因为心理因素是很重要的。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体验和充分估价。自信心对幼儿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 二、培养幼儿观察力。 画过画的人都知道,画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不管是临摹、写生或创作都是观察后才能进行的,观察能力强的人,对所画作品的敏锐程度也强,反之,观察能力较差的人,他的作品就不能表现出事物的逼真性。大同小异,幼儿绘画也需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要把握客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这就需要他对客观事物作细致的观察,不仅要注意事物的整体,还要注意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细节,多发现比较事物之间的不同。有一次,我给幼儿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要求幼儿根据我的描述画一幅画,幼儿的作品表现的非常生动、美丽。画的田野,随层而变,远处的朦胧用浅色,近处的颜色较明亮、鲜艳。大树也逐层而变,内圈深绿,中间浅绿,外层黄绿,层次鲜明。那位小朋友告诉我,内层绿色是因为树叶长的多,越往外树叶长的越少,阳光照射树叶就是黄色的。瞧!观察的多仔细,多有趣啊!作为老师,应该在观察方面多指导,以提高其观察的敏锐度。在提供绘画的客体时,尽量少用仿制品,而要让幼儿对着实体绘画,要多看看大自然。还是画大树,教师首先引导他们去观察大树,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提示其特点:比比树干什么形状?树冠什么形状?各是什么颜色,再具体点,叶子什么形状,这样就能促使他们有兴趣的去观察,从而把大树的形象牢牢记在脑子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观察力的最佳效果,做到“下笔如有数”。 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尊重幼儿美术作品的创造性。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应大力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进行绘画课时,我都将背景空出来,鼓励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强调添画和别人不一样的背景,构成不同的情节,幼儿的作品往往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充满想象。因此,培养幼儿想象力关键的一点就是给幼儿足够的空间,自由发挥。有一次,我发现班级的一位家长对他儿子的画非常不理解,并说:“我花钱买纸、买笔,就是让你瞎画吗?”我看了那位幼儿的画,整幅画面五颜六色,初看是显的乱,但深入的看下去,不难发现构图的新颖和用色的大胆。其实这正表现了孩子与其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幼儿园和家庭都要为发展这种创造性提供条件,让它更好的发展。对于孩子一些创造性的问题和想法,教师和家长都要予以鼓励,促使他们“标新立异”,提问是孩子积累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所以成人要鼓励孩子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已被普遍接受的结论持怀疑态度,勇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对孩子新颖独特的想法要给予赞赏;想的幼稚或是提错了,也不要简单否定,而要耐心的告诉他错在哪,应该怎样正确的提问和回答。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一、涂鸦阶段(约—岁) (一)未控制的涂鸦 1.时间:涂鸦开始后的半年左右 2.特点:无规律可循的点、线混杂图,涂到画纸之外 3.原因: (1)不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握笔的动作——手掌和手指共同操作,肩部、手臂和肘部无控制动作(3)大小肌肉尚在发展 (二)有控制的涂鸦 1.时间:2岁左右 2.特点:重复的或具有上下左右方向的各种线条,能将涂鸦控制在画纸之内 3.原因: (1)能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手眼协调 (3)控制肌肉动作 (三)圆形涂鸦 1.时间:2岁半左右 2.特点:圆圈线条,涡形线、不闭合及闭合的圆圈、复线圆圈 3.原因: (1)能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手眼控制和协调 (3)关节和肌肉更加灵活 (四)命名涂鸦 1.时间:涂鸦过程中开始说故事 2.特点:具有明显的表达意图,对涂鸦进行命名 3.涂鸦出现的原因: 涂鸦是儿童绘画活动的起始阶段 (1)源于儿童身体运动的需求,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提高逐渐发展(2)源于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4.“涂鸦滞后”现象

一些没有条件看见别人写字或画画的孩子,即使到达涂鸦期的年龄,也没有出现涂鸦活动。 模仿是影响涂鸦行为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5.当儿童出于涂鸦期,成人应持的态度和发挥的作用如下: (1)成人应该重视儿童的涂鸦,切不可认为是孩子的随意胡闹而加以制止。 (2)成人应该在儿童涂鸦期发挥适当的作用。 二、象征阶段(约—5岁) (一)图形 简单几何形和线条的组合,与想表现的真实事物想去甚远,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典型代表:“蝌蚪人” (二)色彩 1.能够识别主要的色相,有颜色个人偏好 2.象征阶段初期,用色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涂抹自己偏好的物体。 3.象征阶段后期,逐渐按照物体固有色选择色彩,可以用方向一致的线条均匀地涂色,并图在轮廓线以内。 (三)构图 一个个独立的形象罗列在画面上,各个形象在大小、位置、间隔等方面并没有刻意安排,它们在共同的空间里的相互关系没有任何法则可循,但又确实有一定的表现主题。 (四)成人的态度和作用 1.保护儿童的绘画兴趣 2.提供适当绘画工具

