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大纲(新版)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大纲(新版)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大纲(新版)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大纲(新版)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大纲

(新版)

课程名称: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

学分及学时:1学分 18学时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等课程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物联网工程技术,伍新华、陆丽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工程概论,王良民、熊书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课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相结合。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物联网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联整合,代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物联网技术称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关键技术:射频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本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物联网工程规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为将来从事物联网工程的规划、设计、开发与应用打下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降低课程的难度,尽量讲解的通俗易懂;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尽量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拓展物流的视野,夯实专业基本

功。

五、课程教学内容

(一)绪论与引言

1.教学基本内容:本章节主要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物联网与互联网、物联网的相关概念。重点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物联网的特征。

4.教学建议:物联网与互联网、物联网的相关概念部分粗略讲解。

(二)射频识别技术

1.教学基本内容: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原理;RFID技术标准;RFID关键技术;RFID中间件技术;RFID应用和发展过程。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RFID系统的组成;RFID电子

标签的工作原理与应用;RFID读写器。重点掌握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RFID组网技术;RFID的标准化。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RFID的基本概念好基本组成原理、关键技术;了解RFID的技术标准和中间件技术;熟悉RFID的应用和发展过程;掌握RFID的工作原理与标准化。

4.教学建议:本章节以课堂讲解为主。

(三)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1.教学基本内容: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常规传感器性能特点;自动检测技术。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蓝牙无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掌握传感技术(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测控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传感器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掌握基本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和自动检测技术,了解传感器的应用和发展。

4.教学建议:本章节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相关案例讲解相关内容。

(四)网络层技术

1.教学基本内容:无线通信技术:GSM、GPRS、3G通信技术、光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多址技术、组网技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Bluetooth、ZigBee、WLAN(WIFI)、WiMAX等。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无线通信技术。掌握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类常见组网方式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4.教学建议:本章节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相关案例讲解相关内容。

(五)支撑层技术

1.教学基本内容:物联网中间件、计算和GIS平台的相关知识。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云计算架构与典型云计算平台。重点讲解物联网中间件、计算和GIS平台的相关知识。

3.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间件、云平台及GIS等支撑层部件的作用与应用场景。

4.教学建议:本章节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相关案例讲解相关内容。GIS应用环节安排2次上机,了解通过MapInfo了解GIS的作用与应用方法。

(六)物联网应用

1.教学基本内容:通过相对完整的物联网系统工程介绍物联网工程的相关技术。

2.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节通过物流管理与配送、环境监测与保护两个工程案例来讲解。

3.教学重点难点:从工程的角度来理解物联网相关技术。

4.教学建议:学生自学预习,教师课堂讲解,结合研讨性问题开展研究型教学,课后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布置习题练习等。

(七)物联网安全

1.教学基本内容:物联网系统的安全。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物联网系统的安全风险源。掌握网络安全策略与安全技术体系,RFID的安全机制与安全措施。

3.教学重点难点:RFID的安全机制与安全措施与网络安全策略与安全技术体系。

4.教学建议:学生自学预习,教师课堂讲解,结合研讨性问题开展研究型教学,课后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布置习题练习等。

撰写人:胡金萍

审核人:

学院院长: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

课程属性:限选

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

学分及学时时:1学分 18学时

应开实验学期:第六学期

应开实验项目数:6

实验类型:综合性

一、本门课程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的物与物相互联系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使学生基本理解物联网的涵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整体布局原理,并且通过本门课程系统的学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物联网组网的应用提出解决方案。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实验项目一览表

撰写人:胡金萍

审核人:

学院院长: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黄传河主编)期末考点

1.物联网工程的内容: (1)数据感知系统 (2)数据接入与传输系统 (3)数据存储系统 (4)数据处理系统 (5)应用系统 (6)控制系统 (7)安全系统 (8)机房 (9)网络管理系统 2.物联网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应围绕设计目标开展设计工作 (2)应充分考虑应用性要求 (3)应在需求、成本、时间、技术等多种因素之间寻求最好的平衡和折中 (4)应优先选用最简单、最可行的解决方案 (5)应避免简单照抄其他设计方案的做法 (6)应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扩展性 (7)应由有设计经验的人员主导设计工作 3.网络系统五阶段周期 需求分析、通信分析、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实施 4.网络方案设计的原则 (1)先进性(2)高可靠性(3)标准化(4)可扩展性 (5)易管理性(6)安全性(7)实用性(8)开放性 5.采用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进行设计的优点 (1)可以使网络成本降到最低 (2)可以采用不同层次上的模块,使得每个设计元素简化并易于理解 (3)层次化设计使网络的改变变得更加容易 6.物联网工程五层模型 感知层、接入层、汇聚层、骨干层、数据中心 7.分配地址的原则 (1)使用结构化网络编址模型(2)通过中心授权机构管理地址 (3)编址的分布授权(4)为终端系统使用动态编址 (5)使用私有地址(6)使用IPv6地址 8.路由协议的选择原则 (1)路由协议的类型的选择

