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表(供参考)

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表(供参考)

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表(供参考)

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表

编号:

班级:

疫情:确诊日期:年月日

转移类型:□隔离□停课

消毒地点:

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

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分

完成消毒日期:年月日时分

消毒对象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min)消毒方式室内空气自然风通风2~3次30min开窗通风地面、墙壁84消毒液1000mg/L30min喷洒物体表面84消毒液500mg/L15min擦拭污染物84消毒液20000mg/L2h搅匀放置

盛排泄物或呕吐

84消毒液5000mg/L30min浸泡物的容器

衣物、被褥、书

阳光勤晒20min暴晒籍等

食饮具、毛巾开水用后20min煮沸玩具、学习用品84消毒液500mg/L15min擦拭垃圾84消毒液10000mg/L60min喷洒…………………………备注:

1、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

有效期限:年月日2、应用浓度的配制:

执行消毒单位:

执行消毒人员:填表日期:年月日

水池清洗及消毒记录表样板

XT20150125 清洗日期2018年5月11日水容量(m3)100 停止供水时间自5月11日7时起,至5月11日13时共6小时 排水时间自5月5日7时起,至5月11日9时共2小时 清洗管理员徐新明负责人滕永芹 清洗时间自5月11日9时起,至5月11日13时共4小时 清洗人员徐新明、车佳民、李树生、刘永顺 (4人) 进水时间自5月11日13时起,至5月11日15时共2小时 清洗及消毒有关记录1、进入清洗现场后,首先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清洗人员进入蓄水池前,要检查 蓄水池内通风换气是否良好,如蓄水池内通风换气不良,无通风换气设施设备或不能 正常运转,不得进入蓄水池内从事清洗工作。 2、若无安全隐患,则打开排水阀放水,放置水泵抽水、排水,并随时观察排水情况。 3、待水池的余水在12cm-20cm时,清洗人员穿清洗工作服和雨鞋进入池内,依次从水池 顶部→四周池壁(尤其是池壁结合有折隙的地方)→池底→池底水槽刷洗2遍,彻底清除泥沙、水渍等,用清水按上述顺序冲洗2遍,抽干脏水。 4、清洗干净后,撤出水泵,断开电源,做高压冲洗准备工作。 5、清洗人员用自来水加压泵对水池顶部→四周池壁(尤其是池壁结合有折隙的地方)→ 池底→池底水槽冲洗2遍,清洗干净残留物及其它污垢,并对水池周围卫生进行清扫。 6、打开进水阀送水,待蓄水池灌满后,取水样送到经计量认证合格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 测,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水。 7、做好清洗消毒记录,并存档备查。 清洗人员 签字 七台河市祥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5月11日

XT20150723 清洗日期2015年7月23日水容量(m3)300 停止供水时间自7月21日7时起,至7月23日7时共48小时 排水时间自7月23日8时起,至7月23日12时共4小时 清洗管理员杨静波负责人滕永芹 清洗时间自7月23日12时起,至7月23日14时共2小时 清洗人员赵文杰、钟全喜、邢君、张松、尤峰、李永海(6人) 进水时间自7月23日14时起,至7月23日16时共2小时 清洗及消毒有关记录1、进入清洗现场后,首先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清洗人员进入蓄水池前,要检查 蓄水池内通风换气是否良好,如蓄水池内通风换气不良,无通风换气设施设备或不能 正常运转,不得进入蓄水池内从事清洗工作。 2、若无安全隐患,则打开排水阀放水,放置水泵抽水、排水,并随时观察排水情况。 3、待水池的余水在12cm-20cm时,清洗人员穿清洗工作服和雨鞋进入池内,依次从水池 顶部→四周池壁(尤其是池壁结合有折隙的地方)→池底→池底水槽刷洗2遍,彻底清除泥沙、水渍等,用清水按上述顺序冲洗2遍,抽干脏水。 4、清洗干净后,撤出水泵,断开电源,做高压冲洗准备工作。 5、清洗人员用自来水加压泵对水池顶部→四周池壁(尤其是池壁结合有折隙的地方)→ 池底→池底水槽冲洗2遍,清洗干净残留物及其它污垢,并对水池周围卫生进行清扫。 6、打开进水阀送水,待蓄水池灌满后,取水样送到经计量认证合格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 测,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水。 8、做好清洗消毒记录,并存档备查。 清洗人员 签字 七台河市祥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7月23日