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人脑的左半部支配抽象思维,右半部支配总体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很多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和谐的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主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那么怎样去培养孩子绘画能力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以言语引导孩子绘画 当孩子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表现时,请您以“言语”来引导他去做画。例如:孩子想画“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若能辅以图片或书籍,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带孩子到动物园观看,都能加强孩子对画作内容的表现欲望及构成概念。然后,鼓励孩子以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别做头部、身躯、四肢的描绘。“想一想,大象的头和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形状?圆形还是长方形?”“很好!身体又是什么形状呢?”…… 若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绘画内容,则可和孩子共同讨论分享,掌握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的原则,对孩子做言语上的刺激。以画烤肉为例,问孩子:“你和谁一起去呢?”“在什么地方烤肉呢?草地?河边?”“是早上、傍晚,还

是晚上烤肉呢?”“除了烤肉,你们还做了哪些事?聊天?喝饮料?唱歌?打球?” 二、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更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成长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带孩子去动物园、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丰富孩子作画灵感的最佳来源。孩子要透过亲身的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会老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让父母纳闷的画了。这样的作品,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孩子更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三、提供能引起共鸣的图画书 借助图画书引导孩子作画,可培养他判断、选择与整合的能力。不过,图画书内容要合乎幼儿的语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图书为主、文字为辅。 像幼儿园里的孩子喜欢幽默风趣、充满新奇与想象的图画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各国民间故事,或近代创作中的《好饿的毛毛虫》、《下雨了》、《变色龙》等书,都是扩展孩子认知经验及刺激想象力的好作品。图画书的故事结构最好有三、四段不同的情况或高潮,且要易于描绘,孩子作画时才能得心应手,甚而将几个高潮加以整合,选择一段表现在画中。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绘 画的兴趣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中心幼儿园张喜艳我国幼儿早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及省市级名目的比赛此起彼伏,幼儿绘画也不例外年轻的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谁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给孩子报名学习。但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是在父母或老师的强迫下被动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后,为了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学好绘画,我们就要寻求培养孩子学会绘画兴趣的法。 一、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法国着名艺术家罗丹也说:“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活动的最好课堂,我们应经常带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经常参与社会生活,丰富其感性认识,增强其审美感受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幼儿美术教学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如果像以前那种依样画葫芦,幼儿简单地服从教师的命令,像木偶一样,他们就会兴趣索然,要使幼儿绘画兴趣始终高涨,教育内容、方法应该多

样化,应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用鼓励的口吻,激发幼儿想象力,引起幼儿作画兴趣,让 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很自然地接受绘画技能。在系统学习中,要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孩子从“游戏行为”一步一步过度到“学习行为”上来,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并通过传授一定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启发孩子们形象思维的活动。画画是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手段之一,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要根据 孩子们不同的心理特点,把他们天真的奇想引向生活、自然、社会美的生活欣赏和追求,把他们技巧的粗拙,逐步提高到精巧的水平,从而提高创作素质。 三、多鼓励,培养幼儿绘画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评价的正确认识、体验和充分估价。幼儿需要鼓励和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教师要适时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树立对绘画的兴趣和 自信心,要尽可能避免指责的话语,那样容易挫伤幼 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尽量找出你赞赏的地方,一旦幼儿作品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 四、通过实物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幼儿天生比较好动、喧闹,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挖掘 教材中适合与幼儿活动的一些因素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热情。比如,我在

