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后备母猪饲养,这篇文章说的很全面

关于后备母猪饲养,这篇文章说的很全面

关于后备母猪饲养,这篇文章说的很全面
关于后备母猪饲养,这篇文章说的很全面

关于后备母猪饲养,这篇文章说的很全面

规模化猪场要取得良好的效益,后备母猪补栏至关重要。因为大型猪场合理的母猪年更新率38%-40%,母猪年伤残

淘汰率5-8%,所以,需要大量的后备猪去补充。要完成合

理的母猪群结构及补栏目标,必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高母猪利用率,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管理经验。后备母猪的购买和挑选 1.选择有实力、信誉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大型种猪企业由于

受到畜牧部门的监管,大型种猪企业肯定有畜牧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而且大型种猪企业内部管理较

规范,种猪质量、健康水平、售后服务等有保障,能有效降低引种风险。所以购买种猪时最好选择知名种猪企业。 2.挑选母猪时不要过分追求体型选择母猪和公猪

不同,由于母猪注重的是繁殖性能,所以要选择毛短、稀、光滑,身体匀称,背腰平直,眼睛明亮而有神,腹宽大而不下垂的个体,骨骼结实,四肢有力,乳头排列整齐,有效乳头14个以上,阴户发育正常的母猪。 3.购买同批次且体重差异不大的种猪规模化猪场一般都是全进全出,种母猪最好在1-2个批次范围内挑选,这样选的种猪体重差别不大;另外,同一个批次猪群抗体水平一致,能有效降低疾病复杂程度。 4.有完善的系谱档案及免疫保健程序

能提供详实的三代左右的系谱档案。免疫、保健程序合理、科学。

后备母猪的驯化购回去的种猪要进行隔离驯化。可把本地种猪的粪便放进隔离种猪进行训化,主要使本地和外来病菌一致,适应本场的疾病环境,并进行密切监视,如果因接触到本场病原而发病,应立即予以治疗。这样,新引进猪只就能针对本场的微生物区系建立起足够的抵抗力,可将遭受疾病侵害的风险降到最低。在隔离区进行本地驯化还可降低本场猪群健康平衡被扰乱的风险。本地驯化过程通常持续6周,但如果本场疾病传播缓慢,或感染后排毒时间长,则可考虑将驯化过程延长至10到12周。后备母猪的营养后备猪不同于肥猪,不追求高的生长速度,因为生长速度过快时骨骼发育会不全,会降低后备猪的利用期限。后备母猪于7-8月龄、体重达到110-130千克、达到两个或三个情期时配种为好。后备母猪每天代谢能、粗蛋白、赖氨酸的推荐量为: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目标:使后备母猪充分性成熟,以达到高繁殖率,提高母猪的使用率;充分体成熟,使后备母猪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充分的发育,为繁殖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止蹄、腿的损伤,降低母猪的淘汰率;增加产仔数,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母性,为提高产后母猪泌乳量奠定基础。

1、环境与卫生后备舍的适宜温度要达到15℃-20℃,昼夜温差不高于5℃,湿度75%。每天打扫两次卫生,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地面不能潮湿、太滑。食槽无粪便污染。车间内注意通风,避免氨气等有害气体超标。适当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低于10个小时。

2、猪群分栏与密度后备母猪按品种分栏饲养。同栏内的猪体重相近,大小基本一致。挑选的后备猪合栏时要在下午下班之前进行,合栏后要注意观察,避免咬架。

后备猪的饲养密度2平方米/头以上。每栏头数4头左右。

3、饲料与饲养阶段后备猪每天饲喂3次,早上6点、中午10:30-11:00、下午4:30-5:00各一次。每次加完料后30分钟观察料槽有无剩余饲料,第二次加料时保证料槽干净。60千克之前使用育肥猪饲料,60千克之后使用后备猪专用料。为促进后备猪尽早发情,不可限量饲喂。限饲会推迟发情。补喂青饲料,这样有利于后备母猪的发情和排卵。配种前10-14天要进行优饲饲喂,日喂量3-3.5千克。

4、适量运动运动有利于后备猪的肢蹄发育和尽早发情,有条件时要每天把母猪赶到运动场进行适量运动,每周2-3次。

5、巡视与查情每天早上8点与下午3点进行巡视和查情,检查猪群的健康状况和母猪发情情况。发情母猪要做好初情期记录,第二次发情进行配种。将发情的后备母

猪转至配种舍,并将发情日期交给配种舍人员。若发现有发病的猪只应及时挑出并治疗。 6.诱情后备母猪在150-160日龄时开始诱情。每天两次把性欲旺盛的公猪赶到后备母猪舍进行诱情,每次10分钟。如果栏内母猪头数多时可适当延长时间。此法还有助于使它们首次发情同步,有利于配种计划的实施,便于实行催情补饲。诱情公猪诱情前要吃饱。7.测定背膘为指导后备母猪的饲料营养浓度和饲喂量,每月对发情配种的后备猪进行一次背膘抽查测定,配种前正常背膘厚控制在16-18毫米,如果群体过肥或过瘦,要及时向场长反映,以便对饲料配方或饲喂量进行调整。后备母猪在120公斤体重时测定背膘。背膘厚12-14毫米为正常。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原因1.饲养管理问题车间温度过高过低都影响,适宜温度18℃-20℃。母猪过肥过瘦问题,配种前背膘要达到16-18毫米。车间卫生,主要控制氨气含量。有研究显示氨气浓度高(20-35ppm)会推迟发情,因此应降低舍内的氨气浓度。 2.营养问题60千克后饲喂后备母猪饲料。 3.霉菌毒素在收购原料时要严格按标准执行,防止不合格原料的购入;同时,饲料中可酌情添加脱霉剂等。 4.光照、每天光照时间要不低于10小时。 5.遗传育种由于初情日龄的遗传力在0.3左右,所以,要选择初情期短的后备母猪,不选择初情期较迟

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 6.疾病因素注射乙脑、细小病毒疫苗要确实,另外还要控制繁殖障碍等疾病,如蓝耳病,可添加蓝耳排毒素,或注射园蓝速抗。后备母猪不发情的治疗措施1 、公猪调情法经常驱赶公猪与母猪接触,找性欲好的公猪到不发情母猪圈与其接触,给以强烈的性刺激,15分钟后离开母猪圈。间断性公母合群,如:将发情但不接受公猪爬跨的母猪(阴门红肿、流粘液靠近公猪的后备母猪)赶到公猪圈合群15分钟后离开,赶回原栏。将洒有公猪尿液、分泌物的麻袋片放入母猪圈内。2、应激疗法合群:将原来单独饲养的母猪合并到同一个圈内,3-5头/圈,2m2/头。饥饿:断料不断水法。对一些膘情过肥的母猪限制采食掉膘,即24小时不喂料。

