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安全供电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安全供电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安全供电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安全供电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安全供电技术规范

China Unicom Telcom Station Safety Pow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V1.0)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 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安全供电技术规范V1.0 . (1)

1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名词解释 (2)

4 市电供电系统 (2)

4.1 市电供电标准分类 (2)

4.2 市电供电质量 (3)

5 变配电系统 (4)

5.1 高压供电系统 (4)

5.2 变压器 (4)

5.3 低压供电系统 (5)

6 备用发电机系统 (6)

7 UPS供电系统 (7)

8 直流供电系统 (9)

9 蓄电池组 (10)

10 母线及电缆 (11)

11 交、直流系统防雷 (12)

11.1 交流系统防雷 (12)

11.2 直流系统防雷 (13)

11.3 接地 (13)

12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14)

13 机房环境 (14)

14 应急措施 (15)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16)

前言

供电系统是通信网络的基础,是全程全网畅通的保障,但是我国各通信企业的电源系统运行状况确实不理想,电源系统中存在大量故障隐患,各地不时出现或大或小的故障,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时刻面临来自供电系统的影响。

为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进行故障隐患整改,提高通信网络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保证通信局房的用电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管理规范,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为中国联通内部的技术性、规范性文件。本规范与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为准。

严格执行本规范,将切实有效地降低中国联通供电系统的故障几率、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从而提高通信网络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公司运行维护部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运行维护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滕达许伟杰刘宝庆王路李福生王志刚吕威刘吉克

本规范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安全供电技术规范 V1.0

1 适用范围

(1)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各级机构分别简称为“集团公司”、“省级分公司”、“地市分公司”)运行的通信电源、机房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以下统称“动力系统设备”,相应的维护及管理部门统称“动力维护部门”)。本规范适用于动力系统设备的维护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通信机房的动力系统设备应参照执行。

1)通信局站的动力系统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适用本规范。

2)经主管部门批准同意为其它企业代为维护的动力系统设备(以下简称“对外代维”),如代维协议无其他特殊规定,其运行维护和管理参照本规范。

3)中国联通委托其它企业代为维护的动力系统设备(以下简称“委外代维”或“维护外包”),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与代维单位签订代维协议。

(2)本规范主要从市电供电系统、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备用发电机系统、UPS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蓄电池组、母线及电缆、雷电接地系统、监控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3)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动力系统的安全供电,不适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电源系统的供电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184-2009《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5003-2005《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6)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5027-2005《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YD 5002-94《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27-2008《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3 名词解释

(1)稳定可靠的电源

稳定可靠的电源指交流的供电电压和频率一般符合国家标准,其电压偏离幅度至少应能符合通信电源设备对市电的要求,并保证昼夜连续供电的电源。

(2)独立电源

独立电源一般指在运行中不受其他电源故障或停电影响的电源。在本规范中主要指发电厂(站)和由两个以上发电厂(站)组成环形电力网上的变电站(所)

4 市电供电系统

4.1 市电供电标准分类

(1)根据通信局房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供电分为四类,其划分条件应按YD/T 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2)市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如表3-1-1所示:

表3-1-1:市电供电可靠性指标

注:每类市电凡不能满足上表中本类市电所有指标的,均应做降档处理。

(3)根据通信局房的性质和重要性,其应具备的市电供电标准如表3-1-2所示:

表3-1-2:市电供电标准

(4)当市电供电标准不能满足通信机房的供电要求时,应尽快申请改造外市电。如有特殊原因无法改造的,应向上级主管部门说明并加强维护。

4.2 市电供电质量

(1)电压偏差是供配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系统各点的实际电压U对系统标称电压Un的偏差δU,用百分数表示,即:

U-U n

δU=------ x 100%

U n

(2)对于35kV系统,电压偏差δU的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应≤10%;对于10kV系统,电压偏差为:-7%≤δU ≤ +7%。

(3)对于低压交流供电系统,供电质量的允许值如表3-2-1所示:

表3-2-1:低压交流供电电压、频率以及允许变化范围

(4)各级电压下的供电质量达不到本规范要求,应首选考虑合理选择变压器的电压分接头的位置,合理减小配电系统的阻抗,合理设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尽量使三相负载平衡等措施,其次再考虑使用稳压器、有载调压变压器等调压设备。

(5)10kV配电变压器不宜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只有当采取相应措施后供电电压偏差仍不能满足要求时,才可以考虑使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5 变配电系统

5.1 高压供电系统

(1)当采用两路市电供电时,高压系统的两路进线宜设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同时还应具备手动操作功能。

(2)高压配电设备宜按远期负荷配置。

(3)当高压供电系统具备双路市电供电功能,且配置了联络柜时,不论两路市电是主备用工作还是分负荷供电,两路市电的主进开关、联络开关三个开关间要联锁,在任何时候只能闭合其中的两个。此时,除非供电部门审批不通过,不应设置成两路市电的主进开关互锁。

(4)采用继电保护装置的高压设备,每年应断电进行参数校正。

(5)高压配电柜的保护参数应设置全面合理,与被保护的设备相匹配。

(6)操作电源应具备双路电源输入,宜选择DC220V或DC110V输出。操作电源应运行良好,输出电源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蓄电池应选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应满足操作需求,状态应良好。

(7)所有高压供电设备的安装均应满足相应的抗震要求。

(8)高压供电设备保护接地应可靠、牢固。

(9)维护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熟悉安全操作流程,能熟练完成高压市电的倒换和送电。

(10)高压供电系统宜纳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管理范围。

(11)高压配电设备的更新周期为20年或按照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对于超过更新周期的设备,必须先进行全面质量评估。如果评估结果良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继续使用,但应加强维护。如果评估发现性能质量达不到要求,则应坚决报废和退网。

(12)对于发生过故障的设备或有供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应进行质量评估,查明原因进行维修。如维修后仍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提前报废,进行更新。

5.2 变压器

(1)一类及二类通信局房应采用2台或多台变压器,在其中1台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其余变压器可满足保证负荷用电。当变压器最大负荷(含蓄电池均充功率)达到变压器额定容量的90%时,应严格控制变压器的负荷增加,同时,应报主管部门申请扩容。

(2)变压器的容量应按满足近期负荷并考虑一定的发展负荷需要配置,经常运行的负荷不宜超过其额定容量的80%,三相负载应尽量平衡。

(3)季节性负荷较大时,宜设置2台或多台变压器,其中部分变压器承担季节性负荷,其余应能承担长期性负荷。

(4)室内安装的变压器应采用干式变压器。

(5)当电源系统总电流谐波含量大于10%时,变压器应考虑降容使用。

(6)变压器的温控系统应运行正常。强制风冷式变压器的风机应运转良好。

(7)变压器机房内宜配置有空调或降温系统。

(8)变压器温升不应超过标称温升,不应有温升明显异常的情况。

(9)变压器的安装应满足相应的抗震要求。

(10)变压器设备外壳及中性点应可靠接地。

(11)完成维护规程规定的相关巡检内容。

(12)变压器设备应纳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管理范围。

(13)变压器设备的更新周期为20年或按照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对于超过更新周期的设备,必须先进行全面质量评估。如果评估结果良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继续使用,但应加强维护。如果评估发现性能质量达不到要求,则应坚决报废和退网。

(14)对于发生过故障的设备或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应进行质量评估,查明原因进行维修。如维修后仍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提前报废进行更新。