XXX传染病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报告

XX区XX传染病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报告 一、疫情及疫点现场基本情况(包括医院、病家): XX年X月X日X时X分,XX医院报告了X例XX传染病疫情。 患者XX,男/女,X岁,家庭住址,工作/学习单位。X月X日发病,临床有XX表现,X 月X日X时以XX传染病(疾病)收入XX医院XX病房治疗。 初步流调报告(基本情况介绍)… 被污染的环境有:医院XX等环境;病家被污染的环境有:XX等场所。 二、消毒的范围、对象、方法、面积、数量: 针对本次疫情情况,重点对医院XX等场所,病家XX等对象为重点,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GB1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等国家相关的规定与要求,进行了严格的终末消毒处理。 疫点物体表面消毒。室内:我们主要采用手提式压力喷雾器,用1000-2000㎎/L的含氯消毒液作喷雾消毒;室外:我们主要采用机动喷雾器,用上述消毒液作喷雾消毒。 疫点各室内空气消毒,我们采用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器,选用% (1g/m3)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作超低容量的空间喷雾消毒。 以上已终末消毒处理的范围与面积有:医院XX场所物表消毒面积XX平方米;病家XX 等场所(包括室内外)物表消毒共计XX平方米面积。(若进行了室内空气消毒,还应包括有消毒空间XX M3) 同时,我们针对病人使用过的餐(饮)具(约XX件)和化粪池(约XX M3),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了终末消毒处理。 三、消毒效果评价(包括采样样品、检验结果、评价依据和结论): 针对医院环境,消毒前后重点采样检测的样品有:病人经常接触的病房门把手、墙壁/地面、床单、床头柜、椅子等物体表面(各5件);XX病房的空气(各2件)。在病家,消毒前后重点采样检测的样品有:病人家庭室内的门把手、墙壁、地面、床头柜、椅子等物体表面(各5件),以及室内空气(各1件)。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GB1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要求评估,

疾控系统疫点消毒拉动演练脚本

演练安排 时间: 预定于11月22日进行疫点消毒拉动演练桌面演练和演练预演。 议程安排: 1、9:00以前报到 2、9:00-10:00桌面正式演练,记入总体演练成绩。 3、10:00-10:40消毒方法现场培训。 4、10:40-11:40观摩市疾控中心应急队演练。 5、13:30-17:00各县市区队预演。 预定于11月23日正式演练

*****疾控系统疫点消毒拉动演练脚本 开幕仪式 时间:2012年11月23日上午8:30 地点:市急救中心 主持人: 主持人: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参加****市疾控系统疫点消毒拉动演练,请按照指示就座。 下面请本次演练总指挥讲话并宣布演练开始: 演练总指挥: 下面我宣布2012年*****疾控系统疫点消毒拉动演练现在开始 应急演练过程 疫情发生背景 场景一:疫情背景介绍(8:40-8:45) 演练现场主持人:对疫情背景进行解说: 2012年11月23日凌晨2时,某医院腹泻病门诊接诊一病例,该病例于22日晚,出现剧烈腹泻,次数频繁,水样便,伴有呕吐,严重脱水。该门诊以疑似霍乱病例收治并向所在区疾控中心报告,区疾控中心随即向区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报告。市疾控中心接报后,经初步核实,该病例于两个月前到某沿海省份打工,于21日回家,20日曾在当地某次聚餐中进食过海产品,经当地卫生部门确认,该次聚

餐引起了霍乱暴发疫情,结合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该病例符合霍乱临床诊断病例标准(WS289-2008)。区疾控中心已按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 场景二:应急处置机制启动,市疾控中心开展现场处置并已完成部分任务(8:45-8:50) 演练现场主持人:进行解说: 市疾控中心立即向市卫生局汇报,市卫生局成立医疗专家组,对病例开展救治,市疾控中心启动霍乱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现场处置,现已初步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区、疫点划定,病例呕吐物、粪便采样、密切接触者隔离调查等工作,现需对患者家庭等部分疫点环境及污染物进行终末消毒。 演练现场办公室已通知各消毒处置应急分队迅速开展疫点消毒。 启动疫点消毒处置部分 场景三:各消毒演练队伍集结 地点:市急救中心演练队伍等候区 时间:(8:50-9:00) 场景:各消毒处置应急分队(每队5人:4名处置队员,1名司机)接受指令,于8:50前,到达指定地点。 指挥长发布指令:“各应急分队集结,依次进入等候区列队。” 各应急分队按照市疾控中心、***********顺序依次进场,在按县区划分的等候区自西向东列队。