(2)路由协议的度量 (3)路由协议的顺序 (4)层次化与非层次化路由协议的选择 (5)内部与外部路由协议的选择 (6)分类与无分类路由协议的选择 (7)静态路由协议的选择 9.估算通信量时的关键因素 根据业务需求和业务规模估算通信量的大小 根据流量汇聚原理确定链路和节点的容量 10.估算通信量应遵循的原则 (1)必须以满足当前业务需要为最低标准 (2)必须考虑到未来若干年内的业务增长需求 (3)能对选择何种网络技术提供指导 (4)能对冲突域和广播域的划分提供指导 (5)能对选择何种物理介质和网络设备提供指导 11.结构化布线系统构成:分为六个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布线子系统(3)管理子系统(4)干线子系统 (5)设备间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 12.硬盘接口的类型: SATA(串口硬盘), 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SAS(串行连接SCSI), FC(光纤通道) 13.独立磁盘冗余阵列P91 14.PPP协议是一种点对点串行通信协议 PAP:密码认证协议:是PPP的一个子协议 15.web portal认证方式: 基于业务类型的认证,不需要安装其他客户端软件,只需要浏览器就能完成。Web Portal需要一个认证服务器,其通常工作方式是接入路由器弹出一个Web认证页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等信息进行合法认证。 16.AAA协议:认证、授权、审计、计费 RADIUS认证协议的主要特征: (1)客户/服务器模型 (2)网络安全性 (3)可扩展的协议设计 (4)灵活的认证机制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模板

大连海事大学课程设计 2016年1月10日

大连海事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 以实验室购买的极光尔沃3D打印机组件为材料进行组装,完成对机械、电气、控制等模块的调试;自行设计3D打印产品进行打印;对系统各部分进行分析,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对全系统的详细分析设计报告。 基本要求: (1)完成系统的组装。 (2)完成对机械、电气、控制等模块的调试,并对PID参数调试正确,保证系统正确运行。 (3)打印自行设计的3D产品。 (4)完成全系统的详细分析设计报告。 参考资料: [1]极光尔沃3D打印机产品说明书 [2]网上查找3D打印机相关资料 完成期限2015.12.28至2016.1.10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2016年1月10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1) 2方案设计 (1) 2.1设计思路 (1) 2.2总体方案方框图 (1) 2.3基本原理 (2) 3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2) 3.1简单声控音乐彩灯控制器 (2) 3.2音乐彩灯控制器 (3) 4单元电路的设计 (3) 4.1整流电路的设计 (3) 4.2滤波电路的设计 (4) 4.3高通滤波器 (5) 4.4低通滤波器 (5) 4.5元件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6) 5总电路图 (7) 6总结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1设计要求 选取一种方法设计音乐彩灯控制器,要求该音乐彩灯控制器电路由三路不同控制方法的彩灯所组成,采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作课题实验。 (1)第一路为音乐节奏控制彩灯,按音乐节拍变换彩灯花样。 (2)第二路按音量的强弱(信号幅度大小)控制彩灯。强音时,灯的亮度加大,且灯被点亮的数目增多。 (3)第三路按音量高低(信号频率高低)控制彩灯。低音时,某一部分灯点亮;高音时,另一部分灯点亮。 2方案设计 2.1设计思路 根据课题要求,可将控制器分为三部分来实现。 (1)由于音乐的节奏是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节拍脉冲信号。因此,可采用记数、译码驱动电路构成节拍脉冲信号发生器,使相应的彩灯按节奏点亮和熄灭。 (2)将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经过放大、整流滤波,来点亮彩灯,以实现声音信号强弱的控制。 (3)采用高、低通有源滤波电路来实现高、低音对彩灯的控制。 2.2总体方案方框图 图1基本原理框图

物联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物联网专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姓名:XXX 班级:物联网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前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就业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若是一脸茫然踏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怎能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有目标才有动力和方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认清自己的现状的基础上,认真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位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所以要想成功就要正确评价自己。 二、自我评价 1个人性格: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谈,乐于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2、个人兴趣:喜欢打篮球、羽毛球和排球,喜欢看书,喜欢散步,喜欢写材 料和组织策划活动等。 3、个人特长: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有虚心问学的勇气,有有错必改的正气, 最重要的是我有一颗忠诚的心。 4、个人学识:大专生 5、个人志向:我想成为一名自主创业的企业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得到 自己想要的成功。 三、对专业的认识 1、专业背景: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Labs)提出网络化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提出物