改变环境:从一个猪舍转到另一个猪舍,或从一个圈栏转到另一个圈栏。运动:增加运动量。放入运动场,每周运动72小时以上。车辆运输应激:如果条件许可,把后备母猪用车拉出去奔波10-20公里。3、增加营养体质较差、膘情偏瘦的母猪,增加饲喂量的同时,还需补充牧草及其它青绿多汁饲料,如饲喂红萝卜等。 4 、利用药物催情后备母猪体重超过150千克、日龄超过250天还未发情的,可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1)先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2支,隔天再注射PG600(或三合激素)一头份,增加采食量(自由采食),此方法效果可达60%-80%;(2)每头注射

园蓝速抗5-8毫升+饲拌中药催情散(催情孕宝)200克(头),连续饲喂3天。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问题与对策后备母猪,一般指被选留后尚未参加配种的母猪。一般后备母猪用于补充因年龄较大、繁殖性能差或疾病原因所淘汰的母猪,从而使生产母猪保持以青壮龄为主的组成结构。在生产实践中母猪的每年的淘汰率为30%-50%,因此后备母猪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从选择到饲喂都极其关键。其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需要的技术含量都不言而喻。 目前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的现状及问题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 后备母猪要求在60公斤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如果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一定要从防疫好、健康水平高的猪场购买。新买来的后备母猪应当隔离饲养一段时间(一般4~6周),不能立即与本猪场猪混群,容易暴发传染病。在隔离观察期间,做好各种疫苗接种,注意观察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同时也要求在60公斤前购买。如果购买得太晚,母猪体重太大,很可能是一直以育肥猪的方式饲养的,对繁殖不利。另一方面,购入的后备母猪太晚,到自己猪场后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很可能造成繁殖失败。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从60公斤以后进入后备母猪培育阶段,饲养管理不同于育肥猪。应从选留用后备到母猪交配期间,让母猪自由采食,保证能量需求,适当提高能量和采食量有助于后备母猪早日达到初情期,而且还可增加后备母猪下一次发情时的排卵数。选拨的后备母猪每天生长速度保持在500~600克左右即可。这要求适当控制后备母猪的饲料量。建议改成每天饲喂2顿,最好饲喂湿料。后备母猪的饲料最好单独配制,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平要求略高于育肥猪。这样有利于培育出繁殖力高、健壮的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从75公斤开始就不需要瘦肉长的太快了,因此要从这个体重开始饲喂母猪料,最好是专门的后备母猪料。从75公斤更换为母猪料后,可半月评估一下所饲喂后备母猪的体况,不可太肥也不可太瘦。若出现太肥和太瘦的情况应调整饲料的配方,而不采用减少或增加饲喂量。 当后备母猪达到7月龄、体重达到110公斤以后,注意观察母猪的初情期。第一个发情期不要配种,此时母卵巢功能尚不完善。要求在第二个发情期配种,配种前两周开始补饲催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及要点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及要点 怀孕母猪一定要限制饲料量。饲喂方法要求每天2次,以湿料饲喂。怀孕母猪的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较低,但要求较高的维生素、 矿物质和纤维素。同时千万不要饲喂怀孕母猪发霉、变质的饲料。 在有条件的地方,每天饲喂1斤~2斤青饲料对怀孕母猪非常有利。 1.妊娠母猪怀孕后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幅度可增加约10%,喂相同的饲料,妊娠和非妊娠母猪相比,经过一个妊娠期以后,前 者比后者要多增加体重约20公斤。英国有的猪场在淘汰8胎以上的 老母猪时,先让其怀孕1-1.5个月,然后宰杀。 3.根据膘情决定饲料喂量 妊娠母猪的饲养应因猪制宜,不能简单地每头母天2.2公斤。有的猪场把过瘦或过肥的怀孕母猪做上不同颜色的记号加以区别,从 而调整其喂料量。 4.妊娠初期的低水平饲养 从配种后的第二天起应降低饲料喂量,每天可喂1.8公斤左右,这样维持10天左右时间,然后根据母猪体况调整到2.2或2.5公斤 /天的水平。试验证明妊娠初期高水平饲养→肝血流量增加→孕酮代 谢清除率增加→血中孕酮水平下降→子宫特异蛋白分泌下降→胚胎 的发育和附值受阻。但如果持续一个月的低水平饲养,则会导致受 胎率的下降(64%左右) 5.尽量避免各类应激的发生。 要给母猪提供营养平衡的饲料,特别要注意这一阶段钙、磷的平衡以及充足的维生素的供给。否则产后瘫痪的发生率会增加。严禁 给母猪喂发霉的玉米。另外,要防止母猪滑倒。任何鞭打、惊吓、 追赶过急等都容易造成母猪流产。

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所以配种后21天若不再发情,可初步认为受胎了。但有时也有假发情的母猪,配种后21天阴部发红,出现像发情一样的征状,此时嫌避公猪,发情时间也短。极个别的 不受胎母猪,配种后后21天不表现发情,而到第二个情期出现发情。有的母猪已确定妊娠,而于非预定日期发情,这往往是流产后造成 的结果。母猪妊娠初期流产有时根本发现不出。如果注意观察,流 产母猪外阴部稍带红色,似受污染,但几乎见不到任何其他异常。 母猪妊娠中、后期流产,则食欲剧减,不振,外阴部发红并流出黏液,有胎膜排出,在群养情况下,有的胎膜被母猪自己吃掉。欢迎 访问猪场动力网文章中心。

