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预习学案

第二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预习学案

第二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预习学案
第二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预习学案

第二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预习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能用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并从多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课前预习】

1、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单质是,

化合物是。

2、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态存在,即和。

3、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呈现不同的价态。请标出下列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KCl Cl2HClO KClO3 KClO4

4、对于元素的某一价态,总有一定的对应物质。请写出下列不同价态的氮元素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任意写一个即可)

-3价0价:+1价:+2价:

+3价:+4价+5价:

5、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2、0、+4、+6,请分别写出对应这些价态硫元素的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这些物质分别属于哪个类别。

-2价、0价、

+4价、+6价、

6、根据组成,物质可分为和。纯净物可分为和

按照组成特点和性质,化合物通常可分为、、、;根据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化合物分可为和;

根据在某些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和;

根据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混合物可分为、和胶体。

7、酸性氧化物是指:例如

碱性氧化物是指:例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探究学案)

【预习检测】

1、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中既存在游离态,又存在化合态的是()

①氮②氧③钠④碳⑤铁⑥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④⑤

2、下列元素中,可以形成两种以上单质的是()

A、钾

B、碳

C、氧

D、钠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A、尿素赤铁矿石

B、金刚石水

C、液氧氯酸钾

D、汞碘酒

【课堂探究】

探究一: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根据导电性,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根据状态,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易溶物、微溶物;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如果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怎样进行分类?

探究二: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下列关系

①金属+酸→盐+氢气

②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③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④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⑤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⑥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⑦酸+碱→盐+水

⑧盐+碱→新盐+新碱

⑨盐+酸→新盐+新酸

⑩盐+盐→新盐+新盐

【当堂检测】

1、将(I)中的物质与(II)中的物质分类用短线连起来。

(I)(II)

Na2SO4含氧酸盐

KHSO4无氧酸盐

NaCl 钠盐

BaSO4硫酸盐

CH3COONa 酸式盐

2、下表中的物质在生活中很常见,表中列出它们溶液的pH及一种主要成分(其他成分未列出)。

编号①②③④⑤⑥名称食醋白酒石灰石灰水纯碱溶液牛奶主要成分CH3COOH C2H5OH CaO Ca(OH)2Na2CO3蛋白质pH 3 7 —11 10 —试回答:

(1)将表中①~⑥的主要在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

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2)当有人被坟虫(体内含有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了减轻疼痛,可在被叮咬处涂抹。

(3)铝壶长时间煮水,内有一层水垢[CaCO3、Mg(OH)2],可选用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除去,不能采取大量一次的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拓展学案)

1、经分析,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一种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

B、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

C、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D、醋酸、过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氮

3、下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分类

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组合

A Na2CO3H2SO4NaHCO3SiO2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Na2O2SO2

D KOH HNO3CaCO3CaO SO3

4、下列物质中与其他三个所属类别不同的是()

A、HNO3

B、H2SO3

C、H2CO3

D、C2H5OH

5、以铁、氧化铜、氯化铜溶液、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为反应物,两两间发生的反应有()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6、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填在横线上。

①NaCl、KCl、NaClO、BaCl2②HclO3、KClO3、Cl2、NaClO3

③H5PO4、H4SiO4、HCl、H2SO4④浊液、溶液、胶体、水

⑤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晶体⑥铜、金、汞、钠

7、按下列要求填写化学式:

(1)在反应4Fe(OH)2+O2+2X=====4Fe(OH)3中,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2)写出五个分别代表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化学式(顺序不限,要求都含有氧原了且含有的个数不同):