太原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设计考试复习总结.doc

1.物联网工程 1.概念:物联网工程是研究物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工程科学,要求物联 网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既定的目标,依照国家、行业或企业规范,制定物联网建设的方案,协助工程招投标,开展设计、实施、管理与维护等工程活动。 2?内容:1.数据感知系统2.数据接入与传输系统3.数据存储系统4.数据处理系统5.应用系统6.控制系统7.安全系统&机房9.网络管理系统 3.物联网工程目标:以工程的管理方法为指导,集成已有应用平台,建设相关领域的物联网应用 4.物联网工程的特点:涉及的相关领域繁多,背景知识相当庞杂;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集成; 5?工程〃的字典释义:泛指某项需要投入巨人人力和物力的工作。即物联网工程是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的一项工作。 6??王良民教授给出“工程”的定义: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7 ?“工程“的特点: 1.工程是需要将科学与实践结合,综合使用多个技术方法来构建一个新的系统,这个 新的系统在客观上是一个创造物。 2.工程活动应该包括确立正确的工程理念、制定一系列合理决策、正确设计、合理构 建和运行等子活动,其结果往往又具体地体现为特定形式的一个或一组新的创造物。 3.发现、发明和制造:被发现的物体是客观存在的、发明是从无到有的制造、制造是 一个可重复的过程。 8?由“工程”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概念: 工程原理: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及一般性原理,是抽象化的规律; 工程项目:是一个工程实施的实例,是具体化的工程; 工程设计:指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整个活动过程, 是建设项目工程期的一个重要阶段; 9 .“工程“的特征: 1.工程是有原理的; 2.工程项目是通过建造项目目标来完成的; 3.工程实施要与环境协调一致; 4.工程设计还是可优化的; 10?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工作内容:不是设计实现物联网所涉及的所有内容,而应该是寻找合适的、最优的工程方法和关键技术,选择已有系统部件的优化组合,搭建适合于特定应用领域的物联网服务平台; □?物联网工程的关键技术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谢金龙): 1.感知层,终端的数据釆集、处理、传输、终端网络的部署和协同等,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RFID为代表;(1.感知节点 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3.射频识别技术 4.条码技术 5.智能IC卡技术6?光学字符识别技术7.声音识别/语音识别技术8.中间件技术) 2.网络层,异构的接入网络和基础的核心网络,包插基础的NGN核心网和3G、Wi-Fi、蓝牙等接入技术;(1.异构网融合技术2.远程控制技术 3.存储资源管理技术 4.互联网技术 5. 网络协议技术 6. M2M技术 7.无线接入技术 8.云汁算技术) 3?应用层,由屮间件、信息开放平台和服务支撑子层以及物联网应用领域示范系统等。第四,涉及各层的公共技术。(1.智能交通2?智能电网3.车联网4.智能农业5.智能家居6.

物联网工程设计考核

物联网工程设计考核方案 一.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总评成绩主要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通过上交设计说明书,及现场演示考核。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平时作业上交情况和考勤情况来考核。 二.考核方案 1.平时分(40%) 期末总评成绩 2.物联网工程总体设计说明书(40%) 3.ppt演示(20%) 第一部分:物联网工程总体设计说明书(6月24号前交) 要求:1.设计内容案例可自拟 2.字数要求1500~2500字 2.大体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封面,目录,正文,总结 3.总体设计说明书正文部分按照课程模块顺序书写(见附件) 4.格式要求: (1)标题及正文格式: 标题级别层次代号字体 一级标题一、宋体三号加粗 二级标题 1.1 宋体小三号加粗 正文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 全文段落一律取“1.25倍行距”,字的颜色统一为黑色。作品正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 (2)目录格式:标题(“目录”2字),居中,三号宋体加粗;正文,包含一、二级标题,小四宋体,1.5倍行距,页码正确无误并右对齐。 (3). 页面设置: A4(210×297mm)标准,作品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25mm,下边距(地脚)22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装订线位置左;

页眉:15mm,页脚:15mm。 (4)页脚 从作品正文部分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第二部分:ppt演示部分(3人1组,可由其中1人做演示说明或每个人讲一个模块的内容)(时间:6月20号1~6组,7月4号7~12组,7月6号13~18组)考核要求: 1.精神面貌好,条理清晰,语言流畅(20分) 2.口齿清晰,声音洪亮(10分) 3.按照物联网工程设计案例说明设计的主要内容(5~10分钟) 包括(1)介绍自己及小组成员(5分) (2)设计方案包括:案例总体功能介绍,项目背景,项目需求分析,系统架构功能说明,系统功能,系统设计参数说明,设备选型等45分 4.内容详尽完善,图文并茂20分 注:演讲人作为组长可加分3~5分

