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合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复合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复合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复合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模具的基本组成

压铸模具是由定模和动模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定模固定在压铸机压室一方的定模模座上,是金属液压入压铸模具型腔的一侧,也包含部分压铸模具型腔,定模上有直浇道直接与压铸机的压室或喷嘴相连接;动模固定在压铸机的动模模座上,随动模模座移动与定模分开、合拢,对于需要设抽芯机构的模具,抽芯和铸件顶出机构通常也设在动模内。压铸模具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图压铸模具的基本结构

1—动模座板 2—垫块 3—动模支承板 4—动模套板 5—抽芯限位 挡块 6—抽芯滑块 7—抽芯斜销 8—楔紧块 9—定模套板 10—定模座 板 11—侧抽型芯 12—定模镶块 13—型腔 14—内浇道 15—横浇道 16—浇口 套 17—直浇道 18—导柱19—导套 20—动模镶块 21—推杆 22—复位杆 23— 推杆固定板 24—推板 25—挡钉26—推板导柱 27—推板导套 一套模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结果单元: (1)成型部分在定模与动模合拢后,成形一个构成铸件形状的空腔,称为型腔。按压铸件结构不同,型腔可以全部设在定模或动模内,或定、动模内各占一部分,构成型腔的零件即为成型零件。成型零件包括固定和活动的镶块与型芯,如图中的11、12、20所示。此外,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也是型腔的一部分。 (2)模架包括各种模板、座、架等构架零件。作用是将模具各部分按要求的相互位置装配和固定,并能使模具安装到压铸机上,图的1、2、3、4、9、10、18、19就属于这类零件。 (3)导向零件图中的18、19为导向零件,其作用是引导动模和定模合拢或分离,并保证分合模的精度要求。

(4)推出机构这是将铸件从模具中推出的机构,包括顶出和复位零件,还包括机构自身的导向和定位零件。如图中的21、22、23、24、25、26、27,对于重要和易损处(如浇道、浇口)的推杆,应采取与成型零件相同的材料来制造。 (5)浇注系统它是型腔与压室或喷嘴相连的通道,引导金属液按规定的方向进入模具的型腔,且直接影响金属液进入成型部分的速度和压力,由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如图中14、15、16、17 所示。 (6)排溢系统是指排气槽和溢流槽系统。排气槽是排除压室、浇道和型腔中气体的通道;而溢流槽是储存冷金属盒涂料余烬的小空腔,溢流槽还具有调节模具温度的作用,有时在难以排气的深腔部位设置通气塞,借以改善该处的排气条件。 (7)抽芯机构对某些铸件,当型芯抽出方向与开合模方向不一致时,还需要在模具上设抽芯机构,以便将铸件从模具中取出,如图中的5、6、7、8、11所示。抽芯机构也是压铸模具中十分重要的结构 单元,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8)冷却—加热装置为了保持模具温度场的分布符合工艺的需要,有时模具内要设置冷却装置或冷却—加热装置,这对实现科学的控制工艺参数和确保铸件质量尤其重要。具有良好的冷却(或冷却—加热)系统的模具,其寿命可以大大延长。 (9)其它包括将各结构单元联接固定的螺栓以及定位和导销等。

模具的基本结构

模具的基本結構 1、雙板模(2板模) A.典型操作條件 1)塑料型腔壓力從1000至12000ps(典型值為5000ps) (1)注嘴衬套——有锥度的插入注塑模中,让塑料从注喙流入分浇道。 (2)定位环——常用来精确校准模具在机器模板上的正确位置。 (3)阴模板——包含模具型腔的半付模具。 (4)阳模板——另半付模具,模芯常装在可移动的模具上使注塑件容易脱模。 (5)推杆(顶销)——使注塑件和浇道脱出模具的移动杆。 (6)浇道拉料杆——设计成当模具开模时从注嘴衬套中拉出塑料注道残料。 (7)支承板——使模具提高抗挠度的支承板后面。 (8)支承柱——放在抗挠度的支承板后面。 (9)推杆回定板——固定推杆和拉料杆的头部。 (10)导柱——用作精确位上下两片模上彼此相关的位置。 (11)夹模板(装模板)——夹持或用螺栓固定于机器模板上的底板。 (12)冷却通道——在支承板或阴模板和阳模板中,常被用来分散注塑件的热量。 (13)加热元件——对热固性塑料模具,热固元件用来帮助塑料固化。 注塑模具基础 1.二板模与三板模的区别是什么?请画出二种类模具简图,并描述三板模的开合模顺序? ?二板模与三板模的区别是:三板模在定模部分多一次取出流道与产品分离。三板模一般采用点 浇口二板模浇口可根据产品及要求灵活选用。 ?二板模结构(2plate mold) ?前模压板(top damp plate) ?母模板(A plate) ?活动板(或推板strpper plate, 在推板顶出时选用); ?公模板(B plate) ?承板(supplrt plate) ?间隔板(spaoer block) ?顶针固定板(ejector retainer plate) ?顶针板(ejector plate) ?公模固定板(bottom damp plate) 在AMP模具有Ejectorhousing,实际上是为了防止产品异物掉落顶出机构,而用封闭的间隔板 ?三板模结构(3 plate mold) 在二板模的前模板与母模板中加一块水口脱料板(runner strpper plate);模具一般有四支导柱 (guide pin)和四支拉杆(support pin);另外也有只用四支长导柱,导柱兼拉杆用。 ?三板模开模顺序: |:胶料板与母模析分离,水口与产品分离; ||:脱料板与前模板分离,水口与拉料分离; |||:A,B板分离,产品可以顶出。 三板模开模顺序由前模固定板与脱料板、脱料板与A板、A板与B反之间摩擦力大小决定。 前模固定板与脱料夹:水口脱开拉料钩的阻力、构件之间摩擦力;