疫点消毒的实施方法

疫点消毒的实施方法 1 消毒原则 1.1 及时开展消毒工作:为减少传播机会,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小时内,农村应在12小时内落实消毒措施。 1.2 消毒范围的确定:应以霍乱病人排出霍乱弧菌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 1.3 消毒持续时间:应以霍乱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 1.4 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为依据。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的污染。 1.5对疑似霍乱病人的疫点消毒:按确诊霍乱病人的疫点进行消毒处理。 2 疫点的随时消毒 2.1医疗机构的防疫人员接到患者诊断与消毒通知单后,应立即到疫点指导随时消毒,必要时提供所需消毒剂和器械。 2.2 在病家,随时消毒由病人的陪伴或病人所在单位派人进行;在医院,随时消毒由医院安排专职人员进行。 2.3 交给病家使用的消毒剂,应标明名称和使用方法。 2.4 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 “三分开”:分住室、分饮食、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消毒呕吐物和排泄物、消毒生活用具、消毒双手、消毒衣服、被单、消毒患者居室、消毒生活污水。 2.5 病人的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特别在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 2.6 消毒指导人员与负责随时消毒人员,应共同填写疫点消毒工作记录,及时上

报。必要时,采样进行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价。 3 疫点的终末消毒 3.1消毒的执行 在当地疾控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医院防保医生负责进行终末消毒。 3.2 消毒程序 3.2.1 消毒人员接到传染病消毒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赶赴疫点开展终末消毒工作。 3.2.2 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3.2.3 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3.2.4脱掉外衣,放在自己带来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更换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如用过氧乙酸或含氯制剂时,须戴防护眼镜。 3.2.5 仔细了解患者病前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倾倒或存放的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以确定消毒范围,并根据不同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3.2.6 进入疫点时,应先消毒有关通道。 3.2.7测量污染范围内需消毒的房屋及地面的面积和体积,以及需消毒的污水量。 3.2.8 必要时,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 3.2.9 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水缸盖好,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食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最新疫点疫区处理方法资料

霍乱传染病的疫点疫区消毒对象及方法 认真做好疫点疫区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物品、饮用水等进行消毒处理。疫点疫区内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一、随时消毒 1.排泄物、呕吐物:按1体积吐泻物加1/5体积漂白粉搅拌均匀,消毒120分钟;盛排泄物、呕吐物的容器用有效氯500mg/l浸泡120分钟。 2.餐具:用有效氯250mg/l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 3.残余的需要消毒的食物:按1份食物加1/5体积的漂白粉搅拌均匀后消毒120分钟,或有效氯500mg/l澄清液浸泡2小时,或煮沸20分钟。 4.对需要消毒的衣服、被单:用有效氯125mg/l溶液浸泡30分钟、250mg/l碘伏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 5.地面、家具、墙壁以及运送病人的交通工具等:用0.2%的过氧乙酸喷雾作用30分钟或3%的甲酚皂溶液喷雾、擦拭或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喷雾作用60分钟。 6.对垃圾、厕所:用3%--5%甲酚皂溶液或有效氯500mg/l澄清液喷雾或洗刷。 7.疫点内的井水消毒,使用含氯25%--35%的漂白粉,所加的克数按加氯量3g/m3标准计算,计算公式是加氯量(g)=加氯量(mg/l)×水量(m3)/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园井水量(m3)=水深(m)×[水面直径(米)2]×0.8;方井水量(m3)=水深(m)×水面长度(m)×水面宽度(m)};缸水消毒,按每50公斤水加漂精片1片。将漂白粉精片研碎后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倒入缸内搅拌,30分钟后使用。 二、终末消毒 1.首先向病人家属解释消毒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请病人家属配合开展工作,然后了解发病时居住和活动的房间、触及物品以及吐泻物污染区域,将未受污染的并且不能进行消毒的物品进行遮掩或转移。 2.消毒前需要穿戴好个人防护服和手套。消毒时先灭苍蝇、蟑螂,然后按由外向内的顺序,喷雾或擦拭消毒门把手、地面、墙壁、家具、厕所等处;从不同房间以及最后退出时,边退边消毒经过的地面。 3.病人穿过的衣物、吃过的剩余的食品、使用过的餐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吐泻物等,按照随时消毒的方法进行消毒。 4.对于室外环境,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室外环境采集标本的实验检测结果,对污染区域及可能污染区域,尤其是水井和污水排放处等区域进行消毒。 5..病人尸体:用0.5%的有效氯溶液或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棉球或纱布堵塞人体孔道后,在用相同浓度浸湿的布单严密保管后尽快火化。{注明:此方案出自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技术方案(2007版)}。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