、、、、。

选修三第二章第1节共价键第二课时教案

键角 二、 键参数一键能、键长与键角 1. 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I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通常取正值。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3. 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键角决定 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三、 等电子原理 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 征,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手段、 师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N 2与H 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 发生反应,而F 2与H 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 [复习]b 键、n 键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过渡]今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板书]二、键参数一键能、键长与键角 [问]电离能概念。 [讲]在第一章讨论过原子的电离能,我们知道,原子失去电子要吸 收能量。反过来, 原子吸引电子,要放出能量。因此,原子形成共 价键相互结合,放出能量,由此形成了键能的概念。键能是气态基 态原子形成I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例如,形成 I mol H — H 键 释放的最低能量为 436. 0 kJ ,形成1 moIN 三N 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2) 授课班级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与 2.能用键参数一一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技能 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w.w.w.zxxk.c.o.m 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教学步骤、内容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三段)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从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角度对物质分类。 2、建立起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3、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那 类物质发生反应,体验并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他类物质之间反应关系的过程和方法。 4、了解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学习重难点】 物质的分类及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自主预习】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交流研讨:P31 1、元素的定义。物质都是由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元素组成物质——。 单质:举例、 化合物:举例、 2、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如CO2、NaOH、AgNO3、O2、C、Mg,属于化合态的有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依据 (1)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 物质: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溶液,浊液,胶体(2)根据组成特点和所具有的性质,把化合物分为、、、

酸性氧化物:,如、、 碱性氧化物:如、、 (3)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 (4)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 (5)根据被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将混合物分为、、 【自我检测】 1.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 A.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2. 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 B.漂白粉 C.盐酸 D.碘酒 4. 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的是() A.钠 B.氧 C. 氮 D. 铁 【课中案】 【精讲点拨】交流研讨:P31 1、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是和。 2、物质的分类: 单质 纯 净 物 按组成分为:、、、 化合物 按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分为、 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

高中化学_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导入】 【点将接龙】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说出一种物质,并且说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学生接龙】遇到完全重复的元素要求再说一种物质。 【教师点拨】目前发现的元素有110多种,但发现的物质已经超过了1亿。【问题】这110多种元素是如何组成浩瀚的物质世界的?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教师点拨】就像玩积木一样。几块积木,排列组合不同就可以撘出很多的形状。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问题】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一、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二、用分类的方法研究物质 【问题】超过1亿的物质我们该怎样去认识?逐一研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你有好的办法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正如图书馆里的书分门别类地摆放。 【问题】说出你想到的含碳元素的物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的同时教师板书学生想到的含碳元素的物质。 【活动探究1】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黑板上的含碳物质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一学生到黑板上完成。 【教师点拨】以黑板上学生的分类为基础,通过学生补充,教师点拨,完善分类的结果。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我们后面都会陆续学习到。【牛刀初试】按照类别,构建硫元素、铁元素的典型物质家族。 【学生活动】找两个学生到黑板完成。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后,主动到黑板上补充。 【教师点拨】

【板书设计】二、用分类的方法研究物质 三、构建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二维坐标系 【问题】含碳物质家族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吗?请详细分析每种含碳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学生活动】 【教师点拨】化合价也是物质分类的标准之一。更多的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家族。 四、基于类别和元素的价态认识物质的性质 【教师点拨】建立坐标系之后,就找到了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视角。这些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问题】在坐标系中分析二氧化碳可以转化成哪些物质?分别体现了它的哪些性质。 【学生活动】互为补充 【教师点拨】以前大家是基于对二氧化碳这种物质的认识。但是以后,大家应该将思维上升到类别的高度。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反应都是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基于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是这个二维坐标系的重要应用。 从化合价角度,应用氧化还原原理分析物质的性质,我们将在本章第三节的内容学习。这节课,我们主要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板书设计】四、基于类别和元素的价态认识物质的性质 【再试牛刀】1.根据同学们构建的硫元素的物质家族,构建二维坐标系。 2. 预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在二维坐标中标出转化关系,并说出你的依据。 【学生活动】一学生到黑板。相互补充。 【教师评价】 五、设计实验,验证预测 【问题】大家的预测是否正确,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题