模具设计2D结构图绘制一般方法

绘模具结构图 一、当把成品图调进模图时,成品图必须乘缩水。(模具尺寸=产品尺寸×缩水)必须把成品图MIRROR(镜射)一次,即模圈里的成品图是反像的(成品是完全对称的除外)在前模,应把不属于前模的线条删除在后模,应把不属于后模的线修删除。 二、成品在模具里应遵循分中的原则,特别是对称的,成品如果不分中,到工场加工时很可能出错。 三、所有枕位之模具,枕位必须避开入水,无法避开时要加水口铁。 四、成品之间12—20mm(特殊情况下,可以作3mm)当入水为潜水时,应有足够的潜水位置,成品至CORE边15-50mm,成品至CORE的边距与制品的存度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选定。 制品的厚度(mm)成品至CORE边数值(mm) 2015—20 20—3020—30 30—4030—40 ﹥4050 五、藏CORE(内模料)深度28mm以上,前后模内模料厚度与制品的平面投影面积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选定。CORE料边至回针应有10mm距离。 制品平面投影面积前模内模料厚度A+型腔深度后模内模料厚度B+型腔深度 SP、CMmmMm ﹤772532 77—1163238 116—1543850 154—1934464 ≧1935076 CORE料宽度一般比顶针极宽或窄5—10mm,最低限度成品胶位应在顶针板内不影响落顶针,CORE料边至模胚边一般应有45—80mm 六、当在一块内模料上出多个CAVITY时,内模料大小不超过200×200mm。 七、模内镶入模框中圆角一般取10mm,如要开精框时则取16mm或更大,铍铜模模内不倒圆角。 八、任何一种塑胶入水位置应避免从唧咀直行入型腔。

模具基本结构简介之三板模

模具基本结构简介之三板模 主讲:吴会清

三板模或细水口模(3 PLATE MOLD,PIN-POINT GATE MOLD) 有两个分型面将模具分成三部分,比两板模增加了浇口板,适用于制品的四周不准有浇口痕迹的场合,这种模具采用点浇口,所以叫细水口模,这种模具相应复杂些,启动用山打螺丝或拉板。

三板模(小水口DC type)结构形式 大拉杆 上固定板 剥料板 母模板 导柱 公模板 垫块 复位杆 顶针固定板 顶针推板 下固定板 顶板导柱

三板模(小水口DC type)运动过程

典型的三板模(小水口DC type)运动过程: 开模过程:三板模有两次分型,第一次在剥料板与母模板之间,第二次在母模板与公模板之间 1.当公模侧起初受到注塑机的拉力时,公母模板之间由于装有开闭器,而剥料板 与母模板之间没有任何连结和阻碍,(多数情况下小拉杆上还装有弹簧) 这时在拉力作用下剥料板与母模板首先分开,母模板随着公模板一起向后运动,运动到设定距离时,被小拉杆限位块挡住,由于母模板随注塑机继续向后运动,这样小拉杆也被带动,它又带动剥料板运动一个设定距离,以便将料头打下.个设定距离运动完后,小拉杆和母模板都停止运动.