四棉医院 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 检验科

2017年度 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 清洁、消毒方法 1、地面: 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 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 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

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手工清洗与消毒: 冲净,30min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250mg/L在擦拭布先清洗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自动清洗与消毒 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 3、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实施与考核 科室执行者做完清洁、消毒后在相应时间表格内打勾并签名,检查者(科室必须有专人负责督导此项工作)不定时检查并签名。院感办不定期抽查并考核。

校园清洗消记录表

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期每日清洗消毒记录表

为有效防范疫情在企业发生、扩散,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根据XX文件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机制 (一)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信息报告等内容。企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企业疫情防控工作。 (二)健全信息报告和联络员制度。要建立与所在街道、卫生健康等部门的信息通报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流程和责任人。 二、严密排查 (三)加强返岗人员健康管理。做好员工健康状况排查登记,确认员工健康后方可返岗。 (四)建立台账。实行返岗职工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全面掌握职工返岗前14天内的行动轨迹(地点具体到门牌号,时间具体到某日某时)、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与发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返程交通工具及行程等情况。与返岗职工签订诚信承诺书。 (五)设置临时隔离点。依托医务室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保障,在企业医务室、集体宿舍等区域按照要求设置临时隔离室。不具备设置隔离场所条件的企业,根

据市、区和园区统一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按要求向所在园区和街道报备。 三、做好防控 (六)加强进出人员登记管理。每日开展两次体温检测,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在楼宇、园区大门及集体宿舍区等地建立体温检测点,加强门卫管理,落实24小时人员值守,对进出人员、车辆实行严格检查,做好信息登记,一旦发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岗,并及时就医。 (七)保持通风换气。工作场所每天至少两次保持30分钟开窗通风。要关闭中央空调,确有需要的,按相关规定采取进风消毒过滤;对有回风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要在回风口设置低阻中效空气过滤器,并加强新风口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和更换。 (八)做好清洁消毒。复工复产前,对所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之后定期开展消毒。安排专人对办公区域、会议场所、生活设施及其他人员活动场所和相关物品定时消毒,对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重点区域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通勤车使用后要立即消毒、更换椅垫套。

标本采集及疫点消毒方法

标本采集及疫点消毒方法 1 标本的采集方法 咽喉标本要用棉拭子在膜上和白斑或炎症区反复抹擦;棉拭子要转动轻压,如果有膜,则将膜边挑起,使棉拭子尽可能达到处于深部的白喉杆菌聚集处。对于鼻标本,将棉拭子插进鼻孔的远端,沿着鼻腔轻轻插入拭子,自中鼻甲的下面一直到咽壁;遇到阻力时不要强力捅过。在皮肤或其它病变部位用拭子采样之前,要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去除结痂,棉拭子要紧密地贴进病变处。实验室一旦收到标本应立即接种到特殊培养基,不应耽误。 2 疫点消毒实施方法 2.1消毒原则 2.1.1及时开展消毒工作:为减少传播机会,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小时内,农村应在12小时内落实消毒措施。 2.1.2消毒范围的确定:应以白喉病人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 2.1.3消毒持续时间:应以白喉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 2.1.4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为依据。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的污染。 2.1.5对疑似白喉病人的疫点消毒:按确诊白喉病人的疫点进行消毒处理。 2.2 疫点的随时消毒 2.2.1医疗机构的防疫人员接到患者诊断与消毒通知单后,应立即到疫点指导随时消毒,必要时提供所需消毒剂和器械。

2.2.2在病家,随时消毒由病人的陪伴或病人所在单位派人进行;在医院,随时消毒由医院安排专职人员进行。 2.2.3交给病家使用的消毒剂,应标明名称和使用方法。 2.2.4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 “三分开”:分住室、分饮食、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消毒呕吐物和排泄物、消毒生活用具、消毒双手、消毒衣服、被单、消毒患者居室、消毒生活污水。 2.2.5病人的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特别在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 2.2.6消毒指导人员与负责随时消毒人员,应共同填写疫点消毒工作记录,及时上报。必要时,采样进行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价。 2.3疫点的终末消毒 2.3.1消毒的执行 在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医院防保医生负责进行终末消毒。 2.3.2消毒程序 (1) 消毒人员接到传染病消毒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赶赴疫点开展终末消毒工作。 (2) 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3) 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4) 脱掉外衣,放在自己带来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更换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如用过氧乙酸或含氯制剂时,须戴