5.3 低压供电系统

(1)低压供电系统应按满足近期负荷需求并考虑一定的发展负荷需要配置,同时,应考虑扩容方便。如果远期发展负荷不大时,应按远期负荷配置。

(2)低压供电系统中的变压器或油机输入总开关及母线应按本段低压母线的远期负荷配置。

(3)低压市电间、市电与油机间采用自动切换方式时,必须采用具有电气和机械联锁的切换装置。

(4)市电与油机间的转换宜采用4极自动切换开关ATS,应具备自动与手动切换功能,其性能应符合系统的使用需求。

(5)低压供电系统的设置,应根据市电类别、油机配置等情况,留出移动油机接口。

(6)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接线应简洁可靠,自变压器起,至UPS、开关电源等通信电源设备或机房空调的配电级数应≤4级。

(7)低压供电系统应接近负荷中心。

(8)通信机房各重要负载(开关电源、UPS)的交流供电,应采用全程双回路保障供电的方式,不应出现单点瓶颈。

(9)低压配电系统中上下级开关容量及参数设置合理,过载和短路时均应能够做到选择性保护。

(10)断路器电流保护装置一般应具有三段保护特性(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

(11)低压系统应合理设置无功功率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0.9。补偿电容器应视系统的谐波情况串接一定比例的电抗器以抑制谐波、避免谐振。一般可选择串联6%电抗器的调谐电容器组。

(12)低压供电系统中总电流谐波含量超过10%时,应配置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治理。

(13)低压供电系统中,严禁将两个容量较小的配电分路并联在一起,作为较大容量的配电分路使用。

(14)机房空调配电屏,应采用分励脱扣,与消防联动,火灾发生时,自动切断空调电源。

(15)配电柜互感器的安装,A、B、C三相互感器应避免重叠安装(即外壳相互搭接)。

(16)所有低压供电设备均应固定安装,并满足本地区相应的抗震要求。

(17)低压供电设备保护接地应可靠、牢固。

(18)低压供电系统的仪表显示应准确,重要分路或设备的仪表误差率不大于5%。

(19)低压供电系统应纳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管理范围。

(20)低压交流配电设备的更新周期为15年。电容器及有源滤波器的更新周期为10年。对于超过更新周期的设备,必须先进行全面质量评估。如果评估结果良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继续使用,但应加强维护。如果评估发现性能质量达不到要求,则应坚决报废和退网。

(21)对于发生过故障的设备或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应进行质量评估,查明原因进行维修或改造。如维修或改造后仍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提前报废进行更新。

6 备用发电机系统

(1)备用发电机组的容量,可按近期重要负荷容量并考虑一定的发展配置。当系统中存在谐波,备用油机的容量应根据谐波大小适当放大以确保油机能够正常带载工作。

(2)核定备用发电机组保证的功率时,还应视用电负荷的谐波特性及突加突减负载的特点确定。对于有瞬变的负荷或者异步电机负荷,每台备用发电机组的容量应按大于单次加载的负荷的两倍校验。

对于交流不间断设备(UPS),核定其需要发电机组保证的功率时应根据其输入电流谐波含量的大小确定,当输入电流谐波含量在5%~15%时,其需要的发电机组的保证功率按UPS容量的1.5~2倍计算。

核定移动发电机组的容量,参照上述原则。

(3)备用发电机组的台数,应根据通信局房市电供电类别分类配置。使用二类市电供电的局房,除主用机组外,还应配置有备份的机组。任一台主用机组故障时,能够使用备份机组继续保证供电。

(4)当低压供电系统总电流谐波含量大于5%时,备用发电机组应考虑降容使用。

(5)现场后备燃油的储备宜能保持发电机组8小时满负荷工作。

(6)发电机组排气管路不宜多于2个90度弯。如果超过2个90度弯或者排气管路过长,应加大截面积满足机组排气背压的要求。

(7)发电机室应根据环保要求采取消噪音措施,满足YD5167-2009《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消噪音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机组由于消噪音工程所引起的功率损失应小于额定功率的5%。

(8)发电机组的启动蓄电池可选用富液式铅酸隔爆蓄电池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应满足操作需求,状态应良好。

(9)备用发电机组应安装在承重能力足够的机组基础上,应满足当地的抗震要求。

(10)备用发电机组保护接地应可靠、牢固。其中性点是否接地应与市电油机转换的转换开关是否选择4级有关;采用3级转换开关时,中性点不应接地;采用4级转换开关时,中性点应接地。

(11)备用发电机组应纳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管理范围。

(12)柴油发电机组更新周期为累计运行小时数超过大修规定的时限或使用10年以上。对于超过更新周期的发电机组,必须先进行全面质量评估。如果评估结果良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继续使用,但应加强维护。如果评估或维修时发现性能质量达不到要求,则应坚决报废和退网。

(13)对于发生过故障的设备或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应进行质量评估,查明原因进行维修或改造。如维修或改造后仍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提前报废进行更新。

(14)发电机室的储油间应单独设置,门、墙壁均应具备防火功能;应采用防爆灯、防爆开关;储油间不应开设采光窗,但应设置通气洞,洞口安装百叶或金属网罩。

(15)发电机的排烟,每台发电机宜设置独立的排烟管道。确因条件限制,多台发电机需要共用排烟道时,应考虑排烟的通畅。

(16)发电机室进风口若安装有自动进风装置,必须同时具备手动开启的功能。

7 UPS供电系统

(1)UPS单机额定容量不宜超过400kVA。

(2)UPS系统采用并联冗余的工作方式时,并联的台数不宜超过3台。

(3)根据所供电负荷的重要性,UPS系统可选择组成带同步控制的双系统、完全独立的双系统、或N+1并联冗余单系统等不同的系统结构供电。不应采用单机、单回路的供电方式。

(4)同一套UPS系统内部,同时输出的多台UPS设备之间负载应能平均分配,并机负载均分不平衡度应≤5%。

(5)当双系统UPS中某套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单系统UPS中某台UPS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其余UPS设备的单机负荷率最大不应超过80%。

(6)UPS 供电系统的主路输入(整流器输入)和静态旁路的输入应分别引自不同的输入开关。但两台(或三台)UPS的旁路电源必须来自同一个电源。

(7)UPS供电系统宜设置可将整套系统旁路的外部旁路,外置维修旁路开关可采用挂锁的方式,防止误操作。

(8)对重要的通信负荷,UPS供电系统的输出直到设备机柜,应提供全程双路供电,宜采用双路由供电的方式。

(9)对于双电源的服务器设备,其两个电源宜来自两套UPS系统。

(10)UPS电源系统,输入、输出配电屏(不含二级配电屏)的所有断路器宜采用电子脱扣,避免因有的配电分路由于采用热磁脱扣,灵敏性较差,造成开关越级跳闸的现象。

(11)UPS系统输出端应尽量做到三相平衡,中性线电流(含三次谐波叠加产生的电流)不宜大于相线电流的50%。

(12)对于新增UPS设备,容量大于等于60kVA的,输入总电流谐波含量应不大于5%(满载)。在设备半载时,输入总电流谐波含量应不大于7%,在设备轻载时(30%负载率),输入总电流谐波含量应不大于10%。

(13)UPS系统对后备蓄电池的均浮充参数设置应合理。

(14)UPS系统的仪表显示应准确,误差率不大于5%。

(15)维护人员应熟悉UPS系统的各项参数设置,能熟练进行手动旁路/逆变切换、单机撤出、并入并机系统等操作。

(16)UPS供电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均应固定安装,并满足本地区相应的抗震要求。

