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济宁市中区东五里营商品区初步概念规划

设计说明

一、现状分析:

本案位于西城区南部城乡交接处。

济宁市中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以向东为主,控制北部,优化西部,适当发展南部,本案处于南部范围内。

本案东临火炬南路,眺望洸府河,北起兖济线,南接站场路,西与腾飞明生煤化公司相接。占地约730614m2,

约1095.37亩。

本案距济宁火车站约1.5公里,距济宁汽车总站约1.8公里,距济宁市政府约3.4公里,距商业中心2.5公

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二、规划理念:

1.全力打造以商业、商住楼、公寓、酒店、步行街及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形成新的商贸中心。

2.保持商业及业态的连续性与复合性,将可销售商铺最大化,减少自有物业,以使商业价值最大限度的得

到提高。

3.打造多样化的高端住宅区。通过核心组团景观的营造,提升住宅品质。

4.延续城市文脉,将文化符号植入建筑与景观形态中,使新城区具有原生的文化底蕴。

5.建立新城秩序,塑造城市生态长廊,将商业与人居有机融合,提升新城活力。

三:设计策略:

1.联动商业地产,镕铸形象地标建筑

2.挖掘历史文化,规划多种产品类型

3.完善配套设施,打造超人气宜居之城

4.整合环境资源,凝聚公园主题

HOPSCA新城,规划从这里开始。(城市综合体的核心内容由6个方面组成:酒店(Hotel)、写字楼(Office)、公共空间(PublicSpace)、购物中心(Shoppingmall)、文化娱乐休闲设施(Culture&Recreation)、公寓楼(Apartment)等,

因此“城市综合体”简称“HOPSCA”。)

四、功能定位:

项目地处火炬南路以东,是一个多元化居住社区,项目总用地面积743000m2,总建筑面积达1796007.4m2。

项目由城市道路分成8个地块:

A1-A,A1-B,A1-C,地块为回迁安置区;A2地块为中心商务区,B,C,D地块以居住功能为主,E地块为城市公园。

地块以“人本、自然、文化”等为中心原则,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为居民塑造都市中的怡然栖息之地。全区建设强调整地性,在整地布局的基础上,强化组团规划

的相对独立性。

五、总平面设计:

东五里营商品区根据功能及用地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四大区域:A1区包括A1-A,A1-B,A1-C,位于基地北面济邹路北侧;A2区位于济邹路与火炬路交汇处;B,C,D区位于济邹路南侧;E区位于火炬路西面,基地东南角。

小区道路体系按要求分三级,一级为道路主骨8M宽,二级为入组团道路4-6M,三级则为宅间小路引入住户。停车主要采用两个途径,一是利用底层车库及小区内部地面生态停车,主要解决住户自身的车位停放,二是利用道路边沿的露天车位停靠,主要解决社会车辆和弥补住户的停车不足。

A1-A地块:

1、地块概述:该区为拆迁安置区,位于基地东北角,建设用地面积为85349m2,总建筑面积为125149 m2,容积率1.47,建筑密度15.4%。东临铁东一路,西临英华东路,南接西河路。小区主要出入口位于英华东路。

2、平面布局:

住宅:6F多层住宅为现有保留建筑,位于小学北部,临铁东一路。

22F高层住宅位于地块最北部,紧临铁路干线,中间通过城市绿化景观带隔离,同时对整个地块而言起到了

一定的屏蔽作用。

1+17F高层住宅,围合成本区的中心,利用全架空层的空间特点,排除以往入户的宅前小路的做法,将三级路与绿化,完美的穿插,结合,形成了一动态的入户空间模式。

商业:沿英华东路一线设置了2F商业,以满足区内居民的生活需求。

配套:地块东南角,铁东一路与西河路交叉口位置设置了(20班)小学与(6班)幼儿园,学校主要开口方

向在城市次干路西河路上。

3、交通流线:地块位于英华东路东侧、西河路北侧,交通车流主要方向是西侧的英华东路,将地块主入口设置在英华东路,次入口设置在西河路。地块采用部分人车分流模式,大部分车辆直接在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

库。

A1-B地块:

1、地块概述:该区为拆迁安置区,位于基地西北角,建设用地面积为112258m2。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为

272222m2,容积率2.42,建筑密度17.12%。与A1-A区隔英华东路相望,南至济邹路。

2、平面布局:

住宅:22F高层住宅位于地块西北部,紧临铁路干线,与A1-A区沿铁路一线配套形成完整的城市界面,通过城市防护绿带相隔,将嘈杂屏蔽在外,优化区内居住环境。

1+17F高层住宅,通过有序的围合形式,以主入口处公共的中心广场为核心,渗透入小区组团内部,形成有

层次的序列空间。

商业:为促成基地整体的城市节点的形成,在英华东路和济邹路的交叉口位置设置了22F商务楼。在济邹路沿线还设置了街道办和派出所,为居民的生活起居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以此提升小区的居住品质。沿济邹路和英华东路设置L形2-3层的沿街商铺,将城市喧嚣与嘈杂屏蔽在外,同时使商业价值最大化。

配套:应拆迁安置区需求地块沿英华东路一侧最北部设置一个约5000 m2的农贸市场,以供居民日常采购需

求,并形成了商业和人文的大集合。

3、交通流线:地块位于英华东路西侧、济邹路北侧,地块主要出入口位于英华东路。次入口位于济邹路。

地块采用部分人车分流模式,大部分车辆直接在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库。

A1-C地块:

1、地块概述:该区为拆迁安置区,位于基地中心位置,建设用地面积为76451.3m2。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61614m2,容积率2.11,建筑密度18.95%。位于西河路、英华东路与济邹路、铁东一路的围合区域。小区主

要出入口位于英华东路。

2、平面布局:住宅:1+17F高层住宅,高层底层架空,使组团内部汇为一体,视线更为通透,空间得到延

展,底层嵌入小区配套、娱乐设施等形成内部空间核心,为业主提供一个交往与休憩的共享空间。

商业:沿济邹路和英华东路通过L形2-3层的沿街商铺,在道路交叉口附近布置22-24层高层商务办公楼,屏蔽了城市的喧嚣与嘈杂,同时形成城市主干路上一道完整的城市风景线。

3、交通流线:地块位于英华东路东侧、济邹路北侧,地块主要出入口位于英华东路。次入口位于济邹路。

地块采用部分人车分流模式,大部分车辆直接在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库。

A2区:

1、地块概述:该区为中心商务区,建设用地面积为76451.3m2。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为369906m2,容积率3.74,建筑密度20.13%。结合地形现状和用地的周边情况,整个地块分为东、西两个地块。酒店布置在东边,东

地块同时布置100米办公楼,配套美食娱乐等,形成新的商贸中心。

酒店将成为本项目的特色之一,特别是其经典的外立面与其标志性的高度,将使项目从形象上成为济宁真正

的“地标”,从而有效强化项目整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平面布局:

西地块沿济邹路布置5层大商业及26层写字楼,极大地提升了地块的商业价值,带动人流,形成活跃商业

氛围,与济邹路其它写字楼形成完整的城市界面。

在西地块内部布置4栋22层公寓和写字楼,吸引基地西边拆迁安置区和南边高档住宅小区及周边的消费人

群,极大地提升了地块的价值。

3、交通流线:地块位于济邹路北侧,火炬路西侧,酒店和商业主要出入口位于济邹路,

美食、娱乐主入口位于火炬路。交通组织人流以人们购物行为和购物心理为依据,以人车分流为原则,多方位多

层次的协调人、车、货的矛盾。

B区:

1、地块概述:该区为高档商品住宅区,位于基地西南角,济邹路与英华东路交叉口的西南侧。建设用地面

积为47259.4m2。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为47259.4m2,容积率2.31,建筑密度19.80%。

2、平面布局

住宅:该区住宅应日照需求及城市天际线设计考虑,整体东低西高设置。沿英华东路一线布置17F商住楼与商业共同组成了小区的半开敞空间,并通过对地块狭长特点的利用,整体布局采用流线型布局形式,生动活泼。

3栋22F纯住宅楼以单栋点状分布在小区中心景观区周边,创造一个绿色的小区“共享庭院”。

商业:沿济邹路和英华东路通过L形2-3层的沿街商铺,在道路交叉口附近布置22层高层商务办公楼。突

显城市和谐的空间节点。

配套:在英华东路侧该区地块南部出入口位置,设置了2F物业及活动中心,此出入口与C区拉通形成很好的链接,建筑与景观的很好结合,从而形成了重要的入口节点。也为居民提供了很好的休闲环境。

3、交通流线:

该区位于济邹路南侧,英华东路西侧小区主要出入口位于英华东路。地块采用人车分流模式,车辆直接在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库车辆直接在出入口进入地下地车库,小区内部全部为人行景观道,给人舒适安全的大院落空

间感受。

C区:

1、地块概述:该区为高档商品住宅区,位于基地南部中心位置,是衔接A1、B、D地块的重要区域,建设

用地面积为134746.3m2。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34746.3m2,容积率2.41,建筑密度20.00%。

2、平面布局:住宅:通过对地块特殊地理位置及地块特点的考虑,整个规划布局分成两个大的组团,整体建筑布置来看——南低北高。两个组团通过一条东西贯穿B、C、D地块的人文景观轴线分隔开来,却又通过南

北贯穿的环形轴及景观渗透链接形成有机整体。

北部组团四周高中间低,沿街周边通过17F高层围合,形成半开敞空间。利用22F高层点式住宅的曲线布局形成流畅的建筑景观界面,衬托出中心由15F纯版式住宅围合的中心主水景空间,缔造了四周高中部低的良好的

景观面。从而提升了小区整体品质。

南部组团通过对北部的衔接及景观的渗透,形成中间高四周低,强调中心景观的延续和围合,在次中心位置布置17F点式住宅加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塑造完美的景观面及景观轴线。周边环以15F商住楼,以此更突出次中心

景观。

商业:沿街部分均灵活设置了2-3F商业,合理的设置开放空间节点的方法丰富小区的临街空间界面。在济邹路与英华东路及铁东二路的交叉口处均设置了22-24F的商务办公楼,延续城市空间界面的完整。

配套:在英华东路东侧,该区地块偏南部出入口位置,设置了2F会所,与B地块做出很好的呼应效果,强

调了城市空间的渗透与延续。

在济邹路小区主入口处设置休闲会所,布置上采用局部退让,形成很好的入口节点。

3、交通流线:该区位于济邹路南侧,英华东路东侧,铁东二路西侧,小区主入口位于济邹路上。小区实行

人车分流,机动车由小区车行道直接进入各组团地下车库,小区内部形成环形步行系统。

D区:

1、地块概述:该区为高档商品住宅区,位于基地东南部。建设用地面积为108224m2。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

为252089.4m2,容积率2.33,建筑密度21.69%。

2、平面布局:住宅:整体布局为四周低中间高,南部低北部高的形式。

本区运用对景的形式,中心位置利用6栋22F高层纯板式住宅缔造小区最高品质中心,维系成S状,上下对景,同时与C地块南部中心区域也形成很好的对应效果。左右两个半弧对应的是小区的两个出入口位置,营造出完美的景观空间。周边利用15F、17F高层商住及纯住宅楼围合成各个次景观组团,是中心景观的有效延伸。

商业:在济邹路布置3-5层商业和22—24层商务楼,其他沿街部分均设置了2F商业,创造出了富有动感的

沿街城市界面。

配套:在紧临E区城市公园的小区次入口处设置了大型休闲会所和文化活动中心,一定程度上满足小区内部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城市公园的补充力量,提供给市民很好的休憩活动空间,从而带动了片区活力。

3、交通流线:该区位于济邹路南侧,铁东二路东侧,小区主入口位于济邹路上。地块采用人车分流方式,住宅区车辆从小区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避免人车混杂,在保证车辆交通顺畅的基础上,保证小区内部正常情况

下无车通行,确保环境的幽静。

E区:

该区为城市公园。

公园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城市文明的标志。

本案结合城市建设,并充分利用公园现有的观音阁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进行规划,以创造出符合当地人文特征及特定生态关系的和谐并富有生机的人居环境,为济宁市民提供一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具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生态型开放式活动场所。

本案布局的形式以圆的形式来表现,突破格式塔心理学,创造趣味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性公园。

六、经济技术指标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概念性方案设计说明1讲解学习

第一部分规划、景观设计 设计背景: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著名全国重点大学,31所中央副部级直管高校之一,34所研究生自主划线高校之一。重庆大学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目前重庆大学的发展速度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正在朝着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的短期目标以及国内外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的长期目标迈进。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李四光、马寅初、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重庆大学现设有26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城市科技学院。 虎溪校区是重庆大学位于重庆大学城的新校区,亦称为重庆大学D区,与老校区的A区、B 区、C区共同构成了新的重庆大学。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引是重庆大学于2002年启动了新校区建设工程建设的新校区。 1、区位分析 济南第八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基地)一期工程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大涧沟村域,处于市中区与历城区交界处的北面,场址北邻南绕城高速,西邻103省道,东、南两面依山坡,规划总用死面积476亩。 2、现状分析 近期主要完成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拓展训练区、种植养殖区、逃生演练区等,主要建设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学生公寓楼、综合服务楼、食堂、食堂、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篮球场等项目;远期发展成为高水平、特色鲜明的以中等专业技能教学和培训为主的现代化校区。 3、规划概念与总体布局 在本方案中,我们着重体现以下几个策划理念: a,对本工程的策划立足于“育人为本”对教学楼进行合理的布局,将不同专业的科室通过连廊平台有机结合在一起。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滕绍华》作者:卜一峰.Cute.? 住宅在规划、建筑、装修设计等方面都有完备的国家规范,在这些方面也有不胜枚数的成功实例和典范,这都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学习的楷模。本文拟就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住宅建筑设计的细节思考、住宅装修设计的本源等问题进行探索,以寻觅住宅建设的新趋向,研讨住宅设计的超前性和适用性。 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因经济社会、自然历史、风土民情、地域气候、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在此仅对当代大中城市的住宅区规划设计中新的取向、一般性的发展规律,略举其中的一些较为普遍关注的观点,与同业专家讨论。 1、规划理论的创新 居住区在整体结构的架构上有了许多新的突破。首先,“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三级组织结构的单一模式已被打破,依业主的生活水平、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特点为主题的居住社区受到欢迎,尤其是健身、健康型的社区楼市红火;其次,单一居住的区域规划遇到挑战,居住与从业相结合的区域规划开始萌生,这种模式可以解决一部分居民就近就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所设产业的就近招工问题,并可减小城市人流交叉对交通的压力;再有,对集中规划大面积的居住区提出质疑,居住区过小配套项目发挥不出作用,但居住过大也会造成上、下班时城市干道的单向交通负荷过重,以及商品房销售困难等问题;高层和超高层不应作为居住区的景观点缀,因为高层不但居住不方便,还会将高空强风引至地面及热岛效应等环境灾害问题。为此,许多城市已不再建造高层住宅;住宅区的交通组织影响居住质量,

