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培训2

中医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培训2

中医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培训2
中医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培训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是:

?

o1、以颈肩及上肢疼痛、麻木为主

o2、以眩晕为主,部分病人可猝倒,与体位改变相关

o3、早期步履不稳,作僵,有飘浮感;晚期步履无力,肌肉萎缩,锥体束征阳性,严重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

?颈椎病治疗常用手法—-整颈三步九法中的理筋三法是:

?

o1、揉、滚、拿

o2、托、转、扳

o3、抖、提、摸

?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以下哪个节段颈椎椎体受力最大:

?

o1、颈3—4

o2、颈4—5

o3、颈5—6

?颈椎病治疗常用手法—-整颈三步九法中的通络三法是:

?

o1、抖、提、摸

o2、托、转、扳

o3、揉、滚、拿

?痿症型颈椎病采用以下哪种治疗:

?

o1、桂枝加葛根汤加减

o2、圣愈汤合复元活血汤加减

o3、地黄饮子加减

?关于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叙述错误的是:

?

o1、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

o2、常规会诊意见记录应当有会诊医师在会诊申请发出后48小时内完成

o3、急会诊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后30分钟内到场

o4、申请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

o5、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及会诊意见记录

?手术记录应当在术后()内完成:

?

o1、立即完成

o2、 6小时

o3、 8小时

o4、 12小时

o5、 24小时

?首次病程记录中的中医内容应该包括:

?

o1、四诊情况

o2、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o3、中医鉴别诊断

o4、中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调护

o5、以上都是

?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次:?

o1、 4

o2、 3

o3、 2

o4、 1

o5、以上答案都不对

?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小时内完成:?

o1、 8

o2、 12

o3、 24

o4、 36

o5、 48

?下列哪项是腻苔的临床意义:

?

o1、热盛伤津

o2、正常人

o3、湿浊、痰饮、食积

?胖舌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o1、实证

o2、水湿痰饮脾虚

o3、气血两虚

?反应脾胃情况的是下列舌的哪个部位:?

o1、舌根

o2、舌边

o3、舌中

?望舌底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伸舌姿势:?

o1、舌尖上翘约45°

o2、舌尖上翘约60°

o3、舌尖上翘约30°

?淡红舌可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o1、阳虚

o2、热证

o3、正常人

?下列哪项不具有“脉来时止”的脉象特征:?

o1、代脉

o2、缓脉

o3、促脉

?下列哪项是浮脉的临床意义:

?

o1、表证

o2、里证

o3、寒证

?下列哪项不属于正常脉象的表现:

?

o1、三部有脉

o2、不浮不沉

o3、一息6~7至,节律齐

?右手尺部是候下列哪个脏腑:

?

o1、肝

o2、脾

o3、肾

?候心是下列哪个部位:

?

o1、左手关部

o2、左手寸部

o3、右手寸部

?温病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而见舌质红绛的病机是:?

o1、热结肠腑,上扰心神

o2、下焦瘀血,瘀热扰心

o3、邪热夹痰,闭阻心包

o4、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o5、热邪传营,扰及心神

?舌绛不鲜,干枯而萎的舌象为:

?

o1、邪热入营,营阴耗伤

o2、热入心包

o3、胃阴衰败

o4、肾阴耗竭

?热入营分,口渴的表现是:

?

o1、口微渴

o2、口渴欲饮

o3、漱水不欲咽

o4、大渴引饮

o5、口干反不甚渴饮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为:?

o1、邪热壅肺

o2、湿热阻肺

o3、邪袭肺卫

o4、湿热中阻

?下列哪一项属于温病的逆传:

?

o1、由肺传入肝肾

o2、由肺传入阳明

o3、由肺卫传入心包

o4、由营分传出气分

?下列哪项是表证的病位:

?

o1、肌表

o2、脏腑

o3、骨髓

?下列哪项是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衰所表现的证候:?

o1、热证

o2、实证

o3、寒证

?关于气滞证的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o1、症状时轻时重,部位不固定,按之无形

o2、不应情绪变化而增减

o3、常随嗳气、肠鸣、矢气等而减轻

?下列哪项不是血虚证的表现:

?

o1、内脏下垂、便意频频

o2、头晕目涩、心悸

o3、脉细无力

?下列哪项是心阴虚的表现:

?

o1、胃隐灼痛、嘈杂

o2、眩晕目涩,胁隐灼痛

o3、心悸心烦,失眠多梦

?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

o1、胃火冲激

o2、肾阴枯涸

o3、肾火上炎

o4、胃热津伤

o5、卫分不利

?湿热郁蒸的汗出特点是:

?

o1、无汗

o2、壮热大汗

o3、时有汗出

o4、战汗

o5、冷汗淋漓

?白pei的治疗原则是:

?

o1、辛凉解表

o2、辛寒清气

o3、透热化湿,宣畅气机

o4、益气养阴

o5、苦寒清热

?温病神志昏蒙而见苔垢腻的病机是:

?

o1、热结肠腑,上扰心神

o2、下焦瘀血,瘀热扰心

o3、邪热夹痰,闭阻心包

o4、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o5、热邪传营,扰及心神

?斑疹“不宜见多”是因为斑疹多发提示:?

o1、热不易退

o2、热毒深重,病情重

o3、用药不易掌握

o4、邪热外透太快

o5、邪热彻底外透

?泄卫透表法中宣表化湿的代表方为:

?

o1、银翘散

o2、新加香薷饮

o3、藿朴夏苓汤

o4、桑杏汤

?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为:

?

o1、审病因——根据病邪的性质“审因论治”

o2、辨病机——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

o3、注意体质及兼夹证候

o4、以上都是

?息风止痉法的作用为:

?

o1、凉肝息风

o2、平肝息风

o3、滋阴息风

o4、以上都是

?不可用通下逐邪法的是:

?

o1、里未成实者

o2、再次用下者

o3、体虚者

o4、津枯肠燥之便秘

?清气法中辛寒清气的代表方是:

?

o1、栀豉汤加味

o2、白虎汤

o3、黄芩汤加减

o4、黄连解毒汤

?最早奠定预防疾病思想的是;

?

o1、《内经》

o2、《伤寒杂病论》

o3、《备急千金方》

o4、《本草纲目》

?温病的药物预防方法为:

?

o1、熏蒸法

o2、滴喷法

o3、服药法

o4、以上都是

?预防传染的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增强人体正气的方法为:?

o1、除害灭虫

o2、避邪隔患

o3、药物预防

o4、接种免疫

?目前已被消灭急性传染病有:

?

o1、天花

o2、鼠疫

o3、脊髓灰白质炎

o4、以上都是

?温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的基本环节为:?

o1、传染源

o2、传播途径

o3、易感人群

o4、以上都是

?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指的是:

?

o1、储藏气血

o2、贮藏津液

o3、贮藏水谷

o4、贮藏精气

?被称为“刚脏”是哪一个脏?

?

o1、心

o2、肝

o3、脾

o4、肺

?下列五脏与五液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o1、心在液为血

o2、肺在液为涕

o3、脾在液为涎

o4、肝在液为泪

?一成年妇女,因劳累过度,导致崩漏不止,伴有纳差便溏,是五脏的什么功能出了问题?

?

o1、心主血脉

o2、脾统血

o3、肝藏血

o4、肝主疏泄

?以下哪一项不是肝气疏泄功能的主要表现?

?

o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o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o3、促进精气的封藏

o4、调畅情志

?以下哪项是心律失常中医治疗的优势:

?

o1、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

o2、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o3、延缓或逆转重构

o4、毒副作用小

o5、以上全正确

?中医从肝胆论治心律失常不包括哪一方面:

?

o1、心肝血虚

o2、气滞血瘀

o3、心虚胆怯

o4、心脾两虚

?以下哪项符合CAST实验的结论:

?

o1、室性心律失常下降,但死亡率上升。

o2、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

o3、病人得到根治

?以下哪项符合CAST实验的结论:

?

o1、室性心律失常下降,但死亡率上升。

o2、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

o3、病人得到根治

?关于心律失常的分类以下哪项正确:

?

o1、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o2、心律增快和心律减慢

o3、心律紊乱和心律不齐

?温针灸的适应证包括:

?

o1、风湿痹证

o2、腰痛

o3、脱肛

o4、以上均包括

?葛洪之妻—鲍姑,我国古代唯一运用什么治病的女医师:

?

