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文选粹

时文选粹

编者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遍布中华大地,文物保护的口号,我们喊了无数年,文物保护的意义众所周知。特别是现代文明告诉发展的中国,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全民共识。但是现实生活中,毁坏文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杜牧墓地沦为菜地实在令人羞惭。本文作者,亲临其地,剖根问源,深刻分析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并提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呼吁人们勇于承担责任,加强管理。言辞深刻,令人警醒。

杜牧墓沦为菜地令人羞惭

(标题亮明观点态度)

2018-11-28 06:06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王石川(媒体评论员)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司马村,村民口耳相传村子西南角埋葬着唐代大诗人杜牧。据媒体报道,日前,由中国唐史学会和汾酒集团联合主办的“杜牧墓保护研讨会”在西安举办,当日下午,当专家学者和记者赶到杜牧墓遗址时,还是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这里只是一片残败荒凉的低洼菜地。虽然主办方在活动现场铺上了红地毯,挂上了条幅,可仍无法遮盖眼前的凄凉。(用媒体报道,引出话题。)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不是每个人都像庄子那样洒脱。杜牧生前曾在《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一诗中表达人生况味:“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如今看,真是一语成谶,充满悲情色彩。

(引经据典,渲染悲凉气氛)

杜牧墓沦为菜地,引发热议,错愕者有之,悲鸣者有之,更多的则是责问。无论诗还是文,杜牧在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其诗文对现实极有洞察力,也充满历史穿透力。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莫不如是。名篇《阿房宫赋》,更是冠绝古今,“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绝非虚言。这样一位文坛大家,连长眠之地都不能体面存在,确实让人羞惭。

(伟大文学成就与死后凄凉形成鲜明对比,令后人羞惭)

如今,从专家学者到一众网友,纷纷提出要对杜牧墓加大保护力度,尽快做好修复工作,体现出了对杜牧的敬意。事实上,这也是迟来的纠错。正如报道所称,杜牧墓毁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用干土给生产队饲养室垫圈,只好挖掉墓土。加上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村民不时私自挖土盖房,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7米多高的墓土便被挖尽”。当地也回应:“文物部门也有人来考察过,但是没有正式地考古发掘,也没有人说不能在上面种菜”,并称“目前没有发生文物破坏现象”。

(杜牧墓地被毁过程)

今天,我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已大有提高,也有能力修葺杜牧墓。恐怕我们也不能容忍它一直沦为菜地。“希望能发扬传统文化,按照史书记载将杜牧墓封土恢复起来,并建一个纪念馆,陈列一些有关杜牧的史书记载。”这是一名学者的建议,不无道理。为把好事做好,就目前而言,还应考虑好以下两点:

其一,这块沦为菜地的墓地,究竟是不是杜牧墓?此前有媒体报道,西安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一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表示:长安区司马村的墓是否是杜牧的墓尚不能确认。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对司马村的墓进行过登记,但只是确认有这个墓,并不能肯定墓的主人就是杜牧。有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考古勘探,虽然有文史资料足以证明,但在没有发掘确凿的墓志以及相关文物之前,从严谨的态度来讲,还不能肯定。”诚如斯言,如果没有铁证,盲目修墓则有哭错坟头之嫌。当务之急,职能部门应该联系专业、权威的专家介入考察和论证。

其二,无论恢复杜牧墓还是建造纪念馆,恐怕都需要一定的资金,这钱谁出?从常态看,

可能来自公帑。但对于西安这座遍地都是古迹的城市来说,如果事事动用公帑,恐怕也是不能承受之重。据报道,汾酒集团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表示,杜牧的《清明》给汾酒做了将近1200年的“广告”,保护杜牧墓迹,对于汾酒集团,是感恩先贤,践行社会责任的公益之举。如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显然皆大欢喜。同时,如何防止杜牧墓被过于商业化,也需要统筹考虑。

(提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步骤)

有学者认为,西安现有文物点3246个,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2处,像杜牧墓这样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更多……文物多不应该成为负担,更应该在引以为荣的同时避免发生悲剧。换言之,别等到被破坏了才想起修复,杳然难寻了才想起保护,彻底失去了才想起其深刻价值。

(文物的出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沉淀,所以我们应该花费更多功夫去保护)

诗人唐寅曾感叹:“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千百年来,历史风云变幻,岁月漫漶而至,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的事确实时有发生,而我们今天所应做的是,要承担起文物保护的责任,不能放任文化古墓被糟蹋;同时,各地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做出结论:我们要承担责任,加强管理)

《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8日 02版)

【时代警语】:文物多不应该成为负担,更应该在引以为荣的同时避免发生悲剧。换言之,别等到被破坏了才想起修复,杳然难寻了才想起保护,彻底失去了才想起其深刻价值。【思维串联】

【相关链接】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因此,今年的全国两会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格外关注。

我们这些共和国培养出来的研究人员,

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这些欣逢盛世的老知识分子,虽然已从工作岗位陆续退休,但对时代风云的关心一如既往。我们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而骄傲,

为“一带一路”

倡议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气度

而自豪。同时,我们也切身感受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一名甲骨文研究者,我愿意为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特别是“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他特别指出,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这使我们这些一辈子追求、守护和弘扬甲骨文的老学人备受鼓舞。2016年10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正式实施,推动甲骨文字考释工作取得新突破。与此同时,教育部牵头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十几个课题攻关,努力使甲骨文研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中。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光明日报》上公布的“关于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也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不少老一辈甲骨学研究者宝刀不老,纷纷投身甲骨学研究新阶段的奋斗中。他们或与青年学子一道,在研究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发现;或独辟蹊径,在资料的爬梳整理中、在灵感的瞬间闪现中使文字释读工作有新的突破;或慧眼识珠、不拘一格,评选出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优秀作品。国家把如此之多的资源投入到蕴含深厚民族基因的甲骨文发掘和弘扬中,使得甲骨学冷门不冷、代有传承。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这是最好的献礼和纪念。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甲骨文记忆展”让深藏在文物库房中的甲骨文走向了社会,让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活”了起来。这个展览还走出国门,在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与此同时,甲骨文书刻的点划和线条的粗犷、朴拙、典雅之美,也受到书法家和广大群众的喜爱,美化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老一辈甲骨学研究者和作为志愿者的甲骨文书法家,不仅关心两会,而且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奋斗,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新时代写出新篇章。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来源:2018-03-13光明日报

作者:王宇信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思考】

诗人唐寅曾感叹:“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句话在明代和当代该怎样的理解?

答:明代诗人唐寅在《桃花庵歌》中说到“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意思是:历史上的所有豪杰之士虽然也曾一时的辉煌,如今却墓冢不存,只能被当作耕种的田地,哪有我唐寅倚花饮酒这样的洒脱,倜傥。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却非常贴切的反映了古代文物的现状,许多文物一旦缺乏保护,就像杜牧墓地一样,沦为菜地或者荒原,不忍直视。刺痛人心,发人深省。唤醒我们当代人们,要努力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保护文物,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