路网规划应给住宅建筑以好的朝向,干道应以东西向为主,使楼间距加大,居民的视界开阔。甬道以南北向为主,山墙间距小不影响使用与视觉。进入居住区的机动车应适当限制,庭院中应“人车分流”,车不进庭院,但在需要时车可以到单元门前,如病人救护、搬家等情况。居住区的干道应“人车混行”,但要通而不畅,既照顾乘车者方便,又保障居住区安全和安静。 城市元素的利用与引进。所谓城市元素是指构成城市功能的诸多因素,具体的如医疗卫生、环卫环保、道路交通、供水供气供热供电、邮电通信、商业购物、体育健身、就学就业等等,抽象的如繁华景致、商贸环境、文化氛围、民风民俗等等。概括起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配套设施及城市气氛,这些都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城镇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居住区郊区化已在大中城市开始,为满足居民的需求与生活方便,一个居住区的规划首先应考虑周边可利用的城市元素,以节省投资,并繁荣现有业界,再考虑居住区内的配套设施完善,所引进的业界应注意选优的原则,如重点学校、知名医院、热销商场等等。住宅区的配套项目一定要列入规划,包括选择对象的洽谈,并且应先于住宅工程建设,以利居民入住后的生活,这也会促进住宅的销售。同时,规划中应注意营造城市氛围,以尽快形成“人气”足的社区。 住宅区规划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我国近几年引进国外设计,规划出一些学习发达国家住区的实例,但在理论上还缺少研究。首先,我们应充分注意到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坚持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研究应用不能耕种的荒地建住宅的措施。并要限制大量占用土地的“豪宅”,反对恣意扩大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修订条文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90180-93(2002 年版) 1、修订原则 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 号)的精神,实事求是、科学修订。 2、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统筹兼顾、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充分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有效落实有关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和技术措施,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有效衔接,保证标准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主要修订内容 增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涉及对城市排水防涝有利的做法、设施等技术 措施,主要将涉及现行规范的第1章“总则”、第7章“绿地”、第8章“道路”、和第9 章“竖向”。 第 1 章“总则”现有条文 1.0.5 条(共包括八款 1.0.5.1-1.0.5.8)中修改 1.0.5.3 款,增加1.0.5.3a 款; 第7 章“绿地”增加两个条文,7.0.6 、7.0.7 ; 第8 章“道路”增加一个条文8.0.7 ; 第9 章“竖向”删除第9.0.4 条,在现有条文“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共包括六款9.021-9.026 )”中,增加两款9.027、9.0.2.8 。 3、具体修改条款 1 总则 本章建议修改第1.0.5.3条文,并增加一个条文,即:

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气候条件、民族习俗、传统风貌等地 方特征条件; 1.0.5.3a 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满足内涝灾害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条文说明】为提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居住区规划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同时控制面源污染,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落实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建议修改的第 1.0.5.3 条内容如下: 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7 绿地 在本章现有条文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条文,即: 7.0.6 居住区的绿地应结合场地雨水规划进行设计,可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兼有调蓄、净化、转输功能的绿化方式。 【条文说明】城市居住区的绿化用地应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设计、建造或改造。居住区规划、建设应充分结合现状条件,对区内雨水的收集与排放进行统筹设计,如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坑塘、沟渠、水面,设计为适宜居住区使用的景观水体;采用下凹式绿地、浅草沟、渗透塘、湿塘等绿化方式,但必须注意,承担调蓄功能的绿地应种植抗涝、耐旱性强的植物。这些具有调蓄功能的绿化方式,即可美化居住环境,又可在暴雨时起到调蓄雨水、减少和净化雨水径流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居住区绿化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7.0.7 小游园、小广场等硬质铺装地面宜采用透水铺装。 【条文说明】

概念自行车设计说明解析

产品语义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未来代步工具设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 指导教师:田维飞 班级: 12020241 学号: 1202024131 姓名:魏卓群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概述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1866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于是自行车一词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用至今。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每年全世界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需求规模保持在1.06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黄履庄以后大约10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制成了木制自行车。 构成 系统结构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 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 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XX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最新版)

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说明 一、前言 家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舒适温馨的家能够让人松弛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生活,休息在花繁叶茂,富有生机、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与自然的阴晴雨雪和动植物协调地生存在一起,是人对文化和自然的追永恒的理想。 中国文人是这样描述一处理想住宅的 门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 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 花外有墙,墙欲低;墙有松,松欲古; 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 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 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桥,桥欲危; 桥旁有树,树欲高;树荫有草,草欲青; 草上有渠,渠欲细;渠引有泉,泉欲瀑; 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 屋角有圃,圃欲宽;圃中有鹤,鹤欲舞; 鹤报有客,客不俗; 客至有酒,酒欲不却; 酒行有醉,醉欲不归。 二、工程概况: 本地块位于省市城区,现有规划地块面积39333㎡,总建筑面积64399㎡,建筑密度28.2﹪,绿地率37.2﹪,容积率1.6。规划由15栋联排楼房组成,沿街为商