o1、中药

o2、针刺

o3、艾灸

o4、刮痧

?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医方109条,其中有多少条是灸方:?

o1、 99

o2、 89

o3、 79

o4、 69

?灸法的禁忌证不包括:

?

o1、中风闭证患者

o2、妊娠妇女的下腹部

o3、肝阳头痛患者

o4、痛经患者

?唐代药王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哪个穴,最终长寿达101岁:?

o1、足三里

o2、外关

o3、涌泉

o4、三阴交

?目前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疗效好、安全性高的光疗方法是:?

o1、 UVB

o2、窄波UVB或UVA1

o3、 PUVA

o4、 UVB+UVA

?关于皮炎湿疹复发预防措施错误的是:

?

o1、加强医患沟通

o2、加强皮肤屏障功能修复

o3、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

o4、避免诱发或加重因素

?皮炎湿疹的治疗目标不包括:

?

o1、彻底治愈疾病

o2、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o3、尽快控制症状

o4、延缓或减轻发作

?与特应性皮炎促发无关的环境因素是:

?

o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o2、变应原

o3、母乳喂养

o4、刺激物

?按照目前认识,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表述最准确的是:?

o1、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o2、先天性皮肤屏障功能缺陷

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措施

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措施 1、加强我院原有中医药人员的再教育。定期选送人员到吉林省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知识与管理能力。借助其先进的医疗技术,加快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2、加强乡村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培训完善全县中医药服务网络机制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中医药网络人员沟通,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在全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知识,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的使用,为创建国家中医先进县而奋力拼搏。创建“网络医院”是医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用多科形势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常识,让病人了解中医药文化知识。在全院医务人员中开展“学中医”活动,提高他们中医药水平,更好地打造中医特色品牌。推进中医药进基层,借助中医网络这个平台,开展汤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理疗、非药物治疗等。充分体现传统中医简、便、验、廉的学科优势,推动中医药的快速普及。 3、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问题是医院竞争的核心问题,医院既要培养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善于合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又要培养一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目标责任制化。 4、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配备充足的中医药人员。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

5、护理人员系统接收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的比例不低于70%。原则上每个临床科室执业医师中至少有60%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麻醉科除外)。 6、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或系统接收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比例应达到60%以上。二级中医医院的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应具备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任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7、努力培养有素质的中医人才创造条件和机遇,选择科内学习与院内学习相结合,基本功训练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调动全体医务人员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促进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医务人员知识更新,鼓励中专学历升级,开展西学中,逐步改变学历结构偏低的状况。 8、注重中医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对有潜力、有悟性、有年龄优势的技术人才,选送到上级医院深造。定期邀请医学院校专家进院讲课,进行传帮带,采取“师传徒”的形势,培养学科继承人。医院规模、人才结构、综合实力及战备目标,支持高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制定较为完善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激励机制,努力培育具有中医特色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 9、科技发展指标2010年至2015年,选拔培养1—2名具有市级水平的专家,2名县级学科带头人,5名重点骨干人才,5年内建成省级重点中医特色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1—2个,县级重点专科1个;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

中医药法试题

中医药法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选:(每题4分,共2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起施行。 A. 2016年12月25日 B. 2017年1月1日 C. 2017年7月1日 D. 2018年1月1日 2. 中医诊所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 A. 3年内 B. 5年内 C. 10年内 D. 终身 3. 医疗机构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所在地()审查批准;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发布。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B.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D. 广告监察部门 4. 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给予处罚。 A. 生产劣药 B. 生产假药 C. 过期药品 D. 质量不合格药品 5. 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由原审查部门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 A. 1年内 B. 3年内 C. 5年内 D. 10年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制定中医药法是为了:() A. 继承和弘扬中医药 B. 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 C.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D. 保护人民健康 2. 中医药法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应采取备案管理。()

A. 中药新药上市 B. 医疗机构配制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 C. 委托配制中药制剂 D. 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 3. 道地中药材是指:() A. 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 B. 产在特定地域内 C. 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D. 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 4. 中医药法规定以下哪些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 A. 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 B. 政府举办妇幼保健机构 C. 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 D. 个人诊所 三、判断:(每题6分,共60分) 1. 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的处方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2. 国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 3. 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4.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可以不经过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也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5. 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可以不征求上一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 6.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泰顺县中医院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项目建设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向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3年内,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覆盖面达到100%,村卫生室推广覆盖面达到70%以上;向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技术,并及时做好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及反馈总结工作;同时为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骨干。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泰顺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