《物联网工程设计开发 》黄传河 2020年秋季期末考试要点

《物联网工程设计开发》黄传河2020年秋季期末考试要点 1.物联网工程设计最基本的内容: (1)数据感知系统(2)数据接入与传输系统(3)数据存储系统(4)数据处理系统(5)应用系统(6)控制系统(7)安全系统(8)机房(9)网络管理系统 2.物联网工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1)分析工程性质,确定周期模型(2)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目标性能参数(3)可行性研究分析4)分析现有网络(5)总体设计(6)详细设计(7)施工方案设计(8)测试(9)运行维护 3.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 (1)实地考察(2)用户访谈(3)问卷调查4)同行咨询 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 (1)投资必要性(2)技术可行性(3)财务可行性(4)组织可行性(5)经济可行性(6)社会可行性(7)风险因素与对策 5.局域网结构 (1)单核心结构(2)双核心结构(3)环形结构(4)层次结构 5.物理网络设计 (1)设计任务(2)设计主要内容:布线系统设计、机房环境设计、设备选型、编写设计文档。 6.传感器选择 7.数据中心功能及组成 8.高性能计算机结构 9.服务器选型 数据库、文件、WEB、E-MAIL 10.云计算类型及虚拟化 11.RFID系统组成及使用阶段。 12.传感器节点组成:CPU、传感器、低功率无线收发器、片外存储器、LED\I/O、编程接口等。 13.网络接入认证设计协议

PPP\PPPROE\WEB\AAA\802.1X 14.数据中心安全层次 (1)基础设施安全(2)数据中心运行安全(3)数据备份与容灾 15.物联网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应围绕设计目标开展设计工作(2)应充分考虑应用性 要求 (3)应在需求、成本、时间、技术等多种因素之间寻求最好的平衡和折中(4)应优先选用最简单、最可行的解决方案(5)应避免简单照抄其他设计方案的做法(6)应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扩展性(7)应由有设计经验的人员主导设计工作 16.网络系统五阶段周期 需求分析、通信分析、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实施 17.网络方案设计的原则 (1)先进性(2)高可靠性(3)标准化(4)可扩展性(5)易管理性(6)安全性(7)实用性(8)开放性 18.采用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进行设计的优点 (1)可以使网络成本降到最低(2)可以采用不同层次上的模块,使得每个设计元素简化并易于理解(3)层次化设计使网络的改变变得更加容易 19.物联网工程五层模型 感知层、接入层、汇聚层、骨干层、数据中心 20分配地址的原则 (1)使用结构化网络编址模型(2)通过中心授权机构管理地址(3)编址的分布授权(4)为终端系 统使用动态编址(5)使用私有地址(6)使用IPv6地址 21.路由协议的选择原则 (1)路由协议的类型的选择 (2)路由协议的度量(3)路由协议的顺序(4)层次化与非层次化路由协议的选择(5)内部与外部路由协议的选择 (6)分类与无分类路由协议的选择(7)静态路由协议的选择

物联网的设计

物联网设计 本文阐述物联网的设计过程。此工程实例详细说明如下:城市需要对多个端点(里面加热,温湿度数据)实例证明,所有信息需传送到一个Web Service 上显示,而这就是一个物联网的设计过程。为了实现这个Project本系统设计意志就是采用传感器和嵌入式系统组成主机,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TCP/IP协议由GPRS模块发送到GPRS公共网络。采用socket编程技术建立TCP/IP服务器,接收嵌入式主机发送的数据信息,将数据上传到Internet。很好地实现了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无线网的联立,构建新型物联网。 一、系统概述 系统由以基于嵌入式为主机的数据采集发送终端、移动GPRS网络、公网固定IP (服务器)、客户端4部分组成。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总体结构 二、基于嵌入式为主机的数据采集发送终端 1、数据采集发送终端的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数据采集发送终端的控制器采用LPC2138,该芯片是一个支持实仿真和嵌入式跟踪的32/16位ARM7TD-MI-STM CPU的微控制器,并带有512KB高速Flash存储器和具有独立的电源和时钟源的实时时钟,片上集成了丰富的功能部件,如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口,UART0、UART1全串口,A/D转换等。很好的满足了硬件系统的要求。

图2、硬件结构框图 传感器部分使用DHT90温湿度数字传感器采集温湿度数据,使用RS485总线连接异步串行通信UART0端口,并将控制器配置成RS485主机。通过RS485总线与LPC2138进行通信,因为使用RS485总线,可以同时接受多路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信息。 GPRS无线模块采用BenQ公司的M23G,M23G支持GPRS功能,并且内嵌TC/IP,可用于实时性较高的、数据传输量相对较大、传输速率相对较快的数据通信领域。通过软件控制,可实现与Internet固定IP地址双向数据传输。 2、数据采集发送终端的软件设计 数据采集发送终端的应用软件程序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GPRS接受命令和数据采集与发送两个部分。应用程序软件是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μC/OS-Ⅱ。软件流程图如图3所示。 应用程序定义了四个主要的时间标志位:GPRS在线标志位、数据采集标志位、采集完毕标志位和接受命令标志位。这四个标志位协调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发送、接收命令等任务。当初始化完成后,获得GPRS在线标志位,连接服务器成功后即可进行命令接受以及命令解析。系统主要设置了三条命令,分别是采集发送数据命令,设置采样频率命令和采集数据量大小命令。每个命令的获得都会置位相应的标志位,通过对标志位是否置位的判断来决定程序下一步的执行。在系统软件中可以设置采集发送的时间间隔(默认为15分钟),即每隔15分钟,采集发送终端通过通用TCP服务器软件将采集的数据包发送给客户端。同时可以改变采集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1024字节),即改变数据采集动态缓冲区的大小,数据缓冲区满即可发送数据。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大纲(新版)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大纲 (新版) 课程名称: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 学分及学时:1学分 18学时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等课程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物联网工程技术,伍新华、陆丽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工程概论,王良民、熊书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课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相结合。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物联网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联整合,代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物联网技术称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关键技术:射频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本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物联网工程规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为将来从事物联网工程的规划、设计、开发与应用打下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降低课程的难度,尽量讲解的通俗易懂;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尽量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拓展物流的视野,夯实专业基本