(17)UPS供电系统中的所有设备保护接地应可靠、牢固。

(18)UPS供电系统应纳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管理范围。对于为重要负荷供电的UPS系统,应监测到每只单体电池。

(19)UPS主机的更新周期为8年,输入输出配电系统的更新周期为15年。用于重要通信机房的UPS 系统,宜严格按照更新周期进行更新。对于用于一般场合的UPS系统,在超过更新周期时,必须先进行全面质量评估。如果评估结果良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继续使用,但应加强维护。如果评估发现性能质量达不到要求,则应坚决报废和退网。

(20)UPS滤波电容使用超过三年应重点维护,出现故障必须随时更换;使用超过四年(含),可根据情况采取预防性更换措施。

(21)对于发生过故障的设备或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应进行质量评估,查明原因进行维修或改造。如维修或改造后仍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提前报废进行更新。

8 直流供电系统

(1)本规范所称的直流供电系统包括:专用的交流配电屏、整流器、直流配电屏、后备电池、直流-直流变换器、逆变器。

(2)整流器应满足通信负荷、蓄电池充电和冗余备份的要求,按n+1冗余方式配置,其中n为主用,n≤10时,1只备用;n﹥10时,每10只备用1只。

(3)直流-直流变换器应满足通信负荷和冗余备份的要求,按n+1冗余方式配置。

(4)采用逆变器时,主用逆变器按最大负荷功率确定,配置一台备用。

(5)48V直流供电系统的全程压降应≤3.2V,24V直流供电系统的全程压降应≤2.6V。在计算全程压降时,不应以现有负荷为依据,应结合配电屏的容量,适当考虑远期的需求。同时,蓄电池至直流屏的压降应按蓄电池远期放电电流考虑。

48V直流供电系统,电池组的压降按0.24V考虑,蓄电池至直流配电屏的压降一般控制在1V以内(相当于满载时),直流配电屏的压降按0.5V考虑。

(6)通信负荷不应采用分别从两套直流系统同时并列供电的方式运行。

(7)直流列头柜宜采用双回路输入。

(8)直流系统应严格控制使用容量,各配电屏的最大电流不应超过该屏额定容量的80%。

(9)直流系统上下级熔断器应匹配,上级熔断器额定电流不小于下级熔断器额定电流的1.6倍。

(10)直流配电系统不宜将两个容量较小的配电分路并联在一起,作为较大容量的分路使用。

(11)直流配电系统应避免地线串接的情况。

(12)直流配电系统输出杂音应满足指标要求。

(13)直流系统的输入电流谐波含量不宜大于5%(满载)和8%(半载)。如大于上述标准,则应结合直流系统总容量的大小及对整个供电系统的影响考虑进行谐波治理。

(14)直流系统对后备蓄电池的均浮充参数设置应合理。

(15)直流系统的仪表显示应准确,精度满足行业规范的规定。

(16)维护人员应熟悉直流系统的各项参数设置和操作,能熟练进行启动/停机、熔丝更换、均浮充转换等操作。

(17)直流供电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均应固定安装,并满足本地区相应的抗震要求。

(18)直流供电系统中的所有设备保护接地应可靠、牢固。直流屏工作地应牢固且具备足够的载流量。

直流供电系统设备的保护接地和直流屏的工作地接地要求分别单独引线连接到汇流排;直流屏(不含组合开关电源)的工作地线按照规范选取,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95平方毫米的电缆。

(19)直流供电系统应纳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管理范围,应检测到每只单体电池。

(20)整流器的更新周期为10年,输入输出配电系统的更新周期为15年。直流系统宜严格按照更新周期进行更新。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继续使用,必须事先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在评估结果良好的情况下,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考虑继续使用,但宜降容使用,并加强维护。如果评估发现性能质量达不到要求,则应坚决报废和退网。

(21)对于发生过故障的设备或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应进行质量评估,查明原因进行维修或改造。如维修或改造后仍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提前报废进行更新。

9 蓄电池组

(1)蓄电池组的容量应结合通信局房市电供电类别、局房是否有人值守,根据YD/T 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分档次配置。

直流系统后备蓄电池组的容量,应结合负载的增长情况配置,如果负荷增长较快,则应按系统容量配置,如果负荷增长较慢,则可按近期负荷需求配置;UPS系统后备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按UPS系统的额定容量配置。

(2)当单组蓄电池容量不足时,允许并联使用,但蓄电池并联组数不应超过4组。

(3)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时期、不同容量的蓄电池组严禁并联使用。

(4)并联工作的所有蓄电池单体的电导、内阻值相差不应大于20%。进入浮充状态24h后,各电池端电压差不大于90mv(2v),240mv(6v),480mv(12v)。

(5)蓄电池室的环境温度应不大于30℃,蓄电池组的安装位置避免日光直晒,蓄电池室应安装空调。

(6)蓄电池的外壳无鼓胀、漏液,极柱无锈蚀,连接条无松动、变形等不正常的现象。

(7)除高压操作电源的后备电池、或专用的带有制冷系统的电池柜外,其他系统的蓄电池组不宜采用柜式安装。

(8)核心局站的蓄电池组,应纳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对充放电过程中各单体电池的监测,及时发现落后电池。一旦发现有落后电池,应立即对落后电池进行更换。48V系统每组落后蓄电池的达到四只,宜整组电池更换。

(9)蓄电池组的安装要满足本地区相应的抗震要求;UPS系统和高压直流系统的蓄电池架(柜)外壳应接地。

(10)为保证蓄电池放电时间满足要求,应按规定进行放电测试。

(11)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寿命:

市电类别为一、二类,有发电机组保证,有空调的机房:单体2V蓄电池浮充寿命应不低于8年;单体为6V或12V的蓄电池,寿命不低于6年。

市电类别为三类,有移动发电机组保证,有空调的机房:单体2V蓄电池浮充寿命应不低于6年;单体为6V或12V的蓄电池,寿命不低于4年。

市电类别为四类:单体2V蓄电池浮充寿命应不低于3年;单体为6V或12V的蓄电池,寿命不低于2年。

(12)在某些条件相对恶劣的场合使用的蓄电池组,如果故障率较高或容量下降较快,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时,可以经评估后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提前报废,进行更新。

10 母线及电缆

(1)变压器的进出线以及备用发电机组的输出线缆,应按变压器或发电机组的容量计算。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母线或电缆,应按被供电设备的最大运行容量计算。同时,考虑到短路时的动热稳定性,截面选取应适当放大1~2档。

(2)多根电缆并联敷设时,考虑到散热及涡流等影响,应考虑校正系数。

(3)交流电缆应以载流量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兼顾传输距离选择电缆;直流电缆应以压降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兼顾载流量选择电缆。

(4)通信用交流电缆的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

(5)当系统总电流谐波含量大于15%时,交流电缆及母线应额外考虑0.86的降容系数。

(6)当系统中3*N次电流谐波含量大于33.3%时,电流及母线的载流量应以中性线电流为选择依据,且应额外考虑0.86的降容系数。

(7)机房内导线应采用非延燃电缆。

(8)电源线、信号线必须是整条线料,外皮完整,中间严禁有接头和急弯。

(9)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必须分开布放,严禁在同一线束内。不宜同上线井、同架、同槽敷设。如无法避免同井、同架、同槽长距离并行敷设时,应采取屏蔽措施。

(10)母线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与敷设环境相适应,当敷设现场有可能有淋水、滴水等情况时,应选择防水的母线,且进出机房处也应做好防水封堵。