2、培训要求 为本基地培养10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每人掌握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开展10类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骨干1名,每人掌握不少于4类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建立推广培训师资队伍及专家组 师资队伍由本院医护人员及参加了省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学习班的成员组成。并以师资队伍主要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 成员:林军祥、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柳世海、许年彬、周春玲、周密、刘琼、蓝秀娟、齐丽花、刘月霞 专家指导组: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 2、培训教材 按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使用《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浙江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手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社区中医实用技术》。 3、培训内容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泰顺基地合同选定的10类47项内容。

中医培训试题

中医培训试题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学习中医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下文是中医培训试题,欢迎阅读! 中医培训试题1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 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孕妇 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 C、70岁以上的老人 D、心衰患者 中医培训试题21.外科以毒来取名的病的共同点是(ABD ) A.传染性 B.发病快 C.病程长 D.病较重 E.预后差 2.疮疡溃后逆证的表现是(ABCE ) A.溃后皮烂肉坚 B.脓水清稀 C.时流血水 D.疼痛剧烈E疮口难敛 3.外科运用补法的适应证是(ABCDE ) A.精神衰疲 B.元气虚弱 C.脓水清稀 D.坚肿不消E疮口难敛 4.腐蚀药可用于(CE ) A.头部赘疣B臁疮C.脓腐不脱D.对汞、砒过敏者 E肿疡脓成末溃 5.常用的生肌收口药有(AB ) A.生肌散 B.八宝丹 C.九黄丹 D.红灵丹 E.白降丹 6.阴虚火旺导致的汗证,其治疗宜选用下列哪些方剂(BC )。 A.大补阴丸 B.当归六黄汤 C.麦味地黄汤 D.生脉散E甘麦大枣 7.六磨汤适用于治疗下列哪些病证(BD )。 A.郁证 B.聚证 C.鼓胀 D.便秘E气淋 8.治疗阳明头痛的引经药有(AC )。 A.葛根 B.黄芩 C.白芷 D.川芎 E.蔓荆子 9.阴血亏虚的痉证宜选用下列哪些方剂(AC )。

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

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 为了确保我科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质量,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并结合我院中医药工作现况及体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对象 (一)从事中医药工作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 (二)从事中医住院医师工作的往届本科毕业生。 (三)具有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的中医主治医师以下级别的工作人员。 (四)从事中医药工作不满三年的其他医务工作者。 二、培训目标 经过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达到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中医主治医师水平。 三、培训年限 (一)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训五年。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研究生,培训三年。 (三)往届本科毕业生按其毕业年份及临床工作实际水平参加相应年度的培训,不得少于两年。 (四)非本科毕业的中医住院医师,按其取得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年份及现有知识和能力,比照相应各届本科毕业生的要求确定年限,不得少于三年。 四、培训内容和方法 (一)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进行培训,参照目前中医科设置情况,现阶段暂设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内科、针灸科等。 (二)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应注重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补缺培训,同时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以及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 (三)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在岗实践训练,主要在科室负责人和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进行。整个培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科基础培训,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训时间为三年,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研究生培训时间为两年。培训对象为参加本学科及中医药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人员,并且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训练,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同时,学习有关的医学理论和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成为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为专业定向培训,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训时间为两年,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研究生培训时间为一年。在第一阶段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学科临床工作的各种技能,继续学习有关专业理论,使培训对象全面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达到中医主治医师水平。 五、考核项目和办法 (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项目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时间、专业技能、医学理论、专业外语、医古文和计算机应用等。 (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类型: 1.轮转考核。中医药工作人员必须完成3个以上西医临床科室和3个以上功能科室转科,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该科室主任或者医务科对其在本科室轮转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