业。 三、设计依据: 1、建设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小区规划设计原则》; 2、中华人民国《城市绿化条例》(1992.6); 3、中华人民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11); 4、国家现行的相关规定规; 5、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 四、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将建筑重组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树、花坛、广场、及建筑天际轮廓组成完美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环绕建筑,环境这种园景开放式的组合关系,使小区具有移步景异的多层次效果。可以从每个不同的角度,不同时从环境中感受不同景观。人作为一个活动的观察者和先导者,是小区环境欣赏与享受的主体。所以环境设计以人为本,遵循人与自然共同融合统一的设计思想。因此,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是从更感性的角度去设计生活。 诠生活,设计居家需要,设计人的情感需要。这就是我们做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规划的精髓。我们设计的原则是: 1、景观的生态体现 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速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日益提高,对于生态的理解叶一步一步加深了。21世纪生态型园林、环保型居住区已成了现代城市绿地发展的主体。本方案在注重住宅园林的观赏性的同时,把住宅园林的生态性提高一个新档次,营造生态环境舒适、景观优美的空间。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住宅区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的丛林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这是生态景观要求;在满足一定数量的铺装硬地前提下,尽量多采用林荫草地和疏林草地来进行美化;同时强调生态美,景区以种植常绿大乔木为主,大乔木可增加叶面积系数,在有限的绿地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适当地采用自然流畅的花灌木色带,可形成色彩、质感和季相对比,以满足植物配植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的条件。 2、景观与功能相结合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规划与建筑 一、设计依据与用地分析 1、设计依据 (1)关于本工程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台路规选[2004]14、15号); (2)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设计规范; (3)本工程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4)甲方的设计要求。 (5)方案评审会议纪要([2005]95号) 2 、总平面用地分析 (1)气候特征:工程地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色。初夏有梅雨,盛夏有伏旱,夏秋多台风,深冬有寒潮。多年平均气压1015.7百帕,多年平均气温17.7℃,多年平均降雨量1593.7mm,蒸发量1283.9mm,多年平均日照1507.2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2.4m/s。 (2)地块与城市关系:本工程用地为台州市路桥区灵山居住区的A地块与B地块,交通便捷。东、西、北至规划支路,南至南山路。 (3)地块的景观要素:紧邻地块北侧为路桥区中央山公园,山高70余米,风景秀丽,是理想的居住用地。无论是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还是从本项目的角度出发,都应在地块开发过程中充分重视这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提升空间环境品质,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住宅园地。 (4)用地基本条件:本工程用地呈不规则行,总用地面积71348.8M2。 二、规划原则 本工程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优美,在充分满足目前住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力求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技术合理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高品质住宅小区。它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需要,更注重人们在文化上、心里上对“家”的热爱。在总体规划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原理和手法,在小区内引进一条形态宜人的水景,使小区内大部分住宅都能感受到流水的温馨与亲切。同时采用现代的规划理论及空间与环境的塑造手法,力求创造出融大气、雅致、理性与浪漫于一体的现代化居住区。 “家”是每个人心目中理想化的生活概念,茅庐草舍可以为家,高堂华厦亦可为家。小区内以各种组团单元形式创造家的氛围,同时多层次的绿化、流水和人文景观,井然有序的道路系统,使得小区富有极强的整体感和标志性。建筑的现代感和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结合整体环境的处理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充分体现出小区的可居住性、可持续发展性,体现“以人为本”。 三、规划构思 1、充分利用地形,建筑布局尽量坐北朝南,争取住宅的良好朝向与景观。全区设计有多种组合方式,规划整体而富有变化,保证开发的灵活性;同时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借用山景、改