(11)通信电缆和接地电缆应采用铜芯导线,母线宜采用铜作为传输导体。

(12)线缆标签应准确、全面,并进行防潮、防腐处理。电缆在布线时,应按要求进行绑扎并挂上标牌,标牌的内容应包括:电缆的规格型号、起点、终点、长度和负荷名称。

(13)蓄电池至直流配电屏宜采用电缆敷设;直流配电屏至负载一般也应采用电缆敷设,当负荷电流>630A时,也可考虑采用母线敷设。

(14)采用单芯多根电缆作为输出电缆时,在穿墙过钢管时,不应将同一相的电缆单独穿过一根钢管。

(15)应定期检查高、低压配电系统母排连接处的温度。并排连接的配电柜支撑底座在初期施工时若不在统一水平线,高、低压柜的母线连接处容易出现接触不良而发热,导致整个母线的额定电流降低。

(16)交流配电屏进线交流电缆的载流量,应与配电屏的规格相匹配。较大规格的交流配电屏整定为较小规格使用时,必须有醒目的标志。

(17)楼内的上下线孔洞在设计初期就应该按照交直流分离的原则进行规划,并且应预留出足够的远期扩容时的走线空间。

11 交、直流系统防雷

11.1 交流系统防雷

(1)通信局(站)交流电源系统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应使用分级保护。

(2)在使用分级保护时,各级浪涌保护器(SPD)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退耦距离或增设退耦器件,以确保各级浪涌保护器协调工作。限压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退耦距离(电缆长度)应不小于5m。

(3)电源用SPD必须符合YD/T 1235.1-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的技术要求; SPD的各项技术指标,应以工信部认可的防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判定,且检测报告不得超过规定的时效。

(4)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交流配电系统的限压型浪涌保护器,其标称导通电压宜取Un=2.2U (U为最大运行工作电压)。

(5)在TT供电系统的局(站)内,应使用"3+1"模式的交流电源SPD(即三相对零线分别用限压型SPD 保护,零线对地使用放电管保护)。

(6)在电源SPD的引接线上,应串接保护空开(或保险丝),防止SPD故障时引起系统供电中断。保护空开(或保险丝)的标称电流不应大于前级供电线路空开(或保险丝)的1/1.6倍。

(7)严禁将C级40kA模块型SPD进行并联组合作为80kA或120kA的SPD使用。

(8)间隙型或间隙组合型保护器不得在通信局房使用。

(9)各类通信局(站)交流供电系统各级SPD的最大通流容量的选取应参考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10)电源雷电过电压保护配置应综合考虑局站类型、设备布置、雷电环境等情况,具体可参照以下要求:

1)交流供电系统的第一级SPD(I/B级),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变压器低压侧或低压配电电源入口处安装。

2)交流第二级保护SPD(II/C级),应选择在后级配电室、楼层配电箱、机房交流配电柜或开关电源入口处安装。

3)交流精细保护SPD(III/D级),可选择在控制、数据、网络机架的配电箱内安装或使用拖板式防雷插座。

4)对于UPS集中供电的通信综合楼,在远端机房的UPS交流配电箱(柜)内,应分别安装SPD,集中供电的输出端也需安装SPD。

(11)当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多个配电室配电时,如总配电屏与分配电屏之间的电缆长度大于50m,应在分配电室电源入口处安装最大通流容量不小于60kA的限压型SPD。

(12)室内多级交流配电屏(箱、柜)之间的电缆线长度超过30m或长度虽然未超过30m,但等电位情况不好或用电设备对雷电较为敏感时,应安装最大通流容量不小于25kA的限压型SPD。

(13)电源用SPD的连接线及接地线截面积应符合表10-1-1的要求,材料为多股铜线。

表10-1-1:电源SPD连接线和接地线选择表

(14)使用模块式SPD时,引接线长度应小于1m,SPD接地线的长度应小于1.5m;使用箱式SPD时,引接线和接地线长度均应小于1.5m。

(15)SPD的引接线和接地线,必须通过接线端子或铜鼻连接牢固,防止雷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线芯收缩造成连接松动。铜鼻和缆芯连接时,应使用液压钳紧固或浸锡处理。 SPD的引接线和地线应布防整齐,在机架应绑扎固定,走线应短直,不得盘绕。

11.2 直流系统防雷

(1)-48V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的标称工作电压在65~90V之间。

(2)直流保护SPD可选择在直流配电柜、列头柜或用电设备端口处安装。

(3)直流集中供电的通信综合楼,在远端机房的(第一级)直流配电屏,应分别安装SPD,集中供电的输出端也需安装SPD。

(4)直流配电箱(箱、柜)之间的电缆线长度超过30m或长度虽然未超过30m,但等电位情况不好或用电设备对雷电较为敏感时,应安装最大通流容量不小于25KA的限压型SPD。

11.3 接地

(1)通信局房应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

(2)通信局房的低压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TN-S接线方式。

(3)集中供电的综合通信局房电力室的直流电源接地线应从主接地汇集线(或主接地排)上引入。分散供电的高层综合通信大楼直流电源接地线应从分接地汇集线(或楼层接地排)上引入。

(4)通信局(站)内各类接地线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值和材料机械强度确定,一般宜选用截面积为16 mm2以上的多股铜线。

(5)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严禁将两根接地线简单串联组合为一根接地线使用。接地线布放时应尽量短直,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禁盘绕。

(6)多股接地线与汇流排连接时,必须加装接线端子(铜鼻),接线端子尺寸应与线径相吻合,压(焊)接牢固。接线端子与汇流排(汇集线)的接触部分应平整、紧固,无锈蚀、氧化,不同材料连接时应涂凡士林或黄油防锈。

(7)接地线应采用外护层为黄绿相间颜色标识的阻燃电缆,或接地线与设备及接地排相连的端头处缠(套)上带有黄绿相间标识的塑料绝缘带。

12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1)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有关技术规定应按照中国联通企业标准《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

(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与局房供电系统同步建设,并将相应的设备、环境纳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监视、管理之内。

(3)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扩容和设备更新。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充分考虑准确性和可靠性。告警应及时,数据读取应顺畅。

13 机房环境

(1)局、站址应有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生产及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

(2)局、站址选择时应满足通信安全保密、国防、人防、消防等要求。

(3)机房环境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应符合YD/T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的规定。

(4)电信机房的室内装修,应满足电信工艺的要求,满足GB50222-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烧的材料,选取耐久、不起灰、环保的材料。电信机房不设吊顶。

(5)对于设备功耗较大的机房(如IDC机房),宜采用铺地板,空调下送风,电缆上走线的方式。

(6)通过围护结构或楼板的孔洞,根据不同的情况,应采取防水、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

(7)电缆孔洞及管井应采用相同耐火极限的材料封堵。通信电缆不应与动力馈电线敷设在同一个走线孔洞(管井)内。

(8)机房进门处宜设置防鼠挡板。

(9)铺有活动地板的机房,地板下不应敷设与消防无关的电缆。

(10)对需要设置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的电信机房,其维护结构、门窗的耐火极限及允许压强应按其相应规范要求设计。

(11)当选用阀控式蓄电池时,楼地面、墙面、顶棚面、门窗、通风等可按生产房间要求设计。

(12)气体灭火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有管网式与无管网式。

(13)设有固定式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电信机房且无外窗或无可开启的外窗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换气次数3次/时,且通风设备的电源开关应设在电信机房的外面。

(14)蓄电池室的外窗,应采取避免太阳直射光照射蓄电池的措施。

(15)机房照明(含相关楼道照明、事故照明)不应有死角,照度应满足维护需求。

(16)阀控式蓄电池室的照明,可按一般电信机房设计。

14 应急措施

(1)应具备应对重大故障、意外事故及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并根据需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