(完整版)母猪妊娠饲养管理技术要点.doc

母猪妊娠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母猪妊娠指母猪怀孕期,是从配种开始至分娩结束。饲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胎 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生产出健壮、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子猪,同 时还要使母猪保持最佳体况。 适宜的营养水平 我国饲养标准规定,妊娠前期(怀孕至80 天)的母猪体重为90-120kg 时,日采食配合饲料量为 1.7kg ,体重 120-150kg ,日采食为 1.9kg , 150kg 体重以上日采食为2kg。妊娠后期(产前 1 个月)体重在90-120kg 、 120-150kg 、 150kg 以上,日采食量分别为 2.2kg 、 2.4kg 、 2.5kg 配合饲料。日粮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2%-13%,消化能为2.8- 3.0Mcal/kg ,赖氨酸为0.4%-0.5% ,钙为0.6%,磷为0.5%。另外,除了喂配合饲料外,为使母猪有饱感和补充维生素,最好搭配品种优良的青绿饲料或粗饲料。 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 妊娠母猪 根据妊娠母猪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对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 猪,采取抓两头顾中间的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经过分娩和哺乳期后的母猪,体力消耗较 大,体质较差,为了能更好地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迅速 恢复繁殖体况。这个时期(包括配种的前 10d,共计约 1 个月)应加强营养,加大精料供给, 特别是含蛋白质高的饲料。体况恢复后,逐渐降低营养水平,按饲养标准饲养,以青 粗饲料主,至妊娠 80d,加喂精料来加强营养。形成高—中—高的供料体系及营养计划,尤其是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 初产母猪和配种母猪 对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配种的母猪,采取步步登高的供料计划。特别对于初产母猪, 身体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量较大,更需采用此计划。哺乳母猪因繁殖任务重, 营养需要量也很大,因此营养水平应根据胎儿的体重增长而提高,至分娩前 1 个月达最高峰。一般妊娠初期的营养水平可以低一些,以青粗饲料为主;而后逐渐增加精料比例,尤 其是蛋白质和矿物质料的供给,提高营养水平;至产前3-5d ,日粮减少10%-20%,以便正常分娩。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

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二元母) 1、体重达到70公斤-85公斤以上必须换料(母猪妊娠料) 2、限制喂料80公斤到配种期间,每天用经产母猪料4斤,如果喂量过大,影响发情和受孕。 3、在饲料中加入VE(仔猪壮),每100克拌料200斤,促使母猪生殖系统提前发育成熟,促进更多的卵子发育成熟,为多产小猪打下基础,使母猪缩短空怀期。 4、母猪在100公斤应添加鱼肝油+霸王(或千金壮)在此期间的母猪性成熟未达到体成熟时,应该补钙,110公斤左右如发情可配种(结合测试体温)。 5、配种技术,在母猪配种前要做好两项检测 测体温,在母猪空怀时,测体温建立档案 母猪配种前体温升高时是排卵期,一般情况下1-3胎龄 母猪体温在39度时,能产6头仔猪/胎,39.1度时能产8头仔猪/胎,39.2度时能产10-12头仔猪/胎,39.3度时能产13-18头仔猪/胎,39.8-40.4度时能产2-5头仔猪/胎,40.4-40.8度能产0-3头仔猪/胎,40.8度以上的不能配种,以后每增加1胎体温指数下降 0.2度。准确率达70%,仅供大家参考。 二、经产母猪的饲养管理 对新产品系种母猪的饲养管理,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30%以上的母猪不发情,久配不孕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经产母猪的保健没有做或者是没有做好引起的,特别是配种较早的带子猪较多的、断奶太早

的,出现产前产后不食的,在哺乳期发病的母猪,出现就不发情,屡配不孕的现象其保健方法如下: 母猪从哺育期15天起到配种的这段时间用补铁健、VE\霸王都是拌料200斤饲喂。 三、怀孕母猪的管理 1、母猪配种后,严格控制采食量,配种1-3天,每天喂精料3斤,4-7天每天的采食量不得超过3.5斤,8-15天每天采食量不得超过4斤,16-22天根据母猪的状态2:4:8,23天-85天每天采食量不得超过4.5斤,以后每天加料半斤,加到101天,最多每天12斤,同时在饲料中加入鱼肝油霸王(仔猪壮),提高新生仔猪的出生重和整齐度。 2、母猪102天开始减料,每天减1斤,隔天喂1次人工盐50克。 3、母猪108天进入围产期,用围产金方拌料(前5天后7天)。 4、113天注射氯前列醇(0.4mg),可减少死胎出现,定期产仔,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5、母猪下完胎衣后,注射一针缩宫素(10万单位的4-6支),清除子宫内垃圾,也可起到催奶的作用,避免子宫炎症的发生。 6、产仔后5天,用母子佳+生血宝+鱼肝油拌料。 四、仔猪的饲养管理及保健 1、仔猪出生后,如有弱者,首先对弱者注射0.3mg(诺菲)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要求在60公斤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如果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一定要从防疫好、健康水平高的猪场购买。新买来的后备母猪应当隔离饲养一段时间(一般4~6周),不能立即与本猪场猪混群,容易暴发传染病。在隔离观察期间,做好各种疫苗接种,注意观察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同时也要求在60公斤前购买。如果购买得太晚,母猪体重太大,很可能是一直以育肥猪的方式饲养的,对繁殖不利。另一方面,购入的后备母猪太晚,到自己猪场后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很可能造成繁殖失败。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后备从60公斤以后进入后备母猪培育阶段,饲养管理不同于育肥猪。应从选留用后备到母猪交配期间,让母猪自由采食,保证能量需求,适当提高能量和采食量有助于后备母猪早日达到初情期,而且还可增加后备母猪下一次发情时的排卵数。选拨的后备母猪每天生长速度保持在500~600克左右即可。这要求适当控制后备母猪的饲料量。建议改成每天饲喂2顿,最好饲喂湿料。后备母猪的饲料最好单独配制,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平要求略高于育肥猪。这样有利于培育出繁殖力高、健壮的后备母猪。后备母猪从75公斤开始就不需要瘦肉长的太快了,因此要从这个体重开始饲