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练习题 2008年9月25日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是() ① N ② O ③ Fe ④ C ⑤ Na ⑥ Ca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⑥D.全部 2.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有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有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固体残留物B.冰水混合物 C.海水D.液态空气 4、下列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生石灰、白磷、熟石灰B.烧碱、液氧、啤酒 C.干冰、铜、液态氯化氢D.空气、氮气、盐酸 5、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酸:CH3COOH、H2SO3、NaHCO3、HF B.碱:Cu2(OH)2CO3、NaOH、Fe(OH)2、Mg(OH)2 C.盐:AgCl、BaSO4、NaH2PO4、Mg(NO3)2 D.氧化物:FeO、N2O5、COCl2、SiO2 6.下列变化可以一步实现的是()A.Na2CO3→NaOH B.CuO →Cu(OH)2 C.CaCO3→Ca(OH)2D.CaO →Ca(OH)2 7.在水泥、冶金工厂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其原理是()A.丁达尔现象B.电泳 C.聚沉D.电离 8.不能用胶体有关知识解释的现象是()A.过滤除去粗盐中的杂质 B.钢笔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 9.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氯化钠分散在汽油中,形成的分散系是() A 溶液B胶体C悬浊液 D 乳浊液 10.下列分散系不属于胶体的是()A.淀粉溶液B.有色玻璃C.食盐水D.油水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图(第一课时) 备课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图(第一课时)备课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地形剖面模型、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章第四节地图第一课时 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 板书:一、地形图的判读 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 学生读图:读课本P126图B“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B点的高度为500米,A点的高度1500米,以B点为基准面则A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A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A点与B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补充: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下训练(人教版必修1)

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酸:CH 3COOH 、H 2SO 3、NaHCO 3、HF B .碱:Cu 2(OH)2CO 3、NaOH 、Fe(OH)2、Mg(OH)2 C .盐:AgCl 、BaSO 4、NaH 2PO 4、Mg(NO 3)2 D .氧化物:FeO 、N 2O 5、COCl 2、SiO 2 解析:选C 。A 项中NaHCO 3不是酸;B 项中Cu 2(OH)2CO 3不是碱;D 项中COCl 2组成元素为三种,不属于氧化物。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CCl 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应为:CCl 4+4Na =====700 ℃C +4NaCl ,由此可知 B 、 C 、 D 项都是正确的。金刚石是一种非金属单质,故A 项不正确。 3.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盐又不是酸式盐的是( ) A .KHSO 4 B .NH 4NO 3 C .Ca(H 2PO 4)2 D .Cu 2(OH)2CO 3 解析:选B 。A 、C 项属于酸式盐,D 项属于碱式盐,B 项中NH 4NO 3既不是酸式盐也不是碱式盐。 4.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每当春秋之交,经常被浓雾所笼罩。弥漫的大雾不仅影响交通,酿成事故,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大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雾是一种纯净物 B .大雾是一种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 nm 的分散系 C .光束通过大雾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D .大雾实际上是水蒸气 解析:选C 。大雾是一种气溶胶,所以是微粒直径介于1 nm ~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5.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粒子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 .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 .胶体有布朗运动 C .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粒子间相互排斥

2020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大气热力环流

第二课时大气热力环流 一、大气运动概述 1.分类 2.影响 (1)促进热量和□03水汽的输送。 (2)影响□04天气变化。 二、大气热力环流 1.概念 由于地面□01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

(1)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02低气压;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03高气压。 (2)B、F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04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05低气压。 (3)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06高气压流向□07低气压。 1.判断正误。 (1)大气运动按方向分为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面冷热不均。(√) 2.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受热,气流上升 B.地面受冷,气流下沉 C.气流下沉,高空形成低压 D.气流上升,地面形成高压 答案 D 解析气流上升,地面形成低压,D项符合题意。 3.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D.气温低,气压高 答案 B 解析市区人口多、工业活动多,产生的热量多,与郊区相比,近地面气温

高,气压低,气流上升,B项正确。 4.常见的热力环流有哪些? 提示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 任务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 孔明灯(见右图)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诸葛孔明发明的天灯是怎么升空的? (2)孔明灯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 (3)判断下图可体现孔明灯上天位置的点,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大小,将四点按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序。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成果展示](1)孔明灯里的空气受热后膨胀上升。 (2)热力环流。 (3)D处。P A>P D>P C>P B。