绘画对幼儿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绘画对幼儿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一、培养兴趣产生自信心。 喜欢什么?想做什么?都是源于兴趣。当然兴趣有天赋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培养,当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之初,大多出于好奇,如果过了好奇的时机而不去巩固,那就没有兴致画了,因此,应该让幼儿先动手画一些非常简单而又有趣的画,而且要对初学画画的儿童进行正面引导,采取多表扬,鼓励的方法让幼儿把兴趣持续下去,启发他们如果在某处改进一下,下次一定比这次画的更好。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在潜意识中产生牢固的自信心,因为心理因素是很重要的。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体验和充分估价。自信心对幼儿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 二、培养幼儿观察力。 画过画的人都知道,画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不管是临摹、写生或创作都是观察后才能进行的,观察能力强的人,对所画作品的敏锐程度也强,反之,观察能力较差的人,他的作品就不能表现出事物的逼真性。大同小异,幼儿绘画也需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要把握客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这就需要他对客观事物作细致的观察,不仅要注意事物的整体,还要注意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细节,多发现比较事物之间的不同。有一次,我给幼儿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要求幼儿根据我的

描述画一幅画,幼儿的作品表现的非常生动、美丽。画的田野,随层而变,远处的朦胧用浅色,近处的颜色较明亮、鲜艳。大树也逐层而变,内圈深绿,中间浅绿,外层黄绿,层次鲜明。那位小朋友告诉我,内层绿色是因为树叶长的多,越往外树叶长的越少,阳光照射树叶就是黄色的。瞧!观察的多仔细,多有趣啊!作为老师,应该在观察方面多指导,以提高其观察的敏锐度。在提供绘画的客体时,尽量少用仿制品,而要让幼儿对着实体绘画,要多看看大自然。还是画大树,教师首先引导他们去观察大树,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提示其特点:比比树干什么形状?树冠什么形状?各是什么颜色,再具体点,叶子什么形状,这样就能促使他们有兴趣的去观察,从而把大树的形象牢牢记在脑子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观察力的最佳效果,做到“下笔如有数”。 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尊重幼儿美术作品的创造性。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应大力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进行绘画课时,我都将背景空出来,鼓励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强调添画和别人不一样的背景,构成不同的情节,幼儿的作品往往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充满想象。因此,培养幼儿想象力关键的一点就是给幼儿足够的空间,自由发挥。有一次,我发现班级的一位家长对他儿子的画非常不理解,并说:“我花钱买纸、买笔,就是让你瞎画吗?”我看了那位幼儿的画,整幅画面五颜六色,初看是显的乱,但深入的看下去,不难发现构图的新颖和用色的大胆。其实这正表现了孩子与其自

(完整版)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

初探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 广洋湖中心幼儿园陈连霞 摘要: 幼儿的绘画过程是一个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过程。幼儿对绘画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对于幼儿来讲,绘画就是一种游戏,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活动,他们全然不知要画得怎样才好,只要自己快乐就行,特别是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任何活动持续的时间不长,那么就需要我们老师通过各种手段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关键词:小班幼儿培养绘画兴趣 一般来说大多数幼儿对于绘画活动都有一定的兴趣,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小班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加之手部肌肉发育尚不完善,因此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对绘画是怎样一回事也并不清楚,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引导和帮助幼儿了解绘画,并使之对绘画产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班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呢?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是绘画创作的前言和基础,一个会观察的孩子,他的思维就会比别的孩子更加灵活,他所获得的经验也是与众不同的,他总会比一般的孩子更会发现新奇、有趣的现象。与此同时,观察和绘画又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每一次的观察是绘画的前提和基础,而每一次的绘画是观察的延伸和继续。小班幼儿,他们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于画什么并不感兴趣。所以,不要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自然条件经常带他们参观,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颜色等,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兴趣。幼儿在绘画之前,首先要通过视觉来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因此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是提高幼儿绘画质量的基础。我

们老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就要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牢牢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去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脑海中留下清晰丰富的印象,然后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小班幼儿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创造性和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创作无意识、不稳定,幼儿最终的作品效果也许不如过程中好。但是我们要重视的是幼儿在表现物体过程中审美感知,肯定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继续感知与创作表现的兴趣,不要过分注重结果。 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版画区为幼儿提供各种拓印工具,通过这些工具来吸引幼儿从而能主动地参加拓印活动,体验到拓印活动乐趣。如在拓印“汽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形状不一的积木以及各种瓶盖,让幼儿用形状不一的积木蘸上颜料印在纸上,再用瓶盖印上轮胎,一辆辆气派的形状不一的汽车就完成了。活动结束时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绘画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无论是对绘画能力强还是弱的孩子,我们都应做到因势利导,充分尊重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善意地接纳每个孩子的作品,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小班幼儿年龄小,在绘画中,边画边说话的现象较多,我也不横加制止,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绘画环境。 三、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是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