喂母猪料,最好是专门的后备母猪料。从75公斤更换为母猪料后,可半月评估一下所饲喂后备母猪的体况,不可太肥也不可太瘦。若出现太肥和太瘦的情况应调整饲料的配方,而不采用减少或增加饲喂量。当后备母猪达到7月龄、体重达到110公斤以后,注意观察母猪的初情期。第一个发情期不要配种,此时母卵巢功能尚不完善。要求在第二个发情期配种,配种前两周开始补饲催情,饲喂量增加40-50%,达到日喂3、8-4公斤配合饲料。补饲催情可增加排卵量,每窝产仔数可增加2头。配种结束后,立即把饲喂量降到补饲催情前的水平,每天约2、2公斤,日粮每公斤含消化能 12、1兆焦,含粗蛋白质13%,赖氨酸0、6%、钙0、75%、磷0、65%。从怀孕84天开始,日粮营养水平可提高到每公斤含消化能 12、5-13兆焦,含粗蛋白质14%,赖氨酸0、75%、钙0、8%、磷0、65%,日饲喂量3、25-3、5公斤。分娩前2-3天,日饲喂量降到1、8公斤左右,以免引起难产。后备母猪的管理上还应当增加其的活动面积。需要注意,尽量给母猪一个安静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这样会增加受孕的机会。同时保持圈舍卫生,训练后备母猪良好卫生习惯,做好必要的免疫和驱虫。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 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饲养目的:增加产奶量,提高乳猪断奶体重,减少母猪体重体重损失。 仔猪28天断奶时增重的营养90%以上来源于母乳,所以哺乳母猪的营养提供对仔猪生长影响非常大。母乳是由饲料营养转化而来,如果饲料中的营养不能满足仔猪对奶水的需要,一方面乳猪的断奶体重下降,另一方面母猪必须动用自己的体组织来转化成奶水,以满足仔猪生长对奶水的需要。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目前哺乳母猪失重在15公斤范围内可以接受(相应P2背膘厚度降为3mm左右),如果超过15公斤说明体组织体组织消耗过大,同时说明哺乳母猪摄入营养不够。而现在大多数猪场的母猪在哺乳期失重都会超过15公斤,原因就是母猪采食量低或哺乳母猪饲料营养水平低。 要是哺乳母猪失重控制在15公斤之内,经产母猪代谢能的摄入标准应该为16~18兆卡/天,赖氨酸(Lys)60~64克/天。根据这两个标准,如果母猪采食量足够大,选择任何一种哺乳料都可以,如果母猪采食量低于6公斤/天,必须选择营养水平高的哺乳母猪料。但不管采取哪一种措施,都需要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总量,从而保证母猪有充足的奶水,减少仔猪的腹泻,提高仔猪的断奶重,保证母猪更少的体重损失,保持母猪最佳的繁殖状态。 饲喂方法:产仔当日不喂料,饲喂麸皮加电解多维水,第二天喂2公斤料,以后每天增加公斤,直至产后6~7天自由采食。 哺乳母猪日喂料量的确定方法: 母猪用于维持自身体需的饲料量约是其体重(W)的1%,每哺乳1头小猪增加公斤的喂料量,如母猪体重150公斤,哺乳10头小猪,则每日采食量≈150×1%+×10=公斤/天 增加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方法 1)妊娠期间严格限饲;防止母猪过肥。 据有关研究表明,妊娠期母猪的日进食量为公斤时,母猪母乳期的采食量最高;当妊娠期的采食量增加1公斤/天时,泌乳期的采食量第一胎会减少公斤/天,第二胎则减少公斤/天。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1目的 进一步规范集团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后备母猪利用率和降低死淘率,最大限度的降低饲养成本,确保健康、合格的后备母猪转入基础群。 2范围适用于所有猪场的隔离舍和配种区。 3职责 3.1隔离舍饲养员负责隔离舍后备母猪的饲养。 3.2配种区人员负责配种区后备母猪的饲养。 3.3人均饲养量190-210头。 4工作程序 4.1 工作目标 4.1.1确保后备猪3.5分的合理膘情,使后备猪发情、排卵正常。 4.1.2保证二杂后备母猪使用合格率达到85%以上。 4.2 操作步骤 4.2.1人员选择隔离舍饲养人员要求任心强,吃苦耐劳,有团队协作精神,隔离舍负责人技术上要求达到辅配水平。在人员考核方面,可与后备线一起考核。 4.2.2生产安排有3条及以上生产线的猪场尽量实行分胎次饲养,至少应该有后备线,条件成熟的猪场可设立2胎线,确保后备猪和低胎龄猪饲养的专业化。在生产管理中,严格

区分初进隔离猪只(引种到场45天内)和已完成隔离驯化的后备猪。 4.2.3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4.2.3.1制定合理的引种计划。按照后备猪利用率85%计算,猪场每月引种后备猪数为(基础母猪数*年更新率)/12/0.85。 4.2.3.2冲栏消毒。做好后备猪入场前的冲栏消毒工作,尽量做到全进全出。 4.2.3.3物资准备。依据季节提前准备好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的生产物资,如夏季的喷雾降温装置、牛角风扇或滚动风扇、遮光网等,冬季的帐幕、保温灯、屋中屋、煤炉、煤球等。 4.2.3.4采血检测重大疫病,包括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蓝耳等,抽检比例不低于引种数的10%,确保健康的种猪调入隔离舍。 4.2.3.5进猪。运猪车到出猪台后要进行全面严格消毒,夏天可带猪消毒后卸猪,运输人员严禁进入出猪台。 4.2.4引种到场1个月内的饲养管理工作 4.2.4.1饲喂。进猪后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Vc等抗应激药物2-3天,进猪当餐不喂料,保证充足的饮水,第二餐喂正常料量的1/3,第三餐喂正常料量的2/3,第四餐开始自由采食。每天至少饲喂3餐,料种为后备313料,150天龄(总天龄,下同)前料量应达到2.5kg/天。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综述)