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的范围及相关记录表格

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的范围和记录表格 (一)随时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对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患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场所以及转运工具等,患者排出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做好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参见终末消毒。有人条件下,不建议喷洒消毒。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h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 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 (二)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终末消毒对象包括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排出的污染物(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及其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场所,不必对室外环境(包括空气)开展大面积消毒。病例和感染者短暂活动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毒。

编号: 患者姓名: 传染病诊断名称:确诊日期: 转移类别:住院转院迁居痊愈死亡 消毒地点: 通知消毒单位:联系人:电话: 通知消毒日期:年月日时 完成消毒日期:年月日时 消毒处理对象: 对象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min)消毒方式 备注:1、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失效期限: 2、应用浓度的配制: 执行消毒单位: 执行消毒人员:填表日期:

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常用表格(已更新)

目录 广水市中小学校学生晨检和午检登记表 (2) 广水市学校健康体温监测统计表 (4) 广水市突发传染性疫情登记表(通用) (5) 密切接触者调查及采样信息登记表(通用) (6)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表(通用) (7) 手足口病患者痊愈后医学观察登记表 (8) 手足口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登记表 (9) 广水市幼托/学校停课督导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0 疫点随时消毒工作记录表.................................................................................................. 1错误!未定义书签。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表. (12)

2 广水市中小学校学生晨检和午检登记表 学校 班级 班级人数 因病缺勤人数 发现的传染病早期症状和疑似传染病的人数 班级: 填报日期: 填报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要症状 就诊情况 初步 诊断 缺勤 情况 是否 新发 联系方式 发热 咳嗽 皮疹 腹泻 黄疸 结膜充血 其 它 就诊 时间 就诊 单位

填表说明 一、按照校医要求,根据疾病流行情况进行填写,并上报学校卫生室。 二、每行为一条记录,填写时不要有空项,若无填写内容用“/”表示。 三、年龄:按实际年龄填写。 四、主要症状:在相应症状下方的方格内画“√”,每名学生填写典型症状,表中未体现的症状如实填写 在“其他”栏中。 五、就诊情况:根据实际填写“就诊医院名称”或“未就诊”。 六、初步诊断:按照医疗机构的诊断意见填写。 七、缺勤情况:根据实际缺勤天数填写,最小单位为0.5天。 八、填写过程要认真,字迹清楚工整,易于辨认,表头要填全。 3

消毒程序

(1)疫区消毒 1)消毒范围和对象:以传染病排出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 2)消毒持续时间:以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确定消毒的持续时间。 3)消毒方法的选择: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病原体种类为依据选择消毒方法。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的污染。 4)疑似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可按疑似的该类传染病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或按下一条进行处理。 5)不明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应根据流行病学指征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采取最严格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6)注意与其它传染病控制措施配合:搞好传染源的管理,疫区的封锁、隔离,杀蝇、防蝇,灭鼠、防鼠,灭蚤,搞好饮用水、污水、食品的消毒及卫生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易感人群的保护。 7)填报消毒工作记录,必要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2)疫点的随时消毒 1)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三分开”是指:①分住室(条件不具备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②分饮食;③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是指:①消毒分泌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主要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脓液、痂皮等);②消毒生活用具;③消毒双手;④消毒衣服、被单;⑤消毒患者居室;⑥消毒生活污水、污物。 2)病人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 (3)疫点的终末消毒程序 1)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2)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3)对脱掉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穿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用过氧乙酸或含氯制剂时,须戴防护眼镜。 4)仔细了解病员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5)进入疫点时,应先消毒有关通道。 6)测量房屋、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估算需消毒的污水量。 7)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 8)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水缸盖好,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9)如系呼吸道传染病,应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10)如系肠道传染病,应先于室内灭蝇,再进行消毒。 11)对室内地面、墙壁、家具和陈设物品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消毒。 12)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浸泡或擦拭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作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次~3次。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家同意后焚烧。 13)室内消毒后,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井水等进行消毒。 14)对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进行人员卫生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