毛概教案第一章第四节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称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始指导全党。 1937年《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1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 1945年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3、“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涵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科学的概括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的地位。 第二,科学的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第三,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选择,简答)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论述) 第一,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 第二,要全面的看问题,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第三,要发展的看问题,绝不能静止的僵化的看问题。 第四,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3,毛泽东把理论联系实际比喻成“有的放矢”(单选) 4,怎样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问答) 第一,重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为空中楼阁,失去了价值。 第三,重视理论的创新。理论在于历史、现实的实际联系中,要进一步发展和创造出合乎中国需要的新理论。 5,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问答) 第一,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第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 第三,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6,如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问答) 首先,坚持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其次,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7,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联系(选择) 实事求是是核心,是思想路线的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化学: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学案(2)(鲁科版必修1) 第一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课前延伸学案 【教师寄语】从认真自学中培养自己的能力 【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 2.使学生知道元素可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 3.知道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 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 4.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够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5.使学生能从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角度对物质分类。 使学生建立起酸性看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7.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 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那类物质发生反应, 体验并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他类物质之间反应关 系的过程和方法。 8.了解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的分类及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

难点: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 【复习巩固】 1、化合价是。指出下列物质中个各元素的化合价Cl2 O2 NaCl Mg CaCO3 H2S SO3 H2SO4 【自主预习】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交流研讨:P、元素的定义。物质都是由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元素组成物质——。 单质:举例、 化合物:举例、 2、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如CO2、NaOH、AgNO3、O2、C、Mg,属于化合态的有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依据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1)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 物质: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混合物——溶液,浊液,胶体 (2)根据组成特点和所具有的性质,把化合物分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第1课时)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是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中的第一课时。 七年级地理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共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两部分。“认识地球”作为地理学习的基础被安排在第一节,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又是第一节的前两个问题,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第一个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地理过程的热情,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教材内容又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教材安排上增加了一些活动和材料,以减轻难度。 【教学分析】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发式的地理教学课堂,提倡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积极探究,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正是一个由直观感受到观察猜想,再到实践探险和科学探测的过程。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有好奇心,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结合教学的实际条件,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能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大致过程,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 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1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学习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授新课: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 方法归纳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 2、真实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成稿+pdf版含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有关下列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C.生物体内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 2.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 B.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生活做饭使用的都是氢能源 C.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核能、太阳能、氢能 D.化石燃料的燃烧没有污染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成气态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 4. H2在O2中燃烧生成气态H2O 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 )。 A.核能转化成热能 B.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C.生成物的总能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5.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 氯酸铵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4H2O↑+ Cl2↑+ 2O2↑ (放热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C.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6(双选).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是“研究物质的方法与程序”延续,下为以元素为主线的物质分类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知道元素如何组成物质(可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按元素的分类观,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家族,从而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进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110多种元素可以组成上千万种不同的物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2)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由对单个物质的认识向对一类物质的认识转变(2)体现分类观的应用,形成元素族初步观念;同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元素的资源意识,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形成物质的元素观和分类观 (2)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分类的依据 难点:以元素常见化合价找出常见物质并指出这些物质所属的类别;单质、氧化物、酸、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案

第四节植物的一生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4.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过程。 5.知道花的主要结构。 6.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7.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点。 ⑵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 ⑶识记种子的成分。 2.能力方面: ⑴初步学会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 ⑵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⑶探究种子的成分,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⑷通过单、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⑴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⑵通过探究种子的成分,向学生渗透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统一的观点。 ⑶通过课上及课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2.初步学会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方法 3.参与探究实验,体验通过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初步养成对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 4.通过模仿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依据初一学生参与意识强,思维积极主动的特点,采用了探究、创新教学法。通过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让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课前准备: 学生:玻璃瓶或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 教师: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40粒绿豆种子,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用视频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教学软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图中四个箭头,正确反映南半球风向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情况。近地面风向是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近地面风向应是从高压吹向低压,且与等压线有一夹角。背风而立,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答案:B 2.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解析:在近地面,受三种力的作用,北半球低压中心的空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压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答案:C 右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A、B为等压线,P A>P B,读图完成第3~4题。 3.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A.西南风、南风B.东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D.东北风、北风 4.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A.西风、南风B.北风、南风 C.东风、北风D.东风、西风 解析:第3题,南半球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高空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为南风;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为西南风。第4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为北风,南半球为南风。 答案:3.A 4.B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5~6题。