母猪的饲养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阶段。 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1 后备母猪的选育 符合该品种的体型特征和外貌:头小颈短,尾细短,嘴大、叉深、下颌略长(更好),体长、腹宽,后躯大、肢高、胸宽、臀要圆,阴户大且下垂,阴户远距尾根;中等膘情,不过肥、不过瘦;有效乳头数一般品种要求在7对以上,地方品种要求在8对以上,而且排列整齐、均匀,无瞎乳头,乳距要宽,乳头长短粗细适中,乳房忌肉乳房;性情温顺、不挑食。 1.2 后备母猪的饲养 准备作后备母猪的仔猪,断奶后公母分开饲养。小母猪按体重大小分群,并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逐渐减少每圈的饲养头数。定时定量饲喂,适当限饲,每日喂料2-3次,有条件的可加喂胡萝卜或优质青绿多汁饲料。限制增重,将日增重控制在650g以内,控制膘厚18-20mm(超声波检测)。 1.3 后备母猪的管理 做好猪群的驯服调教工作,养成吃食、睡觉、排便三定位的习惯。保持圈舍卫生,忌潮湿拥挤。料槽和水槽每日清洗1次。群适当运动可促进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发育,防止过肥或过瘦。加强管理,注重疫病防治,防止皮肤病、四肢疾病和体内寄生虫病的发生。 1.4 配种年龄 母猪的初配年龄因品种而异。一般情况下,地方品种母猪的初配年龄为6月龄、体重50-60kg,引进品种母猪的初配年龄为8-10月龄、体重110kg。初配母猪一般错过2-3个发情期再配种。配种前与经产母猪混养40-50天,不易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母猪,可通过单圈靠近公猪圈附近喂养、改变环境(混群、换栏)、加强运动、增加营养和日光浴、按摩乳房、注射促排I号和注射孕马血清等方式促其发情。个别不发情母猪及时淘汰处理。 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发情间隔期为21天,每次发情持续2-3天,妊娠期为114天。 2.1 发情征状 地方品种母猪的发情征状一般较明显,引进品种及我国新培育品种母猪,除发情前期阴户红肿和有黏液分泌外,其它征状不明显。 母猪的发情症状主要表现为阴户红肿,有黏液流出;躁动不安,食欲差,拱门;发出尖锐叫声;嗅闻同栏母猪阴户,爬跨其它母猪或接受其它母猪爬跨;按压背部,翘尾不动,出现“呆立反射”。 2.2 配种 当母猪出现“呆立反射”时就可以进行配种。配种的原则为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 常用的配种方式有: ①单次配种:在母猪发情期间只用1头公猪配种1次。 ②重复配种:在第1次配种后12小时,用同1头公猪再配种1次。 ③双重配种:第1次配种后,用另1头公猪再配种1次。 ④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可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有利于杂交改良工作的推广。 2.3 妊娠期管理 母猪配种后18-25天未发现发情或配种6周后仍无发情表现,而且表现为性情温顺、安静、贪睡、食欲增加、皮毛发亮并紧贴身躯、尾自然下垂、阴户紧闭、腹渐膨大等症状,可基本判断母猪已经妊娠。 母猪妊娠期的管理要点: ①单圈饲养:精心管理,保持栏舍安静。防止妊娠母猪咬架、滑倒,禁止鞭打、惊吓和追赶母猪。猪舍紧张时,母猪妊娠第1-2月每栏饲养2-3头,第3-4个月单栏饲养。 ②合理饲养:根据妊娠母猪不同的身体状况和膘情选择相应的饲养方式。合理调配饲料营养,日喂2-3次。维持种用膘情,同时保证胎儿能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粗劣和有毒饲料,不能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是猪场的命根子,是猪场生产的后备力量,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不但影响到猪的发情配种,还会影响到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后发情,还会影响到种猪的利用年限,最终影响猪场未来的生产效益。所以说管理好后备母猪在猪场的生产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节,也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基础。 (一)后备母猪的营养和饲喂 后备母猪由于采用限制饲养,所能吸收的营养低于自由采食,但对繁殖及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必须满足,主要是维生素A、维生素E、钙、磷等,如仍喂育肥猪料,则不能满足后备的营养需要,所以后备母猪必须饲喂专用的后备猪料,50-60千克的后备母猪其蛋白质水平必须保持在16%以上,否则会推迟性成熟。现代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是:粗蛋白16%,消化能2.975大卡,赖氨酸0.7%,钙0.95%,总磷≥0.6%。配种后的营养水平同怀孕母猪。后备母猪过肥、生长过快往往会延迟发情时间,甚至体重达150kg仍未出现初情期,所以限制饲养已成为后备母猪饲养的一致看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又经常出现过分限制,同样也出现发情延迟。后备母猪的饲养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7月龄时达到100kg体重并出现初情(大批饲养时应达到50%),可采用以下方式:一、5月龄前自由采食,体重达70kg左右。二、5-6个半月限制饲养,饲喂含矿物质、维生素丰富的后备猪饲料,日给料 2kg,日增重500g左右。三、6个半月到7个半月加大喂量(以3kg 左右为准),促进体重快速增长及发情。四、7个半月以上,视体况及发情表现调整饲喂量,保持母猪8-9成膘。

(二)后备母猪的选留及选购 1、猪场引种前应做好两项准备工作 ①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包括品种、种猪级别、数量。并做好引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在种猪到达前应将隔离舍彻底冲洗、消毒,并且至少空舍7天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 ② 目标种猪场的调查了解与选择。 1、选择适度规模、信誉度高、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有足够的供种能力且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种猪场。 2、选择场家,应把种猪的健康状况放在第一位,必要时在购种前进行采血化验,合格后再进行引种。 3、种猪的系谱要清楚。 4、选择售后服务好的场家。 5、尽量从同一猪场选购,多场采购会增加带病的可能性。 6、选择场家,应在间接进行了解或咨询后,再到场家与销售人员了解情况。切忌盲目考察,导致最后所引种猪不理想或带回疫病。 。 (三)后备母猪引入后的管理 1、种猪进场及并群五注意 ① 注意先隔离新引进的种猪,应先饲养在隔离舍,而不能直接转进猪场生产区,避免带来新的疫病或者由不同菌(毒)株引发相同的疾病。 ②注意消毒和分群种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卸猪台、车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饲养目的:增加产奶量,提高乳猪断奶体重,减少母猪体重体重损失。 仔猪28天断奶时增重的营养90%以上来源于母乳,所以哺乳母猪的营养提供对仔猪生长影响非常大。母乳是由饲料营养转化而来,如果饲料中的营养不能满足仔猪对奶水的需要,一方面乳猪的断奶体重下降,另一方面母猪必须动用自己的体组织来转化成奶水,以满足仔猪生长对奶水的需要。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目前哺乳母猪失重在15公斤范围内可以接受(相应P2背膘厚度降为3mm 左右),如果超过15公斤说明体组织体组织消耗过大,同时说明哺乳母猪摄入营养不够。而现在大多数猪场的母猪在哺乳期失重都会超过15公斤,原因就是母猪采食量低或哺乳母猪饲料营养水平低。 要是哺乳母猪失重控制在15公斤之内,经产母猪代谢能的摄入标准应该为16~18兆卡/天,赖氨酸(Lys)60~64克/天。根据这两个标准,如果母猪采食量足够大,选择任何一种哺乳料都可以,如果母猪采食量低于6公斤/天,必须选择营养水平高的哺乳母猪料。但不管采取哪一种措施,都需要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总量,从而保证母猪有充足的奶水,减少仔猪的腹泻,提高仔猪的断奶重,保证母猪更少的体重损失,保持母猪最佳的繁殖状态。 饲喂方法:产仔当日不喂料,饲喂麸皮加电解多维水,第二天喂2公斤料,以后每天增加0.5公斤,直至产后6~7天自由采食。 哺乳母猪日喂料量的确定方法: 母猪用于维持自身体需的饲料量约是其体重(W)的1%,每哺乳1头小猪增加0.5公斤的喂料量,如母猪体重150公斤,哺乳10头小猪,则每日采食量≈150×1%+0.5×10=6.5公斤/天