儿童美术兴趣班计划方案

针对幼儿自身的不同情况,从系统基础协调能力训练,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提高肢体协调能力、感知力、耐力及承受力的培养。让孩子们充分利用五感【看,听,闻,摸,尝】,培养孩子对美的认知,让孩子利用美术式思维去感受了解事物的特性,开拓孩子的思维和视野,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身边的事物,最后利用在美术课程中掌握的材料支配能力来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以此来增加孩子的自信,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孩子真正感受绘画的乐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课程内容 通过简笔画、油画棒画、水彩画、线描画、创意画、彩色铅笔画以及折纸、橡皮泥等,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握笔、涂色技巧、颜色对比与互补、构图、表达想象等多种绘画、手工方面的基础知识。 课程安排 铅笔画(简笔画、彩色铅笔画):肢体协调能力训练,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简笔画水塑彩笔(水彩画):卡通人物、动植物、建筑等绘画表现训练 丙烯(创意画):涂鸦、动植物、人物夸张绘画表现训练 油画(油画棒画):涂鸦、动植物、建筑、人物造型等绘画表现训练 水粉(水彩画):各种卡通人物造型、动植物造型、建筑场景等绘画表现训练 手工制作(折纸、橡皮泥等):各色画纸、综合材料等绘画手工制作的表现方式。 年龄:4岁--12岁 人数:每班限收6人 授课方式:小班制授课(根据孩子年龄及理解程度的不同也会进行单独辅导) 中班美术兴趣班计划 一:中班美术兴趣班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二、目标要求 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儿童美术兴趣班计划书完整版

儿童美术兴趣班计划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针对幼儿自身的不同情况,从系统基础协调能力训练,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提高肢体协调能力、感知力、耐力及承受力的培养。让孩子们充分利用五感【看,听,闻,摸,尝】,培养孩子对美的认知,让孩子利用美术式思维去感受了解事物的特性,开拓孩子的思维和视野,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身边的事物,最后利用在美术课程中掌握的材料支配能力来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以此来增加孩子的自信,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孩子真正感受绘画的乐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课程内容 通过简笔画、油画棒画、水彩画、线描画、创意画、彩色铅笔画以及折纸、橡皮泥等,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握笔、涂色技巧、颜色对比与互补、构图、表达想象等多种绘画、手工方面的基础知识。 课程安排 铅笔画(简笔画、彩色铅笔画):肢体协调能力训练,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简笔画 水塑彩笔(水彩画):卡通人物、动植物、建筑等绘画表现训练 丙烯(创意画):涂鸦、动植物、人物夸张绘画表现训练 油画(油画棒画):涂鸦、动植物、建筑、人物造型等绘画表现训练 水粉(水彩画):各种卡通人物造型、动植物造型、建筑场景等绘画表现训练手工制作(折纸、橡皮泥等):各色画纸、综合材料等绘画手工制作的表现方式。 年龄:4岁--12岁 人数:每班限收6人 授课方式:小班制授课(根据孩子年龄及理解程度的不同也会进行单独辅导) 中班美术兴趣班计划 一:中班美术兴趣班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二、目标要求

浅谈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浅谈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学前儿童绘画的重要性 绘画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形式之一,但要让幼儿真正的喜欢绘画,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却不是一件易事,绘画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可以加强幼儿对生活的认识和热爱,绘画中的线条、色彩、形状等最能锻练孩子的视觉敏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智力的培养和表现技能的提高。 知识不等于智力。在绘画中能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比如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记忆、比较发展认识能力;通过分析、概括、取舍发展思维能力;通过联想、虚构发展创造能力。当然,这几种能力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的,就如一个人完成一项工作是多种能力的综合。 首先,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进发创造力的基础。当然观察不是所谓的随便一看,在心理学上称为有意的、有计划地视知觉活动。各种工作都离不开观察。比如画家齐白石以画虾著称,他把虾给画“活”了。可见在此背后,有谁会想到,他用水缸养虾置于案头,每时每刻都在注意细致地观察虾的各种动态。所以在绘画中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也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途径。其次,思维是人脑对现实的加工反映。我们观察到的东西,经过分析、概括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发展规律,从而有所发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幼儿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十分重要。要让幼儿通过画画,多看、多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多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动脑筋的习惯。 第三,幼儿的想象是以无意想象为主,不是有目的的想象,他们的想象也容易变化转移,一般是看什么想什么,听到什么想什么,接触到什么想什么。画画时,一会儿画这个,一会儿画那个。如果让孩子听一些歌曲、乐曲,从音乐艺术中感染、熏陶孩子的感情,也会启迪孩子的想象力,并注意引导,他们会创造出许多新奇的画面,更是激励孩子的创造火花绚丽夺目。最后,在绘画中包括记忆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等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生理上的发展特点 由于幼儿时期是小肌肉发展异常迅速的时期,幼儿手部肌肉动作从不协调到逐步协调,在操作过程中明显地表露出来。 2岁半—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接触美术工具材料时,由于缺乏手眼一致和控制动作的能