中医药培训试卷含答案修订稿

中医药培训试卷含答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医药健康管理测评试卷(样卷) 岗位(具体到科室/服务站)姓名分数__ 一、名词解释 (每题10分,共20分) (1)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的手段,从而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 (2)阴虚质: 阴虚体质,是指常有虚火的一类体质,由于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热相对偏亢,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的一种状态。 二、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以( A )为主。 A.望诊 B.闻诊 C.问诊 D.切诊 (2)、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面色萎黄,多为( A ) A. 脾虚 B. 血虚 C. 热证 D. 寒证 (3)、儿童大便干结: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宜进食( D ) A. 绿色蔬菜 B. 水果 C. 粗粮 D.以上都上 (4)、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大便干:揉脾经、摩腹、推下七节。宜在( C )进行。 A.中午饭前 B.清晨饭后 C. 清晨或饭前 D.晚饭前 (5)、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 D )次。 D. 1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2)、每年为0-36个月儿童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3)、平和质(1)(2)(4)(5)(13)(其中(2)(4)(5)(13)反向计分)。(√) (4)、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5)、总是(非常/每天)精神头足,乐于做事。体质辨识时在1分处划钩。(×) 四、简答题(共30分)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管理的各个月龄分别是多少?服务内容是什么? 各个月龄分别是 6、12、18、24、30、36个月。 服务内容是:6 、12月龄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承担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培训制度

培训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方案 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诸因素中,人才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这一系统工程,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方案,是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基层中医药人才进行中医药知识、技能、适宜技术推广的培养,进一步优化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环境,努力培养一支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二、工作要求 (一)制定承担中医药人才培训制度,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1、大力开展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技能培训、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2、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如基地仪器、设备建设、基地师资培训等。 3、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积极参加专科、本科的在职培养。 4、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够资历医生积极参与市级、县级人才研修班和学术交流培训。 5、充分利用我院名老中医资源,以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技术骨干为对象,组织建设好师带徒传承工作,培养后备中医药人才力量。

6、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现任科室主任进行中医学科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中医专业技术和中医基础理论,向全县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并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室业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7、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主治医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中医专业技术,向全院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在科室业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8、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岗位,转岗培训,开展乡村医生和社区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9、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各类中药技术人员培养与培训。 (二)部署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确保陪训工作取得实效。 1、制定强化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一支知名的中医药专家队伍。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后实践教育,充分利用我院名老中医资源,以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技术骨干为对象,组织建设好师带徒传承工作,培养后备中医药人才力量。每年为各乡镇卫生院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2—3名。依托县区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中医龙头作用,加大基层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继续实施“名医”工程,扩大名医培养覆盖面,力争到2013年培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名,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室业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结合中医重点学科建设,

中医药法培训考试及答案

中医药法培考试训日期:分数:部门:姓名: 题)分一、多项选择题(10/、中医药法规定下列哪些项目采取备案制进行管理的?(ABCD)1 A.举办中医诊所。 委托配制中药制剂。B. 医疗机构配置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C. D.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2、中医药法中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是(ABCD)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A. 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或者未按照备 B. 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C. 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的,处罚后,但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中医诊所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 D. 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ABC 中医药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3. A.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政府举办妇幼保健机构。B. C.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

D.个人诊所。 4、对中药材的保护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 B.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 C.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D.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 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5、关于中医药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 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并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实施。 D.医疗机构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 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发布。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的打“×”,5分/题) 按照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1. 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但不得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培训制度

镶黄旗医医院 承担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培训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人才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 一、切实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和毕业后教育。 2、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村中医药人才定向培养工作,组织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后实践教育,实施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 (1)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岗位、转岗培训,开展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2)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各类中药技术人员培养与培训。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 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城乡基层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三、人才培养重要意义 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诸因素中,人才始终是至关重要的,

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这一系统工程,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计划,是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人才培训要求 1、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积极参加在职培养。 2、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够资历医生积极参与市级、县级人才研修班和学术交流培训。 3、充分利用我院名老中医资源,以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技术骨干为对象,组织建设好师带徒传承工作,培养后备中医药人才力量。 4、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中医专业技术,向全院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在科室业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6、我院积极组织和开展中医学术讲座活动,外聘专家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 7、为到我院进修学习的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实行免费培训。

中医药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制度1.doc

中医药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制度1 中医药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制度 培训目的一、 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中医药卫 生服务工作特点,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 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 诊疗服务。 二、培训对象: (一)中医类别医师,包括聘任的和公立医院支援、巡 诊的; (二)接受过系统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中医 药服务的医师; (三)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药剂人员;(四)负责中医诊室和病床护理工作的护 理人员; (五)包括其他从事中医药工作五年以上人员。 三、培训方式:

科室内与科室外相建立在职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一) 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医院进修、中医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拜师跟师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各类竞赛、参加学术会议等。 建立中医团搭建发挥全院中医药人员作用平台,(二) 在全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参与全科团队工作,队,药特色服务。 四、培训内容: 中药临床使用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南、方剂的临床使用配伍、针灸的临床应用、推拿技术、中医药应急处理、中医药工作会诊、中医药危机重症处理等。 五、培训考核: 由医务科或者相中医药义务工作者每完成一项培训后, 每次考核按百分制计应的培训机构组织完成培训考核工作,,如果考核人员不及格,50%分,理论考核和临床考核各占

则需再培训,直到考核合格为止。(一)理论考核 、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包括中医学哲学基础、精气学1 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藏象 学说、精气血津液神、经络学说、病因病 机、治疗原则等。 、中药、方剂理论考核:包括常用中药的临床主治和2 功效、方剂的主治、功效和配伍特点等。、针灸、推拿理论考核:包括针灸穴位定位、归经、3 主治、刺法灸法、古代针法、推拿基本手法功效等。 (二)临床考核

2020年(项目管理)西医学习中医(中医经典远程培训项目)

(项目管理)西医学习中医(中医经典远程培训项目)

1、下列病种中,哪种属伏气温病()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E、秋燥 2、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见于: A、秽浊之气上泛,胃气衰败 B、气血虚亏,气随血脱 C、温病兼痰湿内阻 D、湿阻气分,浊邪上泛 E、湿温病湿邪从阴化寒变为寒湿证 3、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的舌象是: A、舌质绛而不鲜 B、舌尖红赤起刺 C、舌红赤而苔黄燥 D、舌苔薄黑焦燥 E、舌光红柔嫩 4、小儿暑痫的治疗宜选用()

A、清营汤 B、清宫汤 C、二甲复脉汤 5、温病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治宜: A、宣气化湿 B、分消走泄 C、辛寒清气 D、开达膜原 E、通腑泄热 6、舌绛不鲜,干枯而痿的舌象可见于: A、火邪劫营,营阴受损 B、邪热久留,肾阴欲竭 C、热入心包 D、胃阴衰亡 E、邪热入营,营阴受伤 7、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有力,为() A、手阳明病变 B、足太阴病变 C、手太阴病变 D、手厥阴病变

E、足阳明病变 8、舌苔薄白欠润,边尖略红,见于: A、温邪未解,肺津已伤 B、温热病邪初袭,客于肺卫 C、湿热病邪初犯,郁遏卫气分 D、脾湿未化,胃津已伤 E、邪热初入气分,热邪未盛,津伤不重 9、太阳中风、伤寒的鉴别要点是( ) A、有无"或未发热" B、恶寒与否 C、汗出与否 D、恶风与否 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11、具有与太阳蓄血抵当汤证表现相似,出现发狂症状的是下述。 A、阳明蓄血的抵当汤证

B、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C、桂枝加桂汤证 D、桂枝甘草龙牡汤证 E、苓桂甘枣汤证 12、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治用 A、苓桂甘枣汤。 B、茯苓甘草汤。 C、苓桂术甘汤。 D、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E、五苓散。 13、在通下逐邪法的运用上,提法错误的是: A、本法适用于有形实邪内结的实热证候 B、津枯肠燥便秘者忌用苦寒攻下 C、病邪传里,但未内结成实者忌用 D、正气虚弱者慎用 E、燥结和瘀血蓄于下焦者忌用 14、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 A、新加香薷饮 B、藿朴夏苓汤

中医药在职教育培训制度

中医药在职教育培训制度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中医药卫生服务工作特点,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二、培训对象 (一),包括聘任的和公立医院支援、巡诊的;(二) 师; (三); (四); (五)包括其他从事中医药工作五年以上人员。 三、培训方式 (一)结合、科室内与科室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医院进修、中医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拜师跟师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各类竞赛、参加学术会议等。 (二),建立中医团队,参与全科团队工作,在全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特色服务。 四、培训内容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基础理论、中药临床使用指南、方剂