“加州阳光”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加州阳光”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一、景观概念—加州风情引导时尚居住理念 自1848年发现了黄金,加州便带给人们太多的梦想与喜悦。这是一片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美景与文化交织在一起,就像来自纳帕山谷的美酒,使人们沉醉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加州阳光”小区座落于远离市井喧嚣的北京市通州区,景观面积近7万平米,优越的区位为业主提供了一片体验宁静,享受阳光的自由天地。“加州阳光”的景观设计并非仅仅是对加州壮丽景色的直接克隆,而是通过把握其在居住、景观、文化、生态等方面更为深层的协调关系,根据用地的实际情况,购房者的文化层面,由景观师统筹安排,以达到形神兼备的环境效果。她为人们提供的不仅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健康、和谐、时尚的生活方式,通过高品质的景观,达到提升人们的精神的最终目的。 二、设计特色 1.交流的空间 2.文化的空间 3.人本的空间 4.绿色的空间 三、景观设计 “加州阳光”的景观设计大体可分为外部环境景观、内部道路景观、中心花园、组团景观及庭院景观五个部分。 1.外部环境景观 外部环境景观是一个楼盘的门面,也是其风格与品位的体现。“加州阳光”的外部环境景观以会所为景观中心,通过西、北两条商业空间向外延展。 会所前的主题广场命名为“渔人码头”,通过加州“渔人码头”的标志性景观来体现现代文化广场的景观主题。景观设计利用了会所与广场高差变化,结合台阶设置落水景观墙,形成较好的围合空间感,为开展社区主题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空间。 “渔人码头”的景观设计是会所的环境序曲及其功能空间的外延,同时也是连接西、北两条商业街的纽带。设计师归纳了西方商业街的景观特点并加以灵活运用,使人们沉浸在社区文化浓郁的氛围中。商业街景观设计采用下沉式的空间处理手法,以加强商业街的空间围合感,最大程度地减小了道路交通对商业街的影响。商业街的内部空间布局收放有序,结合业态要求,点缀水景小品,形成不同特点的动态及静态空间。景观设计着重强调了文化休闲的感受,使其成为社区文化和景观品位的浓缩。 2.内部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对于小区的整体风貌非常重要,景观设计取材于加州迷人的街道景观,在起伏的草坪点缀着具有加州景观特点且适合北京气候特点的树木、使其形成整体风格。景观设计特别注重了小区出入口的处理,通过加州特殊的地域景观及雕塑小品,体现出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3.中心花园景观 中心花园位于小区中部,设计构想来自于加州美丽的湾区。中心花园的景观设计并没有强调宏大的气势,而是将景观元素中最为自然的一面释放出来。木质的栈道、静静的水面、雅致的亭架、舒适的木桥、繁茂的植物以及悠闲的人们,犹如一阵清风拂过,好一派纯朴自然的湾区风情。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大连乾豪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总体概念的主题定位 延续甲方提出的楼盘开发理念: “自然,阳光,人文,健康,运动” “移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 “开放式公共绿地,封闭式组团管理” “各组团的公共绿地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想法,设计师将此一一融入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 设计将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去着手深入。分别为:开放式公共绿地的景观规划;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居住区组团中的公共绿地设计。以下逐一介绍。 开放式公共绿地景观规划 开放式公共绿地贯穿于整个楼盘的南北,因楼盘按三期开发销售,设计为使每期开发时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绿地,考虑在每一期设计一处公共活动的广场,并以广场为景观核心向四周辐射,这不仅充分考虑了整盘在公共绿地设计中的均好性,同时也满足了每一期楼盘在开盘时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内容。 设计在考虑了公共绿地均好性的同时,还注意到绿地在三期建成时,整体的连贯性。并能始终融入“移动的森林”的主题。景观将常绿及色叶乔木有规律的由北到南成组成团的布置在中心开阔的常绿草坪中 ,从而寓意森林在流动的概念主题。在“流动的森林”下方设计师考虑布置常绿及开花色叶灌木,灌木按优美的 S 型布点种植。根据灌木不同的色差及开花时期的不同布置,小区居民在四季变化时将会欣赏到宛如流水图案般变化的灌木种植,从中寓意“花海在流动”的概念主题。乔木与灌木的种植理念反映设计师想表达“流动”的主题概念,将植物引喻为流动的水。 设计在分析了基地规划图后( 04-12-28 ),认为规划在公共绿地中设计的两条消防紧急路过为浪费,也使绿地东西两侧的组团间距离过于狭窄。景观考虑尽可能的将消防要求的扑救场地设计结合到各个组团中,使中心公共绿地的宽度加大,从而能使景观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为此景观提出将一条 4 米宽具有景观意义又兼消防要求的路 S 型环绕点式小高层布置,在 S 形路两侧布置寓意“流动的森林,漂流的花海”主题的植物,使单调的消防路具有设计的生动性。

概念设计方案说明

附件一: 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概念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 2、项目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渝鲁大道旁; 3、项目规模: 用地面积约2亩,总建筑面积约3500m2,最大层数≤3层(地上),建设总投资约2500万元。 4、用地现状: 项目用地呈不规则形,主要为平地。 北侧为坡岸地带,西面为一围墙,西南面约7米处为一高10层的居民楼,东北面紧邻城市I级干道,干道另一侧为高层住宅小区。 (二)功能组成建筑节能技术展示中心: 约2000m2(展区布置方式由设计单位自己考虑);建筑能耗监测中心: 约350m2(包含监测设备室、监测控制室及辅助用房等);建筑节能技术交流中心: 约450m2(包含1个80人大会议室,2个小会议室,休息室及辅助用房等);管理用房: 约400m2其他辅助用房及地下车库: 300m

2。 注: 在总面积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可适当调节各部分面积。 (三)项目建设目标 1、满足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公共建筑三星级的要求。 2、全国领先的低能耗示范建筑,节能率达到75%,单位建筑面积年能耗低于60kWh。 3、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30%,绿色建材使用率不低于80%,水资源回用率达到建筑总用水量的20%。 二、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基本要求(一)“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的概念设计方案,应充分体现低能耗、绿色、智能化的理念和内涵,在外形设计上不应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要有创新或突破。 (二)根据本征集公告提供的建设场地地形图及公园规划设计图,设计方案要尽量与公园的整体规划和风格协调一致,同时要结合重庆地区的人文、气候、经济条件,体现本土化。 (三)所有征集作品应是,没有著作权纠纷。 (四)为确保应征方案评选的客观性、公正性,将严格执行盲评制度,所有应征方案的评选将在匿名下进行,各应征方案设计人员都不能临场解说和答辩,因此设计方案必须附有相应的图纸说明和文字解释。 三、设计建议(一)绿色生态设计建议 1、整个项目围护结构对节能贡献率达25%。 外墙立面可采用多种做法,包括呼吸式双层皮幕墙、轻质保温外墙等。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IfTTR Vfm-GCCK UlMrVTFPSJ TY OF 5CIFNCE ? TT 亡K屮址>网+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 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 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 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 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 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福建武夷山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巅峰智业受厦门兆千集团有限公司委托,进行了福建武夷山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该项目规模达5.554平方公里,核心资源是依靠玉枕山、考亭书院、清莲寺、圆心寺、麻阳溪水库,以及朱熹在此创立了考亭学派,成为“闽学”之源。 该项目是集山地森林型、遗址遗迹型、名人圣地型、商贸休闲型、养生养老型于一体的旅游区概念性规划;该项目的发展定位/形象口号是理学圣坛?山水佳境;该项目通过对地块内玉枕山山体“莲形”形态以及考亭地域儒释道三脉文化合一的特征分析,实现了从“玉枕山”到“映莲湾”这一对地域空间、文脉精神的全新解读。 规划以武夷新区建设为契机,对接建阳城市“北接西扩”战略,整合地块周边山水文化资源,近期以“考亭新区”为目标打造城市文化旅游新区,远期突破地域行政制约,打造“武夷仙境-南闽阙里”大型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集群,拓展大武夷旅游的核心腹地。