2.注塑机继续向后运动,拉力不断增大,超过开闭器锁紧力.母模板与公模板分 开.分开到设定距离时停止不动. 3.在脊杆地推动下,顶出板带动顶出机构(顶针,顶杆,斜稍etc)开始顶出运动,将 成品顶出(自动落下或由机械手取走) 合模过程:当顶出板上有拉回机构时,在合模前,顶出板被注塑机强制拉回. (1)在注塑机地推动下,公模侧向母模侧运动,若顶出板没有被预先拉 回,RP最先接触母模板,在反作用力下,顶出板在RP的带动下回位. (2)公模板压向母模板和剥料板,最后完全合紧,注塑机上的喷嘴与模具上 的注口衬套密合,开始注塑. 这样就完成塑料模具的整个运动周期.

注塑成型的基本知识及常见不良

注塑成型的基本知识及常见不良 (结合本公司设备进行) 一、注塑的基本原理: 1将原料预热,去除原料中的水份(预加工); 2.原料进入料筒进行加热,(固体原料变为液体),压注入模具里; 3?经冷却(液体变为固体)后出模,去除飞边、退火等加工后变为成品。 螺杆式注射机的模塑原理:先动模与定模全模,注射油缸活塞推动螺杆按要求的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将已塑化的塑料经喷嘴及模具的浇注系统射入型腔,当塑料充满型腔后,螺杆继续对塑料保持一定压力,促使塑料补充塑件冷却收缩所需之料,同时阻止塑料倒流。经一定时间的保压后,注射油缸活塞压力消失,螺杆开始转动,这时,由料斗落入料筒的塑料在料筒中塑化。当模具型腔内的塑件(部品)冷却定型后,模具打开,在模具推出机构的作用下(顶针),塑件由模具型腔中脱出。 二、注塑的基本操作: 本公司有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形式。 1.关安全门---- 自动锁模------- 射台前进——射胶------ 溶胶 ----- 倒索 再循循------ 开安全门------ 顶针顶出 ---- 开模----- 射台后退呻 「1?热固性塑料: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作用下,能固化成不熔,不熔性物料;塑料V 2 .热塑性塑料: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凝固。 三、常用塑料及性能 1.常用热固性塑料:酚醛、氨基(三聚氰胺、脲醛)、聚邻苯=甲酸丙烯酯(DAP)、硅酮、环 氧村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 2.常用热塑性塑料: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丁苯橡胶改性聚苯 乙烯、聚苯乙烯改性有机玻璃、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烯-丙烯腈共聚物 (ABS )、聚酰胺(尼龙)、聚甲醛、聚碳酸酯、氯化聚醚、聚砜、聚苯醚、氟塑料、醋酸纤维素、聚酰亚胺等。 公司常用:ABS (苯乙烯-丁=烯-丙烯腈共聚物)、POM (聚甲醛)、PPS(聚苯硫醚)、PA (聚酰胺) 四、注塑部品的常见不良:

模具的基础知识

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 答: ABS PC PMMA PS 1..005 POM PVC PE 1.020 PP 1.015-1.020 2.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 答: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 . 3.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 答: 718 738 S136 NAK80 SKH51 SKD61 2344 8407 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 ? 答: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 SKD61 、 8407 、 S136 等! 5 . 什么是 2D ?什么是 3D ? 答:, 2D 是指二维平面, 3D 是指三维空间。在模具部分, 2D 通常是指平面图,即 CAD 图; 3 D 通常是指立体图,即 PRO/E 、 UG 或其他 3 D 软件的图档。 6 . UG 的默认精度是多少? 答: UG 的默认精度是 0.0254MM 7 . 什么是碰穿 ? 什么是插穿 ? 答:与 PL 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 PL 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 8 . 条和丝的关系? 答: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条为台湾用语, 1 条 =0.01MM ;丝为香港用语, 1 丝 =0.01MM ,所以, 1 条 =1 丝 9 . 枕位是什么? 答: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 10 . 火山口是什么? 答: BOOS 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似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深的骨位上也常做,目的是为了防止缩水。 11 . 呵是指什么? 答:呵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的意思就是镶模仁。 12 . 什么是虎口? 答: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常用在模仁的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的作用,常用 CNC 或模床加工。 13 . 什么叫排位? 答: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的。 13 . 什么叫胶位? 答:模具上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也就是你需要的塑胶件 14 . 什么叫骨位? 答: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多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的 15 . 什么叫柱位? 答:产品上的 BOSS 柱称为柱位。常是打镙丝或定位用的。 16 . 什么叫虚位? 答:模具上的间隙称为虚位。也就是常说的避空位,常用在非封胶位。 17 . 什么叫扣位? 答:产品联接用的钩称为扣位。一般需要做斜顶或行位结构。 18 . 什么叫火花纹? 答:电火花加工后留下的纹称为火花纹。由放电量来决定粗细。 19 . 什么是 PL 面?