的临床使用配伍、针灸的临床应用、推拿技术、中医药应急处理、中医药工作会诊、中医药危机重症处理等。 五、培训考核 中医药义务工作者每完成一项培训后,由医务科或者相应的培训机构组织完成培训考核工作,每次考核按百分制计分,理论考核和临床考核各占50%,如果考核人员不及格,则需再培训,直到考核合格 为止。 (一) 1、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包括中医学哲学基础、精气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神、经络学说、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 2、中药、方剂理论考核:包括常用中药的临床主治和功效、方剂的主治、功效和配伍特点等。 3、针灸、推拿理论考核:包括针灸穴位定位、归经、主治、刺 法灸法、古代针法、推拿基本手法功效等。 (二) 1、中医诊断治疗考核:包括对病人的询问病史到怎样用药的整 、中医查体、病历、医嘱、处方等医疗文件的书写、处方用药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选:(每题4分,共2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起施行。 A. 2016年12月25日 B. 2017年1月1日 C. 2017年7月1日 D. 2018年1月1日 2. 中医诊所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 A. 3年内 B. 5年内 C. 10年内 D. 终身 3. 医疗机构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所在地()审查批准;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发布。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B.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D. 广告监察部门 4. 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给予处罚。 A. 生产劣药 B. 生产假药 C. 过期药品 D. 质量不合格药品 5. 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由原审查部门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 A. 1年内 B. 3年内 C. 5年内 D. 10年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制定中医药法是为了:() A. 继承和弘扬中医药 B. 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 C.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D. 保护人民健康 2. 中医药法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应采取备案管理。() A. 中药新药上市 B. 医疗机构配制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 C. 委托配制中药制剂 D. 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 3. 道地中药材是指:() A. 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 B. 产在特定地域内 C. 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D. 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 4. 中医药法规定以下哪些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 A. 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 B. 政府举办妇幼保健机构 C. 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 D. 个人诊所 三、判断:(每题6分,共60分) 1. 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的处方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中医药知识培训测试题

中医药知识培训测试题 答题说明: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道题5分,共100分。 1.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 A.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温病学E.诸病源候论2.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是 A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D.温病学E.诸病源候论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E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E.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4.消渴病晚期病人的病室气味为 E A.血腥味 B.尿味C.腐臭味 D.尸臭味E.烂苹果味 5.“满而不能实”的生理特点是指 A 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脏腑E.以上都不是 6.“肾为气之根”之基本含义是 C A.肾为一身阳气的根本B.肾有强大的气化作用C.肾主纳气,可维持呼吸平稳、深沉D.肾中精气化生元气,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E.精气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均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7.下列关于心与肝之间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E A.心主血脉,肝主藏血B.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C.肝血不足则心血亏虚D.心血不足则肝血亏虚E.心主封藏以防津液流失,肝主疏泄以使津液通畅 8.经络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B A.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B.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C.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D.感应传导作用E.调节机能平衡 9.关于中医病历中的诊断,叙述不正确的是AA.可以西医病名、综合征等代替中医的病名、证名 B.病名与证名不能合写C.证名诊断应该包括病位、病性D.有多种病时,急性的、本科的在先E.有多种病时,慢性的、他科的在后10.以下不属于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B A.其性开泄B.耗气伤津C.善行而数变D.为百病之长E.易袭人体之阳位 11.“寒者热之”的治法属于 B A.反佐法 B.正治法C.反治法D.从治法 E.扶正法 12.下列不属于望舌形内容的是 A A.荣枯B.老嫩C.裂纹D.齿痕E.芒刺 13.“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指 D 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平衡关系失调 14.下列不属于问诊的内容是 E A.主诉B.现病史C.既往史D.家族史E.舌脉 15.“有根”之脉象是指 E A.不浮不沉B.节律一致C.不快不慢D.和缓有力E.沉取尺部应指有力