功。 五、课程教学内容 (一)绪论与引言 1.教学基本内容:本章节主要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物联网与互联网、物联网的相关概念。重点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物联网的特征。 4.教学建议:物联网与互联网、物联网的相关概念部分粗略讲解。 (二)射频识别技术 1.教学基本内容: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原理;RFID技术标准;RFID关键技术;RFID中间件技术;RFID应用和发展过程。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RFID系统的组成;RFID电子 标签的工作原理与应用;RFID读写器。重点掌握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RFID组网技术;RFID的标准化。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RFID的基本概念好基本组成原理、关键技术;了解RFID的技术标准和中间件技术;熟悉RFID的应用和发展过程;掌握RFID的工作原理与标准化。 4.教学建议:本章节以课堂讲解为主。 (三)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1.教学基本内容: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常规传感器性能特点;自动检测技术。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蓝牙无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掌握传感技术(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测控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传感器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掌握基本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和自动检测技术,了解传感器的应用和发展。 4.教学建议:本章节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相关案例讲解相关内容。 (四)网络层技术 1.教学基本内容:无线通信技术:GSM、GPRS、3G通信技术、光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多址技术、组网技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Bluetooth、ZigBee、WLAN(WIFI)、WiMAX等。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无线通信技术。掌握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类常见组网方式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4.教学建议:本章节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相关案例讲解相关内容。 (五)支撑层技术 1.教学基本内容:物联网中间件、计算和GIS平台的相关知识。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云计算架构与典型云计算平台。重点讲解物联网中间件、计算和GIS平台的相关知识。

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前言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大一已经快结束了,回想起来,觉得自己整天处于迷茫之中,碌碌无为。但是大学时光一生只有一次,为了不使自己的大学时光白白浪费,于是我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设计了如下的职业规划: 一、自我分析: 孙子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职业生涯规划也如此。知己即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性格等多方面的特质,才能扬长避短。 1优点: 个人总结 我总是一丝不苟、认真专注、现实可行 我认为传统模式既然保留,就肯定有它的可取之处,你会坚定的遵循我责任意识非常强,别人可以放心你会兑现自己说的话我追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我的毅力和决心让人感觉可以依靠,不达目的不罢休我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我最擅长的5项技能: 1. 物资管理合理分配某项活动中所需的设备、工具、材料等物资,并且确保恰当使用

2. 人际协调根据他人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表现 3. 判断和决策权衡各种方案的得失利弊,并从中选出最优 4. 安装按照规范安装设备、机器、配线或程序 5. 人际敏感人际交往中,关注他人的反应,并从中理解他们的想法 崇尚“责任至上”我的穿衣风格:我的外表总是很干净,穿着保守、简朴,不喜欢色彩鲜艳或流行的款式,而喜欢样式传统、剪裁合身的衣着。我团体中,我总是表现得很低调,独来独往,默默无闻。我的朋友不多,我也对结交新朋友没什么兴趣。甚至在做事时也喜欢独自负责,不喜欢合作。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你 1 总是追求精确,希望第一次就能做到完美。我很善于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做事,也忠诚的维护和支持各种规范,喜欢集中注意力独立去攻克每一个任务。 2不足: 我最薄弱的3项技能: 数学运用数学方法或者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书面表达通过书面方式,有效传达信息、表达观点说服说服他人改变想法或行为缺点和改进 我不止一次地被评价为固执或倔强?我一旦做出决定

物联网工程设计开发 2019— 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物联网工程设计开发》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门票采用了哪种技术()。 A.一维码 B.二维码 C.RFID D.人脸识别 2. 以美国为首制定的射频识别技术标准是()。 A.ISO/IEC 15691 B.UID C.EPCglobal D.ISO/IEC18000 3. 物联网在国际电信联盟写成()。 https://www.doczj.com/doc/6a7684458.html,work Everything B.Internet of Things C.Internet of Everything https://www.doczj.com/doc/6a7684458.html,work of Things 4. 蓝牙是由()公司在1994年首先提出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规范。 A.诺基亚 B.爱立信 C.摩托罗拉 D.苹果 5. 下列技术适合在医院病房实现对重病和病危患者进行监护治疗的是()。 A.红外 B.蓝牙 C.WiFi D.Zigbee 6.2009年创建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新区在()。 A.无锡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7. ARM公司是哪个国家的企业( )。 A. 美国 B. 英国 C. 瑞典 D. 瑞士 8.在智能家居中用于检测火灾的传感器是()。 A、可燃气体传感器 B、烟气传感器 C、光线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9. 下列技术通信距离最短的是()。 A. 红外 B.蓝牙 C.WiFi D.Zigbee