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表达、创造的能力在幼儿绘画创造规律的基础上,认真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进行具体的教育实践探索,在教育行为中调整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认识绘画中的幼儿,使绘画活动成为幼儿爱玩的“游戏”,成为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达到树立幼儿自信心、大胆表达,又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更好地发挥绘画活动独特的内在价值。 研究过程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在促进幼儿大胆表达、创造的同时,提升自己儿童画的审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儿童则在一次次的自我创造中,实现理想,张扬个性,发展技能,体验成功,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一、什么是儿童绘画活动 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造型语言,在纸、木板、布等平面上,创造出直接可感的,具有一定形状、体积、质感和空间感的艺术形象。它所表现的范围甚广,从直接可视的外在物象到精神生活的表象世界,均可以表现出来,作为绘画描写的对象。 儿童的绘画主要是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在平面的纸上画出直接可视的物象。儿童的绘画反映儿童的天性,是表现儿童的思维活动,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也是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形式。儿童画是儿童心理活动和个性人格的体现,具有它独特的审美特点。其中生动稚拙、无拘无束是儿童画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由于儿童画的天真活泼,我们在表现形式上很难给儿童画严格界定。 二、把握问题的关键点,从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多角度去研究促进幼儿大胆表达创造的能力 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的目标和幼儿的能力,整理出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每个活动内容的具体活动计划都要提前制定做到心中有数。结合教法,帮助幼儿建立大胆表达创造的合理途径。我们在进行绘画内容选择的时候,必须要先进行“三位一体”的研究,对幼儿的能力水平、所要选择的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小班幼儿初期,我们为幼儿设计了活动“绕线团”,活动前,我们就拿真的毛线团让孩子看、摸、放、绕,对“绕线团”的过程进行充分的体验。通过实际观察操作,增强幼儿的绘画技能。而后依次设计了“关住大灰狼”、“小羊吃草”“给鲤鱼妈妈穿衣服”等活动,虽然都是绘画线条,但注意了从易到难的活动设计,每次活动都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发展、有提升。幼儿从动作不受控制逐渐到手眼较协调的画线,再到能够用手腕和手指画各种图形、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绘画活动。这使得幼儿虽然没能够画出具体形象,但已经能够意识到所画的线条与实物和自己的经验之间的关系。他们大部分能够明显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有的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解说他们的作品。画面也开始出现一些象征性的符号及相似的线条和简单的图形。很多时候幼儿的作品没有预定的意图,因此,这一时期,命名活动一般都放在作品完成后。他们会根据自己作品的形象和自己的实际经验,通过联想为作品命名。

最新儿童画兴趣小组教案

1、不同形状的罐子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和感受三个不同形状的罐子,比较罐子之间不同的特征,培养儿童敏锐的感受力。 2.通过直觉感受,用线表现形的不同特征。 教学要点: 1.选择造型特点不同的陶罐,便于通过对比感知每个罐子的形状特点。 2.鼓励儿童大胆用线画出特点不同的罐子,运笔要认真、果断,不能潦草。 教学准备: 教师:三个不同形状的陶罐。 学生:8开纸,深色尼龙水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讨论 提问:摆在桌子上面的东西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教师启发儿童认识器皿的使用功能,这些是用来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皿。 提问:陶罐的基本构造有哪些部分? 二、教师引导儿童通过具体观察,了解陶罐的构造。 有圆形的罐体、罐口、罐底。此外,有的罐有双耳,有的罐有像杯子一样的吧。 提问:这些罐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启发儿童根据对罐子的高矮、大小、不同形状的分析,认识不同罐子的特征。 三、作画提示: 1、在纸上画三个不同的罐子,可以考虑从最高、最大的一个开