模具结构的介绍与模架

第二章结构介绍及模架 2.1 模具外观认识 认识模具结构,最好是到加工现场看看模具实物,对其结构有个大致印象,这样会有利于日后的学习。先给大家看一些注塑模具的图片: 图注塑模具实物 上面两幅图是模具的实际照片,此时模具处于闭合状态,从外形来看,模具形状都差不多,是一个“方铁疙瘩”。 图注塑模具实物 图是把模具的动定模部分打开之后的情形,我们发现其内部还是颇为复杂的。

2.2 模具结构3D图解 学好模具设计,头脑里面要有模具内部的三维结构,要能想象其内部结构,要达到这一点,除了强化制图方面的学习之外,多到加工现场看模具结构也是一个非常奏效的方法。见得多了,自然脑海中就有印象了。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到实际加工现场一看,你就全明白了。如果有师傅在场,帮你打开模具,并一个个零件拆开给你看的话,那真是再好不过,这样印象最深刻。 然而在校学子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达到这种情况,但可以借助3D软件,把模具拆开,就像真的一样,完全可以洞穿其内部结构。 现在,我们就以一副简单的模具为例,来介绍其内部各零件结构,以增加大家的感官印象,为日后的设计做准备。 图模具三维结构 现在我们把模具打开,打开后的两瓣模具如图所示。

动模部分定模部分 图拆开后的模具 动模部分拆分演示 图动模部分 上图即是动模部分各个零件的名称标示,为了让朋友们看清,标的箭头就有些乱。这个例子是个简单的模具的动模部分,虽然简单,但是代表了模具的基本结构。像导柱、复位杆、动模仁、上、下顶出板等等这些零件是其它模具都带有的。其它模具都一个样,所不同的是其模仁部分及其内部结构。下面我们就把动模部分的零件一个个拆开,从而能够更清晰地有模具内部结构的印象。 注: 模具的动模部分、定模部分的这种称呼是源自工程中,因为模具是固定在注塑机上的,随着开模 动作,注塑机的移动模板将带动模具的一部分沿着分型面打开与模具的另一部分分离。于是称固定在 注塑机移动模板上面,并随注塑机移动模板移动的这部分模具,称为动模部分;而固定在注塑机固定 模板上的那部分模具称为定模部分。 在我国不同地方对某些模具结构零件的叫法是不一样的。例如:定模板有的地方叫母模、上模、 前模、型腔、阴模、凹模、A板等,叫法五花八门,给初学模具设计的朋友阅读模具资料时稍微带来点

模具基础知识85821

模具基础知识2013-5-7 22:24阅读(9) 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 答: ABS PC PMMA PS 1..005 POM PVC PE 1.020 PP 1.015-1.020 2.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 答: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 . 3.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 答: 718 738 S136 NAK80 SKH51 SKD61 2344 8407 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 ? 答: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 SKD61 、 8407 、 S136 等! 5 . 什么是 2D ?什么是 3D ? 答:, 2D 是指二维平面, 3D 是指三维空间。在模具部分, 2D 通常是指平面图,即 CAD 图; 3 D 通常是指立体图,即 PRO/E 、 UG 或其他 3 D 软件的图档。 6 . UG 的默认精度是多少? 答: UG 的默认精度是 0.0254MM 7 . 什么是碰穿 ? 什么是插穿 ? 答:与 PL 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 PL 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 8 . 条和丝的关系? 答: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条为台湾用语, 1 条 =0.01MM ;丝为香港用语, 1 丝 =0.01MM ,所以, 1 条 =1 丝 9 . 枕位是什么? 答: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 10 . 火山口是什么? 答: BOOS 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似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深的骨位上也常做,目的是为了防止缩水。 11 . 呵是指什么? 答:呵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的意思就是镶模仁。 12 . 什么是虎口? 答: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常用在模仁的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的作用,常用 CNC 或模床加工。 13 . 什么叫排位? 答: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的。 13 . 什么叫胶位? 答:模具上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也就是你需要的塑胶件 14 . 什么叫骨位? 答: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多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的 15 . 什么叫柱位? 答:产品上的 BOSS 柱称为柱位。常是打镙丝或定位用的。 16 . 什么叫虚位? 答:模具上的间隙称为虚位。也就是常说的避空位,常用在非封胶位。 17 . 什么叫扣位? 答:产品联接用的钩称为扣位。一般需要做斜顶或行位结构。