(2)应配备应急抢修工具和器材:维修工具、车辆、通讯工具、移动发电车、开关电源系统、备件、备用电缆和其它耗材。

(3)应急抢修维修工具应由专人负责保管或能随时调用。

(4)重要的通信负荷应设置有交流供电应急接入装置和应急保障设备,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保障供电。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范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A.0.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中国联通2017-2018年度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

可编辑 中国联通2017年至2018年标准化产品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 综合配线架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2017年

目录 1 概述 (2) 2 总体要求 (4) 2.1 总体结构描述 (4) 2.2 外观与结构 (4) 3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7) 3.1 机架功能 (7) 3.2机柜内部布局 (8) 3.3 光纤配线单元 (10) 3.4 数字配线单元 (13) 3.5 电源分配单元 (13) 3.6 综合布线单元 (15) 3.7 风扇模块 (15) 4 材料及防腐性能 (16) 5 环境条件 (16) 5.1 使用环境条件 (16) 5.2 检验环境条件 (17) 6. 抗震要求 (17) 7 包装、运输和贮存 (17) 7.1 包装 (17) 7.2 运输 (17)

7.3 贮存 (18) 8.质量保证体系 (18) 8.1 概述 (18) 8.2 质量保证系统和要求 (18) 8.3 附加质量保证要求 (18) 8.4 生产能力及规模 (19) 9 保修期 (19) 10技术文件 (19) 11 技术建议 (20)

1 概述 1.1本文件为中国联通标准化产品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综合配线架)。 1.2 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本技术规范书依据为YD T1819-2008《通信设备用综合配线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通信设备用综合集装架(以下简称综合配线架)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适用于可安装各种无源或有源通信设备的集装架。 1.3 本规范对综合配线架的机架尺寸及对应安装空间、ODF单元、DDF单元、机架材料等提出要求,可实现DDF、ODF单元的互换。 1.4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相关的中国国家标准及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5加注*号的技术指标为重要指标;加注★的技术指标为A类关键指标,未达到招标文件要求,按废标处理。 1.6 本次招标采购的综合配线架的应用场景为机房中落地安装。 1.7 本次招标采购的综合配线架包含电源、风扇和配线单元等附件,其中DDF模块、ODF 模块应与数字配线架、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中标准化产品通用。 1.8 设备厂商应提供(一年以内)检测以及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检验报告。 1.9 中国联通集团公司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对产品实施抽样检验。 1.10 入围中国联通集团公司设备采购的设备厂商,按照本规范向中国联通集团提供设备时,应具备设备制造合法权力,不存在专利技术、授权等方面的争议。 1.11 投标方应对本文件的技术规范所提出的各项条款进行逐条答复、说明和解释,并写出具体技术数据和指标。首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做出“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等应答。对于规范书中要求列举的条款,必须在点对点应答书中进行列举,不得简单答复“满足”等,否则视该条款的应答为“不满足”。如果回答“部分满足”,需要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满足,哪些部分不满足,并说明原因。

中国联通通信工程施工安全及保密协议

编号:AQ-BH-01712 ( 文档应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国联通通信工程施工安全及 保密协议 China Unicom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中国联通通信工程施工安全及保密 协议 说明:合同有效的约定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合同的履行有积极的作用,能够较为有效的约束违约行为,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可下载收藏或打印使用(请先阅读并同意条款后使用)。 甲方:中国联通安徽省分公司网络建设部 乙方:XX(施工单位) 鉴于甲方通信业务发展及建设需求,甲方委托乙方进行甲方通信工程施工。为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及保密管理,有效防止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保障生命、财产和通信安全,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明确施工安全责任,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施工安全保密协议。 第一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通信建设事业发展。 第二条乙方必须取得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从事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任职或上岗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第三条乙方为该项目的安全责任人,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遵循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之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条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与甲方无关。 第五条工程建设期间,由于乙方管理不善,造成其他电信运营商通信网络中断,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与甲方无关。 第六条工程建设期间(验收前),由于乙方管理不善,造成甲方提供的工程施工材料损坏或丢失,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第七条甲方提供给乙方工程施工所需爆破材料的管理由乙方负全部责任,引发的安全事故由乙方负全部责任,与甲方无关。 第八条乙方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光纤机械连接器 技术规范书 编制单位:济南长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日期:2009年6月

1. 概述 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产品应满足ITU-T,IEC等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也将满足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的相关规定。 2. 产品分类 2.1 光纤机械连接器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光纤机械冷接子、光纤机械接续插头。 2.2 光纤机械冷接子: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主要应用于配线光缆和入户皮线光缆、入户皮线光缆之间、皮线光缆和尾纤之间的连接。 2.3光纤机械接续插座: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一般配合专用的86面板使用。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兼容标准SC连接器和法兰。 2.4光纤机械接续接头: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可直接与标准SC法兰相连。3.工作温湿度要求* 3.1 温度:-40℃~+75℃。 3.2 相对湿度: ≤95%(+40℃时) 4. 光纤机械连接器技术要求*

4.1机械接续器件参考下列标准的要求 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 4.2器件规格尺寸 ?光纤机械冷接子:小于(包含)40*4*4(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座:小于(包含)45*22*9.4 (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头:小于(包含)54*9*7 (长*宽*高mm) 4.3外观 形状完整,无毛刺、气泡、龟裂、杂质等。全部底色应均匀连续4.4适用接续的光缆 4.4.1光纤机械冷接子: ?光纤包层直径为:125μm,外套涂层直径为250μm-900μm 4.4.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FRP皮线入户光缆(3mm*2mm,宽*高);光纤包层直径为: 125μm 4.5光学性能 4.5.1光纤机械冷接子 ?插入损耗:小于0.1dB; ?回波损耗:小于- 40 dB,(小于-60 dB,室温23℃) 4.5.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插入损耗: 小于0.5 dB (与标准SC连接器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

中国联通内网账号口令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中国联通内网账号口令安全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适用范围 (1) 第三章角色与职责 (1) 第四章账号管理 (2) 第五章口令管理 (4) 第六章审批和修订 (7) 第七章附则 (7) 附件1 表格命名与编号方式样例 (8) 附件2 XXXX系统用户账号权限审批表 (11) 附件3XXXX系统用户账号登记表 (12) 附件4XXXX系统用户账号核查表 (13) 附件5XXXX系统账号口令修改记录表 (14) 附件6XXXX系统账号口令检查记录表 (15) 附件7XXXX系统程序账号列表 (1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联通信息系统账号口令管理,确保内网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效防范因账号口令管理使用不当所造成的风险,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各级单位应认真执行本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切实做好信息系统账号、口令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中国联通集团总部、各直属单位、各省级分公司内网信息系统账号口令安全管理,公司各部门在涉及到内网信息系统账号口令安全管理时应遵照执行。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内网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内网终端、中间件、数据库、应用系统等信息系统的账号口令安全管理。 第三章角色与职责 第五条中国联通内网账号口令安全管理办法由集团总部信息化事业部负责制订。 第六条各省内网信息系统账号口令安全管理的落实