在核心创意上,首先通过对地块内玉枕山山体“莲形”形态以及考亭地域儒释道三脉文化合一的特征分析,实现了从“玉枕山”到“映莲湾”这一对地域空间、文脉精神的全新解读。其次,突出考亭作为朱熹终老地的纪念意义和“闽学之源,理学之巅”的重要地位,以“理学圣坛”提升“考亭书院”,通过构筑一条镶嵌在南闽大地之上的宏伟中轴线实现对书院空间的重新建构,奠定本项目在朱子文化旅游竞争中的至尊地位。

在项目建设上,以开放式4A景区为目标的“阙里水街”,实现了传统滨水街坊风貌与现代商业服务功能的完美融合;以“宝莲广场”旅游服务基地点睛本项目主题文化意境,并作为主景区入口和水陆旅游交通转换枢纽;以5A景区为目标的“理学圣坛”项目,创造了“大武夷”板块新文化遗产景观,将文化朝圣之旅推向高潮。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发展成为行业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专业创新文旅产业引领者。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旅游度假区规划及开发建设经验,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评价指标、申报程序等有深入研究,并有多项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成功案例,旨在打造结合人文与自然的创意休闲旅游综合体,阐述旅游文化,提升旅游深度,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

概念性规划设计

什么是概念性规划设计 说实话,我自己是做审批多一点,做总平面图审批、规划设计方案审、施工图规划审查比较多,见惯了前后多次改动,还是喜欢在审批环节里各项成果高度一致。所以对所谓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什么样的设计深度算是概念性规划设计,概念性规划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做这样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特点? 有同行说概念规划设计在国外很普遍,英国把概念性规划叫做(结构规划),波兰把概念性规划叫做(城市与区域规划),香港把概念性规划叫做(发展策略),美国、新加坡叫做(概念性规划)。目前国内的规划体系中没有这个层级,现有的体系还不能解决现实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但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才开始频繁涉及到用概念性规划设计来处理一些复杂问题。 概念性规划设计的定义 先帖国外的 国家时间名称主要内容作用 新加坡1971 概念规划分阶段发展目 标,综合的土地利 用规划取代原有的总体规划 英国1968 结构规划制定区域范围内的 发展框架和土地政策指导详细规划的具备法律效力的规划 香港1970 发展策略综合土地利用、运输 问题探讨、环境问题 探讨的大纲性文件作为规划图则和发展规划的 基础研究 波兰1961 1980 整体规划考虑所有综合因素的 全面的规划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国内的讨论比较多,没有定论 但是大致上现在越来越趋向统一 1991 段险峰 制定城市或地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城市或地区的性质职能,制定开发政策, 确立定额指标 为城市发展城市建设提供宏观指导,从而避免城市发展的盲目性和 短期性,将城市建设纳入有计划的、长期的运行轨道 在总体规划之上的独立规划层次 1999 沈德煦 全市域在可预见的未来对市域范围城市远景发展进行的分析研究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一区位分析 小区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滨河地段,规划建设用地120000平方米。基地的北部为洛阳市市中心一繁华商业区,南部为一滨河公园,西部是一居住小区,东部则为洛河水域。整体环境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其中基地的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洛阳市的两条主干道余沣路,滨河路邻接,使得即将建设的居住小区内部的居民交通出行十分的便利。右图为小区基地地势高差分析图,南北两端的高差相差十米左右,且南高北低。基地南面为余沣路,按总体规划控制道路红线宽40米:东临河流,预留30米的滨河路,用地东西宽284米,南北长423米,规划道路红线内总面积12.0公顷。 基地北侧、东侧和南侧相邻的道路为城市主要道路,人流量大,因此有此3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较西侧相比严重,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北东南三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基地东南方向有河流和公园,因此此两个朝向有较好的自然景观,故设计时应合理的将些景观纳入建筑户型的视线之内。西侧道路与其他三面相比人员较少,车流量小,因此此处较宜停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因此对于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都希望居住在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同时兼顾居住区整体空间,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 二、设计依据 《洛阳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河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土地出让合同; 规划局提供规划指导意见; 用地红线图; 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往来信函文件; 国家及洛阳市现行有关规划、建筑设计的规范及规定 三设计理念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四总平面布置分析 该规划设计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且适合各类人群居住的生活社区。现今有很多的居住小区都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人们建造一个清幽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住宅户型的合理设计,小区环境的优美设计,及各项生活设施的完善等等。但是在我们对新老居住小区的调研过程中,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改变仅仅是