模具常见的基础知识75条

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答:ABS PC PMMA PS 1.005 POM PVC PE 1.020 PP 1.015-1.020 2.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答:缺胶、披风、气泡、缩水、 熔接痕、黑点、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 3.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答:718 738 S136 NAK80 SKH51 SKD61 2344 8407 4.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答: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 SKD61、8407、S136等! 5.什么是2D?什么是3D?答:,2D是指二维平面,3D 是指三维空间。在模具部分,2D通常是指平面图,即CAD 图;3 D通常是指立体图,即PRO/E、UG或其他3 D软件的图档。 6.UG的默认精度是多少?答: UG的默认精度是 0.0254MM 7.什么是碰穿?什么是插穿?答:与PL面平行的公母模贴 合面叫碰穿面;与PL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

8.条和丝的关系?答: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条为台湾用语,1条=0.01MM;丝为香港用语,1丝=0.01MM,所以,1条=1丝 9.枕位是什么?答: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10.火山口是什么?答:BOOS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似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深的骨位上也常做,目的是为了防止缩水。 11.呵是指什么?答:呵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的意思就是镶模仁。 12.什么是虎口?答: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常用在模仁的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的作用,常用CNC或模床加工。 13.什么叫排位?答: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的。

模具基本结构

模具基本结构 一、模仁、模胚 1.模胚在未拆开之前,检查其型号、尺寸是否与图纸合符,然后在基准角之对角面打上模具编号和模板序号,要求在每套模具方铁铣上模具编号;每套模具导柱也必须用打磨机刻上模具编号;导套底部开排气槽;B板四个角要求铣撬模坑,尺寸为20 * 45°*DP5。 2.多个产品在同一套模具时,应遵循中间产品大,周边产品小的原则,即压力所在的产品排位在中间,以便整套模走胶均匀。要求电镀的产品和同样的产品应集中在一起,要求喷油的产品集中在一起。 3.分型面要求光顺漂亮,新模具外观表面尽量不要刮花、生锈,以保证模具美观整洁。后模仁要求平整,CNC加工刀纹尽可能不损坏,前模型胶位部分省模必须按照粗凿精凿、粗油石精油石、粗砂纸细砂纸的顺序省光后再抛光(晒纹件不须抛光)。 4.在不影响产品顶出和保证顶针板强度的条件下,要求模具受力均匀加撑头,并主要考虑在模具的中间。撑头长度:3535以下模胚,撑头高度为方铁高加0.15-0.2mm;3535以上模胚撑头高度为方铁高加0.2-0.3mm,撑头一般固定在底板或B板上。 5.产品外观或产品装配好后,操作者手部可触摸到的地方不可有利角。 6.唧嘴要求做定位止转,出胶口要求分型面平0.5-1.0mm。唧嘴的长度尽可能做短,以减少注射力。唧嘴定位台阶面不可接触到模仁或镶件。 7.模胚顶棍孔与唧嘴孔必须在同一中心上,顶棍孔直径为Φ40,模胚在3555以上根据注塑机而定为3个,中心数为100,顶针底板要求均匀设置垃圾钉,垃圾钉高度必须一致。 8.所有模具必须加工码模槽,中心距为7英寸、10英寸、12英寸且直身模要求铣码模坑,深25、宽25,长依模板大小而定。 9.所有模具之模仁、大镶件要求通冷却运水,特别是胶位比较深、比较厚的地方,水路直径8.0mm,较大可为Φ10,特大为Φ12,安全距离为4.0mm,离胶位至少保留6.0mm。尽量避免局部模温过高,水路堵铜位置必须做台阶,模仁和镶件的冷却水路用防水圈从模胚对接出来,如前模通框,水管可直接通过模仁,接在模胚的面板上(面板与A板之间不能开模),进出水管一般设在非侧操作,水管进水刻上“IN1”、“IN2”,出水刻上“OUT1”、“OUT2”。 10.避免烧焊部位在明显外观处。 11.前后模框做精加工时,首先必须校正铣床主轴与工作台面垂直,保证公差±0.01mm;框底要求用飞刀铣平,框角四周用小于或等于Φ12铣刀避空0.1,以保证框底部大面积平整,前后模框图要求在同一中心上,保证公差±0.01mm。模仁下方,要求用红丹检查是否大面积接触。 12.前后模仁磨正角尺,要求角尺公差±0.02,长宽尺寸一致;模仁侧面铣一凹槽,刻上基准符号DUTAM和模具编号,位置与模胚基准角相对应。一般情况下,前后模仁要求首先将顶针、镶针孔;穿线孔加工完成之后,才能再由CNC或线切割加工。 13.所有机加工工件,必须事先准备好该工件将用到的所有工具,夹具能在机床上一次性加工完成,要求全部完成之后经检查才能下机,防止反复上机加工。 14.所有电极在放电加工之前,必须检查其外形是否与图形一致(清角部分),其尺寸必须等于图纸尺寸*缩水火花位省模余量(留纹除外)。要求铜工放电部位过400#砂纸省光,不可残留刀纹或钼丝痕;基准位要求光滑、平整,不可残留毛刺、利角。 15.所有火花、线割、CNC、雕刻加工,必须仔细检查,确认无误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加工。 二、结构 1.模具所有活动部件,如行位、斜顶、推块、推板等,要做斜度封胶和斜度互配,相互磨擦位要求开油槽,所用钢材硬度不可低于模仁硬度。