10. 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是()。 A. 计算机 B. 互联网 C. 传感网 D.物联网 二、辨析题(共4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12. RFID是一种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13. 物联网行业服务通常是面向行业自身特有的需求,由行业系统内企业提供的服务。如智能电力、智能交通、智能环境等。() 14. 一个传感器和一个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植入了一个通信模块。() 15.一般无源的电子标签内部自带电池,而有源微波标签不带电池。() 16.俄罗斯所开发的全球定位系统是伽利略。() 17.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是传感网。() 18. 我国的二代身份证就是一张RFID。() 19. 物联网的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等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20 . 物联网是指通过装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赋予物体智能,并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而形成一个物品与物品相连的巨大的分布式协同网络。() 三、综述题(共6题,每小题8分,满分48分) 21. 一个传感器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简述其特点。

物联网课程设计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灯控系统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2014/3/17—2014/3/28 目录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目前多个国家都在花巨资进行深入研究,物联网是由多项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新型技术体系。 “物联网”的概念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实验室提出,将书籍、鞋、汽车部件等物体装上微小的识别装置,就可以时刻知道物体的位置、状态等信息,实现智能管理。Auto-ID的概念以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射频识别技术为支撑。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Mobi—Com l999上提出了传感网(智能尘埃)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同年,麻省理工学院的GershenfeldNell教授撰写了“When Things Start to Think”一书,以这些为标志开始了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温总理的号召进一步开启了中国全面关注和研究传感网的序幕。近来,北京、上海、福州、深圳、广州、重庆、昆山、成都、杭州等城市都加快了物联网发展的布局,工信部也表示正在编制“十二五”物联网发展专项规划。 物联网具有广阔的行业应用需求,但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整体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标准、产品以及市场并不成熟。细分市场方面,交通、安防、物流、零售、电力、金融、环保、医疗等将成为物联网行业应用的重点领域,但由于不同行业在物联网政策倾向、技术与市场成熟度、市场需求等方面差别较大,物联网的细分市场发展差距很大。物联网概念的基本

物联网工程复习题

1.物联网工程的两种主要组织方式为:_政府工程_和__普通商业工程_。 2.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的磁盘阵列是_RAID1。 3. __政策约束_、时间约束、技术约束和__预算约束__是物联 网工程设计的约束条件。 4.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有实地考察、___用户访谈_、问卷调查和向同行咨询。 5.对于变换型的数据流图,按照软件设计思想,要将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进行 分解,要确定数据流图的__变换中心_、逻辑输入、__逻辑输出___。 6.逻辑网络设计的要素主要有:用户需求、设计限制、__现有网络_、__设计目标_。 7.物联网工程五层模型主要包括:感知层、__接入层__、汇聚层、__骨干网层、___数据中心。 8.感知层连入网络的方式有直接连接、网关辅助连接和___服务器辅助连接_。 9.集群计算机的三类节点为:管 理节点、计算节点、I/O节点。 10.物联网系统中物理网络设计中的六个子系统分别是设备间 子系统、_管理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__干线子系统_、水平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11.软件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是 __为模块确定实现的算法,确定 模块使用的数据结构和模块接 口细节,设计一组测试用例 12.软件工程方法学3要素:方 法、工具、___过程_。 13.感知层安全的物理保护方法 有:Kill方法、干扰法和__合法 阅读器__。 14.可行性研究,应从___投资必 要性、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 财务可行性和开放方案可行性 等方面研究。 15.物联网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可 分为:需求分析、领域建模、确 定关键需求、概 念架构设计、_细化架构设计__ 和架构验证。 四、简答题 1.物联网典型的层次化逻辑设 计网络包含哪几部分。 实现高性能互联的层次 路由及其它策略的层次 实现接入的层次 感知层 数据中心 2.简述物联网工程的内容。 (1)数据感知系统 (2)数据接入与传输系统 (3)数据存储系统 (4)数据处理系统 (5)应用系统 (6)控制系统 (7)安全系统 (8)机房/数据中心 (9)物联网管理系统 3.物联网系统层次化设计的原 1)在设计时,控制层次化程度 2)在接入层应当保持对网络结 构的严格控制 3)不能在设计中随意加入额外 连接 4)应首先设计感知层和接入层, 根据流量和行为的分析,对上层 进行更精细的容量规划再依次 完成各上层的设计 5)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 4.物联网工程需求分析的目标 是什么 (1)全面了解用户需求 (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 立项、审批及设计提供基础性素 材。 (3)编制翔实的需求分析文档,为 设计者提供设计依据,使得设计 者 能够更好地评价现有的物联网 体系 能够更客观地做出决策