酒店概念性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碧海蓝天酒店概念性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本工程建筑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4.《汉川市城市管理技术规定》(2006年版) 5.《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8.《2008G24地块规划设计条件》 9.《碧海蓝天酒店概念性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10.其它设计要求、规范、规定。 二、工程概况: (一)地理位置 汉川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孝感市南隅,汉水下游。东与武汉市东西湖区、蔡甸区毗邻,西连天门市、南挨仙桃市,北与应城市、云梦县、孝感市接壤(有一块飞地在云梦县下辛店镇境内)。汉川市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紧邻特大城市武汉,距国际天河机场45公里。汉江横穿全境,107、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及汉丹铁路穿境而过。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之美誉。汉川建县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因汉水横穿县境而得名。1997年3月,汉川撤县建市。 (二)周边环境及条件分析 碧海蓝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碧海蓝天度假村)是汉川市首家按照国家星级标准设计兴建的综合型度假酒店,座落于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的仙女山公园西北侧,占地面积200余亩,酒店庭院内湖光山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自然景色秀丽,生态环境优雅。酒店利用天然湖泊建成集餐饮、客房(别墅)、会展中心、洗浴桑拿、足疗、健身美容、娱乐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和园林绿化景点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务度假村。是目前汉川市硬件设施最为先进、功能最为齐全、服务质量最优的酒店。 (三)项目规划要求 1.新建五星级酒店一座,房间数量为200~220间(含总统套房一间),酒店只设自助早餐区,不另设餐厅。 2.房间面积按《饭店星级申请报告》要求设计。 3.新建多功能会展中心,内设会议室8个,分别为800~1000人的大会议室1个,300人会议室1个,200人会议室1个,150人会议室1个,60人会议室1个,40人会议室1个,20人会议室2个,该会展中心应方便与客房的连通。 4.新建一座二层宴会厅,可同时接待220桌的进餐(要求无柱设计),主要用于大型宴会、包席。(设计时需考虑可以分合的型式)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总体概述 基地西侧、东侧为住宅区,北侧为田地,南侧则为河流。东侧及南北侧均为城市主干道,30m宽。规划用地约15公顷。本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一个环境优美,造型新颖,设施完善,设备齐全,使用方便的中高等档次的居住小区。 此方案共有居住建筑总计51栋,其中高层17栋,小高层14栋,多层20栋。会所2个,小学1所,幼儿园1所。其中东南步行入口处为商业街,向西、向北皆设有沿街商铺。 二、总体构思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2)、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三、设计构思说明 1、总体布局

本居住小区用地布局的分布主要为: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小区主干道以及中心绿地把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围绕中心绿地进行布置 2、规划结构 根据用地现状条件和规划用地布局,结合道路系统结构,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中的小组团围绕组团景观节点布置。 3、道路交通组织 本小区共设有4个主要出入口,其中三个车行出入口,一个步行出入口,满足了小区居民的就近进出。考虑到小区内主要人流方便乘车,南、北、东面各有一个车行出入口。道路网大致设置为S型,整体上看小区路网结构丰富活泼,充满变化。小区道路分为三级:小区干道路宽10米,为方便小区居民的晨练,散步和出行要求。;组团级道路路宽4-5米,满足了内部的一些日常出行,地面停车位主要布置在这片区域。宅间路宽2-3米,造型多变,活泼生动,与周边环境及建筑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4、公建系统 本小区小学设在基地西南,为18班小学,设有250米环形跑道,满足本小区及周围孩子上学需求。会所以及幼儿园围绕中心绿地布置,拥有良好的环境,让住户有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空间。 5、景观系统 小区以主入口广场和中心绿化广场为主景观节点,主景观节点不仅是小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 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 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 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概念性规划

概念性规划设计的定义 概念性规划是一种超空间、超时空、超地域不受约束的一种规划,它是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僵硬体系而应对的一种规划。 概念性规划接近于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反应一定的理念和构思。可以让人们比较直观的接受你的理念。是一种表达规划理论的方式,也常用于宏观层面的规划。多用文字和简单的意示图来表示一定的想法和战略性的东西。 概念规划——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概念规划既非法定规划,既可以在宏观层面又可在微观层面编制概念规划。概念规划涵盖范围广,是对未来远景的一个描述和整体性认识,带有一定指导性. 概念性规划是在规划编制早期的一种研讨性规划手段,是在理想状态上对土地利用发 展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构思,内容以结构上、整体上的概要性谋划为主。 概念性规划较少地受到规划具体实施的主观条件(如本位原则、即定方针、习惯意识 等)及客观条件(如交通条件、资金条件、技术条件、时间条件等)的限制,它仅包含 规划所应用的主要结构和关键性规划内容,仅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核心项目的创意规划以

及这些项目实施的时空布局与景观环境的统一和整合过程,只是一些概要说明,没有细 节。 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更具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更具前瞻性。 (2)讲究结构上、整体上的谋划,抓主要矛盾。 (3)运用模糊辨证,允许存在偏差。 (4)便于规划的科学分工和组织协调,少数规划人员即可完成。(5)快速灵活,成本低,效率高,便于及时编制,及时修订,及时更新,应用广泛。 在从概念性规划的目标看:(1)、创建完美的社区;(2)、建设一个公园及室外休闲系统;(3)、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4)、改善居民就业状态;(5)、绿色空间的界定与保护;(6)、环境保护与改良; (7)、城市废弃物的无害循环处理;(8)、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塑造城市特色;(9)、都市中心区的发展趋势与发展管理;(10)、都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11)、都市区内交通与区级交通。概念性规划设计的内容 概念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门的研究,从经济、社会、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目标体系和发展战略,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和决策的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