5.N地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6.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A.M地B.N地 C.P地D.Q地 解析:第5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地的等压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第6题,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 答案:5.A 6.D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运动。完成7~8题。 7. 右面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 箭头说法正确的是() ①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②b是摩擦 力,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小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 气压梯度力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8. 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向的箭头是() 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知a为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 指向低压。c为地转偏向力且向右偏。第8题,南半球向左偏,故选C。 答案:7.C8.C 二、综合题(40分) 9.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高中化学备课参考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要点精讲 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同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单质(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游离态) 3.不同种元素相互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可以组成纯净物——化合物(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化合态);相同的元素也可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由于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因而110多种元素能够构成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标准的研究 (1)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学生回忆初中化学或科学的内容)——纯净物和混合物。(2)要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浊液、胶体等。 (3)纯净物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相同元素构成单质(游离态);不同元素构成化合物(化合态)。 (4)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5)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6)根据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 ①、金属铁(单质)的性质;②Ca(OH)2(碱)的性质;③CuSO4(盐)的性质;④氧化铜(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3.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的用途 (1)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完成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的过渡)。 (2)制备有关物质。 (3)鉴别物质。 (4)提纯物质。 三、混合物 1.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如食盐溶液中的食盐。

2.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这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如食盐溶液中的水。 3.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如食盐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几种分散系,并指出分散质和分散剂。 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度大小进行分类) (1)溶液: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分散质的粒度<1nm(10-9m),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2)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集合体或离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的粒度>100nm(10—7m),具有浑浊、不稳定等宏观特征。 (3)胶体:分散质的粒度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也称为溶胶)。 5.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区,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散射而形成的。丁达尔现象的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实验:先取一个具有双通性质的纸筒(事先在纸筒的下端钻一个小孔,以让光线通过),将纸筒套在盛在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上,再取一只40W的电灯泡,通电后放在纸筒的小孔处,人从纸筒的上端从上往下观察,即可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能同样的办法观察食盐溶液的现象。 (2)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胶体粒子带电的经验规律—— 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胶体);金属氧化物胶体。带负电荷的胶体粒子:非金属氧化物胶体;金属硫化物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特殊胶体:AgI胶体粒子随AgNO3和KI 的相对量不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 胶体粒子吸附I—而带负电荷;若AgNO3过量,则AgI胶体粒子吸附Ag+而带正电荷。(3)聚沉:向胶体中加入盐时,其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分散质微粒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这种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适用于液溶胶)。 实验: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可观察到氢氧化铁沉淀析出。 6.胶体的制备 凝聚法: (1)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的氯化铁溶液,适当加热即可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注意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形成氢氧化铁沉淀)。 (2)在不断振荡的情况下,向稀KI溶液中加入稀AgNO3溶液,可制得浅黄色的确良AgI 胶体。 7.胶体的用途: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一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一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2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能说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2 .会分析减数分裂中配子的染色体数目。 3.能记住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重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难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 一、染色体 1.染色体的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 2.染色体功能: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它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 分裂期:染色体分裂间期:染色质 4.染色体的3种类型: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5.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数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它们是人们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用2n 表示),而在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的(用n 表示)。 预习交流 人的体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答案: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复制一次。 4.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 5.分段: (二)减数分裂过程(注意染色体行为变化) 1.分裂间期:染色体(质)复制(分子水平的变化: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 2.减数第一次分裂 (1)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常有交叉互换。 (2)中期Ⅰ: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丝附着在着丝粒的两侧。 (3)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第二章 第一节 黄金分割(第二课时)