中医培训计划

2010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药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 的诊疗服务; (二)培训方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 医院进修、中医类别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 2.搭建发挥社区中医药人员作用平台,如建立中医团队,参与全科团队工作,在社区、家 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六位一体”特色服务; (三)人员培训既要保证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也要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 (四)各类人员培训具体要求: 1.中医类别医师 (1)已在卫生机构中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 (2)新进入医院工作的中医类别医师。 (3)按“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 展“缺什么,补什么”的继续教育。 (4)按照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要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五)培训内容 2010年1月15日主讲人:郝明亮 主讲内容:胁痛的中医治疗 2010年3月19日主讲人:宋刚明 主讲内容:丹毒 2010年5月14日主讲人:翟根富主讲内容: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 2010年7月16日主讲人:郝天根 主讲内容:鼻衄的中医治疗 2010年9月17日主讲人:郝明亮 主讲人:阴阳五行学说 2010年11月19日主讲人:张红林主讲人:中药配伍禁忌 安泽县中医医院医务科 2010年01月05日 2011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 药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

中医药法培训考试及答案

中医药法培训考试 部门:姓名:日期:分数: 一、多项选择题(10分/题) 1、中医药法规定下列哪些项目采取备案制进行管理的?(ABCD) A.举办中医诊所。 B.委托配制中药制剂。 C.医疗机构配置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 D.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 2、中医药法中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是(ABCD): A.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 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B.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 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 C.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的, 处罚后,但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 D.中医诊所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在医疗 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 3、中医药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ABC ) A.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 B.政府举办妇幼保健机构。 C.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 D.个人诊所。 4、对中药材的保护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 B.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 C.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 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D.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5、关于中医药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 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项目统筹实施。 D.医疗机构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审查 批准,不得发布。

中医药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制度

中医药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制度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中医药卫生服务工作特点,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二、培训对象: (一)中医类别医师,包括聘任的和公立医院支援、巡诊的; (二)接受过系统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 (三)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药剂人员; (四)负责中医诊室和病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 (五)包括其他从事中医药工作五年以上人员。 三、培训方式: (一)建立在职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科室内与科室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医院进修、中医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拜师跟师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各类竞赛、参加学术会议等。

(二)搭建发挥全院中医药人员作用平台,建立中医团队,参与全科团队工作,在全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特色服务。 四、培训内容: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基础理论、中药临床使用指南、方剂的临床使用配伍、针灸的临床应用、推拿技术、中医药应急处理、中医药工作会诊、中医药危机重症处理等。 五、培训考核: 中医药义务工作者每完成一项培训后,由医务科或者相应的培训机构组织完成培训考核工作,每次考核按百分制计分,理论考核和临床考核各占50%,如果考核人员不及格,则需再培训,直到考核合格为止。 (一)理论考核 1、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包括中医学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神、经络学说、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 2、中药、方剂理论考核:包括常用中药的临床主治和功效、方剂的主治、功效和配伍特点等。 3、针灸、推拿理论考核:包括针灸穴位定位、归经、主治、刺法灸法、古代针法、推拿基本手法功效等。 (二)临床考核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 答案

附件二: 重庆市中医院2016年度中医经典竞赛题库 一、单选题 第一部分《黄帝内经》: ) A 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 B《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2、《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 D ) A战国 B东汉 C西汉D战国至秦汉 3、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 D )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类经》D《黄帝内经太素》 4、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 D ) A《内经知要》 B《黄帝内经素问》 C《黄帝内经太素》 D《类经》 5、《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 C ) A心身统一 B动静统一 C形神合一 D五脏统一 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D )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 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D天人合一,五脏一体 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B ) A精气论B元气论 C黄老学 D形气论 8、《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此处“主水”是指( B ) 主天癸 C B主藏精的功能主骨 D主水液代谢A C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思想无杂念,则“嗜欲不能劳其(9、 D耳目 BA口心C) B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10. A春三月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 11、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陈”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A ) A春 B夏 C秋 D冬 1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容平”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C ) A春 B夏C秋 D冬 13、《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 D ) A好趋 B好步 C好转D好走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C )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 B )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的方案.doc

泰顺县中医院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项目建设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向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3年内,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覆盖面达到100%,村卫生室推广覆盖面达到70%以上;向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技术,并及时做好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及反馈总结工作;同时为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骨干。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泰顺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 2、培训要求 为本基地培养10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每人掌握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开展10类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骨干1名,每人掌握不少于4类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建立推广培训师资队伍及专家组 师资队伍由本院医护人员及参加了省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学习班的成员组成。并以师资队伍主要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 成员:林军祥、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柳世海、许年彬、周春玲、周密、刘琼、蓝秀娟、齐丽花、刘月霞 专家指导组: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 2、培训教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