不同时期的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不同时期的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季洪艳 (黑龙江省绥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52000) 1配种母猪 青年母猪达到性成熟时,即出现第1次发情。母猪初情期的时间与品种本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有关。本地母猪在3~4月龄、培育品种母猪在4~5月龄、引入品种母猪在5~6月龄时,即达到初情期。后备母猪在生长发育阶段,若摄入了足够的营养,生长发育正常,初情期也较早。若生长发育受阻,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则会推迟初情期。初情期越早,开配使用的年龄也越早,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母猪初情期时,即可立即配种,因为母猪第1次发情时的排卵数很少,若在这时配种受孕则窝产仔数也少,而且过早配种使用的母猪,本身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青年母猪的排卵数是随着年龄和发情次数的增长而增加的。 在母猪配种期间,应喂给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平衡的优质饲粮,以促进排卵。从临配种前21天起为体况较差的母猪加料,增加这类猪的内分泌活动及生殖系统的机能,从而增加排卵数和产仔数。在母猪生长后期,要避免母猪过肥现象发生,过肥

易造成产仔数少、难产等。 母猪的配种方式,按配种的次数来分有单次配种、双重配种和重复配种。单次配种指母猪在1个发情期内,只用1头公猪配1次。双重配种指母猪在1个发情期内,用2头公猪先后相隔10分钟左右各配1次。重复配种指母猪在1个发情期内,用1头或几头公猪,相隔12或24小时先后配种2~3次,此配种方式最佳。 2妊娠母猪 母猪配种受胎后,即进入妊娠期。胎儿的生长发育完全依靠母体,对妊娠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使母猪在妊娠期间体重适量增加,胎儿生长发育良好,最大限度减少胚胎死亡,增加活产仔数,仔猪初生体重大、生活力强。保证母猪产后有健康的体况和最佳的泌乳性能,从而提高整体养猪生产水平。 妊娠前期由于胚胎小,所需营养物质较少,母猪本身体重的增加比较大;妊娠后期胎儿增重快,需要的营养物质多,母猪本身增重减少,如果从饲料中所得营养物质满足不了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猪将动用自身营养物质的储存。如果妊娠期营养水平过高,母猪增重过多,体内会有大量脂肪沉积,使母猪过于肥胖,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造成难产、产后食欲不振、仔猪体弱、泌乳量减少等不良后果。 一般妊娠期增加能量摄入,主要促进母猪增重,(xx)仔猪初生重

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培训课件

第三讲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 赵克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一.母猪饲养的指导原则 1.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母猪的饲养是一个猪场的基础。母猪饲养环节一旦出现大的问题,整个猪场的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所以,每一个规模化猪场必须重视母猪的饲养和营养。 每头能繁母猪每年消耗配合饲料1吨以上,加上饲料以外的费用(猪舍,人工,水电,疫苗,药费等),每年的饲养成本在2000元以上。也就是说,饲养一头母猪,不论一年能断奶多少头仔猪,都要耗费2000多元。因此,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如果每头母猪没能断每年奶20头以上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的母猪成本就只有100元,如果每头母猪每年仅仅断奶仔猪15头,每头断奶仔猪就得分摊母猪成本133元。所以,要降低母猪饲养的成本,增加母猪的利润,最关键是增加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 增加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需要科学的技术和管理。包括合理的饲料和营养水平,科学的饲养技术,保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科学合理的管理。任何环节的重大失误均可造成:产仔数降低,断奶前成活率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这3个指标基本决定了母猪年断奶仔猪数。增加产仔数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保证母猪高健康水平,科学、合理、认真的发情检查和配种技术;提高仔猪断奶前的成活率,要求母猪的营养科学合理,保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提供仔猪适宜的环境和营养,科学合理的产房管理等;第3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非生产天数。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能大幅提高母猪的年断奶仔猪头数。非生产天数是指:母猪既没有怀孕,又没有哺乳的天数。假设仔猪平均30天断奶,非生产天数与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关系如下: 非生产天数:34 48 63 77 91 106 母猪年产窝数:2.3 2.2 2.1 2.0 1.9 1.8 中国的母猪实际非生产天数相当高,超过70天的猪场很多。要降低非生产天数,非得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非生产天数的增加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断奶后再发情间隔天数延长;情期受胎率降低(返情,屡配不孕),分娩率降低(流产,返情后没有及时发现,怀孕期母猪死亡、淘汰)。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非生产天数对降低母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非常重要。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降低种猪的饲养成本显得尤为重要,种猪在后备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其一胎的生产成绩,其延续效应很长,甚至影响其一生的生产力。 一、工作目标 1、确保膘情合理,使之正常发情、正常排卵;使用前合格率90%以上。 2、根据种源和疾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净化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转入 基础群。 二、操作规程 (一)引种管理 1、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空栏、消毒的时间至少要达到7天,消毒水选用烧碱、过氧 乙酸、消毒威等。 2、进猪时要在出猪台对未下车的猪只进行严格消毒,严禁应付式消毒。 3、进猪后的当餐不喂料,也不能马上冲水,第二餐喂1斤料,第三餐可自由采食。 4、刚引进的后备母猪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开食补盐等, 同时根据引入猪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中草药(如鱼腥草、清肺散、穿心莲、三珍 散等)保健以提高后备母猪的抗病力、免疫力。 5、视引入猪的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调节,生长缓慢、皮毛粗乱的可在313料 中加入适当的312料或加一些营养性添加剂,如鱼肝油、胺基维他、鱼粉等。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1、按进猪日龄和疾病情况,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驱虫健胃计划和药物净化计划。 2、6月龄前自由采食,6~7月龄适当限饲,控制在1.8~2.2KG/头/天。 3、在大栏饲养的后备母猪要经常性地进行大小、强弱分群,最好每周2次以上,以免 残弱猪的发生。 4、5.5~7月龄时要做好发情记录,逐步划分发情区和非发情区,以便于及早地对不发 情区的后备母猪进行特殊处理。 5、6至7月龄的发情猪,以周为单位,进行分批按发情日期归类管理,并根据膘情情 况做好合理的限饲、优饲计划,配种前10至14天要安排喂催情料,比正常料量多 1/3,到下情期发情即配。 6、后备母猪配种的月龄须达到7.5月龄,体重要达到110Kg以上,在第2或第3次发 情时及时配种。 7、冬季要对刚引入猪进行特殊护理,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证其体能快速恢复,以防 应激状态下各种疾病的发生。 (三)促进母猪发情的措施要到位 1、5.5~7月龄时,每天放公猪诱情两次,上下午各一次。 2、适当运动,最好保证每周2次或2次以上,每次运动2小时左右,6月龄以上的母 猪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可以放公猪进行追逐。 3、搞好夏天的防暑降温,夏天通风不良,气温过高对后备母猪的发情影响较大,会造 成延迟发情甚至不发情。