黄金分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黄金分割在现实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优选法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斐波那契数列?它有哪些性质? 2.什么叫做黄金分割?它有哪些应用? 二、新授 (一) 华罗庚的优选法(“0.618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华罗庚先生着力推广的优选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优选法”,即对某类单因素问题(且是单峰函数),用最少的试验次数找到“最佳点”的方法。 例如,炼钢时要掺入某种化学元素加大钢的强度,掺入多少最合适?假定已经知道每吨钢加入该化学元素的数量大约应在1000克到2000克之间,现求最佳加入量,误差不得超过1克。最“笨”的方法是分别加入1001克,1002克,…,2000克,做1千次试验,就能发现最佳方案。 一种动脑筋的办法是二分法,取1000克2000克的中点1500克。再取进一步二分法的中点1250克与1750克,分别做两次试验。如果1750克处效果较差,就删去1750克到2000克的一段,如果1250克处效果较差,就删去1000克到1250克的一段。再在剩下的一段中取中点做试验,比较效果决定下一次的取舍,这种“二分法”会不断接近最好点,而且所用的试验次数与上法相比,大大减少。 表面上看来,似乎这就是最好的方法。但华罗庚证明了,每次取中点的试验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每次取试验区间的0.618处去做试验的方法,才是最好的,称之为“优选法”或“0.618法”。 华罗庚证明了,这可以用较少的试验次数,较快地逼近最佳方案。

2. 黄金分割点的再生性和“折纸法” ① 黄金分割点的再生性 即: 如果C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 是BA 的黄金分割点, 与 C 当然关于中点 对称。 特殊的是, 又恰是AC 的黄金分割点。同样,如果 是CA 的黄金分 割点,则 又恰是 的黄金分割点,等等,一直延续下去 。(再生) ② 寻找最优方案的“折纸法” 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再生性,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直观的优选法——“折纸法”。 仍以上边“在钢水中添加某种元素”的问题为例。 用一个有刻度的纸条表达1000克—2000克。在这纸条长度的0.618的地方划一条线,在这条线所指示的刻度上做一次试验,也就是按1618克做第一次试验。 然后把纸条对折,前一条线落在下一层纸的地方,再划一条线(黄金分割点),这条线在1382克处,再按1382克做第二次试验。 把两次试验结果比较,如果1618克的效果较差,我们就把1618克以外的短的一段纸条剪去(如果1382克的效果较差,就把1382克以外的一段纸条剪去)。 再把剩下的纸条对折,纸条上剩下的那条线落在下一层纸的地方,再划一条线(黄金分割点),这条线在 1236克处。 按1236克做第三次试验,再和1382克的试验效果比较,如果1236克的效果较差,我们就把1236克以外的短的一段纸条剪去。再对折剩下的纸条,找出第四次试验点是1472克。 按1472克做试验后,与1382克的效果比较,再剪去效果较差点以外的短的一段纸条,再对折寻找下一次试验点,一次比一次接近我们的需要,直到达到我们满意的精确度。(需要时可以换纸条) 注意,每次剪掉的都是效果较差点以外的短纸条,保留下的是效果较好的部分,而每次留下纸条的长度是上次长度的0.618倍。因此,纸条的长度按0.618 的 C 'C 'O C ' C ' AC '

示范教案第一课时(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四节澳大利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综合、导游解说等方法。 ●教具准备 1.有关澳大利亚录像资料。 2.实例图片。 3.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准备 请同学们课前收集有关澳大利亚特有动物介绍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国兽”是什么动物吗?(袋鼠)没错,从澳大利亚的国徽组成,由袋鼠和鸸鹋分居左右,就可看出袋鼠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地位。袋鼠和鸸鹋作为澳大利亚的骄傲和象征,成了世人认识澳大利亚的窗口。 板书:第四节澳大利亚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资料,澳大利亚除了袋鼠和鸸鹋还有哪些独特的有代表性的动物? 学生回答:树袋熊、鸭嘴兽、针鼹、肺鱼。 老师评价: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那我们一起看图片(课本73页图8.36澳大利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