执行与检查监督,由各省级信息化事业部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四章账号管理 第七条账号权限分配遵循分级原则,根据账号权限、及管理其他账号的能力将信息系统账号分为超级账号、特殊功能账号与一般功能账号。 (一)超级账号:指可对信息系统所有配置进行查看、变 更,有权限创建、修改、删除其他账号的系统账号。 包括系统安装时的默认账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进 行删除或改名且具备系统管理权限的账号,如:root、 sys/system等,以及由系统管理人员建立的与系统 默认超级管理员权限相当的系统管理账号。 (二)特殊功能账号:指由系统管理人员建立的执行特殊 功能的账号,如:审计账号、日志查询账号、信息 发布账号等。 (三)一般功能账号:指由一般用户进行日常办公、业务 办理等功能的账号。 第八条系统特权账号及特殊功能账号都应由系统管理员掌握,不得随意将特权账号及特殊功能账号的口令告知他人;每次特权账号及特殊功能账号更改口令后,应提交书面材料至系统管理部门进行备案;账号配置不允许由系统管理员之外其他任何用户操作。

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v1.1

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OTN Equipment (v1.0)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V 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1) 4 OTN系统组成与结构 (4) 4.1 OTN系统的组成 (4) 4.2 OTN系统分层结构 (5) 4.3 OTN网络分域 (5) 4.4 OTN网络参考点 (5) 5 接口要求 (6) 5.1 OTN接口结构 (6) 5.2 OTN帧结构 (8) 5.2.1 OTUk 帧结构 (8) 5.2.2 ODUk 帧结构 (8) 5.2.3 OPUk帧结构 (8) 5.3 OTN开销 (9) 5.3.1 OTS、OMS 和Och的开销(可选) (9) 5.3.2 OTUk、ODUk和OPUk的开销 (9) 5.3.3 开销描述 (10) 5.4 维护信号 (11) 5.4.1 维护信号概述 (11) 5.4.2 OTUk维护信号 (12) 5.4.3 ODUk维护信号 (12) 6 复用和映射结构 (13) 6.1 复用和映射结构 (13) 6.2 比特速率和容量 (16) 6.3 OPUk虚级联 (18) 6.4 客户信号的映射 (18) 6.4.1 SDH业务 (18) 6.4.2 OTUk业务 (18) 6.4.3 以太网业务 (19) 7 OTN设备类型和基本要求 (19) 7.1 设备类型 (19) 7.1.1 OTN终端复用设备 (19) 7.1.2 OTN电交叉连接设备 (20) 7.1.3 OTN光交叉连接设备 (21)

中国联通互联网增值业务安全措施方案

中国联通互联网增值业务安全措施方案 一、业务维护堡垒机: 1、堡垒机架构示意图 2、堡垒机功能 2、1 集中管理,实现单点登录所有用户对后台设备的操作,都要先登录堡垒机的WEB管理界面(堡垒机作为后台设备访问的唯一入口,实现单点登录),然后再根据堡垒机管理员预先设置好的访问控制规则,自动登录到后台目标设备上去。具体方式如下: 普通用户按照登录流程,首先登录到堡垒机的WEB页面,然后可以在“设备访问”项里面,看到可访问的设备列表。选择好系统账号,并点击相应设备后面的“图形”服务,即可自动登录到图形管理界面上去进行任何操作,同理,点击“字符”服务,即可自动登录到字符管理界面上去进行任何操作。 2、2 账号管理,实现用户实名制堡垒机为每个用户分配了独一无二的用户账号,设备上的系统账号不变,通过把多个用户账号和单个系统账号做关联(用户账号完成身份认证,系统账号完成系统授权),可以在不同的用户使用相同的系统帐号访问目标设备的时候,堡垒机依然可以准确识别用户的身份,让用户的身份和具体的操作一一对应起来,从而实现用户实名制管理。 2、3 访问控制,防止非授权访问堡垒机可以根据用户/用户组、设备/设备组、系统帐号和时间来设置详细的访问控制规则,设置完成后,用户只能按照规则设置来访问相应资源,彻底杜绝了非授权访问所带来的问题。 2、4 权限控制,实现主动预防对于Unix设备来说,权限的多少取决于用户可以执行的命令。所以,针对操作指令的控制才是核心。堡垒机可以针对超级

用户(root)做操作权限的控制,当多人同时使用一个系统账号时,堡垒机可以对同一个系统账号进行权限再分配,保证使用同一个系统账号的不同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这就彻底解决了共享账号和root用户权限的问题,真正实现细粒度的操作权限控制。对于操作权限的控制意味着我们从被动接受用户输入到了主动控制。对于用户的操作可以有3种状态:允许,拒绝,禁止。对于高危命令(删除,重起,关机等)可以实时告警,一旦高危操作触发,会立即给相关人员发送告警邮件,保证用户在第一时间内知道高危操作是否对系统有影响。 2、5 密码托管,实现自动登录对于目标设备的访问账号密码,可以由堡垒机进行集中托管,只要配置管理员在相应设备的密码管理中将目标设备的账号密码添加上去即可;使用了密码托管功能后,用户以后访问目标设备时,只需要记住自己的堡垒机上的账号和密码,即可通过堡垒机自动登录目标设备。 2、6 自动改密,实现密码集中管理堡垒机可以灵活配置目标设备密码的修改策略,实现密码的批量定期自动修改,修改后的结果可以以加密邮件方式发送给密码保管员,从而实现密码的集中管理,同时密码保管员也可以随时在系统的WEB界面打包备份设备的密码到本地,提高改密功能可用性。 2、7 实时监控,实现操作透明对于普通用户登录到目标设备上正在进行的操作,审计管理员可以再Shterm的WEB界面做到实时监控,做到边操作边审计,真正实现实现操作透明;同时对于用户的违规操作,审计管理员还可以做到实时切断。 2、8 操作审计,实现完整记录 Shterm可以完整记录用户的所有操作行为,具体体现在:

中国联通无源器件设备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模板

中国联通无源器件设备采购招标技术 规范书

********************************************** 中国联通室分无源器件 采购技术规范书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4月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对投标方文件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对投标方的其它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设备规格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备件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测试及验收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设备抽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服务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

https://www.doczj.com/doc/6a13024339.html,(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QB/CU ×××—××××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一分册总册 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报批稿) ××××-××-××实施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1) 4 概述 (2) 4.1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管现状 (2) 4.2 系统建设目标 (2) 4.3 系统管理范围 (2) 5 系统体系结构 (4) 5.1 传输网网管系统的分级管理结构 (4) 5.2 综合网管系统与厂家EMS/NMS之间的接口(接口1) (5) 5.3 综合网管系统省部级接口(接口2) (5) 5.4 本地综合网管北向接口(接口3) (5) 5.5 综合网管系统横向接口(接口4) (5) 6 系统技术要求 (6) 6.1 系统总体要求 (6) 6.2 软件技术要求 (7) 6.3 管理能力要求 (7) 6.4 性能要求 (7) 6.5 系统安全要求 (7) 6.6 DCN要求 (8)

前言 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一分册。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1)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 (2)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二分册总部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3)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分册一干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5)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五分册部省级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 (6)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六分册 SDH接口规范; (7)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七分册 WDM接口规范; (8)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八分册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联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贵宝,丛日刚,王燕,张德华,陈忠民,李财云,牛莹。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 编制单位:济南长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日期:2018年6月

1. 概述 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产品应满足ITU-T,IEC等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也将满足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的相关规定。 2. 产品分类 2.1 光纤机械连接器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光纤机械冷接子、光纤机械接续插头。 2.2 光纤机械冷接子: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要紧应用于配线光缆和入户皮线光缆、入户皮线光缆之间、皮线光缆和尾纤之间的连接。 2.3光纤机械接续插座: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一样配合专用的86面板使用。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兼容标准SC连接器和法兰。 2.4光纤机械接续接头: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可直截了当与标准SC法兰相连。3.工作温湿度要求* 3.1 温度:-40℃~+75℃。 3.2 相对湿度: ≤95%(+40℃时) 4. 光纤机械连接器技术要求* 4.1机械接续器件参考下列标准的要求