饲养一头母猪的成本分析

饲养一头母猪的成本分析 按猪的体重计算喂量=实际体重×系数,系数为小猪0.05,中猪0.04,大猪0.03,这套系数也要牢记住,即猪的采食量系数。 (1)乳猪从开食到改用小猪饲料的7~50日龄期间:共消耗教槽 料5.8kg,乳猪饲料15.28kg。 (2)小猪从50日龄-87日龄(15~35kg体重阶段)共消耗小猪饲料:35.65kg。 (3)中猪从87日龄-125日龄(35~65kg体重阶段)共消耗中猪饲料:80.8kg。 (4)大猪从125日龄-168日龄(65~108kg体重阶段)共消耗大猪 饲料:118.8kg。 (5)中小型猪场以一头母猪年产20头仔猪的保守估计来计算成本,一头母猪年消耗饲料1100kg,母猪饲料成本主要为妊娠母猪饲料和 哺乳母猪饲料,平均一下价格为:2.56元/kg,所以,一头母猪年 饲料成本:1100×2.56=2816元,加上药物免疫和人工成本484元,则一共为3300元。 另外,购置母猪时的成本一般为1800元,至于购置成本,则淘 汰母猪可以出售,也大约就是1800元,母猪目前可以按国家有关规 定进行销售,所以,购置成本可以用这项收入来抵消。 刚引进的后备母猪约4月龄,需要继续饲养3个月才能配种,这中间消耗后备母猪饲料240kg,成本为:240×2.49=598元,加上期 间的药费42元,运输和人工200元,共840元,以后进入生产期成 本计算期,生产期大约为5年(中小型猪场护理得好,可以达到五年 使用期限),则每年摊入后备母猪饲养成本840÷5=168元。 所以,母猪一年的成本为3300+168=3468元。 1配种前后的营养补充

关于后备母猪饲养,这篇文章说的很全面

关于后备母猪饲养,这篇文章说的很全面 规模化猪场要取得良好的效益,后备母猪补栏至关重要。因为大型猪场合理的母猪年更新率38%-40%,母猪年伤残 淘汰率5-8%,所以,需要大量的后备猪去补充。要完成合 理的母猪群结构及补栏目标,必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高母猪利用率,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管理经验。后备母猪的购买和挑选 1.选择有实力、信誉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大型种猪企业由于 受到畜牧部门的监管,大型种猪企业肯定有畜牧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而且大型种猪企业内部管理较 规范,种猪质量、健康水平、售后服务等有保障,能有效降低引种风险。所以购买种猪时最好选择知名种猪企业。 2.挑选母猪时不要过分追求体型选择母猪和公猪 不同,由于母猪注重的是繁殖性能,所以要选择毛短、稀、光滑,身体匀称,背腰平直,眼睛明亮而有神,腹宽大而不下垂的个体,骨骼结实,四肢有力,乳头排列整齐,有效乳头14个以上,阴户发育正常的母猪。 3.购买同批次且体重差异不大的种猪规模化猪场一般都是全进全出,种母猪最好在1-2个批次范围内挑选,这样选的种猪体重差别不大;另外,同一个批次猪群抗体水平一致,能有效降低疾病复杂程度。 4.有完善的系谱档案及免疫保健程序

能提供详实的三代左右的系谱档案。免疫、保健程序合理、科学。 后备母猪的驯化购回去的种猪要进行隔离驯化。可把本地种猪的粪便放进隔离种猪进行训化,主要使本地和外来病菌一致,适应本场的疾病环境,并进行密切监视,如果因接触到本场病原而发病,应立即予以治疗。这样,新引进猪只就能针对本场的微生物区系建立起足够的抵抗力,可将遭受疾病侵害的风险降到最低。在隔离区进行本地驯化还可降低本场猪群健康平衡被扰乱的风险。本地驯化过程通常持续6周,但如果本场疾病传播缓慢,或感染后排毒时间长,则可考虑将驯化过程延长至10到12周。后备母猪的营养后备猪不同于肥猪,不追求高的生长速度,因为生长速度过快时骨骼发育会不全,会降低后备猪的利用期限。后备母猪于7-8月龄、体重达到110-130千克、达到两个或三个情期时配种为好。后备母猪每天代谢能、粗蛋白、赖氨酸的推荐量为: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目标:使后备母猪充分性成熟,以达到高繁殖率,提高母猪的使用率;充分体成熟,使后备母猪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充分的发育,为繁殖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止蹄、腿的损伤,降低母猪的淘汰率;增加产仔数,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母性,为提高产后母猪泌乳量奠定基础。

后备小母猪怎样饲养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后备小母猪怎样饲养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 点 猪场每年都要淘汰一些生产繁殖性能衰弱的母猪,及时补充后备母猪,后备小母猪饲养管理就成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具体到如何挑选后备小母猪,引种后的日常饲养要点都是需要重新补充的新知识。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基础母猪? 经过一至二胎检验合格的母猪被称为基础母猪,基础母猪是猪场生产种猪和商品猪的基本条件。后备母猪配种妊娠产仔后,经过产仔、哺育、仔猪发育情况等记录,确认符合要求的才可进入基础母猪群,如果头胎产仔情况不符合要求,可检验第二胎,第二胎符合要求,则进入基础母猪群,不合格母猪作育肥猪处理。