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 学分及学时:4学分78学时 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开课学期:第4学期 开课部门: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等课程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物联网工程技术,伍新华、陆丽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工程概论,王良民、熊书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课和计算机软件操作相结合。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物联网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联整合,代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物联网技术称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关键技术:射频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本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物联网工程规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为将来从事物联网工程的规划、设计、开发与应用打下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降低课程的难度,尽量讲解的通俗易懂;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尽量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拓展物流的视野,夯实专业基本功。 五、课程教学内容 (一)绪论与引言 1.教学基本内容:本章节主要讲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物联网与互联网、物联网的相关概念。重点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物联网的特征。 4.教学建议:物联网与互联网、物联网的相关概念部分粗略讲解。 (二)射频识别技术 1.教学基本内容: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原理;RFID技术标准;RFID关键技术;RFID中间件技术;RFID应用和发展过程。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RFID系统的组成;RFID电子 标签的工作原理与应用;RFID读写器。重点掌握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RFID组网技术;RFID的标准化。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RFID的基本概念好基本组成原理、关键技术;了解RFID的技术标准和中间件技术;熟悉RFID的应用和发展过程;掌握RFID的工作原理与标准化。 4.教学建议:本章节以课堂讲解为主。 (三)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1.教学基本内容: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常规传感器性能特点;自动检测技术。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蓝牙无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掌握传感技术(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测控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传感器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掌握基本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和自动检测技术,了解传感器的应用和发展。 4.教学建议:本章节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相关案例讲解相关内容。 (四)网络层技术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项目设计 项目课题:基于STM32的温湿度检测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物联网工程 项目经理:于渊学号:123921043 副经理:谢金光学号:123921024 项目成员:李周恒学号:123921002 项目成员:袁桃学号: 123921048 项目成员:颉涛学号: 123921054 项目成员肖青学号: 123921025 项目成员冯锦融学号: 123921011 项目成员唐敏学号: 123921023 2014 年 12月

目录 摘要 (5) Absract (7) 一.课程设计目的 (9) 二.课程设计方案 (9) 三.实验所需器材 (9) 四.课程设计内容 (9) 4.1 STM32模块 (9) 4.2 AM2302的介绍 (11) 4.2.1 产品概述 (11) 4.2.2 应用范围 (12) 4.2.3 产品亮点 (12) 4.2.4 单总线接口定义 (12) 4.2.5 传感器性能 (13) 4.2.6 单总线通信 (13) 4.3 Nokia 5110介绍 (15) 4.3.1 SPI接口时序写数据/命令 (15) 4.3.2 显示汉字 (16) 4.3.3 显示图形 (16) 4.4 原理图设计 (16) 4.5 PCB板设计 (18) 五.试验软件设计 (18) 5.1 温湿度传感器DHT22的程序 (18) 5.2 温湿度显示程序 (22) 5.3 主函数程序 (23) 六.作品实物展示 (32) 七.设计总结 (33)

基于STM 32 的温湿度检测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在温室大棚中对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外部参数的实时准确的测量和调节更是保证农业高效生产的重要前提。本次课程设计中实现了一个基于STM32F103VET6的智能温湿度检测系统,目的是实现温湿度的采集和显示,温湿度的采集是作为自动化科学中一个必须掌握的检测技术,也是一项比较实用的技术。本次实验主要作了如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通过对实时性、准确性、经济性和可扩展性等四个方向的分析比较之后,选择了STM32F103VE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和AM2303温湿度传感器来实现对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在Nokia5110显示屏上显示出温度和湿度,然后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电路设计思路,实现了温湿度数据实时准确的测量;之后阐述了系统各个部分的软件设计思路;最后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分段线性插值算法对系统非线性误差进行了校准,同未校准时采集的数据相比,校准后的数据准确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在保证测量效果的基础上,本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性价比和再次开发周期性等,具有成本低、设计开发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不仅适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还能用于其它工业控制、机械制造等其它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 关键词:嵌入式技术,电路设计,STM32,AM2302温湿度采集,Nokia5110 显示屏,程序设计

物联网课程设计

物联网导论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入侵报警装置设计班级:计科四班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绪论 (3) 1.1物联网的发展概述 (3) 1.2设计远程防盗报警装置的目的 (4) 1.3设计远程防盗报警装置的意义 (4) 二、开发环境搭建与各模块设计 (4) 2.1 搭建开发环境 (4) 2.2点对点通信的实现 (6) 2.3人体红外传感器的设计 (8) 三、详细设计 (10) 3.1点对点通信模块的代码实现以及线路连接图 (10) 3.2 人体红外传感器模块的代码实现以及线路连接图 (13) 3.3 远程报警装置的代码实现以及线路连接图 (15)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7) 4.1 点对点通信模块 (17) 4.2 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模块 (18) 4.3 远程报警装置模块 (18) 五、设计总结 (19) 一、绪论 1.1物联网的发展概述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 物联网就是把传感器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以及家用电器等各种真实物体上,通过互联网联接起来,进而运行特定的程序,达到远程控制或者实现物与物的直接通信。可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为“物联网”。 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寻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各种应用。物联网将现实世界数字化,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输和物流领域、健康医疗领域、智能环境(家庭、办公、工厂)领域、个人和社会领域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物联网工程复习题