冲压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冲压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一.冲压概述 1. 沖压原理: 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简单的定义是利用冲模对金属板料进行加工以得到所需要的零件形狀和尺寸.) 2. 沖压模具: 冲压模具,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3. 沖压模具加工的特点: A: 可沖制出各种形狀复杂、精度一致的制件,且可以保证互換性; B: 操作简便,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C: 节约能源,制造成本低; D: 冲压件表面质量好; E: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二.冲压模具的构成 模具是由模板,零件及标准件组成 1.模板(八块板): 上模部分(五块): 模板代号、材料模板名称 P01A (S45C/A7075)DIE(P) SET 上模座 P02A (SKD11) BACKING(P) PLATE 上模垫板 P03A (SKD11) PUNCH PLATE 冲子(凸模)固定板 S02A (SKD11) STOPPER PLATE 剥板背板 S01A (SKD11) STRIPPER PLATE 卸料板 下模部分(三块): D03A (SKD11)DIE PLATE 下模板 D02A (SKD11) BACKING(P) PLATE 下模垫板 D01A (S45C) DIE(P) SET 下模座 模具材料补充: 1. SKD11是日本牌号相对中国材料是Cr12MoV 。 Cr12MoV 这是一种耐磨性能较佳的通用冷作模具钢,有着良好的淬火性,并且淬火变形量小.SKD11材料易于车削,耐磨性良好。在300 ~400℃时仍可保持良好硬度和耐磨性,韧性较Cr12 钢高,淬火时体积变化最小。可用来制造断面较大、形状复杂、经受较大冲击负荷的各种模具和工具。例如,形状复杂的冲孔凹模、复杂模具上的镶块、钢板深拉深模、拉丝模、螺纹挫丝板、冷挤压模、冷切剪刀、圆锯、标准刀具、量具等。 2. A7075 铝合金 3. S45C 日本的牌号,中国的45#钢,高级优质碳钢,耐磨性优良,但延展性减少,淬火易变形和开裂,故热处理极为重要,且回火后必须急冷,以避免回火脆性发生。 2. 零件 1)下料冲子/成形冲子(PG冲子) 2) 冲子固定块SKD11

塑料模具基础知识

塑料模具种类 塑料模具一般来说分为(注射模): 二板模(即大水口模) 三板模(即小水口模) 热流道模 在模具设计中根据客户的要求和产品的进胶方式来确定用二板模还上用三板模。 下面分别介绍二板模和三板模。 一.二板模。 一般来说一套模具分为:模具结构、成形零件、.浇铸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排气系统。 模具结构—即为模架,是用来固定成形零件的。 成形零件—即为模仁,入子,滑块等等用来成形制品的零 件。 浇铸系统—为塑料进入模具的流道和机嘴等零件。 冷却系统—是用来控制模具温度的。也就是在模仁上的水 路或其他用来冷却的设施。一般来说模仁上或 者是模板上都应有水路。“ 顶出系统—是指顶针等用来顶出制品的机构和零件。 排气系统—在成形时用来排出模具型腔中的空气的,避免 在成形时使制品产生气泡和填充不满。 二板模故名思意即为二块模板 如下图所示:二板模的典型结构