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 4.2器件规格尺寸 ?光纤机械冷接子:小于(包含)40*4*4(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座:小于(包含)45*22*9.4 (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头:小于(包含)54*9*7 (长*宽*高mm) 4.3外观 形状完整,无毛刺、气泡、龟裂、杂质等。全部底色应平均连续4.4适用接续的光缆 4.4.1光纤机械冷接子: ?光纤包层直径为:125μm,外套涂层直径为250μm-900μm 4.4.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FRP皮线入户光缆(3mm*2mm,宽*高);光纤包层直径为: 125μm 4.5光学性能 4.5.1光纤机械冷接子 ?插入损耗:小于0.1dB; ?回波损耗:小于- 40 dB,(小于-60 dB,室温23℃) 4.5.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插入损耗: 小于0.5 dB (与标准SC连接器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 小于0.7/0.9 dB (与现场组装型连接插头耦合),在1310 nm &

联通内部门户技术规范

目录 目录1 前言4 1 总则5 1.1 背景5 1.2 编制目的5 1.3 适用X围5 1.4 文档结构5 1.5 规X起草单位6 1.6 规X解释权6 1.7 参考文献6 1.8 名词解释和缩略语6 2 概述7 3 系统总体架构7 3.1 省分(总部)门户系统逻辑架构7 3.2 两级门户体系架构8 3.3 省分(总部)门户系统参考物理架构9 4 门户系统总体功能概述10 4.1 门户系统应用10 4.1.1 用户管理10 4.1.2 认证管理10 4.1.3 访问策略管理10 4.1.4 安全管理10 4.1.5 个性化服务10 4.2 企业应用集成10 4.3 统一的用户目录管理10 4.4 用户认证及访问权限控制11 4.4.1 用户认证流程11 4.4.2 访问权限控制11 5 两级门户互联12 5.1 门户互联访问类型12 5.2 门户互连实现技术12 5.2.1 门户互联技术列举12 5.2.2 推荐方式及性能对比13 5.3 统一待办集成13 5.3.1 概述13 5.3.2 集成方式13 5.3.3 表结构设计14 6 单点登录实现15 6.1 省分门户内的单点登录15

6.2 集中应用系统接入各门户系统的单点登录16 6.3 跨门户访问的单点登录18 6.4 CDSSO功能实现的技术细节19 7 网络组织20 7.1 网络拓扑结构20 7.2 门户系统与应用系统的网络层互连21 7.3 IP地址及DNS规划22 7.3.1 IP地址规划原则22 7.3.2 DNS调整原则22 7.3.3 NTP配置要求23 7.3.4 域名要求23 8 门户系统技术要求24 8.1 总体设计技术要求24 8.1.1 系统设计要求24 8.1.2 系统性能要求24 8.1.3 系统监控设计要求29 8.1.4 备份和恢复设计要求30 8.1.5 安全性设计要求31 8.1.6 接口要求32 8.1.7 编码原则33 8.2 门户对被集成系统的技术要求34 8.2.1 C/S接入系统技术要求35 8.2.2 B/S接入系统技术要求35 8.2.3 域内应用系统集成的实现方式35 8.3 主机设备37 8.4 操作系统37 8.5 存储备份硬件设备37 8.5.1 存储设备37 8.5.2 备份设备37 8.6 数据库38 8.7 门户平台软件39 8.8 目录服务平台软件40 8.9 机房环境要求40 8.9.1 机房温、湿度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9.2 防尘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9.3 防电磁干扰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9.4 接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8.9.5 其它环境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系统安全42 9.1 系统的可靠性42 9.1.1 系统可靠性、稳定性保障机制42 9.1.2 硬件可靠性42 9.1.3 软件可靠性42 9.1.4 平台稳定性要求42

最新整理中国联通通信工程施工安全及保密协议

最新整理中国联通通信工程施工安全及保密协议 甲方:中国联通安徽省分公司wang络建设部乙方:XX(施工单位)鉴于甲方通信业务发展及建设需求,甲方委托乙方进行甲方通信工程施工。为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及保密管理,有效防止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保障生命、财产和通信安全,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明确施工安全责任,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施工安全保密协议。第一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通信建设事业发展。第二条乙方必须取得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通信建设工程施工。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任职或上岗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第三条乙方为该项目的安全责任人,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遵循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之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第四条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乙方自行负责,与甲方无关。第五条工程建设期间,于乙方管理不善,造成其他电信运营商通信wang络中断,乙方承担全部责任,与甲方无关。第六条工程建设期间(验收前),于乙方管理不善,造成甲方提供的工程施工材料损坏或丢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第七条甲方提供给乙方工程施工所需爆破材料的管理乙方负全部责任,引发的安全事故乙方负全部责任,与甲方无关。第八条乙方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九条乙方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通信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十条乙方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十一条甲方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1、督导各专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贯彻与落实;2、督促各专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宣贯与落实;3、按

2020(技术规范标准)中国联通H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H.248协议技术规范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2003.2

目次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定义 (1) 4.缩略语 (2) 5.连接模型 (4) 5.1 终结点 (4) 5.2 关联 (7) 5.3 包(Package) (7) 6.命令 (8) 6.1 描述符 (9) 6.2 命令 (20) 6.3 命令错误码 (30) 7.事务交互(Transaction) (32) 7.1事物交互参数 (33) 7.2 事物交互编程接口 (33) 7.3 消息 (35) 8.协议传送 (35) 8.1 命令执行的顺序 (36) 8.2 预防重启动崩溃 (36) 9.安全 (37) 9.1 保护协议连接 (37) 9.2过渡性AH 方案 (37) 9.3保护媒体连接 (38) 10. MG和MGC的控制接口 (38) 10.1 逻辑MG (38) 10.2 冷启动 (39) 10.3 协议版本协商 (39) 10.4 MG故障 (39) 10.5 MGC故障 (40) 11.包定义 (40) 11.1包的定义 (41)

11.2 特性、统计和事件和信号参数的定义 (43) 11.3 列表类型(List) (43) 11.4 标识符的命名 (43) 11.5包的注册 (43) 附录A(标准的附录)本协议语法的ASN.1语言描述 (44) 附录B(标准的附录)本协议语法的ABNF语言描述 (70) 附录C(标准性附录)媒体流特性标签 (85) 附录D(标准的附录)在IP上的传输本协议的要求 (102) 附录E(标准的附录)H.248协议包 (107) 附录F (标准的附录) 在SCTP上传输本协议的要求 (129)