1.物联网工程的两种主要组织方式为:—政府工程—和__普通商 业工程。 2.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的磁盘阵列是_RAID1。 3.__政策约束_、时间约束、技术约束和__预算约束__是物联网工程设计的约束条件。 4.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有实地考察、—用户访谈_、问卷调查和向同行咨询。 5.对于变换型的数据流图,按照软件设计思想,要将一个大型复 杂的软件进行 分解,要确定数据流图的?__变 换中心_、逻辑输入、__逻辑输岀。 6.逻辑网络设计的要素主要有:用户需求、设计限制、__现有网 络_、__设计目标_。 7.物联网工程五层模型主要包括:感知层、__接入层__、汇聚层、__骨干网层、—数据中心。8.感知层连入网络的方式有直接连接、网关辅助连接和—服务器辅助连接_。 9.集群计算机的三类节点为:管理节点、计算节点、I/O节点。10.物联网系统中物理网络设计中的六个子系统分别是设备间子系统、一管理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一干线子系统—、水平11.软件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是 __ 模块确定实现的算法,确定模块 使用的数据结构和模块接口细 节,设计一组测试用例 12.软件工程方法学3要素:方 法、工具、过程。 13.感知层安全的物理保护方法 有:Kill方法、干扰法和__合法 阅读器。 14.可行性研究,应从投资必要 性、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 财务可行性和开放方案可行性等 方面研究。 15.物联网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可分 为:需求分析、领域建模、确定 关键需求、概 念架构设计、_细化架构设计和 架构验证。 四、简答题 1.物联网典型的层次化逻辑设计 网络包含哪几部分。 实现高性能互联的层次 路由及其它策略的层次 实现接入的层次 感知层 数据中心 2.简述物联网工程的内容。 (1)数据感知系统 (2)数据接入与传输系统 (4)数据处理系统 (5)应用系统 (6)控制系统 (7)安全系统 (8)机房/数据中心 (9)物联网管理系统 3.物联网系统层次化设计的原 1)在设计时,控制层次化程度 2)在接入层应当保持对网络结构 的严格控制 3)不能在设计中随意加入额外连 接 4)应首先设计感知层和接入层, 根据流量和行为的分析,对上层 进行更精细的容量规划再依次完 成各上层的设计 5)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 4.物联网工程需求分析的目标 是什么 (1)全面了解用户需求 (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 立项、审批及设计提供基础性素 材。 (3)编制翔实的需求分析文档,为 设计者提供设计依据,使得设计 者 能够更好地评价现有的物联网 体系 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3)数据存储系统能够更客观地做岀决策

《物联网工程设计开发》题库

《物联网工程设计开发》题库 一.选择题 1. 物联网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应用系统 B.数据接入和传输系统 C.数据存储系统 D.感知系统 2. 下列哪种通信技术不属于物联网无线接入系统。() A.WIFI B.4G C.Zigbee D.光纤 3. 物联网工程开发在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中哪一个方法必不可少。() A.用户访谈 B.实地考察 C.问卷调查 D.同行咨询 4. 物联网工程设计中常见的局域网结构不包括()。 A.层次结构 B.网格结构 C.环形结构 D.单核心结构 5. 物联网工程中导致隐私泄漏的情况主要发生在:( )。 A.应用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感知层 6.2009年创建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新区在()。 A.无锡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7. 无线通信中WiFi的技术标准为( )。 A. IEEE802.15 B. IEEE802.2 C. IEEE802.3 D. IEEE802.11 8.在机器人中皮肤传感器一般采用()。 A.气体传感器 B.味觉传感器 C.光电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9. 将平台作为服务的云计算服务类型是()。 A. IaaS B.PaaS C.SaaS D.MaaS 10. 物联网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过程模型是()。 A. 原型模型 B.增量模型 C.瀑布模型 D.螺旋模型 11. 新型门禁系统中不常用的识别技术是()。 A.一维码 B.二维码 C.RFID D.人脸识别 12.多节点连接设备实现对医院重病和病危患者进行监护治疗的组网技术一般是()。 A.红外 B.蓝牙 C.WiFi D.Zigbee 13. 物联网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过程模型是()。 A. 原型模型 B.增量模型 C. 螺旋模型 D.瀑布模型 14. Bluetooth是由()公司在1994年首先提出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规范。 A.诺基亚 B.苹果 C.摩托罗拉 D.爱立信 15.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属于下列哪种通信技术()。 A.蓝牙 B.红外 C.RFID D.UWB 16.物联网设计中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包括()。 A. Oracle B. SQL Server C. DB2 D. Vmware 17. Android是由()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 A. 爱立信 B. 谷歌 C. 特斯拉 D. 苹果 18.商场里面用于检测火灾的传感器主要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