图示 1:为上固定板 2:为母模板。 3:为公模板 4:为导柱 5:上顶针板 6:为下顶针板 7:下固定板 8:模脚 一套模又分为公模侧和母模侧 如下所示: 上半部分为母模侧、下半部分为公模侧 在成形时母模侧是固定在成形机台上不动的所以也叫固定侧。而公模侧在成形完成时会通过成形机的开模系统运动而运动从而打开模具所以公模侧也叫可动侧。 当模具打开后成形机台的顶出系统通过KO推动顶针板从而顶出制品。下面为模具在成形时的运动过程。 如图所示: 合模状态 开模状态 顶出产品状态 模具通过定位环定位在成形机台上,用螺丝锁紧。在合模时,顶出板是通过回位针和弹簧来进行复位的。 在进行设计时弹簧一般下陷入公模板20-40mm。具体情况视模具大小而定。弹簧一般预压10-15mm。即弹簧长度等于顶针板至公模板的距离加上陷入公模板的长度加上10-15mm。 顶出板上为了使顶出平稳要加上中拖司,即顶板导柱导套。中拖司一般用标准型号,加在标准位置。为避免使顶出板和公模板碰仗和公模板变形要在下固定板和公模板之间加上支撑柱(SP)和限位柱,但不的和顶针相干涉。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第四節模具結構基礎知識 4.1沖孔模結構基礎知識 沖孔模的工作過程根據沖床的運動時間順序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沖床滑塊帶動上模從開模狀態時的最高點開始向下運動,此時上下 模未有接觸. 2.當上打板接觸到下模的沖件時,上打板停止運動,沖床滑塊繼續向 下運動,上模脫料彈簧開始壓縮,上打板受彈簧壓力,壓緊沖壓件.經過一定的行程,裝在上夾板上的沖子接觸到沖件. 3.沖床滑塊繼續向下運動,在接近下死點(閉模狀態)時,沖子完全進入 下模孔內,完成沖孔. 4.沖孔廢料從下模板到下墊板到下模座漏料孔落下. 5.在沖床經過下死點后,沖床滑塊帶動上模開始回升,此時,由於壓力 緩解,在上模脫料彈簧力的作用下,上打板把沖件從沖子上頂出,完

成脫料.下模板的頂料銷上頂,使沖件回位. 6.沖床滑塊帶動上模繼續上行,回到開模狀態時的最高點,完成一次 沖壓過程. 三.沖孔模各模板﹑零件的名稱﹑材質﹑硬度及功能 1.名稱:上托板HP 材質: SS41 熱處理硬度: NONE 功能:將模具的上模部分通過夾模器連接固定在沖壓設備的滑塊上,可使模具的上模隨沖壓設備上下運動. 2.名稱:上墊腳BB 材質: SS41 熱處理硬度: NONE 功能:位於上托板與上模座之間,起墊高作用,根據需要調整其高度,可使模具適用於不同的沖壓設備,並可保証夾模器有足夠的 安放空間.上墊腳排布的位置會影響到整個的受力狀況,從而 影響到模具的工作質量及產品的質量. 3.名稱:上模座HH 材質: SS41 熱處理硬度: NONE 功能:是上模部分及外導柱或外導套的固定板.沒有上托板時,還具有上托板的功能. 4.名稱:上墊板BP 材質: SS41(或YK30,SKD11) 熱處理硬度: NONE(或HRC52) 功能:承受夾板上沖子的作用力,保証彈簧有足夠的壓縮行程. 5.名稱:上夾板PP 材質: SS41 熱處理硬度: NONE 功能:對沖子與內導柱起夾持與定位作用. 6.名稱:上打背板SB

塑料注塑模具常识介绍

塑料注塑模具常识介绍,模具基础知识 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这种方法即是将塑料材料熔融,然后将其注入膜腔。熔融的塑料一旦进入模具中,它就受冷依模腔样成型成一定形状。所得的形状往往就是最后成品,在安装或作为最终成品使用之前不再需要其他的加工。许多细部,诸如凸起部、肋、螺纹,都可以在注射模塑一步操作中成型出来。 注射模塑机有两个基本部件:用于熔融和把塑料送入模具的注射装置与合模装置。 合模装置的作用在于:1.使模具在承受住注射压力情况下闭合; 2.将制品取出注射装置在塑料注入模具之前将 其熔融,然后控制压力和速度将熔体注入模 具。目前采用的注射装置有两种设计:螺杆 式预塑化器或双级装置,以及往复式螺杆。 螺杆式预塑化器利用预塑化螺杆(第一级) 再将熔融塑料注入注料杆(第二级)。 螺杆预塑化器的优点是熔融物质量恒定,高压和高速,以及精确的注射量控制(利用活塞冲程两端的机械止推装置)。这些长处是透明、薄壁制品和高生产速率所需要的。其缺点包括不均匀的停留时间(导致材料降解)、较高的设备费用和维修费用。 最常用的往复式螺杆注射装置不需要柱塞即将塑料熔融并注射。 二、挤出吹塑 挤出吹塑是一种制造中空热塑性制件的方法。广为人制的吹塑对象有瓶、桶、罐、箱以及所有包装食品、饮料、化妆品、药品和日用品的容器。大的吹塑容器通常用于化工产品、润滑剂和散装材料的包装上。其他的吹塑制品还有球、波纹管和玩具。对于汽车制造业,燃料箱、轿车减震器、座椅靠背、中心托架以及扶手和头枕覆盖层均是吹塑的。对于机械和家具制造业,吹塑零件有外壳、门框架、制架、陶罐或到有一个开放面的箱盒。 聚合物 最普通的吹塑挤塑料原料是高密度聚乙烯,大部分牛奶平时有这种聚合物制成的。其他聚烯烃也常通过吹塑来加工。根据用途,苯乙烯聚合物、聚氯乙烯、聚酯、聚氨酯、聚碳酸酯和其他热塑性塑料也可以用来吹塑。 最近工程塑料在汽车行业被广泛接受。材料选择是以机械强度、耐候性、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和其他性能为依据的。