中国联通IMS系统设备技术规范v3.0

中国联通IMS系统设备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IMS system equipments (v3.0)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 II 中国联通IMS系统设备规范v3.0 .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2) 4 概述 (4) 4.1 网络架构 (4) 4.2 功能实体 (5) 5 设备功能要求 (10) 5.1 P-CSCF功能要求 (10) 5.2 I-CSCF功能要求 (17) 5.3 S-CSCF功能要求 (19) 5.4 E-CSCF功能要求 (28) 5.5 BGCF功能要求 (29) 5.6 HSS/SLF功能要求 (29) 5.7 MRFC/MRFP功能要求 (36) 5.8 MGCF功能要求 (38) 5.9 IMS-MGW功能要求 (41) 5.10 IBCF功能要求 (46) 5.11 TrGW功能要求 (50) 5.12 PCRF功能要求 (50) 5.13 SPDF功能要求 (50) 5.14 SBC功能要求 (54) 5.15 SEG功能要求 (55) 5.16 SRVCC AS (55) 5.17 ATCF (55) 5.18 VIG (56) 5.19 IM-SSF (57) 5.20 AGCF (58) 5.21 ENUM/DNS (73) 5.22 SIP AG功能要求 (76) 6 设备容灾要求 (79) 6.1 P-CSCF容灾要求 (79) 6.2 AGCF容灾要求 (86) 6.3 SBC容灾要求 (91) 6.4 S-CSCF容灾要求 (100) 6.5 I-CSCF容灾要求 (108) 6.6 HSS/SLF容灾要求 (108)

中国联通平安校园产品推介方案

中国联通平安校园产品推介方案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安康市分公司 2013年4月

1 方案概述 1.1 方案背景 平安校园建设是“平安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安全防范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随着学校教育大众化和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校园人员多元化,使得学校由原来封闭型的净土转变为开放性“小社会”。社会上存在的盗窃、诈骗、抢劫、抢夺、流氓滋扰、政治颠覆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都不同程度的侵入校园;另外,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非正常死亡等事故时有发生。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给师生本人、家庭造成伤害,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甚至还会危及学校稳定,乃至危及社会稳定。 近期多起针对幼儿园、中小学发生的恶性犯罪事件为社会敲响了警钟,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严防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成为近期全国城市安全防范工作的重点,并且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中国联通适时推出“平安校园”系列产品即能为政府、学校提供校园安防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响应速度的能力,履行大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又能为学生、家长提供增进沟通,加强管理的手段。同时,也能为企业的业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增加业务收入。 1.2 需求描述 目前的校园安防系统,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的安防系统基本上以模拟/半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为主,系统的网络结构主要是一种单功能、单向式的信息采集网络,其主要缺陷在于: ?监控区域小,跨域监控建设成本过于昂贵; ?系统扩展能力差,不支持平滑建设和扩容; ?智能化程度低,难以形成政府、公安、学校一体化的防范、跟踪及处置机制。

目前的校园安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发展。政府、学校和学生都对校园和学生的安全防范系统有了新的需求。 1.2.1政府及公安部门需求 公安部门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职责。公安部门需要与政府应急办、学校快速联动,在第一时间收到,甚至提前预测到突发事件的发生,并立即获得事发现场的视频,以便快速处理。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远程掌握突发现场情况并进行实时指挥调度。但目前很多学校尚未建设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相关部门无法监视校园内的安全情况,校园的安防只能靠警察或保安人为控制。部分学校虽然建设了本地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但是这些监控系统尚未与政府、公安部门进行联网,安保人员只能在学校对校园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控。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学校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公安机关,且公安机关不能实时掌握事发现场的具体情况。公安、学校不能实现联动,制约了公安部门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政府、公安部门需要多级联动的校园视频监控平台。 1.2.2学校需求 学生在校园中学习,老师和校方的安全责任重大。学校需要完善的安全监控和防护手段,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人身安全。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于发生的突发事件,需要尽早发现甚至提前发现,快速响应,第一时间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处理。校园内发生安全事故,学校需要调取事发时的历史视频资料,以便判别事故责任。 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着保障学生校内外安全的重要责任,需要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学生离校,学校需要及时告知家长,通知家长管理学生的校外安全。 1.2.3学生及家长需求 家长不仅需要公安部门、学校共同保障学生的校内安全,同时需要保证学生的校外安全。孩子上学,是否已平安到达学校;放学了,什么时间离校,是不是该到家了?孩子放学后是否直接回家?是否在家长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中国联通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v1.0

中国联通通信机房配套设备技术规范第一分册 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V1.0 China Unicom Telcom Station Ancillary Equipmen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Part 1: 240V DC Power Supply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V1.0 (1)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名词和术语 (1) 4 总则 (2) 5 环境要求 (2) 5.1 240V高频开关电源设备 (2) 5.2 蓄电池组温度范围要求 (3) 5.3 机房洁净度要求 (3) 5.4 设备使用地点 (3) 6 系统组成 (3) 7 设备配置 (4) 7.1 设备配置原则 (4) 7.2 高频整流模块的配置 (4) 7.3 直流配电设备的配置 (5) 7.4 各级开关选择及配置 (5) 8 240V直流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6) 8.1 交流输入 (6) 8.2 直流输出 (6) 8.3 整流模块 (6) 8.4 蓄电池管理功能 (8) 8.5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8) 8.6 绝缘监察 (8) 8.7 保护功能 (9) 8.8 系统电磁兼容性 (10) 8.9 系统可靠性 (10) 9 导线的选择和布放 (10) 9.1 导线的选择 (10) 9.2 导线的布放 (11) 10 监控系统要求 (11) 10.1 监控系统要求 (11) 10.2 告警系统要求 (12) 11 接地与安全要求 (12) 11.1 接地要求 (12) 11.2 安全要求 (12)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QB/CU ×××—××××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一分册总册 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报批稿) ××××-××-××公布××××-××-××实施 中国联通公司公布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1) 4概述 (2) 4.1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管现状 (2) 4.2系统建设目标 (2) 4.3系统治理范围 (2) 5系统体系结构 (4) 5.1传输网网管系统的分级治理结构 (4) 5.2综合网管系统与厂家EMS/NMS之间的接口(接口1) (5) 5.3综合网管系统省部级接口(接口2) (5) 5.4本地综合网管北向接口(接口3) (5) 5.5综合网管系统横向接口(接口4) (5) 6系统技术要求 (6) 6.1系统总体要求 (6) 6.2软件技术要求 (7) 6.3治理能力要求 (7)

6.4性能要求 (7) 6.5系统安全要求 (7) 6.6DCN要求 (8)

前言 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一分册。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及名称可能如下:(1)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 (2)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二分册总部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3)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分册一干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 (5)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五分册部省级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 (6)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六分册SDH接口规范; (7)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七分册WDM接口规范; (8)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八分册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安全供电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安全供电技术规范 China Unicom Telcom Station Safety Pow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V1.0)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 中国联通通信局房安全供电技术规范V1.0 . (1) 1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名词解释 (2) 4 市电供电系统 (2) 4.1 市电供电标准分类 (2) 4.2 市电供电质量 (3) 5 变配电系统 (4) 5.1 高压供电系统 (4) 5.2 变压器 (4) 5.3 低压供电系统 (5) 6 备用发电机系统 (6) 7 UPS供电系统 (7) 8 直流供电系统 (9) 9 蓄电池组 (10) 10 母线及电缆 (11) 11 交、直流系统防雷 (12) 11.1 交流系统防雷 (12) 11.2 直流系统防雷 (13) 11.3 接地 (13) 12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14) 13 机房环境 (14) 14 应急措施 (15)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16)

前言 供电系统是通信网络的基础,是全程全网畅通的保障,但是我国各通信企业的电源系统运行状况确实不理想,电源系统中存在大量故障隐患,各地不时出现或大或小的故障,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时刻面临来自供电系统的影响。 为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进行故障隐患整改,提高通信网络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保证通信局房的用电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管理规范,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为中国联通内部的技术性、规范性文件。本规范与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为准。 严格执行本规范,将切实有效地降低中国联通供电系统的故障几率、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从而提高通信网络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公司运行维护部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运行维护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滕达许伟杰刘宝庆王路李福生王志刚吕威刘吉克 本规范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