始画。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上?可以靠在纸的一边,也可以画在纸的中间。然后再比较着画其他两个。 2.画罐子从哪里入手?先画罐口,然后根据口的大小画罐体的形状,最后再添画罐子的花纹。 教师辅导:1.行间巡视应不断强调罐子的不同特征,要求儿童进行比较。2.画面安排要注意罐子在画面空间的大小和位置。3.展示典型作业,作为示范引导。 四、作业评赏:展示全体学生作业。 找出表现特征最好的作业,说一说优点在哪里? 五、总结: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罐子的形状是各不相同的,注意表现出它们形状的特点。 本课作业中体现了儿童敏锐观察和表现物象不同特征的能力,这是造型训练中最重要的内容。 2、大高楼 教学重点: 1、学习比例 2、学会运用代表性的物体来衬托主体 3、想象用不同的方法来画出最高的楼房 准备材料: 白纸,油画棒,水彩笔(用深色水彩笔起稿) 教学过程: 1〉举例子:学生和老师比个子,学生和桌子比高度,桌子

从“美术”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从“美术”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从“美术”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当幼儿的核心素养成为幼教界的热门词语,也引起我们许多幼儿教师的深思!(有关幼儿核心素养,见文末摘要,参考文献) 我觉得,要培养起幼儿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就必须具备教育的核心素养。那么,教师的核心素养都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去正视。我认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能力。 一、教育情怀 正所谓“博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出发点,爱是高楼大厦的根基。孩子是我们未来的种子,需要我们每位老师用心灌溉,悉心呵护,才会萌芽成长。 在工作实践中,我也深深感受到爱的情怀对于孩子的教育意义非凡!教师如果给孩子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孩子同样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怀与爱,或许你还会收获他一个欢喜的笑容。孩子都喜欢公平公正、讲道理、和蔼可亲的老师,对待孩子,有多少耐心就有多少回报,再牛,再调皮的孩子都是可以慢慢感化的!教师付出的这些爱的情怀都将是日后孩子对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建立起来的信任。 二、教育能力 第一是学科文化底蕴,换句话就是说你做幼儿教师的功

美术的社会领域也是十分广泛,包括建筑,服装,工业造型等艺术设计领域。美术深入生活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美术这门学科对于学前儿童的艺术启蒙性意义非凡!它的作用就像是一把开门的钥匙,指路的明灯。 二、美术发展幼儿各项素养与能力 第一,发展儿童观察能力和审美、欣赏、感知能力,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艺术情感。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虽然还只能局限于较低的层次上,但是同样需要通过对形体感,色彩感,线条的韵律感,材质感,构图感和空间感等方面的培养,使幼儿从视觉形象的欣赏,到动手表现和操作创造,从中获得审美教育! 第二,培养丰富情感,画画有利于儿童感情宣泄,放松身心。 艺术陶冶人情操,人生来就对美有强烈的意识,对美的情感的追求,不仅仅是成人的专利,在幼儿的幼小的心灵里,对美的意识更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受。他们带着好奇探索着这个世界,对一切创造美的事物,跃跃欲试。美育对人的精神陶冶,正是提升幼儿核心素养的好办法!

儿童美术绘画兴趣的培养技巧总结

整体建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应该是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少儿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少儿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少儿当学习的主人,在愉快中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少儿美术绘画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是什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能否让少儿对美术课感兴趣,是关系到教学效果及少儿个性、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少儿在入校前美术基础较差,要想让少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对美术教师的教学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针对少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许多教师往往过分夸大美术课对少儿的吸引力,其错误是在于他们只看到大部分少儿的心理,比较片面,而且还忽视了兴趣有阶段性特点。 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教学对象,把少儿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对美本有一定基础有兴趣的;二是对美术无基础抱有兴趣的;三是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对于第二三两种对象,美术教师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长期保持这种兴趣就显得太重要了。那么,究竟从什么地方入手来培养少儿的兴趣呢?我们可以先认知教学对象,找出各个少儿的爱好和特长,然后唤起他们对自身优势因素的优越感来激发对美术课的热情。下面我们利用几个角度