模具结构介绍与模架

第二章 结构介绍及模架 2.1 模具外观认识 认识模具结构,最好是到加工现场看看模具实物,对其结构有个大致印象,这样会有利于日后的学习。先给大家看一些注塑模具的图片: 图 注塑模具实物 上面两幅图是模具的实际照片,此时模具处于闭合状态,从外形来看,模具形状都差不多,是一个“方铁疙瘩”。 图 注塑模具实物 图是把模具的动定模部分打开之后的情形,我们发现其内部还是颇为复杂的。

2.2 模具结构3D图解 学好模具设计,头脑里面要有模具内部的三维结构,要能想象其内部结构,要达到这一点,除了强化制图方面的学习之外,多到加工现场看模具结构也是一个非常奏效的方法。见得多了,自然脑海中就有印象了。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到实际加工现场一看,你就全明白了。如果有师傅在场,帮你打开模具,并一个个零件拆开给你看的话,那真是再好不过,这样印象最深刻。 然而在校学子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达到这种情况,但可以借助3D软件,把模具拆开,就像真的一样,完全可以洞穿其内部结构。 现在,我们就以一副简单的模具为例,来介绍其内部各零件结构,以增加大家的感官印象,为日后的设计做准备。 图模具三维结构 现在我们把模具打开,打开后的两瓣模具如图所示。

动模部分定模部分 图拆开后的模具 动模部分拆分演示 图动模部分 上图即是动模部分各个零件的名称标示,为了让朋友们看清,标的箭头就有些乱。这个例子是个简单的模具的动模部分,虽然简单,但是代表了模具的基本结构。像导柱、复位杆、动模仁、上、下顶出板等等这些零件是其它模具都带有的。其它模具都一个样,所不同的是其模仁部分及其内部结构。下面我们就把动模部分的零件一个个拆开,从而能够更清晰地有 模具内部结构的印象。

冲压模具基本结构

冲压模具基本结构 复合模结构定义 ?复合复合模是指在压力机(冲床)的一个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部位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它们可能是冲孔、落料、拉深或整形等不同工序的组合。 复合模结构特点 ?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电力和工序间搬运工作。 ?冲裁精度高因几道工序在同一工位上完成,定位基准一致。 ?制造成本较高模具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周期较长。 ?生产批量复合模的生产效率高,故对大量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 ?冲裁精度当冲件的尺寸精度或对称度、同轴度要求较高时,可考虑采用复合模。 ?复合工序的数量一般复合工序应在四个以下,否则模具结构复杂,强度也不好,并且不易制造和维修。 复合模结构设计要点 ?曲柄压力机的许用压力曲线和复合模的压力曲线的关系(对于成形类复合模尤为重要)。?复合模中凸凹模的设计。 ?复合模的卸料推件装置。 ?复合模模架的选用。 ?复合模工作部分零件的材料选用。 复合模结构分类 依复合工序性质分为: ?冲裁类复合模:如落料冲复合模。 ?成形类复合模:如复合挤压模。 ?冲裁与成形复合模:如落料拉深复合模。 依其结构形式分为: 顺装复合模:凹模装置在下模中的复合模。 倒装复合模:凹模装置在上模中的复合模。

复合模结构对比 倒装复合模顺装复合模 ?漏料:从下模漏料孔出回到模具工作面 ?出件:从上模出从下模出 ?操作:安全方便操作不利 ?工件:平整度较差平整度较好 ?受力:受力差,强度不好受力好 ?磨损:相对较小相对较大 ?工作面:易清理不易清理 通过以上对比,可见它们的适用范围为: 倒装复合模适用于冲件平整度要求不高,凸凹模强度足够的冲裁; 顺装复合模适用于薄材冲件或冲件平整度要求高,凸凹模强度不足或是无冲孔废料的复合模冲裁。 典型复合模结构 上图所示复合模为公司中最为常用的冲孔、落料工序复合的倒装复合模。因为有冲孔形成的废料,根据前面的对比和其适用范围,我们采用了倒装复合模的方式。 下表所示为图示模具在设计时所用的各模板的编号,材质,板厚以及热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