一般商品猪场的基础母猪的年更新率为33%左右,即每年有1/3的种母猪要淘汰,同时,每年增加占基础母猪数1/3的后备母猪进入基础母猪群。一般规模化猪场的年更新率为25%-40%,更新率高时,基础母猪的更新速度加快,如果能进行有效的选种,更新速度快,有利于提高种母猪群的质量;但更新速度快,会使种母猪的培育成本增加,增大了每头仔猪的生产成本。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养好后备母猪,准备好优良的种用体况是养母猪的**步。饲养好后备母猪要纠正两种错误:一是养土母猪,不供给充足的营养,饲养的太瘦,配种时体重过轻,后备猪发育不完全;二是养良种母猪,专供好的吃,养的过肥。这两种错误方法均对母猪以后的生产造成不良影响,采用下面方法进行后备母猪保健饲养可达到优良种用体况:后备母猪保健饲养原则是抓质促进性成熟,抓量促进体成熟,长大杂母猪6月龄体重要达

80~90公斤,8~10月龄达120~140公斤,并形成周期性发情规律。具体按以下操作: 1)充分饲养阶段:20~60公斤是促进后备母猪体格充分发育阶段。 2)限制饲养阶段:后备母猪体重60公斤以后,要控制生长速度。 后备母猪发情鉴定 ⑴压背出现静立反射;⑵耳朵竖立,目光呆滞;⑶外阴红肿,并有粘性液体流出。 做好后备母猪的更新与淘汰 对达9个半月龄从没有发过情的后备母猪必须淘汰;对不符合种用要求的后备母猪及时舍弃;对患病经2个疗程治疗后不见好转的后备母猪要淘汰。同时,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严格做好后备母猪的选留,要挑选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优良的品种性能,健壮的四肢,乳头数6对以上,排列整齐,发育均匀良好,高产母猪的后代。

后备母猪的饲养保健管理方法

后备母猪的饲养保健管理方法 后备母猪的养殖好坏关系着猪场的效益,在母猪使用年限,psy方面,在产仔后的哺乳方面都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终都是会传导到养殖的效益,那么,具体的后备母猪的饲养保健管理方法是怎么样来做的呢? 后备母猪的营养和饲喂 后备母猪由于采用限制饲养,所能吸收的营养低于自由采食,但对繁殖及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必须满足,主要是维生素A、维生素E、钙、磷等,如仍喂育肥猪料,则不能满足后备的营养需要,所以后备母猪必须饲喂专用的后备猪料,50-60千克的后备母猪其蛋白质水平必须保持在16%以上,否则会推迟性成熟。

后备母猪的选留及选购 1、猪场引种前应做好两项准备工作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包括品种、种猪级别、数量。并做好引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在种猪到达前应将隔离舍彻底冲洗、消毒,并且至少空舍7天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 (2)目标种猪场的调查了解与选择。 后备母猪引入后的管理 种猪进场及并群五注意 注意先隔离

新引进的种猪,应先饲养在隔离舍,而不能直接转进猪场生产区,避免带来新的疫病或者由不同菌(毒)株引发相同的疾病。 注意消毒和分群 种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卸猪台、车辆、猪体及卸车周围地面进行消毒,然后将种猪卸下,按大小、公母进行分群饲养,有损伤、脱肛等情况的种猪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并及时治疗处理。 注意加强管理 先给种猪提供饮水,休息6-12小时后方可少量喂料,第2天开始可逐渐增加饲喂量,5天后才恢复到正常饲喂量。种猪到场后的前2周,由于疲劳加上环境的变化,抵抗力降低,饲养管理上应尽量减少应激,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电解质多维,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注意隔离与观察 种猪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45天,严格检疫。对布鲁氏杆菌、伪狂犬病等疫病要特别重视,须采血经有关兽医检疫部门检测,确认为没有细菌和病毒野毒感染,并监测猪瘟等抗体情况。隔离期结束后,对该批种猪进行体表消毒,再转入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 注意运动锻炼

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a10709606.html, 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作者:胡秀云 来源:《农家科技》2018年第01期 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日益加大,加之国家对养殖行 业也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养猪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可观。然而,在养猪生产实际中,养猪户对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不够成熟,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基于此,笔者结合生产实践体会,介绍了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期对养猪户有所帮助。 关键词:分娩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母猪是养猪生产环节的重要部分,而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又在其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保证仔猪成活率的关键,另一方面对下一胎次的繁殖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分娩母猪饲养管理对猪场的效益影响很大。 一、母猪分娩前的管理 1.产房的准备。在母猪产前5-10天,准备好产房,产房要干燥、保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产房可利用3%-5%的石炭酸或2%-5%的来苏儿、2%的烧碱水进行消毒,围墙可用20%的生石灰溶液粉刷。为了使母猪习惯于新的环境,应提前3-5天赶入产房,另外要准备充足的垫草和分娩用具。集约化猪场应在产前一周将妊娠母猪赶入产房。 2.接产用具的准备。在母猪产仔前要准备好接产用具,如消毒用的酒精、碘酊,装仔猪用的箱子,取暖用的煤火炉、红外线灯等,照明用的灯、手电筒等,擦仔猪用的干净布或毛巾,剪耳号用的耳号钳,剪犬牙用的剪牙钳及称仔猪用的秤等。 3.清洁猪体。在母猪移入产房前,需要对猪体全身清理,将猪的腹、乳房及阴户附近的污垢清除,然后用2%-5%来苏儿溶液进行消毒,并擦干,防止疥螨等疾病的发生。 二、母猪分娩期的护理 1.母猪产期的判断。总结多年实际生产经验,判断猪的临产期的方法可总结为“三看一挤”。第一,看乳腺,在母猪临产15-20 d的时候,乳腺会由后到前慢慢地变大,变得下垂且开始有光泽,两侧的乳头也会发生膨胀,是向身体外侧的,总体呈八字形分布。第二,看尾根,母猪在下仔之前尾巴根的两边会下凹,阴门部分会有松弛、红肿的症状。第三,看行为表现,母猪在临产前会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行为表现,像时起时坐、起卧不安、食欲会下降、排尿会变的较多、阴部经常有粘液排出。一挤为挤乳头,通常情况下,差不多在母猪前侧的乳头能挤出来浓稠的乳汁之后的24h很可能分娩;处于中部的乳头能挤出乳汁之后的12h很可能分娩;处于后面的乳头则为4-7h。而母猪马上就要分娩的标志为,无论哪一个乳头用手轻轻挤压都会挤出很多浓乳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