来谈谈: 1、针对音乐文学有爱好的同学。我们在讲授美学原理中节奏与韵律法则时,我们和少儿一起谈论艺术的贯通性,从音乐谈到舞蹈,从诗歌谈到小说,从色彩谈到时装,处处都存在美的法则……,这样从他们最优势、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课堂气氛很活跃,强化了他们的学习美术的兴致。 2、针对数学学得较好的同学,我们在介绍图案骨格形式时,有意识地引导这些数学基础好的同学作出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形,如椭圆、正六边形,正五边形等等。在平面构成渐变练习中,让他们写出有关数学公式和数据,凡此种种都是为了调动这些少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针对理化方面较有特长的少儿。在八年级美术课堂上,在介绍工艺制作用料时,多让这些少儿深入介绍其物理、,从而让这一类少儿在美术课中认识了自身优势及存在价值,无形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针对爱好体育的同学。我们常常引导少儿从体育煅炼能保持好的体形,从而谈到人体的自然美;从动员的着装谈到服装色彩设计原理……,这样在他们的兴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授课内容。 还有许多的方面,在这里不可能一一举出。美术教师要善于找出每个少儿的差异,从不同方面来鼓励他们学习。 二、利用教师自身因素,增加少儿学习兴趣。

幼儿绘画教学文献综述

幼儿绘画教学文献综述 发表时间:2015-09-18T11:48:40.723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10月总第186期供稿作者:张立美[导读]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喜欢画画,是出于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心理需要并通过各种符号来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形式。张立美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绘画是儿童早期生命探索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艺术活动,虽一直受关注,但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儿童绘画水平阶段划分、表现的能力以及绘画教学问题三方面分析和整理了当今国内外关于幼儿绘画方面的相关文献。两者综合,更能对幼儿绘画有深入了解。 关键词:绘画阶段能力 一、国内外关于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的研究 儿童喜欢画画,是出于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心理需要并通过各种符号来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形式。我们研究儿童绘画,就要先了解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理论研究有了10多年的历史,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观点:德国心理学家哥饮修泰纳在他的《儿童图画能力的发展》中把儿童学习绘画分成五个阶段,其中涉及幼儿的有:(1)错画期——1至3岁幼儿乱画各种线条;(2)图式期——3至6岁儿童能描画稍具形状的记号、象征或图式;(3)对线及形发生感性的时期——6至9岁儿童稍大后,会对用线描画形状大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零点计划”项目主持人加德纳在《儿童对艺术的知觉》一文中将儿童绘画能力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前两个涉及幼儿:(1)婴儿知觉期——出生至2岁。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他人和一些几何形的物体,也就是发展最初的知觉力。(2)符号认知期——2至7岁。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在一定文化背景上掌握图像、手势、声音、数形式和语言等多种符号的意义。但是,由于相应知识的不足,对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一般而言不大能把握。 国内关于儿童绘画能力的研究,最早是陈鹤琴先生,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有影响的理论也逐渐被大家熟知和认可。下面仅就有代表性的论述加以介绍。陈鹤琴把幼儿绘画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涂鸦期(1岁-2岁),具体的有波形图、丝图、圆形图。(2)象征期(2岁-3岁),有普遍性的象征阶段、类别性的象征阶段、个别性的象征阶段。(3)定型期(3岁-7岁),其特点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正面到侧面、从呆板到有生气,并有时间、空间概念,懂得构图,也懂得用画来分辨性别和年龄,还能用语言来解释自己的画。庞丽娟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法》一书中将幼儿绘画能力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1)涂鸦期——2至3岁。幼儿没有明确的绘画构思和目的,以游戏的形式任意进行划线活动,画出的线条轻淡、杂乱、不成形,是一种借助于笔在纸上画出一定线条的娱乐活动。(2)形象期——幼儿已具有初步的绘画构思,能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绘画,画出的形象基本成形。同时,在形象期中,幼儿对于物体形象的颜色表现和相互关系的处理也开始有明显的发展。 对国内外学者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各种理论在各时期年龄阶段的划分上存在差异,所描述的特征也略有不同,但在儿童绘画发展的过程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且各个阶段的核心特征也相似。总结前人经验,幼儿绘画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涂鸦期(2-3岁)。这一时期儿童主要是漫无目的地乱画,无构思和目的,画的线条杂乱且颜色单一。(2)线条期(3-4岁)。此阶段的儿童能画不同的线条、曲线,有时会出现封闭图形;不仅能从右下方向左上方逆向描绘,甚至能用一些图形象征一些大脑中突然闪现的事物。(3)象征期(4-6岁)。此时儿童在绘画之前有粗略的构思和目的,有了空间概念,画出的作品外形大部分不完全,有时会在图中显现出瞬间情感变化,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自己的画,根据现实中事物的原貌或根据自己审美认知对绘画进行涂色。有的孩子甚至会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观察和感知融入到绘画中。这些理论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出更科学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提供了翔实的研究资料。 二、儿童在绘画中表现出的主要能力 在20世纪40年代和60年代,巴克和哈默提出了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他们最先将人物画作为投射测验的工具,探测绘画中表现的个体发展能力。如今绘画心理方法更科学,内容范围更广阔,作品的解释理论更丰富。总结来看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能力:1.情感能力。儿童可以借助线条、形象和色彩等要素直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2.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刘晓东认为,梦想能使儿童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诗意、更宏大的世界。3.观察、联想和记忆能力。要引导孩子观察和体验,增加孩子大脑表象储存量。这样,在儿童绘画过程中通过引导、启发儿童联想就会发现儿童会在绘画中展现不同的场景。 三、关于绘画教学问题的探究 总得来说,国内对于儿童绘画的研究刚刚起步,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正向多样化迈进,在评价方面正在逐步以儿童为中心。但有不足之处:1.教学工具单一。2.模仿是主要学习方式,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小,儿童的作品大多千篇一律。因此建议在绘画时适当增加一些仿真模型或提供一些主题图片,使儿童在原有图式上进行深加工和创新。3.说画讲画的教学,课后老师只是简单拍照,很少给儿童提建议和指导,孩子们也没有机会交流。因此建议给予指导,委婉指出需改进的地方,同时增加同伴评价,培养孩子的自我定位。参考文献 [1]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 [2]郑三元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一个天真的梦想[J].学前教育研究,2002,(1)。

幼儿绘画能力培养研究的反思

幼儿绘画能力培养研究的反思 幼儿绘画能力培养研究的反思 一直以来如何开展好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却困惑着我们。 下面这些现象使我对绘画活动中的评价进行了深深的反思。 1、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涂涂画画、美工活动几乎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兴趣。当他们无拘无束的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时是那样的专注、认真与自信。可是在正规绘画教学活动中,我们却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我不想画了”一些幼儿对绘画的畏惧、厌倦、畏难情绪深深的刺痛了我。 2、评价活动一般是绘画结束后对绘画结果的评价,往往是教师主导匆匆而过,孩子们似乎也没有真正听进去。效果不明显。 3、过多的注重对绘画结果和绘画技能技巧的评价,并且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幼儿,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水平的差异,忽视了幼儿内心世界的变化,兴趣情感的激发。使得能力较弱的幼儿不敢做画,不想做画了。 幼儿绘画创作过程中的评价,这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情感发展的有效途径。创作过程中评价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1、自主性与引导性相结合 教师不仅要锻炼幼儿的自主作画还要让有目地的去引导幼儿,这样幼儿才能有目地的去想象画画。 2、目标性与变通性相结合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我们教师在活动之前设计好的,但艺术活动却有其特殊性。在同一活动的评价中,随着一些意想不到情况的出现,评价

也要随之改变。如:在活动《可爱的花宝宝》中,目标是学画表情,增加情感体验。张子轩给花宝宝画上了发卡,我请他说一说,他说:“花宝宝带发卡就更漂亮了。乍一看孩子的绘画脱离了目标。但是,幼儿绘画中有创造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与渗透。当宁宁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肯定后,激发了许多幼儿争相打扮自己的花宝宝。进一步拓宽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有时教师可以对看似乱七八糟的作品仔细询问一下。因为原本绘画活动就渗透了幼儿的各种情感,教师必须站在幼儿的角度上,用幼儿的眼光去理解他们试图表现的内容。即使与活动目标背道而驰也要体会他们的情感。运用笑脸和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幼儿的期望。 3、单一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原来的绘画评价只重知识和技能,而如今既要关注幼儿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在绘画过程中的评价上,不仅应该有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表现等全面的综合能力。因为端正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幼儿健康发展的根基。只有开展这方面的评价才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绘画过程中的评价,培养和保护了幼儿绘画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增强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